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两种不同方法,但是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加强这两种教育方式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也是当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也是进行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进行这两种教育方式的融合,不是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本文分析了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并论述了这两种教育方式融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融合;途径
目前,在社会的发展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也经历过融合、再到分裂的过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逐渐变成了一种社会需要,实现高等人才的培养,就要加强这两种教育方式的融合。因此,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探讨和分析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现实需求
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中,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本来就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且这两种教育方式相辅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设置和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影响和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因此,进行这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
(一)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而且教育的发展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情况,因此,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就要对教育方式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变革。目前,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涉及到环境、资源和社会道德等方面,而且开始广泛的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给社会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由于当前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离,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些方面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只有在教育中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审视社会的价值取向,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给高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高校的教育中,一方面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还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现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虽然目前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但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分离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教育要加快转型,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人才的培养。
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一)人文科学是科学教育的价值导向
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科学教育是世界文明进步的基石,对社会的进程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同时,科学教育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思维形式和活动方式。但是,事物的发展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科学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引发了很多社会性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利用科学知识也难以进行处理和解决。对科学技术的过分使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人类自身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人类需要的,但是还需要和社会文明相结合,要实现的最终目的还是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运用科学技术,才能真正的体现其价值[2]。如果科学偏离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就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发展,所以,只有加强人文精神的指引,才能更好的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
(二)科学教育可以促进道德情感和理性的统一
科学讲求的是对真理的追求,人文主要追求的是精神品质的养成,这两方面的都有一些相似的价值属性,具有一定的融合性,也就是说,科学和人文是可以进行有效融合的。同时,在科学教育的发展中,既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还是一个有意识的人类活动,因此,科学的、求真的价值观统一于具体科学的发展过程,例如科学反对宗教迷信,体现出了求善的人文价值追求和取向。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使人类社会发生很大的改进,同时,人类社会的精神面貌也会有很大的更新,因此,可以说科学的发展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
当前的教育中,要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并不是将这两种教育方式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效结合。这种结合形式是全方位的,而且是对教育价值观、功能观和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具体来说,这种融合就是实现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两方面内容相结合,将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进行人文化的指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加强制度创新,并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人才的培养。
(一)树立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教育观念
价值观念是行动的指导,要实现教育中科学和人文的有效结合,就要积极的转变当前教育中的价值观念,转变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论是科学教育或者是人文教育,最终的发展目标都是人,都注重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实现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就要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统一。
(二)创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
在目前的教育中,要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就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例如实行“2+2”、“3+1”等一些教学模式的改变和更新,主要是在一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的教育和培养。这种教育模式的改变,可以对当前的教育基础进行拓展,让学生接触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价值观念影响,能够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4]。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目前社会的需求。
(三)构建科学和人文融合的课程体系
在当前的教育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实现教育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要将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纳入专业的培养方向,就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构建和专业方向相关的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调整过去的教学模式,发展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新课程、新专业,改进教学方法,让科学和人文实现更好的融合。另外,由于目前的教学中,存在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素质的培养问题,因此,要改变人才的培养方式,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加强教师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人文精神的养成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方面,往往需要教师来进行引导,这也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培养进行知识整合的能力[5]。另外,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面以及教学方式,在科学教育中彰显人文精神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质,在具体的问题分析中,既能够实现科学的思考,又能够接受人文精神的指引,不断进步。
(五)营造科学和人文融合的文化氛围
校园的文化氛围建设,对人才的培养和熏陶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注重科学和人文理念融合的宣传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在学校的教育环节中,要定期的开展一些人文讲座,学术交流会以及专题报告会等,对一些热门的话题和活动进行讨论,充分的培养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四、结束语
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当前的教育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教育发展观念。同时,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人才的培养。另外,营造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文化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作者:陈放 朱莉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肖林根.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阶段[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99-102.
[2] 肖燕飞,王丽.试析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78-79.
[3] 王前军.当前我国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审视[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03):65-67.
篇2
1.1构建创面外科学教育体系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然要求
由于全球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地震、台风、寒潮、泥石流、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与日俱增。自然灾害常伴有人员的伤亡,有大量急性创面需要处理[4]。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社会矛盾也进入凸显多发时期。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基本稳定的同时,却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另外,境内外敌对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他们打着“民主”、“宗教”、“人权”等旗号,在境内外实施了一系列恐怖破坏活动。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强化暴力恐怖工作,已成为当前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在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均涉及创面处理工作。现代高科技局部战争具有杀伤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伤亡机理复杂及新伤型、新伤类增多的特点。提高创面疾病的治疗水平和能力对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为适应当今社会对创面疾病治疗的需求,医护人员有必要接受系统的创面外科学教育。
1.2构建创面外科学教育体系是解决创面疾病
复杂病情的必然要求导致创面疾病的病因复杂,外伤、烧伤、感染、手术、内分泌代谢疾病、血管疾病、放射线、药物、高原或海域环境等均可导致创面疾病。导致创面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如糖尿病足溃疡是慢性进行性血管神经病变,涉及血管、神经、肌腱、骨骼等部位,常伴有感染;而放射性损伤创面难愈则与放射损伤造血功能,导致炎细胞、组织修复细胞功能受损有关。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也极复杂,慢性创面常合并感染[5],细菌构成生物膜会明显抑制创面上皮的再生,延缓创面愈合。老年人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角质细胞的功能下降,能量代谢紊乱等均影响创面正常愈合。为了应对创面疾病的复杂病情,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创面外科学教育。
1.3构建创面外科学教育体系是适应医疗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正在进行的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医改的重要内容。有资料表明,需住院治疗的严重创面疾病患者约20%,而约80%左右的创面疾病患者因创面小、损伤轻,通常在社区或县以下医院就诊[3]。基层医院开展创面疾病治疗工作能够极大方便患者就医,降低医疗费用,从而有效地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难题。我国地区间医疗水平差异较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必须进行系统的创面外科学教育,使广大创面疾病患者受益。
2构建创面外科学教育体系的可行性
有一批从事创面治疗的医护人员。我国烧伤外科治疗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创面处理在烧伤外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烧伤外科医师具备处理复杂创面的能力。多家医院具有采用各种手术修复创面的技术。近年来,国内许多医疗机构成立了治疗创面疾病的科室,多称为创面治疗中心或伤口治疗中心。有的由烧伤整形科扩展功能而来,有的系新建的综合性专业治疗中心,还有的采取以专科医师为中心、多学科合作模式[6]。这些医护人员经过适当培训,能够胜任创面外科学的教学培训工作。有创面疾病基础研究成果。目前创面疾病的基础研究开展较为广泛,对创面愈合机制、创面延迟愈合的分子机制、病理生理机制、组织灌注不良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菌负荷感染和坏死组织存留、细菌衰老、细菌生物膜等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新学说如糖尿病创面难愈机制的微环境污染学说、创面床准备理论等不断涌现。这些研究成果为创面外科学打造了坚实的理论基础。•451•创面疾病诊断方法不断进步。随着多普勒超声、血管造影等影像学诊断手段应用于创面疾病的病因诊断,创面面积和深度的数字化测定、创面组织氧供检测、创面压力和张力测定等方法用于创面的评估和分级,创面微生物快速检测用于创面感染诊断,创面疾病的诊断方法已较为完善。创面疾病治疗手段较为丰富。创面疾病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并趋于成熟。促进创面愈合的各种治疗方法,如创面应用新型敷料、生长因子、组织工程皮肤、酶学清创、负压治疗技术、高压氧治疗、激光、电、磁等辅助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已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除了传统的皮肤组织移植手术外,血管外科手术、自体干细胞移植术也已在临床开展。有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有了丰富基础理论、诊断和治疗手段,构建创面外科学教育体系已成为可能。
3建立创面外科学教育体系的思考
构建创面外科学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为: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和普及教育相结合的创面外科学教育体系。国家教育部门要制定全国各段、各层次人员的教学大纲、考核标准、教材,并对受教育者分层次实施,突出重点。以医学高等教育为基础,以医学继续教育为重点,同时普及居民的创面疾病基本知识。创面外科学高等教育。创面外科学教育应纳入临床医学专业各学制外科学的常规教学内容,这有利于医学生对创面疾病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外科学教材的总论部分应增设《创面外科学》一章;护理专业本科生也可在外科学护理中增设相关章节;应积极培养创面外科学的硕士或博士等高级专业人才;可先在烧伤外科、创伤外科专业中培养创面外科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条件成熟后,积极向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申请设立外科学(创面外科)学科,独立培养专业人才。创伤、烧伤外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应纳入相关内容。医学院校应建立和完善创面外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从临床一线医护人员中选取有一定基础、热爱创面外科的人员,经过必要的教师资格培训后充实到这一学科的师资队伍中。也可通过国际交流平台,采取出国培训、从国外聘请相关专家来我国进行授课等方式加快培养骨干队伍。聘用优秀的本专业专家教授担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形成培养研究生的教师队伍。创面外科学继续教育。在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创面外科学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应把在职医护人员的创面外科学继续教育作为重点,以满足临床工作的迫切需要。条件成熟的创面治疗中心可设立继续教育基地,接受各类医护人员进修培训。要充分考虑不同背景医护人员的学历和临床实践经历上的差别,进行有针对性培训,培训要注重实用性,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7]。要重视本专业医护人员的知识更新。可以在专业学会组织下,通过学术会议、短期培训班形式,介绍国内外创面外科学进展和创面诊疗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等。相关专业杂志可开设创面外科学专栏,为创面外科学的普及、交流、提高提供场所。应重视互联网这一继续教育途径,开设专业网站,以利于边缘地区和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学习[8]。
篇3
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策略和建议
实践证明:要想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为人文素质所包含的态度,情操,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是培养人才更为重要的基石和标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树立一套完整的规划,人文教育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
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树立人文教育的正确观念当前,高校教师必须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正确认识人文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意义,破除传统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打好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究根到底是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并为社会做出贡献。再次,要清楚了解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实践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习惯于“填鸭式教学”的学生可能会不适应,对此教师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丰富的经验,在实践中妥善引导学生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问题。
⑵灵活采取丰富的教学方法,善于挖掘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外语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任务型教学法,有情景教学法等等,教师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每个授课班级的具体特点和教材结合起来,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不应“一刀切”。在授课过程中,应把实践知识和教学大纲相结合,将所要传授的书本上的知识,与所要培养的人生态度,情感及价值观念共同融合,渗透于整个课程的讲解之中。从而既锻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又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心智,提高素养。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两者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上进的动力,而且能够培养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能力。总之,教师应付出较多的耐心,真心和爱心,以爱施教,以情育人,努力创造优秀的课堂教学环境及融洽的师生关系,力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使学生掌握知识,优化其情感,不断提高其人文素养。
⑶树立客观的多元评价观评价机制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评价不能单一以考试成绩和考级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包括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客观的多元评价观。其次,我们还应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及多种人文素养,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考试成绩与知识水平并不总是成正比,使学生能端正学习的目的,从而带动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使学业成绩与情感情操共同进步。再次,学校应建立一个教师间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多组织一些教学经验总结与交流会,让经验丰富的教师畅谈自己的教学心得,使各位在教学经验交流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结论
篇4
一、生物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1.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相融性
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有着共同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的思维是一个整体,都离不开人的大脑这一物质基础。有关研究得出结论,人的大脑中,左脑主要从事严密的逻辑思维,这主要是科技活动不可或缺的;右脑主要从事开放的形象思维,直觉、顿悟、灵感蕴含其中,这主要是人文文化活动所必须的。但人脑的两个半球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科学研究表面,人的左右脑的发展是彼此联系、共同促进的。与此相对应,人的两类思维及其结果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从而使人同时接受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成为可能。
2.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差异统一性
首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有差异的两类教育,人文教育以及人文知识、人文文化为基础,重在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格的内在价值;科学教育以科学知识、科学文化为基础,重在发展人的人力,提高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工具价值。从这个角度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内容、形式以及功能等方面是有区别的。
其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又是内在一致的统一体。人文教育赖以存在的基础: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一样,也源于对客观实际、本质与规律的追求,常常与科学的求真要求一致。而科学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科学知识,源于对自然规律的探求,人类旨在求真的科学活动如同人文一样,强烈地表现出求真、求善、求美的勇于创新、实事求是、造福人类的崇高精神品格。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都是完整教育密切相连、有机统一的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说,人文离不开科学基础,科学蕴涵人文价值。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非根本对立、水火不容,而是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
3.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单一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弊端日益明显。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新的课程改革中也开始注重两者的均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协调统一的,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实践证明科学工作者人文素养的缺乏和人文社会学者科学知识的贫瘠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物学科作为一种纯粹的自然科学学科,也必须与人文文化教育相融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适应多变社会的人才。
二、生物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具体途径
1.明确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才能;要具有开放的意识、国际视野及国际交往的能力;要有自主学习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要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即要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具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复合型的特点。生物教育教学与人文教育融合也应该根据这些培养目标具体设计安排模式和方法。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近期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生需要学会四种能力:学会认知(Learningtoknow);学会做事(Learningto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tolive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tobe)。根据这四个目标,也需要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2.合理设置专业
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变化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宽口径的教育。专业设置还应积极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通过专业方向的调整,在专业的不同方向上拓展,形成许多范围小、易调头的专业方向。要利用学科综合交叉的优势,通过自主设立专业方向,不断孕育新兴的专业,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生物学科的专业设置,应该结合具体人文专业方向,形成适合大学生学习心理的新型专业。
3.科学设置课程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课程内容丰富;第二,课程要综合化;第三,课程结构合理。生物学科与许多边缘和临近学科交叉,可以为与人文文化教育融合打基础。例如,当今高新生物科学技术教学中,如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课程的设置,均应考虑加入与之适应的人文知识,预留给教学以融合人文知识的空间,使大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接受人文知识和人文意识的熏陶。
4.灵活调整教学机制
生物学科教学环节除了采纳普遍的课程教学途径外,还要加大学术活动、课堂设计成分、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等部分的教学力度,以达到在教学中对人文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从而实现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全球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等人文文化和精神教育。
在这样的教育教学中,使大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文化的同时,受到人文文化的熏陶,接受积极的人文理念,同时引起他们对人文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承载大学人文教育的不只是专门的文科专业或院校,在理科教育或其他教育形式中渗透一定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知识,实行通才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感悟。”生物学教师应该突破专业束缚,不断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变革自身的思维方式。明了在生物科学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是可能和必要的,并在具体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通识教育和人文熏陶。
参考文献:
[1]唐华生,弘扬人文精神是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J],北华大学学报,2003,(04):67-70
篇5
关键词: 高校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融合
同志曾强调指出:“文化素质教育很重要,应当好好抓,理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人文方面的知识,文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这对高校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人才指明了方向。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科学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叉融合,也就成为当今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走向融合,是高等教育的必须选择,是未来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上,伴随着科学重要性的与日俱增及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中只限于寻求知识,割裂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互动,振荡了两者之间必要的张力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设置狭窄单一,分科过细,学科之间画地为牢,各自为阵,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失衡,缺乏驾驭多门学科的综合的知识能力,难以对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复杂系统展开综合性、交叉性的大科学研究。
2.课程设置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脱节。部分公共必修课占据了较多的课时,有些专业课程内容陈旧,需要不断的更新内容或者调整课时数,但是在办学过程中,一些学校和院系往往不是根据社会需求来更新调整,而是根据现有师资力量或教师兴趣来改革,同时存在随意更改或设置课程的现象。专业内部课程之间缺乏完整的逻辑结构体系,甚至相互脱节或相互冲突,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课程设置定位不当。综合性高校和专业性高校、名牌高校和地方普通高校、教学型高校和研究型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各有特色,但有些高校和院系往往采用照搬其他同类院校的方式,难以体现自己的特色。
3.文、理、工、经、管学科分家,使学文科的对现代科技知识知之不多,科学素养薄弱,很难跟上时展的脉膊,深切感受科学文化深层中那气势磅礴的震撼力量。而学理工科的对文、史、哲、经、管较少涉足,只注重理工科知识,不注意对人文学科知识的吸取,甚至产生厌恶心理。导致受教育者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思路闭锁,思维空间狭小,文化品位不高。正如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所说:“目前中国教育发展的最大危险是人文精神的缺失”,而这“可能让我们损失了一大批像苏步青、钱伟长一样文理兼容的大师”。
4.多数院校在办学思想上强调培养专门人才,过于强调对学生进行专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某一领域的专家,为社会即时服务,存在着“职业至上”的思想和“功利主义”倾向。在人才培养上主要立足于适应行业的需要、部门的需要,导致“急用先学”的功利主义,把人当作“工具”、“人力”来生产。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5.高校学生道德观念淡漠,个人本位凸显,重功利轻理想。高校学生不道德、不文明行为或违纪违法行为明显增多。有些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减退,甚至出现了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他们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片面理解个性发展、自我奋斗,将个人与社会割裂开来,强调自己是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出现了片面追求物质利益,“金钱至上”的现象,而理想追求则受到了冷落。这样的人才走向社会无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缺乏爱岗敬业的崇高社会责任感,没有发展的后劲。
6.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偏低。由于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习专业知识,除了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很少接触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和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文、史、哲、法、艺等学科的知识较贫乏。在天津大学的一次人文素质状况的问卷调查中,523份问卷中回答“通读过十种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占总人数的5.7%。这表明当今像天津大学这样的国家重点大学的学生,有94.3%的人没有系统地读过民族历史上至今还影响着我们文化传统的优秀作品。
7.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往往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偏重于对已有知识的应用,忽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习惯于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往往忽视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导致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等创造的源泉逐渐干涸,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养成。而狭窄的专业教育,极易导致学生缺乏个性,使他们的潜在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二、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回顾我们教育发展史,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一直是我国历代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努力研究的主要目标。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大学理念引进中国高等教育,并使之成为教育实践的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先生。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宣传并落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交融的理念。他说:“那时我们又有一个理想,认为文理是不能分科的。例如,文科的哲学,必根基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终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从前心理学附入哲学,而现在用实验法,有同一趋势。地理学的人文方面,应属文科,而原于地质学的冰期与宇宙生成论,则属于理科。”类似这样关于文、理科交叉的论说,在蔡先生著作中可以找出许多。蔡先生不赞成教育上的绝对主义,也反对学术上的绝对主义,主张“兼容并包”。历史地看,的教育理念不但奠定了北京大学100多年来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而且完整地表达了我国教育家们的共识,这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对今天加强高校人才培养,进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国不少教育家们认为,中国大学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只是具有某种技术性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国情操、高尚人格,且具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教育家梅贻琦曾有一句名言,即“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应有渊博的知识,且有汇通创新精神;大师不同于一般的专家。他特别指出,大学的工科教育在培养人才上,除去适当技术化外,应充分地人文化和社会化。科学家竺可桢担任浙大校长时也有类似的思路。他强调,大学如果只是注重应用科学,而置科学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谋道”的办法。大学如果只是为学生谋求职业,其要求未免太低,大学是“谋道”,即追求真理、光大学术、推进科学的场所,因此大学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这些思想在今天及未来的教育发展中都有参考价值。新世纪的竞争和挑战,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但是要培养有一定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原创性成果的顶尖人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综上所述,就是要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起来。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在给我国召开的“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高级研讨会”的贺信中说道:“科学、艺术、人文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追求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联和均衡,是人的创造力的本能。如何将青年学生的这种潜在的本能发掘出来,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任务。”人们可以看到,在许多诺贝奖获得者中,自然科学方面的科学家大多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也有很高的修养。这些修养对他们一生的创造发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近百年来,中国老一辈科学大师,在专修科学之前,已有很高的人文修养。人文修养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造就科学的灵魂。作为科学大师,他的成就是科学成就,其实是人文精神为主导的成就。老一辈科学大师,人数极少,却是“人文・科学”类型的典范。中国高等教育的“科学”阶段有“人文・科学”类型典范。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文”阶段也有“人文・科学”类型的典范。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要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因而也要求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很好地融合,这也是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
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和当今应该坚持的教育理念,急切需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良好的科学素质。
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高校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使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科学教育重在知识教育,工具性的训练,本领的打造,讲求知识的实证性、抽象性、严密性、直接性和功效性,以有效地指导学生今后在科学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教人如何做事的。人文教育通过对人的精神、心理、伦理、思维、文化、艺术、历史的考察,起到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教化,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升华境界,提升文明。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化,给予人人道主义、人性化的关怀,丰富和发展人类的精神世界,是教人如何做人的。当今社会全面进步,不但取决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取决于精神文明的发展。没有人文的发展,将导致精神文明落后、人的道德水平低下、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制约,物质文明将很难发展和提高。正如杨叔子所言:“科学是立事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受人宰割;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为人奴。”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高校学生具备优秀的德道思维。科学的思维,是严格的逻辑思维,保证思维的方向和正确性,是正确思维的基础;人文的思维,是开放的形象思维,是直觉,是顿悟,保证思维的活力与灵动性,是思维原创性的主要源泉。两者融合才能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既有正确的基础,又有原创性的创新。
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个体发展。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科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对人们的学习能力与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个体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人们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有赖于科学乃至科学教育提供物质财富,另一方面更需要人文教育提供人文素养与精神财富。从一定意义上讲,追求人之为人的价值取向乃是生命意义的真正所在。同时,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思维能力,而且必须有创造的激情、动力与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在当今社会,只具备一种文化素养的“单面的人”是很难适应社会的。因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正是满足个体发展过程中物质与精神需要的客观要求。
4.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社会发展。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在为人们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由于人们对其不合理的利用也产生了诸如环境危机、能源短缺及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是难以满足需求的,相反将使问题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重新审视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才是适应社会现实需求的正确选择。
5.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从形式、内容到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地得以完善和发展。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必须更好地适应转型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需求,主动加快改革与发展,努力充当好科技发展的“动力源”,经济增长的“促推器”和社会变革的“智囊团”。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必须在加强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精神,将大学发展成为传递科学知识与体现人文关怀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采取的主要措施
1.转变高等教育价值观念,确定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和的先进教育理念。要树立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树立人文与科学两种知识、两种精神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树立高等教育既是专业教育又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要把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摆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位置,要把教育理念创新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要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作为教育理念的重要方面。
2.要创设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基础和通才教育,以必修课形式进行文、理兼容的普通基础知识教育。如美国、日本大学第一二学年通常不分科,全都学习包括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等普通基础教育;(2)跨学科设置课程,促进文理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使之有机地融为一体。在理科大学设置文科院系和专业,文科大学设置理科院系和专业,达到改良人才成长“土壤”的目的,完成两大部分在大学层次上的融合。根据资料显示,英国的许多大学近年来多数课程都是两种以上科目结合成一个课程,这种结合课程占所设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3)大量开设选修课,给学生补充一些交叉学科的知识。目前发达国家高校选修课程一般都占课程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如麻省理工学院要求每个本科生必须选修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中8门课程。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应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不断深化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3.要重视以真、善、美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要使大学生不仅学会做事、学会交往,更要学会做人,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全面人才,而不是只懂科学、不懂人文的“单面人”。梁思成先生早年就呼吁学生改变懂文不懂理、懂理不懂文、文理分家的现象。只有科学与人文素质交融起来,才可能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真正的创新人才。
4.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基本方法。创新是教育的生命,也是大学教育的关键。新世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宽厚的科学知识基础,有善于抓住机遇,跟踪和占领科技发展前沿的能力。培养世纪需要的人才,就要强化他们迅速适应变化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并能根据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条件,作出正确的决策,求得自身的发展。
5.重视高校教师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教师人格的感染和启迪。因此,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于一体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言行中自然彰显的人文与科学精神。教师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师表,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贯穿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对教师进行培养,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使教师从过去单一的传授“专业知识”成为一个懂得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的颇具人文历史知识、颇具文化修养的“文化人”,以影响和激励学生。定期评选“十佳教师”、“学生最满意教师”等,树立师表形象,增强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以此影响和教育学生,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上发挥作用,使其融合真正落到实处。
6.构筑平等互动的教育平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引路人,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善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宽容、不唯专业的氛围,让学生去体验、感受。在这种气氛中,学生就自然会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谦虚谨慎、和而不同、互相尊重的人文精神。学生接受了蕴涵着人文精神的专业教育,人文性便随着知识渗透到了学生的人格之中。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高等院校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意识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学生社团建设,重要节日或纪念日文艺汇演,校广播站(台)和电影院建设,图书馆和文体馆以及阅报栏和宣传橱窗建设等。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优良的校风精神,发挥其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塑造功能,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品格,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创造良好的条件。
8.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培养的空间。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参加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献身祖国建设的实践,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和科技服务等活动,亲身体验劳动人民的优秀思想品德,学习人文精神,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语
总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真正做到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融,有了这个基础,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提升,中国的高等教育才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在国际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思想教育研究.2005,(10).
[2]教育探索.2004,(5).
[3]中国轻工教育.2005,(4).
[4]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4).
[5]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9,VOL3,(3).
[6]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VOL31,(4).
[7]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VOL25,(3).
篇6
“人文教育重在养精神”。然而当前的做法存在着诸多误区。如大量增开人文类课程,现实证明,当前增设大量人文类课程不过是“多开门课多学门艺”而已,因为拥有人文知识并不等于就具备了人文精神,“知道为知,体道为德”,只有通过个体的内心体验、感悟,更主要的是通过实践,才能由知识层次上升为精神层次;其次,当前的许多人文教育内容远离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特征与学生的学科背景和实际需要,更导致了人文教育的苍白无力甚至反感。因此,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真正融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理工科课程表里增加几门人文课程,或是让文科学生学点数理化知识。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文件中所强调的:“面对复杂的需要,为了避免课程超载,解决的办法不是像现在这样在已有内容中增添新的因素,一门门罗列新的课程,而应考虑到各门课程的互补性和整体的教育目的,把所有因素有机地整合成一个个新的复合的整体。”,对理工科教育而言,就是要把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培养人文精神与传授科学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的关系。
理工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专业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是告诉学生“生存”的本领,却很少涉及“为何而生”的引导,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严重不足,学生缺乏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正确理解,人性为技术和物质所俘虏、吞没。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加强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教育。正如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所言:“(大学教育)不仅赋予我们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还使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高等理工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该是有道德、负责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除了要求掌握比较专门、比较高深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具有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外,还必须具有从事科技工作的职业道德与体现人文关怀的世界观,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因为在这休戚与共的个人-社会-自然复杂生态系统中,“人”和“事”,已是很难分开了,个人、社会与自然命运往往是紧密地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理工科教育必须从片面的专业技术教育转到全面的素质教育上来,在加强专业能力与素质训练的同时,更多关注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培养,造就有道德、负责任、充满人文关怀的专业技术人才。
理工科学生完成科学范式转变,形成新的思维范式的重要手段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综合性及跨学科性发展为主导趋向。不仅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各自的领域里出现了许多边缘和交叉学科,而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结合也日益紧密,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自然科学中的概念,如控制、反馈、信息、系统等也日益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中,而人文社会科学也在不断了影响与改变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促进了人文、社会科学现代化,也使文理学科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并相互渗透交叉,形成文理交叉融合之势,涌现了大量的文理交叉学科如认知科学、思维科学、脑科学、复杂性科学、人工智能等,而复杂性思维范式就是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汇流而成的杰出成果,它让人们以全新的视角观察社会与自然,重新审视与思考许多我们所忽视或无法解释的现象与事件,带来了思想观念与研究方法的革命,必将深刻地影响人类的未来发展。要正确理解与领会复杂性思维方式,其基本前提是同时具有较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强化理工科专业课程的人文性措施与方法
1将学科的“论史哲”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专业课历史感和文化性
“论”是指学科的理论体系,“史”是指学科的发展史,而“哲”则是指该学科的哲理蕴涵。科技绝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首先是人的活动,是人类智慧、情感、个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任何一项科学成果中,都必然蕴含着科学家们的辛勤的劳作、坚韧的毅力、大胆的创新以及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高尚品质。忽视了事实的背后的文化、精神,忽视了科技作为一种实用工具之外蕴藏的意义、精髓,就必然造就出只知事实而没有内涵的学生。然而,“当前我们的科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缺陷,就是缺乏历史感和缺少关于这座大厦建造过程的重大历史知识”,……学科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以“纯粹的”、“修正的”形式逻辑地展现人类科学认识的“终极”成果,真实的认识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曲折被拉直了,科学探索者的观察、困惑、沉思、试探和创新的智慧之光被掩盖了,历史意识干净净滤掉了。“只见物不见人”,课程只是纯客观地去讲述“物”的知识,而缺乏人认识“物”的主动性与人对“物”的“态度”,学科成了冷冰冰的事实陈述和深奥、玄秘、繁杂的公式演绎,失去了学科本应具有的文化性和历史感,其人文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因此,科学作为一种文化、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晶,它是整体性的,是有历史生成性和连贯性的,它的教育过程也应是一个把“凝固的文化激活”的过程,教师通过揭示科学文化的精神和智慧,把科学的传授和学习转化成历史上科学文化创造者与今天学习者之间的对话。充分挖掘学科史料,将史中记录的真实、丰富的科学家学术生涯和曲折起伏的科学演变过程有机地融入课堂,将科学发现的真实过程展现出来,尤其要把那些反映科学家进行研究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所经历的失败以及影响等复杂情况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用具体生动的科学发现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从科学形成的历史中感受前人在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所表现出的巨大创造智慧、不畏崎岖的坚强毅力和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启发他们对从事科学事业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心灵的震撼,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每个学科都有着丰富的哲理蕴含,如物理学理论的发展,最集中、最本质地表现了人类对世界图景的认识,从“绝对时空观+中心作用+机械决定论”,到“相对时空观+相互作用+决定论”,再到“量子态+不确定性+几率决定性”,直到现在的“整体依赖性+动态性+复杂涌现性+自组织性(相干性)”全新观念,它告诉人们每种新理论的学习,都伴随着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的变革,但始终不变的是科学家们“对大自然存在着和谐、秩序和规律的坚定信念”“对自然规律的简单性和普适性的洞察和欣赏”与“对真、善、美的内在统一性的执着与追求”,支撑他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顽强探索在科学的道路上。因此,揭示学科的丰富哲理蕴含,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将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改变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在潜移默化中转化学生人格
每一位教师对教学科研的敬业态度、对人生与社会的责任与抱负,乃至待人接物的仪态风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教化作用,这种影响力是自然的,非强制性的,而作用却是巨大的、长远的,它能够深入人的心灵底层,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因此,必须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文社科类或文化素质课老师的事情的传统观念,尤其要转变专业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注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人文修养,使自己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得到净化,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完善,成为学生最直接、最可信的榜样,身体力行地去感染和影响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其次,为了更好地强化自己所授专业课程的人文性,专业课教师不能只熟悉自己所教的学科,还应具备对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进行整合的能力,尤其要研究学科发展史、文化社会学、教育哲学等,通过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专业课教学更丰满,更有生机与人性。
3充分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纽带,充分整合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通过精心设计基于实践、融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于一体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提供高效的学习平台与助学手段和形式多样的、方便快捷的沟通手段与渠道,既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与压力,又能为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反思、互相协作、共享资源与成果提供跨越时空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教师和社会之间和谐、真诚的信息共享与情感交流,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交互中建构知识、体验情感和培养个性。此外,通过建设一些专题网站和个人网站,引导学生围绕所学专业与学科展开如“学科历史与社会影响”、“学科代表人物与及其对学科发展的影响”和“学科未来与社会发展”等各种各样的专题调研与讨论,同时,广泛发动与吸收更多的各阶层、各地域的各界人士参与进来,共同讨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专业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调研与讨论中了解本学科历史人物、社会影响、以及它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加强与社会各界人士的沟通与了解,从而加深对学科与社会的理解,更好地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4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与社会性
其基本理念是超越自然、人文和社会各学科的传统界线,以整合的方式开发科学课程,强化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问题学科内容,既说明科学是人和自然永不停止的对话过程,是人类追求卓越、不断创造的杰出产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表明了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以确立关于科学的正确社会评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关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同时,学会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注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鼓励与引导学生开展与专业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和企业,加强教育与社区之间的互动,既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又可以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
此外,还应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安全温馨的互动情境、形成良好学校风气与学术氛围,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在充满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环境中实践人文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人文精神。
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学科教学;人文教育;重要性
学科教学和人文教育,作为两种基本的教育形式,有着互相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那么作为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师,应该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其素质教育的功能,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呢?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侧重学科知识的讲授外,还应找出学科中潜在的人文教育功能,这将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人文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文化和人格方面的教育。因此,在学科教学中重视人文熏陶,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德、智、体也得到发展和提高。接下来,就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这一重要内容做一些探讨。
一、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在学科教学中关注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这个教育功能进行挖掘和发挥,为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平做出努力。随着社会高度化发展,许多高科技被广泛地引入到现代生活中来,同时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合作越来越广泛,对人们各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使诸多有综合能力的人才特别是具有人文素质的人才备受青睐。为实现学科教学朝更有价值的培养人才的方向发展,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人
文教育,是对学生日后发展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一种教学选择。
二、学科教学中人文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意义
那么作为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们讲授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是最起码、最基本的工作职责。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从理论上对学科所涉及的知识、技能进行高度的总结。使学生可以学习到较专一、系统的知识。但学科教学,并不是单一地只为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而是促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从中学到更多可以改变思想,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智慧,使自身综合素质从更深层次上得到提高和满足。使学生将所学真正运用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当中,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使自我价值真正得到体现和发挥。
三、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
学科教学中理性精神的培养,是将人文教育融入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真正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有专业的文化知识,同时还具有崇高的精神品格。通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渗透、培养、塑造出学生不同的人文气质及勇于进取,为美好理想而敢于奋斗追求的精神。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四、学科教学中创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
创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是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人文教育的一种方式。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避免一味地以成绩论英雄,以分数论成败。分数从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科教学成果的肯定,是对学生付出的回报。但不是所有的优劣、高低都可以用分数来评定,人文教育的氛围,首肯学生对真、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通过人文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识到自然界是辩证、统一的,是和谐且美妙的。
五、学科教学中对培养学生有科学思考,创新的能力
“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认识。
有勇于怀疑、敢于挑战的精神。任何理论都需要实践来进行验证,经不起实践考验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学科教学的目的,除了要学生学习前人的优秀成果,还要培养学生科学思考,勇于开拓、创新的能力。
篇8
1.高等医学院校人文和科学教育相融合是新时期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既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同时指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促进文理交融”。就医学院校来说,学生从进校的那天起,就基本上泡在医学专业课程里学习,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科类课程学得很少。然而医学教育的本质不是把人塑造成知识的载体和工具,而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的品质。只懂专业技术而缺乏哲学思维和艺术气质的人,只能成为“工匠”而难以成为“大师”。一个合格的高水平的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要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远大的世界眼光,要能够以哲学、伦理、道德、法律的观念为指导开展医疗服务和医疗实践,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和人际关系。因此,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至关重要。
2.高等医学院校人丈和科学教育相融合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2l世纪的医学模式从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主张从整体性上来认识人、理解人,也就是不仅仅把人当做生物体来看待,而是要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来全面分析和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这就对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医生,只见疾病,不见患病的人,只重视人的生物学属性,把病人看成没有血性的生物学个体,而忽视人的社会学属性,不能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多视角看待病人、看待病症。这种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意愿不相符合。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医学也由过去的以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因此,我国的医学教育应积极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体现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相互交融。
3.高等医学院校人文和科学教育相融合是医学工作者职业属性的内在要求。首先,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科技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出现了一系列医学科学本身无法解决的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但是,这些医学高科技犹如一柄双刃剑,既能为人类带来福祉,也可能使人类遭受巨大灾祸。在研究和应用它们的时候,如果没有高度的医学人文精神来引领,医学就很难保证完全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其次,医生以人为服务对象,担负着保护人类健康的神圣使命。职业的崇高性要求医务人员自身必须是一个具有丰富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的人,否则,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会因人文精神的缺乏而化为空谈。
二、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功利主义教育观妨碍了医学院校推进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相融合。教育理念是办学模式的灵魂,一定的办学模式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和生动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其负面影响则导致急功近利成为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反映在大学教育中就是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大学教育几乎成为清一色的职业培训机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功利化的思想从各个方面对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形成强烈冲击。一方面,由于激烈的竞争和社会上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医学院校必须把办学精力主要集中在培养医学生的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上,存在着重视医学技术教育、轻视人文社科素质教育的倾向。另一方面,医学生也同样存在着重视医学专业知识和医学技能的学习、轻视人文社科课程学习的问题,认为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助于自己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助于自己今后在竞争激烈的工作岗位上站稳脚跟,而人文社科知识的多少、人文素养的高低似乎并不直接影响今后的就业以及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放松了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2.片面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构阻滞了医学院校推进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相融合。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认识上的偏差,当今我国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有着明显的缺陷。本科生的人文社科类课程除了公共政治理论课和医学伦理学作为必修课开设外,其他人文社科类课程均为选修课,而选修课基本上是依据教师的个人兴趣开设的,缺乏学科的整体性规划。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呈现出设置偏少、学时偏少、投入偏少的“三少”现状,各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而在国外,医学院校开设人文社科课程非常普遍。西方国家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大致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三大类组成,其中人文医学课程占总学时的比重,美国、德国多达20%一25%,英国、日本约为10%一15%,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等成为人文医学课程的主干课程。可见,人文社科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相结合是世界医学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
3.高素质师资的匮乏限制了医学院校推进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相融合受应试教育和传统学科范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各医学院校承担人文社科课程教学的教师,普遍对医学基础、临床治疗、医学科研知之不多,即使是从事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教师,情况也并不乐观,而医学课程的教师则缺乏比较深厚的人文素养,造成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同时,人文社科课程的教师缺少通晓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公关学、医学美学等多学科知识的通才,视野比较狭隘和局限,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和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素质的“单向度”成为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推进医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优化融合的对策
1.大力倡导人丈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融合的理念,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实施素质教育。医学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相互融合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培养学生过程中必须将提高人文修养和增强科学精神有机融合起来。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疾病不仅与人的生理因素有关,而且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仅仅从生物学的视角来认识和看待疾病是很不充分的,还必须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以及三者的结合上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医学教育必须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彻底摒弃过去单一的医学专业教育观,大力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既培养其科学精神,又培养其人文精神,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互交融,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2.积极构建有利于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教学体系。(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有计划地进行学科整合,建立多层次、多学科的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体系。主要是加大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重,将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作为必修课开设;注重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把医学人文教育以及与医学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交叉学科课程,如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患沟通技巧等纳入到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加强人文社科选修课程建设,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设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美学、管理等门类丰富的选修课,满足学生求知和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和优化设置,教育和引导医学生确立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的医学观念,正确认识医学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增强关爱生命、关心病人、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2)强化实践训练环节。要打破原有医学教育中基础与临床脱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尽早进入临床,使他们在与病人接触和沟通的体验中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同时,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街道、乡镇,开展义诊、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基层医疗卫生现状调查等丰富多彩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增长才干,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3)鼓励科研创新。为促进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唤起他们从事科学的热情,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在医学生专业教育中,应鼓励和帮助医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可建立“医学生创新平台”,将学校所有研究型实验室向学生开放,使他们能够较早接触实验室。启动“医学生科研基金”,由学生组成团队申报课题,经答辩后可以拿到项目的资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接受选题、文献调研、开题报告、实验操作、数据处理、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等一系列科研训练。(4)改革考试制度,完善考评体系。改变一卷定优劣、分数定优劣的做法,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入考核内容,使考试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平台。
篇9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中学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的主渠道。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语文教师是有所作为的,并就此作过一些探索。
1 挖掘教材进行人文教育
“文学即人学”,高尔基的这句名言道出了文学与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教材选编的大量文学作品都是极具人文性和艺术性的佳作。学生通过这些作品的浸染,受其形象的影响,日积月累,自然能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月色下的荷塘,故都的秋,这些让“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的自然景观;“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些余音绕梁,激起心潮的动人旋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缠绵爱情;这些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素材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项脊轩志》中的“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荷塘月色》中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这是多美的自然景色。
高中语文课本,内容丰富,蕴涵着多方面的思想内容,因此,我们要根据课文内容,挖掘其内涵,并适当拓展延伸,让学生获得心灵的启迪。例如学习演讲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要让学生了解恩格斯同马克思之间情同手足的战友关系,更要理解马克思在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的杰出贡献,学习他崇高的人格品质,使之成为中学生心目中永存的光辉形象。当师生共同剖析“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句时,再适时介绍马克思拥有的哲学博士头衔,凭他的渊博学识,完全能够衣食无忧的,可是他却选择了同资产阶级和不合理的制度开战,宁愿颠沛流离,这是多么巨大的牺牲精神啊!其高尚的人格和磊落的胸怀可钦可佩!联系当今“感动中国”的人士,说明人类生生不息,为他人为社会造福的思想永不磨灭!语文教师要把握教材的人文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陶冶情操,培养高尚品质,促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立足课堂教学,培养人文情感
人文情感对人的影响往往是终生的,不可低估。人文情感的教育应该作为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并有效地在教学中予以实施。课堂教学中,我注意用多情的心去感悟,用多情的嘴去抒发、用动情的话语去感染学生。《孔雀东南飞》中催人泪下的夫妻情;“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的别离情,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极好材料。我让学生反复吟诵,使学生入情入境,产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还通过字、词、句及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把人文教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分析中。如讲授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悲愤”这一厚重而又深广情感的外在形象意义;烈士们在弹雨中殒身不恤的“事实”等。引导学生联想到历史上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仁人志士。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头脑去审视作品中的善恶美丑,培养起人文素养。
语文课堂上,还要注意时时唤起学生做人的良知,让善与爱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把残疾人的痛苦抒写得淋漓尽致。一个人一旦得残疾,就丧失了部分生活权利,如果再无出路,让他们陷于绝境,就很可能由绝望而至轻生。社会应该以母亲的心关爱他们,让他们也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残疾人也有成就感,只要根据他们的条件,提供适当的发展空间,他们是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的,有些人甚至能做出杰出的贡献。我们应该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决不能歧视冷落残疾人,应该给以更多的关爱。
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有浪漫的爱情故事,有动人的传说,有精妙的哲理,有振奋人心壮举,有气壮山河的壮美诗篇,这些给我们提供了在课堂上实施人文教育的可能。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深思的。
3 创设机会表现人文精神
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就得让学生有机会表现人文精神。当前的学校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理解人、关心人的人文精神,那就要给学生创设关心人的机会。 如 在讲授课文《我不是个好儿子》时我开篇用几幅动物图片来体现动物的亲情关系然后引用四川地震中那个母亲留给襁褓中的孩子未发出的短信的故事导入,激起学生的亲情之爱,讲课过程中用阎维文的《母亲》这首歌做背景音乐,分析文中母亲的伟大,学生大受感动。然后再让学生交流自己与母亲的故事,唤醒他们的孝心。最后在满文军《懂你》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学生在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学会了珍惜亲情和懂得了母爱的伟大。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人文教育的升华。
一个人的情感可以从外部事物、他人的情感来获得丰富。我很多时候都有感情地导读课文,有时候还伴以名曲,如朗诵《再别康桥》时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音乐;朗诵《孔雀东南飞》时伴以名曲《化蝶》。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情感。
英国有这样一句谚语:一夜之间可以造就百万富翁,培养一个绅士则需要三十年。如果说传统的语文教学培养了很多的“富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就会培养出更多的“绅士”。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都将人文教育渗透其中,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本身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存亡,关注自然的变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那么,语文学习必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良好个性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秦训刚、蒋红森主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 邢永富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3] 苏立康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篇10
大学的学习是不同于高中的,老师的讲授只起着引导的作用,大部分知识的习得还是要靠学生在课余时间的自主学习。进入大学,随着专业的分流,每个学生都进入了某一领域的新的学习活动中,有可能与高中开设的课程完全不同。一些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自己的专业中,从而忽视了全面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他们可能只接受科学教育,也可能只接受人文教育,没有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其他领域知识的渴望,也没有提自身综合素养的意识。
社会价值取向的干扰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已成为重要的生产力。21世纪,对科学人才的需求已成为了大学的培养任务。因此,不少学生认为科学技术是真才实学,人文社科是“空头理论”,以致不注意伦理道德和文化礼仪的修养,不讲诚实、守信、勤奋、敬业的基础文明,而时时表现出利己、享乐、无知和鄙俗。
这些问题的出现,其根源在于我们重科技轻人文的功利主义的社会价值观,从而影响了教育观,导致在教育目标上强调为生产服务,为经济服务,突出科学教育,强调书本知识,却忽视了情感体验和心灵的沟通。而社会对人才指向性的需要,也干扰了学生选择性的学习,学生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只学习与岗位相关的知识。
高校教师知识结构的单一,缺乏全面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在过分强调院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的专业化要求的影响下,我国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也表现出文理分离的倾向。
很多老师被局限在一个狭窄的学科领域,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内涵缺乏认识。而老师是高校教育的开拓者和引导者,他们的行为和观念是要影响学生的,所以对于人文学科的老师,让他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难以想象的。相反对于理工科的老师,让其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也是比较困难的。可想而知,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并不能得到全面完整的教育,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其他学科的意识,所以教师知识结构的单一也成为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不完全融合
在我国的部分高校,学校既重视人文教育,也重视科学教育,但是并没有将二者彻底的融合起来,这类现象在综合性大学表现较为突出。读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学校为其设置的课程是围绕专业核心来的,这些课程教授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除此之外就是学生必学的公共课程,如公共英语、计算机、政治、体育。在某些大学,这些公共课程一般在学生大一、大二学年开设,每周课时也就大约为2—3节,但关于历史、德育、文学、社会学、这些人文学科的开设几乎是空白的,学生陈丹怡孙卫我国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思考们甚至不关心国家时事,不知道历史,不懂得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没有责任感和历史使命,甚至没有基本的流畅的表达能力。
与之相反,那些文科专业的学生虽然有强烈的爱国情操,懂得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也重温历史,放眼世界,但是由于大学课程缺少理工学科的开设,如生物、物理、经济、制造等科目,这些学生在面对生活时动手能力差,缺乏基本的常识,不了解自然和生物的规律,在竞争激烈、现代化快速的社会,难以成为社会即刻需要的可用人才,所以这些学生的就业前景往往十分艰难。
促进我国高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建议
(一)树立人文与科学融合的和谐教育理念
1.构建正确的人文教育理念。人所获得素质大多都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的不断学习中而获得,通过教育的洗礼,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对于人文教育的定位,社会存在着两种误区,一种观点认为通过人文教育,学生掌握了哲学、历史、美学、文艺等各方面的知识,那么人文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文教育是种空洞的教育,对于人的实际能力的锻炼和社会竞争力的提升没有多大的作用。这两种看法都是狭隘的,决不能夸大人文教育的功效也不能低估它的作用,因为要求学生既会文学哲史,又能数理化,还能吹拉弹唱,这是不可能的,至少是不能普及的。
大学生通过教育,其实需要的更多是头脑自由、视野开阔、独立自主和自然发展,人文教育讲求的是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例如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对某个历史人物或者历史时间就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这种评价多了,通过现实生活的提炼,便会形稳定的价值观,指导他们的行为,学生的人格也在教育中逐渐完善。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给人文教育定位,人文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人文教育又是万万不能的,尤其是在大学的教育中,人文教育需要被重视也需要被合理的发挥其作用。
2.人文与科学融合是一种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也是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更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选择。1996年,国际21世纪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加以重新安排,这四种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就是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学会做事就是学会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学会共同生活即是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即是适应环境的能力。从它们的内容来看,其实就是科学与人文融合后的产物。“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行动上的自觉”。只有牢固树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育理念,现代大学才能成为人类先进文化传播的基地,才能造就出具有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二)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是教育的关键环节,应该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在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方面的作用。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以满足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目的是众多教育改革的首选对策。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和院系的作用。如今,我国的许多非综合性理工科院校都开设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成立相关院系,不仅丰富了学科布局,而且通过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在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校园学术活动、学科交叉等各方面都对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实践表明,在理工科院校开设人文院系和专业是开展人文教育的组织保证,人文院系的教学活动对高校人文环境的塑造、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专业与教学计划调整。应正确理解融合的涵义,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加强两者的内在联系和互相渗透,赋予素质教育以全新的融合内涵。通过专业和学科的调整,合理构建专业和学科结构,修订各专业的教学计划,重点突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综合性专业和学科的建设,在课程设计上应更加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加强各个专业教育计划中的综合性课程比例,纠正片面追求专业化的倾向。
3.提高专业任课教师的人文修养和科学修养。无论人文社科专业教师还是理工科专业教师都面临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任务。专业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历史、哲学、现代科学技术、艺术的基本知识,必须在道德与行为习惯、价值观念、情感与意志品质、人际交往与责任感等方面,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态度与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等方面加强自我修养。通过教师自身表现出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人文和科学精神在学校形成浓郁的人文与科学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应当适当安排学校教师接受跨专业、跨学科的进修,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4.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形成不仅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而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知识掌握与情感体验、主动思维及判断等活动结合在一起而逐渐完成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因此,按照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理念重新设计与构建实践平台的教学工作是提高学生人文与科学素质的重要措施。
(三)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学校和学生都应该树立这样的一个观点,人应当受到全面的教育,这不仅是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即使当今的社会价值取向偏向于适用型的科学技术人才,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大学教育的理想,就必须要求改变那种片面按照市场需要塑造现代大学教育的观念,明确地把现代大学教育目标规定为人格培养和人自身的完善,要超越现行的功利教育概念,树立全面育人的思想,不仅使学生有齐备的知识和谋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寻求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完全融合的途径,使这两个方面在教育内容上有一致性,在思想上融为一体。
(四)改革高校教学体制,使融合手段具有创新性
- 上一篇: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汇报
- 下一篇:哲学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