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安全技术规范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防火安全技术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防火安全技术规范

篇1

关键词:高层建筑;问题;管理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illustrate how to carry out fire control work in those talling buildings.

Key words: tall buildings;problem;treatment

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诞生,一方面是高度在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建筑大厦的功能也在日趋多样化。大城市的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工作,由于开展较早,技术力量较强,经过多年的摸索,现已基本上步入正轨,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中小城市,这项工作由于起步较晚,各方面的技术力量都较弱,加之社会发展较大中城市缓慢,有关方面的干扰不少,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就相对较多。

1存在问题分析

1.1设计单位存在缺陷

前几年,许多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均未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设计人员只是一味地根据甲方要求的建筑布局、设想来设计,并未考虑消防安全,且大部分建筑设计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就投入使用,使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重要的公共场所未设消防自动系统,缺少消防水源,疏散楼梯间也不符合规范要求等,而这些问题在形成后就成了极难整改的固疾,一次次地被消防部门列为重大火险隐患,又无法整改。

其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降低标准,设置自动消防设施,在国家标准中均有明确规定, 但有些设计人员本身对各类消防技术规范了解不深,又积极为甲方考虑成本,导致高层建筑一些部位漏设自动消防设施,大于1 000 m2设简喷等问题的出现。自动报警系统和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②内装修大量采用可燃物:建筑火灾中,由于装修材料选用不当,而引起火灾或因此而使小火蔓延扩大成灾的案例屡见不鲜,但有些设计人员就是一味地追求美观、效果,浑然不顾规范对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的要求;③耐火设计不符要求:主要体现在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防火分区超面积或者安全出口数量少,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自动扶梯充当疏散楼梯等;④无防排烟系统或形同虚设。

1.2消防审核把关难

建筑防火审核,目的是为了在建筑做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但现在消防部门在建筑防火审核时仍会遇到种种困难。一类是三边工程,建设单位为节省工程投资,尽快见效益,在施工过程中,边设计边施工,甚至擅自更改消防设施。另一类就是边施工边报审,审核未通过,工程已施工了一大半,造成未按要求建设,存在先天隐患。

1.3建筑施工质量不高

现在不少建筑是由私人建筑队承包施工的,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差、业务水平低,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施工要求高不相适应。特别是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有些中标单位因自己没有消防资质,便挂靠其它有资质的单位。而施工仍旧是原班人马,造成工程施工质量粗劣。有些施工队为了赚取利润,私自更改图纸,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影响建筑耐火性能。一些消火栓、消防水带、消防水喉、防火门、防火卷帘,以劣质次品充当合格品,给工程带来重大火灾隐患。

1.4建筑消防管理难

现代高层建筑内各种消防设施名目繁多,而建筑内的消防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往往是沿袭了以前的保安人员工作体制。有的建筑管理是领导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这种淡薄表现在单一使用主体的建筑物上要好一些,若是两家以上单位共租一座建筑那么,便出现了问题,建筑使用上各自为政,造成安全门封闭,疏散楼梯堵死,消防问题互相推诿、拖而不决。

2建筑防火安全技术和管理对策

2.1把好设计源头关

(1)实行建筑设计资格证书制度。建筑设计是建筑构成的第一步,是建筑消防安全的源头。为了加强对从事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单位的管理,国家特设立《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设计单位应取得相应资质的设计证书。

(2)严格实行消防专篇自审制度。公安部30号令已明确规定,带自动消防工程系统的高层建筑等必须有消防专篇。因此,该消防专篇应有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方面的消防设计内容,专篇应在初步设计中体现完善,并应由设计院完成自检自审工作,由设计院签字盖章负责,同时有关法规应进一步强化谁设计、谁负责,确定设计人员对所设计工程的终身负责制,以督促设计与自查自审不流于形式。

2.2严把审核关

实行审核责任制度。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审核工作,也应落实谁审核、谁负责。施工图审查是整个设计审查中的最重要环节。因此建议实行施工图审查签字制度,对消防施工图纸,须具备相应资质的消防工程师签字方可生效,消防

部门才给予受理审核。

2.3严抓施工管理

(1)实行施工人员资质证制度。高层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必须由具有相应消防专业资质等级队伍承接,这一点已很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施工队伍转手分包、换人施工等做法却屡见不鲜,监管部门亦极难控制与管理,要真正控制这一点,建议可实行资质单位消防水、电施工员及施工管理员上岗制度,这样消防监督部门在施工检查中,可以有的放矢检查施工人员的上岗证,严格落实责任制,从而也就确保了建筑自动消防工程设计的施工质量,增加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能。

(2)实行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制。高层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具有技术含量高、施工过程复杂的特点,因此,技术性的咨询指导工作亦就显得极为重要。建立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制,既可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施工质量,又可以了解施工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一些隐蔽工程质量的把关极有益处。

2.4加强建筑施工检查

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的装修阶段。因此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消防检查,要按《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等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规定,控制可燃材质的使用,监督某些隐蔽工程中木龙骨、木框架的防火涂料处理,线路穿管敷设、有关孔洞的封堵等方面。

2.5严抓后期管理

(1)签订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移交书。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要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完整好用,必须确定专门管理部门专人管理,因此消防部门应及时签订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移交书,同时根据高层建筑的有关规定签订建筑消防设施定期维修保养合同,保证消防设施的正常运作。

(2)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国家有关消防法规明文提出建筑管理需要经正式消防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知识。

(3)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应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建筑消防设施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对系统工作状态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

(4)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建筑工程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后,搞好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是确保消防系统长期保持正常运行状态,持久有效地发挥其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作用的保证。

篇2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 消防安全 火灾隐患 安全防范

中图分类号:TU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b)-0071-02

随着我国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全国各地在建设工程量急剧上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火灾数量也呈增多趋势。为此,各地相继出台了建设工程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同时,为防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我国于2011年8月1日颁布并实施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把做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从管理层面上升到了技术规范的高度。该文基于消防部门角度,从建筑施工现场的火灾防范角度进行了论述。

1 建筑施工现场易发的火险隐患

从以往建筑施工现场发生的一系列火险隐患来看,火险的原因都是出于下列情况:(1)建筑施工现场的一些设备电路存在超负荷运转,电路布线欠缺规范化操作以及电路保险装置未能正确安装等现象,部分电路安装人员为图省事,使用普通的铜线替代保险丝,这一来,极易导致线路出现安全故障;(2)电焊操作人员在焊接过程中未遵循正确的安装程序,尤其少数电焊操作人员本身不具备资质,安全意识薄弱;(3)施工现场未能按照要求进行消防器材的正确配备,部分施工单位尽管配备了消防器材,然而这些消防器材多数已经超过了正常使用期限,因而一旦施工现场发生火险,这些消防器材根本无法发挥用途;(4)一些施工现场为确保夜间施工的需要,安装了大量的夜间照明设备。然而这些设备因多为临时安装,布线也较为混乱,因而极易因靠近引燃物而引发火险;(5)一些施工单位在电器开关等设备上安装的电阻过大;(6)乱扔烟头。施工现场人员多且高度集中,吸烟者也不少,加之不少员工消防意识淡薄,烟头随意乱丢,给工地留下了潜在的火灾隐患。(7)员工宿舍隐患大。员工在宿舍内私搭乱接临时电线,且灭火器材配置数量不足,从而留下了潜在的火灾隐患,(8)施工现场的消防通道被占用。部分施工现场尽管按照要求设置了临时消防通道,然而却在通道内堆置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因而埋下了安全隐患,如若施工现场发生火险,则消防车难以进入施工现场实施救援。

2 建筑施工现场火灾的安全防范

在建筑施工现场,要做好火灾安全防范工作,消防监督部门就需要注重消防审核,加大对施工现场动态检查力度,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确保监管关落实到位,注重消防安全宣传。

2.1 注重消防审核,加大对施工现场动态检查力度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对可燃复合材料使用量加以严格控制,尤其内部装修材料。施工单位在消防审核过程中,首先必须做到对装修材料的严格管控;其次,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内部装修过程中,应当注意安全通道的设置、紧急疏散指示牌的安装,以避免因在建筑内部堆积大量装修材料,影响安全通道通行等问题的出现;再次,施工单位应当安排专业人员对电路安装以及电路布线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核,以避免发生因电路安装靠近添置了可燃物的闷顶等位置而埋下火险隐患;最后,消防部门应当注重对施工现场的动态审核与检查,力求通过审核与检查活动引导施工单位规范操作,同时,对于审核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责成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整改,通过这样的举动,确保施工单位消防责任落实到位,从而实现对火险隐患的有效预防。

2.2 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消防部门应当建立消防安全长效机制,组织施工单位负责人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消防安全介入监督。作为施工单位而言,必须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位,落实到具体的个人,通过责任分担与界定,切实提升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2.3 确保监管关落实到位

消防部门应当将辖区内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通过派员进入施工现场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的方式,实现对施工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落实情况的及时掌握,力求将施工现场火险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同时,消防部门应当通过安全培训的方式,使施工人员形成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改变施工人员可能引发火险的不良习惯,诸如在施工现场吸烟、随意乱接电线等问题。同时,为了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真正引起施工单位的重视,消防部门对于个别消防安全整改不利的单位应当进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则应当叫停施工。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确保施工单位加大对消防安全工作的投入,进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火险发生概率。

2.4 注重消防安全宣传

建筑工地的民工大多数来自农村,流动性大,接受能力较弱,在他们中间开展消防知识教育有一定的难度,消防部门要能够端正认识,迎难而上,牢固树立起执法为民的思想,要有耐心,还要细心,要深入到工地、深入到民工住所、深入到民工中间去进行宣传,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交流。消防部门在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过程中,应当注意宣传方式的多样化与宣传手段的形象化,如消防人员可以通过火险视频播放、安全知识小贴士、消防器材使用讲解以及火险现场救援模拟等方式,确保宣传工作获得实效。同时,消防部门还应当利用施工人员上工前与下工后的时段,以发放消防安全彩页的形式向其进行宣传,彩页内容应当载明火险隐患易况、火险现场逃离方式等。

3 结语

安全是生产工作的第一要义。火灾事故发生后,不仅会使建筑工程损失惨重,更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为此,不仅仅能是消防部门,建筑工程的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强防范,对消防工作加以重视,在消防设备方面准备齐全,并且配合消防部门的安全监管和监察,真正消除火氖鹿室患,确保安全施工,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樊建平.浅析中小城市的建筑防火安全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17):94-95.

[2] 马李奎.浅析建筑防火安全的技术及其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29):188.

篇3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实质性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稀缺的和不可再生的资源其价值日益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近年来在一些城市里兴起了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热潮。历史街区保护不是单纯的文物保护工程,更不同于一般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往往涉及到复杂的政策性法律法规和技术性规范规程,而这些强制性法条之间往往存在不明晰甚至相互矛盾之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个值得持续深入探讨的综合性课题。本文仅从建筑设计人员的角度就近年来笔者接触到的案例与读者共同探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中的消防安全问题。

二、历史街区消防问题的共性

2008年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界定了历史街区的定义:是指经各级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按照正常程序,对正式公布的历史街区均应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其后的具体实施均应在保护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在编制保护规划时,保护有价值的单体建筑、街区整体历史风貌和平面历史肌理是最基本的要求。历史街区内涉及到的建筑结构类型多,建筑功能复杂,建筑密度高,由此带来一系列消防安全上的问题,大致归结为以下三点:

1.保留建筑多为木构,补形复建的建筑为满足风貌协调要求往往采用木结构或木装修,建筑耐火等级低;

2.建筑防火间距达不到规范要求,保留建筑内部无法按规范要求划分防火分区;

3.为保留历史空间格局和平面肌理,难于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消防通道。

因此,历史街区的保护工程报批审查过程中消防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又难于解决的难题。

三、实例探讨

下面以笔者参与的杭州市大兜路历史街区保护工程为例介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探索和做法。

1、概况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杭州市拱墅区京杭运河东岸,以南北向的大兜路为结构主线,保留有香积寺石塔、国家厂丝储备仓库(建于解放初期,木柱砖墙结构)、清末民初民居建筑(纯木结构)等历史文化遗产,是杭州老城历史风貌尚存的街区之一。街区的保护规划不仅要求对有价值的单体建筑能保尽保,而且明确提出要求保留原有的传统建筑空间肌理关系。

总体而言街区内建筑单体特点如下:

1).建筑高度:街区内公建及住宅一至四层,无高层建筑;

2).耐火等级:保留及补形复建、改建的砖木结构、木结构,耐火等级按三、四级考虑,复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耐火等级按二级设计;

3).建筑材料:为保留街区传统建筑风貌,部分补形复建建筑屋面及外立面保留传统建筑做法,采用木构件。

2、存在问题

街区内建筑密度高,复建和保留的建筑在各区块内交叉分布,特别是一些保留修缮的木结构老建筑和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对照现行防火设计规范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消防疏散问题

街区内消防车道可以满足净宽4米要求,但由于平面历史肌理和地形所限,转弯半径和坡度难以满足普通消防车的通行;

2).消防间距不足问题

为保留传统街区风貌和平面肌理,历史街区中保留木构建筑之间,保留建筑与复建建筑之间无法达到规范要求的防火间距;

3).防火分区超面积问题

历史街区中部分保留建筑,梁柱、楼面、屋面均为木材,内部无法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防火分区。

3、解决方法

经与消防主管部门和业主多次沟通,对该街区的消防审批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三十一条的相关规定采取如下办法:

1).由规划设计单位制定消防设计专篇,对街区存在的消防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补强措施;

2).由今后街区的管理、使用方制定具体的消防保障方案,明确各方责任和落实各项消防措施;

3).以上消防设计专篇及消防保障方案由消防主管部门和规划主管部门邀请其他相关部门及消防安全方面的专家召开专题会议共同研究审查,形成正式文本,作为今后消防部门监督管理、执法的依据。

4、具体措施

大兜路历史街区的消防设计方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依据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在充分尊重、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格局和空间形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通过引入现代化的消防安全技术措施,增强和改善街区内的消防安全条件,以弥补街区内建筑无法完全满足国家现行消防技术标准的现实,实现街区内火灾“早发现、早处理、早疏散、早扑灭”的目标,确保消防安全,其主要措施如下:

1).对街区内的违章建筑、无保护修缮价值的建筑进行拆除;

2).清理、整饬街区内具有消防车通行基本条件的道路,确保道路的通畅,优化街区内道路和室外场地,改善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条件;

3).利用街区两侧道路的市政消火栓作为室外消火栓,保障充足的消防水源;

4).结合街区内原有的平面历史肌理,将街区内建筑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防火组团”;

5).在除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以外的人员密集建筑内设置自动喷淋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建立消防值班室,成立义务消防队,购置适合街区内通行的小型消防车辆,加强防火巡查和自防自救。

下面对其中针对历史街区实际条件提出的第4条和第5条措施作进一步说明。

为解决建筑防火间距过小的问题,我们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2.3条,提出“防火组团”的概念。通过上述第5条的补强措施,我们认为对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而言其火灾危险性将显著降低,因此将不同耐火等级的建筑均按照二级来考虑,并将建筑类型由上述条文中限定的住宅和办公楼推广到各种类型的建筑。在具体方案中我们还根据街区建筑的特点参照该条款作了适当调整:

按成组布置建筑占地面积不大于2500平方米划分防火组团,组团内建筑物间外墙间距不小于4米,组团之间建筑外墙间距不小于6米;有可燃构件屋檐时以檐口外边控制间距。组团之间或组团内部按上述要求控制间距确有困难时设防火墙分隔各防火组团或建筑单体,确因使用功能需要开设门窗洞口的,相对的洞口错开9米以上。各防火组团均两面以上临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宽度大于4米。

以上措施参考了杭州小河直街历史街区的消防设计思路,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小河直街目前基本完成了居民回迁和正常运营,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大兜路历史街区的消防设计及消防保障方案尚须经过消防等部门的最终认可并在实践当中接受进一步的检验。

5、回顾与思考

上述模式与其说是在满足技术规范和保护要求之间探求一种平衡,不如说是在两者之间达成妥协,最后的结果并不能令各方满意。消防部门认为消防安全仍是如履薄冰,使用方觉得补强措施给使用管理带来种种不便,设计方则认为街区风貌大打折扣。

实际上,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实施后,消防安全性肯定是有实质性提升的,最终将这种安全性提高到何种程度就是各方博弈的结果,而在这个过程中游戏规则的缺失无疑令各方感到无所适从。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