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5: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

篇1

【关键词】新教育理念 课程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4-0013-0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培养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所需师资的工作母机――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在为国家音乐教育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现行的音乐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估体系等各个方面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高,制约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我院近年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如何突出师范性,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拓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改革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内容及方法,进而探索形成有别于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

为了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路子,我院两次举行“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讨论会”,分学科、分教研室就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如何突出专业特点、拓宽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提高综合性大学资队伍素质与水平等问题进行大讨论,针对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根据新的形势要求,确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第一,提出树立培养“社会人”的全新的人才培养观,破除以往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局限于培养“单位人”――学校对学生“三包”:包教、包管、包分配,结果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依赖思想,造成学生竞争性弱、能力不强的做法。

第二,加强教育思想的创新,破除一些陈旧教育教学的观念、制度、做法,总结办学经验,开拓办学思路,大胆创新实践。

第三,不断提出新的、科学合理的目标,在办学规模、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

第四,在继承和发扬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办学途径、办学手段,在稳步推进本科教育的同时,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并以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复合型的音乐教育为突破,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音乐教育优秀人才。

第五,在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第六,发挥优势和特点,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培养和造就既能吸收改造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新型人才。

二、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面对国内外音乐教育的新形势,经过社会调查和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我们对培养目标重新进行科学的定位:即能上好讲台、多能一专、先博而后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校音乐师资、社会教育机构师资以及为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培养后备人才。我们不仅应当要求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培养目标;能深入地理解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还应要求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审美能力、教育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全面的素质。

培养目标紧扣“以人为本”的宗旨,教育教学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学习,为了一切学生(面向全体)的学习,突出“人本主义”。

三、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思路――重新整合为与培养目标和规格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的思路。考研了国内外综合性大学音教的最新动态,结合我院教学实际,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大高新宽全大课堂”的理念:“深”――深厚的基础;“大”――大量的信息;“高”――较高的实践能力训练;“新”――新的艺术视野;“宽”――拓宽的专业口径;“全”――全方位的知识、全面素质的培养。

1.探索有别于传统音乐学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客观来说,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致使我们的专业课程教学出现过一些失误。我们发现,在教学上承袭和借鉴的基本上是普通音乐学院式音乐表演专业的一整套教学思想、内容、方法、质量观及评估机制,音乐技术课则长期沿袭传统“一对一”个别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对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招生入学选才的取向也不一致,沿用这一模式,容易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变成了低水平地重复传统音乐学院专业培养模式了,这是不可取的。众所周知,音乐学院培养的主要是上好舞台的音乐表演人才和音乐创作人才,而音教专业则是培养上好讲台的音乐师资,目标不一致,教育教学就必须突出各自的特点,因此音乐教育专业只能是吸取传统音乐学院教学模式中有利于发展音乐教育专业的东西,而不能全盘照搬。

2.整合与培养目标、规格和教育教学规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一名合格的综合性大学音乐本科毕业生,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看,除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必须大大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动口、动手、动体的能力。因此,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改革与发展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及《关于下发高等师范专科二年制(三年制)音乐(美术)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参照文化部印发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本科专业教学方案》,尤其是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音乐的《音乐课程标准》之后,对应新的标准提出的教育教学新的理念、新课程的目标、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评估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重新整合课程体系,设置了两大类课程:

第一大类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文化课;

第二大类是专业课程,并将专业课程的结构分为四大板块:

(1)音乐基础理论及音乐创作、鉴赏知识板块: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歌曲作法、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常识(含小乐队编配)、中外音乐史、音乐名著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电脑音乐制作等。

(2)声乐演唱知识与技能板块:声乐(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合唱与指挥等。

(3)键盘演奏知识与技能板块:钢琴、手风琴、电子琴演奏、钢琴伴奏编配(含即兴伴奏)。

(4)音乐教育理论与艺术实践板块:教育学、心理学、中学音乐教育法、舞蹈、美术常识、艺术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此外,为使学生的专长得到进一步发挥,知识面得到拓宽,还将选修课程逐步扩大到100余门,开设了作曲、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文学、各种器乐演奏、美术常识等选修课和有关讲座。

综上所述,我课题组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坚持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了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了多能一专、先博后深、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了突出师范性,坚持学习借鉴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体系而有所突破创新……。应该看到,虽然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音乐教育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前者也向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不断探索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2 潘懋元著.面向21世纪教育目标研讨会报告

篇2

关 键 词:高职音乐教育专业 现状 思考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势下,近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不少中等师范学校升格为具有专科办学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当前“艺考热”的形势下,这些高职院校相继成立了艺术系或教育系,有相当一部分在原有的音乐专业的基础上继续开设音乐专业,原来没有的也增设了音乐专业,音乐教育专业就是其中一个主要专业。

音乐教育专业是一个传统的师范专业,高师院校、综合性大学、音乐学院几乎都设有此专业,甚至有些理工院校也设有,而且大都是本科层次。各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形成一种无形的竞争,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自然也在其中。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专科层次的音乐人才,在近些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其现状如何呢?

一、现状分析

1.培养目标与任务不明确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与任务上有步入本科师范院校误区的倾向,而本科师范院校又有步入专业音乐院校误区的倾向。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首先在专业建设与发展上雷同于本科院校,只是认可自己的办学层次和生源质量略低于本科院校。其次,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也不是很明确,因而在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上都照搬本科院校的模式,只是把有些课程的开设时间相应减少,以适应三年制的学制。把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较,这显然也是一个误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即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近些年来,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各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2.专业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模式不适用

目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与课程模式大都沿用本科师范院校的模式,本科师范院校又长期沿用的是艺术院校专业教育的结构模式。多年来,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艺术院校在很大程度上重视的是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建立与提高,早已形成了其自身学科专业的单极发展的结构模式。在这个结构模式中,贯穿始终的是对专业领域划分得过于细化。在建立学生专业学科知识与专业学养课程以及人文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方面,难以真正做到素质综合,相互兼容。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高师纷纷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学院,显而易见,其角色的定位,被人为地异化了。这显然忽视了师范专业的“师范性”这一区别于艺术院校的主要特点,本科师范院校尚且不适应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与课程模式,可想而知专科高职院校了,自然难以适应基础教育的需求。

3.音乐专业学科与非专业学科的关系处理不恰当

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专业课程与非专业课程的关系上处理不当,他们认为在大学里,音乐专业是来学音乐的,专业都没学好怎么去教别人。因而在实际的教与学中都过于偏重本专业的学习,而忽视非专业课程的学习,尤其教育教学类课程,有人甚至认为教育学、心理学是教育学专业所学的课程,随意应付了事,而这些基础课程恰恰是师范教育专业从教的基础学科。新音乐课程标准融会音乐、美术、戏剧、舞蹈、文学、历史等多门学科知识,需求的是在艺术上兼具其他学科技能与知识的,多专多能、各项素质互置兼容的复合型音乐教师。如何做到专业课程与非专业课程互置兼容,也是我们音乐教育专业发展所要思考的。

4.招生与就业的困境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专科层次的人才,招生录取是高校招生录取的最后档,在各本科院校招生录取之后,首先由于学历和学校的不理想,以及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理解不到位,很多学生宁愿复读也不愿意来高职院校学习。各院校入学率普遍不高,笔者工作的学校近几年来入学率都在70%左右,其他同类院校基本也差不多。其次,生源的质量不高,音乐专业高考是要经过术科考试才可以录取的,本科院校的大量扩招,留下专业质量不是太好的才被高职录取。在随后的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难教,质量上不去,这些都为其今后毕业就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毕业生大部分能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一部分改行,还有一些因为工作不理想而在家待业,这些现象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如何扩大招生,提高入学率;如何提高毕业生质量以提高就业率。这些招生就业方面的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

二、几点思考

1.明确培养目标和任务,突出“三型”和“三性”特点

我们应该充分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同时也要明确新时期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培养的是专科学历层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音乐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这就体现出师范教育专业应具备“三型”(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三性”(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的特点。而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基本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以及相关的文化知识;在音乐审美实践中培养学生表现音乐、欣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其全面发展。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师范教育专业应有“三型”“三性”的特点。我们只有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不断建设和发展本专业,以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

2.改革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模式,适合自身特点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如何体现“三型”与“三性”的特点,以区别于专业院校呢?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模式应该作出改革。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应不以专为主,以求学生全面发展,不求其深,但求其正,要求学生能用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和教授中小学学生,把全面放在首位,在全面的前提下能有一门专长最好。如声乐课,在教学中注重唱教结合,要让学生会唱歌,也要让学生会教唱歌;学生不仅要掌握演唱的规律,也要掌握声乐教学的规律,要纠正重技能、轻理论的偏向,在开设小组课的同时开设声乐理论集体课。钢琴课亦是,建立数码钢琴室,以集体课的形式出现,改往日“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把技能与方法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也解决了师资不足的缺陷。

现行的专科教育在校学习时间大都为三年,实际的专业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到两年半,教育实习为半年到一年,而本科比我们多了一年的时间。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实际情况,不可照搬本科院校的音乐课程模式。可以适当地将有关联的科目合并,不要像本科院校划分那么细。比如,《音乐欣赏》和《音乐史》合并成《音乐史与名作欣赏》;《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合成《乐理、视唱练耳》;《初级和声》与《歌曲分析与写作》《键盘编配》合成《音乐创编》,这样既节省了课时,也解决了有些专业课程开设的问题,用这些课时来开设一些中小学实用的课程。如:可开设中小学课外歌唱活动的组织与训练辅导等课程,又如钢琴和舞蹈,在主课程之外可以相应增设儿童歌曲的编配与弹奏、儿童歌舞创编等课程。这样就体现出了全面、多能的特点,适合基础音乐教育的要求。

3.处理好专业学科与非专业学科的关系

作为音乐文化艺术的传播者,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结构要合理,实现人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在实际的教与学中,应该很好地处理专业学科与非专业学科的关系,以音乐文化教育为出发点,进行系统全面的教与学。陈秉义老师的观点就是,声乐(合唱指挥)、钢琴是两臂,教育是头颅,音乐理论、教育理论是躯干,舞蹈、器乐选修是两腿。这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音乐课程体系,但教育是灵魂、是主体。而这个课程体系又只是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一个主体,还必须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辅,才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真正做到知识互置兼容,这充分突出“三型”与“三性”的特点,是我们培养目标和任务的体现。

4.提高学生的从教技能和就业技能,为就业打下基础

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是教师,是在讲台上培育祖国的未来人才,不能像专业音乐院校那样过于注重舞台,应注重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实习,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后,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为学生走上教师岗位打下基础,使其毕业后顺利走上讲台。当然,音乐教师也承担了一部分社会文艺演出的任务,也不可忽略舞台,应注重艺术实践,通过艺术实践课(可把各艺术团队的排练演出活动定为必修的艺术实践课)来培养锻炼学生的舞台素质。

目前,就业指导在高校显得尤为重要,开设就业指导课,转变就业观念,以提高就业率。就业指导课不但要在毕业前夕开设,让学生及时了解就业政策和信息,更应该在入学就开设,让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及时摆正就业观,为就业打下基础。就业率的高低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影响着招生,是一种循环关系,好的就业率会良性循环,反之则会恶性循环。

此外,学校还应在办学条件、招生宣传、招生数量上加大力度,提高就业率来摆脱招生难的困境。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不可盲目与本科院校攀比,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就业市场为先导来调整自己的办学模式,来贯彻实施教学,不断建设发展本专业,形成自己的办学模式和优势。

篇3

关 键 词:音乐教育 大学生 科学素质 培养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音乐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今日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是明日基础教育战线上的艺术教育主力军,他们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音乐基础教育的质量。而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其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大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具有较为完善的人格的与时俱进的音乐人才。

一、要着力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

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旨在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格、气质修养、处世哲学。因此,在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一是注重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三是注重培养学生道德素质。音乐本身就是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艺术门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特别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和创造。因此,我们在大学音乐专业教学中,应该突出师范性特点,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减少专业必修课,增开专业选修课,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多元的文化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合格

的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

二、要着力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

音乐专业的学生从上高中起就远离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素质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而现代音乐人才不能不具备一

定的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音乐教师更不能是科盲,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为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科学技术教育课,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现学校开设了音乐声学、计算机音乐、电脑动画与音乐课件制作、电脑音乐创作与制作、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等课程,对培养学生自然科学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要着力培养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是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学生具备了艺术创新能力,就能够在艺术实践、艺术活动中,将创新意识贯穿到理解、分析、处理艺术作品和表现艺术作品的整个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能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未知到已知的艺术探索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巧,并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产生新的艺术观点和见解。 因此,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列入到教学内容中,结合音乐教育学科的特点,以专业课程为基础,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考试与检测检查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

1.重建适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架构课程架构,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前提。对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架构的设置,要与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相协调、相一致,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体现当代人文艺术、音乐艺术发展的大趋势。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应该包括教育专业学生所应有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专业水平以及教师职业素质。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思路来设置。一是设置哲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大学语文、体育等公共必修课;二在保证学科体系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规划、发展和建设四个系列的课程群,即音乐理论与技能基础课程群、作曲技术与指挥课系列课程群、声乐表演与教学课系列课程群、钢琴演奏与器乐课系列课程群;三是将教育科学课程,如音乐教学法、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学科教育论作为必修课;四是设置比较宽泛的选修课程,如美术、写作、教师语言艺术、电化教育、意大利语、德语、音乐美学、童声合唱训练、东西方音乐文化史、音乐学概论、MIDI技术与制作、现代录音与录音技术、舞台艺术、教师口语、中学音乐课程设计、音乐教育管理等。

2.改革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

一是因材施教。我们采取讨论式、诱导式、问题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二是科学施教。我们改变那种一讲到底的单一课堂结构,采用心灵感受式、直观感知式、启发讨论式、反复讨论式等方法,使课堂教学出现和声立体美的效果,使学生保持持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注重学生的艺术教育实践。我们重构教育教学见习、实习计划,在第一学年就安排一周见习,从第二学年开始,每学年安排二到四周时间到各学段实习,使之了解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段教育教学的实际运作情况,让学生尽早明确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器乐、声乐考级活动,把考级作为原动力,以提高专业技能。

篇4

关键词:音乐课程师范教育课程改革

音乐课程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音乐课程依然是整个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难以跟上21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如何加强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试行无疑是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整体改革和音乐教育自身发展的重大举措,它标志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我国师范院校现行音乐教育课程进行客观分析,并针对现实问题着力加以改革创新,已成为一件极为紧迫而富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一、师范院校现行音乐教育课程概述

专才教育一直以来是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基本模式,并由此而建立起相应的音乐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对于中国音乐教育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未改变。面对新世纪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要求。如学生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兴趣单调、不热爱教育工作、教育理论水平低、科研能力差、教学缺乏个性等等。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等,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之一。课程体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核心为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三个方面。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也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三层楼”模式。“按照这一思维逻辑构建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置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即与培养目标或实现培养目标已设置的课程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课程基本上都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①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窄、专、深的课程体系,追求各自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专业的纵深发展,把分科课程的知识与整体范围的知识割裂开来,忽视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使课程越教越细,越教越深,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局面。其原因是师范院校沿袭了音乐专科院校的办学模式,未能体现出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的基本特点。师范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的主要区别。专业音乐院校是以培养音乐表演、创作、理论专门人才为目的,而师范院校则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的。所以不应要求学生某一专项技能的高、深、精,而应要求其专业知识技能的全面均衡发展。专业性是指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应使他们具备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素养。基础性是指为人们终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传授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课程设置来看,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普通教育课程、音乐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普通教育课程是对学生普遍进行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公共课”教育,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时普通教育课程设置本身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据统计,我国普通教育课程的课时约占总课时的21%,而美国、日本、德国一般在33%至40%之间。我国采用“大一统”的课程模式,几乎是清一色的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等必修课,尽管现在也增加了不少选修课,但它们有的已变成必修的选修课,有的成了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参与的虚设课程。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开放性。音乐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音乐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直接指向具体专业的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课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之上的关于某一专业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如声乐、器乐等。目前,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相对独立,“学生明显存在着学科之间的知识割裂,曲式、音乐史、声乐、器乐各是一回事,学生很少将这些知识与表演性和欣赏性课程内容融为一体。其结果,难免落得一个理论、技术理论和表演技术各自为政的匠人”。②专业课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渗透不够,因而培养出来的师资专业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学术水平低。目前一些高师院校音乐学科实行的“主修”制出发点是好的,似乎体现了一专多能,但由于认识出现了偏差,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只瞄准了“舞台”,而忘掉了“讲台”,过于强调一专而忽视多能。学生毕业后一旦走上基础音乐教育岗位,面对要会弹、会唱、会讲、会舞、会写、会组织音乐活动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往往表现出不适应。教育专业课程是最能体现“师范性”的,是解决未来教师“如何教”的课程;我国目前仅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三门课。这主要是受苏联专业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学科专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从课时比例来看,教育专业课程课时仅占7%,而美国、德国、英国分别占20%、30%、35%。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实习通常一次性完成,时间短,平均每个学生3-5节课,甚至1-2节课,内容窄,模式单一,多数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则在20周左右,且分数次进行,把课程学习与教育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课程内容来看,一部分课程观念陈旧,知识陈旧,内容陈旧,有些音乐专业教材几十年不变,有的虽然作了修改,但基本上还是老套子,无质的变化,不能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研究成果;有些课程门类多,内容庞杂且概念不清,知识结构不系统,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更无法进行学科的交融和渗透;西方音乐的理论技能知识比例远高于中国音乐所占的比例。观念上的落伍,内容上的陈旧,严重制约着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专业基础课内容不够宽,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致使专业课的开设结构不尽合理,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脱离高师的自身特点,致使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状况了解甚少,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甚至有些教师、学生一味地向专业音乐学院看齐,以演奏家、歌唱家、理论家为终极目标,致使学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尤其是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不愿意或不安心从事音乐教育,特别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而改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严重。

二、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探析

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基本态势。基于这一点,我们必需要有新的音乐教育观念来指导。(1)从全球的宏观视角来看,新的音乐教育观应当包含三个导向:文化价值、文化生态、文化创造。首先,文化价值就是音乐人类学家公认的要把“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授”的观念。第一,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第二,学习音乐是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一个途径;第三,通过学习音乐培养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第四,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其次,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文化单一倾向将被多样性、有机性的生态文明所取代,新的音乐教育体系应建立在音乐文化生态的保护和音乐文明思维框架之上。最后,西方传统科学理性的确定性真理在当今受到质疑,对音乐教育将产生很大影响,尤其为民族音乐教育在未来音乐教育中的价值提供了发展空间。“人们必须尊重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创造性和成就模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哲学价值的当代文化意义,也将被人们所认识”。③(2)我国中小学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在教育内容、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尤其是对音乐学科性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明确体现了音乐是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和基础教育,音乐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门类等。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对于音乐课程性质及其基本理念的认识,经历了从把音乐课当作德育、娱乐性教育课到审美教育课,再到素质教育课的过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理应是中小学或中等学校合格的音乐师资。综合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如何造就合格、新型的音乐教师,已成为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美国全国音乐学校协会是对大学音乐和音乐教育专业进行审批的机构,它们早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就确立了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音乐教育原则,在此基础上列举了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和素质:一是个人素质,即音乐教师必须能激励他人,能不断学习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知识,能联系其他学科和艺术,能确定和评价新的思想,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并能理解教师的作用;二是音乐能力,即音乐教师能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技术水平,进行表演、伴奏、演唱、指挥并评价他人的表演,为个人的表达而组织声音,通过原作和各种风格的即兴表演表现出对音乐的理解,同时,应具有确定和解释比较满意的作品和不太满意的作品的能力,能为在学校环境中进行表演而记录和改编音乐,能确定和解释用于全部音乐的创作手法,能评价创作手法的情感效果,能描述用于音乐中的声音产生的方法;三是专业素质,即音乐教师必须能表明自己的音乐观和教育观,能表明自己熟悉当代教育思想,能运用有关音乐作品的广泛知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实例展示全面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献身教学的思想。这充分表明,一个成熟的音乐教师应明显地表现出具有作为音乐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能力。④因此,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它不仅应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思想,还应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同样,音乐课程结构也要体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音乐课程设置必须适应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设置创新性、开拓性、研究性的音乐教育课程,这是培养21世纪合格音乐教师的重要前提;音乐课程设置还必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世界,用全球的宏观视野,高标准、严要求,保证音乐师资的高质量,进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所以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不要求其专,而应求其全。也就是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以专向为主,而需全面发展;不要求其深,而应求其正,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以技术的数量为追求目标,而求其根本质量。”⑤据此分析,音乐课程改革并非全盘否定现有的课程体系,而是站在时展的高度,重视审视以往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有继承、有摈弃、有创新,重在整体化。为了这一目标,我们认为,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

1、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音乐教育规律的统一。音乐艺术从本质说就是一种实践,音乐的教学也就是一种艺术实践的教学,所以音乐教育应重视实践性,以艺术实践作为主要教学形式和内容。音乐实践又是一个塑造音乐形象的过程,音乐的艺术性只有在技巧与艺术修养(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理论涵养等)的有机统一中才能体现出来,故音乐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审美教育。单纯地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是不符合音乐专业师范教育原则的。音乐具有终生性和社会性,音乐是人的精神产物,潜移默化地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无限的潜能。音乐艺术又具有集体性,音乐善于以集体的形式进行教育,加强并提倡集体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也是师范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2、多元化音乐教育与中国音乐教育的统一。音乐教育要充分体现音乐多元化特征,这是由师范生适应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而确定的,也是由师范生应具备在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所应有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决定的。“如果在未来新世纪里中国人也将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的一切文化生活,那么,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安排,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⑤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东西方音乐体系及文化价值是平等的,在平等对话的条件下,应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原则,改变以往以西方音乐为主、中国音乐为辅的音乐教育状况,在多元化理念的指引下,“以中国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⑥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课程与教材的建设。所以,音乐学科的课程体系应大力强化中国音乐的课程内容,摈弃多年的重西轻中,即重视西方音乐,轻视中国传统音乐的做法和以西否中的错误观念。

3、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统一。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关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对象是未来服务于基础教育的人,理应密切关注、研究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又将关系到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所以,高师音乐教育应实践将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和专业与文化并重的原则,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能全面发展,以便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基础音乐教学。

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结构首先应优化核心课程,建立少而精、容量大、实用性强的主干课;其次应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增加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的灵活性;最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艺术和社会实践,形成隐性课程。这三种课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新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1)强化教育类课程。一是增加教育课程门类时数,二是加强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可开设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如开设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研究等课程。(2)拓宽基础课程。其内容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应减少原公共基础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有利于学生的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3)调整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将音乐表演、音乐技术、音乐学等内容结合起来,构建以培养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教育素质为宗旨的综合化学科专业结构和育人环境。依据中小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四个教学领域,高师音乐教育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即音乐审美类课程、音乐表现类课程、音乐创造类课程、音乐与相关文化类课程、音乐教育类课程五大类。“以音乐审美为统领,音乐表现为载体,音乐创造、音乐文化为两翼,音乐教育为基础,形成各有侧重、互相关联、互相贯穿的课程体系。”⑦调整必修课、选修课门类,精减课程内容,压缩课时,通过合并、新设、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增加选修课与自修课的比重,这样便会拓宽学生的理论思维,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另外,加快音乐学科的教材建设,充实课程内容,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的最新成果,变粗放式教学为科研式教学,变讲授式教学为主体式教学,变注入内化式教学为生成建构式教学,以便改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专业水准,使之趋于合理化、科学化,有利于形成高师学生合理的音乐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时期的需求。近年来,一些师范院校从实际需要出发,适当地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加强音乐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增设了适应中学教学要求所必需的选修课程,技巧课也从传统的一对一教学形式转为小组课或集体课。虽然这种课程教学模式还在探索阶段,但这些有益的尝试,必将有力地推动高师音乐教育的整体课程改革。

21世纪是更加注重人才素质的世纪。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审美能力的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设置音乐课程,重视音乐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师范院校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工作母机”的作用,使之成为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①杨晓宏:我国高师现行课程体系的缺陷[J]载《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一期;

②刘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问题[J]载《中国音乐》,1997年第一期,第39页;

③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④[美]马克:《当代音乐教育[M]》,管建华,乔晓冬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261页;

⑤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载《音乐研究》,2002年第一期,第15页;

篇5

一、意大利为培养普通学校音乐教师而设置的课程内容及分析

目前,意大利全国正在贯彻实施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是2007年由意大利教育部门统一制定的课程体系,是为更有效地提高与加强意大利音乐教师的素质而设置的。该课程体系出台后,教育部要求所有预备和已经成为意大利公立学校教师的人必须在音乐学院修完音乐专业本科课程以后,再进修两年这种教师教育课程,获得相当于中国教育硕士的文凭,否则便无法取得或保留公立学校的教师资格。并且,学业成绩与选修课程都记录在案,供用人单位参考。

意大利为培养普通学校音乐教师而设置的教师教育课程分为普通领域的基础课程、音乐领域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四大块。其中,专业课程学分最多,有40学分;其次为音乐领域的基础课程,学分为35学分;选修课程和普通领域的基础课程均为12学分。学生除上课外,还要完成所有的课下作业,分两年修完所有学分,最后通过教育见习和实习,并通过结业考试后,获取普通学校音乐教师资格证书。

从上表中可见,意大利普通学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有着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1 实效性

从具体课程内容上来看,此课程体系以实际应用为主,实践性、可操作性极强;所涉及的音乐教育理论问题也都是可以直接指导音乐教师教育实践的最重要的问题。应该说,所有课程的设置都是做为一位音乐教师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技巧。

2 广域性

从课程的整体构架上来说,此课程体系涉及的音乐领域十分宽广。除了普通领域的基础课程,其他课程紧紧围绕着基础音乐教育实践中的各个环节,基本上囊括了音乐理论、作曲、器乐、声乐等音乐学习的各个领域。对于意大利音乐学院本科毕业的学生来说,这种课程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学生在本科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的是专业技能技巧的学习,其他学科虽然有所涉猎,但肯定不是系统而全面的。为了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音乐教育工作,在教师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攻读阶段,就有必要广泛接触、学习全面的音乐知识,提高综合的音乐素质。

3 综合性

该课程体系注重培养音乐教师的多种实际能力。上表中除了有很多与基础音乐教育直接相关的音乐专业课程和各类教学法课程以外,还有许多课程看似与音乐教育联系不大,但却是音乐教师的必备素质和能力。如“身体意识与表现的技巧”直接关系到音乐教师的形象、气质和其非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另外,在选修课程中开设的“组织技巧”与“交流技巧”课也都是为了加强音乐教师与同事、与学生的合作实践,甚至为了提升音乐教师与社会各机构和部门的沟通、联系能力而设定的。这种注重音乐教师多种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实效性强,很受学生们的欢迎。

二、意大利音乐教师教育课程的特色

意大利普通学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以实践活动为主,形式灵活多样。在课堂上,教师主要让学生依次走上讲台带领其他同学做各种音乐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课堂组织能力与协作能力。即使是枯燥的音乐教育理论问题,教师也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类比等方法将其转换成学生容易理解和领会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与联想,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样。课堂上学生在参与活动与领悟知识的过程中总是能感受到和谐和快乐。

意大利普通学校音乐教师的培养并不把学生完全局限在课堂上,在必须修业完成的教育实习以外,教师还会提供学生到小学去开展各种音乐活动的机会。由于意大利的小学音乐课没有专业性很强的音乐教师,因此各小学经常聘请音乐学院的学生去学校上音乐活动课,这样就给了这些在读学生们很多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学生们很快就能胜任学校教育的环境。

意大利普通学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考核分为单科课程的考核和最终的结业考核。单科课程的考核形式不一,有实践教学考试、论文写作考试,以及问卷测验的传统考试等形式。但是,最终的结业考核除了毕业论文答辩以外,所有学生还要进行乐队指挥考试,即现场组织一个小乐队视奏由作曲专业教师刚创作的一首小型管弦乐作品,并在规定时间内指挥小乐队完成演奏。

三、对我国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1 课程的构建――应以音乐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基础

意大利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是针对意大利那些已经在音乐学院攻读完学士学位,具备了音乐表演、作曲及音乐学理论研究能力的学生而开设的。这些学生从初中开始,就已经在音乐学院接受专门而系统的音乐训练,本科毕业后完全可以做一位独立的音乐人,是由于兴趣爱好加上教师工作性质的需要,而进修此课程的。这与我国目前教师教育的现状完全不同。我国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一般在师范大学的音乐系中开设,学生人学时音乐专业能力与素养都十分有限,即使在全国九所音乐学院里,其师范系招收学生的专业水平也与其他系相距较远。更可惜的是,这些音乐师范专业学生的本科课程设置并没有完全注意到音乐专业能力的全面培养和提高,相反,为了凸现其师范性而简化了音乐技能和专业学术方面的课程设置,因此导致了目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音乐性目标的缺失,出现了“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而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音乐而做活动”这一严重问题。意大利这种专业性加教师教育培训课程的音乐教师培养模式,确实可以让我们借鉴和反思―下我国整体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未来走向。

2 课程的内容――要以音乐学科知识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融合与应用为核心

仔细研究意大利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其课程安排特别重视了音乐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在音乐教育中的适用性问题。如在音乐领域基础课程中所设置的“(音乐教学中所用的)作曲与作品分析基本原理”、“(音乐教学中所用的)合唱指导”“(音乐教学中所用的)音乐史”“(音乐教学中所用的)声乐与钢琴文献的实践应用”这些课程,都注意了音乐学科知识与基础教育中的音乐教学实践的融合。在我国的师范教育里,往往都是学科割裂式的教育方法,曲式课、合唱课、音乐史课、钢琴课的专业教师并不在意学生所学的这些专业知识是否能应用到今后的基础音乐教育中。这种各学科之间缺乏联系的中国音乐教师教育现状必须要有根本性的转变。

3 课程的形式――可以活动和实践为主导

课程的活动性和实践性强是意大利从学前教育到中小学的普通音乐教育,从音乐学院的专业音乐教育到社会音乐教育的所有音乐课程的显著特点,当然教师教育课程也不例外。我国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历来重视理论学习,实践活动较少,虽然目前这个问题在少数几所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中已经有所改善和好转,但在大多数的学校中,教师讲、学生听,参与和实践较少仍然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应当给予适当的变革。

篇6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国家标准》要求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要尽量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包括音乐鉴赏活动、音乐表现活动、音乐创作活动等,同时将有关的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内容融进音乐活动之中。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需要的是宽专业、厚基础、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音乐教师。

长期以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声乐、钢琴的技能技巧训练上,而作为音乐教师教育应有的教学技能的学习和课外辅导能力的培养严重弱化。因此,导致在学生学习心理上存在着重视专业课程、轻视非专业课程的现象,在实际运用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上都较为薄弱。一个现实的问题是,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应聘中往往败于普通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演唱能力却不被用人单位看好,甚至学生毕业后由于执教能力差强人意而无法胜任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工作,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折射出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缺憾:单方面追求专业技能而忽略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重视专业技能学习,忽视教学基本技能的形成;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认知空白等。

笔者曾就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状况做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50.41%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有17.77%的学生根本不清楚,只有23.97%的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而且被调查的三个年级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专业观念的教育和教学技能培养十分必要。

如何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应该成为高校音乐教育学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一、创新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课教学技能培养模式

为了突出音乐教育专业的师范性特色,研究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强化学生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需要创新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模式。

首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正确的专业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实践效果。在加强音乐教育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将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理念、音乐教育专业思想等内容逐渐渗透入课堂教学之中,强化学生的教师教育意识,从而促使其转变观念,将教师教学技能的学习作为专业学习内容之一而加以重视。

其次,将微格教学模式引入音乐教学法课程教学体系,以音乐微格教学为基本手段,探索适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新途径,从根本上扭转音乐教育“表演专业化”的倾向。针对“音乐教学法”课程培养学生的音乐教师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音乐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其方法技能,形成良好的音乐教学能力的教学目标,开展多途径的专业实践活动。

第三,在专业技能教学中加强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学法等内容的教学指导分量,逐步使音乐教师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相衔接。

第四,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要充分体现师范性。构建音乐教育专业特色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逐步突出师范性专业特色、实践性强的课程设置。在加强教育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增设中小学音乐教材分析、书法、语言训练等课程,或者增加课时,从而保证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

二、建立“理论学习——技能训练——教育教学实习”三位一体平台

加强实践教学,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专业技能转化为教学技能、学生角色向准教师角色的转化,需要构建一个实践平台。

一是构建音乐教育专业“一专多能”的特色课程体系,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设置中保持并加强与师范性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如增强声乐、键盘课程教学法分量,充分利用微格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歌唱、演奏教学能力的训练;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学概论、中小学音乐教材分析、合唱与指挥、即兴伴奏、音乐微格教学实训等课程,强调课程内容间的融合、贯通,逐渐形成一套符合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合理的音乐教育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是鉴于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见习、实习难以落实的现状,在坚持走出去的同时,进一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将中小学教学一线的优秀音乐教师请进大学课堂,通过优秀中小学音乐教师为学生作报告、实际授课并进行音乐教学指导,让学生亲身感受和学习音乐课如何教学,加深对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掌握。

三是利用音乐微格教学模式,对毕业班学生进行教学技能专项训练,满足学生毕业教学实习和将来教学工作的需要。同时,音乐微格教室还能满足学生专业课的实践表演等需要。在音乐教学法课程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按照音乐教育专业“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方向,实行音乐教学法分级教学标准,对学生进行包括音乐教学设计技能、语言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演示技能、提问技能、变化技能、结束技能等基本教学技能训练。

四是认真做好毕业生的教学实习工作。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重点环节,根据现实状况可以采用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灵活解决毕业生实习学校问题。学生需要完成的实习任务包括:(1)音乐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2)教学实习;(3)教学实习报告与总结。

三、尝试专业教学与教学法结合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也应该成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导向。因此,立足课堂教学实践,以基础教育阶段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尺度,创新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十分必要。通过变革专业课教学,使学生既能懂得如何唱、奏,又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把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同时锻炼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一是在键盘演奏、声乐演唱教学中强化音乐教学技能成分。乐器演奏、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主线,音乐教师必须掌握娴熟、自然流畅、富有音乐表现力的演奏演唱技能,并能够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选择适当的范奏和歌唱进行教学。

二是在教师中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实施公开课教学活动旨在解决教学和教学思想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意在给每位教师和同学提供互相学习、不断思考、学术争鸣的机会,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正确的结合,达到教学相长,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氛围的目的。通过公开课教学展示给学生不同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教学课例,便于学生模仿学习,扩大学生专业学习范围。

三是充分利用好电子琴这一具有特色的教学工具,在器乐技能提高的同时,可以将教学内容扩展到与中小学教学实践相关的领域。教学内容可以包括:(1)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放在重要的位置,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有效途径。(2)基本应用教学技能:电子琴演奏、歌曲伴奏、电子琴合奏、和弦编配等。(3)音乐创作:利用电子琴独有的多音色、多节奏、多伴奏等功能,进行音乐创作和乐器编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音乐创造能力。(4)合奏: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是难得有参加乐队的经历,电子琴的合奏就会使学生对乐队有直接的感受和认识,并从中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5)电子音乐应用技术:了解、熟悉音序功能、录音功能、MIDI制作等功能运用,除加强课堂教学外,更有利于课外开展的文艺活动,以及培养电子琴所涉及到庞大的商业音乐产业的人才。

四、开展教育实践教学与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

为了增强学生的教学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相应加大艺术实践环节的比重,重视培养学生将理论学习能力转化为实践教学能力。

一是加强教学实践,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专业能力转化为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为提高教学能力提供平台,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实践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在就业中提高竞争实力拓展途径。如课堂教学实习、课外活动实习和社会普及音乐教育实习。

二是注重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搞好理论课、专业课教学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将一部分可以分割的知识点、教学点纳入第二课堂。充分利用艺术教学实践场所和设施,认真做好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各类演出,如院际、年级、班级的专业交流汇报,音乐知识竞赛、晚会、歌咏比赛、主持人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等。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音乐创编与演出活动,为提高学生专业理论学习兴趣,很好地开拓音乐教育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实践机会。

篇7

一、坚持服务基础教育和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基于天然的地缘联系,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必然要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隶属地方人民政府管理的高校尤为如此。“高校为地方发展聚集了人力、物力、财力,聚集了文化和创造力;地方为高校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生活场所条件以及基本的生源基础和学生的就业基础,地方发展不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也是高校进行科技、文化创新的源泉,地方发展不断提出的对高校的新要求是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巨大推动力。”[1]地方与高校之间是一种彼此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要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战略规划,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方高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明确并不断调整音乐专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继续坚持服务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努力为中小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培养、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要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机构尤其是本地基础教育机构音乐师资的市场需求和培养任务。“既要按照传统的音乐教师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技能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要注意克服片面的技巧化倾向,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教育,强化学生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意识、能力和素养,又要十分关注中小学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实践进程,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内涵和要求,熟悉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2]另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适应基层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能够满足乡村、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要求的音乐人才,在过去单一的教师教育基础上拓展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近年来,许多地方高校在音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进行十分有益的探索,积极创设符合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音乐专业新课程,大胆创新音乐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主动适应当今中国社会全方位、多规格的音乐人才市场需要。值此一提的是,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发展应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努力突出自己的办学品牌和特色,克服与音乐专业院校趋同化发展的弊端。在音乐人才市场不断细分的情形下,地方高校应找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瞄准市场需求的一些空当,以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为己任,努力培养面向地方、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型音乐人才。地方高校应按照遵循国家“创新基层文化发展模式,拓展基层文化服务渠道”的既定方针政策,紧贴城乡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乡村、社区文艺团体培养、输送用得上、用得好的音乐专业人才。

二、通过汲取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打造特色音乐课程体系

课程是推动专业发展和实现教学目的的载体,在教育活动中,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课程设计,社会变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主要是通过各门具体课程来实现。因此,课程的内容选择及其体系建构是决定音乐专业教育目标或教学效果能否实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直以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即具有表演、教学、科研等综合能力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然而面对愈来愈广阔的社会市场需求,我们提供给学生教师教育方面的课程与教学服务,似乎少了一些多元的内涵以及发展的多元价值。”[3]我国目前实施的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仍未摆脱苏联教学模式的窠臼,“面对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课程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用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发展的需求。”[4]课程内容单调陈旧,课程体系建设滞后所造成的弊端和问题已经在许多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发展中不断凸显,比如学生兴趣单调,学习积极性不高,培养的音乐人才专业口径窄、专业基础差、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强等。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文化发展应当是城乡共同推进、协调发展的过程,文化繁荣应当是全面进步、普遍提高的过程。文化建设的根基在基层,基层文化得不到加强,就谈不上文化的整体进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社会多元化的文化表现和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有改变课程设置才能推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进步与发展。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教育教学实践,地方院校音乐人才培养应面向基础教育和基层文化建设,确立以培育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上绝不能复制和模仿音乐专业院校的课程体系结构,要突出地方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拓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课程。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应当服务于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和基层(乡村、社区)文化建设,这是将地方音乐资源引入音乐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建设应理顺课程内容上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应重视吸收民族民间音乐资源,选用具有地方性的典型曲目运用于教学当中。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多元音乐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植入到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意义重大。一方面,将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植入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当中,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创新本地民族民间音乐,而且也能更好地推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为建立独具特色的地方音乐专业教育体系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音乐专业学生在学习植入了民族民间音乐的新课程时,会更加了解到本地、本民族的历史及风土人情等相关文化内容,必然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为他们树立“毕业后为家乡服务”的理想与信念打下基础。广西师范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据我们调查所知,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专门设置了壮族音乐史、壮族婚俗与婚礼歌、广西彩调等民族性、地方性音乐课程,同时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大胆创新,不断地从当地少数民族和民间风俗礼仪、传统节庆中提取音乐元素,率先建立起了包括壮族、苗族、侗族民歌、地方戏剧在内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取得了培养特色音乐人才与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双赢效果。

三、以满足基层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音乐教学方式方法

“最好的教育是使学生得到最大发展的教育。”[5]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继续坚持服务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努力为中小学校、幼儿教育机构培养、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同时也要适应基层社会的现实需要,努力培养能够满足乡村和社区文化建设发展需要的音乐人才。因此,在音乐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注意克服片面的技巧化教学倾向,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等符合基层文化建设需要的实践能力培养。目前,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重技轻艺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中小学教育实习中已经凸显出诸多弊端,大部分学生综合能力较差,不能满足基础教育的现实需要,学声乐的合唱指挥差,学钢琴的伴奏差,学民族乐器的声乐差。我们提倡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实行通才教育,以最大化占据音乐人才市场份额。

在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发展的处境不容乐观。在既无专业优势有无品牌优势的情形下,地方高校只有着力开辟新的领地方能生存发展下去。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强调对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教学,重视学生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应加强各类教学法的传授,为毕业后准备到基层教育行业工作的学生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加强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等符合基层文化建设需要的实践能力培养;其次,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应以诠释、传承和创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己任,增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为毕业后准备到基层群众艺术行业工作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具体而言,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要根据本科音乐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内涵,抓紧学生基本的音乐理论和技能的教育、培养,为学生毕业后能有长足的发展潜力和后劲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不断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音乐教育理论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强化教师技能教育和教育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实施中小学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能力,要及时向学生传递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前沿信息和动态,让学生尽早熟悉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增强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在基层文艺人才培养方面,更要进行大胆的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改革,比如地方戏曲表演人才的培养,就需要打破现有的教学体系和格局,甚至可以考虑引进传统戏曲表演人才“师徒传带”的培养模式,以实现培养合格地方戏曲表演人才的教学目标。

四、利用校地合作机制拓展音乐专业教育实践途径

地方与高校之间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地方高校要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战略规划,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唯有深刻认识到此一关系,积极打造教育品牌,突出办学特色,方能在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足,而不至于成为重点院校的蹩脚克隆版。地方高校与地方合作有“近水楼台”之优势,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实践途径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本文以广西贺州学院为例,简要描述地方高校拓展音乐专业教育实践途径的几种前景:

其一,联合基础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共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努力“走出去”。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是从理论教学过渡到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育实习中显现出来的问题是推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最能保证教学改革紧贴基础教育的市场需求。贺州学院的具体做法是通过与中小学校共建教育实习基地,把学生送到教育教学实践的最前沿,让学生实际参与基础教育实践与教学改革,切身感受基础教育单位对音乐人才的具体需求,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贺州学院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教育实习基地就是本地著名瑶乡――富川瑶族自治县,学院经常组织音乐专业师生到富川采风,认真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如瑶族民歌。通过田野采风获得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单一的不足,加强了学生对乡土风情和教师职业的热爱,坚定他们服务家乡,服务基层,献身教育的信念。

其二,增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聘请地方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中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定期来校为学生授课或开设讲座,积极“请进来”。教育实践不仅可以在校外进行,在校内也可以进行。贺州地处桂粤湘三省(区)交界处,是一个多族群聚集地区,客家音乐文化、瑶族音乐文化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贺州学院为了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十分重视汲取本地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积极将本地特色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融入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开设《客家歌曲演唱》、《瑶歌赏析》等特色课程,并在声乐、合唱指挥、音乐欣赏等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本地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引入本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地方高校特色音乐人才培养体系,还可以为保护和传承地方音乐文化出策、出力,以实现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与地方高校特色音乐人才培养的共赢。

其三,加强与地方政府、文艺团体、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联合开展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研究。音乐专业师生组织、参与地方文化艺术研究活动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加深学习地方优秀音乐文化的过程,科研成果能够较好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以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有利于增强高校音乐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高校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地方高校可以联合当地文化馆、群艺馆、剧团等文艺单位对本地优秀艺术作品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科学研究,挖掘整理地方音乐资源,传承地方音乐文化。贺州学院充分利用高校人文资源,与地方共建音乐文化研究机构,造就了一支在地方文艺史学研究、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瑶族民歌研究、客家民歌研究等方面造诣颇深的科研队伍,为传承与发展地方音乐艺术不遗余力,成效显著。

其四,主办、承办或参与各类文艺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学生送到社会实践的最前沿去,让他们参与各种文艺活动,亲身感受当前社会尤其是基层社会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明确他们的学习目标,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能通过实践来检验教学的实效性,推进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作为本地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贺州学院积极参与本地各项重大文化艺术事务,在两次“桂台客属联谊会”活动中,学院在人力、物力和智力上均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开幕式演出中承担了监制、舞美、歌舞乐器表演等工作,学生良好的形象和优秀的专业素质给嘉宾、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注释:

[1] 翟安英、成建平:《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 谈璐:《地方高师院校音乐教育改革两题》,《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3] 黄鹰:《地方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新思考》,《中国音乐》,2010年第2期。

[4] 常吾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设想》,《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5] 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篇8

 

学生专业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行培养是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步教育,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21世纪的今天,培养具有拔尖专业技能与高尚思想道德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对“立德树人”及改革音乐学科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高校的教育现状为学生侧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忽略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虽然现阶段高校在注重专业教学的同时,也开展了相关的思想道德课程与专题讲座,但其力度与效果未达到预期效果,学生仅从理论层面浅层次地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能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与深层含义。因此,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结合音乐教育“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型”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顺应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的艺术教育人才,让学生在掌握过硬本领的同时,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良品德。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

 

专业课程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专业技能提升的基础。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结合艺术院校专业教学的特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不仅仅从理论层面孤立地宣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让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学习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大学阶段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教授专业技能与知识的重要途径。在专业教学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理解和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指导自己的专业学习,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个别课和理论大课的教学。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讲授法将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考如何实现“科学”的内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与学习,掌握专业课程的学习规律,探究学习中的新方法、新思维方式。如在钢琴演奏的个别课教学中,通过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演奏风格,掌握作品的演奏技巧,为学生高质量、高效地完成作品提供保障,也让学生在正确、科学的授课与课后练习中提升专业水平。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的理论大课教学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民主”等原则,教学中提出“以学生为本”,想学生之所想,满足学生之所需。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符合教育部教学改革的宗旨。课堂上的“民主”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性,教师并非高高在上,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教学,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以平等的关系进行沟通交流,传道授业解惑。

 

可见,在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渗透在个别课的教学中,也可以渗透于理论大课的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后教学的渗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在课堂中渗透,还可以通过微课在课后教学中进行渗透。众所周知,微课以其“翻转课堂”的教学特点,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满堂灌”地讲授知识,而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以外自主安排时间进行提前预习,并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带进第二天的教学课堂,以提问的方式与任课教师展开讨论与探究,以此来检验课外学习的效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自主课前预习,充分体现了“自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符合教育部教育改革提出的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如音乐教育专业《和声学》这门课程,教师就用微课的形式“翻转课堂”,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安排时间预习新课,思考新课内容,从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专业课程的学习效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后教学的渗透主要体现在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利用微课教学的“自由”共同构建高效的课堂教与学的实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培养科学、诚信、友善的高素质大学生。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外活动的渗透

 

课外活动是辅助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以其活动方式的多样化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作为专业教学的有机补充,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辅助专业教学。在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行培养中,我们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专业比赛、主题班会、主题讲座、演讲竞赛中的渗透,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秀品质。以专业比赛为例。可进行歌曲创作比赛,把12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比赛的规定歌词,选手运用歌曲创作的技法为核心价值观谱曲,这一方面可促进学生认真分析与理解歌词,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把握,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作曲技法的能力。歌曲创作比赛就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行培养提供了实践的平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专业竞赛深入扎根于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地融进专业学习,学以致用,运用科学的理论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提升专业技能。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的渗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实践,并从理论层面指导专业实践。不同的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和深层含义。如开展文艺汇演“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将文艺演出带进山区或少数民族村寨,让村民们感受国家富强、人民民主、社会文明、和谐、自由,人人平等的社会景象,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演出实践体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真正含义。

 

六、结语

 

学生的综合素质来源于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及其文化素质修养。专业拔尖已不能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21世纪的今天更注重专业技能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步提升。因此,学生专业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行培养势在必行,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并通过知识竞赛、专题演讲比赛、课件设计大赛等竞赛,以及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秀品质,培养高素质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篇9

关键词:通识教育;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涵义略述

通识教育是国际高等教育所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近年来,通识教育也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密切关注,目前学术界所普遍认同的观点是:通识教育不仅要求受教育者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对于人类主要的知识领域的基本观点、思维观念和发展前景有所了解,同时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专业音乐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提供专业的音乐教育,以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从而成为音乐领域的专门人才的专门教育。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目标及关系

通识教育既包括学习本专业之外的知识和技能,也包含对过分狭窄的专业音乐教育的改造。而专业音乐教育只是在音乐这一领域内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使其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是以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为其根本目标的。通识教育则是从各个方面对受教育者进行全方面的培养,不仅要求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综合全面的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掌握共同的基本知识和教育经验。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以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在智力、身心和品格等方面协调、全面的发展。能够独立思考并且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做一个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全人”。

对于两者的关系,是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改革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1通识教育是专业音乐教育的补充,即学生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再学一些本专业外的知识和技能。在这里,通识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是并列的概念。2通识教育是专业音乐教育的延伸和深化,即专业音乐教育通识化,将过分狭窄的专业音乐教育拓宽。在这里,专业音乐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上位概念。3通识教育是专业音乐教育的灵魂与统帅,专业音乐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下位概念。

笔者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之间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不包含对立或者分离的关系,前者包容后者,专业音乐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不应游离之外,或与之并列,甚至与之对立。两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共通之处,要正确的把握两者的关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才可以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以提高专业音乐教育的效果。

三、通识教育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的功能及启示

我国的高等教育自1952年的“院系调整”以来,一直以专业教育为主,虽然这种做法在当时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专门人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我国的专业音乐教育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比如过分强调专业性、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内容比较陈旧,导致受教育者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造成了多数学生只具备一定的作曲、演唱(奏)技能, 缺少成为艺术家所必需的综合素养。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很多教育界人士大力支持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通识教育。从两者的关系来看,通识教育在高校专业音乐教育中具有开拓功能、导向功能、隐性教育功能以及提升专业音乐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的功能。有助于丰富专业音乐教育的的内容,创造更加活跃的的教育形式,使大学生具备基本的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价值判断能力。

如果过分强调专业音乐教育,则会使教育失去其本义。赫钦斯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不是人力”。如果没有充分的全面教育作为基础,专业的音乐教育则只能培养出一些没有教养的专家。因此,高等教育阶段在强调专业音乐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通识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有利于拓展专业音乐教育的广度,全方面的学习有利于培养跨专业、跨职业的眼光和思维,使受教育者成为多能的人才。专业音乐教育则有助于加深通识教育的深度,使受教育者在广博的学识基础上做到“学有所长、术有专精”。

四、通识教育视野下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现实困境

通识教育不是直接为大学生在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做准备的教育。向学生传授人文以及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能力。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人格完整的“全人”。这就决定了通识教育内容丰富,方法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使得专业音乐教育取得了许多成就,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专业音乐教育的过“ 热” 发展,使得专业音乐教育“专而不专”,从通识教育的角度来看, 我国高校专业音乐教育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随着学校的不断扩招与扩建,缺少适当的统筹与规划,进一步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分流、短缺,高校教师的短缺以及教学方法的陈旧,引发了一些违背音乐教育规律的现象,比如:用电钢替代钢琴进行钢琴教学;多个人同上一门演唱或演奏课。一个老师带好几门课,有的课是非自身专业的,只是懂得一些。这样,不仅拉大了学生之间的水平差距,也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低质量的教学使得高校对专业音乐教育的培养与音乐人才市场脱节。

高校对于冷门专业的不重视,导致专业人才短缺,传统专业人才过剩。在音乐艺术市场中, 传统的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如声乐、钢琴、器乐等专业人才过剩, 如艺术管理、音乐科技、音乐普及、音乐传播、国民音乐教育等冷门专业严重缺乏人才。

在专业音乐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各大院校在专业的设置趋同,一味的照搬已有的模式,没有真正的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专业,缺乏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较单一。由于专业设置的不合理,过分的强调主专业的学习,忽略辅的课程学习,而且专业划分过细,专业涉及面窄。过于狭窄的专业, 单一的技能, 会使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说声乐学习者的培养,专业课老师大多只重视其演唱技能的提高,忽略学生对歌曲和歌词的认识,一味的靠学生自己去理解,尤其是一些外文歌曲。目前高校毕业的学生中,仍存在大批的专业学习者学声乐的不会弹钢琴,弹琵琶的则只会弹琵琶, 学作曲的不会合唱指挥, 学习理论知识的更是会写不会说 ,明显感觉到除了自身的主修专业,别的只知一些皮毛,甚至于一点也不了解。历年青歌赛比赛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参赛者虽然都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但是在文化知识方面往往知道的不是太多,甚至于一些国外留学者知道的甚少。因此,对于任何音乐专业的学习,其视唱练耳、钢琴即兴伴奏、乐理、理论知识以及非专业之外的政治、历史、计算机等都应当加大重视力度,这样会对自己的专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有助于提升专业能力,培养综合素养。

就目前的音乐人才市场来看, 部分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已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 而一些新兴行业则更多地需要复合型人才。传统的专业音乐教育主要是培养音乐专才, 新兴行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音乐人才。既有某一专业知识方面的深度 ,又有与该领域相关的知识面的跨度与广度。因此,在实行专业音乐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发展通识教育,以适应职业需求。

五、专业音乐教育引入通识教育理念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我国虽然开设有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但是在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中并未很好的反映通识教育的理念,没有将通识教育与高校专业音乐教育有效的融合起来,也就不能进一步推动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在其教育理念上的相通之处,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能,为我国高校的专业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视角,能够有效的推动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专业音乐教育引入通识教育理念的可能性

通识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都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通识教育并不是要削弱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广博的基础知识之上,进一步深化专业音乐教育。通识教育的内容较为广泛,通过对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不再拘泥于所学的专业知识或某一既定的职业,脱离比较陈旧、单一的教育的束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

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应有之义,“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人为本则要求高等教育要以大学生为本,所有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活动都要紧紧围绕学生开展,进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成为“人”,并非成为呆板的“工具”或“机器”。通过广博的通识教育开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很强适应性、比较独立的、拥有个人魅力的“全人”。“通识教育是一种唤醒学生的主体性的一种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觉醒教育,”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所在。高校的通识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通过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教师主观的向学生灌输。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以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独立的解决问题。

专业音乐教育中,也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为其提供专业的音乐教育,以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要随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逐渐适应社会的发展。然而过分的强调专业化将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通过对通识教育的借鉴则缓和了这一弊端,它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拥有广博的知识,还要具备远大眼光、独自评判是非的能力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人。通识教育打破了专业课程的限制,采用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学生从各个方面得到能力的锻炼。

(二)专业音乐教育引入通识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专业音乐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为国家培养了许多音乐专门人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难题,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将专业音乐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为专业音乐教育提供新的发展视角,进一步深化高校对专业音乐教育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发挥专业音乐教育的作用,使受教育者不仅能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获得全方面的发展。

专业的音乐教育缺乏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比较陈旧,而通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具有广泛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结构和方法不断作出调整,为专业音乐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因此专业音乐教育必须借助于丰富的内容和有效的方法以更好的发挥专业音乐教育的作用。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引入通识教育可以拓宽专业音乐教育的内涵,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避免了知识的分化。

六、通识教育视野下高校专业音乐教育改革的路径浅析

教育发展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根据社会发展对音乐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专业音乐教育应提高其教育质量, 调整音乐人才培养方式,做到“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这就要求各个高校开展独具特色的专业音乐教育, 根据自身的实际开设专业,设置课程,更新课程内容。对哲学、文学、史学等其他辅助型课程,不要只讲授皮毛,应当深入拓展其深度和广度。切忌盲目的照搬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善教学环境,配备齐全的教育设施,建设高素质的专业音乐教育队伍,改善教学方式,由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向启发式教学发展,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安排专业课程,加大对辅专业课程的重视,避免出现过分专业化。简言之, 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和音乐艺术发展的水平, 并且符合音乐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拓宽择业道路。

结语

通识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之间存在很多的联系,现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在对通识教育的影响借鉴下发展专业音乐教育。通识教育并不是要取代专业音乐教育,而是为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创新的视野与前景。通识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在掌握专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掌握更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在智力、身心和品格等方面和谐、全面的发展。

作者简介:李平平(1973年8月――)女,硕士研究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理论与课程教学论

季成钧.2002.试论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3):50

篇10

【摘要】为了培养与义务音乐教育阶段和高中音乐教育阶段相适应的音乐师资,2004年12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方案中的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其中地方和学校课程是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的课程。为此,笔者以锡剧为例,通过三个部分的阐述来探讨高等音乐教师教育中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构的必要性,以便引起更多高等音乐教育者的充分重视。

【关键词】高等音乐教师教育锡剧江南音乐文化

2004年12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由此展开了高等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探索和发展新的一页,方案中的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其中地方学校课程是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的课程。为此,笔者以锡剧为例,来探讨高等音乐教师教育中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构的必要性,以便引起更多高等音乐教育者的充分重视。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对地方音乐文化进课堂的呼唤

21世纪,是多元音乐教育共存的时代,这对中国音乐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形成了新的倾向。与教育形势相适应,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这两个《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中,“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①

已成为音乐教育中的主要理念之一。同时,“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②

高等音乐教师教育(原为高师音乐教育)一贯的培养目标是以“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为了培养与义务音乐教育阶段和高中音乐教育阶段相适应的音乐师资,教育部在2004年12月正式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其中地方和学校课程是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的课程。

江南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在这一区域的高等音乐教师教育中建构江南音乐文化课程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而江南地区的不同城镇和区域,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音乐文化,如江苏无锡的锡剧,苏州的昆曲、评弹;浙江宁波的甬剧、湖州的湖剧,上海的沪剧等。

锡剧作为江南音乐文化的一个部分,在其发源地—无锡的江南大学中纳入其高等音乐教师教育地方音乐文化的课程开发和建构中去,是切实可行的。一方面,锡剧艺术起源、形成于无锡,有着其丰厚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主义的渗透,教育理念的更新,锡剧作为地方文化传承的载体,走进当地高校音乐课堂已非难事。

二、锡剧中丰富的江南文化营养是不可忽视的艺术教育资源

(一)锡剧成形与发展的地域优势

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戏曲剧种。锡剧从一种自娱自乐的说唱形式开始,经历了滩簧阶段和常锡文戏阶段,在说唱小戏的基础上发展成大戏,在这个过程中,与它所处的地域位置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面,锡剧的主要发源地—无锡,地处江苏省东南部,西倚惠山,南临太湖,南北京杭大运河纵贯;京沪铁路横穿东西,交通便利,商业繁盛。这使得无锡四乡民间小调能够流向城市市场,进而摆脱简陋、粗糙的自唱自娱阶段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另一方面,商业繁荣、人口众多、社会文化娱乐需求较大的城市,是小戏发展为大戏所必须的物质文化环境。前后,无锡、常州的滩簧先后进入上海,得到了现代大都市文明的滋养,不久逐渐合班演出。锡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它博采京剧、文明戏、电影、昆曲等众长,融为己用。如锡剧的曲调中吸收了苏滩中的“迷魂调”、申滩中的“三角板”等板式。从剧目上来讲,从宝卷和弹词中引进了《珍珠塔》、《玉蜻蜓》等,从徽班中吸收了《琵琶记》和《潘金莲》,自武林班中引进了《荆钗记》、《白兔记》等,从京剧中移植了《贩马记》、《秦香莲》等,还搬演了文明戏中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张汶祥刺马》等。表演方面,滩簧演员纷纷向京剧演员学戏,这些使得锡剧的曲调形式、剧目戏本、表演程式更趋完善和丰富,从内容到形式,从题材到化妆,都已不再是农民小戏了,其发展势头逐渐超过了苏剧、甬剧、湖剧等滩簧戏。解放后,随着锡剧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逐渐成为华东地区仅次于越剧和黄梅戏的一大地方剧种。

(二)锡剧的语言基础———吴方言(江南话)

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

方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一种语言的变体,是“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③

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戏曲的生命力就在于使用方言,多样的的方言造就了丰富的地方戏曲声腔。

锡剧,是用无锡地方方言演唱的戏曲艺术,有着浓郁的江南特色。无锡方言的语言基础是吴方言。吴方言在古代称为吴音,近代以来的白话中称为江浙话或江南话。“吴侬软语”,是对吴方言的一个昵称。吴方言一向有“软、糯、甜、媚”之称,说起来婉转动听,一波三折。婉转柔和的吴语使锡剧里的音腔常呈微波荡漾之势。锡剧以自身特有的语言魅力和音乐魅力展现着江南文化的诗情与柔美。

(三)锡剧中江南民间音乐的集中体现

1、锡剧的声腔

锡剧,是在坐唱滩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滩簧,是江、浙一带说唱艺术的一大支流,发端于古老的吴歌,经过民间的演唱流变衍化,一代代民间艺人的加工提高和对姐妹艺术的借鉴融合,逐渐形成锡剧的雏形,它最早出现在无锡东乡杨尖严加桥一带。据徐珂所编《清稗类抄》的记载,清代的弹簧演唱是“集同业者五六人,或六七人,分生、旦、净、丑脚色,唯不加化妆,素衣,围坐一席,用弦子、琵琶、胡琴、鼓、板,所唱亦戏文,唯另编七字句,每本五六出,歌白并作,间以谐谑。……江浙间最多,有苏滩、沪滩、杭滩、宁波滩之别。”④

2、锡剧的曲调

锡剧曲调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旋律华丽优美,婉转流畅。

锡剧有三个基本曲调:簧调、大陆调和玲玲调。这三个调的曲式都是上、下句结构,上句称为“起板”,下句称作“落板”,在两者之间可以旋律简单、近似朗诵的“清板”。

簧调是锡剧最基本的,也是最古老的腔调。簧调“源出江南长篇叙事山歌,吸收溶化‘说因果’及苏州弹词等民间音调而成。”⑤

簧调包括老簧调、簧调慢板、反弓老旦调、中急板、长三腔等多种不同板式的唱腔。簧调感情奔放,旋律丰富,节奏朴素欢快,是一种带有叙事、叙情的曲调。

3、锡剧的演唱特点

每一种艺术都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同时也是这种文化的表达。江南地区人烟稠密,山清水秀,风光明丽,影响到戏曲艺术上,表现为缠绵婉转,秀美细腻。在锡剧不同流派的唱腔中,既体现了各自不同的唱腔与风格,也集中体现了江南戏曲特有的婉转清丽。

旦角中的姚派(姚澄)唱腔音色圆润清脆、咬字准确清晰、运腔委婉多姿,善于吸收民间小调及兄弟剧种的曲调;沈派(沈佩华)唱腔运用轻微的“颤音”来装饰旋律,真假音结合抒情而轻柔,犹如小桥流水。锡剧旦行中影响最大的是“梅派”(梅兰珍),她的演唱委婉圆润、音色甜嫩,俏丽明快,富江南水乡灵秀之美。

锡剧中各流派的婉转演唱中,充分展示了美丽、诗意的江南文化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