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础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5: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基础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哲学基础研究

篇1

对康德道德教育的人性基础的研究就是对其道德教育之可能性的研究,它也是研究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前提或逻辑起点。因为道德教育以道德为前提和主要内容,而道德则以人性(本文特指人的道德本性)为前提或逻辑起点,所以道德教育作为对人的道德性的培养,必须以人性为前提或逻辑起点。人性问题自古就是一个十分有争议性的问题,几乎每一位哲学家都对其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从总体上看,中国哲学传统走性善论的道路,这种观点认为人在道德本性上是善的,它与中国人崇尚孔孟之道是一致的。虽然孔子对“性”与“天命”等类似话题都有所避讳,但孟子的性善论尤其是他的“四端说”却非常符合中国人独特的道德情感心理,因而为人所称道和奉行。西方哲学传统的主流是性恶论,这与他们的宗教传统尤其是其基督教传统是一致的。该取向在西方政治哲学思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为西方绝大多数的政治哲学家都试图通过严密的政治制度的设计来防止人性的堕落在政治上的负效应。作为一名典型的西方哲学家,康德虽然不主张人性本恶的思想,但他对人性的看法也并没有中国人那样乐观。在其《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一书中,康德详细地论述了其有关人性的思想。在他看来,人在本性上既不是道德上善的也不是道德上恶的,道德并不是人天生就有的,人所有的仅仅是选择作为一个道德存在者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并不就已经是现实的或现存的,人有选择向善的可能,也有选择行恶的自由,可以说,道德是人选择的结果。在这一问题上,重要的不是人的禀赋,不是人的倾向,而是人的有意识的选择行为,因为这一行为蕴含了直接决定道德的因素—动机,也即行动者的主观准则。对康德而言,道德只与动机有直接的关系,与后果或任何其他因素都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动机并不是人天生就有的,因此,与动机直接相关的道德就无法直接从人的天性中获得。诚如康德所言:“人在道德的意义上是什么呢?以及,他应该成为什么?是善还是恶?这必须由他自己来造成,或者必定是他过去所造成的……善与恶必须是他的自由任性的结果……从而他在道德上就既不能是善的也不能是恶的。”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或儿童,当他无意识地做了一件对人有利的事情或损害人利益的事情时,我们不能因此就说他是道德上善的或道德上恶的,我们只能说他在道德上无所谓善恶,或者说他是天真无邪的。因为,无意识就是无动机,而无动机也就无所谓道德。简而言之,人在道德本性上是空白的。不过,也正是因为人在道德本性上的这种空白才使得道德教育成为可能,如果人天生在道德上是善的或恶的,那么,从理论上讲,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徒劳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康德对人的道德本性的研究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或前提,这同时构成了康德对道德教育之可能性的论述。

二、道德教育之必然选择

在康德那里,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甚至是必然的,它是人成为人的必然选择。而要理解这种必要性和必然性,首先就必需从道德哲学的层面理解道德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康德的全部哲学思想都是在为人的道德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作论证。在康德看来,人是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者,这也就是说,他是自然存在和自由存在的统一体。人的自然存在表现为人的本能需求,在此,他和其它动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人的自由存在也就是人的道德存在(在康德那里,自由与道德是同一个东西),它是人与地球上其它动物的本质区别所在,是人作为人最根本的规定性。一旦丧失其自由或道德,人就堕落为一完全的自然存在者而和动物无异,而这也就意味着他丧失了人作为人的资格。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可以说,人是为道德而存在的。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一书中,康德为人的道德性做出了如下辩护:“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在此,人性也即人的道德性,以人性为目的也就是以人的道德性为目的。可见,对康德而言,道德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它是人作为人而存在的必要条件甚至是人存在的目的。一个没有道德的存在已经不配再被称之为人了,因此,道德与其说是好人和坏人的区分标准,不如说是人和非人的区分标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以道德为标准对地球上的动物进行等级划分。在潜意识中,他们将地球上的动物划分为三个等级:人、禽兽以及禽兽之下。在他们看来,虽然禽兽不会做道德的事,但它至少不会做不道德的事,而那种不道德的人由于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因此在禽兽之下。这就表明,人们在潜意识或自然的情感中,是无法接受一个毫无道德的人成为人的,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将这样的人排除在人类的行列,甚至将其排除在禽兽之外,而这也就是人们经常骂一个坏事做尽的成年人“禽兽不如”的根本原因。这可以看作是对道德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实践证明。由上可知,虽然人并不天生就具有道德,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道德对人而言都是必要的和必然的——人必须要拥有道德以成为——道德的存在,这就决定了人必须经过后天的培养来获得它,而这种对人的道德性的后天培养也即是道德教育。可以说,道德教育是人获得道德的必然途径,又由于道德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规定,所以,道德教育也就成了人之为人的必然选择,这即是说,人只有通过道德教育才能成为人。总之,要想成为人,就必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必须通过道德教育。这就是康德所谓“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的根本内涵。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远程学习者 能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71-02

1 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传授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重要课程,计算机基础知识是远程网络学习者学习其它知识的必要手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电视大学的重要课程之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特点是应用范围广,应用率高,内容多。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整合了很多资源,如电大在线平台的IP课件,电大在线平台的直播课堂,随书发放的CAI课件光盘,电大在线平台的文本资料,BBS讨论,班级QQ群讨论,学习小组。远程学习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需要哪些资源?如何发展这些能力和资源是我在教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过程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2 理论回顾

2.1 相关概念

能力是一个人在行为上能够做什么和做得怎么样的个体心理特征。很常用的能力定义是影响活动效率和效果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包括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能力是不同的;但在某个阶段,个体能力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稳定性;不同个体的能力能够相互区分。

心理学家从20世纪初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情境,建立了探讨能力的各种结构模型。后来能力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被教育学家引入教育领域。广泛研究学生的各种能力,并提出培养这些能力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远程学习者是指不需要到学校集中上课,利用各种资源,随时随地学习,自己自主把握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的人。远程学习的特点是灵活、方便。但是缺点是缺乏交流和监督。

2.2 国内外学者对远程学习者能力的相关研究

很多研究表明,远程学习者需要具备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交互学习技巧,更多的成功学习经验和更高水平的自主学习能力(Boyd,Drick,2004;Kerr et al 2006;Dabbagh,2007;S.Hong&I.Jung,2010)。Coggins(1988),Dillc和Bugbcc(1993)指出:学习意愿,以前的教育经历,自控和恰当的学习策略,这些因素对成功有积极的影响。态度、动机和常规参与的自我约束机制,良好的网络沟通礼仪和风格,维持、组织和回顾所积累文档的系统方法,接入机会和常规使用,这些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在线课程成功与否的因素(Linda Harasin,2002)。Williams(2003)和Dabbagh(2007)也指出人际和沟通技巧是成功在线学习者的重要特征。在一些经验的研究中,时间管理和学习技巧比自律或动机起更大的作用。

我国学者方仁英(2004)提出了远程学习者四维能力模型:一维是元认知能力,是指学习者自己的观察、体验、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二维是合作能力;三维是迁移能力,是指将知识、技能跨时间和跨情境运用的能力;四维是信息能力,主要指信息的获取、评价和处理能力。陈丽(2001)提出远程成功学习者要具备自我责任意识、认知能力、组织管理方法和自我情感控制能力。很多电视大学教师提出网络环境、教师、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是影响远程学习的重要因素(米文丽,2008;刘玲,2007;肖俊洪,2011)。

上述研究多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缺乏理论框架和实证的支持。自从McCle lland(1973)提出胜任力模型和他创立的兰德公司开发的胜任力词典之后,关于成功者胜任力模型在我国很多行业都有相关的实证研究和广泛的应用,但在远程学习者能力方面利用行为事件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的还不多见。文章在行为事件访谈的基础上,形成问卷进行调查,对获取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远程学习者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能力模型。

3 远程学习者行为事件访谈

本文应用McClelland(1980)的行为事件访谈步骤。首先选定电视大学2011年春季和秋季入学的学员,计算机应用基础成绩在班级前3名,并且在学习这门课之前能够简单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绩优者共计27人,通过网络进行行为事件访谈,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问题:说出什么事情促使你进入电视大学远程网络学习;说出什么事情促使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上取得好成绩;一位远程学习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远程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学习者的个人特质、学习方法和其它环境特征;你认为远程网络大学与传统大学的区别是什么。

通过访谈并形成5维度能力模型,共计15个项目。根据每一维度的英文,将每个项目进行了命名:mc1、mc2、mc3属于元认知维度,lm4、lm5、lm6属于学习动机维度,lb7、lb8属于学习行为维度,si9、si10、si11、si12属于学习者自我身份认同维度,ms13、ms14、ms15属于管理技巧维度。

4 实证检验分析

在上述能力模型的基础上,形成调研问卷,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在2012年5月到6月对电视大学奥鹏远程学员进行网络问卷调研。共发出电子版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3份。

对收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19.0进行了KMO和Barlett球形度检验,表明取样量足够。适合做验证性因子分析。删项后的Cronbach’s Alpha值比没删项目前的都要小。说明不需要删除任何一个项目。五因子解释的总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3.34%。可以抽取因子进行因子分析。

根据维度与各项目的因子关系,对5维度模型进行修改。并重新进行Cronbach’s Alpha信度检验和删项后的Cronbach’s Alpha信度检验。最终确立了5维度模型,共15个能力项目。并根据各维度英文字母缩写,将15个能力项目编号为:lb1-lb5,lm6-lm 8,ms9-ms 11,mc12-mc 13,is14-is15。

运用Lisrel8.70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如图1。拟合指标x2/df=2.43,GFI=0.97,AGFI=0.99,NFI=0.91,IFI=0.93,CFI=0.93,RMR=0.052,RMSEA=0,p=0。达到标准要求。(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各维度对于项目的影响均达到0.6以上。说明各个项目能够很好地测度各维度。各个维度之间,除了学习策略与人际技巧相关性在0.6以下,其余都在0.6以上。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可以把能力分为4项非常重要(因子载荷在0.8以上)的能力:与老师和同学形成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网络,能够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与老师和同学建立合作关系提升学习成绩,能够计划好期末复习时间。7项很重要(因子载荷在0.8~0.6之间)的能力:能够很好地调整自我,激励自己不断完成任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认识自我并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能够运用以前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现有问题,管理自己集中精力学习,管理可以获得的资源:包括时间、信息、电视大学在线教学平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4项一般重要(因子载荷在0.6以下)的能力:通过各种学习交流活动获取计算机基础知识,有取得好成绩的动机,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好成绩,喜欢学习。

5 结语

通过对远程学习者能力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远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成绩优秀者进行访谈,提出5维度能力模型,并形成问卷进行调研、经过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从理论上对远程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学员的能力进行了5维度的划分,并提出了4项非常重要的能力,7项很重要的能力和4项一般重要的能力;实证检验了远程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学习者能力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确立了这个指标评价模型后,对于远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学习者和指导教师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以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今后的研究中将针对如何培养和提高这些能力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Seongyoun Hong,Insung Jung,The distance learner competencies:a three-phased empirical approach[J].Education Tech Rescarch Dec,2011,59:21-42.

篇3

方法:对本院近年的这类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合临床资料总结急危重症脑出血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护理方法及要点。

结果:研究表明胃肠功能衰竭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中更易出现,用法莫替丁能够对其发生率有效控制。

结论: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应该密切观察,加强护理,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可以用抑酸剂进行有效预防。

关键词:脑出血急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038-01

急危重症病人身体耐受差很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而众多的临床表明MOF是导致这些危重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而在对MOF的研究中,胃肠道多为最直接侵害的器官[1]。特别是对于老年急危重症脑出血患者来说,这个几率更高,多占到60%以上[2]。并且多数患者在发生胃肠功能衰竭后,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导致多脏器功能的衰竭,最后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临床中对于这些急危重症患者,如果能够及时发现胃肠功能衰竭的症状,及时预防及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是一个莫大的保障。本文在对近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临床急危重症脑出血患者出现胃肠功能衰竭的护理做详细阐述。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9年5月―2012年6月,我院共收治急危重症脑出血患者72例,其中男48例,女24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6.2岁,其中≥60岁有58例,

1.2胃肠功能衰竭的评定标准[3]。

轻、中度:胃肠蠕动消失,对食物及饮料不能耐受。症状表现为出现便秘或胃肠的胀气。听诊肠鸣音明显减弱,甚至消失。

重度: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或者穿孔。症状表现为呕血、黑便。

1.3法莫替丁防治。从上述病例中随机选取36例,用法莫替丁进行防治,每次20毫克,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使用3到7天。

2原因分析

人体中正常的胃肠功能是多种因素共同调节的结果,其中神经及体液调节是最重要的。与胃肠功能调节关系密切的神经主要有迷走神经、肠肌间神经及相应的脊髓神经[4]。在脑出血发生的时候,上述的这些神经会受到一定的压迫,使神经功能受到抑制,相应的这些神经对胃肠的调节作用也会受到影响。胃肠的运动功能减弱就会出现腹胀、便秘、肠鸣音减弱这些症状。同时内脏血管的收缩,会引起胃肠粘膜的缺氧缺血,胃肠功能进一步下降,直至出现功能的衰竭,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出现。

3护理及防治

3.1勤加护理,密切观察,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急危重症的脑出血患者来说,因为出血对脑部的神经产生压迫,抑制了神经的功能,因此这些患者多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对于自身的症状不能很好的进行描述。只有在出现呕血或者便血这些典型的症状,才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但是这时候这些症状的出现,患者已经进入胃肠功能的严重衰竭期了。这时候对于危重病人来说,对病人其他脏器也是一种严重的损害。如果治疗不及时,症状不能及时控制缓解,很容易出现多个脏器的衰竭,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还有对于一些轻度意识障碍的患者,他们有时会有一些腹部不适的叙述,但是对于这些病人来说,因为其长期卧床,饮食不多,患者先期的一些腹胀及便秘常常会被医护人员归纳为是病人进食及活动少导致,忽视对这些症状的治疗[5]。但是其实很多这样的情况是病人出现早期胃肠功能衰竭的症状表现。因此我们临床的护理人员对于这些危重病人一定要勤加护理,密切观察,及早发现胃肠功能衰竭的征兆,及早治疗。将疾病控制在早期干预的状态,这样能够很好的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胃肠功能衰竭。

临床我们要求护理人员对这类病人要从以下几方面观察及护理。①注意患者腹部的体征。密切观察患者腹部情况,每天检查患者肠鸣音的情况,看患者腹部有无膨隆及胀气,观察腹部是否有压痛[6]。②观察病人呕吐物及排泄物。对于病人呕吐物及排泄物的性状需要密切观察。从性状上对病人胃肠功能做一个大概的判断。

3.2胃肠功能衰竭的护理研究。

3.2.1轻、中度胃肠功能衰竭的护理。对于这些症状轻微的患者在护理上主要是注意减轻患者的胃肠道压力,促进胃肠的蠕动。对于这样的患者首先应叮嘱尽量少吃容易产气的一些食物。同时给患者一些胃蛋白酶一类的酶类药物帮助消化。患者腹胀如果严重,可以用胃肠减压的方法将胃中内容物吸出以减轻胃内的压力,使胃粘膜的缺血及时得到纠正[7]。如果有严重的便秘,可以嘱咐患者改变一下排便的姿势或者用一些性质温和的缓泻药或者灌肠的方法来进行适当的导泻。上述的这些措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胃肠的压力。

同时如果患者能够下床,应该让其多下床进行走动,通过增加胃肠的蠕动。每天对病人进行腹部的按摩。加强对足三里、天枢这些穴位的按压或者针刺的刺激,这样也能够有效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肠消化功能的恢复。患者如果不耐受针灸,可以适当用些吗丁啉类的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

3.2.2重度胃肠功能衰竭的护理。患者如果出现重度的胃肠功能衰竭,在临床上多会有一些临床征象。其中心率快、尿素氮升高还有肠鸣音增强增多,及血压下降、尿量减少、血色素水平降低这三高及三低的症状是重度胃肠功能衰竭的典型征象。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患者有严重的消化道出血。所以临床中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对患者肠鸣音还有尿量的情况仔细观察。发现异常应该及时处理。同时患者如果出现呕吐、便血这些症状,应当根据患者的这些情况,对出血量做一个大概的估算,并对患者出血及休克的情况进行综合的判断。

如果患者出血量少应当及时给与甲氰咪胍或者法莫替丁这些H2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中和患者胃酸水平。同时加用一些果胶铋这些对胃肠膜有保护及修复作用的药物,防止胃肠膜的损伤。局部止血的药物可以口服小量的凝血酶。如果患者出血量很大,或者出现了失血性的休克,需要进行紧急的输血、输血处理。确保静脉通道畅通,能够同时用于补血及补液。如果出血量大,但是来不及准备全血的情况下,应及时用血浆或者白蛋白这些胶体液对患者进行扩容的治疗。这样才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纠正病人的症状,抢救病人的生命。

3.3预防。有学者研究对于这些急危重症的患者及时用抑酸剂可以对胃肠功能衰竭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从上面我们的临床应用中,证实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用法莫替丁使胃肠功能衰竭特别是重度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临床中碰到这类的病人应当对病人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及时预防胃肠功能衰竭的出现。

4总结

总之,对于急危重症的脑出血患者来说,患者多伴有意识上的障碍,对于自身症状不能有效描述,加之血块对神经的压迫,患者长期卧床,很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的衰竭。临床中对于这类患者应该提早预防,密切观察,及时治疗,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病情,帮助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胡罗文,王冀,魏庆庆,严宇鹏,马瑞,李莉,孙颖颖.开塞露灌肠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3)

[2]李桂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06)

[3]Hassoun H T,Kone B C,Mercer D W,et al.Post-injury multiple organ failure:the rode of the gut. Shock . 2001

[4]王小文.危重症患者肠源性感染及肠管复苏[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0(02)

[5]王惠娟,王志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分析与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9(08)

篇4

【关键词】关注;自我更正;意义协商;重铸;刺激回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1―0054―04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和语言研究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运用网络技术探究如何更好地促进语言的学习。而网络聊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之中,人们用网络聊天咨询学习难题,或者通过英语聊天提高自己的语言学习水平。然而教师在网络聊天技术模式下很少给学生语言学习进行指导。由于缺乏对这一新技术的掌握和理论支持,教师对这一技术如何应用于语言学习感到迷茫。同时,网络聊天模式相当于自主学习环境,学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也没有自己的学习策略,造成了上网聊天的盲目性。而在网络聊天模式下,学生有大量的语言产出,语言产出的过程难免会出现错误和反馈信息,那么学生在在线聊天模式下产生了哪些类型的语言错误,学生又是否会关注到自己的语言错误,以及采取怎样的方式更正错误从而获取正确的学习反馈信息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目前这一领域内,基本上没有较全面和深入的相关研究。从心里语言学范畴来说,关注理论在语言学习领域一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认知心理学家也认为,关注对学习非常重要。如何将语言学上的关注理论和最为广泛应用的现代网络聊天技术相结合,找到值得研究的切入点,对于现实教学和更好利用网络技术有现实意义。

一 理论与实践研究

1 关注理论研究与实践

国内对于有意关注假设的理论研究较多。刘世理[1]研究得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关注”(noticing)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认知机制,被认为是存在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过渡。关注对语言学习者的信息加工起主动认知调节作用,有效的学习就是对相关特征加以有效的关注。关注的质量随学习者个体差异而发生变化,语言特征自身的显突性也会影响关注的程度。他这一研究对语言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对学习者的品格训练、中介语发展和语言材料组织等方面有所启示。张会萍[2]也同样认为有意注意是语言学习者进行有效语言学习的关键。要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率,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尽量发挥学生有意注意的作用。尽管学界对有意关注理论的效度至今尚无定论,但是人们对它的认同度日趋提高。

在国外,根据Schmidt[3]提出的“有意关注假设(Noticing hypothesis)”,认为"noticing requires of the learner a conscious apprehension and awareness of input," and "while there is subliminal perception, there is no subliminal learning" (p.26)。因此,关注成为了二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认知建构。很多学者就关注理论和语言学习做了相关研究。Izumi[4]对比研究了不同模式或学习情景(written vs. oral/aural modes)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关注。Philp[5]调查了口语交流时对重铸式交互反馈的关注,并且发现上下文语境能有效地影响二语学习的关注。Mackey [6]发现在口语交流模式下,对比语法反馈,学习者更多的是关注词汇和语音反馈。由此得出,有意关注语言产出和目标语形式的配错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研究领域。

2 网络聊天与语言学习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很多学者也把研究转向了网络与语言学习相结合的领域。郑琼[7]认为传统的外语学习都是在课堂里进行的,缺乏自然的语言氛围。如果能营造出良好的目的语环境,将极大地促进外语学习。ICQ网络聊天活动在营造良好语言环境方面有极大潜力;但倘若利用不当,也会对语言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应合理设计ICQ网络聊天活动,以达到为学习者创造良好语言环境的目的。刘座雄[8]通过实证研究对比网络学习和传统课堂学习,认为网络辅助语言学习正好符合外语自主学习的个性化学习和对学习方法的训练,因而网络教学是实现和促进外语自主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实验结果为今后大规模利用网络的语言教学和研究起借鉴作用。师中萃[9]则认为网络环境对语言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英语学习与网络环境相结合,为学习者创设一个自主、高效、完善的网络英语学习环境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这是因为网络环境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和在真实语境中与说本族语的人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因而,网络提供了一个更为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Kitade[10]发现日本英语学习者在在线文本聊天模式下积极地参与意义协商,进行自我或他人的语言重铸,因此他提出了"IC (Internet Chat) with task-based L2 interaction facilitates comprehensible and meaning-making interaction, awareness raising, as well as collaborative learning" (p.162)。Pellettieri[11]研究表明在线文本聊天能有效促进意思协商和以形式为中心的交互,及对问题语言结构的关注,因而对语法能力的发展有利。这些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表明在线文本聊天能帮助学习者关注自己的语言问题和他们的对话者所提供的问题语言形态的反馈。根据这些论据,Smith[12]认为在线文本聊天能促进学生对语言形态的关注,并且例举了该聊天模式的几个特征:书面的交流模式,消息的可再读性和较长的语言处理时间。很多研究者认为在线文本聊天能使学习者在交互时更好地关注问题语言结构。这些研究肯定了在线聊天模式对反馈式信息的贡献。

国内外基于在线文本聊天模式下的认知效用研究不多,特别是运用“关注机制”研究学生对自我语言产出和反馈信息的关注程度更少。本研究采用广泛普及的网络聊天技术,记录和收集学生的语言现象及反馈信息,建立新的语料库,然后对学生的语言反馈信息进行分类。同时,将语言学理论,心理语言学知识中争议较大的关注理论与现代信息交流工具相结合探究网络聊天模式下学生对交互反馈式信息的关注程度,并辅以SPSS统计系统处理语言。

二 学习者对语言反馈信息的关注

许多研究者从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角度证明“关注”是语言学习活动中的一个必要条件,他们指出:“为了理解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每一个方面,关注这个概念不可或缺,只有在有意关注之后,学习者才会将意义与形式联系在一起,才会使学习者语言的认知过程不断发生变化,不论是在线还是离线交流,交互反馈的信息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学习者关注,从而实现自我更正、意义协商和语言重铸。”

自我更正:指在言语交互过程中,当学习者出现语法错误时,其对话者通过启发、要求澄清、重复对方的错误、给予元语言线索等方式推动学习者纠正自己的错误、产生正确的表述。

语言重铸:指当言语交互的双方能够达成相互理解,但一方(通常是教师或第二语言水平较高的人)发现另一方(学习者)的语句中有错误时,对对方的语句进行重新表述,在保留原语句大意不变的同时更正其中一处或多处错误,旨在使对方通过对比这两种表述方式,意识到自己原来的语句是不规范的、不被接受的,它既内隐地指出了学习者原来的语句有问题(有语法错误),同时又提供了正确的表述方式[13]。

意义协商:指当言语交互过程中出现意义中断(即一方没有理解另一方所要表达的意思)的时候,对话的一方通过表示自己没有理解对方的意思、要求澄清等方式使学习者意识到自己的语言有问题,从而引发学习者更正自己的错误或换一个表述方式,它的基本功能在于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14]。

三 研究问题

1 学习者对交互反馈式信息的关注有什么作用?

2 在线聊天是否比离线聊天更能引起学习者关注他们的问题语言产出和来自非母语对话者的交互反馈?

四 研究设计

本实验采用前人在二语学习中研究协商交互时采用的Mackey[15]等在2000年实验中用过的两组图片,这两个“找差”任务能有效地促进协商交互:两个参与者图片上有部分信息不同。他们必须相互询问或者提供自己的信息给对方。试验者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面谈形式交流,另一部分是通过用腾讯QQ进行在线文本交流。为了有效地比较两种交流模式(在线文本交流和面谈),两种模式交叉进行,采用这个任务能使学生在交流时更多的关注自己或对方的语言。

1 实验对象

14名来自广东科技干部学院的英语学习者参与了本次实验。14名学生在进学校时按照高考英语水平进行区分,其中7名由英语老师挑选来自文科班英语成绩较好的二年级学生。另外7名也由英语老师挑选来自理科英语成绩较差的一年级学生。参与者配成英语水平混合的7组,即一个英语水平较好学生配一个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这有利于在每组交流时有更多协商交互的语例发生。参与者都是中国学生母语背景相同,学生年龄在19岁到21之间,其中5男9女。

2 实验工具

(1)两组图片:一组图片以公园为背景,另一组图片以厨房为背景。

(2)电脑和腾讯QQ软件。

3 实验过程

实验持续两天在常规上课的电脑实验室进行。第一天,学生通过在线聊天和面谈分别完成一个五分钟的“找差”练习。然后,按照练习阶段的顺序,学生用在线文本聊天和面谈完成实验任务,没有时间限制。面谈和在线文本聊天过程用sony摄像机记录。这两种模式录下的语料可解码为两种交互方式即意义协商和重铸,包括自我更正。第二天,每个参与者对完成的两个任务进行刺激回忆。刺激性回忆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L2写作研究和L2交互研究。由于其不足和缺陷,首先让参与者观看在线文本聊天和面谈时的录像。刺激回忆的顺序和两次实验任务的顺序相同。观看录像过程中,研究人员在每次有交互反馈(意义协商和重铸)的语言情况出现时暂停,并要求参与者回忆在此情况中所想内容。刺激回忆过程后,参与者被问及在实验过程中,对话者是否频繁更正参与者的错误,或频繁返回更正自己的错误。在刺激回忆过程最后,参与者被要求比较两种交流方式,哪种学习模式下他们能更多的关注自己的错误和来自对话者的正确反馈。同时,参与者描叙对于语言学习两种方式的有效性。

五 数据分析

第一天,在线聊天和面谈的对话可解码为自我更正和两种交互类型的反馈。第二天,刺激回忆可证明两种类型的交互反馈是否被关注。面谈和在线交流记录下的内容可解码为意义协商,改正和自我更正的语言情况。意义协商情节的出现是在话语者不理解对话者所说时,用例如"what?" and "uh?",或升调,问号,重复部分或全部对话者先前所言表达自己的疑惑。改正情节是话语者在不打断话语流畅性的情况下,隐含的改正错误(如表1所示)。自我更正情节是参与者不用对话者提示立即改正自己的词汇,语法,语音(面谈)错误(如表1所示)。在线交流时的拼写错误不做研究考虑,例如S: I don’t konwe.

刺激回忆阶段用于分析意义协商和重铸情节中对交互反馈的关注。如果参与者回忆的情节以语言形式为中心,证明参与者有关注到该反馈。如果反馈情节中参与者忘记所发生的或回忆以图片的内容为主,就认为没有关注到反馈。由于样本较小,本研究采用威儿科克森符号秩检验比较面谈和在线交流时两种交互反馈及自我更正的关注。另外,最后的采访反馈参与者认为两种对话模式,哪种更能使参与者关注自己的错误,对话者的错误和来自对话者的交互反馈。

六 结果分析

1 自我错误的关注

参与者只有关注到自己的错误才会进行更正,所以通过计算自我更正次数得出参与者对自己错误关注度。参与者在线交流时间花去较长时间(平均28分钟,见表2),因此两种模式下语言的产出也是不同的。由于样本小,自我更正的次数转化为标准分,即每种模式下总词汇量(每人)与自我更正次数的比率。为了减小两种模式下不对等语言产出数量的影响,标准分比较了两种交流模式是否有显著差别。结果发现,在线交流模式下自我更正显著多于在面谈模式中(z=2.84,p=0.009,见表2)。

根据分析14位参与者在线交流模式下更多关注自己的错误,仅有两名学生在两种模式下,关注的数目相当。另外,当被问及哪种模式能更好地关注到自己的错误,11个学生反映在线交流比面谈时学生更多的关注自己的语言产出。

2 交互反馈信息的关注

意义协商的关注意味着在误解或者不理解的情景中,对反馈的关注。面谈中意义协商的情况出现较多(z=2.60,p=0.03,d=1.68),然而在线交谈对意义协商关注却比面谈高。意义协商的关注可通过计算被关注的意义协商除以所有意义协商的语例得出(即表4中M)。从表4可以看出,两种模式的区别并不显著(z=1.14,p=0.15,d=0.66),但如果样本数量较大,差异就值得考虑了。根据参与者的对话统计,14个学生中,有12位学生在线交流模式下关注更多意义协商。

3 刺激回忆中重铸的关注

两种模式中重铸的频率几乎是相同的(z=0.53,p=0.56,d=0.21)。在线交谈和面谈时学习者都有重铸语言情况。这个发现与以电脑为媒介的交际有利于语言重铸的论据相一致。另外两种模式都为反应或合并重铸提供大量机会在线交流是72%而面谈是74%。如表5所示,重铸的类型是不同的。在线交谈中语法重铸的比率最高,比如加曲折词缀,或语法改变,然而在面谈中词汇重铸比率最高。

表6说明两种模式下重铸的关注比率似乎相同,且都很低。由于比较仅以几个参与者的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结果不具有太大分量。

N=提供模式对比有效数据的参与者数目

M=均值,即被关注的重铸除以所有重铸语例的比率

七 结论和不足

在线文本聊天的两个特点能够促进学习者关注自己的错误:1较长的处理时间,2文本可被保存来回翻看。大量的处理时间能让学习者监视自己的第二语言产出。在线文本模式下,由于反应压力小,参与者能够产出更多的语言。参与者在这种模式下平均花了28分钟,却产出了平均147个单词(见表2)。这意味着在线交流过程中参与者确实花了较长时间处理语言输入和监视自己的语言输出。较长的时间降低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使得学习者运用自己的认知资源回顾和评估其语言形式。由于在线交流文本可以被保留和来回翻看,学习者认为这是自我语言能力的表现,因此特别关注语言的正确性,监督语言更频繁。

在线交流关注意义协商的原因与其他前人研究发现一致。虽然面谈中通过升调和疑问表达意义协商的情况较多,但关注率却不高。相反,在线交流模式通过重复,问号,意义协商更容易被关注。这就导致两种模式下意义协商的关注区别不大。

在线文本交流中对重铸的关注很低,主要原因是在线交流模式下重铸不是马上出现在目标话轮之后,而是在3-4轮间。话轮指的是一个人作为讲话者时所说的话。在一组对话中,S1目标话轮出现后(即语言错误产生时),S2没有对S1的错误在下一轮讲话时进行及时更正,而是在两个人转换讲话者和听者角色的3-4次时,S2才对S1的语言错误进行重铸。陈晓湘和 张薇[16]指出,重铸的有效性受到课堂气氛、人际冲突等社会动力学因素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反馈的偶然性和学习者异常输出影响重铸的有效性。由于信息完成之后,QQ软件才能显示,这使得参与者和对话者常常同时键入表达的信息,造成了对话缺乏及时性和连贯性。另外,该模式下几乎所有的重铸都嵌入句内,这就增加了关注的难度。因此学习者不能感觉他们作为反馈。同时,键入消耗了学习者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使学生不能运用认知资源关注重铸。采访中有参与者反映:“在线模式下我更多的关注在键入上。”

本研究为在线文本聊天有利于语言学习的关注提供了实证。这与支持关注在二语学习中的角色论据一致。在线文本聊天能提高学习者对自己错误的关注。本实验有以下几个不足,第一,实验样本数量太小,在解释和结果处理时需要细心。另外,由于参与者英语程度不是很好,造成了对组员所提供的正确反馈缺乏信心,或者没有关注对方给出的正确反馈。第二,在线交流工具不熟悉,尽管腾讯QQ的应用较广泛,但还是有些学生对于打字,英文输入不熟练,且太多精力投入机器操作而没有关注对方的语言,使得话语轮换缺乏连贯性。第三,刺激回忆发生在交互反馈的第二天,时间上影响了回忆的准确性。总的来说,该实验发现在线文本聊天比面谈更有利于“关注”自己的语言学习和反馈。这一发现也为CMC/SLA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初步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世理.建构主义则强调学习过程的建构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4).

[2] 张会萍.论注意与外语学习的关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8,(4) .

[3] Schmidt, R. W. 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Applied Linguistics, 2000, 11: 129-158.

[4] Izumi, S. Output, input enhancement and the noticing hypothesi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ESL relativization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02, 24:541-577.

[5] Philp, J. Interaction, noticing,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examination of learners’ noticing of recasts in task-based interaction [J]. CALICO Journal, 2002, 19: 279-294.

[6] Mackey, A. Stimulated recall methodology i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M].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2000:158-210.

[7] 郑琼.利用ICQ网络聊天活动营造良好语言环境[J].现代教育技术,2007(2).

[8] 刘座雄.大学英语网络辅助条件下自主学习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9] 师中萃.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英语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创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10] Kitade, K. L2 learners’ discourse and SLA theories in CMC: 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 in Internet chat[J].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2000, 13: 143-166.

[11] Pellettieri. Negotiation in cyberspace: The role of chat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ammatical competenc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59-86

[12] Smith, B. Computer-mediated negotiated interaction and lexical acquisition[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04, 26: 365-398.

[13] 赵莉莉.重铸与第二语言的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7.

[14] 罗晓阳."意义协商"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J].怀化学院学报,2007(02).

篇5

[关键词] 预后评估;CT影像 ;急性脑出血;出血量

[中图分类号] R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6(b)-019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T imaging features of patients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to explore its value to assess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in our hospital in the period from April to December 2012 were 9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determin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ll patients of spiral CT was performed, analysis the bleeding site, bleeding volume and outcomes between contact; Result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the basal ganglia is the incidence of 54.4%,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parts of the, midline shift the incidence is 6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 displacement of the midline structure there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to the displacement and displacement without mortality in patients. Conclusion Basal ganglia is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symptoms of multiple sites. Among them, the midline shift 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a lot of patients in terms of, higher mortality and by CT examination can be intuitively and clearly show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bleeding position and volume of hemorrhage, on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assessment assess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value, it is necessary for in-depth discussion.

[Key words] Prognosis; CT imaging;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Bleeding

急性脑出血属于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其在临床上表现为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后,出现出血现象,而导致的脑部出血性损伤,该病预后不理想,死亡率与致残率均很高[1]。许多急性脑出血患者都是由于脑部动脉硬化与高血压引起的,据统计,在全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有超过4/5的患者有着高血压病史[2]。近些年来,螺旋 CT 的逐渐使用为脑出血患者的定量、定位与定性诊断给出了可靠的依据。该文探讨了该院在2012年4―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现将具体情况做以下的报道。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在2012年4―2012年12月期间内收治的 90 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确定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经过CT 检查之后确诊,均达到了WHO(世界卫生组织)中给出的相关诊断标准[3]。其中,女性共34例,男性共56 例;年龄最小为57岁,最大为79岁,平均年龄(64.3±4.1)岁,曾有过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是67例(74.4%)。

1.2 方法

全部患者都于入院后的24 h内做了颅脑螺旋 CT 检查,螺旋 CT 进行扫描的方法如下:选择美国 GE 企业生产的 BrightSpeed Edge Select 8排螺旋 CT 机,患者在扫描中处于仰卧位,将眶耳线确定为基准,向脑部顶端进行常规扫描;设置参数的情况如下:200 mA 与130kV、矩阵是256×256、且扫描层的厚度和各层的间距都为 5.0 mm。

1.3 分析指标

将中线移位形态、及出血量与出血位置、死亡数指标等记录并进行分析。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获得的全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采用χ2检验、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CT 影像学情况

由表1可见,老年急性脑出血在基底节区的发生率是54.4%,显著高于别的部位,基底节区与别的部位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线结构移位的发生率是60%,显著高于没有移位者,中线结构有移位与没有移位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血量30 mL 的患者数是47,出血量≥30 mL 的患者数是43,二者在人数上相差不明显。

2.2 中线结构移位、出血量和死亡率之间的联系

在90例患者中,死亡23例(25.6%),在中线结构有移位的患者中,死亡率是35.2%(19/54),明显高于没有移位患者的11.1%(4/36),中线结构有移位与没有移位的患者死亡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29,P0.05)在出血量≥30 mL的患者中,死亡率是32.6%(14/43),明著高于出血量30 mL患者(8.5%,4/47),出血量≥30 mL和30ml的患者死亡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97,P0.01)。

3 讨论

脑出血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外伤性出血,另一种是非外伤性出血(原发性脑出血)。老年脑出血患者多为后一种情况,特别对于患有高血脂、高血压与高血糖的老年患者来讲,由于其脑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十分严重,血管壁变薄变脆,失去弹性,如果在过度使用力气、或情绪波动过大、或气温下降幅度较大的情况下,由于其血压在应急波动方面的能力很差,就易于出现急性脑出血[4]。

据调查,在基底节区出现老年急性脑出血的情况最多,其次是脑叶部位、丘脑部位,最后是脑干与小脑部位[5]。小脑、丘脑和脑干的出血形态比脑叶更富于变化[6]。由该文研究可以发现,在基底节区出现老年急性脑出血的情况最多,这和文献[5]中提到的相符合;另外,中线结构移位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但是,出血量30 mL与≥30 mL的患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文研究对象的死亡率是25.6%,其中,在中线结构出现移位的全部患者中,死亡率是35.2%,明显高于没有移位的患者,中线结构有移位与没有移位的患者死亡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据笔者分析,这是因为血肿程度比较深,机械压迫引起的损伤重,使中线结构出现的移位增大,因此,导致脑室严重梗阻、且四叠池与环池受压较大[7],从而使死亡率出现上升,此外,在出血量≥30 mL的患者中,死亡率32.6%,明著高于出血量30 mL患者,出血量≥30 mL和30 mL的患者死亡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文献[8]中提到,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指征须考虑到以下的因素,即患者年龄、脑疝、血压、以及出血位置与出血量等,从该研究中,该文的倾向观点是,对于出血量≥30 mL 的患者一定要及早实施手术,而且要做常规脑部引流。目的是使颅内压得到缓解,从而增强抢救的效果,使抢救的成功率更高,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普力,韦红星.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64例CT特征及临床诊断[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20(20):127.

[2] 陈荣灿.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66例CT特征及临床诊断[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34(10):166.

[3] 姜红峰,潘东亚.急性脑出血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29(1):254.

[4] 李月强.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52例CT特征及临床诊断[J]. 影像技术, 2013,14(1):375.

[5] 张水平,王艳玲,杜国忠.低场磁共振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19(8):197.

[6] 王广才. 6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CT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 生物技术世界,2016(2):201.

[7] 梁志坚.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19(5):158.

篇6

[关键词]理解 师生关系 构建 哲学基础

[作者简介]姜荣(1969-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人事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王海林(1984- ),男,甘肃泾川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学生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庆 404155)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72-02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极其敏感的话题。它是教育教学功能发挥的基石,是教育教学活动生命力不断延续的重要因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犹如一个高效的减压阀,能够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轻松自然,对于师生双方都能够起到提升自我素质,扩大知识面,增强自信心,愉悦身心的作用。”①本文,笔者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无论是“教师中心论”,还是“儿童中心论”“双主体说”“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论”都把师生关系拘泥于“主体―客体论”的二元对立的认识论中,使其得不到本质上的改变。本文试图以哲学解释学的“理解”为突破点来构建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

一、嬗变:从“主体性”理论到“理解”理论

1.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主体性”理论。主客二元对立主要来自于传统哲学。“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提出的一个命题。“我思”作为人的一种意识活动,从而使自我意识成为意识活动的对象。它表明“我思”是人对自我意识活动的控制能力。也就是说,“我思”是人这一个体认识的基础,人这一个体也就获得了支配个体认识的能力,这些都是“我思”所蕴含的主体性内涵②。西方哲学把世间万物分为主客体两个部分,哲学和一切科学的最终归宿是要运用个体的理性去认识客观物质,得到主体与客体统一,而在这样一种认识活动中,主体的地位被加以确定,有了对主体的肯定和主体认知条件的肯定,就有了度量客体的标尺。从此,主体是自明的,无须证明,客体成为主体活动的对象,是活动的归宿,这样主体就优于客体③。

2.哲学解释学的“理解”理论。解释学揭示的是人类精神活动中的“理解”④。真正揭示理解在本体论上的意义以及让解释学发生根本转向的是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的哲学中心问题是“存在”,关键点是如何理解关注“存在意义”的人,认为人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他对存在的理解,因此,理解即是人的存在,而不是人的认识方式。海德格尔存在理论的提出超越了传统哲学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分裂,把解释学真正导向了人的存在的本体论方向。海德格尔的弟子伽达默尔继承了老师的衣钵,但他把解释学当作哲学本身来对待,把理解和解释看作人类世界经验的源泉,强调“理解的能力是人的一项基本限定,有了它,人才能与他人一起生活。”“理解既是相互理解,也是自我理解,二者也是共时的。”⑤

总之,哲学解释学的“理解”抛开了客观世界是否真正存在的问题,以期做到真正理解人的精神变革以及生命意义把握,帮助教育在和谐师生关系的氛围之中真正地指导人生,真正培养人的精神,彰显人的生命价值,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视阈:解释学“理解”理论视阈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二元对立中,教师以自我强势主体取代学生的弱势主体,把本应由师生二者通过交往、沟通、合作、对话而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边主义行动”,导致和谐的师生关系难以建立,学生难以对教师加以认同。哲学解释学“理解”视阈下,师生关系超越了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主体理念,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交往关系;在这种交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完整的精神整体而相遇,进而相互理解,同时也发生自我的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理解者并不是这一过程主体,被理解者并不是被看作对象去加以分析和认识,不是谁控制谁或者谁强行把意志强加于另一方,而是共同达到理解、沟通和承认;最后,二者构成相互存在的意义关系。理解不但使师生交往、对话成为必然,而且能使师生间构成一种新型的关系――“我―你”型师生关系。

三、视点:理解――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

以“理解”为核心的哲学解释学是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哲学基础。哲学解释学的理解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阐释,打破了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使人们从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思维结构中解放出来,重新反思人这一复杂体的地位以及重新建构自我与周边的关系形态。进而引导当下教育哲学观的反思与变革,帮助人们对以往的师生关系进行重新探讨和阐释。

1.建立“我―你”型师生关系的基础――“理解”。在哲学解释学的理解视阈中,师生间的关系冲破了或超越了过去那种“他―他”型,以对方为对象性的师生关系,而建立起新型的“我―你”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以精神和生命整体而存在,而不是某种行为的发出者或特定结果的指向,学生获得的不是某种行为的特定结果,而是精神与生命的拓展。“我―你”型师生关系强调教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是二者作为完整的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谐和顺达,教育教学就真正地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和生命对话的活动。在这种关系中,教师帮助学生获得充分的身心发展,把学生只看作完满的人,使学生实现精神和谐完整的发展。教师的帮助是发自内心的,凸显可人之生命的张力,并且使之完全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教师真切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体的独特价值及自由。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以“理解”为视阈的“我―你”型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生的关键点是他们之间精神的相交和贯通,而这正是人之为人的根据所在。

2.解释学哲学理解根基――人的精神。解释学的哲学理解主要是基于人的精神,其认识和把握不再是一种对象性思维关系,不再是把理解作为认识的工具和途径,而是以一种共主体性思维建立人与人在语言交往中形成的精神沟通,相互理解的关系。胡塞尔曾说过:“在我们的时代,我们在任何地方都强烈的需要对精神的理解。”可以说,人之为人,就在于人是一种精神的存在,精神是人的理解与生活的成就,它赋予人以创造性。精神脱离不了人生,人心与人生无二也⑥。在受教育的历程中,人的成长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精神的成长,教育培养人就是培养人的精神,精神建构是教育的绝对使命。精神使人的生命展现,变成有目的的创造性的生活。由于精神,人才能知道自己,才能问为什么,才能有理性的思想,才可以充实、更新自己、才有生活的体验,才有反思,才有人格。正是基于精神或者说人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海德格尔才说,理解是对人“存在意义”的把握,理解即存在;在理解视阈之下,“我―你”型师生关系才能以共主体性为基础,在交往对话中去体悟人的精神、价值以及人之为人的意义。

四、归真:理解――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路径

哲学解释学的理解实现了师生观的转向,为摆脱传统师生观困境提供了可借鉴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从哲学解释学的理解视角对师生关系进行重构,还可以推动当代师生关系理论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转变观念,树立新型的师生观。笔者认为,师生文化的外在体现的必然归宿是师生关系,理顺师生之间的文化冲突,首先要打破传统观念的围宇,创新师生关系观念,即在“理解”这一哲学解释学视野下的新型师生观。要革除诸如惩罚和监督等手段来管理学生,荡涤掉以牺牲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生命趋向为代价来换取教育教学的社会价值。事实上,师生关系乃是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生活关系”,它反映了学生与他人交往也仅仅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师生交往的本质是教师个体精神与学生个体精神在教育场域和空间中相遇,教师本人的个体精神对学生精神的发展产生积极和深远影响。

正是因为师生关系对生活的体验性形成了对个人精神发展的教育性。在和谐的师生关系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精神生命的理解和沟通中都获得新的体验,获得精神的位移扩展,双方都接纳对方,形成了双方之间的生命对话。

2.民主对待学生,实现新型的“我―你”型师生关系。“理解”视野下的师生关系在教育领域,是一种“我―你”关系,这种关系应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应是一种“对话”关系。所谓“对话”,是指师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上,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的方式⑦。教师与学生的“我-你”的师生关其实是一种共享,共享精神和价值生命等,共享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精神的东西;在这种关系中教师向学生完全打开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以自己的完满精神世界和创造性才能来影响学生的精神完整性和发展性。在“我―你”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师生双方绝不把对方看作一个客观存在物和实现其各自目的的工具,而是看作平等互信的个体的必然存在,师生关系是相互的,同在一场域的,在这个师生关系中,学生和教师是完全作为真实的完整的人在灵魂上的碰撞与交流,各自的情感理智等都完全展现在各自面前,参与到对话之中,双方都在理解中获得了精神沟通。

3.打破“边界”,创设师生“对话情景”。笔者认为,对话是师生之间的教育交往的主要方式,通过师生的真正对话,从而形成师生间精神的真正相互作用,使其在精神层面获得真正沟通。在对话式的相互作用中师生双方敞开了自己,接纳了对方,师生面对面的交谈,共同卷入活动之中,同时又把自己投向对方,获得理解和沟通。

教育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二者是互为主体的关系,因而双方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是绝对平等的,在教育对话中,双方相互承认,相互赋予平等与尊重,相互肯定。在对话中,师生双方建立的是自由、关心、宽容、平等和帮助的关系。在对话中相互敞开的无限的探索中,在平等这一条件之下,双方的精神都接受对话的荡涤,对话本身就促进了双方精神的发展。从这个意义来说,对话本身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也是教育自身,并且,对话还展示了精神探究的可能性,因为“对话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⑧。

总之,师生关系的对话与沟通涉及学生的眼前与长远、知识与技能、身体与心理、爱情与婚姻、理想与职业、就业与择业等方面,对增加学生生活经验、整体理解世界与生活和全面了解社会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教育对话,既让学生领会了教育的意义,又理解了生活与生命的价值,同时认识了自己的独特性,进而获得完整的精神世界。以上这些都是师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哲学解释学的理解理论是理解性教育理念,是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哲学基础。

[注释]

①李玉萍.从对立到对话的师生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58.

②(德)胡塞尔.笛卡尔式的沉思[M].张廷国,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87.

③金生.超越主客体:对师生关系的阐释[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1):41.

④金生.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31.

⑤邓友超.教育解释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81.

⑥梁漱溟.人心与人生[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2.

篇7

【摘 要 题】汉语言文字学

【正 文】

连动式是许多虚词虚化的语境条件。从语义类别上说,处所动词(locative verbs,如“在”),是最有可能出现在连动结构中,也最有可能发生“语义级降”(semantic devaluation),并在句法上产生屈折变化的动词之一。“连动语言里,在所有的语义关系中,处所是最易于被一个弱动词性介词所标记的。假如一个语言中有弱动词性介词结构,那么一定有一个是处所标记。”① 不仅如此,处所动词在许多连动语言里还可以进一步虚化为表示持续、进行的未完成体② 标记语素,即存在这样一条规律:处所动词>处所介词>体标记(“>”读作“先于”,下同)。以拉祜语ch为例,单用时作主要动词,在动词之后作体标记:③

(1)a. à nà ? ò-ha m ch(字面意义:灵魂不在我枪里)

我 枪 灵魂 不 在……里

b. y yε te chve(他在盖房子)

他 房子 造 在

汉语作为一种连动语言,很多虚词也大都来自于连动式,未完成体标记自然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而汉语中表达“持续、进行”意义的一般认为是“在”和“着”,尤以“着”最为典型,但是很多文献(如Matisoff1991、Lord1993等)在谈到这条规律时都以“在”为例证,而没有谈到“着”。那么“着”的语法化到底符合不符合这一规律?另外,从类型学上看,不论是SVO语言还是SOV语言,一个最简单的连动式(含两个动词),处所动词常常处在第二动词(V2)的位置并在此位置上产生虚化现象,④ 而汉语的“在”作为处所介词的时候,可以在主要动词之后,也可以在主要动词之前,显然和其他连动语言的情况不同,那么作为体标记的“在”又是怎样虚化的呢?在体系上又产生了哪些影响?

一 “着”也是从处所动词而来

我们认为,“着”的语法化同样是遵照处所动词>处所介词>未完成体标记这一途径,也是从一个处所动词发展为体标记的。关于“着”虚化过程的讨论已经很多,这里简单地做一复述,以说明我们的观点,详情可参看有关文献。

“着”是由动词“附着”意义的“著”(着)演变而来的。⑤“著”最初作为纯粹的动词,带的宾语主要是表达附着处所的名词,如:

(2)而淮阳之比大诸侯,厪如黑子之著面。(《汉书·贾谊传》)

(3)甘露如饴蜜者,着于草木不着五谷。(《论衡·是应篇》)

六朝时期,“著”常出现在另一个动词的后面,引出地点词,构成“V著L”句式,“著L”的作用是说明前面动作结束阶段所达到的位置。同期多见的平行格式“VN著L”(如“泻水著地”),可以说明“著”具有动词资格," L" 是一个处所宾语。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著”(着)字一般只用在处所词语的前面,且常常和“前”、“后”、“上”、“下”、“中”、“边”等字相照应。如:

(4)长文尚小,载着车中。(《世说新语·德行》)

这个“著”(着)是介词还是动词有争议,不管怎样,“著”(着)的意义已经虚化,即使说是动词在功能上也不完全了,可以说就是一个处所介词。(“弱动词”)

唐代的文献中“著”(着)的宾语扩展到可以是受事宾语,“著”开始前附于前面的动词V,如:

(5)马前逢著射雕人。(杜牧诗)

当“V著”后面的宾语可以提前作主语时,说明“著”的指向已经完全转到前面动词身上了:

(6)见世间万事颠倒迷妄,耽嗜恋著,无一不是戏剧。(《朱子语类辑略》卷二)

(7)见一顶轿儿,两个人抬着。(《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这时,“著”(着)的作用只是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是真正的体貌助词了。

从上面“著”(着)字简单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著”(着)从在连动格式中单纯引进动作结束到达的处所而在意义功能上开始虚化,最终发展为体标记,就是遵循着处所动词>处所介词>未完成体标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V著L”句式是一个关键环节,发展的最后结果是:“著”脱离原来的直接成分——宾语,而前附到前面的动词上,最后重新分析为分析表示动词“动相”的标记。所以,“着”的持续进行意义正是从在连动式第二动词(V2)表示动作行为终结状态的位置上发展而来的。顺便提到的是,主要动词后即V2位置是一个“地震多发带”,不仅汉语中的许多虚词是在这个位置上虚化而来的(如“了”、“过”等),其他语言(如前文所举例子)也是如此。可以说一个动性不很强的动词用在主要动词后面很有可能会发生虚化。

但其他语言的处所介词虚化为体标记之后常常可以移动到主要动词的前面,如前文所举Khmer语(SOV语言)的nu由处所介词演变为体标记的时候,从主要动词的后面移到了动词前面,再如Igbo语(SVO语)的ná作为处所介词的时候是在主要动词后面,但是进一步虚化为体标记的时候就可以移动到主要动词前面:⑥

(8)a. ò bì ná óká

他 住 在 Awka

b.  ná

èrí n rì ná

他 未完成体 吃 食物 未完成体

à ú m mànyá(他正在吃饭喝酒)

喝 葡萄酒

而汉语的词序更为稳定,即使是虚化了,还是比较顽固地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上,所以“着”虽然意义上非常空灵了,但是不能随便移动,仍然是滞留在当初发生虚化的位置上。汉语中确实在动词前面也有一个表示动作持续进行的标记词,但不是“着”从主要后面移动到前面的,而是使用了另外的词,如“在”,如“他在吃饭”表示“吃饭”这一行为正在进行。根据汉语词序比较稳定的特点,我们认为“在”与“着”的发展机制并不相同,虽然“在”在古汉语中也能出现在动词后面的位置上。

二 “在”的语法化机制

现代汉语中“在VP”可以表达某行为或某事件正在进行的意义,但是关于“在”是怎样虚化而来的,却很少有论述。我们目前只看到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有所论述,但他只谈到了形成的年代,没有说明形成过程。他指出,这种单用一个“在”表“正在”的意思,清代以前还没有,他举的例子是《儒林外史》上的:⑦

若是还在应考,贤契留意看看。

由于没有充分的历史材料,我们只能从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的现象出发进行拟测,我们认为,“在VP”中的“在”来源于连动式“在L+VP”。

普通话中的一个语言事实是,当“在L+VP”的L是一个意义虚泛的中性指示代词时,“在L”的处所意味也会消失,转而表示持续进行意义。吕叔湘指出:“‘在那里、在这里’等的处所意义有时很不明显,主要表示‘正在进行’。”⑧ 例如:

(9)人身上时时刻刻在那里消耗水。

(10)我在这里想明天的工作怎么安排。

例句中“这里”、“那里”都不必有先行词,都可以去掉。这是因为“那里”所指代的处所是对话双方共知或说话人认为无需特别指明的。说话人使用“这里”、“那里”主要是与主观世界、说话时刻起到一种“照应”作用。现代汉语中表进行的“在”字句也常常可以加上轻读的“这儿(zheir)”或“那儿(neir)”,如:

(11)他在(那儿)看书呢。

(12)杜梅的表妹给我开的门,说她表姐正在(那儿)哭呢……

而轻读的“这儿、那儿”已经不再具有近指远指的区别,是一个虚化的中性的指代词。因此我们推测:当“在”介引的处所L是一个无需明说的、只具有非常空泛的所指的时候,整个格式就表达进行的意义了。而处所L语义的虚化也使得L由于不必说出来而最终脱落,最终形成了“在V”表进行的格式。罗自群(1998年)通过对大量现代汉语表进行的“在VP”格式的细致考察,也说明了能够加上“这儿”、“那儿”之类词的“在VP”比不能加上这类词的“在VP”在虚化程度上较低,“在”还有一些“存在”的意义,⑨ 即在这儿VP>在VP。

“在+中性指代词”可以表示持续进行意义,这一点可以找到方言和其他语言材料的证实。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四川话、闽语、吴语都有用句末动态助词“在”或相当于“在”义的词表达持续进行的意义。根据施其生(1985年),闽吴方言表示持续貌的所有形式都是由AB两种语素构成的,⑩ 如下表: 意义 处于…… 处所或 行为进行 状态持续 情况

方位 持续

词性 动与介 指代或方位 副 动态助 语气助

汕头 A B AB A AB AB AB A

福州 A B AB B B B

厦门 A AB B B AB B B B

苏州上海 A AB B AB A AB B AB A

注:A指的是像汕头to、pang、na,福州tuo?、ka?,厦门ti,苏州上海le?;B代表汕头ko、toi,福州le,厦门de,苏州上海la、la、li、to?、he。

单独成词的话,A都可作处所介词,B都可作方位词或处所指代词。如果用X表达处所动词A+方位词B,那么,闽吴方言区的持续貌可以表示为:(X)+V+(X),X可以用全式AB表达,也可以只用A或者B。用全式AB表达时,有时还带有微弱的处所意义。B大多只用于对方位处所的照应,不用于指代。如汕头的“块”独用是个“中性”指示代词,只表示某个有定的处所而不分远近,所表示的处所总是前文已经指明、对话双方共知或说话人认为无需特别指明的。如:

(13)撮人拢徛在块。(人们都站着)

再如泰兴方言表示状态持续用“在下[ts' e ha]”,如“他在下哭”。“在”本来是处所介词,“下”本是意义笼统的方位词。又如海口话可以用句末“在带”表示正在发生或持续的状态,而“在带”本来也是“在那里”的意思,“带”是一个指示代词。(11) 如:

转贴于 (14)拍风胎在带,汝无用去外。(正在刮台风,你不要到外面去)

相同的情况在其他语言中也存在,例如非洲Ewe语表达未完成体用处所动词le“在”虚化而来的助动词加上方位词me“里”虚化而来的后缀-m构成的框式结构,如:(12)

(15)kofi le xo tu-m(Kofi在盖房子)

Kofi在 房子 盖—里

以上方言和其他语言的例子都说明了“在”后面如果是一个意义比较虚泛的中性指示代词时,就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状态的持续进行的意义。(13) 而意义虚泛的语素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容易进一步脱落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上面闽语表达持续进行意义是可以用全式AB,也可以只用A或B就是一个例子。

虽然方言和其他语言的情况和汉语普通话的“在”的虚化过程也许并不完全一致,但至少验证了我们对“在”的语法化过程的构拟:“在VP”表动作正在进行是从表在某处发生某种行为、存在某种状态的“在L+VP”格式演变而来的;语法化的机制是:当方位词L是中性的指示代词,不表示具体的方位,只表达一种照应(与说话时刻相关)时,整个结构就表达正在进行的意义;一经虚化之后,意义空泛的中性指示代词很容易脱落,从而形成“在V”。这几个步骤可以表示如下:

在+方位名词+V 他在图书馆看书(呢)

在+中性指示代词+V 他在那儿(ner)看书(呢)

在 +V 他在看书(呢)

这一发展过程能很好地解释“在V”为什么直到清代才发展出表进行的用法,也能很好地解释普通话中“在V”和“V着”的分工。

为什么“在”直到清代才出现表持续进行的用例,大概跟“在”功能的扩展以及“V着L”的消失有关。我们知道,“在”与动词连用的位置比“着”要灵活,既可以在动词前面(在L+V),也可以在动词后面(V+在L),而这两种格式的意义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交叉的。根据孙锡信(1991年),“在LV”始于先秦,“在”在V前表示动作行为的静态;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V在L”,“在”可出现在V后,但仍表示动作行为的静态持续,(14) 这一时期可以同时见到使用两种格式表达动作静态持续的现象:

(16)简文在暗室中坐,召宣武。(《世说新语·言语》)

(17)许玄度隐在永兴南幽穴中。(《世说新语·栖逸》)

而这一时期也是“V着L”的活跃阶段,但是“着”只能用在V后,且往往是表示动态。但是宋元以后,基本上不再见“V着L”,大都被“V在L”所代替,而“在”在V后也可以典型地表达一种动态,如“记在心上”。(15) 从这一历史发展过程,可以看到以下两点:第一,“在”的分布在不断发展,从V前扩展到了V后;第二,“V着L”和“V在L”有一个竞争过程,由于“V着”的形成与盛行,使得“V着L”格式最终让位给“V在L”,从而使“在”的功能进一步扩展,不仅表示静态,而且还可以表示动态。而功能的扩展自然会引起意义上的空灵虚化,“在VP”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出现的,所以我们在清代才看到“在VP”的例子。

由于“在”是在V前位置上进一步虚化而来的,原来的结构意义滞留在新用法中,所以形成了现代汉语“在VP”与“V着”的分工不同。下面我们详细说明“在”、“着”语法化机制的不同对现代汉语体系的影响。

三 语法化机制影响下的现代汉语“在”“着”的分工不同

现代汉语中,“在”和“着”表示持续进行是有分工不同的,其分工主要在于:“在”表达的是事件的存在进行;“着”表现的是动作过程的持续进行。

(一)从结构上看,“着”的作用范围是动词V,表达这个动作的情貌;但是“在”的作用范围是整个VP,而不仅仅是V。“着”与动词之间是“无间距”的,中间不能有任何成分隔开,但是副词、介词短语等状语成分,常常可以出现在“在”与动词之间的位置,试比较:

他在改作业。他改着作业。

他在替妹妹改作业。*他改替妹妹着作业。

他在匆匆忙忙地改作业。*他改匆匆忙忙着作业。

“着”可以处在“在”的范围内,反之则不行,试比较:

她在唱着动人的歌谣。

*她唱着在动人的歌谣。

“V着”可以在语义上修饰说明另一个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在V”则不可以,试比较:

笑着说

抱着一大摞书进来了

*在笑说 *在抱一大摞书进来了

这说明“在”表达的是一个事件的情貌,而“着”表达的是动作的情貌;“在”与外部事件相联系,而“着”与动作内部阶段相联系。

(二)从语义上看,“在V”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判断”;而“V着”只表示持续的状态。(16)

“在V”句可以解释说明一个场景。我们常常提问“画上的人在干什么?”而不能问“画上的人干着什么?”,再比较下面的例子:

*看!有辆火车过着桥!

看!有辆火车在过桥(呢)!

“在V”常见的句子类型有两类,一是“是”、“像”类。常常出现在“不是……而是”、“象、好像、仿佛、如、好比、似乎”以及两类词语的组合“几乎是、似乎是、简直是”的后面,另一类是感知类动词如“认为、觉得、感觉、觉出、发现、瞧、看、看出、听”,这些词语构成的句子可以概括为推测、判断,根据对长篇小说《皇城根》进行的调查,“在”字句共110例,这种句子就有66个。例如:

(18)他背对着厨房这边,好像在欣赏桂花。

(19)她也有一种低低的缓缓的口气,仿佛不是在反驳,而是在商量……

(20)看见两个妈妈都在哭,小兴儿也“哇”的一声哭了。

(21)从那抽动的肩背可以看出,金秀在哭。

其余44例虽然没有“是”、“看见”这样的字眼,实际上或者是上文中已经隐含着,或者根据上下文应该这样理解。例如:

(22)他皱起眉头,闭上眼睛,他在(是)想,这人可能是谁。

(23)进了西厢房,(发现)金秀和周仁在等他。

而且“在V”不能构成祈使句,例如不能说:“在拿盆儿!”但是“着”可以,如可以说“拿着盆儿!”而我们知道存在句一般都不能是未然态,例如不可以说:明天墙上挂着一幅画!后天路上走来了一个人!

日语进行体句尾用" teiru" ,但是根据泽田启二(1983年),像“我在问你打算怎么办”、“赖子在看什么呀”这样的句子翻译成" teiru" 就很不自然,翻译成说明性的" teirunoda" 却很自然;同样日语译成汉语时,表示说明或推测的句子翻译成“在”,客观描写动作的状态用“着”比较自然。(17) 这种区别也非常清晰地表现出了现代汉语“在”与“着”的不同:“在”侧重于表达一种主观情绪。

上面“在”和“着”在表达持续进行意义中所表现出的区别,只有通过虚化机制的不同来解释;反过来说,正因为它们一个是从V1位置一个是从V2位置虚化而来的,源格式意义滞留在现在的用法中,所以才造成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的不同。

四 小结

本文在类型学的背景下探讨了汉语的未完成体标记“在”、“着”的演变。二者都经历了从处所动词到处所介词再到体标记发展过程,但是它们虚化的具体路线并不相同。“着”是在动作—结果连动式(V1是主要动词,V2是次要动词)的语境中,从一个表示完结状态的处所介词虚化而来;“在”是在前提—动作的连动式(V1是次要动词,V2是主要动词)的语境中,由于其后中性指示代词的脱落虚化而来:

V着LV着O

在+L+VP在+中性指示代词+VP在VP

相比较而言,连动式V2较V1更易发生语法化,而且语法化的程度也较高。所以“在V”还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与V的距离也比较远,“在”的独立性相对比较高,还有一定的词汇意义的滞留(“存在”);而“着”作为体标记已比较成熟,对动词的依附性更强。在用汉语“在”来说明从处所动词到未完成体体标记这条规律时,不注意这一点也是不恰当的。

注释:

①Carol Lord, Historical Change in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 John Benjamins, 1993, p. 20.

②Aspect在汉语里对应着“体”、“态”、“貌”等不同名称,体有完成体和未完成体之分、持续体和非持续体之分,汉语中有的区分持续和进行,有的区分静态标记和动态标记,为了方便,本文用“未完成体”包括“持续”、“进行”两种语法意义,不区分其含义、范围上的差别。

③J. A. Matisoff, Areal and universal dimensions of grammatization in Lahu, in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 vol. 2, ed. by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and Bernd Heine, John Benjamins. 1991.

④同①,p. 30。

⑤王力:《王力文集·汉语史稿》,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⑥Carol Lord, Historical Change in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 John Benjamins, 1993, p. 14.

⑦[日]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60页。

⑧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74页。

⑨罗自群:《论“在NP[,处]+VP”和“在+VP”的关系》,《语言研究》1998年第2期。

⑩施其生:《闽、吴方言持续貌形式的共同特点》,《中山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11)陈鸿迈:《海南话时态表达的方式》,1993年汉语方言年会第七届年会论文。

(12)B. Heine, Grammaticalization as an explanatory parameter, in Perspectives on Grammaticalization, William Pagliuca, John Benjamins. 1994.

(13)古代汉语中有使用句末“在裏(里)”、“在”、“裏(里)”的现象。根据吕叔湘《释景德传灯录中在、著二助词》,唐宋时期口语中“颇普遍”使用句末“在”、“在裏”表示一种“‘申明有’之语气”的现象:

大德正闹在,且去,别时来。

他不是摆脱得开,只为立不住,便放却,忒早在裏。

当时“在”和“在裏”放句末原也有具有实在意义的,如:

若要商量,堂头自有一千五百老师在。

岂有虑君子太多,须留几个小人在裏?

吕先生认为“在裏”一词是由“处所副词变而为纯语助词”,本意“在这里、于此”的意义逐渐趋于空灵。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也指出“在里”连用,带有一种“在这里”的意思,实词义仍较明显。这个“在裏(里)”、“在”与现代汉语的“在”有什么关系,现在还不好确定,但至少可以说明“这里”语义虚化后比较容易省略。

(14)孙锡信:《“V在L”格式的语法分析》,《语文论集(第四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年版。

(15)孙锡信:《“V在L”格式的语法分析》。

(16)“墙上挂着一幅画”也是一个存在句,但是存在意义是通过存在句式表达的,“V着”只表示物体存在的状态。

篇8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呼出气一氧化氮;肺功能;免疫球蛋白E;相关性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8.008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correlation between 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 concentration and blood immunoglobulin E (IgE) in bronchial asthma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42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were divided by disease condition into acute episoded asthma group (18 cases) and remission asthma group (24 cases). There were another 20 healthy people at the same period as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was made on FeNO concentration, pulmonary function and blood IgE levels in the three groups to analyze correlation between FeNO, pulmonary function and blood IgE level in bronchial asthma patients. Results The acute episoded asthma group and the remission asthma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FeNO level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cute episoded asthma group had higher FeNO level than the remission asthma group.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Bronchial asthma; 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Pulmonary function; Immunoglobulin E; Correlation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由多种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及细胞组分共同参与, 主要临床症状为发作性胸闷、气急、喘息、咳嗽等[1, 2]。当前, 临床上对哮喘病情诊断、急性发作的评判主要根据患者主观症状、体征, 对于一个具有典型的哮喘病史的患者, 其诊断尚能较为明确, 但对于那些既往病史不清楚或突发的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无法详细询问病史的患者, 缺乏客观的诊断依据, 诊断有一定难度[3]。此时需要和急性左心衰竭所致心源性肺水肿、大气道水肿、梗阻、心脑血管疾病、张力性自发性气胸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等鉴别。哮喘急性发作诊断程序中更重要的内容是评估发作的严重程度和对治疗的反应性。严重程度的判断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 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胸部X线、动脉血气分析等, 简易的床旁肺功能测试对于判断严重程度和药物反应性均有很大的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浓度与肺功能及血IgE的相关性, 旨在探讨其在哮喘的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4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与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共同制定的《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4]中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近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史及合并心肝肾等其他器质性疾病等。根据病情分为哮喘急性发作组(18例)和哮喘缓解组(24例)。选取本院门诊同期健康体检的20例正常者为对照组。

1. 2 研究方法 测定三组FeNO浓度、肺功能、血IgE水平, FeNO的测定采用北京百赛联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NO测定仪(NIXO.Aerocrine AB; Soina, Sweden), 严格按照FeNO标准化测定指南与产品说明书进行监测操作, 受试者先深呼气, 尽量将肺内气体呼出, 口唇随后包紧口含器, 用力吸气5 s后, 平稳排出肺内气体, 持续10 s, 待90 s读数稳定后读取数值, 检测结果以百亿分之单位ppb(pans per billion)作为单位进行表示。肺功能采用人体体积描记仪进行参数检测, 重复3次, 每次间隔10 min, 选取FEV1%的最佳值进行评价。血IgE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 于早晨抽取各受试者4 ml空腹血样进行测定。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FeNO浓度、肺功能、血IgE水平, 评价分析哮喘急性发作患者FeNO与肺功能、血IgE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两变量之间关系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P

2 结果

2. 1 三组FeNO、FEV1%、IgE结果比较 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缓解组患者Fe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哮喘急性发作组高于哮喘缓解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相关性分析 哮喘急性发作患者FeNO与肺功能FEV1%呈负相关(r=-0.885, P

3 讨论

目前, 全球的哮喘患者人数高达3亿人,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 病情发作或进展可致患者死亡, 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工作生活[5-7]。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 不同时期的哮喘患者的R床危险度与治疗重点并不一致, 临床诊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8-12]。许多的哮喘患者虽然进行了规范化治疗, 却尚缺乏有效的病情评估与监测控制工具, 导致当前的哮喘急性发作控制率仍然很低, 而肺功能与气道炎症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寻求一种操作简便、无创高效、相对特异的哮喘气道炎症检测方法成为了当前临床的研究热点[13-18]。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缓解组患者Fe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哮喘急性发作组高于哮喘缓解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FeNO与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具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 可以作为哮喘的炎性标志物反映气道炎症水平, 对于哮喘的病情诊断、急性发作预测及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迪. 支气管哮喘治疗现状及进展. 医学综述, 2013, 19(4):664-667.

[2] 马宏境, 吴琦. 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与血IgE和肺功能水平的相关性. 广东医学, 2012, 33(6):821-823.

[3] 黄繁. 基层医院支气管哮喘的诊疗现状分析. 海南医学, 2014, 18(18):2784-2785.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 36(5):331-336.

[5] 孔晓梅, 韩葆芬, 张彩苹, 等.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病原学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58-60.

[6] 龚颖, 叶伶, 安霞, 等. 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作用.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3, 40(3):349-353.

[7] 姜庆利, 靳英丽, 李晓辕, 等.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老年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价值.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4):941-942.

[8] 官和立, 刘晓俊, 杨恂, 等. 支气管哮喘吸入治疗与气道反应性关系的研究. 重庆医学, 2013, 22(24):2854-2856.

[9] 苏楠, 林江涛, 刘国梁, 等. 我国8省市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 中华内科杂志, 2014, 53(8):601-606.

[10] 金芬华, 杜俊华, 戴元荣, 等. 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与肺功能、诱导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浙江医学, 2016, 38(17):1401-1404.

[11] 郝冀.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支气管哮喘中诊治的临床意义. 吉林大学, 2013.

[12] 王玮琴, 段玉香, 范晔, 等. 呼出气一氧化氮监测与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15(5):464-466.

[13] 杨卫江, 王娜娜, 李风森. 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及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相关性研究// 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2:949-950.

[14] 刘思.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哮喘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及其相P因素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 2013.

[15] 王莉, 王美芹, 张建志. 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的相关性及其评估价值研究.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9):37-41.

[16] 姚慧娟. 呼出气一氧化氮诊断哮喘及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与过敏原sIgE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军医大学, 2013.

[17] 袁明.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哮喘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过敏原sIgE的相关性研究. 临床肺科杂志, 2015(5):911-913.

篇9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对,一般来说“基础研究”是研究学科的一般规律,而“应用研究”则是研究社会实际中的个别、具体的问题。“基础”的存在决定“应用”的存在,“基础”的科学水平也决定“应用”的科学水平。“应用研究”需要借助于“基础研究”的成果及理论去解决实际社会问题。是如梁启超先生(1873―1929)在《学与术》中所述:

则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二者如辅车相依而不可离。

改革开放后,中国音乐学界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世界民族音乐”五个研究方向,从理论上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研究方向的布局。但是,从国外的音乐学学科眼光来看,其中的“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音乐史”、“世界民族音乐”均归属于“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而“音乐美学”只是“体系音乐学”之下的一个分支。从国内实际的研究状况来看,以学术要求和水平而言,前三者有较为扎实且有一定数量的研究作为支撑;而后两者则还缺少有质量的、一定数量的实际研究来支撑。不能不注意,音乐学的学科分类是否存在,实际的研究状况是它的基础。学者们的思考,或因出于主观而不免理想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音乐学发展有一个较为明显的趋向,这就是“艺术的研究”和“文化的研究”逐渐分离,前者以音乐的艺术形态的研究为中心;后者以音乐文化的特征研究为主。此外,“基础的研究”和“应用的研究”也渐渐被大家所认清。再者,音乐表演艺术的研究逐渐发展、独立起来。这样的趋向,从音乐学学科总体来看,它们显现出“两类”与“三分”的特点:

一、基础音乐学

1.艺术音乐学――音乐的艺术研究

(1)乐理研究

(2)作曲技法研究

(3)作品形态风格研究

2.文化音乐学――音乐的文化研究

(1)音乐音响学

(2)音乐生理学和心理学

(3)音乐作品的文化历史背景研究

(4)作曲家的文化历史背景研究

(5)音乐社会现象的各种研究

3.表演音乐学――音乐的表演研究

(1)音乐表演的技巧和风格研究

(2)音乐表演的文化历史背景研究

二、应用音乐学

1.音乐教学

2.音乐评论

3.音乐工艺学

4.音乐治疗

“两类”指基础和应用。确立“基础”和“应用”的界限,目的在于明确这两类研究的性质不一样。对于学生或研究者来说,一进“音乐学大门”就应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异;并知道“基础音乐学”和“应用音乐学”两者间的关系,即有“基础”才会有“应用”,“基础”的程度和水平决定“应用”的程度和水平。这有利于学习者、研究者科学地、全面地对待音乐学学科,也有利于他们在自身发展中主动调整知识结构与研究方法。

“三分”指“基础音乐学”里分“艺术音乐学”、“文化音乐学”、“表演音乐学”三类。这三类不同的研究,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来讲,都有很大的区别。它们既是方面的不同,也是性质的不同。

篇10

1.SSCI

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期刊为1300多种。SSCI收录报道并标引了2684种(截止到2009年6月9日)社会科学期刊,同时也收录SCIE所收录的期刊当中涉及社会科学研究的论文。SSCI涉及人类学、考古学、地区研究、商业与金融、传播学、犯罪与监狱、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教育学以及特殊教育、环境研究、人类工程学、种族研究、家庭研究、地理学、接待、休闲、运动与旅游、卫生政策、护理、老年医学、健康与康复、药物滥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劳资与劳动、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国际关系、法律、法医学、语言学、管理科学、运筹学、计划与发展、政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伦理学、公共管理、社会学、城市研究、运输、女性研究等。

2.SCI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SCI创刊于1961年,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SCI以布拉德福(S.C.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论、以加菲尔德(E.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研究,从而评判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SCI收录的论文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所以SCI指标主要适用于评价基础研究的成果,而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学术论文。所以,如何评价基础研究成果也就常常简化为如何评价论文所承载的内容对科学知识进展的影响。因此,SCI是目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SCI所收录期刊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选用刊物来源于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其中主要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部分中国(包括港澳台)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