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投资方式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直接投资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直接投资方式

篇1

    【关键词】跨国直接投资 收购 绿地投资 合资

    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在确定为什么(Why)要开展跨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之后,就需制定相应的国际化战略:向哪个市场(Where)FDI以及如何(How)开展FDI,其中如何开展FDI又包括选择什么样(What)的产业以及采用哪种(Which)方式。由此可见,FDI方式的选择是企业国际化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分析FDI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FDI方式选择的研究维度

    FDI方式的选择作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战略决策,理论界的研究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Barkema&Vermeulen,1998):一是跨国公司选择何种途径建立海外子公司,即采用跨国收购(Acquisition)的方式还是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的方式(Herrmann&Data,2006);二是在海外子公司中选择何种股权比例,即采用全资还是合资的方式(Anderson&Gatignon,1986)。

    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将以上两个维度割裂开来进行研究,即使有学者将跨国收购、绿地投资以及合资方式选择作为一个议题(Woodcock et al,1994;Anand&Kogut,1997),也是基本上将收购、绿地投资视为全资方式。这种研究现状一方面引起了理论视角的混淆,另一方面也与现实情况不符合,因为企业在国外开展跨国收购或者绿地投资时,很多公司只是收购目标企业部分股权或者同本土企业合作共同出资新建企业。实际上这两个维度是统一决策的两个方面,两者在程序上存在递进关系:先决定采用何种途径在海外建立子公司,再选择在子公司的股权。各阶段FDI方式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FDI方式的内涵

    FDI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Entry Model),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国际化进入方式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才起步。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Root在研究出口、技术转让、FDI三种国际化进入方式选择时,正式提出了国际化进入方式的概念,认为进入方式是指跨国公司的产品、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其他资源进入国外的制度安排(Root,1984)。在该研究中,以在国外建立企业制度为目的的FDI方式只是作为国际化进入方式中的一种,后来的研究者对FDI的具体方式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Anderson从海外子公司股权选择的角度出发,认为FDI方式是一种便于企业控制海外企业经营的治理模式(Anderson&Gatignon,1986),依据对海外子公司控制程度的大小,跨国公司可以选择全资、合资以及契约方式开展跨国经营。而Hill基于海外子公司建立途径选择的视角,认为FDI方式是跨国公司在国外组织企业经营的形式(Hill et al,1990),跨国公司可以采用收购本土企业的方式组织经营,也可以在东道国新建企业开拓市场。

    无论是海外子公司的建立途径选择,还是股权比例选择,研究的对象都属于FDI方式的选择,但以上各方的定义均难以包容其他人的研究。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FDI方式是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资本以及其他资源进入国外的一种投资安排。通过该定义,第一,排除了产成品出口的方式,因为跨国移动的生产要素仅限于跨国公司的人力、技术、管理、资本以及其他资源。第二,研究对象针对的是投资行为,不包括跨国特可经营、技术转让等契约方式。第三,FDI方式是一种投资安排,这种投资安排包括选择收购还是绿地投资的方式建立海外子公司,以及选择采用合资还是全资的方式开展经营。

    三、FDI方式的比较

    现实生活中,跨国公司有的通过收购东道国企业的方式建立子公司,有的则选择在东道国新建。同样,在海外子公司经营控制方面,有的是跨国公司和本土合作伙伴共同经营,而有的则由跨国公司独家经营。这种战略选择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各FDI方式既有自己的优势,又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

    1、海外子公司建立途径分析

    (1)跨国收购方式的优点和缺点。跨国收购方式主要具有以下一些优点。一是可以增强跨国公司的市场力量。很多公司可能拥有核心竞争力,但却由于规模不够而限制了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充分利用。为了能够比竞争对手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产品和服务或者以更低的成本提品和服务,跨国公司通过收购竞争对手、供应商或者与该产业高度相关的业务,可以进一步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强的市场控制能力。如2008年10月卡夫就通过收购达能的饼干业务,进一步加强了自己在全球饼干市场的霸主地位。二是可以降低新产品研发的成本和风险。企业通过自身的力量在内部开发新产品并将其推向市场往往消耗大量的公司资源和时间成本,通过跨国收购的方式则可以直接获得目标企业的相关技术和生产设备,而且在投资之前就能对新产品未来的市场前景进行预测。另外,收购其他企业已经成型的产品,还可以避免研发投入失败的风险。三是可以降低产业多元化壁垒。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往往需要向新的产业领域扩张,而仅靠企业自身积累开发其不熟悉的新产品相对比较困难。但通过收购目标产业中的相关企业,可以获得企业发展所积累的技术、市场知识以及生产管理知识等,突破目标产业的进入壁垒。四是可以重构跨国公司的竞争力范围。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比较依赖某个市场,那么一旦该市场的竞争加剧,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而通过跨国收购的方式实现区位多元化经营战略,可以降低企业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五是可以加快在东道国市场布局。对于制造业来说,收购方式的重要特点是可以省掉建立新厂的时间,迅速在东道国形成生产、销售的能力,满足东道国的市场需求,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如中国洗涤用品市场的后来者联合利华通过收购中国的传统品牌上海白猫,利用白猫已有的品牌知名度和销售渠道,市场份额很快接近先进入中国的竞争对手宝洁。

    但收购的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是内部难以整合。在收购目标企业之后,跨国公司需要解决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不同财务控制系统的连接以及被收购公司原有管理人员的处理等问题,整合难度可能是决定收购行为能否创造股东价值的唯一重要因素。二是依附资产的处置增加了收购的成本。在目标企业中,投资者的目标资产往往同不想要的资产(Unwanted-assets)混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会增加收购的成本,而且如果东道国资本市场的退出机制不完善,跨国公司还可能被迫卷入未经规划的产业。三是难以准确评估目标资产的真实价值。很多行业的收购失败案例往往来源于收购之前价值评估不充分,要么高估了目标资产的真实价值,要么低估了企业未来潜在经营风险。一项完整的跨国收购需要评估的方面涉及上千条内容,包括评估目标企业的财务问题、税收问题以及员工队伍的重新整合问题等。如TCL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之前没有充分评估在欧盟裁员的成本,结果为处理冗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绿地投资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对于海外绿地投资方式来说,优点与缺点同样也是兼具。其优点,一是投资者自己选择工厂的地点和规模。绿地投资的方式可以让投资者在东道国经过周密的考察,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生产地点及生产规模,掌控子公司的初始资本投入以及后续资本投入。二是投资者自己设计工艺流程、布局生产设备。能够开展FDI的企业,一般离不开其内部生产能力的支持,所以在海外新建工厂时,投资者可以按照自己熟悉的生产工序设计工艺流程、布局生产设备,降低设备调试运转的成本。国内的家电巨头(如康佳、海信)在向其他发展中国家FDI时,大多采用绿地投资的方式,其原因就是为了在国外复制低成本生产能力的优势,更好地为企业全球化战略服务。三是避免不必要的多元化。海外子公司的产能往往是跨国公司国内生产能力的延伸,可以确保不会卷入自己不打算开展的业务领域,进一步做大做强主营业务。

    但是绿地投资的方式存在建立时间较长的缺点,因为新建企业除了组织必要的资源外,还要选择工厂地址、建厂房、安装生产设备,并安排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招募生产线工人以及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等,要消耗企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例如新建一个资本密集型工厂可能需要二三年的时间,这样一旦国际市场变化较快,就可能出现新厂建成后,市场行情与建厂前的预期相差甚远的状况,致使企业的投资目标落空。同时,绿地投资的方式需要向海外配置更多的资源,加大了企业资产风险暴露的程度。另外,在设立企业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东道国政府法令的干扰。例如,在美国设立工厂要经过EPA(有关工厂污染的问题)和OSHA(有关企业生产安全的问题)的严格检查才能取得营业许可,而收购现存的企业则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2、海外子公司股权控制方式分析

    (1)合资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合资方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获得本土合作伙伴的互补性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包括合作伙伴的资本投入,还可能涉及技术、人才、市场知识甚至营销网络等难以从外部市场直接获得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二是降低在东道国的资产暴露风险。跨国公司通过采用和东道国伙伴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出让海外子公司的部分控制权,可以减少向海外配置资产的规模,从而降低资产在海外市场的暴露风险。三是完善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战略支持与服务体系。比如,同东道国合作伙伴合资之后,不仅可以利用合作者的采购渠道为跨国公司的其他子公司采购原材料、零部件等生产要素,还可以利用其营销渠道销售产品以及收集关于新技术和顾客偏好等方面的信息,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调配资源创造条件。四是改善投资主体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公共关系。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东道国政府会出台相关政策限制国外投资者进入特定的产业。通过与本土企业合资,则可以规避政府的这些歧视性待遇。

    国际合资方式的不足之处,一是难以避免合作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合资企业毕竟是潜在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企业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各自的战略需要或者解决一些暂时的困难。因此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和各自资源条件的改变,不同的投资主体之间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陷入权力控制之争,从而影响国际合资企业的存续期限。二是企业内部难以协调。因为合资企业由多个投资主体共享产权,并进行共同管理,但是由于各方的投资动机、经营经验以及对企业未来的预期存在差异,导致在合资企业经营过程中内部难以协调统一,影响企业经营的效率。三是国家文化背景差异阻碍合资企业内部融合。对于国际合资企业而言,投资者具有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可能进一步增加合资各方相互融合的难度。

    (2)全资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对全资企业而言,跨国公司作为唯一的出资人,独立承担海外经营的风险和获取收益,因此海外子公司的经营协调相对简单,产权也比较稳定。另外,跨国公司通过全面控制海外子公司,可以更好地维护垄断技术、经营诀窍、商标信誉等无形资产,降低机会主义成本。最后,全资企业的设立过程比较简便。只要外部环境基本相同或相似,跨国公司就可以通过复制第一家成功企业的方式在东道国市场持续扩张。这样可以节约大量市场调研、企业规划、厂房设计、人员配备等方面的成本,而不必同合作者进行烦琐的谈判。如麦当劳、肯德基采用这种发展模式在全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然,通过全资的方式实现对海外子公司完全控制的同时,跨国公司必须向海外配置数量更多的资源,资产的质量也要求更高,相应地增加了企业暴露的风险。另外,全资的方式很容易让子公司成为母公司的附庸,导致子公司丧失独立性,经营机制陷入僵化,当东道国市场经营环境变化时,海外子公司难以作出快速的反应。最后,全资的方式容易受到东道国政府的限制,资源性产业的跨国投资尤其如此。

    四、小结

    综上所述,FDI方式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资本以及其他资源进入国外的一种投资安排,其战略选择过程一般是先确定以何种方式在国外建立子公司,再选择海外子公司的股权比例。但无论是跨国收购与绿地投资之间的选择,还是合资与全资之间的选择,都面临扬长避短的取舍。这样就要求决策者以企业的整体战略为指导,结合企业内部资源及东道国的宏观经营环境,选择适当的战略决策,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Anderson,E. and Gatignon,.H. Model of foreign entry:a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and proposition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6(17).

    [2] Anand,J. and Kogut,B.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of countries, firm rivalry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7(28).

    [3] Barkema,H.G. and Vermeulen,F.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through start-up or acquisition:a learning perspectiv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1).

    [5] Herrmann,P. and Data, D.K. Ceo experiences:effects on the choice of FDI entry mod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6(43).

    [6] Hill,Peter,W.L. and Kim,W.C. An eclectic theory of the choice of international entry mod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0(11).

篇2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综合分析框架策略建议版权所有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向海外,实施跨国经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大幅增加。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2004年将达到70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45%,2005年达到140亿美元。不同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在资源投入、控制水平和风险承担上对企业要求各不相同,这不仅影响着企业对外投资的管理和控制,而且还影响企业自身投资的风险和绩效,因此选用合适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是确保企业海外经营成功的前提。国内已有学者对海外投资中各种对外投资方式的优劣(刘松涛,2004)、独资和合资的选择(尹建桥,2001)、对外投资的国际经验(陈浪南等,2005)等作了研究,但基于直接投资理论系统提出企业海外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甚少,也缺少选择对直接投资方式的建议。

本文从如何高效转移和利用企业优势的视角,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梳理,将影响企业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因素概括为:企业优势资源转移起点因素、转移终点的因素和企业战略因素。并据此提出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一个综合分析框架,最后应用这个分析框架就我国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从知识转移的视角,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是说明企业所具有的特有技术、管理等优势如何有效转移到国外,与东道国的资源和能力结合,产生最大效益。早期的主要理论有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利等的内部化理论,以及弗农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和区位理论。垄断优势理论主要强调企业拥有的特定的生产和过程专有技术,从而具有相对优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这些优势生产和过程专有技术转移到海外,就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收益。直接投资的内部化理论主要认为能使企业利用内部组织体系和信息传递网络能比市场以更低的成本发挥将企业专有的知识和技术优势转移到国外。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区位理论认为直接投资在那些适合企业知识和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的区位条件下,企业专有的技术和知识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邓宁对上述三个理论进行了综合,提出了折衷范式,认为对直接投资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特定知识和技术等无形资产,而且还要有特别适于企业特有技术和知识发挥作用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利配套条件,而这二者的结合取决于企业转移和利用这些知识和技术的内部化能力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企业所专有的技术和知识的性质,东道国的政策,所要转移知识的价值,企业转移的能力,东道国的配套资源和文化差异等因素。

从企业国际战略的视角,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总体市场战略和竞争战略的一部分,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战略防御、分散风险、提高企业形象或者协调战略行动,是为了避免竞争地位被削弱,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取利润,或者是为了抢占一种有价值且有限的资源或生产要素,以防止其落入竞争者手中,或者是企业为了出于海外战略协调,加强各子公司之间的战略支持和协作。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企业的战略动机或者投资动机考虑。

综上所述,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概括见表1。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分析框架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按其海外企业的股权安排,可分为独资和合资两种方式,前者是指海外企业中的股份全部为母公司所有,后者是指海外企业股份为母公司与合作伙伴共同拥有。而按照海外企业的建立过程不同,对外直接投资可分为并购和新建两种方式,前者是指母公司直接收购或者兼并国外已经存在的企业,将其纳入母公司的运营体系,后者是指企业通过在海外建立全新的企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并购相对新建,优点在于能快速进入市场,利用原有的供应、分销渠道,不确定性和风险比较小;缺点在于进入市场后整合难度大,短期内投入大,同时可能购买到企业不需要的资源,并可能受到东道国政府政策的限制。独资相对于合资优点在于控制程度高,企业技术扩散风险低,可能的投资收益高,但缺点在于投入资源多,投资风险大。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就是围绕如何将企业国内优势高效地转移到国外,实现其战略目标,让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其价值的过程。从企业优势跨国转移和利用这一视角,我们对上述从理论推演中得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来自优势转移起点的因素,如企业优势资源的性质和价值,企业的国际经验等;二是来自优势转移终点的因素,如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差异和配套资源等;三是企业海外战略,如企业海外投资战略,投资动机等。企业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就是这三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投资方式选择的综合分析框架,见图1。

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策略建议

从企业优势资源转移起点因素看

我国机械、纺织、轻工和家电等行业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应采用独资新建或合资新建方式。我国的机械、纺织、轻工、家电等在国内已经处于市场饱和,处在产业的成熟阶段,而且有比较成熟的技术,企业所具有的技术、知识和管理优势相对比较容易转移。如果当地政府对直接投资股权有所限制,则可采用合资新建模式投资。

对于以高技术和创新为特征的行业,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应该采用合资并购方式。对以高技术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行业,发达国家资金、人才等配套实施方面比较齐全,具有技术上的优势,而且考虑到这些行业技术更新快,投资金额大,合资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并购可以节省进入时间,能比较迅速地获得新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因此,我国企业以直接投资进入发达国家这些行业时应采用合资并购方式。

对拥有较多国际经验和实力的大企业,宜采用独资新建;而对缺乏国际经验的小企业,宜采用合资并购。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但中小民营企业表现日渐突出。我国对外投资的大企业往往拥有较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营销技能,具有较多国际经验,对国际市场比较了解,熟悉东道国投资环境,为了防止这些优势的扩散,需要较强的控制程度,应该采用独资新建为宜。而实力比较弱小的企业,缺乏国际经验,对国外经营环境比较陌生,宜采用合资并购的方式,以充分利用合作者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从优势资源转移终点因素来看版权所有

东南亚国家和我国社会文化差异比较小,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很大,直接投资中,应采用独资新建方式。东南亚各国与我国有着相似的地理、人文环境,社会文化产差异比较小,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比较快,市场潜力比较大,对我国企业具有的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具备相应的配套资源和环境支撑,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因此在这些国家的直接投资,我国企业可采用独资新建的方式。

欧美各国,和我国社会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都比较大,则在直接投资中,宜采用合资并购方式。对于欧美等西方国家,我国的直接投资总量比较少,一般是为了获得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应采取合资并购的方式进入。通过并购,企业可以直接获得所需的技术和知识资源,带动国内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升级。采用合资的形式,企业可以减少资源的投入,而且在企业运营中得到合作伙伴的帮助,以充分利用和转移这些技术和管理知识。

从企业海外投资战略看

为了获得全球资源,实行全球一体化战略,则直接投资应该采用独资新建方式;如果是为了实现当地化战略,则应该采用合资并购方式。如果企业投资的战略是为了获得全球的资源,则倾向于采用独资新建方式,加大母公司的控制程度,以获得全球的协调和资源最优配置,实现企业的全球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对于海外投资战略是为了寻求当地化战略,以快速有效地对当地需求变化等市场环境做出反应,则企业应该给当地企业充分的经营自,发展他们和当地供应商、顾客、政府等的关系网络,采用合资并购方式。

篇3

关键词:施工单位;造价控制;利润;工程质量。

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控制关键在于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但是在项目正式开工后,由于受施工各方人员、材料设备、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之间不断变化且相互制约的影响,施工阶段的投资管理极易出现偏差,动态的奖金投入也说明此时的投资控制难度最大。因此,就房地产公司在施工阶段影响造价控制的有关问题浅谈自己的想法。

1 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必须兼顾工程进度

工程项目建设的目标系统是一个由质量、投资、进度三大要素组成的统一矛盾体,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变化。在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开发商可以调整的只有投资和进度。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必须做到将投资与进度挂起钩来,因为,工期责任会因施工实际情况而转化为价款责任。一味的追求进度,势必增加投资,而工期的拖延,不仅会增加投资,更会影响开发商对业主的承诺,并带来延期交房的罚款。

首先,工程招标时开发商要科学决策,确定合理的工期。如果工期确定不合理,反而会造成进度失控,欲速则不达。一旦确定工期,双方就应严格遵守,并以此作为支付进度款的前提。进入施工阶段,承发包双方就是一个相互协作的统一体,开发商不再处于一个主动的位置,此时若开发商不停地调整工期,就会失去招标和合同的权威,就会失去对工期、对投资的控制力。

其次,开发商应尽量减少施工中的工程变更,特别是承包内容、建筑功能和材料标准的变更。工程施工是一种有计划的连续行为,发生了工程变更,必然会迫使承包商改变既定的进度计划,重新安排劳动力、材料、设备等,同样,接二连三的变更联系单也会使开发商的现场管理人员丧失对施工问题的预见性,丧失对工期、投资控制的主动性,从而被承包商拖着鼻子走,疲于应付工期及费用的索赔。所以,开发商在加强设计管理的同时,也应该严格工程变更的管理制度。

2 指定分包商将增加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难度

作为开发商,在专业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把项目的建设内容都交由总承包商施工,而最重要的是在指定分包商时,必须明确“纳入总包管理”的合同条款,给予总包方充分的权力实施工程管理,比如进场后施工进度必须报总包批准,进度款的支持必须由总包方签字,等,而总配合费及水电费的比例同样必须事先确定。另外,总分包施工内容的划分必须明确,且要易于操作在项目建设中,承建单位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的关系,每一方即要知道自己该为对方做什么,也要知道对方该为自己做什么,而分包商的增加,肯定会增加不可知的因素,会凭空增加一些衔接的工序。比如,卫生间内装修由分包商完成,而给排水到位则由总包商来配套,那么洁具安装中,就会多出一个管道碰接的问题。又比如,电线管的预埋由总包完成,而穿线由分包进行;门窗接地由分包施工,而接地点的引出由总包完成,这样增加了施工费用,如果在双方的承包合同中没有很明确的条款依据,会引起双方对开发商的索赔。

作为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执行者,开发商的工程管理人员希望分包商越少越好。因为,总分包商都为各自的利益而努力,当利益发生冲突时,会互相推诿,会要求开发商来协调,从而影响施工效率,影响工程投资的控制力度。而且,分包单位的增加,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合同界面,人为地加重了管理的难度,进而势必会产生管理失误,给投资控制造成不利的局面。

3 甲供材料控制是施工阶段投资管理的重要环节

甲供材料设备的投资控制包含了以下两层意思:

第一是对于开发商自身的管理。设备材料的采购必须经过招标,只有竞争才能得到性价比高的产品。招标前,甲方的专业人员首先要充分了解所采购的产品的数量、性能要求、规格型号和市场行情等,其次,编制招标文件时要制定完整的技术规格,合理的付款方式,明确的服务内容,因为招标文件既是供应商投标和招标方评标的依据,更是合同签定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到为公司采购到价格实惠、质量可靠的设备材料。如果甲方人员对于甲供材料设备所关联的事宜做不到心中有数,就会发生供应不周全、不及时,从而影响施工进度。比如,一般情况下,水泵等设备的隔震垫作为附件,供应商往往会免费赠送的,但招标采购时如果未予提及,供应商不供,施工单位就会提出索赔,此时,要么增加费用,要么就拖延设备的安装。

第二是对于供应商及承包商的管理。开发商应督促承包商及时反馈施工进度,及早作出设备材料的采购计划。在甲方与供货商的合同中,必须考虑与工程承包的衔接,比如卸货、接货、搬运等,供货时间必须与承包商充分协商。签定合同后又要随时掌握供应商的设备材料质量和到货情况,以减少施工阶段承包商的工期和费用索赔的机会。开发商要保证采购信息的公开顺通,让承包商、监理方及项目的其他参与者都知道设备材料的供应计划、实施状况,这样才能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带来额外的费用开支。

4 合同管理是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关键

开发商的投资管理人员必须充分理解和熟悉合同条款,一方面要严格检查承包商的索赔要求,利用合同条款及时解决工程投资方面的纠纷,另一方面还要尽量做好自己在合同中规定的工作,减少承包商的索赔机会。

不管是总包合同还是分包合同,合同形式的确立极大地影响着施工阶段的投资管理。一般情况下合同形式可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及成本加酬金合同。总价合同对发包方最有利,而成本加酬金合同最利于承包方。有些开发商喜欢采用费率招标,先谈好管理费用率,再进行走过场的招标程序,这样确立的合同形式一般都是成本加酬金合同,导致发包方需要承提更多的风险,且无法去主动地控制工程投资,而承包商也不可能积极地去控制成本。因此,开发商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作出最佳的合同决策,以利于确定和控制投资。

合同条款的订立是合同管理中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增强合同的法律意识,制定条理清晰的合同,是实现工程投资有效控制的保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合同中对于承包商自行采购的材料价格的约定必须合理、无歧义,开发商可以通过对建筑行业一般惯例和有关规范的了解,掌握材料的市场行情,再支签定内容缜密、措辞严谨的合同条款,避免结算纠纷。控制了材料费的支出,很大程度上,也就控制住了工程投资。

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换句话说,就是合同的跟踪。首先,开发商应把所有与工程有关的合同分门别类,统一存档,便于查找。然后,应随时派员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一旦发现工程承包商或材料设备供应商没有履行合同文件,根据合同规定,及时行使甲方的权力。最后,开发商应建立自己的支付报表,专人管理工程费用的支付情况,及时扣回预付款或甲供材料款,避免发生延期付款或超额支付的情况。

5 重视施工阶段总包范围以外的其他费用的管理

篇4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模式下,针对投资性房地产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处置等环节,企业会计核算口径与税法计价基础出现了不一致,导致投资性房地产价值发生了变动,进而产生了收益,产生了应纳所得税,由此就产生了所得税纳税调整问题。下面通过举例逐层分析投资性房地产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处置等环节涉及的所得税问题,以弄清投资性房地产递延所得税的产生与转回的来龙去脉。

[例]2007年1月1日,长江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得位于繁华商业区的一层写字楼,并当即招租给南方公司。租期1年,年租金4万元,年末一次收取(不考虑营业税)。该层写字楼的买价为400万元,相关税费20万元,全部以银行存款一次性付清。该写字楼预计的使用年限为30年,不考虑残值因素,税法规定直线法折旧,且税法使用期限与会计使用年限一致。长江公司对该写字楼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假设2007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450万元。租赁期满,长江公司收回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并于2008年1月20日以500万元的价格进行出售,出售价款已收讫。该公司所得税率为25%。 (单位:万元)

一、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

二、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递延所得税分析

(一)初始确认环节的递延所得税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取得投资性房地产,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来计量。而税法规定,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按其实际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成本。结合本例,初始确认环节,会计上确认该写字楼的账面价值为420万元,税务部门认定该资产的计税基础也为420万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一致,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不存在所得税纳税调整问题。

(二)后续计量环节的递延所得税分析 为了深入揭示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递延所得税产生以及转回的来龙去脉,下面将逐层剖析投资性房地产持有期间递延所得税产生的原因:

(1)因会计上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的变动产生递延所得税。公允价值模式下,期末投资性房地产应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来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具体来说,资产负债表日,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企业应按二者的差额调增其账面价值;而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其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应维持原取得成本不变,导致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当期资产的价值就会增加,当期的收益也会因此而增加,根据配比原则,当期的所得税费用也会相应增加,但由于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未实现的收益,不会产生纳税义务,不会增加应交所得税的金额,导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大于当期的应交所得税,前者大于后者的差额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计入其贷方。相反地,资产负债表日,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企业应按二者的差额调减其账面价值;而税法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仍维持原取得成本不变,导致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当期资产的价值就会减少,当期的收益也会因此而减少,根据配比原则,当期的所得税费用也会相应减少,由于资产的计税基础没有变化,当期的应交所得税的金额也就维持不变,导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小于当期的应交所得税,前者小于后者的差额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计入其借方。

结合本例,2007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450万元(其中:初始投资成本42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30万元),不计提折旧。按税法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仍为420万元。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增加了30万元,当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也随之增加了30万元,当期的所得税费用相应增加7.5万元(30×25%=7.5万元),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未实现的收益,不产生纳税义务,不增加当期的应交所得税,最终导致当期所得税费用大于应交所得税7.5万元,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

(2)因税法计提折旧产生递延所得税。

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期末不计提折旧或摊销。按照税法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是指其成本扣除按照税法规定已在以前期间税前扣除的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后的金额。显然,公允价值模式下,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但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来计量,也就说期末的账面价值就是其公允价值。而按照税法规定,该资产的计税基础应当是其初始成本扣除已计提的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的余额。会计与税法的截然不同规定,必然导致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会计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不一致,也就导致了当期所得税费用与应交所得税的不一致,二者的差额就形成递延所得税的金额了。

结合本例,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但应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450万元来计量,即当日的账面价值就是45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资产负债表日该资产须按照原取得成本来计提折旧14万元(420÷30=14万元),即该资产的计税基础为406万元(420-14=406万元)。此时,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450万元)超出其计税基础(406万元)44万元。分析44万元差异产生的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是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450万元来计量,而计税基础是按初始投资成本420万元来反映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比就多出30万元的差异额,相应地,因此而产生的所得税费用就比应交所得税多出7.5万元(30×25%=7.5万元),只不过,这部分差异已经在上一步骤确认了,此时就不能重复确认了。二是公允价值模式下,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其账面价值没有变化,而税法规定,投资性房地产须按照原取得成本420万元来计提折旧14万元,其计税基础就减少14万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比就多出14万元的差异额,致使所得税费用就比应交所得税多出3.5万元(14×25%=3.5万元)。

(三)处置环节的所得税分析 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同时,持有期间累积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结合本例,2008年1月20日,长江公司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收到处置款500万元,形成其他业务收入500万元,同时确认该资产的处置成本为450万元(初始投资成本42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30万元),因此,当期税前会计利润为50万元。而税法规定,企业转让资产所得是指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该资产的收入扣除该资产的投资成本后的余额。长江公司出售该投资性房地产的转让收入为500万元,扣减税法认为可以税前列支的投资成本420万元以及税法核定的折旧14万元,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为94万元[500-(420-14)=94万元]。也就是说,当期税前会计利润(50万元)小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94万元)44万元,致使当期所得税费用小于应交所得税11万元(44×25%=11万元),于是借记“递延所得税负债”11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方登记的11万元恰好正是第一步骤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发生额7.5万元和第二步骤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发生额3.5万元的转回。也就是说,待处置资产时,递延所得税才圆满完成对所得税费用与应交所得税的平衡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电力事故 备自投装置 断路器位置接点 供电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 F407.6文献标识码: A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为保证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采用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简称BZT装置)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重要技术措施,特别是在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体现了更高的实用价值。因此,备自投装置在电力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备自投接线及动作原理比较简单,生产厂家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有可能忽视一些重要细节,或者是变电站现场施工人员由于实际施工条件、继电保护装置配合、断路器机构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备自投装置不能正常动作。

下面依据本局一起由于断路器位置接点接入方式与备自投动作时间配合上出现缺陷而引起的全站失压事故为例,来探讨分析断路器位置辅助接点接入备自投装置的方式。

一、事故经过及分析

(一)事故发生的经过

主接线图如图一,运行方式如下:110kV乙变:由110kV甲乙线162断路器主供,110kV乙丙丁线163断路器处热备用,110kV乙丙线161断路器运行,110kV BZT装置投入。110kV丙变:110kV乙丙线193断路器运行,分段112断路器运行,110kV乙丙丁线192断路器处热备用,110kV丙基线191断路器运行,110kV水电站通过丙基线上网,110kV BZT装置投入。

图一110kV乙变电站主接线图及运行方式

根据事故方式的经过,用时间点进行分析,如下图二,为了便于分析和突出各个重要时间点,此图未按比例绘制,分析如下:

17:02 0s N Q T 17:02 60s

M P RU

图二 事故发生时的各个重要时间点

M点:17时02分25秒435ms110kV甲乙线发生AC相相间故障,线路两侧保护装置的距离Ⅰ段保护动作,220kV甲变侧保护动作跳开136断路器,110kV乙变侧保护动作跳开162断路器,同时联跳上网小电110kV乙丙线161断路器;

N点:17时02分27秒45ms 甲侧重合闸动作成功,(电源侧:检线路无压,母线有压,1.5s),合上136断路器;

P点:17时02分27秒649ms 乙变重合闸动作成功,(负荷侧:检线路有压,母线无压,0.5s),合上162断路器,即在甲侧136断路器重合成功后0.5s重合上126断路器;

Q点:17时02分27秒819ms 110kV甲乙线再次发生AC相相间故障,甲侧保护再次动作跳开136断路器,重合闸充电时间不够(时间间隔为0.774s,重合闸充电一般需要15s),因此重合闸不会动作;乙侧在甲侧136断路器跳开后无故障电流,因此162断路器的保护不动作;

R点:17时02分28秒500ms 乙变110kV BZT发出110kV甲乙线162断路器脉冲,162断路器跳闸;BZT跳162断路器命令发出后5s(整定时间)判断162的实际位置;

T点:17时02分33秒680ms BZT需要判断162断路器位置TWJ=1,才能继续备自投的逻辑。此BZT中断路器的位置接点从110kV甲乙线162断路器保护装置的操作箱内的TWJ接点;

U点:17时02分35秒879ms 162断路器在P点重合成功后便开始储能,储能时间经过现场测试约为8s,因此直到U点,162断路器储能完毕。

110kV 甲乙线162断路器跳闸后,110kV BZT动作不成功,110kV乙变电站全站失压。

(二)事故原因分析

从上面事故发生的经过可以看出:T点所对应的时间明显小于U点所对应的时间,且BZT中断路器的位置接点取的是操作箱内的TWJ接点。也就是说,BZT需要判162断路器跳位时,由于162断路器未储能而无法判断,故BZT装置认为162断路器未分开(实际已跳开),装置发拒动信号,同时停止备投逻辑,未向110kV乙丙丁线163断路器发合闸命令,进而造成110kV乙变电站全站失压。分析如下:

图三 储能与电机回路

Ck为弹簧未储能接点(储能闭锁接点),常闭接点,弹簧未储能时闭合,弹簧储好能后断开,只能遮断0.3A的电流; HZ为遮断容量较大的接触器,可遮断10A的电流;

ZKK为储能电源空开;

由于储能电机旋转后停止时10A左右的电流,若直接使用CK常闭接点驱动旋转电机,可能会造成CK接点烧粘住,会造成断路器过储能。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用CK常闭接点起动接触器HZ,其常闭接点HZ来驱动电机,可遮断电机旋转后停止时10A的电流,不会烧粘HZ接点,只要断路器储能完毕,就将储能电机切断。

图三可分析如下:断路器未储能(一般是断路器刚合上时能量释放完毕,就开始储能)时,常闭接点CK闭合,让接触器HZ带电,常开接点HZ闭合,储能电源空开ZKK合上后便开始储能;储能完毕后,常闭接点CK断开,接触器HZ失电,其常开接点HZ断开,随之储能电机停止旋转,不再储能。

图四 断路器分、合闸回路

图五 备自投引入的断路器位置接点回路

TWJ为断路器跳闸位置继电器和接点; HZ为接触器的常闭接点

DL为断路器辅助接点;HQ为断路器合闸线圈;TQ为断路器跳闸线圈

图四、图五可分析如下:断路器未储能(一般是断路器刚合上时能量释放完毕,就开始储能)时,常闭接点CK闭合,让接触器HZ带电,常闭接点HZ断开,合闸回路不通,则断路器跳闸位置继电器TWJ不带电,其常开接点TWJ断开,因此备自投未接收到断路器的跳闸位置;储能完毕后,常闭接点CK断开,接触器HZ失电,其常闭接点HZ闭合,合闸回路接通,则断路器跳闸位置继电器TWJ带电,其常开接点TWJ闭合,因此备自投判别出断路器处于跳闸位置。

从以上的原理图及分析可看出:若备自投引入的断路器位置接点是从断路器操作箱(即保护装置)上来的,由于断路器一般有8~10s的储能时间,只要断路器合闸后处于储能的过程中,TWJ接点不会闭合,即使断路器在这段时间内跳闸,则备自投均判断TWJ=0,即认为断路器为合位,从而终止备自投逻辑,导致备用电源未投上,造成110kV乙变电站全站失压。

二、断路器位置接点接入备自投的方式

目前,电力系统中的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大都需要取断路器位置的接点,考虑图纸设计原理和现场施工条件,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备自投引入保护装置的跳位继电器TWJ接点

一方面,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时,考虑到现场施工方便(施工方便也是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备自投经常会取保护装置的TWJ继电器接点,因为保护装置与备自投装置均是安装在变电站的主控制室内,在施工接线时,相比取安装在开关场的断路器本体机构箱的断路器位置接点而言,敷设的电缆较短,同时大大降低敷设电缆的工程量较少,这是取TWJ继电器接点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多数备自投装置提供的厂家图纸在开关量输入端都标取进线TWJ接点,这也是误导图纸设计人员取TWJ继电器接点的原因之一。 (对于跳位开入可用操作箱TWJ的常开接点或断路器辅助常闭接点)

从上面的分析可看出:备自投取保护装置的TWJ继电器接点有降低工程量、易于施工等优点,缺点正如同本文中列举的事故所述,会造成备自投拒动,影响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二)备自投引入断路器本体机构箱的断路器位置接点

备自投引入断路器位置接点取机构箱内断路器的辅助接点,通常取用常闭接点,一般也是要求如此,因为这样才能够第一时间正确地反映断路器的实际合分位状态,而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从而保证备自投的正确动作性。相对于备自投取保护装置的TWJ继电器接点,备自投引入断路器本体机构箱的断路器位置接点敷设电缆从主控制室到断路器场,工程量较大,(加上如果断路器的辅助接点损坏,备自投也判别不出断路器的实际位置),但可以避免本文中列举的事故发生。

通过上述比较可得出:备自投装置引入断路器位置时应取断路器机构箱内断路器位置的辅助常闭接点,才能保证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

三、结束语

备自投装置的动作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电可靠性,虽然它的原理很简单,但是要将它很好的运用到实际设计和运行中却并不简单,这不仅需要我们设计人员加深对其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还需要现场施工人员不因为实际施工条件、工期、工程量等方面因素而改变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其中断路器位置接点接入备自投的方式应该引起专业人士足够的重视,本文介绍了备自投引入的两种位置接点方式:保护装置的跳位继电器TWJ接点和断路器本体机构箱的断路器位置接点,通过探讨分析,加上合理的图纸设计,同时兼顾电网的各种运行方式,保证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各项功能设置完善,备自投引入断路器本体机构箱的断路器位置接点这种方式将更加有利于电网的安全和供电的稳定可靠。

参考文献

[1]王梅义,蒙定中,郑奎璋,谢葆炎,王大众.高压电网继电保护运行技术[M],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

[2]古卫婷,刘晓波,古卫涛.变电站备自投装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继电器.2007,35(10)

:70-75

[3]郑曲直,程颖.备用电源自投装置设计、应用的若干问题[J].继电器.2003,31(8):18-21

[4]许育敏.备自投装置的设计探讨.浙江电力,2000(4):57-58

篇6

关键词:新疆;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一、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分析

从1980年批准建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新疆天山毛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到2010年底,累计签订外资合同项目1822个,合同金额42.69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55亿美元。 截止2010年底,新疆实有外资企业499家,其中独资企业227家,合资企业227家,合作企业36家,股份公司9家,其中外商控股公司1家,外商新签协议合同数59个,拟合同直接投资金额3.009亿美元,外商实际直接投资2.374亿美元。与2009年相比,除了合同资金额减少35.98% 以外,合同项目和实际利用资金额分别增长7.27%、10.07%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伴随着新疆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日趋减少,外商投资趋于谨慎,新疆利用外资规模同步下降,合同投资和实际投资之间的离差率明显扩大,2001―2009年,合同平均履约率为28.45%,2010年合同履约率才增加到78.9%,这说明:一方面新疆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还待加强,另一方面新疆在吸引外资的配套政策优惠和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急需改进的地方。

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分析

近年来,随着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纷纷来我区投资,欧美跨国公司投资比重逐步上升,新疆外商直接投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基本格局没有变化,香港仍然是投资主题,且一直占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额的一半以上。2001年―2010年之间,流入香港的总投资额为3.91亿元,占总投资额的53.78%,美国,日本与德国等国际资本流动的主体的投资分别只占总投资额的1.87%,1.56%与0.77%。

2010年,香港投资项目28,占项目总数的47.46%,实际利用投资金额1.268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53.42%,占实际投资金额的第一,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除了历史、地缘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港资“资源寻求”的投资目的。其余占比前5位的国家分别是独联体(0.408亿美元,17.19%),中国台湾(0.101亿美元,4.25%),澳大利亚(0.079亿美元,1.69%)和新加坡(0.0609亿美元,1.57%)。

三、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析

2001-2010年之间,外商投资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额为3.686亿美元,分别占实际利用金额的35.28%。农业作为新疆特色产业应该要重视,但由于开发投资量大,回收期较长,利润率低,风险较大,与外资企业追求的短期盈利目标不符,因而引起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比较低,只占累计总投资额的7.14%。与此同时,外商投资中,对地区科技发展有利于的科研研究、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和促进就业有效路径的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的投资始终保持着很少的比重低,分别只占累计总投资额的0.78%,0.02%与0.56%。

2010年底,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额为0.7888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33.22%,仍占主导地位;农业利用外资的吸引力明显较少(5.8%,比2009年减少0.3%),虽然今年交通仓储及邮电通讯业与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利用外资额明显增加,但在总投资中的占比仍较低,分别为19.01%与0.09%。由此可见,新疆利用外资利用的过度集中于资源密集型行业,而特色行业与新兴行业的忽略,进一步加剧新疆产业结构的失衡。

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析

由于新疆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导致外商投资地域分布不平衡,大部分项目集中在北疆地区,特别是乌鲁木齐地区及其沿线的昌吉、石河子等三区(市)。2001―2010年之间,三个地区(市)实际利用外资额7.09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57.53%,其中乌鲁木齐市利用外资额为4.84亿美元,占绝对地位。2010年底,北疆新批吸收外资项目55个,占自治区的85.94%;合同外资2.85亿美元,占自治区的86.76%;实际外资3.04亿美元, 占自治区的90.01%,其中三区(市)的合同项目、合同额和实际投资额占自治区的比重分别为39.09%,38.96%和14.30%。东疆和南疆地区虽然地域广阔(占自治区总面积35.2%,12.6%),但投资项目仅占自治区的4.69%,9.38%;合同额占1.34%,14.56%;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仅占6.77%,3.15%。这种情况会引起东南疆地区资金

严重不足,地区之间的不协调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平等,不利于我区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篇7

关键词:FDI 产业结构 招商引资

海南建省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海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海南省在招商引资方面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对海南省的招商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新、更高的要求。然而,海南招商引资战略的选择中缺乏从产业选择和区域选择方面对外资投入的方向性引导,研究海南省招商引资战略方向问题和外商投资项目评价体系问题对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三次产业结构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外部资金的投放、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的正的溢出效应,直接或间接带动了海南省产业发展和升级,同时,海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流向、方式和效益。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结构、流向受制于外资吸收地产业结构因素,即三次产业的发展情况。

本论文在产业结构因素方面选取1988-2009海南省三次产业(分别记做PI、TI、SI)的生产总值作为解释变量,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通过Granger(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在短期内,第一产业(PI)及第三产业总产值(SI)是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即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总产值和外长直接投资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在以上因果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总产值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数量分析,得到:lnFDI=0.322847-1.566542*lnPI+2.140983*lnTI

即:在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不变的情况下,FDI自然增长0.322847;第一产业每增加1%,海南省吸引外资下降1.566542%,第三产业每增加1%,海南省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增加2.140983%。这个结论符合海南省第三产业产值增加,外商直接投资也迅猛增加的客观事实。

二、招商引资的产业方向选择

近些年,海南招商引资的发展迅速,卓有成效,开放领域主要集中在第一、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的进行,第三产业的开放也在逐步推进,在新时期海南做好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吸收外资的产业规划、区域规划,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外资的投资效益。

(一)坚持把第三产业的招商引资作为长期的战备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海南发展第三产业具有五大优势,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体制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海南省现阶段第三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与国际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整个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外资第三产业中的很多领域都有着明显优势,海南在法理发展对第三产业的招商引资的同时,应对第三产业进行细分,根据不同层次要求,充分利用外资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来发展海南较为薄弱的生产行业。海南招商引资围绕建设热带海岛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的产业发展方针进行开发建设,使海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将海南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发挥经济行政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用,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产品互动、体制创新的全省第三产业一体化。

(二)对房地产业的招商引资注重质量,进行适度引导

海南的房地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保持高涨态势,在海南省经济增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房地产业在保持现在招商引资方针的同时,不能对其过度依赖,应更加注重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质量取胜。开发应顺应海南形成旅游岛的形势,加大发展旅游度假的产品,主要的发展与旅游、与体育等产业相关的房地产相关的产品,配置地方稳定税源,并适度控制普通商品房的开发。

(三)合理布局农业产业的招商引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海南农业是地方经济中的弱质产业,突出表现在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农业整体科技素质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集约化程度低。加大对农业的招商引资力度,首先要加快对农业先进技术和项目的引进,加大政策倾斜度,对农业投资进行合理布局,着重引导资本流向独具海南特色的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吸引外资投入到食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产业,培育一批热带果蔬、水产品、畜产品、橡胶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此外,进一步鼓励和落实大型农产品贮藏集散物流中心建设,在此基础上推进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控制和追溯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使海南农产品走上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农业产业化升级。

三、招商引资的投资方式选择

海南省的招商引资初期以合作方式为主;90年代中期以前合资企业成为首选;90年代后期直到现在,独资方式占绝对优势地位。步入“十二五”,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海南在招商引资的投资方式选择上,应顺应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和趋势,根据不同的产业性质和区域的不同特点,合理引导外资的投资方式,积极引入跨国并购、产业外包等新兴投资方式。

(一)坚持利用外资方式的多样化

海南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极大的资金缺口,但更大的缺口则是技术、管理缺口。经过了10多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推动本国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成长的策略的成效并不理想。外商投资企业多采用独资方式,省内企业一般无法从中获得和享用外商拥有的先进技术,对产业技术升级的促进作用没有和合作经营和合作经营所起的作用较小。

在外资投资方式选择上,海南应该注意充分掌握自身的特有资源,防止外方获得该资源后谋求控股甚至独占,坚持利用外资方式的多样化。对于新开放的领域,外商为了迅速打开市场,仍然会积极寻求合资,在合资过程中,我方应该对自己的权利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一味满足对方的要求而减少自己的合理条件。在一些关键资源领域,建议对外商直接投资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程度限制。

(二)鼓励利用外资的新方式

1、积极承接外包业务

业务外包是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新方式。一般来说,业务外包主要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服务业的产业外包。海南省应根据自身的资源和条件积极对不同的方式的业务外包进行承接,同时需灵活应对。

一是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业务外包,海南省劳动力要素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有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业务外包的天然优势。在承接此类外包业务时,应考虑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在省内企业目前不具备竞争能力时,一个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至少引进两家跨国公司投资,形成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竞争,或者通过对同类产品进行关税补贴,使跨国公司的产品与进口商品形成竞争。

二是承接资源密集型产业外包,此种产业外包是外包企业充分利用承接地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产业专业,实现全球资源优化配置。海南省在对此类业务进行招商引资时,应对保持适度开放,并重要资源进行有条件控制,引导提高本土企业竞争实力,应进行科学引导,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加大对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三是重点承接服务业的业务外包。承接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是优化海南外商投资产业结构的重点方向,是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也是转变经济和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全面提升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中的地位的战略选择。海南要大力培育本地有实力的服务供应商和外包承接商,逐步培育一大批专业化、国际化的本地服务供应商。

2、有条件鼓励跨国并购,实现直接利用外资与间接利用外资的有效结合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以及入世后逐步的政策的消失,外商直接投资领域逐渐放宽,跨国并购将成为外商直接投资更加常用的方式。海南省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金融领域会更加开放,跨国并购将成为海南利用外资新的增长亮点,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机遇下,海南成为中国最具成长性的并购市场。在招商引资时,应注意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的融合,引入企业参股、收购或兼并模式,根据不同行业类型,进行适当的引导。

海南对大部分竞争性的工业行业,应放开对跨国并购的各种限制,包括股权比例、并购方式等。放开这些行业对跨国并购的限制,有利于行业提高集中度和竞争力,改善行业的组织企业将结构,从而增强企业实力。

对存在明显规模经济的工业行业,主要是重工业产业(汽车、重化工业等),由于这些产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如果外商所占比重过大,将不利海南省的产业安全,并可能造成利润转移,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加大,所以应有步骤的放开对跨国并购的限制。

对服务业的跨国并购,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服务业开放程度较小,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省内企业难以承受国外服务业的冲击。且目前大部分服务业存在的高额“租金”,利润较高,如果允许大规模的跨国并购,很大一部分利润将被转移出去。因此,服务业跨国并购应对外资的股权比重进行限制,同时在审批环节上从严把关。

3、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也是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因此,海南省在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可扩大产品市场,降低经济风险,获取更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并可获取技术和生产性资源。

近些年来,海南省经济稳步增长,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也建立起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如海南航空、海马汽车等。随着“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和高科技支撑”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南对东盟的产业比较优势开始形成,对东盟资源类的需求迅速增长。因此,期间内海南可加大与东盟国家的战略合作,以越南为突破口,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对外投资。

参考文献:

[1]江小涓,杨圣明,冯雷.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杨建龙,关于外商投资与外资政策的博弈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海南省统计局.海南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赖明勇,包群.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2(6)

[5]张骁,杨忠.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模式借鉴――来自日韩经验的启示[J].当代财经,2006

篇8

【关键词】中部 外商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 升级

一、中部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的现状

外商在我国中部地区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1997-2005年,中部地区这三个行业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占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比重分别为55.72%、14.19%和6.52%,见表1。与东部地区不同的是,中部地区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吸收了较多的外资,该领域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比重为8.48%,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的资源优势逐渐显现。以上四个行业领域实际吸收外资额占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额的比重高达84.91%。与东部地区相比,尽管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也集中在制造业,但集中度远远低于东部地区(67.27%)。此外,中部地区租赁及商务服务业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仅为1.93%,小于东部地区的相应比重3.69%,中部地区的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有较大的差距。

二、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外商投资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转移,中部地区吸收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

1、投资产业结构不太合理,未能结合地区产业优势。中部地区农业基础好,很多省份是我国的农业大省、重要的产粮地区,农业发展潜力大,合理引进外资及外国的先进技术,将会引导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更好地发展。但外商对中部地区第一产业的直接投资却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未能发掘中部地区的农业比较优势。中部地区地理位置好,铁路、内河航运比较发达,矿产资源丰富,但在自有资金和技术不足的情况下,这些优势未能更好地体现出来。外商对这些行业的投资从目前情况看来,显然难尽人意,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引资力度。

2、投资方式结构不合理。外商主要以“三资”企业的形式对中部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在中部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初期所占比重很小,但从90年代起开始加速,实际投资占FDI的比重逐年提高,2005年已达51.49%,在“三资”企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外商在进行投资时越来越倾向于以独资企业的方式进行投资,而不太愿意与中方进行合作投资或合作经营。这样的投资方式因为没有中方的参与,很可能使得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降低,降低了外资利用质量。

3、投资行业单一,集中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目前中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及第三产业中关联效应较低的房地产及公共服务业,两者约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73.58%,而投入第一产业农业及第二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业的比重严重偏低,总计不足10%。此外,投入金融、保险、商业、外贸、信息服务业等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最多的行业,中部地区外资吸收数量却非常有限。虽然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开始大规模投资中国市场,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但由于这些公司主要投资于信息技术等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其他行业的投资却很少,因此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仍然不均衡。

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外商对我国中部地区的直接投资,无论从投资数量还是投资结构上看都有了明显提高,但仍存在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项目平均规模偏小、投资方式结构不合理、投资行业单一以及投资行业关联度不够等问题。

三、FDI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1、以引资结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外资的利用如果不加以合理的引导和规划,不但不会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大的贡献,还有可能造成重复建设,扰乱本地区的产业生态系统,与本地区产业调整思路背道而驰。中部地区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应对外资加以合理的引导。

(1)产业引导。要把引进外资同调整中部八省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结合起来,进一步牵动中部八省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应立足区域优势,加快农业、能源、交通等基础行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步伐,走农业产业化、科技化的路子,充分利用外商的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2)技术导向。应大力引进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项目,努力实现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项目转移,改变目前一般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项目占据中部八省引资项目主导地位的局面,使相关产业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强劲的新经济增长点。

(3)领域导向。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行业比较单一,必须改变中部八省目前外商直接投资领域过窄的现状,努力拓宽外商直接投资领域。要适应国际直接投资产业、行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在金融、保险、批发零售、外贸、通讯等行业提高利用外资比重,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利用外资的比例;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生产性行业和关联效应较高的行业,控制外资投向容易聚集泡沫而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房地产等行业。

(4)不断创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式。目前要下功夫引进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大公司、大财团来中部地区投资大型项目,尤其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中部八省之间应加强联合协作,合理调节产业的布局和产业合作,积极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引进外资嫁接改造,适度发展外企并购,优化资本配置;同时加快中小企业放活,允许外商收购、兼并、租赁、承包中小企业,促进外资分配合理化。

2、以技术吸收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可以填补国内某些领域的技术空白,而且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大量科研经费,也为我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了更好地通过吸收外资创办先进技术型企业,加快中部地区产业的技术密集度,中部八省要更好地调整对外商直接投资方式的技术转移的心态,引进我国急需的先进技术,为提高中部地区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服务。技术吸收和引进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技术外溢效应。一般说来,在主要的三种外商直接投资方式中,合资企业的技术、管理外溢效应最大,合作企业次之,独资企业的技术、管理外溢效应最小,然而对中部地区的实证研究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只有独资企业对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产生了正效应,而合资和合作企业对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没有明显的作用。这说明中部地区的中方企业在同外资合作的过程中没有利用好外资技术、管理上的优势,技术外溢效应低。中方应完善内部治理,给外资提供良好的合作环境,才能极大地发挥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

(2)将引进与自主研究、开发相结合。引进和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经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出自己独立自主的研究与开发体系是开放政策成功的标志,是国家真正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的基础。之所以要强调民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是因为已有的国际经验表明研发和创新的根本动力来自于民族企业。因此,与发达国家的产品抢占市场,必须抓好技术改进环节,争取产品的核心技术,确立比较优势,推动资本密集型技术的发展。

(3)改善自身条件,增强技术吸收能力。东道国企业技术能力、人力资本存量、内部治理结构、组织管理模式等条件都会影响技术溢出的效果,这些相关因素被统称为东道国的“吸收能力”,人力资本是决定东道国技术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实证研究却发现,FDI对中部地区没有明显的技术外溢效应,人力资本存量对产业结构也没有正的影响,这说明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在承载技术外溢的过程中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中部地区尽管教育条件、高校的发展在全国处于较高的水平,也培养出了不少人才,但在本地区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人才大多外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采取措施留住人才,成为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留住人才,必须改善自身条件,从业人员的待遇、福利、学习机会等,都应该得到改善,尽量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0(2).

[2] 卢荻:外商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和区域分析证据[J].经济研究,2003(9).

[3] 董国良: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比分析及发展趋势[J].经纪人学报,2006(2).

篇9

关键词: 中国对越直接投资,潜力,路径,跨国经营

一、中国对越直接投资的潜力分析

(一)越南是外商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

1.政治社会稳定,发展后劲十足。越南保持着政治社会的持续、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政治环境。越南已成功实施革新开放政策20余年,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和完善,政治体制改革正在加快推进。2006年4月召开的越共十大更使越南进入全面推动革新开放的新时期。1991年以来,越南gdp年均增长约7.5%,远高于东盟其他国家。2005年,越南gdp增长率达到8.4%,人均gdp已从革新开放初期的约200美元增至640美元。越共十大确定越南2006—2010年实现年均gdp增长率为8.0%的目标,表明了其继续加快发展的决心。越南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大力吸引外商投资。随着加入wto,越南将进一步加强同全球和地区经济的融合。1988—2005年,越南全国共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880个,合同金额646亿美元,实际到位269亿美元。2005年越南全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达58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5%,吸引外资为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新增项目合同金额为40亿美元,原项目追加投资金额为18亿美元。现有74个国家和地区对越直接投资,外资经济占越南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

2.地理位置优越,成本较为低廉。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越南具备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有利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越南地处中南半岛东部,位于重要的国际交通线上,有32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在全国64个省市中,有半数以上的省市临海,具有明显的沿海优势。越南海港较多,陆路直达中南半岛其他国家,交通相当便捷,国际航线直通世界上57个国家和地区的首都或城市。越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大幅度降低了外商投资成本。越南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等能源资源和铁、铜、铝钒土等矿产资源都十分丰富。投资商在投资优惠的领域和地区投资,可根据土地法和税法的规定,减免土地租金、土地使用费、土地使用税。越南劳动力资源丰富,现拥有8400多万人口,65岁以上人口只占5.6%,劳动力人数占总人口的60%,平均年龄只有24.5岁。全国人口识字率已经达到了94%,大多数人完成高中教育,是东盟国家中人口识字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劳动力具有较好的文化教育基础,经过培训后能较快地掌握科学与技艺。同时,劳动力成本低廉,月平均工资约55美元,河内和胡志明市劳动力月平均工资为120~136美元。

3.政策日趋完备,环境不断优化。越南不断完善外商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越南于1987年制定了《外商投资法》,历经1990年、1992年、1996年、2000年、2003年五次修订和补充。为适应加入wto的需要,越南国会于2005年11月通过了调整内外资统一的《投资法》,并于2006年7月1日生效。新颁布的《投资法》与原法相比,具有投资商自主投资权限扩大、给予外商的投资形式扩大、各项鼓励和优惠投资政策一并适用于国内外投资商等特点,保障了外商的合法权益。越南采取措施放宽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权限,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自2006年以来,在新批的越南外资项目中,由越南中央政府各部门审批和颁发投资许可证的项目占63%,各地方政府审批和发证的占13.3%,各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审批和发证的占23.6%。新的《投资法》对投资的行政审批手续进行较大幅度调整,进一步简化手续程序,给予地方更大的审批权限。为给外商创造便捷、舒适的投资环境,越南正加紧建设、完善基础设施。2006年起5年内,越南政府预计在公路、机场、海港和宾馆、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1150亿美元。

(二)中国对越直接投资潜力巨大

1.中国对越直接投资优势独特。中国开展对越直接投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越两国山水相连,交通往来便捷,文化习俗相近,社会制度相同。近年来,中越睦邻友好、全面合作关系深入发展,达成两国和两国人民永做“好邻居、好同志、好朋友、好伙伴”的共识。两国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日益深化,妥善解决边界领土问题取得了积极进展。经贸及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加强。2005年中国人均gdp已达1703美元,一些发达地区如上海、深圳已超过5000美元,高于越南的发展水平,对越南投资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比较优势。通过参与越南资源的开发投资,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能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能规避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开拓国际市场。

2.中国对越直接投资亟待拓展。1991年中越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以后,中国企业陆续走出国门,开始在越南投资办厂。近年来,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动下,一系列区域投资便利化措施逐步被落实,中国对越直接投资发展较快。中国企业通过对越直接投资,带动机电产品、原材料和劳务出口,有效拓展了越南和东盟市场。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统计,2005年,中国对越直接投资金额突破1亿美元,达1.08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32.21%。其中,新增投资项目41个,协议投资额6770万美元;追加投资项目17个,追加投资协议金额4032万美元。由此可见,中国对越直接投资数量偏少,规模偏小,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显然要缓慢许多,与中国拥有对越的投资优势很不相称。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台湾省对越直接投资项目1408个,协议投资总额达79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29.4亿美元,居世界各国和地区对越直接投资的第一位,项目数、合同资金、到位资金分别占23.8%、15.7%和11%。其余依次为新加坡、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累计对越直接投资的有效项目352个,协议投资总额为7.31亿美元,实际到位金额为1.81亿美元,仅列世界各国和地区对越投资的第15位,项目数、合同资金、到位资金分别仅占6%、1.4%和0.7%。中国对越直接投资远未达到规模效益,平均每个项目为200多万美元,协议投资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仅有9家。

二、中国对越直接投资的路径选择

1.熟悉投资环境。认识越南、研究越南、了解越南是中国对越直接投资路径的起点。中国投资者要充分认识到,到越直接投资虽然潜力巨大,但仍要认真对待一些困难和风险:土地供应虽然充足,但交通等基础设施仍较为落后,全国无一条符合国际标准的高速公路,铁路只是米轨,无法重载,速度也很慢;缺乏理想的合作伙伴,产业配套能力较差;官僚作风、腐败现象较为严重,制度不够完善,行政效率不佳;技术工人及管理人才不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短期行为较为普遍,政策缺乏连续性。如果对越南投资环境有深入了解,就能避开风险,利用优势,赢得商机。要扎实地进行前期准备和投资论证,妥善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和遇到的突出问题。通过实地考察、深入调研,熟悉越南的国情、商情和风俗民情,使投资活动符合越南市场需求和经贸政策,尽可能融入当地社会。重点研究、掌握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相关投资规则、越南新的投资法及其实施细则、各种优惠政策及政策限制。处理好与合作方以及当地有关部门的关系,对越方合作伙伴进行深入了解,寻求信誉好的合作伙伴。选派能力强、素质高、外语好(越语或英语)的业务人员来越开展工作。树立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品牌效应,搞好售后服务,提升中国企业在越南乃至东盟市场的无形资产价值。加强对投资风险的防范,按规定办理国内外投资报批许可手续。建立信息咨询系统,为中国对越直接投资提供市场调查、项目评估等咨询业务。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为中国对越直接投资提供优惠贷款、担保、保险等金融业务。改变我国对外投资审批手续繁琐、外汇管理过严的现状,切实为对越投资提供政策支持。保持与我驻越使馆经商处的联系,定期向经商处汇报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使馆报告。

2.优选投资领域。中国早期的对越直接投资主要是加工、装配和生产性的小型项目。此后,中国企业已涉及越南的能源开发、电子、建材、建筑、农林渔业及服务业等行业,投资领域非常广泛。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统计,2005年,在中国对越直接投资新增41个投资项目、6770万美元的协议投资额中,投资工业领域的有29个项目,协议投资额6223万美元;投资农林渔业8个项目,协议投资额456万美元;服务业4个项目,协议投资额91万美元。截至2005年底,中国对越直接投资中,投资最多的是工业和建筑业生产经营领域,达252个项目,协议投资额4.5亿美.元,分别占项目总数和投资总额的71.6%和61.6%。其次是投资服务业,为44个项目,协议投资额1.89亿美元,分别占项目总数和投资总额的12.5%和25.85%。投资最少的是农林渔业,为56个项目,协议投资额9698万美元,分别占项目总数和投资总额的15.9%和13.25%。

中国对越直接投资要优选有市场潜力、效益好、见效快且符合越南产业鼓励导向的行业作为重点投资领域,既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又有利于发挥我国在设备和技术上的比较优势。越南工业部已确定2006—2010年着力发展四大工业主导产业,加工制造业(纺织、皮革鞋类、农林水产加工),工业生产资料(化工、机电、电力、煤炭),高新技术工业(电子及通信工程)等三大产业,对中国企业来说,对越直接投资大有可为。结合越南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可考虑在以下重点领域进行投资,从事生产和加工。一是家电生产。越南家电普及率较低,需求不断扩大,市场潜力较大。中国家电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研发实力,积累了不少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可在越南投资办厂。二是摩托车发动机生产。越南政府将摩托车列为工业发展的重点,但由于资金和技术原因,迄今未能生产发动机等主要部件。我国摩托车工业技术工艺已相当成熟,具备开拓国际市场的实力,可考虑在越南投资生产摩托车发动机。三是农机生产。越南是农业国,农业耕作以人力和牲畜为主,发动机、拖拉机、水泵、收割机、脱谷机、烘干机等农业机械市场需求较大。中国企业在积极扩大出口的同时,可考虑在越南投资生产或组装农业机械,以巩固和扩大市场。四是矿产开采。越南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但矿产开采和加工能力较弱。中国企业可考虑在越南投资采矿和加工,利用便利的运输条件,将产品返销国内,缓解国内资源的不足。此外,中成药生产、水果加工、服装和面料加工、烟草加工等产业均是可供选取的对越直接投资领域。

3.优选投资区域。外商对越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截至2005年底,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的南部重点经济区(胡志明市、同奈省、平阳省、巴地一头顿省、西宁省、平福省、隆安省和前江省8省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其中,合同资金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58%,项目数占投资项目总数的50%。北部重点经济区(河内市、海防市、海阳省、永福、广宁省、兴安省、河西省、北宁省8个省市)吸引合同资金占全国的26%,项目数占28.7%。各工业区和加工出口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占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总数的33.4%,合同资金占投资总额的33.8%。北部山区、中部、西原地区和九龙江平原地区的一些省份全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项目数仅2~3个,金额不超过700万美元。

中国对越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应集中于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胡志明市、河内市、海防市、广宁省、同奈省等5省市。特别是随着中越合作建设“两廊一圈”的加快推进,中国对越直接投资将更多地投向河内市、海防市、广宁省等发展较快的越南东北地区。按照越南新的《投资法》规定,工业区、出口加工区、高科技区、经济区属投资优惠地区,可作为对越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越南也将北部山区、中部等社会经济条件困难或特别困难的地区,列为投资优惠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增加了投资风险,是否投资需谨慎考虑。可在“两廊一圈”的越南北部区域内,选取高平、谅山等资源丰富的部分省市,着重进行资源开发和农业的直接投资。

篇10

关键词:境外罂粟替代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投资选择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初,“金三角”地区的开始进入中国境内,并在此后成为中国的主要来源。为从源头铲除毒源,遏制“金三角”地区对中国及国际社会的危害,1990年起,中国政府以无偿援助的方式与邻国政府及地方组织在缅甸北部和老挝北部地区开展了罂粟替代种植。2005年,在继续推进政府间示范合作项目的基础上,中国开始运用企业市场化运作为主的模式来发展境外罂粟替代产业 [1]。

显然,境外罂粟替代产业不仅是国际禁毒合作的一项创新,同时也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条特殊途径。作为一项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一般来说应解决一系列重要问题,例如:投资于何处(区位选择)、谁去投资(投资主体选择)、采用哪种投资经营方式(投资方式选择)、投资于何种产业(投资产业选择)等等。本文将以替展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为基础,对境外罂粟替代产业的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及产业重点投资领域选择等关键问题进行剖析。

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替展理论

替代种植是指通过在原植物生产地利用粮食等农经作物取代原植物,以削弱这些地区对生产的依赖,逐步减少直至最终根除毒源的禁毒方式。所谓“替展”是指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在充分认识目标群体和人口的社会文化特征的前提下,通过制定符合农村地区实际的替代措施,防止和清除含有致幻剂和精神麻醉作用的违禁农作物的种植的一个过程。

从相关界定可以看出,替代种植和替展的目的都是根除原植物种植,实现禁毒目标;但是替展更注重发展的全面性、有效性和持久性,不仅要求使当地农民合法收入增长、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更强调提高他们经济发展的能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唯有这样才能使烟农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对经济的依赖,自觉抵御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当地社会种植作物的现象和习惯才有可能彻底根除。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就要求具有“大产业”的观念,即替展不应仅仅局限于第一产业,而应延伸到第二、三产业。

(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Kojima,1978)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其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和投资产业选择等方面的观点包括:(1)在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选择方面,认为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更易于在东道国找到立足点并占领当地市场,因为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虽然在国内处于比较劣势,但相对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更低阶的国家来说,却具有资金和技术上的比较优势,而且这些企业拥有的是东道国易于掌握的劳动密集型或标准化了的实用技术;(2)在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方面,应按照比较成本的原则,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可称为边际产业)、而东道国又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3)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选择方面,应采取与东道国合办或非股权安排的方式(Non-Equity Arrangement);(4)对外直接投资应起到“教师的作用”,即应当给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效果,使当地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教会并普及技术和经营管理技能,使当地企业家能够独立进行新的生产。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总体上得到了经验研究的支持而不是拒绝,该理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借鉴意义。当然,由于境外罂粟替代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研究境外罂粟替代产业发展不能完全依据典型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而必须立足于境外罂粟种植区的现实条件以及国际禁毒目标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境外罂粟替代产业的投资主体选择

(一)投资主体现状

中国境外罂粟替代产业是政府扶持下、以企业为投资经营主体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目前产业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三条途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云南省政府配套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据初步统计,2006—2010年中国共投入19.3亿元用于境外罂粟替代产业发展,其中,企业投资16亿元,占替代总资金的82.5%。可以看出,企业已经成为了中国境外罂粟替代产业发展的投资主体。

中国参与境外罂粟替代产业发展的企业数量增长较快。2005年登记在案的替代企业为75家,而2009年已经超过了200家。而且中小民营企业是境外罂粟替代产业的主要力量,以2008年为例,198家替代企业中国有企业仅8家,而民营企业达190家,占总数的96%。

(二)以中小民营企业为投资主体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分析

1.中国在境外开展罂粟替展投资的多为中小民营企业,这些中小民营企业无法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相对于国内大型企业来说也处于比较劣势,但相对于处于国际分工中更低阶的境外罂粟种植区的企业和农民来说却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而且他们拥有的技术是比较适合境外罂粟种植区使用条件、易于当地企业和农民接受掌握的成熟、实用生产技术。中国替代中小企业具有相对优势的技术、设备和管理与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及廉价劳动力结合,能够较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从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利益优势的原则来看,中小民营企业在境外发展替代产业能够获得比较利益,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与国有大型企业相比,中国中小民营企业产权明晰,自担风险,具有较强的内在动力;它们体制新、机制活,具有经济激励和适应市场竞争的内在素质;对市场反映敏感,投资决策迅速,能快速进入目标市场,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中小民营企业的这些特殊优势有助于其在境外罂粟替代产业投资中拓宽、壮大发展空间。 从宏观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来看,中国中小企业到境外开展罂粟替展投资,可以给中国带来资源转移效果、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市场竞争效应等多方面的效益。因而中小民营企业作为罂粟替代产业发展的投资主体不仅是可行,而且是合理的。

三、境外罂粟替代产业的投资方式选择

(一)投资经营方式现状

选择一定的投资方式进行产业发展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营中的一项重要决策。目前,中国企业在境外开展罂粟替代产业发展,采用的投资方式有合作经营、合资经营和独资经营三种形式,所占比例分别为40.9%、49.5%和9.6%。

合作经营是由中方替代企业与当地政府、企业签订协议,双方共同投资、共担风险组成合营企业。通常中方企业以技术、管理人员和农机种苗、化肥等生产资料作为投入并负责技术指导,由境外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土地建立示范园、雇佣当地农民进行种植,双方根据协议分享产出。合资经营指中方替代企业与境外地方政府或企业合资成立股份公司,双方根据股权投资比例共担风险、共负盈亏。例如,中方企业与当地有实力的公司和有影响力的个人共同投资,资金投入按股份分摊;技术、管理人员和农机种苗、化肥等生产资料由中方企业负责提供,主要由对方组织劳力进行开发。独资经营是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中方企业作为唯一的出资人在境外成立独资公司,并拥有境外企业的所有权和独资经营权,独立承担境外经营的风险和获取收益。

(二)投资方式选择建议

一般来说,不同投资方式各有优劣,决策者通常面临的是扬长避短的取舍。针对中国境外罂粟替代产业来说,在三种投资方式中,独资并不是最佳选择,而采用合作经营或合资经营的方式更具合理性。这是因为:(1)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区的投资环境一般都不太好,特别是缅北地区,政策稳定性差,相关法规变化很大,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独资经营方式将加大企业更多的风险,而合作或合资经营方式能帮助企业避免或减少政治风险;(2)目前中国大多数替代企业规模较小,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的困难,而独资经营是一种高成本的投资方式,必然会加大资金方面的压力,合资或合作经营则有利于解决资金不足、管理力量薄弱的问题;(3)中国境外罂粟替代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经验和实力都不足,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进行合作或合资经营,可以利用当地合作伙伴的优势,规避当地政府的一些歧视性待遇或获得优惠政策,并能消除信息等方面的进入障碍,弥补企业独立在境外经营经验不足的缺陷,从而降低投资经营风险;(4)中国境外罂粟替代产业投资多为资源开发型投资,很大一部分产品是返销国内,因此并没有必要一定要取得开发生产企业的所有权;且资源类投资往往投资巨大,开发周期长,投资风险较大,而合资和合作经营的方式可以使企业与合资、合作伙伴共担风险,从长期的互利关系中得到稳定的资源供给;(5)从民族主义的现实情况考虑,合作或合资经营是更容易被当地接受的方式。

当然,由于企业自身条件不同,对投资方式的选择也各异,企业应在现有实力和驾驭能力的基础上,将企业优势和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产业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合理的选择。

四、境外罂粟替代产业的投资产业选择

(一)境外罂粟替代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开展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和替展以来,政府和企业投

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据不完全统计,至2010年中国企业在境外开展罂粟替代项目200多个,累计替代种植面积达300多万亩。然而,由于一直没有完整的产业发展规划,投资的方向和领域未能形成一个整体。目前,中国在境外罂粟种植区发展的替代产业涵盖农业、林业、畜牧、水产养殖、采矿、产品加工、旅游、商贸和基础设施等产业,涉及细分产业较多,仅种植业就多达47个品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投资效益不佳。因而,政府有必要对替代企业的产业投资方向进行引导。

(二)境外罂粟替代产业重点投资领域

全球专业化分工深入发展的情况表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在每个产业的任何环节或所有细分领域上都具备比较优势,产业选择只有深入到内部在产业细分领域进行才具有指导意义。因而,中国境外罂粟替代产业的产业选择应以细分产业为基础进行,建议重点投资于以下领域。

1.粮食作物。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大规模种植粮食作物受到自然资源短缺的制约,因而粮食安全一直面临压力。而境外罂粟种植区具有生产水稻等粮食作物的优越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与缅老两国相比,中国农业技术水平又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因此,发展粮食生产,可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对于中国和境外罂粟种植区而言是一个共赢的产业选择。 天然橡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消费国,天然橡胶的年消费量约为200万吨,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国内天然橡胶产量仅有60万吨。从保护国家战略物资安全的高度和保护农业产业安全的角度,中国应充分重视境外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境外罂粟种植区地处亚热带,土地、气候条件适宜橡胶树的生长;缅老两国政府为促进本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投资政策;缅老两国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且成本低廉,而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生产有着成熟的经验与技术,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 。通过境外罂粟替代产业合作种植橡胶,有利于双方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生物能源原料。在化石能源耗竭后,生物质将是唯一能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能源。因此,和橡胶产业一样,生物能源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产业。然而,中国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耕地有限,因此应利用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积极开拓生物能源业的国际合作。境外罂粟种植区可用于发展生物能源的原材料极为丰富;土地肥沃,缅老两国历来有种植甘蔗、玉米、木薯等能源植物的农业传统,这些条件都非常有利于中国与境外罂粟种植区开展生物能源产业的合作;并且由于生物能源原料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有效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生活问题,提高当地经济水平,推动当地经济转型,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国际合作的互惠互利目标。 特色农产品。依托当地特殊的生态环境资源,发展有产业化开发前景、经济价值较高的特色农产品,对带动当地农民收入增加、加快罂粟种植区经济发展速度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石斛、珠芽魔芋等特色产业均是理想的选择。境外罂粟种植区是世界上极少数分布石斛和珠芽魔芋的区域,有着产业发展特殊的气候环境和自然条件。石斛、珠芽魔芋人工集约化种植、产业化开发投资较小,且在种植过程对大气、土壤、水体不产生污染,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石斛原料、魔芋精粉原料在国内外长期供不应求,市场空间大,较之传统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利润相对较高,因而容易被当地农民接受[10]。 采矿业。缅北地区矿产丰富,掸邦东部高原分布着缅甸主要的铅—锌—银矿带,克钦邦有着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玉石矿,但由于地矿勘探、矿产开采、冶炼和加工能力低下,大量的矿产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而中国在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选矿、冶金等领域有较高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因而可利用技术和人才的优势,采取合资的形式进行开发。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当地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深加工和整合利用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6.基础设施建设。境外罂粟种植区是世界上较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自身缺乏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因此,发展境外罂粟替代产业必须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加强道路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电力设施建设、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开发、教育等与提高民众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有关的配套项目建设。把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同替代产业发展相结合,既有利于当地民生、增添可持续发展能力,又能为其他境外罂粟替代产业的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结束语

中国境外罂粟替代产业模式不同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国际合作的替代方式,实践中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完整的中国境外替展理论体系也尚未能建立;在实际工作中,政府、企业对中国境外罂粟替代产业的认识还存在诸多不一致。因而,加强对境外罂粟替代产业相关问题的研究是中国理论界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从对外直接投资角度对中国境外罂粟替代产业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云飞.中缅两国签署罂粟替代种植行动方案[EB/OL].http://news.exam8.com/c/2007-11-21/090012943724s.shtml,2007-11-21/2010-10-05.

联合国新闻部联合国网站事务科.替展[EB/OL].http://un.org/chinese/esa/social/drug/alternative.htm,2005-03-16/2010- 10-05.

李瑢.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4-39.

刘红,等.云南积极开展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实施项目200多个[EB/OL].http://news.exam8.com/c/2010-08-27/092718030006s.shtml,2010-08-27/2010-10-10.

綦建红.国际投资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74-375.

纪云涛.基于“三链一力”的产业选择和升级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132-133.

盆敬军.中国已成天胶最大消费国内窘外迫危及产业安全[J].产业纵横,2006,(6):38-39.

王文勇.境外发展橡胶替代种植的几点体会[J].中国橡胶,2006,(2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