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模式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外直接投资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外直接投资模式

篇1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后,国际直接投资实现了快速发展,存量与流量实现了持续增加,不断发展成国际交易中的重要力量,技术、贸易都归入到国际直接投资结构的框架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伴随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合作、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新情况,尤其在投资流向、结构和规模等方面表现明显,将对企业国际竞争力、收支平衡、经济增长等产生重大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的现实效益

国际直接投资带来的资本对输入、输出国都将有益。国际直接投资能让输出国家的投资直接进入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国际性的生产与营销网,实现在全球资源的科学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与输出国家的经济效益,为输入国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对我国来讲,它能有效解决资金储备不足的问题,借助国际直接投资去掌握技术,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①。再者,国际直接投资也能帮助发达国家,进一步完善输入与输出循环体系,获得经济动态平衡,进一步完善工业布局与经济结构。

但是,还要看到外资也能冲击民族工业,破坏资源的不科学分配。而从长远来看,世界经济是有机体,不管是哪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该经济体独立运作。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经济交流,构建科学合理的输出运作机制,更有利于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正面效益,更好适应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特点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投资与贸易自由化,在信息技术的着力推动下,促进了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跨国公司逐渐发展成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大规模趋势,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实现跨界运作,国际金融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劳动力资源等相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流动,世贸组织、世界银行等开展了世界范围内的投资、技术转让、服务以及贸易等活动,实现了经济活动全球化运作。在该趋势下,当前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直接投资发展迅速与投资主体多元化。国际直接投资中的主流形式与活跃因素是外国直接投资(FDI),增长速度比借贷资本输出要高,并且国内投资、世界各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国际贸易等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主体②。同时,国际直接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设立的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处于主导地位,比如,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市场上占有优势,并且收支顺差不断扩大,成为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策源地,并且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及亚洲新兴国家开始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崭露头角,开始涉及国际直接投资。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发达国家采取的对外直接投资重点是独资,积极开展并购,这样其始终处在垄断地位,比如,我国新设投资项目获得外商直接投资比例逐渐提高,尤其是从2002年开始上升趋势尤为显著,达到了接近80%,原来的合资企业独资化趋势更加显著。

二是资本流向与投向出现了新变化。美国等发达国家从20世纪开始,对欧盟等国家展开大规模投资,新兴国家投资也开始出现在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展现回流趋势,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市场资金常出现短缺现象。比如,2009年新兴国家市场企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金额为354亿美元,而同期发达国家并购新兴市场企业活动在下降,下滑趋势明显。

三是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实行的对外投资政策上出现一定程度松动。比如,法国大力鼓励外资企业实施投资,尤其是支持外国投资创新项目的大力实施,全面提升了法国对国外投资直接吸引力,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在新增外资项目中,研发类投资项目增幅较大,高达8%。再如,英国在2010年开始采取相关政策积极吸引外资,借助外资来缓解债务压力,加快经济复苏并实现可持续增长③。

国际投资大环境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困境

平均投资规模小,效益不明显。一般来讲,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上,国企占主导地位,但是只从数量上看,则民营企业是主力军。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因为伴随市场发展才逐渐接触到国际市场,对灵活使用资本市场、谋求资金方面经验稍显不足,实力也不强,需要借助已有资金、银行贷款来开展业务,在周转资金规模确定的情况下,导致中小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大,并且投资效益也不明显。根据我国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实行对外直接投资均投资额度不足140万美元,因为受限于投资规模,自然在资本规模上不处于优势,投资风险增加,也就很难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获得支持,不利于企业发展④。再者,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发展中国家投资绩效指数是0.72,发达国家则高达1.11,但是我国只达到0.69,这充分说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不高,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缺少核心竞争力。

篇2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 产业 区位 模式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根据商务部的《200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0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12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3%,累计净额为572亿美元,分别相当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1.68%和0.59%。

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投资的产业选择、区位选择以及模式选择十分重要。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区位优势,适合不同的产业进行投资,也需要不同的投资模式。本文就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区位与模式组合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哪些产业应选择何种方式,投资哪些区域。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1、产业分布的现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传统服务业、资源开发业和初级制造加工业。2005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中,比重最大的五个行业是:商务服务业,占28.9%;批发和零售业,占20%;交通运输、仓储业,占12.4%;制造业,占10.1%。

2、区位分布的现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十分集中,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拉丁美洲。2005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中,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投资存量占到九成,其中亚洲地区占71%;拉丁美洲地区占20%。

二、资源开发业的投资区域和投资模式

目前,我国资源缺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瓶颈。通过资源开发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我国不仅可建立稳

定的资源供应基地,规避世界市场资源价格大幅度波动的风险,还可降低通过市场转移资源的交易成本。

资源开发业的投资区域应根据东道国的资源禀赋和引资政策及我国的比较优势等因素来选择。我国应主要选择发展中国家作为资源开发业的投资区域,因为大多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都普遍缺乏资金和技术,我国相对它们来说,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目前,适合我国资源开发业投资的区位有:

1、亚洲地区。东南亚的森林资源、西亚和中亚的石油、铁等对我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并且我国在亚洲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有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有利因素。

2、拉美和非洲地区。拉美地区的石油、铜和森林资源丰富,投资基础良好,市场潜力大,易发挥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非洲地区的石油、铁等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而且为了发展其资源开发业,颁布了引资的优惠政策。

资源开发业的投资模式包括国家战略主导投资模式和中小企业投资模式。前者是指为获得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战略意义的能源,由政府推动,大型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重点能源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投资方式可以是新建海外企业,也可通过资产或股权收购设立海外企业。对于森林、矿业等资源的开采,可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目前,一些有实力的民企已开始进行资源投资,如宁波兴隆、长青实业等公司到非洲刚果开发铜矿、钴矿等。另外,对资源的投资可采取在东道国进行资源的开采和粗加工,再运回国内进行精细化深加工的方式,这样可带动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成熟适用技术产业的投资区域和投资模式

目前,我国的纺织、电子、家电等产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的国内市场饱和。同时,我国在这些产业上拥有

成熟的适用技术,相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比较优势。

适合我国成熟适用技术产业的投资区域有:

1、亚洲地区。亚洲国家(地区)与我国地理位置邻近、文化相似、经济活跃、市场潜力大、引资的优惠政策多,而且我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合作紧密,特别是越南、缅甸和柬埔寨等国的产业结构与我国存在一定的梯度,因此亚洲地区十分适合我国成熟适用技术产业投资。

2、拉美和中东欧地区。拉美和中东欧地区的工业基础、国民受教育程度和工人的技术水平不比我国差,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同我国具有相似性和承接性,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多。另外,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企业,我国企业运行规模与拉美和中东欧企业更接近,且更能适应拉美和中东欧的不规范市场,因此投资的竞争压力较小。同时,目前拉美地区和中东欧地区的国家大多与北美国家和欧盟达成了自由贸易协议,我国投资拉美和中东欧地区,可使产品更容易进入发达国家。

3、非洲地区。非洲国家的技术水平不高,其产业结构与我国形成梯度,为我国成熟适用技术产业提供了投资机会。并且,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国家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开放市场,为外资提供优惠政策。非洲作为新兴市场,能为我国企业带来丰厚回报。

成熟适用技术产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由于我国企业具有技术优势,且资金要求不高,因此可采用独资新建工厂的方式。我国企业可在境外建立生产或加工基地,投入较少资金,自带设备、技术、原材料和零配件,开展生产或加工装配业务,生产或加工组装的制成品就地销售或出口到别的国家或地区,借此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和零配件的出口。

四、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区域和投资模式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有很大差距。由于我国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产业结构的层次还比较低,不能要求把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但应将其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对外投资,我国不仅可扩大市场,增加收益,更重要的是可汲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另外,我国在生物工程、材料工业、航空和航天工业等具有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有能力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区位主要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高水平的技术和研发能力、优越的产业条件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发达国家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可学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及时跟踪国际先进技术,提高研发能力,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促进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而且,在发达国家投资,产品能绕过贸易壁垒,在增加销量与利润的同时减少贸易摩擦。

在发达国家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可有多种模式。对于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若干企业,可选择在发达国家设立办事处,或与当地企业合资合作建立企业,共同生产研发。而更多的企业应采取通过股权和并购方式进入当地企业,快速获取其技术。另外,近年来,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已成为我国技术密集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新亮点。

五、服务业的投资区域和投资模式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不高,其对外直接投资更处于初级阶段。从我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应把贸易业、旅游餐饮业、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等服务业作为我国现阶段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从世界投资的趋势看,我国应积极培育和发展我国银行、保险、证券、金融、信息等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对于我国已形成比较优势的贸易业、旅游餐饮业、对外承包工程等传统服务业,我国可选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而对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我国应积极开展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以学习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国内服务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可采取绿地投资也可采取跨国并购。由于我国服务业单个对外投资的规模不大,所以可采用集约式投资方式,即众多的中小型跨国公司一起到某一个地区投资,形成配套服务,获得规模效应。

【参考文献】

[1] 魏浩: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和产业的新定位[J].决策探索,2003,(7)。

[2] 宋伟良: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

[3] 范飞龙: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02,(11)。

[4] 曾小荷: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区位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03,(5)。

篇3

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特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12-0063-06 收稿日期:2010-08-07

自2000年“走出去”战略正式公开提出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呈现出高速增长势头。仅在五年之后的200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即已突破100亿美元,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对外投资国。在国际金融危机汹汹来袭的2008和2009年,当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均出现大幅下降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却逆势增长,为实现我国产能的国际转移和深化境外资源互利合作。保证我国有力应对危机冲击,乃至增大我国在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变革中的话语权等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走出去”战略确已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迅速发展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推动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更公平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有长远的战略意义,随着对外投资而来的海外利益对于维护和实现我国的发展利益更是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陈伟恕,2009)。

一、现状与特点分析

(一)国内过度依赖资源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国际延续根据本文作者的不完全统计,2008~2009年以中国企业为买方的跨国并购,仅交易额超过1亿美元的就至少有34宗,金额合计达571.3亿美元。其中,目标领域为能源产业的有13宗,交易金额277.54亿美元,占1亿美元以上并购案交易总额的48.6%;矿业15宗,交易金额262.34亿美元,占交易总额的45.9%;公用事业1宗,交易金额15.8亿美元;商业服务业1宗。交易金额8.58亿美元;制造业3宗,交易金额7,04亿美元(见图1)。我国跨国并购高度集中于能源和矿产行业,首要地是由我国的经济长远发展战略所决定的。近年来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对国内现有的自然资源储备,如石油。有色金属、铁矿石等都构成巨大压力。中国需要放眼于国门之外,在全球范围内统筹安排,保证以石油供应为主的能源安全,保证价格稳定。充足的原材料供应。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使中国能够介入大宗商品市场,跟其它资源强国同台竞争。通过海外投资。掌握尽可能多的石油及其他资源就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资源行业资金密集度高的特性同时也就决定了我国海外收购以大型企业为主体。

然而,过度依赖于进口资源对中国经济自身的伤害也将是极为严重的,便利地获得进口资源将弱化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固化落后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因此,就根本而言,维护国家海外投资利益的最根本措施,在于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升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率,真正有效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问题是,从目前迹象看,在今后一个不太短的时期内,我国海外投资的主要领域仍将是能源、原材料领域,这也就意味着东道国对我国投资的疑虑与可能的摩擦并不会很快消除,从而难以获得长期的海外投资利益。

(二)增长高速。发展滞后自“走出去”战略提出并付诸实施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自2002年我国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以来直至2009年底,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率达到48.6%,远超出同期GDP、出口贸易额、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增长率,且在绝对值上与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到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达559.1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达418.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74.87%;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839.7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1472.8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80.06%。据商务部最新预测,2009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预计达433亿美元,同比增长6.5%,存量则已达1905.8亿美元,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86.63%(见表1)。

但从整体来看。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构成中所占份额极为有限。2008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相当于出口额的2.93%,在GDP中所占比重仅为0.97%;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在GDP中所占比重为3.40%。2009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相当于出口额的3.60%,在GDP中所占比重下降到0,88%;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在GDP中所占比重为3.87%。而在2007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在GDP中就已分别达到2.03%和16.80%,发达国家所占比重更是分别高达4.71%和35.07%。中国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已有一些研究者基于经典理论的分析指出。中国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匹配的(薛求知等,2007)。

(三) 国际拓展迅速,所占份额有限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迅速铺开。在2003~2008年的短短5年间,投资覆盖国家和地区新增35个。截至2008年底,中国有12000多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覆盖率达71,9%。境外资产总额超过10000亿美元,境外实现销售收入5343亿美元,境外就业人数达102.6万人,其中外方45.5万人。2009全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8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

尽管发展迅速,但从总量上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市场所占;份额仍然有限。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ATD)《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所载数据计算,2008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全世界份额的2.25%,在世界各国和地区中排名第1位,低于瑞士、比利时、荷兰这样的小国,排在俄罗斯后面;存量份额占0.91%,排名第25位。低于香港、台湾,排在巴西、爱尔兰、奥地利之后(见表2)。相当于当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的14.3%和6.2%。2008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排在美、日之后),第三大吸引外资国(排在美、法之后),第一大出口国,以此而论,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我国相对而言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的经济结构是不合理的,增长模式是存在

一定缺陷的,与世界经济融合的紧密程度仍然有限。

需说明的是,2009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地位的比重有较大提升,在世界市场的份额急升至4.34%,但此现象的背景是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比上年剧跌43%。全球FDI出现严重萎缩无疑也是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拖累,在此情形下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保持6.5%的年增长率虽已属极为不易,但其真正的实力和发展水平尚需长期观察。

(四)跨国并购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从“走出去”战略实施开始,跨国并购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就成为重要形式,并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这与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是相一致的。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额从2002年的仅有2亿美元,迅速上升至2008年的205亿美元,6年间上升百余倍。特别是在进入2008年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额迅速上升,在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占49.0%。并且,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在世界跨国并购市场上所占份额已超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据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市场的份额,在发展中国家并购交易中所占份额突出,已达到1/5(见表3)。

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2009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在2008年全球跨国并购额比上年下降了34.7%的颓势背景下,中国的非金融行业跨国并购却比上年剧增了225.4%。进入2009年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表现不仅要好于同期全球跨国并购交易,而且还于2009年前三个季度出现逆势急升,特别在第三季度出现大量成交。跨国并购交易的逆势上扬,对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整体局面的平稳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五)国企,特别是央企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在我国进行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所有境内投资者中,就企业数量而论,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连年降低,从2003年的43.0%下降到2008年的16.1%,降幅接近2/3。在投资存量上所占的比重,虽在两年间快速下降了11.4个百分点,却仍然高达69.6%。值得关注的是,国有企业的让出,却并没有使私营企业相应地增加更多的份额。在企业数量上,私营企业一直维持在10%上下徘徊;在投资存量上,到2008年底也只有的1%。外资、台港澳资企业、集体企业亦称微不足道。异军突起的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企业数量上,有限责任公司在2008年已占有半壁江山,比2003年的22.0%增加了近30个百分点;在投资存量上,达到了20.1%(见表4)。

能更加鲜明地反映出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优势地位的指标。是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分别所占的权重。中央企业和单位仅占境内投资者数量的5.6%,但在存量中却占有81.3%,在流量上更是达到85.4%(见表5)。

另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8年底,国资委监管的136家中央企业中,共有117家发生了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占中央企业总数的86%。2008年末中央企业在全球127个国家(地区)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791家,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357.4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当年总流量的64%;年末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16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63.3%。特别是在石油等能源领域方面的对外直接投资,完全是国有企业的一统天下。

自2002年我国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起的历年数据均显示出,国有企业、中央企业一直都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中的力量悬殊对比,不能简单地被解读为某种挤出效应。首先,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John,1997)通常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需具有OLI优势,而这恰是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短板。其次,我国“走出去”战略的目的一直以来都基本上明确为境外资源开发合作、产能转移、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往往所需资金规模巨大,并且能得到当地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在我国,有能力占据这些前置条件并因而能得到国家支持的基本上也只有大型国有企业。民间资本大规模进入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前景,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和总体实力的继续增长而逐渐明朗起来。

(六)受国内外宏观形势和政策变动影响显著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受国际形势特别是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较为显著,同时国内的政策性因素也发挥着强大作用。特别是进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后,随着危机的发展和国内反危机措施的出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更是出现了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局面。

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在愈演愈烈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中,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比上年下降了14.2%。这一下滑趋势在2009年更为显著。在此背景下,2008年上半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仍然保持着同比增长229.0%、环比增长50.6%的高速发展势头,但到了危机全球性爆发的下半年,同比增长骤降为48.4%,环比增长更是下降为-36.9%。到2009年上半年,总体上看局面仍在继续恶化,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同比下降为一51.7%。环比为-23.5%,但实际上从第二季度起已止跌回升,当季投资87亿美元,较上季(环比)的37亿美元增长了18亿,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增长了37.6%。到第三季度,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04.7亿美元,超过了前两季度的总和,较上季环比增长1353%,同比增长190.4%,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8.7亿美元,已恢复到上年同期水平,其中投资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地区)17个,较上年同期增加4个。整个2009年下半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90.7%,环比增长249.2%(见图2)。

篇4

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特点

1.投资规模.截止2004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近370亿美元。但与同期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相比,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仅为1:0.0597,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1:1.55和世界的1:1.093的平均水平,与发展中国家1:0.206(注:本文的数字统计均来自綦建红。国际投资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也有很大的差别,这些数字说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仍然很小。尽管我国对外投资的绝对规模仍然有限,但增长十分迅速,平均年增长率达到50%,大大超过了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最初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

2.投资主体.就境内投资主体的所有制性质而言,我国境外投资正从单一的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向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对外直接投资转变。但大型国有企业在投资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就境内投资主体的行业分布来看,从初期以国有外贸商业公司和工贸公司为主,转变为目前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为主的结构。这些行业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行业,自然也成为中资公司海外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

3.投资方式.从海外投资企业的股权结构看,我国海外非贸易性企业,采用合资方式的企业约占80%左右,独资的中国企业相应还相对较少。目前,虽然新建投资还占有相当比重,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取跨国并购及股权置换等方式对外投资。在国外设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已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亮点。

4.投资地域.一方面,中国对外投资从20世纪80年代集中于美欧日、中国的港澳等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到周边国家和亚非拉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格局。但是从另一方面,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分布看,高度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我国的港澳地区仍是投资的热点,但对亚洲的投资比重出现明显下降,而其他地区的投资有所上升。

5.投资行业.我国的投资领域不断拓宽,由初期的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餐饮等少数领域拓展到加工制造、资源利用、工程承包、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国家鼓励的领域。就我过对外投资的存量来看,集中分布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采矿业;制造业。从近期的发展态势看,采矿业、商务服务业和制造业是我国对外投资的热点行业.

二、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模式分析

1.建立海外营销投资模式,建立自己的国际营销渠道,有单一的国内市场走向全球性市场,如我国的三九集团.

2.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直接在境外设厂,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出口,如华源集团.

3.海外创立自主品牌投资模式,如海尔集团,由中国名牌成为世界名牌.

4.海外并购资产-品牌,通过并购国外知名品牌,借助其品牌影响力开拓当地市场的海外投资模式.例如我国的tcl.

5.海外品牌输出投资模式,指我国那些具有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企业,例如,北京同仁堂,品牌誉满海内外,商标已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

6.国家战略主导投资模式,指我国一些大型能源企业开展海外投资主要是政府的推动,注重的是国家的宏观利益,例如,我国三大石油巨头即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这是解决能源瓶颈的重要问题。

7.海外研发投资模式,指我国一些高科技企业而非传统的制造企业或资源开发企业通过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利用海外研发资源,使研发国际化具有居国际先进水平的知识产权,例如我国的华为集团。

截止2002年9月,中国对外投资企业已达到6800多家,投资范围扩大到160个国家和地区,协议投资总额165亿美元。其中,中方企业投资91亿美元,主要是对我国港澳地区和美国。其次是东南亚地区,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的预测,到2005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将达到一年40亿美元。主要是在确保能源及家电行业的对外投资。就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向而言,1999年全球fdi流出流量8000亿美元,其中6360亿美元流入发达国家,约占世界fdi总流量的75%,2080亿美元流入发展中国家,只占fdi总流量24%.国际直接投资趋向于流向经济规模大、增长速度快、产权明晰、金融管制松、企业运行状况良好、市场准入限制小的国家和地区。

由于中国主要的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且政治稳定,工业基础较好,国家外汇储备充足,政策性限制逐渐减少。格兰仕、德隆等企业坚持国内生产、国外销售,充分发挥中国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的优势,通过国际间的商业运作,将过剩的劳动力转化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进而转化产业优势,提升国家的竞争优势。福耀和万向的选择除了利用劳动力优势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国家的“反倾销”,及一些国家设置了较高的贸易壁垒,这种模式不但加大了国外市场开发力度,而且可以避免壁垒,不受反倾销法的限制,减少征税风险。而海尔的自建营销体系模式就是坚持“世界品牌战略”,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竞争力的焦点就是以品牌为核心的企业形象的竞争,含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国际化的形象及包装等,在经营自有国际品牌的同时,利润也随之而来。

中国的企业除了要了解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优势产品,如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建立国际化生产网络,还要规避各种风险,选择适当的时机,积极参与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

三、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选择方向及原则

从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向来看,企业投资的金额不大,范围却过于广泛,平均每个国家只有几千万美元的投资。与中国的总体经济发展规模不相称。特性是不同发展阶段的并存性、技术结构的多层次性、投资主体的多元性以及投资空间的全方位性,这就使得投资的区位选择获得了广阔的空间。随着海外投资规模的加大,投资主体将逐步由国有企业转变为私有企业主导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资源性和政策性投资除外)投资的风险控制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成为对外投资企业的首要课题。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应遵循下列原则:避免盲目投资,选择投资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选择产品导入型,市场发展潜力大的国家和地区;依据不同行业的性质和进入国家的政策导向,确定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采取由近及远的策略,优先考虑周边国家;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优势要素和核心竞争力及发展阶段,坚持一元化发展和横向发展,对多元化发展要慎重;出资方式尽量灵活,多筹集国际金融货币市场资金,选择理想的投资伙伴,采用合资企业的方式;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专利及商标的使用,维持自有的技术优势;实现经营管理当地化,真正融入被投资国的经济运行体系中。

鉴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资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国际投资经验少,我国政府虽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和保护政策,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还是存在诸如多头审批管理问题,管理政策导向不明,对外投资项目审批繁琐,缺乏有效的对外投资监管、制约体系,导致在一些热点市场上出现某些国内企业无序竞争,信息咨询服务欠缺,境外逃资增多等问题,到目前为至,中国还未明确跨国投资经营的整体战略、行业规划、产业倾斜政策、投资行业导向。直接投资的流入量和流出量呈现极不对称性,比例为1∶0.0597,而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比较状况为:1∶1.55,发展中国家平均是1∶0.206,导致我国宏观经济内外不均衡发展,使经济增长失去强大的拉动力。因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应以项目审批为主要手段的微观管理方式改为以管理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为主;由直接的管理逐步过渡到间接的监控、监测,最终形成以企业为投资主体,中介结构为服务导向,政府宏观监控的管理体系。

四、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防范

大力提升中国跨国直接投资主体的垄断优势。如技术垄断优势、产品差异优势、品牌及营销优势、产品成本和价格优势、管理优势、规模优势等。提高跨国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调整优化对外投资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企业组织方式。拓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融资渠道。(国内、东道国、国际三种筹资渠道)。中国的经济增长,既要吸引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又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这是经济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必要的战略举措。

五、企业对外投资的企业战略

1.巩固的国内市场是国际化战略的基础。中国的国内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对选择跨国经营的国内企业来说,如何巩固国内市场份额是个重要的问题。

2.制定明确科学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强调跨国经营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协调,把国际化发展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结合,企业的每项投资和经营必须服从整体。

3.在海外投资项目选择上,要合理取舍产业链条,确定经营方向,从资源重组角度出发,以降低成本为基点,开拓海外市场或寻求海外资源和技术,将资源开发、技术开发、耗能高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转向境外相关地区。

4.着力完善跨国经营管理制度。跨国经营的战略管理和控制制度,是实现企业全球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5.加强成本管理和战略控制

6.高度警惕和防范跨国经营可能遭遇的各类风险,建立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预案,通过快速反应机制,应对风险的发生并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篇5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方式选择 综合分析框架 策略建议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向海外,实施跨国经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大幅增加。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2004年将达到70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45%,2005年达到140亿美元。不同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在资源投入、控制水平和风险承担上对企业要求各不相同,这不仅影响着企业对外投资的管理和控制,而且还影响企业自身投资的风险和绩效,因此选用合适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是确保企业海外经营成功的前提。国内已有学者对海外投资中各种对外投资方式的优劣(刘松涛,2004)、独资和合资的选择(尹建桥,2001)、对外投资的国际经验(陈浪南等,2005)等作了研究,但基于直接投资理论系统提出企业海外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甚少,也缺少选择对直接投资方式的建议。

本文从如何高效转移和利用企业优势的视角,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梳理,将影响企业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因素概括为:企业优势资源转移起点因素、转移终点的因素和企业战略因素。并据此提出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一个综合分析框架,最后应用这个分析框架就我国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从知识转移的视角,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是说明企业所具有的特有技术、管理等优势如何有效转移到国外,与东道国的资源和能力结合,产生最大效益。早期的主要理论有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利等的内部化理论,以及弗农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和区位理论。垄断优势理论主要强调企业拥有的特定的生产和过程专有技术,从而具有相对优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这些优势生产和过程专有技术转移到海外,就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收益。直接投资的内部化理论主要认为能使企业利用内部组织体系和信息传递网络能比市场以更低的成本发挥将企业专有的知识和技术优势转移到国外。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区位理论认为直接投资在那些适合企业知识和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的区位条件下,企业专有的技术和知识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邓宁对上述三个理论进行了综合,提出了折衷范式,认为对直接投资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特定知识和技术等无形资产,而且还要有特别适于企业特有技术和知识发挥作用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利配套条件,而这二者的结合取决于企业转移和利用这些知识和技术的内部化能力。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企业所专有的技术和知识的性质,东道国的政策,所要转移知识的价值,企业转移的能力,东道国的配套资源和文化差异等因素。

从企业国际战略的视角,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总体市场战略和竞争战略的一部分,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战略防御、分散风险、提高企业形象或者协调战略行动,是为了避免竞争地位被削弱,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取利润,或者是为了抢占一种有价值且有限的资源或生产要素,以防止其落入竞争者手中,或者是企业为了出于海外战略协调,加强各子公司之间的战略支持和协作。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企业的战略动机或者投资动机考虑。

综上所述,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概括见表1。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分析框架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按其海外企业的股权安排,可分为独资和合资两种方式,前者是指海外企业中的股份全部为母公司所有,后者是指海外企业股份为母公司与合作伙伴共同拥有。而按照海外企业的建立过程不同,对外直接投资可分为并购和新建两种方式,前者是指母公司直接收购或者兼并国外已经存在的企业,将其纳入母公司的运营体系,后者是指企业通过在海外建立全新的企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并购相对新建,优点在于能快速进入市场,利用原有的供应、分销渠道,不确定性和风险比较小;缺点在于进入市场后整合难度大,短期内投入大,同时可能购买到企业不需要的资源,并可能受到东道国政府政策的限制。独资相对于合资优点在于控制程度高,企业技术扩散风险低,可能的投资收益高,但缺点在于投入资源多,投资风险大。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就是围绕如何将企业国内优势高效地转移到国外,实现其战略目标,让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其价值的过程。从企业优势跨国转移和利用这一视角,我们对上述从理论推演中得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来自优势转移起点的因素,如企业优势资源的性质和价值,企业的国际经验等;二是来自优势转移终点的因素,如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差异和配套资源等;三是企业海外战略,如企业海外投资战略,投资动机等。企业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就是这三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投资方式选择的综合分析框架,见图1。

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策略建议

从企业优势资源转移起点因素看

我国机械、纺织、轻工和家电等行业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应采用独资新建或合资新建方式。我国的机械、纺织、轻工、家电等在国内已经处于市场饱和,处在产业的成熟阶段,而且有比较成熟的技术,企业所具有的技术、知识和管理优势相对比较容易转移。如果当地政府对直接投资股权有所限制,则可采用合资新建模式投资。

对于以高技术和创新为特征的行业,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应该采用合资并购方式。对以高技术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行业,发达国家资金、人才等配套实施方面比较齐全,具有技术上的优势,而且考虑到这些行业技术更新快,投资金额大,合资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并购可以节省进入时间,能比较迅速地获得新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因此,我国企业以直接投资进入发达国家这些行业时应采用合资并购方式。

对拥有较多国际经验和实力的大企业,宜采用独资新建;而对缺乏国际经验的小企业,宜采用合资并购。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但中小民营企业表现日渐突出。我国对外投资的大企业往往拥有较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营销技能,具有较多国际经验,对国际市场比较了解,熟悉东道国投资环境,为了防止这些优势的扩散,需要较强的控制程度,应该采用独资新建为宜。而实力比较弱小的企业,缺乏国际经验,对国外经营环境比较陌生,宜采用合资并购的方式,以充分利用合作者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从优势资源转移终点因素来看

东南亚国家和我国社会文化差异比较小,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很大,直接投资中,应采用独资新建方式。东南亚各国与我国有着相似的地理、人文环境,社会文化产差异比较小,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比较快,市场潜力比较大,对我国企业具有的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具备相应的配套资源和环境支撑,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因此在这些国家的直接投资,我国企业可采用独资新建的方式。

欧美各国,和我国社会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都比较大,则在直接投资中,宜采用合资并购方式。对于欧美等西方国家,我国的直接投资总量比较少,一般是为了获得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应采取合资并购的方式进入。通过并购,企业可以直接获得所需的技术和知识资源,带动国内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升级。采用合资的形式,企业可以减少资源的投入,而且在企业运营中得到合作伙伴的帮助,以充分利用和转移这些技术和管理知识。

从企业海外投资战略看

为了获得全球资源,实行全球一体化战略,则直接投资应该采用独资新建方式;如果是为了实现当地化战略,则应该采用合资并购方式。如果企业投资的战略是为了获得全球的资源,则倾向于采用独资新建方式,加大母公司的控制程度,以获得全球的协调和资源最优配置,实现企业的全球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对于海外投资战略是为了寻求当地化战略,以快速有效地对当地需求变化等市场环境做出反应,则企业应该给当地企业充分的经营自,发展他们和当地供应商、顾客、政府等的关系网络,采用合资并购方式。

以获得海外资源为动机,应选用合资并购方式;以获得海外市场为动机,在趋于饱和的市场,应该选用合资并购,在成长潜力大的市场,应选用独资新建。如果是为了获得海外资源,则可采用合资并购。资源类型企业往往投资巨大,投资开发周期长,投资风险比较大,而我国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实力有限,所以不宜采用独资模式,合资可以使得企业和合资伙伴共担风险,从长期的互利关系中得到稳定的资源供给。如果企业投资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海外市场,在那些潜力比较大的市场,采用新建模式;在需求趋于饱和的市场,则应采取并购的方式。

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因素是很复杂的,本文从优势资源有效转移和利用这一视角的分析,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了一种观察的新角度,以后还可进一步拓展,比如可以应用这一框架对某一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进行具体的研究,另外,对投资方式选择的三大影响因素还可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一弛,欧怡.企业国际化的市场进入模式研究述评.经济科学,2001(4)

篇6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并对传统的直接投资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与动因,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大批新的直接投资理论纷纷涌现。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邓宁(Dunning)的投资发展阶段论、威尔斯(L·T·Wells)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坎特威尔(Cantwell)和托兰惕诺(Tolentino)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和拉奥(S·Lall)的技术地方化理论。

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

投资发展阶段理论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和延伸,旨在从动态角度解释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不仅取决于其O.I.L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且其净对外直接投资是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函数。

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区分了五个经济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美元以下。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经济发展落后,缺乏足够的区位优势及所有权优势,只有少量的外来直接投资,完全没有对外直接投资,其净对外直接投资额等于零或是接近于零的负数。

第二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2000美元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内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进,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对外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加大。外国对本国的投资量有所增加,本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出现,但投资水平仍然很低,净对外直接投资仍呈负数增长。

第三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4750美元之间。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后,国内企业凭借自身的所有权优势,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另一方面,国内技术力量的增强以及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使该国的东道国区位优势逐渐丧失。在这一阶段上,外国对本国的直接投资仍大于本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但本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明显快于吸收外资的速度,因此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不断缩小。

第四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于5000美元。在此阶段上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仍持续增长。本国企业的所有权不断加强,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更加熟练运用区位优势。

第五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一步提高。其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仍然大于零但已呈下降趋势。各国的投资地位趋于平等,这正是目前发达国家所处的阶段。

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中国目前正处于邓宁所划定的发展中的第二阶段,中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额呈明显下降趋势,此现象正和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的预测完全一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的科学性。

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

1977年威尔斯发表了著作《第三世界跨国企业》,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小规模技术理论。

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相对比较优势来自低生产成本和反映母国市场规模的特点。这种低生产成本是与其母国的制成品市场需求有限、规模很小紧密相关的。威尔斯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相对比较优势。

拥有为小市场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需求量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而这个市场空档正好被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所利用,它们以此开发了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而获得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颇具优势。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海外投资主要是为服务于海外某一种团体的需要而建立的。这些民族产品的生产利用母国的当地资源,在生产成本上占有优势。

低价产品营销战略。物美价廉是发展中国家产品最大的特点。这一特点成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力武器。发展中国家企业营销费用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适于中低收入水平的阶层。

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

英国里丁大学著名专家坎特威尔(Cantwell)教授与他的弟子托兰惕诺(Tolentino)共同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

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可实现其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与他们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直接相关。即技术能力的存在和累计不仅是国内生产活动模式和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同时也是国际生产活动的重要结果。因此得出结论:某一特定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变化的,并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

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首先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然后是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一体化生产活动。从海外经营的地理扩张看,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距离”的影响,首先是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充分利用种族联系;随着海外投资经验的积累,种族因素重要性下降,逐步从周边国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扩展直接投资;最后,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为获取更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

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

1983年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出版了《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拉奥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技术特征表现在规模小、使用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这种技术的形成也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正是这些创新活动使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形成了、具有了和不断发展着自己的“特有优势”。

拉奥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特有优势”的形成,是由四个条件促使和决定的:在发展中国家,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发达国家的环境下进行的,这种新的环境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适合于他们自身的经济和需求。换句话说,只要这些企业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一定改造,使他们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或邻国市场需要的话,这种创新活动就会形成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其生产过程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紧密结合,而且来自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在产品特征上,发展中国家企业仍然能够开发出与名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特别是国内市场较大、消费品的品位和购买能力有很大差别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仍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正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对成熟技术不是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积极主动地改进、消化和吸收,从而形成了一种适应东道国环境的技术。因此这种技术的形成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而恰恰正是这种创新活动给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带来了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中国的意义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简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已成为世界经济波动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变量。中国不仅要引进来,而且要走出去,应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由单纯的资本输入向资本输出与输入相平衡的战略转移。这是克服国内资源矛盾,打破贸易保护的现实需要,也是利用两个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学会两种本领的客观需要。

实际上,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条件已基本成熟。首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目前,国内家电、纺织、重化工和轻工等行业已普遍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积压、技术设备闲置等问题,这些行业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寻找新的市场。通过对外投资,变商品输出为资本输出,在国外投资建厂,建立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点,就可以带动国产设备、原材料以及半成品的出口,有效地拓展国际市场。其次,“入世”在给中国企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为“入世”后中国企业面临的义务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国内,所获得的权利和机遇则主要体现在国外,即体现在外国向中国的产品、服务和投资更大程度地开放市场和实行国民待遇方面。也就是说,中国企业要想享受“入世”后的权利和机遇,就要尽可能地向海外进军。最后,从企业国际化道路的一般进程来说,首先是发展间接出口,如通过专业的外贸进出口公司进出口商品或服务,而后是直接出口,如企业内部设置专门机构或进出口部门来处理相应的业务,最终再发展到对外直接投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方面获得的巨大成就,为中国企业进一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6年10月了《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国位列第17大对外投资国。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636.4亿美元,累计成立境外投资企业9900多家,分布在全球近170个国家和地区。最大的投资流向地亚洲,占有当年投资流量的54.6%。其次是非洲国家。投资行业主要流向采矿业、商务服务业、制造业及批发和零售业。中国对外投资的确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

有很大差距。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比例一般是1:1.2到1:1.4之间;而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是在1:0.2到1:0.43之间。中国连这一水平都未达到,因此还远不是一个对外投资大国。

(二)加强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意义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如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他把一些“夕阳”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自己专注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有力地解决了资源分配问题,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篇7

关键词:走出去;产业结构;收支失衡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企业逐步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竞争。在“走出去”战略推动下,近几年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投资领域来衡量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可喜的成就。但我们也要对当前全球经济开始步入衰退、国内经济形势严峻等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目前形势下,继续积极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对于我们妥善应对危机具有现实意义。

一、“走出去”战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方针,指出:“在积极扩大出口的同时,要有领导有步骤地组织和支持一批有实力有优势的国有企业走出去,到国外,主要是到非洲、中亚、中欧、南美等地投资办厂”。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近年来我国的海外投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首先,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迅速。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无论从流量还是从存量上看,增长均十分迅速。2002年为27亿美元(非金融类),2007年为265.1亿美元,仅2008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达256.6亿美元。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截至2007年底达1,011.9亿美元。6年间对外投资累计净额700多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60%。

其次,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构成多元化。国有企业占整个境内投资主体的比重为26%,私营企业对外投资的主体数量占11%;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中,中央企业及单位仅占10.3%,各省市区的投资主体占了89.7%。从境内投资主体的行业分布看,制造业投资主体总数占45.5%;其次为批发和零售业,占23%;再次为建筑业,占5.2%。

第三,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及地区呈现多元化趋势。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行业分布看,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涉及批零贸易、资源开发、公共产品、生产制造和设计研发等众多领域,其中,在商务服务、矿产开采、电力资源供应及制造等行业的直接投资最为集中。制造业占境外企业总数的31.8%,批发和零售业占19.4%,商务服务业占15.1%。2007年底,近万家境外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73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的71.2%,亚洲、非洲地区投资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81%。

第四,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更多地采用收购兼并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目前,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海外营销渠道投资模式、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自主品牌投资模式、品牌输出投资模式和海外研发投资模式和海外并购模式。其中,我国企业更多地采用收购兼并方式进行对外投资,跨国并购趋于活跃。2008年上半年,以并购方式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占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62%。

二、继续积极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实意义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极为严峻:国际层面,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我国出口形势恶化,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处境艰难;国内也面临诸如收支失衡、经济发展方式亟须转变等问题。因此,继续积极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具有现实意义。

1、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解决我国内外失衡问题。从2000年起,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逐年扩大,2007年达到4,453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从经常项目看,2005~2007年我国经济项目顺差一直维持在1,600亿美元以上,2007年更是达到3,718亿美元。从资本和金融项目看,2002以来也一直是顺差。长年双顺差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第一,巨额外汇储备的挑战。截止到2008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8万亿美元,如何管理这部分资金,既要保障安全性又要保证合理的收益率是个难题。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已经给我们一个警示。另外,大量外汇储备导致中央银行被动发行货币进行冲销,引发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降低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第二,大规模的经常账户顺差引起主要发达国家不满,导致国际贸易摩擦频发;第三,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从2005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已累积升值21%,我国众多出口企业面临着极大困难。

对于国际收支失衡,除了采取汇率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等方法进行调节之外,同时也可以采取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积极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力度的方式主动进行调节。首先,对外直接投资对经常项目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企业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利用东道国的资源优势进行生产经营,可以绕过贸易壁垒,在维持甚至扩大海外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减少从中国的产品出口,从而调节我国巨额经常账户顺差;其次,资本流出同时也能够调节我国资本金融项目顺差。

巨额的外汇储备,是我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只要产业、行业、地点等流向选择合理以及投资决策正确,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就有正面效应。此外,投资能带来大量的红利收入,根据投资与贸易的互补关系,对外直接投资还有助于扩大出口,这些对保持长期国际收支平衡是有利的。因此,对于我国由于外贸顺差和外资大量进入而带来的国际储备增加所导致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损失与本币升值压力的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积极主动地“走出去”,使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实现平衡协调的发展。

2、有利于弥补我国资源短缺局面。我国的经济经过二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之后, 经济增长对各种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强,煤、石油、木材等资源供应日趋紧张。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能耗型投资拉动,能源使用效率极低,我国能源消耗系数比发达国家高4~8倍,能源的使用效率仅为30%,而发达国家的能源使用效率则为50%,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已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鼓励企业走出去,通过兼并或收购的方式购买海外资源和能源成为我国企业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环节。

3、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企业综合实力大大增强。2008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国有35家企业入选。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得销售渠道,实现跨国经营,增强在海外市场的竞争能力。2008年11月初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23.3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挪威海上油田服务公司Awilco100%股权就是一个例子。

4、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看,我国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国民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时期。一方面工业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会急剧加快,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产生深刻变化;一方面工业化加速进展到一定程度,工业化本身将从以一般加工工业为主向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为主深化。

如何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处理好原有落后产业与新型产业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而现实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的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促进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意味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逐步衰退。如果生产要素不能及时从传统产业中转移出来,势必削弱了产业升级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延缓产业升级的速度。因此,基于小岛清的理论,完全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向海外转移尚可利用的边际产业,使传统产业在投资国市场顺利退出,而不至于造成社会和经济上的负面影响,同时又能获取高于国内收益水平的海外投资收益,极大地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20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配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始了对外直接投资,把过剩设备和生产力向海外转移,不仅延缓了衰退产业的生命周期,带动了国内产业的升级,也为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

三、几点建议

当前,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新一轮调整给中国企业和中国的产业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企业“走出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和投资风险加大也对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各级政府部门应从加快立法、完善宏观管理和产业引导,从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加大对企业的服务与支持等方面进行考虑,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好的条件。

首先,应当确立“走出去”的总体战略。“走出去”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是一项长期的对外开放战略,与国家的产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许多发达国家都是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逐步将国内的优势产业推向国际市场,进而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中国“走出去”的中长期开放战略应是利用国外资源和开拓国际市场,即支持实力雄厚的企业到资源质量优良、比较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合作开发国内短缺的资源;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市场环境良好的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进行生产经营,并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

其次,完善法制建设,加快立法。为保证中国海外投资政策的系统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并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将现有的对外投资的政策和条例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增加透明度,规范和管理中国的海外投资。

第三,应当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当前有利的国际环境对海外投资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有利的时机,加快管理体制改革,使之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如,进一步简化海外投资的审批环节,增加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金融和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完善金融和外汇监管制度;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改变工作作风,简化海外投资的审批环节和手续,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等。

第四,应当为企业“走出去”营造更好的多双边国际环境。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我国政府应在新一轮谈判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政府应从经济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现实利益出发,积极参与多边和双边谈判,提出有利的规则,比如在投资问题上,应根据中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和有竞争力的贸易方式提出并争取有利于中国企业的游戏规则。

(作者单位:山东政法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0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N].

篇8

    一、美国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总量特征分析

    本文以美国1976—201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区间,以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美国拥有所有权的国际直接投资衡量其对外直接投资,以美国人口普查局(U.S.CensusBureau)统计的美国货物进口额和出口额来衡量其对外贸易(如无特别说明下文提及进出口贸易均指货物贸易不含服务贸易)。为了消除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性,在开始分析前,对上述数据均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因此在文中用Ln(FDI)、Ln(EXG)、Ln(IMG)分别表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出口额、进口额的对数。以下对美国1976—2010年的出口额、进口额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经济计量分析,以此检验美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一)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在对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前,首先要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别序列的平稳性,避免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经常发生的伪回归现象。只有通过了平稳性检验的时间序列数据,才能进行回归分析。在此对序列平稳性采用ADF检验,根据检验结果,Ln(FDI)、Ln(EXG)、Ln(IMG)3个变量原序列的ADF检验值都大于1%的显着性水平下对应的临界值,而且概率p值也较大,因此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说明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各变量对数都没有通过平稳性检验,即它们都是非平稳序列;而这些对数变量的一阶差分(分别用dLn(FDI)、dLn(EXG)、dLn(IMG)表示)在1%的显着水平下都通过了平稳性检验,说明这些变量具有一阶单整性。协整理论指出:如果变量都是单整变量而且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那么这几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表明这几个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因此,可以进一步对上述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二)协整性检验

    协整检验的意义在于揭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有些时间序列,虽然它们自身非平稳,但其某种线性组合却平稳,这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称为协整关系。对于经过平稳性检验后为非平稳的序列来说,需要进行协整检验以分析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本文采用乔纳森于1995年提出的基于VAR模型的协整检验方法。VAR模型通常用于相关时间序列系统变量相互关系的分析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鉴于文中重点研究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额之间的关系,不考虑其他因素,将一般的VAR模型的数学形式简化为仅含有以Ln(FDI)和Ln(EXG)、Ln(FDI)和Ln(IMG)为内生变量且不含外生变量的模型形式。为了确定上述模型的合适滞后长度p,在Eviews6.0计量软件中选择尽可能大的滞后阶数8进行滞后长度检验,并根据实际研究中比较常用的AIC和SC信息准则,可以确定模型合适的滞后期为1。当模型滞后阶数为1时,VAR模型中2/3以上的参数显着性通过了检验。模型中各个方程的拟合优度分别达到0.983516、0.816980、0.986733、0.820384,很高的拟合优度表明各个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相关经济现象。进一步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乔纳森协整检验法检验Ln(FDI)和Ln(EXG)、Ln(FDI)和Ln(IMG)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协整检验结果如表1、表2。从上述检验结果可以得出,在5%显着性水平下,美国进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迹统计量拒绝了不存在协整关系的虚拟假设,说明美国进出口与对外直接具有协整关系,标准化的协整关系式为:Ln(EXG)=-0.56Ln(FDI),Ln(IMG)=0.08Ln(FDI)。因此,美国进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存在负相关关系,与进口存在正相关关系。

    (三)Granger因果检验

    即使一些经济变量显着相关,它们的相关关系未必是有意义的。如何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如何判断一个变量的变化是否是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原因,是计量经济学中的常见问题。Granger(1969)提出一个判断因果关系的检验,这就是Granger因果检验。本文利用此方法检验美国进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因果关系,滞后期仍选择1,经计量软件运行后的结果如表3、表4。从表3、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检验拒绝Ln(FDI)不是Ln(EXG)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拒绝Ln(EXG)不是Ln(FDI)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检验不能拒绝Ln(FDI)不是Ln(IMG)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拒绝Ln(IMG)不是Ln(FDI)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具有如下的因果关系:①美国FDI变动是影响出口变动的原因;②出口变动是影响美国FDI变动的原因;③进口变动是影响美国FDI变动的原因。

    (四)计量分析中反映的总量特征及原因分析

    1、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抑制美国出口贸易。从协整检验的结果可知,美国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反而引起出口贸易的减少。众所周知,跨国公司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之下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目前全球90%的跨国公司集中在发达国家,而美国更是拥有了具有突出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的大多数,美国是资本输出的主要国家,美国的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利用他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并整合为自己的竞争优势。这些跨国公司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获取全球利润最大化,在产品增值链条中将制造业环节转移到发展中经济体,首先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加工环节、工序或零部件,随后向高端加工延伸。转移的制造产品大多原地销售或出口到其他国家,还有部分返销回美国,这就导致原本由美国出口的部分产品不再经由美国出口,美国出口贸易额相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反而下降了。

    2、美国出口贸易的增减会引起对外直接投资的反向变动。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主要发达国家之一,其国内的资源、土地、劳动力、环境等成本处于较高水平,在生产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一些本土产品的价格往往高于世界市场的平均价格,因此美国出口贸易减少,其跨国公司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其他国家寻求最佳资源配置从而获得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这就表现出出口贸易减少而对外直接投资增加的现象。美国常年面临巨额贸易赤字,面对金融危机等恶劣经济环境时,政府和公众往往期望跨国企业抽回海外投资,增加本国工作岗位,缓解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压力,同时有利于增加出口减少贸易赤字,这就会表现出出口贸易增加而对外直接投资减少的现象,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此消彼长的关系。

    3、美国进口贸易引起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同向变动。从协整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美国进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美国作为资本充裕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其进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重要能源和资源占较大比重。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跨国公司通过生产环节全球布置的方式实现国外生产返销本土的生产贸易模式,在广大发展中经济体常见的加工贸易就是这种模式的产物,而这种贸易模式的规模经济效应十分显着,因此对美国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对于资源密集型产品,美国跨国公司为了抢占全球战略资源,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控制重要资源的开发经营权,此类产品进口需求的增加势必增加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

    二、结论及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系,进口贸易引起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同向变动。总的来说,美国贸易投资一体化处于相关性强、相互作用大、不同区域或行业特征差异明显的高级阶段。结合美国贸易投资一体化的特征,我国在贸易投资一体化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推动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水平是决定贸易投资一体化水平的重要因素,科技越发达对外投资与贸易一体化的水平越高,美国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其在科技领域的领先优势分不开。

篇9

关键词:跨国并购 引发因素 模式

在近20年间,伴随着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张,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跨国并购的浪潮,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研究这一经济现象,对于正确判断世界经济新结构和未来趋势,籍以制定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和政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传统跨国并购理论的局限性

在国内企业并购达到一定程度后,跨国并购作为一种更为复杂的跨国性现象登上历史舞台,其理论渊源首先是并购理论,但是,跨国并购与国内并购相比,由于涉及企业的国籍不同,因此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相关的并购理论主要有规模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市场力理论、效率理论和问题理论,而建立在微观基础上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是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的。对外直接投资微观理论发展的主流是一系列优势论说,主要包括垄断优势理论、国际产品周期理论与区位因素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所有以上跨国并购理论分别从不同方面描述了企业跨国并购活动,导致了众多理论假说的产生,这有助于对企业对外跨国并购的认识和理解。但是这些理论假说也存在着局限性。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现有理论的研究对象大多针对发达国家企业,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企业的对外跨国并购,并不能在所有的国家得以“通用”,表现出对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象的解释力也显不足。

这些理论对于跨国直接投资的决策问题,即跨国创建和跨国并购的选择问题缺乏有力的理论解释。现有理论没有将跨国并购纳入到对外直接投资的范围内进行研究。

因此,对于我国企业而言,需要进一步对跨国并购进行理论研究,以分析解释跨国并购行为,指导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实践。

跨国并购引发因素分析

(一) 跨国并购引发因素分析的假设条件

通过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分析发现,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国外工厂、设备开支和直接投资的流量,要么与子公司的销售额有很高的相关关系,要么与在该行业、国家或有关地区总产出的某种尺度有相关关系。这些调查结果同利润最大化行为的各种形式相一致。同样,尼克博克对寡头相互制约的研究也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既同工业集中指数,又同相关行业国外投资的盈利性有相当重要的关系。这些结果显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利润导向行为。由此,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跨国公司的行为与利润最大化理论大体相符。跨国公司的并购战略和计划主要取决于对收益成本的预期和对风险的分析。

作为一种跨国界的企业行为,对外直接投资有跨国并购和跨国创建两种方式。对于跨国并购的分析,应考虑到企业在决定对外直接投资时必须在跨国并购与跨国创建之间进行决策和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在建立跨国并购引发因素复合分析模式之前,首先设定假设前提条件:

对跨国并购的分析是在对外直接投资范围内进行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面临跨国并购与跨国创建两种选择;作为一种跨越国界的直接投资行为,企业跨国并购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投资收益。

(二)跨国并购引发因素的内在机制

本文认为,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是由引发因素支配的,而引发因素是由需要产生的。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一般来说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在某种需要的策动下达到某个目标。需要、引发因素、行为和目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需要引发因素行为目标

由此可知,需要是引发因素的内驱力,没有需要就不可能产生引发因素。需要是引发因素产生的源泉。但并不是任何需要都能成为引发因素,只有需要指向一定的目标,并且展现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时,才能形成引发因素,才会对行为有推动力。也就是说,有需要产生,还要有外部条件及内外相关条件对企业行为主体产生作用,才能成为实际活动的引发因素。只有和需要相适应的外部条件和内外相关条件出现时,需要才能成为跨国并购的引发因素。因此,形成企业引发因素的条件有三:内在条件;外在条件;内外相关条件。企业跨国并购,往往是在三种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这就是企业跨国并购产生的机制。

跨国并购引发因素复合分析模式基本内涵

根据跨国并购引发因素的内在机制分析,跨国并购作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其引发因素系统分析包括需要层次论、外部环境推动论和相关因素影响论。需要层次论是关于跨国并购引发因素内部条件的理论,外部环境推动论是关于跨国并购引发因素外部条件的理论,而相关因素影响论是关于跨国并购引发因素内外相关条件的理论。需要层次论、外部环境推动论和相关因素影响论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跨国并购引发因素复合分析模式。

(一) 需要层次论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企业都要维持或提升本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的这种愿望和追求可概括为三种需要,即维持企业生存需要、提高竞争力需要和追求寡占地位需要。跨国并购的内在推动力都直接来源于这三种需要。

1.维持生存需要。维持生存需要指的是一个企业维护现有经济利益不受损害,并维持企业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不被淘汰的需要。从并购企业的角度来看,跨国并购满足其迅速扩充实力抵御被并购的需要。这是指企业在竞争现实和预期的驱使下,为了增强自身实力以免在严酷的竞争中失败,从并购中寻求自身实力的壮大,以维持市场地位。

2.提高竞争力需要。提高竞争能力需要是指一个企业增强企业实力和扩大国际市场能力的需要。通过跨国并购可以在产生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加速科技发展及增强市场份额等几个方面满足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需要。

3.追求寡占地位需要。追求寡占地位需要指的是一个大型跨国公司在相关产业或行业内支配市场价格的需要。追求寡占地位的公司,通常是巨型跨国公司。有些巨型跨国公司由其母国经济制度的性质所决定,不存在控制世界产业经济的愿望。然而,跨国并购无疑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巨型跨国公司追求寡占地位的需要。

跨国并购企业三个层次的经济需要的同一性和对立性,使之既成为推动跨国并购形成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又成为酿成跨国并购错综复杂的根源。

(二)外部环境推动论

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经营成为必然趋势。而在跨国直接投资决策中,究竟是选择创建方式还是选择并购方式,则与外部环境因素对创建和并购两种方式的强化程度有关。

1.企业产权股份化和证券交易国际化对跨国并购的正强化。企业产权股份化和证券交易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对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正强化的作用。首先,企业产权的股份化和分散化,使得“以少控多”的资本经营方式成为现实,这是跨国创建所难以匹敌的。其次,现代公司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使得公司的经济信息和财务信息越来越透明化,这就有效地降低了跨国并购价值评估、“黑箱”问题等对跨国直接投资的不利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证券交易国际化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使跨国并购方式的融资变得比跨国创建更为容易。因此,企业产权股份化和分散化,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使并购企业比创建企业具有更大的益处。

2.全球经济自由化对跨国并购的正强化。近年来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经济自由化的大趋势,这一趋势的实质就是所谓的“市场化”。我国采取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式,引进市场机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同程度地解除了原先对经济活动的各种限制。原来严重制约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国内传统经济管理体制已产生了有利于企业实行跨国并购的变化。国家政策鼓励“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这为组建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企业在国内和国际两个领域,通过自由市场实行自由经营的普遍趋势,由此推动企业在自由竞争压力下主动或被迫进行跨国并购活动。例如,上海制订专门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在非洲和东南亚国家收购兼并当地企业,并积极利用中国援外贷款参与非洲的资源开发。因此,政府放松经济管制对跨国并购起到了正强化的作用。

大量统计数据和研究资料表明,在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能力和区位因素相似的条件下,上述各种因素对跨国公司在跨国直接投资方式中越来越多地选择并购方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导致并购方式在全面实施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过程中的优势愈发显著,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三)相关因素影响论

由于跨国并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因此两个国家或企业之间的相关因素成为跨国并购引发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因素影响论包括:

1.社会结构相似度影响。统计表明,社会结构越相似,相似度越高,则并购发生的可能性越大。美欧国家等相互并购的迅猛发展,是与社会结构的相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美欧是发达工业化国家密集的地方,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比较接近,消费结构和市场规模也较为一致,彼此能为对方的资本、技术、管理方式流动提供完备的外部条件,而在社会结构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的并购,则会产生更多的并购壁垒,因此社会结构相似度与跨国并购的发生率具有相关性。

2.制度安排影响。企业并购,实质是将企业作为一种生产商品在市场上买卖和交换,所以企业并购现象的多寡,取决于这种生产商品的商品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从制度经济学来看,这种市场供求关系和买卖或交换程度,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跨国公司能否以并购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还取决于东道国是否竖起跨国并购者的进入障碍以及跨国并购者跨越这种障碍的难易程度。

当进行跨国并购企业处于两种不同制度安排的国家时,客观上会对跨国并购产生更多制度上的障碍。跨国公司在选择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时,即使有主观上选择并购方式的愿望或者某些特定需要产生的并购偏好,但面对制度安排的障碍,有可能也能采用以创建方式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

由跨国并购引发因素系统分析可知,企业在选择对外投资方式时,在当代世界背景下有利于并购选择的因素越来越多且影响力越来越大,以至于选择的平衡被打破,两者的可替代性不断被弱化,因此在跨国直接投资中跨国并购方式成为主要形式。

跨国并购引发因素复合分析模式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企业对外跨国并购的引发因素,但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结合起来才能较为完整地解释跨国并购。同时,跨国并购引发因素系统分析容纳性较强,一些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流派不同程度地在该分析方法中得到体现,并从某一个角度进行论述来支持该分析方法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鲍曼.战略管理.中信出版社,1997

2.孔杰,韩建军.2001中国年度最佳资本运营案例.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边际产业扩张 生产折衷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

(一)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往期实践

战后日本承接欧美产业转移,凭地理优势和政府扶植政策,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整合利用优势资源,获得稳定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同时规避与美欧贸易摩擦,通过第三国出口,绕过对日本本地的出口限制。

根据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本国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通过各自比较优势产业的生产和交换,扩大双方贸易,使各自的比较优势得到进一步增强和巩固。

日本在东亚等国的投资,主体是在日本国内已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如纺织、服装、初级产品,通过产业转移和降低成本,从而维持并扩大了市场。

(二)生产折衷理论的当展

随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家竞争优势增强,其出口引起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而不断完善的国内市场难以吸收新的产能,日本企业急需突破国境,开辟新市场。

日本区位优势如下:

高素质劳动力形成的高效人力资本,巨大市场规模及高消费水平,便利完善的基础设施及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和发达的融资市场,还有自由的制度环境等。

此外,随欧盟东扩、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部分东欧欠发达国家及拉美国家的加入,使劳动力、原材料成本高昂等不利区位因素得以调节。既可以充分利用整个区域市场,又能有效降低成本,使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促进优势产业发展成长。

二、日本对外投资模式对我国启示

(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中国国际收支特别是对美欧的连年顺差,“中国制造”在国际上屡遭制裁,这一切使我们意识到,对外直接投资应被作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消费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获得更大消费市场以消耗过剩生产能力及保护国内资源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金融危机造成美元对人民币的持续贬值,而美元资产在我国外汇储备中占有很大比重,对外直接投资既可保值又可获得投资收益,人民币升值则降低了投资成本,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基于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的实证分析

下面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进行分析,根据边际产业扩张理论,选择东道国人均收入作为一个解释变量,根据生产折衷理论和内部化理论,引入东道国实际GDP代表市场规模。本期对外直接投资将受之前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引入上年末投资存量和投资存量的平方。

设置模型:FDI09=β1+β2FDI08+β3 FDIS +β4FDIS2+β5GNI+β6 RGDP,

运用OLS法估计模型,模型估计结果:

fdi09= - 4497.35948+ 14.6664fdis+ 0.00004fdis2+0.7061gni- 0.3834rgdp

T统计(-0.9429)(8.0093)(3.7289)(3.5288)(-0.1199)

P值(0.3477)(0.0000)(0.0003)(0.0006)(0.9048)

r2=0.983 R2=0.9824(R2表调整后)F=1692.515

D.W. = 1.950121

说明我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流量随存量而增加,但当投资存量过度增加,将不能再吸引对外直接投资流入,与东道国人均收入即劳动力成本成反比,这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变化小和为降低生产成本而投资于亚非、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现状相符。

(三)政策建议和发展方向

1.以边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对东南亚、拉美、非洲等地的投资,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从而在价格上形成竞争优势;而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释放技术含量落后产业,同时,将这些产业的海外投资收益汇回国内,以支持重点扶植的新兴产业发展成长,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形成以高附加值、高新技术新兴产业为核心、传统产业改造优化的新产业格局。

2.通过对发达国家投资获得反向技术外溢

应以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为核心、带动中小企业向欧美发达国家进行反向投资,企业文化氛围以及国内应试教育对创造性思维的抑制短期难以改变,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发达国家反向投资,可接近R&D资源,通过模仿效应、竞争效应、员工流动效应获得反向技术外溢,并在企业内部传递、转移、扩散、消化、吸收,提高我国技术研发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3.实体经济发展同时保证金融资产安全

要通过向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获得当地的高消费市场,从而有效解决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使企业得以发展壮大,提高盈利能力。通过投资收益汇回国内,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而且,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将引进其先进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引导国内消费者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强烈的国内需求将有效支持高新技术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有力防止“空心化”的形成。将大部分资本投资于实体经济,可有力遏制资产泡沫形成,从而保证生产发展和资产安全。

结语

美元持续走软,经济复苏缓慢;欧盟陷入债务危机,急需外资支持;日本经济长期萧条,增长乏力,都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绝佳时机。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时机,既有效利用外资,更要“走出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闯出中国自己的品牌,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上,努力走向高端环节。

参考文献:

[1]马文秀.日美贸易摩擦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