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创新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5: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技术创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一.施工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兴旺和长盛不衰的源泉,这一点越来越成为企业界的共识。近年来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纷纷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如何增强企业的成长性,是企业经营管理者面临的最大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学习体会谈谈一己之见。
1.1 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建筑企业同样存在技术创新与市场、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孤立地看,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是先有市场后有创新,但如果把投标过程和施工过程贯穿起来看,还是先有新技术成果后应用于生产和开辟新市场,这一点和工业企业完全一样。因为投标时技术难题在招标文件中已经反映出来,企业提交的施工方案必须能够满足项目成功建成的需要,技术难题必须先解决好并得到评委的认可才能中标,这本身就是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过程和鉴定过程,中标后的施工过程就是把技术开发成果结合实际运用于生产,保证进度、安全、质量,实现利润的过程。
建筑企业也需要专门的研发机构。它的职能包括两个方:第一是领导和组织在建项目技术攻关,提高常规作业的技术含量,改进现有的服务产品;第二是选择有商业价值和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开发项目进行研究,开发新的服务产品为承揽任务进行技术储备。一方面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在建项目施工需要,另一方面引进或开发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领先优势的技术成果,推出新的服务产品,形成超出对手的服务能力、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独占性的核心技术,依靠技术上的跨越实现服务产品的升级换代,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垄断或独占优,创造出高额的利润。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任务。现代企业制度是能使企业自我发展的制度,而企业的自我发展首先就是指资产增值和技术创新,现代企业应当开发利用而且必须是在“以资产增值支持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带来资产增值”的循环中不断壮大起来的。不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不是现代企业,不能切实保障技术创新的企业制度不是现代企业制。另一方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使企业成为有技术创新内在要求,有创新战略、有筹资能力、有自主开发能力、有强大技术创新能力的市场主体,实现从创新设想产生,直到创新决、创新投入、技术开发、市场创新、提供服务、再次创新等一系列环节的一体化运作,真正解决技术创新主体缺位的问题,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市场竞争的一般规律是,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比对手有优势。要取得优势越来越依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较竞争对手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的特点,一是它是以企业独有的核心技术或产品为主要特征,也包括管理、营销、团队素质、企业文、政治优势、操作工艺诀窍等方面的因素。二是它是对手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模仿、破解或者模仿、破解起来成本太大的优势。三是核心竞争力一般都能带来市场优势,形成稳定的垄断或独占性的利润。四是核心竞争力也是不断发展的。谁停止创新,就意味着落后和死亡。
1.2 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
建筑企业是建筑产品生产经营的承担者,我国建筑企业主要是从事建筑产品的施工任务,企业的经济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无论是在生产符合设计定制的建筑产品方面,还是在建筑企业资源转换效率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方面,建筑产品技术创新都对建筑企业起着直接和重要的作用。同时建筑企业也应当是建筑产品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受益者之一。通过研究开发和应用新的建筑施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带动人才素质的提高,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建筑企业经营利润的提高,从而从技术能力、市场能力、组织能力、盈利能力等各方面增强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实现建筑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
篇2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建筑业是走向市场较早的行业之一,早在1984年,国务院就提出建筑企业要作为城市改革的突破口进入市场。截至2001年底,全国拥有建筑企业45893家,从业人员2110.7万人,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5361.6亿元,产值利润率1.9%,产值利税率5.2%,资产负债率66.8%[1].目前,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稳中有升(图 1)。
2、我国建筑企业面临的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加速,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竞争全球化,我国建筑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在技术创新方面,建筑企业面临以下问题:
(1)建筑业科技投入相对值较低。建筑业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生产特点决定了科技含量比较低,生产方式较落后。改革开放以后,国内许多行业为了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加大了在技术领域的投入,而建筑业科技投入却在 1999 年后呈下降趋势,从而抑制了建筑业的向上发展势头。(见表2[1][2]、图 2)
(2)建筑业技术装备落后。从表 3[3]可以看出,建筑企业技术装备率虽然逐年上升,但上升幅度远远不及总产值的上升幅度,并且其在总产值中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即绝对值增加、相对值下降。
3、技术创新对建筑企业的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傅家骥先生曾对技术创新做过较完整、全面的论述。他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真正实体,技术创新对社会经济增长的促进是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来实现的。建筑企业是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细胞,是技术创新得以发生和实现的场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在过剩经济为主导的情况下,竞争力的核心就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建筑企业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促进企业开发新产品、进入新领域;
(3)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建筑企业在竞争的压力下,必须不断进行种种技术创新,以维持甚至加大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因此,技术创新是建筑企业生命力的源泉。
4、技术创新与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科技部日前公布了《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确定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科技工作2010年的目标:建成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具备以创新为主解决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的科技能力;建立和完善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技术标准与产业技术体系;形成高素质、结构合理的科研和管理队伍。我国加入WTO,这既为我国的战略性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使我国的传统产业(包括建筑行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技术创新不足、创新体系不健全制约着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我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日益突出和尖锐,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乃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当务之急。
上述分析表明,由于建筑业近几年科技投入的下降,造成建筑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创新动能不足,从而使得建筑业的发展停滞不前,照此发展下去,建筑业将步入夕阳产业的行列。为了建筑业的第二次辉煌,使建筑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应该加大全社会整体科技投入,从而带动建筑企业每年拿出相当比例的经费投入到技术创新、科技研发上,使企业向更广阔的相关领域发展。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建筑企业才能在竞争的压力下取得竞争优势,才能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保持企业长久不衰。
5、我国建筑科技发展战略
为了适应建筑业振兴和发展的需要,我国已制定了科技发展战略,其要点是:认真贯彻《建筑法》和《建筑产业改革》;加快建筑工业化发展步伐,实现《建筑工业化发展纲要》;提高建筑功能质量,向社会供应满意的产品;推广先进、适用的建筑技术、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建立和发展工业化建筑体系;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建筑科技队伍和建筑企业职工队伍;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广泛使用计算机;建立新型科研体制,保障科研资金;加快企业技术积累,培育和发展技术信息市场。实现如此庞大的建筑科技发展战略,需要依靠建筑科技市场作基础。只有科技市场充分发育,才能改变科技工作个体化、分散化、低效化、封闭化的传统弊端;才能真正使科学技术发挥其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为经济和生产发展服务,才能建立我国建筑业的现代化、高水平的大科技,从而,推动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建筑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002.
[2]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 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4] 陈劲。永续发展—企业技术创新透析。科学出版社,2001.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措施
正文:
随着我国的现代经济不断的发展,促使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盛况,在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是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与施工技术的创新有着直接的联系,为了能够保障自身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条件下稳固发展,必须要开展施工技术创新工作。
一、我国建筑物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不仅在建筑工程数量上不断增加,在规模上也不断的扩大,尤其逐渐的向地区中心集中,在我国的经济中心的建筑符合不断的增加,而在建筑本身从结构上讨论也不断的复杂化,这就在不断的给施工技术增加挑战性。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方面不断的发展,目前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随着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在施工中的混凝土技术需要不断适应其特点;其二,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其自动化系统也要不断的适应;其三,对建筑的维护保管要做到适应;其四,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需求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对其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技术不断的适应;其五,必须要适应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思想,做好绿色节能施工。
二、我国建筑物施工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1.深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目前我国建筑的规模不断的扩大,进而导致现代建筑物对于深基础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深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这就要对深基础施工进行不断的创新。比如,对地基进行加固的时候,就要加强复合地基技术,选择振冲以及挤密等工艺对废料进行加工,从根本上提高地基的固结效果。随着混凝土灌注桩的不断发展,应该将其应用到工程支撑以及挡土护坡等应用。应该逐渐的转变为机械化生产,不断的推广和应用污泥浆污染的挖掘式钻机等先进技术,在桩基础改造方面,预应力灌装逐渐的取代了一般预制桩,能够有效的避免噪音扰民以及桩基施工振动等问题。
2.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革新
钢筋混凝土作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基础材料,必须要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创新,在钢筋混凝土的改造和创新上,要不断的对其成分进行创新。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体现出来。其一,应该对流态混凝土进行优先使用,对现场搅拌的混凝土使用现象不断减少。其二,在新技术的发展方面要不断的结合并完善,完善使用添加剂,超造出性能高的混凝土,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运输,目前比较常见的就是钢纤维混凝土,其主要就是通过乱象分布的锻钢纤维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其能够有效的组织细微裂缝的进一步发展,最终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本身的抗拉以及抗冲击等性能,保障其具有良好的延性。其他比较高效性能的混凝土还包括了聚合物混凝土以及轻集料混凝土等。其三,必须要不断的提高施工工艺,积极的应用全新、先进的模板设计施工,通过小流水段施工,积极的选择胶合板模板以及塑料模壳等方式能够快速的适应拆支模的需求,将施工工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上,在滑膜及筒子模等工艺上不断的进行提高。在对施工进行控制的时候,也要充分结合计算机先进技术,对施工现场实现信息化控制,做到实时监测工作。
3.建筑物结构材料、结构制造等全面创新发展
目前,我国的建筑物结构材料也在不断的飞速发展中,不断的向轻钢结构发展,这就有异于重钢结构,主要的差别就是对围护材料轻重的承受度。轻型钢结构主要的钢材是轻型或高频焊接型钢冷弯薄壁型钢以及薄钢板等高效能结构钢材,在对特定空间的需求上有重要的作用。钢结构制造技术必须要积极的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切割等技术。目前大跨度空间结构占主要空间结构的主要方面,建筑本身的结构技术能够对国建建筑的整体水平进行体现,大跨度空间结构对于大型建筑物来讲十分的重要,其不仅能够保障结构本身的艺术感,还能够保障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结构方面,要对新焊接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全面推广药芯焊丝自保护焊接技术,药芯焊丝能够实现连续过程,最终减少焊接点,从根本上保障焊接质量,并且提高焊接效率。
4.建筑物混凝土结构的创新
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主体材料,其本身的创新能够直接体现出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其中清水混凝土技术的推广和新型防水混凝土的应用体现出新时代技术的发展。清水混凝土技术本身属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全新技术,其主要就是以原始浇筑面为主,不仅能够有效的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还能够在涂料使用的减少方面发挥作用,具体的体现了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使用新型的防水混凝土在建筑上能够更高的保证其整体性。随着我国的现代经济不断的发展,促使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盛况,但是依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必须要积极的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谢修峰.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关键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9).
[2]杨泽泉.加强房屋建筑物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J].中华建设,2009(5).
篇4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技术创新;概念设计;推新创新
一、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1.1 新型社会竞争机制的需求促进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技术创新
在“弱肉强食”的外部竞争大环境下,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提高警惕,其发展理念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出科学的竞争策略,从而避免盲目投资,降低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风险。建筑行业到底发展走出什么样的路子,这不是一两个成功的施工单位就能够完全决定的,这需要依靠整个建筑行业的共同探索和讨论。在新的社会竞争模式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应坚持“技术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建设市场的施工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逐步收集世界领先的建筑技术信息,创新和开发生产施工工具,引进创新人才,加强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逐步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途径、新机制。
1.2 经济时展的需求促进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技术创新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这也为建筑施工技术提供了创新的基础。建筑公司要想将逐步发展壮大,就必须对现有的建筑技术系统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改进,建立起成熟稳定的施工工艺的创新发展模式,以确保建造业的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1.3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促进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技术创新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是综合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程度以及文明化进程的基本尺度之一。社会生产力不仅体现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同时也客观地显示某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仍有很多,应用程序和建筑技术的研究发展相对于国外成熟的技术模式差距较大。因此,在未来建筑施工技术创新过程中,建设单位应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施工技术创新水平,坚持将技术创新作为建筑施工发展的主体。由此可以看出,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必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要求,并在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上下功夫,逐步形成施工工艺的优化模式,以满足生产的最高发展力。
二、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重视概念设计
概念是一种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形成的。概念设计就是以工程概念为依据,用符合工程客观规律和本质的方法,对所设计的对象作宏观的控制,具体地说就是制定方案,包括总体系和所有分体系的布局和处理原则。
所谓控制,就是在设计的各个阶段对设计的各部分,设计工程师首先根据一般的工程结构概念和该类型工程的结构概念,结合该工程的具体外部条件,考虑一个结构设计方案,包括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造处理原则、采用的计算方法
等,经过初步分析研究认为合理并可行后,以此作为原则进行具体的设计。由于这个原则来自有关概念,也就是说它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这样就保证了正确的设计方向,不犯原则上的错误。当然,在具体细节中还要作这样或那样的调整才能完成设计,但这些调整不会影响大局。
掌握好概念设计不仅可以保证正确的设计原则,还可以通过它来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以至提高设计水平。当发现某个技术问题时,可以根据概念来分析其原因,这往往比直接检查数据更快更有效,而且可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个方法最适合用于判断电算结果,电算过程有上亿个数据,要跟踪数据是不可能的,只有用概念来判断其合理性或找原因,又用概念去解决问题才是出路。概念设计运用得好,能使结构尽量满足外部条件并以最合理的受力状态去工作,从而带来结构更安全可靠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某些创新也是来自概念的,当你掌握某些体系、构件或构造的概念而又发现可以用更简单更合理的另外一些体系、构件或构造来代替它时,其结果就是创新。概念设计是设计工程师的思维活动,必然贯穿着设计工程师的知识水平和设计水平,这就保证了工程师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概念设计的水平越高,设计成果的水平就越高。概念设计的水平来自深厚的基础理论、对结构原理和力学性质的深刻理解及丰富的工程经验(包括积累的和吸收的)等方面,要提高概念设计水平从而提高设计水平就要在这些方面下
功夫。
三、在建筑结构设计时要推新创新
提高结构设计水平,从另一角度看,意味着要使设计成品比现阶段的具有更高的水准、更合理和更经济的结构形式。这就得用推新和创新来解决,结构技术的不断发展就是靠推陈出新,作为结构设计工程师,有责任承担起这个任务。要是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甘于出“行货”,那么水平是提不高的。推新看来似乎比较容易,问题是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建设部陆续公布推广的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等是通过试验研究、鉴定,再经实践且证实有效和合乎经济效益的,得到推广将会提高建筑结构的水平。
作为设计工程师应该在适合的条件下予以大力推广应用。当然,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或阻力,设计工程师不应因难而退,而应耐心做工作,努力克服困难和阻力,当推新的积极支持者。不要把创新看得很神秘,也不要对它要求过高。大的改革往往是由小的改进开始或积累而成的,而小的改进也未尝不是提高。创新最好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在设计过程中,只要本着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各个环节上多动脑筋,注意是否还有可改进的地方;是否还有可以用更好的结构形式的地方;在理论或者计算方法上是否还有可深化或简化以致更新的地方,这样往往就会发现改进或改革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开展工作并深入下去,就有可能得出成果。这种做法来自生产,有了可行的结果又直接用于生产,就容易见效。此外,创新工作宜联合有关部门如设计、科研、施工、以至业主等合作进行,以便能在研究过程中同时解决各方面的技术问题,使成果更全面和易于推广应用。创新工作必须有科学的态度,不应主观认定,更不能盲目实施。有了新的设想和方案,就要开展科学研究,从理论上探讨它的可行性和先进性,通过试验来证实它的正确性。对于较重大的改革还要通过实践的考验。
四、结语
以上是我对关于建筑结构设计技术创新认识和理解,希望这些体会分析能对我以后的工作以及相关同行有所启发和提高,对今后的建筑结构设计有所帮助,以提高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 莫雪辉.深度探讨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J].科技资讯.2008
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技术创新
前 言
近些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高层建筑施工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地关注。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一方面,它是解决居住用地紧张问题的有效举措; 另一方面,它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必然举措。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 为高层建筑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技术创新也成为高层建筑发展道路上的功能拓展先锋。因此, 关注当代高层建筑技术创新理念, 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的必要性
施工技术是高层建筑的关键环节, 决定高层建筑质量的好坏。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运用新施工技术,可以将落后的、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进行更新或淘汰,加强对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施工质量, 更新施工理念, 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高层建筑施工新技术是建筑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加大对施工新技术的创新力度,可有效提升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提高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
2.高层建筑施工重点
2.1深基坑支护技术
在长期对土钉墙的施工操作工作中,得出的施工经验就是不能在软土地上使用土钉墙。而针对连续墙,其更加符合施工要求更加严格的深基坑工程。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针对外墙体的施工其一般采用封闭式的地下连续结构墙,这种超厚型的连续墙在固定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时可以采用一些能够拆卸的防护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其建造的时间要与土方和防水维护同时进行。特别需要提到的就是将预应力技术加入其中,能够大大提高支护强的强度,有效解决了钢筋扩展产生的反作用力问题,还能够防止长期过程中支护墙发生变形引起的安全隐患。另外,采用圆环形的支撑体系,能够为施工过程中的挖土工作提供更大的作业工作,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反铲土的分挖坑道,如此一来能够大大减小空间对效果的影响,有效防止其结构变形。
2.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常碰到大体积砼,为帮助施工技术人员学习了解大体积砼温度控制和防裂方面问题,加强施工技术方面交流,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一般都是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预计超过25℃),易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变形。大体积混凝土除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有一定规定外,对平面尺寸也有一定限制。因为平面尺寸过大,约束作用所产生温度力也愈大,如采取控制温度措施不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拉力极限值时,则易产生裂缝。
3.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3.1树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理念
高层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就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就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具备持续开发高品质产品的能力,这不但需要雄厚的资本基础,还要及时进行各项技术创新。施工技术创新首先要更新理念,就是树立起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理念,强化建筑施工相关的管理,尝试着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创新, 通过自主技术创新与合作技术创新的方式来实现施工技术的创新。只有进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才能保证高品质产品的生产。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站稳脚, 就必须树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理念,及时进行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样才能持续获利,保证最大的利润点。3.2 坚持高新技术的科学创新
(1) 从工业技术向信息技术转化。信息社会里的高技术正渐渐向“ 不可视化” 演变, 它对建筑的直接影响, 已不再是空间造型和功能组织关系, 而是改变了建筑的内在中枢。在建筑创作中, 人们正有意识地将技术作为一种建筑表现手段, 更加强调发挥材料性能、结构和构造技术的特质, 将技术升华为艺术, 并使之成为一种富于时代感的造型表现手段。
(2)强调场所性的塑造。高层建筑自从出现以来便以其强烈的自我表现力在城市中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新景观, 而创造一种有活力的场所, 则是当代高层建筑寻求其情感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关系, 从“城市中的表演” 转变为“为城市而存在” 。
(3) 强调地域性的创造。如果说“ 场所性”表现出一种对城市环境和人们生活及心理的关注, 那么“地域性”则表现出对当地历史文化和地域文脉的尊重。正如情感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语言来表达, 高技术建筑也可以通过高技术语义的表达来体现其对历史文脉的尊重, 而挖掘地域技术以创造新的建筑形式也就成为高技术建筑的新的形式来源。
(4)高技术的隐喻主义与象征主义。当代高层建筑追求一种对建筑“ 言外之意” 的表述, 而非简单的追求高技术表现主义激进的外观形式, 注重与人的思想精神的交流来弱化高技术手法的排斥性, 使人们在联想的过程中形成对高技术建筑情感化的塑造。
3.3 倡导生态技术的优化创新
在人们为不断征服一个又一个建筑高度而兴奋时,也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等问题。为此,未来的高层建筑设计应尽最大可能采用符合生态原则的设计方法,把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至最低程度,将高层建筑根植于自然生态环境中,采取积极的技术措施有效利用环境,保护环境和修正环境。生态技术的优化,使得生态型的高层建筑室内与外界环境之间建立起了敏感的关联性。根据室外温度、湿度、风速、日照、空气质量等因素的变化,与室内的人员流动与负荷波动,建立及时的反馈机制,使得室内的各项物理指标始终处于目标值,并且将能源消耗降为最低。
3.4 提高信息技术的综合创新
与材料、结构等技术相比较,信息社会里的高技术正渐渐向不可视化深入,它对建筑的直接影响,已不再是空间造型和功能组织的关系,而是改变了建筑的内在中枢。因为信息媒体技术以数码为其本质特征,其传递的是非物质性信息波,具有跳跃性和超越时空性,而网络技术则具有无限蔓延和虚拟的特征,这将成为未来高层建筑空间形态的主导力量,从而制约外观形式。高层建筑是建筑技术的综合集成,智能化、信息化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与运营中得到充分体现,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的系统集成统一。精密的计算对于高层建筑与环境的适应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决定了建筑的体形。
总结
高层建筑从最初的产生直至走向成熟, 每一次巨大的进步都是以新技术、新材料的突破和创新为前提的, 技术创新成为高层建筑发展的原动力。在高速发展中, 建筑师应始终坚持高新技术的科学创新、生态技术的优化创新、信息技术
的综合创新和仿生技术的探索创新, 无疑, 各学科领域(如生态学、信息学、仿生学等)的积极介入, 必将全方位、多层次地促进高层建筑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即工程项目管理学,属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建立体制、组织与管理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的范围包括管理思想、体制以及项目管理的组织、方法、手段等。创新项目管理理念,就要通过形势与任务教育等多种途径,更新观念,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清除计划经济影响。从而改变过去建筑项目管理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促进建筑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一、建筑工程管理技能创新的基本要求
1、市场需求决定产业创新
当人想要追求奢华时,LV爱马仕等各大牌开始出现了,当有人对建筑施工开始有意见和需求时,建筑施工企业就应该要抓住商机对自身企业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当然创新不能在企业内部自己讨论自己决定其内容,好创新应该要深入消费者去了解大众或是一部分人的需求来进行有结果有收获的创新。但我们不能只盯着创新不放,还要严严掌控住产品质量,只有在这两方面一把抓才能搞好创新科技才能更大程度的发展自身建设。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进行创新一定要与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不同发展水平的生产力,也就具有不同要求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创新与生产力的发展,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促进,实践表明,要最大充分发挥生产力的潜力,就必须把这三者――即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者进行有机结合;面对当前这种市场经济,要想成功地获得劳动对象,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才能实现;若在相互竞争的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往往很难获得所需的劳动对象,致使无法有效地对生产力各个因素进行组合,自然就无法把生产力的最大潜力进行有效转化和发挥,这对于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生产力三要素当中,由于要成功地把劳动对象获得,必须依靠劳动者,此外,对劳动工具的掌握和使用,也要通过劳动者来完成,故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三要素的灵魂。
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进行创新一定要与市场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施工项目必须在市场中予以得到,并在市场之中进行施工项目的执行,在这一执行过程中把其竞争力予以进一步加强,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新一批市场竞争的参与。由此可见,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让施工项目的内涵能够前后延伸,以此来对管理项目进行更好更完善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再把管理项目于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从而让企业能对市场的竞争能力进行更好地适应。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策略
1、管理理念创新
首先是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加快思想观念的更新步伐。因为只有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施工企业才是项目承包合同的履约主体, 也是项目管理成败的最终承担者。只要企业管理者的观念真正实现创新,就必然极大推动项目管理者的观念创新, 整个企业就会形成一种不换观念就换人的氛围从而为项目管理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管理理念创新还要求项目管理者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 在矛盾中妥善处理好项目多重目标的关系。施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确保与业主的合同条款中的承诺得以实现, 就必须加强项目管理, 确定合理的成本目标、工期目标、质量目标。明确和处理好“三大目标” 的对立统一关系是项目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确定目标值时, 不可能达到三个目标都是最优, 也不能使每个目标都绝对满意。在确定每个目标时都要考虑其它目标的影响, 进行各方面的分析比较, 做到目标最优化。应当注意的是, 工程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功能目标以及施工质量合格是必须优先予以保证的, 并力争在此基础上使整个目标系统最优, 满足确定目标值的相对满意原则。对于设定的最终目标要使工程达到优质水平, 让用户、社会满意, 为企业在竞争中奠定坚实基础。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问题。
2、组织机构的调整
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组织机构的调整,一切都是通过人为因素才能体现出来。目前我国国内的市场形势并不容乐观,我国建筑组织机构差不多应该全是采用直线的制度去进行日常行为的控制,但是这种结构形式却适用于生产为主的企业,非常不适用于建筑为主的企业。还需要总承包人的施工条件和职能严重的用人为的方法去分离开来,将施工作业的日常管理任务平均分包给口碑良好大规模的劳务公司,相对的我们的总承包人可根据状况以及工程施工的现场需要,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建立一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特点的项目体系。必须符合贴近市场的利益要求,否则权利要适当下放到项目部的话,如果不及时的警醒,这样的后果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承受的住的,希望所有管理的领导会以此建立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新的制度。
3、转变观念,完善工程质量创新机制
通过向广大职工反复深入进行形势与任务, 促进广大职工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 清除计划经济。以此为基础, 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 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从机构上, 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 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 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 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部, 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 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 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 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 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 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专设工程技术部, 以适应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 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和科研攻关, 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实践证明, 机关报的机构设置和职能界定, 与我们预期的目标基本一致, 新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初步实现转换, 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项具有很大应用价值的先进科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极大的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来讲,信息技术同样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能够快速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增大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并推动项目管理工作向着现代化、信息化不断发展。在现代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信息技术则是提高施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而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改进施工工艺和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无论是在工程造价控制、工期进度管理、增大投资效益、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等任何一方面,都需要充分利用先进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做好预算等工作,并利用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方法来实现预期的施工效果与经济投资效益。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体制改革的日益完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现代建筑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大项目施工的管控力度,创新管理理念、机制、方法,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分析、总结经验,结合国外先进的案例与管理模式,努力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技术创新
一、基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的分析
当前,我国建筑事业正处于发展和转型阶段,尤其是当前正处于“十二五”的大好发展时期,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现状的分析。就当前来看,我国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诸多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的施工技术往往具有传统化,而与当前环保、节能、智能、生态建筑的发展趋势相悖,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仅局限于传统的如何确保工程质量,而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下,诸多施工技术由于缺乏信息技术和现代技术的应用,使得曾经红极一时的施工技术难以适应当前的需要,总的来说,施工技术水平的低下主要源于企业缺乏创新精神和实力,因此必须引起现代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应用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裂缝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放热反应是相当复杂的。一旦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包括混凝土收缩裂)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2、混凝土浇筑
根据具体情况和温度应力计算,确定是整浇或分段浇筑。然后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计算混凝土运输工具、浇筑设备、捣实机械和劳动力数量。常用的浇筑方法是用混凝土泵浇筑或用塔式起重机浇筑。浇筑混凝土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
3、振捣
大体积混凝上分段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上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一次振捣或进行表面的抹压,排除上表面的泌水,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消除最先出现的表面裂缝。
4、养护
在冬期施工的条件下,混凝土抹压密实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再覆盖保温材料(岩棉被、革帘等)。非冬期施工条件时,可覆盖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也可在混凝土终凝后在其上表面四周筑堤,灌水20-30cm深,进行养护。并定期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
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中的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
(二)防水施工技术
1、屋面防水
对于屋面防水,本文提出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即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施工技术首先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层厚度不小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
2、外墙防水
对于外墙防水,宜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即为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加气砼砌块墙体抹灰前先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挂钢丝网。钢丝网固定后再进行基面处理,20%的108胶水,再掺以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砌筑时严禁使用干砖或含水饱和的砖。不得随浇随砌。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10+2cm范围,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一般分三次砌到顶,采用钢筋砼过梁。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SKK水性超低污染氟涂料(二液防污型)在找平层上以十字交叉各刷一道,厚度3mm,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
(三)钢筋连接施工
目前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出现了,即直螺纹接头连接。
对于钢筋直螺纹连接,在具体施工中标准接头的连接时,首先把装好连接套筒的一端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使套筒外露的丝扣不超1个完整扣,连接即告完成。加长丝头型接头:先将锁紧螺母及标准套筒按顺序全部拧在加长丝头钢筋一端,将待接钢筋的标准丝头靠紧,再将套筒拧回到标准丝头,并用板手拧紧,再将销紧螺母与标准套筒拧紧锁定,连接即告完成。
对于接头检验时,当接头连接完成,由质检人员分批检验。按如下方式进行检验:目测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相等,且不超过一个完整丝(加长螺纹除外),每300个接头为一组,每批抽验一组,要求钢筋连接质量100%合格。
(四)作逆法施工技术
逆作法是用基坑围护墙和工程桩、受力柱来作为工程中的垂直承重构件,利用主体结构的楼板和顶板来做支撑系统,必要的时候可以加临时支撑,采用地下和地上同时施工的方式,或是从地下到地上的施工方法来进行施工。逆作法分为全逆作法、半逆作法和部分逆作法。一般来讲,部分逆作法和半逆作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1、逆作法的施工特点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逆作法,能够有效的缩短工期,因为逆作法是地下和地上同时施工的方法,同步进行作业,立体交叉,能够使工期缩短。另外,还可使基坑变形小,因为逆作法采用的是封闭地下围护的结构,因此能够有效的保证基坑的变形小,也会减少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封闭的地下维护结构能够作为工程中的挡土墙,有挡土防渗的功能,也可以作为地下室的外墙,承重作用也较好,地下室的柱、墙、板还能够当做水平支撑系统,减小基坑的变形。
2、逆作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1)逆作法对施工中变形和沉降的控制
采用正做法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一般墙体和楼板以及柱都是在混凝土地板封闭之后再开始施工,维护的结构在开挖中的变形都已经结束,并能够为施工提供空间,经过测量之后,进行支模、绑钢筋等工作,而采用逆作法进行施工时,由于楼板和柱是临时支护结构,也是结构墙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变形和沉降的控制必须要按照要求来进行,在施工中药注意加强施工监测的力度,精心负责的进行地下和地上的施工工作。
(2)逆作法在施工中的挖土工作
挖土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在有顶盖的地下工程中,挖土工作的难度较大,且施工安全系数较低,因此进行挖土工作时要特别进行注意。
(3)逆作法在施工中通风、照明、用电的应用
在进行浇筑地下室的各层楼板时,要预先留好通风口,因为如果在挖土工作向前进展时,一旦露出通风口,要立刻安装大功率流风机,并及时的启动风机进行送风工作,只有保持地下能够有清新的空气,才能够保证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时有足够的空气。
总之,与任何技术的创新一样,建筑技术的创新更离不开以往积累的经验的支撑,如果脱离了实际,脱离了以往积累的大量的宝贵经验的支撑,那么创新将变的没有实际的意义。伴随近几年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建筑施工不论是技术还是管理方面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突破性进展,新技术的问世,不但能很好地解决传统技术由于技术的限制而搁置的问题,还能延伸出不少新的施工工艺与设备,大大提升施工效率和科学性。只有适时的对其加以创新,才能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稳步提高和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嗣信.建国 60 年来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重大发展[J].建筑技术,2009(05) .
篇8
关键词:工程监理;建筑工程;创新;全面发展
1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设工程监理项目也开始发展壮大,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执行能力越来越强,成为监督施工项目质量过关,保证施工效益的关键所在。而施工技术是施工过程中所运用的技术方法,它的发展创新同样对工程效率和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的同时存在就在无形中促进着建筑行业达到共赢的目的,在本文中,我们队工程监理的未来走向、施工技术的发展创新以及这两者间相互促进的作用都进行了分析讨论。
2 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
2.1 我国建筑工程监理的发展现状
工程监理指的是业主或法人通过施工过程中对单位进行授权,使其按照相关合同、法规及文件批示来进行管理的综合控制,这对提高工程项目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但是,在我国却存在工程监理意识不强,监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这就不能低于施工单位进行 有效的全程监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建设单位的发展。此类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我国工程监理发展历程还比较短,监理体系还不够健全,工作不到位,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监理工作的部分资金预算、前期设计及竣工验收阶段的理论基础技术支持都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问题层出。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如部分监理企业已具备了监理各类复杂的技术工程项目的能力,达到各部分工优良,偏差大大低于规范允许值,并获得多项国际奖项等。
与此同时,监理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一些薄弱环节的存在,混乱现象时有发生,监理人员工作不到位而造成的建设工程质量问题也没能杜绝,高素质高智商的监理人员有所不足,处于不规范时期。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说明了我国建设工程监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事实。
2.2施工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建筑行业中,施工技术创新这一环节还比较落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研究机构和经费投资不够的缘故,施工队伍主要由农民工组成,手工劳动仍占主要地位,无法满足技术创新所需的科技含量。另外专业施工的技术人员也比较稀缺,专门的研究机构还有所不足,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信息、人才等资源都受到限制。就建筑构件自身而言,受到多方面限制,只能在相关施工在现场进行装配使用,同样给创新突破带来一定的困难。
3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3.1设计阶段的监理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主要是围绕工程项目提交的图纸,以及造价部门提供的预算草案进行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和验收都应当依照图纸进行。由于设计图纸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所以要求工程监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以便对图纸是否合理进行公证的判定。
由于建筑工程监理是服务于建设单位,因此在对工程预算进行审核的过程中,一切都要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为前提,再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以保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得以实现。
3.2施工阶段的监理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是监理工作的重点,也是对工程进度和质量影响最直接的一个环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要组织具备不同相关技能的专业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分部、分项的既全面又具有针对性的监理。以这种全方位的全程监理,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并监督完善。
3.3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理
建筑工程竣工的验收是建筑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对这个环节的监理是也是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最后一环,是对整个工程的审核与验收,因此对整体质量的要求很高,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在验收阶段,监理单位要组织专业的工程验收队伍,来对工程进行最后的验收,并协同地方建筑工程管理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和质量标准,进行公证的审核,并据实上交具有法律效用的验收报告。
4 建筑工程监理及施工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
4.1 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建筑工程监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对监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要求也越来越广,监理人员专业化、技术化和道德素质的投入和培养越来越受到众多监理单位的重视,因此,监理人员素质也就带动整个行业得到相应的提高。
4.2建筑工程监理向工程项目管理的转型是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专业化的提高,分工进一步明细,建筑市场也日趋规范,建筑业主对合同、经济、施工技术等各方面间的调节越来越力不从心,这就要求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好的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全方位的参与到建筑行业之中,就势必要向工程羡慕管理发展和转变。
4.3 施工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发展
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向导和保障,工程监理及建筑工程也不例外,用监理制度规范施工程序,促进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是的施工技术不断优化,适应进一步发展的建筑工程要求,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4.4 现代建筑工程监理机制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
在现代建筑工程监理机制下,施工技术管理是十分重要和复杂的一部分,它一方面需要建筑工管理人员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接受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的全面监督,还要根据具体的建设项目对施工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有效分析,对不当之处加以修改和调整,并将整理好的方案交与技术人员进行及时改正,保证施工的保质保量的正常进行。
5 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创新的关系
5.1 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相互促进作用
建筑施工和工程监理工作是否符合标准需要用工程质量来衡量,在工程监理的过程中,监理人员对施工技术必须加强监理,从工程质量来看,监理单位注意提高本公司人员素质,完善相关机制和法律法规政策,就能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在施工质量提高的同时,对施工技术的创新同样起到先主的作用。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为建筑工程提供了一个重要保障。
建筑行业需要不断调整工程时间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利用施工技术的创新给工程带来时间和成本的降低,以适应社会进步和高新科技对效率和效益的追求。这样就会使得工程效率得到大大提高,由此可见在建筑行业及建筑工程监理行业中,施工技术的创新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5.2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相互发展关系
从建筑工程行业的整个发展趋势来看,建筑工程监理及施工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完善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建筑工程监理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和监督,不但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对建筑监理单位本身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加快监理单位向项目管理模式的转变。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种类也不断增加,对施工技术就有了更多的要求,仅仅依靠建筑行业本身是很难有所发展的,因此建筑工程对施工技术进行监督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有效促进建筑工程监理企业与建筑行业的共同发展。
6 小结
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建筑工程监理是建筑工程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监理企业来说,建筑行业就是它们依附的背景,与建筑工程行业间是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施工技术运用与创新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此可知,建筑工程将来工作与施工技术的创新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这也对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提出了了积极配合、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唐伟东,建筑工程监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07)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技术创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1.1 技术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时代趋势
自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建筑行业也获得很大发展。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在建筑施工实践中的应用比较落后。
生产力水平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程度,同时也作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仅为施工技术的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还能够反映出当前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此外,施工技术的创新叶能够促进相关生产力的进步,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当前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并不是很高,而且创新能力也不强,很难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个问题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所以,建筑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外部环境的需求和自身发展的情况,不断地提高自身创新水平,并把施工技术创新作为发展方向。
1.2 技术创新是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渐加深,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普遍应用。这些都为建筑工程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建筑技术创新的成本。在当前的经济时代,施工企业要想在建筑市场中发展壮大就必须全面发展,施工技术的创新也是当前经济发展所提出的要求。相比其他行业来说,建筑施工企业算是一项比较传统的行业,如果想要在大的发展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能够使用创新思想不断的谋求发展,创新是施工企业存活下去的基本方法,这也是一种自然法则,是不能够背离的。
1.3 技术创新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激烈的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强者才能够生存下去,一旦成为弱者,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有些施工单位已经认识提高自身竞争实力的重要性,但是在资金投入方面出现了盲目性,导致资金投入量很大但是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可能就会被淘汰。施工企业应该能够从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发展的需求来制定出科学的竞争策略。施工单位想要在激励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让自身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通过技术创新的手段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此外,施工企业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整个建筑市场的发展形势,通过市场调查、人员评估等方法,来确定企业发展的方向,以及自主创新机制的建立,实现技术创新后还应该在实践中应用,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再创新。
2 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水平的策略和建议
2.1 强化树立创新施工理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十分开放的经济环境,这也就说明了存在于其中的企业之间竞争会十分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来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形势。针对建筑施工单位来说,只有不断创新施工技术才能够使自身的竞争力增强。
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就有的,而是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在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开发商品和技术的额能合理,同时也需要其他技术的支持。施工企业在不断扩大自身资金实力和各项资源的同时,还应该坚持创新理念,加强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促进建筑施工各个环节的创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创新策略,进而实现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建筑施工企业不能够进行技术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被淘汰。
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就不能放弃技术创新的工作。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持续获利,保持较大的利润点,就必须坚持高效率的创新理念,这种高效率不仅表现在技术创新的能力强、速度快,而且表现在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强、速度快。
2.2 促进施工技术创新应用
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发展必须以坚持高新技术作为导向,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的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个趋势。因此在建筑工程
工建设管理中不仅要加强施工技术创新的力度,同时也应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诉求,即以经济提升为根本目标,平衡经济效益与创新程度,构建战略发展目标,完善施工技术创新的应用模式。例如,在针对外墙施工缝的问题上,硷导墙施工的质量很容易出现偏差,因此我们可通过取消硅导墙并选择在外墙楼层部位安装铁板模板的创新施工方式,来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2.3 完善施工技术创新机制
要完善自身创新机制,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搭建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灵活性强企业的组织结构,在施工技术创新上有自己独特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而由于建筑工程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不断地更新换代,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根本无法满足高创新性的组织的专业化、技术化和正规化等要求,因此,不仅要加强企业内部人才引进,更要对已在工作的建筑施工人员进行后期培训和考核激励机制的施行,加强他们专业性的培训和培养,重点放在灌输建筑工程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精髓,而绝不仅仅简单的检查监督工程质量,另外也要加强经济、法律和管理等其他相关方面知识的灌输,使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素养有质的提高。
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实例
以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创新为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便是当前众多现浇钢筋混凝土技术中创新施工理念的最直接体现,既能体现施工工艺的艺术性,又能充分满足人们的自然诉求,在简化操作施工环节的同时使施工及维修成本大大降低。再以外墙施工缝的处理为例。近年来,我国的施工企业在全现浇硅结构施工中,墙体大模板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施工质量也相应提高。但是,在对外墙楼层处的施工缝的处理上,仍一直沿用在楼层处墙体内做导墙的老方法。这种做法外墙每层只需支设一次模板,施工缝也只有一道。就是此处硅导墙的质量无法保证,其缺点被很多专家质疑。通过比较分析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取消硅导墙,改在外墙楼层处安放铁板作为模板的技术创新策略就可以完全解决此问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水平还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对技术创新并不是很重视,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也比较少,不能根据需要引进专业型人才,不重视人才培训工作等等。所以建筑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就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创新方法,同时学习国内和国外相关的先进技术和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l]杨嗣信.建国60年来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重大发展[j].建筑技术,2009.
[2]周伟.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施工技术创新;施工技术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number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units also have a rapid growth. Moder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to the intelligent, scientific, high-tech direction gradually, no longer limited to the simple structur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upervision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to carry out strict supervi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common development and mutual depende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supervision, analyzes its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uture, and to study betw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ject supervis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ontact.
Keywords: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的监理工作起步比较晚,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也不到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误区。监理工作没有渗透到建筑的施工阶段。建筑工程单位期望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而不断更新换代的施工技术,是促进双重效益同步实现的基础。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的关系,不是相互独立、割裂的。监理工作人员只有注重施工技术的创新性和科学性,才能保证监理工作的平稳提升。而完善建立体系,也可以改进施工技术。
一.建筑工程监理的具体现状
我国工程建设主体是由承包商、业主和监理单位构成,三方都处于平等独立的地位。建筑工程的监理方在保障项目安全质量、维护各方合法利益、保护社会利益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建筑业的监理工作起步较晚,目前依处于初级阶段。自1997年起,我国开始全面推行建设工程临理制。在现实情况中,监理单位需要注重“进度、质量、投资”三个控制方面,又要开展信息和劳动的管理。现定的法律法规并不能解诸多的现实突发问题。
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多采用“双重模式”的资质管理。该模式不但能够管理好人员的资质,也能控制好企业的资质。但我国监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比较低,多数监理人员只从事过一些简单的施工设计,并没有参与过专业的培训测试。这就使得“双重模式”难以取得有效实施。
二、建筑工程监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施工技术逐步优化
在新时期下,需要重点探讨施工技术的创新。而施工技术的创新,需要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加以促进。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企业需以高新技术为主要的发展目标,而建筑工程监理也要遵循这样的经济规律。我国建筑工程有着比较落后的施工技术,没有达到时代的发展需求。只有适当的调整完善好施工技术,建筑工程监理才有更好的发展形势。
(二)监理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工程建设行业的新材料、工艺和技术更新换代频率高,而我国监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基础都比较低,没有达到国际水平。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正逐步向技术化、正规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变,监理人员的素质却难以满足这样的高要求和标准。
(三)监理行业自身机制得以完善
健全建筑工程的自身机制,监理企业需建设好自身队伍,努力调节好监理企业的内部结构。建筑工程中的各类监理工作,都要有把握、有重心的加以完善。在企业的内部结构中,要对监理工作人员的考核机制进行加强,控制他们的培训费用和项目情况。注重对监理工作人员法律、经济、管理等知识的灌输,提高建筑监理人员的基本素养。不仅是企业内部的结构的考核,还要注重建筑工程的检验监督。
(四)监理行业的工作职责不断扩大
建筑工程监理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公正化、专业化、客观化的监理制度。该监理制度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内的每一项施工任务都达到明确的设计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监理方可以将施工技术表现出来的缺点和弊端汇总成为具有价值性的材料,发送给施工单位内的技术人员。这样,施工技术人员便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技术关。监理行业将会不断深入工作职责,了解施工工程的整体目标和设计理念,从而为施工单位制定有效可行的技术方案。
三、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联系
(一)建筑工程监理的发展离不开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能否达标,施工监理工作能够合格,都需要检验工程质量。为了更好的完成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工程监理部门常常会监督管理施工技术,完善施工技术的创新。而施工单位也属于监理单位的监管范围内。因此,施工单位所使用的施工技术,也会有一定的改进和创新。倘若从工程施工质量的角度分析,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不仅有效监理了施工技术和施工过程,而且还拥有了较多的工作经验,最终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程监理有效的促进了监理行业的壮大。而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创新,使得总体施工水平有效提升,改变了施工单位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地位。
(二)施工技术创新离不开建筑工程监理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新科技时代。建筑工程行业,一直追求“双重效益”的最高目标。工程监理控制管理好施工技术的总体质量,才可以稳定施工工程的进度,促使工程项目提前完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筑工程监理所实现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技术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而先进的施工技术,越能保证正常的施工进度,或者使得工程提前完工。
(三)两者相互促进
在新时期下,人们对建筑工程有着更高的质量要求,建筑行业也因此有了更大的挑战和困难。传统理念认为,施工单位的协助可以逐步完善施工技术的创新,这并不满足当今经济的发展规律。为了满足现代经济的规律,适应整个时代的发展,并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提高,必然会出现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单位所创建出的工作理论,不仅具有科学性、新型性和系统性,而且会使得施工技术达到一定的创新。
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与施工技术创新有着比较密切的促进关系。比较于建筑工程监理的当今情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估计。很显然,提高工程质量,需要监理人员、监理机制和施工条例规范加以促进。而在其中,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完善监理机制的内容、补充施工条例规范,能够确保施工技术创新,提升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并且,施工技术的创新,能够大幅度的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进步。
(四)两者共同发展
从整体意义上来看,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创新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今以及将来的建筑行业发展,需要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监理单位进行相应的监督协调工作,会促进施工技术的创新,完善和发展好施工技术,推进建筑行业取得良好的发展。并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好监理单位的技能,促进监理单位取得长远、良好的发展。
四、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创新的实例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让建筑工程内的施工技术创新拥有较大的发挥效用。例如,当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除了极为普遍的现浇筑钢筋混凝土技术,其施工技术的创新出现了清水混凝土技术。该混凝土技术不仅能够表现出施工技术的艺术性,而且能够确保人们的自然性速求。操作施工环节的简化,降低了施工和维修成本。处理外墙施工缝时,我国多采用现浇砼的施工方法。普遍应用了墙体大模板,提高了施工质量。但墙体内做导墙的方法一直在沿用。在对其监理时,专家得出,外墙楼层部位安放好铁板模板,可以保证砼导墙的质量。
结束语:
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工程施工质量逐步满足基本标准和要求。在新时期下,监理部门的工作范围增加了,监理人员也有了更大的工作压力。即便如此,我国工程发展的整体趋势依旧是工程监理的创造性。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监理部门能够确保施工过程正常顺利的开展。工程监理不仅要处理好施工进程、质量和成本等因素,还要对施工业主和施工单位的关系进行调整,使得施工过程能够顺利开展。仅凭现有法律并不能解决当今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杜秀娟.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7).
[2]郭青议.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3):25.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