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典音乐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于古典音乐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于古典音乐的理解

篇1

一.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广义上就是已经进行长时间传承和传播具有持久价值的音乐艺术形式,其主要是相对通俗音乐和轻音乐提出的。一般情况下对古典音乐的内涵进行解读,发现其是一种高度关注音乐艺术价值取向和人生意义的音乐形式。在古典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其更追求音乐艺术的语言表现形式、艺术表现手法以及音乐技巧方面的创新,在具体音乐艺术的呈现形态方面具有复杂性和技术性的特征,不仅要求听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对音乐艺术的良好感知,还希望听众能够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能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审美经验。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由于一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艺术教育,造成大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不够深刻,在欣赏古典音乐时也难以感受到其艺术美感,因此对古典音乐的接受度偏低,甚至部分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存在抵触心理。所以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古典音乐艺术的发展需求开展古典音乐艺术教学,有效促进大学生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程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现状

针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情况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艺术的程度存在普遍偏低的问题,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产生了相应的不良影响。结合相关调查数据看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现状,发现集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程度不平衡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不同专业的高校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科学生一般接受程度偏高,理科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认同感则有所不足[1]。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欣赏古典音乐时无法理解古典音乐,也不能产生良好的艺术审美感受,造成学生的欣赏体验感严重不足,打消了学生学习和接受古典音乐知识的积极性。

(二)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主动性不足

一般情况下如果学生喜欢古典音乐并愿意接受古典音乐,就会自觉搜集一些古典音乐加以欣赏,并有意识的从多渠道获取相关音乐素材,尽量创造更多学习古典音乐的机会。但是由于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同感偏低,对古典音乐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大学生一般不会主动获取古典音乐方面的知识和素材,学习古典音乐的过程中出现了被动学习和被动接受的情况,会影响古典音乐接受效果。

(三)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目的不够明确

科学合理的设置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但是综合分析当前大学生学习和接受古典音乐的情况,发现存在的明显问题是教师没有为学生设置明确的目标,学生学习和接受古典音乐的目的不够明确,甚至部分学生学习古典音乐主要是为了附庸风雅、随波逐流,亦或是为了完成学业,学习古典音乐的目标引导性严重不足,会制约大学生学习古典音乐过程中对古典音乐艺术的认同感,不利于大学生对古典音乐接受程度的逐步提升[2]。

三.有效提高大学生对古典音乐接受程度的建议

在明确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古典音乐接受现状的情况下,为了能够促进古典音乐教育作用的发挥,奠定大学生培养工作的基础,新时期在指导大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指导,改善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识情况,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古典音乐方面的知识,为古典音乐教育的落实和大学生广泛接受古典音乐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分析,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要想循序渐进的提高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接受程度,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系统的解读。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

从当前大学生古典音乐接受情况的调查研究能够看出,目前大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无法对古典音乐艺术形成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听不懂”古典音乐,也难以感受到古典音乐的艺术美感[3]。针对这一情况,部分教育研究人员提出古典音乐教学应该转变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文学化和美术画的倾向,避免使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古典音乐的内容。换言之,音乐教师应该明确认识到,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不能将使用语言文字表述音乐作为标准,而是应该认识到音乐艺术所塑造的形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在教育实践中要求学生“听懂”古典音乐并使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做法是错误的。所以,在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在欣赏音乐时能够体悟和感受到古典音乐旋律的形式美,在高低起伏的音乐中获得情感共鸣,进而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体验感。如此,学生在欣赏古典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古典音乐的艺术美感,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同感必然会明显的增强,其接受古典音乐的程度也会有所提升。

(二)开设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提升学生文化艺术接受能力的重要课程,高校针对学生古典音乐接受程度偏低的情况,应该有针对性的开设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对学生实施相应的公共艺术教育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参与艺术选修课程的机会,有效对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加以强化。在开设专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后,为了保障课程教学作用的系统发挥,还应该注意加强对课程的管理,从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到课程考核评价,都应该按照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并且?e极选择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音乐教师对学生实施古典音乐教育,增强古典音乐教育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基于公共艺术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主动参与到古典音乐课程的学习方面,增强对古典音乐的接受程度,为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的培养奠定基础[4]。

(三)积极组件丰富多彩的学生艺术社团

在学生艺术社团中宣传古典音乐并组织学生加强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和接受也是提高学生接受程度的重要方法。在高校针对本校学生开展音乐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古典音乐接受需求适当的开设管弦乐团、合唱乐团等,并将古典音乐艺术作为核心组织学生参与排练和演出活动,借助古典音乐艺术活动对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加以丰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5]。同时,在艺术社团中,结合教师的指导也可以有意识的让社团中的学生加强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和了解,并适当的组织学生结合现代音乐艺术理念对古典音乐进行合理的应用,创编新的音乐艺术形式。如此,高校大学生就能够形成对古典音乐文化的深入认识和理解,拉近学生与古典音乐艺术的距离,增强学生自主接受和自主学习古典音乐方面知识的意识。

(四)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篇2

有效的音乐欣赏方式是充分理解所体验的音乐作品的前提条件。所以面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和欣赏者不同的目的应该相应有侧重地采取不同类型的(一种或几种)音乐欣赏方式,以期获得最佳的欣赏效果。从当前专业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实际和教材编排的情况来看,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曲目比例偏多,而现代音乐的欣赏曲目比例过低,造成了学生音乐欣赏知识结构和审美体验的不平衡、不完善,历史经典和旧传统与当代名作和新观念之间出现了断裂和分离。由于了解和欣赏的少,以至于学生在面对这类作品的时候出现了晕眩和困惑的感觉,在体验的同时却不能理解。

由于许多现代音乐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涵量相对于古典音乐来说大大降低,所以许多的音乐欣赏者在面对现代音乐时或是采取了慎重的回避态度――“袖耳旁观”;或是采取了极端的批判态度――彻底否定。这些做法实际上都是拒绝进入现代音乐世界的表现,而那些愿意进入现代音乐世界的欣赏者也因欣赏方式的不得当而未能深入体验和理解作品。所以本文在上述的六种一般的音乐欣赏方式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套具体可行的关于现代音乐欣赏的操作方式,以期为现代音乐欣赏的教学提供一套程式化操作的方法。

要获得充分的音乐审美体验和形成对音乐作品的正确理解与把握,没有欣赏主体的积极投入是不可能的,这应被视为是音乐欣赏的前提条件,无论欣赏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皆是如此。之所以在这里做出强调,是因为在现代音乐的欣赏过程中,欣赏者进入音乐作品的世界(包括音响世界和音乐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代音乐的音响形态和音乐理念异于传统,在人们审美的耳朵习惯了古典音乐的感觉之后,现代音乐往往在音响形式上给人以怪异、荒诞的感觉,让人无从去捉摸潜藏在这些毫无美感的音响形式下的深度表现理念,由此而产生的听觉排斥也就成为了现代音乐欣赏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现代音乐欣赏难以进入的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音乐主要作为一种听觉的艺术,是需要欣赏者投入充分的听觉热情去感受的,所以对于现代音乐欣赏者而言,欣赏者首先要排除主观成见,将现代音乐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文化现象去感受,这种感性的体验将形成一种初步的认识,为尔后的音乐理解奠定必要的感性体验的基础。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面对现代音乐作品充分敞开听觉的同时,还要融合丰富的想象力于其中,通过充分的情感体验去探求音乐的意义。想象力是艺术实践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音乐欣赏来说同样如此,其重要性不低于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因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对未知作品意义的“读解”过程。由于音乐艺术的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使得这种“读解”过程显得十分困难。只有在音响感知的直觉基础上充分想象,才能够在把握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的基础上去推论出音乐作品的意义。

除了欣赏者以一种比较积极的听觉状态面对作品以外,对于有关现代音乐的一些背景知识的了解也是充分理解作品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对于这些背景知识应该从以下的三个方面把握:

第一,基于社会环境方面的时代特征的感受。我们知道,任何的艺术作品都会带有时代影响的烙印,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充满着时代特征的。现代音乐作品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它本身必然会受到时代精神的深刻影响。20世纪以来的现代音乐作品之所以会和之前的传统音乐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异(包括形态差异和表现内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因为20世纪人类的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所致。

20世纪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世纪,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大灾难的世纪。一方面,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超过了以往各个历史时期的总合,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使得人类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存环境的改变使得人们的情感心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样也就导致了作曲家的创作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音乐作品的创作成为了表达某种观念、思想甚至于哲学的载体,这样,作曲家不再关注音响的审美价值涵量,而专注于音乐意义的理性价值涵量,同时充分扩大音乐音响的区域范围,做出了一种音响形式新奇、音乐表现深奥的作品,由此因为它不再以听众为根本而导致了现代音乐作品缺少听众;因为它不再以表现美感为中心而导致了现代音乐作品美感的缺失。另一方面,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的地区局部战争。这些战争对于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毁灭性破坏是以往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战争都无法比拟的。战争造成了经济萧条、生产破坏、社会混乱等等,但更为严重的恐怕还是人类精神领域中所产生的信仰危机。人生价值的丧失造成了人性的扭曲,诸如恐惧、忧郁、压抑、不安和紧张等心理状况常出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人的异化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一切都必将反映到艺术创作中。比如勋伯格的《一个华沙的幸运者》,和诺诺的《飘零之歌》这类的作品,若没有对于时代特征的认识与感受是很难理解它们的。

第二,基于形式层面对于作曲家创作技法的了解。作曲技法是音乐创作的基础,是作曲家音乐表现意图的一种选择性载体,所以对于作品技法的了解将会有助于我们进入作品的形式世界,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音乐表现。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即使对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者而言也并不容易,因为他们往往接受的是关于传统古典音乐的作曲学习和训练,所以在此特别提出这一点。

我们知道,现代作曲技术的出现本身是和作曲家新的表现意图联系在一起的,作曲家往往在表现要求上异于传统,如表现人的潜意识心理,如勋伯格的《期待》:表现某种生命状态;如凯奇的《芳塔娜混合曲》:表现一种灾难所带来的人的精神扭曲;如潘德雷茨基的《广岛受难者的哀歌》。诸如此类新的表现要求必然导致对于传统作曲技法手段的更新。20世纪的许多作曲家都自有一套独特的音响结构方式,在现代音乐的欣赏过程中,需要对这些作曲技法做一些初步的了解,以理性的方式从形式层面解读音乐作品。20世纪的新音乐已经成为了一种“专家音乐”,作曲技术层面的选择趋于高度的理性化,作品的音响结构体系本身就可能在表达着某种智慧。所以欣赏现代音乐也要从了解作品的外部形式结构入手,比如对中国作曲家赵小生的《太极》这一秩序井然的音响世界的欣赏和理解必须要从作曲技术层面做起。

第三,基于内容层面的对作曲家音乐创作的美学思想的把握。这一点是进入现代音乐欣赏最为重要的一步,因为作曲家所创作出的作品本身就是某种音乐表现思想的结果。下面主要从现代音乐与古典音乐在审美意识层面上的差异来大略地谈一下现代音乐所依据的美学思想。

20世纪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取得巨大进步、社会变革加速发展、社会生活产生剧烈动荡的一个世纪,这一切使得人们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传统价值的否定、对于传统思维的背离成为了这一时期的思想潮流,反映到艺术领域内,就有诸如意识流、达达主义、表现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艺术思想流派,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艺术的创作。而现代音乐正是产生在这些现代艺术的理念基础上,可以说,现代音乐创作的美学意识是对于传统音乐的全方位的背离和反叛。

古典音乐的审美意识是以观审美好、美妙、美丽来进行的,它要求音乐作品的旋律符合人们歌唱声调的纯性美,节奏充满着律动感,曲式结构原则表现为对称、均衡,这一切都与人们的生活状况紧密相连,古典音乐的一切表现都反映为美好的,如:爱情、亲情、和平、歌颂英雄之类的主题常出现古典音乐的作品中,总之,古典音乐把哲理性与抒情性的统一,协调发展到了一种最为完美的境界。

现代音乐是传统的古典音乐发展到现代的一种必然。因为传统的古典音乐在发展到其高峰以后,自身也需要变革以获取新的发展动力。从审美的角度来说,现代音乐不再着力表现美,而是着力去表现丑、战争、灾难等一些反方面的价值和事物,因为作曲家认为现实就是如此。现代音乐了传统古典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曲式诸原则,以噪音取代乐音,以声响代替音响,以理性取代感性,比如把非歌唱性的人声加入音乐作品中,把表演性的方式加入到音乐表现的过程中等等,诸如此类的做法在现代音乐的创作中很常见,这一切做法实际上导致了现代音乐走向了其本质的对立面。

中国当代作曲家贾达群教授认为,音乐的作用有两个方面,即承载情感和表达智慧。如果说古典音乐更多的是将音乐用于承载情感的话,那么现代音乐则更多的在表达着作曲家的智慧,这样一种事实说明,现代音乐与古典音乐在审美意识上存在着必然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就最终导致了一部分现代音乐走向了一条非音乐的道路。

篇3

课题:在大学的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对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不同态度

形式:问卷调查封闭式,半封闭和开放式问卷相结合

现状:传统的音乐教学内容已经很不受学生欢迎,流行音乐以其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引领时代潮流而占据了学生音乐生活空间.

目的:为了能够更好的使大学音乐欣赏课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结合起来,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来调整课程的设置,使得音乐欣赏课真的能够学有所用。

研究背景:现在随着大众传播媒体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音乐的欣赏与消费比以往的任何时代都更加迅速、有效和广泛。在最近的几年里,大大小小的演唱会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音乐排行榜、演唱会、歌友会等等音乐有关的名词对于大多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孙燕姿、周杰伦、等歌手以及音乐团体更是耳熟能详,对于古典音乐喜爱的人就越来越少了,但是在我们的大学的音乐欣赏课中对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欣赏还是占有大部分,所以很多学生慢慢的已经不喜欢上音乐欣赏课了,为了了解学生们的喜好,并且更加准确的定位上课的内容,所以我决定做这个问卷调查应有目的地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使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环境结合起来,形成合理、有效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模式.

音乐教育在大学课堂中的重要性:音乐教学在艺术教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完美人格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音乐欣赏课是最受大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在欣赏内容的选择上,大多数学生选择流行歌曲,而选择交响乐、艺术歌曲和民族音乐等欣赏内容的学生则较少.

三、调查时间,地点,对象:

1调查教师情况:谢惠迎,女 大学本科毕业,教学内容:音乐欣赏,文艺指导

2时间:2007年 9月

3地点:北京兴华大学(借助朋友的学校做的此项调查)

4对象:学生100名,平均年龄21岁

四、调查方法:

为了使我们的调查更具代表性,调查数据更具说服力,我们以不记名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校园问卷调查,派发问卷100份,收回问卷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问卷中男学生54名,女学生46名。

五、调查问卷:

1.你喜欢音乐吗?(a 100%)

a喜欢b 不喜欢

2.你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a 80%)

a流行b 怀旧c古典d戏剧

3.你认为大学中应该开音乐欣赏课程吗?

(a 92%)a是b否

4.音乐对你的影响大吗?(b 76%)

a大b一般c没感觉

5.你会选择在什么时候听音乐?(e 64%)

a心情好的时候b心情不好的时候

c 睡觉前d吃饭时e 都有

6.音乐能变你的心情吗?(a 87%)

a能b不能

7.如果音乐欣赏课程完全是古典是否能接受(b 100%)a会b不会

8.如果音乐欣赏课程完全是流行歌曲是否能接受?(a100%)

a能b不能

9.你是否会选择到ktv唱歌释放心情?

(b 73%)a会b不会

10.如果让学生选择在音乐欣赏课上

(b 90%)a古典 b流行

六.实验过程:把问卷发给100名大学生,这100名大学生中有学音乐的,也有学其他学科的,但是都上音乐欣赏课程。让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内做出这些问题,并且放一些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分别让他们欣赏,并同时写下听后的体会。其中百分之六十三的学生都不喜欢古典音乐并且听不懂。还有百分之七的同学说还可以,能接受。剩下就是能听懂的。但是对于流行音乐就出现了相反的状况。喜欢流行音乐的同学占了百分之九十。

七.调查分析: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通俗歌曲和现代流行音乐有偏爱。

八.调查结果:

转贴于

在调查结束后让每个同学写了一个个人体会其中:

甲: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认真的去听古典音乐,以前上课的时候老师放也没好好听过,通过今天的问卷和试听,我还渐渐的喜欢上古典音乐了。

乙:我喜欢流行音乐,既能听懂娱乐性很强。

丙: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都可以

丁:我是学音乐的,古典音乐听得多一些,但是有一些理解的不够,在音乐欣赏课上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可以更好的去听老师讲。

篇4

【关键词】古典音乐;通俗音乐;音乐文化;受众群体

音乐文化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进化、成熟而逐渐发展、丰富、复杂起来,多年来,音乐界一直存在着对“古典音乐”与“通俗音乐”之间审美价值大小的议论。《是谁杀了严肃音乐》一书的出版,则又一次引起了大家关于严肃音乐当前面临市场危机这一问题的关注。许多音乐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和评论,贬多褒少。占典音乐遭遇冷脸,取而代之通俗音乐充斥市场。许多人认为这是音乐审美的退化现象,是商业化效应产生的不良市场导向。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历史浏流演变的必然趋势,是音乐形式上去繁存简的一种选择。然而,大量推崇“通俗音乐”的言论往住并不是建立在冷静与坚实的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只看到人众审美转变中的片面影响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来审视这一现象,从原理上阐明审美价值的判断依据、分析得到大众普遍认同的价值判断倾向,不应简单地灌以孰好孰坏。

一、对古典音乐概念的梳理

“古典音乐”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与“通俗音乐”(即“流行音乐”与“轻音乐”的统称)相区分被提出来的。Classical一词在英文中有“古典的、正统派的、古典文学的”之意。一般所说的古典音乐,即是特指西洋古典音乐,它是一种音乐类别的名称。对于其时代范围的界定一直有着若干不同的说法。狭义的解释是,把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20年代,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 的作品特指为“Classical Music” 。广义的解释则是,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直到后来的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印象主义直至19世纪术20世纪初出现的现代乐派,甚至包括所有的非纯粹娱乐性质的现代专业音乐,统称为 “Classical Music” 。古典音乐另外常用的解释是指那些从巴洛克时期(]600一]750)开始一直到20世纪早期,在欧洲文化传统背景下创作的音乐。它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族音乐。很多古典音乐来自早期为宗教仪式庆典而写的音乐。

然而在日常语义的理解中,这个概念的所指,却与使用者的实际所指有差异。作为与“通俗音乐”相对的音乐类别的概念,通常也有人用“严肃音乐” 、“古典音乐” 、“经典音乐”来称呼它。但是“高雅” 、“严肃”、“古典” 、“经典,这四个概念中的每个概念都不能涵盖人们实际上所指的这个音乐类别的全部作品。因为,在这个音乐类别中,既有“高雅”概念本身所不能包含的粗野、阴郁、邪恶、凶险、刺激、恐怖、滑稽、可笑……也有“严肃”二字本身所没有传达出来的轻松、明快、温柔、甜蜜、清新、秀丽……还包括“古典” 、“经典”二词所限定的时问范围之外的优秀的现代与当代音乐作品。但是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还是用加了引号的“古典音乐”一词来称谓我们实际所指的音乐类别。

古典音乐创作本身在结构上力求平衡,在形式上力求严谨完整,旋律上力求优美,思想内涵意图表现得丰富而深邃。演奏过程也很有讲究,演出中,乐团成员西装革领,行为端庄。音乐厅格调高贵典雅,气氛肃穆。同样,听众也是行为得体,很少在场中喧哗吵闹,而是充分尊重演出者,安静悉心聆听。正因如此,古典音乐又被人们称为“严肃音乐”或“高雅音乐”。

现在的所指古典音乐包括各种传统经典音乐和一切专业作曲家用传统或现代作曲手法所创作的音乐,外延更加广阔。它的传承是以学院式的严格训练来实现的,严肃音乐家总是力图在作品中最充分地展示个性,诠释深刻的命题,追求音乐技巧的创新和完美。因此,严肃音乐作为一种 “精英文化” ,它的创作者、演奏者、欣赏者 (特别是前二者) 都必须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音乐专业修养,听众要想充分地、深入地领受其意,也要求具备读懂复杂音乐语汇的能力,常常也需要一定的音乐美育熏陶。因此,从这层意义上来讲,称这种音乐为“学院音乐”更为合理。

古典音乐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印象就是“严肃深奥”。与大多数通俗音乐相比,从某种角度来看,“学院音“的确显得难以亲近、晦涩难懂。这些特点也生就了其“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地位。

二.对通俗音乐概念的界定

人类社会的音乐艺术是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活可以追溯到远古。“通俗音乐”的创作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尤其以爱情歌曲居多,当然也不乏描写亲情、友情、思乡之情以及理想、伦理、道德的种种内容。作为一个专有名词,“通俗音乐”据称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欧洲的报刊上。二战以后,通俗音乐以它独特的手法和较自由的风格风靡世界各地。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以及大陆同港、澳、台之间的往来深入,电声乐器的出现和现代先进的电视、网络传媒更使通俗音乐以其独具特色的风格远航,走入千家万户。从形态结构上看:它往往形态较为简单,音高使用不多,且多在人类最容易听的音区范围内:音乐的发展变化较少,没有很多的转调,特别是缺少频繁快速的离调;节奏相对单纯,大量的作品存在着循环重复的机械性节奏型:力度变化不很复杂,力度的幅度小,较少极端力度的对比变化:音响结构的层次少,未经训练的一般听者,也能够很清晰地分辫出来旋律与伴奏的层次。现在,我们已很难将通俗音乐从其他音乐中分割出去,它与其他音乐之间互相渗透、融合,组合成一个五彩纷呈的音乐世界,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式。故此,用“大众的音乐”可以概括和形容当前的通俗音乐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

通俗音乐中很大一部分由通俗歌曲构成,结构大多比较短小精练,许多作品富于即兴性,在旋律上力求易记易唱,音域不宽,内容贴近生活,因此传唱很快。通俗音乐的演出,十分强调群众性,常常带有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与学院音乐比起来没有那么拘束,听众很容易参与进来。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和现代化的电子科技手段相结合。在很多大型演出中,灯光、美术、服装、舞蹈、音响、建筑、特技等的综合运用,往往使得演出既具有听觉上的感染,也具有其他感官上的震撼效果,演出形式也可谓是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三.受众群体音乐文化的价值取向

受众群体既是接受音乐的人民大众,大众音乐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复杂的社会

心理问题。由于人的审美能力总是从头培养的,因此,从个体审美能力发展进程的分布来看,总是能力越高,人群越小,相应的,从总体上看,越是复杂的艺术作品其受众群体也就越小。

通俗音乐在中国的流行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结束后,长期被束缚了的音乐方面的创造力,同其他文化一样,终于解放了出来,原来封闭已久的大门,向I廿界敞开,而音乐创作更像是一块吸收营养的海绵,在中国的大地上急速膨胀开来。涌进的不仅有来自欧美的占典音乐,更有欧美流行音乐,在这样的影响下,产生了一大批新兴的通俗音乐势力,涌现出了数不胜数的最能代表人们心声、贴近群众生活的流行音乐作品,并且不断有爱好者加入其中,乐此不疲。

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努力寻求一种解脱和发泄便融入了音乐创作者真实的情感元素,构成了适合群众口味的音乐新领域。这样的音乐往往具备听觉的感官美的特征,对听众的听觉耐受性与注意力的专注程度要求很低。由于不要求听者有较高的听知觉把握能力,因此它容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特别是听觉经验不是很多的人。由于听觉经验与年龄有很大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年轻人更多地喜欢这样的音乐:反之,这个群体也就拄往不喜欢对他们的听觉来说“古典音乐”中比较复杂的作品。

通俗音乐的创作和演出从一开始就是带有商业性质的,往往以市场趋势为导向,以大众的欣赏喜好为风向航标,打破了原来古典音乐听众局限于狭小范围的情况。可见,通俗音乐的发展是以特定的社会状况和社会中多数民众的普遍心理状态为背景的,也是作为人们表达生活中细微的或者敏感的情绪变化的一种手段生存下来,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因此,通俗音乐在音乐中的地位是历史、社会、人类赋予的,是顺应时展潮流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敌视视它的存在,反之,我们应该庆幸音乐在发展到完美得无以复加的古典主义音乐之后,还有这么多形式多样手段多元的道路可供选择。

四.古典音乐与通俗音乐的契合

不论古典严肃音乐还是通俗流行音乐,二者都源于生活,都是时代和生活的产儿,没有可以脱离社会背景而孤立出现的音乐作品。两种音乐形式,无所谓高低贵贱之分,二者之间无不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古典音乐可能反映一些所谓的重大历史题材,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民间大众生活的反映,如施特劳斯的圆舞曲系列。通俗音乐中也不乏大量反映历史事件时代精神的严肃内容。如歌颂党和国家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迎的《七子之歌》等。古典音乐在巴洛克时期运用通奏低音的演奏形式,在旋律下方标记数字,演奏者可以根据喜好以及和声要求即兴演奏,这样便形式多种多样。到了后来,音符以固定的形式记录下来,于是演奏也按照乐谱固定进行。即便是这样,古典音乐中但还是有许多供演奏演唱者炫耀技术、自主发挥的华彩乐段部分。与现在的很多通俗音乐中演奏过演唱者的自由发挥很相似。

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家也在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音乐家不会单纯只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进行创作,而将不懈地作大胆创新的尝试。听众也不断跳出孤自欣赏的小范围,音乐生活还将愈来愈包罗万象。通俗不等于不严肃,严肃也不代表不通俗,二者之间的界线是可以被打破的。从内在功能上来看,音乐本身就是为了使人得到美的享受,陶冶情操,放松神经。人们可以在熟悉而亲近的通俗音乐氛围中,去体会高雅艺术的美丽,去触摸高雅艺术的魅力,也可以在超越传统的流行音乐中去感受古典音乐带来的传奇魔力。音乐形式可以在特定的氛围和情感诉求形成。听众在感叹于多元音乐之荚中得到到心灵的升华。

有人认为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不在一个层次上,难以相提并论,甚至认为二者互不相容、互相排斥。这些观点是欠为妥当的,把严肃音乐视为阳春白雪,而把通俗音乐视为下里巴人是片面武断的看法。诚然,不管是在理解严肃音乐,还是在理解通俗音乐的时候,都要力求从音乐中体现感情,力求发现音乐中所蕴涵的作曲家的真实感受。从这一点来看,虽然有着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但通俗音乐和严肃音乐还是有着基本的相同点的。现在许多流行音乐演出也主题鲜明,内容深刻,气魄宏大,将演唱、舞蹈和特技完美地组合在一起,与古典音乐剧的锵调如出一辙,谁能说其中没有受到严肃音乐的影响,融入了古典音乐元素呢?在现代的社会背景这个新的媒介指引下,产生了一批将民歌风、古典风、流行风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也使大家看到了鱼与熊掌可兼得也!

【参考文献】

[1]王次荨都壑德鄣囊衾旨匝探讨》.《音乐研究》,1986,2。

[2]曾遂今《大众音乐价值考析》,《中国音乐学》,1993,3。

[3]罗小平《音乐价值三议》,《中国音乐学》,1997,2。

[4]金兆钧:《1994――中国流行音乐的局势和忧患》,《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4期。

作者简介:

篇5

音乐可以陶冶情,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并且有助于提高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20世纪,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詹姆斯.穆塞尔在其音乐教育名著《学校音乐教学的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在普通学校中,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欣赏而进行的教育。而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前提是幼儿要对音乐具有敏感性,要能够将音乐浸透到全身,还有就是幼儿的注意力,必须认真去听,才能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所在,再有就是幼儿的智力,要求幼儿能理解、分析他所听到的东西。在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后,笔者总结了关于新时期幼儿园古典音乐欣赏的相关问题,下面将从各方面一一进行陈述和分析。

1.探索适合幼儿的古典音乐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所以在选择音乐风格时要注意要乐观、开朗、活泼,符合幼儿天性的就是最合适的。这样的话,会对幼儿的个性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比如说莫扎特的音乐风格,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从小手音乐的熏陶,曾被誉为"音乐神童"。一生著有大量音乐作品。在他身上,无不体现古典艺术家的特点,莫扎特热爱生活、天真、单纯,总是兴高采烈的,他感情丰富,容易被外界事物所感动,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之下,他都能保持一颗乐观的心,也正因为此,他创作出来的音乐感情真挚、阳光温暖,总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充满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包含着积极乐观的情绪。莫扎特的作品大多轻快顽皮,让人温暖、轻松、愉悦……所以幼儿园的古典音乐教学中,如果选取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必将给幼儿带来身心的愉悦感,也能让幼儿体验到快乐,培养其兴趣,对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幼儿园音乐欣赏的意义

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之一,天真活泼的幼儿对大自然有美好的向往,他们会希望亲近大自然,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会哼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同时也会在听到音乐的时候跟着节奏手舞足蹈。而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欣赏音乐是指通过音乐,对作品进行理解,启迪心灵。幼儿教师通过有效的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其听觉思维,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形成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最终将激发孩子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发展他们音乐方面的能力和其他各方面的能力,是孩子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好地提高。

3.幼儿教师可能存在的问题

3.1 由于幼儿园教师还没有达到专业化,所以许多教师可能都是半路改行走入幼儿园的,缺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锻炼,就会导致其自身素质不高,对音乐欣赏缺乏主动性,因此也就不能很好地工作,特别是郊区或者乡下的幼儿园,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如果老师认为自己的音乐素质低,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那么在上课的时候,他们就会刻意避开这方面的内容。而又的老师虽然具备一定得音乐素养,但由于态度不够积极,最终页会导致他们所选的曲目不够积极,也就会影响孩子在古典音乐方面的欣赏能力的提高。

4.幼儿园音乐欣赏的实施方法及全过程的指导

4.1 对话法:是指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幼儿和音乐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他们三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式的关系。让幼儿积极参与,他们的潜力才能在对话中得到挖掘和成长。同时,在实施对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双方关系的平等性和教师在幼儿与作品之间的纽带身份,而且,教师还应积极学习,善于学习,为幼儿提供大量的音乐欣赏机会,来扩大孩子们的视野。

4.2 古典音乐欣赏是幼师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兴趣"是古典音乐欣赏课的关键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引起学生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兴趣也是开发智力的金钥匙,所以无论是幼师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根据自己或者孩子的兴趣来选择教材。可以通过选择新奇的教材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

4.3 教师要明确自己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以什么样的身份或者角色去参与指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音乐中的内容?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活动的全过程当中,教师应成为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同时还应是孩子们的欣赏者,一定要走近儿童,进入儿童的世界,尽量不擅自干扰幼儿,更不能自认为经验丰富,以此来限制幼儿去"听"。教师要明确以下几点:引导幼儿轻松享受音乐;在幼儿听音乐的时候,教师适当引导是关键;对于关键片段,一定要让幼儿反复去听,重复学习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方式;要引导孩子进行提问和表达内心;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的不同,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

4.4 运用绘画的形式来解读和表现乐曲。众所周知,艺术是想通的,当视觉和听觉融为一体的时候,音乐的境界可以说是曼妙无比的,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绘画的方式赋予音乐以线条和色彩,达到乐有形,画有声,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对古典音乐旋律和主题的理解。

篇6

一、旋律节奏

节奏是探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戈音乐的重要标志。早期的探戈音乐在节奏上并不复杂,使用较多的就是基本的附点与切分节奏型,突出不规则的切分性。皮亚佐拉打破了传统探戈音乐一成不变的旋律和不断重复的节奏这一规律,复杂了音乐的节奏,使作品内容更加丰富,旋律更加标新立异,扩张了探戈音乐的表现幅度。

皮亚佐拉为了在音乐中体现一些更具动力性与现代性的节奏特点,将探戈原有的4拍子改成了3+3+2的组合形式,也就是将4拍子分成了8个半拍。这种节奏型的特点是在一个4/4拍的小节中,音乐中的重音会出现在第一拍、第二拍的后半拍以及第四拍上。

二、和声技法

传统探戈音乐的和声较为单调,缺乏变化。虽然在演奏时方便、悦耳、通俗,容易让听众理解,也很容易让舞者跟着起舞,但在音乐表达上显然较为浅薄乏力。20世纪的古典音乐,在和声技法上突飞猛进,创造了很多新的用法及和声用语。由于受过长期专业的古典音乐的训练,使得皮亚佐拉熟悉了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崭新的和声语言,因此就技术手段而言,皮亚佐拉更为前卫。

三、曲式技法

传统的探戈音乐曲式结构通常比较简单而且短小,主要包括一个节奏感较强的动力性段落和一个具有长线条旋律的抒情性段落,并将这两个不同性格段落直接进行罗列,形成相互之间的对比效果,因此,A-B-A的三段式成为探戈音乐中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

在皮亚佐拉早期的作品中,已经对各类标准曲式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练习,例如在作品《第一钢琴奏鸣曲》中,皮亚佐拉已经熟练的在各个乐章中分别运用了奏鸣曲式、变奏曲式与回旋曲式等结构。

在其晚期的一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皮亚佐拉仍然以传统探戈音乐中的A-B-A三段体作为曲式框架,不同的是,他在音乐的结构和内容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展。例如交响乐作品《探戈:布宜诺斯艾利斯变奏曲》,该曲基本沿用了传统的A-B-A结构,但是各段落却在篇幅上得到了扩展,并在作品的开头与结尾加入了较长篇幅的引子和尾声部分,使作品在音乐内涵和艺术性上都获得了提升。

四、复调技法

在皮亚佐拉之前,复调对位技术对于探戈音乐而言是异常陌生的,作为欧洲音乐从中世纪到巴洛克时期主导性的音乐写作风格,其身上那种古老的气息似乎与探戈音乐的卑微出身格格不入。因此,在探戈音乐的创作中,如何既能保持探戈的原有韵味,又能将复调技法融入到作品中,成为摆在所有探戈音乐家面前的音乐难题。

由于皮亚佐拉曾经在布朗热的麾下研习了四年的“四声部对位”技法,这为他将探戈从单纯的主调音乐拓展到立体式的浮雕音乐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皮亚佐拉之所以将复调技术引入到探戈音乐写作中,一部分是由于个人对于欧洲巴洛克音乐及其传统的偏爱,更主要的原因则来自其将传统探戈进行“艺术化”的企图。

不过严格来说,在皮亚佐拉的大多数带有复调风格的作品中,复调元素仅仅是局部性的,这类作品通常是带有一个三声部或四声部的赋格风格片段。例如作品《赋格与神秘》中的赋格片段。虽然他在新探戈音乐中对复调技术的使用有限,但对于提高探戈音乐的艺术性与音乐内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配器方法

皮亚佐拉本身就是一位杰出的班多钮手风琴演奏家,因此在他的所有探戈音乐作品中,班多钮手风琴无疑都是核心的表现乐器。除了手风琴之外,皮亚佐拉还将独奏小提琴、独奏大提琴等明显带有古典音乐色彩的乐器引入到探戈世界中。

篇7

其实这早已不是她第一次穿短裙演出了。两年前的夏天,她受邀登台洛杉矶的好莱坞露天剧场。那天天气出奇的热,在时尚的好莱坞,同台的指挥家又和她同龄,演奏的还是热情洋溢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在王羽佳看来,那是一个表达自己的绝佳场合。“那场音乐会非常能发挥我的年轻本色,那条裙子也非常适合那个场合和气氛。”她并没有多想就穿了短裙出场,然而没想到引起不小的震动。《洛杉矶时报》专栏作家马克·斯韦德撰文讽刺她说:“她身上的裙子太短、太紧身,要是再短再紧上那么一点,剧场就要禁止18岁以下的音乐爱好者进场了。”

尽管批评声此起彼伏,王羽佳并没有改变自己。她既没有刻意换成长裙,也没有刻意让短裙更夸张,只是穿着自己风格的衣服照样在世界各地登台。她认为,观众的惊讶,只是因为以前没有古典音乐家穿短裙演出。“我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我穿了。”批评之外的惊喜是,“自从穿这个裙子以后,观众变得年轻了很多。”

王羽佳身上有北京女孩儿的大气和直爽劲。15岁前往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求学的六年,更是养成了她独立自主的个性。台下见到她时,总能听见她爽朗的笑声,笑起来两眼眯成一条线。虽然踏着高跟鞋,但她走起路来脚下生风,一股英姿飒爽的侠气。这就是她的个性,丝毫不做作。

对于王羽佳而言,一切外在形式都是次要的,真正且唯一重要的是音乐。无论是穿着还是音乐,她都不爱看评论,因为她的观点是:评论对艺术家来说是不可靠的,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结果,并不知道其中的过程,有时是抱有偏见的。王羽佳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音乐,包括阿巴多、迪图瓦在内,许多经常合作的指挥大师还有她的老师,都和她分享过自己对音乐的品味和曲目的见解。

“弹一首曲子,往往会经历很多演变,从理解上、认识上,从内心体验上都要不断加强。有很多作品都需要一段很长的过程,不仅依靠外界的指导,更重要的在于自己的体验与领悟。”王羽佳说,“改进或演变对艺术家来说是一生的追求。”20岁前经常为音乐家救场的她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协奏曲和完整的独奏曲目。在舞台上的演出,对王羽佳来说,是一种不加掩饰的、直接的自我表达。

在科蒂斯音乐学院师从格拉夫曼,与郎朗系出同门。而一段《土耳其进行曲》的练习视频,更让她在网上红极一时。因为这些,王羽佳被贴上了不少标签。“炫技”和“女版郎朗”最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上,总是跟在她名字的前后。尽管她不喜欢,但是她也明白,那些不了解她的人,需要这些标签来定义她。她从没想过要炫技,她想的是如何表达音乐,她明白真正的音乐并不以此为主。但她确实不喜欢别人拿自己和郎朗、李云迪做比较,“每个音乐家都有自己的个性,音乐不是能拿来量化比较的东西。”

因为师从俄罗斯裔钢琴大师格拉夫曼,王羽佳的俄罗斯曲目储备丰富,而这也正是她现在最喜欢的音乐,“俄罗斯音乐很容易煽情,一听就会起鸡皮疙瘩。”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和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两首她最喜欢的俄罗斯协奏曲,面对“天才指挥”杜达梅尔,面对120人的大乐团,王羽佳一个小女孩像拼了命一样专注在自己的演奏。在一种默契天成的气氛中,他们相互感染。“这是我今年最有灵感的一场音乐会,我感觉音乐就是他们的生命,那种专注很有说服力,非常有力量。”

面对自己的两位“前辈”郎朗、李云迪纷纷登上大舞台玩跨界,王羽佳并没有动心,她还是希望自己能专注于古典音乐的演出。“因为我没有说服自己,说这是很必要的。”尽管跨界演出可以让更多的人对古典音乐感兴趣,但是王羽佳觉得,其实古典音乐已经足够了,只要把古典音乐弹好,就能够赢得很多很多听众了。

走下台,王羽佳就是一个普通的年轻女孩。她毫不掩饰地说,平时很少听古典音乐,她喜欢听爵士,听蕾哈娜,听Radiohead,更多的时候她会选择看书看电影。住在纽约的她,总是根据导演选片看,刚看了《地心引力》和伍迪·艾伦的新片《蓝色茉莉》。

一走上台,王羽佳就焕发出钢琴家的全部光彩。今年一年,她在世界各地举行了120场音乐会。而接下来的一年,她的音乐会档期又是满满的。仅在北京,王羽佳就三度登台。三月和指挥家丹尼尔·哈丁带来伦敦交响乐团,五月登台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此外还要参加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巡演。更多的时间,她都要背着行囊游走在欧美各地。对于王羽佳来说,时间大概是这样划分的:不是在演出,就是在去演出的路上。

关于过去一年

一个最感到享受的时刻

今年2月14日与杜达梅尔及西蒙·玻利瓦尔交响乐团合作录制新专辑。

一件最关心的事情

Spotify。(注:中文名“声破天”。全球最大的流媒体音乐服务之一。)

一个对你影响最深的人

史蒂夫·乔布斯。

篇8

婴幼儿最初对音响感觉的产生反应是在出生后三四周的时候;到4个月大时,孩子对有节奏的声音如打鼓、摇铃等产生兴趣;到了1岁半,小宝宝会自发地哼唱不成调的歌曲;2周岁时能唱几句像模像样的歌曲,并有明显的节奏反应;3周岁可以成段、成首地唱歌,也能够记住旋律;4周岁时,孩子就能边游戏边唱歌,而且歌能唱得相当准确了。

亲和感知音乐美

对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施行音乐益智,有人称为“朦胧期音乐益智”。这一期间的孩子,尚未掌握语言和文字,但正因为这样,孩子善用耳朵去感觉这个美的世界,他们对听音乐尤为偏爱。做父母的应抓住这一关键时刻,用优美的音乐来启迪宝宝的智慧。这个时候选择的音乐作品,必须是活泼、欢快、轻松,旋律、音响、配器都不要太复杂,像“铃儿响叮当”这样的乐曲孩子们都很喜欢。那些惟妙惟肖模拟自然界声音的音乐作品,如小鸟鸣叫、流水叮冬、火车轰隆等声音的乐曲,也是美化儿童心灵的佳作。

耳手并用开智慧

学龄前儿童,是音乐益智的黄金时期。在给孩子多听优美乐曲的同时,可增加一些音乐常识的教育,如告诉孩子什么是乐谱,唱歌与念儿歌有什么区别,常见的乐器有哪些,以及一些浅显的乐理。还需要培养孩子动手演奏乐器的能力,如弹电子琴、钢琴、手风琴、古筝等,这样“运指聪脑”和“以耳促脑”并行,有效地开发孩子的智慧。

柔平古典音乐好

对于婴幼儿来说,古典音乐更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听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维瓦尔第等古典名家的曲子,能够激发人的创造性和理性思维能力。美国学者的多项研究证明:大脑中许多与学习相关的联络通道,可以在婴幼儿时期用古典音乐去激活。

古典音乐的复杂性及其模式有利于婴幼儿认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帮助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学习有关数学、物理和语言方面的知识。在钢琴和交响乐中成长的婴幼儿,对时间和空间的感觉也更强烈。这为他们在智力游戏、解决难题甚至进行科学实验的技能上准备了潜力。婴幼儿的语言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因为音乐的节奏、音调和反复性能增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事实证明,接受古典音乐熏陶的婴幼儿学东西更快。

但并不是所有的节奏都适合婴幼儿。专家建议采用安宁的乐曲,尤其是对刚出生的婴儿,这样他们能慢慢习惯母亲不在身边的生活。音乐应该是柔和的、清新的、平静的,声音不能太响,要让婴儿觉得他正在和妈妈一同分享某些非常可亲可爱的东西。

唱听想说跳配合

如何用优美的音乐来开发宝宝的智慧呢?在实践小儿的音乐益智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配合。

一是唱

所谓唱,就是要鼓励幼儿学唱幼儿歌曲,启发幼儿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动脑筋,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使幼儿在学唱歌曲中能进入意境,可以结合歌曲的内容用图画或实物来讲解,这样孩子的观察力也被动员起来。

二是听

所谓听,就是选择适合幼儿听的曲目做欣赏,可以全曲听,也可以主题听或分段听。先应培养小孩要坐得住,精神能够集中,开始时欣赏的歌曲或乐曲不要太长,最好能和幼儿的生活接近些。

三是想

所谓想,就是在孩子聚精会神地听完后,将主要的段落、核心的内容再次重复,给幼儿以想象的空间,启发孩子哪段是小鸟的叫声,哪段又是流水的声音,这样将听觉思维形象化,进一步发挥孩子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四是说

所谓说,就是要根据幼儿的特点,让孩子将想象变成语言或故事表达出来。音乐艺术的表现是很宽广的,孩子只要有所发挥就可以了。

篇9

2005年,获吉他大师朱利安·布里姆(Julian Bream)亲自颁发的“朱利安·布里姆”大奖;2006年,作为梅齐·刘易斯(Maisie Lewis)青年艺术家平台的获奖者,在威格莫尔大厅演出引起轰动;2007年,成为首位得到英国查尔斯王子颁发的音乐大奖“王子奖”的吉他演奏家;2008年,在琉森音乐节和伦敦、温莎及英国各地举办独奏音乐会;2009年,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演出《阿兰胡埃斯协奏曲》;2010年,与罗兰多·维拉宗合作在维也纳音乐厅演出。

2011年,米洛什的首张专辑《地中海情深》(Mediterráneo)由环球唱片推出,旋即引发不俗反响,并获得《留声机》杂志“年度青年艺术家”和“最佳畅销古典专辑”两项大奖。专辑中收录了格拉纳多斯、阿尔贝尼兹、泰雷加以及希腊作曲家提奥多拉基斯等人的作品,不仅有《爱的罗曼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这样耳熟能详的吉他名曲,还有土耳其音乐和全新编曲的黑山民谣。

俊朗的面庞,优雅的气质,传神的琴音,使米洛什成为了不仅是世界各地古典音乐爱好者,更是古典音乐领域以外的年轻人尤其是吉他迷们追捧的魅力偶像。难能可贵的是,在他的性格中,不仅保有处在他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应有的乐观和纯真,更是流露出对艺术执着追求和不断攀岩的深刻和沉稳。

你是怎样开始学习吉他的?为什么会选择吉他?

我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喜爱音乐,我很爱唱歌,音乐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虽然我的家庭成员中并没有音乐家,不过在我家里却总是音乐不断。在我八岁的时候,我问父亲:“你可以送我去音乐学校吗?”父亲当时的反应是:“你真的想去?那好吧!”就这样我被送去了音乐学校。我在音乐学校接受了听力测试,结果显示我有很好的耳朵,他们说我应该学小提琴。但我并不太喜欢小提琴,而如果学钢琴又太贵了。这时我想到父亲有一把吉他,闲置了很久没人弹了,我便让父亲把吉他给了我。我就是这样开始学习吉他的,完全是个意外。尽管小提琴和吉他也有共同之处,但我当时觉得吉他很酷,我希望学习酷的乐器,而且还能边弹边唱。

你是何时决定将古典吉他演奏作为你的职业的?

那是后来的事了。当我真正开始在音乐学校学习时,我就有点厌烦了,因为要从怎样运用手指和拨弦学起,这并不是我想学的,我更想让他们教我如何弹着吉他唱歌。我几乎要放弃了,我父亲觉得很丢脸,他觉得我的音乐才能应该被挖掘。在十七世纪时,古典吉他是非常流行的,我父亲收藏有很多西班牙吉他演奏家安德烈斯·塞戈维亚(Andrés Segovia)演奏的老LP唱片,我被这些音乐迷住了。成为摇滚明星?不!我想演奏的是这种古典吉他。然后我彻底爱上了古典吉他,我确信古典吉他将成为我的职业。在我十四岁时,学校让我决定是继续读音乐专业还是上普通高中,这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真是个很难的抉择,当时我已经在古典吉他演奏上进行了很大的努力,我很爱它,知道音乐将成为我的生命,因此我做了进入音乐学院深造的决定。我的父母很支持我,假如他们很自私,是不会鼓励我上音乐学院的,学音乐的人那么多,即使取得一个音乐专业学位又能怎样?而进入普通高中,以后则有可能从事医生等职业,拥有稳定的生活。但对我而言,选择了音乐,将拥有很快乐的生活,到处旅行,可以在音乐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一直记得我作出选择的这一时刻,我选择了音乐。

你有一把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保利诺·巴尔纳贝(Paulino Bernabe)吉他,是十年前由一个妇女协会赞助给你的,你现在用的是一把斯摩曼(Smallman)吉他,吉他大师约翰·威廉斯和杨雪霏也在使用。你觉得这两把琴怎么样?

吉他就像人一样,它们拥有不同的性格。西班牙吉他很明亮,富有激情,而斯摩曼吉他的音色很丰富,很强烈,很深沉,总是拥有难以置信的力量,当我在音乐会上用斯摩曼吉他演奏时,它总是能给我想要的支持和想感受的力量。我喜欢斯摩曼吉他,它就像辆法拉利。

对于不同风格和不同类别的音乐,你有没有偏好?你是否根据这种偏好来选择专辑曲目?

我的新专辑《地中海情深》中的作品是根据我个人艺术发展选择的,收录了作曲家们为这件乐器写作的最优美的一些作品。世界上有很多音乐是我喜爱的,也有很多非常令人赞叹的吉他作品是我想在未来探索、演奏和录制唱片的。

你在新专辑《地中海情深》中展现了自己怎样的性格?你想通过你的音乐向人们展现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所有艺术家都可以通过音乐向人们展现自己的性格,这是很自然的流露。音乐是人类情感存在的结果,《地中海情深》里的音乐作品和我本人的个性非常吻合,因为我们来自同一个地域:地中海边。黑山处于多种文化的交汇处,伴随我成长的音乐有趣而多样化。唱片里展现的性格是极致的、非常戏剧性的,我们强烈地感知事物,不羞于去展现这些感觉。这些深藏的情感用音乐来表达好过其他任何方式,所以录制这张唱片的过程,对于我也是一个情感的旅程,在我的成长岁月里,生活中发生了太多事情,在演奏这些作品时我会自然地想到那些情景。这张专辑把众多人的情感很好地集聚到了一起,对于我的未来也是一个巨大的鼓励。

音乐会演奏和录制唱片有何不同?

很大的不同。录制唱片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接近音乐会演奏的状态。我们希望获得完美的录音,但这完美对于一部音乐作品其实是不存在的,而且如果你想实现这种完美,很可能会丧失作品的实质。当你在录音时,你要假设是在演奏现场的音乐会,我通常喜欢把一首作品完整地演奏下来,然后看哪里可以改进。音乐会演奏是我很爱的事,因为每个音乐厅都有不同的气场,不同国家的不同听众也有着不同的气场,这些都会影响到你的演奏和表达方式,给音乐家的生活带来兴奋和新鲜感。每次在舞台上的感觉是任何其他事物无法复制的,各种不同的因素在同一时刻凝聚成音乐的灵感,这是世界上最难以置信的感觉。

你通常是怎样安排独奏会的曲目的?

近期的独奏会曲目选择会配合我的专辑。不过大部分时间,我喜欢选择巴赫及古典、浪漫时期的作品。独奏会需要有各种不同的概念,忠实原作并与听众分享是很重要的。

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听众,你是否会有意选择不同的曲目?

不太会,我想那样我可能要准备五千套左右的曲目。(笑)我一般不会这么做,但我对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间音乐很感兴趣,有时我会演奏一些针对当地的曲目。

你录制这张专辑大概用了多长时间?

我和DG唱片公司从2010年7月开始准备这张专辑,直到2010年11月完成,不过之前用了一些时间来讨论曲目以及安排各种事情。专辑的名字是我起的,很合适音乐,也很好地表述了这张专辑的意义。

你对音乐会上使用吉他扩音器有什么看法?

我是一个声音非常大的演奏者,我只在必须扩音的时候才用,我认为在很多时候最好不用扩音,因为吉他是一种让人感觉很亲密的乐器,有很美的音色。但当和乐团演奏协奏曲时,特别是在上千人的音乐厅里,我会用扩音,不然听众会听不到我的声音。当我在很酷的酒吧里举办音乐会时,有些听众是从没有进过音乐厅的年轻人,那是很适合进行扩音的场地,你会发现自己内心拥有摇滚明星的一面。正如我所说,不同的场地、不同的音乐厅、不同的听众,有不同的气场,这让我感到工作很刺激。

与其他乐器相比,吉他是一件很容易入门的乐器。世界各地有很多年轻人都热衷学习吉他,流行音乐家的吉他演奏也把人们对这件乐器的理解引向了另一个方向,很多时候人们似乎忘记了吉他也可以是一件用来演奏古典音乐的优雅乐器。对此你作何看法?

古典吉他是各种吉他的鼻祖,它革命性地使吉他成为了演奏古典音乐的乐器之一。但是有一个小问题:我们的乐器不像小提琴和钢琴那样有大量协奏曲,你无法用全部的事业来演奏协奏曲。然而不同于小提琴、钢琴和其他乐器,古典吉他是容易被大众接受和理解的乐器,所以我们有更多潜在的听众,不局限于古典音乐领域。古典吉他用很自然的方式来演释古典音乐,因为它是吉他,听众会说:“哇!这很神奇!”你给予了一些不同于他们以往听的音乐,其中一些人就会成为古典音乐未来潜在的听众。

你每天练多久的琴?

那要看情况,上个月我一直在世界各地巡回推广我的专辑,可能练得不够。但当我集中精力于一个新项目时,就非常专注,每天练习很多个小时。每天都是不同的,有时你希望去找你应该做的事,我想生活中的“即兴”很重要。

你怎样入手一部新作品?怎么对一部作品进行记忆、背谱?

学习新作品永远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是一个新的旅程。很多时候,在我决定学习、演奏一部作品之前我已经很喜欢它了。在你自己去演释一部作品之前理解这部作品的内容相当重要。当你开始学习一部作品时,你和它生活在一起,就好像谈恋爱一样。怎样记忆一部作品?你只要去记忆就好了。如果你能在头脑中把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指法都回忆出来,你就记住了。事物并非只有黑与白,你总可以找到办法。

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吉他专业的学生,你有何建议吗?除了练习吉他,他们在大学里应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哪些方面?

阅读,听唱片,不仅是吉他的唱片。练习很重要,但是生活是由很多事情构成的,你需要经历这些事,用你的音乐把这些事告诉人们。

哪位吉他演奏大师对你的影响最大?以怎样的方式?

不同的大师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了我,每位吉他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都有其原因和独特之处。当我年少时演奏很难的作品时,约翰·威廉斯对我的影响最大,因为他的演奏很干净,声音很美。朱利安·布里姆在音色上的表现很神奇,你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此外,我还从其他歌唱家、钢琴家、小提琴家那里获得启发,因为音乐是世界性的,广泛的。当我研习一部古典作品时,很多音乐可以启迪我、帮助我理解作品。

篇10

关键词:直播节目; 广播主持; 音乐

 1 交通直播节目中的音乐定位

广播的直播形式,充分地显示了广播的优势,实现了主持人与听众的双向交流、直接沟通,增强了广播在众媒体中的竞争力。根据有关部门公布信息,中国机动车现保有量已达1.99亿辆,各大城市拥堵严重。这说明交通广播节目交通拥有着稳定的受众群体:与交通密切相关的听众众、机动车驾驶员、机动车拥有者、车辆管理者,政府决策部门等。同时交通节目拥有着丰富的节目资源:实时路况,交通事件,通行信息,道路管理等。并且广播直播也拥有者电视网络所无法比拟的便携性和实效性。

交通直播节目主要针对的受众是广大的司机朋友和交通管理部门、交警队伍。听众的特点决定了广播节目在编辑时,要针对自己所在的时段,收听节目的人群的特点,做好音乐编排,做到有的放矢,通过音乐的穿插加强节目的完整性。济南交通广播在这一方面由表现相当优秀,由于济南市区及周边道路建设的情况造成了交通压力进一步增加,FM103.1济南交通广播为了协助交通部门缓解交通压力,帮助广大听众提前避开堵车路段,在原有每天16次《交警直播室》路况报道增加到20次,适当延长了路况播报时间,并多次派出记者奔赴各主要路段进行现场报道,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起到拉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好评。

音乐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它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和表达人的情感,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音乐在播音节目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直播节目中音乐除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更可以在突发事件时转移听众注意,及时挽救节目。

在交通节目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路况直播。路况,通行,是交通参与者最关注的内容。在每天的交通早晚高峰,路况直播不仅起到交通导航的作用,更加承担了交通预警的功能,对于交警部门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配合作用。在当今的媒体发展趋势中广播节目的主播更要求注重受众,在节目中改“引导”为“分享”。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和听众分享自己喜爱的音乐,以平等的方式来交流,这种主持风格,尤其受到年轻听众的认可。有时舒缓的背景音乐会疏解人们的紧张情绪,或者采用严肃的背景音乐来引起人们的注意。总之,音乐在交通直播节目中是起到辅助、铺垫的作用,但又必不可少。和听众分享精彩的节目内容,把音乐融入其中,这样的主持人所做的广播节目,就拥有更大的张力。

2 巧妙选择各种类型音乐,加强节目完整性

现如今的媒体种类多样,广播面临着很大的冲击,虽然交通直播节目拥有固定的受众群体,但广播节目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从内容上来讲,还是要挖掘新题材,选择新的编辑形式,以音乐为载体丰富节目内容。在手段上,要利用新的技术,使广播节目形式发生新变化,使受众更加方便地收听广播节目。我们更应该把音乐看成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将音乐和人们的生活较好地结合起来。

混搭流行音乐播出,在各个广播电台流行音乐看似最平常,其实也是很考验功力的。在美国,音乐电台分类明确,有专门的爵士乐电台、流行音乐电台等。但在国内,由于受众对音乐的了解和喜好,类别还不是这么明显,纵然是在流行音乐这个范围之内,也不宜太多强调“港台音乐”、“内地音乐”或者“欧美音乐”,这种分类法,会把相当一部分听众拒之门外。笔者以为,流行音乐“混搭”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播出的方式。

播放古典音乐,在各个广播电台,都是难度最大的一种。古典音乐的受众群体有限,而且入门门槛高,如何发掘更多节目资源,通过编辑,让更多人接受,就是一门学问。把古典音乐通俗化出现在听众心中,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深圳电台有一档特殊的古典音乐节目叫做《傻瓜古典》。顾名思义,即使没有古典音乐基础的听众也能听明白。在这档节目中,编辑者多以著名作曲家、演奏家的生平故事作为贯穿整个节目的轴线,将他们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乐曲有机融合其中。节目中不乏大师的逸闻趣事和语言生动的欣赏提示。在这样的编辑思路下,古典音乐迷可以欣赏到大量音乐,而入门的听众可以了解到更多古典音乐知识,在理解的前提下去欣赏,古典音乐也就变得容易接受了。

以此为延伸,有一档广播值得我们研究一下。949交通广播是一家专业的交通广播,除了提供对受众专业而有效的交通服务外。该频率还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媒体的重要特色,既是抓住受众用车关心车的特点做好汽车节目,做出949交通广播的专业化和优势。通过专业的车商网络,建立专业的汽车俱乐部团队,同时,还有和其他媒体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良好的资源,使得该频率已经具备下午提供有趣实用的汽车服务信息专业平台。同时一个主播或者请一到两个嘉宾通过风趣,幽默风格的谈话,加热线短信针对汽车后服市场话题进行互动形式,传播及时的汽车市场动态信息。其中穿插一些流行音乐,热线交流等吸引更多年轻人的注意,并兼容有车一族话题讨论。增强了949交通广播服务性,凸显频率特色,增强949下午的收听率。

终上所述,音乐虽然以配角姿态出现在整档节目之中,但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音乐是人们交流感情的一种方法也是拉近彼此间距离的工具。受众在面对种类繁多媒体节目时,必然倾向于选择更切合自己心意的节目内容。而选择音乐时,要注意确定受众,使用恰当的音乐,加强节目完整性。

参考文献

[1] Jim Beaman .Programme Making for Radio[M].Routledge.1.2006.8.10.

[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政采访部. 倾听智者的声音:中央台今日论坛节目集萃.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

[3] 毕一鸣. 语言与传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新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