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音乐成就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典主义音乐成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舒伯特;钢琴作品;浪漫主义色彩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92-01
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突破了古典音乐的规则,进一步拓展了钢琴音乐作品的发展空间,将钢琴音乐发展推向了巅峰,并影响着后世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发展。
一、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因素
(一)受当时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感染
19世纪是欧洲音乐艺术发展比较活跃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流派和许多著名的作曲家,如韦伯、肖邦、李斯特、舒伯特等,其中浪漫主义流派在当时的音乐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弗朗茨・彼特(Schubert,FranzPeter)是当时非常著名的作曲家,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他一生总计写下了近千首作品,其中包括九部交响曲、十四部歌剧、六百多首歌曲等,其中《钢琴奏鸣曲》《钢琴即兴曲》《C大调交响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等最为著名,舒伯特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并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有其自身因素,更有一定的社会因素。舒伯特的浪漫主义音乐创作与当时的文艺思潮有很大关系,他经常与当时的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一起谈论诗歌、文艺、美术,在这个圈子里,浪漫主义气息互相渗透,他的歌曲创作也深受影响,从而开启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二)吸取了民间音乐的因素,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束缚
舒伯特的浪漫主义音乐不仅广泛吸取了民间音乐的因素,还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传统。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他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束缚,起到了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舒伯特崇拜贝多芬,也深受他的启发和鼓舞。贝多芬的作品具有两重性,有人称之为“浪漫主义的古典主义”,而在舒伯特的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这种特质。舒伯特开辟的浪漫主义扎根于古典主义的基础之上,他的创作手段和形式对后世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他在短短31年的生涯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浪漫主义音乐作品,尤其是他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浪漫性、独特性、幻想性、抒情性都比较强烈,作品旋律丰富,让人印象深刻。后期许多浪漫主义音乐家都以舒伯特的作品作为学习依据,舒伯特比任何一个作曲家都更懂得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性内涵,更懂得用心灵构建音乐作品。
二、舒伯特钢琴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钢琴奏鸣曲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钢琴艺术上,舒伯特的成就有目共睹;在钢琴音乐方面,舒伯特一直以自由钢琴演奏家自居。舒伯特创作的钢琴作品中,奏鸣曲占有重要地位,他创作了15首完整的钢琴奏鸣曲,既继承了古典乐派的奏鸣曲形式,又蕴含着浪漫派奏鸣曲先驱的特性。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汲取了海顿、莫扎特作品中的营养,主部主题往往带有歌唱性,常用变奏手法展开音乐,对比不鲜明,没有矛盾冲突。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还常常采用小步舞曲、谐谑曲等素材,其作于1828年的C小调第13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快板(Allegro),第一主题类似于贝多芬的《三十二变奏曲》;第二乐章篇幅较短,主部主题不仅自由流畅,而且表情丰富,主题非常风趣地呈现出来,表现出舒伯特作品独特的效果。第三乐章结构为单三部曲式,主题非常流畅,中段有明显的强弱对比,节奏明快,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全曲旋律优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钢琴即兴曲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舒伯特一生创作了许多精致的钢琴作品,如《钢琴即兴曲》《钢琴奏鸣曲》《流浪者幻想曲》等,他的作品节奏变化丰富,旋律线条优美,作曲技巧新颖、娴熟,无论是在演奏技巧方面,还是在情感表达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浪漫主义音乐家向往个性张扬,强调主观的抒情与感怀,浪漫主义音乐体裁多样化,写作手法上变化较多,具有浓厚的主观感彩,如即兴曲、夜曲、幻想曲等。舒伯特的钢琴曲中最耐人寻味、令人耳目一新的应属即兴曲,即兴曲是浪漫派的重要体裁,乐曲流畅轻松、活泼欢快,色彩变幻无穷,充满新意,和声丰富厚实而有色彩,能够带给人一种非常愉悦的感觉;温暖和谐,光怪陆离,发音柔和明亮,带有梦幻色彩,更富浪漫主义色彩。舒伯特钢琴作品的思想情感非常丰富,如《流浪者幻想曲》,反映了舒伯特的创作风格,被称为舒伯特“灵魂的镜子”,表现了浪漫主义情怀。
三、结语
舒伯特钢琴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极其浓郁,这种新的抒情风格为后世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提供了示范,其展现出来的独特艺术特色,为后世众多浪漫主义作曲家所传承。
参考文献:
[1]曾旭.简论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及显著特征[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8).
[2]步玉琴.舒伯特钢琴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02).
篇2
首先来说,莫扎特所处年代为1756-1791年,此阶段是西方音乐发展史的高峰阶段,按年代划分它处于“巴洛克时期”之后和“浪漫主义时期”之前,同时又与前后两个时期相交重叠,被称为“古典主义时期”。
新的历史文化时代当然要求新的音乐风格,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也就当仁不让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然而,古典主义风格并不是突然成熟的,而是经过了阶段性的演进。西方音乐史上把古典主义最初探索期称作“前古典时期”,也被音乐史学家称之为“后巴洛克时期”,从18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歌剧的兴起与繁荣,世纪中叶格鲁克对意大利正歌剧的改革,以及世纪中下叶器乐领域中多种形式(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重奏曲)的成熟与发展,构成了体现新时期风格的三个主要音乐现象。这些新的音乐风格,在同巴洛克晚期风格并行的过程中逐渐替而代之,最终形成主导的风格。“维也纳古典时期”代表了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真正成熟,具体是指18世纪末叶到19世纪初,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各自的成熟期创作为代表,在器乐及声乐领域所形成的音乐风格而言。
其次,从社会层面来看,当时欧洲各主要国家新兴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促使18世纪的音乐生活更加世俗化、民众化。与此同时新思潮出现,即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将文学艺术普及到普通的男女中间去,使中等阶级也可分享过去只有贵族才能享受到的东西,艺术应该充实和丰富人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发现在18世纪初期,歌剧这一艺术形式不再是专供私人宅邸演出和仅使用意大利语言,而且也向公众开放,并用各个国家的民族语言。
18世纪下半叶,特别是在70年代,德国文化史上著名的“狂飚运动”,无疑给了当时的社会一剂强心针。它抨击死气沉沉的封建文艺和虚伪的道德观,要求自由和个性的解放,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要求,它实际上是启蒙主义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在艺术创作上,狂飚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创作自由,力求个性解放,强调“民族风格”与个人感情的抒发。有意思的是,狂飚运动领导者所倡导的音乐直接表达诗意,恰与莫扎特音乐直接表达戏剧本质、表达剧本中诗意的歌剧主张基本相同。可以说,狂飚运动与莫扎特歌剧主张有了理论上的呼应。
18世纪下半叶戏剧的发展与18世纪初大不相同:一方面,戏剧已逐步确立了以真实表现为基础的现代戏剧;另一方面,戏剧要提高自身的戏剧价值,增加戏剧性,从而作进一步发展。德国著名的戏剧理论家莱辛于1767 年在其代表作《汉堡剧评》中就指出,戏剧的基本要求是真实,但是戏剧不是历史,悲剧的目的远比历史的目的更具有哲理性,“戏剧家毕竟不是历史家。历史真实不是他的目的,只是达到他的目的手段”。因此,戏剧家有对生活进行加工和虚构的权利。他又接着说道:“一切与性格无关的东西,作家都可以置之不顾。对于作家来说,只有性格是神圣的,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作家在表现人物特性的过程中最应着力用笔处”。由此可见,18世纪下半叶那种要求“增加戏剧价值,表达戏剧人物性格”的戏剧观念也是和莫扎特的歌剧观相一致的。
“音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莫扎特“用音乐直接表达诗意、表达戏剧性”之风格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支持。音乐发展到18世纪下半叶,其风格已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以主调和声风格的形成、与作品曲式结构进一步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维也纳古典乐派”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主要表现以主调音乐为主要特征的器乐“纯音乐”创作开始了它的繁荣时期。调和声语言的确立与成熟,特别是音乐创作中重要的组成要素――曲式,也同时经历着一次变革。随着社会的进步、音乐风格的转变,以往音乐作品中惯用的二部曲式结构必然要被更能表述社会现实、更能表达作曲家思想的曲式结构所替代。奏鸣曲式正是在这种社会变迁和音乐发展的双重需要下产生的。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样,调性和声思维的成熟以及对各种曲式结构的熟练运用,乃至进一步发展,都是在18世纪下半叶诞生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品中体现得最为充分。莫扎特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一员,自然也是驾轻就熟地掌握了这种音乐语言和创作方法的,他的器乐作品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点。可以说,莫扎特在器乐音乐创作方面所流露出的对“纯音乐”技巧的熟练把握,是莫扎特在歌剧创作中所取得成就的有力保证。
莫扎特身边的一些人,对其歌剧艺术风格的形成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父亲列奥波德是萨尔茨堡宫廷音乐家,对其早年的生活给予了极大的影响。莫扎特从6岁开始,随父亲去各地旅行演出,数年间游历了多个国家,这使莫扎特开阔了艺术视野。莫扎特虽较海顿晚出生24年,但在同一社会舞台中活动,因此自然会向海顿学习请教。莫扎特也明确表示,他从海顿处学了不少东西,而且非常欣赏前辈的音乐。他曾这样说:“海顿的音乐,不仅调皮幽默,使人感动,而且具备着可亲的笑容和深刻的感情。”莫扎特还谦虚地说,即使把自己变成两个人,也无法达到海顿的艺术境界。
对莫扎特歌剧创作有重要贡献的人,不得不提到达・庞特。此人本是一位宫廷诗人,在遇到莫扎特以前丝毫没有显露出他的才华,只是当他与这位音乐大师相遇之后,才横溢出他的灵气。1785年,当莫扎特再次获得为维也纳剧院写歌剧的机遇时,毅然找到了这位合作者。两位情投意合的艺术家决定采用法国歌剧作家博马舍的剧本《费加罗的婚礼》作为歌剧脚本的素材。由于该剧本含有某种进步的革命思想和社会意义,致使欧洲不少国家的统治者把它拒之门外而禁止上演。然而,达・庞特对它作了巧妙的改编,在回避鲜明的政治倾向的同时,又保留了剧中最精彩的情节,在他的不懈努力下,1786年5月1日,这部歌剧终于在维也纳上演,并获得巨大成功。之后二人又合作写了《唐璜》和《女人心》两部剧作,且均获得成功。
西方歌剧发展到18世纪中下叶,其最高成就的成熟经验及原则,都被莫扎特提炼、综合到自己的歌剧创作中去了,这其中包括蓬勃发展的意大利喜歌剧、德奥的歌唱剧、亨德尔的清唱剧、意大利正歌剧、格鲁克改革的歌剧和渗透其间的法国抒情悲剧等。这样,在社会历史潮流的驱动和不断发展完善的音乐技术的支撑的共同作用下,莫扎特继承并发展了格鲁克“真实、质朴”的歌剧主张,提出了“诗歌应当是音乐的顺从的女儿”之音乐戏剧观念,在歌剧创作中赋予了音乐独立的戏剧表现功能,突出了音乐的戏剧价值。从某种意义上看,莫扎特的音乐主张预示了瓦格纳“乐剧”的到来。莫扎特的歌剧之所以成功,其实质就是认识到了歌剧的本质特点,而这也成就了莫扎特在歌剧史上的伟大地位。
篇3
【关键词】贝多芬;古典主义;奏鸣曲
古典主义是18世纪前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流派。音乐在这一时期被称之为古典主义音乐,它囊括了18世纪初至19世纪初整个欧洲的音乐创作风格。古典主义音乐内容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并重视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音乐作品倡导积极向上,宣扬民主精神,同时还具有进步的伦理思想观念和深刻的哲理性。受当时美学思想影响,古典主义音乐作品轮廓鲜明,结构严谨,内容与形式高度和谐统一,强调主调音乐风格,音乐行进有条不紊,富于逻辑性,这一时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曲家,贝多芬就是期中最为著名的一位。
贝多芬一生创作领域十分宽泛,古典主义时期几乎所有的音乐体裁都有所涉及,钢琴奏鸣曲《暴风雨》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该曲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即壮观宏伟又朴实鲜明,音乐内容丰富生动,易于为听众所理解与接受。整曲鲜明体现了当时人民群众生活的痛苦和欢乐,斗争与和平,激励着人们进步,鼓舞着人们的斗志,时至今日还使人们感受到亲切与鼓舞。
一.创作背景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全世界的音乐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于1770年12月生于德国波恩,他自幼就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他的父亲便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以便为其带来丰厚经济收入的想法,为实现他的愿望,他甚至不惜经常打骂贝多芬,迫使年幼的他整日练琴。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取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之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贝多芬师从风琴师尼福学习作曲,在11岁时就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时他参加了宫廷乐队,并担任古钢琴师和风琴师。之后热爱音乐的他来到维也纳开始跟随海顿、莫扎特等音乐大师学习作曲。他的惊人才华使他逐渐受到当时人们的推崇与欣赏。但不久后,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开始变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事了。这种让人心碎无奈的痛苦我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感受到。贝多芬有一颗火热的心,可现实又总是不幸的,这种希望和失望、热情和反抗交织在一起,逐渐成为他的灵感源泉。1802年,贝多芬完成了《暴风雨》奏鸣曲,这是一首富有浪漫诗意的精美作品,取材德国民间歌曲的旋律,全曲充满了强烈的热情和浪漫主义气质,同时还具有深刻的悲剧性。旋律中不时出现的焦躁,悲怆及热情的情感,深刻的刻画了他当时复杂的心理活动。当贝多芬的学生问及贝多芬有关这首曲子的音乐思想内容时,贝多芬说:“去读一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这首乐曲便因此而得名。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描述其本人思想精神过程的一本文献。特别是奏鸣曲《暴风雨》,不论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还是技术与音乐的交融,都标志着贝多芬一生钢琴音乐成就的最高峰,学习这首作品将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二.音乐风格分析及演奏提示
贝多芬一生创作的各种音乐体裁中,以器乐创作最为重要。他的器乐领域主要包括交响曲,协奏曲,管弦乐序曲,戏剧配乐,弦乐四重奏,及其他各种形式的重奏曲,还有为钢琴和小提琴创作的奏鸣曲。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重要音乐表现手段是力度对比,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戏剧性及丰富表现力。此外,爆炸性的重音、高低音区的对置、切分节奏及强有力的渐强减弱都是他钢琴作品风格的基本特征。
这部d小调第17号钢琴奏鸣曲(Op.31-No.2)共分三个乐章。总的布局是快板、慢板、小快板。每个乐章都按奏鸣曲式结构写成。
第一乐章由引子带入,音调时而徐缓庄重、时而焦急不安、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通过模进,直接过渡到第一主题(快板)。这一主题低声区威严庄重,优伤、柔弱的高音与其相对答,中声部的三连音则表现出不安的思绪,这些音调,在引子中都有所预示。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第二主题出现,旋律急切生动,之后通过精心设计的展开,进入再现部。这时,在再次出现的引子里的庄重与焦急音调之间,出现一句出人意料的宣叙调,这充满创造性的经典一笔,使得此曲得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矛盾冲突后,声音突然消失,充满孤独的失落,悲伤而空虚。第一乐章的尾声,在沉闷的d小三和弦的持续中逐渐消失。
第二乐章慢板是从明亮温和的bB大三和弦开始的。一连串和弦琶音充满了幸福与憧憬,仿佛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音乐荡漾着亲切、安详、宁静,所有的不幸与焦虑都已消散,所有受到的创伤都得以抚平。
第三乐章是由3/8拍的十六分音符交织而成,通过第一乐章的焦虑,经过第二乐章的平静,音乐中出现了新的元素,旋律流动清澈,典雅细腻。偶尔热情奔放,但很快便又回到原有情绪。该乐章转调较多,以小调为主,在长时间的曲折盘旋后、结束在一个单音D上,也结束了整首乐曲。
音乐是以一种无形的,抽象的方式存在的,演奏一首作品时,只有真正融入到音乐意境当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准确的表达整部作品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冯志平;《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人民音乐出版社
[3](美)露丝.史兰倩丝卡;《指尖下的音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俄)根纳季.齐平;《演奏者与技术》,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5](法)科尔托;《钢琴技术的合理原则》,人民音乐出版社
[6]郑兴兰;《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7](奥)卡尔.车尔尼;《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正确演绎》,上海音乐出版社
篇4
关键词:古典奏鸣曲 钢琴 音乐理论
一、古典奏鸣曲发展的脉络
1.巴洛克及古典前期的键盘奏鸣曲。在音乐史上,最早被称作“奏鸣曲”的钢琴作品应该是巴洛克时期伟大的古钢琴家Demenico Scarlatti,他的作品多半是为古钢琴教学而写作,却为古典奏鸣曲形式的形成,尤其是对后来钢琴演奏技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其实他的奏鸣曲原来并不称为奏鸣曲,但因它具备了早期古奏鸣曲式的某些特点,故被称为“奏鸣曲”;至1750年,J-S-Bach离开人世,巴洛克时代结束,音乐创作风格便开始由严肃复杂、深奥理性的复调音乐转向清新精致、典雅愉悦的主调音乐过渡时期,钢琴音乐也开始从严格的多声部复调对位向主调旋律和声转变。这一时期是辉煌的维也纳古典时期的前奏,众多音乐家为古典奏鸣曲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J"S-Bach的后代子孙,其中又以其次子C"P-E-Bach在钢琴奏鸣曲方面取得的成就最高,他对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次证实了奏鸣曲式表现性格发展和情绪变化的可能性,他将Scarlatti的古奏鸣曲式加以发展丰富,在18世纪中叶的作曲家中,C-P-E-Bach被公认为古典奏鸣曲的真正奠基者。
2.海顿的古钢琴奏鸣曲创作。(Joseph Haydn),1732年一1809年,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是C-P-E-Bach的直接继承者,他开创和发展了奏鸣曲式,创作了62首古钢琴奏鸣曲。早期的奏鸣曲为前19首(1700年一1767年),基本上都是一种嬉戏曲,以小型、轻快的形式出现,适用于小孩子或初学者,后来才发展成奏鸣曲;中期作品(1768年一1780年),这一时期的作品比较成熟,有深度,不象莫扎特那样具有歌唱性,但他具有乐队的思维以及天生的幽默感,作品具有明朗乐观、充满活力和风趣幽默感、亲切感,至1771年创作(HobxvI:20)c小调奏鸣曲,才开始真正为钢琴而写作(之前都为古钢琴而作),用得较多的为(HobxvI :2023.2731.34.37 );晚期作品(1780年一1809年),最后五首((HobxvI:48-52)写作于1789-1794年,是一组出色的终极作品,每一首都有明显的个性特点,曲式变化较多,是他创作经验的一种展示,充满诗意和想象力。
正因为海顿奏鸣曲的整体风格是明朗和欢快的,缺乏强烈的矛盾冲突和深刻的思想内容,长期以来他的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上的地位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近二、三十年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它的艺术价值,他的奏鸣曲虽然没有太多深刻的内涵,也没有深邃的对人生世界的哲学化思考,更没有对理想和真理不懈追求的伟大精神,但却是对真实的人世间现实的感受和体会,朴实而亲切,在漫长的钢琴艺术史中,他是伟大的贝多芬的前奏,也是从C"P"E-Bach到贝多芬的过渡。
篇5
关键词:浪漫主义 钢琴音乐 肖邦 夜曲
浪漫主义艺术源自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它突破古典传统形式,强调用个性化语言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感受。音乐是最富于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浪漫主义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浪漫主义音乐贯穿整个19世纪并延续到20世纪初,它强调个人的自我表现,是一种个性化、理想化,富于诗意的音乐。浪漫主义艺术滋生了诸多浪漫乐派音乐家,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专注于一种或几种音乐体裁的写作,由此催生了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音乐形式,如艺术歌曲、特性曲、各种标题音乐等。浪漫主义音乐家当中,肖邦是唯一专注于钢琴音乐并通过它传达自己的诗意情感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他开创了独具个性的多样化的浪漫主义音乐——肖邦钢琴音乐。特别是他的夜曲,从旋律到富于色彩的和声都彻底的钢琴化,内容丰富并具有其他乐器无法表达的神韵,是肖邦“钢琴诗人”的重要标志。
肖邦,1831年出生并成长于波兰华沙,曾在华沙音乐学院就读。从小在浪漫主义的气氛中接受着德国古典主义音乐教育,但他对既定形式的古典作曲体系并不热衷,他喜欢利用空闲创作一些自己喜欢的曲子,这时的肖邦已经体现了对于钢琴音乐的专注和自由的作曲风格。①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结的作曲家,肖邦在巴黎追求艺术人生并在此度过了他的后半生,他与柏辽兹、李斯特、梅耶贝尔、海涅、巴尔扎克等音乐家和诗人、文学家建立了友谊,与女作家乔治·桑有着多年的爱情生活,深受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肖邦的大多数钢琴夜曲(共21首)正是这一时期完成的。
肖邦浪漫主义艺术精神的重要体现,即终其一生集中于钢琴音乐创作领域,这在浪漫主义音乐家中绝无仅有,而夜曲正是肖邦最为真诚的内心流露和细腻敏锐的情感表现。首先,与乔治·桑长达8年的爱情生活,对肖邦的音乐创作有着巨大影响。这段恋情使得肖邦不仅成为闻名一时的钢琴演奏家,更成为伟大的作曲家而名垂千古。正是在他们共同生活的时期,肖邦写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作品,包括大量的夜曲。乔治·桑的影响和对肖邦创作天才的发现和“爱护”,使得专注于在钢琴上表现自己的内心与情感的肖邦,能够摆脱参加“沙龙”活动与频繁演出的束缚,潜心于钢琴音乐创作,将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特别是夜曲提升到高度的艺术境界,为人类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艺术遗产。同时,肖邦与乔治·桑的爱情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肖邦夜曲的灵感与激情。独特的创作经历使肖邦夜曲具有了不为世俗尘染的深刻内省与丰富细腻的情感表现特征。
夜曲体裁在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获得了很大发展,它虽不是肖邦首创,但肖邦真正创造了这一体裁的强烈艺术性并赋之于深刻的美感。“浪漫主义在客观上扩大和加深了音乐心理刻画的能力,丰富了对心理刻画的表现手段和技巧。”②肖邦的音乐创作奠定在古典音乐传统基础之上,但其中却充满了敏锐细腻、富于诗意的感情,极大地丰富了这一浪漫主义音乐形式“对心理刻画的表现手段和技巧”,体现了他富于独创性的浪漫主义精神。
篇6
他――尹戈尔・菲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1882年6月18日,这位伟大的俄罗斯现代音乐家在奥拉宁鲍姆小城呱呱坠地。这是一个能够散发出皮革和焦油味,并带有意大利色调的地方。尼古拉大教堂里村民们的齐唱和当地高雅的歌剧音乐,伴随着俄罗斯特有的漫长冬季,一个片段、一个片段地传入斯特拉文斯基的耳朵,尽管那时的他还是一个习惯开着灯睡觉的小男孩。
不知是受到了幼时环境的影响还是父亲(彼得堡皇家歌剧院著名歌唱家)优秀的遗传基因在做怪,少年的斯特拉文斯基对中学课程毫无兴趣,反倒是倾心于每日的歌剧和音乐会,他把钻研作曲家的创作技巧视为己任,不断的在自求答案中找到满足。
也许对于他来说,人生最幸运的事情之一便是不情愿的进入彼得堡大学攻读法律专业。因为正是在这里的学习,使他有幸认识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儿子弗拉迪米尔,从而便与自己无限崇拜的偶像结下了师生之缘。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这位向来对音乐以外的事情保持克制的人,却是一位严格而又耐心的教师。他将许多非常准确的知识滴水不漏的传达给斯特拉文斯基,帮他找到艺术生产中最为重要的“劳动工具”,而且他从不愿给予任何学生特别的关注,当然也包括斯特拉文斯基。唯恐让自己的偏爱,导致了某个人的突出。
如果说世界上还有比遇到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更幸运的事,那么,一定就是和芭蕾舞团的组织者――佳吉列夫的合作。
这是一位在艺术嗅觉上从未出过差错的人。换句话说,他对某个音乐作品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具有极为敏锐的直觉,而且思想上永远渴望追求新奇。他的目光由“美术”经“艺术博物馆”后转向了“戏剧”,紧接着又在这一美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将“服装、布景、音乐、舞蹈”熔为一炉的革命,目的是为古典芭蕾开辟出通向现代艺术的途径。或许正是他对斯特拉文斯基表现出的炽热目光,成就了一次次跨时代的奇迹。
故事应该从芭蕾舞剧《火鸟》开始。尽管在这之前作曲家已经写好了太多的作品,因为这只神秘而庞大的家伙给那些“元老”们带来了新的曙光。
这首取材于俄罗斯民间神话的舞剧音乐,是为佳吉列夫的现代舞蹈艺术演出季所做。浓郁的东方色彩使神秘与火红、妩媚与粗野都在精心安排的巧妙对比中出现。对位的音响以和弦作为基础,并且第一次在作品中使用非周期性节拍来分割氛围。这些都适应了当时巴黎观众渴望欣赏先锋派艺术那种“邪味”的需要。因此,它在那里取得了从未有过的成功。
就在人们还沉浸于异国风光所带来的奇幻神韵中时,从街的那头儿走来一只木偶。他用略带机械的小手扭转了诸位的眼球,带领大家回眸到俄罗斯的古代集市中。这便是舞剧――《彼得鲁什卡》。
在彼得堡的阿米罗代广场上,魔术师手中那个具有着善良人性的小人儿,厌倦了受人嘲弄的处境。在与情敌大打出手后,被强大的对方劈碎了。
“全部音乐只是一种冲动与静止的序列。”作曲家这样说。所以我们不难从作为集体性角色的群众中拥有这两种外形的对照:三拍子和两拍子重合的多节奏,两段迥然相异的旋律同时展现,使流行的圆舞曲不时的被手风琴发出的陈曲老调所覆盖。
也正是以此方式,作者摒弃了一切承袭浪漫主义的资质(其中包括妩媚也包括优雅),排除了任何情节效果所带来的过分温情,为“音乐戏剧”所遇到的问题作了新的解答。
一场严峻的革命就要呼之欲出了。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接下来的这部作品中,斯特拉文斯基用复杂多变的节奏和新颖独特的材料在为听众打开一个崭新音响世界的同时,将传统音乐的基础震撼的摇摇欲坠。是的,这就是《春之祭》。
《春之祭》第一幕叫做《大地的崇拜》。第二幕题为《祭献》。它们象征着源生于几千年前蒙昧时代的某种信仰。这种信仰,迫使被当做供品的少女尽情狂舞到生命的终结。
作品所运用的音乐手法是与其戏剧主题以及原始、粗犷的神秘特征完美协调的。重音移位、附加音值等技巧的使用使强弱规则交替的限制被突破。美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多调性设置以及通过复调音乐布局所带来的紧张活力使全曲听起来如此“粗俗”和“果敢”,而伴随这“凶猛”音乐表演的却是足以颠覆传统美感的“粗麻袋舞”。这所有的一切,顷刻间将香榭里舍剧院变成了“角斗场”。震怒的反对派把这一新作看成是对整个音乐的否定,而先锋的支持派则从中看到了一个新世纪的黎明。
正当人们还在为《春之祭》一事争吵得面红耳赤时,作曲家自己却说:“我们以习惯的方式赋予音乐的东西太多了,它的形式美决定其不可能是具体的,而我们越是强加克制,就越能从束缚精神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就这样,他毅然举起“重返巴赫”的大旗,带领大家闯入了新古典主义的音乐时代。
或许歌剧《俄狄浦斯王》对这种新的艺术风格占有更多解释权。
为避免由故事情节的曲折而导致的注意力分散,斯特拉文斯基刻意选择家喻户晓的寓言作为素材,剧中的人物也都变成了操持着拉丁文的活雕像,只剩下布景和服装提示着舞台的戏剧成分。而音乐整体上的均衡,情感表现的适度,以及匀称的节奏和清晰的配器都使浪漫主义的浓郁和印象主义的色彩荡然无存。在这种新形式的感召下,风格的统一和气质的客观性得到了继古典主义之后从未有过的重视。
和往常一样,这颗怀揣着“前卫”内涵的石子,一但被投放到艺术的海洋中,怎能不挽起那千层的浪花?但幸运的是,没有人可以有足够的证据和勇气给予否定。
谁又会相信,进入暮年的斯特拉文斯基再次亮出了一张崭新的底牌。
无庸置疑,斯特拉文斯基在这之前是完全摒弃十二音体系创作的,而且由于各自艺术审美观的差异,导致人们将他与勋伯格看作是现代音乐艺术的两极。多少年来,两人彼此都坚定的认为:谁也不可能在有朝一日发生改变。
可是话还真就不能说的这么绝对。就在勋伯格刚刚去世后的一年里,斯特拉文斯基的七重奏“快步舞曲”便带有了明显的十二音倾向。而后来,《圣歌》、《阿荣》和《洪水》等音乐的创作,更显示出作者对这一领域技巧的纯熟掌握。
篇7
关键词:浪漫时期 钢琴演奏技法 演进
浪漫主义时期是情感宣泄的时期,与以往的古典主义截然不同,着重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在音乐方面,钢琴演奏家通过演奏,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感、趣味和才能。钢琴作为当时最主流的音乐表达方式,受到众多文学爱好者的喜爱,而钢琴技法也在这段时期大肆发展,不断演变,钢琴演奏技法步入了一个新台阶。
一、 浪漫主义时期钢琴演奏的发展
(一)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初期,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不期而遇,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当时的两大流派。钢琴演奏作为情感宣泄的主要工具在当时盛极一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后期的古典主义音乐作品中,隐隐约约可以感受到浪漫主义的气息。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和罗西尼等人在进行音乐创作时,喜欢加入浪漫主义元素,所以,可以将他们的作品看作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
19世纪中期,浪漫主义音乐风格正式流行开来,形成了当时的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随后,诞生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巨匠――舒伯特,其代表作品有《魔王》《野玫瑰》《圣母颂》等。
(二)浪漫主义时期钢琴技法的简要介绍
所谓钢琴技法就是弹奏钢琴的技能和技巧,通过对技能以及技巧的掌握,将乐谱赋予独特的灵魂,演奏出动人心扉的乐曲。钢琴的技法主要有4种,分别为颤音、八度、连奏以及刮奏。在浪漫主义时期,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法为八度。这种技巧对演奏者要求较高,必须具备三方面的要求,依次是手指力量、手腕力量和手臂跨度。只有将这三方面的因素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得心应手的运用八度技法。随着浪漫主义音乐的大力发展,刮奏技法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由此可见,浪漫主义时期,钢琴技法处于一个不断演变进化的阶段,各个技法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阶段。
二、钢琴演奏技法的演进分析
(一) 早期的演奏技法分析
钢琴的弹奏效果与钢琴的制作工艺、材质以及弹奏者的触键手法有重要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钢琴的制作工艺不断精进,控制钢琴音色的原理不断发生着改变。演奏者为了能够弹奏出附有浪漫主义色彩音乐就必须根据钢琴的材质和制造工艺,灵活的控制手指的触键力量和速度。
钢琴贵为“乐器之王”,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主要工具,打造工艺从简单到复杂,然而复杂机械构造的钢琴,在能力传导过程中显得有些迟缓,所以要求弹奏者“高抬指”。高抬指是为了让手臂的力量都落到指尖上,增加指尖触碰琴键的力度。通过高抬指练习,还能让手臂和手腕的活动能力增强,使击键范围增加,便于演奏者更好的控制全局。浪漫主义音乐主要以情感抒发为主,所以对音乐的音韵表达极为重视,演奏者在充分揣摩乐曲情感后,通过指尖力量的控制,大幅提升音乐的感染力。所以,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演奏家在技法上着重于指尖、手腕、手臂力量的配合。
(二) 演奏技法向配合角度发展
逐渐的,乐器的种类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表达出优质的音乐,多种乐器扮演着钢琴伴奏的角色,但由于钢琴的快速流转弹奏,很多乐器根本跟不上节奏,达不到和声的效果,所以,此时的钢琴弹奏技法逐步以配合的角度发展。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个性鲜明,主要以轻快、明亮的旋律寄托情感,为了能让钢琴的音色与其他的伴奏乐声完美的融合,钢琴演奏者需运用技法对高音和低音进行技术性的处理,降低低音部击键的力度,在音量空缺区域,运用辅助音进行填补,辅助音的出现不但让高音更加有魄力,而且让低音的音色更加富有韵味。
通过钢琴技法的特殊处理,让钢琴声和其他乐器声互相融合,使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虽然初期的演奏技法给演奏者们带来了非常多的困扰,也使浪漫主义音乐的表现不够完美,但依然无法阻挡钢琴技法的演进,加之钢琴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完善、科学,无疑为演奏者们技法的精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成就了像舒伯特和柏辽兹这样的音乐巨匠。
(三)更高层次的钢琴演奏技法追求
钢琴的演奏技法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熏陶下蓬勃发展,高超的技法下总能完美的弥补技术上的遗憾,让每一个音乐作品都能够富于层次的展现出来。谈到浪漫主义音乐不得不提到两位音乐界的代表人物:肖邦和舒伯特。他们颠覆了传统音乐思想,改变了人们对钢琴作曲和演奏的认知,为艺术树立了更高的标杆。这个时期的钢琴技法发展比较成熟,在钢琴和演奏者的配合下,更加讲求与其他乐器的音色共鸣。钢琴演奏者们为了追求更高的技法,从手臂训练到手指训练,再到多元化演奏技法,在浪漫主义后期还提出了“手臂重量演奏”的更高技术指标,使钢琴演奏技法演进到一个新的台阶,时刻追求着音乐的精髓。
三、结语
总而言之,浪漫时期钢琴演奏技法虽然得到了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很多的挑战。演奏技法的揣摩历程十分艰辛,演奏家们凭着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不断突破困难,寻找出能够将浪漫主义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的钢琴技法,努力的让钢琴声与其他乐器声的融合,使演奏技法演进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陈光泉.论肖邦和勃拉姆斯钢琴叙事曲音乐创作风格之异同[J].音乐探索,2001,(01).
[2]王彤.欧洲音乐发展与现代钢琴演奏技法[J].艺海,2013,(06).
篇8
论文摘要:舒伯特艺术歌曲洋溢着温馨、甜美,同时又感伤、优郁,他的音乐赏心悦耳,旋律优美,精雕细琢,充满了纯粹的美感。他第一次把歌曲创作提升到可与交响乐相提并论的历史地位,奠定了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基础。
十九世纪初,欧洲文学艺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新的风格,音乐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同的特点并产生了许多民族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像罗西尼、柏辽兹、舒伯特等等。他们一方面汲取浪漫主义思潮中有益的部分,另一方面,在民间艺术中寻取创作素材,在作品中重视和反映民族的特点,用幻想的题材和形象来体现自己的愿望,并在创作手法上做了许多革新,在主题的音调上加强了抒情的因素,在器乐作品主题中贯穿了歌曲的音调,在声乐作品器乐伴奏里也增加了诗意的形象刻画,在音调中突出了民族民间因素的联系,加强和声和调性关系的色彩变化。如三度的调性关系、同主音大小调的转换等,特别是在创作手法和形式上做了大胆的革新,丰富和发展了古典的传统。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则是这个时期浪漫主义最突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六百三十四首艺术歌曲,八首交响曲,大量的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和为数不多的室内乐,此外还有多首弥撒曲和价值影响均不大的歌剧。
一、主要作品
舒伯特对艺术歌曲的创作灵感像泉水一样,不停地喷涌。这和贝多芬有很大的不同,贝多芬的创作构思十分辛苦,不断琢磨和修饰且经常改动,甚至放弃原来的计划。舒伯特却从不做长时间的推敲,经常是一挥而就,一气呵成。传说他的那首著名的《听听!那云雀》就是在咖啡馆内的菜单上画上五线谱写出来的,他的谱曲十分神速,据创作年度统计,在1815年8月这一个月内,他一口气写出了二十九首艺术歌曲,两首交响曲,一首四重奏,四首奏鸣曲,两首弥撒曲和五部歌剧。有朋友问他是怎样作曲的,他只是说:“我写完一首乐曲,就开始写下一首。”然而,这决不是粗制滥造,每一首乐曲都是他心血的结晶,都产生自他的感时伤世的浪漫主义伟怀。他说过:“我的音乐是我的才能和悲惨境地的产物,世人最喜爱的,正是我以最大的痛苦写成的音乐。”
以下是在我国流行广泛、烩炙人口的作品: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1823年),这部声乐套曲和另一部声乐套曲(冬之旅》都是根据大诗人威廉?缪勒的名诗谱成。两部套曲的创作相距四年,但其风格气质和内心感受却有一脉相承的相似之处,像是姊妹篇,也具有很大的自传性成份。
《美丽的磨坊女》是一部爱情悲歌,它的内容大意是一位青年磨工偷偷爱上了磨坊主美丽的女儿,他每天向女孩倾诉他心里的秘密,把姑娘的名字刻在树枝上,把鲜花种植在姑娘的窗前。然而姑娘让一位英俊的猎手带走了,痛苦的小磨工只能与奔流着的小河作伴,最后在碧澈的河水中埋葬了他痛苦的灵魂。
声乐套曲《冬之旅》(1827年)是舒伯特去世前一年里的最后一部声乐套曲。它的悲剧色彩比前一首强烈很多,在音乐手法上也有更多的变化和发展,描写一个在生活中备受折磨,经历了种种痛苦的流浪者,在漫漫的冬夜踏上凄凉的旅途,四周是一片黑暗与冷酷,他追忆着过去的幸福,明媚的春天,企图作奋力的挣扎,然而现实无情,他万念俱灰,失去了一切希望。只有不断地祈求死亡,以得到最后的解脱。整个套曲的基调是消沉的,舒伯特自己也称这些歌曲是“可怕的歌”。这部套曲共由二十四首小曲组成,它们的标题是:晚安、风标、冻泪、冻僵,菩提树、泪泉、在河上、回顾、鬼火、睡息、、孤独、邮车、白发、乌鸦、最后的希望、在村中、风雨的早晨、迷惘、路标、旅店、勇气、虚幻的太阳、街头艺人。从这些标题中可以看出,这位冬日的流浪者的心境是多么的寂寞,生活是多么的坎坷。它的第五首菩提树是我们最熟悉的一首,也是最具有代表性一首,他情景交融,委婉动人,通过流浪者对家乡屋前菩提树的回忆,显示了他对昔日的美好生活的眷恋和旅途寂寞忧伤心情的对照。音乐含蓄朴实,结构严谨、匀称,常用同名大小调转调的手法来对比不同的心情。
二、创作特征及艺术表现
号称“歌曲之王”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在同时代的作曲家中其作品更为敏感和细腻。他的一生虽然没有贝多芬的地位显赫,但翻开舒伯特创作的作品,就能摸索到他头脑中大量美丽歌曲的源泉。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朴素的织体,温暖而富于色彩的和声打动人心,作品突出音乐性、家庭性、通俗性,音乐形象鲜明。尤为突出的是他作品中超越时代的和声、开放式的调式变异、一体化多层次的乐队结构和他无比非凡的奇思异想。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不仅具有横向、细腻、歌唱性的旋律,还伴有意想不到的,突如其来的和声变化,而每一个和声又暗示着声部的不断进行,在看似平凡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敏感、丰富、脆弱的心灵。
舒伯特善于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经常采用一种结构形式—分节歌,即:诗歌的每一段或每一节都重复使用相同的旋律。如旋律轻松、欢畅的《野玫瑰》和在清澈小溪中畅游的《缚鱼》及具有沉思般乐句所阐感又仿佛让人进人凝重的《小夜曲》等等。他善于冲破古典和声的严格束缚,达到完全自由的和声走向,冲出调式远近关系的限制,运用多声部、多线条的立体和声与复调、技法来表现旋律色彩的不断变化。从调式、声音、和弦到节奏的不断改变,达到音响色彩和谐而有规则的效果。这一切正是舒伯特音乐的强大艺术力量所在,这种强大的艺术力量能够体现出作曲家内心的祈求与挣扎。长期紧迫的生活压力和内心孤独感交织在一起,处处充满了希望与绝望、黑暗与光明、生命与死亡的抗争,从而获得一种活下去的坚强信念。舒伯特深信:一支动人的曲调本身就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和魅力,它的经常出现无疑会令听者感到无比亲切和满足。“舒伯特的音乐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诉说的不是后来浪漫主义者那种孤僻的主观世界,而是大家所熟悉的普遍存在的事物”。在叙述事物时,音调的直率和表现事物时音调的内在气质正包含着今天音乐所有的品质—和谐、美妙、高尚。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他不仅善于创作优美的充满内在激情的旋律,而且还有意识地把和声及器乐伴奏等其它音乐因素提高到诗和旋律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诗的旋律的主体周围创造出一个均衡完整的音乐机体,使歌声与器乐伴奏水融。他的艺术歌曲的伴奏,既不是象往昔的歌曲那样只是简单的和声上的辅助,也不是象现代某些作曲家那样,只是从管弦乐的角度设想,把声乐部分纳人一个类似交响乐那样的结构中。他在伴奏乐器上所作的感情烘托,色彩和气氛刻划,包括对大自然、对心理上的刻划都是无以伦比的。“他的著名艺术歌曲《缚鱼》伴奏中的鱼跃与和声;他的《小夜曲》伴奏中对六弦琴分解如弦的音响模拟;他为歌德叙事诗《魔王》中的音乐气氛的心理描写,都是十分卓越的”。比如:在歌曲《魔王》一开始,钢琴伴奏就以持续不断的三连音和低音区简短的音阶走向,既模仿了急促的马蹄声和呼啸的风声,又渲染着毛骨惊然的阴森的气氛,音乐形象极为鲜明。它至今仍然是歌曲伴奏上难以涉及的典范。贝多芬当年也准备为歌德的这首诗谱曲,留下了一份草稿,他对这首诗的戏剧性有深刻的理解,但是却放过了歌德诗作中那种神奇的幻境。“舒伯特的《魔王》具有同样的戏剧性,然而却进一步用奇幻的音乐手法来捕捉他的意境,表现出十分生动的心理刻画和气氛刻画,产生出非常富于想象力的神秘幻觉。”冈他在古典主义沃土里培育出浪漫主义花朵,并使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如哈多爵士这样评价舒伯特的艺术成就:“就乐思与体裁的明晰度而言,他不如莫扎特的成就;就音乐的结构而言,他远逊于贝多芬;但就诗意的表现力及暗示力而言,却是前两者所不能及的”。的确,舒伯特的音乐既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又有古典主义的光明。他是音乐史上浪漫与古典交替时期承上启下的人物。从他明确的思维和采用风俗色彩的写作手法来看,他属于古典乐派的作曲家;但从他的处世态度、对大自然的特殊爱好、以及音乐的歌唱性、抒情性和富于多变的舞曲性来看,他属于一个浪漫主义作曲家,他的交响性风格继承的是古典传统,但他的歌曲和钢琴曲完全是浪漫主义的。
三、历史贡献
舒伯特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确实有着杰出的贡献,他第一次把歌曲创作提升到可与交响乐相提并论的历史地位,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杰出成就。在他创作的六百多首艺术歌曲中,其中有一百多首是以歌德的诗所谱写,其余的则采用席勒、海涅、缪勒等著名诗人的诗歌。舒伯特在旋律写作上有着极高的才能,尤其是歌曲的创作,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他写歌曲总是那么轻而易举,提起笔来不家思索。对于写成的东西,他从不再去反复推敲与修改,一切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在这一点上,他完全可与莫扎特相媲美。他常常手执名家的诗集在室内徘徊,然后突然伏案奋笔疾书,短短的几分钟又一首传世佳作诞生在人间。难怪有人说他的歌曲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生出来”的。
伴随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浪漫主义思潮随之席卷了整个欧州。他的实质是理想主义,音乐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抒发具有个性的作曲家本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复杂多样的,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大自然的赞美,找不到出路的困惑及逃避现实的自我陶醉等等。
为了表达如此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古典时期朴素的功能和声语言显然是难以胜任了。正是由于这样的表现要求,在浪漫主义初期的作品中,半音化和声,远关系转调,各种变音及不协和和弦的使用开始频繁起来。作为在创作上承前启后的过渡,舒伯特的作品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某些浪漫派和声的端倪。他和其他浪漫主义艺术家一样打破古典的规矩、追求个性、自由和热情。其中,副三和弦的连续进行及副属和弦的广泛应用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这些不稳定和弦的使用,正是作曲家刻画心理变化的手段,和声—这一重要的音乐表现方式,在此已虽然不像古典时期仅为加强和声动力而用,他已作为一种纯粹的表现因素,恰当地烘托出舒伯特意欲倾吐的复杂情绪,极大地丰富了乐曲的抒情性。我们可以从舒伯特的作品中看出浪漫主义艺术家的这一追求,是他奠定了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基础。“他的音乐所表现出的随意性、自发性和意料不到的魅力都成了浪漫主义艺术的要素。因此无论是以统一为主题,还是以变化为主体,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都为更好的抒发丰富多彩的内在情感,都以“抒情”为最终的主旨和目的。他还十分巧妙地把抒情性和戏剧性的情绪安排在一个紧密的结构空间里,从民间音乐史诗的宝库里吸取养料,继承前人的高超技巧对它们进行梳理、提炼、概括和集中,创造性地将浓郁的个人情感和崇高的社会精神水融为一体,既表现了歌曲中难以表达的思想内涵,又保留了富有个人特征的抒情风格,他遵循古典主义时期崇尚理性的美学原则,要求创作的规范化和程式化及作品形式上的完美统一。在这种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古典时期的音乐掘弃华丽与复杂的技巧,和声上以严格的功能逻辑为组织手段,这种音乐也可归纳为以大小调自然音乐为主体,以严格、简单、质朴的功能逻辑为基础的主调音乐。这一特征在舒伯特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发映。
篇9
《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作于1765年~1767年,这首协奏曲的手稿于1961年被捷克音乐学家普尔科特在布拉格国立图书馆发现,后经科隆海顿音乐研究所透过谱纸的水印判断后才被确认是海顿的亲笔手稿。此时的海顿处于青年时期,这部乐曲充满了青年海顿优雅,乐观,幽默的音乐风格。乐曲于1962年在“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上首演,获得高度评价,此后在世界乐坛上广泛传播。海顿一生曾为大提琴写过6-8首协奏曲,但通过认证的只有第一号《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和第二号《D大调协奏曲》。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全曲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C大调4/4拍中板奏鸣曲式
正如所有古典时期的器乐协奏曲一样,第一乐章拥有一个完美概括全曲风格的长达21小节的前奏,接着,大提琴以C大调的主和弦进入,在3小节的主题动机出现后,再次出现主题,似乎在强调这一旋律动机。之后,突然力度转为p并出现最具有古典主义代表性的tr,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tr”要求不但要打满时值,更要在力度与速度上保持稳定。若“tr”出现在浪漫主义时期,那它的打法将会更加自由一些。进入到27小节,曲风发生了变化,仿佛从一个绿荫遮天的长长的道路一下子豁然开朗看到了蓝天,抒情性是这一小乐段的主体,在演奏时要特别注意换弓和换弦时要流畅自然,不要有杂音。到58小节为止,这一乐章的呈示部结束,在这一部分里,主题以变化力度和动机发展交织进行,最终在不停的强化情绪中乐曲推向。在演奏技巧中,左手的音之间的交替不但要清晰,还要在换弓中不要使声音有间断。59―96小节为展开部,在主题再次出现小小的铺垫后,出现一连串的十六分音符六连音和三十二分音符,这一串连续的跳弓不仅要演奏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质感,更要注意乐段的连接,这考验了乐手在平时的日常练习中,对跳弓的掌握,既要放松又不失跳跃。在调性上,展开部进行了a―E―a―G的调性转变,不仅丰富了乐曲的色彩,更在近关系转调中把技巧也发挥的淋漓尽致。当主题再一次出现时,调性再次回到明亮的C大调上,再现部将呈示部出现的主题再次回荡在听众们的耳畔,乐观,愉悦的气氛再次扑面而来。最终,乐队在重复副部主题上将全曲推向结束。第一乐章给人的感觉是乐观,积极向上,正如青年时期的海顿,充满着年轻人朝气蓬勃的活力。如果用季节来比喻的话,我想,把这一乐章喻为夏季再适合不过了。
第二乐章F大调2/4拍慢板奏鸣曲式
这一乐章里,宛如春天的到来,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我想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态,才使得海顿在众多作曲家中以77岁的高龄完成了他一生的创作,当然,这和他一生经历也有关系,海顿是在那个时期少有的即能把自己热爱的音乐当作终身事业,又能不至于为了它饿肚子的作曲家了!这一乐章为传统古典主义协奏曲中常用的慢板,同时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音色在慢板中的表达将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演奏p力度时,更要把弓与弦的力度把握好,手部切忌握弓太紧,要做到松中有劲,柔而坚韧。柔和,流畅是演奏好这一乐章的关键。
第三乐章C大调4/4拍快板奏鸣曲式
篇10
关键词:浪漫主义 音乐特点 题材 体裁
在1789年的欧洲,皇权政治动荡不安,民众思想也开始有了自由主张。随后,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导致统治了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在此之后的整个欧洲,随着各个领域的思想文化思潮流派和艺术风格的演变与兴衰,“浪漫主义”成为这一时期艺术历史的统称,即浪漫主义成为这一时期的主导潮流,并支配和指导着大量的作曲家。
一、浪漫主义早期音乐特点
贝多芬作为跨越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个时期的音乐家,他有“集古典乐派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之称。他的大量作品的创作风格属于维也纳古典乐派,但是他的内心始终把“自由、进步”作为他自己的人生目标。在贝多芬的音乐中,富含着力量、意志和气势,同时也充满了崇尚自由和情感表达的精神。这为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一)韦伯(1786-1826)
1821年,韦伯的歌剧之一《魔弹射手》在柏林的成功首演,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韦伯当时受霍夫曼的歌剧《翁迪妮》的启发而创作出这部歌剧,《翁迪妮》这部歌剧预示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萌芽,这两部歌剧都是取自于德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其故事充满了神奇与魔幻。韦伯在歌剧创作上继承了莫扎特和贝多芬的经验,写作手法上运用主体、和声、调性等方面的对比手法,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魔弹射手》的突出成就在于它的序曲,韦伯运用“主导动机”的手法贯穿整部歌剧主体。
引子的第一主}采用了朴素的民间曲调,节奏缓慢、柔和。和声采用C大调主-属-主的奏鸣曲式结构来烘托出和谐、安详的氛围。随着管乐描绘出的寂静气氛,大提琴所演奏出的低沉旋律与之前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阴森恐怖的狼谷形象,为主题中主人公所要表达的情感拉开序幕。
韦伯的歌剧创作不论从选题还是到音乐手段上,都为后来的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二)舒伯特(1797-1828)
具有“歌曲之王”之称的舒伯特,他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交接的时期。舒伯特在他的交响乐的创作风格上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传统,但他的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均为浪漫主义风格。他被称为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音乐家”。
他的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歌词基本上都选自于当时各位著名诗人的歌词,并为自己的多位诗人好友谱写歌曲。舒伯特一生贫困坎坷,他充分地将自己的悲苦情绪融入到艺术中去,利用“想象力”来装饰现实。他追求“幻想”,对不同题材的诗词进行精细琢磨,为每首歌曲赋予最佳的形式题材和情感意义。舒伯特的歌曲形式主要分为分节歌、变化分节歌和通体歌这三种类型。首先,分节歌主要被运用在德奥这两个国家,他的《野玫瑰》就属于这类歌曲。其旋律清新朴素,虽短小简洁,但其旋律丰富,给人亲切感并广为流传。变化分节歌是舒伯特最常用的歌曲形式,如《冬之旅》中的《菩提树》和《》都是这种形式,运用调性、和声和钢琴织体来表达歌词情绪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是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第十一首歌曲,整首歌曲中具有巨大的情感反差,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矛盾。乐曲节奏有明显变化,从用欢快的节奏描述主人公美好梦境到用慢板节奏抒发现实的悲惨现状,为渲染结尾部分的歌词要表达的情绪,由原A大调转为a小调。
《魔王》是典型的通体歌,其中没有重复性的音乐材料,广泛地运用调性对比和旋律变化来表达生动的歌曲氛围。
(三)罗西尼(1792-1868)
19世纪初至30年代的欧洲,刮起了一阵“罗西尼旋风”。罗西尼是19世纪上半叶影响最大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后与威尔第、普契尼并称为意大利歌剧三杰。他的歌剧能够表达意大利人们的心声。一部《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使罗西尼一跃成为意大利负有盛名的歌剧作曲家。他创作的近40部歌剧都为意大利的歌剧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当时所处的时代正值意大利民族运动兴起的时期,因此给他的创作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中加入了当时能够激起听众爱国情感和战斗精神的咏叹调,歌剧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结,上演后获得了民众的热烈反响。罗西尼在1816年仅用了两个半星期创作的《塞维利亚的理发》,音乐充满活力,极具舞台效果,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精彩的音乐段落,旋律自然美妙,与人物的性格都紧紧相扣。乐队织体清晰透明,管弦乐队使用切合实际,随时插入烘托情景气氛。他很注重了解观众的趣味和需要,让每场演出都轻松流畅,广受民众喜爱。
《塞尔维亚的理发师》的序曲是这部歌剧最受人们喜爱的选曲之一。它与韦伯的《魔弹射手》的序曲不同,并不是用来贯穿整部歌剧主题的,而只是用来渲染气氛,并为之后的剧情做铺垫。
引子的开始由整个乐队演奏出响亮有力的和弦,随着引子的结束,用小提琴优美的演奏引出一段过渡,过渡之后是奏鸣曲式结构的呈示部。呈示部主题活泼、有趣,运用顿音及跳音表现热烈场面,使旋律具有幽默、诙谐感。
他的最后一部歌剧《威廉・退尔》是根据德国诗人席勒的诗剧改编的,故事充分反映出意大利人民渴望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理想。
二、浪漫主义中期音乐特点
19世纪30至50年代,欧洲政治又一次遭受革命的冲击,这对各个国家的艺术作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舒曼(1810-1856)
舒曼是德国钢琴家、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的音乐创作思想始终以强调情感的表现为目的。他的音乐评论活动对德国甚至整个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家有着深远影响。
舒曼小时候就在钢琴即兴弹奏上颇有天赋,他认为心灵的表现和情感的流露就是音乐,给自己的称号是“耽于幻想的音乐家”,他把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和情感的抒发都寄托在自己所创作的音乐中。舒曼的创作大部分是短小乐曲连成的钢琴套曲和歌曲,还涉及了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他的《幻想曲》《童年情景》《新事曲》《林中草地》都充满个性化,通过特殊的旋律、多变的节奏和错综复杂的织体的手法来表述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情节。舒曼充分表现浪漫主义情怀的风格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艺术歌曲中,歌曲简洁含蓄、意境深邃,创作的旋律提供给歌者充分的角色音色,乐句结构没有规律且多变化,用角色音色的巧妙变化来衬托意境。《诗人之恋》中的终曲运用钢琴延续后奏,充分将诗人无法言表的悲痛之情抒发出来。
《灿烂鲜艳的五月里》是《诗人之恋》中第一首歌曲,歌词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渴望。歌曲节奏舒缓,曲调上比较简单、纯朴,更贴切地描述了诗人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结尾处落在不稳定音上,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期望并引出后来的故事情节。
舒曼在1834年创办的《新音乐报》,就是想通过在报刊上的音乐评论来主张情感对艺术的重要性,并捍卫和宣扬了优秀的欧洲音乐艺术。
(二)肖邦(1810-1849)
肖邦出生于波兰,他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更是欧洲音乐史上最受欢迎和最具影响力的钢琴作曲家之一,被称为“钢琴诗人”。波兰的浪漫主义文艺与西欧的其他国家相比更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色彩。肖邦正当青年,祖国面临灾难,但他却身处异国他乡,在他之前的作品中富含的都是明朗欢快和浪漫幻想的情感,而祖国面临险境使他的音乐中出现了之前从未有过的悲壮情感。他在音乐中表达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通过极具创造性和个性的音乐语言来展现,并在19世纪浪漫主义的琴音乐中独树一帜。
肖邦的e小调协奏曲(op.11)和f小调协奏曲(op.21)是他最典型的两部钢琴协奏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钢琴音乐织体精细、华丽,富有色彩感,旋律主体悠长,并具有浓厚的波兰民间音乐色彩,这两部协奏曲是当时与欧洲其他同类题材音乐中极为少见的新颖之作。在肖邦的创作中,最具有波兰民间色彩题材的当属玛祖卡舞曲,肖邦在传统玛祖卡舞曲的基础上加以高度的艺术化,使舞曲中情感更加丰富多样。他的创作才能在各种题材音乐中都有所表现,而其中最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是夜曲与圆舞曲。他所创作的是纯肖邦式、高度个性化的题材,富含着他精心细琢的织体和丰富情感营造出的高度交融的音乐境界。肖邦所有创作都有自己独特的“肖邦风格”,他所做出的音乐贡献深刻地影响着后期浪漫乐派的发展。
(三)李斯特(1811-1886)
李斯特是19世纪情感论音乐美学的主要思想家,是19世纪杰出的炫技派的钢琴家、钢琴教育家和第一个创办钢琴音乐会的人。他创作了许多题材的音乐作品,其中钢琴作品主要包括奏鸣曲、练习曲、协奏曲、钢琴套曲、舞曲以及大量的改编曲。李斯特的钢琴作品中最受欢迎的是《匈牙利狂想曲》,这首作品与肖邦的玛祖卡一样,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都充分体现了作曲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词曲运用高难度技巧,结构比较自由,穿插对比和变奏,速度由慢到快地结束。
谱例为《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选段,引子部分采用众多的装饰音,旋律沉着稳重,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使音乐轻松地进入故事主题。在钢琴演奏手法上,运用变奏来表达主题人物从低到高的情绪。双手八度的交错演奏使全曲达到,最后在强音和弦中结束全曲。
管弦作品主要是他的13首交响诗,其中《前奏曲》和《塔索》最为著名。李斯特根据柏辽兹的标题交响曲得到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音乐是能再现当代诗歌作品中的辉煌形象”,他便用自己的音乐来融化这些诗歌的内容,主张音乐与标题“文字所表现思想融合为一体”。
交响诗是李斯特首创的一种音乐题材,这一贡献赋予了标题性音乐更加深刻的涵义。交响诗与交响曲相比要更加精炼简洁,采用的是单乐章结构,运用不同速度和性质的音乐相互贯穿。它强调钢琴在乐队中的音乐效果,使钢琴音乐具有交响性的管弦乐队演奏出的宏伟气势。在李斯特晚期的作品创作中,更加致力于探索新的技巧和方法,如运用五音音阶、全音音阶等,和声部分常用不准备和不解决的九和弦和增三和弦,调性扩张到极限,这些新探索对之后的瓦格纳和德彪西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
[1]舒曼.论音乐和音乐家[M].陈登颐,译.北京:音乐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