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应急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城市应急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

篇1

【关键词】物质流成本会计;管理;可控性原则;利润最大化

物质流成本会计(MFCA)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德国Augsburg环境管理学院的Wagner教授最先提出。MFCA的重点是衡量资源的投入和产出,以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威胁,并同时提高企业利润(邓明君,2009)。这是一种使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动”及其相关成本越来越透明化的新方法。这一概念已经成功应用于欧洲、日本和美国的不同公司。ISO技术委员会也于2011年11月正式宣布MFCA作为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一部分,标准编号为ISO 14051。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基本做法是将在企业中流动的各项物质、每一个过程新投入的能源成本、新产生的物料损失成本及最终废弃物处理成本等紧密追踪并综合分析,找到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原物料损失等通常被忽略的地方,找出损失浪费最大的环节加以进行改善,以此增加企业的盈利。

为了有效地将MFCA引入公司,公司管理系统和管理模式须随之做出相应调整。这是因为在传统管理观点之下,可控性原则和利润最大化通常是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而MFCA的一些操作有时与这些目标恰恰背道而驰。两者之间的冲突主要来自环境目标和经济目标之间的冲突。因此,公司需要将环境管理的观念与传统的管理工具整合起来,为MFCA的有效应用奠定基础。

1MFCA的基本特征

要深入了解MFCA与传统企业管理二者之间的冲突,首先应该掌握MFCA的一个基本特征,即不同于传统管理中的“损失”概念。

ISO 14051的附录C提供了一个案例研究,A公司是一家世界领先的透镜制造公司。在引入MFCA之前,A公司认为其现有工艺使生产率高达99%(投入100件原材料可得到99件产品)。然而,MFCA的计算表明在其过程中材料损失成本约为32%。这意味着由MFCA计算的产出比仅为68%。这种差异是因为大多数废物是在研磨原材料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由于这种损失无法由生产负责人控制,A公司并没有将这些废物视为其生产管理中的“损失”。

这是MFCA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公司通常努力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由MFCA认定的“损失”却没有被纳入到其生产改进活动中。例如,世界闻名的丰田生产系统(TPS)中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废物。TPS确定了七种活动产生的“废物”:过度生产,等待,传送,处理,库存,运动和校正(Kasul和Motwani,1997)。然而,原材料损失并没有包括在TPS的七大类废物中,意味着这种类型的损失被界定为无法在生产操作中处理的损失。

另一方面,MFCA关注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其中损失被定义为投入和产出之间的量化差异(罗喜英,肖序 2011)。实际上,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差异取决于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在传统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中,一般认为这种损失是不可避免并且可以承担的,所以一旦产品设计被通过,管理人员认为只要按照设计要求生产,他们的制造过程就没有问题,这种损失通常会被忽略。而MFCA最突出的特点是量化这种被忽略的“不可避免的损失”。即使在环境管理会计中,对“有形损耗”的忽视也很普遍。传统成本会计系统通常不会记录成本中心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数据,仅依靠生产计划中不精确的损耗率计算材料损耗,并不能反映实际损耗。

2MFCA与现行管理理念之间的冲突

在前面提到的A公司的例子中,引入MFCA后产出比由99%下降到68%,这将对生产部门的绩效评价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导致管理之间的摩擦。如果生产负责人认为材料损失成本超出其可控范围内,那么,将责任范围设定在控制范围之外将使其感到被不公平地对待,这可能导致功能失调的决策。

这种冲突也同样存在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高层管理者之中。公司的经济目标通常被认为与环境目标相冲突。在环境管理的背景下,大多数管理者的通常会认为改善环境绩效给公司带来了额外成本。

MFCA旨在通过降低材料低效率的成本,将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联系起来,但在实际中两个目标的背离仍旧无法避免。举例来讲,假设公司已经制定了一项计划,当推行MFCA时,每年可以减少100万元的材料损失;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销售机会出现了,预计可以增加100万元的无风险利润。从利润的角度来看,管理者自然会优先考虑未来可实现的利润,因为管理者倾向于认为,如果获利机会被抛弃,机会成本可能会更大。所以,从管理层的角度出发,推行MFCA必须建立在不影响未来获利机会的基础之上,这大大限制了MFCA的实际接受度。

这样的冲突是由于MFCA的计算体系是基于实际量化数据,不包括未来利润损失的机会成本。如果将机会成本纳入计算系统,那么MFCA所追求的精确追踪物耗成本的目标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解决这一冲突不能只寄希望于改进MFCA的计算方法,而是要从企业管理的整体角度寻找解决方案。

3应对措施建议

当MFCA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在公司层面持续推行时,有关可控性原则和利润目标的冲突需要系统地解决。可持续平衡计分卡可以将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管理责任联系起来,可以作为缓和冲突的管理工具。刘俊勇,祝钧萍(2015)的研究表明,平衡计分卡非财务绩效影响组织变革,组织变革影响财务绩效。研究提出的非财务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的传导模型可以为MFCA在平衡计分卡框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公司可以将MFCA纳入平衡计分卡框架下的绩效评估体系,通过MFCA提供的信息厘清管理绩效和环境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构成一个支持可持续战略的系统,来平衡利润目标与环境目标之间的冲突。

为了更根本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应该围绕公司的社会关系寻找解决方案。由于管理者对利润负责,在降低物耗损失相比,他们更倾向于把握利润机会,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从环境角度来看,如果公司减少投入,减少资源消耗,而不是为了未来的利润机会增加生产,可能对环境更有利。因此,为了激励管理者重视MFCA以及社会环境责任,社会和资本市场必须对引入MFCA以减少不利环境影响的公司做出更高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鼓励政府向公司为环境做出的努力提供补偿之外,资本市场、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认可也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一、工程建设实行招标投标制的必然性

所谓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的实现形式,也就是通过市场调IJ3]’-会济活动、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组织形式。

建筑业改革是走在国家体制改革最前列的行业之一,招标投标就是运用市场机制的典型范例。早在党的召开后的1980年,国务院就颁发了建国以来第一个关于招标投标的行政法规性文件,即《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为大力推行工程招标承包制、改变单纯用行政手段分配建没任务的老办法开了先河。2000年1月1日已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则为规范招标投标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

军队建筑市场向社会开放也是比较早的。1986年l1月,总后勤部印发了第一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法规《军队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暂行规定》。1994年根据国家建设部“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的23号通令”,制订了《军队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使军队的招标投标活动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对规范我们招标投标活动推进了一大步。

从市场经济理论上看,招标投标制最大程度地适应_『市场经济体制。招标投标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使施工任务的获得方式由上级分配转变为由施工队通过投标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这一改变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

一是实行招标投标制,有利于根据市场需求配置资源,作为建筑产品生产者的施工企业,其利益与建筑使用单位的选择是联系在一起的。建筑商生产什么产品要由市场需求来决定.而价格是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建筑商势必要认真研究价格因素所引起的市场需求的变化,并据此调整和确定生产经营决策。只有能够真正满足使用单位要求的建筑商才能得到使用单位的认可,也才能获得利润。根据需求安排生产,按照市场需求进行资源配置,既可使用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又可使现有资源条件下的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

二是实行招标投标制,有利于施工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外在压力和追求利润的内在动力迫使企业必须优化组合生产要素,以有效利用各种生产资源,尽量以最大的利益,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节约。建筑业的成本是以定额来计算的,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就可能以低于定额的用工、用料完成一定的建筑产品,企业就可以从中获得利润。

三是实行招标投标制有利于企业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市场调节资源促进企业不断改善内部条件,按照经济原则利用生产资源,不断改善生产手段和管理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从建筑生产来看,只有通过注重科学,加强管理,改善生产手段,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企业获得利润,同时也为社会、用户提供高质量、经济适用的建筑产品。

实行招标投标制,更具有多方面的实现利益。首先,实行招标投标.有利于落后工程建设程序.有力促进工程建设前期工作,有效地防止“三边工程”的发生,充分保证工程开工后的顺利进行。其次,实行招标投标制有利于加强工程造价管理,通过编审标底,把握工程造价管理的龙头,扭转造价管理的被动局面,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第三,实行招标投标制,有利于优胜劣汰,择优选定承包单位,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打下良好基础。第四,实行招标投标制,有利于从源头防范和治理建设领域腐败现象。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具有投资大、工期长的特点,加之建筑市场还不够规范,公开与竞争机制尚未健全,致使建筑领域成为违法违纪案件的高发区。只有实行招标投标制,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交易秩序,才能有效地防止幕后交易的种种腐败现象。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实行招标投标制,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对于发展建筑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军队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工作应重点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实践中,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做好招标投标管理工作呢?我认为,应把握好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建筑市场的主体,最主要的就是招标单位一建设单位,投标单位一施工企业。没有合格的主体,市场机制就不能充分的发挥。目前,出现的工程事故、质量问题,大都与市场行为主体行为不规范有关。如綦江虹桥跨塌事件,就是建设单位将工程违法发包给不具备施工资质的企业承担所致。因此,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应当是招标投标管理中的首要问题。对于招标单位,主要是防止违规招标或假招标、肢解招标,对工期提出不合理要求等;对投标单位主要是防止不合格主体参加投标,如无资质、低资质,违法分包低于成本承包等问题。

二是对招标方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建筑市场的客体一各类工程必须进入市场。只有所有客体全部进入市场,才能通过市场实现其有效的配置。主要是扩大公开招标面,普遍实行邀请招标方式,严格限制直接发包和议标方式。对特殊情况确需议标和不招标项目要严格审批。

三是强化工程主管部门对招标投标的宏观管理,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建筑市场。现代市场经济与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不同,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辅以国家的宏观调控,以校正市场的缺陷和不足,实现宏观管理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工程主管部门及主管部门授权的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必须加强宏观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招标投标中存在的问题,防止出现为追求超额利润置工程质量于不顾的劣质工程,使用假冒伪劣产品、构件等等。

四是招标投标要体现“三公”,即公开、公平,公正。实现“三公”,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最佳状态。只有保持三公,市场竞争才能有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保持“三公”,要在培养市场、健全市场机制等方面的不断实践中,在法规规章上、操作方法上、政策引导上和招标方式等方面下大功夫,做好文章。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也欠健全,作为工程主管部门,立足“三公”、保持“三公”、实现“三公”显得尤其重要。,

三、对招标投标具体操作方式的思考

一是改革传统招标方式。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要求,应取消议标方式,扩大公开招标。考虑到军队工程建设军事时效性等特点和降低招标成本,应实行邀请招标即有限竞争方式进行招标投标,以最大限度地吸引潜在投标人参加投标,拓宽竞争范围,提高竞争水平。

二是改变标底的确定方式。从制度上防止标底泄密。主要方式是淡化标底;由原来招标办审定的单一标底改为复合标底,或者不设标底,直接由投标单位报价加权平均。这样可以减少工作量,适应军队工期要求特殊的特点,但要防止不平等问题。

三是改进评标委员会组成,建立专家评标制度。按照招标法统一要求,评标委员会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专家参与,可以设想分级建立评标专家库,供招标单位在组织评标委员会时随机抽取聘请。

四是改进评标定标方法,减少人为因素。从定性评标过渡到定量评标——百分制评标,使评标结果更具科学性、更有说服力。定标由原来的评标委员会推荐、招标单位定标,改为评标会议会定标。定标结果还要报上一级工程主管部门审批。避免出现违反招标投标规定的定标结果,影响招标投标的效果。

篇3

根据《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城市管理实际,杭州市构建了“一中心四平台”体系, “一中心”即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四平台”指智慧城管日常运行管理平台、智慧城管公共服务与互动平台、智慧城管应急指挥平台、智慧城管政策研究分析平台。该体系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感知、智能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智能设施、设备在智慧城管中的应用,着力在城市管理领域预防、管控,解决各类空间、立面、街面的“城市病”。

“机器补人”,搭建智慧城管日常运行管理平台

“停车”问题一直是司机们的烦恼,也是杭州市“智慧城管”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自2014年5月份开始,杭州市实施地磁设备辅助收费管理试点,先期在上城区马市街的道路停车泊位开展辅助POS机收费管理试点,地磁设备自动感应车辆进出时间,实时数据采集准确率可达99%以上,降低人力成本约20%、提高收益约12%,还解决了POS机人工输入信息的延后性,确保停车诱导信息采集实时、精准。之后全面推广使用支付宝自助付费和当面付服务,减少了车主等待时间,加快了泊位周转。

这就是杭州市智慧城管日常运行管理平台的城市智慧停车项目。与之平行的,还有智慧排水、智慧街面管控和智慧亮灯等项目。智慧排水项目主要实现雨、污水管网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上的综合展示、查询、分析,以及泵站和污水处理厂运行实现实时监控。在余杭区,还有管道机器人助力城市雨(污)水管道的检测清淤;智慧街面管控项目主要利用智能视频等先进技术及现有街面实景影像系统,实现对街面状态的实时监控和实时感知,加快应急反应和处置,提升管理效率;智慧亮灯项目可以实时掌握全市路灯照明运行状态,实现对全市路灯照明的远程操控、电量监测、故障报警等功能,同时基于路敉络资源开发免费WIFI、汽车充电桩等功能。

手机APP ,搭建智慧城管公共服务与互动平台

路上遇到水管爆裂、设施损坏等情况要及时反映,动动手指就可以;出门找车位、找厕所、找便民设施,动动手指就可以;缴纳停车费,了解城管信息,动动手指就可以。在杭州市,一款名为“贴心城管”的手机APP就能解决上述所有问题。

为拓展便民、为民服务渠道,形成以市民需求、诉求为核心的综合服务系统,杭州市推出了“贴心城管”手机应用。该应用一方面通过整合停车、公厕、便民服务点、行政审批等各类城市管理信息与服务,可为市民公众提供实时准确的城市服务便民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我来爆料”功能,实现市民身边小事的报送,吸引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工作。通过两期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目前已形成智能终端、微博、门户、短信、电话等多种渠道的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拓展了城市管理信息渠道,丰富了城市管理工作宣传手段,提高了市民满意度,不断促进形成“全民共管”的局面。

“APP内容丰富,不错!”、“贴心城管已经成为我手机的常驻APP了”、“便民服务点竟然有配钥匙的,很赞!” 杭州市民的“点赞”让该应用平台注册用户激增,截至2016年9月底,平台拥有注册用户近34289人,市民累计通过该平台反映城市管理问题17012件,为市民提供诸如找车位、找公厕、修车、补鞋、查询违停信息、支付停车费等各类服务请求2193.48万次,已初见成效。

搭建智慧城管应急指挥平台及政策研究分析平台

夏季防汛抗台、冬季防冻抗雪,也是杭州市“智慧城管”大显身手的时机。杭州市智慧城管综合指挥系统实现了日常管理和应急状态下的联动指挥以及各层级人员队伍的整合。针对专项整治、重大活动保障、自然灾害、专项应急等场景,建立管理机构、专家、物资、处置人员等应急资源管理,实现前置预案、运行机制、运行流程等内容的管理;整合现有数字城管、数字执法、防汛决策等业务系统的网络资源,构建智慧城管综合指挥基础网络。在紧急事件发生时,通过该平台,可以及时调动“人、财、物”进行积极应对,实施有效的指挥与调度,被誉为城市管理突发事件应对的利器。

搭建政策研究分析平台也是杭州市“智慧城管”的重要内容。该平台引入“大数据”技术,深入分析城市管理信息资源,挖掘城市运行的内在规律和特征,实现提前预警,推进城市顽症治理。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人行道违法停车(简称违停)事件为例,平台通过对违停事件信息的持续监测和数据分析,挖掘出违停事件发生的普适性规律及关联性影响。如2016年3月,数据分析发现违停事件产生的高发时间段集中在每天的10:00-12:00及15:00-17:00,与市民公众商务活动行为习惯有密切关联。同时,在3月发生的1500余件公共设施类事件中,人行道破损事件发生了235起,绿化平侧石破损39起,这两类事件与违停事件进行关联对比,在发生地点和发生时间上关联契合度分别达到了34%和46.1%。分析结果表明,违停事件过程中的车辆碾压等破坏与人行道路破损、部件损坏等相关设施养护事件的发生存在必然关联。

篇4

关键词:城市管理 智慧城市 城市综合管理平台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2-154-02

1 前言

全球范围内飞速前进的城市化步伐,对城市的资源消耗,应急管理,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支撑未来的发展要求,城市管理者们必须加快创新的步伐,从当前富于挑战性的现实中创造机会,更加智慧地管理、运营整个城市。作为21世纪最先进的生产力,信息技术必然成为这种城市转型中的一个重要支撑。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城市必然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基础,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城市运营的各个环节,以智能的分析预测等手段,提高管理、应急和服务的响应速度;逐步实现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响应的转型;并以高效率的跨部门协同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这正成为智慧城市的核心价值所在。

2 城市管理的涵义

现代城市管理是指多元城市管理主体依法管理或参与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属于社会公共管理范畴。现代城市管理主要是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运行为目标,以市民、企业、能源、环境、城市设施、信息等各种资源为对象,对城市的运行系统做出的规划、建设、监控、管理和服务等活动。

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城市管理既包含了以城市政府为主体的城市管理者依据国家法规对城市运转和发展所进行的控制行为和活动,也包含城市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对企业、公民、非政府机构的生产生活所进行的组织、控制、协调行为和活动。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现代城市管理还包含着非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市民等参与城市管理的行为。

在现代城市管理中。一个有效的政府,必然是职能有限的政府,其主要职能有:

(1)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能够方便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大大提高城市的运行和发展效率。

(2)大力保护和优化城市环境,保障城市运行发展与城市环境之间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提供城市基本的安全环境保障。通过打造科学的安全保障体系,使城市广大居民基本安全和生存能够有基本的保障。

(4)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和应急处理。现在城市中重大的公共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比如能源危机、、自然灾害等造成的危机,再加上医疗危机等等。政府在危机的处理上的职能越来越重要。

3 城市管理面临的新挑战与机遇

城市演进到今日,面临的各种挑战越来越多,随着世界大部分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地区,人口膨胀、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现,水、电及交通等关键城市系统也已不堪重负、几近崩溃。如果不加以有效解决,城市系统和运行和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制约。令人高兴的是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城市病”正被逐个破解,但是如何整合这些分散的解决方案使城市运转更有效率更智慧,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把目光投向了建设智慧城市。在“智慧城市”中,信息技术融入各行各业,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市民享受现代化的便利生活,“智慧城市”将促进城市管理和发展模式的转型。

4 智慧城市对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性

智慧城市就是物联网、感知网、云计算等集感知、获取、传输、处理于一体的信息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广泛深入应用,信息资源得到的高度整合和深度开发利用,并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城市人民生活的“城市信息化的较高阶段”。

智慧城市对现代城市管理的价值有:

(1)为城市产业发展注入智慧活力。通过信息技术与生产领域的融合应用,提高信息化水平对产业发展的贡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促进以智慧服务为特征现代服务业务的形成,使城市经济发展更具“智慧”,是城市发展模式转型重要途径。

(2)为城市安全、和谐发展环境打造构建支柱。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安全监管难度逐步加大,交通拥堵、食品安全事件、环境污染、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城市问题进一步凸显。 “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充分整合应用城市信息资源,从而加强公共安全监督管理,并改进环境保护监测和控制方法,实现各类资源有效优化配置,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城市打造。

(3)为城市公共服务提供智慧化的手段。 “智慧城市”能够提供智慧化的城市服务手段,有助于推动城市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社区服务等城市居民最现实民生问题的解决,使全体居民分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满意度,真正将城市发展的成果惠及大众。

(4)为城市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在城市管理和辅助政府决策方面,可以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水平,构建数据和信息双向和多向的交流通道,为城市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及时科学的支撑服务,使政府管理和从定性化走向定量化。

5 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

5.1 城市综合管理平台的定义

无论什么时候,城市管理都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需要将信息不断的输入、筛选、决策、输出、反馈,循环往复。管理的哪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在实施智慧城市建设之前,管理者往往缺乏快速、有效地获得信息的途径,致使经常遗漏信息或是获得错误的信息,从而导致决策失误。因此,要智慧城市建设必须依托一个一体化的城市综合管理平台。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是一个自上而下互联互通的精密构架对象包括政府、企业、市民,范围包括信息、业务和城市运行。该平台能推动城市管理行为向跨条线跨部门协同模式明显转变,逐步建立起以信息为核心的新型城市管理服务模式,为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为政府公共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服务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基本构成包括:城市中央数据库、跨部门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城市运行综合服务平台和信息资源应用平台。

5.2 城市综合管理平台的价值

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智慧城市信息枢纽,能够有效促进信息共享和应用协同,避免信息孤岛,同时该平台还为智慧应用和服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统一支撑,城市一体化平台以信息一体化支撑业务一体化,将信息资源共享和智慧应用协同落到实处,平台可以及时准确地采集、分析和处理城市系统各类信息,包括安全、交通、资源环境、能源利用等,整合来自多个城市系统的实时信息,从而以协调合作的方式制定决策方案,并能够快速响应各类事件,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在城市中的整合项目包括城市运行指标监控、城市运行综合管理和城市应急事件协同处置等。

5.3 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初步思路

城市综合管理平台的初步建设思路是:

(1)以跨部门、跨地区的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为基础,实现城市运行情况信息的有效整合,并能可视化综合互动展现,注意改善和提高市民的服务,最终实现满足突发事件处置和应急管理对信息快速集成。

(2)需要搭建一个集广泛信息采集、多维统计分析、智慧应用操作/展示为一体的城市综合管理智能门户,以支撑城市管理者对城市运行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和宏观管理。同时通过门户可以整合交通、环保、城管等部门原有系统相关功能,进行有效的展示和应用。

(3)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立足点是在不改变各政府部门原有业务系统运行逻辑的前提下,以“关联资源共享、相关应用协同”为主旨,服务部门需求,使相关应用系统有机协同联动起来,实现智慧管理和服务,提高部门业务处理工作的效率效能。“共建共用共享”即是“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立足点,也是建设始终如一的服务目标。

6 智慧城市的发展展望

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主动实现城市跨越式和创新式发展的难得机遇。它可以转变政府的行为方式,提高政府的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品质。智慧城市在未来几年将有如下的发展趋势:

(1)促进城镇化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新的宏观政治目标。随着“城镇化”和“美丽中国”等十报告内容的阐释,“城镇化”将逐渐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新的宏观政治目标。

(2)智慧城市建设从“模式之争”转向“特色之争”。未来国内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上无论从区域发展、产业前景还是获得上级部门的扶持和关注来看,将都希望最大程度地体现“特色”。

(3)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攻坚方向。信息已经成为第四种资源,对信息有效地平等化共享,将越来越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

(4)惠及民生成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立场。从智慧城市建设来看,智慧民生也将成为一个重要发展主题,并且成为撬动智慧城市建设其他领域的支点。

(5)政府财政资金成为引导,社会资本逐渐成为主导。对智慧城市而言,政府财政资金扶持只是鼓励和表态,产业资本和个人投资进入才是发展的王道。

参考文献:

[1] 沈明欢.“智慧城市”助力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J].城市观察,2010(3).

[2] 吴建新.以智慧政府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1(5).

[3] 李晓钢.智慧城市的信息资源规划研究[J].电子政务,2011(4).

[4] 张永民,杜忠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1(2).

[5] Gretchen Vogel,Martin Enserink.Information Sharing:Europe Steps Into the Open With Plans for Electronic Archives.Science[J].2005(4).

篇5

凭借成熟的技术支撑和运作模式,目前,A数正倾力协助政府,打造一套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感知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效、全面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城市管理领域的预防和管控,切实提高市政部门运作效率,从而让城市建设的面貌得到全面改善。

智慧城市先行者

2015年底,杭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杭州市推进智慧城管建设运行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全面推进杭州市“智慧城管”建设,这也意味着将现代信息技术用于城市管控和服务的智慧号角正式吹响。

但其实早在2009年,作为新媒体与新网络领域的全国领军企业的华数便与杭州政府一起智慧创新,在智慧城管建设的领域开创了先河。

6年前,华数与杭州市上城区城管局展开密切合作,创建了智慧城管的首个项目――智慧上城。该项目是搭建以街道所辖社区的行政区域为基础网格的“管理信息平台”,通过综合运用路面探头、智能监控、车载监控等信息化设备,为上城城管局提供区域内各类资源信息的可视化管理。

在智慧建设方面驾轻就熟的华数,其先行的脚步不仅为如今深入推进杭州“智慧城管”建设打下了基础,更因出色的技术和运作,凭借“智慧上城”案例荣获了“2014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和“中国社会治理创新范例50佳”。

助力智慧城管“杭州模式”

华数集团丰富的经验与前瞻的眼光,让它始终走在“智慧城管”建设的前列。如今,如火如荼进行中的滨江“智慧城管”项目已经璞玉初现,智慧城管的建设,使滨江区面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了质的提升。同时,区域内市政部门处理问题的时效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在资金成本和人员开支方面也得到了大大的节约,信息化投资有了显而易见的效益。

与此同时,华数切实考虑政府工作层面及市民的生活疑问,特色定制智慧应急、智慧执法、智慧市政、智慧停车等流程,真正做到“智慧城管,智慧为民”。

智慧应急:以GIS、物联感知、智能控制为技术支撑,建立区、街道、巡查人员三级监管指挥体系,实现多源监管数据与专业实时数据展现相结合,全面提升城区防汛排涝现代化管理水平。

智慧执法:快速发现违停车辆、工地噪音、出店经营、犬类到期等现象,结合网格数据实现城管事件自动派单,提高违章查处的工作效率,提高执法的人性化与准确率。

智慧市政: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相关软硬件技术,通过监测、分析,实时发现井盖移位或丢失、积水点、排水口等情况并就近派单相关人员维护,提高城市政智能化管理的时效性和协同性。

智慧停车:通过手机APP即可查询停车场信息,地磁设备自动判断车位占用情况,支持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方便市民出行。

篇6

规划先行

据咸阳市政务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咸阳市智慧城市建设从2012年起实施,将用2年时间重点抓好“一个中心、两个平台、六大应用”等项目建设,搭建智慧城市的基本框架。

在今年4月举行的咸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设计书评审会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武文忠等纷纷出席,显示了各方面对咸阳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视。据了解,咸阳市将坚持规划先行、应用引领、整合共享的原则,认真研究,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并融入到咸阳市智慧城市方案中。

该负责人继续介绍,智慧咸阳的“一个中心”是建设咸阳市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为智慧城市和全市各部门的其他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机房、网络资源、存储灾备、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大力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基础设施资源互通共享。“两个平台”是建设全市社会管理与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和为公众服务水平,促进教育、文化、医疗等信息服务进入社区和家庭;建设咸阳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地理信息在公安、城管、应急、交通、土地、人口等方面的共享应用。

“六大应用”是建设完善市综合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各级部门对各类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的保障能力;建设市数字城管系统,实现城市部件信息的跨部门共享,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市政府政务(市民)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推动审批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审批;建设市新农合医疗信息服务系统,为广大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全市新农合管理水平;建设市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建设市城市“一卡通”系统,实现公交出行及小额消费支付等一卡消费,并实现同西安市的互联互通。

据了解,咸阳市“一个中心两个平台六大应用”建设总投资约1.7亿元,建设周期为两年。建设采取争取省支持、市县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和企业垫资建设政府分期偿还等形式进行,其中市财政投资1.51亿元。

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咸阳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成具有领先水平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互联网普及率居于全省前列,实现城市宽带进楼入户、农村所有行政村能宽带上网,建成信息化网络全覆盖的光网城市。

据咸阳市政务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咸阳智慧城市建设将加快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行业信息化、无线城市建设,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应用取得明显进展。大力推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各类新兴智慧型产品和服务的研制和应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发展,“两化融合”取得新突破,建成西安咸阳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市级信息化综合服务中心和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成,实现80%市级、60%县级行政许可网上办理,90%市级部门、60%县级部门无纸化办公。

同时,社会信息化普及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建成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实现社会保障服务“一卡通”和公用事业服务电子支付“一卡通”。信息技术创新、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及信息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0.85,初步形成智慧城市基本框架,智慧城市建设和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总体水平处于全省前列。

“十二五”重点项目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咸阳市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共有9项:一是建设咸阳市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通过集中建设、集中管理、集中运维的方式,为智慧城市和全市各部门的其他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机房、网络资源、存储灾备、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二是建设咸阳市社会管理与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该平台作为智慧城市的“交通枢纽”,对城市内的所有智能化的应用进行信息传输和处理,为城市的各管理部门提供数据交换,并制定全市信息共享接口标准,为实现部门内部和跨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基础保障;三是建设咸阳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四是建设咸阳市综合应急指挥系统;五是建设咸阳市数字城管系统;六是建设咸阳市政府政务(市民)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七是建设咸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服务系统;八是建设咸阳市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九是建设咸阳市城市“一卡通”系统。

据介绍,“一卡通”系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家工信部、住建部的重点支持项目。“一卡通”系统主要针对城市社会保障管理、交通、公用事业收费与运营,包括城市公共交通、轻轨、天然气、自来水、电力、热力、就医、社会保险缴纳和领取等。通过“一卡通”系统的实施,实现交通、公用事业及社会保障领域刷卡,无须使用现金,实现电子钱包消费缴纳功能。

篇7

提供商:烽火科技

类别:无线

推荐指数:

对城市进行有效管理,对市民提供良好服务始终是城市管理者的主要任务。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加速,有效的城市运营更成为大多数城市管理者们致力实现的目标。

传统城市管理仍存弊端

传统的城市管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强化,普遍依赖体制、人力堆砌、条线式部门作业等方式。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城市整体的管理和市民的工作生活中也出现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城市运营面临着新局面。

近年来,城市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城市管理、企业经营与市民服务都带来极大便利,但尽管如此,还是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

缺乏在城市层面直接感受全城的运营主场。管理者缺少稳定的监控指挥中心把握全城信息,对涉及民生的城市领域进行监控和管理。这种缺乏表现在一个场所的缺失,实质上是需要一个机构一套班子乃至一揽子机制来提升和强化新形势下城市管理的水平和力度。

缺乏对城市运营快速有效的管控。包括:缺乏统一、联动的信息化平台,能够直接获取各领域、各部门的实时数据;缺乏集中、共享的数据资源,造成条块化分割严重的局面,形成人为壁垒,切断本应顺畅的业务流,降低部门运作效率的同时,严重降低服务质量;缺乏智能化的城市运行状态分析与预测,无法支撑精准的指挥与决策;缺乏便捷快速的跨部门协作,不能主动快速地应对突发事件,增加运营成本;缺乏面向公众的信息化服务提供与互动展示,公众无法实时了解城市运转情况,无法了解城市管理者在城市发展与规划上的雄心与蓝图。

烽火提出智慧城市运营中心

针对这些问题,烽火科技集团旗下的烽火众智提出了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理念,即建设城市智慧运营的主场,通过统一的城市运营平台,实时感知城市状况,利用基础的大数据平台,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数据资源与决策依据,提高城市管理与面向市民服务的水平与质量。烽火科技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为现代城市的智慧运营带来实际效能。

使城市管理者拥有在城市层面统一管理与直接运营的主场,实时把握城市状态。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与通信服务,将城市的微观信息汇总为城市层面的宏观信息,同时准确直接地将指令传达到城市一线。

使城市管理者的决策指挥更加精准、高效。运营中心的大数据应用提升趋势预测水平和能力,通过直观地显示三维现场和环境信息与预测模拟,为应急指挥预案的制定提供直观精准的情报,使应急防控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移。运营中心的数据共享与智能分析服务能为各单位部门提供决策辅助的数据支撑,挖掘运营状态的背后关联。

使管理部门统一协作,城市管理者能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减少管理盲区,加速城市管理与服务部门间的信息流动,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高效率。

使城市状态能面向公众透明展示,形成信息互动。运营中心信息在大屏、桌面和移动端等多途径,不仅让管理者能第一时间更新城市运营的重要信息,更让每个市民在生活中能感受到城市脉搏、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烽火科技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是在管理、展示、运营与服务等需求的共同驱动下的完美结合。烽火科技在公安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设计方面有丰富经验,曾为天安门指挥调度中心项目和武汉市公安局指挥大厅项目调研了世界1200多个案例,确定具有空间科学性合理性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最大特色就是实现“平战演”结合的三种模式。

实现“平战演”运营模式

在系统设计上,提供满足城市数据集中管理与统一展现的运营平台,向上提供服务应用,向下牵引相关的基础支撑与配套工程。在空间设计上,提供城市管理运营主场的基本空间环境与氛围。在工业设计上,为运营中心各级人员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与设备,使每个细节都符合长期操作的实际需求。在展示设计上,提供面向城市管理者、运营中心人员和公众的不同方案,形成“平战演”结合的运营中心工作模式。

在可见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场所背后是烽火科技坚实的技术基础支撑。从运营中心的应用入口、基础支撑、可靠承载、汇聚节点,到城市感知信息的来源和安全保障体系,均体现了烽火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实力保障。

运营中心的应用入口实现系统融合的城市统一管理与运营平台,汇总各行业数据的同时也为各行业提供应用,同时结合市民生活中产生的空间数据,为城市运营带来巨大价值。智慧城市运营中心能够进行城市空间信息的最佳展示,突破城市运营的瓶颈问题,增进城市生活的智能化。从城市天际线到街道建筑、车辆到人脸识别,将城市的室内外空间与时间流结合,构建立体智能的4D城市运营模型。运营中心平台提供直观有效的途径,应用智能分析,使海量图像信息为城市运营服务。

运营中心的坚实基础,是实现了数据整合与智能化处理的云数据中心,满足海量数据从采集、存储、挖掘、应用乃至于管控的全周期需求,为各行业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城市大数据融合与应用,城市云与行业云为城市运营提供数据支撑,能够对所感知到的海量数据进行不同深度的处理和挖掘,从而为用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不同层次、种类、不同要求的智慧化服务。

运营中心的可靠传输,除了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信息承载的核心是高速、高效、高可靠性的通信网络,依托国家973计划光纤通信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基础研究等高新技术积累,确保智慧城市信息传输承载需求。

运营中心的汇聚节点是定制开发的大型智能数据业务管理终端――智能舱。使城市云数据可真正落地于应用,在实际操作层面使各系统真正合一,形成“云”“管”“端”的系统闭合。在云端数据和高速网络链路的支持下,可即时进行数据跨系统调取、迁移、分析并呈现,智能舱设置有安全边界,在高级授权下可以跨网、跨系统调取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上累加呈现,完美支撑了监控指挥中心的“平战演”结合模式,是未来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对城市进行高效管理和辅助决策的关键产品。

运营中心的信息感知,来源于遍布全城的前端感知设备,还来源于涉及各领域部门的管理数据、各企业单位的业务数据、各市民和团体的生活数据,确保运营中心“耳聪目明”。

篇8

关键词:智慧城市;安全服务;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TP30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智慧城市作为新经济、新文明的重要发展方式,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为一体,已经成为时展的主题。

智慧城市的研究在我国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出现了很强的发展势头。在全球智慧城市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启动阶段,中国有近700个大中城市,大约有30000个小城镇。初步不完全统计:已有23个大中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武汉、成都、无锡、杭州、沈阳、宁波、佛山、昆山、镇江、张家港、扬州、兰州等)了智慧城市战略或者规划,还有60多个大中城市正在加紧规划中。

智慧城市通过完善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数据共享与整合平台,为城市提供包括市民管理与服务、企业管理与服务、城市管理与运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有政府和企业的业务信息系统,也有面向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市民服务系统。同时还面临着城市间信息化融合所带来的互信和安全等共性问题。

就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而言,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严重,随着智慧城市快速发展和应用系统应用深化,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日趋严重,服务范围变广、应用交互增多、数据交换频繁、系统构建复杂度增大,城市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事关城市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成为了城市管理者重点关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城市在此方面的安全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安全措施还不是很到位、安全防护能力亟待提高。

1 城市安全服务平台意义

智慧城市的建设已在中国各城市如火如荼的开展,各个城市管理者所提出的应用虽然有所不同,但都集中在面向市民和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需求上,其所需要的安全服务大致是相同的,是具有共性安全需求的,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能够提供全面的安全服务,满足绝大部分智慧城市建设的安全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1 安全服务平台是满足城市内共性安全需求和城市间统一安全需求的必要保障

自2000年以来,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95个城市建设了自身的智慧城市,未来还将由更多的城市投入“智慧城市”的大潮中,而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体量的扩大,各个城市之间的业务交互和信息共享成为了城市管理者甚至是省级决策者关注的方向,“智慧城市群”也逐步出现,例如“宁镇扬市民卡工程”,“苏锡常市民服务”等,建设一个基于云模式的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能够提供支撑城市间业务交互和信息共享的安全服务,使得“智慧城市群”能够蓬勃发展,更好的为公民、企业和城市管理者服务。

1.2 安全服务平台是促进智慧城市规模化发展,推动“五化”发展的必要手段

由于智慧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大多数城市管理者在上马智慧城市项目时,往往会因为安全问题而有所疑虑,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智慧城市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提出的一整套安全服务体系,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服务上,保障了智慧城市系统的运行安全,打消了城市管理着在安全上顾虑,有助于促进智慧城市项目的快速上马,实现智慧城市的规模化发展,进而支撑“十二五”期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

2 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总体设计

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的主体部分即服务支撑系统、服务运营平台、标准规范与服务流程。

7个安全服务支撑系统分别是:网络信任服务系统、数据安全服务系统、安全策略配置服务系统、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服务系统、等级测评与评估咨询服务系统、应急支援服务系统、安全培训与攻防演练服务系统。

服务运营平台由3层构成,分别是综合接入网关与门户、由业务门户与综合接入网关、服务目录与综合业务展现系统、服务能力与资源接口等。

通过安全支撑综合服务平台,将在智慧城市范围内,形成网络信任、数据安全、安全策略配置、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等级测评与评估咨询、应急支援、安全培训与攻防演练等安全保障服务能力。面向智慧城市业务系统用户提供信息安全支撑服务,同时为有关信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平台运行管理者提供相应的接口。

3 应用价值

如今,评价检测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的标准日益多元化。城市居民对于智慧城市系统如何更好的支撑城市发展的期望会变得越来越高。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能够为智慧城市带来的应用价值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为智慧城市建设安全保障体系,为其提供安全服务

安全服务平台提供的智慧城市安全保障体系以“信息保障(IA)”为中心,以“深度防御”和“综合防范”为指导,以“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为手段,以“信息安全管理”为重点,依靠人员、技术、管理等方面提供安全保障能力,将网络划分成网络边界、网络基础设施、终端计算环境、以及支持性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防御领域,保护信息及信息系统,满足其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认证性、不可否认性等安全需求,为其提供安全服务。

3.2 为智慧城市提供应用安全基础设施服务

安全服务平台依托CA平台、证书运营服务平台、灾备平台、态势感知平台,为智慧城市提供了数字证书管理、权限管理、密钥管理、证据管理、时间戳服务和安全管理的网络信任体系基础设施。它为实体的身份认证、权限验证、证书管理、数字签名、数据加密和网络信息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与存取控制等安全需求提供了具有普适性的技术支持,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提供应用安全基础设施服务。

3.3 为智慧城市提供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安全服务平台将根据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动态,结合丰富的安全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和技术培训经验,不断地改进、完善技术培训体系,使之更贴近市场、贴近技术前沿,致力于为各城市信息化建设培训合格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安全培训的许多课程,可以用来培训在工作中可能遇到此类问题的系统安全管理员。我们可以协助客户网络实施对全部技术人员的初级安全培训,提高全面的安全意识,为新网络管理员和程序员提供中级安全培训,也可以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提供高级安全培训,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提供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沈国明.城市安全学[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2]黄月江.信息安全与保密[M].北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7.

篇9

这是北京市朝阳区数字朝阳战略实施后的其中一项成果。朝阳区的智慧城市建设选择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城市管理和民生问题进行切入,逐步将智慧城市的建设深入到更多领域。据朝阳区信息办主任王臻介绍,2000年到2010年是数字朝阳时期,现在朝阳区正在进入智慧朝阳阶段。

一座城市的大脑

就像北京市朝阳区循序渐进的智慧城市建设一样,从解决最迫切的问题开始,智慧城市需要解决建筑、能源、交通、水资源、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的问题。

面对城市这个复杂的组织,城市管理者“单凭努力工作,城市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城市需要创新型管理方法”。IBM软件集团行业框架销售全球副总裁Meenagi Venka表示,IBM在智慧城市的相关建设上有数千个应用案例,在总结了2000多个最佳实践后,IBM推出智慧城市智能运行中心(Intelligent Operations Center for Smarter Cities,简称IOC for Smarter Cities)解决方案,为城市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提供创新的方法。

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个跨城市管理各个部门的综合性应用。北京市交通委信息中心主任黄建玲拿智慧交通来举例,她认为智慧交通的建设有三个要求。第一,交通有延续性特点,例如,公路、铁路都是跨地区的,所以IT要实现跨区域结合,比如整合北京市和河北省的相关系统。第二,智慧交通也需要跨部门整合。例如,交通需要与公安、环保、市政等部门接口。第三,需要一个标准化的进程。例如物联网的感知标准,这些需要多部门的联合,包括厂商用户、标准组织的参与。

IOC就如一座城市的大脑,是一座城市的指挥中心和协调中心。IOC解决方案整合了IBM多款行业领先的软件产品,提供灵活的部署模型,适用于不同信息化水平的城市部署,能够帮助城市决策者协调城市内部的各种机构和各项资源,提供整合的数据虚拟化、实时的协作和深入的分析,帮助城市机构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协调和管理响应工作,并持续提高城市运行的效率。

集中在六大领域

IOC提供了一个集中的实时协作环境,可以跨部门和机构进行规划、组织、监控和分享信息,城市管理者可以利用跨所有机构和部门的信息,制定智慧决策。这种高效率的跨部门整合协作,可加快解决问题,降低危机的影响,并最有效地简化工作资源。同时它还能提供近乎实时的关键绩效指标,帮助城市管理者监控和优化城市服务、人员、项目和其他资源的绩效。

智能运行中心还能帮助城市管理者预见问题,使异常中断对城市服务和运营造成的影响最小化,将现有系统和将来系统的开放标准连接点整合,为维护城市基础设施,促进资源规划,并确保资源为紧急情况做好准备。例如,分析人员可借助IOC预测交通中断情形,并模拟“假设”场景,从而提出各种方案来尽量减少交通拥堵。自动指令能触发城市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并对外向市民发出警示。

此解决方案还能够提供统一视图,协调跨机构的资源,让各机构快速响应事件,以快速有效地响应问题。该方案的通信功能使得人们可以跨机构共享信息,并使处理工作同步化。

篇10

近年来,敦煌市围绕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依托智慧城市试点和信息惠民试点,提出了“智慧敦煌”战略,推动建成“飞天”云计算中心等一批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推动旅游融合信息科技,以智慧旅游带动智慧城市发展。

敦煌市也先后入列国家智慧城市、信息惠民、信息消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并荣获“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大奖。

智慧旅游挑战多

旅游智慧化是敦煌建设“智慧城市”的重头戏。当然,智慧城市建设前期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成功的关键一步。面临的挑战如下:

旺季游客高峰挑战:景区人流屡创高峰,鸣沙山、莫高窟单景点日接待超过3万人,而敦煌本地人口仅有5万,游客服务体验差,如何避免投诉率上升?游客安全面临挑战,如何确保旅行安全?文物古迹承载有限,如何保护古迹不被破坏?

淡季游客稀少,造成旅游Y源的极大浪费:如何提升淡季景点服务资源利用率?如何共享不同区域旅游资源,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巨大流动人口挑战:百倍于本地人口数量的游客,给城市治安、交通、医疗、餐饮等公共服务带来巨大压力与挑战。如何应对大量游客带来的突发应急事件?如何有效管理大量的流动人口?如何从丝路旅行服务延伸至本地居民的智慧公共服务,从而带动荒漠区域的智慧城市建设?

针对以上情况,敦煌市政府与华为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慧敦煌各个领域展开务实合作,致力于将敦煌打造成为中国信息化、国际化的“样板店”、“旗舰店”,把一个信息化的敦煌推向全球,共同推动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发展。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智慧旅游、智慧民生、智慧政务、智慧安保等方面开展积极、扎实、全面有效的合作,共同打造“智慧敦煌城市云、丝绸之路旅游云”,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推进智慧民生在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等公共资源领域高效利用,构建资源共享、集约管理、业务创新、效率提升的智慧政务体系,全力为敦煌文博会、敦煌国际马拉松等重大活动提供安全可靠的智慧安保解决方案。

以智慧旅游服务引领区域智慧城市建设

全程无缝数字化展示,提升服务质量:建设景区物联网,分析游客行为与流量分布特征模型,基于物联网获取景区特征模型(游客、车辆、突发事件预警)延伸景区服务覆盖;提升决策、客流高峰与应急服务能力,保障游客全程路线安全;VR、AR、3D展示中心,提升客户体验黏性,分流高峰客流,提升参观服务质量。

敦煌“飞天云”平台现承载业务有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公共信息等多个系统平台,而随着敦煌旅游旺季的到来,各个系统平台的业务量将出现爆发式增长,传统的建设方案缺乏灵活性,将面临业务连续性保障差、数据安全性弱;业务部署流程环节多等诸多问题,无法应对信息化的突发业务需求。

针对这种现状,华为助力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产业园科技有限公司、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敦煌市分公司、敦煌智慧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构建了覆盖敦煌全市的“无线城市”解决方案,敦煌“无线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将对公众服务、政府和企业三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产生重大影响,能够为公众、政府机构和企业提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取可支付得起的无线宽带服务。

华为结合敦煌市的特点,提供WLAN解决方案,打造了一个“高速、大容量、安全、可演进、易管理”的大型无线网络,助力敦煌智慧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构建敦煌无线城市。

在无线接入点选择上,华为采用新一代11AC协议的AP,在保证高并发接入率的前提下,保障用户网络访问体验;AC采用华为高性能敏捷交换机+多个无线控制器插卡,单台设备能做到几万多用户多终端同时在线;为了保障网络安全,华为提供ME60作为认证网关,将用户管理、安全控制、业务控制、无感知认证等各种功能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实现WLAN用户和固网用户的统一接入认证。

考虑到将来网络的演进,华为提供的敏捷交换机采用全可编程设计架构,可通过自定义转发流程快速支持新协议,可适应无线网络未来5-10年快速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提升网络维护的便利性,华为提供eSight统一网管,支持对多厂商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支持对现网有线网络设备和新建无线网络进行统一管理,极大地降低了后续运维工作量。

共享丝路旅游资源,平衡区域经济发展:联合丝绸之路沿线景区,建设旅游大数据平台,分析区域游客特征模型,实现精准营销;融合线上数字营销与线下旅行服务,推动互联网+营销,提升淡季游客人数,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延伸居民公共服务,建设区域智慧城市:建设云中心,共享景区与政府各业务部门数据,实现统一协同,快速决策与响应的城市智慧治理基础设施;基于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电视为核心的智慧家庭、创新的智慧教育及智慧医疗服务,提升居民福祉。

在平安城市建设方面:华为根据敦煌市当前建设现状以及后期业务规划需求打造了平安敦煌建设项目,其核心平台采用华为智能云监控平台VCN设备,是结合华为视频监控平台和专业视频存储而定制开发的一体化综合监控平台,可集实时监控、录像检索、录像回放、云镜控制、告警联动、语音对讲、电子地图、存储管理等多种视频监控业务于一身。通过华为的云监控平台,整合了敦煌市多个厂商的平台及前端摄像机,为城市安保提供了全方位,无死角的高清覆盖。

整套系统采用领先的云化智能设计,实现N+0云化设备集群安全保障体系,做到关键事件不掉链子;同时实现事件及时智能预警、系统性能智能保障、视频数据智能检索定位以及智能行为分析,充分发挥软硬件使用效率。打造完全开放的平安城市标准开放平台,减少重复投资,消除技术壁垒。经过实践证明,华为云监控解决方案为敦煌打造出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平安城市安防体系,对敦煌进行全方位智能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