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美术教学要求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5: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意美术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意美术教学要求

篇1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创新意识 教学实践

一、营造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环境

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新型教学环境,使数字化教学方式成为增强美术教学效果的新型手段,更加方便快捷地将传统教学方法解决不了的难题变成现实,进一步为学生创设奇特的艺术实践情境。计算机辅助教学恰好能够提供这种条件,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使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和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它具有多变换的优势,不仅可以扩展认知领域,提示教材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师还可以多变换地讲解、提问、设疑,启发学生勤于思考,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在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是一项集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连续性和艰巨性于一体的教育任务,创新意识存在本末、轻重、缓急之分,在美术过程中要把总结与反思当做培养创新意识的出发点,是提高中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深刻分析当前美术教学的综合因素,有的放矢地做好创新教育与教学实践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弄清问题的根本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才能真正确保未来参与实践的创新能力和素质。其次,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美术教师应利用计算机与生活、计算机与社会、计算机与环境及趣味活动等有利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指导理论、不同的课件设计原则。中学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需要根据理论的指导原则将课件定位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在中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还要展开小组讨论,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美术教学。教师可结合生活实践设计一些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情境、动画和不同的问题,然后引导同学们共同探讨其中的核心问题,让他们畅所欲言,大胆想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提的问题精巧而不多,但同学们说得多,互相讨论得多,老师要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奇特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对同学们的热情予以鼓励和表扬。同时将计算机作为美术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的途径,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特殊功能和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素质,实现最终目标,为优化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二、开拓想象空间,激发创新意识

教师在按照教学大纲执行教学任务时,自身素质一定要强,业务水平要高,能给学生营造有利于促进能力培养的想象空间,教学内容能当班做完的不推到下一班,能尽快做完的,不拖沓做完。让那些不爱交流的学生尽快熟悉环境,让他们很快能看到一个温馨而有趣的生活学习环境,这是美术教师的重要责任。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创建和谐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引发学生自由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的信心,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对难题的能力。无论干什么工作,思想态度决定一个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能,良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美术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快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良好的和谐环境。语言交流是构建和谐环境的心理基础,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根本,只有基础牢,一切效果才有保障。所以,确保基础扎实,工夫一定要下到实处。美术教学中为学生创造适宜环境,需要教师以民族文化精神为核心,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提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宗旨。

三、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美术实践能力,在民族文化精神的激励下,积极开拓思维。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创造性教学需要借助许多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多方式、多顺序、多途径地提示认知对象,进行思维训练,以启发学生快乐生活、快乐学习为中心。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本质需求,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确定每一次具体教学活动的主题内容,并且一定要利用计算机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文化情境。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有效的信息资源收集、优质课件设计,对本次教学活动所需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力求计算机信息资源在本活动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教师应该明确并且想办法突破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兴趣,使他们的知识积累趋向趣味化。数字化信息技术有利于把图、文、色按照奇特的设想构建出理想的美术载体,创作更好的美术作品,根据教学需要对新媒体技术进行高效率、多角度的开发利用,更加有利于突破传统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切难点,立足民族文化精神,大胆创新,实现传统教学实验中无法实现的美术教学理想,这样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对一些复杂的美术规律进行科学探索,有利于加深理解和强化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结合美术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教学手段,以学科整合为美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构建有利于创新思维的生活、学习空间,利用多媒体技术绘画作为辅助现代美术教学的新探索,推进美术教学现代化进程,强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美学欣赏能力,美术教学在教学改革创新等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秉秉.浅谈新形势下美术教师素质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

[2]陈以军.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1).

[3]常蕊.浅谈如何上好美术课[J].黑河教育,2010(05).

篇2

培养创意美术能力的基本原则

从本质上来说,创意美术能力是一项内容繁复、项目众多的复杂工程体系。创意欣赏、创意创造、创意想象与联想等,都属于创意美术能力的范畴。对于幼儿来说,创意美术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初步了解美术、走进美术的基础与前提,也是提高幼儿美术鉴赏、美术创作与创新的必然选择。为确保幼儿创意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要把握幼儿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意美术能力的基本原则。

启发性原则 好奇、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在开展幼儿创意美术教学中,切不可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而要优先选用启发性与引导性的教学理念,为幼儿提供独立思考与分析的时间与平台,逐渐引导幼儿去发现美术之美,进而投入到美术创意教学的各种活动中来,使幼儿创意美术能力培养的相关教学更为有效、合理。

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对于幼儿来说,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兴趣是确保幼儿创意美术能力培养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根本保障。具体到幼儿美术教学,教师在开展创意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尤其注重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凸显,诸如增加游戏教学环节、巧用多媒体技术设备等方式,让幼儿美术创意教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让幼儿能够真正爱上美术,喜欢学习美术,这是培养幼儿创意美术能力的第一步。

变化性原则 灵活多变、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的根本保障。幼儿美术教师在开展创意美术教育时,要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环节、手段的变化性,并根据教学目标的变化,调整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诸如情感激励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给予学生更为新鲜、新奇的学习体验,让幼儿体会创意美术教学的学习乐趣。

培养创意美术能力的基本措施

幼儿创意美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幼儿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切不可急于求成,而应立足于幼儿的实际情况,包括接受能力、年龄特征、生理特征等,选择更为合适、高效的教学方式,从而使相关教育教学更为高效,有效提高幼儿创意美术能力。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创意潜能 情景教学是当前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方式,旨在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幼儿在教师营造的教学情境中更为真实、真切地体会教学的乐趣,并在创意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其创意潜能。比如:教师可以设计“想象的动物园”这一情景模式,并用提问的方式,诸如“小朋友,你们都去过动物园吗”“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那么,老师现在想让小朋友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动物园,好吗”等,让幼儿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与联想力去创作,从而使美术教学摆脱之前机械化、传统式的教学模式,让幼儿美术教学成为激发幼儿创作潜能的重要媒介。

实施本位教学原则,培养幼儿创意思维 实施学生本位的教学原则,是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教育政策的基本精神与基本理念,也是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的必然选择。具体到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更为注重教学模式的转变,强调幼儿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比如:在进行“春天的美景”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应该安排大班幼儿先去用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然后鼓励学生用画笔创作出自己看到的、想象的春天,并尝试向全班同学解释自己的画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但不可随意切断幼儿的发言,同时要在幼儿发言后给予鼓励与表扬,从而让幼儿树立美术创作的自信心,更积极地进行自由创作,这对于培养幼儿的创意美术能力是有帮助的。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幼儿创意能力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是提高幼儿创新美术能力的保障,也是提升幼儿美术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根本保障。比如:教师在设置“妈妈微笑”创作主题之后,可以引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教师要将幼儿划分为不同的创作小组,由小组成员自主承担部分创作任务,诸如头发创作、五官设计、色彩选择等,让幼儿在这种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学会合作,感受美术创作的趣味性,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创作能力与创意创作能力,使每一个幼儿都在幼儿创意美术教学中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结束语

篇3

关键词:基础素描 创意素描 造型能力 创意能力 审美能力

基础素描是高中阶段美术专业教学中的核心课程。美术画家、教育家徐悲鸿说:“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基础素描大体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展示良好造型能力的习作性素描,它通常作为训练学生造型能力的主要手段。另一类是具有创作性质的素描,即创意素描,它介于造型素描和纯艺术创作之间,在造型的基础上表现一种审美情感与思想观念。在高中基础美术专业教学中,素描同样作为造型基础课程开设,但由于美术高考制度和追求升学率等因素,以及高中阶段美术专业教学没有可以依据的课程标准,考试内容又缺少变化,使得这种教学一直延续旧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与教学都缺乏创新。有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在课程安排上都是针对性安排在考试中最为常见的内容,以至于不考的就不教不画,考什么就教什么,甚至在短时间里通过针对性突击训练来达到通过专业考试目的,这样的学生素描就只会画头像或静物,色彩只会画几种瓶子、罐子和水果,有的甚至只会从一种角度去画。在这种课程和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在绘画技法上具有一定基础,但谈不上高素质,高考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也无法很好地检验出考生的真实水平、能力和素质,因此,在基础美术专业教学中加强创意素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1]

一、加强创意素描教学的目的

在目前美术高考引导下,相当一部分的专业教师在基础美术专业教学时特别制定针对高考的课程和教学,导致考生思维和表现模式固化,这样即使专业好一些的学生,其专业基础也仅限于某些固定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对绘画知之甚少,也非常缺乏创造性。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创意素描教学,在进行造型能力培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做一些创意素描练习,有利于以此推动造型能力的提高,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1.用创意素描来加强学生的造型能力

基础素描是研究和解决“形”的手段,它一直来是以培养学生具象写实能力为主要目的。创意素描训练对于造型能力而言,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因为它始终要运用造型来解决创意形象的表现问题,以达到展示立意的目的。一般意义上的基础素描更多地是倾向于对客观物象的视觉描绘,创意素描则并不是一种简单创意思维练习,它的练习离不开造型,在做创意素描练习时要求学生在造型基础上进行创意,这样才不会失去意义,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创意而忽略造型,那样的作品只是一种没有灵魂的空壳。基础素描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因此在创意练习时必须坚持强调基础素描中的结构、形体、比例、体积感、空间感等要素,只有掌握物象外在形体特征和内部结构特征,才能使造型更具有逻辑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对物象造型的认识与理解才能更清晰,不至于造型能力差,没有办法将创意通过画面表现出来。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是用以表达思想情感的载体,用素描这一语言形式来揭示物象形体,可以从平常物象中体现深刻的思想,这样使得学生的造型意识增强,达到提高造型能力的目的。

2.用创意素描来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美术是一门实施创造性教育最有效的课程。高中基础素描锻炼的是造型能力,运用的是造型能力,而创意素描从构思到完成,除造型能力外,更需要创意。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许多教师把高中阶段的基础素描教学目的仅仅定位于造型能力的培养,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把造型是不是准确作为评判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训练的核心也只是停留在对客观描绘的技术层面,忽略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做基础素描练习,造型成了唯一目的,这样的练习缺乏想像力,缺乏创作意识。基础素描的教学除了训练技能技巧和造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努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在写生中转变学生对事物固有的具象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练习,摆脱那种为真实表现物象而作写生练习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做基础素描练习时就要启发他们的艺术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在基础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一种习惯心态,要求学生把基础素描的习作当作半幅创作,甚至一幅完整的创作来完成,让学生比较创作物象和现实物象之间的距离,从中悟出艺术的真谛,这样能通过在基础素描的基础上进行创意练习来达到培养和体现创新精神。[2]

3.用创意素描来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

新课标指出“基本的美术素养不仅指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在高中阶段的基础素描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强调在造型方面要求学生做到如何准确到位,然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一个写实能力很强的画匠。创意素描训练侧重培养审美创作能力,在基础素描练习中强调作品的创意性,是对基础素描练习的一种升华,可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学生在画什么内容,表现什么,用什么形式表现,都可以在事先构思好,形成作品的“立意”,然后凭借造型能力将立意表现出来,使素描的视觉呈现出新颖的审美效果,这个过程使得学生产生审美意识,因此创意素描可以说就是一种独立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可作为具有创作性的艺术作品来欣赏(如图)。一件创意素描作品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这类素描作品的立意与品位取决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利用艺术欣赏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在基础素描教学中结合创意练习,在造型能力培养阶段,使学生直接做创作训练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提高审美素质的一种创新教学方式。

二、加强创意素描教学的方式

就高中阶段的基础素描教学来看,在平常的基础素描写生当中,老师习惯于将静物按照一定的构图原则摆放在画室的静物台上,学生也习惯于对物象进行客观、真实的描绘,并将所有精力都用于了观察和表现物象,几乎不再去进行想像和创意,而这种练习是回归到基础素描教学与练习的原始阶段,但想要通过基础素描的教学与练习来到达既锻炼造型能力又培养创造意识,就必须加强创意思维的教学与训练,这种训练可以在写生基础上进行创意练习,也可以进行命题式的主题创意练习。

1.在写生基础上进行创意练习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在基础素描教学中教师几乎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好具象写生的课堂练习上,忽略在写生基础上进行创意练习的意义。以写生为基础进行创意练习,是在对所摆放的静物进行素描练习时进行一定的创意,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创作性质的素描,这种创意可以是表现在构图上的,也可以是通过物象添加到达某种思想立意上的,如在构图上使画面更有一种生活情趣,或更有一种情感气息等,在一般情况下,在画室静物台上所摆放的静物是很难体现出生活情趣或情感气息,这就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根据所摆静物进行联想,并搜集大脑中所有与之有关的信息,甚至将所摆静物打散,打破原有的时空状态和自然形式,提取生活中物象相互的共性特征和共有造型因素,把客观物象的习惯组合与常规的时空概念进行转换,使之成为主观的、生动有机结合,归纳联系后来重新组织画面,达到使画面更具艺术性(如图),这种在写生基础上进行创意练习会使得学生的思维由注重客观转换为主观能动,由被动的描绘客观物象转换为主动表现物象,这类由客观物象和主观造型联系在一起的基础素描写生练习,实际上已经上升为一幅充满审美情趣的小创作。

2.以命题式进行主题创意练习

以命题式进行主题创意练习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命题创作,只不过这种命题要求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表现能力和素质,不能远离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否则这种命题创意就毫无意义。在命题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用来表达创意的物象是他自己能够表现出来,能把握造型的物象,如《时间》,这样的命题看似广阔无边,但学生很容易借用他们所熟悉的手表或时钟等物象来表达自己的创意,这类物象在平常的基础素描练习中已经清楚它们的造型,所以表现起来就显得得心应手,这种用客观的物象来表达主观创意就是一种主题创作。命题式的主题创意练习前提是要有一定的造型积累,造型能力扎实,还要有较强的默写能力,这种练习更能使学生树立一种造型意识和创造意识,能够在一般素描的基础上把造型与思维创意结合起来,使素描在视觉上形成一种超越客观静物层面的效果(如图)。在练习中我们经常听到“想到的那个东西不会画”诸如此类的声音,这也反映出了学生的造型能力弱,当然“想得到画不出”也是高中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如果学生能够做到从思维方式与观念上由基础习作训练向创作意识转换,教学就获得了一定成功。

三、加强创意素描教学时几个注意的问题

创意素描介于基础造型和纯艺术创作之间,其特点在于它的造型性、创意性和审美性,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片面追求某一特性,造型、创意、审美三个层面失去任何一个,创意素描都将失去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高思想认识,把握好方向

创意素描不是简单的变形,也不是简单的组合,它既有摹仿复制的成分也有创意求新的成分,强调的是“创意”,即创作意识和主观能动。在作高中阶段基础素描教学中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把握好方向,加强创意素描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创意素描。在创意素描教学内容中强化学生创造思维方面的训练,我们可以把习作素描与创意素描做比较训练,使学生感受二者在表现目的、表现形式、要求及其本质上的区别,使学生的创作意识得到加强。同时让学生通过这种练习对造型能力和创意能力的重要性进行深层的体验,从而促使学生努力提高造型能力和创意能力。在引导学生做创意练习时必须把握好训练的方向,我们不能将创意素描一分为二,不能只停留在一种简单的形体变形或画面的重新组合的层次,也不能只停留在追求一种训练造型能力的层次,必须利用基础素描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和联想或想像思维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和理解所表现的物象,利用造型的手段表现创意思想,既做到训练造型能力又提高创新意识。

2.加强艺术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以物象写生为主的基础素描教学显然不能代替美术教学的全部意义,内容单一的基础素描教学使得学生缺乏想像力,思维模式定势,作品缺乏审美层面的精神趋向,审美层面上只流于对艺术创作粗浅的认识和理解,造成学生创作中的审美缺陷。一些学生对于作品要表现什么内容、反映什么主题没有思考,或者是想法肤浅,毫无“立意”,不懂得如何组织画面,如何借用物象进行构思立意等,这正是缺乏审美创作能力的表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艺术欣赏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大师级的艺术创作和优秀的创意素描作品进行欣赏教学,或做些主题欣赏教学。如欣赏《内战的预感》、《记忆的永恒》等,针对作品中的内容、表现形式、审美情感、画面的组织进行分析、点评,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创作思维。通过这种欣赏学生可以获得更多创作信息的积累,在作创意素描练习时容易产生灵感,练习便成为有源之水。[3]

3.引导自由表现,但不走极端

基础素描的表现方式和手法有很多,在教学中并不能指定学生使用某一方式,但也不能放任自由走极端,而是引导学生自由表现,积极探讨适合自己的风格。例如有的学生造型基础很差,但在作创意练习的时候,却喜欢追求夸张变形,这是种缘木求鱼的极端行为,是不可取的。创意素描有它的造型目的也有它的创作和审美目的,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造型能力和创作能力同等重要,引导学生自由表现可以极大的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表现意识,让学生的关注点从表面的具体形象深入到事物形态的内部,从而使学生在造型、创意、审美等意识方面的培养得到进一步加强。教师在尊重个体创作意向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自由地把个人思想观念、审美爱好用素描形式表现,但这种表现不能脱离创意素描作为基础素描的特定性,既它的造型,所用的表现形式、创意等须以具体的物象形体展示出来,当然,我们反对那种缥缈虚无的创意素描,因为它背离创意素描的本质。

如今高科技技术飞速发展,艺术而对创造不再满足于对物体摹仿的层面,更何况这种能力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轻而易举被高科技手段所取代的。所以,我们应该从培养造型能力的阶段就应该加强学生的原创性练习,在高中阶段的基础美术专业教学中加强创意素描的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审美意识都得到全面提高,这是高中美术基础教学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 《创意素描训练的意义与方法之我见》.徐慧箐.2005年5月《装饰》.

篇4

21世纪将是一个创意无限的世纪。

今天,创意产业已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概念,其高附加值、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吸引着全世界目光。据称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有着巨大效益的创意经济浪潮席卷全球。

在英国,创意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已达8.2%,其增长速度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在1997年到2004年间,创意产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5%。创意产业的出口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1%。全英国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企业超过15万个,创意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英国就业人口总数的8%以上(《英国创意产业驱动经济增长》)。众多创意产品、营销、服务的工作岗位,为创意产业人才铺就广阔的市场。创意产业人才也必将成为21世纪的“宠儿”。

工艺美术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创意产业理念的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与古董市场、工艺、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与录像、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软件与电脑服务以及广播电视等13个行业包含于创意产业。这些行业在我国现行的国家职业分类和教育分类中,大部分归属创意设计类职业和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类专业。因此,培养和如何培养创新型现代各类工艺美术、艺术设计人才将是本世纪中国发展创意经济和发展工艺美术人才教育所面临的共同任务和挑战。机遇和竞争并存,作为培养各类创意设计人才的艺术设计类学校肩负崇高使命和责无旁贷。(图1)

创新型现代工艺美术人才是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工艺美术教育曾是人类最早的教育之一,历来与社会的经济形态、社会意识紧密关联。原始人类从游牧狩猎到垦荒种植,生活形态变化,经济生产发展,产生越来越多的需求,发明越来越多的工具、用具,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工艺在发展、在传承。工艺美术本质上是人类的造物行为,而造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人类的工艺美术历史可追溯到八千到一万年以前。当男人们手中惬意地使用最早的工艺品――磨制的石器工具;当佩戴在脖项上的彩石、兽牙、蚌壳穿成的颈饰赢得女人们羡慕眼光时,工艺美术的教育已在孕育之中。

当然,早期的工艺美术教育是处于一种萌芽阶段的教育,是基于人们生活和生产劳动的一种技术传授,并不依赖文字,没有系统的理论,也没有专门的教师,与今天专指的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但工艺美术教育是人类一种有着鲜明特点的传授行为,即使是最原始状态的工艺美术教育,也已显示了其主要特征:即具有很强的操作技艺性;具有将人类审美思维通过材料物化的可视形象性;特别还具有融合艺术个体和与人们需求密切相关的特征。工艺美术创作的材料性、技艺性和实用性特点和工艺美术教育的艺术性、经济性和文化性特征构成了现代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综合目标。

因此,现代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特定的内涵。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工艺美术专业为例,该专业主要面向工艺美术行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工艺技能,掌握一定的工艺美术理论,具有创意设计和制作能力,具备自主学习与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能够适应从事工艺美术设计与生产、旅游工艺品生产与销售等部门工作岗位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

要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产学研结合的教学道路是行之有效的。

所谓产、学、研,三者既各有所指,又互相联系。

产,按古文字解释:生也,也即含有制造之意。有制造就产生产品,就有使用价值,就可以进入市场交换。同时,产,生产就有效率、有量产和工业化的要求。产的另一个概念还具有财产的意思,工艺美术意味着其在人类文明中的工艺技术和文化遗产。

学,即代表学问,包含工艺美术的知识、技能、技术、技艺;也代表学习,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行为、学校的学习组织和学习空间。学还意味着延续、继承等意。

研,则具有分析、研究、综合、可行性探索的内容。特别作为文化的传承,现代工艺美术不研究传统,不结合现代社会、现代生活和现代意识,文化之承既无源可寻也无脉可继,更谈不上发展。创意产业发展,研所代表的是极其重要的创新内涵。(图2)

国外虽然没有直接产学研结合这一提法,但产学研结合的活动则早就有之,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主要动力是工业化的推动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和战争的需要所形成的巨大刺激。其萌芽主要的方式是企业提供大学所需要的资金和设备。作为回报,大学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技术指导。

社会需要的工艺美术人才不仅仅需要相关的知识,还要求掌握技能,能贴近企业、贴近市场,具备职业精神和多元拓展能力,符合市场需求的全方位、多层次技能复合型人才,更要能够引领现代生产、时尚生活,成为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发展新增长点的重要推动力。

从现代创新型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目标的结构图可以看到,现代工艺美术人才具有技能性、创造性、开放性多方面综合特征。如果仅从产、学、研三者中某单一方面进行工艺美术教育,都不能全面覆盖现代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无论是从人才的定位还是能力结构角度,从发展方向还是就业岗位的角度,如何将学院多年积累的工艺美术教学人才资源转化为更贴近市场的创造能力,如何将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转型、市场对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推动工艺美术产业结构的提升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都需要产、学、研三者密切联系。只有通过社会、行业、企业、学校联合,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才能达到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目标。

二、教学特点决定了工艺美术教学产学研结合的特征

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征同样决定了人才教学特征。现代创新型工艺美术人才的教学同样反映了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工艺美术人才的教学,在教学目标上强调理性知识通过技能训练和实践体验获得;

在课程和专业设置上,强调技能知识点内在关联性,强调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环状发展的特征,反对简单地将学习过程分割为孤立的技术个体,重视学习课程的循环提升的周始反复性;

在教学内容上,在重视工艺流程的基础上,以丰富、多向、涉足面宽的博学、杂学为上,而不仅以某一领域的专门需求作为确定内容的标准,提倡规范性和特异性结合的多元取向;

在教学方法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重视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成果上鼓励“推陈创新、百花齐放”。(图3)

可以将工艺美术的教学特点归纳为三个特点:

1、实践性

工艺美术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出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特征。所有的理论知识都要在学生的实践中,通过工具的运用、技能的操作和作业的完成得以体验和掌握,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动手能力,诸如绘写草图、模型制作、电脑虚拟效果、工具制作修整、材料辨识和制作技艺,也包括分析和归纳能力、口头及书面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工艺美术教学的内容大都以实物为主,尤以三维的、立体的、材质的为特色。教学的形式更多通过形象的、体验的、实际的技能传授为主。因此,在工艺美术的教学中实践教学占有很大的比重。知识、技能、能力都需要通过学生主动实践的方式直接获取。产学研结合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和全面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2、工艺性

“工艺”二字是一个复合词,两字合用,含义丰富。“工”可以指有技艺的人,也指制作、造物方面的含义,又包括了“工巧”,技艺擅长、独特的意思。“艺”表示设计、谋划,进行艺术处理的才能。工艺美术的学习,不仅学习制作技能,还要学习工具制作,识别材料,特别是还要学习工艺的流程,在要求学习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加工或处理的同时,要求制作者在创作中需遵循一定的工艺规范和规律,遵循一定的创作程式。同时,“艺”反映为工艺美术品的价值取决于材料和对材料加工后的艺术效果,取决于工艺美术品形式所具有的装饰功能和制作方法中技能运用的表现力,追求个性,讲求创新。

现在对工艺的一般解释是:最后使之成为成品的方法。是人在实践中积累起来并经过总结的技术经验。工艺学习既不是一种纯客观的、完全机械的技术学习,也不是完全主观的、个性的如艺术品的创作。工艺美术是“审曲面势以饬材”,受制于材料,受制于流程,甚至受制于程式的手工之艺,在学习过程中,工艺性的要求是非常突出的。

因材施艺不仅反映在对各种材料的天然形态进行最恰当的造型设计上,而且表现在对材料本身的优点和缺陷进行扬弃取舍,或者利用缺陷,使之转化成工艺品总体形象中的一个其它材料不能代替的优点。这样的学习如果不结合具体实践,不结合具体产品,没有设计创意是无法进行的。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这样的学习。

3、综合性

古代手艺人的创作是带有整体性的,梓人制也好,陶人为也好,不仅要有熟识驾驭材料性能的本领,也要知道整个工艺的每一个过程,还要有立意构思造型成器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靠的是口授、手把手传带和大量的实践获得的。《考工记》记述技艺传授“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从中也可以看出与当时生产相适应的工艺美术教育是言传身教,眼摹手习的师徒传授式或“父子世以相教”的具有经验性的直观传授式教育的特征。

工艺学习的过程是从学习单一技艺到诸技艺综合运用流程的学习过程。这种综合性恰恰是工艺美术学习的特征。技艺的综合性、不可分割性的特征决定工艺学习不仅是技艺学习更是技艺运用的学习。学习综合性更重要的还要激发学生洞察力和创造力,唤醒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技艺点,发现学习点和激发学习热情。(图4)

从工艺美术的教学三个特点中可以发现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创新型现代工艺美术人才的有效之途。

工艺美术教育的产学研根本目标就是把创新的种子埋到学生心里。走进社会,走向生活,通过课题项目,在任务和技术完成的困难、冲突和解决中使学生有意识地去拓展现有的能力并达到对学习的自我把握。让学生用自己的心和眼感受生活和事物,用手中的笔、刀、鼠标,用自己的脑和手表现和体现设计构思。

另外,产学研结合教学,带来了师资的变化。通过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建立“双师型”和“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依托行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背景,从专业方案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课程标准制定、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建立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参与的长效机制。融合传统,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优化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在通过产学结合的课题项目的综合学习中,从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习组织者。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改变学生传统的听众角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真正投入学习。每一堂课的项目任务和成果成为师生共同构建的产物。学习过程最后使学生发展成为自己学习的组织者,达到教改的最高境界。

教师中一部分来自企业、工作室的教师加入教学,使教师构成走出学校范围,与企业共同组建教师队伍。这方面一些创意产业先行的国家有先例。以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为例,有2000多名讲师,其中许多艺术和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参与到教学和研究活动中来。不仅涉及产业的各个科目有紧密相连人士参加,而且有关商业方面的人士也参与到课程中。并且进行评估,以保证课程和创意教学与制造、市场、商业相关。同时满足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这些对推动在英国的创业设计人才的培养都是很重要的。

由于工艺美术教学是非常具有特点的教学,因此构筑培养创新型现代工艺美术人才的教学体系,学校不仅要在办学方向上适应社会需求,开展市场调研,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确定教学方向,而且在教学中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性,使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学过程,从课程结构、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构成等方面,都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法适应和保持其教学的鲜明特征。

三、创新、建立产学研机制,促进现代工艺美术教育发展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发展的大好时机。近期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和国家人才中长期规划,再次肯定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提出重视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性。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政策背景。

随着经济建设转向民生保障和提高生活质量,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多的消费需求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城市转型为消费性城市,原来城区重建中产业功能逐步转向创意产业,好的就业岗位会增加收入,高收入会提高消费水平。2001年英国创意产业产值就已达到1125亿英镑,成为新兴的城市支柱产业。当年,英国的《创意产业专题报告》显示这一产值已超过任何制造业对GDP的贡献。(图5)

在新经济时展中,产学研结合在教学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凸显。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类学校的产学研要树立大目标,要立志为未来企业行业的发展做贡献。工艺美术教学的产学研结合目的明确,即:手工艺溶进时尚,设计转化为产品;技能转化为产品,设计物化到商品。创意是科学,设计是技术,教学是传承,生活、文脉、智慧、激情的碰撞和结合就是“产学研”,就能形成新的产业革命和教学改革!因此,工艺美术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决定了产学研结合是现代工艺美术教育的必由之路。

产学研合作教育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和学校自我发展的需要。学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社会整个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主要内涵和支撑。可以说,没有广泛、紧密、大规模的产学研合作,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是不可想象的。

产学研中学校的优势在哪里?主要在于智力资源。这其中包括:文化的资源、美学的资源、创新的资源、信息的资源、多元综合的资源和潜在市场的资源。缺乏的是生产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销售资源等。企业由于生存的压力、竞争的需求和商业的驱动,也必然会促使其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以降低技术创新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图6)

企业、学校、学生是产学研合作系统中三大主体,构成了三对互为资源要素供求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企业需要学校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学生需要知识的获取和合适的就业岗位;学校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三者在实现自身价值目标过程中为其他主体提供服务。互相之间利益不同,却可以互惠、互补,充分尊重三者利益。在此基础上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是成功合作的关键所在。

工艺美术教育的产学研道路并不会是一条平坦的路,要完成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市场的蜕变,千辛万苦。如果浅尝辄止,就难以到达彼岸。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追求的是性能、价格比达到最优,并非最先进的技术或最另类的创意对企业就最有用。从学校角度来说,追求的可以是最先进理念和创新。同时学校还会有日常教学、基础教学和项目教学之间的协调。所以,艺术设计类学校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会经历从技术思维向市场思维的转变,需要建立一个联系各方的有效通道。工艺美术传承和创新,工艺美术的产学研必须要融于生活、瞄准市场。应该说市场是工艺美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以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根据生活、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来进行产学研的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

开展产学研应有各方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尝试以企业为主导。这种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模式,与传统的产学研模式很不一样。传统的产学研模式隐藏的路径是“学研产”或“研学产”,是研究导向、技术导向,是科技成果转化,容易忽视市场需求。而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模式走的是市场导向、产品导向、顾客导向,更符合产品开发的本义,更富有生命力。(图7)

因此建议:作为学校,在培养创新型现代工艺美术人才的产学研建设中可以建立一个教学公司和建立一个基金。

教学公司是一个联系学校产学研过程中各方的平台,也承担一个缓冲平台的功能。主要的职责:

1、加强与当地政府、社区和企业行业界的联系;

2、积极发展教学、学术研究和合作项目的立项;

3、项目组织和管理;

4、有偿服务,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密切与商业界的合作关系;

5、推进建立具有企业精神、形成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

6、保护专利成果与设计、技术与产业化的转换;

7、负责利益分配。

基金会同样也是一个平台。主要的职责:

1、奖励扶持的平台。鼓励、资助一大批优秀设计人才、教学机构,形成规模效应;

2、信息交流的平台。为国内外设计机构创造互动合作的有利条件,多举办一些专业活动,与地方政府广泛建立合作,积极传播设计创新和提升竞争力的认识;

3、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利用资金,在实践中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4、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通过引导教师、学生、设计公司,促进绿色设计理念的传播,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

5、办学经费来源创新的平台。以资助为引导,使办学经费来源多元化。

篇5

《变体美术字创意设计》课例,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中的第二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乔永明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围绕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和变化手法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把握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创意表现。他运用小游戏、动画视频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他们一起探讨了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应用”领域既强调形成创意,又关注活动的功能和目的,突出对功能性、实用性与创新性的重视。“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能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实施这一领域的教学,对引领学生未来学习与生活,培养创意人才具有独特的作用。“2011年版课标解读”中对该领域学习提出:应该选择能够促进学生发现、创意能力提高的主题和方式;提供使学生感受各种相应媒介、材料和工具使用的机会;帮助他们体验设计、制作的环节和过程。本课也是在此框架下展开的。这里,我通过对课例的分析,以期开阔思路,对“设计·应用”领域的创新理念、课程建构、评价方式等有具体而微的解读与领悟。

一、设计亮点可取之处

(一)运用贴近生活的事实性话题,导入课堂教学

从学生身边事物与日常生活经验人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用学生熟知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带有装饰性的片头文字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也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广告、海报中的美术字;在“猜猜看”环节,以饮料、游戏、动画为例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水煮鱼、面等形象生动的实例是学生易于理解的,使学生能结合实际生活来领悟变体美术字的独特价值。

事实性话题可以为课堂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话题从生活中来,通过对设计的基本规律的学习,创意的实践,再回归到生活应用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科知识相结合,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

(二)围绕创意组织教学,顺应时代要求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应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成果。

在这节课中,乔老师围绕创意组织教学表现在两个方面:—是在变体美术字创意设计中,要求学生在学习美术字的基本变化规律、变化方法时,通过脑力激荡以展开联想,从而理解创意是—个思考的过程,并能够不断产生新的想法。二是专门设计了创意空间,通过说创意、想创意、画创意等环节设计,一步步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完成创意实践练习。

此外,乔老师的创意教学还体现在他围绕主题进行探究设计的思维过程的每个环节——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创作实践,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必经之路,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尚存不足有待改进

(一)融入学科知识,进行创意实践,统整学习主题

1.教学容量大,学生实践少

梳理课例中的结构与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①动画导入(《喜羊羊与灰太狼》)——寻入新课;②生活应用举例一小游戏猜猜看(可口可乐、梦幻西游、猫和老鼠)一世博会会标及含义;③基本变化规律—字形(球、峰)、笔画(闷、音)、结构(雨、错位)—动画视频片段(点、高、歪);④实践练习(胖、瘦、电、花、裂、震);⑤几种常见变化方法—象形变化(水煮鱼、寿、雪)—装饰变化(春夏秋冬、福禄寿喜)——立体阴影变化(土);⑥创意空间:说创意(飞)—想创意(面)—画创意,第一次基础上再设计、重新设计一点评作业;⑦小结、拓展、提升。

由以上可见,教学环节紧凑、知识结构合理、知识点丰富,从完整性看这些都是优点,但也存在有待改进之处。首先,由于课程信息量大,一节课时间有限,因而对学生的关注和学习的空间也有限,致使学生自主实践、创意思考的机会相对较少。建议精选既符合学生接受能力、又能迁移变式的教学内容。其次,因知识量大,为巩固刚学的知识,在讲解基本变化规律后,即安排一次3分钟的实践练习,“画创意”环节安排了5分钟实践作业,只有部分学生完成,课程便结束了,用于拓展提升的几幅公益广告字体也没能全部展示,学生在这节课中学习的效果难以保证。

其实,这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教师为完成预定教学目标,呈现完整知识结构,就要含纳大量内容;另一方面,因为时间限定,在45分钟内,学生的思考、创意及作业均无法充分展开。

2.以主题学习统整教学内容

上述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知识讲授、创意激发与实践练习?我们可以主题学习来统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主动地、有意识地对要完成的主题进行创意思考,知识也能有序地纳入实际情境中进行整合,这就不会成为分散的、没有关联的、不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知识点。

主题式学习反映了建构主义与情境学习的教学理念,它是使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在真实性情境中建构观点,在深层次学习中整合知识,并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及日常应用中。

针对本课例,可围绕黄山绿色旅游、环保标示、导览图、文明旅游公告等主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意字体设计。课前布置学生在网络上及生活环境中搜集变体美术字,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搜集、影像记录、生活观察、调查采访等方式进行变体美术字的认识与搜集。教师按变化规律与方法制作出展板,学生把搜集到的变体字贴到展板相应位置,着重从功能性、实用性、创新性等角度对设计内涵和文化价值作出深入的挖掘。进行自评、互评与师评,将学科知识融入主题学习中,可轻松地掌握知识点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达到更有效的学习。比起单纯掌握字体变化知识来得更有用,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它,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养成更有助益,因为这样可切实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可以达到改善环境与生活的目的。

(二)进行有效性评价,促进美术学习

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也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态度,以及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促进学习的评价,应关注课堂上学生体验创意设计的过程,通过方案设计创新方法、媒材工具选择等方面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观察记录、展览演示、录像日志、作品选辑、书面报告等都是有效评价的重要方式。有效性评价还应运用过程性评价、实作评价、表现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等多种策略。

具体来说,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实作评价是指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情景里,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整体判断的教学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是指观察及评定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表现的行为及学习结果的评价。多元化评价是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以及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篇6

关键词:主题;美术教学;自我表达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8-02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8.161 

教师应借助大自然丰富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活动场景,选择与幼儿生活相互贴近的素材,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感受、发现美,引导幼儿利用绘画的特殊语言,尽情表达内心真情实感,促使幼儿利用绘画说自己想说的,想自己所想的,实现幼儿自我表达,运用绘画手段表现幼儿内心的语言,在提高幼儿绘画技能的同时,提升幼儿的创造力。 

一、利用自然资源,激发绘画欲望 

教师不是将自己的知识经验灌输给幼儿,而是让孩子们学会探索、创造、发现、解决,学会克服困难,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个性品质,形成一种对话、分享、合作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生活实际中熟悉的事物生成幼儿的主题活动,让幼儿身临其境,获取真实具体的体验,通过欣赏自然界的景色变化,发现事物的美,激发幼儿的绘画欲望,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进而培养幼儿绘画技能。 

例如,春天田野中的琯溪蜜柚树正盛开着蜜柚花,教师带着幼儿走出课堂,利用春游让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答案,了解蜜柚花的香、色、形、结果的成长过程,做好绘画的充分准备。幼儿从花香寻找到蜜柚花,教师则引导幼儿观察蜜柚花的花瓣枚数,提出探究新问题:“为什么蜜柚花那么香?”“蜜柚花是什么样子的?”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下,幼儿仔细观察,观察并研究蜜柚花的开花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幼儿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聆听并不时给幼儿一个鼓励的眼神,示意幼儿仔细观察、大胆表达,培养学会在对比中观察。从“寻花看花”“看花说花”“说花捡花”等环节中,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表现了幼儿探究的自主性。幼儿在主题实践活动后,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在春天里,蜜柚花这么美,大家能用手中的画笔,把蜜柚花的美表现出来吗?”幼儿了解了蜜柚花香味,观察了蜜柚树、花的形状,有效地调动了画蜜柚花的兴趣,纷纷动手进行绘画,画出的蜜柚花形象逼真。教师巡回指点,并及时以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对一些绘画技能较差的幼儿加以鼓励,适当地手把手帮助他们把蜜柚花画好。画好了蜜柚花,教师组织幼儿讲述自己作品,让幼儿讲讲自己绘画非同寻常的思路,反映自己图画中的创意。通过这一系列的主题实践活动,幼儿的绘画兴趣被充分激发,也激活了幼儿独特的绘画创意,使美术活动为儿童真正人格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也让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幼儿成为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个体,具有自主的人格和自由追求生活的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幼儿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激活原始感受,运用绘画表达 

单纯注重训练幼儿的绘画技能技巧是幼儿的美术教育弊端。教师不能采用粗暴的美术教育手段,以及带有目的性与功利性的审美观,而是要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服务者,尊重幼儿个性感受,引导幼儿运用绘画表达自我,激发和提升幼儿自我表达的绘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挖掘生活中最原始的绘画感受,让幼儿把生活与绘画相互结合,把幼儿自身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在主题背景下的绘画活动充满趣味化,吸引幼儿绘画的注意力,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童真的趣味。如在小班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时,教师可以选择“花儿朵朵”美术活动,先开展魔术游戏,让幼儿掌握团纸的技能和怎样蘸上颜色印花的方法,这种趣味活动,幼儿很快学会教材要求的美术技能。 

为了进一步激活幼儿的原始感受,教师在设计主题背景下的美术活动,应把握好美术教学活动的各种元素,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绘画活动,有效地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如让幼儿能在愉快、轻松氛围里掌握画短竖线技能,教师设计“喜羊羊到我家来玩耍”的主题绘画活动,先把幼儿带到园中的草地上玩耍,幼儿有的躺在草地上,有的抚摸着草儿,感受草地的小草茂密柔软,教师指导幼儿观察小草的颜色及外形特点,幼儿体验了小草的特点后,教师把幼儿带回教室,出示喜羊羊木偶,利用喜羊羊吃草的情境,跟幼儿表演过程,由喜羊羊向幼儿提出画出更多的小草,让羊儿都有草儿吃,幼儿在演绎中作画的欲望被激发。他们纷纷自主参与画小草绘画活动,从而学会画短竖线的基本技能。 

又如,在美术活动“未来的车”时,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在生活中见过的哪些类型车辆,再让幼儿说说除了见过的车辆形状外,还会哪些新奇的车辆?这种与熟悉生活情景相结合的主题活动,激发了幼儿新奇的构思欲望,他们纷纷表达新型、与众不同的车辆形状。教师在主题活动结束时,要求幼儿或运用玩泥、或运用撕纸、或运用折纸、或运用手工、或运用绘画、或运用粘贴等美术方法表达自己心目中未来新型车辆。在激活幼儿原始感受的主题背景下的活动中,幼儿体验了自主参与合作氛围,感受到生活中人、物、事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熏陶了幼儿的美感,激发幼儿积极运用绘画表现美、创造美。 

三、整合主题资源,开展创意表达 

篇7

象力;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4―0076―01

一、让创意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

1. 通过生活中材料的收集与利用,引领美术教育的创新。生活与自然是培养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宝库,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那些生活中极其常见的物品,经过幼儿手与脑的再创造,能够让幼儿体会到美术所带来的乐趣。所以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熟悉的自然材料开展创意美术活动,在环保和实用的基础上可使得创意活动内容更生活化,幼儿参与的兴趣更浓厚。

2.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以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教师在整个创意美术活动过程中,依据幼儿年龄特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充分尊重幼儿能力水平和表现手法的同时,可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丰富美术活动的形式。尤其是针对一些有难度的创意活动,教师可通过适时适量的讲解范例着意强化幼儿口语能力的培养,这样既能达到拓展幼儿思路的目的,而且也能帮助幼儿成功地完成美术创作活动。

二、在鼓励引导的基础上启发幼儿创新

1. 更新理念,围绕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想象力。幼儿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是创意美术教学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及幼儿心理特征等方面引导幼儿充分想象,将画面内容拓宽、画活,并让幼儿在作品完成后进行大胆描述,使各科教学融会贯通。同时,通过创意活动的教学方法,可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尝试不同的创作材料和形式,如主题我爱XX的教学活动“肖像漫画”,整个活动并不强调让幼儿机械地学习,而是把重点落在“夸张、有趣”上,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积极的支持,鼓励幼儿充分想象,使幼儿在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及成功感。

2. 积极鼓励,为幼儿营造宽松的艺术氛围。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长幼儿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还在于使幼儿在加深审美体验的同时能适时地表达审美情感,而这离不开环境的支持。为此,要求教师可从月主题目标出发,注重在引导幼儿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并将幼儿的作品与经典的美术作品共同呈现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以提升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如,可结合四季畅想主题,在水粉画《美丽的花朵》活动中,教师以多媒w课件导入活动,引导幼儿观看了花朵绽放的瞬间,了解了花的奥秘,无论是花的颜色及形状都激起了幼儿的无限想象。使幼儿在操作时,能大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水粉颜色创意出栩栩如生的花的海洋。在整个活动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师幼之间、同伴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三、围绕主题目标,引领教学方法的创新

1. 抓住契机,将幼儿创作与游戏融会贯通。教师在教学方法中体现出创造性也就是要紧紧围绕如何增强幼儿对美的感受性和积极体验来展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尝试将美术活动中的各环节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相整合,促使幼儿在自然、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提升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地获得美术知识和技能。如,在小班活动《小脚印画》中,教师通过亲切自然的语言及丰富的活动内容使孩子们在边说边玩中既增强了对水粉颜色的认识,又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激发了想象及创作欲望。在活动《美丽的城堡》中,幼儿通过扮演公主与王子尽情想象身临其境畅游各种梦幻城堡,以此完成城堡的两次不同创作。以上活动均体现了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才能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动手动脑中又能使幼儿领略自己创作的欢乐。这样的活动有利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自己去设计内容、创造画面、再现储藏在他们头脑中的表象材料,从而更加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篇8

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巧妙地运用生活废旧材料,应当注重对生活废旧材料的有效开发,从而能够为幼儿创意美术活动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儿童通过不同的方式,积极地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比如,易拉罐、旧报纸、泡沫塑料、铁丝等,幼儿往往会对这些废旧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幼儿美术教师在开发生活废旧材料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创意美术活动的教学要求,这样才能使收集到的生活废旧材料变成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教学资源。幼儿美术教师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

1.在开发生活废旧材料的过程中,应当进行良好的整理,使儿童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幼儿美术教师应当确保生活废旧材料具有稳定性、安全性等特征,使生活废旧材料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良好的发挥。

2.在开发生活废旧材料的过程中,幼儿美术教师应当结合这些材料的特征来进行。种类不同的生活材料,其特征也有所差异。因此,幼儿美术教师应当结合创意美术活动内容的需求,通过综合性的方式对生活废旧材料进行有效的开发,这样才能使生活废旧材料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比如,竹片与硬纸板这两种材料的类型有所差异,但是其拥有易于上色的共同特征,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运用安全的颜料对其进行上色,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对于创意美术活动的参与感,还能使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结合幼儿身心发育特征,构建创意美术活动场所

虽然幼儿的年纪尚浅幼小,但是不代表幼儿缺乏丰富的想象力与实践创造能力,幼儿往往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出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因此,幼儿美术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身心发育特征,为幼儿构建出合适的创意美术活动场所。在进行创意美术活动场所的构建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地域特征,还应当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关怀色彩。教师往往可以运用多样化的形式来构建活动场所。比如,可以运用废旧的易拉罐与瓶盖来构建创意美术的活动场地,可以引导幼儿亲身操作,使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刻的体会到变废为宝的历程,并且收获到劳动的喜悦。此外,幼儿美术教师还可以运用硬纸板与废旧报纸来进行创意美术活动场地的搭建,在这些硬纸板与废旧报纸上用丰富的颜料进行涂色,使幼儿沉浸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之中。

三、巧用生活废旧材料进行美术欣赏活动

在进行创意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美术欣赏,能够有效地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与智力,并且能够大幅度地提升幼儿的鉴赏意识,从而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综合全面的发展。幼儿美术教师应当对此进行深刻的认识,从而引导幼儿来鉴赏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例如,想要使幼儿想象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教师应当引导幼儿观赏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并且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生活废旧材料,鼓励幼儿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同时通过自己的动手实操,用手中的生活废旧材料将那些艺术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来。而且,幼儿美术教师应当积极地对幼儿进行示范与启发,比如运用废旧的脸盆可以制作一面鼓;运用硬纸板可以制作颜色丰富的“饼干”;运用废旧的布料可以来缝制洋娃娃等。幼儿美术教师恰当的启发能够为儿童带来大量的灵感,并且能够促进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能够合理地运用生活废旧材料,从而为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巧用生活废旧材料进行美术绘画活动

篇9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汉画元素;影像装置艺术

中国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67-2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1、第33届InSEA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世界大会新动向

2011年6月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举办的“第33届InSEA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世界大会”的议题为《美术・空间・教育》,其旨在从“文化空间”“公共空间”“虚拟空间”等多个维度探索美术教育的新空间,注重艺术教育对学生空间智能和媒介素养的培养。

本研究从文化人类学和艺术社会学的角度将传统文化与影像装置艺术相融合,是对传统文化美学上的再认识,对传统文化在艺术新场域中的地位和价值的重新审视与探索,其对于深层挖掘美术教育的新空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相关论述

教育部颁布制定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四学段“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指出:“结合7~9年级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用多种美术媒材、方法和形式进行记录、规划、创作、表演与展示;……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跨界地将绘画、雕塑、影像、诗文、戏剧、表演等艺术领域统合起来开展课程与教学,既符合新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学习的要求,也有利于让学生多角度唤醒、扩展、学习、迁移所习得的多元智能。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是为灵活提取“汉画元素”进行再创作的美术教学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而促进中小学生了解优秀传统,养成珍惜、关爱人类文化遗产,树立发展、创新传统文化的新志向。

二、以“汉画元素”为核心的影像装置艺术教学探究

(一)汉画艺术鉴赏教学(略)

(二)创意园区影像装置艺术考察教学

1.教学基本信息

年级:八年级

课时:2课时

2.教学目的

(1)深入考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感知影像装置艺术的美学特质。

(2)学会以田野考察的方式开拓美术学习的新领域,探索与发现社会资源中的各类影像装置艺术创作。

3.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成立项目团队,策划设计考察方案,搜集装置艺术材料及相关创意,开展独立实验和探索,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明确当地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现状、运营特色和文化内涵(图1)。

第二阶段,影像搜集。积极参观创意园区,参与创意市集活动,用数码相机等设备进行信息采集,探讨公共空间艺术化、装置艺术人文化、视觉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联接的关系。第三阶段,艺术家作坊。聆听艺术家讲座,与艺术家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影像装置艺术创作过程。

4.教学创新点

本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汉画艺术与影像装置艺术之间的映射关系,结合自己身边的视觉资源一同审视与探讨,提高学生对影像装置艺术的关注度,师生共同寻找、开拓、传承与创新汉画艺术的新途径。

(三)汉画影像装置艺术创作教学

1.教学基本信息

年级:八年级

课时:3课时+课外研习

2.教学目的

(1)熟悉影像装置艺术创作的基本流程,学会规划发想、观念讨论、创思重构的方法。

(2)学会运用拼贴、重构、换置等方法,将对传统文化的内在情感借由合宜的视觉语言予以呈现。

3.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创意思维训练,给学生提供创造发想的机会。利用脑力激荡法、SCAMPER创意思维法、概念粹取法来启发闲置空间与废旧物品再造的意念,让学生多维思考,从形态发散、功能发散、原因发散、方法发散、过程发散等几个角度来进行观念转换。

第二阶段,变废为宝,媒材大搜集,鼓励学生结合“汉画元素”进行创作。学生可将富有象征意义的传统文化符号创造性地植入自己的美术作品中,以此创作出充满文化内涵的影像装置艺术作品。

第三阶段,手绘草图与制作立体模型,验证方案可行性(图2)。重点让学生通过多元媒材的空间改造,理解影像装置艺术的结构、符号、空间、意蕴之间的关系,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装置相融合的可能性。

4.教学创新点

本教学拓展艺术表现方式,将影像装置艺术与汉画艺术相结合,使学生在审美追求中深层次的感官互动,创作出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上的影像装置艺术作品。

(四)影像装置创意展示坊

1.教学基本信息

年级:八年级

课时:2课时

2.教学目的

(1)学会策展规划和展示设计的基本方法,以美术语言诠释自己创作的汉画影像装置艺术作品。

(2)学会评析与省思影像装置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共同探讨人与生活环境、文化情境的互动关系。

3.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争当策展人。学会撰写展示计划案,其中包括:策展论述、场地规划、经费概算、展览图注、展陈设计及可用资源。重点让学生标注出设计理念、视觉要素、形式法则、情境营造、媒体技术等方面,增强学生的策展规划能力。

第二阶段,展示研讨会。在校园、社区广场等公共空间进行简易装置展示,总结与分享创作经验与历程,特别注重装置展示的情境性,积极引发观众对古风汉韵的思考与想象,重新诠释汉画艺术。

4.教学创新点

师生在互动体验式的装置空间创意展示坊中开展教学活动,既有利于加强学生探究可视化艺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也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创意展示成为有成就感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学会建构意义和建构意义的体系。

三、研究的结论

综上所述,开展以“汉画元素”为核心的影像装置艺术课程,不仅能给予全球化语境下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当代艺术的人文关怀,而且对继承、保护、创新本土文化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钱初熹.文化创意产业与当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研究[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篇10

一、确立中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人的美术素养和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充分显示出美术教育的综合性。美术学习分学前阶段和学校学习阶段。学前阶段虽然无系统地计划与学习,但是儿童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心理、文化素质都在同步发展,他们对美术和生活的兴趣及情感也在相应地发展。学校学习阶段,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表现能力,学习过程也开始规范化,但该时期教师往往会太专注于学生的作品效果,而忽略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以及自身情感的发展。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应把学习美术与学生的生活及游戏结合起来。如本人在教学《汽车的造型》课时,首先在多媒体上播放一系列关于汽车的影视,让学生立刻沉迷到这精彩的影视中。在观看结束后,和学生玩“猜一猜”的游戏,让学生根据汽车轮廓剪影形式猜出各种类型的汽车。同时又以解说员的身份讲解汽车的外形结构、特征等。在讲到汽车造型的设计和对未来汽车的想象时,学生的学习情绪异常高涨,大家分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向全班公布。最后让学生在电脑演示板上绘出他们自己所想象(设计)的汽车。这样以学生为主体,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能更有效地控制课堂局面,教学过程更为和谐喜悦。

二、强调中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思想的必要性

1.美应贯穿于中学美术教育的全过程

众所周知,创造教学和欣赏教学是完成美术教育的两大主要手段。通过学生对形式的对比、协调、多样、统一等美的规律来感悟和研究并获得对形式美的把握,从而加强审美心理结构的建设,达到培养美感的目的。以使得主体在掌握一定创造方法的基础上,获得表现自己审美、感受的能力,最终创造出有价值的作品,加入社会的审美大循环中。

2.美能陶冶学生的内在情感

人的行为多多少少都与感情因素有关,在人的内在生命中,有一些复杂运动的微妙而真实的生命感受。而这种感受,只有在直觉和体验中才可能得到,并通过具体和抽象的形象表现出来。虽然许多复杂的情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美术能让人们体验到生命的各种细微之处。

3.教学的过程使得学生的个性更为丰富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顺应和促进人的发展。作为中学美术教师,首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发学习美术的倾向。其中绘画是通过美术语言进行创作的最佳途径之一,而学生在创作上较倾向于成人化的写实作品,因此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来感悟艺术创作最宝贵的因素,即应具有感人的力量、动人的心弦、较强的震撼力,而不仅仅是呆板地去描绘对象。其次,在美术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渴望,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教师可以与学生以朋友的关系来完成教学过程,这样也可以舍去一些没有必要的教学组织环节。另外,还可以通过欣赏、参观、调研、创作、讨论、评述等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手法,让学生爱上他们身处的课堂环境。

三、营造中学美术教育中情感精神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