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用电安全技术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5: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施工用电安全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甘肃省陇东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甘肃 庆阳 745000;
2.长庆油田采油二厂工程项目管理室 甘肃 庆城 745100)
【摘 要】针对施工现场电气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本着“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从用电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两个大的方面来探讨如何避免或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用电安全;管理技术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Safety
Chen Xiang-feng1,Xu Jian-jun2,Sun Bo1
(1.Gansu Province, Longd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Qingyang Gansu 745000;
2.Changqing Oilfield Plant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Qingcheng Gansu 745100)
【Abstract】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for the electrical accident, in a "safe production, prevention-oriented" approach, the electricity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safety management and safety techniques to explore how to avoid or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electrical accidents.
【Key words】Electrical safety;Management techniques
触电事故是施工现场四大危害之一,但任何事故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人们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安全用电问题,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术,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就可以避免或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以后,也可以把损失最大限度的减少。下面将从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两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施工用电的安全性。
1. 安全管理
任何一个企业靠运气来管理安全是不科学的,必须要进行安全管理,从思想上、制度上、施工组织上、现场管理上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各项规定。
(2)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员业务水平、强化安全教育、严格持证上岗、杜绝违章作业。
(3)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其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且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
(4)定期性检查维修设备,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做好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5)一般情况下,不要带电作业;若必须带电作业,则必须按顺序进行操作,不得出现误操作。
(6)要采用合适的漏电保护装置;正确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正确使用安全电压。
(7)凡容易被人碰到的电气设备,周围应设围栏,悬挂警告牌。
2. 安全技术[2]
可用于防范潜在危险的技术措施主要有:外电防护、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开关箱、现场照明、防雷安全技术等。以下将结合规范 来探讨相关技术的要点。
2.1 外电防护。
(1)施工现场中,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都必须要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对此,《规范》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2)外电防护就是当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安全距离时,必须采取的绝缘隔离防护性措施。如设置遮拦、栅栏、警告标志牌等。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用线路暂时停电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监护。此外,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亦需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
(3)防护遮拦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避免遮拦断裂、歪斜、变形等,网状遮拦的设置还须考虑成年人手指可能伸入网内等的因素。
2.2 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当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或击穿事故时,平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以及与之相连接的金属结构便带有电压,人体触及时就有触电的危险。减少或避免这类触电事故的技术措施有:保护接地、保护接零、装设漏电保护器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线路接地、接零保护形式常采用TT或TN系统。
2.2.1 TT系统。
在TT系统中,用电设备可接近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单独接地,设备发生一相漏电事故时,人体触及所承受的电压接近110伏,与无保护接地时的220伏事故电压相比,危险性已大大减小。但是,TT系统并不能将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由于发生一相漏电事故时故障电压较大、电流较小,不足以使自动空气开关跳闸或熔断器熔体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TT系统难以推广。
2.2.2 TN系统。
(1)TN系统是电气设备金属外壳采取接零措施的系统,根据零线N和保护线PE的不同安排,TN系统可分为TN-C、TN-S、TN-C-S三种形式。
(2)TN-C系统的N线和PE线合并成一根线,叫保护零线PEN,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与PEN线相连。故障时PEN线流过短路电流,促使保护装置迅速地切断电源。但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零线对地呈现电压,若负载严重不平衡可导致触电事故。此外,若PEN线断线时,在断线点后的设备外壳上,可能出现危险电压。
(3)TN-S系统的N线和PE线分开设置,所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只与PE线相连,PE线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通过,因此不会对接在PE线上的其它设备产生电磁干扰。N线断线也不会影响PE线的保护作用。
(4)TN-C-S系统的前面部分为TN-C系统,后面部分为TN-S系统,兼有TN-C系统和TN-S系统的特点,保护性能和投资介于二者之间。
(5)上述的所有系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但在三相负载不平衡,建筑施工工地有专用的电力变压器时,必须采用TN-S系统。特别是在爆炸危险场所,为避免电火花的发生,更宜采用TN-S系统。
(6)若建筑单位采用TT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继续采用TT系统,避免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混接造成危险。
2.3 配电箱、开关箱。
配电箱是电源与用电设备之间的中间环节,开关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端,是用电设备的直接控制装置,它们的设置和运用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
2.3.1 配电原则。
(1)“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三级配电”是由总配电箱(一级箱)或配电室的配电柜开始,依次经由分配电箱(二级箱)、开关箱(三级箱)到用电设备。“两级保护”主要指采取漏电保护措施,除在末级开关箱内加装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中再加装一级漏电保护器,总体上形成两级保护。
(2)开关箱“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锁”原则。
其含义是: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开关箱内必须加装漏电保护器,该漏电保护器只能保护一台设备。另外还应避免发生直接用漏电保护器兼作电气控制开关的现象。“一闸”是指一个开关箱内设一个刀闸(开关),也只能控制一台设备。“一锁”是要求配电箱、开关箱箱门应配锁,并应由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h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
2.3.2 相关要求。
(1)总配电箱应靠近电源,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
(2)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常温、无热源烘烤、无液体浸溅等的场所,且周围应有足够2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
(3)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
(4)各箱体外形结构应能防雨防尘,导线的进、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
(5)对箱内进行定期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8)除了在电气故障的紧急情况外,必须按照下述顺序操作:
送电操作顺序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停电操作顺序为: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2.4 其它技术要点。
(1)在坑、洞、井内作业、夜间施工或其它自然采光差的场所,应设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或混合照明。停电后,操作人员需及时撤离的施工现场,必须装设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
(2)照明电源应独立设置,与设备电源分开。
(3)照明灯具与易燃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距离不够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4)配电线路室外的敷设方式主要有架空线、电缆。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必须设置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3. 总结
电能在形态上不具有直观性,且转换为其它能量的速度又非常之快,每例事故的发生都来的十分突然,令人猝不及防。因此我们一定要本着“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从管理上和技术操作上严格安全用电。对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采用三级配电系统;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采用两级漏电保护系统。
参考文献
[1] 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S].
篇2
[关键词] 建筑现场; 临时用电; 安全技术
建筑现场临时用电,为整个建筑工程高效稳定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具有临时性、危险性、移动性、易损性、复杂多变性等特点。由于受工程建设工期的限制,临时供电系统必须在工程结束后马上从施工现场拆除,具有明显的临时性;建筑现场往往多个施工工种齐头并进、场内人员设备进出频繁,极易接触到临时供电线路发生触电危险,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临时用电系统结构复杂,各类供电线路还要随着工程建设的进度不断延伸,从而使临时供电系统具有多变性的特点;由于施工的不同阶段所需的机械电气设备不同,临时供电系统负荷容量波动大,要求临时供电系统具有较高的调节能力。建筑现场临时用电的这些特点使得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容易造成电气事故,因此在建筑施工全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用电安全防护,加强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管理,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进行。
1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管理常见问题
1.1设备专用的保护零线连接不牢
在建筑现场,我们发现很多临时用电系统在初期是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的,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因素使得设备专用的保护零线出现了连接不牢,负责临时用电系统的技术人员若不认真,没有经过严格的用电安全检查就投入到施工过程中,就有可能造成设备保护零线接线不当,当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或者电气设备外壳出现带电现象时就会失去安全保护,在施工用电过程中极容易导致施工人员发生触电事故。
1.2配电箱系统不按规范要求设置
在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规范中,施工临时用电系统设计为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系统,而且明确规定总配电箱应设计在靠近供电电源附近,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的集中区域,但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仍发现,多数建筑现场,除了总配电箱有合理的设置外,分配电箱等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如有的将开关箱、分配电箱混用,这样一旦发生漏电危险后,分配电箱起不到跳闸保护的作用,不但降低了临时用电供电技术的可靠性,还会危及电气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3保护零线的引出点不合乎规范
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要求,由专用变压器提供的临时用电TN-S接零保护系统中,各类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必须与保护零线进行有效连接[1]。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常发现有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保护零线的引出方式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保护零线的引出点不规范,比如有的将临时用电的保护零线从总配电箱的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的负荷端引出,这样引出的保护零线使用电设备在出现用电故障时失去了应有的保护作用。
2提高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水平的综合措施
2.1建立健全各种用电安全规章制度
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用电安全规章制度,完善和制定各项临时用电安全组织措施,完善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落实各项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加强电气防火措施,做好临时用电安全的现场管理,并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经常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用电安全培训,提高现场工作人员安全用电技术水平。完善和加大各种施工用电软硬件的投入,如加大绝缘工器具、绝缘防护用品的投入。在日常施工中,对于用电安全要善于自查自纠,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进行整改。与施工单位相关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各种用电安全规章制度,用电安全技术监督和检查要经常进行,严格履行各种管理职责,严格执法,依法行使各项监督权利。
2.2对用电组织进行规范设计和施工
在建筑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要求对用电组织进行规范设计和施工。建筑工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由专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综合分析详细编制,并制定详细的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电气防火措施,经过建筑现场施工单位电气专业的管理者以及技术总监理工程师共同审阅批准后,才能按设计实施方案。对临时用电的线路以及配电箱进行安装施工时,应严格执行临时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的规范要求,比如:在临时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中要确定临时用电的电源进出线路径、配电房地址、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具体安放位置;详细绘制出现场施工时临时用电的总配电平面图、立面图;临时用电中室外架空裸导线的最大弧垂点距离地面的安全距离要超过4米,室内线路的布设和地面的安全高度要超过2.5米,临时用电时电缆埋地布设深度要超过0.7米[2],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预测到周围环境容易造成电缆受到磨损,应加用电缆套管以保护电缆,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认真检查电线及电缆套管是否完好无损。
2.3加强用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的日常维护
施工现场用电线路及用电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期间,应指定专业电工全程负责,随时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接地线和用电设备的连接是否牢固;线路是否达到安全距离的规范要求;用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的绝缘状态是否符合要求;各级漏电保护器的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规范;有关用电设备的避雷情况是否良好等。建筑施工结束,立即按规定将有关线路和用电设备拆除。
综上所述, 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管理关系到人身安全和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有关建筑单位应引起高度重视。在针对用电安全问题加强防范措施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建筑施工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建筑现场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管理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并通过安全培训等措施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用电技术水平,有效避免或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为整个建筑工程的高效稳定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 严力,孙晓美,包赫亮,等. 浅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防护措施[J].安全,2011(3):39-40.
[2] 李兴凯,董春玲. 浅谈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工作[J]. 价值工程,2010(27):128.
篇3
充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现场临时安全用电综合防护体系制度,有效保障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避免施工人员触电伤亡和电气火灾等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高效、优质、高速的建设发展。关键词 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防护;配电箱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施工现场离不开临时用电,临时用电是建筑施工重要能源动力载体,如施工现场临时照明、施工机具、工程机械设备等,均需要电能作为动力支持。电能在给建筑施工现场带来巨大便捷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和危害性,尤其是随着建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种类多、负荷大、施工场所较为复杂、工作环境不固定等特点,在电气元件设备与电线电缆的选配、电气线路的敷设与设置等方面均存在典型的短期临时行为,加上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对安全用电认识不足,侥幸心理较大,易引发触电伤亡事故,已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被建设部列为建筑施工企业五大伤害。因此,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加强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按照规范用电,是保证整个工程高效稳定建设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 1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主要特征
1)短期临时性。建筑工程根据其建设规模等因素,其施工工期有很大差异,小的工程其施工工期仅有几个月,而建设规模大的工程其施工工期通常需要好几年。待工程施工竣工后,一些施工临时用电设施就需要拆除,因此,建筑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具有明显的短期临时性。
2)用电负荷的不稳定性。随工程施工建设的不断进行,不同施工工期和施工项目其临时用电负荷相差较大,也就是说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负荷存在很大不稳定因素。
3)施工临时用电设备存在流动性。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机械设备存在较大的周转性、移动性、以及共用性,伴随着施工的进一步进行和施工工序内部的进一步开展,施工机械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等使用变化频率较大,如不采取完善的安全用电防护措施,施工现场很容易发生人员触电伤亡事故。
4)危险性较大。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较为恶劣,施工电气设备、配电线路等易受工程是施工外界的影响和侵害,同时大多数工种间又存在同步交叉作业情况,极易造成施工人员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2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典型安全隐患
建筑施工现场由于其施工外部影响因素较多、外部环境比较恶劣,风吹日晒、雨淋水溅、尘土飞扬等是造成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绝缘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建筑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缺乏必要的安全用电知识,对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修等经常出现违反安全规程操作等,同时自身又处于潮湿环境中,皮肤湿润,容易引起人体阻抗发生下降,进而引起施工人员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建筑施工现场用电的短期临时性较强、施工用电负荷的波动性较大,加上施工现场机动车辆的运行、机械设备的广泛使用,极易发生对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冲击、撞击、以及振动等影响,导致施工用电设备和临时性线路发生绝缘性能下降和损坏,接地可靠性降低,进而引起严重的触电事故发生。
3 临时安全用电综合防护措施
1)编制完善的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建筑施工现场,对于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用电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的临时用电系统,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完善的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要确定临时用电电源进线、配电房、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以及供电线路的位置、容量规格和走向,并绘制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立面图、电气主接线图、以及开关箱系统图等。
2)按照安全规程认真组织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技术规范,确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的敷设方式(包括架空、埋地敷设两种)。对于室外架空线路而言,其最大弧垂与地面间的安全距离应确保在4.0 m以上,室内架空线路其距地面的安全高度应确保在2.5 m以上;电缆线路其最大弧垂与地面间的安全距离应确保在2.5 m以上。室内临时照明灯具其安装高度应确保在2.4 m以上,而室外临时照明灯具其安装高度应确保在3.0 m以上。电缆埋地敷设时,其埋深应不小于0.6 m,对于经过道路等易遭受外部破坏力损伤的场所应加设保护钢管等,确保电线及电缆绝缘层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具有良好性能。
3)严格采用三级配电系统。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严格采用三级配电系统,即: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系统,应按照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来进行用电系统规划,实行从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三级配电防护控制。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总配电箱下分设多个分配电箱,每个分配电箱下又设置多个开关箱,每台施工用电设备均由其独立的开关箱进行单独控制。开关箱通常设置在设备旁边,一旦用电设备发生故障,工作人员可以操作对应开关立即切断设备电源,避免事故发生和扩大。
4)严格控制配电箱安装尺寸。分配电箱与开关箱间的安全使用距离不应超过30 m,开关箱与其所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间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 m。为了便于操作和安全防护,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其下底面与地面间的垂直距离应控制在1.3 m~1.5 m范围内;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其下底面与地面间的垂直距离应控制在1.3 m~1.5 m范围内。配电箱安装位置应采取防水防潮措施,不得在操配电箱前方堆放施工材料等影响配电箱的正常操作。
5)采取多级保护。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通常采用的两级保护,是指至少应设置总漏电保护和开关漏电保护两级配合保护。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应按“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保护原则设置保护,即一台电气设备应配置一个专用的开关箱,在开关箱内部应设置一个刀闸开关和一个漏电保护器相互搭配保护。总配电箱和开关箱间的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进行认真计算,合理搭配,形成完善的分级分段保护系统。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气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 mA,且其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不大于0.1 s。
6)采用透明漏电断路器。透明漏电断路器有明显可见分断点,避免了操作人员误操作,透明漏电断路器基本功能作用和一般的低压断路器是一样的,不过在此基础上,利用剩余动作保护装置的相关原理,可以在关键时刻断开电流,起到保护电路,同时最主要的是保护人身安全。
7) 开关箱采用双层门。由于施工现场施工设备较多,设备操作人员不持有特种作业人员电工操作证,为避免触电、误操作发生,开关箱采用双层门形式,第一层门设备操作人员可以打开,用于使用设备时停、送电操作,第二层门只能由持有特种作业人员电工证的维修电工打开,用于对开关箱内接线、维修。开关箱采用双层门,能够有效防止操作人员或其他施工人员触电、误操作事故的发生,避免了人身、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8) 使用漏电保护器测试仪对漏电保护器进行定期检测。漏电保护器性能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设备操作、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通常情况下,漏电保护器性能是否合格,只能由施工现场维修电工,对漏电保护器试验按钮进行漏电动作检测,这样的检测方式不能准确的显示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漏电保护器测试仪能够测试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电流、漏电不动作电流以及漏电动作时间,确保了漏电保护器性能的精度,使用电设备操作人员安全得到了更好保证。
4提高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水平的综合措施
4.1建立健全各种用电安全规章制度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用电安全规章制度,完善和制定各项临时用电安全组织措施,完善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落实各项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加强电气防火措施,做好临时用电安全的现场管理,并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经常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用电安全培训,提高现场工作人员安全用电技术水平。完善和加大各种施工用电软硬件的投入,如加大绝缘工器具、绝缘防护用品的投入。在日常施工中,对于用电安全要善于自查自纠,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进行整改。与施工单位相关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各种用电安全规章制度,用电安全技术监督和检查要经常进行,严格履行各种管理职责,严格执法,依法行使各项监督权利。
4.2对用电组织进行规范设计和施工在建筑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要求对用电组织进行规范设计和施工。建筑工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由专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综合分析详细编制,并制定详细的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电气防火措施,经过建筑现场施工单位电气专业的管理者以及技术总监理工程师共同审阅批准后,才能按设计实施方案。对临时用电的线路以及配电箱进行安装施工时,应严格执行临时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的规范要求。
结束语 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现场临时安全用电综合防护措施,对控制和提高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整体安全水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提高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使用水平的技术措施除了上述几条外还有诸多技术措施,为此,在实际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不断探索和总结,确保整个建筑工程高效、优质、高速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Abstract: The life of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related to construction personnel and property safe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form,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Construction safety is no small matter, all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ersonal safety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then small security issues, we must make every effort of run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gh housing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construc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建筑高度不断增加,“第一高楼”的记录屡屡被刷新,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不断完善和改进,呈现了许多新特点和亮点。施工特点主要表现在“高、深、长、密”这几个方面: “高”指层数多、高度高,工程量大,技术复杂,露天、高空作业多,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高空安全防护要求严,垂直运输量大,防火、通讯联络、用水及建筑垃圾的处理难度大。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操作人员高流动性,生产工艺过程、操作场地不断变化,建筑施工为高风险性与意外倾向性行业。“深”指基础埋置深度深。为保证高层建筑地下埋深嵌固要求,设计地下室作为人防层、设备层、地下车库及辅助用房,基础埋深通常在室外地坪5 m 以下。“长”指施工周期长。施工工期在2 年左右,跨越冬季和雨季,冬、雨期季节性施工工效低、投入大,建设单位工期要求紧。必须周密细致的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方案设计和施工组织技术经济分析,合理布置组织施工,缩短工期。“密”指施工工序多、配合复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多,施工准备工作量大,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市区内施工用地紧张,周边环境复杂。必须周密设计,合理安排现场临时设施工程,加快周转,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和材料、设备的储存量。
2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建筑施工伤害事故的诱因: 因其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变性,致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全面性、全员性、持续性、全过程性,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松懈。从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入手,主要对诱发安全施工的深层次的管理因素进行分析。
3 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1) 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工作环境
的不安全状态。
2) 间接原因。管理制度因素; 教育; 管理体制; 技术因素。
3) 分析。采用因素分析法将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得出,间接因素导致的事故频率高于直接因素导致的事故频率, 诱发事故的直接原因中,物的因素危险性最大,其次是人的因素和工作环境因素。a. 人的不安全行为。情绪化:受生理及心理的影响,受到不公平待遇,人最易情绪化,会产生泄愤情绪,导致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监督。习惯主义: 以自己一贯的错误习惯,不学习,不接受教育,随心所欲,坚持“习惯性犯错、习惯性违章。经验主义: 以以往的做法没导致事故发生为经验,不求改进,存在侥幸心理。b. 物的不安全状态。物具有潜在的破坏能力,随着时间、操作工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原因。c. 工作环境的不安全状态。高度重视工作环境,不能按照生
活环境的习惯处理工作环境中的问题,不可疏忽。d. 管理因素。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物及工作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存在缺陷造成的。以科学管理为突破点保证高层建筑施工安全。
4 安全管理方法及对策
4. 1 目标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企业建立高素质的稳定的安全技术干部队伍,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的管理,确保施工安全的顺利进行。
1) 力保控制目标,争取完成计划目标。2) 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明确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由公司安全科负责监督执行,各级、各部门、各项目经理部组织实施。
4. 2 安全技术措施
4.2.1施工组织设计
1) 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技术保证措施,必须渗透分解到每个施工阶段的每个分项工程。2) 新工艺、新技术、新施工方法、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提出安全技术操作要求。3) 消灭危险作业、改善劳动条件、减轻笨重劳动、消除噪声、治理尘毒和提高文明施工水平提出治理措施。4)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后,涉及安全的设施和措施不得擅自更改,若更改必须报原审批单位重新审批。
4. 2. 2 专项安全方案
脚手架工程、吊篮、吊架、安全通道、“三宝、四口”及“临边”安全防护措施、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大孔径人工扩底桩基础、模板工程、施工用电、起重吊装、外用电梯、门式架、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除作业等特殊工程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有计算书,并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4. 2. 3 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1) 开工前,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向参加施工的工地负责人、工长和职工,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 单项工程施工前,向工地负责人、工长进行重复交底,就安全技术措施的具体内容和施工要求,详细交底和讨论,使执行者充分理解,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打下基础。3) 安全设施、防护设置列入任务单,落实责任到班组或个人,实行验收制度。4) 安全技术措施检查落实。项目技术经理、执法经理、施工负责人( 工程部长、技术部长、工长等) 、编制者和安全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违反安全技术措施规定的行为,发现和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的不足,使其更完善、更有效。5) 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建立与经济挂钩的奖罚制度。
篇5
【摘要】许多建筑公司在用电问题上,忽视安全管理,存在电气安全隐患,本文提出建筑施工用电应加强用电安全措施和加强管理。
【关键词】建筑用电;管理
“电”是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能源,在建筑施工现场,“电”也是一个重大的危险源,而很多施工现场,在“安全用电”设施上存在薄弱环节,从而导致触电和其他生产事故的发生。
施工现场离不开用电,工程设备、施工机具、现场照明、电气安装等,都需要电能的支持。随着建设项目高科技含量和智能化的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和自动化的不断改进。用电场所更加广泛。电力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强的破坏力。
施工现场由于用电设备种类多、电容量大、工作环境不固定、露天作业、临时使用的特点电缆敷设的特点和电路配套设置临时使用等易存在短期行为,容易导致触电伤亡。因此,加强对临时用电管理,按照规范用电,是确保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1 建筑用电安全隐患
建筑施工现场外部环境条件比较差,因此在建筑施工时,必须降低用电安全风险。电气施工中经常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
1.1 施工现场环境复杂,风吹日晒,尘土飞扬和季节性的阴雨潮湿,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下降;同时,夏季炎热多雨,人体出汗绝缘电阻下降,而许多人又是非专业的电气人员,电气安全知识缺乏,有的甚至违章作业,所有这些都容易导致电气故障及触电伤亡事故。
1.2 电气设备的多样性和工作状态的不稳定性。
1.3 一般单体建筑的设计通常采用TN系统的电源,并对整个建筑做等电位连接,而一般建筑施工工地不做等电位连接,特别是从低压网供电且采用TN 一 C 系统时,由于负载不平衡或用电设备及线路的绝缘损坏而导致金属外壳所带的高电位会沿PEN线传播到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上,和在高潜力所带来的PEN线沿线蔓延到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此时, 由于整个建筑工地处在总等电位连接的保护之外, 设备金属外壳上的危险高位很容易引起角电伤亡事故。
2 电气安全措施
2.1 供电电源的接取。建设和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电气安全技术规范》等国家有关标准,按临时用电负荷计算,根据负荷中心,是不是靠近电网超负荷的适用原则。向供电局申请,在公用低压配电的适当网点设置临时总配电装置。
2.2 供电系统的选择。由专用变压器供电的施工现场,应适当使用TN - S系统供电,而由公共低压、电网供电时宜采用TN – C-S系统供电。
2.3 接地和等电位。连接施工现场和可靠的电力供应系统的保护接地措施后,施工队伍对所有金属结构设备及各种金属部件(包括塔式起重机,电梯,井架地面上的正确实施,新的建筑物和地面杆等)作可靠的总等电位连接。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火灾和触电事故的可能性。
2.4 线路施工现场安装及电力线多为临时室外线路铺设,易受机械损伤和环境条件影响。因此,安装及线路铺设要注意以下几点:严格规范使用支架安装在杆上或墙上,必须符合设置的安全距离。在地面上的电缆线应该穿铜管埋地,以避免冲击和碾压,严禁线路不经过配电箱、开关等隔离电器直接从公用电网或附近线路上引起或搭 接;
2.5 开关和配电箱的选择:无论施工工地选用何种供电系统,电气线路和设备的绝缘很容易损坏,因此所有的电气设备及线路必须得到漏电保护。配电箱中的总开关必须选用能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四极开关。单相回路应采用两极开关;工地常用的起重机、卷扬机等用电设备常因紧急情况须紧急停车, 因此必须在设备配电箱中设紧急开关以迅速及时地断开电源;工地用电设备的多样性要求适当放宽相应开关和保护电器的选择容量, 以满足各种用电设备的需求。
2.6 加强线路和设备维护及管理。现场布线和设备安装和变动频繁,用期间应由专业电工负责,定期检查,主要项目有:线路是否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线路和设备绝缘转台是否良好,接地线和用电设备PE线的连接是否可靠;熔体额定值和断路器整定值是否准确,各级 漏电保护器是否有效动作、级间保护是否匹配,工程完毕立即拆除线路及设备。
2.7 进行符合计算。每个项目开始前,要进行施工现场负荷统计计算,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选择适当电器类型和电线。要满足电力需求也可以保护可靠动作。电线和电缆应根据使用环境条件,通过负载电流的大小,按其承载能力,机械强度,电压损失,经济电流密度等选择。
2.8 合理安排施工设备的位置。合理规划电气设备的具置,如起重机,搅拌站等应力求集中,便于管理和控制,减少事故发生。
2.9 安装漏电保护装置。首先,漏电保护装置选择要正确。建筑工地风险大,应具有高灵敏度的保护装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同时规定,开关箱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就是说,临时用电应在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分别设置漏电保护器,形成用电线路的两级保护。漏电保护器要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总配电箱的保护区域较大,停电后的影响范围也大,主要是提供间接保护和防止漏电火灾,其漏电动作电流和动作要大于后面的保护。因此,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电流动作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的功能。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不小于0.1S,对搁置已久重新使用和连续使用一个月的漏电保护器,应认真检查其特性,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
3 日常维护与检查
对现场的用电设备、供电设施、线路等进行经常性巡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3.1 持证上岗,用电设备、闸箱等的接线、日常维护检查均须由取得相应资格的专职电工进行操作,并作好巡视、维修记录,严禁无证上岗。
3.2 定期对用电设备、供电线路、设施等的绝缘进行检测,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立即停止使用进行维修或更换。
3.3 定期对供电系统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3.4 大风、雨雪,前后对整个施工现场的供电系统及用电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后再投入使用。
4 结束语
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纸,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工程需要,确定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数量。在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地下管线、周围建筑物等情况后,确定线路的选择和各种设备的选配。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虽然是多变的、复杂的,只要我们针对其中的主要环节,加强控制、检查,使其纳入规范化管理,相信我们一定能消除用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证施工生产顺利、有序、安全的进行。
篇6
摘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成为建筑业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施工管理当然离不开“管”和“理”。要“管”好人手的分配,也要“理”顺施工的程序。要随时纠正施工现场各种违章、违反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及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的倾向性。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是基层施工技术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
关键词:建筑 施工 安全 管理
1、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
要做好每项工作,都必须在工作前对这项工作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对于建筑施工工程,也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充分了解工程概况,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了解工程情况,盲目工作,等于赤手空拳去打仗。要顺利开展工作,必须有备而战。
1.1劳动组织准备:劳动组织准备的范围既有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动组织准备,又有大型综合的拟建建设项目的劳动组织准备,也有小型简单的拟建单位工程的劳动组织准备。
1.2物资准备:材料、构配件、制品、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些物资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安排运输和储备,使其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1.3技术准备: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由于任何技术的差错或隐患都可能引起人身安全和质量事故,造成生命、财产和经济的巨大损失。因此必须认真地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1.4施工现场准备:施工现场是施工的全体参加者为夺取优质、高速、低消耗的目标,而有节奏、均衡连续地进行战术决战的活动空间。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主要是为了给拟建工程的施工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和物资保证。
1.5施工的场外准备:施工准备除了施工现场内部的准备工作外,还有施工现场外部的准备工作。其具体内容如下:
(1)材料的加工和订货。
(2)做好分包工作和签订分包合同。
(3)向监理部门提交开工申请报告。
2、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原因
2.1建设单位将建筑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发包给不够资质或能力的单位甚至非法的个体承包商,或没有向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完整的地下管线、水文观测、气象以及相邻建筑物的资料。这可能导致施工中挖断管线、损伤地下设施和影响场内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2.2勘察、设计单位不按进行勘察或设计,或改变勘察设计文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使勘察设计成果存在缺陷,不能保证建筑物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而工程监理单位未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的审查,在施工过程中也没有对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措施的情况进行认真监理,发现事故隐也未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整改和消除。
2.3随着国家基建投资的不断加大,建筑企业准入政策的调整,使得施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施工队伍不断扩大。尤其是最近几年,个体建筑业迅猛发展,施工企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由于施工单位是建筑安全活动中处于主体和核心的地位,建筑安全问题主要出在施工单位的身上。主要表现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对新工艺的认识和准备不足;市场行为不规范等方面。
3、加强施工队伍的组织
作为一个管理员都必须了解每一个施工班组以及施工人员的基本情况,与他们建立良好的班风,使之自觉遵守施工规则和执行安全的规范,并自始至终地遵守这一集体无形的准则。
4、施工过程中抓好安全生产
4.1制定目标,建立体系--安全环境文化。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不仅要严格按照合同履行业主提出的“质量、工期、投资”的“三控”要求,同时必须落实好对整个工程安全生产的全方位控制。为此在工程动工之前,承包单位提出了安全生产创“六无”的高标准管理目标,即实现“无重伤、无死亡、无坍塌、无中毒、无火灾、无重大机械事故”。
4.2确定重点,加大投入--安全物质文化。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投中肆意压价,甚至将发包价格低于成本价格。对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费用的不予认同拒绝支付合理的安全费用为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强求施工单位不合理的工期要求,而施工单位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和工期,把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生产上,设备和安全防护措施落后、工人劳动条件得不到有效的改善。施工场地的变换以及施工阶段的变化,导致施工用电线路改动工作量巨大。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始终严格执行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要求,临时用电针对不同施工阶段和不同专业特点,均编制有专项设计方案,坚持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电箱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制,照明、动力分别设置,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在施工现场及临设范围设置防雷系统,保证雷雨季节施工作业及居住环境的防雷安全。对于施工现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要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要求进行严格检查和控制,防止和减少事故,对现场起重机械(塔吊、汽车吊、履带吊等)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进行规范,加强对起重设备的安装、报验管理,同时还要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其具备安全作业知识,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4.3全面防御,重点监控--安全行为文化。总承包项目经理部经常组织员工安全生产政策和法规,教育干部员工深刻领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同时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有针对性提出各个施工阶段的安全要求,包括临时施工用电、深基坑围护、高支模、高空吊装等专项设计和安全技术方案,制定和下达冬季、雨季施工、防雷、防暑、防台风等季节性专项安全措施,保证安全教育普及到施工现场的每位员工。落实有针对性的各类专项防范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存在的薄弱环节,严防高处坠落,对于高支模、深基坑、大型机械设备、大负荷用电设施等部位,定期监测,专人负责;对于高温、高湿、台风、易燃易爆等恶劣施工环境,制定周密的应急预案,管理到位,落实到人。
5、强化质量管理的措施
在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通过内审程序,可不断自我改进和完善体系方面的缺陷,而且,还能借助外审的力量,找出管理中的不足和缺点,从而达到纠正和改进的目的。通过ISO9000标准的贯彻、运行和贯标认证,使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得到了全方位地提高,思想中有了管理的意识,有了向管理要效益的意识。
篇7
关键词:安全管理预防事故措施
一建筑业项目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建筑业的安全事故绝大部分发生在施工现场,可以说,施工项目是事故发生的发源地。
因此,我们必须对我们的项目安全管理模式是否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是否符合项目管理的特点、是否满足国家和行业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认真分析,从而,达到改进或更新项目安全管理模式的目的。
(二)安全管理事故的原因分析
1.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所谓人的原因,是指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人在生产活动中,具体不安全行为有:操作错误(启动操作不给信号、忘记关设备)、奔跑作业、送料过快、以不安全的速度作业;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的摆放不安全;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在起吊物下停留作业;机器运转时加油、清洁、修理;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未使用防护用品;不安全着装;工作时说笑打闹、带电作业等。
2.物(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对建筑行业来说,“物”包括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材料、半成品、燃料、施工机械、机具、设施等。不安全的情况有:施工电梯的限位失灵,造成冒顶;塔吊的钢丝绳脱丝;未及时更换,造成钢丝绳断裂,掉物坠落;电锯等用电设备电线老化,造成电线失火等。
3.不良的生产环境对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直接引起的。但不考虑客观的情况而一概指责施工人员的“粗心大意”、“疏忽”也是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还应当进一步研究造成人的过失的背景条件,即不安全环境,如照明光线过暗或过强导致作业现场视物不清;作业场所狭窄、杂乱;地面有油或其他影响环境的东西等。与建筑行业紧密相关的环境,就是施工现场。整洁、有序、精心布置的施工现场,事故发生率较之杂乱的现场肯定低。到处是施工材料、机具乱摆放,生产及生活用电私拉乱扯,不但给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会引起人的烦躁情绪,从而增加事故隐患。当然,人文环境也是不能忽略的。如果某企业从领导到职工,人人讲安全,重视安全,逐渐形成安全氛围,更深层次地讲,就是形成了企业安全文化,那么这个企业的安全状况肯定良好。
4.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直接的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都与管理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管理不善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安全奖惩机制等措施减少甚至杜绝。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通过提高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建立完善的设备保养制度、推行文明施工和安全达标等活动予以控制。对作业现场加强安全检查,就可以发现并制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常见的管理缺陷有制度不健全、责任不分明、有法不依、违章指挥、安全教育不够、处罚不严、安全技术措施不全面、安全检查不够等。
二 项目安全管理模式
(一)全员安全管理模式
1.注重培育全员安全文化
这种全员安全管理模式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管理,因此,其安全文化应该是全员安全文化。形成新的安全文化就是要培育全员安全文化。全员管理不仅包括总承包管理人员、分包管理人员和全体工人,还应包括业主、设计、监理及社会相关方。
作为总承包方,要积极调动和发挥相关各方安全管理的监督作用,使安全管理成为压倒一切的工作。当然,首先要充分调动本单位全员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安全文化。只有形成全员安全文化,才能营造安全生产的氛围,保障人员安全。全员安全文化是新的项目安全模式的核心。
2.全员安全管理模式的四个转变
全员安全管理模式与传统的项目安全模式相比,有四个转变,分别是:变单纯的安全专业人员的岗位安全管理为全员参加的体系安全管理;变单纯的安全管理为安全管理与进度、工序穿插和施工方法紧密结合的综合管理;变以点为主的间断的、静止的管理为线面结合的、连续的、动态的管理;变并行的安全与生产两条线为安全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安全生产一条线。三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防措施与对策
1以法治人:按照《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来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2以制度管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制的设置,要结合建筑安全的特点,按建筑工程项目的大小配备必要的安全管理人员,以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
3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筑工地上农民工必须先进行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方可上岗作业。对变换工种的工人要进行新岗位的操作规程的安全操作方法、安全技术知识等的教育培训为一体,实行“一条龙”管理,未经培训人员不得上岗,切实解决 “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行为欠规范、安全措施乏力”等问题。
4预防事故的技术措施:为了达到预防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的效果,应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 规范脚手架搭设。纠正架体与建筑结构固定的作法,设置首步固定;纠正和补全横向扫地杆;对架体进行内封闭和立面全封闭;规范立杆基础的设置;禁止违规劣质管材和劣质脚手板的使用;杜绝卸料平台未独立设置;正确引导新门型脚手架按国家建筑安全规范搭设使用;严禁钢管、毛竹混播;淘汰毛竹脚手架。
(2) 规范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和拆除。高度重视支撑系统搭设的稳定性,严控立柱对接、严控支撑选材和立柱垂直度、严控主柱违规垫砖,严控纵横向水平支撑的规范设置和材质,严惩钢木混支,严惩违规拆除模板支撑系统,高度重视和严管高支模的规范搭设和拆除。
(3) 高度重视基坑支护。规范基坑的开挖和临边洞口的防护,加强对基坑及基坑周边的监测,并按规定建档;重视机械、气瓶、潜水泵用电等的安全规范操作。
(4) 规范临边洞口及出入口的防护。落实使用工具化、定型化防护产品,重点抓电梯井口按规定使用工具化、定型化防护门;重视戴安全帽和高处作业系安全带;督促按规定使用合格的安全密目立网、水平网、安全帽和安全带。
(5) 规范现场施工用电。重视采用TN-S系统,确保专用保护零线被用电设备使用;重视“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和落实“一机一间一漏一箱”;重视总配电房的规范设置;重视漏电保护装置参数的匹配;规范使用合格的标准配电箱,正确出入配线;抓现场配电线路的规范布设;高度重视外电防护和懂行持证电工的配备。
(6) 规范现场施工机具的防护。如塔吊、井架、物科提升机、圆盘锯、电焊机、搅拌机、水磨机、潜水泵等的安全防护。要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提高它的使用期限和效率。
(7) 规范井字架的搭设。规范架体与建筑结构的刚性连结;重视限位保险装置的设置;重视吊篮的防护;重视架体的稳定;抓卸料平台的独立搭设和稳固严密;抓首层落实设一单向门,避免兼作通道;严管架体违规一次到位超高搭设。
(8) 规范塔吊和外用电梯的搭、拆和使用。确保塔吊和外用电梯由具备搭拆资格证的专业队伍进行搭拆;严管司机、指挥和司索的按规配备和持证上岗的落实,严防违规搭拆和操作,重视设备的防护,重视保险装置的有效动作,重视接规定要求资料建档。
(9) 设置安全警示装置: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牌等装置,重视现场防火和施工现场标牌的设置。
(10) 加强和规范现场文明施工。重视文明施工意识宣传,抓现场场容场貌、硬地化、通道、材料堆放、工完场清、排水系统、封闭治理,高度重视和规范生活设施。
(11) 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统一采购合格防护用品,妥善保管,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也是预防事故、减轻伤害程度的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
(12) 季节性安全技术措施,由于季节性施工造成事故的突发性较强,应从防护、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四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 安全目标管理
1.1 控制伤亡事故指标。
1.2 施工现场安全达标,施工期间达到《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合格要求。
1.3 文明施工,制定施工现场全工期内总体和分阶段的目标,并要进行责任分解落实到 人,制定考评办法,奖优罚劣。
2 文明施工
在工程施工期间,施工现场都能做到地坪硬化、场区绿化、五小设施(办 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浴室)卫生化、材料堆放标准化等文明施工的标准。
3 安全技术交底
任何一项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之前,工程技术人员都应根据施工组织 设计的要求,编写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由施工员对班组工人进行交底。接受交底的工 人,听过交底后,应在交底书上签字。
4 安全标志
在危险处,如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 、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都必须按规定悬挂 醒目的安全标志牌。
5 季节性施工
建筑施工是露天作业,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很大,因此,在施工中要针对季节的变化制定相 应的施工措施,主要包括雨季施工和冬季施工。高温天气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6 尘毒防治
建筑施工中主要有水泥粉尘、电焊锰尘及油漆涂料等有毒气体的危害,随着工艺的改革,有 些尘毒危害已经消除。如实施混凝土以后,水泥污染正在消除。其他的尘毒应采取措施治理 .施工单位应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 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五小结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除以上进入现场的安全规定外,还有地面及深坑作业的防护;高处及 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施工用电安全;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 、新结构,
参考文献
[1]方东平。工程建设安全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张仕成。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J]。广东科技2006,(9)。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建筑业蓬勃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其平面布局结构类型复杂多样,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建筑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新的施工规范、标准和各省、市地方法规已颁布执行。建筑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多变,人、机流动性大,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较多,属于事故多发的作业现场。
一、建筑企业的施工特点
建筑企业不同于其他的行业,建筑产品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但施工的流动性却较大,同时,建筑施工多数在露天环境下进行,外界环境对施工的影响较大,同时施工中高空作业较多,这种作业方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性会带来较大的威胁;同时,建筑施工中劳动强度较大,许多地方都需要手机进行作用,对施工人员的体力是个不小的挑战,在长时间的高强度劳动下,施工人员在操作上很难避免失误的发生,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建筑施工中,多数时候都是多工种交叉进行作业的,这时如果管理不好,各工种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协调性,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受传统施工管理习惯影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企业经营者为了减少安全设施投资多将老旧设施超期使用,造成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安全监察人员,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电力及设备操作中也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加上建筑施工人员多为外地打工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培训及安全意识,也是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提高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安全意识,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加快相应对策的制定与实施。以此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1、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针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环节等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成功的施工应该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项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为项目的实施制定一个具体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在这个计划当中应针对各种施工环节对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还应讨论包括产品质量、施工方法以及现场安全与健康措施在内的一些具体事情,同时针对不同管理层次的人员,培训的要点和方法也应不同。比如,对于基层的普通工作人员接受的培训,应是通俗易懂,实用的,具体的;对于接触较大风险的特种作业人员,应按其工作性质进行特殊的、专业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对于较高管理层的人员接受的培训,则应针对政策法规、管理方法和管理观念而进行。
2、做好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的管理
安全设施包括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和物料、施工用电防护触电等安全装置和设施、消防器材和设施、施工机构限位保险、过载保护、避雷等安全装置;检测设备包括用于力矩、厚度、长度、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噪声等检测的工具和仪器;防护用品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鞋、防护面罩。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树立以及防护网等基础设施的检查。为了避免设备操作中非专职人员操作设备造成的安全事故,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还要加强设备操作的监控。严禁非设备操作人员接触设备,同时注重设备防护设施是否完好。
3、加强临时用电和高空作业的管理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临电管理、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设备操作管理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施工用电的安全,在工程中标后的现场规划中即应开始临电变电箱、临电线路架设以及使用点设置等工作。通过临电安全管理避免火灾、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考虑点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高空作业人员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注重“四口”、“五临边”的安全设施设置及检查。有专职人员对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及抽检,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减少高空追物造成的安全事故。
4、施工现场防火、防爆管理
建筑工地与一般厂、矿企业的火灾危险性有所不同。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消防措施,切不可疏忽和掉以轻心。防火的基本要求在于编制施工现场安全方案时,应有消防要求。施工现场要明确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易爆材料堆放场、仓库处、易燃废品集中点和生活区等。各区之间的间距要求要符合防火规定,工棚或临时宿舍的搭建及间距要符合防火规定,临时宿舍尽可能搭建在离建筑物20M以外,并不得搭在高压架空电线下面,应和高压架空线路有安全距离,工棚顶高度一般不低于2.5M。每幢宿舍居住人数不宜超过100人,每25人要有一个可靠、可直接出入的门,门宽不少于1.2M.同时必须外开。爆炸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5、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所有土木建筑施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都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对大型特殊工程要编列单项安全技术方案,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筑工程和脚手架工程等也要编列单项工程安全技术方案:针对不同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针对季节性施工的特点也要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要具体明确,主要针对分部分项工程中可能对施工人员带来危险的因素来编写;在分包商进场时,要求总承包商对分包商进行安全总交底等。
6、强化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做好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建设过程中加大抽查力度,督促参建单位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消除危险源。针对监督员在工程监督中监督工程量大、范围广,只能对工程安全生产实施宏观监控的特点,监督人员应认真总结各类工程的安全生产监督经验,按不同工程的特点分析危险源,根据现行建设工程管理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各地区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管理规定,制订有针对性的监管预案,以确保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各项安全工作的顺利展开。
7、加强施工中的事故预防与补救
加强施工安全要做到“预防为主”、“补救为辅”。“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它也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对生产过程做到实时监控,提前排除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找出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利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做到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伤害和损失降至最小程度。特别需要的是要督促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加强日常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排除隐患。“补救为辅”是要彻底消除已出现的安全事故对产品生产和使用的不安全因素,它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督促企业(项目)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另一方面用技术上有效、经济上可行的措施消灭隐患,排除产生安全事故的因素和弥补因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
结语
总而言之,安全施工是建筑领域中的头等大事,做好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离不开企业的安全管理,有效做好施工安全管理,不仅涉及到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质量把关,而且还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在此期间积极做好安全施工的技术性工作。要确保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就应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切实地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第一”。
参考文献
【1】冼辉新.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学之友,2012(6).
【2】林伟雄.浅谈发挥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能作用[J].中华建设,2012(7).
篇9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目视管理;标签
【Abstract】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work is the construction of units, and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units of great concern to enterpris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very difficult management. Tarim Oilfield Company in various production area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contractor “visual field security management standards”, in Tarim Oilfield Company building in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to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standards for visual management at the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has been good results. I believe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visual field of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is conducive to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in favor of the work will be completed to further the construction site for each and every staff concern can be identified through visual work.
【Key words】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Visual management; Tag
1. 目视管理概念及目的
1.1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利用视觉来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
1.2目视管理的特点是:(1)以视觉信号显示为基本手段,大家都能够看得见。 (2)要以公开化,透明化的基本原则,尽可能的将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让大家看得见,借以推动自主管理或叫自主控制。
1.3目视管理的目的:通过对人员,工用具,设施设备和施工现场采取简单,明确,易于识别的目视化管理方法,方便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2. 在建筑施工现场如何实施目视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目视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2.1人员目视管理
2.1.1进入施工现场的每位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按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相关内容配备符合要求的安全帽,没有佩戴安全帽的人员一律不能进入施工现场。
2.1.2在建筑施工现场从事高危作业的人员(如:高处作业)必须通过生产单位的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发给相应的目视管理标签,并贴于在安全帽上,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的相关现场管理人员作为施工现场的安全责任人员应对于目视管理标签的发放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承包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监理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及建设单位现场项目管理人员检查施工现场安全工作时易于识别哪些施工人员具备从事高处作业的资格,如果不具备资格条件的人员从事高危作业时必须立即通知此人停止作业,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2.1.3在建筑施工现场从事特种作业的施工人员(如: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作业,电工作业,登高架设作业等)必须持有有效的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经过生产单位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发给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合格目视标签,并贴于在安全帽上,方可从事相应工作。在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特种作业人员有电工,起重工,架子工,焊接工等以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工作行为是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重点的重点。所以在施工现场以上特种作业人员从事作业时通过安全帽上的标签识别操作人员是否具备从事特种作业条件。这样完全可以避免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架子工作业时安全帽上贴《登高架设》人员合格标签避免其他无有效操作证人员搭设脚手架而导致的脚手架质量事故。电工作业人员安全帽上贴《电工》人员合格标签可以避免无有效操作证的人员操作电气施工而导致的触电事故。焊接作业人员安全帽上贴《焊工》人员合格标签可以避免无有效操作证人员进行焊接作业而导致的焊缝质量事故,焊接火花导致的火灾事故。建筑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安全帽上贴《起重》标签避免无有效操作证人员进行起重作业而导致的物体坠落,起重设备倒塌等安全事故。
2.2工用具目视管理工用具是指在建筑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各式梯子,脚手架,电动工具,发电机,电焊机,手动起重工具,检测仪器等一旦出现缺陷或问题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工用具。在我们建筑施工当中出现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工用具有脚手架,临时用电配电箱等。下面我们主要了解对于脚手架的目视管理及临时用电配电箱的目视管理等工作。
2.2.1脚手架目视管理。 脚手架搭设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安全负责人,监理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人员应对于脚手架搭设质量进行检查,确定脚手架搭设是否复合国家现行相关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及脚手架搭设专项安全方案要求。通过验收合格后应在脚手架显眼位置挂《脚手架检查状态》标签,这样施工人员通过目视观察识别此处脚手架是否通过验收,是否人员可以在脚手架上从事高处作业。在使用过程中每周或6级以上大风及地震后重新进行检查并挂《脚手架检查状态标签》。对于脚手架进行目视管理完全可以避免因脚手架搭设不完整或不符合要求情况下在脚手架上进行作业而导致的脚手架坍塌及高处坠落等安全事故。
2.2.2临时用电配电箱目视管理。 临时用电配电箱及线路安装完毕后施工单位安全负责人,监理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人员应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临时用电配电箱及线路安装完毕后施工单位应在配电箱上挂临时用电配电箱管理卡,管理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负责操作配电箱的电工人员姓名,联系电话,电工照片等,除此以外配电箱应挂配电箱状态标签(如:在用,停用,正在检修等)便于通过目视了解配电箱运用状,标签挂号后应进行上锁,配电箱的钥匙应谁负责该配电箱谁保管。负责配电箱的电工不在配电箱更前是其他人员一律不能使用配电箱。对于配电箱的以上挂签,上锁管理完全可以避免无关人员使用配电箱或配电箱状态不明确情况下拆除临时用电线路而导致的触电事故。
3. 推行目视管理的基本要求在建筑施工现场推行目视管理,要防止搞形式主义,一定要从施工企业实际出发,有重点、有计划地逐步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应做到的基本要求是:统一、简约、鲜明、实用、严格、统一,即目视管理要实行标准化,消除五花八门的杂乱现象。严格,即现场所有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关规定,有错必纠,赏罚分明。 结论,总之在建筑施工现场实施安全目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效果,在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可以通过目视明白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各工用具的完整性状态并且可以自觉远离安全隐患,作为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及消除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隐患,大大减小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塔里木油田现场安全目视管理标准》
塔里木油田HSE管理委员会编制
篇10
Abstract: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 dangerous and accident-prone industry. No matter in developed n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accident casualties in construction have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industry after the mine industry. As China enters WTO, construction companies are facing stiff competition.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 market gradually integrates with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market and advanced management modes are introduced to China in maj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关键词:建筑行业;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管理体系
Key words:construction industry;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tandardized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243-02
1建立现代化的安全管理体系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系统化、程序化和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是一套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管理状况,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从而预防事故发生和控制职业危害。这与我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相一致。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由五大部分构成。
1.1 方针。
制定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保持的总方向和承诺。
1.2 策划。
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清理;目标指标的策划;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编制的策划。
1.3 实施和运行。
根据策划的结果,实施风险控制。包括:建立组织机构,规定职责和权限;进行培训和意识教育,使员工具备各种所需的能力;建立相互协商和沟通的机制,保持各种信息流畅通;进行文件的管理和控制:编制、完善管理办法和制度,对企业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风险控制管理;建立应急反应机制,进行人员、机构、资源的培训(演练)和准备,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依据程序作出反应,使企业不致于造成严重损失和危害,或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1.4 检查和纠正措施。
针对项目的重大危险源一安全隐患进行重点监控,对发现的不符合规范的事故、事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对企业自身的业绩和效益进行监视和测量,收集安全管理和劳动保护方面的信息,为分析、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制定企业今后发展的策略和改革方案提供依据。
1.5 管理评审。
定期对管理体系进行评价,根据组织内部、外部的变化和需求,进行管理体系的调整和完善,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改进注入活力。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施工内容,识别风险,识别安全隐患所在,找出安全管理控制点。
(2)根据识别的重大危险源清单和相关法律法规,编制相应原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组织有关人员对方案和预案进行充分性、有效性、适宜性的评审,完善控制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3)进行安全的策划(脚手架工程、高处作业、机械作业、临时用电、动用明火、特种施工、地下作业等要作出规定),编制安全规划和安全措施费的使用计划;制定施工现场安全、劳动保护、文明施工和作业环境保护措施,编制临时用电设计方案;按安全、文明、卫生、健康的要求布置生产(安全)、生活(卫生)设施;落实施工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及防护用品进场计划的验收;进行施工人员上岗安全培训、安全意识教育(三级安全教育);对从事特种作业和危险作业人员、四新人员要进行专业安全技能培训,对从业资格进行检查;对洞口、临边、高处作业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指定专人负责搭设和验收;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废水、尘毒、噪声、振动、坠落物)进行有效控制,防止职业危害的发生;对现场的油库和炸药库各设施进行检查;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等。
(4)安全检查: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专业性和季节性检查,班组检查和交接检查。检查可通过“看”、“量”、“测”、“现场操作”等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保证计划、安全组织机构、安全保证措施、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安全持证上岗、安全设施、安全标识、操作行为、规范管理、安全记录等。安全检查的重点是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也是施工现场安全保障的前提。
(5)针对性检查发现的问题,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按规定程序进行整改,同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现场安全员组织员工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吸取其中教训。并对纠正措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针对己发生的事故事件,能否按照应急程序进行处置,使损失最小化。对事故是否按处理程序进行调查处理,应急准备和响应是否可行进行评价,并改进、完善方案。
2建立现代化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建筑企业必须全面开展和实施建筑施工标准化管理工作,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水平,改善现场安全条件和状况,保护周边环境,努力控制和减少施工伤亡事故。
1988年以后,特别是近10年以来,一大批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陆续颁布并执行,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建筑卷扬机安全规程》、《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建筑物装修、加固、改造与拆除作业安全技术规程》、《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密目式安全网》、《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施工企业安实施建筑施工标准化管理确保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全生产评价标准》、《建筑拆除高处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等。从施工用电、建筑机械、施工机具和设备到施工作业、安全检查和管理等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颁布和实施,使施工作业、现场防护及安全管理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定型化、工具化的科学轨道,大大促进了施工现场整体防护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施工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确立了施工安全的科学地位。
- 上一篇:科学小实验及原理讲解
- 下一篇:化学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