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直接投资的优缺点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5: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国直接投资的优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外国直接投资的优缺点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进入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001-02

1跨国经营进入模式的类型及优劣分析

进入国际市场体现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跨国界转移,当一个企业决定实施跨国经营时,选择合适的进入模式便显得非常重要。企业跨国经营模式一般来说分为三种:贸易式进入、契约式进入、投资式进入,每一种模式都有其优缺点,企业在决定选用哪一种模式时必须仔细考虑这些特点。

1.1贸易式进入: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

贸易式进入是指企业通过贸易途径,在目标市场上销售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贸易式进入是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初级形式,也是企业对国外市场介入程度最小的一种进入方式,分为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

1.2契约式进入:许可证协议与特许经营

契约式进入是指企业与目标国的法人实体签订长期的非权益性合同,把企业的技术或人力从本国转移到外国。它包括许可证协议、特许经营、合同制造、交钥匙工程、管理合同等,许可证协议与特许经营是契约式进入的主要类型。

许可证协议是指企业将自己拥有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版权、商标权等,通过契约方式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外国企业使用,收取一定的许可费用。

特许经营可以说是许可证协议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特许经营许方不但要提供无形资产,而且要求加盟方必须在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以确保统一的产品或服务品质,而特许方的授权内容也包含协助加盟者建立品质的辅导过程。许可证协议通常用于制造业,而特许经营主要被服务业所采用,像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连锁店都是采取这种形式。

1.3直接投资式进入(FDI)

所谓FDI进入模式是指企业将其资本、技术、人力、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以不同组合投入到本国以外国家的各种制度安排。直接投资式进入是跨国经营的高级形式,也是企业国际化成熟的标志。从企业组织形式来看,FDI主要方式有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合作企业,还有少量的合作开发和BOT等方式,其中前三种方式占主导地位。

合资企业是指企业与东道国投资者共同投资,依东道国法律在其境内设立的、投资各方按照股权比例拥有经营管理权、分享利益、分担风险的企业。独资企业是指企业依东道国法律在其境内设立的拥有全部股权、经营权,并独立承担全部责任和风险的企业。合作企业本质上属于一种契约组织形式,属于非股权安排范围内的合作形式。

从企业的获得来看,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都可以通过新建或并购方式成立。新建是指跨国经营企业在东道国创建一个新的企业,并购是跨国兼并与跨国收购的简称,是指跨国经营企业收购东道国企业全部或部分股权,从而达到控制该企业,进入目标国市场的方式。

2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进入模式选择

2.1研究方法:控制论战略

控制论战略决策方法来源于赫伯特.西蒙的“满意”模型,该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人的理性是界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外界有很多因素制约着人们去了解非常全面的因素,因此决策者在决策中倾向于“满意”标准而不是“最优”标准。Steinbruner结合满意模型和认知过程模型提出了控制论战略。这一决策过程首先需要决策者将这一问题所处的环境或影响因素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其中影响这一问题决策的内在因素的多样性被忽视,只保留那些对解决问题极具启发性的因素,然后按照一定的决策顺序过程做出决策。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源能力所限,既拿不出购买先进设备的资金,也没有足够的国际化经验做依托,与目标国讨价还价的能力也很弱,也没有获得全面信息的途径,一般获得的信息只是很少的一些根据自身能力可控的一些因素,因此其决策适宜采用控制论战略。

2.2进入模式选择的决策模型(以直接投资为例)

(1)层次分析法的导入和决策模型的建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教授于二十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它合理地将定性与定量的决策结合起来,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如下:①明确问题;②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③建立判别矩阵;④做层次单排序;⑤做层次总排序。

根据控制论和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直接投资方式的单一准则决策模型,如图1:

(2)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方式决策模型的应用举例。

假设我国一家中型制造企业准备进入东南亚市场,就可以利用以上决策模型对进入模式进行决策。

第一步:做出准则层各指标相对于直接投资进入方式的判断矩阵,并计算各指标权重。

表1准则层各指标相对于直接投资进入方式的判断矩阵

第二步:做出方案层直接投资进入方式相对于准则层各指标的判断矩阵,并计算各种进入方式权重。

从表7的目标总权重V值可以看出,独资企业的权重为0.1228、合作企业的权重为0.3050、合资企业的权重为0.5721,因此这家企业的最优进入方式是合资企业。

5.2.3中小型企业跨国经营进入模式选择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为提高企业绩效,去除决策的盲目性,下面我们将考察进入模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联性。我们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法来考察中小企业的绩效与进入模式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先列出绩效秩数分列表(见表8和表9),即将所有企业的绩效从大到小分别按合资和独资进行排序。

(说明:在a=0.05的显著水平下,秩和<T1或秩和>T2均认为有显著相关性,若在a=0.025的显著水平下,秩和<T1或秩和>T2,则这种相关性更加明显。)

经检验,合资绩效的秩和73<83,所以在显著水平a=0.05下,我们认为合资企业的绩效比独资企业的显著,而且在a=0.025水平下,也得出和上面相同的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中小企业的绩效与进入模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即企业的绩效会因选择合资进入模式而更好。当然由于数据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难免会使研究结果的一般化存在局限性。

参考文献

[1]董红.跨国经营的进入方式选择及控制研究[J].现代财经,2004,(7).

篇2

关键词:ETF 资产配置 投资策略

一、ETF简介

作为一位理性的投资者,对于任何一种金融投资产品,都要在看到其优点的同时,认识到该产品的缺点和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合理有效运用这一金融工具,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

1.ETF的概念

中文正式名称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追踪标的指数变化并且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基金。

2.ETF的特点

ETF是一种复合型的金融创新产品,集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和股票的优势于一身。

ETF所具有的开放式基金的优势为:可以自有的申购与赎回,不存在在特定时期申购与赎回受限的问题。封闭式基金的优势在ETF产品上的体现为: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市交易,从而使产品具有高度的流动性,而流动性对于一个金融产品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并且具有极高的价值。ETF产品所体现的股票的优势为:二级市场上的连续交易价格机制,不但增强了流动性,而且使交易的信息更加透明,再加上ETF独特的套利机制,使得其价格能够紧贴净值,避免了封闭式基金的深度折价现象。

ETF具有双重交易机制:进行申购和赎回的市场与ETF份额交易的市场分离。前者在一级市场上进行,后者在二级市场上进行。

3.ETF的优点

ETF拥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基金所不可比拟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ETF是指数化投资的理念与资产证券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这一本质就决定了ETF具有投资运作成本低、费用低廉、交易方便、资金门槛低的特点。

(2)在一级市场进行的ETF份额的申购和赎回,采用的是实物交易机制,这就有效地避免减少了很多基金所面临的“现金拖累”的现象,提高了资产配置的效率。

(3)运作的机制简单易懂,容易在投资者中获得较大的认同度。对于个人投资者,特别是二级市场上的散户投资者,只要对宏观经济和行业产业的发展做出判断,并且投资相应的ETF产品就可以了。

(4)ETF可以尽量地延迟纳税甚至规避纳税。

(5)ETF可以避免由于基金管理人个人的偏好,所造成的投资组合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性。同时,当市场上ETF产品细化程度非常高时,ETF甚至可以有效的代替个股,减少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避免高位接盘、抬轿子等基金黑幕的出现。

(6)ETF的制度设计富有弹性,可以涵盖广泛的证券范畴和各种资产配置方式,可以通过一次性的交易活动便利的实现一篮子证券组合的买卖交易,可以在短期投资方面提供许多便利等等。

4.ETF的缺点

(1)ETF的表现不可能超越大盘,甚至不可能超越其跟踪的指数。另外,ETF的管理者不可能把所有的资金按比例分配到所跟踪指数的成分股上,这就导致在上涨阶段,ETF的净值增幅低于目标指数的涨幅。

(2)ETF不能像开放式基金一样,股息可以用于再投资。

(3)买卖ETF时,需要支付经纪人佣金和买卖差价。

(4)ETF为了紧贴指数走势,不能像一些积极性的基金一样,在某些行业或者股票表现逊色的时候,调整其投资组合。特别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缺乏卖空机制的情况下,ETF缺乏有效的对冲机制,容易直接暴露在风险下,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在了解了一个金融产品的特色和优缺点之后,研究如何运用该种产品、如何利用该产品构造和实现我们的投资目标,便成了重中之重。

二、ETF的投资策略

先要引入一个概念:资产配置。何为资产配置?就是将所要投资的资金在各大类资产中进行配置。它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战略资产配置、动态资产配置和战术资产配置。战略资产配置是一种长期的资产配置决策,即通过为资产寻找一种长期的在各种可选择的资产类别上“正常”的分配比例来控制风险和增加收益,以实现投资的目标。动态资产配置是在确定了战略资产配置之后,对配置的比例进行动态的调整。而战术性资产配置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对资产进行快速调整来获利的行为。一般来说,战略资产配置是实现投资目标的最重要的保证。诸多学者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证明了这一点。

1991年,Brinson,Singer和Beebower研究了资产配置对投资组合总收益率的贡献。他们将总收益率分解为三部分:(1)

资产配置策略;(2)市场时机选择;(3)证券选择。研究指出,资产配置对投资组合收益率的贡献率是91.5%,也就是说,投资组合的价值增殖在于资产配置。

Gary P. Brinson在1986年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资产配置策略——而不是证券选择和时机选择——对投资组合的总收益率和年收益率变化的幅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ETF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和投资工具的作用逐渐凸显,如何有效的利用ETF产品实现有效合理的资产配置策略便成了研究的重点。

1.用ETF进行合理有效的资产配置

从本质上说,ETF是一种指数化投资产品。在指数化投资为核心思想的资产配置策略中,“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方法占据了重要地位。

“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方法,是指将组合中的资产分为两大类进行配置,组合中的核心资产用来跟踪复制所选定的市场指数进行指数化投资,以期获得该指数所代表的市场组合的收益;组合中的其他资产采用主动性投资策略,以充分利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投资机会获利。“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方法的好处是以相对较低的费用在更大的程度上控制了风险,增加了组合的收益。将组合的核心资产配置于指数化投资,实际上就是用更精确的手段将组合的整体投资“风险报酬”更多的“支付”给主动性投资的部分,从而实现最佳的组合风险——收益管理。

运用“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类指数化投资”的问题。所谓“类指数化投资”,是指,当在一个市场上使用多个基金经理进行投资时,所有主动管理的投资加在一起,会构成一个收益和风险都与指数类似的投资组合,但是仍然面临高额的主动管理费。通过使用“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方法,在任何给定的市场中,投资者可以将资产的一部分投资在一个指数化投资组合中,剩余的少量资产分配给主动管理者,授权他们进行更加积极的管理。

从分散化投资的角度,很多实证检验的结果证明,将组合资产同时配置在主动性投资和被动性投资上,可以降低组合集中于一种投资的风险。具体表现在,当主动性投资收益率好于被动性投资的收益率时,或者当被动性投资收益率好于主动性投资收益率时。投资者可以在享受自有资产组合的低波动性带来的低风险的同时,分享主动性投资与被动性投资带来好处。

ETF产品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非常适合于用来构建组合中的指数化投资核心,成为组合中指数化投资的理想工具,特别是综合指数类的ETF产品,更适合于作为市场组合的替代,涵盖整个市场并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

在拥有以ETF为核心资产,采取“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方法进行资产配置的资产组合之后,投资者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投资目标。但是ETF的功能有很多不止这一点,运用其他的市场功能,投资者可以利ETF产品构建不同的组合,实现多样化的投资目标。

2.用ETF构建各种市场敞口

(1)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海外市场敞口

由于我国对于资本项目的管制,ETF的这项功能对于我国投资者来说,目前只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并无实际操作的可能。故以美国投资者为例进行阐述。对于美国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购买ETF而不用直接投资外国的股票,就可以获得外国股票市场的敞口,以获得投资外国股票所带来的收益。如果投资者不采用投资ETF的方式,而是直接到国际市场上去购买外国股市的股票的话,投资者所要承担的风险就要大的多。举个例子来说,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市场体制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同,投资者不一定能够买得到想要买的股票和想买的数量。即使想要买的股票全部都能购买的到,想买的数量也都能得到满足,在购买之前,还要进行外汇的兑换,投资者要承担这一部分的汇率波动风险。

(2)可以实现行业敞口和行业敞口之间的替换

一般来说,持有股票指数或者一揽子股票的风险要比持有单支股票的风险小一些。所以,当投资者偏好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板块,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该持有哪支股票时,投资以对应行业或者对应的板块指数为追踪指数的ETF便可解决这个问题。

(3)可以实现敞口之间的对冲组合

因为不同的投资者对市场中某一行业或者某一板块的判断不同,所以持不同观点的投资者建立的投资组合不同。但是为了避免判断失误带来的投资损失过大,投资者一般都要使用对冲的交易策略将投资的风险降低到可以承受的程度。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投资者A看涨股票a、b、c、d,同时看跌属于能源板块的股票e、f、g、h、j, A对自己判断的会涨的具体股票十分有自信,但是对会跌的具体股票不是十分确定,这个时候,A就可以借助ETF来降低投资组合的 风险,实现投资的目标。具体操作如下:A将自己看涨的股票组成多方组合,再以等量的货币购买追踪能源板块指数的ETF,以降低风险。

3.可以用ETF来实现投资组合中的现金管理

(1)开放式基金可以用ETF解决投资组合中的现金闲置问题

在开放式基金中,为了应对基金持有人可能的赎回,通常都预留总额为组合资产总值的5%的现金。这会引起“现金拖累”的问题从而影响组合的收益。为了避免这部分现金闲置,基金管理人可以将这部分现金直接投资于普通股票中。但是,由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很大,股票的流动性也参差不齐,这样做除了增加了投资风险和交易成本,还带来了可能无法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赎回的风险。但是,如果用组合中闲置的现金购买ETF产品,不但以更低的交易成本获得与直接投资普通股票相同的收益,而且,可以随时便利的在一级市场上将ETF变现,以应对赎回。

(2)ETF可以利用其他ETF有效管理组合中的现金流

虽然,ETF的申购与赎回采用的是实物机制,即一揽子股票与ETF份额的交换。但是在申购与赎回发生时,由于股票市场运行机制的问题,难免会有某只或者某几只股票暂时无法获得或者无法获得想要的数量,此时便要用现金来填补相应的空缺。再加上所追踪的基准指数会有定期和非定期的调整,组合产生现金流会不断的发生变动。通过买卖ETF,可以实现对组合中产生的现金流的有效管理。

ETF管理人可以用组合中不断变动的现金购买其他的ETF,这样,在该ETF需要现金的时候,可以卖出持有的其他的ETF获得资金。

参考文献

[1]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上证50ETF投资指引.中国经济出版社.

[2]马骥.指数化投资.经济科学出版社.

篇3

【关键词】绿地投资 跨国并购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主要有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而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也是在不断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外资的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这么多年,基本以合资,合作和独资等新建投资为主。最近几年,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基础材料,消费品生产等领域进行收购。跨国并购在国际上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流方式。按照数据统计,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总额中,以并购方式进行的投资占85%以上。而在我国跨国并购还不到10%,但是,从长远看,外资并购将会日益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这一趋势是不会改变的。本文在对两者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绿地投资逐渐减少,而跨国并购逐渐增加的原因。

一、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的比较分析

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对投资企业和东道国都各有利弊。跨国企业选择进入方式的时候就要选择较有优势,能创造较多利润的方式。而东道国对进入方式的偏爱,也是受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各自的优缺点影响的。绿地投资对跨国企业和东道国的利弊(见表1)。

表1 绿地投资对跨国企业和东道国的利弊

跨国并购对跨国企业和东道国的利弊分析(见表2)。

表2 跨国并购对跨国企业和东道国的利弊分析

二、中国利用外资方式的现状和趋势

近几年来,跨国公司在国内重工业化,基础材料,消费品生产等领域进行收购的案例也是呈出不穷。

2006年,安塞乐与莱钢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溢价购买莱钢38.41%股权,与莱钢集团并列成为莱第一大股东;荷兰喜力参股粤海啤酒;还有正在审批中的安塞乐―米塔尔收购我国东方集团等。随着我国加入WTO,跨国公司在我国金融、保险、旅游、商业零售等行业的并购投资也不断涌现。如汇丰银行参股交通银行;摩根士丹利收购永乐家电等。从1990年开始跨国并购在我国的绝对数额排除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整体上是上升的,1990年还只有800万美元的并购额,1991年就翻了几番,达到1.25亿,一路上升到1996年的19.06亿美元,由于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导致跨国并购的减少。但之后就一直增加,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的统计,2003年还只有38.2亿美元,2004年就上涨到了67.88亿,几乎涨了一倍。2005年进一步上涨到82.53亿美元。

不仅绝对数额一直在增加,而且从1990年到2006年,外商在我国的并购占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也是上升的(见图1)。

图1 1990-2006年跨国并购占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

(数据来源:UNCTAD FDI/TNC数据库)

从图1可以看出外商在华并购在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比例在排除了经济周期性的变影响,整体是上升的。特别是最近几年,比例上升到10%以上。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的投资报告展望中,外商在中国的并购预期是上升的,在2007到2009年的数据超过了20%。这说明外资在中国的并购会逐渐增加。

三、跨国并购逐渐增加的原因

1、主观原因分析

第一,跨国并购的优点导致跨国公司更喜欢跨国并购。跨国并购的优点正如前面讲的可以迅速进入目标国获得资产,占领市场。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在经贸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中国也降低了外资进入的门栏。外资势必争先恐后的想要进入中国市场,而要想快速抢占中国市场,跨国收购和兼并便是最好的方法。

第二,跨国公司获得签约和履约能力的较便捷的方法。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得签约和履约能力。如果跨国公司自己不具备,也暂时不能通过自身培养签约和履约能力,又因其没有控制权而很难获得这样的签约和履约能力,跨国公司只有考虑以并购来“购买”这种能力,而且要是目标公司处于破产境地,跨国公司还可以获得“溢价”效应。

第三,跨国公司为了避开我国某些绿地投资政策进入中国特定产业市场的方法。进入我国汽车整车领域就是一例。我国政府曾经规定若干年内暂缓审批整车合资项目,迫使国外汽车公司转向通过收购方式来绕过这一政策限制而进入我国。

第四,跨国公司R&D投资管理的需要。跨国公司对其公司的研发能力也是很关心的。跨国公司对具有一定R&D能力的公司进行并购,不仅可以获得研发资金,还可以获得人才、设备、管理等方面的资源,而这是绿地投资无法给予的。在中国,成为目标企业的企业一般都是行业内的骨干企业,都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跨国公司是很乐意并购这种企业的。

第五,跨国公司追求利润的动机所致。跨国公司如果能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一个不错的企业,他当然不会选择去自己建一个企业,因为这样获利空间大。在我国国企改革前后,企业体制不完善,机制不灵活,尤其是资金短缺等经营上的困难导致濒临倒闭的企业,外商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而且还能获得其他效用,使其坐享利润。

第六,跨国公司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主要战略手段。面对竞争压力,全球自由化,外商就通过并购快速的获得竞争力。这也是跨国并购的优点所在。

外商对中国采用并购的方式一直是很感兴趣的,但是由于中国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如无法解决人员安置,并购价格等问题,所以,中国一直都是绿地投资为主。将来,绿地投资就会被跨国并购取代而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

2、客观原因分析

第一,政府利用外资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以前的政策主要是针对“绿地投资”的,并不完全适合于并购投资,使得外商因为不确定性而不敢采用并购方式。为了规范外资并购的健康发展。2003年,原外经贸部颁布了《外资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2006年,商务部等八部委有联合颁布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这一规定为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拓宽了渠道和手段。中国商务部条法司副司长郭京毅说:“新的规定意在拓展外资利用渠道,从未考虑对外资进行设限。”这就让跨国公司一颗悬着的心踏实了。

第二,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吸引外资一直以绿地投资为主,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日趋完善,并购方式也会增加。

第三,国内资源现状也引起绿地投资的减少。以前,中国的低廉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外商前来建厂。国内资源要素的逐渐紧缺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绿地投资”在中国的优势逐渐不如其他国家,从而就有了并购投资方式的需求。

第四,国内经济形式的变化也带来了投资方式的转变。在国企改革的同时,国企自身的矛盾也逐渐的显现,企业布局分散,结构失衡等导致国有企业的资产价格一跌再跌。一些民族品牌也面临困境,甚至不得不将产品品牌出售,跨国公司就乘这些机会并购这些企业;而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和企业对并购的逐步认可,也使得外商开始从新建投资转向并购。

第五,政府和企业对并购的需求。在国企资产重组时,政府希望与势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合作;而且重组时还涉及地方利益和税收的归属等问题,外资不存在这些问题,政府也希望外资并购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形势下,单纯的资金投入对我国国有企业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他们需要的是能带来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理念,同时又能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合作伙伴。

我国的投资环境对并购也逐渐敞开了胸怀,在我国的政策法规、经济环境越来越好的将来,我国的外商并购也会赶上国际水平。针对外商投资的这种变化趋势,政府应该准确评估并购所产生的效应,以及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和经济安全的影响,进一步完善跨国并购的政策法规,明确对外资的管理思路。而企业应该积极面对这种挑战,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有效的利用外资。

【参考文献】

[1] 王志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趋势[J].中国外资,2003(3).

[2] 田立新、尹坚:跨国公司跨境并购与绿地投资的比较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篇4

关键词:国际市场;进入策略;出口进入;投资进入; OEM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捷”)成立于2000年,专门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为企业网提供各种增值业务的网络解决方案,在印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俄罗斯等地都有业务。在当前形势下,锐捷在国际市场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进入策略以获得更好的成绩呢?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多样化的,不仅有直接出口,还有投资、收购、战略联盟等。进入模式的选择是企业最关键的国际市场战略决策之一,它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以后的经营活动以及一定数量资源的投入,选择得当,会有助于企业顺利绕过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而一旦选择不当,就会造成损失。而且转换进入方式需要付出成本,有时这种成本相当高昂。这就要求企业在选择进入方式时必须仔细考虑每种进入方式的优缺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做出准确的判断。比如,中东地区政局动荡,不适合选择投资模式或联盟模式;澳门市场属于自由竞争,不适合契约和投资方式进入。

根据国际经济与商务的一般原理,企业在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上遵循如下的渐进程序:从风险最小,控制程度最低的间接出口开始,逐渐走向直接出口、契约式出口、少数股权投资、多数股权投资,最后走向风险高,控制程度高的独资。

在国际市场上,锐捷与国际通信巨头相比,属于后发展型企业。若锐捷按照以上方式按部就班逐步发展国际市场,将永远赶不上先行的同行。所以,利用波特的竞争理论,锐捷根据自己的产品特性、市场特点、竞争对手特征和其他资源,多管齐下,并且有所为,有所不为。下面将对锐捷目前采取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进行讨论:一、出口进入模式出口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模式,大多数生产性企业是通过出口开始国际市场扩展的。为了降低国内竞争所带来的风险,进行扩张,各国企业也都将扩大出口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出口的优点主要表现在:首先,出口可以免除企业在东道国建造生产设施的高额成本。其次,在某地集中生产并随后把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企业能够从全球销售中实现规模经济。再次,目标市场的政治、经济状况恶化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终止业务。最后,当企业发现目标市场具有吸引力时,出口方式可以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

出口也有一些缺点,例如,高额的运输成本;汇率的波动和政府贸易政策的变动是企业的贸易壁垒。此外,出口企业也常发现难以对目标市场的变动做出迅速的反应,对营销活动的控制也较差。

一、出口分为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两种方式。

1.间接出口

通过间接出口,企业可以在不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前提下,开始产品出口,费用低、风险小、不影响目前的销售利润。

企业通过这种方式积累国际营销的经验,为利用其他方式奠定基础。

锐捷在选择国内的中间商或商时,应选择大型的专业进出口公司。这些公司有多年的国际市场开拓经验、现成的市场渠道、一定的政治背景和技术背景。比如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等等,同行大唐就是通过这两个公司轻松进入中东地区市场的。

2.直接出口

直接出口是指使用国外中间商来从事产品的出口。在这种方式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一系列活动,比如目标市场调查、联系分销商、准备海关文件、安排运输与保险等都是由自己完成,因此企业能及时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部分或全部控制国际营销规划并针对需求变化对其进行修改。

直接销售给最终用户,目前在香港比较容易成功,因为香港与大陆市场文化差异不大,锐捷熟知其政治经济环境、市场规则,锐捷在试水国际市场的第一年里就销售1000余台交换机给香港的和记电讯。但是在经济文化相对封闭的市场或与中国文化差异较大的市场,选择熟知目标国家风俗文化、政治经济环境、市场游戏规则等的当地商或中间商更有利。在印度、马来西亚、印尼市场,锐捷就选择通过当地商或中间商进入。

从市场进入便利性来看,目标市场当地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如:政局、法制、规则、风险等,而且当地商有当地的客户资源与渠道,通过当地合作伙伴,企业可以省去部分市场开发成本。

二、投资进入模式

单一的产品出口方式,面对的是重重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随着产品出口数量的增加,还可能遭遇反倾销限制。若采取投资方式进入市场,不仅可利用当地的生产资源,享受当地政府对外资企业的优惠,而且也可更好地向当地顾客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还可以带动本国产品出口。这种方式在企业刚开始涉足国际业务时并不适用,只有当企业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国际市场营销经验、具备一定实力和国际市场潜力较大时才宜采用。

对外投资又可分为:合资经营和独资经营。按照锐捷目前所处的阶段和状况,股权式合资经营值得一试,目前锐捷正和印度当地一家实力较强的合作伙伴商谈合资经营事宜。

鉴于印度巨大的市场潜力,合资无疑是最快最直接抢占市场的方式。短期内,在海外独资经营,锐捷恐怕还难以做到,因此,这里暂不讨论独资经营方式。

与外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长久以来一直是打入外国市场的颇为流行的方法。最典型的合资企业是合资双方各拥有50%的所有权,并且各自向合资企业派出管理队伍,实现共同经营。然而,在有些合资企业中,某些合资方取得了多数股份,因而对企业有较强的控制权。

在锐捷目标市场之一的印度,锐捷欲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合资经营,并非为了在东道国设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而是为了建立海外渠道投资模式和自己的国际营销机构,借此构建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和网络,将产品直接销往海外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鉴于锐捷现状,这种方式无疑是最好的:锐捷通过和合作伙伴构建海外销售渠道,减少了中间环节,有利于扩大出口规模;直接掌控海外销售获得流通领域的客观利润,还能直接了解市场信息。但也存在一些制约条件,如容易遭受国外包括反倾销在内的各种贸易壁垒的限制。

对于锐捷来说,在印度市场上,直接投资进入的有利因素远多于出口进入的有利因素。事实上,对于锐捷来说,真正有力支持出口模式的有利因素只有两个:一是文化差异大;二是公司资源有限。锐捷并非是选择了投资模式就放弃了出口模式,而是希望在这两种模式的共同作用下,探索哪种方式在成本上和速度上最有利于锐捷开拓国际市场。

三、OEM模式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是“原始设备制造”的英文缩写。从市场进入的角度看,应该算是契约进入模式中的合同制造方式;从战略联盟的角度看,应该算是非股权式联盟,即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签订长期协议、合同的形式而确定的企业间在生产、销售、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关系。如:R&D协议、生产制造协议、销售协议等等。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的低成本生产优势突现,全球的OEM生产基地都向中国内地推进,而且很多成功的例子表明,OEM战略正逐步成为我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一项重要战略抉择。

OEM是锐捷开拓国际市场的一个策略,因为核心技术属于锐捷本身,因此对于锐捷来说,OEM是利大于弊的。著名国际厂商Dlink是锐捷国际市场第一个OEM委托方,短期来说,锐捷实行自有品牌与OEM并举的发展策略,不至于被外包商控制着品牌和分销渠道,而且OEM可以使锐捷取得规模经济的效果,以便积累资金,加大科研投入,培育自己的品牌,所以从长期来说,锐捷希望逐步实现OEM生产方式向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原始设计制造商)转变,并最终实现OBM(Original Bland Manufacture自主品牌制造商)。

[ 2 ]张景奇.战略联盟与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进入方式的选择.商业研究, 2002,(260).

篇5

关键词:经济国际化;衡量标准;技术引进;策略;制度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7)03―0076―05 收稿日期:2006―10-10

1994年江苏提出经济国际化战略,作为江苏省会、经济重镇的南京开始探索在更广阔的范围与领域、更深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并将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作为全面提升南京市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分析南京经济国际化的情况与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国际化战略中应调整的策略和应完善的制度。

一、经济国际化的含义与衡量标准

按照国际货币组织的定义,经济国际化是指跨国商品流动、服务交易和资金流动的规模加大,使各国各地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历史进程。具体到一国一地,是指其经济发展大规模突破国境的界限,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笔者以为,这一定义显然已不能完全概括当今经济国际化的特点,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使商品、资金、服务、劳务跨越国界流动,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更为重要的是使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及其载体在跨越国界的流动中不断更换产品结构和生产要素组合,使该国或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纳入国际经济运行的轨道,达到国际的先进水平。当然,也包括其他学者所揭示的,通过改善其在国际分工中的经济地位,来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经济的不断优化和发展。

衡量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国际化水平与程度,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国际上,对国际竞争力每年都要发表研究报告的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的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在衡量经济国际化程度采用的主要指标有:(1)保护主义倾向;(2)出口商品与服务;(3)进出口商品与服务;(4)出口年均增长率;(5)进口年均增长率;(6)贸易差额;(7)吸引海外直接投资的保护程度;(8)进入国际市场程度;(9)与外国公司的关系。国内近年对经济国际化的衡量标准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第一,衡量经济国际化水平应当与国际接轨,应当以区域分工体系与专业化生产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参与度为核心,从经济规则接轨度、出口商品覆盖度、对外贸易关联度、国际分工参与度、资本流动关联度、金融关联比率六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从经济国际化的内容来看,应从企业行为国际化、资源配置国际化和经济运行国际化三个方面,从参与程度、渗透程度两个层次,从外贸依存度、投资依存度、对外借款比率、产业提升能力、社会贡献率、市场化程度、信息化程度等七个指标来衡量经济国际化的程度;第三,经济国际化主要体现为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三个方面,应当从外贸依存度、直接投资量、资本依存度、生产依存度等方面对经济国际化程度进行测评。

以上三种衡量标准各有优缺点。前两种衡量标准的优点是与国际接轨程度明显,分析结果可能与国际一般水平比较接近,但使用过程中所需资料难以获得,所需成本较大。第三种观点的依据是经济国际化的核心应当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而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又包含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政策、体制和技术标准的国际化等方面内容,所以从外贸依存度、直接投资量、资本依存度、生产依存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考察能够较充分的反映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国际化水平,而且在数据收集与计算方面也较容易。

就南京而言,随着江苏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联横”发展,经济国际化最主要的体现是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经济行业竞争力问题上,也就是说衡量南京经济国际化水平,应以外贸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利用额、主要工业行业发展状况等为核心衡量指标。

二、南京经济国际化的程度与问题分析

(一)外贸依存度的变化与问题如表l所示,南京外贸依存度在过去10年有很大变化。总的与江苏省、国家的变化一样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具体来讲,在人世前,南京的外贸依存度明显低于全国和江苏的水平,1996年甚至还没有达到全国的1/2,1997~1998年也仅仅略高于全国的1/2,但自2001年起其外贸依存度紧随江苏省超越了国家的水平,并在2001、2002、2003年连续三年超越了江苏省外贸依存度的指数,成为省内对外经济发展的领头军。

南京经济国际化过程中发展最快的指数是外贸依存度,但南京外贸依存度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2002年起南京对外贸易形成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的格局,尔后加工贸易逐步发展壮大,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越来越大:2003年占出口总额的28.5%,到2005年便跃增为43.1%。这一情况使南京经济国际化的发展,目前还很难实现从初级阶段的贸易国际化层次向知识型经济国际化的层次跨越。

国际化贸易初级阶段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对外经贸中表现十分普遍。各大城市外贸依存度数值的提升,受加工贸易的影响甚大,即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繁荣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加工贸易,大多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节,附加价值不高,国内采购、配套率亦较低,而海关在出口统计时并未剔除进口器件和零件的价格,这是我国近年出口贸易额及进出口总额大大提高,贸易顺差距离不断拉开而导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及诸多责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资本国际化的情况与问题2005年南京新批协议注册外资额51.29亿美元,占江苏省全年协议注册外资的11.22%,实际到帐注册外资额14.18亿美,占江苏省全年实际到帐注册外资额的10.76%;2004年南京新批协议注册外资额38.71亿美元,占江苏省全年协议注册外资的10.72%,外商实际直接投资25.7亿美元;2003年南京新批协议注册外资额40.1亿美元,占江苏省全年协议注册外资的13.02%,外商实际直接投资22.1亿美元。上述数据表明,近3年南京注册外资的增长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均趋平稳,但相对于江苏全省,资本国际化的发展速度则稍显缓慢。这主要是因为苏州、无锡等地经济国际化提速,她们在软、硬件投资环境的努力日益奏效。资本国际化的另一方面是对外资本输出。由于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紧缺,加之在海外投资经营管理方面经验不足,国家资本对外输出发展整体较慢,南京资本对外输出在促进经济国际化方面的作用也显微弱。

(三)南京制造业发展状况与问题 截至2005年末,南京83.33%的行业属于制造业。也就

是说按照工业行业大类划分,南京36个行业中有30个行业应当归属于制造业。与其他城市一样,南京的工业发展以制造业的发展为主,制造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97.5%,其对南京工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制造业拥有的总资产占全部工业资产总计比重高达93%,可以说,南京制造业发展状况在江苏省内乃至长江三角洲都处于相对不错的水平。而且,从制造业中支柱产业集中度分析发现,南京制造业中支柱产业集中度最高,其支柱产业达68.9%,比苏州高出近5.2个百分点,比无锡高出12.2个百分点。南京的制造业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聚优势。从资产获利水平来看,南京平均每百元总资产实现的利税为11.30元,每百元资产获利比平均水平多1.75元,这在江苏省内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都位于前列。所以,总的来说,南京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在江苏省内乃至长江三角洲已经位于中等偏上水平。

但是,南京制造业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如由于南京作为典型的重化工业城市,产品附加值产品不高,工业增加值率偏低,新创造的价值对本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份额不大,远逊于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以及泰州等地区。作为先进制造业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不高、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从而影响了南京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南京经济国际化战略中的策略调整与制度完善

(一)调整目标定位,建设科技型创新城市南京市社科院2004年12月的《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估的分析与对策》指出南京的城市定位缺乏持久性,追求“高、大、全”。事实上南京近年一直存在定位模糊、摇摆不定的严重问题,最新出台的“十一五”规划更提出了建设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国际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全国重要科教中心、东部城市绿化中心等五大中心。笔者以为这种多中心多模块发展,分散南京有限的资源和财力,可能使南京今后的发展陷入尴尬局面。“五大中心”平均用力,哪一方面都很难成为“长三角”的老大。相反,在长三角经济区,南京与当今世界第一大经济区的美国“波士华经济区”中的波士顿有一定相似之处。波士顿有65所高等院校,著名的如哈佛、麻省理工等,共有学生25万人;城市中50%的人口都与大学相关,6个居民中就有1个是大学生。其经济成就来自于以知识为基础的不断创新,其所以能够在“波士华经济区”众多的城市中生存并在纽约这巨大都市的阴影下发展起来,基于其以“知识产业”为定位的战略。南京也积聚了国内多所著名高等院校,仅“211工程”学校就有十余所之多,还有仙林、浦口、江宁等3个国家级大学城,在南京高校学生逾60万人,两院院士63人,具有雄厚的知识型人才集群优势。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亚中心城市,南京应当利用自身优势,建设泛长三角经济区的科技型创新城市,为经济区提供智力与知识资源支撑;不论城市规划设置了多少个中心,都必须令其围绕着“科技型创新城市”的目标而形成合力。

(二)调整利用外资的功利目的,重视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与其他地方一样,南京利用外资在某种程度上与政府及官员的政绩要求、指标性任务有关,存在着只求引资数额而并不十分注重资本质素的倾向。通过几年的实践检验,发现只注重引资数量,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不利,因此南京已提出将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引进智力紧密结合起来,引进硬件与引进软件并重,逐渐重视对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消化,但这项措施并没有很好地贯彻实施,地方仍然以引资数额作为作为经济发展和考察官员的主要指标。

当今的局势是,拥有世界先进技术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南京要充分认识自身经济国际化的真实水平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实际状况,采取实质性措施,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作为今后利用外资的首要任务来抓,尽管目前以美国、欧盟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中国”的影响下,在知识技术上采取了一系列压制中国的做法,使我国企业购买技术遭遇种种困难,但这并不等于完全堵住我们引进技术的大门。南京以往利用外资,并不十分注意在技术上对外资方作出要求,今后,只要在这方面对引资的基层政府和企业作出明确规定,相信解决部分国内亟须的先进技术是可能的。南京亟需引进先进技术,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上参与国际竞争;也有外商亟需在中国落脚,亟需在南京获得投资的机会。

(三)调整政府宏控重点,完善城市经济国际化的政府引领机制经济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南京过去10年已进入经济国际化的轨道,但政府的引领机制仍显乏力与滞后。今后10年,政府要通过制度建设与政策引导来促进南京贸易结构的优化,在巩固贸易国际化成果的基础上,加快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考虑到一般贸易出口与加工贸易出口之间的区别,政府可以对某些特定行业(如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一般贸易出口增长较大的企业给予经济补助。考虑到环境问题对城市经济国际化发展的重大影响,政府要痛下决心,从立法、执法及加大投入等诸多方面,真正解决南京的违规搭建、街巷路况以及跨城河流的污染问题;南京的环境死角多年得不到真正解决,与南京市政府规划与执法不力有很大的关系。考虑到南京科技性城市的建设目标,政府要对国际性科研机构和科研型企业采取扶持政策,对国际信息技术产业采取促进政策,对到国外上市的公司提供制度保障,这方面似有若无,问题是力度不够,支持尚不到位。

此外,为保证经济国际化的健康发展,政府可以构建经济国际化战略实施效果考核评价标准。一方面,通过评估保证相关制度与国际通行规则的接轨;另一方面,通过对辖内区县镇效果的实际考核,保障经济国际化战略的落实和国际化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调整市场规制方向,完善市场法规与保障制度政府对实施经济国际化的主体及其行为提供政策支持是一项重要措施,但国际化经济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通过其自身运行规律的控制,因此,只有完善市场经济规则,建立经济国际化运行的市场保障制度,才能够真正使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有条不紊。

同多数城市一样,南京经济国际化发展主要是依靠处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地理优势、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及其他较低的生产资源成本来吸引外资。但随着交通系统的发达、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以及国内有限生产资源的开发使用,其中吸引外资的部分策略显然已无法奏效。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都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与困惑。韩国与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成功解决困境的经验值得借鉴。当今国际经贸的发展更注重的是市场操作的透明度、公平性和公平待遇。南京经济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必须通过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来加以保证。我国加入WTO以来市场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目前已经进入“后过渡期”,这是各地区自我完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的最后时机,南京应当把握这一机遇,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市场操作更趋透明、公平与公正。

此外,经济国际化的发展离不开外贸预警机制,特别是南京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存在着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潜在风险。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当在理解与掌握WTO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利用好世界贸易交往法律规则,为自身的经济发展开创良好的条件,也为能够较好的维护自身利益做好准备。虽然我国人世已届5年,但从各地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实际情况看,仍多处于被动状态,企业应诉多显得艰难和力不从心。因此,南京在调整落实经济国际化战略中,应当建立与完善国际贸易争端的预警和应对机制,适势运用反制裁手段。

篇6

理念、规划和结构

文■孙 伟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在监管金融全球化、避免周期性的汇率危机、保持世界经济平衡等方面的致命弱点,世界经济格局“东升西降”的现实迫使西方放下身段,接受新兴经济体的参与,扩大全球经济治理民主化的范围,确立新的全球经济发展理念,建立新的国际货币规制,搭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全球经济治理终于迎来改革良机。

一、理念:“合作性规制自由主义”代替“新自由主义”

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自由化的势头已不可阻挡,内嵌的自由主义形态被自由放任的新自由主义代替,并上升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发达国家有意识地减少国家干预,重新向自由市场制度回归,多边主义与国内稳定两大目标早已抛之脑后,终于,以虚拟经济过度扩张为结果的新自由主义观念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被击得粉碎,标志着传统市场理论、传统监管和政府理论的彻底失败。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全球经济治理将促进贸易自由、资本流动和跨国公司进入世界市场的自由作为基本目标。于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三大核心机构开始依照华盛顿共识来调整自身的目标和运作模式。首先,在货币机制方面,随着浮动汇率时代的来临,货币虚拟化和证券化浪潮席卷西方世界,以美元、欧元为代表的货币进入了竞相滥发的无政府状态。其次,在贸易机制方面,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走向是贸易干预最小化、贸易体制中性化。这样一种自由化的国际贸易体系, 需要通过规则使各国的贸易政策趋同,达到没有政府的治理状态。第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推行经济自由化为己任,为受贷国提供的经济结构调整方案隐约带有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意味。第四,世界银行集中关注结构调整政策,强调放松管制、实行私有化, 鼓励出口导向型增长、反对保护主义。在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转移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总体呈下降之势。贷款形式则由传统项目投资贷款,更多地转向以支持借款国结构改革和政策调整为目标的调整贷款。

当金融危机彻底摧垮了新自由主义建构的辉煌大厦之后,以何种理念进行全球经济治理成为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备选答案首先是内嵌型自由主义,重新以多边主义与国内稳定作为经济治理的指导原则,但这必然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限制已经处于全球化深度发展时代的全球经济增长,而增长正是目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是发展型国家主义,即在国内实行市场经济,但国家积极干预促进经济以促进重要产业的发展,同时对金融实行严格的国家监管,资本项目不对外开放。在国际上参与国际市场,以出口为导向,并通过政府政策促进出口增长。虽然这一观念已经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植根于社会主义中国土壤之中的发展型国家主义移植到西方发达国家,必然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但中国的发展经验和主张必将吸引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目光,在选择经济发展时作为重要参考。综合二者的优缺点,未来的全球经济治理理念应该是汲取了放任的自由主义教训,吸纳了发展型国家主义经验之后的一个混合概念,可谓“合作性规制自由主义”,即在充分实现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经济全球化的新规则,限制高风险的经济自由主义,充分实现经济治理的全球化。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首先,全球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合作,提升各国政府对本国宏观经济的控制和约束能力,合作建设有效政府,而非小政府,以达到解决需求和供给的全球化与宏观经济管理非全球化之间的矛盾;其次,各国加强金融监管,并与他国合作,在保障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限制热钱的投机性流动,对金融创新行为的风险进行提前预估,解决金融全球化与金融管理非全球化之间的矛盾;最后,推进建立和完善区域性的自由贸易机制,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多边贸易自由机制作为最终目标。

二、规制:“多储备货币体系”代替“美元体系”

二战以后,国际货币规制几经变更,大约经历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双本位货币体系三个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黄金—美元”本位为核心的国际货币规制,黄金是基础,美元是唯一储备货币,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这一体系是美国凭借其超强的经济实力控制世界经济的重要标志。1971年,当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和政府对美元升值预期降低,将持有的美元兑换成其他资产时,美国被迫于当年8月7日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牙买加体系是在1976年签订的“牙买加协议”基础上建立的国际货币规制。该体系认可了浮动汇率制度的合法地位,实现黄金的非货币化和多种储备货币并存,建立了特别提款权这一特殊储备资产。但实际上该体系还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多种储备货币制度,美元仍然是国际间最主要的计价单位、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德国马克、日元只是作为辅的储备货币存在。但同时,美元的地位相对于以前已经在逐渐下降,国际货币体系进入货币彻底虚拟化和浮动汇率时代。

双本位货币体系确立了以美元—欧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规制。该体系起源于2002年欧元的诞生。欧洲作为区域经济高度一体化的地区,统一货币是重要一步。欧元诞生后,凭借欧洲超强的经济实力,迅速获得了国际本位货币的地位,开创了美元、欧元两大主要货币,英镑、日元两大次主要国际货币同时存在的多元化国际货币格局。随着美元国际货币霸主地位的不断衰落、欧元作为另一个国际本位货币与美元的竞争,使得国际货币丧失了统一性,但同时与美元一起,共同将国际货币体系推向了竞相滥发、无序竞争的无政府状态。从此,国际货币体系滑入了一个由“虚拟货币”的流通规律来主导其运行和发展的时代。虚拟货币时代的盛世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戛然而止。

金融危机的一个根源在于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规制存在的制度性缺陷,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以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存在天然的结构性缺陷。从理论上讲,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在面临本国经济风险时可以毫无顾忌地保持大规模的贸易逆差,造成币值大幅波动,并由贸易顺差国买单。正如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经指出的,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不符合全球经济的利益,也不符合美国自身的利益。在日益扩大的全球经济中,储备货币的供应国被迫保有经常项目逆差,于是逐渐走向一种举债增长模式,这种模式会因为它变得越来越依赖外国资本和外国资产所有权而一步步削弱实力和独立性。长此以往,世界经济将严重失衡,该货币无法继续胜任国际储备货币的职责。第二,美国对经济霸权红利的过度消费导致了美元的大幅波动。美国利用美元在国际贸易定价和结算中的霸权地位,将积累的财政赤字通过浮动汇率形式转嫁到大量储备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在美元的保障下,美国国民采取过度超前消费的生活方式,激励了以华尔街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过度发展,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从而将美国内部信用危机传导至全世界,酿成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第三,美国不具有始终愿意将至关重要的国际责任置于国内争端之前的价值观念,这一点在近期美国政府提高债务上限导致的管理危机中显现无疑,使国际社会对于加速寻找替代方案的意愿更加强烈。第四,国际货币规制缺乏国际监管,处于无政府状态。成立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IMF本应承担国际货币体系监管的职责,但在美欧的联合控制下,仅仅成为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理念的工具,无法完全履行监督责任。第五,国际储备货币与国际经济格局脱节。从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沿革来看,国际储备货币的确立是与国家经济实力相辅相成的。美国一国独大时确立了“黄金—美元”本位,西欧、日本崛起时将德国马克、日元进入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欧洲强盛时欧元堪堪与美元比肩。按照这一逻辑,在当今新兴经济体异军突起的时代,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无法与经济格局相匹配。作为新兴经济体领头羊的中国应当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一定地位,由居世界前三位的经济体欧元区、美国、中国本币组成的“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体系是最佳选择。

从国际货币规制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在国家依然是全球经济治理主要行为体的今天,大国博弈是引发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储备货币的选择是国家意志与市场选择的共同结果,因此,与国家经济实力格局相适应的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是大势所趋。自从牙买加体系开始,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成为可能。在金融危机的刺激下,现有国际储备货币的衰落意味着新的储备货币出现成为需要。从表1中主要本币的国际化进程可以看出,历史上的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道路不尽相同,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首先要具备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之后需要世界其他经济体对此有一个自然的接受过程,然后通过制度将本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固定下来,再通过对贸易、投资、金融的统治来稳固本币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的条件下,在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成为理论可能的前提下,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需要本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国际经济等条件,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即使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也是低层次、受挤压的辅助型国际储备货币。

近期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将有望推动多储备货币体系的最终形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接受度空前提高,使人民币国际化获得良好机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人民币直接投资和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大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之一。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继续上升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必将取得更大成就。有学者预测,2016年中国对新兴市场贸易量的一半有望使用人民币结算,2020年中国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地位有望与日元或英镑持平。2013年10月8日,中国(上海)金融自贸区的成立正是中国加速推进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步,将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基础上全面试验金融开放等条件。如果试验能够成功,新的国际货币规制将有望形成。

三、结构:“东西共治”代替西方治理

全球经济治理领导结构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美国在西方世界内部治理。二战以后,冷战成为美国的头号战略需求,这就要求美国全力提升资本主义世界的实力。于是,美国与西欧共同建立了战后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主的国际经济秩序,利用IMF、世行、GATT等机构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行监督和惯例,全力帮助西欧、日本等恢复经济。此时的经济治理基本是由美国进行治理,并局限在西方世界内部。

第二阶段,西方发达国家治理世界。1975年,为了应对石油危机,美元危机等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恶化情况,同时也由于美国霸权的相对衰落,G7成立,一个新的治理全球经济的集团出现,开启了经济共治的先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七个国家实现共同管理。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这一机构开始执行全球经济治理总部的职能,充分控制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以IMF、世行、WTO为主的全球经济治理机构,保证以市场原教旨主义为核心的经济自由主义模式向全世界推广。这段时期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经济治理达到高峰,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新兴经济体也因此受益。

第三阶段,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共同治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鉴于危机的严重程度,美国主动提议召开G20会议,寻求新兴经济体的帮助。2009年,G20首脑会晤实现机制化,标志着G7向G20的转变,也标志着原来由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决定国际政治经济规则的状况正在改变,美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下降。按照公共选择理论,决策的民主化和分散化,将提高达成一致意见的成本,相应提高操控决策的成本。八国集团机制下,除法国和俄罗斯外,其他国家(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的意见受到美国强大影响,美国事实上是八国集团的“霸主”。二十国集团机制下,美国仍占明显优势,但要操控其他十九个主体以形成一致意见的难度明显上升,美国地位由“霸主”开始转向“盟主”。更为重要的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开始主动参与并塑造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并且得到了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尊重,话语权也得到提升,新兴经济体得以充分利用G20这一平台与发达国家展开对话,改变长期以来不利的全球经济规则。未来的全球经济治理将会进入第三阶段,即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共同治理,虽然达到和保持这一局面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随着危机后的形势渐缓,发达经济体经济普遍出现起底反弹,新兴经济体面临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以及G20集团政策承诺和决议无人监督的制度缺陷,G20自身的发展也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但至少从中期看,华盛顿和欧盟将不再具备在全球事务中发挥作用所需的资源和经济信誉,而且G20集团已经在应对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对于货币政策的协调和禁止贸易保护主义的决议,避免了全球经济衰退和国际金融体系崩溃的风险。无论愿意与否,以G20为代表的新的全球经济治理机构必须承担起领导全球经济治理的重任。

在发展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的同时,原有全球经济治理机构的改革在同步进行。以IMF为例,2010年IMF通过改革决议(见表2)将发达经济体的份额整体下降2.8个百分点,投票权下降2.7个百分点,均转让给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份额提升2.39个百分点,投票权提升2.26个百分点,达到6.07%,超越德、法、英,跃居第三位。但目前该决议由于美国国会尚未通过,决议尚未生效,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国内政治势力对于推进共同治理的矛盾心理,也反应出共同治理的推进将是漫长而曲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