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身心健康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身心健康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身心健康总结

篇1

关键词:体育锻炼;身心健康

1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是生活质量的基础,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拥有健康才能拥有美丽人生。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健康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的健康问题更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也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刻不容缓。

2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现状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民族的命运与国家的未来。但是,调查结果显示: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呈持续下降趋势。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些指标持续下降,未老先衰;健康水平下降,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据统计,大学生每天锻炼时间能达到1小时的少之又少,肥胖率、近视率等持续增高。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和社会压力不断增大,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激化了人际关系矛盾。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3.1体育锻炼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

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它包括各种与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份等有关的活动形式,通常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如慢跑、举重等。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使学生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增进国民健康不可缺少的途径,同时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肯定体育锻炼对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体育锻炼能够真正意义上起到“减负”、“减压”的作用,使得到释放的学生更轻松、更好地投入学习,形成锻炼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学习时间,有了时间可以更多地锻炼的良性循环局面。

3.2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体育锻炼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经调查研究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要比同龄的不经常锻炼的学生身高要高。因而,在青少年时期,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对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健康水平,增强体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起到良好影响,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现在社会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要求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中,扩大了生活领域,促进了社会交往,增进了友谊,调节了感情,提高了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3.3体育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体育场上的血腥暴力、恶意竞争、虚假作弊等违背体育道德的一些负面元素,也会侵袭学生的思想行为,威胁着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青少年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阶段,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给那些负面元素有了可乘之机。因此,运动中所包含的负面元素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当然,不科学的体育运动或是对健康运动的误解也会对成长高峰期的青少年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如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时间太久,运动负荷太大等,都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严重的会留下后遗症。

4总结和建议

身心健康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体育锻炼增进了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但也有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我们要重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发展,深入理解并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竞争意识,关注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科学合理地、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智勇.现代大学体育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安全教育;职业规划;积极心理学

一、高校大学生安全比较突出的现状

(一)在校大学生学业安全问题

大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随着学分制的实行,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同时,对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学习自主性提出更高要求。在大学里还有一些学生把挂科当成“荣耀”,平时不认真学习,上课能逃就逃,通宵玩游戏,导致成绩下滑、补考、旷课、违纪等问题而延迟毕业。还有部分大学生期末考试就临时抱佛脚,只求能及格;沉迷游戏、沉迷网络、逃课等现象;没有成就感、没有理想、没有抱负、求知欲不强烈、学习没有紧迫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对前途迷茫,就业选择困惑,未来发展不确定。这些现象的本质是学生没有学习计划,对自己的将来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没有长期目标,又无近期学习计划。因此,对学习有逃避心里,缺乏自身考虑,才会出现荒废学业。

(二)在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安全问题

1.身体健康状况

大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在异地学习,远离家庭。在这一阶段自尊心和自信心强,强烈要求独立,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就影响自制力还不够强的大学生。调查显示,在男生群体里,承认自己吸烟的占13%,承认自己饮酒的占30%;在体育锻炼方面,男生有27%的学生以“没有时间”“缺少运动伙伴”为理由不参加体育锻炼,女生有50%不爱参加体育锻炼;对于身体症状方面,30%的学生感觉自己“注意力不集中”,33%感觉自己“情绪低落”,35%的学生感觉“记忆下降”,有28%的学生有“失眠多梦”等现象。

2.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对多所高校新生入学前心理健康测查了解,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良好,但有少部分存在抑郁、焦虑症、精神分裂症;部分学生对大学生活还比较迷茫、个性有些较偏执、担心陌生的环境;敏感、强迫及其他烦恼。大学生活动范围限于从家门到校门,并没有更多的机会深入社会、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容易使他们陷入理想主义。部分学生情绪不稳定,起伏大,易兴奋、冲动、喜欢感情用事,容易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他们成功时情绪是积极的、愉快的,甚至骄傲自满,这种情绪被激起,即使刺激消失,还会转化为心境。他们受到挫折时意志消沉、悲观失望,贬低自己,这种消极情绪一旦产生,对所有事情提不起兴趣。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常不顾客观条件,不理智,固执己见,急躁冒进;热情高,但缺乏韧性和持久性,容易随时间推移和困难的增加而失去信心,导致事情有始无终。

(三)校园贷侵入校园

部分学生家里经济有困难,为了自身求学的需要或创业资金的不足通过校园贷来缓解;还有部分由于社交范围较广、或受到他人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攀比消费,导致他们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但自身资金无法满足大量的消费支出,只能通过校园贷来弥补;同时,金融机构信用贷款只限于困难学生学费部分,对大学生其他需求信贷不支持,这也是导致民间非法贷款渗透到各高校原因;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飞速发展,线上业务平台繁多,网上消费十分方便,各种支付方式恰好符合资金不足学生的消费欲望;线上线下形式贷款方式多样化,金融监管部门信息技术还无法全面监管;许多大学生没有相关金融知识,忽略了高利息、高费用的事实,最后造成无法支付高额本利额。

二、新经济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

1.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是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先决条件

大学生是未来的中坚力量,对整个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不同的社会思潮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才能为社会繁荣昌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大学生思想教育应与时俱进,既要跟进时展,又要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也是在社会思潮多样化的背景下的必然需要。在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结合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适应和驾驭现代社会复杂环境的迫切需要

在社会生活中,一些人生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还不够坚定的大学生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非主流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的定型。正确的人生观是促进社会和谐,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大学生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都会产生积极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益诉求多样性、分配方式多样化,人们思想的自主性和差异性也突现。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创新发展意识、创业就业意识,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信仰缺失、理想信念迷茫、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人生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面对出现的新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适应和驾驭现代社会复杂环境的需要。

(二)大学生学业安全教育途径

教师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分析自我特点、自我定位后,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目标,在大学期间开展持续自身的培养,并积极实现其目标的过程。教师引导大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来考虑。若是对自身认识不足,规划也就无法实施,就很容易出现迷茫,不知所为。同时,学校还应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对大学生的理想追求与自己需求加以引导,如入学第一天开展专业介绍及在专业老师引导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第一学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辩论赛、演讲等活动;暑期开展新生社会实践活动或专业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确自己将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对自我进行深层了解,为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进而明确学习需求。

(三)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管理途径

1.身心健康教育理念

首先,身心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完善身心健康工作机制,借助学校自身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创新工作方式,把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理念渗透到各个环节,如创新身心健康教学方式方法,体育教师和心理专业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完善心理宣泄体验馆、心理咨询工作室;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如大一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学》课程,体育课程四年不断线;严格管理学生作息时间等。其次,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长,学校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让家长增强对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2.创新身心健康教育模式

大部分高校还是以矫治和预防为主导,对少数身心健康存在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帮助和输导。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新经济环境下大学生面对将来就业、生活的不确定,影响身心健康诱因也就客观存在。因此,倡导积极心理健康学为主导,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治愈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让他们学会解决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也是素质教育中提倡的“立德树人”的体现。积极心理健康学可以发掘学生乐观向上的品质,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理念。教师通过构建以教育为主,预防和干预为辅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积极心理的开发,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多层面共同和谐发展,针对性强的立体教育模式。

3.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2018年11月《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指出: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时了解遭受欺凌、校园暴力、犯以及沾染等学生情况,并提供心理创伤干预。要创新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方式,通过“校社合作”引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心理服务机构,为师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要定期对师生开展心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师生心理疏导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将由过去的心理疾病干预和矫治模式,转为学习咨询、职业生涯咨询等领域扩展,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丰富心理咨询内容,主要面向精神正常人群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如择业求学问题、社会适应问题、情感问题等。在关注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关注学生家长、关注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服务,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

4.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载体也需要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把心理健康教育做得更科学化与现代化,推广应用更方便快捷,更容易让大学生接纳,自主参与学习。如: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开设网络课程、慕课、智慧树在线学习;心理专业人士在线咨询、在线进行心理测试、BBS等形式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四)校园贷防范措施

1.学校层面

应加强大学生金融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风险意识,针对非金融专业学生开设金融专业知识课程,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金融风险防范的教育;培养学生理性消费的意识;学校加大互联网信息安全监管力度,在校园110信息平台上增加大学生上网安全保护措施。

2.国家层面

金融监管部门严格审核校园贷款业务;对放贷企业催收行为提出规范要求;鼓励正规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大学生信贷产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地方银行积极探索校园贷业务,让校园贷款合法合规化,以防民间非法校园贷款侵害大学生利益;建立大学生征信机制,完善大学生信用系统,对不良记录的大学生严格其贷款条件。金融监管部门完善信息技术系统,对信贷业务资金流向进行全方位监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加大法治监管力度。

篇3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学科课程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程,通过传授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1]。一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为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课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两种。

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在教学计划之内,通过课堂来开展的正式课程。根据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学习、人格、人际交往、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学知识,促使学生形成心理健康意识,并掌握一些心理调节的方式。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手法有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和心理训练法等[2]。在课内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组织中,可以分为预热过程、教学过程和总结过程三个步骤。预热过程即暖场,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多媒体等手段引出教育主题并澄清课程目的;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以客观、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引导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团体动力学原理以将教学效果最大化;总结过程既是对课堂活动的回顾与检讨,也是对未来行动的计划与展望,帮助学生理清课堂感悟,从而指导实际学习生活[3]。课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主要有班级活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

2 心理咨询与辅导

心理咨询与辅导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分为个体咨询与辅导、团体咨询与辅导两种,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近来朋辈辅导也受到重视和推广。

2.1 个体咨询与辅导

个体咨询师与辅导是通过咨询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性活动,比较常用的方式有一对一咨询、电话咨询、邮件咨询、QQ咨询等。个案研究是针对个别学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学生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等)所产生的一种相对深入、时间较长的个别辅导方式。它要求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客观地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根据初步分析的结果来拟定辅导方案,以帮助学生走出困境[4]。由于个体咨询与辅导能跟学生一对一,因此个体咨询与辅导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导方式。

2.2 团体咨询与辅导

团体咨询与辅导也称小组辅导,是指一组学生在辅导教师指导下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处理他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团辅人数4-40人不等,其成员可为同专业、同年级或是同部门的学生,并且有相类似的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适合团体咨询与辅导的条件是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有相似性,团体成员愿意在团体中讨论自己的问题。

2.3 朋辈辅导

朋辈辅导,是指通过短期的专业培训或具备相关能力的年龄相近者,对身边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朋友进行心理开导和支持的辅导活动。朋辈辅导的最大优点是有助于心理问题的预防,因为朋辈辅导员也是学生的一员,一般是班级干部或心理委员,他们在寝室、班级活动中与同学们朝夕相处,对身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可以及早发现、帮助或向心理辅导教师求助,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朋辈辅导在建立咨询关系上具有其它咨询辅导形式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更倾向于向朋友倾诉,由于同辈之间具有类似的生活经历、价值观和情感体验,往往能够快速良好地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容易形成信任、稳定的咨询关系,从而达到较好的咨询效果。朋辈辅导的实施更加灵活,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严格限制,只要咨询双方的条件允许,即可实施辅导,个别对话、团体互助、心理沙龙、网络聊天、心理电影赏析等活动都是具有朋辈辅导特点的心理辅导形式。

3 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延伸

篇4

1 引言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主流趋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使命。构建和谐社会首先是实现人的自我和谐,陈德云在其著作《自我和谐》中明确表示,“只有做到自我和谐,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在家庭和事业上实现双赢”。现代社会生活压力非常大,人们在为工作、生活奋斗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心里健康问题,尤其是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其心里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心里健康与自我和谐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心里健康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大学心里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大学生心理健康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

心里素质作为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在影响其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方面,心里健康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为人处事的态度以及对现实事物的理解。一般来说心里健康的人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也更容易在完成一件事情时获得成功,进而展示自己非凡的能力和才华,因为他们无论对学习亦或是人际交往都充满积极的正能量,无论做什么事都充满干劲,与这样的人交往会让人令人产生一种愉悦感,自然而然地收到其感染而产生积极的情绪。而那些心里处于亚健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一种心不在焉的精神状态,难以提起对生活的兴趣,也给周围的人带来负能量,久而久之愿意与其交往的人越来越少,其心里状况也更加悲观和忧郁,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心里辅导,很容易走上一条不可挽回的道路。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身心状况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也对其周围的人或事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大学生心里健康与自我和谐关系的实践调查

3.1 调查问卷

对500名大学生进行了实际问卷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大学生的心里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该调查自评量表是国际上通用的心里健康测试量表之一,分别从感觉、情感、思维、触觉等十个因素对大学生的心里健康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每个因素共有5个等级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说明心里健康情况越差,越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本问卷调查共收回475份有效试卷,回收率为95%,其中男生175人,女生300人,艺术生320人,普通本科生155人。从性格上进行分析,男生普遍比女生表现活跃,女生在刻板因子以及自我不和谐评价上得分较少;从专业类别上来看,艺术性学生在自我和谐方面表现较好,而理科学比较刻板,这主要是由于教育和教学方式的不同所决定的。

3.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直接关系:从以上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之具有直接的关系。男生与女生的调查结果与女生相比在普遍灵活性上表现要好,但是也更加刻板,这可能是由于男女双方在教育水平、家庭压力、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决定的。通常那些心理素质较好的同学,其自我和谐能力也更强一些,相应的心理健康水平越差的自我和谐能力越弱。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心理素质与自我和谐之间还有直接的关系,自我和谐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健康水平的直接表达。

间接关系: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之间存在间接的关系。男生和女生之间在自我经验不和谐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在刻板因子以及自我灵活性方面的差异不是很大。自我经验不和谐容易间接引起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如不及时调整,很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处处碰壁,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或是有的学生由于找的工作没有上升空间,看不到希望就开始盲目自卑,无法自我调节,整日生活在自我谴责中,长此以往必然使得身心健康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如果长期得不到正确的心理疏导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会误入歧途。

篇5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是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之一。健康的心理应表现为积极向上、表里如一,能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学习压力、社会压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处理各种问题,具有完整的人格。同时,对处理消极情绪,如沮丧、压抑、孤独等不良情绪都有着积极的处理方式,具有一定的抗打击能力,健康的心理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情绪状态。在高校教育中,大多数学生能够具备较完整的人格,面对生活中的困惑能够积极处理,对未来和理想有着乐观的向往。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使竞争力不断变大,这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不断增大。据有关调查显示,从二十世纪后期到现在,大学生心就某大学的调查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在亚健康大学生群体中,主要的心理问题为心理压力造成的精神抑郁。通过这些问题说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1]。

二、学校体育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缓解心理压力,增进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对人才质量需求越来越高,且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竞争压力逐年增大,这给在校大学生带来了较严重的压力。长期处于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当中,容易产生忧郁、压抑以及焦躁等心理问题[2]。而通过体育锻炼容易使个体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积极情绪,增强自身自信心,摆脱心理消极情绪。通过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将压力释放,是宣泄不良情绪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考试前夕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可通过踢足球的方式,将压力释放,身体得到放松的同时,心理情绪上更加平静。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帮助学生促进身心的放松,能够防治心理疾病的发生。强健体魄的同时,增进身心健康。

(二)培养坚韧意志,提升综合品质

在更多的学校体育活动中,能够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以及坚韧意志的磨炼,促进综合品质的提升。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每一位大学生都应具备良好的意志,主要是指具备一定自信心、自制力以及自主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在学校体育中,为促进学生真正达到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必须进行体育运动[3]。在运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进行阻力的克服,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指体育运动的难度不断增大,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克服身体上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增强学生的承受能力,促进综合意识力的培养。例如,在夏天进行长跑训练。由于天气原因,会对身体提出较大的挑战,在长跑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良好呼吸的调整,心理上不断给自己自信,克服肌肉酸痛所带来的疲倦感。这个过程实际上不仅是对学生身体上的考验,更是对心灵上的考验。只有在不断的身体锻炼中,才能不断增强学生意识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以促进学生更好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4]。

(三)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完善

为了不断强化学生自己的内心,培养强大的心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不断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完善。而实现自我完善要从身体以及思想上全面提升,包括体质的增强和心理的壮大。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自信心,有着积极影响。据一项调查表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比不常锻炼的人更加自信,且更加具有自我概念。通过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培养体育兴趣,在体育兴趣的运动中,更加容易实现某种运动项目,提升自身存在感和荣誉感。例如,在羽毛球锻炼中,学生与伙伴共同参与,在配合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并通过与对手的比拼获得胜利[5]。这种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自信有着重要作用,且在不断的运动实践中,使自身素质得到提高。

(四)加强人际交往,增强与人沟通能力

当今社会需要掌握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以促进自身更好的生存。而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不会进行人际关系的处理,使自身发展受到限制。学校体育活动中,学生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在合作中增进信任感。这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有利于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促进人格的完善。在轻松的体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容易,也更容易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为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打好基础。

三、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综合发展

(一)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增强

当前,高校大学生中由于有一部分人学习成绩较低,基础较差,长期以来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造成学习热情不高。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这部分学生的某方面特长(例如:身体健壮、耐力好或曾经学习过某项体育项目等),让这些学生参与动作示范,展示他们的特长,帮助学习进展较慢的同学等。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学生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等品质,使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改变那些不适应发展的不良人格品质,树立自信心[6]。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同学之中去,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课在室外进行的特点,在辅导动作的过程中,积极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思想动态,从学生的角度去关心理解他们,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被理解、被尊重、被关心。

(二)注重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综合意识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同学关系,原因在于同学间的交往最普遍也最微妙与复杂。一方面,大学生年龄相仿、经历相同、兴趣爱好相近,又共同生活在一个集体之中,学习相同的专业,沟通与交往容易[7];另一方面,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个性气质差异,再加上大学生空间距离小,交往密度高而自我空间相对狭小,而对人际交往的期望较高,一旦得不到满足,就容易采取消极退避的态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改革原有体育教学观念,营造民主、宽松、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开拓思维、自由探究、发挥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比赛,教育学生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尊重对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比赛过程中,要培养团队意识,以集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为集体争光。大学生通过运动比赛,可以亲身体会竞争的激烈性,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不断磨炼意志品质,不断调节心理状态,同时间接地提高了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参加比赛,也使学生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形成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三)加强重视程度,促进积极引导

在学校体育中,教师要把通过体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不是附属性教学。在教学中首先要保证教师观念的正确性,将增强学生的心理品质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心理变化。在提高学生综合品质和能力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参考,不断地予以肯定和支持[8]。例如,在进行“引体向上”的训练时,由于训练难度较大,学生可能存在失败的情况。由于是女生,教师要耐心进行指导,鼓励学生,使学生克服困难,进一步努力,积极看待自身情况。只有在不断努力后,才能真正感受到最后成功带来的喜悦。学生只有在得到肯定后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的活动,提高心理素质,实现良性循环。

四、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和谐;人际关系;大学生;构建;途径分析

在社会学中,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肩负着社会未来发展的重担。通过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能起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促进就业发展的作用。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工程,对大学生能否实现自身价值、能否成才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人际关系含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物质交流和精神交流的综合体现,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交流的中心在于其实质的交流条件,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形成不同的人际关系网络。

二、目前大学生人际关系中不和谐的现象和原因

1.目前大学生人际关系中不和谐现象主要表现在:

(1)缺少沟通、交流

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同学间缺少沟通、交流。同学之间不善于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缺乏“同理心”,自我意识过强。

(2)班级或寝室内的小团体现象

由于同学间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使得班级或寝室里的同学很自然的和自己情况相似的同学组成小团体。

(3)不适当的攀比、炫耀、嫉妒。

人际关系交往不和谐的同学,往往表现出不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炫耀行为以及嫉妒心理。

2.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出现不和谐因素主要有以下原因:

(1)大学生个人因素导致。

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的交往过程中,由于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自身评价过高或者过低,对事情易冲动、爱面子、封闭自我,甚至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人际关系疏远化。

(2)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好坏的因素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目前大部分学校关于人际交往的课程设置不足,没有从真实的情感出发、从学生的角度来设置专门人际交往培养模式,师生间联系较少等等。另一方面,如今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性格上形成独来独往、不善与人沟通,人际关系的建立很难维护。

(3)社会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个别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也掺杂了社会中的金钱、利益等因素,甚至有时只注重一时利益而违背诚信、说谎言等等有损良好人际关系建立。

(4)个别大学生人格不健全(心理因素的主观判断)

有的大学生在第一次与陌生人交往认识过程中,容易受自己的主观意识判断一个人的好与坏,受自己主观意识影响比较严重。例如:晕船效应,投射效应和近因效应等等。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由于方法不正确,导致不和谐建设的产生。

三、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意义

1.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建设和谐校园

大学生只有在和谐人际关系环境里,才能够很好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在学习中树立团结互助的观念;在未来发展中, 明辨是非、树立正确人生观;在生活中,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平等、尊重、沟通、和谐大学生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2.大学生道德水平和价值观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只有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道德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并摒弃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社会的竞争压力,也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要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就要注重人际关系的培养,提升自身个人方面的素质,走出校门的时候才能立足社会,取得社会的认可.

3.和谐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丰富自我

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积累经验,获得丰富的信息,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核心就是素质和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他们心情愉悦,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这也是大学生在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中丰富自我的手段,所以说,健康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丰富自我。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校培养学生就业的重要纽带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学生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中,学校也对其实行了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参加工作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企业需求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激烈的人才竞争,在工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四、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途径分析

1.完善自我,从自身出发。

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的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在人际交往中明确自己的地位,认识自己的缺点,正确调整自己的心态,看到他人的长处并从中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在人际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该重视发挥个人的交往优势,要善于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因场合而异,表现最好的自己。反省、总结自己在实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和挫折,善于总结和发现,在人际交往中,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3.通过实践课程,学校锻炼、培养学生的人际交际能力

在各大院校缺乏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课程前提下,学校应该大力开展人际关系培养课程和实践课程,真正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应该组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模拟真实的人际关系场景,对个别人际关系不和谐案例进行剖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一方面,学校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也要开设面试择业课、语言表达和自信心训练课程。通过各种课程的放松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人际关系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从中学到人际交往知识并能更好地运用。

4.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三方面联合

学校通过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可以全力支持、配合老师开展各项活动。老师应该在学习和实际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际关系建设指导。家长可以通过电话、信件和网络与孩子沟通,随时能够掌握孩子的心里状态,帮助孩子在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三方联合能够从全方面、多角度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5.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大范围开展

高校定期和不定期对学生开展心里 辅导活动, 实现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目标。心理咨询活动的开展应针对的是一部分学生群体,他们对人际交往和未来存在困扰、固步自封,咨询活动的开展是解决这部分人的心里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例如:有严重的心理障碍者,学校应建议其看心理医生解决问题。

在学校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建设培养至关重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未来就业的强有力竞争优势。大学是学生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阶段,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是每一位学生必学的课程。因此,帮助大学生提高和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是高校教育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闵永胜;姚本先;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社会心理机制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席波;李军;;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校医;2006年02期

[3]王涛;席波;王翠丽;徐立柱;;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

[4]田可新,唐茂芹,吴昊,李雪静,王秀梅;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7期

篇7

关键词:高校教育信息化;可行性;权威性;正确性;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0-5649-02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SUN Zhu-ting1, YANG Wei-jie2

(1.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101,China; 2.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

Abstract: Despite the fact that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gradually give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recently, the research issues that come from many authors such as lack of feasibility, too authoritative, accuracy and so on. Therefore,this essay is to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the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and to propose any methods that might be achieved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feasibility; authoritative; accuracy; methods

目前,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已经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首先,不少笔者提出落实高校教育信息化,建立长效的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是关键。但是,由于该管理体制牵涉到许多高层领导,因此,直接对其体制进行改革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实。其次,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整合的情况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上的“两极分化”,许多研究人员高呼取消课堂教学,倡导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另外,在注重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忽视了使用电脑给大学生带来的身心健康的危害。在此,笔者对当前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建立可能的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实现途径。

1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指高等学校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1]

2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教育工作者已经纷纷提出了高校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建立了实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策略。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引起高校的重视。在此,笔者认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忽略现实环境因素

许多笔者在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存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过于强调理论性。如有人直接把科学发展观“搬到”高校教育信息化当中,强调要对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培养教师信息素养,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等等。不可否认,高校教育信息化是一项艰巨且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正是因为它的具有艰巨性、困难性及可持续性的特点,因此,我们研究解决该问题策略的时候必须做好实践可行性分析工作,我们研究的理论是否能够起到指导作用。在强调对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进行变革时,我们是否能够撇开理论的正确性,撇开理论的权威性,而对该理论的切实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分析实施该变革的现实环境,分析实施该变革是否有难度。在重视培养教师信息素养,强调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时,我们在高谈深刻理论之前,是否能够对高校教师有过调查、访谈,是否静下心来倾听他们的心声,询问他们对高校教育信息化有何自己的见解,了解他们能够接受什么程度的教学改革。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实践是真理的原则。只有对现实实施环境进行透彻的分析,我们才能做到以理论指导实践,之后又能够反过来以实践来完善、指导我们的理论,最终达到理论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

2.2 信息技术与高校学科课程整合的盲目性

在高谈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有人主张必须实现“三件”建设。所谓“三件”主要是指教育信息化中的硬件、软件和潜件。硬件建设主要是电教设备、设施的建设,其主要任务是电化教育系统工程的建设,也就是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建设;软件建设主要是课程资源的建设,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各科现代课程内容体系;潜件建设主要是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建设,其主要任务是建立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教学模式体系。[2]

同时,许多教育研究人员也纷纷强调“潜件建设”,意在改革目前传统教学模式,废弃“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建立现代教学模式体系。即对于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整合过程中主张“全盘接受”的态度,然而,在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当中,我们认为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海德格尔曾经提出,“我们可以对技术对象的必要利用说是;同时我们也可以说不,因为我们拒斥其对我们独断的要求,以及对我们的生命本质的压迫、扰乱和荒芜。” [3]所以,在强调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我们不能盲目的“全盘接受”信息技术,我们必须结合信息技术及各学科特点,分析是否需要对其进行学科整合。

2.3 强调培养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忽略学生身心健康

自从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出现后,许多笔者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都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提出加强高校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开设了许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意在鼓励、促进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然而,据调查了解,许多大学生表示,在频繁使用电脑后,身体素质逐渐变差,也有许多报道显示大学生接触电脑过多后,出现与外界隔离的心理现象,并且有拒绝与人交往的倾向。因此,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无论是强调素质教育、德育或是信息素养,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只有在保证人的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强调的教育,才能够促进人的发展。

3 高校教育信息化可能的实施策略

针对以上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笔者试图构建高校教育信息化可能的实施策略:

3.1 重视可行性分析,理论转化为具体措施

在高谈的深刻、权威性的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在、要能够以理论的为基础,做好高校环境现状的分析工作,并能够提出具体措施便以指导各高校进行信息化建设。在面对进行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的变革几乎成为不可能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通过其它方法来弥补或完善该体制。如在维持原有管理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在不涉及到校领导职责和各个部门的利益的原则上,通过加强高校资源建设,加强资源建设者与高校一线教师的沟通来促进高校建立现代教学模式体系。据了解,许多高校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及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的作用,笔者认为高校可以通过以经费保障,注重政策奖励,鼓励这些学生进行资源整合及开发,以促进建立信息化教学模式。此外,各高校可以通过为每位高校一线教师发配资源建设者,以便教师能够及时与资源建设者进行沟通,才能开发或整合出适合实际教学中的资源。

3.2 信息技术与高校学科课程的合理整合

当前,在高呼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今天,信息技术与高校学科课程整合的观点与现状出现了“两极分化”,即许多研究主张对于信息技术持有“全盘接受”的观点,而许多高校实际上却是“表面接受,全盘否认”的态度。因此,笔者认为“两极分化”问题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点。首先,笔者否认“全盘接受”的观点,在信息技术与高校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上,我们应该结合信息技术与该学科课程的特点,分析是否需要对其进行整合。例如《中国历史》这门课程,由于课程的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黑板-粉笔”的课堂上,教师在描述历史的过程中及时给学生提出相应的有价值的、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以足够完成该堂课的目标。但是如果硬要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即使是个性化的资源,也只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点的呈现,缺少教师的及时引导,缺少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及思维的即兴发挥。然而,对于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善教学效果。如在《安全知识》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如何使用灭火器等知识点,这时,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视频教程,让学生重复观看至熟练为止。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考各学科及信息技术的特点,不要盲目追崇信息技术的高科技质量,也不要否认信息技术具有的优势。

3.3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在强调大学生要提高信息素养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的今天,不要只注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似乎我们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大学生获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的同时有没有失去什么?显然,大学生使用电脑过多导致视力急剧下降,身体素质变差,心理疾病急剧增多的问题已经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试想,是否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就能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是否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比身心健康更重要?在大学生心理疾病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依然强调信息素养,而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解决或缓解该问题,仅仅是开一些心理课程,建立心理咨询点就能解决问题吗?笔者认为高校应该提醒大学生适当的远离电脑,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及各种活动。因此,在强调信息素养的同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人的发展。

4 总结

如今,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已经引起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我们高呼深刻的、权威性的理论的同时,需要我们停下笔来分析该理论的可行性,并且试图提供具体的措施,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在我们面对高科技技术的时候,我们需要适当的引进该技术,对该技术能够持有正确的态度,而不是持有“全盘接受”或“全盘否认”的态度。在我们强调信息素养的同时,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促进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卫东,韩雪峰,王靖,等.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教育信息化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6(126).

篇8

自网球运动诞生至今,一直以健康、时尚、高雅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这种独特的网球文化使得网球运动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崇尚的生活方式之一。高校的教育环境非常适合培育网球文化,并且,在高校中营造网球文化,不仅可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还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优良方式。因此,研究高校网球运动与营造高校网球文化,对于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 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作用与意义

高校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很适合开展网球运动。高校开展网球运动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1 有助于贯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指导思想

在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必须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选编教学内容的基本出发点,把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网球运动具有自身独特的优点,其在运动过程中无身体接触,运动强度适中,并且大多在户外进行,非常适合大学生群体参与。在从事网球运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网球技术,身体素质也得到了锻炼。并且,网球运动具有很高的娱乐价值,更能吸引学生不间断参与。因此,在高校中开展网球运动,符合了高等体育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1.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网球运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开发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运动审美能力,并且陶冶学生的品德与情操,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参与网球运动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帮助学生密切人际关系,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开展网球运动必定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

1.3 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网球运动从诞生到现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拥有着高雅的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网球文化里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健康、时尚和高雅,而这恰恰适宜校园文化。高校是一个知识群体高度集中、信息传递速度快,有着丰富人文内涵和良好文化环境氛围的集合地。学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同样也具有极为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气息和良好的健身、休闲、娱乐环境。在高校中开展网球运动,可以为校园体育文化注入健康、时尚、高雅的气息。并且,通过各种校内校外的竞赛或表演,还能进一步加强学校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联系。网球文化走入校园,必将以其意识、行为和物质等方面的内容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

2 网球运动在高校中开展的独特优势

网球运动在高校中开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不仅具有强大的健身功能和健心功能,还是促进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有力工具。

2.1 具有全面的健身功能

进行网球运动时,人体供能系统的特点为有氧和无氧交替结合,这种供能方式可以调动全身大部分肌肉与器官参与运动,全面的增进人体健康。在一般练习的情况下,网球运动的强度适中,既不会对运动者身体造成伤害,也不会因运动强度过小而达不到健身效果。并且,网球运动过程中没有身体接触,这就把参与者在运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降到了最低点。所以,网球运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参与锻炼者不同层面的健身需求。经常性、科学地参加网球运动,不仅能够促进人体机能的发展,还能改善人体健康水平和提高工作能力。

2.2 具有多样的健心功能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现阶段高校校园建设普遍趋于市郊化,在校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环境距离城市中心越来越远,这就形成了一种相对较为压抑的文化氛围。学生在课业之余,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由此也产生了诸多问题。网球运动是一项情趣高雅、健康时尚的运动。它不仅仅是一种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还是一种娱乐消遣、排解压力的优良方式。在参与网球运动过程中,学生缓解了在学习中积累的疲劳,释放了过剩的体力和精力,并通过与其他同学的接触,减少了在校园中出现的孤独感。因此,大学生通过参与网球运动,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养,达到健心的作用。

2.3 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

网球运动是单人或双人项目,非常适合社会交往,并早已被现代社会作为一项便捷的社交途径来开展。随着学生课业压力的逐渐增大,学生们长期处在一个相对狭窄的人际空间里进行学习,难以获取更广泛的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参与网球运动则可以帮助学生交流球技、增进友谊、密切交往。在球场上,球友之间很容易拉近关系、取得信任。在打网球的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竞争,共同进步,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运动技能,另一方面也扩大了自己的交际范围。因此,在高校中开展网球运动,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间的社会交往。

3 营造高校网球文化的作用

营造高校网球文化,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还可以培养大学生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网球运动所要求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中去,有着强有力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3.1 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网球运动是最能体现学生诚信品质的体育活动之一。诚实守信贯穿在整个网球活动过程的始终,尤其是在没有裁判员执法的信任制网球比赛中,更要求学生诚实并遵守规则,同时尊重并信任自己的竞争对手。长期参与网球运动,学生会自觉地受到这种网球文化的熏陶和制约,在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之后,会将诚信放在为人处事的首要位置。

3.2 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

网球运动曾与马术、击剑并称为“贵族运动”,是一项对礼仪极为重视的运动项目。礼仪体现在与网球运动有关的方方面面,任何不遵守礼仪的行为都会被视为缺乏修养的表现,而相互尊重则是网球礼仪的核心。鼓励学生们参加网球运动,不仅可以使他们在运动中锻炼身体,更可以使他们感受到网球所特有的礼仪文化,学会注意自己得体的仪表,大方的言行举止,礼貌的待人接物态度等等,成为社会中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3.3 培养大学生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

网球运动的技战术水平较高,并且打法千变万化,与不同的对手进行比赛,会出现绝不相同的现实情况。这就要求网球运动爱好者要善于学习,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并且必须集中注意力,踏踏实实地顽强拼搏。在这个过程中,网球参与者更需要重视的是个人能力的发挥,而不能把重点放在对对手的评价上。因此,在学习网球技术、进行网球竞赛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大学生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

3.4 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网球比赛是非常讲究团结协作精神的运动项目。教练与球员之间,团体赛的队友之间、双打搭档之间都要有默契的配合,而这种默契就来自每个球员所具有的团队协作精神。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能够对参与网球运动的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并且这种影响力是深入、持续的,最终会将团结协作这种品质作为一种能力加载到学生身上。

4 高校网球运动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终身体育的思想来源于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的各种体育教育与培养的总和。高等体育教育是一个社会人经历终身体育的中间环节,是连接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纽带。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和竞赛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学习并掌握体育锻炼所需具备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并由此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网球运动以其特有的运动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扩大学生间的交流空间,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在高校中,网球运动总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参与网球运动的学生,往往会长期坚持锻炼下去,由此,也就连接起了学生在学校所受的体育教育和离开学校后在社会上所参与的体育运动。所以,网球运动可以作为一个优质的媒介,将“终身体育”思想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使得体育生活方式在学生的人生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让体育锻炼伴随学生人生始终。

篇9

【关键词】体育专业 非体育专业 学生 生活方式 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152-03

健康有序的生活方式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本文以广西部分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两者的生活方式,通过对两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对比,总结出结论,提出有利于改善学生生活方式的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广西部分高校学生177名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专业79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39人;非体育专业98人,其中男生46人,女生52人。

(二)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资料法。以“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大学生体育的体育锻炼”、“个人卫生”为关键词查询相关资料,获取该方面的研究状况。文献的来源途径主要有中国知网;网络搜索引擎;关于健康常识、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专著。二是问卷调查法。借鉴智翔《体育对高校保健班学生生活习惯的影响研究》中的学生问卷调查表,并请专家对问卷内容的效度和结构效度逐条进行检验,确认问卷结构合理,内容贴切、全面,能够反映问卷的主题。调查问卷进行不记名调查、测量。共发放180份问卷,回收18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77份,有效率为98.33%。问卷统计情况见表1。三是数理统计法。将问卷调查结果所得数据进行录入、整理,统计分析。

(二)分析

1.对生活方式调查结果的分析。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饮食习惯良好。从表2可以看出,饮食不规律的非体育专业约占22.0%,约是体育专业的两倍,可见体育专业学生的饮食规律较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好。约有71.1%的学生比较注重营养摄取,而在不注重营养摄取的学生中,体育专业占26.5%,非体育专业占33.6%。这说明体育专业学生比非体育专业学生注重营养摄取。大部分学生有坚持吃早餐的习惯,体育专业学生要比非体育专业学生保持得好。但是约有10.0%的学生几乎不吃早餐。其中,非体育专业学生占了多数。有资料显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已经逐步下降,但不少学生饮食结构不合理,比如过量摄入高脂、高盐、高糖饮食。高脂、高糖饮食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多和脂代谢紊乱,高盐饮食易引起高血压等疾病。本研究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饮食习惯上存在问题。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营养全面、饮食科学是保证体质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在于其专业和兴趣爱好。非体育专业学生运动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多数学生不重视运动,担心占用学习和娱乐时间;部分学生完全不喜欢运动,仅仅为了应付体育课程。有资料显示: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与缺乏体育锻炼有直接关系。这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自觉性不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体育教育体制缺乏对大学生参与和坚持体育锻炼在环境和制度上的支持。

非体育专业学生的睡眠习惯好于体育专业,这是体育专业学生上课缺勤率较高的原因之一。睡眠不足6小时的学生一般有熬夜习惯;熬夜的学生大部分有泡网的习惯,少数学生喜欢半夜听广播、音乐;偶尔熬夜的部分学生有看书的习惯;睡眠质量差部分学生体育锻炼不足,部分学生热衷吸烟、喝酒,部分学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

由表5可知,体育专业学生吸烟情况比非体育专业严重,且男生居多。经常喝酒的学生中,体育专业学生比例大,而非体育专业学生也有部分男生有喝酒习惯。从学生吸烟、饮酒的数据来看,学生对吸烟的控制比饮酒好。有烟、酒经历的学生中,男生比例高于女生,且绝大多数缺乏保健常识;有部分学生饮食不规律,吸烟、喝酒较频繁。有一部分吸烟的学生对目前的学习、生活感到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大学校园中出现学生吸烟这一现象应引起重视。

2.对心理状况调查结果的分析。部分体育专业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学生存在不良心理状况。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生活方式总体良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饮食无规律、运动不足、睡眠习惯差、闲暇时泡网为主等不良生活方式,由此引发面对压力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人际关系不佳、对学习生活的现状不满等不良心理状况。相关数据显示,体育专业学生面对压力时情绪比非体育专业学生稳定。体育专业学生人际关系明显好于非体育专业,生活满意度明显好于非体育专业学生。心理方面出问题的学生,一般睡眠质量较差,对目前生活满意度偏低;人际方面偏差的学生,闲暇时经常独处;满意度偏差的学生,面对压力时,一般有低落、焦虑的情绪。

3.体育专业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学生生活方式的比较分析。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可知,体育专业学生的生活方式总体好于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这可能与体育专业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不同有关。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学生较于非体育专业学生,能自觉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这也是体育专业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学生在生活方式上的最大差异。体育运动能使人新陈代谢旺盛,机体各器官获得更多营养物质,排除体内代谢产物,使人体血供充盈,神经、消化、呼吸等各器官系统机能增强,改善人体内环境,使人在饮食、睡眠、精神等方面有明显转变。体育运动能使饮食存在问题的学生会变得想吃、会吃、吃得法;使睡眠存在问题的学生,由于机体疲劳会睡得很实,运动调整了人的生物钟,迫使人遵守规律,按时就寝,不再出现睡不着、睡不好的情况。伴随人的生理变化,人的心理活动也随之改变。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生理问题引起的,通过体育运动,他们的生理机能逐步得到改善,机体活动能力提高,精神面貌、思想、情感也得到调控,压力减轻,心理问题也逐步解决。体育运动在满足学生最基本的生理、心理需要的同时,实现了对生活习惯的影响,即人要遵守最基本的生活规律,从而使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文研究显示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不佳,这与多数研究结果相一致。缺乏体育锻炼意识是非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已有的研究认为,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锻炼才能有效促进健康。而结合非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实训任务紧,大部分时间处于静坐或久站状态等特点,能够积极主动参与锻炼显得尤为重要。

三、建议

针对上文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大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要真正认识到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学能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学校应加大保健知识宣传和教育的投入,开设保健教学课程。二是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观。终身体育是贯彻人的一生的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部分。学校体育教学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是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高校应树立学生体育整体战略思想,即面向社会,以身心和谐为前提,以终身体育为方向,以快乐体育为主体,进行健康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三是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落到实处。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体质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应加强领导,加大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投入,重视教育宣传力度,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重视并认真对待体质健康测试的全过程。此外,高校相关部门应通力合作,采取措施提高测试者对测试工作的认识和工作责任心,加强内部管理,加大业务培训,培养一批专业素质好、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总之,广西部分高校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的生活方式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对此,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以更好地改善学生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彭晓青.大学生生活习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6(3)

[2]逸民.不良生活习惯危害健康[J].生活时报,2003(11)

[3]郑颂平,何江明,刘旭.高校体育差生的状况及对策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5)

[4]智翔.体育对高校保健班学生生活习惯的影响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5

[5]裴立新.现阶段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状况与“体育生活化”可行性分析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9(1)

[6]曲宗湖,扬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尚大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梁利民.需要与创造:体育生活化研究的逻辑起点[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4)

[9]杨静.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生活方式中影响其健康因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

[10]曲毅.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

篇10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 现状成因 教育对策

1.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使处于特殊时期的大学生们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的人数不断增加,且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对新环境适应困难,依赖性强。第二,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许多学生沉溺于上网聊天或玩游戏,学习成绩不佳,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和考试焦虑。第三,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大学的人际关系比中学时代要复杂,部分学生很难适应,因此,会产生孤独感,自我封闭,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第四,恋爱心理困惑。情绪和情感不稳定,情绪起伏大,情感变化快,恋爱不成或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第五,抑郁心理。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这些问题多出现在特困生、学习困难与自我认知不良的学生身上。第六,就业心理困惑。在择业过程中心理准备不足,急功近利,部分学生从众心理严重。第七,意志不坚定。有压力但动力不足,有信心但不能持之以恒,人生目标不明确,等等。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从社会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

2.2学校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活是独立的但又是集体式的生活,它要求大学生们既做到生活自理,又有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但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少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过不惯集体生活,从而感到孤独寂寞、压抑和焦虑,各种心理问题随之产生。

2.3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因素是影响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在学校发生问题,有许多是在其早期成长过程中就埋下了种子,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的配合与参与。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家庭教育在个体成长中对个人素质的贡献方式比较特殊,更多是家人之间相互交流中的潜移默化、相互浸染,这种印刻在内心深处的“素质”对人的成长影响深远,家庭教育一旦出现误区,往往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源于家庭”。

3.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面对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应加以高度重视,及时了解大学生心理动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及时预防和排解,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使这项工作扎实地开展下去。

3.1学校方面采取的措施

3.1.1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高校心理辅助工作力度,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落到实处。

高校首先要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列入学校主题工作的议事日程,为有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保障。另外还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制订规范的实施计划,突出明确的目标,并建立起一套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评估体系。要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职能,利用学校教育组织形式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实施有计划的主动性教育,如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行为训练、团体辅导等,以实现教育目的。配备一定数量的由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医务人员等组成的精干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在知识、技能、时间等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3.1.2采取各种途径,磨炼大学生意志,提高情绪的调适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

在改革开放、人才竞争的时代,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稍遇挫折就出现心理紧张,产生心理障碍、情绪消沉、精神不振,这样的人本身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人才。磨炼意志,提高心理素质是解决心理疾病的根本途径。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从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境积极寻求解脱并总结教训;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把握与调节,能合情合理地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如果学生在这些方面的锻炼加强了,那么他们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他们自我教育能力也将随之而提高,感情沉稳,自制力增强,在很多情况下能自己摆脱心理负担,扫除精神障碍。

3.1.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气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3.2家庭方面采取的措施

3.2.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大学生子女能够敞开心扉。

家永远是子女避风的港湾。家长需要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大学生子女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子女的诉说,让子女能真实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关爱滋润子女心灵,使家庭真正成为大学生避风的港湾,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强后盾和精神支柱。

3.2.2家长与学校主动沟通,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状况。

家长要经常主动浏览孩子所在学校的网页或学校寄发的有关通知,及时了解孩子大学的动态,与孩子的辅导员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到学校探望孩子,在与同学和老师的聊天中了解孩子的成长轨迹。学校也要与家庭保持联系和沟通,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引导,为家庭教育发挥作用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周留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成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7):67-68.

[2]卢勤.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1):107-110.

[3]陆凌云.聊天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教书育人,2007,6:12.

[4]闻青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与途径.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9,9(1):96-97.

[5]华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与途径.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20(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