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简单的改进实验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化学简单的改进实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化学简单的改进实验

篇1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创新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初中化学教育在初中教育过程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化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当前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的前提下,必须要积极加强对化学教学的创新,让学生对各种深奥、抽象的化学实验原理、化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当前化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模式比较老旧,这些都会对化学教学带来严重影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该要加强化学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进,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对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使得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理念,提高化学课程水平。

1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化学教学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化学教学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生的主动性被更多的关注,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加强对各个学科的重视,能够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得到更加全面地提升。传统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形式化教学还比较严重,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理论在初中化学教育过程中根深蒂固,使得学生的积极性被磨灭。当然,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沿用比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知识基础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验教学的时间不多,因此使得初中化学教学效率不高。

2初中化学教育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方法

2.1加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化学课程不仅是掌握各种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学生对化学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加强自身的创新学习能力的提升。在确定化学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应该要加强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素质教育是初中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对于学生的个性特征的考虑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陈旧,因此教育中各种理论性内容依旧是主要教材,没有给学生太多实践练习的机会,因此使得很多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只是了解一些表面的东西。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应用,要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掌握,并且要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

2.2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育: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对各种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教学设备的投资力度。初中化学教学需要实践,实践则需要场所,若是没有足够的空间,实践教学也无法进行。因此,需要增加实验室的建设,而且是初中化学专业的实验室,从而能够满足初中化学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验室的需求。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强对各种仪器设备的配备,比如计算机、投影仪、各种初中化学需要用到的试剂、化学实验用品等,都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所必需的。学校应该要加强对初中化学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支持,从而能够对各种教学设备进行购买。第二,要加强对初中化学实验室的利用。初中化学实验室就是用于初中化学实践教学的,因此在实验室建设完成的基础上,必须要加强对实验室的利用,以免出现浪费。初中化学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就应该要多设计一些实验教学项目,加强对初中化学实验室的使用。比如教师通过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之后就可以进行实验课程教学,趁着学生对各种知识的印象还比较深刻,进行巩固教学,可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水平。

2.3加强教学模式的改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对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进行改进,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并且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大赛,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比如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问题教学法的应用,通过对教学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问题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有趣生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问题的讨论中来,问题的设计应该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对核心内容的提示讲解,然后将课堂的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的讨论与思考,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加强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可以将一些简单的实验道具搬到课堂上,进行简单的实验,从而让学生对各种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加强对各种化学知识的理解。

2.4加强对评价体系的改革:在化学教学创新的过程中,评价考核模式也必须要进行创新,首先要对评价的内容范围进行拓展,使得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能够得到评价,实践能力也能得到评价,从而帮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进行高效地学习。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作为评价工具的模式,要在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评,比如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应该纳入化学课程课程考核的范围内,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给学生提出更多的建议和意见,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得到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育的时候要加强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应用,加强对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并且加强实验教育,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水平。

作者:张丽虹 单位:吉林省舒兰市第十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高丽华.完善概念教学策略促进化学素质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4(03)

篇2

一、初中化学实验优化原则

(1)科学性原则。初中化学实验进行优化的时候,要注重科学性原则。教师采取的优化措施符合科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的操作过程满足设计的要求。教师不能按照自己想象,随意更改化学实验的过程和药物用品,既要保证化学实验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性。

(2)可行性原则。教师进行初中化学实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实验过程切实可行,选用的试验方法、实验设备、实验仪器、化学药品等符合实验室的要求。有些学校的实验室基础设施差,药品设备不齐全,教师要进行合理改进,灵活设计化学实验。

(3)安全性原则。化学实验涉及很多的药品、设备,在化学实验中,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危害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师在准备实验的时候,要尽量减少使用危险药品、有毒药品、易爆炸药品等,把化学实验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教师在进行实验之前,就要把实验所需要的药品使用方法和禁止事项告诉学生,包括实验室发生意外的紧急疏散情况等,让学生了解自身安全的相关知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控制学生的操作过程,监督学生安全规范地进行操作,力求实验成功。

(4)简易性原则。简单的实验操作简便,实验的效果也好,复杂的实验实验室装配困难,学生失败可能性非常大。所以,教师要尽量选用简单的实验进行操作。教师在进行实验优化的时候,尽量减少仪器的数量,减少仪器之间的转配和连接,减少复杂的实验仪器。简单的化学实验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实验成功率,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初中化学实验注重基础,教师要多进行简易、基础的实验。

(5)鲜明性原则。初中化学实验种类繁多,学生对常见的实验缺乏兴趣。教师进行实验优化设计的时候,要注重鲜明性原则。为了提高实验效果的鲜明性,教师要减少复杂的知觉背景,避免学生分散注意力,让学生详细地观察实验现象,领会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初中化学实验优化策略

(1)教师转变传统思想。传统的化学实验只是流于形式,教师主要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对实验的操作性非常不重视。在新课标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路,在思想上提高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初中化学实验的相关理论,思考实验的优化措施。教师要把学生放在实验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实验热情。教师详细讲述化学实验的要求和相关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在实验之前都能够深入了解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教师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进行创新实验。

(2)提高学生实验兴趣。初中化学实验本身就是很有兴趣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展示化学实验的魅力,提高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多多展示化学实验教学,还要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了解化学实验。例如,在进行检验酸碱性的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酚酞试剂,分别让学生把酸性试剂和碱性试剂滴到酚酞当中,让学生观察酚酞的变化,给出实验结论。让学生参与进去,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3)使用多种教学设备。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等教学设备已经成为化学实验的有力助手。教师要积极使用先进的设备,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多媒体是常见的手段,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很多化学实验的相关视频,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了解程度。还可以在多媒体上形象反映出各种化学物质之间的关系,例如制取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过程对比,这些气体的化学性质探讨等。教师还可以使用计算机优化实验的过程,比如在计算机上进行化学模拟实验,学生使用计算机就可以进行化学实验仪器装配、过程操作,达到智能化教学,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

篇3

【关键词】趣味实验 初中化学 教学实践 应用策略

引言

初中化学本身就是趣味性较强的学科,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因此,开展趣味实验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新,而且也有助于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效果的改善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将趣味化学实验引入初中化学教学中来,无论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是对于改善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学生角度讲,趣味化学实验将趣味性和教学性有机结合,而学生在趣味、实验问题的引导下产生了学习兴趣,并主动进行问题探究,而在探究中不仅掌握了化学知识,拓展了思维,也提高了实践操作的能力;从教学效果角度讲,传统化学实验的过程比较单一、枯燥,学生在实验中往往只能被动地理解实验内容和实验目的,而趣味化学实验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常识相联系,这样不仅有利于在课堂上营造活跃的教学气氛,还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明确趣味化学实验的教学目的

趣味实验是化学理论知识的载体,而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相结合,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抓住实验的重点,从而有意识地理解实验内容,例如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实验设计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确不同药品的在制取二氧化碳是反应的激烈程度,设计了“冒泡大比拼”的趣味实验,在实验中,教师在试管架上并排放置了5个试管,这些试管中的药品分别是空试管中加入浓盐酸、石灰石中加入稀硫酸、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碳酸钠中加入稀盐酸,在滴入试剂之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各个试管中的反应情况,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一目了然地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知识,还可以提高教学目标的完成效果。

2.突出趣味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趣味化学实验的核心就在于它的趣味性,而在教学中突出实验的趣味性也能够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水沸腾实验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但是为了增加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体会不一样的化学现象,某教师将装有水的试管用试管夹夹住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同时将试管口面向黑板,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黑板背景的映衬下清晰地看到沸腾的白雾,还可以通过黑板上的小水珠理解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现象。

3.注重对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些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常常过分注重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验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而在实验的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趣味实验的作用,就应该将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同时利用实验中相应的问题以及适当的操作指导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木炭的吸附性这一实验教学中,为改善实验方案的效果,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进行改进,而学生们通过互动讨论,思考出了过滤、制作简易净水器等改进途径,而教师指导学生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将趣味化学实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化学知识与生活常识紧密相连,初中化学教师在应用趣味化学实验改善教学效果的过程中,不应该只将实验的重点放在实验室中,还应该将注意力放在生活中,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取材,设计实验内容,例如在了解了实验室中酸碱指示剂的成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自制酸碱指示剂。这样的实验操作过程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实验精神。

5.利用课外拓展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实现活动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开放性的探究与实验,因此,教师在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不应该将知识的传递只局限在课堂,还应该延伸到课外活动中来,以激发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自主性,例如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之后,教师在课后为学生安排了利用生活用品制取二氧化碳的实践活动,而在验收中,教师发现许多学生利用矿泉水瓶和胶皮管作为收集器,利用白醋,小苏打或面碱作为反应试剂,然后在水盆中利用排水法进行操作。而这样的实践过程既体现了趣味实验的目的,也反映了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

三、Y论

总之,趣味化学实验使化学教学资源跳出了教材和实验室的局限,将更灵活的实验模式、更丰富的实验内容纳入到教学中来,而初中化学教师在应用趣味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结合生活实际,凸显实验的目标与内容,以充分发挥实验化学的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 陈明霞. 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析[J]. 才智,2016(08):163.

[2] 苏日娜.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6 (07)112.

篇4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问题解决方法

高中化学是初中化学的延伸,比初中化学对学生要求更高.高中化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高中化学中的很多概念,在初中都有提及但教师并未做出解释,所以学生对它其实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很多高一学生对化学学习,感觉很难,不能适应.高中化学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高一学生面临很多困难,不仅是学习方法的改变,而且是学习态度的转变.下面简析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出现的问题.虽然高中化学重点都比较明显,但知识点还是比较多而杂的.所以,学生在面对这么多知识点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高中要学的学科很多,所以面对化学,很多学生觉得学习任务重.高中化学很多知识点连接性很大,所以学生必须记清知识点,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游刃有余.因此,学生要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学习,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化学.这就要求教师弄清高中化学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课上得生动有趣,而且要让学生了解到这堂课的学习重点,所以教师必须了解课本内容,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了解一下就行的.教师上课可以不带教材,但一定要按照顺序来讲课,最好用简单的几句话把知识点讲清楚,并把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教师可以把知识点完整地呈现出来,并且把重点知识讲清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了解化学的学习特点.

2.学生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相比初中化学,高中化学完全是一个新领域.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主要以无机推断为主,其他也有涉猎,但很少深入讲解.初中化学无机推断题一般就几个常用的化学元素,学生只要经常练,还是有规可寻的.但高中化学不一样,它需要记得的知识点多,一个知识点不停地变化,就可以生出很多题.所以,学生必须灵活应对.显然,初中化学学习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高中化学的学习.无论是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学生都需要很多方面的改进.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教师应对教学难题的方法.在上课前,教师必须备课.比如,化学课程实验较多,很多还会涉及硫酸等危险物品.所以,教师不仅要注意安全,还要借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注意讲解重点,不要让学生只是知道实验现象,却不知道这个实验的重点.此外,还要让学生多做练习题,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这样的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轻轻松松学好化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细致讲题,分析总结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与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培养严谨的态度,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的概括、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主观与客观上的一些原因,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一、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当前,教师都有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意识,都有通过实验探究来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但这大多数是在公开课上能落实到位,将实验功能发挥极致,公开课时教师能认真准备,学生也积极配合,效果自然也很好。可在平时常态课中的实验教学不能认真对待,主要有下列几种原因:(1)教师对化学实验课程不够重视。(2)由于有些化学实验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有些老师为了避免操作中的安全隐患,就把学生的分组实验改成教师的演示实验。(3)由于学校在实验设备和课程安排上不够合理,很多学校化学实验教学都是通过老师演示完成的,学生无法参与到实验当中,再加上实验教学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化学实验无法充分发挥其教学作用。

二、新课程理念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在新课程理念当中,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所包含的化学知识,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化学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和面对问题的思维模式。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不止是为了传授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实践操作,在实验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打开局限的思维,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落实新课程理念在实验教学中的措施

1.通过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对“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的理解

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化学实验,让不同小组的人纠正其中的操作失误,从而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这样可以通过对具体化学实验的了解,让学生对书本中的化学概念和原理有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掌握更多学习化学的方法,对学习后面的化学知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严谨态度

科学态度是人们能够正确对待客观事物的一种持久的内在倾向,是经过实践活动养成的。一名成功的化学家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除去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奋拼搏以外,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严谨治学、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既独立思考,不盲从轻信,又能取人之长,团结协作。作为教师,应该抓住实验中学生的一些不正确态度及时纠正,并以此为素材,加强对学生科学态度的教育,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能力及其整体素质的目的。

3.通过课本实验学习实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化学课本中的实验都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安排的,通过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对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和实验原理有很大的帮助。老师需要将化学实验的内容和课本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只有将书本内容和实验操作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对化学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实验操作可以将书本中的文字转化为实际的实验现象,这是提高整个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步。

4.通过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的教学除了可以让学生学到化学知识以外,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够自己概括和归纳实验结论,以达到理性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我们尽量避免枯燥的讲授实验,避免让学生片面地背实验,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实验,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能力方面有一个提高。

5.通过实验改进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之后才能进行创新,而创新是学生在学习中很重要的收获。在化学实验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寻找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且通过自身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化学实验教学是影响教学成果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化学实验的操作,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书本中的实验原理和知识,更多的是对思维能力的锻炼,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能只追求成绩效果,更要通过对学生各方面的训练来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初中化学实验操作的难度不是很大,但是作为基础化学知识的学习阶段来说,这个时期的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通过化学实验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树立严谨科学的态度,让化学实验教学发挥其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双辉.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0:133-134.

2.张惠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137-138.

3.顿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探究与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2008.

4.王玉国.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学习活动模式实施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4.

5.张国臻.尝试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2011,05:149.

6.马广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尝试[J].数理化学习,2014,11:74.

篇6

高、初中衔接要做好下面几点:一是初高中教材的衔接;二是教学方法的衔接;三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本文谈谈自己在高、初中教学衔接方面的做法及想法。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1.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同素异形体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2.高—年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氧化一一还原反应

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①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年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于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

由上可知高一年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知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时要适当补充。

(2)“量差”法的应用

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年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年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①反应原理;⑦反应装置;③收集方法;④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高、初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织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做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教学工作,教师应:

1.通览教材、大纲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卤素》时,可介绍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原理,讲授《硫一硫酸》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讲《物质结构》时,可介绍北约对南联盟轰炸时所使用的贫铀炸弹及其对人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或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应自高一始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

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

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课外学生会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内容给学生各种知识予具体指导。

篇7

一 分组实验发展方向应微型化

1.分组实验

学好化学离不开实验,而化学实验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分组实验。在学习了一个单元的内容之后,为了验证、巩固和复习已学过的有关内容,同时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实验技能,在进行课堂实验教学时应有分组实验形式。但有些学校由于实验经费和实验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常常将要在实验室进行的分组实验改为在黑板上讲解实验,使学生失去了动手的机会。若能将学生的分组实验装置微型化,相信一定能解决实验经费和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微型化学实验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Dana W.Mayo博士首先提出了微型化学实验。微型化学实验的核心是“实验药品微量化,实验仪器微型化”,它的特点是:减少了药品的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约了实验经费,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规定的实验内容,从而克服了常规实验的不足,以此获得更加可靠、更加准确的知识信息。如在“浓硫酸的特性”实验中,对于浓硫酸的氧化性实验,如果我们按中学教材给出的实验步骤,就会得到黑色的沉淀,这样与教材的结论相矛盾,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旦反应完成后,将试管中的清液倒掉,然后观察试管中固体的颜色为白色。之后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这样就观察到溶液的颜色为蓝色。实验方法经过改进,先加热硫酸的就能使化学反应在较高的温度下完成,从而有效地减少或防止生成黑色沉淀氧化铜,实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

3.推广微型实验法

中国化学学会于1994年11月在郑州召开了“首届全国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其目的是为了使实验能更好地转化为微型实验,确保微型实验的规范化和可行性。由于在我国开展微型实验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参加会议的代表对我国的微型实验发展前景和方向,都提出了具有广泛性和建设性的建议。北京师范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在会上展出的“高中微型实验仪器盒”和“初中微型实验仪器盒”,得到了参加会议的专家和代表的一致肯定。相关专家认为,“高中微型实验仪器盒”和“初中微型实验仪器盒”的推出为微型实验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可行性的证明,为微型实验的规范发展指明了方向,微型实验应及早进入初中化学教学课堂。

二 并进式实验发展方向应点滴化

1.并进式实验

并进式实验是将教师所讲授的新课与学生的实验相结合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一般为定性实验,这些实验的特点是使用药品的用量和种类较少、仪器简单等。为了使这类实验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教师应尽可能地在简单的仪器中进行实验设计。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和性质”时,教师将实验与本节课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利用并进式的教学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改进实验方法

在研究“金属的活动性”时,我们可以将教材中的实验改在点滴板上进行操作,这样可减少水的用量,从而相对地增加碱的浓度,还可选用pH试纸进行实验,缩短实验时间,同时还能提高实验的灵敏性。实验步骤:在点滴板的两穴上各放一小块pH试纸,然后在pH试纸上各滴一小滴水,再把去掉氧化膜的铝条和镁条放在润湿后的pH试纸上,可以观察到加镁条的pH试纸会变为蓝色,而加铝条的pH试纸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变成浅绿色,这说明了镁的金属性比铝强。为了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我们还可以用铁、锌、铜、铅等金属重复进行上述实验,可以观察到铁、锌、铅都有明显的变色,而铜没有出现变色,这样就可以定性地区分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3.推广新实验

为了使点滴实验得到推广和普及,杭州师范大学周宁怀教授设计和制作了一种“多孔井穴板”的化学实验仪器。这种化学实验仪器具有烧杯、试管和点滴板的功能。使用时,所需要的药品用量很少,操作非常简单,而且现象十分明显,也容易观察,实验效果显著。这项成果已通过国家教委的鉴定,并获得了国家教委的“基础教育优秀教学仪器”二等奖。这种化学实验仪器在我国南方的部分中学已得到推广使用。

三 演示实验发展方向应环保化

1.演示实验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配合知识的讲解,教师经常在教学中所做的表演示范性实验称为演示实验。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能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化学知识,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正确的化学实验技能。我们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才能做好演示实验,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2.防止污染问题

我们在做演示实验时,除了要注意演示实验的“五性”之外,还要注意演示实验可能造成的“污染性”问题。由于演示实验一般都是在教室中进行实验操作的,而教室中并没有良好的实验通风效果,有害物质就会在教室内扩散,造成教学环境污染,从而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

篇8

【关键词】 学习兴趣;探究式学习;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初中是化学教学的启蒙阶段,教师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则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然科学中,化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化学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想将化学真正运用到人类生活中,就要有效培养化学人才。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促使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下面主要介绍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学离不开化学实验。中学化学实验主要包括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两个部分。教师演示实验形象、生动、有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保证课堂演示实验能够顺利进行,教师在做实验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进行演示时,保持动作规范,速度不能太快,以免学生无法仔细地观察实验的各个细节,速度也不能太慢,以免耽误了实验教学进度。同时,学生也需要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学生需要列出具体的观察提纲,仔细地记录实验的每个环节和每个现象,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另外,教材中有的化学实验的现象不太明显,学生观察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改进实验方法,将实验现象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在学校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化学教师可以将一些观察困难但操作方法简单的实验设置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做实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的化学概念比较模糊、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来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学生在观察和分析实验的过程中容易掌握这些概念。比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实验:准备一盏酒精灯和一圈铜丝,将铜丝放在酒精灯里燃烧,在氧化的作用下,铜丝的颜色逐渐变黑,在氢气的作用下,铜丝的颜色又变回原来的红色。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个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理解了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许多学生反映化学反应方程式记忆的难度大,如果教师将化学反应方程式具体化,学生观察化学反应发生的全过程,那么就便于学生记忆。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法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当老师要讲解“走进化学世界”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来想一想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哪些化学现象呢?然后教师给学生留下几分钟的思考时间,当学生思考完之后教师可以随机提问几个学生,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相关的评价。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趣味性。又比如:当老师要讲解“分子”“原子”“离子”这些概念的时候,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存在着困难,此时教师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把握它们的区别,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运用这些概念。

三、在化学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原来依靠成绩来评价学生以及老师的评价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初中化学教师要制订科学的、合理的教学评价模式,促使化学教学水平得以提高。同时初中化学教师要保证评价模式具有多元化,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全方位把握教学,精心备课,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艺术,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开阔学生的思维,重视课堂小测的作用,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和复习的具体情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才能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宋素琴.关于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Z1):74.

[2]沈璐.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3(1):82-83.

[3]何冰晶,蒋华江,王庆丰.有机化学知识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分子通报,2011,11(3):107-108.

篇9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1.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同素异形体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2.高—年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氧化一一还原反应

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①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年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于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

由上可知高一年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知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时要适当补充。

(2)“量差”法的应用

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年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年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①反应原理;⑦反应装置;③收集方法;④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高、初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织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做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教学工作,教师应:

1.通览教材、大纲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卤素》时,可介绍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原理,讲授《硫一硫酸》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讲《物质结构》时,可介绍北约对南联盟轰炸时所使用的贫铀炸弹及其对人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或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应自高一始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

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

篇10

[关键词]:初高中教材的衔接 教学方法的衔接 是学生学习方法 学习心理的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9-0044-02

纵观初、高中化学教材及课程目标,我们知道:初中阶段的化学是按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对全体初中生进行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入门”教学,它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素质;高一、高二的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进一步普及加深化学知识,以适应多种社会选择能力的教学;而高三的化学选修课则是根据部分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而进行的化学知识的提高教学。这种既有系统又分阶段的划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克服了偏科现象,为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但如何搞好其中每两个阶段化学教学的“衔接”,却有很多事情要做。

一、认真调查摸清情况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应在初中解决而实际并未完全解决;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解决,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等,做到心中有数。

2.摸清高一新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和素质情况。

3.搞一次摸底测验,了解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

总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过渡阶段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克服心理障碍,鼓励学生经常反思自己,改进学习方法,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学习上“不适应”的情况。

二、对症下药抓好衔接

在吃透大纲和教材,摸清学生思想、知识、能力等基本素质情况和学习中的现实情况以后,“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顺利地做好了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我觉得要做好高、初中衔接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初高中教材的衔接;(二)、教学方法的衔接;(三)、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

(一)初高中教材的衔接

1、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承继和衔接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2、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同素异形体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高一年级须对初中加深、完善的知识

(1)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年则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并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本质上进行了介绍和分类。

由上可知高一年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知学生的可接受性。

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和衔接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时要适当补充。

(2)“差量法”的应用

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一年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化学实验的承继和衔接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年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方法;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高、初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识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二)教学方法的承继和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做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教学工作,教师应:

1.通览教材、大纲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也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高一新生正处于不成熟向逐步成熟的过渡阶段。一个实验、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都可激发起他们心中的热情。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卤素》时,可介绍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原理,讲授《硫一硫酸》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讲《物质结构》时,可介绍北约对南联盟轰炸时所使用的贫铀炸弹及其对人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或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使学生一开始就“迷”上化学,并将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4.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应自高一开始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

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三)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决不能操之过急。在高一对学生铺设的问题台阶不要一下子就很高,要使他们能上得去,以防发生两极分化。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教会学生从比较中学习,发现相似,寻求规律,逐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在做和练中,不断找出好的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