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外直接投资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外直接投资案例

篇1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投资动机;投资分配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3-0038-04

1.引言

过去20年,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显著增长,加速了生产要素跨国界地自由流动,进而是传统的以要素不可流动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失去了解释效力。这些结果可看作是跨国公司海外生产活动的分配及动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探究同一经济一体化区域下,非成员国海外生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就可以清楚地阐释跨国公司在此番一体化条件下对外直接投资(简称FDI)的效果。

由于欧洲悠久的经济一体化历史以及美国在此市场一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而早年有关FDI的经济一体化效应的研究大多仅限于美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但自1980年代中期起,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欧洲经济一体化也不断深化,这样,有关日本在欧洲的直接投资及美、日FDI的比较研究产生了。特别是与日、美跨国公司在欧的活动有关的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效果,为管理学者及实践人员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启发。由此,本文探讨了日、美自1975年起对欧盟(European Union,简称EU),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变化的方式和原因。

2.文献综述:经济一体化及日、美对欧洲的FDI模式

经济一体化理论建立在巴拉萨的理论成果(Balassa,1961)基础上。其他学者如罗伯逊(Robson,1987,1993)、EI-Agraa(1977)等都对该理论进行过详细地阐述。经济一体化及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最初由传统的贸易理论发展而来,它们假设市场完全竞争,并将生产的区位分布作为第一要素(伊姆布里娅尼,Imbriani and Reganati,1997)。相比之下,国际生产理论介绍了不完全竞争市场,而将跨国公司视为其中的一个组织上的层级机构,使跨国界的中间产品市场内部化,进而主要关心生产效率的分配问题(Dunning,1993)。

Srinivasan和Mody(1998)根据美、日从1977到1992年对欧共体10国FDI流出量的数据,发现东道国变量(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凝聚要素(先前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基础设施)、经济开放程度及国家风险是解释日、美对欧共体国家FDI的重要变量。Neven和Siotis发现,日、美两国1984~1988年在四大欧共体国家(法、意、德、英)八个产业部门内的直接投资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技术资源,它代表了日、美与东道国之间研发程度的差距。

依据1980~1990年间EC在日、美FDI存量(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和类型的数据分为两种,即流量和存量。FDI流量指FDI在一段有限时间内的数量,通常以年为单位;FDI存量指初期开始的FDI累积数量)中所占份额的数据,Buigues和Jacquemin研究发现,在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间互补关系方面,日、美两国有共同之处。然而,非关税壁垒是日本对EC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但对美国企业而言却不尽然。除此之外,根据日、美1984~1989年间对欧共体的直接投资数据,Clegg和Scott Green(1999)发现一体化区域内技术密集水平对日本的投资决策具有高度的影响,而这一变量对美国FDI却有着消极的影响。他们还发现东道国公司税率积极影响着日本FDI,却消极地影响了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基于经验式的研究,影响日、美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已变得越来越多维化,它从一国变到另一国、从这个产业跨到另外一个产业(Casey,1998;Seyf,2001)。

3.假设前提

欧洲经济一体化对日、美MFDI的影响建立在以下假设前提的基础上:①与日本对欧洲的MFDI相比,欧洲经济一体化对美国在欧洲制造业FDI分布产生更大的影响。②日本对欧洲MFDI的决定因素更多地受它在全球MFDI的变化的影响――这是与其受欧洲一体化本身的影响相比而言的,因为后者对日本MFDI的影响并不显著。③决定美国对欧洲FDI的因素,与它受在全球FDI变化的影响相比,更多地受欧洲一体化本身的影响,因为后者对美国MFDI产生很大的影响。④由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日、美对欧洲制造业FDI的决定因素差别不大。

4.数据与研究方法

4.1 因变量

因变量是指五种产业部门与日、美1975~1996年对世界制造业FDI总存量的比例。使用FDI存量取代流量的主要原因是每年FDI存量的变动比流量更稳定些。由于本文鉴于一体化区域的扩大(1973年爱尔兰、英国加入一体化区域,其后1986年西班牙也成为EC成员国),预计到日、美FDI模式可能会发生重组,因而数据包含了1975~1984和1985~1996两段时期。这样做的基本原理不仅在于观测样本容量有限,而且在于1985年内部市场计划(IMP)的启动,以及1985年美、日、英、法、德五国集团(G-5)财政部长及五国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第一次会议(达成了有名的“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发生急速升值。

4.2 自变量

出口强度、全球化、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税率、基础设施、通胀率(INF)等是自变量,反映了本国与东道国相互作用的特征,其中的解释变量包括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并把它们分为自然资源、市场、效率及战略性资产寻求几类。由于无法把某些变量,特别是在L和I之间或者是市场和战略性资产寻求间进行清楚地区分,所以有些变量不止用于一种优势。

4.3 统计方法

本文采用布莱克(Bryk)和劳德布什(Raudenbush)创立发展的阶层式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HLM)对假设1进行检验。主要原理是得到回归参数的最佳估计量,模拟不同层次水平间的影响,并将方差和协方差部分从嵌套的数据中分离开来。由于HLM采用广义贝叶斯线性模型(Lindely、史密斯Smith,1972),通过用较高水平或集团的信息来估计较低水平或个体的回归参数,所以可以导出最佳的估计量(Vancouver et al., 1994)。HLM还提供了回归系数估计的迭代最大似然法。因为随即误差非独立且在估计方程中是非恒定的,方程中低水平模型的截距和斜率就变成了高水平模型的结果变量,所以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在此处不适用(布莱克和劳德布什,1992;霍夫曼Hofmann,1997)。

对2、3、4假设进行检验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我们采用下列假定进行两阶段(广义线性回归)估计:①所有跨国公司都受相同区位优势的推动。②它们受世界或区域经济环境影响的水平相当。③跨国公司首先决定的是FDI的范围、程度(Barrell和Pain,1996),而后才决定如何跨区域或跨国家分布(Mody和Srinivasan,1998)。

采用两阶段估计方法的主要原因是修正由混合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产生的异方差和自相关。当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时,因为变量是由方差―协方差矩阵变换而来的,所以系数和相关系数并不具备清晰的含义(Neter et.al.,1989)。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的基础上,对日、美的方程进行邹氏检验1(即(ESSR-ESSUR)/K)/(ESSUR/(N+M-2K))。ESSUR=ESS1+ESS2, ESS1和ESS2代表回归方程1、2的残差平方和。ESSR表示合并1、2的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N和M分别表示回归模型1、2的样本容量,K指合并方程待估参数的个数),对所得的系数等式采用标准检验。

统计结果:

(表1)显示了HLM的统计结果。表中列有方差部分的最大估计值。日、美在第一个时期FDI下,位于第一水平(产业内)的方差分别为2.2和5.4,第二个水平(产业间)的方差分别是5.6和15.4。这些估计值显示,两国FDI的方差大多数是来自产业间的,而非出自产业内部。而且,在第一、二两个时期,美国的制造业FDI的方差部分都大于日本制造业FDI的方差。因此,检验的结果是,假设1成立,即与日本对欧洲的MFDI相比,欧洲经济一体化对美国在欧洲制造业FDI分布产生更大的影响。

(表2)和(表3)反映的是分析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以及方差膨胀因子(VIF)。其中一些相关系数在0.5以上,并且方差膨胀因子足够大2(“VIF的最大值超过10通常被认为多重共线性可能对最小二乘估计的结果产生不当的影响”,Neter,et. al.,1990, p387),以致应考虑多重共线性问题。日本数据中的税率以及美国的GDP和税率数据或许是值得商榷的;但是由于这个变量在理论上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决定将其包括在内。

(表4)显示了对日、美在欧洲制造业FDI决定因素的回归结果。在日本制造业FDI的情况下,第一时期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和税率的估计系数在1%或5%的显著水平下都非常显著,并且第二时期除市场规模和税率以外的自变量的所有系数在1%或5%的显著水平下都显著。两个时期内劳动力成本、通胀率和税率的系数的变化方式说明,日本对欧洲制造业FDI的产业分布已经转向了在欧洲寻找更低劳动成本和更有利的商业环境。不仅如此,尽管出口强度在第二个时期成为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但GDP的变化仍然是最显著的。

GDP系数明显增大代表了日本FDI全面分布具有相似的模式,即从资源寻求转向了市场寻求。这似乎证明了,由于日本是欧洲的一位后来者,日本跨国公司与EU的关系更多是以贸易为基础的,而不是以投资为基础(UN,1990),而且它对欧洲的FDI自1970年代初就完全以开发欧洲市场为目标(邓宁,1994)。在第二个时期,一体化的影响、EXFDI与其他变量相比变得相对次要。换句话说,此次检验的结果能够预知到,EU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经使日本FDI的类型变为在EU那些日本已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产业(如汽车、电气和电子设备)进行的防御性出口替资,以及进攻性出口替资,目的是提升并使经营更加合理化。

因此,检验结果是支持假设2,即日本对欧洲FDI的决定因素与其受欧洲一体化本身的影响相比,更多地受它在全球MFDI的变化的影响。

在美国对欧洲制造业FDI的情况下,第一时期除税率和出口强度以外,所有变量系数在统计意义上都是显著的,这表明美国跨国公司投资欧洲的动机是基于其所有权优势的市场寻求型。但是,在第二个时期,反映市场规模的GDP的重要性明显降低,而税率、劳动力成本的重要性在1%的显著水平上有所增加,这表明此段时期美国跨国公司的动机变为寻求高效率或战略性的资产。最引人注意的变化还是属一体化的影响了,出口强度在第一时期并不是重要的变量,但在第二个时期却变为了最具说服力的变量。在1960年代初期,美国大多数流入欧洲的FDI,以防御性出口替资为特征,在交易成本理论、寡头垄断理论的基础上供应当地市场(UN,1990)。这看似证明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使美国FDI类型改变为合理化投资和进攻性出口替资(邓宁,1988;UN,1990)。

应变量是制造业FDI在五类产业部门的份额,产业部门的最大年度观测样本容量为5。第一个(1975、1977年)样本观测值是由每个产业部门自相关修正时简化而来的(实际观测值是变化的)。

因此,检验结果是,假设3成立,即决定美国对欧洲MFDI的因素,与它受在全球MFDI变化的影响相比,更多地受欧洲一体化本身的影响。

(表5)是对日、美方程的相关系数等式进行标准检验的结果。从统计意义上说,日本第一时期(1975、1977~1984)和第二时期(1985~1996)之间的FDI决定因素,以及美、日在这两个时期的决定因素,这些所有的情形可以拒绝零假设,即两段时期间及两国之间的决定因素在1%的显著水平下是相同的。但是,F值显著程度从第一时期的583降低到第二时期的274,这表明日、美对欧洲制造业FDI的差异已经变小。

因此,检验结果是,假设4成立,即鉴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日、美对欧洲制造业FDI的决定因素差别不大。

5.启示及局限性

我们的调查为FDI理论和管理实践者提供了用武之地。首先,经济一体化通过激发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在彼此之间进行更多的跨边界的经济活动,明显地增强了欧洲的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就日本的情况而言,区位特征变量,如市场规模、基础设施、税率在第一个时期在统计意义上都非常显著。但到第二时期,与O、L、I相关的所有变量都变得相当重要。而美国在这两个时期中有许多不同的趋势。市场规模、通货膨胀的重要性从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发生了显著的降低,这明显地反映了市场寻求不再成为美国对欧洲制造业FDI的主要动机。它暗示了用全部O、L、I要素的配置解释FDI活动的折中范式,它仅关注三个要素中的一个或两个要素,发挥了比其他FDI理论更重要的作用。

其次,对管理实践者来说,本研究或许并没能提供直接的应用成果,但是,它的确为反映日、美对欧盟FDI决定因素变化的战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欧洲经济一体化对日、美对外直接投资制造业的影响(EXFDI)只有在第二时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明显表明,从第一时期(1975/77~1984)到第二时期(1985~1996),欧洲经济一体化影响了日、美对欧盟制造业FDI的决定因素。但是,一体化变量EXFDI与其他变量相比,它在第二时期对美国FDI的影响比对日本的影响更大。这意味着,由于美国对欧洲的投资有着较久的历史,因而经济一体化在第一时期,对在欧洲范围内重构原有的FDI产生的影响比激发新FDI的影响更深。相比之下,由于日本在1970年代初才开始对欧洲进行直接投资,而且一直以开发欧洲市场为目标,所以,经济一体化对日本制造业FDI的影响在第一时期并不显著,只有在第二时期才产生较深的影响。

本研究的缺陷不在于数据不易获得,而是检验经济一体化对FDI决定因素的影响非常困难。经济一体化对FDI决定因素的主要影响在于具体的产业类别,影响来自于其他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如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稳定程度,以及成员国之中或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企业内贸易。而非来自于一体化本身。对所有可能的要素进行全面考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经济一体化对FDI决定因素的影响。

6.结论

第二时期(1985~1996年)日、美对欧制造业FDI的决定因素与第一时期相比较,其相似的模式不仅可以由欧洲经济一体化解释,而且还可以由19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发生的变化来解释。首先,经济实体(国家和企业)越来越紧密地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以增强其竞争力。全球化促使经济联系的纽带更加紧密并且相互依赖,它又被自由化、市场开放及新技术进一步地激化。其次,日本跨国公司不断增强的全球化特征是另外的原因。由于跨国公司是在其国界以外开发所有权优势的主要力量,所以跨国公司相似的国际参与度导致了FDI相似的决定因素。由于重构和重造的帮助以及1980年代日元增值,日本跨国公司赶上并达到了美国跨国公司全球化较高的水平。再次,发达国家当中宏观经济集中的趋势也可以导致相似的FDI决定因素的模式。相似的宏观经济条件如生活水平、工作条件和收入结构,通过创造全球消费者和产品,为日本和美国提供了崭新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英]尼尔•胡德,斯蒂芬•扬.跨国企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2] 王述祖.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 王林生.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4] 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Promoting link―ages, United nations, Geneva and New York,2001.

[5] Ethier,Markusen,1996“multinational firms,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1;

[6] 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Trends and Deter-minants,United Nations, Geneva and New York,1998.

篇2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在近 30 中对外投资的区域和范围逐渐扩大,遍布世界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在世界范围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中国正成为全球瞩目的境外直接投资大国。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在《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年流量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发展势头良好①;中国商务部历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中国企业近年来在境外直接投资发展呈明显跃升趋势,2002-2006 年间,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流量以年均近 50%的速度增长;截至 2010 年底,中国境外投资覆盖率达 72.7%,共有 1.6 万多家境外投资企业遍布在世界 178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非洲地区最高,分别达 90%和 85%。境外直接投资流量也创造了历史最高值,相当于“十五”时期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总额的 2.3 倍,达到了 688.1 亿美元;据中国商务部中国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至 2011 年底,中国企业共对 132 个国家和地区的 3391 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非金融类境外直接投资累计达到 600.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②。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中国境外企业项目和人员不断增加,我国企业持续增长的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己经成为“中国崛起”的新标志,对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日益提高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国际经营管理环境的错综复杂以及中国企业本身的管理能力水平的缺失,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活动面临着很多的风险,企业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一方面,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利润率数据被不断爆出。2009 年,中国贸促会在第三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了《2009 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指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盈利率、亏损率和盈亏平衡率相同,都各占 1/3。另据在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2011年度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报告会上,商务部合作司商务参赞石资明介绍,根据商务部统计,中国国有企业在海外设立的企业将近 2000 家,其中亏损的企业占三成,这一亏损率要明显高于世界投资亏损率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亏损的案例一次一次冲击着国人的眼球。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境外直接投资进行了许多研究,加大了境外直接投资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并取得大量研究成果。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由于每个国家国情的不同,其进行境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也会存在差异。Wells(1983)认为发展中国家进行境外直接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并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Lecraw(1993)以印度尼西亚为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对发达国家进行投资是为了获得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的目的在于占领市场。Stephen(1994)的研究发现:本国政治状况存在不足时,该国企业就会向具有完善政治体制的国家进行投资。Ozawa(1979)将境外直接投资看做是增强本国竞争实力的途径。另外,很多学者对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进行了研究。Deng(2004)认为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市场、技术和资源等。Morck 等(2008)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指出企业的投资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国家政治目标及政府的影响。

2、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

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Thomas 和 Grosse(2001)利用实证分析研究了墨西哥的境外直接投资,发现自由贸易程度、区域差异性、经济水平、政治风险是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Buckley 等(2007),Bala Ramasamy 等(2010)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认为贸易联系、资源禀赋、文化等会对境外直接投资产生正向影响。

政治风险是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Agarwal(1980)很早就进行了政治风险对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他认为政治稳定性影响了境外直接投资活动。而 Dunning(1981)则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并没有受到政治风险的影响。Oseghale(1993)将上述研究结论的不同归结于实证分析自身存在的缺陷。然而,在 2007 年,EIU 组织在其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政治风险是影响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最大威胁。Gatignon 和 Anderson(1986)进一步指出,企业采用合资的形式进行境外直接投资是将面临更高程度的政治风险。另外,Jinjarak(2007)研究了政策风险与水平型境外直接投资和垂直型境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的不同关系,并且 Jakobsen(2010)指出政策风险依旧是境外直接投资者面临的最大风险。Boddewyn 和 Brewer(1994)认为东道国政策愈加宽松,其境外投资也就愈多。

第 2 章 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理论概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境外直接投资

境外直接投资( Overseas/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作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也可称为海外(对外)直接投资。目前,对境外直接投资概念的界定,学术界相对来说比较认可的定义一般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四个权威机构。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界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 IMF)定义境外直接投资为:投资法人在非本国的国家或者地区所经营管理并持有控制权的投资。直接投资是跨境投资的一种,其特点是:一国家经济体的居民(直接投资者)对另一国家经济体的居民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或在管理上实施了控制。除了通过直接投资获得直接的外部股权控制或影响外,境外直接投资者也利用债务、合作控股或者逆向投资的方式获得间接的企业控制权①。直接投资者指这样的一个实体或一组关联实体他能够对另一经济体内的另一居民实体施加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有些情况下,就经济实体与其他企业的关系来说,一个实体可能既是直接投资者,又是直接投资企业和联属企业。因此,直接投资者可以是: (a)个人或住户;(b)企业——可以是公司型或非公司型,也可以是

公营或私营企业;(c)投资基金;(d)政府或国际组织。对于出于财政目的而拥有直接投资企业的政府的特别处理;(e)营利企业中的非营利机构,但两个非营利机构之间的关系不在直接投资之列;(f) 财产管理人、破产管理人或其他信托 ;(g) 或者以上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②。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07 年公布的《国际收支手册》,境外直接投资资产包括:如图 2-1。③

2.2 马克思的投资理论及风险防范思想

2.2.1 马克思的资本投资理论

(1)对投资动机的一般论述

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从资本主义发展史来看主要来源于资本投资。企业和资本家追求的主要目的是利润,而要想使利润不断增加,单个资本家就要把所获得的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进行外部活动即投资。这种行为也符合资本主义运行的内部规律,即不断的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由于资本家求利的心态是一致的,在市场上,这种竞相投资的行为就形成了市场竞争,竞争摊薄了企业的利润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最终令企业的经济利润为零。在获利心态的强力推动和竞争规律作用下,资本家会不断地进行新的投资行为发展新的行业,以获得相比其他企业或资本家的额外的经济利润。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表现为资本的外部运动,……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发生作用,从而……成为单个资本家意识中的动机”①。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总在追求的,而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投资的资本又被投入到生产中,获得更大的剩余价值。在投资过程中,货币作为资本运动的起点,充当了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经过生产过程,生成增殖的货币,它是投资过程的终点和又成为投资过程的新起点。这一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便是投资。马克思在对于资本的论述中,认为投资是资本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货币资本被当做“是每个单个资本登上舞台,作为资本开始它的过程的形式。因此,它表现为发动整个过程的第一推动力”①。

与此同时,投资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逐过程,对利润率低的行业来说,意味着失业和资本存量的浪费,是经济萧条的源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论述了经济危机:“虽然资本投入的那段期间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因此,就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②。在经济危机期间,商品积压、物价下跌和生产下降等现象变得普遍。为了避免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资本家要摒弃就得生产方式,引进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新的生产工艺方式和新的企业管理理念,这引起了全社会范围内的固定资产的更新潮流,带动了与固定资产相关的行业的发展,扩大了生产部门的生产,引导了生产资料部门的部门内的投资,增加了生产资料部门的就业人数,促进了生产资料部门的就业人员素质升级,同时扩大了消费资料生产的市场与需求。这样,一环扣一环的经济性蝴蝶效应使得社会的生产摆脱了经济危机束缚,经济又进入一个新的循环周期,在新的经济周期中,资本的收益率要高于上一个周期,社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最终必然导致社会的总供给要大于社会的支付能力下的总需求,资本家要摒弃旧的生产方式,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由此看来,资本投资活动与经济危机的发生都具有周期性,相辅相成。

与此同时,投资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逐过程,对利润率低的行业来说,意味着失业和资本存量的浪费,是经济萧条的源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论述了经济危机:“虽然资本投入的那段期间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因此,就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②。在经济危机期间,商品积压、物价下跌和生产下降等现象变得普遍。为了避免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资本家要摒弃就得生产方式,引进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新的生产工艺方式和新的企业管理理念,这引起了全社会范围内的固定资产的更新潮流,带动了与固定资产相关的行业的发展,扩大了生产部门的生产,引导了生产资料部门的部门内的投资,增加了生产资料部门的就业人数,促进了生产资料部门的就业人员素质升级,同时扩大了消费资料生产的市场与需求。这样,一环扣一环的经济性蝴蝶效应使得社会的生产摆脱了经济危机束缚,经济又进入一个新的循环周期,在新的经济周期中,资本的收益率要高于上一个周期,社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最终必然导致社会的总供给要大于社会的支付能力下的总需求,资本家要摒弃旧的生产方式,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由此看来,资本投资活动与经济危机的发生都具有周期性,相辅相成。

第 3 章 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现状................38

3.1 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38

3.1.1 探索起步阶段............................39

3.1.2 稳步调整阶段.........................41

3.1.3 迅速发展阶段.......................43

3.1.4 后危机时代.............................46

  3.2 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形式 ..........51

3.2.1 政治风险............................51

3.2.2 经济风险...........................56

3.2.3 文化风险............................61

3.2.4 法律风险.........................62

3.2.5 企业并购风险.........................63

3.3 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致因分析 ...........65

3.3.1 宏观层面的环境性风险因素................65

3.3.2 中观层面的结构性风险因素................69

3.3.3 微观层面的操作性风险因素........................71

第 4 章 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量化及案例分析..........76

4.1 模型构建 .......................76

4.1.1 构建指标体系..................................78

4.1.2 数据分析方法——F-AHP 模糊层次分析法 .............88

4.1.3 模型应用实例..........................91

4.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案例分析 ...................96

4.2.1 案例一:中国民生银行收购美国联合银行...............96

4.2.2 案例二: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

石油期权交易............100 4.2.3 案例三: 利比亚局势对我国 企业直接投资的影响.......103

第 5 章 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的国际经验借鉴...........108

5.1 发达国家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策略 ...............108

5.1.1 美国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风险规避经验..................108

5.1.2 日本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策略..................109

5.1.3 德国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管理对策................112

第 6 章 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机制建构

与企业国内投资的风险相比,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的范围更大、形式更多、产生的原因更复杂。因此,在积极促进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同时,也应该有效地引导企业控制和防范对外投资风险,这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建设系统性的投资风险防范机制,从系统性的角度降低风险给对外投资企业造成的损失。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由两个层次组成,即宏观管理层次的风险控制机制和微观层面的风险管理机制。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的保障。

6.1 宏观层面的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机制

6.1.1 创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良好宏观环境

1.优化投资环境

无论是国内投资还是跨境投资,企业投资行为依赖于政府提供的良好商业环境。相较于国内投资,企业境外投资的不可控因素更多,维护商业环境是企业一己之力难以掌控的。为此,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区域、双边或多边投资合作机制,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快,且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些东道国对我国企业的境外投资及收购行为抱着敌视的态度。因此,中国政府在国家的层面上与各国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会极大地降低企业在境外投资与经营的风险。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既是企业自身获取利益最大化的自主经济活动,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手段。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活动能充分地利用境外的资源和环境发展我国经济,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和带动国内其他企业的发展。因此,基于宏观角度,政府除了应对企业境外直接投资过程给予积极鼓励和支持外,还应该创造多方面条件,为企业境外投资提供基础性公共产品。其中,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就属于涉外经济中的公共产品范畴,应当由政府提供最基础的风险管理机制。

结 语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境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中国企业加大境外直接投资力度,有助于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为中国进一步经济增长提供要素支持。同时也是中国当前缓解流动性过剩,减轻国内通胀压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起步晚,企业对国外的投资环境还不甚熟知,对国际经济形势的研判能力有限。因而面临的投资风险十分巨大而不可忽视,近年来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绩效仍不高,投资风险事件频发。中国企业在把握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投资政策和限制方面的能力仍不足。同时,中国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活动存在跟风现象。国内许多企业在选择投资目的国、投资项目和投资方式都存在相似性,这直接导致了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恶性竞争情况。因此,如何借鉴经验,避免重复错误,选择一条更有效率的海外之路,是“走出去”的企业值得思考的问题。

篇3

【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

目前,国际学术界在研究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成果颇丰,但对于发展中国家作为投资国所进行的研究几近于无,而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更需要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这对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现实借鉴意义。

一、与技术要素相关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成果

20世纪3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了产业发展模式,即“雁行模式”,“雁行模式”的起点是引进技术,它所描述的是后起国追赶发达国家的一种产品循环过程。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利用不完全竞争市场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解释,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的跨国公司的OFDI行为,但不能很好地解释发展中国家的OFDI行为,对OFDI的产业和区位分布也缺乏合理的解释力。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它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引进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并且认为根据产品的不同的生命周期企业的OFDI应采取不同的投资决策和经营策略。该理论对大多数发达国家的OFDI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在实际营销中,很难准确的划分产品的生命周期,且跨国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其具体决策可能和产品的生命周期不相符。

1970年日本学者小岛清在对本国OFDI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从母国与东道国的比较成本角度出发,认为OFDI应该从母国的边际产业开始(已经处于或者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并依次进行。小岛清分析OFDI行为是站在国际分工的比较成本角度来分析的,此分析仅限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解释,而对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逆向贸易投资缺乏必要的解释,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977年英国经济学家邓宁(Dunning)将关于资本国际流动的理论综合、总结在一起,形成了关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即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折衷的“三优势”理论(OIL理论)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OFDI必须同时具备这三项优势。该理论可以说从整体上符合各国外资和OFDI的发展现状,但并没有很好地解释OFDI的流向问题。

威尔斯提出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开展OFDI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环节,对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获取逆向OFDI行为缺乏合理的解释。

拉奥提出的技术地方化理论认为,处于技术劣势的企业可以对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从而形成自身的相对技术竞争优势。这种创新会给开展OFDI处于技术劣势的国家不断提升该国的技术水平,加强产品的竞争力。

坎特威尔等提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不具有绝对垄断优势的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开展OFDI,不断积累与提本国技术水平的现象,但缺乏对资源寻求以及逃避关税等OFDI现象的解释力。

1991年,Kogut和Chang首先针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进行了研究,他们基于日本企业在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以Head、Branstetter等为代表的学者也考察了这一论题,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能促进母国的技术进步,对本国经济具有积极影响。1995年,Coe和Helpman提出了“国际R&D溢出回归方法”,证实了进出口贸易所带来的技术溢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2001年,Lichtenberg和Pottelsberghe(简称LP)的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外溢的重要渠道。

(二)国内研究文献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FDI逆向溢出流出效应”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

1.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性

申朴、刘康兵(2012)通过分析市场化进程与FDI的技术溢出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到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即市场化进程水平超过某个临界值后有利于FDI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何一鸣、张洪燕(2011)运用R&D溢出回归模型探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所吸收溢出的国外R&D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逆向技术溢出,对提高国内技术有积极作用。郭凤华(2011)运用格兰杰检验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进步间的关系,表明对外直接投资能促进了国内技术的进步。

欧阳艳艳运用平均生产率(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EC指数)与技术进步(TC指数)在2011年对中国各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所产生的外国研发溢出进行灰色关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的逆向技术溢出与行业有很大关系。紧接着她在2012年对逆向技术溢出进行灰色关联分析,说明中国应调整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在巩固已有国家或地区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向发达国家(地区)倾斜。

2.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赵涤非、郭鸿琼和陈宴真(2012)对我国FDI技术溢出与人力资本互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我国在工业和服务业方面两者表现为正向关联,但在农业方面为反向关联。刘明霞(2010)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逆向溢出效应,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技术差距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

欧阳艳艳(2010)的研究表明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三大因素是东道国的研发资本存量、人均国民收入和中国的GDP。王英和刘思峰(2008)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逆向技术溢出的四种方式:外国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邹玉娟和陈漓高(2008)分析显示,我国FDI流出增长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这种协同关系会更加明显。

3.对外直接投资寻求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郭凤华(2008)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进步的关系。最后,从国家、产业、企业的角度给出了政策建议。汪思齐(2010)系统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产业技术进步效应。邹明(2008)为中国开展以技术寻求型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政策建议。赵天培(2010)实证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为我国技术导向型对外投资提供依据。

二、研究中现存在的问题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逆向技术进步的研究,可以发现:

1.目前从国外学者对逆向技术溢出的研究来看,对发达国家研究多,对发展中国家研究少,如:Kogut和Chang的研究集中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而国内学者较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FDI流出”对国家竞争力、经济增长、贸易等的影响效应。技术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较少并且主要集中在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寻求型的FDI研究大多还停留在案例和理论研究阶段,实证研究较少,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没有系统地论述,只有一些零星的研究,其中王英和刘思峰分析了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但不够系统。

2.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的逆向技术溢出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有关的行业分析尚不多见。尽管欧阳艳艳证明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的逆向技术溢出与行业有很大关系,其中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的关联度较强,而第三产业中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具有较高关联度,但是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不具较高的关联度,但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3.由于数据有限使得学者不能采用各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各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研发资本存量(包括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如郭凤华、邹明等的研究。另外,由于我国改革开发初期和现在对数据的统计口径也不一样,再加上汇率的较大变化,所以有些文章在实证分析时没有对数据采取恰当的处理方法。

三、深化研究的思路

从上述文献不难发现,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深化,在世界经济的地位不断提高,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获取逆向技术溢出不仅仅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而且也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但是,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还没有对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以中国作为研究分析的对象,在这一方面做出新的研究。

2.可以在回顾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归纳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母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决定因素,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如协整分析、因果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等,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行业的逆向技术溢出进行实证分析或者考察我国在不同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的技术进步影响的差异。

3.可以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归纳演绎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搜集数据时要在不同数据库寻找数据,要对数据进行恰当处理,在对比分析基础是尽量做到指标统一,尽量使研究结论更为客观、可靠。在扩大样本数据的基础上,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有创造性地进行研究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参考文献

[1]Coe D.T.,and E.Helpman,“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39(1995),pp.859-887.

[2]David T.Coe,Elhanan Helpman,Alexander W.Hoffmaister,"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and Institution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53(2009),pp.723-741.

[3]Dunning J.H.The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ycle and Third World Multinationals[M].London:Francis Porter,1986.

[4]Hymer H S.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M].Cambridge:MIT Press,1976:260-264.

[5]Jeffrey I.Bernstein ,Pierre Mohnen,"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between U.S.and Japanese R&D Intensive Sector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44(1998),pp.315-338.

[6]Kogut B.and S.J.Chang,"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Japa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73 no.3 (1991),pp.401-413.

[7]Lall S.The New Multinational:The Spread of Third World Enterprises[M].London:Chi Chester,Wiley,1983.

[8]Lichtenberg F,and B.Van Pottelsberghe de la Potterie,“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A Comment”,European EconomicReview,Vol.42(1998).

[9]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2):190-207.

[10]Wells,L.T.Third World Multinational:the Rise of Foreign Investment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M].Cambridge:MIT,1983.

[11]迈克尔·波特.国际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2]申朴,刘康兵.FDI流入、市场化进程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基于system GMM估计湖南驱人如驱羊的实证研究[J].亚太经济,2012(3).

[13]赵涤非,郭鸿琼和陈宴真.我国FDI技术溢出与人力资本互动机制的实证研究[J].亚太经济,2012(2).

[14]欧阳艳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境外地区分布差异性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15]何一鸣,张洪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逆向技术溢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1(1).

[16]郭凤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1(9).

[17]欧阳艳艳,喻美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行业差异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4).

[18]欧阳艳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4).

[19]刘明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基于技术差距的影响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3).

[20]王英,刘思峰.国际技术外溢渠道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4).

[21]邹玉娟,陈漓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提升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5).

[22]刘明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基于技术差距的影响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3).

[23]赵天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0(11).

[24]汪思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母国产业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11).

篇4

影响国际贸易增长的因素有许多,从理论上讲,仅就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而言,直接投资究竟是构成对贸易的替代,还是产生了对贸易的创造,这主要取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按照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从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三种类型:(注:[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第423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自然资源导向型投资。在东道国寻求某种自然资源既是为了满足母国本国的需要,也可以向其他国家出口。因此,资源导向型的投资不仅扩大了母国自然资源的生产规模,而且也促进了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甚至还扩大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2)市场导向型投资。如细分起来还可以分为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和占领市场型投资。因此,在这种类型中,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后的初始阶段,因各种需求的存在,贸易是创造性的;当投资和生产形成一定规模时,“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结果势必会减少贸易的往来,因而具有贸易替代效应。但如果是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也许这种投资对贸易的间接促进会使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全面地分析,即使是前面所述的替代贸易时,在东道国进行市场导向型投资也可能会带来服务贸易方面新的需求。(3)生产要素导向型投资。这主要是指在东道国寻求低成本劳动力的投资。这种类型的投资,因国家之间比较优势而形成的国际分工,在初始乃至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中无疑是加大了贸易的发展,如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而进行的加工贸易。但因比较优势是动态而非静态的,这种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也要视具体情况而进行具体分析。

在理论上阐述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贸易的替代关系的还有佛农(Vernon.R),他在其著名的产品周期理论中,通过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模仿和扩散的动态分析,阐述了母国的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在新产品的第一阶段,产品在技术创新国国内的生产、销售主要以满足国内需要为主(也存在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接近的其他国家出口的可能性);但是,随着技术的成熟化,同时又面对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降低产品成本成为技术创新企业维持其海外市场占有率的必然要求,这时便出现了技术创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佛农认为,一般地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不会产生对母国出口的替代效应。但是,如果这种投资发生得过早,就有可能替代母国的出口。在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情况下,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贸易的替代影响将越来越明显。(注:Vemon.R:"InternationalInvestmentandInternationalProductionintheProductCycle",

pp255-267,Vol.41,No.4,OxfordBulletinofEconomicsandStatistics(November,1966).)

总之,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即存在互补性,也具有相互替代性,这要根据母国(或跨国公司)投资的动机、类型和发展阶段而定。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实证检验

当我们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再来看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时,会发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存在一些异同。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将对这两类国家分别进行研究。

(一)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国外一些学者将对外直接投资与某些产业的实际出口联系起来进行了实证研究。如,伯格斯坦(Bergsten.C.F.)认为,在美国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中,那些对外直接投资程度较低的产业,其出口水平也较低;随着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提高,出口规模也相应上升;但是当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一定规模后,追加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促进效应就逐渐消失了。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既是互补关系也是竞争关系。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其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竞争(替代)也将不断加剧,因而海外子公司的生产将逐渐替代美国的出口。(注:Bergsten.C.F.,ThomasHorst&Theodore.H.M.:"AmericanMultinationalsandAmerican

Interests",WashingtonD.C.BrookingsInstitute(1978).)同时,学者们也有相反的发现,利普赛(Lipsey.R.E.)和威斯(Weiss.M.Y.)的研究表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美国的出口与美国海外子公司销售额都是高度正相关的,而且美国海外子公司的生产销售都部分替代了美国出口竞争伙伴中的发达国家企业的出口(注:Lipsey.R.E.&Weiss.M.Y.:"ForeignProductionandExportsinManufacturingIndustries",

pp488-494,Vol.63.No.141,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November,1981).)。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除去个别的现象,较大规模的起步应从20世纪60年代算起,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亚洲的印度、韩国、新加坡、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是从那时起陆续向国外或境外进行直接投资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一些成员的投资方式也从贷款转向间接投资,再由间接投资转向直接投资。(注:宋亚非:《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而且由原来主要投资于邻近的国家和地区,逐步转向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世界级大企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1997年,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全球500强”的仅有22家,平均营业收益率为3.6%;而2000年入围企业增加到33家,平均营业收益率提高到5.2%,且高于“全球500强”4.7%的平均收益率(注:张金杰:《国际直接投资形势与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王洛林、余永定主编《2001-2002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对贸易的促进也有其特点。首先,小规模和特殊商品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优势。由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生产,资本劳动比率比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低许多,发展中国家东道国更愿意接受劳动密集型高的项目投资。即使是进行规模较大的生产性投资项目,与发达国家相比,作为母国的发展中国家也占据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同时,这种生产性投资也将给母国带来原料、设备的出口增加,因而具有很强的投资与贸易互补性。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侧重于扩大出口的市场销售战略。无论是为保护原有的出口市场,或是开辟新的市场,还是避开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多采取各种方式保障出口,在达到一定实力和经验积累后,逐步再向全球经营战略发展。

考察韩国的经济,其迅速发展得益于通过出口把国内产业与国际市场紧密连接的结果,从而使国际市场容量的不断增大,并对国内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1991年韩国全国经济学家联合会的一份《韩国制造业的国外投资经营成果调查表》(注:参见杜玲博士论文:《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经验与趋势》,2002年5月。)中,我们看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总的来讲与贸易联系较多,所占比重也较大。如开拓市场与回避进口限制两项都与贸易紧密相连,其之和所占比重在韩国整个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中达到35.7%。当然,从表中还可以看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因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北美洲和欧洲地区,开拓市场的动机比重最高,占到29.3%,比其他动机的比重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这是为适应当地区域化经济和确保新产品市场的结果;在拉丁美洲、大洋州地区,最高比重的动机为回避进口限制,占27.3%,也比其他动机高出10.4个百分点,这说明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此两个地区对贸易壁垒的突破动机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但具体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还有更进一步的动因分析。如李宏格(音译)(Lee,Honggue)对韩国电器行业的研究。(注:参见Lee,Honggue:"Globalization,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CompetitiveStrategiesof

KoreanElectronicsCompanies",inNomuraResearchInstitute&InstituteofSoutheast

AsianStudies(ed.),TheNewWave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inAsia,InstituteofSoutheastAsian

Studies(1995).)电器是韩国最重要的制造业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电器生产国。李宏格指出,韩国电器行业在1989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比1979年增长了85%,显示出韩国在该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于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了顶峰——尽管与韩国电器产品的出口相比其投资的规模是非常有限的:1976-1992年间电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为5亿美元,而1992年电器产品的出口额却高达161亿美元。李宏格分析,韩国电器行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表现为维持和扩大出口的需要,即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那么,这种对外直接投资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韩国本身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所造成的压力,迫使电器行业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寻求廉价劳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主要是在亚洲地区);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在韩国扩大对欧美出口的同时,其电器产品也已成为反倾销的对象——这一点对我国在加入WTO之后,重新审视海外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是积极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一国的对外贸易乃至国际贸易;由于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不一,所以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的影响具有动态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已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它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经济运作方式。

三、中国海外投资发展与贸易的关系

为了论述的方便与国土概念上的准确,我们把以下涉及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称为“海外投资”。

(一)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比较准确的提法应该从1949年算起。但因那个时期的海外分支机构都是一些贸易企业,规模又非常小,一般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内。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海外投资的步伐越来越大。截至2001年年底,经外经贸部批准的企业就达6610家,中方海外投资总额已达83.5731亿美元,遍布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注:此海外投资的区域数字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1年)为准。)。

1.中国海外投资的区域分布。中国海外投资在全球的区域分布正逐步由集中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目前从投资的额度来看,集中化的表现还依然存在。截至2001年底,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数量在全球主要63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见表1。从基本格局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占28.99%,发达国家(欧洲、大洋州和北美)占27.99%,加上中国港澳地区33.46%的分布,大致呈现出各占1/3的态势,可以说是一个多元化的分布。具体的投资额度和比重见表1。

表1中国海外投资区域分布表(截至2001年底)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外经贸部《对外经济贸易简要统计》(2001)整理。

通过以国家和地区分布的形式进一步对投资额排序,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海外投资分布的集中化:即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使相邻国家(地区)和海外华侨聚集的国家(地区)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集中区域。至于在拉美地区和非洲投资额分布得较高,一般为投资行业的原因所致,这将在下面进一步阐述。

2.中国海外投资的行业分布。中国海外投资是从贸易型企业起步的。这些贸易型企业开始在海外做的商业性工作是为对外贸易企业提供信息、进行市场调查和客户联系服务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下,生产加工型企业有所增加。但总的来看,服务贸易型的投资行业特点仍十分突出。根据对外经贸部的统计,截至1999年,中国海外投资中服务贸易型企业,无论从企业数量上还是在投资额度上仍占绝大多数;生产加工型企业虽然在企业数量上增加较快,但在投资额度上还处于较小规模;而资源开发型企业在投资额度上比生产加工型企业还要大些。详见表2。

表2中国海外投资的行业与投资额分布(截至1999年底)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提供的数据整理。参见:外经贸部发展司:《中国的境外投资状况》,《国际贸易论坛》2000年第5期。

一般地,中国海外投资在发达国家的多为服务贸易型和研究开发型,即非生产性项目。服务贸易型企业的运作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国内企业的出口,以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在海外投资于研究开发型企业则是为了更有利地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以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则大多为资源开发型和生产加工型,即非贸易性项目。资源开发型的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国外开采条件较好或储量、品位较高的石油、矿产、林业、渔业等资源,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加工型投资,主要为转移国内长线产品的生产能力或发挥中国在技术、管理上的比较优势以占领当地的市场,同时带动相关材料、设备、零配件的出口。因此,这也是生产加工型的投资大多集中在亚洲、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原因。

(二)中国海外投资与贸易的互动

1.中国进行海外投资的动因。从外部条件上看,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进入生产、销售、采购的全球体系成为必然。中国既然已经实行了“引进来”的改革开放,也必然要实施“走出去”的对外开放,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资本、技术和人力等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上看,“走出去”到海外投资不仅是政府的政策号召,更主要的是国内企业自身发展的利益驱动和内在要求。如前所述,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许多动因,具体而言,中国海外投资的动因主要有如下五点:(1)寻求资源开发。中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率很低。在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源短缺对中国经济将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其中,开发的重点放在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对外能源投资,即对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此外,还有一般性资源(如:黑色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树林资源等)的开发。在海外投资开发资源,主要是为了保障我国资源长期、有效和稳定的供应。(2)扩大出口贸易。无论是从中国政府政策的角度,还是从企业投资的角度,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材料、机器设备、零部件的出口,甚至带动服务业的出口,都是目前进行对外投资最多的动机。在政府制定的有关海外投资政策中,着眼点基本上都是扩大出口,是与对外直接投资有关的贸易措施;综合对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动机调查,扩大出口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注:参见段云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与战略》,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版;谢康:《跨国公司与当代中国》,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版;鲁桐:《中国企业海外经营:对英国中资企业的实证研究》,载世界经济学会编《世界经济与中国:2000-2001年》,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开拓国外市场。在中国国内需求不足以及同类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积极开拓新的国外市场是企业利益驱动的内在动力所致,也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这与理论上阐述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之一——寻求市场型是相同的。(4)规避贸易壁垒。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上讲,规避贸易壁垒或突破贸易壁垒都是寻求市场型的一种动机。由于我国现已加入WTO,关税逐步下调后,规避各种贸易壁垒已成为扩大出口和占领国外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近年来,出口配额限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等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利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可谓是突破贸易壁垒的一个有效方式,也是对特殊贸易限制的一个反应。(5)获取高新技术。在海外投资是中国企业获取高新技术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的一些航天、航空、电子、生物化学和机械业的大型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渠道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少数中国企业还在国外投资建立了研究和开发机构,用最近的距离、最快的时间学习、研发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当然,这种类型的投资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但它将是最具潜力的海外投资。

2.中国海外投资对贸易的影响。如前所述,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上,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即存在互补关系也不乏替代关系,即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也有贸易替代效应。具体到中国的实际,由于投资行业的特点和投资区域的不同,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要视具体的投资行业和投资区域而定。首先,服务贸易型企业的投资,动机与目标非常明确,肯定是为扩大出口服务的,因此这类企业的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无疑是积极的;其次,资源开发型企业的海外投资,进口的资源都是我国相对成本低或战略的需要,同时还能带动设备、制成品(如钢材)、技术和劳务的出口,虽然会带来一定的进口贸易增长,但从整体上看对我国出口贸易还是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生产加工型企业的海外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情况较为复杂。我们将对生产加工型企业的海外投资做一个具体分析。(1)机械行业。机械行业中如汽车、摩托车零配件组装,家用电器中的CKD、SCD(注:CKD:CompleteKnock-Down,即全分解装配:将产品全部拆散成零件后提供给买方组装成整机;SKD:SemiKnock-Down,即半分解装配:将产品拆散成部件或部分部件、部分零件后提供给买方组装成整机。)等,由于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要使用国内的零部件,在初期设备投资之后,后续的零部件就成为组装生产的必备条件。因此,从总体上看,机械行业在海外投资对我国出口的带动作用是持续且长期的。特别是大型家用电器,这是典型的加工组装型产品,根据外经贸部的有关统计,家电行业投资带动出口的系数比其他产品高达20-30倍。金城集团的案例也显示,摩托车产品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后,大幅度地带动了该集团的出口:1997年海外销售收入250万美元,带动出口近150万美元;1998年海外销售收入近600万美元,带动出口达400万美元(注:李钢主编:《“走出去”开放战略与案例研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年版。)。实证分析表明,机械行业由于技术与原材料、散件的高度结合,海外投资就可带来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2)轻工行业。严格地讲,轻工行业中也有属于机械行业的产品,区分出来的主要是体积较小的机械产品如自行车以及其他轻工产品。这类产品的特点是,体积较小,出口运费没有体积较大的机械产品高,与海外加工的生产成本比,在国内的生产成本更低,因此这类产品的海外投资与出口很可能出现替代关系。也就是说,在国内生产此类产品后出口更经济,就很少会有企业再到海外投资生产;即使在海外投资并形成规模生产,对国家的出口带动作用也不大。(3)纺织服装行业。纺织服装业的投资主要是规避贸易壁垒,由于根据多种纤维协议,在投资国的出口配额已经用尽时,如果东道国尚有未使用的配额,投资国便可以使用。中国在纺织品领域受欧美出口配额的限制非常严重,因此不少的纺织服装企业到海外投资主要动机都是为了突破配额的壁垒,在海外寻求更广阔的市场。这种类型的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也要视情况而定:一次性投资建厂可以带动国内纺织机械的出口,但对出口贸易没有持续的带动作用;使用国内材料多的,可以促进国内原材料、面料的出口,但有原产地规定比例的国家对此也有一定的限制;在有的国家(地区)可以享有免配额、免关税的优惠,则可以大大提高我国产品出口或向第三国出口。因此,纺织服装行业在海外的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扩大还是替代,兼而有之,目前尚未找到实证数据。

四、结论

1.综合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理论,回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中的发展,以及中国海外投资与贸易的现状与特点,论述了中国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们进一步证实了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既存在互补又存在替代关系、中国的海外投资既有贸易创造效应又有贸易替代效应的理论。有意义的是这些互补和替代关系,或称贸易创造和贸易替代效应,在不同的投资领域、投资行业、不同的投资区域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是有所差异的。

篇5

关键词:直接投资 趋势 策略

当今,亚洲金融危机仍然影响着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经济千疮百孔的背景下,国际直接投资是否会持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辉煌?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产业流向、投资方式等将会如何变化?国际直接投资在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呈现出怎样的新趋势?2008年3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为16822亿美元,如何利用这些外汇储备值得研究与探讨。我国应该怎样合理有序地运用来之不易的外商直接投资,又应该怎样充分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资源真正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直接投资显得格外重要和紧迫。

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趋利避害?对这些看似脉络清晰,实则错综复杂的问题的回答和预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际直接投资新趋势

近几年来,受世界经济持续繁荣,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继续加深等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呈现出了继往开来的新趋势。

(一)国际直接投资总量和主体持续增长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报告—《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采掘业与发展》指出,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连续第三年呈现增长趋势,达到13060亿美元,增长38%。这一数字接近2000年创造的1411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可见,国际直接投资总量持续增长,投资主体也不断增长,只是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二)以发达国家为主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将继续增长

2007年的世界投资报告数据表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都出现增长。其中,发达国家增长45%,增幅远高于前两年;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外资流入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分别为3790亿美元和690亿美元。但是,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将会继续增长,规模也将会有所扩大。

(三)发展中经济体和经济转型体发展为国际直接投资来源地

《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相关数据报告表明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企业越来越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为母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另外,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促进了大规模的南-南直接投资流量,从而促进了南南国家在投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四)全球当地化

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促进了国际产业转移,跨国公司为提高全球竞争力,纷纷对外投资。而进入21 世纪,当地化和全球化一样变得越来越重要 。跨国资本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一体化的生产活动,而且还要认识东道国的具体特征 ,要考虑当地的供给能力、当地消费者的偏好、政府规章制度等。跨国资本在当地化和全球化之间不断地寻求平衡。

我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一)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所取得的成就

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30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企业实力的增强,我国企业跨国投资也蓬勃开展起来,成为主动参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有关人士在“第二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新闻会上指出,截至2007年底,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累计达920.5亿美元。如今,我国繁荣的经济和庞大的外汇储备使得来自我国的资本正成为全球市场上的重要投资者,此前,我国资本已经进入了多个世界级的公司。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在多元化投资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收购了摩根士丹利、黑石集团等金融巨头的部分股权。

(二)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仍是我国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积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将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更为深远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说,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决定于其经济发展水平。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论对此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可能很大。除此之外,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稳定低水平。另外,在国际直接投资问题上,我国仍然存在着体制上和资金上的障碍。

(三)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直接投资策略

政府的政策支持。这是一个资本高速流动、跨国公司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在政策上对跨国企业的支持对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的开拓进取。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不可避免地将会遇到一系列的策略选择问题,如投资国别的选择、投资所有权形式的选择等。许多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在这些策略选择上出现了失误。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对外直接投资策略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区位是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直接投资所必须考虑的极为重要的因素。选择国别或地区时应遵循的总原则是加强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开拓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投资市场。

最大化地利用发达国家技术集聚地的外溢效应,实现“研发在外、应用在内”的发展战略。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发展,资金、技术已发展到一定阶段,这就需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外资的涌入,需要逐步从承接转移来的产业转变到从国际生产体系中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我国企业要想获取技术这一产业竞争中最为关键的战略要素,在强调“自主创新”、“科技强国”的同时,也应当积极主动“走出去”,开展以技术获取为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最大化利用发达国家技术集聚地的外溢效应,将海外研发机构的研究成果在国内迅速转化、投入生产,实现“研发在外、应用在内”的格局。

出资方式策略。境外投资企业有不少是拿外汇资金(货币资本)作为出资物的。其实,到境外办企业不一定都拿资金去,拿机械设备、技术(专利、商标或专有技术)、管理折股投资都是可以的。我国企业在机械设备、技术和管理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应鼓励更多的企业利用这些优势从事境外投资。即使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必须投入一定量的货币资本,也不一定都从国内输出,而是要尽可能从当地或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

经营当地化策略。经营当地化又称经营属地化或经营本地化,是指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以东道国独立的企业法人身份,按照当地的法律规定和人文因素,以及国际上通行的企业管理惯例进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对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展望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十年,2008-2010这三年更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意义。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行业选择上将突出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行业

首先,今后将加大对发达国家前瞻性高科技产业的学习型投资,这既是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对先进技术的现实需求,又是我国获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最有效途径。其次,对外投资于成熟技术的过剩产业,扩大出口贸易量。扩大这些产业的投资不仅能优化国内生产、产品结构、促进劳务和设备产品出口,而且能扩大出口份额,为高科技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积累和提供外汇资金。

(二)地区分布日益多极化

发达国家仍是投资的重点地区,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的普遍转好、市场潜力巨大、优惠的政策以及为我国企业相对优势的发挥提供了便利条件等因素,而被我国企业所看好。

(三)投资方式灵活多样

随着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企业对投资方式的选择将更加灵活多样。除了继续采取并购方式,缩短进入进程,尽快得到技术和市场。在投资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领域的大型企业时,我们更可能会尝试以战略联盟的方式进入,充分享用战略联盟形式带来的好处。

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各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已形成趋势和潮流。面对21世纪,能否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在发展中国经济中取得新的突破,是关系到我国今后发展全局和前景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良好机遇下,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必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和长期持续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继勇等.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

2.卢进勇,杜奇华,闫实强.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案例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王林生.跨国经验理论与实务.对外教育出版社,1994

5.杨大楷,李增春,杨晔.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6.苏旭霞.国际直接投资自由化与中国外资政策.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篇6

摘要在政府 “走出去”政策的指引下,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国际和国内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竞争。但应当看到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遇到了很多挑战。研究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指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现代企业和国家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现状及现状分析 解决途径

一、导论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认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等于对外直接投资额减去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与该国人均GDP具有密切的关系。邓宁将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三阶段,人均GDP在2000-4750美元之间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加,而外资输入的规模同时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依然表现为负值,但绝对值有缩小的趋势 。IMF的报告中,中国人均GDP有4382美元 ,正好处在第三阶段。所以,研究现在中国企业的二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1.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化促使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从1979年中国友谊总公司与日本一家株式会社合资在东京成立了“京和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壮大。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565.3亿美元 ,较上年增长1.1%。其中非金融类478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占84.5%;金融类87.3亿美元,同比下降37.9%,占15.5%(表1)。联合国贸发会议《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1.1万亿美元,以此为基期进行计算,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1%,位居发展中国家、地区首位,名列全球第五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八年保持了增长势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4%。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2.企业对外投资地区分布

2009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565.3亿美元,共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覆盖面达到80%以上。从投资分布的国家看,地区分布并不均衡。2009年末,中国在亚洲地区的投资流量404.1亿美元,占全部流量的71.40%;拉丁美洲73.3亿美元,占13.00%;非洲14.4亿美元,占2.60%;欧洲33.5亿美元,占5.90%;大洋洲24.8亿美元,占4.40%;北美洲15.2以美元,占2.70%(图1)。

3.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

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领域不断拓展。从流量上看,商业服务业、采矿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领域的投资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95.40%,成为主要投资领域(图2)。

三、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分析

1.机遇与风险并存

在“走出去”政策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迈出了国际化发展步伐。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上充裕的外汇储备,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此外,中国经济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世界主要大国还处在经济危机的阵痛中。这给了中国企业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军国际市场。然而,有投资就会有风险,越来越多的失败案例为正在或已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当联想并购IBM个人PC业务的消息传出,中国人无不振奋,认为这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的一大壮举,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联想并没有因为收购IBM个人PC业务为自身带来实质性提升,反而为此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业绩出现了下滑。没有获得IBM个人电脑的核心技术,对IBM公司整合也遇到了巨大阻力,使得这项并购事件保受争议。

收购只是企业对外战略的第一步,真正困难的是如何进行企业资源整合,巨大的企业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加之中国企业本身国际经验不足,国际经营人才匮乏,管理体制与国际跨国公司还有很大差距,这一切都表明,中国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中如不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面临的风险可能远远高于其收益,甚至会波及其长远发展。

2.核心竞争力不足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较长的特殊历史进程中积累的,是企业的“管理遗产”。北大教授张维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生动解释,他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

然而,中国企业在三十多年的成长中,论整体竞争实力与国外跨国公司还有很大差距。一、中国企业缺少企业所有权优势,所有权优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独占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另一个是企业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 。中国企业本身技术创新优势不足,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很多都是模仿别人的技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因此企业实力、科技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企业规模经济自然无法与跨国公司相比,这样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经常处于不利的地位。二、企业现代管理制度不完善。现代管理制度强调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而中国一些企业产权制度缺失,内部治理机制不足,缺乏科学决策制度,从而使企业在管理上效率低下,员工积极性、创造力没有发挥出来,企业管理风险较高,有可能因为决策错误为企业带来风险。三、缺乏国际经营的人才储备。人才问题是国际化经营发展的重要瓶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中国企业战略:现状、问题及建议――― 2010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企业认为“缺乏合格的国际化人才”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最大困难。

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策略

1.从政府角度寻求解决途径

(1 )建立健全境外投资法律体系

跨国公司境外投资的经验告诉我们,为了保证境外投资战略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一套符合本国情和当代国际投资特点的法律体系。应尽快制定对外投资法律,对对外直投投资的方向、经营主体、投资方式、组织结构、产业布局等进行法律规范和指导;并对海外直接投资公司的立项、审批、税收等做出原则性规定,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出去。

(2)以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

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代表了世界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国家应积极支持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企业的对外投资,通过并购国外高科技企业或与国外企业合作,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改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在通过有效的传递机制,传递到国内,形成辐射效应,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和行业的改革,才能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2.从企业角度寻求解决途径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实力才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保障。一、企业要树立全球竞争意识,学习国外企业先进技术,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努力让企业在技术上成为行业的领先者;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永远是企业的永恒主题,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使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三、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复合人才。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需要一大批熟悉国际惯例、国际市场又具备较高管理水平,较强公共关系技能和适应能力,以及强烈的开拓精神和献身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0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商务部,统计局,外汇管理局.2009.

[2]李桂芳.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析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3]黄婷婷.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分析.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

[4]邬红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6.

篇7

在世界经济中,国际直接投资是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概念的经济运作方式之一,且与国际贸易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从总体上看,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都在大幅度增加和日益扩大。但具体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究竟存在着何种关系,是具有互补性还是具有替代性?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还是相反?在加入WTO之后,我国政府和企业如何充分利用WTO的规则,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促进贸易出口的增长,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一分析。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理论解析

影响国际贸易增长的因素有许多,从理论上讲,仅就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而言,直接投资究竟是构成对贸易的替代,还是产生了对贸易的创造,这主要取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按照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从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三种类型:(1)自然资源导向型投资。在东道国寻求某种自然资源既是为了满足母国本国的需要,也可以向其他国家出口。因此,资源导向型的投资不仅扩大了母国自然资源的生产规模,而且也促进了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甚至还扩大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2)市场导向型投资。如细分起来还可以分为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和占领市场型投资。因此,在这种类型中,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后的初始阶段,因各种需求的存在,贸易是创造性的;当投资和生产形成一定规模时,“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结果势必会减少贸易的往来,因而具有贸易替代效应。但如果是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也许这种投资对贸易的间接促进会使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全面地分析,即使是前面所述的替代贸易时,在东道国进行市场导向型投资也可能会带来服务贸易方面新的需求。(3)生产要素导向型投资。这主要是指在东道国寻求低成本劳动力的投资。这种类型的投资,因国家之间比较优势而形成的国际分工,在初始乃至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中无疑是加大了贸易的发展,如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而进行的加工贸易。但因比较优势是动态而非静态的,这种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也要视具体情况而进行具体分析。

在理论上阐述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贸易的替代关系的还有佛农(Vernon.R),他在其著名的产品周期理论中,通过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模仿和扩散的动态分析,阐述了母国的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在新产品的第一阶段,产品在技术创新国国内的生产、销售主要以满足国内需要为主(也存在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接近的其他国家出口的可能性);但是,随着技术的成熟化,同时又面对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降低产品成本成为技术创新企业维持其海外市场占有率的必然要求,这时便出现了技术创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佛农认为,一般地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不会产生对母国出口的替代效应。但是,如果这种投资发生得过早,就有可能替代母国的出口。在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情况下,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贸易的替代影响将越来越明显。

总之,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即存在互补性,也具有相互替代性,这要根据母国(或跨国公司)投资的动机、类型和发展阶段而定。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实证检验

当我们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再来看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时,会发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存在一些异同。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将对这两类国家分别进行研究。

(一)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国外一些学者将对外直接投资与某些产业的实际出口联系起来进行了实证研究。如,伯格斯坦(Bergsten.C.F.)认为,在美国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中,那些对外直接投资程度较低的产业,其出口水平也较低;随着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提高,出口规模也相应上升;但是当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一定规模后,追加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促进效应就逐渐消失了。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既是互补关系也是竞争关系。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其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竞争(替代)也将不断加剧,因而海外子公司的生产将逐渐替代美国的出口。同时,学者们也有相反的发现,利普赛(Lipsey.R.E.)和威斯(Weiss.M.Y.)的研究表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美国的出口与美国海外子公司销售额都是高度正相关的,而且美国海外子公司的生产销售都部分替代了美国出口竞争伙伴中的发达国家企业的出口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除去个别的现象,较大规模的起步应从20世纪60年代算起,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亚洲的印度、韩国、新加坡、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是从那时起陆续向国外或境外进行直接投资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一些成员的投资方式也从贷款转向间接投资,再由间接投资转向直接投资。(注:宋亚非:《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而且由原来主要投资于邻近的国家和地区,逐步转向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世界级大企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1997年,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全球500强”的仅有22家,平均营业收益率为3.6%;而2000年入围企业增加到33家,平均营业收益率提高到5.2%,且高于“全球500强”4.7%的平均收益率(注:张金杰:《国际直接投资形势与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王洛林、余永定主编《2001-2002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对贸易的促进也有其特点。首先,小规模和特殊商品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优势。由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生产,资本劳动比率比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低许多,发展中国家东道国更愿意接受劳动密集型高的项目投资。即使是进行规模较大的生产性投资项目,与发达国家相比,作为母国的发展中国家也占据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同时,这种生产性投资也将给母国带来原料、设备的出口增加,因而具有很强的投资与贸易互补性。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侧重于扩大出口的市场销售战略。无论是为保护原有的出口市场,或是开辟新的市场,还是避开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多采取各种方式保障出口,在达到一定实力和经验积累后,逐步再向全球经营战略发展。

考察韩国的经济,其迅速发展得益于通过出口把国内产业与国际市场紧密连接的结果,从而使国际市场容量的不断增大,并对国内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1991年韩国全国经济学家联合会的一份《韩国制造业的国外投资经营成果调查表》(注:参见杜玲博士论文:《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经验与趋势》,2002年5月。)中,我们看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总的来讲与贸易联系较多,所占比重也较大。如开拓市场与回避进口限制两项都与贸易紧密相连,其之和所占比重在韩国整个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中达到35.7%。当然,从表中还可以看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因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北美洲和欧洲地区,开拓市场的动机比重最高,占到29.3%,比其他动机的比重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这是为适应当地区域化经济和确保新产品市场的结果;在拉丁美洲、大洋州地区,最高比重的动机为回避进口限制,占27.3%,也比其他动机高出10.4个百分点,这说明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此两个地区对贸易壁垒的突破动机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但具体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还有更进一步的动因分析。如李宏格(音译)(Lee,Honggue)对韩国电器行业的研究。电器是韩国最重要的制造业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电器生产国。李宏格指出,韩国电器行业在1989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比1979年增长了85%,显示出韩国在该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于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了顶峰——尽管与韩国电器产品的出口相比其投资的规模是非常有限的:1976-1992年间电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为5亿美元,而1992年电器产品的出口额却高达161亿美元。李宏格分析,韩国电器行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表现为维持和扩大出口的需要,即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那么,这种对外直接投资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韩国本身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所造成的压力,迫使电器行业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寻求廉价劳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主要是在亚洲地区);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在韩国扩大对欧美出口的同时,其电器产品也已成为反倾销的对象——这一点对我国在加入WTO之后,重新审视海外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是积极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一国的对外贸易乃至国际贸易;由于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不一,所以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的影响具有动态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已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它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经济运作方式。

三、中国海外投资发展与贸易的关系

为了论述的方便与国土概念上的准确,我们把以下涉及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称为“海外投资”。

(一)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比较准确的提法应该从1949年算起。但因那个时期的海外分支机构都是一些贸易企业,规模又非常小,一般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内。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海外投资的步伐越来越大。截至2001年年底,经外经贸部批准的企业就达6610家,中方海外投资总额已达83.5731亿美元,遍布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注:此海外投资的区域数字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1年)为准。)。

1.中国海外投资的区域分布。中国海外投资在全球的区域分布正逐步由集中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目前从投资的额度来看,集中化的表现还依然存在。截至2001年底,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数量在全球主要63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见表1。从基本格局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占28.99%,发达国家(欧洲、大洋州和北美)占27.99%,加上中国港澳地区33.46%的分布,大致呈现出各占1/3的态势,可以说是一个多元化的分布。具体的投资额度和比重见表1。

表1中国海外投资区域分布表(截至2001年底)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外经贸部《对外经济贸易简要统计》(2001)整理。

通过以国家和地区分布的形式进一步对投资额排序,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海外投资分布的集中化:即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使相邻国家(地区)和海外华侨聚集的国家(地区)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集中区域。至于在拉美地区和非洲投资额分布得较高,一般为投资行业的原因所致,这将在下面进一步阐述。

2.中国海外投资的行业分布。中国海外投资是从贸易型企业起步的。这些贸易型企业开始在海外做的商业性工作是为对外贸易企业提供信息、进行市场调查和客户联系服务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下,生产加工型企业有所增加。但总的来看,服务贸易型的投资行业特点仍十分突出。根据对外经贸部的统计,截至1999年,中国海外投资中服务贸易型企业,无论从企业数量上还是在投资额度上仍占绝大多数;生产加工型企业虽然在企业数量上增加较快,但在投资额度上还处于较小规模;而资源开发型企业在投资额度上比生产加工型企业还要大些。详见表2。

表2中国海外投资的行业与投资额分布(截至1999年底)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提供的数据整理。参见:外经贸部发展司:《中国的境外投资状况》,《国际贸易论坛》2000年第5期。

一般地,中国海外投资在发达国家的多为服务贸易型和研究开发型,即非生产性项目。服务贸易型企业的运作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国内企业的出口,以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在海外投资于研究开发型企业则是为了更有利地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以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则大多为资源开发型和生产加工型,即非贸易性项目。资源开发型的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国外开采条件较好或储量、品位较高的石油、矿产、林业、渔业等资源,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加工型投资,主要为转移国内长线产品的生产能力或发挥中国在技术、管理上的比较优势以占领当地的市场,同时带动相关材料、设备、零配件的出口。因此,这也是生产加工型的投资大多集中在亚洲、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原因。

(二)中国海外投资与贸易的互动

1.中国进行海外投资的动因。从外部条件上看,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进入生产、销售、采购的全球体系成为必然。中国既然已经实行了“引进来”的改革开放,也必然要实施“走出去”的对外开放,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资本、技术和人力等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上看,“走出去”到海外投资不仅是政府的政策号召,更主要的是国内企业自身发展的利益驱动和内在要求。如前所述,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许多动因,具体而言,中国海外投资的动因主要有如下五点:(1)寻求资源开发。中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率很低。在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源短缺对中国经济将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其中,开发的重点放在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对外能源投资,即对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此外,还有一般性资源(如:黑色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树林资源等)的开发。在海外投资开发资源,主要是为了保障我国资源长期、有效和稳定的供应。(2)扩大出口贸易。无论是从中国政府政策的角度,还是从企业投资的角度,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材料、机器设备、零部件的出口,甚至带动服务业的出口,都是目前进行对外投资最多的动机。在政府制定的有关海外投资政策中,着眼点基本上都是扩大出口,是与对外直接投资有关的贸易措施;综合对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动机调查,扩大出口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注:参见段云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与战略》,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版;谢康:《跨国公司与当代中国》,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版;鲁桐:《中国企业海外经营:对英国中资企业的实证研究》,载世界经济学会编《世界经济与中国:2000-2001年》,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开拓国外市场。在中国国内需求不足以及同类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积极开拓新的国外市场是企业利益驱动的内在动力所致,也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这与理论上阐述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之一——寻求市场型是相同的。(4)规避贸易壁垒。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上讲,规避贸易壁垒或突破贸易壁垒都是寻求市场型的一种动机。由于我国现已加入WTO,关税逐步下调后,规避各种贸易壁垒已成为扩大出口和占领国外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近年来,出口配额限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等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利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可谓是突破贸易壁垒的一个有效方式,也是对特殊贸易限制的一个反应。(5)获取高新技术。在海外投资是中国企业获取高新技术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的一些航天、航空、电子、生物化学和机械业的大型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渠道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少数中国企业还在国外投资建立了研究和开发机构,用最近的距离、最快的时间学习、研发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当然,这种类型的投资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但它将是最具潜力的海外投资。

2.中国海外投资对贸易的影响。如前所述,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上,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即存在互补关系也不乏替代关系,即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也有贸易替代效应。具体到中国的实际,由于投资行业的特点和投资区域的不同,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要视具体的投资行业和投资区域而定。首先,服务贸易型企业的投资,动机与目标非常明确,肯定是为扩大出口服务的,因此这类企业的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无疑是积极的;其次,资源开发型企业的海外投资,进口的资源都是我国相对成本低或战略的需要,同时还能带动设备、制成品(如钢材)、技术和劳务的出口,虽然会带来一定的进口贸易增长,但从整体上看对我国出口贸易还是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生产加工型企业的海外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情况较为复杂。我们将对生产加工型企业的海外投资做一个具体分析。(1)机械行业。机械行业中如汽车、摩托车零配件组装,家用电器中的CKD、SCD等,由于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要使用国内的零部件,在初期设备投资之后,后续的零部件就成为组装生产的必备条件。因此,从总体上看,机械行业在海外投资对我国出口的带动作用是持续且长期的。特别是大型家用电器,这是典型的加工组装型产品,根据外经贸部的有关统计,家电行业投资带动出口的系数比其他产品高达20-30倍。金城集团的案例也显示,摩托车产品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后,大幅度地带动了该集团的出口:1997年海外销售收入250万美元,带动出口近150万美元;1998年海外销售收入近600万美元,带动出口达400万美元(注:李钢主编:《“走出去”开放战略与案例研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年版。)。实证分析表明,机械行业由于技术与原材料、散件的高度结合,海外投资就可带来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2)轻工行业。严格地讲,轻工行业中也有属于机械行业的产品,区分出来的主要是体积较小的机械产品如自行车以及其他轻工产品。这类产品的特点是,体积较小,出口运费没有体积较大的机械产品高,与海外加工的生产成本比,在国内的生产成本更低,因此这类产品的海外投资与出口很可能出现替代关系。也就是说,在国内生产此类产品后出口更经济,就很少会有企业再到海外投资生产;即使在海外投资并形成规模生产,对国家的出口带动作用也不大。(3)纺织服装行业。纺织服装业的投资主要是规避贸易壁垒,由于根据多种纤维协议,在投资国的出口配额已经用尽时,如果东道国尚有未使用的配额,投资国便可以使用。中国在纺织品领域受欧美出口配额的限制非常严重,因此不少的纺织服装企业到海外投资主要动机都是为了突破配额的壁垒,在海外寻求更广阔的市场。这种类型的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也要视情况而定:一次性投资建厂可以带动国内纺织机械的出口,但对出口贸易没有持续的带动作用;使用国内材料多的,可以促进国内原材料、面料的出口,但有原产地规定比例的国家对此也有一定的限制;在有的国家(地区)可以享有免配额、免关税的优惠,则可以大大提高我国产品出口或向第三国出口。因此,纺织服装行业在海外的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扩大还是替代,兼而有之,目前尚未找到实证数据。

四、结论

1.综合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理论,回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中的发展,以及中国海外投资与贸易的现状与特点,论述了中国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们进一步证实了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既存在互补又存在替代关系、中国的海外投资既有贸易创造效应又有贸易替代效应的理论。有意义的是这些互补和替代关系,或称贸易创造和贸易替代效应,在不同的投资领域、投资行业、不同的投资区域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是有所差异的。

篇8

9月5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的《200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迄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8年保持了增长势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4%。上述《公报》显示,截至2009年,中国1.2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3万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2457.5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

看到这一组让人喜不自禁的数据,考虑到目前我国还持有高达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再加上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让人不禁深切感受到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之快、企业并购扩张力度之猛。

不光如此,在近来一段时间内,每逢国际金融资本市场传出大的资产并购或资产出售的消息时,不管中国企业是否有意参与,国际媒体都对可能参与的中资企业大加猜测。就拿前期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英国石油公司出售资产之事来说,外媒对中石油还是中石化是否参与竞买品头论足,搞得跟真的似的。近来为阻截必和必拓390亿美元收购加拿大钾肥,据外电9月6日报道称,中化集团已聘请汇控为顾问,帮助研究关于竞购加拿大钾肥的可选方案。但如此庞大的收购资金对年收入不足10亿美元的中化来说,绝对是大手笔开销,因此外媒为了坐实此事的可靠性,又把拥有巨额现金流的中投拉入想象中的并购联合体中,中资企业如今已经俨然成为国际资产并购市场上的投资大鳄。

中国企业海外资产的迅速扩张,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资源的迅猛需求上升密切相关。从中国铁矿石进口谈判的前车之鉴可以看出,要想获得进口产品的价格话语权,必须有资源产品的资产拥有权。中国企业把海外资产并购首先瞄向资源产品分布密集地区。据上述《公报》,从分布区域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亚洲、非洲地区的覆盖率最高,分别达到90%和81.4%。其中,亚洲是中国设立境外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而亚洲和非洲地区也是目前全球各种资源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篇9

我国“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据商务部统计,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9.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8%,直接对外投资存量达到517.2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1357.9亿美元,签订合同额1859.1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356.1亿美元,合同额403.6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46.6万人;对外设计咨询累计完成营业额14亿美元,签订合同额23.4亿美元。2005年,经商务部核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计106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69.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3%。

但另一方面,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走出去”企业的业绩难如人意。

近年来,“走出去”成为国内一些大企业共同的战略选择,2003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放松了对资本项目的外汇管制,中国企业开始涉足海外资本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一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交易额高达62亿美元,然而一些研究表明,60―70%的合并案例是失败的,其中,收购企业中有四分之三股价下降了20%以上,仅有36%的企业能维持收入增长。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曾列为2004年度我国最大海外投资案例之一的TCL和阿尔卡特案,该投资使TCL损失巨大。

更有研究指出,我国海外投资企业仅有3成盈利,3成亏损,4成维持。最明显的例子便是中航油事件,由于监管不到位,2004年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投机期货亏损5.5亿美元,造成了海外企业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2.“走出去”的规模仍然偏小。

虽然我国“走出去”的发展速度较快,但规模仍然偏小。在过去20多年里,作为“走出去”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我国海外企业数量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年均增长率都达到近50%,但尽管发展迅速,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体情况相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所占的比重很小。截止到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相当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流量、存量的0.9%和0.55%。从平均投资规模看,海外投资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除少数资源开发型项目和跨国并购项目,相当一部分项目的实际投资额只有几十万美元。根据2003年底的数据计算,目前境外投资企业累计平均项目投资额为153万美元(见图1)。

3.对外直接投资行业格局仍停留在较低层次。

虽然对外直接投资行业不断拓展,但低层次的格局仍未改变。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所涉及的行业领域极为广泛,几乎囊括了三大产业的各个领域,并且企业在境外投资中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不同行业交叉投资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对外直接投资过分偏重初级产品产业,主要以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制造业为主,缺乏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层次服务业的投资;从事商品流通的贸易企业偏多,而生产性企业和金融服务性企业偏少。例如,在2004年55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中,采矿业投资为18亿美元,高达32.73%。虽然技术密集型项目的投资近年有所增加,但比例还很低,对外投资的低技术格局仍未改变。

4.“走出去”的模式比较单一。

虽然“走出去”的形式日趋多样,但仍然是以对外承包工程的模式为主。如表1所示,在整个2005年营业额(投资额)当中,对外承包工程收入为217.6亿美元,占64.56%比例;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部分)部分占20.53%;而对外劳务合作、对外设计咨询分别仅占14.24%和0.67%。

问题产生的原因

制度经济学认为,在任何社会中资源配置的实际决定因素是那个社会有组织的结构,即制度。同时,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认为:只要交易费用为一正数,产权制度就将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因此,从制度分析入手,才能真正发掘出我国“走出去”的问题在种种表象下的根源。

1.产权界定不清晰是我国国有企业“走出去”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科斯认为,在公司内,主要是通过计划、权利来配置资源,而这一点显然不同于基于价格调节的市场机制。由此,科斯强调产权制度、所有权结构对公司内资源配置所起的作用。产权明晰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带来效率,而排他性的产权之所以有效率则在于它是有效激励机制和交易产生的基础。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产权残缺问题,产权制度的缺陷严重影响了企业“走出去”的目的、途径和对外投资管理的效率,从根本上制约了“走出去”的业绩。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实际上普遍存在所有者缺位现象,这就使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虽然享有了国有资产的控制权,但并没有享有与其控制权相应的收益权,所以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就缺乏足够的激励去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相应的责任。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经营者为获取控制权收益而进行一系列短期行为,致使企业“走出去”目的不是以市场为导向,而是受内部管理层或者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影响,从而使“走出去”的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出现明显的投资决策失误等先天不足的现象。

另一方面,产权安排也决定着管理制度。由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对经营者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无法使经营者合理地行使其权利,从而造成国有企业母公司本身管理制度上的缺陷。而境外子公司(机构)的治理机制实际上又是国内母公司治理机制的延伸,这就造成了我国境外公司(机构)内部管理混乱、内部人控制等严重问题,进而直接导致了大部分国有企业海外经营失利。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中航油事件和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事件。

2.产权安排不合理是我国民营企业“走不出”、“长不大”的主要根源。

从产权安排最基本的层面上看,民营企业的产权关系是明晰的。但要想使企业有效运作,产权还存在一个结构与层次的问题,即企业内部的产权安排问题。由于产权安排不合理,我国民营企业始终难以摆脱个人和家族对企业的控制。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企业多渠道吸收人才,不利于技术专业化与管理专业化的形成,弱化了家族以外成员对企业的凝聚力。正是由于这种产权结构安排的不合理,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由于自身管理体制也存在缺陷,专业人才匾乏,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不强。这就使得产权相对清晰、机制灵活、市场取向显著的众多民营企业,面对诱人的市场机会、有力的政策导向,仍对“走出去”决策持谨慎态度,或者是采取小规模试探性的措施。

由此可见,产权制度作为最基础、最有效的激励制度在我国并未真正地发挥其作用,反而成为制约我国各类企业“走出去”的制度根源,这也直接影响了我国“走出去”企业的绩效。

3.政府宏观制度安排不合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这直接决定了我国现阶段“走出去”的模式比较单一、对外直接投资行业仍停留在低层次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政府宏观经济制度安排一直是为公有制经济保驾护航。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相应的宏观经济制度的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例如,我国目前尚无《对外投资法》,这不利于企业依法开展跨国经营和政府依法行使管理权,已有的一些法规和政策也往往由于不完备、不配套而难以落实;我国尚缺乏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对海外投资者在国外可能遇到的风险不能提供充分的保护;我国驻外使馆所获得的商业信息一般都反映到中央有关主管部委,按行政隶属关系再向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传递,基本上是一条单向、封闭的线路。

政府宏观经济制度安排不合理,致使我国“走出去”企业在遭受突发事件时,不能及时得到政府的合法保护。例如,2004年9月17日发生的西班牙焚烧中国鞋暴力事件,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00多万元。

正是因为缺乏足够合理的宏观制度安排,所以相对而言,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大多选择了具有劳动力密集型优势的、风险相对较小的“走出去”模式――对外承包工程和我国经济发展急切所需的资源型行业――采矿业。

政策建议

总体而言,我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核心还是在于制度创新。

对于企业,应力求建立起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激励企业“走出去”的新的制度安排。

篇10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绿地投资;跨国并购;SWOT

一、背景及现状介绍

20 世纪90 年代初,中国利用外资已由借用外国贷款为主转为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为主。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有两种方式:一是 “绿地投资”,即外商在东道国,按照东道国的法律,建立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二是跨国并购,即跨国公司通过收购目标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股份,取得对其控制权行为。相比之下,跨国并购主要在工业化国家之间进行,在发展中国家逐渐活跃。而对于绿地投资,跨国并购会带来裁员、技术和资产流失等风险。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而发展中国家更关心民族工业的发展,因此对跨国并购持怀疑谨慎态度。对于中国,跨国并购的案例越来越多,诸如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吉利收购沃尔沃、TCL绕过欧洲的贸易壁垒收购了德国的施耐德。

二、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的比较

(一)绿地投资的优缺点分析

1.绿地投资的优点

第一,拥有较强的自主性。利用绿地投资方式创建新企业时,跨国企业有更多的自,能够独立地进行项目的筹划,选择适合本企业全球发展战略的厂址,并实施经营管理,能在较大程度上掌握各个项目策划各方面的主动性。

第二,较少受到东道国产业保护政策的限制。如果跨国公司通过向东道国企业提供技术、管理、销售渠道参与东道国企业股权无关的的经营活动,因而不会激起东道国名族主义的排外情绪,从而减少政治风险。

第三,企业能更大程度维持公司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垄断优势从而击败东道国市场中的竞争者。

2.绿地投资的缺点

第一,绿地投资需要大量的筹建工作。因而建设周期长,速度慢,缺乏灵活性。对跨国公司的实力要求较高。

第二,在企业的创建过程中,跨国公司完全承担其风险,不确定性较大。

第三,跨国公司要在东道与东道国的管理方式以及东道国管理不适应,而在东道国符合其管理、生产要求的技术人员相对缺乏。从而导致竞争相对激烈,比较难以进入东道国市场。

(二)跨国并购分析

1.跨国并购的优点

第一,市场进入方便灵活,可以利用已收购企业的市场份额减少竞争。并购方式可以大大缩短项目的建设和投资周期。从供求角度分析,不会增加东道国原有的市场供给,从而降低了竞争的激烈度。

第二,容易获得现有的经营资源,扩大产品种类获得范围经济。跨国并购能获得现成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生产设备。如果收购目标与本企业的相关产品差异较大,收购方必然可以迅速增加企业的产品种类。于是在获得规模经济的同时得到范围经济。

第三,企业融资更为便捷。跨国并购之后,原来对目标企业的提供的信贷的金融机构可能继续维持与该企业的借贷关系,为企业的融资提供的更大的方便。

2.跨国并购的缺点

第一,国际会计标准差异、信息不对称导致无形资产评估等问题的存在,使得评估企业价值难度大,造成跨国公司决策困难。

第二,东道国的政策限制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抵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东道国政府和公民有时会某些特殊行业的并购进行限制。

第三,容易受到企业规模、选址上的约束。由于被收购的企业规模、行业和地点都是固定的,所以跨国公司很难找到一个符合自己全球战略所要求的地点进行跨国并购。

(三)绿地投资于跨国并购的直观比较

下面基于上述分析以及罗列其他可能存在差异的项目进行比较直观的短期比较分析(见表1-1)

表1-1 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的比较

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 我国企业具有大中小并存的特点。

一方面,我国已经拥有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资本雄厚,信用等级高,技术较为先进,产品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另一方面,我国中小型企业具有规模小、灵活性强的优势,更适应于发达国家的投资需求。

2. 一些行业具有比较优势。

我国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

3. 低廉产品的成本优势。

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对便宜的零部件和机械设备等。能以较低的价格占领东道国市场。

(二)劣势分析

1. 我国对外投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企业开发国外市场的能力不强。

由于企业规模较小,而对外投资风险较大,无力应对国际市场上日益激烈的竞争。

2. 我国企业开展国际经营的历史不长,缺少经验。

我国的企业从总体上来看,技术水平偏低,缺乏技术优势,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主流市场或主流产品中,自主的核心技术少,技术劣势比较明显。

3. 缺乏高级涉外经营人才。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跨国经营应有的素质,制约了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规模以及水平的提升。

(三)机会分析

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际产业转移有利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其次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国家为对外直接投资制定了宽松和鼓励的政策。另外遍及世界的华人网、唐人街将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难得的机会。

四.中国企业对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

跨国并购方式的缺陷往往是绿地投资的优点,而绿地投资方式的不足又是跨国并购的优势所在。因此我国企业应当对照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这两种方式的优缺点,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一)绿地投资的选择

第一,拥有先进技术的垄断力,和其他资源的垄断。采取绿地投资的企业应当有较强的垄断力,从而充分占领目标国市场。

第二,东道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程度较低。绿地投资可以增加东道国的就业人员,并提高其生产力的发展。而并购仅仅是股权的转移,不增加东道国的资产总量。

第三,在本国与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品牌名誉。

(二)跨国并购的选择及案例分析

第一,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由于现有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水平较高,符合跨国公司的发展要求。从而降低整合成本,能够迅速进入正常生产销售轨道,占有市场份额。

第二,跨国公司能够较好地实现产品多元化,可以采用跨国并购的方式。这样可以弥补我国企业对新行业生产和经营经验不足的缺点,采取收购方式可以迅速融入市场以取得战略平衡。

第三,选择华人网较为庞大的地区,形成华人商业网络,在这些地区投资容易获得相关信息和迅速进入当地市场。一方面,国外华人是我国境外企业的一个很大的目标消费群。另一方面,由华人网带动东道国本土居民进行产品的拓展。

参考文献:

[1] 田立新,尹坚. 跨国公司跨境并购与绿地投资的比较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2006,8(4):87-90.

[2] 关文丽,饶丽艳. 绿地投资与海外并购的比较分析[J].时代经贸,2006,8(4):29-30.

[3] 王林佳. 绿地投资与跨国并购的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中旬刊):184-185.

[4] 周宏芸. 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的选择[J].特区经济,2006:325-327.

[5] 许成生.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下旬刊):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