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遥感技术 环境科学 应用 3S一体化 发展趋势
遥感是从远离地面的不同工作平台上,如高塔、气球、飞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等,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信息进行探测,然后经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探测与监测的综合性技术。遥感技术从远距离采用高空鸟瞰的形式进行探测,包括多点位、多谱段、多时段和多高度的遥感影像以及多次增强的遥感信息,能提供综合系统性、瞬时或同步性的连续区域性同步信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大优越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遥感技术应用越来越广。从陆地的土地覆被变化,城市扩展动态监测评价,土壤侵蚀与地面水污染负荷产生量估算,生物栖息地评价和保护,工程选址以及防护林保护规划和建设。到水域的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环境变迁分析,海面悬浮泥沙、叶绿素含量、黄色物质、海上溢油、赤潮以及热污染等的发现和监测,珊瑚和红树林的现状调查与变化监测,堤坝的规划与水沙平衡分析,水下地形地遥调查以及水域初级生产率的估算。再到大气环境遥感中的城市热岛效应分析,大气污染范围识别与定量评价,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参数化,全球水、气和化学元素等的循环研究,全球环境变化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的评估等,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系统。
一、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1)利用红外扫描仪监视石油污染
全球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及其制品高达1000万吨,利用多光谱航片可对海面石油污染进行半定量分析,将彩色航片同步拍照与近红外片做的彩色密度分割图相比较,更精密地判断和解译信息,参照图片画出不同油膜厚度的大致分级图。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图像,特别是数字密度分割图,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油量的分布情况。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可把相差零点零几厚度的海面油膜区分出层次来,这有利于用航空遥感对海面油的扩散分布和半定量研究。浓度大的地方是黄色,往外扩散的油膜变薄,呈黄紫混在一起的颜色,再往外扩散的油膜就更薄些呈紫色。通过对污染发生后各天的气象卫星图像的对比分析,确定油膜的漂移方向,计算出其扩散速度和扩散面积。
(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富营养化
浮游植物中的叶绿素对蓝紫光和红橙光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我们就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推算出水体中的叶绿素分布情况。赤潮区的海水光谱特征是藻类、泥沙和海水的复合光谱,另外有机或无机颗粒物也会吸收入射光,影响水体的透明度。
(3)通过遥感技术调查废水污染和泥沙污染
废水的颜色与悬浮物性状千差万别,特征曲线上的反射峰位置和强度也不大一样,可以用多光谱合成图像进行监测。水中悬浮泥沙的浓度和粒径增大,水体反射量也会相应增加,反射峰随之红移,定量判读悬浮泥沙浓度的最佳波段是0.65~0.85微米。
(4)应用红外扫描仪监测水体热污染
应用红外扫描仪记录水体的热辐射能量,真实反映其温度差异。在热红外图像上,热水温度高,辐射能量多,呈浅色调。冷水和冰辐射能量少,呈深色调。热排水口处通常呈白色羽流,利用光学技术和计算机对热图像作密度分割,根据少量的同步实测水温,画出水体等温线。
(5)通过遥感技术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和水体沼泽化
水体总体反射率较低,选择1.55~1.75微米波段的多时域影像可以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沼泽化在时域图像上反映为水体面积缩小,从水体向边缘有规律变化,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植被特征。
2.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1)臭氧层
臭氧层位于地球上空25~30千米的平流层中,对0.3米以下紫外区的电磁波有较大吸收,可用紫外波段来测定臭氧层的变化。臭氧层在2.74毫米处也有一个吸收带,可用频率为11O83兆赫兹的地面微波辐射计来测定臭氧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另外臭氧层会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升温,可使用红外波段来探测,如用7.75~13.3微米热红外探测器测定臭氧层的温度变化,参照浓度与温度的相关关系,推算出臭氧浓度的水平分布。
(2)大气气溶胶
利用遥感图像可分析大气气溶胶的分布和含量,工业烟雾、火灾浓烟和大规模沙尘暴在遥感图像上都有清晰的图像,可以直接圈定其大致范围。利用周期性气象卫星图可监测沙尘运动,估计其运动速度,及时预报沙尘暴。通过卫星资料可及早发现森林火灾,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大比例图片可用来调查城市烟囱的数量和分布,还可以通过烟囱阴影的长度来计算其大致高度。应用计算机对影像进行微密度分割,建立烟雾浓度与影像灰度值的相关关系,可测出烟雾浓度的等值线图。
(3)有害气体
彩红外相片可监测有毒气体对污染源周围树木和农作物的危害情况,通过植物对有害气体的敏感性来推断某地区大气污染的程度和性质。一般污染较轻的地区,植被受污染的情况不宜被人察觉,但其光谱反射率却会明显变化,在遥感影像上表现为灰度的差异。正常生长的植物叶片能强烈反射红外线,在彩红外相片上色泽鲜红明亮。受到污染的叶子,其叶绿素遭到破坏,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下降,其彩红外相片颜色发暗,如白蜡树受污染后呈紫红色,柳树呈品红色略带蓝灰色。
(4)气候变化
美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的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组成的静止气象卫星监测系统昼夜不停地观测地球的气候变化,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大气参数、海洋参数、地表状况、辐射收支和臭氧分布等信息,对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非常重要。
3.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彩红外遥感影像可监测固体废弃物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热红外遥感影像可调查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情况。城市道路宽的呈带状和环状,窄的呈线状,城市广场一般以块状蓝灰色与街道紧密相连于中心地带。居民区呈灰色,高层楼房带有宽长影,平房呈密集排列的小长方块状。水系呈浅蓝色,绿地呈红色。从遥感图像上获取这些信息,对优化城市结构有很大帮助。另外城市里的高大建筑物对太阳辐射和其他热辐射的吸收和释放特性跟以土地和农作物为主要下垫面的郊区有很大不同,利用热红外遥感对城市下垫面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城市的热岛效应。
4.应用遥感技术监控生态环境
遥感影像真实记录地貌形态特征并提供各环境参数的组合情况,根据其空间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行区域环境范围的生态区划。利用遥感卫星相片还可以编制森林树种、生长状况和森林覆盖图,使用计算机集群分类,精度可高达8O% 。一般野生动物环境与森林植被关系最为密切,通过研究植物的分布与长势可大致确定动物的活动繁殖场所,从而编制森林野生动物保护规划。
5.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灾害
遥感技术对于暴雨、水土流失、地震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调查与监测也很有效。比如说地震与地球活动构造块体分布及其活动方式密切相关,利用卫星预测地震技术主要集中在电磁波辐射和电离层异常监测、地表形变监测、红外辐射监测以及卫星重力监测等方面。但由于目前技术条件的限制,地震还是不能准确预测,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几乎震碎了中国人的心,期待有一天,我们中国人能通过遥感技术准确预测地震灾害,今天的悲剧永远不要发生了。
二、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光谱信息成像化,雷达成像多极化,光学探测多向化,地学分析智能化,环境研究动态化以及资源研究定量化,大大提高了遥感技术的实时性和运行性,使其向多尺度、多频率、全天候、高精度和高效快速的目标发展。
1.遥感影像获取技术越来越先进
(1)随着高性能新型传感器研制开发水平以及环境资源遥感对高精度遥感数据要求的提高,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已是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技术的总发展趋势。遥感传感器的改进和突破主要集中在成像雷达和光谱仪,高分辨率的遥感资料对地质勘测和海洋陆地生物资源调查十分有效。
(2)雷达遥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获取影像以及穿透地物的能力,在对地观测领域有很大优势。干涉雷达技术、被动微波合成孔径成像技术、三维成像技术以及植物穿透性宽波段雷达技术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实现全天候对地观测的主要技术,大大提高环境资源的动态监测能力。
(3)开发和完善陆地表面温度和发射率的分离技术,定量估算和监测陆地表面的能量交换和平衡过程,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由航天、航空和地面观测台站网络等组成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综合对地观测数据获取系统,具有提供定位、定性和定量以及全天候、全时域和全空间的数据能力,为地学研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科学数据和信息服务。
2.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和模型越来越科学
神经网络、小波、分形、认知模型、地学专家知识以及影像处理系统的集成等信息模型和技术,会大大提高多源遥感技术的融合、分类识别以及提取的精度和可靠性。统计分类、模糊技术、专家知识和神经网络分类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复合的分类器,大大提高分类的精度和类数。多平台、多层面、多传感器、多时相、多光谱、多角度以及多空间分辨率的融合与复合应用,是目前遥感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不确定性遥感信息模型和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应用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3.3S一体化
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信息共享的需要以及地球空间与生态环境数据的空间分布式和动态时序等特点,将推动3S一体化。全球定位系统为遥感对地观测信息提供实时或准实时的定位信息和地面高程模型;遥感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自然环境信息,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析提供定位、定性和定量的空间动态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为遥感影像处理提供辅助,用于图像处理时的几何配准和辐射订正、选择训练区以及辅助关心区域等。在环境模拟分析中,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可实现环境分析结果的可视化。3S一体化将最终建成新型的地面三维信息和地理编码影像的实时或准实时获取与处理系统。
4.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随着3S一体化,资源与环境的遥感数据量和计算机处理量也将大幅度增加,遥感数据处理系统就必须要有更高的处理速度和精度。神经网络具有全并行处理、自适应学习和联想功能等特点,在解决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等特大复杂的数据信息方面有明显优势。认真总结专家知识,建立知识库,寻求研究定量精确化算法,发展快速有效的遥感数据压缩算法,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5.建立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
国家环境资源信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环境资源数据库是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的核心。我们要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为我国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和决策支持。
6.建立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
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环境监测数据,建立天地一体化的国家级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预报系统以及重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系统,可定期报告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状况。环境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是其支撑系统,在各种应用软件的辅助下实现环境遥感数据的存储、处理和管理;环境遥感专业应用系统是其应用平台,在环境专业模型的支持下实现环境遥感数据的环境应用;环境遥感决策支持系统是其最上层系统,在环境预测评价和决策模型的驱动下进行环境预测评价分析,制定环境保护的辅助决策方案;数据网络环境是其数据输入和输出的开放网络环境,实现环境海量数据的快速流通。
总之,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有广泛应用,随着科学的进步,遥感技术会越来越先进,其所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1. 任源,杨晓晶. 遥感技术在现代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环境保护科学第33卷第3期,2007
2. 王旭,徐永花,李莉. 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地下水第29卷第3期,2007
3. 施益强,陈崇成,陈玲. 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中的进展. 科技导报,2002
篇2
关键词:园林植物;发展趋势1 选取适当的地域、种植适宜的植物
1.1 设置绿量标准,优化园林植物构造
众所周知,植物的功效非常多,比如能够吸取二氧化碳、放出氧气,阻挡尘土,调整外界环境的温度、湿度,减少嘈杂声,防御风沙,巩固沙土,处理水源,吸收有害气体等,而且植物是利用其叶片开始其生理过程,所以园林景观当中能量含有量的多少主要是依靠植物叶片的规模,进而生产出其独自的生态效益。所以,所谓的绿量即是通过叶片的规模大小来确定,其关系到园林景观绿化环境效益的规模大小。园林景观当中不同类别的植物、不一样的植物搭配,它们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存在差异,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即使是运用相同的植物,但是因为每棵树种的年龄、赖以生存的外界环境等种种元素的差异,令它们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与经济利益都不一样。所以,设置绿量标准,融入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措施,优化园林植物的构造,极大限度地展现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从实际的需求情况出发,不同角度设计园林景观的植物构造,依据绿量的标准使园林植物趋向于科学性、恰当性。
1.2 优化配置,完成生态园林的时代任务
伴随经济不断增长的步伐,我国环境问题逐渐变得严峻,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逐渐增强,并且根据我国真正的自然因素、气候等各种因素,对园林景观的设计则应当全面考虑各种植物的搭配,建立全方位的绿化发展形式。
现代社会对生态园林的定义有许多,而最被人们接受的是以下这点:所谓的生态园林,即是沿用和发展原有的园林景观的应用经验,遵守生物学、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建立多样性、多功能的植物种群,建设人类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进而改变人类与自然的联系,增强生态环境质量保证,从而完成园林生态景观的经济性、恰当性、科学性、艺术性。现代社会要建立生态园林,给予人们良好的日常生活的外界环境,构建恰当、科学的人工植物种群,比如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等,这不单单能够传扬我国园林的经验,完成现代园林景观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从而使生态环境趋向于经济性、生态性、艺术性。
2 优化融合,完成园林景观功能的多样化
2.1 展现整体性
从古到今,在我国园林植物中,单独的植物很少建立成具有整体性的植物景观,较常见的就只是被用于配景,利用孤植、丛植、群植等方式和园林建筑、山石等种类进行搭配。植物是现代园林景观构建当中的关键性元素,对于园林景观植物的选择务必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选择的植物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气节、与当地文化风俗相适应等,依据园林景观构建符合整体性的原则,尽量把园林景观当作有机的生态环境体系实行剖析探究。与此同时,当代的园林景观要符合多样化的原则,根据不同状态、形式的绿地进行建造,这种观念从本质上转变了原有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案,利用生态学的理论知识来支持园林景观植物种植。
2.2 展现地域性
每种类型的植物都会拥有其独特的风味、形式、颜色,从表面上所呈现的空间感与艺术感都是存在差异的,而且其不但具有十足的空间感,而且还能体现当地的精神魅力、风俗习惯、民族特征。对园林植物的挑选应当以当地本土植物为主要角色,外加一些适应能力较强的植物,进而形成较为稳固的植物种群,建设具备当地自然特征、代表当地风貌的自然植物种群,进而建立具备当地特征的园林景观,继而使其成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地标。
2.3 展现延续性
在现代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也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融入先进的元素,进而不断拓展现代园林景观的涉及范畴。当代技术的成熟与应用,令当代的建筑具备较为宽广的空间、通畅的空气、较亮的光条件、合适的温度湿度,给予植物赖以生存的基本元素,上述的种种都极大限度地扩大园林景观的涉及范畴。
当代城市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园林植物的发展趋势,可以让它所遵守的准则以及展现模式产生本质上的改变,体现在种植植物的挑选上,展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对园林植物的发展要依据其自身的发展形式,尤其是从系统化的层面上探究,融合多种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使现代园林景观更体现科学性、合理性、艺术性。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国内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8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经济的转型以及社会发展的急剧变革,就得要求高等教育做出一个快速的反应。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各个高校也来说掀起来了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充分的依据其自身的特色以及优势,对专业进行一个新的定位,并且可以在教育评估以及人才培养的方面争取一个新的优势,从而也就可以更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发展。
1、高等教育国内外发展趋势
有学者认为,面向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有六大基本趋势。我们认为在国际高等教育的这些发展趋势中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影响最大的趋势有三个:其一,高等教育与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等教育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之中的作用也更加的重要,已经逐渐的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大舞台的中心,特别是知识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的中心。其二,就是高等教育迅速的向国际化的方向来进行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很好地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与平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首先是教育资源的国际化,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国家化,因此,参与国家化竞争的关键就是人才培养的战略。其三,就是高等教育将会和更加的重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结合,更加的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也是互相的温和,但其自身也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办学手段信息化。因其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与普及率,高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办公以及管理等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彻底地进行了改观,甚至是跨出了地域与国界的限制。第二,办学目标市场化。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就业也就越来越考虑到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高校的价值越来越依赖于社会的认可和肯定。高校正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并且最终完全的融入到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之中。第三,办学方向大众化。根据中国的规划,2010年高校毛入学率将达到23%,高等教育已开始由“精英教育”逐渐的走向“大众教育”。
2、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特点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水、暖、电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内涵,已经不再是通常的生活供水、照明以及采暖。在建筑设备以及系统之中水系统以及水质的处理,室内的空气品质的控制与环境的可调节性能,网络通讯以及楼宇的自动化控制、保安以及消防等等,来充分的满足以及充分的实现人们所需要各种功能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建筑,对于建筑环境以及箭镞设备提出了更为广泛、更高的需求并且还得依赖它去实现、去充分的强化逐渐扩大的建筑功能,同时也正在不断的丰富我们的工作内容以及扩大学科研究的领域,其相互关联以及有机整合日益密切,逐渐的表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的学科统一趋势,社会的人才需求也表明需要越来越多的具备水暖电综合能力的人才。
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发展趋势
3.1、国外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最重要的趋势之一是与建筑学专业结合越来越紧密,设备工程师与建筑师密切合作的空间越来越大。然而国外的土木建筑类专业的设计目标也是逐渐的开始重视建筑的节能与环境保护或者是可持续的发展性能,而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设计模式日益的趋向于进行集成化建筑设计,设备工程师的工作也日益的凸显出来,其工作重心在建筑设计流程之中逐渐的趋向于前端而不是末端,建筑师在进行方案设计甚至是战略规划的时候,越来越需要听取设备工程师或者是环境工程师的意见与相应的建议,保障设计的建筑物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性能。
在高等教育之中,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设置也有同样的发展趋势。比如日本的东北大学,该专业在招生的时候,是充分的按照建筑学专业的名称招生,到3年级才会细分成建筑学专业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为此,该专业学生要掌握建筑可持续发展性能的评价方法,与建筑师一起引导绿色建筑的潮流。比如加拿大Concordia大学的建筑工程专业就包括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结构工程、工程管理以及建筑技术等等的众多方向,学生得充分的掌握有关建筑结构、设备以及系统优化设计和匹配、建筑施工管理等知识,这样一来也就充分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宽口径。
3.2、国内的发展趋势
其专业范围从之前的暖通空调设备扩展到建筑设备(建筑给排水、建筑暖通空调以及部分电气自动化)、建筑环境、燃气工程三方面的内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相关的空调、通风、供燃气及供热工程事实上已经成为跨越土木工程、建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四个一级学科的一个交叉性二级学科。据相关数据的统计,2003~2005年,欧盟资助土木建筑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的项目之中,大部分与建筑可持续发展(能源环境)有关。湖南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教授分别负责或者是参加了“可持续城市规划、环境和能源”、“面向更好的环境――中国的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各种有机废弃物的气化转化生产清洁能源产品的技术研究”、“可持续建筑课程与教育体系”、“可持续发展城市住宅――如何强化西安市政策制订与实施体系研究”五项科研项目,项目总经费超过2000万元。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充分的反映了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国际合作的必然趋势、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发展方向和重新定位的趋势。
4、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发展对策
4.1、办学方向强化市场意识
在高等的教育之中,最为关键的资源支配力量就是市场。其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在办学的方向之上应该得充分的强化市场意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尤其是在招生、课程设置以及就业等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当然,这方面的改革力度也正在逐步的加大,但是离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相当多的高校尚没有打破“官本位”的思维。在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高科技、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急需大量的高质量人才。
4.2、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
人才培养必须适应人才全球化流动和竞争的需要。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要从同一性向多样性转变,要从“刚性”培养的规格转变到“刚-弹性”结合培养的模式,既要有共性的基础,也要有个性化特色充分发展的空间。“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国际与国内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相结合、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相结合。
4.3、加强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要达到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实施导师制,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2)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工程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起到关键的作用,英国工程教育专家齐斯霍姆说:“只有由具有外科医生资格的教师,在外科手术室里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外科医生。(3)有计划的引进高层次人才,并加强自身培养达到优化各专业学科的师资队伍结构,争取每个方向都有学术带头人。
结束语
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抓住机遇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并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借助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学经验为本国的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培养适应全球市场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思维、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竞争。
参考文献
[1]李志生,张国强,李念平,陈友明,欧阳浪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J].高等建筑教育,2008,01:1-5.
篇4
一、Web of Science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
对于Web of Science的技术形式而言,其主要的内容就是一种大型综合性的、多科学性的以及核心性的期刊引文搜索性的数据库,其中搜索的内容主要包括引言数据库、社会科学引言数据库以及艺术与人文的科学引文数据库等,通过对信息内容的归类为信息的收集提供了可视化的服务模式。因此,本文通过对旅游管理现状的研究,在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研究的过程中对相关文献进行了量化的分析,从而发现了旅游管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历程,然后又通过对社会网络搜索热点的分析,全面的谈及了可视化信息研究的发展趋势。因此,通过这种信息研究方式的展现,可以帮助人们充分的理解科学化的领域及历史的发展结构。而其中文献可视化信息软件的建立,主要是由著名的信息可视化专家陈超美(Chaomei Chen)所研发的一种技术形式,整个软件在技术开发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我国旅游管理行业的全面性发展。
二、旅游管理过程中信息可视化研究热点的分析
(一)对于旅游环保以及生态环境的可视化分析
在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很多与环保行业有关的词汇,通过统计可以发现,对于保护(conservation)的搜索率达到了235次,而对于环境(environment)一词的搜索率达到了258次,这样就说明,在现阶段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出行选择的过程中对于地区环境问题有了广泛性的关注,游客认为,在出行旅游的过程中应该在最大的限度上让游客体会到旅游服务的意义,充分的提供旅游的资源。与此同时,也应该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彰显环境保护的最终意义。因此,在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的行为不能超过环境的容量,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在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给环境的发展带来不可避免的挑战。所以,可持续旅游的观念的建立主要是指,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应该在维护旅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追求自然的体现,这也就致使旅游行业中的管理内容在发展及建立的过程中,承担起资源保护最终目的,从而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实现最大利益化的经济效益。
(二)对于旅游服务质量行业以及旅游体验行业的分析
对于旅游管理行业的建立而言,人们对于旅游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以及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类似旅游行业词汇的出现,也就彰显出在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管理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在整个过程中主要以游客的基本需求为最终目的。在传统的旅游事业发展过程中,凭借旅游地点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因素的分析,可以使游客在整个过程中对其进行充分的肯定,但是在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软实力的限制性因素,只有在整个过程中充分地将这些限制性因素避免,才可以在根本意义上优化对环境的欣赏,深入对地区环境的感知能力,从而为游客带来更为深刻的旅游体验,提升整个游玩过程中的满足感。
(三)对于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可视化信息分析
在现阶段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在信息统计的过程中发现,人们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其词汇的搜索量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标准,其中,旅游目的地等词汇的搜索量达到了150多次,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词汇也达到了一百多次。而根据这些热搜词汇的出现我们可以发现,现代游客的旅游观念已经逐渐的改变,现代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很多的是注重对地区乡土人情的体验,通过对人们生活习俗的关注感受当地文化的特点,在旅游的过程中他们会融入当地的生活模式,从而使旅游为他们带来独特性的主观感受,而这种模式也就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旅游模式。因此,通过对信息的统计发现,在内容的目的地的选择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传统性的旅游模式,从而为旅游管理行业的信息统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三、旅游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
对于旅游管理行业的发展而言,要想在信息研究的过程中分析出旅游管理行业的前沿领域以及主要的发展趋势,就应该对主要的文献进行共引性的分析,充分的利用CiteSpace技术形式,找到搜索频次变化相对较高的词汇,这些词汇被人们称作膨胀词汇,并将这些词汇提出来,从而为研究人员提供更有利的信息服务形式。总而言之,通过膨胀词汇的出现,也就意味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正转向成熟性的发展趋势。如果说在以往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关联部门只是一味地重视旅游而轻视管理,而通过这些膨胀词汇的分析,也就可以发现在现阶段旅游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与“管理”这两种发展趋势已经达到了一种平衡性的发展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旅游管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实践性以及挑战性,这就要求旅游管理行业的研究人员,在问题实践及探究的过程中,正确面对这种挑战及机遇,从而为我国旅游管理行业的信息处理提供充分的保证。
四、结束语
根据Cite Space信息分析能力的展现,我们可以发现,在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可视化信息处理模式的应用,可以在Web of Science的基础之上提供客观性的文献参考模式,而在这种信息处理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为旅游管理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从而也为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及挑战。
篇5
高中化学 教学现状 发展趋势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和学生达成一种为升学而学习的共识,学生机械的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将知识点记忆得很牢固,但是缺乏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得学生空有知识,却无法创新。高中化学涵盖了丰富的知识,涉及到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以及大量实验。高中化学的学习就需要学生有效的掌握各方面的知识,而不是为了升学而将重点知识灌输给学生。新课程改革之后,传统的教学观念也随之改变,教师教学中应注意教学观念的转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无机化学新教程教学的现状
无机化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是生物、食品以及环境工程的基础,无机化学的学习是高中化学的重要课题。其主要课程包括物质结构、化学元素、化学平衡等,对于教学来说相对比较枯燥,教师教学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条主线出发,讲解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难以从本质理解,缺乏灵活的创新教学技巧。
3.有机化学新教程教学现状
有机化学相对于无机化学来说,内容更加有趣独特,各种化学物质的组成也比无机化学中的物质组成复杂,化学反应更加奇特,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难度也有所增加。教师教学对新教程理念的理解不同,对有机化学的教学也采用传统式的以教为主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难以理解和记忆,将几种相似的有机物组成、性能与作用等混淆记忆。有机化学在生产工业中的实用性更强,高中化学新教程的实施更加重视有机化学的教学。
4.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高中化学新教程涉及丰富实验素材和方案,更加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层面。但是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新教程的实验教学时通常将学生带到实验室,讲解实验步骤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由于没有专业的知识,对于实验的不同结果没有清晰的分辨能力,往往觉得将实验做完,课程便顺利结束。不去思考实验的本质和原理的产生,进而无法发散思维,运用到实际应用中。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
1.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数字化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的用于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枯燥乏味、内容单调的缺陷。由于化学是理工科学科,教师习惯于传统板书的教学方式;再加上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制作需要花很多时间,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之时,欠缺一定的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的优势发挥,反而让学生觉得多媒体展示的知识很少、很快,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就促使教师需要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将板书好多媒体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将一些用板书难以解释的问题,用图片展示出来,并且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置入丰富的课外知识,增长学生见识。用一些发人深思的图片,引导学生去思考、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创设情境教学的发展趋势
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可以生动形象地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引导者,是学生对求知欲望的表现,学生对一件事物充满兴趣才会去思考、去探索和创新,教师教学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创新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要怎样创设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师研究的也重要课题。例如在讲解有机化学的取代反应时,可以利用有趣的视频展示取代反应的本质,或者利用教学模具展示化学反应方程式,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反应的奇特所在,进而启发学生思考。
3.互动式教学的趋势
社会科学发展迅速,培养创新能力新人才迫在眉睫。传统教学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新人才的培养方式,新的教程应该向着互动式教学方向发展,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共同达到新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适当的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如增加讨论课题,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积极性。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之后,可以对问题以竞赛的方式来抢答,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评定成绩。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完成课程目标。
三、总结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新课改之后,学生学习的任务明显加重,教师面对新教程的内容改编,在教学设计方面也变得困难重重。高中面对升学和学习任务的双重压力,学生学习越来越紧张化。为了是学生轻松的接受知识,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在教学改革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和创新,设计出多彩多样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和谐有趣的教学环境。因此,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教师教学还会向更多样化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婕.高校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其改革思路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2011,6(2).
篇6
1.二十一世纪的环境科学——应对复杂环境系统的挑战
2.地理加权回归及其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的应用前景
3.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论
4.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5.全球及中国周边地区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库构建
6.学术期刊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初步探索与实践——以“地球与环境科学信息网(EES)”为例
7.环境科学研究合作网络分析
8.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的历史文化名村整治规划研究——以湖南省张谷英村为例
9.稳定同位素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0.“人居二”与人居环境科学
11.不同国家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环境基准比较研究与启示
12.关于环境科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若干思考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科学资助状况分析
1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5.镉同位素技术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6.GIS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7.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环境科学领域应用进展
18.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热点及其演化——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量化分析
19.镉同位素体系及其在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20.地质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21.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
22.论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协同演进
23.贝叶斯最大熵地统计学方法及其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的应用
24.环境科学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25.基于重庆本地碳成分谱的PM2.5碳组分来源分析
26.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特点与规律——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分析
27.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发展态势文献计量分析
28.国际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发展战略分析
29.我国环境科学学科半衰期分析
30.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探讨
31.环境损害评估:国际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
32.土壤环境基准/标准研究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33.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在海洋科学及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4.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35.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引论
36.广州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37.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富集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38.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的探索
39.基于SOA的环境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设计与实践
40.中学化学教师环境科学素质调查研究
41.上海市秋季大气VOCs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贡献及来源研究
42.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43.论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44.丹江口水库迁建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及污染评价
45.EOS-MODIS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46.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
47.地方理论——迈向“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建构研究的广义思考
48.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
49.我国挥发性有机物定义和控制指标的探讨
50.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开发与应用
5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52.浑河上游(清原段)水环境中重金属时空分布及污染评价
53.长三角地区秸秆燃烧排放因子与颗粒物成分谱研究
54.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 创建天津市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5.人居环境科学视域下的川西林盘聚落保护与发展研究
56.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57.滇池表层沉积物氮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矿化能力
58.环境问题的由来、过程机制、我国现状和环境科学发展趋势
59.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及发展模式探讨
60.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化学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与实践
61.太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分析及污染特征
62.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
63.2006~2009年我国超大城市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64.环境科学专业核心知识单元与核心课程设置实践
65.环境科学领域学术论文中常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正确使用问题
66.论环境科学专业的特色建设
67.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村庄整治规划初探
68.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69.绿色校园建筑节能设计——以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新建环境科学楼为例
70.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71.“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
72.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的建立——环境科学在中国体制化的案例研究
73.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析
74.太原市采暖季PM2.5中元素特征及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75.普通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英语教学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76.多重分形理论在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77.空间信息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78.乡村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79.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及其方法论
80.资源环境科学多维信息平台研究
81.论图书剔旧的标准——以环境科学类图书为例
82.机动车尾气排放VOCs源成分谱及其大气反应活性
83.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
8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 以人为本的普世哲学
85.红外光谱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86.环境科学类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
87.2013年夏季典型光化学污染过程中长三角典型城市O_3来源识别
88.分子印迹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89.关于环境科学研究主体、任务及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的思考
90.环境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91.基于国际视野构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创新课程群——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
92.基于本体元模型的环境科学知识库研究与构建
93.2011年春季沙尘天气影响下上海大气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
94.大气细颗粒物(PM2.5)在环境科学中的研究简述
95.分子环境科学与亚稳平衡吸附理论研究进展
96.环境科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97.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98.环境科学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与方法研究
篇7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现状;计算机;发展趋势
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取得了非比寻常的发展,不仅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中,推动了行业的创新与进步。无论是教育、医疗,还是农业、工业生产,甚至是国家的政务工作,无不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善。为了更好地促进计算机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我们更应该深入分析应用现状,准确把握改进的措施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1计算机应用的现状
当下,计算机已经在全国大范围铺开应用,不仅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领域中,计算机应用推动了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促进了网络教学的发展,丰富了学习的方式,延伸了学习的时间和地点,更是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在零售领域,电子商务在计算机应用下应运而生,销售形式、支付形式也随之改变,电子商务环境不断完善。在文化产业领域,计算机应用为影视剧作创造、音乐制作、书籍出版等提供了重要创新平台。此外,在国家的政务管理、公安领域,计算机应用均有所建树。但是,计算机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善,具体如下:
1.1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虽然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其发展速度仍然有所滞后。在一些领域的应用中,还停留在文本处理、电子化信息储存等层面,计算机技术的价值还有待挖掘和开发。而部分领域则过分依赖国外技术,导致国内计算机技术人才的缺失,不利于计算机应用的创新发展。
1.2区域应用不够平衡
目前,国内的计算机应用仍然集中在一、二线中心城市,一些落后地区受经济发展等影响,计算机应用的情况不够理想,不仅无法发挥计算机技术的重要作用,也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1.3技术问题频繁发生
尽管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发展迅速,但在国内,人们在计算机应用中的规范操作、风险防范方面仍然有所不足,尤其是互联网迅速普及的今天,病毒侵扰往往给计算机的用户带来各种威胁、隐患甚至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用户不仅要规范操作计算机,还要保持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计算机的持续稳定应用。
1.4研究力度有所欠缺
当下,计算机已经与各行各业紧密衔接,未来还需在软件、硬件的开发上不断创新升级。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计算机应用研究方面,缺乏资金与技术的支持,致使我国计算机的应用常常依赖他国的经验,而没有贴合中国实际的研究及发展特点。
2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2.1新兴的计算机技术不断产生
计算机的发展,本质上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今天,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社会进步与行业发展都急需计算机技术的创新与升级,因此,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新兴计算机技术的产生。比如运行速度快、传输效率高的光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引入神经元结构的神经网络计算机,与人体大脑相连的生物计算机,能量消耗少,运行速度快的化学计算机,此外,还有纳米技术、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应用中的发展等等,均将带来积极的技术变革。
2.2计算机应用向微型化、智能化、巨型化发展
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社会服务是计算机应用的重要功能。而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社会功能,提高计算机的服务效率,计算机应用就必须适应各种技术需求。因此,各种小型设备的广泛使用,将推动计算机应用向微型化发展。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令人们对自动化、人性化服务的需求愈加明显,相应的,计算机应用也必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此外,大量的信息处理需要计算机在运算速度、运算空间上更加的“巨型化”,如此才能更加精准,更加快速的完成各类计算机运算,实现高质量的计算机处理功能。
2.3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
良好的计算机使用环境,才能保障用户的安全稳定使用,降低各领域的信息经济风险。因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更为深入广泛的应用,国家务必要结合中国国情以及计算机应用特点,在现有的制度基础上,围绕计算机使用规范、网络安全、风险防范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和谐的计算机使用环境。
2.4地区发展日趋平衡,计算机应用日趋广泛
要进一步的推动计算机应用,充分发挥计算机应用的价值,就必须要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缩小各地区计算机应用的差距。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型,正在不断的促进各地区的平衡发展,以及各种高新技术在相对落后地区的推广及应用。未来,随着地区发展的日趋平衡,计算机应用也将在全国各地更为普及和平衡。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均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已经与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密不可分。当然,在技术水平、研究力度、区域平衡等方面中,计算机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如何准确把握发展的趋势,紧跟时代的步伐,深入促进各个领域的创新与变革,值得有关部门和人员持续关注与研究。
引用:
[1]桂美坤.试析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4):58.
[2]谢振德.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浅谈[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7):236-237.
[3]蒋毅为.浅谈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教师,2014,(32):114-115.
篇8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M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360-02
一.生态学与教育生态学概述
(一)生态学
“生态学”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的。海克尔在他的动物学著作中定义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在环境为生物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生物,使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进化。
生态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萌芽期(公园1世纪-公园14世纪) 古人在长期的农牧渔猫生产中积累了朴素的生态学知识,诸如作物生长与季节气候及土壤水分的关系、常见动物的物候习性等。形成期大约从15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15世纪以后,许多科学家通过科学考察积累了不少宏观生态学资料。19世纪,生态学进一步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农牧业的发展促使人们开展了环境因子对作物和家畜生理影响的实验研究。例如,在这一时期中确定了五摄氏度为一般植物的发育起点温度,绘制了动物的温度发育曲线,提出了用光照时间与平均温度的乘积作为比较光化作用的“光时度”指标以及植物营养的最低量律和光谱结构对于动植物发育的效应等。和许多自然科学一样,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是:由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由静态描述趋向动态分析;逐渐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发展,并与其他某些学科的交叉研究日益显著。
(二)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教育生态学最初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Cremin Lawrence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的。 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是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体表现为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整体关联和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整体联络。教育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一方面,教育受社会发展各因素的制约; 另一方面,教育应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而不断完善其内部结构,来构建其与社会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从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国外学者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主要包括学校情境中个体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学校环境的生态学研究、教育与环境的关系等。虽然国外学者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侧重点不同,但都强调生态学的基本精神:综合、联系与平衡。国内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侧重于如何将生态学的原理运用于对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随着教育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和普及,学者们开始对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英语教学进行研究,主要涉及英语教学生态环境、英语教学生态系统、英语教学生态课程建构、英语教学生态化模式建构等问题。基于商务英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教育生态学理论指导下探讨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
二.商务英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选择不当,教材难度系数大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很多高校匆匆地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并且教材的选用并没有结合学生的水平和特点,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还有些学校想要速成,在没有开设商务英语初级课程的基础上,直接采用中级教材,这样选择教材,对教学效果来说是不理想的。对于英语基础欠佳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课文的长难句太多,词汇量太大,这样慢慢地,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商务英语的兴趣。 而对于英语基础较好但没有修过商务课程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如果教材缺乏商务知识介绍,老师又没有相应的知识补充,他们会觉得文章的内容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真正学好商务英语。
(二)教学辅助材料不齐全
目前,大多数商务英语老师,都没有学习过商务课程,也没有从事过商务方面的工作。他们大都对真实的商务工作环境不是很了解。 因此,他们缺乏实用的商务英语材料。 比如公司的年度报告、会议记录和商务访谈课件、音频材料等。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教学材料往往都是传统的书本、黑板,教学局限于课本里的文章、听力、和写作练习,因此教材缺乏实用性。 学生学到的知识变得很有限,很难掌握职场需要的商务技能。
篇9
关键词:科学技术;化学学科;发展趋势;化学教学;启示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6)10C0003C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3 展望化学科学的发展趋势
世界很奇妙,未解之谜不少。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揭开了不少谜底,取得了很大成就,仍然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仍然会不断地发现、产生新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有相当大的部分通常归属于化学问题,需要化学科学来解决。一般地说,化学问题可以分为3大类:第一类是关于物质组成、结构、性能、合成、检测等等的“纯粹化学”问题,例如“三氧化二碳分子具有什么样的结构?”“三氧化二碳有哪些性质?”“怎样制取三氧化二碳?”等。第二类是人类生活、生存和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化学解决的现实问题,例如“怎样制造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新药物?”“人类能不能实时监测自身的化学变化?”“石墨烯能直接应用于日常生活吗?”等,这类问题可以称为“应用化学问题”。第三类是跟化学有密切关系,又需要多学科联袂协同解决的科学问题,例如宇宙的构成、起源与演化问题;生命的起源与演化问题以及“意识和理智是怎样形成的?”“大脑如何思考、如何形成记忆?”“环境如何影响人类基因?”“怎样消除环境污染?”“如何捕获更多的太阳能?”“能否有选择地切断某些免疫反应?”等,这类问题既是基本的又是复杂的,可以称为“跨学科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新的化学知识,也将促进化学科学继续发展。
根据解决未来化学问题的需要,可以进一步概括未来化学科学的发展趋势主要是[22,23]:
3.1 由研究简单化学体系向研究复杂化学体系发展
19世纪的化学是在原子的层次上认识和研究物质,主要研究原子的组合和排布,是“原子的科学”(参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20世纪的化学合成了大量的分子,研究了分子中的化学键及其本质、分子的相互作用,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等,主要是在分子的层次上认识和研究物质,被认为是研究分子的科学。21世纪的化学不但研究原子、分子,而且进一步研究分子片、结构单元、高分子、原子分子团簇、超分子、生物大分子、分子和原子各种不同维数、不同尺度和不同复杂程度的聚集态和组装态,直到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的合成和反应,制备、剪裁和组装,分离和分析,结构和构象,粒度和形貌,物理和化学性能,生理和生物活性及其输运和调控的作用机制,以及上述各方面的规律、相互关系和应用等,使21世纪的化学越来越成为研究泛分子的科学,由研究简单化学体系向研究复杂化学体系发展。
3.2 由研究简单反应体系向研究复杂反应体系发展
现代化学的研究对象不但由研究简单微粒向研究复杂微粒发展,而且呈现由研究简单反应向研究复杂反应,即向分子群研究深入的发展趋势。近代化学对多分子反应是无能为力的,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一个活细胞内往往有几十种酶同时催化许多化学反应,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就要研究多个分子甚至一大群分子间的反应。生物机体的活动常常同时发生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化学反应,生物体为延续生命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就更加多了。因此,研究复杂的反应体系成为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很自然的。
近代化学致力于获得物质世界的简单的基本解,总是尽可能地把复杂的化学体系简化成简单的体系、孤立的体系来探索其中的分子及其反应,用微观来解释宏观。随着认识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必须回归复杂性,在实际情境中研究复杂系统,越来越重视对复杂化学体系的研究。所谓复杂体系,既包括组分复杂性,也包括结构复杂性、状态复杂性和过程复杂性。多组分体系、分子群反应、开放体系、耗散结构、非平衡态、亚稳态等等复杂化学体系都成为现代化学的研究对象。同时,化学家开始注重在动态背景中对物质进行研究,而不再局限于静态。例如,在生物细胞膜背景中研究类脂分子的生物化学行为,在高级结构背景中研究蛋白质的功能行为等等。生命过程中的物质代谢都是通过一系列催化反应,而且是高效率的专一的催化反应进行的。可以预期,在未来化学中催化反应将会有极大的发展。
由原子层次到分子层次再到泛分子层次,体系的复杂性正是逐步增加的。复杂系统中的化学过程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核心问题,未来化学还需研究宽时间范围的化学行为,研究化学进化和化学演化,建立跟踪分析方法,发展过程理论。
3.3 由注重结构-性质关系向注重组成-结构-性质-功能关系发展
所谓结构是事物内部各组成要素的结合方式,反映着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性质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能反映事物与外部其他事物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往往不是太复杂的。功能则是事物能够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是系统作用于他物的能力,其机制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功能所发挥的作用一般都是正面的、有利的;性质则无正面、负面之分,或者说既包括正面的也包括负面的。组成、结构、性质、功能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对于简单系统,注意其结构与性质的联系就足以认识和了解对象系统了,因而通常就只关注简单系统的结构与性质的联系。对于复杂系统来说,其性质在内部不是均匀分布的,难以用来完整地说明系统的内部和外部作用,相对来说功能更显重要,而结构对于功能往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了解结构与功能的相互联系,实行结构研究与功能研究结合,成为认识和了解复杂系统的重要方法。对于未来化学来说,研究结构时研究高级结构应该更为重要,基于结构、功能关系来设计、合成新功能分子或功能材料;基于分子或合成子组装的合成、构筑高级结构的研究,包括控制大分子缠绕、折叠和多层次有序聚集研究;基于模拟生物材料形成过程的合成方法研究等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上述所谓高级结构都是由结构单元分子组合成的,是以分子间弱相互作用为基础的。
前已述及,现代化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已由相对简单的化学系统逐步转变为复杂的化学系统。与此对应,在研究的侧重点上,现代化学科学呈现出由注重结构-性质关系向注重组成-结构-性质-功能关系发展的特点。
3.4 由偶然发现向自觉寻找或发明发展
19世纪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方法,因而被称为实验的科学,化学的新发现也常常具有偶然性。到了20世纪下半叶,随着量子化学在化学中的应用,化学不再是纯粹的实验科学了。许多高难度的合成工作都事先根据理论设计,然后决定合成路线。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发现、维生素B12在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指导下的成功合成等等,都凸显了理论化学的重要性。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奖公告就宣称:“量子化学已经发展成为广大化学家所使用的工具,将化学带入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化学不再是纯粹的实验科学了。”
为了满足未来社会的种种要求,需要发展新的反应(例如绿色技术要求)。随着对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特别是分子识别概念的引入,进一步综合考虑反应分子间各种作用力所起的作用,就有可能设计新的反应,发明创造新的反应,尤其在不对称合成反应和催化反应的发明创造方面。预计在未来,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应用将大大加强,理论对实验研究起指导作用,理论和实验更加密切结合,使实验探究获得较强的自觉性,未来化学将实现由发现反应到发明反应的飞跃。化学思想、化学方法学、化学哲学的讨论也会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兴趣。
3.5 由应用传统手段向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
为了解决新问题、解决越来越复杂的问题,需要新的思路、新的过程和新的方法。因此,在21世纪,化学科学的新方法、新手段会层出不穷。
例如,合成化学始终是化学的根本任务。为了适应各种新功能分子的合成需求,合成设计必须有新的发展,尤其是对各种功能性分子聚集体的制备,需要研究过去化学家较为陌生的组装问题。未来的合成化学将从化合物的经典合成方法扩展到包含组装等在内的广义合成,以求得到能实际应用的分子器件和组装体。有人概括新合成方法的特点是“十化”:芯片化,组合化,模板化,定向化,设计化,基因工程化,自组装化,手性化,原子经济化,绿色化。引进酶技术、仿生技术、膜技术等新的实验技术,则将有力地促进生物机体和生命秘密的研究。
再如,分析化学将进一步吸收大量物理方法、生物学方法、电子学和信息科学方法,发展成为分析科学,大大拓宽应用范围。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也被概括为“十化”:微型化芯片化、仿生化、在线化、实时化、原位化、在体化、智能化、信息化、高灵敏化、高选择性化、单原子化或单分子化。单分子光谱、单分子检测,搬运和调控的技术受到重视;以分离和分析方法连用,合成和分离方法连用,合成、分离和分析方法连用为内容的“三连用”将是很普遍的现象。
化学实验将趋向高技术化、自动化、微型化和超微型化,以节省能源、节省材料、节省时间、减少污染。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结构与性能的计算机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分子模建技术的发展,使得化学中的分子设计、合成设计以及进一步的反应设计有了很好的助手和工具,模型和计算机虚拟将成为化学的新方法。化学体系的组成-结构-性质-功能信息和大数据以及化学过程的各种信息和大数据将有力地促进对复杂化学系统的研究。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逐步提高,计算化学将会有进一步的大发展。未来的智能化计算机将能进行学习,帮助化学家更好地进行实验模拟、实验设计以及实验控制,应用机器来设计、合成分子将越来越多。计算机技术以及化学信息学技术、大数据技术将为化学在新世纪迅速发展插翅添翼。
此外,化学将由单科闭门独干向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协同发展,这一趋势在此不再赘述。
4 科学技术及化学科学新发展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未来化学将会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安全利用中起关键作用;推动材料科学进一步发展;在解决食物短缺问题、治理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和生存安全、拓展人类化学认知的广度深度等方面继续起保证作用。因此,化学应该成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
科学技术和化学学科新的发展和趋势无疑会影响化学教学的内容。例如,合成、组装复杂分子的过程包含着分子识别过程,充实、提高和普及分子识别这一观念可能是现代化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
4.1 注重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的感悟、体会与训练
科学技术和化学学科的新发展是科学创新的成果,它给化学教学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要培养好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注意通过对典型创新成果的分析、讨论来影响、启发学生,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创新兴趣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概括典型创新成果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形成体会并适当安排相应训练。所谓研究思路是认知策略的具体表现形式,实质上就是认知策略,是开展认知活动的指导思想、行动规则和组织实施的依据,是认知活动过程和方法的精髓、灵魂和本质特征,是认知活动、认知智慧的核心成分,决定着认知活动的成败。认知活动越复杂,认知策略的关键作用就越强,越是要予以注意。
有关的知识和经验是认知智慧的基础,没有它们,认知策略就不能形成。有关的操作技能等决定着认知策略能不能落实、能不能具体化、能不能转化为实践。但是,它们绝不是认知策略本身。因此,绝不能用创新成果的知识灌输和操作训练来代替创新研究思路、方法的感悟与体会。
4.2 注意学科思想(观念)的渗透、领悟和发展
根据现代化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高中化学课程应该注意用恰当的方法把先进的观念介绍给学生,例如关于物质微粒及其相互作用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微粒尺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跟自然和谐相处等等,要认真清除传统教学内容中的形而上学观念,对学生进行生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学科思想(或学科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有关知识,十分重要,但绝不能一成不变地教条式记忆。在化学教学中注意渗透化学学科思想(观念)并适时总结、适时发展提升、注意应用,有助于学生学好化学,把握真谛。以化学微粒观为例,有人在学生刚学习分子、原子时就强调掌握微粒观,这是违反观念形成规律的,是不适宜的。另一种情况则是:在初三化学学习了分子、原子之后,就再也不提微粒观,不重视微粒观的应用,更不重视微粒观的发展,觉得已经强调过了、“无话可讲”了。其实在后续的学习中,不仅在涉及微观过程或者涉及微粒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时可以涉及微粒观,在涉及物质微粒及其相互作用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时、涉及复杂化学体系的高级结构、涉及各种泛分子时都是应用微粒观、发展提升微粒观,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微粒观的好时机。
4.3 注重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造福人类,并涌现许多用科学技术服务民族、服务国家、服务人类的楷模的同时,也存在着害人科技、犯罪科技等危害人类的负面现象,例如考场高科技作弊、高仿真犯罪、电信诈骗、伪基站、网络病毒、恶意软件、电脑犯罪、网络盗窃、计算机高频下单炒股、致幻剂、high药、新化学、瘦肉精、地沟油、三聚氰胺奶、苏丹红鸭蛋、甲醛鱿鱼、硫磺枸杞、孔雀石绿防腐鱼、染色“黄花鱼”、假鸡蛋、滥用反式脂肪酸和塑化剂,等等。“发明”这些害人科技、犯罪科技的人都是掌握了有关科学技术的人!至于明知故犯,私排有害化学品或滥用化学制品造成公害、污染环境的人就更多了。严峻的事实从反面警醒我们:科学技术教育一定要注重立德树人,注重进行道德伦理教育,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现代化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中学化学课程还应该通过生动具体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化学跟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知道化学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以及信息科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认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偏科是不应该的。
4.4 培养学习兴趣,切忌吓跑学生
根据现代化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中学化学课程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大致了解现代化学的目标、任务、对象、内容、方法、手段、重要领域和成就,了解化学的视野逐步扩大,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复杂的学习内容往往显得比较艰深、枯燥,特别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支撑。复杂的学习内容不是注定跟学习兴趣有矛盾、有冲突的。与此相反,几乎每一个复杂研究成果都是在巨大兴趣的推动下取得的。研究活动如此,学习活动也应该如此,关键在于要对内容、形式、方法等作适当的处理加工,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灌输。
在化学学科新发展中有许多生动的例子。例如,固相表面催化是复杂的,通常似乎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在基于煤转化的有机合成工业的教学中,适当介绍一点微观机理过程,结合模型或示意图介绍中科院包信和院士研究团队巧妙地用部分还原的复合氧化物作催化剂,让CO分子在催化剂氧缺陷位上吸附并解离;气相氢分子选择性地与解离生成的C原子反应生成亚甲基自由基;催化剂表面CO解离生成的氧原子倾向性地与另一个CO反应形成CO2;亚甲基自由基迅速进入分子筛孔道,在孔道限域环境中进行择形偶联反应定向生成低碳烯烃而不是在催化剂表面停留或发生表面聚合反应。通过以CO替代H2来消除烃类形成中多余的氧原子,在反应不改变CO2总排放的情况下,摒弃了水煤气变换反应,从原理上开创了一条低耗水进行煤转化的新途径。同时,创造性将氧化物催化剂与分子筛复合,巧妙地实现CO活化和中间体偶联等两种催化活性中心的有效分离,把费托过程中“漫无目的”生长的自由基控制在一个“笼子”(分子筛)里,使其变成想要的目标产物(低碳烯烃);介绍美国《科学》杂志以“令人惊奇的选择性”为题发表专家评述,认为该过程未来在工业上将具有巨大的竞争力等背景知识,学习要求则不提高……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体会征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现今的中学化学教学以刷题训练为主,而且考试难度大幅度提高,导致不少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实行升学选考后,选考化学的人数显著减少,在一些地方已影响到化学课的正常开设,这个教训必须吸取。
4.5 痛下决心,切实改革课程、教材、训练与考试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现代化学面临着一轮新的变革和发展。对此,高中化学课程需要建立一种灵活的机制,以便于及时地反映现代化学迅速发展、变化着的特点和进展,及时调整中学化学的内容,加强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把符合现代化学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性内容介绍给中学生,并且提供选择机会使他们能对现代化学的某些领域或者研究案例作比较深入的了解,等等。
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已经被升学应试绑架,虽然形形的改革措施不断出台,实际上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学生以及教师、家长的负担很重,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才健康成长,迫切需要痛下决心,全面改革课程、教材、训练与考试。这是一个复杂、庞大、艰难的系统工程,我们期待、祝愿它早日成功。
参考文献:
篇10
对于我国而言,休闲体育理论研究已引起各界学者的重视.但是,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关于休闲体育的研究还比较零散,这就使我们很难在宏观上把握休闲体育的发展.因此,需要构建一种适应新时代的休闲体育理论体系,来面对非工业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应对即将悄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休闲时代[1].1.2注重发挥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积极参与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与追求,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标识.中国是一个积淀深厚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孕育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悠闲游乐文化,充分体现中华文明的生态保健观念.这种悠闲游乐文化必将在休闲体育活动中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使我国的休闲体育偏重于身心在大自然里的直接感受,体现为更为生态、更为人性、也更为人文的悠闲文化.
中国的悠闲观提倡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同步、天人合一的精神,符合阴阳调和、圆缺盈亏的生物节律.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工业文明弊端的后现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生态养生观念,与面向未来的休闲体育理论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和结构的互补性,更符合人性的需求.这对西方的休闲体育理论也不无启迪.实际上,研究具有中国国情的休闲体育理论体系,是利用古老的东方文明去构建适应人类发展新时期的“后现代”休闲体育理论,这将为人类身体文化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导向和启发作用.
1.3迎合现代人的需求
近百年来,国际竞技运动凭借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而获得快速发展,并迅速成为全人类共同高度关注的文化形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这种主要源自西方的竞技运动,在其产生之初,大多是游戏性与竞争性并存,而且竞争性服从于、服务于游戏性.但当其在西方社会特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环境中运行一段时间后,尤其是在1896年以后的现代奥运会和各种国际大赛的催化下,其游戏性逐步消退,而竞争性却突出地显现出来.这就使得运动本身的性质发生变化:其一,由于运动的高水平化,使得一些运动成为少数优秀运动员才能参加的体育项目,如竞技体操、花样游泳、跳水、举重、拳击、高台滑雪等运动.其二,由于运动的高竞技化,因而过分地强调竞争因素和胜负,使得一些运动在相当程度上失去运动乐趣.其三,各项运动的商业化,使兴奋剂泛滥,失去公正和诚实精神.其四,由于规则更加规范和严格,使得一些运动已不适应老人、儿童和妇女参加.同时,用具、场地设施的高级化和高消费倾向,使一些运动逐渐失去大众性和平民性,如正规的高尔夫球赛等.以上这些变化,使体育运动出现某些脱离群众的倾向.休闲体育的出现,迎合了人们的需求,在全世界引起广泛回响.
2休闲体育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
休闲体育理论体系的形成既要反映当代休闲体育理论和实践发展中的最新成果,又要继承和发扬以往研究有价值的内容,尽量把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起来,采用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来增加知识的容量,从而使其更全面、更系统和更具科学性.本文在结合当前理论体系构建最新研宄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休闲体育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作为进行休闲体育理论体系构建研究工作的一种尝试
2.1休闲体育理论的学科依据
休闲体育学是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对休闲体育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在其科学体系中,涉及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很多,与其有关的学科有人类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美学、文化学和经济学等.这些学科理论研究的成果,为休闲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作了必要的理论上的准备
2.2休闲体育学的学科性质
休闲体育学是由休闲学和体育学相交叉、重叠和渗透而形成的,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因此,休闲体育学就应该是一门同时隶属于休闲学和体育学的学科.从本质上讲,休闲体育学既要反映休闲学的内容,又要体现体育运动自身的基本规律$这种学科性质决定了休闲体育学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等特点[)]$2.3休闲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休闲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应包括四个学科层次:第一层是基础学科+第二层是专业基础学科+第三层是专业学科;第四层是专业学科内容
2.4.1研究对象
判断一个研究领域是否具备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资格以及该学科是否成熟的标志,主要看它是否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是否取得相当的理论成果;是否有较完善的研究方法以及是否有成熟的学科社会建构,其中最重要的是是否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只有具备自己明确独特的研究对象,才能确定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
休闲体育学是否具有它自己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答案是肯定的.它以与体育有关的人们的休闲行为、休闲方式、休闲需求、休闲观念、休闲心理和休闲动机等为研究对象,探索休闲体育与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以及休闲体育与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休闲体育学往往借鉴和采用了人类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美学、文化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工具,用来为休闲体育服务.
2.4.2研究方法
2.4.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中国期刊网、教育网、中国体育信息网和万方数据库等各种渠道,查阅有关休闲体育方面资料300余篇,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研读、分析和利用.
2.4.2.2逻辑归纳法
将与休闲体育有关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分类、判断、比较,运用演绎、归纳、推理、综合分析等逻辑法,揭示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一般规律,使其产生知识的横移、融合、聚变和重构,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4.2.3专家访谈法
与有关专家、学者及社会活动主管部门领导、体育工作者进行座谈,对国内一些相关领域方面有所建树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门访谈,从而对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有较全面的了解.
2.4.2.4历史研究法
历史分析法是考察一个事物产生发展过程的常用方法,通过系统的历史考察可使我们对我国休闲体育这一现象及其相关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2.5休闲体育学的研究内容
构建休闲体育学研究的内容体系,是休闲体育理论体系构建的核心工作.通过大量的分析与比较,本文认为休闲体育学的研究内容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2.5.1国内外休闲体育发展比较研究
国外休闲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而我国才刚刚起步,大力引进和吸收国外休闲研究成果,无疑对促进我国的休闲体育学或休闲体育科学的尽快建构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5.2休闲体育的产生、发展动因研究
就目前休闲体育的发展状况来看,休闲体育学仍然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科基础薄弱,其理论体系也未完善.因此,有必要从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出发,研究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外部因素,从而了解和掌握国内休闲体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影响因素,把握其市场特征和发展潜力.
2.5.3休闲体育发展趋势和策略的研究
休闲体育在我国有了初步的发展,并体现出强大的发展生命力.而考虑到我国休闲体育的长远发展,需要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制定其顺利发展的策略.
2.5.4休闲产业与体育产业发展关系研究
休闲体育产业是休闲产业与体育产业的交叉体,但并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相互协调和结合,它们内部具有某种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一致性.这里说的主要是对它们结合的机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它们结合的社会文化背景,它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它们的产品和服务内容的兼容性和一致性,从而使我国休闲产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相互推进.
2.5.5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环境支持研究
休闲体育产业是一个关联功能很强的综合性产业,它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系统地研究我国休闲体育所需的环境支持,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它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哪方面的支持及其方法途径.该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政治文化环境研究、经济环境研究、制度环境研究、政策环境研究、技术环境研究等.
2.6休闲体育学研究的发展态势
2.6.1加快发展的趋势
我国休闲体育学的研究当前正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主要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休闲体育的需求不断增长,休闲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国家财政、社会投资、居民消费对休闲体育的投入不断增长,休闲体育所波及的范围及产值不断扩大,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并将构建“全民健身体系”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等等.这些将会使休闲体育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成为推动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动力,使我国休闲体育学研究面临一个新的发展,出现加快发展的趋势.
2.6.2研宄的综合化趋势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边缘学科层出不穷,各门科学及其分支纵横交错,相互渗透.人类涉及到的客观世界的每一个方向,都有某种专门科学在研究.从单一学科来研究休闲体育学,难免会以偏概全.为了科学地研究休闲体育的有关原理,为了用有机整体概念代替机械整体概念,为了用多向的多维联系的思维代替单向的感性因果联系的思维,在休闲体育学研究中,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因此,休闲体育研究者应适应这一趋势的要求,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增强跨学科研宄的能力.对于一些重大的、涉及面广的问题,则需要多种学科的研究者联合攻关,协同作战,表现出研究的综合化趋势.
2.6.3研宄方法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休闲体育研究者在研究中大都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毋庸讳言,这两种方法是休闲体育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然而,休闲体育学本身有其特殊性,它不仅与体育科学的其它学科有着纵横交错的关系,而且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休闲体育学本身复杂的结构和繁多的层次,要求研究方法多样化.唯其如此,才能有利于休闲体育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5].
2.6.4研究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趋势
- 上一篇: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解
- 下一篇:外企汉语言文学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