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的美感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典音乐的美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典音乐的美感

篇1

一.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广义上就是已经进行长时间传承和传播具有持久价值的音乐艺术形式,其主要是相对通俗音乐和轻音乐提出的。一般情况下对古典音乐的内涵进行解读,发现其是一种高度关注音乐艺术价值取向和人生意义的音乐形式。在古典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其更追求音乐艺术的语言表现形式、艺术表现手法以及音乐技巧方面的创新,在具体音乐艺术的呈现形态方面具有复杂性和技术性的特征,不仅要求听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对音乐艺术的良好感知,还希望听众能够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能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审美经验。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由于一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艺术教育,造成大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不够深刻,在欣赏古典音乐时也难以感受到其艺术美感,因此对古典音乐的接受度偏低,甚至部分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存在抵触心理。所以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古典音乐艺术的发展需求开展古典音乐艺术教学,有效促进大学生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程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现状

针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情况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艺术的程度存在普遍偏低的问题,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产生了相应的不良影响。结合相关调查数据看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现状,发现集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程度不平衡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不同专业的高校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科学生一般接受程度偏高,理科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认同感则有所不足[1]。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欣赏古典音乐时无法理解古典音乐,也不能产生良好的艺术审美感受,造成学生的欣赏体验感严重不足,打消了学生学习和接受古典音乐知识的积极性。

(二)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主动性不足

一般情况下如果学生喜欢古典音乐并愿意接受古典音乐,就会自觉搜集一些古典音乐加以欣赏,并有意识的从多渠道获取相关音乐素材,尽量创造更多学习古典音乐的机会。但是由于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同感偏低,对古典音乐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大学生一般不会主动获取古典音乐方面的知识和素材,学习古典音乐的过程中出现了被动学习和被动接受的情况,会影响古典音乐接受效果。

(三)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目的不够明确

科学合理的设置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但是综合分析当前大学生学习和接受古典音乐的情况,发现存在的明显问题是教师没有为学生设置明确的目标,学生学习和接受古典音乐的目的不够明确,甚至部分学生学习古典音乐主要是为了附庸风雅、随波逐流,亦或是为了完成学业,学习古典音乐的目标引导性严重不足,会制约大学生学习古典音乐过程中对古典音乐艺术的认同感,不利于大学生对古典音乐接受程度的逐步提升[2]。

三.有效提高大学生对古典音乐接受程度的建议

在明确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古典音乐接受现状的情况下,为了能够促进古典音乐教育作用的发挥,奠定大学生培养工作的基础,新时期在指导大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指导,改善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识情况,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古典音乐方面的知识,为古典音乐教育的落实和大学生广泛接受古典音乐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分析,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要想循序渐进的提高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接受程度,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系统的解读。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

从当前大学生古典音乐接受情况的调查研究能够看出,目前大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无法对古典音乐艺术形成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听不懂”古典音乐,也难以感受到古典音乐的艺术美感[3]。针对这一情况,部分教育研究人员提出古典音乐教学应该转变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文学化和美术画的倾向,避免使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古典音乐的内容。换言之,音乐教师应该明确认识到,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不能将使用语言文字表述音乐作为标准,而是应该认识到音乐艺术所塑造的形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在教育实践中要求学生“听懂”古典音乐并使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做法是错误的。所以,在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在欣赏音乐时能够体悟和感受到古典音乐旋律的形式美,在高低起伏的音乐中获得情感共鸣,进而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体验感。如此,学生在欣赏古典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古典音乐的艺术美感,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同感必然会明显的增强,其接受古典音乐的程度也会有所提升。

(二)开设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提升学生文化艺术接受能力的重要课程,高校针对学生古典音乐接受程度偏低的情况,应该有针对性的开设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对学生实施相应的公共艺术教育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参与艺术选修课程的机会,有效对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加以强化。在开设专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后,为了保障课程教学作用的系统发挥,还应该注意加强对课程的管理,从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到课程考核评价,都应该按照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并且?e极选择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音乐教师对学生实施古典音乐教育,增强古典音乐教育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基于公共艺术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主动参与到古典音乐课程的学习方面,增强对古典音乐的接受程度,为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的培养奠定基础[4]。

(三)积极组件丰富多彩的学生艺术社团

在学生艺术社团中宣传古典音乐并组织学生加强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和接受也是提高学生接受程度的重要方法。在高校针对本校学生开展音乐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古典音乐接受需求适当的开设管弦乐团、合唱乐团等,并将古典音乐艺术作为核心组织学生参与排练和演出活动,借助古典音乐艺术活动对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加以丰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5]。同时,在艺术社团中,结合教师的指导也可以有意识的让社团中的学生加强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和了解,并适当的组织学生结合现代音乐艺术理念对古典音乐进行合理的应用,创编新的音乐艺术形式。如此,高校大学生就能够形成对古典音乐文化的深入认识和理解,拉近学生与古典音乐艺术的距离,增强学生自主接受和自主学习古典音乐方面知识的意识。

(四)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篇2

选择什么样的音乐做胎教音乐?一说到这个问题,

也许很多准妈妈马上会想到是选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

是选民族音乐还是流行音乐?其实,用古典或流行的标准来选择胎教音乐,

正是准妈妈们常常出现的一个误区。

选择胎教音乐的三个标准

其实,胎教音乐的选择与古典还是现代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对于胎教音乐的选择通常需要依据以下几个标准:

音乐的节奏要与人的心跳频率接近。大约每分钟60 - 70 拍。节奏不能过快,太快的节奏会使胎儿紧张。但并不是说舒缓的音乐就好,过于平淡或单调的音乐也不好。摇篮曲或重复单调歌词的音乐,可能很快地让孕妇和孩子睡着,这样就不能达到胎教的目的了。

音乐的频率范围不能超过2000 赫兹。这是因为胎儿的脑部发育尚未完整,其脑神经之间的分隔也不完全,因此,过高本文由收集整理的音域会造成神经之间的刺激串联,使胎儿无法承担负荷,造成脑神经的损伤。轻则在出生后听不到高频范围的声音,重则有可能导致失聪。

音乐的节奏不能过于强烈,不应有突然的巨响。胎教音乐中不能使用较强节奏的架子鼓等打击乐器,因为架子鼓的“咚咚”声和子宫内的胎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不协调的杂乱无章的混乱节奏,会给胎儿带来不良的刺激。另外,音乐中如果出现突然的巨响,会给胎儿造成惊吓。

根据这三项标准来选择胎教音乐,不管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民族音乐或是流行音乐,只要是不符合这三个标准的,都不能作为准妈妈的胎教音乐使用。

此外,胎教音乐不宜过长,五至十分钟的长度是较适合的,而且要让胎儿反复聆听,才能造成适当的刺激。等到胎儿出生之后再听到这些音乐就有熟悉的感觉,能够令初生婴儿有待在母体内的安全感,对于安抚婴儿情绪相当有效。

优秀的胎教音乐

依照上面所说的三条标准来选择胎教音乐就会发现,其中古典音乐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这并不能说明所有的古典音乐都适于胎教。一部分古典音乐(特别是巴洛克音乐)因为其节奏和母亲的心跳旋律相近,所以对胎儿和新生儿有启发和安抚的作用,巴

转贴于

赫《g 线上的旋律》、莫扎特《21号钢琴协奏曲》、韦作特《d 调广板吉他协奏曲》、舒伯特《鳟鱼》钢琴和提琴五重奏,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音乐胎教,快乐情绪最重要

篇3

偶尔,散步在城镇的大街上,相信一些流行的音乐是少不了的。不知道这些歌手对音乐的体会如何?我个人认为我本人是热爱音乐的,有许多的音乐是那样温柔动听,优雅婉转,令人心旷神怡。但是总不知为何?当那流行音乐映入我的耳帘时,总感觉耳膜被深深放入刺痛。有时说难听点,仿佛这不是音乐,而是“噪音”。

我深知作为一位音乐的业余爱好者,我没有资格去批评那些专业的歌手。而这“噪音”般的流行歌曲也仿佛融入了城镇生活中。犹如这城镇中的喧闹需要这“噪音”来点缀似地。

音乐是什么?

难道音乐只是人们索取金钱或宣泄心情的工具吗?如果这“噪音”也算是人们所命名的音乐,那音乐就近被冷落到了如何地步?难道音乐如此深奥的词已被简化到如此地步了吗?

前面可能说得太过了,作为一个音乐的业余爱好者,我没有这样的资格。但是,相信有许多人反对我,批评我的观点,以他“专业人士”的角度批判我,批判我的愚蠢与无知。

音乐是什么?

偶尔,走在乡村的街上,一些古老的歌声总是音入耳帘。古典的乐器声,他不是那样喧闹,给人一种静静的美感。赞扬一下古典音乐,也许当你心烦意乱时,古典音乐可以成为你的好伙伴,他会成为你心灵的安抚者。

作为一名业余的爱好者,我认为无论是境界还是美感。那所谓的流行音乐都远远无法与着古典音乐相比。难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音乐的概念在降低吗?我不喜欢胡乱批评音乐的人,更讨厌侮辱音乐的人。也许,在那些“专业人士”眼中,我就是这批评音乐,甚至侮辱音乐的人。呵呵,我认为这样的人没资格谈论音乐。

音乐是什么?

坐在家中,我偶尔还是喜欢听取一些优美的乐器声,中国的古典乐器与国外的一些乐器都各有所长,有许多美妙的声音都是由他们创造的。只要不成为人们宣泄的工具,它们就是音乐世界中美丽的一员。

用耳朵去倾听,用心去感受,世界上有去多美妙的声音无时无刻的环绕着你。

有时候,独自一人攀爬小山坡或买入一片小树林时,自然将把一拥入怀中。躺在碧绿的草地上,清风微微拂过脸庞。小草在你身边摇摆着,静静点缀你的世界。白云在天空中,缓缓地,为你遮住那耀眼的阳光。轻轻的,你会听到小鸟划过的声音,它在为你舞蹈,名叫出一曲优美的歌声。“叮咚”消息在不远处为你伴奏,那声音是如此清爽而有力。清风吹拂着你的衣袖,鸟鸣声,溪水声与大自然的优美之声为你演奏。鲜花与鸟儿为你舞蹈。那一切,是那样的美丽,使人情不自禁。

也许,这才是音乐之美。人造只因与自然之音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许多人找不到音乐,也感受不到音乐,那并不是世界没有音乐,而是你没有心。

作为一名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在此表达一下源自于内心对音乐的喜爱与赞叹。相信音乐的魅力一定能打动着世界上的许多人,有心之人一定会被音乐所深深感染。

篇4

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是《时光倒流七十年》,穿越时空的爱情,恍若隔世的凄美,这仅仅是一场梦呢,还是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

我对这部电影之所以如此喜爱还因为它的配乐,它取自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品原本就很有名,配上画面,更是引人入胜。

帕格尼尼是18世纪一位充满魔幻色彩的小提琴家,技巧出神入化,他的24首随想曲到今天仍被视为难以驾驭的绝响,同时也激发了许多音乐家的热情,追随效法者甚众。他们有的直接从帕格尼尼的音乐里获取灵感,把他的作品改编成其他乐器的独奏曲,又或者以他的音乐为素材创作出自己的音乐。在大量的改编曲里,最著名的当然还是几位大作曲家的手笔,其中包括舒曼、勃拉姆斯、李斯特,而首选当推拉赫玛尼诺夫的这首《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把这首曲子运用得很巧妙,在节奏以及曲调的走向和速度上,都起到烘托剧情和剧中人物的情感的作用,散发一种生死相随的迷离情愫,让观众回味无穷,堪称现代电影配上古典音乐的经典范本。

法国作曲家圣桑有句名言:“音乐始于言尽处。”语言是有限的,但音乐的表现力是无限的。

很多电影大量运用古典音乐,道理很简单,因为古典音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那份独特的美感可以加深影片的内涵,又是开展剧情的催化剂,如果我们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那么在观赏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投入和感受会更深刻、更浓烈。

在电影配乐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要数莫扎特的作品。由罗伯特・雷德福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走出非洲》,用的就是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纯美意境。在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里,出现的是《第十五号钢琴奏鸣曲》;在影片《绿卡》中可以听到《长笛与竖琴协奏曲》;奥利佛・斯通导演的《惊天大刺杀》运用了《圆号第二协奏曲》;施瓦辛格主演的《幻影英雄》一片则有《费加罗的婚礼》序曲作为配乐。

巴赫的“电影现象”也很有趣。他的音乐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纯净、质朴,在人心浮躁的当下特别具有舒缓心情的作用。但在现代电影中,巴赫的作品经常被用在一些惊悚、神秘、错综复杂的心理变态或精神分裂为题材的电影,如著名的《郭德堡变奏曲》用在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用在电影《一级恐惧》中,抒情柔美的《G弦上的咏叹调》用在电影《七宗罪》中等,呈现一种大反差的戏剧效果。

在剧情的烘托和渲染上堪称运用得绝妙的古典音乐,还包括科波拉的旷世巨作《现代启示录》,直升机轰炸越南村庄那场非正义性战争的背景音乐是瓦格纳的歌剧《女武神》序曲。希特勒曾把瓦格纳的音乐用作纳粹的宣传工具,科波拉的用意不言而喻。科波拉本身对音乐,特别是歌剧颇有涉猎,他的另一部作品《教父III》用的也是歌剧,即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幕间曲。

篇5

关键词:跨界音乐;超越界限;融合

“跨界音乐”这个词语是近几年在国内兴起的名词,由英文单词“Cross-over”翻译而成。国外大约在半个世纪之前就已经有了“跨界音乐”,并且出现了很多跨界音乐人,如古典辣妹组合、神秘园组合、莎拉・布莱曼、马友友、陈美等等,他们大都接受过古典音乐的专业训练,往往很自然地流露出典雅的气质和纯熟的技巧,而他们的作品却融进了大量流行音乐元素,或干脆以流行为主。因此,人们认为他们的音乐既不属于古典也不属于流行,而是专属“跨界”。对于熟悉近几年流行乐坛发展趋势的乐迷来说,这样的音乐“跨界”并不陌生,“跨界”正是热门中的热门。“Cross-over”已经成为文化生态的一种体现。

从传统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近些年来,跨界的风潮愈演愈烈,它正日益代表着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每时每刻,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以时尚的名义进行包括经济、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跨界行为,不可否认“Cross-over”的时代已经到来。

一、何谓“跨界”

“跨界音乐”这个概念并非今日所有。在西方音乐传统中,“跨界音乐”特指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相互借鉴和包容。在欧美乐坛,使用“Cross-over”的说法比“Crossover Music”多一些,正式一些;在我们的媒体语境里,则“跨界”与“跨界音乐”会有动词与名词的差别。这倒也巧妙:先得“跨界”,才有“跨界音乐”,它总是以一种音乐“风格”的身份出现,人们也接受了这个概念。实际上跨界音乐是唱片工业的一个“门牌”,不同类型的唱片都可以打上这个牌子。

目前,在当今音乐界里,对“跨界音乐”的界定比过去宽泛了很多,不仅包括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交融,还包括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以及古典、流行与民族的交融等。这些融合不仅体现在创作上,也体现在演唱方式和形式上。相对而言,“跨界音乐”现象在流行音乐界最为突出。因此,对“跨界音乐”的定义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界定。大部分的研究都指出,“跨界音乐”是把不同的音乐形式糅合在一起,产生多种不同的音乐风格。

二、跨界的起源

所谓“跨界”,其实早就已经存在,它是音乐发展过程中一种很自然的现象。艺术家的表现形式永远是多种多样的,音乐更是如此,音乐家总在寻找和探索更新的,更能吸引大众关注的表现形式。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约翰・威廉姆斯到80年代的理查德・克莱德曼,再到后来的雅尼、陈美、“古典辣妹”,许多意识超前的音乐家努力尝试着在古典与流行之间寻找一条全新的音乐道路,也因此形成了探索“跨界音乐”的浪潮。

有一些音乐人认为:“通常音乐家受创作界限、演奏者的技巧界限、乐者的感悟能力等等原因而形成各种音乐形式的概念界限,其实音乐本身无界限可跨,因为任何音乐形式之间可以通过音乐本身来融合。”因此,“跨界音乐”可能只是一种名称,而不是一种形式。

另外,“跨界”仅仅是个相对的概念,我们今天的古典音乐很多就是当年的流行乐。比如莫扎特和贝多芬,他们当初都是宫廷乐手,说的通俗点就是为上层宫廷贵族提供娱乐消遣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作品因其精湛的艺术价值,得以流传下来,从而完成了流行向古典的转化。

三、跨界的代表人物

安德烈・波切利常被媒体称为“跨界音乐家”,不知他是否认同这个称谓。说起跨界音乐,我们就会想起很多艺人的名字:如歌手莎拉・布莱曼、夏洛特・丘奇、乔什・戈洛班,演奏家陈美、古典辣妹、马克西姆,还有神秘园等,可以列出满满一单人名――都是媒体上非常活跃的明星人物。他们大都出身于古典音乐训练,往往很自然地流露出典雅的气质和纯熟的技巧,而他们的作品却融进了大量流行音乐元素,或干脆以流行为主。而人们认为他们的唱片既不属于古典也不属于流行(尽管很流行),而是专属“跨界”。

拿几个典型的作为例子来讲吧:古典辣妹可以说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跨界音乐代表。四个女孩都是音乐学院的毕业生,都是受过正规古典音乐教育的提琴手,她们是出师名门的古典乐器精英,在组合之前都是小有成就的年轻独奏家。而在资深音乐人梅尔・布什的包装制作之下,她们将古典风格的曲目和萨克斯、东方民谣、劲舞和摇滚结合起来,非常标新立异。她们除了演奏通俗乐曲之外,还演奏室内乐,几乎无所谓古典与流行泾渭分明的界限。

刚来中国不久的克罗地亚钢琴王子马克西姆,他以“跨界”演奏为定位,曾经与交响乐团合作录制了很多钢琴协奏曲。对比理查德.克莱德曼纯听觉性的音乐形式,马克西姆更多地加入了视觉元素。马克西姆的宣传包装定位也是很成功的,他常在独奏会上使用激光,干冰,影像墙等手段,制造流行音乐般的现代效果。在很多人看来,他衔接了古典与现代,弥合了两者之间的表现差异。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曲《我和你》,让我们对莎拉・布莱曼又一次瞪大了眼球儿。我们常会在“音乐”上面打转,而忽略了其它。实际上,莎拉・布莱曼代表的跨界音乐很多时候还是一种表演方式:音乐跨界,视觉也跨界。她采用古典音乐中的著名乐段进行改编和填词,或者重新编配,使古典音乐焕发现代的风采。演唱方式上在演唱中揉合了美声、民族、通俗、花腔等不同的演唱方式。从演唱形式上,她与不同类型的歌手合作,形成对比,更突出了她的跨界风格。

很多“正牌”古典音乐家也常常跨界,例如帕瓦罗蒂,他的“帕瓦罗蒂与朋友们”慈善演唱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举办至今,引起过巨大反响,鲜花赞誉,不屑斥责,全都经历过了。在演唱会上,虽然帕瓦罗蒂只是不很娴熟的演唱了一些流行作品,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让人们看到:古典可以与流行同台,在善意与理想面前,它们没有隔阂。这种跨领域的合作并非他首开先河,但他与流行明星的公众影响力却是前人难以比拟的。他们并没有创作出新的音乐作品,但是带来一种新的姿态和表达方式。

四、跨界音乐的特点

跨界在西方音乐传统中,特指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相互借鉴和相互包容。

“跨界音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打破界限,古典与流行,传统与前卫,演唱与器乐演奏等等一切原本壁垒森严的界限都被超越了,取而代之的是许多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富于更多的变化,表现出超强的丰富性,更加平易近人,带给人们更为丰富的感官享受,符合新世纪人们不断变化的欣赏口味,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欢迎,当仁不让地成为新世纪的音乐宠儿。

跨界音乐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在音乐上,往往把某种典型的乐曲编配成其它的音乐形式,如莎拉・布莱曼,她代表了广为大众接受的一种古典跨界模式:曼妙的美声,加流行的编曲。

第二,在演唱形式上,往往演绎多种形式,如美声、民族、通俗融为一体。

第三,在视觉效果上,往往采取与所演绎音乐类型不相符的表演形式和着装,如古典辣妹组合,她们只需持琴并以性感狂野形象示人,不闻其乐,即已“跨界”了。

其实音乐界的跨界组合在国外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一般来说,有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的组合,也有乡村(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的组合,当然也有古典音乐(乐器演奏)与流行唱法的组合,只要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风格组合,在广义上都可以说是跨界组合。比如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合作的《我和你》就应该属于跨界合作。

五、舆论跨界

在各类音乐资讯里,跨界音乐总与一大堆美伦美奂的音乐词汇并列为伍,如新世纪,凯尔特,世界音乐,心灵音乐还有新古典主义等等。媒体上谈论跨界往往是赞许的,常用“横跨”、“融汇”、“开创”等溢美之词来形容。

有人说,跨界音乐颠覆传统,是各种音乐元素的完美融合,突破了文化的樊篱;也有人说,跨界音乐是对严肃艺术的践踏,貌似古典的欺骗观众;更有人说,因为跨界音乐降低了古典的门槛,会培养出更多有修养的准古典听众,复兴古典。

传媒话语总有太多隐含意味,干扰我们真实地去面对音乐,很多时候,谈论跨界音乐既是谈音乐,又是在谈论我们对音乐的想象,交代我们的误读,于是,我们表达了自己的观念,体认了自己的“文化身份”。

六、跨界音乐的影响

跨界音乐传入国内也不过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虽然观众对于这种与中国的民歌或者革命歌曲迥然不同的音乐形式,最初显示欧美音乐了极大的兴趣,但是毕竟存在语言以及文化上的隔膜,人们还是不习惯这种用母语之外的语言来演绎的音乐形式。而国外流行乐手们虽然看上去热情洋溢,但对于我们来说又有些太过招摇了,这些演绎方式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被观众们所能够接受的。然而,“跨界音乐”却恰到好处地弥合了这个裂缝。从接受角度来说,音乐的演绎方式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是相通的,毕竟人们对于和谐与美的感知能力还是没有文化上的差异的。

最近几年,国内很多领域的歌手都将“跨界音乐”带入自己的音乐中,例如在著名歌唱家的新专辑《源媛流长》中,录制了一组经典民歌,传统民歌的配器中加入了大量西洋管弦乐的伴奏,还出现了电子声效的运用。声乐中的“跨界”现象是一个泛指,既包括歌唱者有能力兼容美声、民族或通俗等多种声乐作品,也可以指歌唱者“反串”不同声乐角色等,以致产生了一些如“美通”、“民通”之类的词汇。

跨界风格对流行音乐的影响,在如今的华语流行乐坛中,所谓的“跨界风格”,其实是没有形成气候的,它不是一种跟风的现象,更没有呈现出一种显而易见的流行趋势。最近几年,很多通俗歌手都或多或少的在自己的演唱中运用了一些跨界风格,例如,韩红的民歌本身就是一种跨界;曾格格与冯晓泉的演唱与演奏更是不错的跨界;女子十二乐坊给观众一种听觉和视觉上的共同跨界……只不过有人涉足的较多,有人涉足的较少,作为跨界风格的尝试,已经在通俗音乐领域升温了。

七、跨界音乐的发展

“跨界”音乐是一种嫁接,更是一种发展。斯坦・盖兹在上世纪60年代将其音乐里融入了大量的桑巴音乐,从而带给人们无限的南美风情;保罗・西蒙将非洲音乐融入到现代的流行音乐中,让更多的乐迷都能听到来自非洲的灵魂歌唱;同样,如果不是因为恩雅等爱尔兰音乐人在他们作品中大量运用凯尔特音乐元素的“跨界”尝试,我们必定也会少了一种接近天籁的审美感受。而莎拉・布莱曼如果不将古典唱腔跨到流行的声调中,那么古典乐迷也许直到现在还无法享受到流行音乐中的人性美,流行乐迷也依然会在仰视的状态中对着古典乐的清高而退避三舍。

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会有一个“心结”,会觉得音乐会因为跨界而显得“不纯粹”、“没有个性”了。这个问题,耿纯曾经说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基于创新发展的“跨界”是音乐艺术进程中的一个大趋势,创新和包容可能比纯粹更好,因为它尝试将各种乐器和人声表演方式熔于一炉,把有限变成了无限。古典音乐也需要前进,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时代。如果死守某个界限,其实是一种变相的保守。当然,这种跨界式的融合一定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把技巧融到每一个细胞里,用心体悟音乐的精髓与实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音乐艺术的发展。

跨界音乐自然而然的到来也让我们感受到音乐艺术绵延不断的发展动力,在发展的进程中会不断孕育着更丰富、更深刻的驱动力,在音乐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创新、尝试、发展,掀起一股又一股新的浪潮,古典音乐和新的手法、新的演出方式结合,或者说是实现某种程度的“嫁接”。这在国际舞台上是一种潮流,“跨界”其实只是音乐发展的新探索之一。

在从事跨界音乐创作、演奏的艺术家心中应打破自己原有的音乐界限打开自己的视野、敞开你那宽阔的胸怀,包容那些异样的、多姿多彩的音乐之声,不断地跨出那使你担心而又精彩的一步又一步。

当然,也并非任何音乐形式只要经过“跨界”的整合就一定能焕发出新光彩,曾经被国人寄予厚望的电声越剧和交响京剧,最终就都没有获得听众的认可。真正好的“跨界”音乐只有通过全新的自发创造来完成,只有水到渠成的契合才能创造出全新的艺术享受。

跨界这个概念,其实也是跨界音乐真正要跨越的。

参考文献:

[1]伦兵.音乐三主题:跨界、名团、市场[N].中国艺术报, 2005-1.

篇6

这次他带着处女座专辑《地中海情深》来到中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达了为“复兴”古典音乐界冷落良久的吉他艺术而尽力之意。

“在战乱中依然幸福得像王子”

1990年代初期的巴尔干半岛并不平静。当时还属于前南斯拉夫的黑山虽然没有波斯尼亚或科索沃的恐怖经历,但是也无法置身事外。“到处都是战争,”米洛什说,“这是一段很可怕的时期。我记得有些一起演奏音乐的孩子的父亲在战争中丧生,因此战争间接影响到每一个人。那时我刚开始学吉他,很幸运,黑山没有像波斯尼亚那里的百姓要受那么大的苦。我家里也有过一段挺艰难的日子,但还没难到我得放弃练琴的地步,父母将我们捧在手心,我在家里过得像个小王子一样。那种时候,我更觉得音乐是避难所。记得有一次电路被掐断了,母亲对我说:要不把吉他拿出来给我们弹一段?”对于米洛什和他的家人而言,音乐让他们感到安慰,并且有了寄托。

随着战火渐熄,米洛什迎来音乐生涯的转折点,前往意大利参加著名的古典吉他演奏家大卫・罗素的大师班。大卫建议他到伦敦就读皇家音乐学院。“对一个14岁的孩子来说,这是重大的选择。”米洛什说。

2004年,米洛什以一级荣誉学位在皇家音乐学院毕业,紧接着继续攻读两年的演奏硕士,并成为皇家音乐学院第一位成为米克初级院士的吉他演奏家。他在伦敦也获得不少奖项,包括2002年的艾佛尔・梅兰奖,以及2005年的朱利安・布里姆奖。他还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得到查尔斯王子颁发的音乐奖“王子奖”的吉他演奏家。2011年,米洛什与著名的古典唱片DG签下专属唱片合约,并很快发行了首张专辑《地中海情深Mediterráneo》。

“学琴经历与中国小朋友不一样”

米洛什的父亲是位音乐爱好者,家里有很多老唱片,偶然的机会他触碰到断弦的吉他,就喜欢上了这乐器。当他修长的手指在琴弦之间撩拨时,就梦想若干年后成为吉他演奏家。“当第一次听到Asturias时就被触动,放弃了其他的梦想。听到塞戈维亚,那时我感到不光是耳朵里,我浑身都感觉到了些什么。我想,要是我也能弹得那么好该有多美。爸妈卧室的衣柜顶上放着个吉他,铺满了尘,我有天就让他们帮着拿了下来。第一次拿起吉他,我只觉得这样好像个摇滚巨星,而且肯定能吸引女孩子的注意。一切就这么开始了。”

米洛什说,“我的学琴经历跟中国的小朋友完全不一样,不是被强迫学习的。对于我来说弹琴就是玩耍,每天也要上学、唱歌,当打算把弹吉他作为专业时,才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音乐使我的生活更丰富。”

这是米洛什第一次来北京,他游览了故宫、琉璃厂,称赞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城市。他熟知郎朗、李云迪这些中国演奏家,而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古典吉他演奏家杨雪菲曾经是他的同学。“中国演奏家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的成就,对古典音乐的发展是件好事,说明中国为古典音乐提供了滋养的土壤。我很希望能在中国开演奏会。”米洛什说,“在欧洲音乐会舞台中吉他不是主角,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吉他声音中的美感,重新发现古典音乐中的精妙之处。”

“复兴古典吉他是我的使命”

《地中海情深》专辑收录了米洛什演奏的《爱的罗曼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等17首吉他名曲,包括格拉纳多斯、阿尔贝尼兹、泰雷加、提奥多拉基斯等世界知名音乐家的作品,以及一些土耳其音乐和全新编曲的黑山民谣。2011年,该专辑获得当今世界最具权威性的古典音乐刊物之一的《留声机》杂志“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奖”和“最佳畅销古典专辑”两项大奖。

在介绍专辑的主题时,米洛什说:“吉他是由摩尔人带到西班牙,深受阿拉伯的影响。我的生活圈子和东地中海地区受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影响长达500年,因此东、西地中海地区之间有非常明显的关联。我正是站在两者之间,而我想把这一点呈现在专辑里。”

篇7

轻轻地闭上眼睛,舒坦全身的筋骨,再将心中的忧虑倾出,放进水晶般的音符里,沉浸、涤荡、漂净……让心的忧容褪色、雾化,流进大海,遁入虚空!清凉剔透的水晶,返璞归真的天籁,如香汤沐浴、似甘露灌顶,纾解胸中沉积不散的郁闷,扫除心中许久以来的阴霾,身心自在,忘却忧伤。音乐能引导出α脑波。许多国家将音乐配合医疗体系,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及生理治疗之中,已不是新鲜的事了。音乐对于人的身心具有确实的治疗作用,音乐的治疗功能,是透过音乐的物理作用,直接对体内器官产生共振效果。因为声音是一种振动,而人体本身也是由许多振动系统所构成,如心脏的跳动、胃肠蠕动、脑波的波动等。当听到音乐产生的振动与体内器官产生共振时,会使人体分泌一种生理活性物质,调节血液流动和神经,让人富有活力、朝气蓬勃。

生命的清泉

音乐可以给你的心灵解压,给你的快节奏的生活减速,尤其可以治疗人们疲劳心灵的轻音乐更是越来越受人们喜欢。安静、祥和的轻音乐是音乐中的轻武器,它轻便、通俗、小巧玲珑、易被人接受,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调养精神作用。

轻音乐是生命的清泉,它会将宁静渗透到你内心深处的每一个角落,还会有一股不知名的温暖袭上你的心头。纵使你在风暴来临之前,在孤独之中或失意之后,这股温暖总能深深地安慰你的心。 有人认为,轻音乐是音乐中的“第三种势力”。它是用通俗流行手法进行改编诠释,用小型乐队进行演奏,以营造温馨浪漫情调、轻松优美氛围为宗旨,带有休闲性质的一种通俗音乐。轻音乐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只想带给人们轻松优美的享受,而其主要的特征是轻松活泼。轻音乐能给人带来独特的韵味和美感,它所具有的韵味和美感既不同于古典音乐,也不同于流行音乐。动人的旋律、优美的和声、新颖的配器、丰富的音色、浓郁的浪漫情调都给人以全新的感受,产生了轻音乐特有的美感。 听保罗莫里亚乐队的演奏,会令人感到每个音符都渗透着法兰西民族特有的浪漫情调,让你联想到葡萄酒、玫瑰、郁金香的芬香。轻音乐精心地把各种浪漫的情思、诗意般的生活展现出来,令人的心灵陶醉其中。

有时间听听轻音乐吧,特别是忙碌一天的上班族,在轻音乐中你会发现,在这喧嚣的都市中,让身心获得一份宁静是多么的舒适与幸福。单纯的轻音乐,能让人放松精神,让浮躁的感觉远离自我。在各种轻音乐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往其中加入一些自然元素,如流水声、水中的蛙声、柔软的风声、如阳光般温和的钢琴声。

轻音乐大师

说到这里,相信有不少喜欢轻音乐的人对以下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他们,就是班德瑞。有人说班德瑞是来自瑞士一尘不染的音符;也有人说,BANDARI的音乐具有为心灵洗涤灰尘,为暗夜点亮灯光的效用,那能量化身为钻石颗粒状的瑞士阳光,夹带着一段段精致堆叠的乐句,不断撞击沉寂已久的灵性。“班得瑞”来自瑞士,它是由一群年轻作曲家、演奏家及音源采样工程师所组成的一个乐团,于1990年红遍欧洲。“班得瑞”从不愿在媒体曝光,一旦开始执行音乐制作,便深居在阿尔卑斯山林中,直到母带成品完成。置身在自然山野中,让班得瑞乐团拥有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也拥有最自然脱俗的音乐风格。每一声虫鸣、流水,都是深入瑞士山林、湖泊,走访瑞士的阿尔卑斯山、罗春湖畔、玫瑰峰山麓等地记录下来的。为了采集自然界音效,上山下海、甚至露宿山林,对“班得瑞”来说算是家常便饭。喜欢班德瑞的音乐不仅仅只局限在那所谓的天籁之音,他们每张专辑的封面都拥有让人向往的自然风光。或水或山,或蓝或绿;很放松,很亲切,又很快乐的感觉。

另一位轻音乐大师——保罗.莫里哀,2006年11月3日在法国Perpignan市逝世,终年81岁。他的基调是蓝色的,象地中海海水那样的蓝色,沁人心脾,充满诗意。这蓝色中带着一点忧郁,这忧郁也许是情人的忧郁,也许是法国雨季的忧郁,也许是人类共有的忧郁,是保罗.莫里哀式的,只能用心去感受。他的音乐或许难以达到不朽境地,但却与普通人一样站在地上,生活在尘世中,听他的音乐你不必正襟危坐,他抒发的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那些难以察觉和捕捉的各种情思。他了不起的地方,那就是他通过自己的音乐展现生活中的诗意,让你对那些美的意境产生心灵共鸣。 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轻音乐家——曼托瓦尼,1905年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音乐世家。他的父亲曾是托斯卡尼尼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曼托瓦尼自小在父亲指导下学习小提琴。青年时代,他考入伦敦音乐学院。他16岁即公开演出布鲁赫和圣.桑的小提琴协奏曲。18岁时,他在伯明翰组织了一个六人乐队,在旅馆和剧场中作职业性演出。1933年,曼托瓦尼加入了英国籍。1935年,他建立了一个以弦乐为主的庞大的管弦乐团,这就是后来的曼托瓦尼乐团。曼托瓦尼本人也由此拥有了小提琴家、作曲家、编曲家、指挥家的多种身份。他于1980年去世。曼托瓦尼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充分了解小提琴的表现方式,并能恰如其分地操纵管弦乐队,使整个乐队非常精确地表达出这位小提琴家所特有的演奏风格,流 畅舒展,旋律优美、动听,音响华丽丰满,使听众为之着迷。

曼托瓦尼之声

曼托瓦尼乐团在流行音乐乐坛中拥有大量听众,这个乐团的演奏风格流畅舒展,旋律优美、动听,音响华丽丰满。

这个乐团的指挥曼托瓦尼于1905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音乐世家,父亲曾是托斯卡尼尼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曼托瓦尼自小在父亲指导下学习小提琴,青年时代举家迁居英国,考入伦敦音乐学院。16岁即公开演出布鲁赫和圣-桑的小提琴协奏曲。18岁时,他在伯明翰组织了一个六人乐队,在旅馆和剧场中作职业性演出,以演奏轻音乐为主,他是乐队的主要小提琴手。他那精湛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和华丽、明朗的美妙琴声,使人听后回味无穷,于是他以小提琴演奏家的身份赢得了巨大的声望。1933年,曼托瓦尼加入了英国籍,此后他重新建立了一个以弦乐为主的庞大的管弦乐团,这就是后来的曼托瓦尼乐团。

曼托瓦尼从管弦乐队的弦乐器中找到了一种富有特殊色彩的音响,这种富有特色的弦乐演奏,就此成为他的乐团所独有的音乐特色。此后,他改编了大量雅俗共赏、和谐悦耳的乐曲,听众给他的乐团起了一个“曼托凡尼之声”的雅号。相比那些喧闹热烈的现代流行音乐来说,曼托瓦尼的音乐无疑是一服令人舒畅的清凉剂。

曼托瓦尼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充分了解小提琴的表现方式,并能恰如其分地操纵管弦乐队,使整个乐队非常精确地表达出这位小提琴家所特有的演奏风格,使听众为之着迷。

法国音乐之神

每当你听到那种独特、新鲜、浪漫的弦乐音响,明晰、活泼的节奏和铜管、打击乐器的音色后,就很容易分辨出这是保罗.莫里亚乐团演奏的轻音乐。

这一乐团的指挥保罗.莫里亚于1925年出生于法国马赛,幼年学习钢琴,并显示出良好的音乐天赋。进入马赛音乐学院学习的四年间,他受到了扎实的正统音乐教育,14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该院。由于对爵士音乐感兴趣,他最终放弃了作钢琴家的愿望而投身于流行音乐圈内。17岁时,他组织了一个乐团,最初在各国的夜总会和音乐厅巡回演出,以后转移到欧洲的音乐活动中心巴黎演出。他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对编曲、作曲和演奏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因而声名大噪,一帆风顺。各国重要的音乐节日都纷纷邀请他率团参加演出。

保罗.莫里亚乐团被人誉为“情调音乐的使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音乐之神”。该轻音乐团拥有包罗万象的曲目:著的电影的主题歌和主题音乐、欧美各国的流行音乐、拉丁美洲和西班牙的爱情歌曲、法国歌曲、俄罗斯名曲、夏威夷的吉他曲、肖邦的音乐、日本风情的乐曲、圣诞歌曲乃至甲壳虫乐队的歌曲等等,简直是无所不包、应有尽有。他善于同流行歌坛的名星合作,为他们谱写和改编乐曲。他的音乐也如其人,温和典雅、平易近人、饶有风趣。

保罗.莫里亚乐团十分注重旋律与和声,其风格清新明朗,华丽纯朴,从不过分夸张。尽管他也以弦乐为主,但他巧妙地利用弦乐器来改进乐曲的节奏,与清亮、舒适的打击乐器相配合,所产生的清晰、活泼的节奏成为保罗.莫里亚乐团所独有的特色。

舞会音乐之王

詹姆斯,拉斯特乐队在世界各地的演出,以热烈的旋律、独特的和声赢得了千百万听众的欢迎和赞赏。詹姆斯.拉斯特擅长将乐队作多种多样的变化,以多种不同形式的组合来演奏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歌剧或舞剧音乐、电影插曲、舞曲、流行音乐以及舞台剧、电视剧中的插曲等等。此外,这个乐队还配置了一支训练有素、和声优美的伴唱、合唱队。

篇8

关键词:浪漫主义 钢琴音乐 肖邦 夜曲

浪漫主义艺术源自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它突破古典传统形式,强调用个性化语言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感受。音乐是最富于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浪漫主义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浪漫主义音乐贯穿整个19世纪并延续到20世纪初,它强调个人的自我表现,是一种个性化、理想化,富于诗意的音乐。浪漫主义艺术滋生了诸多浪漫乐派音乐家,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专注于一种或几种音乐体裁的写作,由此催生了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音乐形式,如艺术歌曲、特性曲、各种标题音乐等。浪漫主义音乐家当中,肖邦是唯一专注于钢琴音乐并通过它传达自己的诗意情感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他开创了独具个性的多样化的浪漫主义音乐——肖邦钢琴音乐。特别是他的夜曲,从旋律到富于色彩的和声都彻底的钢琴化,内容丰富并具有其他乐器无法表达的神韵,是肖邦“钢琴诗人”的重要标志。

肖邦,1831年出生并成长于波兰华沙,曾在华沙音乐学院就读。从小在浪漫主义的气氛中接受着德国古典主义音乐教育,但他对既定形式的古典作曲体系并不热衷,他喜欢利用空闲创作一些自己喜欢的曲子,这时的肖邦已经体现了对于钢琴音乐的专注和自由的作曲风格。①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结的作曲家,肖邦在巴黎追求艺术人生并在此度过了他的后半生,他与柏辽兹、李斯特、梅耶贝尔、海涅、巴尔扎克等音乐家和诗人、文学家建立了友谊,与女作家乔治·桑有着多年的爱情生活,深受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肖邦的大多数钢琴夜曲(共21首)正是这一时期完成的。

肖邦浪漫主义艺术精神的重要体现,即终其一生集中于钢琴音乐创作领域,这在浪漫主义音乐家中绝无仅有,而夜曲正是肖邦最为真诚的内心流露和细腻敏锐的情感表现。首先,与乔治·桑长达8年的爱情生活,对肖邦的音乐创作有着巨大影响。这段恋情使得肖邦不仅成为闻名一时的钢琴演奏家,更成为伟大的作曲家而名垂千古。正是在他们共同生活的时期,肖邦写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作品,包括大量的夜曲。乔治·桑的影响和对肖邦创作天才的发现和“爱护”,使得专注于在钢琴上表现自己的内心与情感的肖邦,能够摆脱参加“沙龙”活动与频繁演出的束缚,潜心于钢琴音乐创作,将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特别是夜曲提升到高度的艺术境界,为人类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艺术遗产。同时,肖邦与乔治·桑的爱情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肖邦夜曲的灵感与激情。独特的创作经历使肖邦夜曲具有了不为世俗尘染的深刻内省与丰富细腻的情感表现特征。

夜曲体裁在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获得了很大发展,它虽不是肖邦首创,但肖邦真正创造了这一体裁的强烈艺术性并赋之于深刻的美感。“浪漫主义在客观上扩大和加深了音乐心理刻画的能力,丰富了对心理刻画的表现手段和技巧。”②肖邦的音乐创作奠定在古典音乐传统基础之上,但其中却充满了敏锐细腻、富于诗意的感情,极大地丰富了这一浪漫主义音乐形式“对心理刻画的表现手段和技巧”,体现了他富于独创性的浪漫主义精神。

篇9

关键词:音乐;影片;艺术审美;定位

中图分类号:J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152-01

一、前言

在一部成功的影片中,音乐能够借助于画面,协助观众感受到那些影片所呈现之外的东西。《成为简・奥斯汀》中音乐的使用,凸显出英国作曲家对于当今乐坛电影曲风的深刻领悟,以及对人们审美情趣的准确把握,为观众呈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点。

二、影片《成为简・奥斯汀》中的音乐简介

《成为简・奥斯汀》不仅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影片,更是一部完美的音乐盛宴,其中贯穿着美妙的乐声,诸如振聋发聩的铜管乐,叮咚清脆的钢琴以及丝丝入扣的弦乐,都让观众的心灵的产生一次次共鸣。

音乐家亚德里安・约翰斯东(Adrian Johnston)是影片《成为简・奥斯汀》的曲作者,他是英国流行音乐的继大成者,对古典音乐的有一定研究,在1990年他由传统音乐转而投身于电影音乐。影片《成为简・奥斯汀》的导演朱利安・加罗德要求约翰斯东在创作音乐时,要将人们的审美融入到古典主义音乐之中,在现代都市中发掘文化的契合点。

最终,约翰斯东共创作出23首音乐,其中既包含既有古典音乐的严谨,又囊括流行音调的轻盈,完美结合了轻音乐的飘逸以及交响乐配器法的厚重。从乐音婉约的“First Im-pressions”到音色恢宏的“Laly Gresham”,每一处都显示出约翰斯东对于英国古典文化精神内涵的准确把握。

三、影片中音乐的艺术审美定位

(一)抒情性

作为影片《成为简・奥斯汀》音乐的抒情性也是十分贴切的,比如影片中在塞尔伯恩森林,奥斯汀和城里来的傲慢律师勒弗罗伊两人见面时使用的音乐,表现非常的巧妙。随着勒弗罗伊在森林中的出现音乐响起,这里的音乐使用的是进行曲风格的附点音符,铿锵有力的乐音充分表达了勒弗罗伊性格的刚毅坚韧,同时也显露出丝丝傲慢的情绪来。随后,镜头切换至奥斯汀,音乐的节奏也随之变得舒缓轻柔,身着水蓝色的长裙和着动人的音符飘荡,带来了清新之风,不觉使年轻人有些许的心跳加速,而此时响起的音乐抒情之中带有点点的温馨,将两个人的爱的心扉敞开。

影片之中所使用的音乐在一瞬间即将人们的思绪牢牢掌控,流淌的轻柔乐音与静谧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将两人欢愉的思绪和情感贴切的传达出来。

(二)片段性

所谓片段性,与其他音乐形式不同的是,影片中的音乐不会用大段的乐章对乐音功能去呈现,而是运用将声响划分为有目可睹的小块的形式,其中的小块可以表达音乐形象,也能够传达单一的情感精神世界。

影片《成为简・奥斯汀》中的郊外棒球场那场戏中,当结束比赛后,汤姆・勒弗罗伊和奥斯汀的哥哥亨利去了河中游泳,这时想起的背景音乐就是极富有针对性音乐片段,随着狂奔的脚步音乐响起,在到达小河边的时候3/4拍子的愉悦之声也戛然而止,对于年轻人轻狂以及热情的情感,仅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来。

(三)附属性

所谓附属性,指的在一部影片之中的乐音不仅要以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为依据,还应当充分考虑影片的人文环境、地理风光以及时间场所来进行谱曲。

影片《成为简・奥斯汀》中有安静的村落以及大片的农场的场景,只有淡雅的音符才能承托起这些场景。在影片开始,镜头缓缓移向山林深入的一块高地,晨雾轻飘,随着朝阳的渐渐升起,几匹马在尽情咀嚼着地上的青草,为了将英国乡村的静谧传达出来,影片中使用的音乐以纯自然的鸟鸣、潺潺流水的声音以及人熟睡的鼾声为基点,逐渐与轻柔的钢琴旋律乐声融为一体,将一幅的英国村落田野油画很生动表现出来。在这里,音乐并非独立成章的乐曲,无法独立成为赏品,不免缺少音乐真正意义上的美感。但是,这些音乐一旦与片中的画面相融,就会变得熠熠生辉。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成为简・奥斯汀》不仅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影片,更是一部完美的音乐盛宴,其中贯穿着美妙的乐声,诸如振聋发聩的铜管乐,叮咚清脆的钢琴以及丝丝入扣的弦乐,都让观众的心灵的产生一次次共鸣。这部影片中音乐的艺术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抒情性、片段性和附属性,为观众呈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点。

篇10

一、关于老问题的共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连会议就以下“老生常谈的问题”再次达成的基本共识:

首先,大家一致认可――审美感动是吸引和激励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前提。其中教师的音乐素养、教师的教育素养、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的艺术经验等是保障师幼共同获得高水平审美感动的核心要素。

其次,大家也一致认可一一模仿和创造是相互支持的。因为(1)模仿也是以追求自我超越为目标的;(2)创造也只能是“有中生有”;(3)模仿和创造都需要过问“价值”的问题;(4)模仿和创造都需要过问“度”的问题;(5)模仿和创造都不能脱离相关的“知识、技能”。

二、关于新问题的共识

下面,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连会议对一些“新问题”达成的初步共识:

首先。大家开始尝试理解――音乐是用来支持儿童发展的。其中,使用好的音乐和音乐活动来吸引儿童的参与、激励儿童的思考、挑战儿童的努力、调节儿童的身心劳逸,提升儿童的生活质量等是音乐教育必须认真追求的目标。

其次,大家也开始尝试理解――评价是用来支持儿童发展的。其中好的教师必须(1)努力学习理解儿童;(2)努力学习从儿童行为反观自身;(3)努力帮助儿童学习理解自我;(4)努力帮助儿童学习超越自我;(5)努力学习使用更加智慧的方式赞扬、鼓励和接纳儿童,挑战、激励和鞭策儿童等也是使儿童获得真正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关于尚待解决的新问题

“怎样面对音乐教育中的文化冲突”可能是本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其中,除了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与幼儿日常音乐生活的冲突、音乐和其他姊妹艺术(美术、舞蹈、文学、戏剧)之间的冲突、音乐的外在与内在(内容和形式)冲突等问题再次被一些高校学者提起之外,音乐文化内部的价值冲突,以及儿童发展和音乐发展的冲突也再次以非常实在的方式引起了广大一线幼教工作者的关注。

对此,用比较具体的语言来讲就是:(1)城市音乐――农村音乐、古代音乐――现代音乐、成人音乐――儿童音乐、中国音乐――外国音乐、高雅音乐――通俗音乐哪些更应该成为幼儿园音乐教育推崇的对象?(2)音乐是应该成为儿童仰视膜拜的“圣物”,还是应该成为儿童亲爱的“玩伴”?

四、透过实例看观念

(一)《满童乐》的奇迹是怎样产生的?

这几年许多老师真诚地反映了他们的疑惑:为什么你一让孩子们自己随便跳,他们就什么也跳不出来,而你一跳他们就都跟你跳得一样?

相比之下,在课例《满童乐》中,我看到了儿童非常积极主动的、高水平的、集体合作的创造性舞蹈学习表现。我作为一个专业音乐舞蹈教育工作者,凭着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能够明确地告诉自己:没有大量对满族“太平鼓”舞蹈动作的模仿学习、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习(包括动作的名称、队形的名称以及各种动作队形变化的概念词的掌握),没有阅读和创作舞谱的经验和团队合作创作、表演的经验,这些孩子在大班上学期是绝对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表现水平的!

这个实例恰恰说明:创造也只能是“有中生有”,模仿和创造都不能脱离相关的“知识、技能”。

(二)外国古典音乐离孩子们很远吗?

《在山魔的大殿里》和《打字机》是本次会议中非常受肯定的两个教学活动,它们使用的音乐都是属于西方古典音乐或高雅音乐的范畴。但是,南京和四川的两位幼儿园老师不约而同地使用这样的音乐设计了非常好玩的律动表演游戏。这些游戏不但把参与学习的儿童搞得“神魂颠倒”,而且也把参与观摩的老师们搞得“心花怒放”,比孩子还要孩子般地投入到了跟随音乐的律动游戏之中。

这两个实例恰恰说明:使用好l的音乐和音乐活动来吸引儿童的参与,激励儿童的思考,挑战儿童的努力,调节儿童的身心劳逸,提升儿童的生活质量是音乐教育必须认真追求而且完全可以达到的境界。哪怕是古典的、高雅的、外国的音乐,也完全可能成为儿童亲爱的“玩伴”。

(三)《辣白菜》辣得到底有多么“过瘾”?

在朝鲜族说唱表演《辣白菜》中,我们不难看出原创老师融合现代时尚音乐形式的“匠心”所在。其实,无论是在中国传统的说唱文化中,还是美国黑人、印第安人,以及其他我们所不熟悉的世界各地民族的文化中,很久很久以来就一直存在有说有唱的传统。但对于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中国小孩子们来说,时尚的流行文化中的说唱形式还是他们更熟悉的东西。

由于《辣白菜》这个作品创作得比较好,所以,它的形式和内容虽然短小单纯但是仍旧很具有情感的煽动性。可以说是“辣”得真过瘾!所以,孩子们几乎是立刻就喜爱上了它!

相比之下,另外一些类似的作品和活动,由于过于复杂,过于成人化,甚至过于在外部形式上追求青少年时尚文化的“反叛”色彩,反而显得离幼儿园的孩子们太远!因此,教师教得吃力,小孩子也学得吃力。换句话也就是说:“太辣了”就把孩子们都“辣蔫儿”了。原来教师期望幼儿能够得到的快乐也因此而没有能够得到。

(四)“大头大头”――“土得掉渣”也诱人。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由深圳老师带来的“土得掉渣”的传统儿歌改编的歌曲,透着质朴的、幽默的智慧,具有一种能够引导和保护儿童充满乐天精、神和丰富幻想心灵的魔力。

老师在设计的时候还巧妙地加入了幼儿创编的节奏朗诵(说唱形式),使得幼儿有可能个性化地通过创编歌词的过程来强化一种乐观的生活信念:无论面对怎样困难的局面,你都有可能通过观念的转变,找寻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乐趣!

这种选材和设计正体现了我们在前面所提出的立场:音乐是用来支持儿童发展的!模仿和创造都必须要过问“价值”的问题!

此外,在关于时尚音乐是否可以进入幼儿园音乐教材选择视野这一问题的研讨中,参会幼教同行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其实,我个人认为,时尚音乐、古典音乐,以及民族传统或所谓“原生态音乐”,就其类型来讲,是无所谓优劣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自己首先需要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念:弄清楚什么样的东西是真正能够支持长久可持续儿童发展的!然后再来进行“去其糟粕,用其精华”,并谨慎地将其“儿童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