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入门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入门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哲学入门基础知识

篇1

法理学的学科特色及本科教学环境与要求解决上述问题,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效率、目标、乐趣法理学本科教学应当注重效率。学时紧张几乎是国内各个法学院的共同问题,教改可以做些微调,但论证耗时、协调关系复杂,远水不解近渴;更重要的是,即使增加学时,以法理学对时间消耗的大胃口,可能也只是缓解。效率是本科法理学教学必须重视的。这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取舍比覆盖重要;启发比包办重要;慢比快重要。

1.效率要求课堂讲授有重点有取舍。

(1)教学体系安排中的取舍。法理学教材内容繁多,以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法理学》为例,全书分为六编:导论、本体篇、发展篇、运行篇、价值篇、法与社会篇。全部讲授的话,教学时间不足难以展开,初学者也无法完全接受。教师上课并不需要对教材内容一一覆盖,可根据经验形成教学侧重点。以笔者的经验,对大一新生而言,从体系上讲,基础内容是应当保留的,如本体篇、运行篇等:抽象、思辨性内容则可适当舍弃,如价值篇、社会篇。当然,这种取舍弃并不是说思辨性内容不重要,那恰恰是法理学的精髓。舍弃是因为面对从未接触法学又毫无社会经验阅历的初入门者,担心欲速则不达。当然,如果法理学可以分为两个学期上的话,思辨性的内容自然可以在第二学期系统讲述。

(2)课堂讲授中的取舍。与体系上的取舍正相反。课堂讲授重点应围绕思辨性内容。基础知识在教学框架上是重点,但讲授的时间应当多花在思辨上。可将价值篇、社会篇的内容零散运用于课堂讲授中,使初学者不用面对复杂的抽象体系,也能管窥其中奥妙。同时,也能使课堂更具备“法理”气息。

2.效率要求课堂教学重启发。具体知识性内容课堂上点到即可,学生们课前必须做功课,预习知识性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更需要做的是把知识性内容有选择地展开,注意介绍相关学术成果;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3.效率要求课堂讲授“慢”。从效率上讲,课堂教学应当“慢”,而不是“快”。效率并非要求教师快马加鞭甚至语调加速,那必定影响教学效果,没有效果也就没有效率。唯有“慢”才能将宏大、抽象的问题讲清楚;才能把看似“无用”的知识讲“有用”;才能气定神闲、工笔细描,传达思辨之妙。“慢”要求将一个具体问题讲透彻,可以不厌其烦地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再将具体问题抽象化。在有所取舍、以启发为目的的前提下,“慢”与有限的学时也并不冲突。

(二)目标

好的教学首先要有明确、适当的培养目标。结合法理学学科特色,培养目标应包括:

1.要求学生掌握课程中的知识性内容,这是法理学教学的基础。法理学教程里的知识性内容,如基本概念、原则是法学入门的基础,应要求学生掌握。

2.进行思想启蒙,这是法理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目标。“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应当是简单地解读教科书,而应当是在法治理念和法学原理上多下功夫”。这至少包括:

(1)哲学思想的启蒙。在教学中,可适当介绍一些东西方经典哲学思想,这对学生深刻把握法律思想和原理有很大助益;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法律思想的启蒙。溯源法律思想史是必要的,这是法理学入门的必经之路。如果没有这种启蒙,无论告诉学生那种法律理念或原理,都可能成为纯粹的思想灌输,而难以培养有思维能力的法律人。深厚的内功是思维的基础,也是法理学的基础。

(3)法治思想的启蒙。“我们培养的高校毕业生,包括已经从事法律实务的毕业生,常常表现出法治理念的缺失和对一些发法学基本原理的曲解,与大学的教育方式不无联系。法学教育应当重视法治思想的启蒙,而不仅仅注重作为技术的法律。

3.思维方式的培养,是法理学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应当是方法的传授,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单纯的知识不再稀缺,知识的神秘性被打破,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凸显价值,传统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思维方式的培养对法理学教学来说尤为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鉴于目前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模式,本科生的思考能力着实堪忧,作为法学入门向导,本科法理学教学不得不加强这方面的引导:这包括:

(1)必须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不盲信偏听;

(2)必须强调客观思考的重要性,思考者本身所具有主观性可能会影响结论的真实,只有尽可能摒除主观性,才可能获得可靠结论;

(3)必须强调学术的诚意;

(4)必须强调逻辑的重要性;

(5)必须强调“体验”的重要性。知识来源于传承,也来源于体验,否则难以摆脱盲目的窠臼。其次,要培养学生专业思维方式。法学方法论的介绍在专业思维培养方面极为重要。方法论可能繁复深奥,本科教学中,可以去繁就简,对其做简略、通俗介绍。应尝试引导学生多做这方面的阅读。没有广泛阅读,不可能学好法理学,特别是阅读经典著作,必不可少。阅读面不限法学,可以非常广泛,哲学、历史、社会学、经济学等均可涉猎。

(三)兴趣

要消除初学者对抽象、枯燥理论的恐惧感和茫然,必须提升学生兴趣。这需要:

1.深入浅出,将复杂道理讲得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更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学术底蕴,也要求教师对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兴趣爱好有恰当评估。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理论具体化。教学中应多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增加对社会现实问题或案例的分析。可选择有针对性、启发性、代表性的案例或社会热点问题,运用专业理论进行分析,使抽象理论在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中变得容易触摸和接近,对学生也更有吸引力。

篇2

【关键词】高中哲学 语文维度 思考

一、引子

在教学第一线从事高中政治教学已有一段时间,我已深深感到高中政治教学的任务重,难度较大。加之哲学学科特点,教学中教学方法失灵、效果不佳等现象时有发生。闲暇之余,我对中学哲学课程教学的方法有了一点新的思考,正试图从语文维度讲解哲学原理,培养学生和自身良好的哲学、文学素养。

本文立足教学实践,从语文维度对哲学教学谈了自己的看法。从语文的角度分析或诠释哲学道理,亦或是运用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完成哲学知识讲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语文的基本知识(素养)成为链接学生和教师、知识和能力、现实和哲学科学的桥梁。

二、关于高中哲学教学语文维度的思考

1.我对哲学教学语文维度界定。在本文中,我把哲学教学的语文维度理解为在哲学教学中“从语文的角度即语文的思考方式”或是“通过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语文的基础知识”去解析抽象高深的哲学原理以达到教学的目的。把语文作为链接知识的桥梁,以此为实现教师和学生,知识和能力,现实和哲学的统一而努力。哲学教学的语文维度是针对高中哲学教学中学生看不懂教材、抓不住重点、不明白中心含义和教学手段失灵等被动局面提出的不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解决教学和学生掌握知识不牢的矛盾,有比较、有层次的区分相近(异)知识,并结合哲学基本范畴达到掌握哲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效果。

2.语文维度是一种思维方式。哲学的语文维度是一种思维方法,即运用语文教学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一句话,通常通过结构分析提炼一段话的含义,找出侧重点。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为什么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全文的重点是什么?学生很快提炼出了“与时俱进”,由此想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的观点。我们再回头看看这句话:“为什么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问题是要回答“原因”的问题,不是其他问题(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主要是解决党要保持这种“精神状态的原因”,不是解决“为什么与时俱进”的问题。学生忙于读(审)题,从第一印象出发,错误地把握了问题的实质,造成了回答问题的方向性错误。所以,在哲学教学中贯彻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培养学生准确把握段落含义的意义。

3.语文维度是一种基本视角。所谓哲学的语文维度就是把单纯的哲学视角转化为多样视角,其中包含语文视角,通过这个基本视角诠释哲学的基本知识。在学生学习和教学中,通过从语文的角度深入分析哲学知识,或是运用诗词、谚语、经典著作、语录等生动形象地诠释哲学知识。如,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说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用恩格斯名言“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来说明由于条件限制,认识是有限性和发展性的。

4.语文维度是一种基本方法。对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基本理念,从哲学教学的学科特点出发,把语文维度作为哲学教学的具体方法,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语文的视角,树立语文的思维方式。同时,语文维度也可成为学生基本解题方法,通过这种方法顺利实现掌握基本知识。哲学教学语文维度的三方面不可分,三者具有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三个方面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视角或方法都应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基本素养,并形成教学和学习的新思维。

三、高中哲学教学语文维度的实施途径

高中哲学具有抽象、理论性强、高度概括的学科性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是摆在老师面前的重要问题。从这个学科的性质出发,哲学教学语文维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具体的方法,而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

1.树立语文维度的综合观念。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就要树立综合学科的概念,哲学教材中有大部分实例是物理、化学等理工科知识,还有一部分名人(家)的言论、成长故事等。教师须从多种角度去分析抽象的哲学知识,当然包括语文维度。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学习语文基本知识、培养文学修养,为迅速提升高中哲学课堂教学质量奠基。从多种角度把握和讲解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哲学知识,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2.教学活动强化贯穿。教学中时时贯穿是教师实践“语文维度”的平台,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要有侧重地把语文维度作为突破方法。如在讲解“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问题时,要把握到价值观的作用是导向作用,不是决定作用。要紧紧抓住文中的基本意思:一个是价值观对认识世界的导向作用,另一个是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也就是说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表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接下来结合哲学的基本知识阐释就可以了。可以看出,在讲解哲学基本问题的时候多从语文维度思考,贯穿这个视角可以摆脱死记硬背、知识不牢、混淆知识的烦恼。

篇3

一、结合入学教育,坚定专业思想

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型、技能型专门人才。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牢固地树立能工巧匠也是人才的观念,努力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或多才多艺,消除心理障碍,认识到在当今社会做一名产业工人无尚光荣。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坚定专业思想,立志做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从而下决心学好每一门功课。

二、讲好绪论课,增进对数学课的认识

数学是中职学校的主要基础课程,熟练掌握数学课的基本理论知识、技巧及在实践中的运用,是学好专业课和其他技术课的基础。学好数学课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讲好绪论课就是根据刚进校学生对各门课既陌生又好奇的心理,充分向学生展示学好数学课的意义及数学课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如:从古埃及“几何”的起源,到我国古代数学上的成就,从华罗庚的对联“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谈到希腊某哲学院的门牌“不懂几何的人,不准入内”。又如,对黄金分割的应用中,有一类矩形宽和长之比为(根号5-1)/2(其近似值为0.618),有人称之为“黄金矩形”,它有什么奇特的性质?我们所用的书本、报纸、杂志类矩形,有人称之为“书报矩形”。这类矩形长宽之比约为根号2,把这种比例的矩形对折,得一和原来的矩形相似,若把这种对折继续下去,则可得一系列的相似矩形。这一系列有趣而又充满幻想的故事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教育他们珍惜时光,勤奋学习,胜过古人,振兴中华。强烈的责任感和求知欲,油然而生。

三、采用灵活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出成效

要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使教师教得入法,学生学得入门,还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乐在其中地爱学你的课,对于极其抽象的内容来讲,这项工作更显得必要了。

引起了兴趣,学生愿学,这仅仅是开始。要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必须讲究教学方法,注意利用学生正反两方面不同的意见,积极引发他们通过辩论来创设思维情境,往往能够起到把握实质,搞清问题的作用。以立体几何中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为例,我提出二面角的大小应如何度量这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稍加引导,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又如讲“反证法”这一数学难点时,我没有讲高深的理论,也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通俗的语言把”反证法”恰当地做如下比喻:一只手握有硬币,另一只手没有握,打开右手一看空的,从而断定硬币一定在左手中。这种推理判断揭示了“反证法”否定反面肯定正面的实质,道理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接受。

四、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

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要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帮助他们克服满足现状思想,促使其不断巩固提高和扩大知识面。同时让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数学竞赛活动,也可以参加函授、自学考试等形式的学习,从而扩大知识面。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要倍加关心,因为他们基础差,兴趣低,完成练习有困难,容易破罐子破摔,越滑越远。我认为通过作业指导、个别讲解、反复练习来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具体困难。对学习自觉性差、自由散漫、缺乏自制能力的学生要及时谈话,交流思想,但不能简单粗暴,尽量不要在教室里随意点名批评,甚至讽刺挖苦,这样会影响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压抑的情境中,课堂上应给予严而有度的批评,课下要与其平等交谈,适当地宽容他们的某些缺点,对他们的批评要恰如其分,帮助他们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坚定改正缺点的决心。

篇4

据全国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甚至教师只有不到50%真正了解医学人文这一概念,其余人群则对其的意义完全模糊不清,这也折射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人文教育上的不到位。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并优化、创新人文课程设置。

1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基本构建原则

对高等医学院校而言,基于医学人文教育目标的考虑必须以学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起点,在教学模式的可操作空间中多下功夫,集合多种人文教育要素来明确自身教育教学定位,也就是从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际状况出发,确立以下4点基本指导原则。

1.1 全球性原则

全球性原则就是以全球医学教育为基本要求参照指标,明确对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子系统即人文课程系统的建立。在这一系统中,首先要明确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人文知识与技能承载度;其次厘清它的教育内容包括了人文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以及通识教育。这些教育内容存在目标联系但差异性也很大,在这里,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主体课程,而要以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为主,并适当加入鲜明的人文知识承载度课程作为教学体系衔接,确保人文教育的实效性。

1.2 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主要侧重的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的人文知识普及,其中通识教育也是我国必须树立起的经典教学范畴。在这一点上有关通识教育专家就指出,不要将通识课程设计为概论式或仅仅普及理论的系统知识课程,而是应该深入实践它,将通识教育从形式思维教育发展成一种实质思维教育,这也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人文教育普及上需要学习欧美国家的地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在人文教育方面起步较晚,所以尚不成熟的地方依然很多,尤其是在人文教育这种抽象教育教学中只注重对知识的一味灌输,而缺少深度实践引导,所以通过恰当的理论实践相结合方式来感悟和巩固人文教育,从而实现对人文知识的升华。

1.3 整合性与交叉性原则

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教学中普及人文基础必须要首先适当整理课程目标,优先将历史、哲学、通识等知识与医学知识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综合属性的人文课程。就比如说对《中华文明史》在《医学人文概论》课程中的融合,这其中就涉及到了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等等科学思维理论。因此,可以说在医学专业中整合交叉了若干学科理论,这也让医学教育所能辐射的范围更广,内容体系也会更加丰富。

1.4 系统性原则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人文课程一定要从细节中反映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体现出人文知识融合于医学教学的连贯性和关联性。从人文基础知识反映医学技能,形成循序渐进的教育层次,也就是从基础到专业、从理论到实践的教育过程。

基于系统性原则的人文课程体系首先要针对高等医学院校学生设置具有普适性的人文核心课程,例如: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基础性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为了学生能够入门人文教育而存在的,它们非常适用于低年级学生,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它是人文意识形成的最初基础,是医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是设置医学人文基础课程,在这里要实现多学科、多文化的交叉,融会贯通形成综合性课程,例如《医学哲学》《医学与文学》等等人文主题相对鲜明,并强调学生学习医学中培养人文品性的课程类目。最后是设置医学临床教育相关联的人文素质课程,比如《医学社会学》《临床沟通技巧》《医患关系通识》。这些课程比较适用于已经开始临床实习的高年级学生,它们都是从医学人文理论的角度来实现学生从理论到实习操作教学的过渡。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程度医学临床实操技能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在实习中懂得社会环境保护、人情关怀等等人文理念。

2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创新设置方案

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人文课程,其关键一在于创新,二在于能够合理融入学校教学体系,帮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提高。该文简单介绍两种人文课程设置方案,以供参考。

2.1 对“医学人文学”课程的设置

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人文课程必须凸显横向的关联性,呈现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原则,融会贯通。同时也要强调纵向的序贯性,从学生刚一入学到毕业整个高等教育阶段都要设置对应他们年龄与能力的科目教育内容,延续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理论实践作用。最后就是突出实用性,例如:在哈佛医学院就开设了基于生物科学研究的“社会学研究”专题课程,它主要讨论新生物技术在所面临社会伦理境遇下的医学临床问题,这其中就涉及到诸如社会心理学、性心理学、心理病理学在内的诸多跨学科知识,并且深刻讨论了美国社会由社会、心理因素所导致的青少年上瘾、枪击、自杀等等负面社会现象。

“医学人文学”课程的开设就是要达成上述的3种教育功能属性,它希望培养以学生的情境分析能力和反思能力。在课程中,教师提出相关医学问题并结合学生的生活、人文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人之为人的价值观、文化观、教育观等问题,并明确课程中所倡导的四个相互依存关系。

第一,它培养学生的情境分析能力;第二,它鼓励发展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三,它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第四,它以改善医患关系为最终目标,实现日常医疗教学与前3个目标的有机结合。所以具体来说,该课程主要包含4门研讨必修课程:针对医疗咨询问题的初级研讨课程、针对历史、文学等人文要素的人类文学文献理论研究课程、对濒死病人的医患关系人文关怀课程以及病人心理研究课程。4门课程的时间均为8学时,其目标就是实现切实可行的医学人文教育,希望帮助学生解决在医学专业学习中所面临的人文问题,明确临床实习中所要遵循的人文规律。

2.2 对“医患与社会”课程的设置

“医患与社会”所阐述的是医生、病人与社会三者的关系,该课程是具有综合性与开放性的课程,它的设计教学对象就是初入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是典型的医学人文教育入门课程。它的目标是发展医生基于病人相关的各种技能,为医生建立与病人之间的良好医患关系。

该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了伦理学、行为医学、预防医学和沟通技巧,它所探讨的内容还延伸到了患者的疼痛处理甚至家庭暴力等实质性问题。它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了小组研讨模式、临床带教引导模式以及标准化病人互动模式,都是互动性极强的单元式课程,教师会运用制定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分组并分配教学任务,实现单元教学专题研讨,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在课上,教师会给出最终的课程评价,其所评价的内容就包括了日常测试、论文、讲座讨论结果以及科研项目研究成果报告等等,所有考评方式都是对学生医学技术能力与人文知识能力的测评,而并不针对学生的理论与条文记忆。

篇5

关键词图式理论数学图式数学教学知识结构图

1背景与意义

数学是什么?是对现实世界中具体数量关系与空间关系的抽象概括。数学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如何解决问题,数学的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学具有极高的抽象性、极强的逻辑性,并能广泛应用于各领域,这些特征使学生觉得学习难度很大。因此数学教学与图式理论结合成了研究的热门方向。“图式”是大脑积累的知识网络,是大脑整合旧知识、融合新知识的过程。图式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拓展,首先需要分析学生已有的数学图式,将新知识通过增长节点源源不断地、平稳地、合理地插入学生已有图式中,重复学习达到长期记忆,形成新平衡,让图式更加完善,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2理论分析与假设

2.1图式理论的优势

数学学科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基础数学,新理念更新速度较慢,新领域开发时间长,经历了长期不间断的批判与整改。当前教育体系的数学教学是一种填鸭式教学,虽然数学知识增长加速度一直平稳而缓慢,但是海量的数学知识,依然让学生感到头疼,不能很好地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能量,因此需要学生了解并把握数学学科结构。图式理论注重知识间的强关联性。数学学习不仅要注重知识点的掌握,还必须找到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这样学生才能更轻松地学好数学并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数学图式先是围绕数学的某一个知识主节点构建多个小型知识树图,每个小型树图联合成一个全科的结构体系,当触及某一知识点时,与其相关联的图式也将被唤醒,形成脑内的“蝴蝶效应”。创建图式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数学学科逻辑严谨、知识点间关系密切,可以利用图式理论搭建科学严谨的知识结构,进而强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这体现了图式思维的集群化,这是单节点学习方式难以企及的。集群化的学习模式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当遇到更加繁杂的知识结构时,学生的思维反而更活跃,能够更轻松地疏通知识逻辑,还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创建图式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图式理论对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且更易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左右脑,左脑更注重细节分析,而右脑更关注整体布局,这种方法使学习变得相对容易,学生会更有兴趣学习,增加学习热情,学习效果只会更好。尤其像数学这种相对枯燥而高深的学科,更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本来已经觉得数学难学了,如果没有学习热情,未来的数学学习将会更加举步维艰。因此,创建数学图式对帮助学生把握整个数学体系极为重要。

2.2碎片化学习

构建数学图式需要深刻把握数学的基础知识,简要概括其内容形成图式的节点,在实际解决问题时能做到利用图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针对学习结合图式理论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即学习是一个关联结构,每项小的学习内容则是一个节点,节点间层层递进,逐渐深入,达成某个学习目标后适当强化,促进学生迈向下一个学习目标。程序教学论有五大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即时反馈原则、自定步调原则和低错误率原则,其在现代教学中应用的典型事例就是微视频。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碎片化学习应运而生,其应用于数学中能更精细地完善数学图式,主要适合构建简单图式,简单图式的组成内容来源于数学课本。学习数学需要先把握基础知识点,才能形成正确的关联图式,进而灵活应用。碎片化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既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尽可能地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有局限。沈华伟在《“碎片化”学习的成因、影响及引导》文中提到:“碎片化学习导致学生思维变得狭隘、机械,难以进行复杂而独立的思考。”[4]只注重知识点的学习而不注重知识间的关联会导致学生很难形成适合自己的知识认知结构,因此简单图式与复杂图式相结合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碎片化学习即上面说的单节点学习方式,整体化学习则是结合图式理论的深入学习,不仅运用在数学教学中,其他学科也一样要两项并重。

2.3数学图式与知识结构图的关系

高中数学较初中数学来说,不论知识内容容量还是知识的抽象度都上升了一个高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图式的概括性与抽象性与数学学科特点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因此图式理论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指导高中数学教学。知识结构图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构建数学图式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图式是长期存储于大脑中的认知体系,而知识结构图则是知识结构的表现形式,两者各有个性。一是内容复杂度。知识结构图注重知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而图式既可以体现概念间的联系,也可以是程序或步骤。数学图式中单独一个数学公式需要结合数学中的其他元素才能形成知识结构图;二是表征方式。知识结构图严格规定了表征方式,能被人看到且理解,具有可读性。而图式具有个异性,虽然也是由知识内容组成节点、由知识之间的关联组成线条,但是其具体表现形式会按照学生各自的理解提取知识中关键词,以其他人可能无法理解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没有固定格式,不能被人看到,但是可以借助其他工具来呈现;三是构造方式。知识结构图逻辑性较强,构成一个有规则的网络体系。而图式则可以结合自身的理解自行定义;四是系统性。知识结构图比图式更具系统性。另外数学图式与知识结构图也有共性。一是概括性。双方都是将知识内容与知识间的关系简单概括并构成一个体系;二是知识的关联性。两者组建网络体系都依赖于知识的关联性,具有强关联性的知识间互相组成小集群,再通过某一边界与其他知识集群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体系;三是个体差异性。知识结构图和图式都有个体差异性,课堂上老师给学生提供的知识都是一样并且客观存在的,但会因个体思维的差异而生成不同的知识结构。比如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等不同,大脑中产生的认知结构也将会不同。图式是心理学名词,包含了个人认知,必然会有差异性。

篇6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存在的“学科中心型”和“岗位应用型”两种课程体系的局限性,提出了以“三种需要”为依据、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案,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门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复合创新型国际经贸应用人才的整合课程体系。

1 问题的提出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其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学生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对1400多名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91.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来高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教给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5年内有37%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最近的研究预测表明,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就业的经常变动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的选择,这就向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明日择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甚至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基于这些考虑,适当扩展该专业学生的语言、写作、数理、心理等基础学科知识技能和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将十分必要。

再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并且呈现技术走向综合化、精确化等特征。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必定会直接影响社会职业岗位的变迁。工作现场技术的持续更新会不断地促使传统低技术岗位的消亡,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而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精确化特征又必然促使职业知识技术含量普遍上升,要求技术型人才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外贸岗位技能的变化,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促使外贸单证无纸化,外贸经营网络化,外贸管理信息化,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外贸岗位实践能力的形成日益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尤其是高技能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高技能理论基础上的。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持续迅速发展(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并逐步取代工业的地位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产业中心。商业、贸易、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房地产和咨询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2001年以来美国纽约的全部就业者中,90%从事第三产业,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化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如美国近5年有7 000多个职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 000多个职业岗位。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社会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1,73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居全球第三位。2007年的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8%),同比增加19.5%,首次超过美国的11,63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二位。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外向型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化,外贸岗位群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双重趋势。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设计符合各类企业的多重需要。

3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思路

根据上述三种需要,结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特点及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我们构建了“一根主线、” “两个强调、”“三个突破”、“四个加强”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课程应以语言、写作、数理、计算机和哲学等基础知识技能为重点,基础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应适当加强,特别是应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应以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为重点,并应当适度拓宽其口径,应选择关联性、针对性与应用性较强的,淘汰较弱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口径不宜过窄,应针对外贸业务岗位群而不应针对某种外贸岗位设置,经济学、贸易学和计量学等专业基础必须夯实,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口径可适当放宽,并增设一些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择业机会;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把职业道德、态度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实践技能的课程设置之中,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德、智、能、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贸易高级应用型人才。“三个突破”:一是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观,树立厚基础、重实践的新型课程观。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专业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二是突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观,树立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三是突破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践知识课程相互分割的教学观,树立两者相互融合的教学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培养。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我们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取舍。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我们适当提高了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和哲学的授课学时;在关联课程中,舍弃了《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课程,增设了《投资理论与实务》,并把《会计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和《金融学》等课程重构为《会计原理与实务》、《管理知识与实务》和《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我们对《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中的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取舍整合,避免了教学中的简单重复,并把《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整合到《国际贸易学》中,将《wto概论》重构为《wto规则及其应用》,增设了《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含前沿理论、前沿政策和前沿实践)和《反倾销知识》等课程,以支撑该专业学生把握国际贸易前沿动态和应对反倾销的实际需要;在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商品学》、《商务心理学》、《社交礼仪学》、《国际经贸地理》、《经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增加了《通关实务》、《外贸单证操作》、《国际物流与保险》、《国际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必修课程的授课学时;在选修课中,我们增设了《中外文化比较》、《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等人文知识课程和《创新方法论》、《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在此基础上,精心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业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国际贸易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全新整合课程体系(参见图1)。同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比较,该整合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整合课程体系设有基础、关联和专门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三个模块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4∶3∶3优化为3.6∶3.1∶3.3。每个模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它与其它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体现在各个模块之中;

(2)整合课程体系不是针对国际贸易业务的某个具体职业岗位,而是面向国际贸易这个专门的行业岗位群,课程的导向具有更宽泛的就业范围;

(3)整合课程体系设有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知识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各层次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5∶4∶1优化为4∶3∶3,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渐次提高各种能力;

(4)整合课程体系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兼顾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都有实践技能的训练。在基础课程模块中,有英语交流、计算机应用、公关协调和计算机应用等技能的训练,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相关证书;在关联课程模块中,有会计实务、管理实务、金融实务、投资实务等技能训练;在专门课程模块中,有进出口业务、国际电子商务和国际市营销等技能训练,而且每种类型的专业技能训练又设有若干技能实训项目,如进出口业务技能又分为国际商务流程模拟操作、通关实务操作和外贸单证操作等技能实训。整个课程系统的专业技能实训都与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并与相关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能力实现对接。

(5)整合课程系统是开放的,具有专业拓展的灵活性,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课程、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基础上,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的不同类别知识技能课程,以适应外贸行业不同岗位就业的需要,或适应向相邻职业岗位升迁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

素质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于一体的教育。李岚清同志曾说:“美育教育是贯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音乐的美育功能不只是一般地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音乐对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1〕音乐教育堪称心灵的净化剂,它通过培养人的审美观,继而对整个人产生全面影响,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具体到综合类大学的音乐教育,其教育成果的提高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综合类大学素质教育改革的成败。

一、音乐教育的意义

(一)音乐教育对美育的积极作用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为了培养人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进行的教育活动。音乐教育主要是以音乐的形式将美传递给人们,让人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感受音乐的魅力和感染力,并逐步提高人们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在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指导大学生用心聆听音乐,从而感受乐曲中的欢愉、忧伤、激昂或感动,领悟每个音符所传递的情感,从而触碰到作曲家在创作乐曲、演奏者在演奏乐曲时的情感和意境,并最终在乐曲中得到美的享受。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音乐将美的内容传播给大学生,使大学生接受并喜爱这一形式,并将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内化为个人的艺术修养,从而逐步养成欣赏音乐的审美习惯和符合自身知识结构的审美理念,并促成内心审美的和谐发展,甚至升华到洗礼心灵的功能境界。(二)音乐教育对德育的积极作用著名音乐家贺绿汀视音乐为培养人们高尚道德品质以及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对德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从古至今,音乐一直被认为是提高道德素质及修养的有效途径,音乐的育人思想也长期被人们所提倡。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正处于逐渐成熟的时期,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极易被错误的思想观念所毒害。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犯罪现象的发生概率会随着音乐的健康程度发生波动,所以,加强美育对于引导大学生认清美丑、是非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重大,它典雅高贵、优美纯净,包含着歌颂美好、赞颂人生的内容。聆听高雅音乐可以提升品格、净化心灵。总而言之,在培养大学生品德方面,音乐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音乐教育对智育的积极作用

巴甫洛夫研究表明,人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分管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功能,如果能够合理调整大脑的工作与休息,将能获得较高的效率,反之,将会严重阻碍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正如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说:“每周至少听一次音乐,我脑中那些已衰弱的部分就会保持它们的生命力;如果失去这些爱好,无疑就会失去一部分幸福,同时也会影响智力及创造力。”〔2〕钱学森同志也曾说过,他所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艺术家夫人。他认为:“只注意逻辑思维,就易犯了机械的、片面的毛病,导致缺乏整体的认识。”这些实例足以证明,音乐是保持生命和智力发展的重要保障,它既可以发展大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自我认知、社交、创造思维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充分调动和发展大学生的各种潜能,又可以平衡左右大脑的功能,发挥其创造才能。

(四)音乐教育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人的内心感受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比如,愉快的心情可以积极改善和加强人体的活力;反之,憎恨、焦虑等消极的情绪则会使神经系统受到干扰和刺激,并给人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例如,欣赏作曲家冼星海所创作的《保卫黄河》时,伴随着惊心动魄的音响,听众一方面会为之热血沸腾,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一定会感同身受地使人格高尚起来。正像贝多芬所说:“音乐之于心灵,是比一切智慧和哲学还崇高的启示。”作曲家正是运用了这种对应的逻辑关系,通过精妙的音乐沁人心脾,实现了乐曲与精神的高度融合。

二、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综合类大学的音乐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发展。第一方面,从教育观念来看,人们对音乐教育的特殊作用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其中包含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认识,正是这样的认识也促使了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第二方面,从教育实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看,我国部分综合类大学通过设置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如音乐学院等负责学校的音乐教育,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与推动作用。第三方面,从教育对象来看,音乐已经深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中,音乐在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也持同样的意见,认为音乐对于逻辑思维主导的他们也有着积极的影响。针对目前综合类大学的基本状况,应全面构建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课程,例如,进行特殊的教学改革实验、构建创新的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课程设置等。

三、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内容改革

我国高校的普通音乐教育长期处于教学专业化、技术化的误区,即利用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要求大部分大学生,最终的考核评价也严格依照专业音乐教育进行。毫无疑问,这种做法促进了大学生整体音乐素质水平的提升。但在另一方面,“填鸭式”、强制式的教学可能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引发大学生对音乐教育的反感,进而影响普通音乐教育功能的发挥。把握问题的本质,笔者认为,部分综合类大学对于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和相应的课程构建并没有清醒的认识,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培养目标脱离市场需求、课程架构不协调等,都是构建音乐教育内容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音乐教育内容设置的基本原则

鉴于音乐教育服务的对象有所差异,且音乐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大学生的音乐鉴赏、创作与实践能力,综合类大学的课程内容设置需要本着以公选课为主、特别课为辅,普及与提高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公选课为例,它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相应的音乐审美能力为核心,因而必须要考虑到大学生音乐素质水平不一的情况,通常可以开设“音乐入门”“怎样识简谱和五线谱”“中外音乐鉴赏”等课程,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一定音乐学分或选修一定数目的音乐基础类课程,强力助推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针对那些具有艺术天分的大学生,可以开设不同门类的特别课或者跟随固定教师学习,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潜能。对于学校而言,这种方式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不单单在于这些大学生可以为学校争得荣誉,更是因为这部分大学生所表现出的榜样作用。站在某种角度看,这些大学生将会成为校园艺术(音乐)文化的主要传播者与发起者,为校园艺术氛围的营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需要为他们的艺术天分负责,为他们提供一个升华和表现的平台,并针对这部分大学生的兴趣特长,将声乐、指挥、高难度乐器等内容加入到特别课的学习中去。

(二)音乐教育内容改革策略

1.课程内容安排更加广泛

音乐教育的内容应当是广泛的,主要包括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音乐鉴赏与创作以及音乐文化三类。学习音乐,首先要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和具备一定的音乐实操能力,但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我国综合类大学普通大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偏低。据相关报道显示,超过60%的在校大学生缺乏对音乐基础理论的认知。时下,大学生普遍沉浸于流行音乐之中,对高雅音乐、传统音乐“听不懂、看不懂”,更不用说赏析其中的内涵。审美离不开必要的认知。马克思就曾说过:“对于辨不清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并不是他所能涉及的领域。”可能这句话略显偏激,但是确实表明了音乐基本素养的缺乏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行为。其次,音乐是一门实践性的艺术,它从人们长期的情感表达与内心吐露行为中演化而来,可以说,人的情感与心灵在音乐实践中得到了升华。正如托尔斯泰曾经在听到了《如歌的行板》,感受到了人民苦难的内心一样,若想充分地了解音乐,必须要有一定的音乐实践基础。教师通过在音乐教学中安排一定的音乐实践内容,如音乐赏析、交流情感、共同创作等,能够使大学生在真实的艺术体验中领略音乐的细节与美,同时,具体的实践过程也会无形地锻炼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性格,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最后,音乐教育课程内容还应该包含艺术批评、艺术相关以及艺术史的研究。很多院校忽视了这一点,但是这一方面恰恰是帮助大学生建立完整音乐体系,促进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所在。总的来说,我们需要在大学阶段弥补之前高等教育的遗憾,让大学生掌握基础音乐知识,这既是多元化社会面向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实际需求,也是高校出于完善、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2.课程内容组织趋于整体,更具综合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稳步前行,人们愈加意识到音乐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技术化,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眼下的音乐课程内容组织上,应当淡化课程个体之间的界限,强化整体的关联性,这是未来综合类大学音乐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方向。课程的综合性指的是将几门具有明显或潜在关联的课程有机地联合起来,这种做法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因为它能有效地避免课程内容之间的独立与重复。同时,大学生在综合教学中可能会接触到单一课程中难以发现的潜在问题,既增加了文化信息量的积累,大学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也以更加具有综合性的方式获得强化。根据上述观点,当下综合类大学的音乐素质教育可以考虑以一门课程为主体、关联课程内容为辅,如在进行大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时,可以凭借乐理、歌唱、鉴赏、音乐史等音乐教育内容之间的一般规律,将审美对象的某一构成要素视为中心点,通过关联课程之间的整合学习,让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掌握完整的音乐艺术体系。综合类大学毕竟不是专业的艺术院校,且普通大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兴趣接触音乐,因而综合性的音乐课程内容组织为大学生群体营造了一个广泛关联、整体的学习平台,在引导大学生多角度思维、开拓眼界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课程内容植入更加多元化这里主要是指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多元文化相结合的音乐教育体系。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一直以欧洲音乐文化为中心,而中国的民族音乐教育却长期处于从属地位,造成了传统音乐教育形式及文化不受重视的现状。为了传承优秀中国音乐文化,应当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融入中国音乐文化基础知识、中国民族音乐鉴赏及中国音乐展示等课程,这种既是民族又是世界的课程体系对于大学生来说才是最全面、最合理的。再者,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是内容多元化的重要表现。音乐的发展几乎贯穿了人类所有的历史阶段,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文学、宗教、哲学等因素的影响,甚至与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也有着内在的联系。只有涉及了这些领域,大学生的音乐知识构架才会是完整的。音乐教育绝对不仅局限于课堂之上,作为艺术,音乐有着传播和开放的天性。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通过系统地组织音乐节、歌手大赛等活动,一方面为整个校园营造了浓厚的音乐氛围,同时也给予了部分有兴趣、有天分的大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信心和深化了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人类把握和认识客观有三把钥匙,一是文字,二是数字,三是音符。”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但在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仍是薄弱环节,相应的课程还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及统一的课程标准。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的构建合理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思路仍需在教育实践中得到检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不断地观察、总结,充实这一构想,以期对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范晓荣 王俐茜 单位:中北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那么对临床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与过去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有何异同,如何借助“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是指以学生胜任某种工作为出发点,以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来决定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以及评估方式,是一种以预期的教育结果来指导教育活动开展的教育形式,与传统的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以知识的输入为起点的教育理念相对立),使其毕业后真正在实质内容上达到甚至超过并轨后的要求,下面作者依据重要程度依次从人文素养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临床科研能力培养三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良好人文素养的培养

1.1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包含信念、品格和伦理规范的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教养、性格、习惯的真正养成。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由内而外不但左右其日常的言行,甚至影响其事业的发展、人生的格局。对于医学这个行业,良好的人文素养,就浅层而言,使医务人员更具同情心、责任心,更加注意其在工作中的态度、言行,懂得诚实、守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无形中很大程度避免了医患矛盾、医疗纠纷的发生,也更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懂得沟通与协作,对于涉及的科研也不会出现学术造假、剽窃现象,避免了学术不端;就深层而言,让人们对生命敬畏衍生更多的人文关怀,真正体会与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不是就病看病、管中窥豹,其中广博的人文知识还可开阔视野、更具辩证思维,思维活跃而不拘泥,有利于临床思维的形成、创新意识的唤醒、潜能的激发,也能让人们面对临床工作及科研中的困难与瓶颈,更具韧性与个性,增强其精神力量,进而优雅而从容。用荷尔德林的一句话总结人啊!你可以失去一切诸如金钱、权力、荣誉的东西,但你不能没有你的品格,你的修养。”

1.2目前现状

医学生出身于理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强,但人文知识却有所欠缺。大学及研究生教育中的人文教学内容有限,仅局限于英语、伦理学及哲学,同时教学方式以单一的传授式为主。另外,大家惯常的思维及应试教育的评估体系忽略了对人文知识的认识与学习。

1.3培养策略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与研究生接触最为密切的人是导师。首先,应知行合一、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地不教而教,从思想意识、言语沟通、规范化语言书写等点滴出发。其次,开展读书会、人文知识小讲座等,科室每周开展涉猎宽泛的人文知的学习,形式多样,如提出主题,大家共同探讨,或者单纯个人分享;内容包罗万象,可涉及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作者所在的科室每周进行一次“读一本好书、品一杯香茗”活动,全科室同事轮流演讲、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供大家参考。另外,导师还可要求学生在临床轮转过程中养成每日写随笔的习惯,促使其在人文素养方面进行思考,并定期就此进行沟通。实质上人文素养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与家庭的教育,科室、学校、医院的氛围,乃至整个社会的世界观、价值观、行为模式均息息相关,所以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一些好的建议、方法可在整个医学院系统内统一要求,使学生在不同的医院尽可能有相同的感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始终。

1.4评估体系

人文素养的范畴宽泛,针对医学生评估可具化为人际交往能力、职业道德及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界定为与患者及家属、医院同事沟通与协作的能力。职业道德,界定为是否违纪违规;是否具备同情心、爱心、责任心、尊重他人;仪表服饰、言行举止是否符合职业规范等。语言表达能力表现为演讲报告时所展现出的气质、自信和深在的文化内涵。采用自评与问卷相结合的方式。

2.较强临床专科实践能力的培养

2.1目前现状

生源大多为应届毕业生,缺乏实践,故临床思维欠缺也是学生们身上常见的短板。同时并轨后的多学科涉猎有利于学生对于人体、疾病整体观的建立。但其中本专业的学习时间较短,仅能达到刚刚入门的要求,与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人才尚有差距。

2.2培养策略

首要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层层递进,专科的学习时间不单纯局限在最末这短暂的3?6月,而是向前推进,延伸至整个研究生学习期间。具体可分阶段进行要求:第一步,可让学生以见习的身份提前1?2个月人科或同时将本专业的学习时间分成两个阶段,拿出1?3个月作为第一阶段,目的是使学生对将来所从事的本专业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不求精进。第二步,其实是基础知识的储备阶段,不在导师身边的前12个月,按学期安排此时期为二级学科轮转,同时晚上及周末为基础知识、专科知识、人文知识理论学习时期。此时期,要基本功扎实,做到知识全面和准确、基本概念清晰、灵活掌握诊断原则、严格掌握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等。此阶段导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水平指导其针对本专科常见病、多发病逐一进行国内外文献的查阅,以国外文献为主,精读和泛读结合。第三步,专科理论的深人阶段,接下来的18?21个月,除常规的轮转外,业余时间导师安排学生针对本专科某一疾病进行综述的写作,导师点评并指导修改,当然此阶段与第二阶段不见得有如此严格的区分,可因学生而异。并定期要求学生抽出时间回科内(如下夜班时间)进行专科小讲课,督促其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参加相关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时间许可情况下)。参加课题组、科室、国内等不同层次灵活、互动的研讨会、学习班,以此迅速扩展和深人专科理论,如作者每年举办2届的全国颅底解剖学习班,学生就收获极大。第四步,专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导师身边的阶段,研究生学习最后的3?6个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专科临床实践工作中,导师严格把关,学生针对每一例病患,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査、初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设计、治疗效果观察,每一步骤进行缜密计划,并不断对比、观察、提问、总结,深入疾病的本质。横向、纵向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达到触类旁通。专科理论知识,在实践-思索-再实践-再思索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临床思维得以形成。同时加强专科操作技能的培养,精讲多练。导师放手不放眼,并保持充分的耐心,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

2.3评估体系

每天写随笔,导师每月抽检;完成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及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3.临床应用科研能力的培养

硕士研究生培养中重要的一环就是科研能力的提高。科研能力是指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包括查阅和处理文献资料的能力、试验设计能力、试验操作能力、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能力及试验的总结和论文撰写能力等[4]。如何培养与提高,除去前面已经提到人文素质培养及临床实践培养涉及的内容,人们通常不由得从学生自身、导师、外围辅助三方面考虑,如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视野的扩展;如导师自身素质提高,在科研研究各环节对学生的引导、监督和把关,以及对学生精神上的鼓励等;如外围辅助从科研氛围、仪器、信息咨询、实验室技术原理、技术人员的配合、实验室开放的制度巳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等[5-以上方式许多文献已经研究与分析得很透彻,并逐步完善与实践,但排除这些具化的细节操作,我们在宏观的思维上能否进一步突破,以期对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达到宏观与微观上完美地调和。

也就是说,能否传达给学生一个这样的思想--科研就存在于日常工作中,可能有的学生会认为科研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及,其实科研的全过程,不管从选题、设计、数据统计分析到最后成文,其实都是一个“游戏”的过程,是一个略微加了相应程序的游戏。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英国布莱克沃顿小学一些学生独立完成了有关大黄蜂觅食行为研究的全过程,并且用所谓不规范格式书写的论文最终2010年在《生物学通讯》LeiZer.0上发表。

这种游戏的思维把人们通常认为枯燥、乏味、需要坚韧意志的科学研究,变得充满了趣味,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对于科研选题,游戏的思维让我们精神上得以放松,思维更开阔、发散,在微观培养的前提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于问题的提出,敢于挑战与突破,敢于发现与设想,使其更具创新性、可行性及前瞻性。宏观与微观培养相结合,精神上藐视,行动上重视,让研究生得以具备较好的临床应用科研能力,在浩瀚的医学海洋遨游。

与上相比,更重要的一点,作为一名导师,应该时刻有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学习、欣赏鼓励的心态,对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想法、意见,应该多加以考虑、鼓励甚至接纳,而不是完全以自己的经验去指导,指导不好可能就是对创新的打压,所以说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也是导师成长、学习的过程,如何因材施教,也是我们需要深人思考与探讨的。希望不断修正教育理念与方式,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篇9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改进 优化 提倡

当今世界是知识型的社会,日益受到新的科学技术的冲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造成信息量剧增,“知识爆炸”,这对于21世纪的人才来说,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探索、研究、创造能力的高低。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

1 准确定位技校的计算机教学

首先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所开设的课程应该能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创造力在短时间内迸发出来,只有照顾到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才有动力;其次,课程设置要考虑实用,就是怎么样把学校学的知识和技能用到工作上。比如,计算机文化基础能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文字处理、数据处理的能力;能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知识;能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网页制作、工具软件的使用等有关知识,这些对于今后日常事务的处理能有一定帮助,也是让学生对计算机入门的一门最简单易学的课程,所以这门课在技校中一般作为一门公共课来开设。在营销专业中,考虑到学生将来可能会涉足营销策划、广告策划等行业,就需要掌握一些图像处理技术,鉴于此,在营销专业中开设类似Photoshop、Flash等课程。正是由于技校是面向就业,我们在进行计算机教学定位时不得不考虑市场、社会需要什么,就如一个商店,必须考虑顾客需要什么,而不是我这个商店有多少货物,只有了解了市场的需求,才能科学的设置计算机课程。

从上述看来,技校的计算机教学应定位在计算机是一种工具,要让学生能充分的使用计算机,而不是让学生去解决为什么能用计算机,一切课程的设置都是围绕着如何能更好的使用计算机而展开。

2 改进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2.1 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计算机课程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条条大道通罗马”,为了实现一个操作可以采用多种操作方法。比如要进行“复制”,可以通过“编辑”菜单中的“复制”;也可以通过右键单击对象,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也可以按住右键拖动对象,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到当前位置”。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Windows操作的基础知识时,只要讲一种操作,例如只讲“复制”的多种方法,然后由学生思考、讲述类似操作如“移动”等的多种方法,这样就改变了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自主性,融会贯通各知识点,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将相机诱导和全盘授予灵活的结合在一起。全盘授予会无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不注重学生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忽视学生情感和思维品质的提升,采用简单、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法,面面俱到,置学生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每位有经验的教师知道,教学本身就是诱导的艺术,学生对所学知识,并非白板一块,而是具有一定基础。教师的作用在于诱导学生的旧知与新知建立联系,让学生理解消化新知。当学生的旧知不足以支撑学习新知的时候,教师的诱导艺术就要随之变化,转变为一种教学铺垫。

2.2 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计算机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所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应该针对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Flash的引导线运动时,我将预先设置好的动画演示给学生看,然后问学生想知道“小鸟是如何飞的吗”?学生回答“当然想”。在这种气氛下,我开始讲述“图层、引导线”等,学生都认真地看着屏幕,教室里鸦雀无声,等我讲述完毕,学生都热切地希望自己也动动手。于是就在边上机边指导的方式下让学生自己操作,很快掌握了“引导线运动动画”的制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情境,鼓励学生动脑又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会因此变得相当活跃,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自然也高涨起来。

篇10

 

《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方面的入门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后续相关课程的基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用经济分析的思路来解决实际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前提和基础。如市场营销学基于市场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学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运作管理基于生产者行为理论等等。独立学院是处于研究型高校和高职高专之间的高校,就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而言,主要是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着重培养面社会一线的生产和管理人才。对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掌握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理论,提升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经济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显重要。但是微观经济学因其理论抽象、图形复杂、专业术语众多、逻辑性等特点给学生们学习和教师讲授造成很大的挑战。

 

一、独立学院学生在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们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

 

微观经济学课程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通常都安排向刚进校的大一学生讲授。对于刚入校的新生来说,刚从高中的应试教育和高考的压力中走出,并未能完合适应于高校开放式的教育方式。学生们接受知识的方式还停留在以往的“满堂灌”教育影响下,使得学生们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探索性。通过班级调查发现,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同学极少,如果对这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没有足够的认识,学生们就难以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更不用说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2. 学生们思维方式单一,抽象思维有待提高

 

学生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教学中讲大国经济关系事件尤其是互联网上关于经济学家的评论,学生们非常感兴趣,而讲到逻辑推导的内容时,则不习惯接受。但是,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单位如何做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影响的一门学科,因此学习这门课程需要较高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同时需要一定的社会经验与人生阅历,很多大一的学生这方面的经验是不足的,很难形成对现实的抽象和解读的能力,所以,学生在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的阶段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3.数学基础比较薄弱,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独立学院经济与管理专业文科学生偏多,数学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虽然通过前期的学习,掌握了一部分微积分、线性代数等高数知识,但是因为平时与实践接触得少,将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然而微观经济学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模型、公式及曲线图。由于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学生们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容易产生惧难情绪和排斥心理。

 

4.学生们缺乏与企业和社会的接触,对社会中经济现象认识不够。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和解决社会供需问题、边际效用的分析、公共物品与消费、成本分析与机会成本等实践问题。但是大学生们大都是从高中毕业,然后升入大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多,但实践活动却参与得少,有少数同学甚至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都难以理解。但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不仅需要了解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企业运营管理的微观经济学理论,而且更需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必然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生们存在的以上问题外,微观经济学不同的教材中对经济学阐述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因此选用适合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材也至关重要。分析独立学院学生在微观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我们针对学生特点,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不断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如突出教学重难点、课堂互动、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等,都对培养学生们的经济思维方式和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帮助。但是随着教学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及信息技术的全面推广,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需要及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我院课题项目组正在积极应用并推广案例教学法并且设计开发了微观经济学教学互动系统。通过教学实践,有效地克服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发挥案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充分认识到案例教学法引入到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在课前搜集大量的真实的经济事例,并通过分析、归纳,整理出一套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联的案例。通过整理好的案例,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的经济理论的理解,同时也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考,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探索,更是向学生传输一种思考方式和分析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经济学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2.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选用和实施案例教学的科学性

 

(1)应选取能增强学生兴趣和生活化的案例来组织教学。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鉴别和选择,要选择学生们关注或适应于中国国情的经济学案例,这样能更快地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经济学原理。同时,也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例如,在讲授机会成本时,可以用学生喜爱参加的明星演唱会做案例讨论,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力性,论述自己在选择参加不同明星的演唱会的机会成本。同时也可以结合国际大事件——前苏联解体的原因来更好地理解机会成本。

 

(2)案例要体现学科的关联性和综合性

 

微观经济学之所以作为高校经管类的核心必修课,是由它的基础性地位决定的。它与经管类的其他课程如市场营销、管理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学等等都有密切联系,同时,经济学的很多概念和方法来源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案例教学不能孤立于其他学科之外。如在讲授供需理论时,对于价格与需求的关系,可以将微观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中的定价策略结合起来。在讲述罗伯特.弗兰克提出的“平行世界理论”时,可以将此理论与消费者行为学、社会学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在进行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时候,就能扩大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对其他课程和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了解。

 

(二)应用微观经济学教学互动系统,增强教学效果

 

微观经济学教学互动系统是我院课题项目组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设计与开发的一套专门针对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的互动网络学习平台系统,集视频、音频和数据通讯于一体,支持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和课件制作管理,可实现互动、直播、点播等多种教学模式。通过教学互动系统的应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教师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可以实时给学生提供在线指导,同时可以及时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并调整教学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将系统特点归纳如下:

 

1.真正实现自主与协作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教材知识、教师案例、相关资源、课堂检测等丰富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以在线讨论交流、互相发送信息、共享和发送文件、小组合作作品、互相评价作品、共建学习资源等交互形式,使每个小组成员充分参与,真正做到小组合作学习。

 

2.学习资源共建共享

 

学生充分参与共建学习资源,可以在线推荐资源或提供帮助素材,经教师审核即可提供给学生学习。

 

3.易于整合备课资源

 

教师除自建课题外,还可导入其他教师的优质课题进行备课,从而实现课题积累与交流。

 

4.备课结果可输出为网页

 

课题数据可以导出为网页形式,不受环境影响,便于携带与应用。

 

5.全程高效的课堂管控

 

通过学习状态查询,实时监控学习进度;通过系统对课堂的设置,可控制学生的操作功能与学习内容,从而对整个课堂进行有效的管控和引导。

 

三、总结

 

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改善,需要教师密切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在提高自身微观经济学专业素质的基础上,时刻关心经济学前言和经济热点,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适当引入案例教学法和教学互动系统,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知识的吸收程度和提高用经济分析的思路来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