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可行性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2: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教育可行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教育可行性

篇1

关键词:中医院校;传统文化;医学生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教育的基础

中医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其秉承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贵和持中的中和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人轻神的人本精神,知行合一的实用精神,重德尚义、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

从中医教育及中医的来源来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学好中医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影响了中医院校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医文化中蕴含着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动静结合的恒动观,有助于培养中医院校大学生的辩证思维,也将影响中医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所以从根本上说传统中医文化促进医德的形成。

二、中医院校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从中医院校目前开设的课程结构来看,传统人文课程开设不足,人文素质类除必须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某些院校也探索性地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了一些医学人文课程,诸如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但作为中医学文化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古代哲学史》等课程则普遍没有开设,或者也仅仅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作为对中医生进行中医文化教育的“四大经典”和医古文课程,其课时数则一再减少,甚至有的院校已变为选修课。中医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医的发展永远不能脱离传统文化,只有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才能让中医学繁荣昌盛。

三、中医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1.政府应加大对中医教育的投资,鼓励中医发展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何使其昌盛而不是衰败,政府应该首先担起重责,提出一些保护中医的政策,加大对中医教育、中医药科研及产业的投资,让中医走出国门,孔子学院已经在很多国家设立,它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医的宝贵,在国外,针灸医院得到认可,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中医学,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医的美好前景。

2.中医院校改革教学机制,优化专业主干

中医院校应将办好中医类专业放在突出位置,应突出中医院校的自身特色,遵循中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教学机制。中医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为更好地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打好文化基础。

在进入专业知识学习之前,可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中医科学性的专门教育,请有经验的中医专家讲述中医学的特色,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提高学习中医学的兴趣,以传统文化如《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古代哲学史》等的学习为出发点,进一步学习《医古文》《中国医学史》等,然后进入《中医基础理论》等专业课程的学习,由浅入深,逐步进入中医学的殿堂,将文学作品中的医林人物故事、汉字蕴孕藏的医道哲理、诗词中隐现的医药文化资源挖掘出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对学习中医的兴趣。

3.中医院校的学生应弘扬儒医文化,彻悟国医精髓

中医院校的学生应当首先具备“文化”,然后再努力成为治病救人的“良医”。所以这些高校的学生在入学之后就要熟读《素问》《黄帝内经》等中医药经典,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弘扬儒医文化,构建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医学子可在宣传栏、校报、校园网站中开设中医文化专栏,也可以积极开展学习中医文化等相关的社团建设,定期组织中医文化等传统文化讲座,让中医院校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掌握中医文化的精髓,在传承祖国医学的同时,也得到品性的培养和锻炼。

中医院校的大学生在掌握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努力践行优秀的传统文化,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明礼修身,热情待人,戒骄戒躁,谦虚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自己的爱心、孝心、诚心等,由内而外地成为合格的中医人才,将我国的中医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97-01

摘 要 保护方言可以从立法规范、加强宣传、增加方言类节目和教学、录音整理等方面进行。而我们作为文化传承重要一环的教育工作者则更应该从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着手,把方言引入我们的课堂。让方言成为我们教学语言的一种与普通话相辅相成,应该是一件非常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方言;普通话;语文教学; 文化; 保护

1 方言的价值及现状

方言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特定区域居民情感认同的精神纽带,方言同时对文学创作、古汉语研究及丰富汉语词汇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半个多世纪普通话的强制推广及时代的迅速发展,方言的话语权被不断削弱,局部地区方言式微,有的已濒临消亡。

看来保护方言势在必行,保护方言可以从立法规范、加强宣传、增加方言类节目和教学、录音整理等方面进行。而我们作为文化传承重要一环的教育工作者则更应该从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着手,把方言引入我们的课堂。让方言成为我们教学语言的一种与普通话相辅相成,应该是一件非常有益的尝试。

2 国家现行推广普通话教学与方言教学并行不悖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因此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教学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

3 方言走进语文课堂的益处

3.1 有助于学生培养爱乡爱国情:

引入方言教育,让方言进课堂来进行语文教学,虽然不像教普通话那样规范,但在讲到一些方言用语时,台上台下师生共同朗诵注了音的方言,听起来仍能产生一种整齐而亲切的感觉。在普通话成为法定教学语言之时,方言教学就显得格外新鲜。说"方言进课堂上考场值得期待",并非哗众取宠之语,实是教育的需要。

3.2 有益于学生审美意识的养成: 审美意识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美的反映,这种反映取决于社会实践。对于语言的社会美,人们的观念同语言的社会功利性紧密相关。方言的社会美与方言的文化价值关系密切,可以说方言的文化价值同方言的形式美相结合就是方言的审美价值。方言或许在很多人的眼里是区域性的、封闭的、保守的代名词,但个性中蕴含共性,方言也正是其本身所具有的地域性才显示出独特的美。

3.3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践中我真正体会到:如果在教学中用方言辅助教学,教师能更加准确自如、生动传神地表达,更有利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课堂气氛更活跃有趣,学生上课精神更集中,学习更有积极性,也更容易接受知识。用花果山地区方言辅助教学确实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作用很大。如我在讲授《范进中举》、《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和《诗经》等课文时,就是采用以普通话教学为主适当辅以方言进行教学的。

3.4 可以减少语言表达的障碍。教师授课时能更加准确自如、生动形象传神地表达,更便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一次语文观摩课上,学生对“鼎力相助”一词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我灵机一动直接用方言做了解释 :“驾势” 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并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3.5 学生更喜欢听老师生动灵活的讲课方式。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知识,课堂气氛更活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贴近学生生活的方言更易被学生接受和领会,而方言所独具的幽默感也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在阅读课上我会有意识的让学生把文章翻译成方言来诵读,我首先会给学生举一个实例,比如:“我喜欢你”翻译成我们本地方言“屋欢结立”。学生按照此法翻译课文,结果是笑料百出整堂课都洋溢着一股欢快俏皮的气氛,学生自然也对这篇课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6 有利于学生今后阅读和创造、方言作品,对继承和发扬当地传统和当地优秀文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有一次有个学生问我,为什么“菜刀”我们方言要说成“十刀”,我就告诉他: 元朝时,蒙古朝廷对汉人控制极为严格,尤其是南人,即原南宋辖下的汉人。汉人被禁止拥有铁器,连菜刀也在内。规定十户人家拥有一把菜刀,用铁链拴在井口,哪家要做菜的时候就去井边用。“十刀”就是这么来的了。那个学生很满意的走了,他知道的并不仅仅是这个字眼方言和普通话的确别,更多的是通过这个区别了解了我们这个地区的历史。

4 前景展望

方言是一个地区文化的载体,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保护。上海已经把方言收进中学教材,供学生阅读和学习,闽南地区也开始把闽南方言引入了课堂,我们江苏省内的常州地区在这已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相信适当的引入方言走进我们的普通话课堂不仅有益于方言的保护和传承也有益于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

[1] 姜莉.连云港市新浦方言语音研究 [J].语文学刊,2007(S2).

[2]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篇3

【关键词】教育学 课堂教学 文化性

一、教育学课程文化性的研究背景

教育学是师范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自进入到近现代社会之后,教育学研究方向体现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融合,因此教育学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综合知识的讲述,由于这一学科与自然科学及实证科学不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教育学研究的方向、层次也发生了改变,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密切契合,更体现了教育学历史文化变迁的继承性和创新性。由此可见,在教育学融入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仅仅将教育学当成是基础教育知识构成的静态系统,在课程中讲授不变的基本原理、原则,不仅难以适应日益更新的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而且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不能正确运用教学理论处理教育问题等现象。为进一步完善教育理论体系及解决这一冲突性教育问题,应当将教育学的文化性作用凸显出来,将教育学理解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知识体系,把教育学更多地和教育实践相互联系起来,着力文化内涵建设与学习,丰富教育学文化底蕴,加强逻辑思维的辩证性[1]。

二、教育学教学需要凸显文化性的原因

(一)能够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教育理想

从教育学教学目标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教育学文化融入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水平,教育学文化不仅承载静态教育学逻辑体系的综合、归纳、传授,还承担历史背景分析的植入、理性分析。鉴于此,教育学的教学工作体现了综合性和特殊性特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仅仅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没有有的放矢开展实践活动与原理的融合,难以满足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应在教育学教学中凸显文化性,并以教育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为基础内容,推动教育学教学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2]。纵观教育学事业的发展进程,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有着全面的掌握,并对完善教育理论、运用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对教育事业有着由衷的热爱之情。兼具有文化性教学的优秀教师对学生教育理想的形成及塑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推动学生形成健康的教育个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榜样的示范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在无形中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良好的品格,对学生品格及个性的养成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这里所说的教育个性,从知识结构的角度上分析,其实就是哲学、心理学以及历史学等知识的融合体,知识结构的多样性及知识面的广度、宽度是成为优秀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条件。为此在教育学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举措、多管齐下、融通多个学科,完善教师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为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综合力、创造力,奠定稳固的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及文化内涵。

三、教育学教学中凸显文化性的方法

(一)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弘扬人文精神,让学生正确理解教育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提升学生分析、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陶冶爱国情操,促使学生更好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学生难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遇到教育问题时,生搬硬套教学原理,不能科学地运用发展的教育理论解决问题,人文精神更是无处体现。

(二)有效整合各种课程资源

从教育学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课程资源应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作为从事教师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当正确认识课程资源的作用及价值,为日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调整。如果想要在教育教学中将文化性充分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作为出发点,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科学、艺术以及人文等领域中的课程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为各个课程之间的融合做出保证,有效弥补现行教育制度当中的缺陷,解决以往分科教学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将教育学课堂教学转变为学生获取灵感的场所,让教育学的人文性及个性大幅增强[3]。

(三)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做改变

人文精神培养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注重的是理解与感悟,并不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需要深入把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人文精神,使其可以在学生的理想信念中渗透。传统教学理念认为:知识来源于书籍,教学来源于教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是基本职责,仅仅依靠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整合教育学与边缘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时俱进,用运动、变化、发展的思维正确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是反思教学的重要方式,促进教学相长。

(四)积极构建学科内部知识体系

在分科教学体系的影响之下,大部分学生仅重视学科自身的知识逻辑体系,不会对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从系统的角度上来看,各个学科内容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科的逻辑体系,而且须将各个学科间的联系凸显出来,逐渐推动课堂教学内容向着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教师应将教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在向学生传授各个知识点的过程中,致力于发展德育,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协调发展,为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将教育学教学中的文化性充分展现出来。

(五)凸显教育学的民族特色

以往教育民俗被认为是不成熟的教育理论知识,常常被排除在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之外,但是,广大劳动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创造并使用的教育方式、制度以及故事等等,都是重要的教育文化内容。教育民间文化也是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各国教育历史、民族文化的特征各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民族特色。作为一名教师,应当详细对民族文化教育知识进行分析,才可以为日后更好完成教育工作做出保证[4]。

四、结语

篇4

——题记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文化艺术市场日益兴旺,许多文化基础设施及其管理运作方式都已接近或达到了国际标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前所未有地丰富。可以说,文化艺术已经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全体中国人变得更有文化涵养,审美鉴赏力、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以实现国家建设的良性发展。因此,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并不意味着要建造更多、更好的文化场馆,而应该是将日益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一部分的文化艺术,达到一个思想上和精神上的高度。很显然,实现这样的目标,必然要以艺术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升为先决条件。

一、文化艺术的教育性和审美性

教育作为文化深层次发展的前提,首先是由文化艺术“产品”在创造和“消费”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性和审美性所决定的。与普通商品的流通和消费方式不同,文化艺术品的“消费”往往不是作品的简单购买和使用,而是人脑的艺术鉴赏,视觉和听觉的享用,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上的感染和经历。比如人们在参观博物馆里的青铜器、石刻、绘画等艺术展品时仅仅就是一次欣赏的过程而已,并不形成任何实质性的“商品交换”。我们观看戏剧或舞蹈节目,聆听音乐会,目的也只是一次审美的感受,达到一种愉悦情感、陶冶性情甚至开启心智的精神满足。

文化艺术作品的这种独特的教育性“交易”方式决定了文化艺术“市场”不可能是一般概念上的商品市场。文化艺术品的“消费”需求也不全在于老百姓购买能力的高低或艺术品供应量的多寡,而主要在于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文化艺术熏陶的程度和他们的教育水准。这就需要通过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培养美感、陶冶情性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才能逐步实现使大众从生活性的初级消费提升到文化艺术层次的“消费”。可以说,教育是唤起文化精神“生产”和“消费”的前提和根本基础。学校的教学和学术性研究既可以进一步提升文化艺术产品的美学价值,又可以带来大、中、小学以及社会其他各界的“学习型”观众,唤起宝贵的市场效应。

文化艺术的教育性和审美性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持久不懈地对人的耐心引导。这是一个持久的、逐步递进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振兴行为,也不是短期内筑造起各类不同层次的文化场馆、创作推出一些文艺大作、音乐舞蹈演出、绘画书法展览等所能迅速成就的。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各种形式的“文化大餐”或热火朝天的群众文化运动,虽然能够活跃气氛,但对提高民众文化艺术水平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老百姓在享受了休息娱乐以后,往往会依然故我,难以因此而成为博物馆或各种专业艺术演出的有心观众。

很明显,如果不能形成一个普及的艺术教育氛围,也就无法建立一个有规模、有素质的观众群。那么,在现代传媒业的挤迫下,我们的多数文化机构和文艺团体就难免要面对一个市场日渐萎缩的窘境。其出路要么坚守艺术的阳春白雪而被束之高阁,要么只好放下身价去迎合“市场”需求,使自身降格为商业消费场所。从2008年初开始,全国的公立博物馆都实现了免费开放,以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然而,根据各方面的报道和笔者的观察,观众的增加并不像预期的那么乐观。免费并不就意味着更多的观众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只有在一个普及的文化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全国的各种文化机构才能吸引足够量的、有品位的观众,进而发挥其特殊的文化效应。

二、文化艺术教育应以学校为核心

笔者认为,只有在学校教育的核心框架下,在严谨、系统、水平不断递进的艺术教育课程中,学生和普通的民众才能得到真正深刻的、有长久效应的艺术熏陶。有了学校教育的良好基础,又在社会各种文化设施和活动的交互作用下,普通老百姓的艺术欣赏就能逐渐变得眼光高远,具备高尚的鉴赏品位。久而久之,他们就有可能形成自我教育的兴趣和习惯,就能产生对艺术的主动渴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正规的专业教育又是滋养艺术创造能力的土壤和源泉。有了学校教育给予的宽阔视野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艺术家的创造能力就可能登峰造极,普通民众的鉴赏水平也就能水涨船高。

因此,普及文化艺术教育必须要以学校为核心,并以学校严谨的课程为中心导向。而且教育本身就是潜力无限的市场,就是源源不断的观众。教育可以带动知识精英们深刻的研究和严谨的教学,又会有中小学等各种不同层次的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家长们的参与。在实现了遍及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的、系统性的文化艺术课堂和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之后,当一代又一代人将参观博物馆、观看文艺演出等高雅的文化艺术经历视同完善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时,国家文化的大繁荣也就能水到渠成、长盛不衰。

中国艺术教育的里程碑之一是由王国维和等人从德国传入的“美育”,这对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可以说有开启之功。但是,“美育”作为一项教育方针尚且可以,作为一门具体的教育学科,就一直陷于理论和实践上的许多困扰,至今难有定论。为了确切“美育”的定义和内容,几十年来教育界一直争论不休。1985年的中国第二次美育座谈会认定“美育”即“审美教育”。这样,“美育”也就常被理解成“美学教育”,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对美学学科发展的倾斜,对艺术学学科的忽视,会在某种程度上迟滞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地指出艺术教育的重大意义,直接推动了各级学校的艺术教学。可惜在严酷的高考指挥棒下和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中,艺术教育仅有一些量化的限定,还没能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未能改变被边缘化的状况。很显然,仅仅基于“美育”这一理想化的概念,没有一套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方法和措施,艺术教育还是难以成功的。我们需要学习西方的经验,尤其是美国实行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四学科交叉重叠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的经验,①推出一套综合性、多层次、相互递进的艺术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欣赏艺术、理解和评判艺术,并具有良好的创意,而不只是掌握一些应付考试的基本概念。

三、文化部门在艺术教育中的作为

学校是文化艺术教育的基本,但学校教育还要依靠校园以外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国外成功的艺术教育说明:教育的课堂并不只是在学校,还应该在剧院、音乐厅、画廊和博物馆等实践场所。喜欢某一门类艺术的人可以通过各种欣赏的机会提升和强化自己的艺术品位;而对某些艺术门类不甚了解的人通过对相关艺术品的反复接触和观赏,也有可能会得到有益的启发并培养起新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各种文艺团体和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支持和直接介入是艺术教育普及和成功的必要条件。毫无疑问,文化机构工作的重心之一是要立足于教育、满足教育的需要。

根据2007年上海美术馆历时5个月的问卷调查,上海有76%的中小学生从来没有进过美术馆。从我们的大学课堂里也可以轻易了解到多数学生都没有去过博物馆。就是北大、清华的学生参观的比例也很低。可以想象,在文化资源极为缺乏的广大其他地区的学生呢?中国的其他人群呢?在西方,没有去过博物馆、观看文艺演出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而且多数人是反反复复地去。中国人不去参观恐怕主要是艺术场馆跟他们的生活没有关系。没有艺术教育的基础,人们走进艺术场馆时不太可能与展品发生多少有意义的交流或互动,这样也就失去了走进艺术的必要性和意义。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一个普及的艺术教育,各种艺术场馆就只会是一个个被遗忘的角落。

一方面,目前各级学校还没有一个能够让文化机构直接联系的部门和运作机制,也没有一个能够充分地利用校外各种文化艺术资源的开放的教育体系。虽然有许多中小学和高校为活跃校园文化,成立了一些艺术兴趣小组如京剧社和舞蹈队等团体,但是,这样的小范围作业跟我们庞大的教育人口相比,只能是杯水车薪。何况这样的活动既没有教育上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也缺乏学术上的研究性和深入性。2008年初,教育部发文开始施行传统戏曲进课堂,但鉴于目前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十分有限的教学条件,如果不能获得文化艺术部门的广泛支持和参与,这一类教育措施恐怕既不能解决我国文化艺术教育的欠缺,也难以普及持久。另一方面,我们的多数艺术场馆和文艺团体大都还没有充分面向教育的设计和活动安排,没有让各级学校和普通观众能够前去参观利用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机会。许多博物馆的艺术品仅仅就是有一定艺术性和专业性的陈列展览而已,并无很强的教育性的思考和编排;文艺演出也只是以舞台的呈现为限,没有前后期的教育铺垫和跟进,不能走进大、中、小学校园和各种群众团体,开展各种面对学生、面对民众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以实现更为有效、更为普及的文化艺术传播。

现在许多博物馆和文艺团体都设立了教育部、科,承担起教育组织和宣传工作,提供一定的教育资源;文艺团体也时有送戏到校、送戏下乡的义举;有一些艺术家还应邀亲临各类教育机构,开课开讲座,现身说法。可以说,文化部门中热心教育、并有潜力执教的大有人在。但是,没有一个长期固定的、有完整教学大纲和计划、有足够资金支持的艺术教育机制,这样的活动只能是个例化的、一时一事的短期行为,难以使之制度化并持之以恒。我们需拿出必要的时间和资金来保证系统化的教育项目的进行,以得益于每一位学生。

此外,各种文化产业,包括动漫制作、影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企事业单位也都是艺术教育的生力军,应该由政府主导牵头,确立他们的教育义务和要求,并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涉及经济利益的奖惩措施,如税收的增加或减免等,以便创造条件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和大众艺术教育联姻,腾出必要的资源给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艺术教育提供有益的服务,从而在社会的多个层面形成应有的艺术诱导力和冲击力,更有效地实现高雅的艺术传播和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

四、教育与文化部门的双重领导

鉴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意义和发展要求,文化和教育两个部门需要紧密联系合作,共同承担起艺术教育这件事关文化建设成败的工作。其实中国的文化部原本就是艺术教育具体的组织者和直接的领导者,掌管着中国最好的、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艺术专门院校,甚至直接关注艺术教材的编写和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等。可惜在部属院校制度被废除以后,小孩与洗澡水一同被倒掉,最终使文化界与教育界分为不相往来的两家人,使文化界与教育渐行渐远。当前十分紧迫的是我们的文化部门,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剧院、文艺演出等团体,应从观念上和体制上确立作为文化和教育部门的双重定位,或至少是准教育机构或团体的地位,以改变目前这种基本上远离教育的状况,大力提升自己的教育功能,重新承担起引领全国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重任。而广大的教育部门应该欢迎这支重要教育力量的复归,并努力促成这样的转变。

文化部门与教育机构无论在行政定位上还是工作内容上都不应该是两个世界不同行业的人。文化界如果不能够同时把学校以及民间的艺术教育作为自己的当然义务和职责,其无限的教育功能和潜力也就会停止于有限的日常工作或某些短期的行为,这在客观上将造成国家大量现成的优秀艺术教育资源的闲置,也导致潜在的观众和艺术赞助人的流失。其结果就是文化市场的疲软和缺损,艺术团体及各种文化机构生存的困难或为了生存而不务正业。文化部门应该形成一种艺术教育的思维和系统性的持久努力,建立起一个相应的工作机制来推动各个层面的艺术教育。文化艺术部门必须走进校园,成为大、中、小学艺术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各界进行文化艺术教育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文化艺术教育政策和规章的共同制定者。只要是有关文化艺术的活动和项目,无论大、中、小学都有请求文化部门给予协助的权利,而各文化部门都应该义不容辞,担负起给予直接帮助的责任。

笔者认为,为了促成这样的有利局面,国家应该创造政策条件,建立起全国的艺术教育和艺术类院校由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双重领导的行政格局,从而使文化部门能够主动地、名正言顺地介入大中小学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有职有权地参与有关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如文化艺术教育的计划和指标、文化艺术培训的规定或要求,授予艺术教育证书、学习证书、资格标准等等。国家还应该给文化部门发放专门的教育经费或设立专项教育基金等,使他们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直接承担起一些艺术教学工作,如提供兼职师资、开设某些课程、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进行实践教学的机会、协助开设各类面向学校和社会的艺术类专题讲座,甚至提供一些必要的艺术教育资料和设施等等。此外,也应使文化部门能够与教育部门合作组织各种演出和展览、开展文化艺术的专题研究、重点扶植发展一些特殊的课程或专业等。

由于一直以来的行政管理传统和现行的政府机构设置和分工,普及文化艺术教育这样的重任和跨行业的事业是无法由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自发自愿地协作完成的。我们有必要参照过去成立跨部门的特别委员会的形式,如体委、经贸委那样的机制,成立由两个部门共同组成的“文化艺术教育委员会”来牵头和协调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之间的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以克服部门之间的种种障碍,调动起共同的教育积极性,联合各大、中、小学和各类博物馆、文化馆、艺术团体,以及其他各种文艺演出和展览机构等,逐步建立起一个不同层次和门类,相互沟通协作的大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可以说,一个跨部门的领导和协调机构也是实现一个普及的艺术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结语

最后还应该明确的是,内容包括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的文化艺术教育远不只是为了大众的娱乐欣赏及生活品位的提高,也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大众的文化知识和审美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全能的人,是智育,是为了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发展人们的视觉、触觉和敏捷的手法,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周围的世界。

因此,普及艺术教育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的本身。艺术教育是要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并不管这种创造力用于何处。艺术教育也远不只是为了培养各行业急需的艺术人才,满足大众的职业或工作的需要,而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的必要手段,最终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是我们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基础和根本保障。显然,艺术教育应当成为我们改革大众教育和学校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一项主导策略。我们的教育和文化部门须下大力气建立起一个普及和完善的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实现艺术教育在学校和社会上的普及和质量上的稳步提高。而且应当认识到教育也是文化部门存在的理由和依托。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是实现文化繁荣、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的重要条件,也是开辟一个广阔的艺术市场的必要基础,更是文化可持续性发展之根本。因此,我们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应该是教育,应该考虑把教育功能的拓展作为我们的文化部门进行体制改革的主要着力点。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有一个使人人都能得益的文化艺术教育的规划和宗旨。为了达到艺术教育的普及,广大的文化艺术部门与教育部门一样责无旁贷。如果我们能够将文化艺术教育贯穿于我们的社会活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悠久的文化便能得到真正的复兴,并实现可持续性的繁荣,那么,建设文化大国的宏图大志就将如愿以偿。

篇5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对话 心理咨询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32-01

著名教育家弗莱雷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对话教学是通过对话主体间心理机制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促进者,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究,在“对话”中倾听学生的所思所想,促进学生拓展和完善自己的见解。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对话”,笔者认为如果语文教师能借鉴心理咨询的人际沟通艺术,将心理咨询技术恰当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将会使课堂对话更有效。

一、询问

询问作为一种心理咨询的技巧,分为封闭式询问和开放式询问。开放式询问有助于咨询师和来访者更加自由和开放地交流;封闭式询问将诱发来访者更短的回答,为咨询师提供一些信息和细节。这一询问技巧运用到语文课堂对话实践中,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为使课堂对话更有效,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不同的任务情境,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1.开放式提问

典型的开放式问题以“什么”、“怎样”、“为什么”或者“能否”开始。比如“大家认为女娲是个怎样的神呢?”(《女娲造人》)“为什么‘我’爬上了山顶,却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开放式提问没有固定的答案,容许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放式提问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开多角度、多层次思考,把知识应用于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情境中。新课程理念下的“对话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尽可能使自己所提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

2.封闭式提问

封闭式提问通常使用“是不是”、“要不要”、“对不对”、“有没有”等词,而回答也通常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 这类问题一般属于记忆性和理解性问题,适合强调知识记忆和理解为主的教学,以求得到唯一正确的答案。如:“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这句中‘强’是什么意思?”(《童趣》)学生所要做的就是回忆以前学过的内容,并给出准确的复述。封闭式提问不宜过多使用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过多使用封闭式提问会让学生陷入被动回答之中,压制学生自我表达的积极性,而且封闭式提问暗示性较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具体化

具体化技术是咨询师协助来访者清楚、准确地表述来访者的真正意图、观点、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

在语文课堂对话中,笔者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用一些含糊笼统的字眼,如:“这句话写得很好。”、“这篇文章我很喜欢。”还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具体的思想情感。心理学称这种现象为“问题模糊”。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使用具体化技术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清晰表述。

三、共情

共情一般指咨询师设身处地地体验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并以来访者的角度看待外部世界。语文课堂提问应遵循情感性原则,教师在提问时要充分顾及到学生的感受,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适当地使用共情技术,将有助于师生之间展开有效对话。

同时共情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设计问题,笔者就有一个失败的案例。在教《邓稼先》时,笔者在“品味文章语言”这一环节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情感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问题一出,学生们面面相觑,愣在那里不知所措。终于有个学生鼓足勇气问:“老师,什么是长句?”原来学生根本不理解什么是长句,什么是短句。由于笔者课前没有充分预设到这种情况,自以为学生是应该了解的,根本没有准备好讲解长句与短句的概念,导致这个问题成为一个无效问题。

四、自我暴露

所谓自我暴露,就是咨询师把自己的感受、想法、经验告诉来访者,与来访者分享。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协调互动同步促进而组成的系统结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两者是交织融合的关系,地位都很重要。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肯定学生的回答,没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这样的课堂对话是不理想的。例如,笔者在第一次教《愚公移山》时,让学生自由讨论对愚公的看法,有一个学生认为,愚公移山,随意改变自然面貌,属于破坏生态平衡,应追究其责任才对。当时笔者个人并不赞同学生的看法,但觉得不好打击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于是对他的答案不置可否。现在想来,学生的这种回答超出了联想的底线。笔者应该在最后总结的时候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做出适当的引导。比如可以这么说:“我不同意刚才这位同学的看法,《愚公移山》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传说,并不是真的移山,其实古人想借助这个神话故事向我们传达一些人生哲理。”

语文课堂有效对话需要真诚沟通,学生在学习时,教师既要大胆地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见解,也要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有效的引导,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对话教学不是让教师一味迎合学生的观点,而放弃自己的立场。当然自我暴露的前提是教师不能只顾自己表达观点,忽视甚至打击学生的不同观点,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以达成教学目标。

小结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面对充满变数的语文课堂,如果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使用心理咨询技术,将会让语文课堂对话更有效,生成更精彩。

参考文献:

[1]《传道——让教学更有效》 郑琰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一版

[2]《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陈大伟 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年5月第一版

[3]《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美)Marylou Dantonio & Paul C.Beisenherz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年7月第1版

篇6

关键词:语文;阅读;个性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67-01

课堂教学是实施语文个性化阅读的主阵地,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自己读书,强调读出自己的感想,才能促使学生张扬个性,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阅读。

1.个性化阅读,应给予学生一份阅读期待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分析、把握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利用其阅读期待,提高教学质量。对新课的学习,教师要使学生产生更多的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发展,逐步引导学生走进其中。

如阅读《最后一课》,本课教学重点及难点是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我尝试利用“期待阅读”,来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创设一个情景:假设这就是你的最后一节汉语课了,你心里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通过亲历、实践,为进一步学习文章积累了丰富的情感,从而较容易体会到文章中主人公的情感,最终实现与文本的和谐交流。

2.以课文为例,通过教学设计,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教师应该以课文为例,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语言认知规律和阅读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平等地提出阅读要求,精心地设计阅读对话,通过不露痕迹的阅读提示,把自己阅读、研究教材时的发现,巧妙地换成学生个性化阅读中的感悟,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伴随着个性化阅读的那种豁然开朗似的快乐。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体现自主性、完整性和多元性。

2.1 教学设计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既要考虑教学过程,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及准备状态;教学设计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此外还有情境、资源、工具、评价、反思等要素及其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还要考虑完善课堂阅读教学成效考评的设计。

2.2 教学设计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利用学生差异设计差异教学,开发个性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引导课堂教学朝不同的方向发展;运用“生活联系”、“逆向反弹”、“审视批判”等多种阅读方法阅读,取得多样的阅读效果。

要使个性化阅读教学设计的指导有效,一定要根据课程目标,尊重文本意义,关注言语形式;一定要体现尊重学生的差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一定要有多元的预设;一定要选择多种阅读方法的互融;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灵活多变,才能使课堂阅读更见个性。

3.让学生畅享自主阅读的快乐

引导学生通过制作阅读摘记卡、编辑班级作文集来进行有效的积累。每周让学生把阅读过程中印象最深或者收益最大的文章进行一次阅读反思,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新字、新词记下来,把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段或几段写下来,有兴趣的话再进行仿写,最后用几句话、诗或图来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样每位学生就都能从自主阅读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不断发问,提倡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通过设置连续性的、有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组织和引导使学生更明确地突击重点、直击难点、撞击疑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知识竞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华文化中构建丰富的情感世界,注重情、理、趣的有机整合,积极写稿投稿,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激励,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4.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那么,如何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把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与学生自主的“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启发创造想象,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打破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从而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语文世界,在探索中激发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获得学习的成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要进一步明确“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并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设置一些诸如“你最喜欢什么?”“你的观点有哪些?”“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等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同学们放开思维空间,畅谈自己的情感体验,或大胆想象,或相互争议,以理服人,以开启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真正使学生成为思想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自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凡此种种高瞻远瞩的论述,都对我们古诗文教学“培养语感”的目标落实作出了热切地呼唤和有效地指导。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个性化教学; 张扬个性; 完善自我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126-01

教师的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就必须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幽默风趣,妙趣横生,气氛活跃;有的老师言简意赅,思维缜密,令人折服;有的老师知识渊博,旁征博引,才华横溢,让人崇拜敬;有的老师感情丰富,循循善诱,和蔼可亲,让人亲近。这就是教学个性,这就是独特风格。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人的固定特性,贯穿着人的一生,甚至影响着人的一生。教师的个性是教师知识、技能、素养的综合表现和感情、意趣、人格的集中展示,是不墨守成规的探索,不人云亦云的创造,它有利于教育规律的更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统一的课程标准,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环境中,那么,怎样才能以个性化的独特方式渗透到教材解读、教学设计之中,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呢?

一、个性化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一)个性化教学,让学生的个性更张扬

个性化教学就是主张教学重在发挥的价值,打破清规戒律,挖掘人的潜能,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从而张扬人的个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自己的人格,这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和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当然,没有教师的个性,教学的个性,就不会有学生的个性。要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的个性更张扬,首先要有个性化的教师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二)个性化教学,让教师的生命更亮丽

个性化教学激励着教师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与专业素养,在不断学习特级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艺术过程中,促使自身成长,一步步走近名师。

(三)个性化教学,让课改的前景更灿烂

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变革的核心问题则是积极倡导逐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个性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记笔记、课后做练习的模式,不再是标准化,模式化,被动化的学习。当然,语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不是没有原则的随意性的教学,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应该是把握大纲,在不断积淀自身内涵,追求专业发展基础上,符合教育规律,遵循《课程标准》,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有个性,有激情,有创意的教学。民族要奏响复兴的乐章必须依靠个性的创造,个性的教学是语文教师必然的选择,是当今语文教学的永恒追求!

二、个性化教学实现的途径

(一)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营造个性化教学的良好氛围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创造要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民主的氛围。”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是促进学生潜力,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客观条件。

1.个性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适应每个学生个性和自主学习为出发点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以真诚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抬得起头来,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优秀的自我。

2.课堂教学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主渠道,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

个性化教学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信任学生,关注个体,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学案中的教学资源,把学习中的发展,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为学生的个性自主学习提供扩展,延伸的平台。

(二)准确把握教师的角色,钻研个性化教学艺术

既然每个学生都是“待发掘的金子”,那我们教师的职责不再是“灌输”,而是激发他们的潜能,让每颗金子都闪光。这意味着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为此,我们教师首先要把研究重点从教法转到学法上去,从学习目标的设计,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策略的选择直至学习成果的评价,都要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使其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凸显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与众不同的个性化语文教学艺术,要求“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必须要有轻松幽默的一面。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感受和关切的东西,充分利用新课程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从而创造“其乐融融”的课堂气氛。

2.展示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3.体现技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教学起点高,手法新,品位高,是个性化语文教学艺术的体现。高品位的个性教学艺术能结合教材、学案自身的多层次性,问题的多样化,引导学生根据 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参与讨论和辩论,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同异,达到培养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个性化的教学结构

传统的课堂教学把一个个鲜活迥异的学生统统嵌入差异不大的“模子”进行培养,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语文新课改的理念催生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语文教师要创造不同凡响的个性化教学,就要别出心裁,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让其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师生共同确定研究的重点方向,通过学生独立的探究及相互协作,找寻新问题的答案,充分给学生发表言论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探索到的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实施个性化评价体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随着“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出现,应建立起相应的个性化评价机制。对教师来说,改变听课,评课的传统观点,评估质量从终极评价转变为过程评价,充分评价其教学个性特色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自我改变,自我完善的欲望与热情。对学生来说,可以实行学生自身,同学,教师三位一体的评价制度,这样能对学生比较全面的作出中肯的评价。评价可以从平时练习分析,学习质量形成性分析,学习质量终结性分析,课情分析等四方面目标的达成情况来反馈,实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实施课堂评价,纸笔评价,分层评价,展示性评价等多方式的结合,才能准确地给学生做出具有个性的评价。语文教学中要表现为个性的很多,当务之急是要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最基本的要求是,三个一:一张铁嘴,一笔好字,一手好文章。教学中促进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真正适应个性化教学的要求,促进初中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

总之,语文是一门社会科学,社会五光十色,包罗万象,语文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博览群书,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学识,语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才能像一把钥匙,启开封闭学生个性发展的大门,语文教师具有先进的理念,创新的精神,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灵活的教法,幽默的谈吐,不俗的气质,才能为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这项“伟大而崇高的创造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语文教学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M].包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篇8

一、德育渗透的含义及重要性

关于道德、道德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教育家赫尔巴特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普遍的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的目的,因此教育是最高目的。”“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无教育的教学”和“无教学的教育”都是不存在的,七述阐述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道德教育是人类最高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二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每一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样看来,教学过程也就是道德教育过程,所以教师应“将教学视为道德事业”。

二、文化课教学中的德育原则

1.渗透原则。在文化课的德育渗透中,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找准科学知识、文化思想、教学方法与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点。在教学中实现科学性、文化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意志培养、道德规范,防止出现“穿靴带帽”的情况。

2.针对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基础和心理特征,要讲解不同的德育内容,注意画龙点晴,使学生思想升华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要注意适度性原则。突出教学重点,不宜过多,以免出现物极必反。从教材实际出发,使人感到合情合理。在教法上,使知识性、文化性、思想性水融,使学生乐于学,防止矫揉造作、形式主义和贴政治标签。

4.要坚持情感性原则。德育渗透要寓理于情,情理结合,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期达到“寓德于教”,“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5.要坚持持久性原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及高尚的道德,丰富的个性及健全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教师要充分了解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由低到高,由表及里,反复孕育,逐渐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获得知识的同时,经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品质、思想结构得到不断启蒙、孕育、规范、优化,以达到最终的育人目的。

三、德育渗透的关键是教师

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育人先育己。只有这样才能以自身行为去熏陶感染学生,因而教师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治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1.尽快转变教学观念

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文化课是学校课程中最基础最根本的课程,在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决定了文化课教学在育人中的重要地位。

2.全面领会文化课的教育功能

由重视较低层次知识技术功能向同时重视较高层次技术功能、文化功能、人格教育功能转化。

语文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人文主义思想及审美情趣的陶冶。

数学教育蕴含的德育内容十分丰富,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体育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同德育有着密切联系。体育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于胜利等好品质。

美育教育,对学生的情感培养、美的欣赏、美的追求、情操的陶冶的作用无可比拟。

3.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思想政治学习。要加强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和各学科基本史实的学习,在文化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品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先学一步。要研究马列主义的哪些观点与文化课教学内容结合最贴切、最紧密,还要研究各学科的内史与外史,并通过比较与文化课哪些内容相联系,才能选出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与振作民族精神教育的史料。没有这两方面的学习和选择,在文化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教学,只能是空谈。

(2)业务素质学习。要注意现代各学科发展动向,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使教学过程现代化,为全方位的寓德于教创造条件。文化课,发展动向,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寓发于教。

(3)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教师如果仅有强化德育教育的意识,掌握现代教学教育理论艺术水平,强化德育教育仍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数学教师只有富于教学机智,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善于根据教材和教学情景,选好进行德育教育的结合点,潜移默化不断渗透,适时点明德育思想观点,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越高,学生学习兴趣就越浓,师生感情就越密切,这样进行德育教育就会情动而理入,教师的教化才能富有成效。最终促使学生在形成功能较强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当下,我们应当改变教育的现状,努力使德育与教学融合。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学应当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教学活动中的读、写、算的学习并不是技能的获得,而是从此参与精神生活”。目前我们的教学还没有达到把“教学视为道德事业”这个境界,但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

德育与教学的融合,当然不意味着德育不能有专门的时间、专门的课程。但对一门课程、一次专门活动,要实事求是地抱有合理的期望。我们更注重、更希望德育与整体的教育相融合,与学生的学校全部生活相融合。这样,德育就拥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充足的时间,并且真的有可能做到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当下,我们指出德育与教学分设两处,也并非意味着立即合并两处,关键是“管德育的”教师与“管教学的”教师的关系,每个教师都应视教书育人是自己的天职,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的关系和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处理好“德育”与“德育工作”的关系。教学、智育、德育走向融合是目标,也是过程,它有赖于教学思想的转变,有赖于德育思想的转变,有赖于对德育的真正理解,也有赖于实验、实践、探索,寻求合理的处理问题的方案。

四、做自觉的教育者,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

1.应当自觉地从“伦理上考虑”教学,自觉地“将教学视为道德事业”,坚持道德是教育教学的最高目的,教学应当为其服务。如杜威所说,“应当使道德目的在一切教学中――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普遍存在并居于主导地位”,“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也如诺丁斯所说:“学校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们成为健康的、有能力的、有道德的人。这是一个伟大的任务,其他所有任务都应该

为其服务。”

2.应当能深刻地理解德育原理,理解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不是把“道德”教授、传递、给予学生,而是组织、引导、帮助学生自己进行道德学习,其中包括外显的学习和内隐的学习;应当在教学中组织、引导、帮助学生自己认识、体验、践行,通过学生自己的心理内部矛盾运动去感受、理解、领悟道德。自觉的教育者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3.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教学也是师生共同的道德生活过程。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多层面的,有心理关系、教育关系,也有道德关系。教学活动、道德教育、道德生活是同一教学过程的不同方面。为实现教学的道德目的,教师应首先遵循“教学道德”,以保证教学的道德性。道德性是教学的一种品性,是符合教学道德的教学品性。这样的教学是道德教育的过程,是学生道德成长的过程。关怀学生道德成长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教学道德性的主要表现。对学生的关怀是教学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缺少关爱的教育是无效的或无力的。

4.应当认识到学校教育的重点从教书转向育人,是教育人性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教育教学发展潮流。世界教育史专家康纳尔说,在20世纪课堂内,出现了一个持续而稳定的运动,即教学过程转到教育过程,学校从教学过程到教育过程的转变,是一个人性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将重点由教书转至育人。人性化的最重要表现,应当是全面关怀未成年人的成长发展,特别是关怀他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发展。道德学习是他们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德性的发展是其精神成长的根本。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学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5.自觉的教育者应当明智地意识到教育者是教育成的,意识到自己的道德与学问不是必然比学生高。自觉的教育者应当看到自己的不足,教育者是道德教育者,也是道德学习者,而且是终身的道德学习者,包括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篇9

一、灵活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综合能力

初中生处于一个求知欲较强且具有十足活力的阶段,多样化的授课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语文教师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应该营造一个有趣而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成立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积极踊跃的大胆发言,不断创新,强化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为写作理解做好铺垫。通过情景模式等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讲故事的方式,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让语文学习充满趣味性,鼓励学生多说多体会多思考,使学生之间形成阅读互助小组,相互交流阅读体验,定期进行阅读写作的互帮互助活动,这样的方式可以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作文交流写作能力从而强化语文综合能力。

二、推广课堂自主讲评,提升语文鉴赏水平

在过去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和迎合甚至是模仿。尤其是在作文教学模块,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进行作文讲评,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挖掘学生的作文潜力,让学生通过自评不断地反思和理解。除此之外,学生通过讲评其他同学的作文,可以发现作文中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相互警示的同时相互优化。这就让学生成为了作文学习的主人,还能够在不断的评价过程中提升鉴赏水平。与此同时,通过学生间交流的强化,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交流优美文章的同时还能够开拓视野,对于学生阅读体验的积累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有利于提升语文学习水平。

三、重视语文学习情感,培养学习自主性

中学生处于一个生理与心理双重起步的阶段,无论是心智水平还是思想水平还尚不成熟,中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也在强化阶段,中学语文学习更是初中学生结合生活感受,抒感,表达看法的一个载体体现。中学生的活力与天真是他们真情实感流露的沃土,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摒弃过去过度的关注学生应试技巧培养,重视对学生语文真情感的引导和培养,尤其是当前处于一个信息时代,信息载体也日益多样化,充满好奇心且接受能力较强的中学生们很容易进入信息爆炸的世界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作文写作的真实性以及可读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满足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中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的思考,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进行优化,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强化自己的语文综合水平,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教学;学生;兴趣Optimization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Teaching; Students; Interest in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唯有“乐之”,才能“乐学”。心理学家也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千万不可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注重情感投入,多做激励性评价,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情感在教育过程中起巨大的调节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信任的感情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还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使教师提出的要求容易为学生接受。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情感效应,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你,喜欢你的课,教师得关心、爱护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去帮助、诱导甚至感化学生,用真诚的态度同每一个学生交往,让学生从内心里感到教师可亲、可近。让学生乐于接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在这方面教师可利用日记或周记的形式与学生交流,只要你能敞开心扉,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爱学生,学生也很乐意和你交流,只有和学生时时进行情感交流,学生才会喜欢你,语文学习兴趣的种子才会在他心中埋下。

2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手段,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这一学科的内容包罗万象,语文学习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语文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去激发学生探求语文知识的欲望。课堂教学中,老师在紧张的重点内容教学上应充分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然后以轻松活泼的非重点内容调节、舒缓学生紧绷的神经,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一节课丰富又多彩。

集音响、文字、美术、动画、影视等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得到运用,它的出现和应用,让教师的日常教学如虎添翼,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为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师生实践的平台。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课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幻灯片充分挖掘文章蕴含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拓展教学空间,突破教学难点,把课本上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转化为形象可感的东西。在展示方式上以图文结合体,使学生利用图片展示的鲜明形象深刻理解和记忆板书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可以营造恰当的情景氛围。用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从视听诸方面接受与课文相关的教学信息,增加对课文的学习兴致,产生学习探究的兴趣,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

譬如在学习沈从文的散文《云南的歌会》这一课时,课前我先在多媒体上播放视频《云南映像》,在舒缓悠扬的音乐声中,一张张民族色彩浓郁的秋天图画在大屏幕上自动翻页,学生在下面不时发出惊叹声,有的还小声说:“不知道秋天也这么美!”。上课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刚才大家看到大屏幕上展示的色彩斑斓的秋天图画,可以说秋天是一个意蕴丰厚的季节。古往今来,写秋的诗文数不胜数,而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会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来共同欣赏郁达夫笔下的秋又具有怎样的意味。这样的情境导入让学生在领略音乐与图画交织的情境之时,产生对秋天的美好想像,学习热情倍增。“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能就此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就等于将自律的魔棒交给了学生,学生就能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欲罢不能,孜孜不倦,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设计朗读,让“哑巴语文”变成“响亮语文”, 吸引学生兴趣

3.1借助诵读准确地理解文章意思。如:在《雷电颂》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屈原这一人物形象先有一初步的了解,再视频播放朗读,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朗读这一重要环节,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进行朗读比赛等,让学生在读中释放感情,读中品味人格魅力,读中领会屈原的悲剧时代性。在读中才能领悟“湘君”、“河伯”、东皇太一、东君、“大司命”、“少司命”等一系列意象的深层象征意义。

3.2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语言魅力。仍以《雷电颂》为例,“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显然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是炽热的、奔放的、不羁的、酣畅淋漓的!只有反复的诵读,感情才能越来越流畅,对作者情感的领悟才能水到渠成。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就得见于此。

3.3规范的朗读是有声的前提。 寓韵律和美感于朗读

声中,南宋朱熹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在朗读中要注意体现轻声、语气、重音等重要因素,周振甫在《论诵读》中总结了诵读的种种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