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的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直接投资的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经济合作》 教学探索
自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截至2015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同比增长18.2%;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7.4%。中国对“一带一路”上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和工程承包项目数量与金额不断增加,势必将会带动更多的国际经济合作领域发展。《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的主旨是培养学生从事国际经济合作业务的基本能力和素养,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愿景,探索《国际经济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国际经济合作领域新趋势。
一、“一带一路”战略对《国际经济合作》课堂教学提出要求
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质是要素的国际移动,国际工程承包、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将成为重中之重,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任务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经济形态变化必将影响教育形态的变化,因为经济发展会对教育提出新要求,而教育为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必将适应经济新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走出去,引进来”与“留得住”的问题,这其中,影响因素很多,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此,教育应积极发挥面向现代化的服务功能,特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教育,要时刻以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为着眼点,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类人才。因此,教学中不断把新的经济形势变化融入日常的教学内容中,这也是教学与时俱进思想的体现。综上所述,“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对《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提出的要求是:与时俱进地培养熟悉当前国际环境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能够适应中国经贸关系全方位发展的人才,能够在投资、金融与工程承包等领域开拓市场的国际经贸人才。因篇幅所限,本文重点分析“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所进行的教学改革探索。
二、《国际经济合作》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包含内容较多,甚至有许多交叉内容,但又有区别,例如国际直接投资部分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有较大区别,《国际经济合作》侧重讲述跨国投资的管理方式、投资的风险,等等。
(二)因《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的课时限制,不能覆盖全部重要内容,或者课堂展开讨论时间不够,比如跨国收购的风险及如何应对,跨国收购后的管理方式及选择等问题。
(三)《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因课时少,定性为概论之类的课程,因此很少开设实践课程,在授课过程中讲授国际环节,例如国际债券承销、国际股票的发行等内容偏重国际与国内的区别,对学生而言很重要,通过案例讲授很活泼,若有实践教学部分,则理解会更深。例如国际工程承包是当今国际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方面内容讲授是经贸类老师的弱项。
(四)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学习,一般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就会因思维方式限制导致问题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因此,要对这种情况加以改变,切实强化课堂中案例讨论的效果。
三、《国际经济合作》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学生课外学习时间,提前布置教学案例,以学生为中心形成学习任务。课前运用网络或者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及到社会企业进行调研的形式,完成案例准备,这样学生就能在课上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针对案例及学生形成的问题及评价进行答疑,这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较高,因为在开放式环境下,学生会搜集到什么案例,形成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并不可控。比如在国际直接投资部分,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评估对一个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控制非常重要,对环境进行评估需要广泛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技能,比如投资对象国的法律,尤其是招商引资方面的法律;投资对象国的风土人情、政治制度等。这部分内容,讨论前把案例发送给学生,学生提前准备,写出跨国直接投资环境报告,老师进行点评,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教学要求。但是可以尝试,并且可以尝试进行教师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备好这门课。
(二)学校与教师共同创造“走出去”条件,积极到有“一带一路”背景的国际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了解“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的企业会遇到的问题,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实践方式,可以脱岗锻炼,也可以兼职锻炼,这样教师把了解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带到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三)设置实践课程,购置实验软件,进行实践课程教学,形成场景环境,更好地促进理论教学。并且可以考虑与土木专业的招投标课程联合进行实践,在国际工程承包课程内容部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主要掌握工程范围之外的内容,比如商务标的招投标,发生问题之后的索赔和理赔等,但是这些问题没有专业知识为依托,学生处理起来比较难,所以考虑与土木专业的招投标实验联合进行,这样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四)改变教师课堂打分标准,在开学之初和学生提出学习目标,明确平时分的考核标准,对课堂积极思考,提出有见地问题的学生进行高分评价,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授课具体实践中学生表现也确实如此,当学生发现老师以开放式的心态与学生进行知识探索,他们会积极准备,踊跃发言。
(五)重视作业内容,很多时候学生不认真对待作业,是因为他预估教师是不会认真批改作业的,所以,就会产生偷懒行为。在作业内容布置上尽量做到没有答案可以直接采用,同时在作业批改上公开透明,把作业放到课堂上讨论,作业答案出处有依据,比如国际直接投资环境评估的数据来源、观点的可行性、实践的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采用三轮讨论制,第一轮通过的留下,现场打分,其余返回按照修改建议修改,下一轮再讨论修改,直至全班同学作业都通过。
参考文献:
[1]孙莹.基于沟通视角的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研究型教学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4).
[2]钱谊.基于国际商务合同的《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建设思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9).
[3]战岐林,曾小慧.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时代金融,2015(02).
[4]王威,穆琳,李铁峰.CDIO项目教学法在《国际经济合作》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管理,2013(01).
[5]贺宁华.《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结构调整研究―基于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发展变化[J].当代经济,2010(11).
篇2
关键词:直接投资;香港;投资中转;一带一路
一、 中国内地赴香港直接投资的现状
香港地区对于中国内地的直接投资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重要的投资目的地和中转地,直接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等服务业领域,而且与国际贸易业务密切相关。
1. 规模庞大,中国内地超过半数的海外投资流向香港地区。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无论看流量还是存量,中国香港都是中国内地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地区。2014年,中国内地对香港地区的投资流量为708.67亿美元,占流量总额的57.6%;年末对香港地区的投资存量5 099.2亿美元,占存量总额的57.8%。截至2014年末,中国内地共在香港地区设立直接投资企业9 000多家,占到中国境外企业总数的三成,是中国设立境外企业数量最多、投资最活跃的地区。
2. 行业集中,尤其集中在服务业领域。中国内地投资香港地区的行业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包括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采矿业等。根据2014年流量数据统计,中国内地向香港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将近80%投向上述四个行业,其中租赁和商业服务业239.5亿美元,占33.8%;批发和零售业136.8亿美元,占19.3%;金融业97.1亿美元,占13.7%;采矿业83.4亿美元,占11.8%。
而如果按存量计算,中国内地对香港地区的直接投资中,近半数投向了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根据2014年年末的存量数据统计,中国内地向香港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中,45.7%的存量投向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共计2 331.2亿美元;投向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采矿业的存量占比依次是14.3%、13.2%、10.7%。
3. 以中转投资为主,香港地区并非海外投资的最终目的地。中国的海外并购项目大多通过香港地区再投资完成,换句话说,香港是作为海外投资的中转地,而非最终目的地。香港地区凭借其政策和地理优势,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重要投资中转地,跨国并购项目尤其倾向于通过香港地区进行投资中转,近年来许多并购大案都是这样操作的。
2014年的典型案例包括:五矿集团联营体58.5亿美元收购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项目,联想集团29.1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国家电网26.3亿美元收购意大利存贷款能源网公司35%股权等。2013年的典型案例包括: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100%股权、中石化收购美国阿帕奇公司埃及油气部分资产、海航集团收购荷兰提普拖车等。2012年的典型案例包括:中石化收购葡萄牙电力公司21.35%股权,大连万达收购美国AMC娱乐控股100%股权等。
4. 管理组织形式以当地办事处为主,与国际贸易业务密切相关。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的统计数据,2015年母公司在港外的驻港公司共有7 904家,其中中国内地的驻港公司1 091家,占总数的13.8%,较2011年(805家)增长36%,驻港公司数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中国内地1 091家驻港公司包括133家地区总部(驻港地区总部共计1 401家,中国内地占9.5%,仅次于美国和日本)、186家地区办事处(驻港地区办事处共计2 397家,中国内地占7.8%,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和772家当地办事处(驻港当地办事处共计4 106家,中国内地占18.8%,排名第一)。由此可见,中国内地的驻港公司超过七成都是以当地办事处的形式存在,仅负责香港地区业务,可以推断这种直接投资的方式是跟国际贸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二、 香港吸引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原因
根据《2015年代表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驻港公司按年统计调查报告》,7 904家受访企业大多认为简单税制及低税率是香港地区吸引外商投资最重要的因素,其他有利因素包括:资讯的自由流通性、廉洁的政府、法治及司法独立性、自由港地位、地理位置等。这些因素很多也是中国内地赴港直接投资的因素。
1. 简明的税赋体制和低廉的税率。在香港只需缴纳三种直接税:企业所得税(最高为16.5%)、个人薪俸税(最高为15%)和物业税(15%),免税额制度使得税负进一步减轻;而且以地域征税来源为原则,只对来自香港的利润及收入征税。与其他经济体相比,香港没有销售税、增值税、预扣税、资本增值税、股息税、遗产税等,报税手续也十分简单。除此之外,香港还与包括中国内地在内的29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税收协定。
根据世界银行和普华永道的《税赋环境报告》(Paying Taxes,2016),香港的税赋环境极佳,全球排名第四,仅次于卡塔尔、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而中国内地排名第132位;香港税率22.8%,而中国内地67.8%;在香港走完所有报税手续仅需74小时,报税3次,而中国内地则需要261小时,报税9次。
2. 完善的融资平台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由于境外融资成本低于中国境内,2014年中国企业通过中国香港等地境外融资再进行对外投资的活动日益增多,境内投资主体直接给境外企业提供的贷款减少,债务工具投资较2013年下降40.7%。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跨国并购有巨大的融资需求,内地企业赴港直接投资看中的正是香港完善的融资平台。
根据英国智库机构Z/Yen2016年4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香港排在伦敦、纽约及新加坡之后,是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金融市场发展成熟,国际资金充裕,市场运作公平灵活,能够为中国“走出去”企业提供开阔融资渠道、筹募资金的有利平台。香港是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世界最大衍生品授权市场,拥有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在香港设有业务的认可金融机构达198家,代表办事处60家;全球排名前100家银行中,超过70家在香港设有业务。此外,香港有375家私募基金公司,当中250多家以香港为地区总部。
3. 便利的营商环境和自由经济体系。基于政治稳定、法制健全、经济自由、信息畅通等因素,香港是营商环境极佳的城市之一。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地区,在投资领域实现了真正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外国投资者与香港本地企业一样享受香港政府给予的法律保护,外来资本可以自由选择任何行业投资(赌博业除外),一般不受投资比例、投资方式和投资数额的限制。
根据世界银行《2016年营商环境报告》,香港的营商环境全球排名第五,其中在保护少数投资者方面全球排名第一。根据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华尔街日报》的“经济自由度指数”,香港连续21年被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便利的营商环境加上开放的经济体制,使得中国内地乃至全球的投资者都能方便快捷地找到适合自身的投资行业和投资项目。
4. 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和政府服务体系。香港是亚太地区的商业枢纽,服务业高度发展,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90%,形成了以金融、贸易及物流、专业服务为支柱的服务业经济,因此能很好地满足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对金融、保险、咨询、法律、会计等各方面的高层次需求,可以为内地企业担当“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属于初学者,对投行、咨询、法务等高端服务业的需求很大而且要求很高,但内地服务业无法满足“走出去”的高端需求,服务业高度发达的香港地区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
此外,香港特区政府高效、廉洁,设立香港投资推广署,不断完善投资服务体系,并推出为内地企业量身定做的“投资香港一站通”服务,包括《投资香港锦囊》、《手把手助内地企业投资香港》、设立多个投资香港服务中心等,为内地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香港投资推广署还在其官方网站推出了成功个案,分国别地区和业务领域梳理介绍了外商的成功经历,其中包括25个内地企业的投资案例。
5.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络。香港地处亚太区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发达。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航班直达全球180个地方,包括45个内地城市。香港是著名的自由港,是国际重要货运枢纽,中国出口贸易有三分之一通过香港进行。更为重要的是,香港位于中国的南大门,交通网络直达区域内多个城市,而且包括广深港高铁、珠港澳大桥在内的多项基础设施项目正在进行,不断加强与内地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完善的交通网络,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提供了便利,而正如前文所述,中国内地对香港地区的直接投资往往和国际贸易结合在一起,原因就在于香港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航运中心地位和国际自由港身份,在香港地区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设立当地办事处或地区办事处,有助于投资者开展贸易活动。
6. 制度和文化距离小。现有很多文献用引力模型来解释双边投资关系,现实中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不仅地理距离小,制度和文化距离也不大,“一国两制”体制下,香港的华人社会网络更能吸引内地企业赴港投资。地理距离近,制度、文化和语言差异小,华人社会网络发达,这些指标都是香港吸引内地企业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2003年,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随后又签署了三个补充协议。CEPA及其补充协议通过制度性合作,有利于内地与香港地区的贸易往来,虽然内容主要涉及贸易领域,但不断推进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将有助于直接投资尤其是与贸易相关的直接投资活动。
三、 未来趋势展望
随着内地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继续开放,加上“一带一路”的政策推动,香港将继续发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协助国家推行经济改革,同时为海外投资者带来新的机遇。
1. “一带一路”是重要机遇,内地对香港直接投资将继续稳增。中国内地正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而香港也在积极配合国家战略,施政报告充分反映了香港的高度重视和实际行动。2016年初,香港特首梁振英发表了2016年施政报告,共计42次提到了“一带一路”,报告中三分之一的篇幅都是在阐述如何积极参与并配合落实“一带一路”。毫无疑问,香港地区将继续作为中国内地的投资中转站,帮助中国资本投向世界,其“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将继续加强。
首先,香港将成立“一带一路”督导委员会,站在战略、机制和政策的高度对接国家的“一带一路”,从政策制定、内部协调和对外联络等方面做好投资中转的保障工作。其次,香港作为全球领先的集融资平台,宏观层面将积极参与亚投行的筹建工作,继续推动离岸人民币业务,有助于香港地区成为内地企业投资“一带一路”的投资中转站;微观层面将继续为内地企业提供高端的金融服务,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鼓励内地企业在香港成立专属自保公司、吸引内地企业在香港成立企业财资中心等举措,将进一步降低我国海外投资者的融资成本和风险几率。再次,除了金融服务外,香港地区在会计、法律、风险评估、环境咨询、建筑工程管理等方面均拥有优势,人才济济、服务专业的香港地区将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必要的服务支撑,也能吸引更多的海外并购项目借助香港地区进行投资中转;香港政府还拨款2亿元,支持香港的专业服务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和中国内地的交流与合作,在落实“一带一路”过程中,香港的专业服务业可以大展所长。从次,香港发达的商贸物流平台以及便利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将继续吸引内地企业的直接投资,尤其是贸易相关型的直接投资;而且香港政府在“一带一路”沿线增设经贸办,推进与东盟十国的自贸协定谈判,扩展BIT、DTT的覆盖国家和协定内容,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有助于贸易相关的直接投资。最后,香港地区庞大的民间组织和华人网络,将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联系人”,内地企业投向香港的中转投资将借助香港的软实力,进一步打开“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并有助于化解投资风险。
2. 自贸区战略等制度性安排将进一步推动内地与香港的投资互动。祖国以来,内地与香港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交流合作格局,内地的很多开放政策都率先在香港“先行先试”,这不仅为内地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也为香港提供了难得的先机,可以说香港拥有开放合作的先发优势。目前,内地正在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强化服务、完善法制。香港作为重要的投资中转站,内地企业可以先在香港设立直接投资企业,充分利用香港地区的各种优势,而后再利用上海等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优惠政策让资本回流,有助于海外投资企业降低成本和风险,实现内地与香港地区直接投资的良性循环。
未来,香港将在现有的制度红利下,继续深化与中国内地尤其是广东自贸区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不断提升合作水平;同时,在国家的政策鼓励下,越来越多的香港企业将与内地企业“联合出海”,构建高中低搭配的多层次合作格局。
当然,现实中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内地向香港地区的直接投资,比如内保外贷审批程序复杂,CEPA需要补充关于投资合作、投资便利化的内容等。未来,中国应进一步完善内地对香港直接投资的促进和服务体系,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创新融资产品、健全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王志峰.“一带一路”:香港的重要战略机遇[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9):51-61.
[2] 陈恩.内地对香港直接投资的动因、特征与效应[J].澳门理工学报,2014,(4):34-44.
[3] 陈文玲.绝不能错失一带一路给香港带来的重大机遇[J].开放导报,2015,(5):16-22.
[4] 华晓红,郑学党.港澳台――中国对外开放的独特优势[J].经济学家,2012,(7):20-27.
[5] 张燕生.“十三五”时期国家用好香港优势的路径与选择[J].港澳研究,2015,(3):44-53.
[6] 张灼华,陈芄.中国香港:成为“一带一路”版图中的持续亮点[J].国际经济评论.2015,(2):80-89.
基金项目:外交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政治风险对我国海外投资的影响及对策”(项目号:3162016ZYQB02)。
篇3
关键词:直接投资 趋势 策略
当今,亚洲金融危机仍然影响着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经济千疮百孔的背景下,国际直接投资是否会持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辉煌?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产业流向、投资方式等将会如何变化?国际直接投资在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呈现出怎样的新趋势?2008年3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为16822亿美元,如何利用这些外汇储备值得研究与探讨。我国应该怎样合理有序地运用来之不易的外商直接投资,又应该怎样充分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资源真正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直接投资显得格外重要和紧迫。
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趋利避害?对这些看似脉络清晰,实则错综复杂的问题的回答和预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际直接投资新趋势
近几年来,受世界经济持续繁荣,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继续加深等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呈现出了继往开来的新趋势。
(一)国际直接投资总量和主体持续增长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报告—《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采掘业与发展》指出,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连续第三年呈现增长趋势,达到13060亿美元,增长38%。这一数字接近2000年创造的1411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可见,国际直接投资总量持续增长,投资主体也不断增长,只是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二)以发达国家为主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将继续增长
2007年的世界投资报告数据表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都出现增长。其中,发达国家增长45%,增幅远高于前两年;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外资流入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分别为3790亿美元和690亿美元。但是,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将会继续增长,规模也将会有所扩大。
(三)发展中经济体和经济转型体发展为国际直接投资来源地
《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相关数据报告表明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企业越来越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为母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另外,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促进了大规模的南-南直接投资流量,从而促进了南南国家在投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四)全球当地化
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促进了国际产业转移,跨国公司为提高全球竞争力,纷纷对外投资。而进入21 世纪,当地化和全球化一样变得越来越重要 。跨国资本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一体化的生产活动,而且还要认识东道国的具体特征 ,要考虑当地的供给能力、当地消费者的偏好、政府规章制度等。跨国资本在当地化和全球化之间不断地寻求平衡。
我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一)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所取得的成就
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30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企业实力的增强,我国企业跨国投资也蓬勃开展起来,成为主动参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有关人士在“第二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新闻会上指出,截至2007年底,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累计达920.5亿美元。如今,我国繁荣的经济和庞大的外汇储备使得来自我国的资本正成为全球市场上的重要投资者,此前,我国资本已经进入了多个世界级的公司。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在多元化投资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收购了摩根士丹利、黑石集团等金融巨头的部分股权。
(二)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仍是我国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积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将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更为深远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说,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决定于其经济发展水平。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论对此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可能很大。除此之外,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稳定低水平。另外,在国际直接投资问题上,我国仍然存在着体制上和资金上的障碍。
(三)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直接投资策略
政府的政策支持。这是一个资本高速流动、跨国公司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在政策上对跨国企业的支持对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的开拓进取。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不可避免地将会遇到一系列的策略选择问题,如投资国别的选择、投资所有权形式的选择等。许多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在这些策略选择上出现了失误。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对外直接投资策略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区位是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直接投资所必须考虑的极为重要的因素。选择国别或地区时应遵循的总原则是加强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开拓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投资市场。
最大化地利用发达国家技术集聚地的外溢效应,实现“研发在外、应用在内”的发展战略。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发展,资金、技术已发展到一定阶段,这就需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外资的涌入,需要逐步从承接转移来的产业转变到从国际生产体系中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我国企业要想获取技术这一产业竞争中最为关键的战略要素,在强调“自主创新”、“科技强国”的同时,也应当积极主动“走出去”,开展以技术获取为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最大化利用发达国家技术集聚地的外溢效应,将海外研发机构的研究成果在国内迅速转化、投入生产,实现“研发在外、应用在内”的格局。
出资方式策略。境外投资企业有不少是拿外汇资金(货币资本)作为出资物的。其实,到境外办企业不一定都拿资金去,拿机械设备、技术(专利、商标或专有技术)、管理折股投资都是可以的。我国企业在机械设备、技术和管理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应鼓励更多的企业利用这些优势从事境外投资。即使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必须投入一定量的货币资本,也不一定都从国内输出,而是要尽可能从当地或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
经营当地化策略。经营当地化又称经营属地化或经营本地化,是指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以东道国独立的企业法人身份,按照当地的法律规定和人文因素,以及国际上通行的企业管理惯例进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对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展望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十年,2008-2010这三年更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意义。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行业选择上将突出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行业
首先,今后将加大对发达国家前瞻性高科技产业的学习型投资,这既是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对先进技术的现实需求,又是我国获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最有效途径。其次,对外投资于成熟技术的过剩产业,扩大出口贸易量。扩大这些产业的投资不仅能优化国内生产、产品结构、促进劳务和设备产品出口,而且能扩大出口份额,为高科技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积累和提供外汇资金。
(二)地区分布日益多极化
发达国家仍是投资的重点地区,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的普遍转好、市场潜力巨大、优惠的政策以及为我国企业相对优势的发挥提供了便利条件等因素,而被我国企业所看好。
(三)投资方式灵活多样
随着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企业对投资方式的选择将更加灵活多样。除了继续采取并购方式,缩短进入进程,尽快得到技术和市场。在投资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领域的大型企业时,我们更可能会尝试以战略联盟的方式进入,充分享用战略联盟形式带来的好处。
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各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已形成趋势和潮流。面对21世纪,能否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在发展中国经济中取得新的突破,是关系到我国今后发展全局和前景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良好机遇下,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必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和长期持续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继勇等.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
2.卢进勇,杜奇华,闫实强.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案例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王林生.跨国经验理论与实务.对外教育出版社,1994
5.杨大楷,李增春,杨晔.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6.苏旭霞.国际直接投资自由化与中国外资政策.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篇4
实验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重要关联课程,其教学模式会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传统国际投资课程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存在定位不明和内容不全面等问题,因此要新时期国际投资的特点,突出国际投资课程实验实践教学的国际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
国际投资;实验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实验教学;学科竞赛
一、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较多,如卫慧平(2010)认为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模式按实验内容划分,可分为自主型、合作和研讨型实验教学模式三类别,按实验技术层次划分,可分为传统的实验室教学模式,网络实验教学模式,社会实践教学模式[1]。吴凡和潘峰(2012)提出了国际商务实务模拟课程的4Cs教学模式,即Casestudy案例教学法,Computersupport电脑辅助教学,Counselinginstructing校外实务导师咨询性指导,Cooperation&Competition合作与竞争互动[2]。NSCardell,RBartlett(1996)探讨了大学本科经济学的实验教学模式[3],Gyorgy,K.研究了企业金融课的实验教学方法[4]。国际投资实验或实践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南雪峰(2013)提出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尝试让学生投入最低限度的实际资金进行阶段性国际投资实战,或组织专题讲座(由跨国公司、金融机构的专职人员讲解现实中国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或进行分组小论文写作等形式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5]。李辉,侯志铭,高嘉琳(2014)等提出了利用最新国际投资案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由学生分组自选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案例制作PPT进行课堂演示和讲解等方法[6]。程金亮(2014)提出国际直接投资部分的实验教学可以尝试体验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来了解国际投资的真实过程,打破传统的以老师和黑板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探索师生互为主体的新型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7]。ChenXiaoying,Yur-AustinJasmine(2013)探讨了国际投资学课程中模拟投资组合项目的教学意义[8]。总之,国际投资实验和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和全面,也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因此需要结合国际投资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上升和投资形式不断创新的背景,积极创新相关实验实践教学模式。
二、传统的国际投资课程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投资学课程地位低导致国际投资实验实践教学不受重视国际投资学作为证券投资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学和国际贸易学等多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但根据笔者抽样调查,发现一些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30%的方案并没有把国际投资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常用投资学、证券投资学、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等课程代替。即使是在纳入教学计划的方案中,只有40%左右的高校单独开始国际投资实践课或实验课,且国内现有经典的《国际投资学》教材体系偏重理论性和学术性,体现了国际投资学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特征。
(二)教学项目定位不明或内容不全面其一,根据对相关教学大纲的抽样调查,已经开设的国际投资实验或实践教学课程中,大部分仍然存在教学项目定位不明确或内容不全面的问题,如有的教学大纲强调一般性的国内市场证券投资和金融投资项目,没有国际证券市场或国际投资的内容,国际化环境模拟的特色没有体现出来;而有的教学大纲的实验实践项目和内容虽然体现了国际性特色,却片面的退化为外汇投资实验课程、国际金融与外汇投资实验课、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实验(跨国公司实物资产的取得方式-跨国并购、国际投资环境评价和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等)或国际直接投资案例教学课(招商引资策划方案和投资环境分析)等项目,忽视了如美股投资,国际指数期货,黄金交易等国际间接投资项目和内容。其二,根据对国际投资实验实践教学软件或教学系统的抽样调查,笔者发现有的国际投资实验实践课程使用网络版金融实验室,提供的实验项目只有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投融资等相关内容,实验项目只有公司风险和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公司融资及财务管理,金融投资行业专业课程等。某国际投资实验实践教学课程只使用一套外汇交易模拟系统从事国际金融外汇模拟实验,或利用某金融软件高校金融实验室进行国际金融与投资模拟实验,实验项目只有股票、商品期货、外汇模拟交易、黄金等间接投资内容,而且股票和商品期货产品类别只限于国内证券市场等产品,没有国际化特色。其三,根据实验内容的语言环境而言,多为中文,缺乏双语甚至全英文的实验环境。因此,现有国际投资实验实践教学课程存在国际化特色不明确和内容不全面的问题,且缺乏教学内容全面的国际投资实验教学软件。
(三)实验项目创新性不足一方面,从实验项目的特征来看,现有国际投资实验实践项目中多为验证性和设计性项目,如证券,外汇等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等直接投资等,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格式较固定,而探究性项目和创新性项目较少。另一方面,从实验中学生是否合作的角度来看,自主型实验较多,合作型和研究型实验较少。如证券投资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注册开户、证券发行、证券交易委托方式、证券投资基本面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模拟交易、证券分析软件系统的使用等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跨国公司海外并购或海外上市主要学习国外投资环境和政策、海外并购或海外上市的政策和流程、投资风险分析等内容。而如国际商务谈判这类多角色合作或竞争实验的项目较少,跨国公司经营战略或投资风险分析等研讨性项目较少。
(四)实验实践教学条件有限目前多数的国际投资实验实践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学校实验室集中教学模式。但是由于高校扩招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或多校区并行教学等原因,常产生实验教学资源紧张等问题。而由于部分高校互联网和无线网络建设落后等问题,一时也很难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参加远程实验教学,也难利用互联网上外汇模拟交易平台或证券模拟交易平台等企业型实时模拟国际投资实验,降低了实验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另外由于还缺乏完善的企业接受实习生的政策机制和社会环境,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有限,所以也很难组织大规模学生到企业或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现场实践教学,这也影响了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
(五)实验教学管理方式的局限性由于学生管理工作条例的限制性和大学学制和学时安排的计划性,目前大多国际投资实验项目都是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规定教学时间和实验地点进行指定项目的基本业务技能的操作,导致学生只能集中在实验室以班级为单位按规定时间段学习,难免出现实验时间不足或不连续,实验设备不足,不能利用课后时间继续实验或不能在实验室以外地点远程参与实验等问题,实验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如网络平台版的外汇模拟或国际股指期货的交易需要按照美国等多国交易时间看盘,就很难按照中国的上课时间完成实验。另外由于学分管理制度的限制,目前还少有能用参加学科竞赛来替代的国际投资实验课程学分的制度安排,所以实验实践教学还不能很好的与国际投资相关的学科竞赛相关联,也限制了实验实践教学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新时期国际投资课程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及教学内容改进
(一)突出教学项目的国际性特色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应多做面向国际市场的实验项目、营造国际化的投资实验环境优化验证性项目,打造国际投资实验的国际性和双语性(或全英文)特色;应鼓励创新性项目,如外汇投资实验方面,要更重视外汇投资技术分析实验而不是外汇投资流程模拟实验,多做问题式教学;考虑到模拟实验与真实投资的心理差距会导致模拟实验投资的效果,可以探索允许部分有条件的同学进行最低资金限度的国际投资实战项目;另外在国际直接投资的案例教学方面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搜集实时的教学案例,对实验教学案例的形式要实现文字、图片和视频多种形式的结合;要充分利用日益完善的互联网技术,降低传统实验教学的比重,加大网络平台实验教学和实习基地教学的比重。
(二)注重实验项目的全面性和内容的动态性实验指导书中要对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进行多元化、多视角和多层次的安排,实验内容应该全面覆盖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重点部分,同时也应紧跟时代变化,对实验项目动态调整,如结合国际直接投资中非股权投资形式的发展拓展服务外包、特许经营、订单农业、管理合同等内容的实验,结合互联网平台拓展国际金融衍生品投资项目;鼓励教师选择、重组和优化教学内容,如对高年级实验教学则可设计动态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的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课程,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部分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潜力,如对今年来中国企业OFDI案例的跟进和关注,并分组制作PPT在班级进行宣讲。
(三)完善实验教学软硬件条件维护和更新软硬件条件,加大实验室无线WIFI的建设力度,为使用互联网实验教学平台创造条件;不断拓展实践教学基地,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构成,注重企业指导老师的聘任;积极与国外大学相关专业合作,引进国外的的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方法,如全球模拟投资系统(如美国的StockTrak系统);不断完善实验教学大纲和指导手册,联合企业开发和完善实验教学软件和实验教学系统。
(四)改进实验教学管理的灵活性应灵活管理实验具体时间和地点,适当扩大实验的时间段和学习地点(网络实验可以由学生在实验室、图书馆、宿舍和自习室等地点完成),为外汇模拟实验的同学提供操盘时间安排上的便利;鼓励学生跨班级,跨学校形成实验小组,进行比赛和交流,探索学科竞争获奖成绩用来折算实验课程成绩的制度;在教学任务书中设计一定比例的学生自选实验项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统一协调好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影响不断加大,国际投资课程教学越来越具有重要性,所以应该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方案中重视国际投资学的课程地位,教学计划中应该安排有实验实践课时;同时要注意与经济管理类其它实验课程体系相互协调互补、层次递进,如果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学实验等课程安排在前,国际投资实验实训安排在后,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方面要相互协调并各有侧重;另外,实验实践内容也要与理论课程内容相协调。
参考文献
[1]卫慧平.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107-9.
篇5
论文关键词:产业;国际贸易;中国贸易政策
一、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环境分析
(一)国内环境分析
1.中国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国际竞争力弱。
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工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产业国际竞争力弱。我国主要行业的平均集中率水平也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水平。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国内企业仅万分之三有核心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产业发展受制于人,产业国际竞争力弱。
2.跨国公司利用其地理优势地位,控制市场、克制竞争的倾向初现出来。
在国内包装企业诉利乐案中,利乐倚赖其在无菌包装机方面的垄断地位。在包装耗材上实行了不正当的限制性商业策略,控制了绝大部分包装市场,并且使利乐纸的平均价格在2003到2005年的两年时间内上涨了大约2倍。
3.国内行政性垄断问题严重,行政性垄断产业的改革任重道远。
我国的行政性垄断产业主要包括铁路、港口、民航、电力、电信、城市公用事业、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特殊行业、邮政、城市公交、烟草食盐粮食药品等重要商品以及流通、军工、铸币、银行保险等金融业,产业部门涉及面广。行政性垄断造成了双重恶果:
一方面,垄断地位使得这些产业内的企业一方面攫取了远高于其他行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排斥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和发展动力的缺乏,长期以来.使这些产业成本居高不下,产业经营绩效低下。行业的特殊性加上国有企业的身份,使得这些产业的改革举步维艰。
(二)国际环境分析
1.跨国兼并成为主体。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第五次企业兼并浪潮,这次兼并浪潮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兼并数量急剧增多。二是单项兼并交易金额世界记录屡创新高,兼并规模日趋扩大。三是跨国并购发展迅猛。四是兼并范围广。第五次兼并浪潮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加剧的结果,为了生存和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以取得竞争优势,同行业的领头企业纷纷走向联合。同时,第五次兼并浪潮的出现并没有缓和竞争。它使得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更趋激烈,通过此次兼并,在某些产业,只剩下实力超群、为数不多的几家巨型企业,为了争夺世界市场,这些企业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竞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波音和空客的竞争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注解。
2.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调整竞争政策,放松规制和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国际潮流。
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兴起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改变了传统自然垄断产业的性质。竞争政策调整的另一个动向是从对反垄断的强调转向扶助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当前,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政策对垄断的认定已从结构标准转向行为标准。并且还要考察垄断行为的市场绩效,“一事一议”已经成为通行的原则,对横向兼并等过去严格限制的行为已基本放任自流。
3.网络经济的兴起,对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提出了新的挑战。
网络经济是以计算机网络业为中心以及由这个产业派生出的若干相关产业。网络产品固有的规模经济性、网络外部性(正反馈效应)、技术的市场不相容性和网络产品技术标准造成了网络产品的锁定效应和先行者优势。从而使得垄断成为网络产品市场上的一种必然而普遍的现象。在结构和行为上显然构成垄断的厂商,在绩效上却无可指责,结构、行为和绩效的脱节将政府的反垄断政策推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反垄断,意味着绩效损失;不反垄断,从道义上又说不过去。网络经济领域的垄断问题对各国政府的反垄断政策提出严峻的挑战。从1997年开始的微软垄断案,2002年最终以和解的方式解决,和解协议中,微软并没有做出多少让步。
二、我国调节外汇储备对中国产业调整的举动
2008年12月以来,计有美国、欧盟、加拿大、印度、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超过10起贸易救济措施或者法案,而以其他方式抵制中国出口的政策也屡屡出台。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出口保持增长的前景更加难测。印度提高了部分钢铁产品的关税;南共市成员试图将外部共同关税提高5%,但未获其首脑会议通过。
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55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为2900亿美元,吸引国外投资900亿美元。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95万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5年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国外直接投资始终处于净流人,目前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因此这两方面的净流入使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数量剧增。其规模已远远超出理论界提出的外汇储备应维持在其外债总额的40%左右的水平上。摆脱“金融恐怖平衡”的枷锁,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急需破解的难题。
(一)扩大内需。加快产业调整步伐。降低对外依存度
以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降低以净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的依赖,这是减少巨额的外汇储备的根本方法。中国储蓄率高,除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外,很大的缘由是居民有许多后顾之忧而不敢消费和没有能力消费。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政府应加大在就业、教育、养老、医疗、环保等方面的投入。使国内居民的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以内需为主的产业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减少对出口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依赖,尤其是限制初级原料加工出口的企业。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及资源性原料进口,从而减少国际贸易顺差,降低巨额的外汇储备。
(二)谨慎地购买美元资产,逐步加大黄金购买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购买美元资产是拥有外汇储备国家不得不的选择。美国国债因其良好的信用、稳定的收益及流动性,是各国政府首选的投资对象。但近几年美元贬值的狂潮也令各国忧心匆匆,外汇储备多样化可以在一定程度的化解风险。同时。除了购买美国国债,还可以考虑购买美国通货膨胀保值债券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发行的债券等。
截止到2009年4月,中国已拥有黄金储备1054吨,在世界各国排名第五。2000年以来,中国调整过两次黄金储备,即2001年和2003年,分别从394吨调整到500吨和600吨。但目前中国的黄金储备价值约占全部外汇储备资产的1.6%,该比例远低于超过10%的全球平均水平。黄金在中国总储备的比重实际上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下降。中国黄金储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至少应达到10%左右的国际水平。本文由中国收集整理。
但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漫漫,2000年5月亚洲国家签署了《清迈协议》,开辟区域货币合作新篇章。2009年3月中国已经与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阿根廷等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达6000亿人民币,与此同时,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也在香港和内地沿海城市开展,这种“贸易结算+货币互换”的模式,是两国规避美元汇率风险,扩大双边贸易的新探索,它对中国政府加快人民币区域自由化进程,增加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提供帮助,为中国外汇储备摆脱美元体系的束缚提供了新途径。
三、案例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产业的影响
(一)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历来是国家重点的关注行业。根据商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高新技术出口商品共分为十类。在这十类中,出口的主要是计算机类、通讯技术类和电子技术类相关产品,而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产品的出口相对薄弱。在进口方面,也主要集中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类。可见,信息技术类商品在高新技术贸易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率看,2001年至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增长率均超过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但从近期看,无论是外贸总额的增长还是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增长,其增幅均有所放缓,特别是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首次出现低于总体贸易额增长的情况。这也与总体的外贸环境不容乐观有一定的关联。即使外贸环境发生如何的变化,国家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态度始终不变。国家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大部分都维持在17%的最高退税率。国家多次调低出口退税率。虽然使得一些生产效率低的中小企业从市场中淘汰,低端产品规模逐步减少.产业结构有所优化。国家又不得不提高其出口退税率,以缓解南于产业结构升级所导致的剩余劳动力释放所带来的就业压力。
篇6
【关键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内容
(1)理论主要以三优势展开诠释,一国企业拥有或者能够获得的而外国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方面的优势、企业为避开外部市场机制的不完全性,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所有权优势经过内部市场转移给国外子公司而取得更多收益的内部化优势以及跨国企业在投资区位上所具有的选择优势。
(2)跨国公司是市场不完全性的产物,市场不完全导致跨国公司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该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
(3)所有权优势还不足以说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还必须引入内部化优势才能说明对外直接投资为何优于许可证贸易。
(4)仅仅考虑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仍不足以说明企业为什么把生产地点设在国外而不是在国内生产并出口产品,必须引入区位优势,才能说明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的选择。
(5)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
二、跨国公司对我国汽车产业实行直接投资的原因分析
1.所有权优势分析
汽车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跨国汽车集团的所有权优势主要表现在技术资源和品牌等垄断优势,在此,本文引用J.D.Power公司的反应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评估报告,也就是“新车质量指数”(IQS),结合价格来说明我国和跨国公司的技术和品牌差距。
新车质量调研提供了衡量新车购买者在买车后2-6个月内遇到问题的评价标准,综合得分以每百辆车所出现的问题(PP100)来衡量,这里的得分是指新车购买2-6个月内,每100量车所出现的问题数。得分越低说明质量越好。通过J.D.Power所搜集到的IQS数值表示的是汽车的故障次数,可以帮助我们将问题简化,毕竟汽车所能发生的故障次数也涵盖了性能的构成要素,所以IQS的数值在某种程度上能直接代表了汽车的性能水平,同时方便进行计算。
设A公司产品的价格,产品的问题数量,B公司产品的价格,产品的问题数量。那么Qa与Qb的倒数越高表示质量越好。
因此,性价比的公式变为与。
即简化为与进行比较,数值越大表示性价比越高。A品牌汽车的性价比比B品牌汽车的性价比高,这就是说:
那么,其中把标记为指数,把标记为。这样,比较不同品牌汽车的性价比指数的值即可作为性价比的参照,由以上的推算过程可得,指数值越大,性价比越低。这与IQS的表述方法是相同的,在IQS的表述中,数值表示的是汽车出错的次数,同样是值越大,性价比越低,也就是效用越差。
本文选取最早进入我国汽车市场且到2010年初还在顺利发展的5家自主品牌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奇瑞、吉利、比亚迪、华晨、哈飞。同时也选取了5家在中国生产的合资品牌汽车作为研究对象:从日系汽车中选择丰田汽车;从德系汽车中选择大众汽车;从法系汽车中选择雪铁龙;从美系汽车中选择福特汽车;从韩系汽车中选择现代。
IQS值可以直接从JD.Power提供的数据中获得。由于所提供的IQS数值没有具体到某一特殊车型,而是按不同厂商和年份来表示,因此,为了方便研究,本文就以某厂商某年的IQS值代表该年份此厂商所生产的所有汽车的IQS值,用此来作为该厂商的技术水平的衡量标志。表1列出了10家案例企业2003-2009年的IQS值。
由于每个企业生产不同级别的产品且价格差距巨大,经过分析发现大部分企业都生产了1.6升排量的轿车,同时由于对于国产车来说,小排量是其主打市场,而外系车同时也会在小排量市场同华系车竞争。若标准定得过高,华系车并没有涉足高排量市场,或者定得过低而外系车也很少涉足该市场,所以用1.6升排量的汽车价格作为比较不同案例企业汽车性价比的依据。
注:资料来源于J.D.Power公司的关于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评估报告。表中数据表示每100辆新车在购后2-6个月内遭到问题的数量,得分越低表示所出的问题越少,质量也越高;另外,福特公司是2004年才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由于并非各案例企业每年都生产该排量的汽车,在分析中,李春荣和王浩按如下方法计算出每个公司该排量车的标准价格。通过收集2003-2009年所有汽车价格分析发现汽车价格同年份以及排量有着较大关系,所以通过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把汽车价格作为因变量,排量以及年份作为自变量,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处理,构造如下回归方程:,所得的实际结果也证实这个方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各回归方程的Sig值均为0),而各因子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其中,代表排量,代表年份,再把排量统一为1.6升后,将不同年份同时代入计算,得出了各厂商每年份所推出1.6升新款车的标准价格,如下表2所示:
根据上面数据的计算,可得以上所说的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共10家汽车的性价比指数,得下表3,性价比指数越高,该品牌汽车的性价比越低。
从表中可以看出,虽然自主品牌汽车的性价比不断稳步提高,但相对于合资品牌而言,竞争力还是占下风的,再加上我国的自主汽车起步较晚,只用1.6L排量的汽车就可以看出,国外品牌的技术优势是胜于我国的。
2.内部化优势分析
跨国汽车巨头为了实现扩张,为了潜力巨大的中国消费市场,在中国实行对外直接投资,企图利用其所有权优势中的技术优势垄断中国市场,但是这些跨国巨头们完全可以选择将这所有权资产或者资产的使用权出售给中国,将这些所有权外部化,但出于市场的不完善之由,为了保持其垄断优势,跨国巨头还是通过内部化的途径,到东道国直接投资,这内部化的行径主要体现在跨国汽车公司对合资企业的主要控制方式上。
(1)对董事会和主要经营者进行组织控制
(2)对合资企业进行技术控制
(3)通过多种手段实现利润转移
(4)对中方合作伙伴实施相互制约
(5)从产业链与价值链上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全面控制
3.区位优势分析
(1)市场规模及潜力分析
1)R值规律。国际上通常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R值(车价/人均GDP),结合居民假条年收入来判断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具备轿车进入家庭的成熟条件,通常认为,R值为1.3-1.4时,轿车将大规模进入家庭,每千人拥有量可达50辆。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的部分城市已经具备这一条件。当R值为2或3时,是轿车进入家庭的临界点。
注:人均GDP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R值由上述数据计算可得
2)居民购车能力上升,驾车意愿增强。
3)非一线区域逐渐成为新车增长的主力。
4)油价上涨长期无影响。从长远来看,油价的上涨对轿车的消费并不会产生抑制作用。
5)出行条件改善。近几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里程均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08年,高速公路里程数达到了6万公里,是2001年的3倍。
(2)劳动力成本分析
总体来看,我国员工每小时收入(工资加福利)大约在1-2美元,比发达国家的劳动成本低10-20倍。据中国有关部门调查,汽车组装成本中的劳动成本比重为3%-5%,因此劳动力成本低廉与否是跨国汽车公司选择在我国进行投资的一个影响因素。
(3)产业集群分析
图2 2009年汽车工业外资主要分布地区
注:数据来源于2009年商务部统计
其中,在东部地区,进入长三角地区的汽车跨国公司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公司,均数量多,实力强,该地区整车产量、零部件产值成本控制、新产品推出、吸引外资各方面均居全国各地区的第一位,是在我国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条件最好的地区。跨国汽车公司之所以选择这些具有一定集群效应的地区进行投资,是因为产业集群有助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可以迅速提升竞争优势。汽车产业链较长,相关企业较多,是典型的适用于通过产业集群而发展的产业。
(4)贸易壁垒分析
目前我国进口车关税为25%;零部件进口税率则降至10%。但是,目前随着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价格相对低廉是我国自主品牌的一大优势,这样的关税额对于加强跨国汽车巨头在华的竞争力相当不利。有关部门对汽车市场的消费调查显示,有高达82%以上的人认为他们在购买汽车时将会重点考虑价格因素。而我国轿车市场正处于高需求价格弹性阶段,价格再降低5%,需求可能会增加10%-20%,因此,25%的整车进口关税和10%的零部件关税附加在价格之上,外加运输和其他费用,在中国消费市场严重影响了其自身的性价比和所得利润,这也促成了跨国汽车巨头在华不断加强直接投资的原因之一。
三、对策与建议
随着我国引进外资,学习其先进的技术水平,国内的自主品牌在市场上渐渐地稳住脚跟,还有技术外溢的存在,跨国公司的以技术优势为主的所有权优势已在缓慢地减少。虽然我国汽车产业在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对于目前我国的消费水平而言,一般性能的高质量实现已经可以满足国内大众的消费需求,因此,所有权优势在跨国汽车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促成作用中慢慢减弱,而内部化的机会逐渐加强,为了尽最大的努力保持其垄断的优势,以谋求最大的利益。
其次,区位优势作为涵盖了促进跨国巨头从生产到营销全过程的要素,我认为是其在华投资影响因素的重中之重。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不是我们所能改变的,但区位优势是我们作为东道国所可以控制的范围,如2004年我国出台的最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又如投资环境所提供的创造性资产。因此,目前,要更大规模的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对国内汽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支持作用,我国政府应该在区位优势的控制上下功夫,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政府要加强对跨国战略联盟的研究和指导。(2)合理发展产业集群,提升区位优势。(3)大力开发创造性资产,吸引外商投资。(4)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参与到跨国公司的合作竞争。(5)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不断提高自身劳动素质。(6)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东中西部利用外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Dominik Thiesen,International trade:Engine fo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Trend―Economic Ⅳ,2001.
[2]陈晔.我国汽车产业外资状况外资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11-112.
[3]黄艺霏.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行业竞争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10,15,112-114.
[4]雷辉,徐长生.跨国公司竞争行为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6,3,103-108.
[5]司蕊.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性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7,51-52.
作者简介:
篇7
一、GE中国的发展历程
GE公司的对华投资始于1910年的电厂投资。1925年,GE公司买下丹麦人于19世纪初在中国创办的慎昌洋行,创办了中国电气工业的第一家制造厂。1929年,GE公司投资创办了上海电力公司,该公司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外资企业。1979年,GE公司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从此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后来又在上海和广州设立办事处,逐步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经营网络。
迄今为止,GE的所有工业产品集团均已在中国开展业务,总投资超过15亿美元。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各要素市场的逐步开放,GE的金融业务也正积极寻求在中国发展的机会。
截至2008年底,GE公司在华销售额为46.4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近80%。尽管受金融危机冲击而业绩下滑,GE公司并没有放慢在华投资的步伐。2008年,GE旗下的通用汽车(GM)在前三季度亏损数百亿美元的状况下,仍坚持每年在华投入10亿美元不变,于当年年底在上海投资2.5亿美元建立中国园区,用作亚太中国总部,并设立通用汽车前瞻性科研中心。GE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罗瑞立于2009年年初表示,在GE的亚太区几个市场中,韩国和泰国市场状况都比较弱,而印度的发展也在减缓,GE在一些地区的发展确会暂缓,但绝不是在中国。
二、GE对华直接投资特征及动因分析
GE中国的产品和服务涵盖家电、航空、消费类电子产品、配电产品、能源、金融、医疗、照明、媒体与娱乐、油气、轨道交通、安防、水处理等诸多领域,是跨国投资中多元化经营屈指可数的成功案例。GE对华直接投资的成功,是对一系列跨国投资理论的极好的诠释。
(一)GE公司具有特定的垄断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也称为特定优势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HHymer)于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一国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次提出的。海默认为,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而跨国公司持有的垄断或寡占优势是其实现对外直接投资利益的条件。GE在中国提供的产品基本上都是高科技产品,所提供的服务中,对商业和消费者的金融服务占有极大的比例,这充分体现了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
GE进入中国存在以下两个要素:一是GE公司具有企业特定优势,即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垄断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经验、雄厚的资金实力、规模经济优势和完备的信息销售网络上。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个不完全的国内市场。在中国的要素市场中,由于技术和知识市场的不完全性,GE公司面临着知识外溢的损失,而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以及对相关产业高关税的设置,也成为GE选择在华直接投资的重要动因。
此外,根据凯夫斯(R,E,Caves)1971年对垄断优势的发展,产品的差异能力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优势。GE公司在中国注重本土化策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对原有产品或服务进行革新改造,使其与中国当地其他生产者的产品或者服务有所差异,与在美国的GM产品相比也更加中低端化,以此来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偏好,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从而扩大产品的销量,为其带来优势的维护和强化。此外,通用独特的商标品牌也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吸引国内的消费者,有助于其业绩的增加。
根据美国学者尼克博克(F,T,Knickerbocker)1973年对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GE公司对华直接投资是一种防御性的投资,是由寡占反应引起的。以GM的对华投资为例,全球汽车行业是由几家大公司占统治地位的行业,每一家大公司对其他大公司的行动都十分敏感,紧盯竞争对手,一旦其采取对外直接投资,就紧随其后实行跟进战略,以维护自己的相对市场份额。GM资本进入中国,就是对德国大众的一种跟进,其目的在于抵消对方率先行动所带来的好处,避免给自己带来风险。
(二)GE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进入直接投资阶段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R,Vernon)认为,在开发新产品和技术的优势当中,主动的直接投资的出现将是不可避免的阶段,因为厂商为国外提供最好的服务要比谋求利润的最大化更重要。因此,当厂商出口产品在东道国市场达到一定份额水平时,对东道国直接投资就是必然的结果。这一阶段的投资在弗农看来是一种被动的市场竞争方式。当GE公司的产品对中国的出口面l临威胁时,GE就立即做出强烈的反映而直接在华设厂生产,这是对预期利润的考虑,不仅仅是传统的销售收益与总成本之差,还包括因市场份额下降所导致的收入减少部分。
(三)GE公司对华投资是一种边际产业的扩张
比较优势投资论,也被称为边际产业扩张论或边际比较优势论,是由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K,Kojima)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根据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成本理论提出的,其主要核心就是,“一国应该从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此进行”。GE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很多领域如家电、消费类电子产品、配电产品等都是其国内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符合小岛清理论的核心内容。这种直接投资实现了双方贸易的互补和扩大,是一种顺贸易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
(四)GE公司对华投资寻求内部市场 根据拉格曼(A,Rugman)的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某些产品(如知识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优势的存在,导致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的交易成本的增加,而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将外部市场内部化,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一方面,由于中国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GE公司中间产品的进入面临着一系列的壁垒;另一方面,由于GE投资中国的相当多的一部分领域都是中国技术比较落后的领域,为避免其核心技术在外部市场上转让可能发生的产品外溢,GE选择在华直接投资设厂。GE将中间产品(主要是核心技术)在其相关行业的企
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代替外部市场,以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造成的损失,谋求企业整体利润的最大化。
(五)GE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看重区位优势
邓宁(J,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个核心理论组成的。GE选择中国进行直接投资,就是综合考虑了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国内市场广阔,外资政策优惠等区位优势而最终做出的选择。在GE中国的多领域经营中,对华直接投资的选址仍然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三个城市,体现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的区位选择。三个地区繁荣的经济水平,发达的金融市场,较高的消费者购买力,广阔的市场容量,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发达的工业基地体系,都成为GE投资的重要动因。
通用汽车(GM)在华设立的七家合资企业和两家独资子公司都位于上海,是源于上海固有的、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金融发达、开放程度极高,沪宁杭的重工业基地也为汽车制造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资源,上海发达的经济和高消费水平、长江流域的广阔腹地也为通用汽车的销售提供了潜在的市场容量。此外,还有中国低价格的劳动力,中国政府对幼稚产业的优惠和扶持,都成就了GM对华投资的重要战略选择。
(六)GE中国实行多元化经营
GE公司近百年来在华进行直接投资,而且经营领域涉及金融、工业、医疗、基础设施等较多方面,这样有利于降低对外直接投资的经营风险。我们可以看到,GE中国的很多业务领域都是有相关性的,或者存在着上下游产业链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公司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和规模效益的实现,为其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全球业务的夸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启示
(一)注重垄断优势的培养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其对外投资获利的根本条件,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必须注重核心技术研发,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实现规模经济优势,并加强完善的信息销售网络的建设,建立有效的营销渠道。此外,中国企业也应当在国际经营中注重本土化战略,使产品或者服务贴近东道国消费者的需求,并尽可能的与当地品牌形成差异化,实现企业特定优势。
(二)实现边际产业的转移
纺织、轻工、家电一直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这类产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企业不断壮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不断增强,但是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利润增长率也呈现下降的趋势。为延长其生命力,将其有选择地转移到该产业成本相对较低、正处于成长中的地区,不仅可以为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重新发挥对国内经济的积极作用。因此,我国的边际产业可以到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得到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三)建立国际化内部市场
当今的国际市场是不完全的,存在着市场交易费用,而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又过多地采用绿地投资的新建方式,与内部化方式相比有明显的局限性,也存在着更大的风险。因此,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应该更多地采用并购的方式,建立国际化的内部市场,实现跨国流动要素在企业内部的转移,来防止技术知识外溢,降低交易成本,并最终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注重区位选择
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瞄准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也应该积极进军发展中国家和一些不发达国家。区位的选择与产业的选择是相互关联的,我国的产业对一些国家的地区具有潜在的优势,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就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潜在市场。因此,东盟国家和其他周边国家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首选,其次独联体国家和波罗的海国家,非洲和拉美发展中国家也是我们对外投资的重要市场。在一国国内投资地点的选择上,对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应该选址在经济繁荣、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优惠的大中城市,以尽可能控制成本、降低风险,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五)实行多元化经营
跨国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同样可以选择相关性强的产业链进行联合投资,从持续经营的战略角度来构思业务组合,强化资源的关联管理,并不断进行优化。同时,在跨国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也应当考虑到因为跨国管理而带来的组织和管理成本,并尽可能减少资源配置的低效化和浪费。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张纪康:《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海平:OLI范式与跨国并购之动因,《国际经济合作》,2002年第5期,
彭秀文:从战略角度分析造成通用汽车公司现状的原因,《改革与开放》,2009年第5期。
篇8
关键词: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外并购;策略
中图分类号:F8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12-0004-05 收稿日期:2010-07-17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经营的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外汇储备目前居世界第1位,2009年出口贸易额列世界第1位。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并购,在全球范围生产和经营,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对本世纪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方式的实践进行分析。籍以揭示经验与不足,并作出理论与策略性探讨。
一、国际并购浪潮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
国际并购浪潮发端于19世纪末,一般认为到20世纪末共有5次并购浪潮:其并购主体主要是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它们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全球扩张(佟福全,1999)。第5次并购浪潮始于1994年,2000年并购量达到高峰,随后规模逐渐萎缩至2002年。2003年并购活动开始反弹,标志着第6次即2l世纪第一轮并购浪潮兴起,当年全球并购金额达1.30万亿美元,高于2002年1.20万亿美元的水平;2006年全球并购总额3.6万亿美元,超过2000年第5次并购浪潮的高点;2007年全球并购交易额达4.48万亿美元。比2006年再增长24%(咨询公司Thomson统计数据)。
美国次贷危机和随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第6次并购浪潮急骤降温,2007年上半年交易额为2.66万亿美元,下半年仅为1.83万亿美元,下半年比上半年减少31%;2008年全球并购交易额下降至2.8万亿美元,较2007年萎缩了31%:2009年全球并购交易总额仅为1.96万亿美元,较2008年下降30%,创2004年以来交易额新低(中国商务部网站)。我们预计在此次危机后,将发生新的一轮可持续数年的国际并购回升态势。
中国企业的海内外并购,是改革开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979年,北京友谊商业服务公司在东京与日本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合办的“京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建在国外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但1986年以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甚少,并购金额很小。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水平提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有加速发展态势(Boston Consulting Group,2006)。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保持活跃,与国际并购规模的收缩呈相反的逆势增长现象。2008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全年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比上年增长63.6%。截至2008年底。中国85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74个国家(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2000家,投资覆盖率为71.9%。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1839.7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2009年,中国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33亿美元,比上年又增长6.5%。近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从并购行业看,规模较大的并购多集中在石油、矿产、资源、家电、汽车和电子高科技行业。这延续了金融危机前的特点。截至2007年累计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最大,接下来依次是批零、金融、采矿、交通和制造业。这六大行业约占直接对外投资额的88%;近年的大型并购案更主要发生在矿产、金融、家电、计算机、汽车制造等行业。金融危机使传统制造和出口型企业受损,但汽车和金融业主要由国内需求支撑,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使其受益;而国外竞争对手则经营环境恶化,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良好机会。如北京太平洋世纪汽车收购美国通用NEXTEER全球转向与传动业务,使中国企业在汽车零部件业务领域实现了跨越式提升;中石油、中石化、中铝、五矿等能源化工类企业近年来发起的海外并购案,主要是为解决原材料和能源资源供应问题并控制上游成本。
从并购主体看,国有企业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截至2008年底,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中央企业和单位占81.3%(《200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金融危机使并购主体继续向国有企业集中,2007年到2009年第一季度的代表性并购事件中,典型案例有中国移动收购巴基斯坦通讯公司,中投参股黑石,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国家电网收购菲律宾国家电网26年经营权。中石油、中石化收购多个能源公司,五矿集团收购澳大利亚OZ Minerals等。
从并购场所看,我国对外投资多年内主要流向亚洲和拉丁美洲,但金融危机以来。并购的空间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和欧盟地区陷入困境的企业数量增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发达国家的进入门槛;而中国经济率先复苏,有利于中国企业加快拓展对外并购空间,扩大了对拉美、澳大利亚、中亚、南亚和加拿大等海外资源丰富地区的并购和投资规模。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分析
(一)宏观层面的动因
1、产业转移与升级的需要。我国目前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偏后阶段,产业结构升级成为消除经济增长障碍、缓解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金融危机发生后,由于全球整体经济环境恶化,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加剧。通过对外投资带动产业转移,可以缓解外贸依存度过高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
2、外汇储备合理运用的需要。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06年跃居世界第1位。2009年底达到23991.5亿美元,比2000底增长13.5倍。我们既要保障一定存量外汇储备以支持人民币汇率改革,又要用活用好外汇,使之增大效益。金融危机令美元贬值,中国外汇储备购买力显著下降。所以,在适当进行外国证券投资的同时,应该增加海外直接投资的份额。
3、加强资源战略性储备。中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煤炭储量和水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而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期。资源问题愈益成为限制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金融危机发生后,资源供给的数量压力和价格剧烈波动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稳步发展,加强战略性资源储备的需求迅速上升。
(二)微观层面的动因
1.打造民族品牌的需要。2008年《财富》评选的全球500强企业中,中国上榜企业36家(内地26家)。美国经济虽遭金融危机重创,上榜企业仍有153家。中国内地上榜企业中石化、国家电网、中石油、工商银行,中移动等皆为国有背景的大型企业,多属国内垄断性行业。而中国竞争性强的部分行业还处于世界的中低等水平。对于有国内垄断性优势的大企业,海外并购能够使其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强化全球影响力;对于中小企业,则能摆脱国内不利竞争地位,重新找准市场定位。对于国内竞争激烈的行业,海外并购有利于企业在获取技术、市场的同时,产生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民族品牌,改善行业无序竞争状况。
2、获取知识产权的需要。中国企业技术研发水平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部分关键性技术长期依赖进口;国内企业品牌大多影响力较弱,品牌附加值低,因此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主要动机之一就是获取国外成熟品牌或技术(周俊、薛求知,2008)。并购成熟品牌,一方面在接收品牌的同时接收了该品牌原有的消费群;另一方面有利于利用品牌辐射效应,提升企业旗下其他自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主要着眼获取成熟品牌;中国汽车行业企业的海外并购,主要着眼获得国外先进技术。
3、扩大市场的需要。企业进行海外并购能够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迅速进入被并购企业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如苏宁电器并购日本家电连锁企业LAOX公司,在日本开始国际化经营的第一步,一定程度上是为突破周内电器连锁巨头寡头垄断的市场,把国际市场作为企业扩张的必要空间。2009年底,苏宁宣布收购位列香港电器零售连锁前三甲的CiticallRetail Management Ltd,并计划在3年内实现50家店的网络布局,占据香港25%以上的市场份额。
4、整合产业链的需要。金融危机发生后,原材料成本风险和原材料进口的政治风险加大使行业利润分配向上游转移;中国企业为控制成本,将外部交易内部化以降低交易费用进行的跨国并购明显增多。在2009年的海外并购交易中,中国企业对石油天然气勘探与生产类标的的并购交易规模最大,总金额为718.45亿元;其次是对电力行业标的的并购,交易金额108.23亿元;再次是对煤炭与消费用燃料标的的并购,交易金额34.25亿元;这三大产业的并购占当年中国海外并购交易额2/3以上。
5、规避贸易壁垒的需要。发达国家一方面对于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与产品实行限制,另一方面又出于贸易保护主义而加剧了与中国的贸易摩擦。截至2008年,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连续3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经济陷入衰退,他们为缓解本国就业压力,平衡国际收支.明显加大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力度。在全球经济仍然不景气的情况下,为补偿出口损失,并购成为中国企业绕开贸易壁垒,寻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下段。
6、实现多样化经营的需要。通过并购海外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规避行业或单个市场的风险。稳定经营业绩;同时,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进入处于幼稚期和成长期的行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突破原所处行业和市场发展空间的局限,中国企业为实现多样化经营进行的海外并购案例有中国银行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等。但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东道国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近期单纯为实现多样化经营分散风险的并购案例有所减少。
三、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因素
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加强国际并购,一方面是发达国家许多拥有知名品牌的老牌公司陷入经营困境,市场估价大幅下跌;另一方面是快速成长别是受到国内资源和市场限制的中国企业则希望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寻找并购机会,实现企业成长的新突破。但金融危机前后中国企业的频繁出手,并未尽如人意;成功的例子有2010年青利汽车收购沃尔沃轿车和北京太平洋世纪汽车收购通用汽车NEXTEER全球转向与传动业务等;失败的则如平安高价收购富通股份巨亏和中铝收购力拓被违约等。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基本因素如下:
(一)海外政治因素 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和经济制度的差异,发达国家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海外经济活动采取特别谨慎的态度。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使中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威胁了西方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的控制地位,因此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容易受到被并购企业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抵制。其次。与某些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工厂地位以及全球市场份额中存在竞争和摩擦,也会对中国企业的海外许购造成一定障碍。近年中海油集团对尤尼科公司的收购案、五矿集团对诺兰达公司的收购案受挫,都与东道国的政治考量有关(高伟凯,王维,2008)。但中国政府积极的对外政策和金融危机期间各国政府促进经济恢复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又有利于克服对外并购的政治障碍;中国企业收购当地品牌、企业或者工厂,为当地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符合东道国政府利益。
(二)海外法律因素 各国法律一般对外资并购均有管制性规定,以防止垄断,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在海外并购中,大宗交易往往会遇到法律障碍。我国熟悉国外法律法规的专业性人才还较缺乏,行业协会和并购方面的专业组织不健全,为企业海外并购提供法律、财务等方面专门服务的组织较少,因此存在法律法规风险。典型案例有中化国际拟以5.6亿美元独资收购韩国仁川炼油公司,在签署排他性的谅解备忘录中,未增加附加条款以限制对方再提价,该公司最大债权人美国花旗银行在债权人会上提价至8.省略)
参考文献:
高伟凯,王维,2008,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政策性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9),
李俊,2009,我国制造业企业逆向跨国并购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5)
佟福全,1999,第五次并购浪潮[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
篇9
在世界经济中,国际直接投资是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概念的经济运作方式之一,且与国际贸易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从总体上看,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都在大幅度增加和日益扩大。但具体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究竟存在着何种关系,是具有互补性还是具有替代性?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还是相反?在加入WTO之后,我国政府和企业如何充分利用WTO的规则,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促进贸易出口的增长,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一分析。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理论解析
影响国际贸易增长的因素有许多,从理论上讲,仅就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而言,直接投资究竟是构成对贸易的替代,还是产生了对贸易的创造,这主要取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按照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从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三种类型:(1)自然资源导向型投资。在东道国寻求某种自然资源既是为了满足母国本国的需要,也可以向其他国家出口。因此,资源导向型的投资不仅扩大了母国自然资源的生产规模,而且也促进了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甚至还扩大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2)市场导向型投资。如细分起来还可以分为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和占领市场型投资。因此,在这种类型中,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后的初始阶段,因各种需求的存在,贸易是创造性的;当投资和生产形成一定规模时,“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结果势必会减少贸易的往来,因而具有贸易替代效应。但如果是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也许这种投资对贸易的间接促进会使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全面地分析,即使是前面所述的替代贸易时,在东道国进行市场导向型投资也可能会带来服务贸易方面新的需求。(3)生产要素导向型投资。这主要是指在东道国寻求低成本劳动力的投资。这种类型的投资,因国家之间比较优势而形成的国际分工,在初始乃至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中无疑是加大了贸易的发展,如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而进行的加工贸易。但因比较优势是动态而非静态的,这种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也要视具体情况而进行具体分析。
在理论上阐述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贸易的替代关系的还有佛农(Vernon.R),他在其著名的产品周期理论中,通过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模仿和扩散的动态分析,阐述了母国的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在新产品的第一阶段,产品在技术创新国国内的生产、销售主要以满足国内需要为主(也存在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接近的其他国家出口的可能性);但是,随着技术的成熟化,同时又面对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降低产品成本成为技术创新企业维持其海外市场占有率的必然要求,这时便出现了技术创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佛农认为,一般地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不会产生对母国出口的替代效应。但是,如果这种投资发生得过早,就有可能替代母国的出口。在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情况下,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贸易的替代影响将越来越明显。
总之,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即存在互补性,也具有相互替代性,这要根据母国(或跨国公司)投资的动机、类型和发展阶段而定。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实证检验
当我们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再来看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时,会发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存在一些异同。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将对这两类国家分别进行研究。
(一)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国外一些学者将对外直接投资与某些产业的实际出口联系起来进行了实证研究。如,伯格斯坦(Bergsten.C.F.)认为,在美国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中,那些对外直接投资程度较低的产业,其出口水平也较低;随着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提高,出口规模也相应上升;但是当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一定规模后,追加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促进效应就逐渐消失了。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既是互补关系也是竞争关系。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其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竞争(替代)也将不断加剧,因而海外子公司的生产将逐渐替代美国的出口。同时,学者们也有相反的发现,利普赛(Lipsey.R.E.)和威斯(Weiss.M.Y.)的研究表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美国的出口与美国海外子公司销售额都是高度正相关的,而且美国海外子公司的生产销售都部分替代了美国出口竞争伙伴中的发达国家企业的出口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除去个别的现象,较大规模的起步应从20世纪60年代算起,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亚洲的印度、韩国、新加坡、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是从那时起陆续向国外或境外进行直接投资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一些成员的投资方式也从贷款转向间接投资,再由间接投资转向直接投资。(注:宋亚非:《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而且由原来主要投资于邻近的国家和地区,逐步转向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世界级大企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1997年,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全球500强”的仅有22家,平均营业收益率为3.6%;而2000年入围企业增加到33家,平均营业收益率提高到5.2%,且高于“全球500强”4.7%的平均收益率(注:张金杰:《国际直接投资形势与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王洛林、余永定主编《2001-2002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对贸易的促进也有其特点。首先,小规模和特殊商品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优势。由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生产,资本劳动比率比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低许多,发展中国家东道国更愿意接受劳动密集型高的项目投资。即使是进行规模较大的生产性投资项目,与发达国家相比,作为母国的发展中国家也占据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同时,这种生产性投资也将给母国带来原料、设备的出口增加,因而具有很强的投资与贸易互补性。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侧重于扩大出口的市场销售战略。无论是为保护原有的出口市场,或是开辟新的市场,还是避开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多采取各种方式保障出口,在达到一定实力和经验积累后,逐步再向全球经营战略发展。
考察韩国的经济,其迅速发展得益于通过出口把国内产业与国际市场紧密连接的结果,从而使国际市场容量的不断增大,并对国内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1991年韩国全国经济学家联合会的一份《韩国制造业的国外投资经营成果调查表》(注:参见杜玲博士论文:《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经验与趋势》,2002年5月。)中,我们看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总的来讲与贸易联系较多,所占比重也较大。如开拓市场与回避进口限制两项都与贸易紧密相连,其之和所占比重在韩国整个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中达到35.7%。当然,从表中还可以看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因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北美洲和欧洲地区,开拓市场的动机比重最高,占到29.3%,比其他动机的比重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这是为适应当地区域化经济和确保新产品市场的结果;在拉丁美洲、大洋州地区,最高比重的动机为回避进口限制,占27.3%,也比其他动机高出10.4个百分点,这说明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此两个地区对贸易壁垒的突破动机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但具体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还有更进一步的动因分析。如李宏格(音译)(Lee,Honggue)对韩国电器行业的研究。电器是韩国最重要的制造业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电器生产国。李宏格指出,韩国电器行业在1989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比1979年增长了85%,显示出韩国在该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于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了顶峰——尽管与韩国电器产品的出口相比其投资的规模是非常有限的:1976-1992年间电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为5亿美元,而1992年电器产品的出口额却高达161亿美元。李宏格分析,韩国电器行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表现为维持和扩大出口的需要,即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那么,这种对外直接投资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韩国本身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所造成的压力,迫使电器行业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寻求廉价劳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主要是在亚洲地区);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在韩国扩大对欧美出口的同时,其电器产品也已成为反倾销的对象——这一点对我国在加入WTO之后,重新审视海外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是积极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一国的对外贸易乃至国际贸易;由于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不一,所以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的影响具有动态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已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它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经济运作方式。
三、中国海外投资发展与贸易的关系
为了论述的方便与国土概念上的准确,我们把以下涉及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称为“海外投资”。
(一)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比较准确的提法应该从1949年算起。但因那个时期的海外分支机构都是一些贸易企业,规模又非常小,一般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内。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海外投资的步伐越来越大。截至2001年年底,经外经贸部批准的企业就达6610家,中方海外投资总额已达83.5731亿美元,遍布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注:此海外投资的区域数字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1年)为准。)。
1.中国海外投资的区域分布。中国海外投资在全球的区域分布正逐步由集中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目前从投资的额度来看,集中化的表现还依然存在。截至2001年底,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数量在全球主要63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见表1。从基本格局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占28.99%,发达国家(欧洲、大洋州和北美)占27.99%,加上中国港澳地区33.46%的分布,大致呈现出各占1/3的态势,可以说是一个多元化的分布。具体的投资额度和比重见表1。
表1中国海外投资区域分布表(截至2001年底)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外经贸部《对外经济贸易简要统计》(2001)整理。
通过以国家和地区分布的形式进一步对投资额排序,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海外投资分布的集中化:即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使相邻国家(地区)和海外华侨聚集的国家(地区)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集中区域。至于在拉美地区和非洲投资额分布得较高,一般为投资行业的原因所致,这将在下面进一步阐述。
2.中国海外投资的行业分布。中国海外投资是从贸易型企业起步的。这些贸易型企业开始在海外做的商业性工作是为对外贸易企业提供信息、进行市场调查和客户联系服务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下,生产加工型企业有所增加。但总的来看,服务贸易型的投资行业特点仍十分突出。根据对外经贸部的统计,截至1999年,中国海外投资中服务贸易型企业,无论从企业数量上还是在投资额度上仍占绝大多数;生产加工型企业虽然在企业数量上增加较快,但在投资额度上还处于较小规模;而资源开发型企业在投资额度上比生产加工型企业还要大些。详见表2。
表2中国海外投资的行业与投资额分布(截至1999年底)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提供的数据整理。参见:外经贸部发展司:《中国的境外投资状况》,《国际贸易论坛》2000年第5期。
一般地,中国海外投资在发达国家的多为服务贸易型和研究开发型,即非生产性项目。服务贸易型企业的运作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国内企业的出口,以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在海外投资于研究开发型企业则是为了更有利地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以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则大多为资源开发型和生产加工型,即非贸易性项目。资源开发型的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国外开采条件较好或储量、品位较高的石油、矿产、林业、渔业等资源,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加工型投资,主要为转移国内长线产品的生产能力或发挥中国在技术、管理上的比较优势以占领当地的市场,同时带动相关材料、设备、零配件的出口。因此,这也是生产加工型的投资大多集中在亚洲、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原因。
(二)中国海外投资与贸易的互动
1.中国进行海外投资的动因。从外部条件上看,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进入生产、销售、采购的全球体系成为必然。中国既然已经实行了“引进来”的改革开放,也必然要实施“走出去”的对外开放,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资本、技术和人力等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上看,“走出去”到海外投资不仅是政府的政策号召,更主要的是国内企业自身发展的利益驱动和内在要求。如前所述,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许多动因,具体而言,中国海外投资的动因主要有如下五点:(1)寻求资源开发。中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率很低。在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源短缺对中国经济将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其中,开发的重点放在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对外能源投资,即对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此外,还有一般性资源(如:黑色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树林资源等)的开发。在海外投资开发资源,主要是为了保障我国资源长期、有效和稳定的供应。(2)扩大出口贸易。无论是从中国政府政策的角度,还是从企业投资的角度,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材料、机器设备、零部件的出口,甚至带动服务业的出口,都是目前进行对外投资最多的动机。在政府制定的有关海外投资政策中,着眼点基本上都是扩大出口,是与对外直接投资有关的贸易措施;综合对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动机调查,扩大出口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注:参见段云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与战略》,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版;谢康:《跨国公司与当代中国》,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版;鲁桐:《中国企业海外经营:对英国中资企业的实证研究》,载世界经济学会编《世界经济与中国:2000-2001年》,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开拓国外市场。在中国国内需求不足以及同类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积极开拓新的国外市场是企业利益驱动的内在动力所致,也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这与理论上阐述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之一——寻求市场型是相同的。(4)规避贸易壁垒。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上讲,规避贸易壁垒或突破贸易壁垒都是寻求市场型的一种动机。由于我国现已加入WTO,关税逐步下调后,规避各种贸易壁垒已成为扩大出口和占领国外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近年来,出口配额限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等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利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可谓是突破贸易壁垒的一个有效方式,也是对特殊贸易限制的一个反应。(5)获取高新技术。在海外投资是中国企业获取高新技术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的一些航天、航空、电子、生物化学和机械业的大型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渠道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少数中国企业还在国外投资建立了研究和开发机构,用最近的距离、最快的时间学习、研发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当然,这种类型的投资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但它将是最具潜力的海外投资。
2.中国海外投资对贸易的影响。如前所述,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上,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即存在互补关系也不乏替代关系,即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也有贸易替代效应。具体到中国的实际,由于投资行业的特点和投资区域的不同,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要视具体的投资行业和投资区域而定。首先,服务贸易型企业的投资,动机与目标非常明确,肯定是为扩大出口服务的,因此这类企业的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无疑是积极的;其次,资源开发型企业的海外投资,进口的资源都是我国相对成本低或战略的需要,同时还能带动设备、制成品(如钢材)、技术和劳务的出口,虽然会带来一定的进口贸易增长,但从整体上看对我国出口贸易还是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生产加工型企业的海外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情况较为复杂。我们将对生产加工型企业的海外投资做一个具体分析。(1)机械行业。机械行业中如汽车、摩托车零配件组装,家用电器中的CKD、SCD等,由于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要使用国内的零部件,在初期设备投资之后,后续的零部件就成为组装生产的必备条件。因此,从总体上看,机械行业在海外投资对我国出口的带动作用是持续且长期的。特别是大型家用电器,这是典型的加工组装型产品,根据外经贸部的有关统计,家电行业投资带动出口的系数比其他产品高达20-30倍。金城集团的案例也显示,摩托车产品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后,大幅度地带动了该集团的出口:1997年海外销售收入250万美元,带动出口近150万美元;1998年海外销售收入近600万美元,带动出口达400万美元(注:李钢主编:《“走出去”开放战略与案例研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年版。)。实证分析表明,机械行业由于技术与原材料、散件的高度结合,海外投资就可带来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2)轻工行业。严格地讲,轻工行业中也有属于机械行业的产品,区分出来的主要是体积较小的机械产品如自行车以及其他轻工产品。这类产品的特点是,体积较小,出口运费没有体积较大的机械产品高,与海外加工的生产成本比,在国内的生产成本更低,因此这类产品的海外投资与出口很可能出现替代关系。也就是说,在国内生产此类产品后出口更经济,就很少会有企业再到海外投资生产;即使在海外投资并形成规模生产,对国家的出口带动作用也不大。(3)纺织服装行业。纺织服装业的投资主要是规避贸易壁垒,由于根据多种纤维协议,在投资国的出口配额已经用尽时,如果东道国尚有未使用的配额,投资国便可以使用。中国在纺织品领域受欧美出口配额的限制非常严重,因此不少的纺织服装企业到海外投资主要动机都是为了突破配额的壁垒,在海外寻求更广阔的市场。这种类型的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也要视情况而定:一次性投资建厂可以带动国内纺织机械的出口,但对出口贸易没有持续的带动作用;使用国内材料多的,可以促进国内原材料、面料的出口,但有原产地规定比例的国家对此也有一定的限制;在有的国家(地区)可以享有免配额、免关税的优惠,则可以大大提高我国产品出口或向第三国出口。因此,纺织服装行业在海外的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扩大还是替代,兼而有之,目前尚未找到实证数据。
四、结论
1.综合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理论,回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中的发展,以及中国海外投资与贸易的现状与特点,论述了中国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们进一步证实了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既存在互补又存在替代关系、中国的海外投资既有贸易创造效应又有贸易替代效应的理论。有意义的是这些互补和替代关系,或称贸易创造和贸易替代效应,在不同的投资领域、投资行业、不同的投资区域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是有所差异的。
篇10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占款;消费价格指数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12-0057-03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流动性过剩,简单说来就是货币当局发行货币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方面,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长的速度远快于贷款增长的速度。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我国所面临的经济过热和轻度通货膨胀等现象都与之有密切关系。流动性过剩的不断扩大,将会加剧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所以如何规避流动性过剩给我国带来的潜在风险成为当务之急。
近年来,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于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了研究。朱庆(2006)、连建辉、翁洪琴(2006)针对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做出了分析;李平(2006)具体分析了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危害与治理;何自云、周世锋、连玮(2005)则研究了流动性过剩的根源,他们得出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如下:第一,我国国际收支,特别是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结果;第二,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大量外来资本不断涌入;第三,各地投资增长过快,吸引FDI势头不减;第四,银行储蓄持续增加,社会贷款有效需求的相对不足。但是上述的研究,没有对如何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提出明确和具体的观点,其主要是从国内的角度来探讨如何通过宏观调控来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本文将从开放经济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来说明积极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是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对现阶段中国如何发展对外投资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可应对我国外汇占款的不断增加
大多数观点都认为,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同时顺差,使得资本流入数量远大于资本流出数量,从而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在15年左右的时间里增长了近69倍(从1992年的194.43亿美元到2007年6月份的13326.25亿美元)。而外汇储备的不断攀升,直接造成了外汇占款的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央行货币的发行量也大大增加,最终造成货币的长期超额供给,导致流动性过剩。以下图表反映了2006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变化与货币准货币(M2)变化情况:
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外汇储备和M:在近年来仍然处于持续增长状态。所以如果能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减少因外汇占款而增加的货币发行量,自然可以帮助解决我国现存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相对于其他的策略,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显然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企业或机构以自有外汇投资,或者用人民币购汇进行对外投资,都可以达到平衡国际收支,减轻外汇占款的压力,从源头上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目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确实可以转化为庞大的流量优势,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基础。
(二)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平衡外资涌入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就一直处于持续升值状态。而自2007年5月18日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波动幅度的加大使得人民币极有可能在今后加速升值。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客观存在,使得大量的外来资本进入中国投资到股票、房地产市场,以期待能寻找到无风险的“套利”机会。而且在人民币大幅升值的预期已经形成的前提下,目前的小幅升值一般会看成大幅升值的前奏,人民币升值的投机性将加重,热钱流入的速度和流入量将增加,进而使流动性过剩问题愈演愈烈。
限制外来热钱的流入,仅仅依靠政府的管理和调控是不够的。而且我们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对所有外来资本进行严格地限制,毕竟国内众多产业(如房地产业)一旦失去外来资本的支持将会面临资金断裂的风险,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所以我们应该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将国内部分富余的资金转移到国际市场当中。一方面,可以缓解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之间长期存在的严重失衡(见表1:我国直接投资总额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总额之比仅为1:0.09);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优势,将资本投入国际市场,寻找更多保值增值的机会。
(三)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弥补我国内需不足的局面
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除了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以外,还需要采用其他的经济措施加以辅助。其中,通过增加消费来扩大内需,是缓解流动性过剩的治本之策。然而在目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上涨(见表2)的情况下,货币购买力下降,居民的日常消费能力将受到约束,进而导致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得不到拓展。
因此在当前的一段时期内,仅仅通过拉动内需来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不一定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需要借助国外市场的力量来化解国内富余的资金。况且近年来,我国国内投资的持续增加以及生产盲目的外延性扩张导致了中国现阶段生产能力相对过剩问题的存在。所以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既可以向国外转移部分富余资金,又可以转移部分富余的生产能力,最终实现我国产品市场的供需均衡,弥补我国内需不足的现状,进而缓解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相对于其他政策的优势
央行2007年以来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票据,以及使用提高利率等价格工具来治理流动性过剩。虽然这些政策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但是归根结底都是试图在中国国内消化掉过剩的流动性,而不能改变国际贸易、资本进出等与外部相关的因素,所以最终只能是被动地“吸纳和疏导”,而不能从源头上截住流动性流入。相比较而言,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就具有上述政策所不具备的优势,它可以改变现存的经济贸易结构,最为关键的是: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有效地阻断贸易顺差与货币发行的连动性,让中国的外汇储备通过合理化的手段走出去,进而从源头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综上所述,积极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确实是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减少因贸易顺差,以及外来资本流入等原因增加的外汇占款,进而达到减少货币发行,缓解流动性过剩的目的。然而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是瞬息万变的,中国的
资本走出国门也面临着众多的风险,因此,当前选择正确的对外投资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形势下应怎样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一)在投资方式上,应主要稳步发展跨国并购
由于并购对于投资者有着许多有利的方面,例如降低成本,获得现成的生产能力、技术和品牌,迅速生产产品等等。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收购兼并东道国企业已成为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跨国并购日益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选择。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企业通过并购方式对外投资额仅仅是2亿美元,但到2005年这一数据就已经达到了65亿美元。中国企业如果想快速融入国际市场,并能迅速成为所在具体产业的巨头,并购显然是最好的策略。然而中国的海外并购必须建立在务实审慎的基础之上,虽然我们发展对外投资的目的很明确,如获得境外不可再生资源,获取中国企业所不具备的核心技术,以及获取国际品牌与销售渠道并创建世界级企业等,但是这些发展战略未必都符合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国家利益。一旦并购触及东道国的核心利益,对外投资通常都会以失败告终,例如中海油竟购优尼科,海尔竞购美国家电巨头美泰等。所以当前中国的并购进程应该稳步进行,当务之急是注重并购的成功率,进而积少成多,这样才能逐步培育出自身的垄断优势。
(二)立足长远,中国的对外投资地区以及对外投资主体需进一步多元化
数据来源:2003年、2004年、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非金融部分)
很明显,我国对外投资区域相对集中,港澳地区以及美欧依然是重点,其主要原因应该归于这些区域良好的投资环境。而非洲比较动荡的政治环境使得中国近年来对其投资增长缓慢。除了考虑到规避政治风险外,中国对外投资区域的选择还必须考虑到投资地的自然资源及相关的基础设施、政府政策、物质和劳动成本等要素。总之,应该选择投资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而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应该采取由近及远的策略,优先考虑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所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中国当前的对外投资应该立足于亚洲,并稳健地向其他市场拓展,逐步实现投资区域的多元化。
在对外投资地区多元化的同时,我国对外投资主体也应该进一步地向多元化发展。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境内主体分布如表4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到,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仍是国有企业,占到全国对外直接投资的5成左右;其次才是民营企业。这是因为中国国企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都有政府的行政扶持作为支撑。长期以来,国家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审批政策、外汇管制、金融政策及保护机制等方面都向国有企业倾斜。但是很多国有企业都缺乏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风险意识不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限,致使近年来因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中航油、国储铜等一连串危机事件的相继发生)。所以立足长远,我国对外投资的主体不应该仅仅是由政府支持的国企担当主力,在产权、机制、成本、经营理念等方面占有明显内生优势的民营企业也应该成为未来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力量。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