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的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启发式教学的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启发式教学的案例

篇1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大部分高校对本科教育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修订和改革。工科院校作为高等院校中培养工程应用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与时俱进的不断推进教学创新与改革十分重要,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更是重点所在。除去部分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电气类的专业课程大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于此类课程,如何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将所学习知识有效发挥出来将是未来培养创新性应用人才的核心课题,本文的研究工作正是围绕此课题展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后,各工科院校对电气类专业课的教学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教学效果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综合现有的教学文献并结合作者所在教学团队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现有电气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案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理论和实践教学容易脱节。对于电气类的专业课,目前大多数院校仍是采用课堂理论授课和实验室实践体验分开进行的教学办法,由于都是独立的课程安排,学生在课堂接受理论学习之后一般都要滞后一段时间才能进行对应的实验,容易出现遗忘、应付交差的现象,导致课堂理论学习和实验学习出现脱节。

(2)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衔接不够紧密。一方面,实验课的内容受实验器材的限制(器材较为固定或者数量偏少),某些实验内容难以开展,另一方面,由于实验课程和教材是单独设立,实验教材和理论授课教材在内容上很难做到无缝衔接,这两方面都导致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的内容不能做到精确、全面的配套覆盖,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偏弱。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典型应用案例为纽带,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在课堂上进行现场实验或是在实验室进行小班授课,使理论讲授和实验动手同步展开,在课堂中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无缝融合。此外,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课堂讲授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本文剩余部分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针对上文指出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介绍一种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案例式教学法;其次,介绍如何在案例式教学中融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最后,就所提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进行了总结。

2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案例式教学

对于工科专业课程,案例式教学的主要思路是,把工程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适当调整,使之与当前教学内容更加契合,再将其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案例进行授课,使学生对与案例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其实践应用有较为清楚的理解和深刻记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可以看出,案例的选择和如何围绕案例进行授课是案例式教学的关键环节,下面将从这两环节入手介绍本文提出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案例式教学法,先介绍围绕案例展开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法,再介绍如何选择适合这种教学方法的案例。

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围绕案例在课堂上进行现场实验,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步展开。针对上文指出的当前理论和实验教学衔接不够紧密,容易脱节的问题,本文提出的教学方法主张在课堂上将理论和实验教学同时展开。具体来说,围绕某一个应用案例,先讲述案例涉及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对要掌握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印象,然后在课堂上马上进行实验,让案例在实验中复现,在实验过程中,将之前讲述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验再次进行讲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经过两次讲述后,学生对本次授课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一般会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和较好的理解深度,并知晓专业知识主要的应用场景和方法。

教学团队经过分析,认为上述教学法效果较好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课堂上现场进行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结合实验和案例的讲述,可以让学生非常清楚地明白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价值,这对他们记忆和理解所学知识帮助很大(目前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学习的课程所为何用,对学习效果影响很大);3)理论教学之后立刻进行实验,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可以避免学生在实验时已经遗忘相关的背景理论知识;4)理论和实验教学都是围绕案例展开,内容结合十分紧密,避免了原来理论和实验课程单独设置导致的内容衔接不好的问题。

配套教学设施。上述教学方法由于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现场实验,因此对配套的教学场地和实验设备有一定要求,对于需要利用大型实验仪器进行实验的专业课程,如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电力系统分析等,直接在实验室进行授课;对于仅需要一些小型便携式实验设备的课程,如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等,可将单片机开发板、嵌入式开发试验箱等实验设备带至教室,仍在普通教室授课。案例选择。案例选择通常所采用的原则是:首先,要选择能够包含课程相关知识的内容与形式,然后进行课件的编排,使得学生在案例学习时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和相关应用的操作方法;其次,选择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的案例,以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最后,选择一些能代表社会发展趋势的案例,以使学生跟上知识变更的速度。

综上所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案例式教学的主要思路是:根据现有的实验设备选择契合教学内容的案例,围绕案例讲述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然后马上在课堂上进行现场实验,结合实验再次讲述专业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无缝融合。

3 在案例式教学中融入启发性思维

启发式教学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根本。教学实践中发现,在上文介绍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案例式教学中融入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式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结合的一般思路是:首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其次,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需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运用学生熟悉的知识、事物进行论证,增强他们追求新知识的欲望;最后,尽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启发式教学才能在案例式教学中淋漓尽致地发挥作用。

除了上述要点之外,教学团队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案例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凝练出了自己的特色。1)在第一遍讲述案例背景理论之后,学生对本次所讲案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就接下来的实验方案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展开讨论,如果课时允许,可以先让学生上台进行实验;2)在现场实验过程中,可以一边做实验一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的思路始终沿着设定的方向前进,如果课时允许,可以让个别学生上台和老师一起进行实验,保持课堂的活跃气氛;3)在现场实验结束之后,可以就整个案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并以此为课后作业。

篇2

一、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传统教学模式对我国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如果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其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十分枯燥乏味,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注重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具备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这种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问题

1.忽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法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实际情况来看,案例教学法并没有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案例教学法比较陌生,没有认识到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所在。虽然一些教师开始尝试应用案例教学法,但是学校却并不提供相应的支持,这就使得案例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加深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深化新课程改革。

2.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相对而言,由于我国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时间比较短,缺乏一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因此真正应用到教学中的案例比较少。这就使得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不得不选用外国的案例。但长期采用外国案例是无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无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不适应案例教学法。

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深远,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和学生作出较大的改变。但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和学生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案例教学法。

三、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角度

1.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首先,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的课程内容,选择与之相关的案例。其次,教师在选择好案例之后要进行小范围的试讲,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以确保案例的有效性。最后,教师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完善案例,以契合社会发展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充分熟悉案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要充分熟悉案例,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于生活。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教学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学生讨论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路和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点拨和引导,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3.有效讲解案例。

案例的讲解是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关键,因此教师要重视对案例的讲解。对此,教师要把握案例的讲解时间,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生角度

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启发教学;新课程标准

案例启发教学是目前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是一种将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在地理领域的研究能力,发展学生在地理领域中的优势。[1]近年来与案例教学相关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高中地理中对案例教学的研究应该对原有的教学理论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改善。

一、概述地理案例启发教学

(一) 案例启发教学的概念

案例启发教学法实际上就是细致描述个体对象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情境,通过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案例教学的描述方法和描述对象相关的规定是比较宽松的,一般来说通常为对对象成长与变化的过程进行的描述,但是也可以是对教学实施过程的一种描述,同时也可以是对师生交往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想象的描述。通过对整个案例选取过程的观察与了解我们发现,案例启发教学的目的是想人们提供一定的有关时间发展实践、背景、环境的因素,通过这些因素的提供不断激发人们进行反思,发生改变。[2]对于高中地理来说,地理案例启发教学主要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中心,选取相应的地理教学案例,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实施地理案例启发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地理案例启发教学的内涵

地理案例启发教学实际上就是在原有教学目标基础上,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储备等情况相结合,通过地理案例对学生分析、思考、谈论问题进行启发,从而使学生对地理原理进行灵活掌握,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一种互动式教学。从地理案例启发教学的本质来说,它更加强调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实现地理知识的有效迁移。

(三)地理案例启发教学的主要特征

1.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地理案例启发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它更强调学生在地理案例中可以主动对问题进行发现与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给定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不断引导他们进行主动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启发教学的实践性

案例启发教学中的地理案例实际上是来源于社会的真实案例,案例启发教学就是将学生放在特定的情境中,使学生置身于案例中的某一角色中,通过自己原有的知识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3]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到一起,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学生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能力的提高,这一点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

3. 案例启发教学的探究性

案例启发教学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有利于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的转变,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格局,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的能力。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嘘声的创造潜能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

4. 案例启发教学的教育性

地理案例启发教学中选取的案例都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中的,其中还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等。教学的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具体的案例请将与学生主体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也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驾驶应该对案例中积极的情感因素进行充分的挖掘,通过相应的引导,促进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之间走向健全与完善,将地理案例启发教学中的教育性更好的发挥出来。

二、高中地理案例启发教学实施的意义

(一) 教学内容重视实践

实践教学是地理学科中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关键所在。案例启发教学的内容一般选取的都是在社会中真实发生的、与地理学科联系紧密的典型案例,其中应该同时包括一些需要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和思考的内容。由此可知,地理案例启发教学应该重视实践的过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案例启发教学学生可以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地理知识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值得注意的是,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培养相互来的人才才会与社会要求相符合。

(二) 教学过程重视互动性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地理案例启发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通过合作、探讨等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师要增加互动,深入到探究内容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探讨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地理案例启发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人际交往的过程,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4]

(三) 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学目标为学生地理知识性学习的实现,素质教育一经提出,对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进行了完善,高中地理教学不但要保证学生获得一定的地理知识,更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从而促进学生智力、身心、知识的全面发展。地理案例启发教学在这里的作用更大,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地理知识,而且在社会活动参与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智力开放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地理案例启发教学是一种与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相符合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启发教学在高中地理中的实施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地理教育工作者应该进行积极的探索与研究,使案例启发教学的优势在高中地理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通过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地理案例启发教学法是一种可以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教学策略,同时也是一种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罗辉,何娟. 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探索研究[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3).

[2]曲忠厚. 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中的“案例”分析与运用――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必修)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2009,(1).

篇4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法 岩石与土壤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不断显现,在全国范围内正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交流平台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思想也不断呈现多元化。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够适应现代的教学环境,也不利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当前的社会要求学生进入社会以后不仅拥有强大的知识后盾,还需要他们拥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是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不断学习而且会学习的能力。

1 案例教学法及其注意事项

1.1 案例教学法简介

案例教学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佛·哥伦布·兰戴尔最先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来的,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并很快地被多种学科所利用。案例教育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并被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和应用。

1.2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1)教师角色的定位。由于受到教学目的的制约,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该扮演火车列车长的角色,注意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确保课堂这趟列车驶向预期的目的地。当学生的发言没有受到关注时要适时提出几个问题,要促使课堂的节奏能正常地进行下去;当关键性问题的讨论片面而肤浅时,要适当提出疑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使讨论更加全面而深入。若是第一次应用案例教学,教师应当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去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引导学生在碰到现实案例时应该如何思考分析。

(2)正确对待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虽然能够非常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但是我们也不能过于夸大案例教学的作用。对于一些全新的知识体系的教学,就不太适合使用案例教学。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铺垫,就很难对案例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和讨论,这样会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极大的影响,也不利于教师以后案例教学的开展。

(3)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若是分组讨论,可以评选出优秀小组并给予加平时分的奖励。在讨论完成后还可以让各个小组上交一份关于该次讨论的论文,对于最优秀的论文也可以给予加平时分的奖励。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大家讨论的内容和自己小组课下准备的材料重新组合一下,以文章的形式展示小组成员对案例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案例教学在以后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4)正确认识“案例”。教师对“案例”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和错误。“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案例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这节课的品质。但是在现实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还对案例教学中“案例”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例如有些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往往会把“案例”当成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举例子”,这样就使得案例教学重新变成老师当主角的“灌输式”教学了;这是因为案例教学在部分教师那里出现水土不服造成的,他们仅仅把案例当成课堂教学中的调剂品,而没有真正理解案例教学的本质。

2 案例教学在岩石与土壤学教学中的应用

岩石与土壤学作为农学和地学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域治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建设等领域。在本科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论的束缚,使教师的讲授缺乏实际的案例对理论加以充实和反馈,使得教与学不能良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也不能很好地把理论与具体现实联系在一起,更加不利于对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是岩石与土壤学教学中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案例教学在土壤学中岩石的风化课程中的应用为例,来探讨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案例的编选

由于在进行本次课程之前学生们已经熟悉了土壤的定义和形成,并且鉴于案例教学中选择案例时要有目的性、典型性、知识涵盖、客观性等要求,所以本次的案例选用了“黄河石林”。 黄河石林大约形成于210万年前经过黄河水百万年的冲刷形成的,大约平均每1万年向下冲刷出1米。将黄河石林的平均高度是80米到200米之间,最高处是210米,比云南石林要雄伟壮观得多。黄河石林的石林奇观用图片的形4式展示出来更能给学生们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其典型的地址地貌特征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探索形成原因。

2.2 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在课程进行之前,将案例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们介绍,并引导他们思考黄河石林形成的因素有哪些,以及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岩石风化的,哪种影响因素占据主导地位等问题。在问题提出后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交流,最后可以推选出一位代表到讲台发言把自己组内讨论的结果展示给大家。对于小组内部成员的分歧以及不能理解和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其他小组发言的时候提问,在都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再由老师做最后的总结和分析。在现代的高校学生手中,智能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在组内讨论时可以用手机的上网功能搜索相关的信息。当所有的小组发言完毕后可以由老师评选出最优秀的一个小组并给出加平时分的奖励。本次课的进行过程中可以给同学们播放岩石风化的相关视频,通过视频中的动画示意效果让学生对岩石的风化过程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2.3 点评

教师在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中首先要肯定其中正确的以及比较新颖的观点;再指出学生在讨论时的不足并给出建议或提出自己的答案,对于讨论得不够深入的方面给出适当的补充;最后明确该案例涵盖的理论知识,并带领学生对与本课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回顾,重新对本次的课的要点及难点进行回顾,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黄河石林大约形成于21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由于地壳运动、风化作用、雨蚀等地质作用,形成了以黄色砂砾岩为主,造型千姿百态的石林地貌奇观。石林景区有八个沟,是在地壳强烈的抬升之下,黄河河谷形成深切峡谷,使沟谷不断变宽,局部轻弱层在水及重力作用下迅速下切,沿沟谷两侧形成大量的石峰、石柱,同时又受到风蚀作用的改造,在崖壁上形成了许多如窗棂的构造,在水蚀、风蚀的强烈作用下形成了现在独特的景观。所以岩石风化作用是指地表的岩石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弄清楚了造成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哪些,可以进一步地领着学生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类。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虽然所有的岩石都会风化,但并不是都按同一条路径或同一个速率发生变化。经过长年累月对不同条件下风化岩石的观察,我们知道岩石特征、气候和地形条件是控制岩石风化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不同矿物的溶解性差异很大。节理、层里和孔隙的分布状况和矿物的粒度,又决定了岩石的易碎性和表面积。在每一个问题讨论完成后教师都要针对学生的表现以及案例本身做出一个简单而精辟的评价和总结。要对各小组做出客观公正的有助于学生今后改进的评价。

3 总结

案例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及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案例教学的引入将改变以前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取适当的教学案例、设计相应的问题、预测学生的发问范围、组织并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例、对学生的讨论给予简洁准确的评价和总结,学生主动发现案例中涵盖的知识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案例进行讨论并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案例教学使得教与学的过程更加和谐,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资助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07B38)

参考文献

[1] 王家军.案例教学:高师教育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11.20(11):23-25.

[2] 宋宝莉.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1.6.28(2):52-54.

[3] 周泽炯.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5):126.

[4] 萧毅鸿,周献中,凌海风,唐建.案例教学:一种有效的教师教育方法.教育理论与实践:35-37.

[5] 张锡洲,王昌全,李廷轩.土壤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5.2.2:58-59.

[6] 谷思玉.农学专业土壤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2):93-95.

[7] 徐秋芳,孙向阳,姜培坤,姚 芳,叶正钱,王旭东,李永夫,徐涌,秦华.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9.9:56-59.

[8] 徐秋芳,姜培坤,钱新标.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4(5):64-65.

[9] 黄秀英,陈季,张武.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中案例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教法研究,2012.3:48-50.

[10] 黄运湘,廖超林,尹力初,张杨珠.《土壤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 实践[J].农业教育研究,2009(4)(总第61 期):22-24.

篇5

【关键词】药剂学; 启发式教学; 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823-0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1]。药剂学的主要特点是综合性和应用性强,结合生产实际比较紧密,与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的发展密切相关[2]。目前,新药的研发水平称为药剂学水平及一个国家制药行业综合实力的整体反映。但是,我国的新药研究与发达国家具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国内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以仿制为主的水平上,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药品的研发[3]。而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从药剂学的教学和人才的培养做起。改革药剂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在我国药物研究从仿制为主到创新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中具备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为提高药剂学教学质量和水平,本文通过启发式药剂学教学改革的实践分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启发式教学方法

1.1回顾启发法

药剂学知识体系丰富,既包括各种剂型工艺等基础知识,又包括各种新的制剂技术及设备的发展,知识点比较分散,知识的记忆性和连续性较强,并且药剂学往往会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药物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互相交叉,综合性较强,因此,在药剂学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回顾性启发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并对相关知识进行串联,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提高教学内容的顺应性。

1.2案例启发法

案例启发教学能够从身边发生的案例出发,可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对案例进行剖析,一方面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另一方面具有积极实际教育的意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如欣弗事件,通过介绍安徽华源在生产“欣弗”过程中违反规定,未按批准的工艺流程进行灭菌,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影响了灭菌效果,给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通过鲜活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制备工艺对保证药物安全有效的意义。不仅便于学生理解,而且可加深学生的印象。

1.3动态启发法

药剂学教学的知识量多,强化学科间的融合,很多工艺处方比较枯燥乏味,也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可采用动态启发法,通过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工艺通过多媒体以生动形象的图例表现出来,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将间断的制剂过程连续化,讲解更加流畅自然。

1.4实践启发法

药剂学教学不仅需要强化书本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在药剂学教学中需要运用实践启发法,可在教学过程汇总安排学生到医院。制药企业以及实验室进行参观和学识,通过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强化了动手能力,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

2启发式教学法的作用

通过启发式教学改革,可使学生在教室的启发和引导下,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能够使学生较为牢固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以及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药剂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仁慈,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同时通过教学改革,丰富了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内容,调整了知识结构。对教学的老师来说,也是更大的改进和提高,促进了教师素质和能力的锻炼。

3启发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通过启发式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教学动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了教学方式,改进了教学模式,深化了教学改革。备课是教师教学的起点,是实施启发式教学法的基础和保证。通过启发式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对教授的知识要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合理安全知识结构,分清重点难点,多层次多角度进行课程准备,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

因此,通过进行启发式教学分析,结合我国药剂学教育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药剂学教育应转变教学方式,稳步推进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5],为社会培养出有知识,勤思考,善操作,能创新的优秀人才,不断满足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的需要,为提高我国医药行业的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经过启发式教学改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对教学的满意程度逐渐加强,教学成绩有所提升[6]。

本文认为经过药剂学启发式教学改革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改变了过去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相结合,加强了师生的交流。使学生从一个知识的接受者转化为知识的渴求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还可加深学生的教学印象,巩固了学习的效果。(3)培养了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发挥了教师的主动性,改变了过去照本宣科的局面,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邢蓉,陈根德,王秀 ,吴华璞,李见春, 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 中国药事,2010,10(24):1027-1029。

[2] 李学涛,程岚,吕佳,袁子民,刘玉强,赵琳, 启发式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11(29):48-49。

[3] 刘伟,王慧玲,启发式教学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 2011,14(18):7-8。

[4] 王秀敏,高学敏,朱铉,药剂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6):671-673。

篇6

关键词:中职教学;启发;引导;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88-02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而孟子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就好像是启发式教学的实践过程了。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在不断地促使教师们去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使学生适应目前社会的需求。

一、中职教育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标和生源上尤其特别。

1.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近几年的教学改革,让我们从在黑板上讲课变成了在社会上讲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有了较大改善,但是还存在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出一批有能力,有个性,能胜任社会工作的学生,这是作为基层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2.目前中职学生的主要组成是中考落榜生、辍学生和部分社会闲散的青年组成。随着普通高中的逐年招生,中考落榜生的比例严重下滑。学生的现状就是不知道学习。另外,掌握专业知识,能学为所用,也是作为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启发式教学的优点

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地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联想获得知识。启发式教学主体的体现是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在如何的这个点上,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启发学生,促使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启发式教学的互动性和延展性。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深刻的了解,而且要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地进行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而且当问题抛出后,学生的思维被启动,往往会得到更好的延展,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启发式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在启发式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提问、引导、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如何将企业社会的需求在教学中逐步地渗透给学生也是目前中等职业教育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呢?对教学的实际过程做了如下设想:

1.在教学的过程中选择典型案例,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典型案例都是教学的好帮手,如何使用这些案例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在使用案例的过程中巧妙地将案例与实际任务结合,就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2.通过提问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进行过案例分析之后,再根据案例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教师在合适的时间提出合适的问题。提问是一种艺术,要将学生可能的疑问清晰地表示出来,需要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地了解学生的现状和心理特征。

3.设置合理的游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练习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游戏的方式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补充设计的灵感。

4.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互相启发完成任务。启发不一定是教师提问实现的,也可以建立一个小的集体,之间互相来启发完善各自的观点,这也是一种启发。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上四个步骤来设计一堂课应该会很成功吧!

四、启发式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教学过程中的两大主体学生和教师。课堂上教师是起辅助作用的,在合适的时间采用合适的方法促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提高。这是目前教育的一种境界。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理想,就需要教师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1.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的现状。课堂上的真正主体是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和性格爱好是进行沟通的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去确定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切入点能恰到好处的地引导学生,走进课堂,喜欢上课堂。现在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中职学生的年龄层次决定了他们的叛逆性格,这就需要教师,放低姿态和他们做朋友。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的选择和变化。只有和学生成为朋友才能在课堂上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这对教学至关重要。

2.熟练掌握所讲科目的现状。根据对学生特点的了解,学生喜欢的是知识面广且平和的教师,这就需要教师在已有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地补充。并且可以让学生了解补充知识的过程,这会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会很好地帮助老师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不管是“传道”“受业”“解惑”都需要教师对所讲的专业有足够的了解。并在教学中逐步完善教师本人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更新知识体系,在学生中树立学识上的威信。这是至关重要的。

篇7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2 ― 0158 ― 02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追根溯源,启发式教学思想在春秋战国那会就已经出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举一反三即是孔老夫子根据当时学生状况对启发式教学的最早阐释。而在《学记》当中,古人别出心裁把启发式教学思想高度归纳为“善喻”,“君子之教,喻也”。这意思就更加明确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引导,要指导学生独立地进行思索。而在《四书集注》里把它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2。意思就是说在学生渴望求通但就是不能得其意,在学生心里明白了但就是嘴上说不出来的情况下,运用启发,使他们通达其意,口述之思。而在西方,提倡启发式思想的教育家首推苏格拉底。他主张产婆术即问答法,在教学中通过讽刺―助产―归纳―定义这四个步骤,在学生与老师交流辩论中,使学生明白自己想法的错误,从而引导他们正确的看待问题。此后,许多教育家也都重视教师的引导和诱发。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原则和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教学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发挥学习主动性,发掘学生创造性,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思维而获得知识,开拓智力,发展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1.坚持以学生为本

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思想水平与年龄特点,情感特征等。“启”是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启”,而重要的是学生积极地、多样地的“发”。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坚持以学生为教学的根本,使学生具有探索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的冲动与热情,积极在在学习过程中找乐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兼顾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发展

与“注入式教学”不同,过多地关注学生就是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等非智力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当然,在此过程中还要正确、全面地看待每个学生,依据情况因人而异进行启发诱导。在启发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智力的发展,有意引导,启而不露,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探索,达到启之后发,启之多发的效果。

3.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启发式教学不仅要注意学科知识的传授,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教学要趋向于生活化,启发要趋向于实际化。教学趋向生活化,使学生在学习中,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联系,提高学习效率;启发趋向实际化,使学生在真真切切的现实生活中受到感触、受到启示,从而重新认识生活,看待生活,享受生活。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启发方式单一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常见的有提问启发、材料启发、直观启发、语言启发等。这些启发方式各有优势,应当加以选择运用。但作为一门德育性质的课程,单单这几种启发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这门课所涉及的知识面大,没有一定的直接经验也不容易理解。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陶冶与感化,这就要求我们去寻求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启发方法。另一方面,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征、思想水平、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面对全班学生,要因人而异,寻求最佳的启发效果,这也要求教师要掌握更多行之有效的启发方法。

(二)启发效果不佳

在现实的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经常会抱怨在课前明明认真准备,精心设计,课堂上想尽办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但总不理想,具体体现在:首先,启而不发,启发效果不明显;教师竭尽全力地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启发,但学生似乎总是表现为思维的迟钝,导致课堂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得目瞪口呆。其次,纯粹贪图课堂的热闹,形式主义严重;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启发学生,常常搞一些活动,比如进行相互讨论,自主活动,小组探讨等学习形式,课堂氛围很活跃,然而一节课,学生似乎学到的很少,时间浪费了,学生也是一知半解。最后,忽视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学内容是什么都要一味地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而忽视了一些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等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

(三)启发内容片面

作为中学德育核心的思想政治课,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的学科知识,更值得注意的是道德感化,对生活的启发与指导。而现实是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上能够恰当地进行启发,使学生的学科知识很是扎实,但是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生活实际的影响却微乎其微。这才导致了这么一些现象的发生:好学生插队、闯红灯、随地吐痰、不讲卫生,更有甚者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探讨多种启发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进行启发可以利用恰当的提问,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可以通过巧妙的对比,还可以直接了当地进行启发等。它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价值,在教学中要加以选择运用,但对于思想政治课而言,单单这几种启发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探讨更多的切合实际的启发方法。1.活动启发;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中学的一门兼具知识性与教育性的课程,它一方面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指导,道德感化。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课堂知识,更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社会中进行道德熏陶。而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积极地进行自我道德修养教育。2.生活启发;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要引导学生认清社会现实,了解自己的状况,热爱自己的生活,努力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利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3.案例情景启发;案例情景启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典型的案例为途径,引导学生分析,探讨案例,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启发学生主动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积极自觉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二)掌握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掌握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才能达到启发的最佳效果。首先,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性格特征等。在具体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关注的问题,在学生关注的问题上下功夫。在材料的选用上要有时代感和吸引力。其次,发扬教学民主,实现和谐课堂;试想一下,在一个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师说生听,教师主导着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讲多讲少,怎么讲都是教师一人决定,学生完全处于顺从的状态。这样,怎么可能达到教学最优化?因此,发扬教学民主,实现和谐课堂是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条件基础。最后,正确看待各种教学方法,学会优化组合;我们倡导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但并不否认其他教学方法的优势与功能。比如,讲授法它对于一些基本原理、观点的讲授有自己独优势;演示法对于一些实际操作的学习也有自身独到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它们,基于所教的内容,正确恰当地运用各种行之微妙、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一堂课要教给学生的内容非常多,单独使用一种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发挥每种方法的特长,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坚持全面启发

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关于知识传授与生活引导,教师更注重前者。这对于兼具知识传授与教育功能的思想政治课来说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好好把握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与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全面启发的原则,不仅要在知识方面进行启发,还要重视在生活中对学生的启发引导。第一,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必须是思想的先行者,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生活的指导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更要结合所学内容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启发引导,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第二,用生活辅助知识教学,用知识教学指导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的事例是最好的教材。教师要敢于、善于把生活中的事例搬入课堂,用生活教育学生。当然,教师还要理论联系实际,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去指导学生的生活,发挥学生所学知识的最大价值,更好地为学生生活服务。第三,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实践性强、活动性强,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具有极大的价值。中学思想政治课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指导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热爱生活,融入社会,更好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教师要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更好地生活。

〔参 考 文 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

〔2〕胡天庚.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

〔3〕胡天庚.新理论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

〔4〕姜乐仁.启发式教学新探〔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践;启发式教学;应用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决定性意义。如何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成为每一位职业教育人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实践的主题,其中教学方法就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一项议题。我们这一辈人是在传统教学思想中成长起来的,填鸭式、注入式、教师一言堂式等教学对于我们来说,习以为常,甚至认为是中国教育中的定律,老师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从走上教师岗位以后,这种思想仍然或多或少影响自己的教学。笔者自参加了由国际劳工组织引进,起源于瑞典的“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师资培训班以及参与SYB的培训任务后,有了很大的触动和思考,其先进的培训方法参与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与我们启发式教学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并在我的教学中逐步的运用到各门课程的讲授中。

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与方法

启发式教学就是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这里要着重说明,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或和启发式相联系。在今年的亚洲博鳌论坛上,美国留学的星腾科技创办人马振翼说:“我觉得教育是一种启发,教育不是单纯的教与授的概念,也不是单纯的人与人互动的概念”。的确如此,就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爱因斯坦被骑单车的人启发,发现光速最快;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鲁班被有锯齿边的草割破手,受此启发发明了锯子,等等很多的实例都说明,启发的重要。一个好的教育要启发人的自信心、梦想、知识、勇气等等,最大化的挖掘人的潜能,让一个人思考以前不能思考的东西,想象以前不能想象的事情,完成之前自认为做不到的事情。

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当授人以“渔”,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转化,启发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自己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对教师来讲,应该通过自己的引导作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将已知知识转化为学生具体知识,然后再将具体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见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主要有激情法、设疑法、研讨法、暗示法、对比法、类比法等。

二.参与式教学的内涵及方法

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主体性为内核,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使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

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主体,充分应有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如白板、招贴画、实物或模型、多媒体等,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参与式教学常见的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头脑风暴法、练习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法等。

三.启发式结合参与式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乐观向上、明朗的心情有助于思泉喷涌,思维积极活跃。因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抱有积极开朗的心情,激发起学生的情绪,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为进一步启发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教学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在互动过程中,利用时机,关注学生的情感意识的培养。

教育学中常讲的一句话:“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表明我们在三尺讲台上教学改革只要本着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的目标,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是可以寻出一条适合职业教育的教法。在此笔者仅结合自己所授课程,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参与式方法略举几个例子。

(一)游戏教学法与角色扮演法相结合

游戏要求简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与本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使学生寓学于乐,在活泼、轻忪、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获得学科知识与技能。比如我所上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我会让学生先分组,每一组分配四个队员,这四个队员分别做财务总监、会计、稽核、出纳,然后让队长到我这里抽取题目,得到题目后,由财务总监安排部署迅速的开始工作,每个学生都各施其责,不允许代做,一旦哪个环节卡住了,就势必会影响整个队伍的成绩,所以每个学生都要努力,否则拉大家的后腿会不好意思,哪组先做完且数据结果结果正确,就给哪组学生都加平时成绩。在课堂上用这种游戏式的方法,学生们都很喜欢。

(二)情景教学法

情景是教师创设或模拟的生活场景,应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创造性地结合。这种练习方法,有接近生活且学以自用的功能,而且能变单调、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易于理解。比如我所上的《市场营销》,这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我们在商场、超市等地方随处可见到别人做的营销推广,抓住这一特点,在讲授相关知识点时,我通过设置情景,分四步来展开教学:第一步,我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他们的思维;第二步,我进行相关知识讲授,学生认真听讲理解;第三步,创设一些企业环境,鼓励学生用所学的营销知识和方法去尝试、探索、建构和创造他们熟悉企业的营销方案;第四步,老师点评。通过这么情景设置四步教学,学生能够牢记并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再比如说在讲产品定价这部分内容时,我会先假设一些学生购物情景,问学生平时喜欢买些什么东西,都分别会在那种地方买,价格情况如何,为什么价格会有差异,这种差异能接受吗,等等问题。有时甚至还会在课前要求他们做个市场调查,这样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后,再进入本次课程的讲解,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定价要考虑的因素,定价的关键点,人们的心理因素等知识内容。在这种与现实贴近的情景中,有利于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学生们学习起来非常轻松,热情也很高,使一堂枯燥的理论课变得生动化。

(三)案例法

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进人案例情景,设身处地地理解问题。案例教学法是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结合现实问题,针对具体案例开展教学,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我所上的《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这门课,在讲《会计法》相关条款时,学生通常会觉得知识点分散、理论性强、内容不易理解,这时我就会结合经典案例来讲解。但是案例需要精心选择,力求少而精,使用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材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既能集中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又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清晰地感知事物的形象和基本属性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会计法律体系的相关知识点。

(四)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讲解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共同进行研究探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教程中。比如我所上的《基础会计》这门课,在第一堂课上,我就问同学们:“会计的定义以及会计在我们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给同学们五分钟看书独立思考后,同学们就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通过这种团结协作,同学们得出的答案已经就非常正确了。在具体运用讨论法的过程中,还可以先安排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课上采取分组讨论、分组辩论的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我们在上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科性质,学生情况来考虑采取哪种方法组织教学,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采用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使学生学到真本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梁琳娜,樊峰岗.《职业时空》2009年第06期.

[2]周绍森,李小南.21世纪江西迈向教育与人力资源强省 [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15.

[3]李煜,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第16期

篇9

[关键词] 保险学 启发式教学 教学方法

一、《保险学》课程的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人之生老病死、财产之毁损等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保险作为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长足发展。因此,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不论从生活知识结构建设,还是专业知识结构建设的诉求出发,保险基础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鉴于此要求,经济学专业将《保险学》作为该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与其他经济学科相比较,该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1.《保险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这一点主要反映在该课程以众多学科为基础和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它不仅涉及经济学的知识,而且还涉及人口学、统计学、医学、心理学等知识。

2.《保险学》是一门讲授保险理论和实务的课程。理论部分包括风险与风险管理、保险的基本概念、保险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保险合同、保险运行的基本原则、保险监管等;实务部分则重点介绍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的基础知识和主要险种。

3.《保险学》是一门具有较强法律性的课程。该课程的内容中很多是以保险合同为中心进行展开研究的,而保险合同作为一种法律文件,它的理论和实践均是以保险法为基础。

由于该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所以在课时设置上为40个学时。因此,要做到在40个学时的教学中,让学生既了解保险学基本理论,又能理论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习以后能学以致用,就必须解决时间短暂和学习内容繁多之间的反差、教师课堂讲授理论和学生要求学习能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矛盾,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法,认真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融汇贯通地领会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在《保险学》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提问教学法

提问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教师的提问可以在讲授之前,也可以在讲授中或者讲授后。例如,在讲解“机动车辆保险”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对于一个车主来说,拥有汽车的同时会面临哪些风险?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提问后,教师再进行总结,正式介绍课文中的相关知识。教师通过设置难度系数不高的问题来引入要讲授的知识点,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对所要讲授内容的学习兴趣和高度重视,更能使学生明白该理论在经济实践中的意义。

采用提问启发式教学方法时,教师应精心设计所提的问题,提问要力求精炼、要有思考价值,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问题要难易适中,不致使学生感到淡而无味或畏难而退;要讲究提问的技巧,同样的问题,其深浅、难易等要因人而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问,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法是指教师将保险学中有某些共同属性的知识归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做比较的方式,启发学生掌握其共性和个性,从而贯通知识的方法。例如,在讲解保险利益时效知识点时,就可以列举财产保险中保险标的转移,但未办理被保险人变更批改手续以及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失去保险利益的案例,通过二者在保险利益时效中的不同,让学生理解保险利益时效在财产保险合同和人身保险合同实际操作中的区别以及对保险合同效力的影响,并了解二者不同的原因,从而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采用对比教学法时,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将性质相近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班级或小组的形式,安排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讨论,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质疑,以提高学生认识或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方法同样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完人寿保险的基本教学内容后,可以安排一次对于“保险产品是一种投资工具”的讨论课,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小组陈述完后,设有提问环节,其他小组可以对当前小组的观点进行驳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疑后,教师进行点评。通过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保障型险种和投资性险种的内容和特点等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是使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

一个成功的讨论,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环节。首先,教师应选择一些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比如,具有一定针对性或实际意义的,或具有多个角度、多个看点的问题。其次,学生应提前拿到讨论题目,以便于收集资料、思考整理。然后,在课堂中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注意发挥控制和引导作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做认真的总结归纳。

4.案例教学法

《保险学》是一门讲授保险理论和实务、具有很强法律性的课程,需要引用各种案例来帮助教学。案例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在讲课中适当穿插案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更容易、更感性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最大诚信原则时,可以使告知义务的内容、履行的判断标准、违反的法律后果等保险合同条款变成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保险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同时,掌握保险实际业务中的种种经验教训。

案例教学法中要求教师选择、编排合适的案例。案例的选择要注意接近日常生活,使学生有兴趣并愿意思考;同时,要和学习的过程和阶段相结合,比如,在讲授保险的基本概念的知识点时可以选择一些单一性、只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典型案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个具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而在讲授保险合同部分时,就应该选择内容复杂些、涉及较多知识点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加深和深化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可以吸收新的知识,锻炼思维能力。

三、启发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教师难免会走进一些误区,因而,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启发式教学摒弃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特征,注意学生思维的运动,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来安排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活动中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获取知识,发展智能。

2.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各种方法的合理安排和运用。比如,一堂课中过多地运用提问启发,让学生不断地思考,使大脑总处于紧张状态,这样就容易使学生疲劳甚至反感。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不要长时间地使用一种方法,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加以组合运用。另外,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使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启发,一些难度大、逻辑性强或者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用传统的讲授方法效果反而会更好。

3.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篇10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效教学方法,对于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启发式教学法中处于核心地位,老师起到从旁辅助和引导的作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本文从启发式教学法的概念出发,分析了高校声乐教学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启发式教学法对声乐教学的积极作用,并对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作用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为声乐教学工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法;声乐教学;积极作用;具体应用

声乐教学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的声乐技巧,还需要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流露出真情实感,达到声情并茂的表演意境,引起听众情感上的共鸣,实现更加理想的舞台表演效果。但是传统声乐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老师讲解和示范教学为主,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发挥空间,严重局限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声乐作品理解不够全面,在演唱过程中缺乏真情流露,导致声乐演唱比较空洞、乏味,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对声乐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进。

一、启发式教学法的概念

启发式教学法既是一种高效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新型教学思想,是在坚持基本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教育观转变的具体体现。启发式教学法的本质含义,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教学安排,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整个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启发式教学法重新定位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核心主动地位,老师仅仅对教学起到组织和引导作用,所有学习任务基本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1]。

二、声乐教学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一)声乐教学的优势

声乐教学属于艺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艺术氛围的长期熏陶下,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是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和实现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声乐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唱歌和跳舞的过程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印象和理解,深入了解声乐作品作者所要传达的想法和情感,同时还能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然后再利用表演手法将其进行加强,将声乐作品呈现在公众面前,在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和生活情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二)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声乐教学内容及类型多种多样,不同声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所要传达的思想都是不一样的,很多概念性的东西都是抽象化的,同时,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表演风格也会有所不同。传统声乐教学法都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所有声乐作品以及对待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几乎是相同的,都是以理论教学和演示教学为主,忽视了声乐作品以及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无法做到对声乐作品内涵的真正理解,没有掌握较为系统的发声技巧和唱歌技巧,声乐教学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声乐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了解决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三、启发式教学法对声乐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想的声乐教学效果是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学生将声乐学习作为一件趣味十足的事,才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教学效率。启发式教学法是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经过不断调试,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科学设置学习内容及难度,保证学生不会因内容过难或者过于简单而失去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方法转变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了轻松、良好的学习课堂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带动其他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3]。

(二)活跃学生的思维

在启发式教学方法中,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整个教学活动都是按照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以教材内容为核心,根据教学目的设置各种难度适中的问题,并通过提问、抢答、小组合作、知识竞赛等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声乐教学中,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将自己对声乐作品的理解和看法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时,不仅能够加深对声乐作品的印象和理解,思维也会得到充分发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能够走得更高、更远[4]。

(三)使学生掌握完善的声乐知识

声乐知识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和抽象性特点,很多知识理解和掌握难度较大,并且不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要想使学生掌握完善的声乐知识,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降低声乐知识的理解难度。将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声乐教学中,使用更加简单、形象的方式,将复杂、抽象的声乐知识表现出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能够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声乐知识体系。同时,还能针对重难点知识设置相应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强化教学和训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理解,起到复习巩固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对声乐知识掌握的熟练度,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四、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在唱歌中气息的运用

声乐教学中歌唱气息的学习实际上是教授学生掌握正确调整气息的方法,这是学生进行声乐学习的基础。将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声乐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熟悉的案例让学生在特定的想象情境下进行发声练习,学生通过对想象情境的理解和感受,自然正确学会发声,同时掌握好呼吸的要领。跳音训练也是一种较好地促进学生掌握发声训练的方法。跳音训练能促进学生把握好声线,在练习中能放松身心,保证腹部轻松,处于吸气状态。同时练习跳音能帮助学生锻炼腹肌,使腹肌在经过专业训练后变得灵活而富有弹性,这样更有利于在歌唱时调整气息。对发声技巧的掌握主要是进行基础练习后,采用正确的调整呼吸方法,掌握气息的调节要领,这样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唱出长音[5]。

(二)在声音练习中的运用

声音是表现声乐作品内涵及情感的最为直接方式,声音练习成效会直接影响到声乐教学效果,所以,要想提高声乐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就需要在声音练习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发声技巧。原有的声音练习中,都是选择旋律比较简单的歌曲,使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很难使学生的发声技巧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学生对连音和跳音的应用不够熟练,练习过程比较枯燥、乏味,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抵触心理。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改善声音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连声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将连声发音比作放风筝,使学生根据放风筝的特点,准确掌握连声发音中气息的力度,在保证声音清晰、连贯的基础上,实现声音的自然过渡,避免出现发声生硬的现象,使学生的发声技巧得到实质性提高[6]。

(三)在吐字咬字中的运用

要想将声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呈现出来,实现与听众情感上的交流,就需要在吐字咬字上狠下功夫,将作品情感融入到吐字咬字中,在表演时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准确的将声乐作品情感传达给听众。在吐字咬字教学过程中,声乐老师应该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根据声乐作品特点以及所要传达出的情感,加强对学生的情感训练,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作品情感的基础上,选择更加合适的吐字咬字方法,将作品情感更加全面的呈现出来。比如,在演唱《保卫黄河》时,咬字吐字时要饱含高亢的情感,加重声音力度,使听众能够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点燃听众的激情,提高声乐表演效果。

(四)在情感启发中的运用

情感是一部声乐作品的灵魂,情感体现是衡量声乐表演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只有通过表演将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完全呈现给听众,触动听众内心深处,才能实现声乐表演的最终目的。但是,声乐专业学生的社会阅历不够丰富,理解能力不强,很难了解到声乐作品创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无法在表演过程中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导致声乐作品缺乏张力和表现力,所以,声乐老师应该利用启发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赋予声乐作品鲜活的生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声乐作品创作者所生活的时代,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使学生在了解创作者生活背景的基础上,明确创作者通过声乐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在表演过程中融入自身情感,做到声情并茂,提高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实现更加理想的表演效果,提升声乐教学质量。

五、结语

声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心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更加完善的声乐知识,改善传统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将启发式教学应用于声乐教学中唱歌气息、声音练习、吐字咬字、情感启发中,能够实现更加理想的声乐教学效果,在提高声乐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显著成效。

作者:武静 单位: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红漫.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4,(13):99.

[2]王静.启发式教学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4,(19):37.

[3]陈萌璇.浅析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旬刊,2014,(23):149.

[4]李媛媛.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3,(0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