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5: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78-01
启发式教学方法,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的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启发,是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师是主导,教学过程要由教师来组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的理解,系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加上教师能够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能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用准确,清晰,简练,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课,是很受学生欢迎的。
启发式教学法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这要求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积极的进行思维活动,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随时注意开启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通过学生自身的思维活动,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理解消化。课堂提问就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有效方法。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一个复杂的问题变的简单化,便于学生思考,这其中包含着许多教学的艺术性,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深思熟虑,讲课时灵活处理,根据学生的具体反映随机应变的处理课堂教学内容,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材内容的编排一般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的原则,有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避免照本宣科,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对其内容进行灵活、适当调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跳一跳“摘桃子”的感受。
二、在教学目标上,以坚持实行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现代启发性教学思想与“以传授知识为最终目的”的或仅注重人的智力发展的教学思想是根本对立的。它反对食而化、仿而不创的“学而优”,反对扼杀人的主体精神和个性的“死读书”。因此,现代教学思想反对那种只注重如何提高学件应试成绩的单一化教学目标,它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确立多元化的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学中从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重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重学生能力养成,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协调发展。
三、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教师的“教”是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主体精神的培养。因此,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念,承认学生是有灵性、有理性、有感性的能动主体,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上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一种师生为探求知识和真理而共同合作的、教学相长的伙伴关系。教师要通过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来面向全体学生,把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在教学过程和方法上、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
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反对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注入式”、“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强调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一种能容纳不同观点、不同思维方式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要求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民主与科学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张扬与展现。
五、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这要求教师善于提问善于设问,通过科学而有层次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经常性的“茅塞顿开”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意思,就是要求我们教会学生独立学习,要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和所学知识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抽象、概括、演绎、推理、判断、加工、创造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持之以恒地通过各种方式培养训练才可能见效。
六、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要求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由易到难的各种作业与实际动手操作活动,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应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发掘和依靠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实验教学、突出形象化、直观化教学法,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激励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发展智力。既教会他们如何学习,也教会他们怎样做人,使启发性原则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赫孚.新学校话新课改.《天津教育》.2007.
篇2
【关键词】精读教学;启发式;积极性;主导
教学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和发展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是重中之重。教学的本质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培养自己的能力。而学生的能力直接受教学方法的影响,因此从教人员无不在积极探索寻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良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启发式教学便是其中的良策之一。何为启发式教学?如何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我将结合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来谈谈启发式教学在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启发诱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时刻提醒我们自己要有这种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并且不断地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大学生的扩招政策,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远不如以前,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人在上英语精读课程Why I Teach 一文时,是一步一步的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老师先给出标题Why I Teach, 并说出一条自己教书的理由,然后启发学生“假设你是老师,请说出一条你教书的理由,后面说的同学不允许重复前面同学所陈述的理由,不管合理与否,正确与否,只要你能说出来。(目的是让他们的思维不受局限,体现积极思维)。因此学生给出的理由五花八门。They provide the following answers:
1. I teach because teaching is a steady position for a girl.
2. I teach because there are 2 vacations with pay.
3. I teach because I should support my life and I don’t want to ask for money from my parents in the future.
4. I teach because I hated the teacher when I w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 want to be a teacher who doesn’t punish his or her students.
5. I teach because I like the girl in the same school. I will have more time to see her, to stay with her.
6. I teach because I like to stay with the young person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m and refresh my mind.
……
理由非常多,有些是合乎情理的,有些是出乎意料的,有些还是你可能想不到的,可正是这些出乎意料却又不易让人想起的理由激发了整个课堂,使整个课堂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这又符合当前提出的“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是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活跃了课堂,我觉得更好地运用了启发式教学。
随着对课文进行解读,让学生找出作者的“为什么教书”的理由。再把同学们罗列的理由与作者理由进行比较,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下来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学生围绕一个这个主题在进行积极主动地学生,既学习了作者的关于为什么教书的理由,也收集了身边同学的理由,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课文学完之后,继续启发大家的思维。也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吧。文中作者探讨了“Why You Study”,我又给学生抛出了另外一个相关的话题,“Why You Study”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了,然后给出各种答案,虽然有的同学的答案是重复了前面我们的“Why I Teach”的理由,但我觉得完全合理,而且也可以看出学生活血活用的。我们教学的目的不就是这样吗?
在讲解 Deer and the Energy Cycle 一文时,也充分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在讲到paragraph 7 & 8 时,启发学生思考Why did the author mention the advice given on the radio?有学生很快就联系到了Saving energy, Low carbon life, Being a green man 另外也有同学反应灵敏说,respond to the theme Deer and the Energy Cycle. 还有同学说, That is what we learn from deer. 听到这各种的答案我趁机问出了下一个问题,What can we learn from deer? 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的回答很应主题,比如说,
To put on a thicker coat in winter to keep warm;
To reduce the activities;
To reduce the cost of living;
To save energy ;
And so on.
在同学纷纷说出各种答案之后,再请一位同学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活跃思想。同时,我还就此问题进行延伸,问学生What can we learn from other animals,such as dogs, birds, cats, cow and so on?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材料搜集整理,下次课进行成果展示。 这样既引导学生拓宽学生视野,同时也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的,并且也锻炼了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的能力,更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
在高职英语精读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首先,摆正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气氛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视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教给学生如何“学”的方法,在启发式教学中,首先要转变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的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学风。所以教学中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相信学生是愿意学习而且是能够学好的。
其次,置学生于“愤”“悱”状态
实施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善于使学生处于“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出来却不能的愤、悱状态,然后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发现,使他们成为知识形成的参加者和发现者”。因而教师在对教材仔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要适时地把学生置于问题的情境中,引导、启发学生去质疑问难,对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不是以教师给出正确答案为目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或者辩论,自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问题,教师不必急于讲解而是启发他们带着问题去研读教材,去讨论、分析、研究,教师只作巡视,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则根据学生“错误”之所在,提出补充问题点拨学生深入思考。例如:我在教学《变色龙》时,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提出问题:作品中的主人公与自然界中的变色龙有什么共同之处?作品是怎样描写主人公的“变”的?等等。通过相互提问、讨论、解答,不仅了解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也把握了主人公阿谀奉承、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卑鄙心理。
第三,优化教学过程,实施点拨教学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启发,而引导、启发的关键就是点拨。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教材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思维和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障碍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去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如在学习《变色龙》时,学生普遍容易忽视小说中的第一段:“四下里一片沉静……”这几句话描写环境的句子,实际是一个关键点,作者再现了一个黑暗、缺乏生机的俄国社会现实,是对后面主人公的出场烘托。教师对此不点拨,就无法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篇4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同等重要,不可偏废。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教会学生,学生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得知识。启发式教学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文章从赏识学生;灵活问答;采用多种方法完成启发过程三个方面阐述了启发式教学。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学生;启发
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基础是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人格,核心是调动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启发式教学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要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善于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从而自觉主动的学习,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贯彻和落实启发式教学,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公正地赏识每一个学生
俗话说得好,“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张脸。”人人都会在乎自己的面子,在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否重要、是否值得尊重与称道。学生也是如此。他们虽然年纪小,却是独立的、有思想的生命个体,他们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同样渴望得到他人,尤其是老师的赏识与夸奖。如果在课堂上,老师能客观、公正地赏识 每一个学生,就会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就会引导他们为了得到更多的认可而主动地把精力集中在老师授课的内容上。在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赏识学生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对学生的欣赏要真诚
欣赏、表扬学生时,老师应该发自内心地微笑并用肯定的语气,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称赞与欣赏。
2.对学生的欣赏要力求准确
如果老师只是用“你最近有进步”、“你的成绩提高了”等等的话称赞学生,固然他们会很高兴,但时间久了也会“麻木”,因为学生不清楚自己到底什么地方进步了,什么成绩提高了。所以,老师应该具体准确地告诉学生如何进步了,什么提高了,今后应怎样……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目标地去争取更大的进步。
3.对学生的欣赏应该不分大小
有的老师认为在课堂上找到答案、成绩进步、字迹工整,是学生分内的事,因此不值得表扬。老师应该事无巨细地对学生进行合理恰当的表扬。
4.多用建设性的赏识,少用评价性的赏识
建设性的赏识,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学生在激励和赏识的环境下,不断改掉自身的缺点和毛病,不断进步。实事求是地欣赏与称赞,会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会激励他们主动学习,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并且把这种认真听课发展为一种习惯。
二、灵活问答、巧设悬疑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认为是最善问的老师,特别是其具有鲜明个人教学特色的“产婆术”,即通过问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答案。有效提问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假设是必须让受教育者进入“愤悱”状态,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它和“课堂提问”的关系,主要在于提示“提问”行为开始的时机,在于对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精细观察和时机的准确把握。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问要根据时机
(2)提问要精心研究提问对象
(3)启发提问要以学生的难点作为起点
三、采用多种启发手段完成启发过程
(1)揭示矛盾、设疑启发
(2)采用“道具”直观性启发
(3)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启发
(4)采用幽默的语言进行启发
(5)通过寓教于乐来启发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条件之一”。可见只有启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提出一些启发思维引起兴趣的问题,使学生带着一个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学习。兴趣来自需要,需要又会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有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要比以往主动认真。能够带着解决问题的愿望参加到教学中,并把它们都注意力吸引到所要学习的主题上来。把外来的学习动机转变为内在的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在一种和谐、舒畅、平等的氛围中接受教育,从事学习,这样才能学进去、记得牢、学得活、用得灵。启发学生乐于思考,从思考中找到乐趣,从乐趣中找到答案。这就极能调动兴趣的启发。这种方式可以使沉重的积极情感和学习兴趣受到激发和培养并得以保持,经常品尝到撷取知识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
叶圣陶说:“教就是为了不需要教”。启发式教学最能体现叶老先生的观点。这种方式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从不同层次,各种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去启发教育学生。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负担为欲望,轻而易举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达到教师所预期达到的教学目标。
篇5
数学命题是表示数学概念具有某性质或者数学概念之间具有某种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数学命题一般表现为数学公式、法则、性质、公理、定理等(多数公式和法则是数学命题的符号化表示,可转换为文字表示的数学命题),因此将它们统称为数学命题。数学命题构成了中学数学知识结构的核心,从而使得数学命题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搞好数学命题的教学也自然成为数学教师持续思考的经典话题。
在某县的初中数学教师招聘活动中,笔者听了11位应聘教师关于人教版九年级《一元二次方程》中的课题:“公式法”的教学。其中8位应聘教师都基本采用如下教学方式:上一节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另外一种方法——公式法,然后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直接用配方法求出根,并把这种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公式法,之后通过例题和练习强化公式法。
诚然,在学生还没有感到学习需要的情况下,教师直白地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从表面上看节约了教学时间,但新学习的内容似有天上掉下来之感。虽然提到配方法,但未启发学生使其与今天新学习的课题建立内在的实质性联系,学生体验不到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配方的必要性,不知为什么要学习公式法,怎么会想到要研究这个问题?由于学生没有经历必要的困惑阶段,没有产生疑难和问题,从而难以产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其思维活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本节课教学重点为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获得及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难点为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属于数学公式、性质的教学及配方法、公式法的运用,并渗透了化归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其中公式法的定义“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公式法”是在得到求根公式后顾名思义加以描述的,并非教学重点。而11位应聘教师中有9位把教学重点局限于教科书中公式法定义的获得,只有两位应聘教师强调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及特征,在突出数学学习内容的重点和本质方面体现得不够,由此暴露出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存有一定偏差。
教育教学思想制约和影响着课堂教学行为,数学教师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遵循并符合教与学的规律,从而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与日俱增。启发式教学作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是教学法最基本的方法论和课堂教学需要遵循的教学思想,其不会因为古老而过时,而是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由于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思维是在个体头脑中进行的,是他人无法替代或简单告诉的,在课堂中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启发和引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显得尤为必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注重启发式、实行启发式教学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实施建议,由此彰显出启发式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二、基于启发式数学教学思想的命题教学设计思路
1.启发式数学教学思想的实质
鉴于数学的学科特点和数学教学的特殊性,即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对启发式数学教学可做如下概括:启发式数学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出发,力求创设“愤悱”的数学教学情境,以形成认知和情感的不平衡态势,从而启迪学生主动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发生和发展,数学知识、经验和能力得以生长,并从中领悟数学本质,达到和生成教学目标。
启发式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真正的主动积极性并不在于频频举手和猜中教师所期望的答案,而在于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想数学”,使学生经历必要的认知和情感的困惑阶段,处于“欲知还未知,欲言还未能”的“愤悱”状态,以此产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从而全神贯注地、目标明确地动脑思考,在其头脑内部展开丰富的数学思维活动。
2.基于启发式数学教学思想的命题教学设计思路
数学命题学习的已有研究包括数学命题获得、命题论证、命题应用3个阶段,并且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就内容而言,基于启发式数学教学思想的命题教学设计研究较少,使得数学教师在命题教学中如何贯穿启发式教学思想存有诸多困惑,因此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如何进行数学命题的教学设计值得深思。
启发式数学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虽然没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但基本操作思路主要包括:教学发动——创设“愤悱”的数学教学情境,引起学生思维的怀疑、踌躇、困惑或心智上的困难等,从而产生内在的学习需求,自然引入课题;学习保持——学生行为、认知和情感的深层参与,通过探究活动,求得解决疑难、困惑的路径;正确导向——教师运用启发性提示语朝着每个学生获益的方向适时适度启发,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启发和自我探究。
基于启发式数学教学思想的命题教学设计路线图:
三、基于启发式教学思想的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教学设计
1.创设愤悱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数学命题的内在学习需求
用配方法解下面的方程:
(1)6x2-7x+1=0,(2)2x2-4x+3=0。
教师运用启发性提示语设问:通过解上述两方程,你觉得配方法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你发现了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课例中,与公式法有实质性联系的内容是前一节所学的配方法,教师以此为新知识生长点呈现练习题:用配方法解上述两方程,既激活了学生头脑中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已有知识经验,又巩固了配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每一个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用配方法来求解,并且用配方法解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步骤都相同,同时体验到配方法的局限性,即形如(1)的一元二次方程,一次项系数不是2的倍数或数字较大时配方运算较繁琐、用起来不方便。方程(2)配方后完全平方式为负数,原方程无实数根却花费时间配方,由此产生疑难和困惑,感悟到具体的配方法已经不够用了。
教师引导学生自然提出问题:能否有更简便和更一般的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使学生产生寻找一般方法的内在需求。
2.数学命题的发现与推理论证
使学生认识到寻找一般方法需要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体验到对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的必要性,自然而然生长出今天的新内容——公式法。
教师运用启发性提示语设问:对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如何配方?你打算如何思考?能否类比前面的研究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类比数字系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的步骤,经历用配方法获得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因为a≠0,所以方程两边都除以a,得x2+x+=0,
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得x2+x-=-,
配方得:x2+x+()2=-+()2,
即(x+)2=()2。
当学生未考虑b2-4ac的符号直接开平方时,教师运用启发性提示语反问:你认为直接开平方妥当吗?是否记得开平方时对被开方数的要求?
再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新的疑难和困惑,从而弥补已有认知的缺陷,认识到b2-4ac?叟0时才能直接开平方,从而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设计意图]在使学生体验到一般形式配方必要性的基础上,类比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引导学生对一般形式进行配方。在学生未考虑判别式的符号直接得到求根公式时,教师运用启发性提示语给予暗示,从而形成恰当程度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了新的疑难和困惑,引发其深层思维和探索兴趣,并认识到对b2-4ac需要进行分类讨论。同时使求根公式由潜在发展水平转化为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根的关系这一新的潜在发展水平做了铺垫,使学生进入新的最近发展区。
3.数学命题的理解
由上面的探究过程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时,x=。当b2-4ac
教师设问:观察公式你有哪些发现?对今后解一元二次方程有什么帮助?
通过讨论加深对求根公式及条件的理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a≠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确定,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公式、方法的简洁美和统一美。x=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公式法,其中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的判别式。
[设计意图]: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中各字母代表的意义及条件,把握公式的结构特征,突出数学问题的本质。
4.数学命题的应用
(1)用求根公式解前面的方程:6x2-7x+1=0。
[设计意图]回到情境中的练习,运用求根公式解方程6x2-7x+1=0,使学生体味到求根公式的优越性,感悟科学研究从特殊到一般、发现提出问题的方法。
(2)变式练习
1)6y2+13y+6=0
2)5x+2=3x2
3)x(x-2)=5-8x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体味求根公式的实质,并归纳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即先化简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再运用求根公式。
(3)运用精加工策略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体味判别式与根的个数的关系。
1)2x2-4x+6=0
2)x2-7x-18=0
3)9x2+6x+1=0
[设计意图]上述一元二次方程1)、2)和3)的判别式分别小于0、大于0和等于0,旨在使学生运用求根公式解方程的同时,体验判别式与根的个数的关系,特别是判别式小于0时直接得到无实数根而不必代入求根公式,概括出在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先确定判别式的值再代入求根公式,从而丰富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5.数学命题的系统化
建立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与求根公式法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感悟化归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及运用的数学思想和研究方法,旨在使学生生成组织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网络。
四、结束语:数学命题教学要自然、合乎情理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基于启发式数学教学思想的命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创设“愤悱”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处于“欲知还未知,欲言还未能”的“愤悱”状态,经历必要的疑难和困惑阶段,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问题。使学生体味到已有命题、方法不够用了,才需要自然引入新命题和新方法,以此产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在头脑中展开激烈的数学思维活动,感悟到数学命题和方法的生长自然、合乎情理,从而使鲜活的数学命题和数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这里的自然主要包括:情境创设的自然、课题引入的自然、命题生长的自然、思路方法获得的自然、教学环节衔接的自然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启发性提示语在思考方向、思考方法、思维策略上适时适度地点拨和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深层参与,并学会数学地思考,形成良好的数学命题网络结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篇6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热爱学生
一、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原则
1.知识之间往往是相互密切联系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以先拿出一些时间复习与之相关的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这样做不仅保全了知识的系统性,也使新引进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掌握;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独立的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寻求新知识的学习方法。
2.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教材,而教材往往是经过编者的高度概括所形成的抽象理论,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是单纯的照本宣科,抽象的理论就很难被学生消化和掌握,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正是要搭建起学生理解抽象理论的桥梁,竭尽全力想办法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为此教师应该博览群书,不仅要学习与本门课程有关的书籍,还应该广泛阅读与本门课程相关的各类书籍,极大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在介绍抽象知识时力争找到与之相关的具体实例,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总结归纳出抽象的理论。
3.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而学生则是主体。教学涵盖了“教”与“学”两个方面,从“教”的方面讲,教师主导着传授知识的整个过程,而教学最终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到新知识,为了可以通过短短的45分钟课堂教学达到此目的,教师自身应该不断的刻苦训练,努力提高基本功。其中语言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师首先要保证能够将声音清清楚楚地传送到每一个学生的耳朵里,同时还应该注重语言的逻辑性,尽可能的用最为精练,而且准确无误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知识的传授,当然最好能够幽默、风趣,这样就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了。而板书作为作为教师基本功中的另外一个硬件组成部分,即使是在多媒体教学兴起的今天,仍然是不可忽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板书的要求:首先要字迹清楚,以便于学生辨认;其次在整个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板书应该是教师在备课环节中事先设计好的,其中哪部分可以擦掉,哪部分需要留下来以便于作总结时用到都应该考虑到。当然如果能够写出一手漂亮的粉笔字,画出整齐而又规范的图形,势必将会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如果要切实贯彻以上的教学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就要时刻想到学生,加大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倡启发式教学,废弃注入式教学
选择一个适合的教学方法往往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目前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教学。究竟何为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相对于注入式而言的。“注入式”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照本宣科,从头至尾,把知识强行注入学生头脑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启发式”是指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获取知识。启发式教学不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它着重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这是教师一直在致力于思考的问题。人们常说:“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择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下面就处理不同的教学内容时,我所采用的一些处理方法进行一下简单的举例说明:比如在讲解一个新的理论或概念时,可以采取先从实际问题入手,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中得出新的理论或概念;在讲解例题时,可以先分析这个例题的特点,解释清楚解题的思路,最后再给出解题的过程和答案;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想到的不仅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师生互动可以是提问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是老师提出问题,由学生来回答;另一方面也可以是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者列出一些习题进行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真正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另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也丰富了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最为常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但是,并非任何内容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教学,通常应该是那些在黑板上无法或很难表现清楚的画面、图表以及视频才会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展现,它并不是简单的板书搬家,实际上,一些简单而又粗糙的课件的使用不但对于学生的学习帮助不大,而且也影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
总而言之,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无论采用了哪种方法,教师都要进行认真的准备,全面的设计,预想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况和问题,甚至可以同时准备几套不同的方案以备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教师作为职业的一种既平凡又特殊,平凡是因为它只是众多职业之中的一种;特殊在于这种职业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内容是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育人。只有热爱教学工作,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能不计付出,不辞辛劳努力的上好每一堂课。教育学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格、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学生经常会以教师为榜样,所以身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博学多才,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只有这样才能将一个完美的教师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这个职业,学生是教师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做到热爱教学工作,对待学生一方面应该严格要求,这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另一方面也要适当的宽容,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尊重学生,对于个别厌学以及有困难的学生要多做一些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正确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探讨;内科学;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认识过程只进行间接的干预,新知识结论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认知努力所获得。通过教师层层启发,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把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检查,治疗等等都一一启发推理展现出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教师这样设问、提问、启发、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例如糖尿病的三多一少、肾病综合征的三高一低、肺心病等疾病均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2 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着重能力培养代替着重知识传授;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在内科学的教学中,则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为教学目标。例如学习肺炎一节,教师先给出病例:“病人李XX,男,62岁男性,反复咳嗽15年,咯少量白色泡沫痰,近5年气促明显.体检:气促,但不发绀,桶状胸,双肺呼吸音降低,肺底少许湿罗音。x线胸片示重度肺气肿,心影不大。血气分析:PaO210KPa(75mmHg),PaCO25.3KPa(40mmHg),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尿少。立即送急诊室为先导,然后提出问题①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写出诊断依据);②该怎么进行紧急抢救?③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④应该与那些疾病进行鉴别?⑤你应该如何进行治疗?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通过小组成员对所给病例的分析,进行讨论,深入理解、交流,结合病例所提供的信息和以往所学的相关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问题的答案,从而完成了对大叶性肺炎的有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种教学方法为理论与实践搭起了一座桥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肺炎的任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的作用由过去单一“教”转变为既“教”又“导”。在实现认知目标方面,这种教学方法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灵活运用,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培养其组织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习的学生比接受传统教学方法学习的学生展现出较强的临床诊断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这一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非常成功的。3 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指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教师运用多种直观的方式如挂图,电教等等。通过这种方式传递所学内容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使学生更直观的获得知识。例如把肾盂肾炎、肺炎球菌肺炎以及心衰等各系统疾病的X线检查、心电图、影象表现等等,用多媒体作成课件来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直接产生感性的认识,使学生较全面、较深入地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完善学习效果。这种方法在内科学及其他学科的教学上经常使用。4 歌谣教学法
歌谣教学法就是把知识编成歌诀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的记忆,如心衰的治疗措施遍成歌谣:坐位、腿下垂、静脉氨茶碱、吸氧打吗啡、强心、利尿、扩血管,休息,限盐;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变成顺口溜:一刺激,二药物,三电流等等,很多的知识都可以这样来编成歌诀或顺口溜,以解决学生医学知识记忆难的问题。这种方法很适合记忆慢的学生,经过内科学的教学,觉得效果很好。5 情景演示法教学
情景演示法教学就是利用临床病例或生活事件,设计出一些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内科学提供充实的实例并活化,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虚拟实践性培训方法。例如:心肺复苏术,可以用一个人体模型,实地进行操作,让每个学生亲自操作演练,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模拟操作,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很好。6 对比教学法
篇8
一、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材料物理专业教学改革迅速发展,许多高等院校的材料物理专业进行了综合改革,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课程的内容比较陈旧,目前主要讲解传统的结构材料,但在传授高新材料知识方面,特别是在光电子和信息功能材料等方面存在不足。(2)各高校普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在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不足,使材料物理专业的毕业生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专业学生的就业。为满足 21 世纪对材料物理专业人才(尤其是光电子和信息功能材料人才)的要求,我们需要对材料物理专业教学进行综合改革和建设。
二、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中心的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法,学生只能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未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为适应 21 世纪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落实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理念,我们对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进行了相应改进。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师课堂灌输被称为“填鸭式”的教学法,积极采用启发、引导、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讲课主要是讲重点、讲难点、讲基础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讲思路、讲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得出正确结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每次上课前对学生进行提问,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模式,使原来的“教师教”为主的学生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学”为主的主动学习方式,实现了师生互动的教学。这不仅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可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我们的做法是:(1)减少传统的结构材料部分的内容,结合课程的相关内容,引入高新材料特别是光电子和信息功能材料方面的相关知识,以满足 21 世纪对光电子和信息功能材料人才的要求。(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入相关研究的前沿知识,尽量安排一定的学时介绍本课程涉及相关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了解材料科学进展及前沿,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授课内容与授课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紧密结合,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 授课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讲授课程,不仅使课程讲解更透彻,而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因而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可成为教师的科研课题。这种做法不仅可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科研和教学的相互促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四、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个好的高校教师,不应只满足于传授知识,而应着重培养学生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启发式教学必将是材料物理专业导论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现在的基础之上如何进一步贯彻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第一,再现课程内容发展历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思考和学习。只有通过对历史的了解,让学生对相关物理概念和原理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才能让学生在现实条件下对历史进行新的思考和学习,发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推动科学认识向前发展,对课程内容辩证地进行认识,从而提高创新能力。第二,结合材料物理专业特点,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导论课程是材料物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进一步学习固体物理和材料物理性能等课程的重要基础。在学生掌握了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会了处理有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后,课程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把实验现象抽象为理论,把理论再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不断发展,并且不断地指导材料设计,研发出性能优异的新材料,为科学和社会发展服务。
篇9
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对于具体问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答案由学生给出。应当充分肯定学生的想法,对于正确合理的部分给予赞赏和鼓励,同时也需指出不合理的或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上由被动变主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态度、习惯与技能。这种素质是现代社会对学习者的要求,这种素质将使学习者终身受益。
二、教学应理论与实践结合
物理所涉及的知识源于实践,它重视对于实践的指导,根据这一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结合物理的基本原理,向科学技术应用延拓,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例如,讲磁介质分类时,可以提及具有完全抗磁体性的超导体,介绍超导体特殊性质,特别是超导体无损耗对于现代工业的意义,同时超导要求的低温条件又制约了超导的应用,如何提高超导温度,实现室温下超导是科学家目前遇到的难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研究。在讲授气体分子动理论时,可介绍地球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危害,从而努力发挥现代科学的潜力,走一条绿色环保的高技术发展道路。
讲波动光学时介绍一些三维影像知识,以及全息照相基本原理,可以凸显物理的实用性,物理的学习不仅可以认识世界,也可以改造世界。实践证明,这些做法使学生认识到物理课程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使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鼓励学生提出标新立异的想法。缺少质疑,人们的认识与思维就报难向前深入发展[3]。从物理发展的历史来看,无不以怀疑和批判为先导。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怀疑和批判就不会诞生近代物理的两大基本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科学的进步需要不断超越已有的理论,没有怀疑和批判,也就失去了创新的生命力。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大胆假设,如有一天超光速能够实现了;我们生活在没有摩擦的世界;我们生活的地球失去磁场……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情景?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存在多种可能性,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一些已有的知识,分析、归纳、总结得到自己的结论,这种思维方式将使学习者终身受益。
四、教学应课内与课外结合
教师应多创设学生间交流机会。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物理课外活动和竞赛将非常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用集体的智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期开始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分组开展各种活动,每周一个主题,可以是对于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讨论分析,也可以是参观科技馆等。每周每组就活动情况书写书面报告,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用发现的眼光观察世界,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世界。
五、结语
篇10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个人理财;启发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76-02
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要转变原来的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随着个人理财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对个人理财方面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为适应社会的需求,许多应用经济专业都开设了《个人理财》这门实用性课程。本文就以《个人理财》这门课程为例,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个人理财》的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
(一)《个人理财》的培养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银行、证券、保险、外汇、黄金以及金融衍生品等主要金融产品的特点,熟悉各种金融产品的风险及收益,掌握个人理财的基本原理和基础流程,学会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使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根据客户不同需求设计出合理理财方案,为将来从事金融理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个人理财》的课程特点
1.内容广。《个人理财》课程涉及的内容涵盖了金融、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先修完《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国家税收》、《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这门课程不仅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外汇、黄金以及金融衍生品等方面的金融投资规划,还包括现金规划、储蓄规划、消费信贷规划、房地产投资规划、保险规划、税收规划、子女教育金规划、退休和遗产规划等多方面生活规划。[1]
2.实用性强。个人理财是指专业理财人员根据个人或家庭所确定的特定阶段的财务目标,兼顾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及抗风险能力等相关特性,制订一套有针对性、专业化的理财方案或提供个性化、综合化理财服务。[2]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稳定上升,已有一定资金积累的个人或家庭需要专业理财规划师为其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专业理财服务,保证其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就大学生自身来说,通过对理财规划知识的深入学习,就有能力为自己做出一套合理的理财方案,规划将来的生活。对应用经济类大学生来说,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学生通过中国银行行业从业资格考证《个人理财》科目,有助于学生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理财规划师”的考试以及国际上认可的注册金融策划师、特许金融分析师、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特许财富管理师等诸多的专业理财资格认证的考试,这些都是学生从事个人理财规划工作所需要的。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1.布置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得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预习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效预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查阅资料,理解教学内容,带着困惑上课,能够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更好启发和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众所周知,储蓄是我国最传统的一种投资理财方式,通过储蓄能为个人或家庭积累资金。以银行的定期存款为例,各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不像原来那样,哪家银行相同期限存款利率都一样,各银行在央行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可以自行确定。在储蓄规划的课前预习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了解几家银行的储蓄利率,了解目前银行所提供的储蓄品种,每个品种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这样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储蓄规划的方法,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银行,怎样避免储蓄风险提高储蓄收益,等等,这样教与学就得到了有机结合,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2.以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由于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基本上接受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没有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而社会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才有竞争力。在大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个人理财》这门课程知识点特别多,涵盖了金融、经济等诸多课程的内容,市场上理财产品层出不穷,互联网上的理财产品更是与日俱增。“余额宝”是学生较为熟悉的理财产品,以它简单的操作流程、没有最低购买金额的限制、收益高等特点一经推出就受到大家的欢迎。余额宝问世之前,在大部分人的心中,理财是有钱人才能够做的事情,一些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一般都有最低限额的要求,金额少很难购置到满意的理财产品。但余额宝不同,小额资金就可以投资理财,存取款自由,还能随时用于网上购物、支付宝转账等。这些内容,学生通过课前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就能够了解到。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余额宝认识什么是货币市场基金,它可以投资哪些短期理财产品,它的收益为何高于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通过这一系列渐进式问题,启发学生对货币市场基金进行深入探究,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某货币市场基金的团队成员,应该如何进行资金合理配置,等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培养他们创新思维,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讲教师必须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包括每一个启发式的问题在什么时候提出,如果学生的思维不能够很好衔接,又应该以什么方式引导和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等。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决不能表明个人观点,要在最后的课堂教学结束前总结学生的观点,正确的思维加以肯定,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只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教师多次全盘否定,以后的案例教学内容学生就不会积极参与。随着课程内容的进一步深入,为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解决综合性的理财案例,甚至学会可以按照客户需求设计理财方案,主讲老师在案例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案例的针对性。这种案例分析由于所应用的知识点多,主讲教师一定要设定一条主线,启发和引导学生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最终会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3.应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项目教学法就是以完成一项具体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为目的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首先由主讲教师讲授项目所需的基本知识点,然后选择一些综合性的项目,并将项目根据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子项目,并对学生说明此项目的具体要求和任务以及最终项目完成后的评判标准,让学生自主完成各自任务。《个人理财》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主讲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主题的理财项目。比如学生学完所有可以投资的产品后,教师就可以从市场上选择一些投资者处在不同寿命周期的理财方案让学生分组分析,包括产品的投资收益是否可以达到,投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确定因素,资金的配置是否合理,等等。因为这些产品中涉及到市场上许多金融产品,诸如储蓄、短期债券、股票、黄金等传统金融产品,也有商品期货、黄金期货和股指期货等衍生金融产品,有利于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很好完成任务,每个小组成员必须分工合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最熟悉的产品来分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工作内容,最后共同完成分析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充分理解投资者处在不同寿命周期由于抗风险能力不同,理财方案得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学生充分了解市场行情,并对已收集的信息和相关数据加以分析、测算,然后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对理财方案的分析报告。在此教学过程中,提升了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最后对各个报告评价时,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测评,说出各自分析的理财产品的特色,阐述自己对这个产品的看法,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大胆陈述出来,并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将根据各组具体的完成情况加以总结评价。
4.设计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起来就会特别认真,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就是使学生融入到教学内容的情境中。个人理财规划流程的第一步就是收集客户信息。[3]收集到较为完善的信息才能制订出符合客户需求的、客观的理财方案。有些信息不是简单的问卷调查就可以直接获取,而是与客户沟通过程中通过判断和推理才能得到。这些信息的获得就取决于理财规划师是否有熟练的沟通技巧和较强捕捉信息的能力。为使学生能够很好掌握其中细节,主讲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客户和理财规划师,在学生交谈的过程中,教师记录学生交谈过程中所显现的各种信息。整个交谈结束后,先让学生讨论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分别属于什么类型,获取的信息是否完整,最后主讲教师加以总结和补充。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对于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地利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创新型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祝华,韦耀莹.个人理财[M].第三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