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声乐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声乐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61-1
一、引起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因素
1.思维模式的差异性。
思维具有很大的民族个性。在处理相同问题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比如做一件事取得两方面的效果时,在汉语中可说“一箭双雕”,或 “一举两得”,而在英语中则用Two birds, one stone! (一石两鸟)来表示。可见, 在不同的民族中,由于思维的民族个性,在语言表达上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很容易产生交流障碍。美国的语言学者卡普兰认为西方人重逻辑思维, 中国人重情感思维。中国人历来爱面子,表达方式也是尽可能地考虑到面子问题,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久而久之, 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而错误的思维定势必会影响到跨文化交际能力。
2.价值观念的差异性。
价值观是人们的一种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导致双方对语言中某些词义内涵理解不同, 致使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受到严重影响。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价值(Individualism)主义至上,侧重个人自信, 自我肯定,而在汉语中“Individualism”被认为是“利己主义”。 “自以为是”、“自私自利”等词语都含有贬义色彩。在跨文化交际中, 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爱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 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 常常会产生误解。 如西方男人, 尤其是欧美人常常会通过挤眉弄眼来向熟悉的异性朋友传达问候,而这在中国则被认为是调情、对方,是一种无礼的行为。
3.语言文化的差异。
语言是我们从事社会活动的主要方式, 置之于交际背景中, 它便以各种方式与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天地”一词,在汉语中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历朝皇帝要“祭天地”, 新婚夫妇要“拜天地”,这些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人的天道观。英语中God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神, 他们的一切都是上帝给予的。语言中大量的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于“处于困境”的描述,中国人说进退维谷, 英国人则说 be on the rocks (把船开到礁石上去了)。比喻白费力气,中国人常说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在英语中则说 to fish in the air, to plough the air。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1.挖掘课本,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英语阅读课本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深入讲解教材中所隐含的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语用失误的局面。如说到狗时,中国人常常会联想到“走狗”、“狼心狗肺”、“狗拿耗子, 多管闲事”等表示贬义的词语,而西方人则完全相反,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因而有了top dog(胜利者)、lucky dog(幸运者)等表示褒义的词语出现。中国自古以来一直认为龙(dragon)是吉祥、成功和幸运的象征,古代帝王常以“真龙天子”自称,它代表着高贵、尊荣,而有些西方国家却认为龙是残暴凶恶的魔鬼,一般暗指暴躁严厉且上了年纪的妇女。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正确把握好跨文化知识教育的力度,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2.角色扮演,深刻感知文化内涵。
当学生阅读完后,教师可根据课本内容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交际。情境交际有利于学生将所学到的文化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深刻感知文化内涵及文化意义,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高中英语教材中有充足的交际题材和交际情境,教师可从中挑选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来进行模拟训练,如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所模拟的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特定的身份来把握文化的本质,为将来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多媒体网络的不断推广,教师也可鼓励学生通过网络以发电子邮件的方式与外国学生进行相互交流沟通。如在教授Secrets and lies一课时,笔者请学生上台扮演Andrew和Annie的角色,然后按照课文中的台词进行对话,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领略悟西方文化中对他人隐私的尊重度,理解友谊贵在真诚的真正含义。
篇2
【关键词】高中;声乐教学
一、高中艺考生声乐课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如今,高中声乐特长生、艺考生所具有的专业水平愈来愈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的应用中学生还是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困难。现在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概括出高中艺考生经常面对的几个难题:第一是所掌握基础知识技能不牢,要勤于练习;第二是如何提高对声乐学习的兴趣;第三是授课的内容与形式不当,综合能力难以提高。对于上述难题,我觉得要从基本技巧开始,逐步学习,不仅要讲授相关的音乐技巧,更要注重提升其音乐素养。
二、高中艺考生声乐教学策略
(一)做好基础练习
对于高中艺考生而言,声乐入门的培训是最根本和最关键的,这需要教师对学生从初学时开始教导,针对唱歌的状态、唱歌时的呼吸情况、表演动作、神情等进行训练,确保其有好的动作、准确的呼吸、饱满的发声与清楚的谈吐。歌唱的技巧是老师讲课过程中的主线,同时要带有目的地进行发声训练。呼吸在歌唱时极为关键,若是掌握了这一技巧便成功了一半。其中胸腹式呼吸法是最完美、最正确的方式,有些人将之喻为“注射器”,就是说人体内的胸腔与腹腔就好像是“管筒”,横隔膜就好像“活塞”,注射器的原理就是巧妙地运用活塞向外拉得到空气,向内推排除空气。运用这一方法要注意下面几点:
1.吸气。
使用嘴巴、鼻子垂直向下吸收空气,并吸收到肺的最下面,同时胸部与两个肩膀不要用力,使气在肋骨下边周围张开。因为横膈膜的向下运动使得腹部朝前面和左右扩张,这时小腹要收回去,吸气不应过多,不然易形成压力,从而使歌声僵硬。吸气要适中,这样歌声才动听。
2.呼气。
唱歌使用到气时,要维持呼出气体的状态。横膈膜在呼出气体时仍要维持之前的状态,并缓慢放松,做到有节制地呼出气体,而气息要和歌声一同出来,以免气息独自呼出发出杂音。
3.支点。
横膈膜是一种吸气肌肉,而小腹是一种呼气肌肉,每当横膈膜下沉调控气时,小腹会有一种反作用力。经常讲的“三腔共振”,就是指气经过胸腔、鼻腔以及口腔形成共同振动,歌声才会发出来,与此同时腰与小腹要支住气息,并在呼气与吸气的过程中保持放松。若是同学们的气息不足可用一口气尽可能哼唱,多次练习后会有所改善。若是能够熟练掌握这一技巧,我们的歌唱声就会洪亮而好听,错落有致。在平时的培训中打开喉咙很重要,它会影响歌唱得好听与否,喉咙其实就是输送声音的渠道,还是气息呼出的出口,若是嗓子没打开,则很难唱好歌。通常说的打开喉咙就是说保持喉头在一定的地方,口盖向上聚拢形成拱形,舌根不蜷缩地放在牙后,将牙关打开,下巴稍微向后拉,此时喉咙是出于张开状态的。大家能使用“打哈欠”来训练,由于打哈欠能使口腔张开、口盖上扬,这样出来的歌声必定是悦耳动听的。唱一定的曲目来进行练声十分关键,而所选择的歌曲也会因学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选择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声乐作为在高中阶段音乐专业生最关键的科目,同时还是各个艺术类学校在招生考试之中必考的科目,单凭日常的音乐课教学,是不足以满足艺考生对声乐方面的需求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声乐课学习的特点,每个学生的条件、声部都不一样,每个人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都不一样,这就需要“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更好地去解决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对教授专业知识、打造专业人才有很重要的作用。这种方式古今中外一直都在使用,造就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
(三)科学设置课题思路
1.设置教学内容和体系
应全面考虑高中艺考生的特点,最开始要学好声乐基础,之后再循序渐进地学习难度较高的歌唱形式,在教学中应针对具有不同声音特征和声乐天赋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教不一样的声乐歌曲,从而使得每名学生的演唱实力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就是老师与同学们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进行的所有教学方式的总称,教学手段就是在讲课过程中用来传授知识点的各种器材与物理载体。老师不仅要编写课上的教学方案,还要构思课外实践的教学计划,使课上课下相结合,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行为,同时提升他们操作与创新的本领。大家应关注学生的个人歌唱与综合能力的养成,因材施教,这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3.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 高中音乐特长生 “小团体教学” 实施策略 优势与成果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在艺术特长生培养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就具体操作谈一些体会。
一、“小团体教学”模式的确立
高中音乐特长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学群体,在考前要进行声乐、钢琴、舞蹈(作为主考专业选修一门)和乐理、欣赏、视唱练耳等专业课的学习。以上三门主考专业课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钢琴、声乐一直以来都沿袭专业院校“一对一”的个别课教学模式,虽然这种教学模式有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针对性强的优点,是一种精英化的教学方式,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感觉到它的不足,如:课时量大,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普通高中报考高校音乐专业的人数逐年增多,因此,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还是全部实行“一对一”教学,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因无法顾及所有学生而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我们迫切需求一种既能为教师减量,又能提高教学效果的新的专业课教学模式来进行补充,从根本上建立一种新的高中音乐特长生培养模式。为此我们提出了在音乐特长生的培养中实行“小团体教学”的教学思路。
所谓“小团体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认知能力、性格特点、知识技能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开展教学。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同质小组”和“异质小组”的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同质小组是将知识水平、能力结构相当的学生编排在一组,异质小组是将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混合搭配。依据高校音乐专业对人才的要求,开设团体课,使学生在掌握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和舞蹈表演等各项技能的同时,也掌握一些必备的理论知识。艺术实践课,使学生将所学的艺术专业知识与技能付诸实践,锻炼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合作精神。“小团体教学”的教学模式作为“一对一”音乐特长生教学模式的有力补充,是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小组课、团体课、艺术实践课三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互教互学、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提高艺术实践活动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拓展课堂教学的外延。
二、方案实施策略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小团体教学”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引领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接受式教学将被师生平等对话、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所取代。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权威性地作知识的讲解与示范,而是根据教学目标,课堂中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似乎比较简单,其实,这样的音乐教学已变成了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这种创造过程使得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个人的知识、思维也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大大增加,师生关系的亲和力也随之增加,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参与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要积极地观察学生学习时的状态,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要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心理暗示,口头赞赏,积极评价,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拥有积极的课堂情绪;三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以从容地解答学生的提问。
2.科学的专业培训计划
科学合理的计划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我们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学期教学计划、月计划和教学进度的深化和具体化是学生有效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有力保障。学期计划的制订能使备课工作更有科学依据,避免盲目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思维反应速度分别制订周计划与月计划,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例:钢琴教学过程中,我们给学生提供周作业和月作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一首较长、有一定难度的曲目,可以用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叫做“月作业”;布置几首篇幅较为短小、解决某个方面的技术要点的练习曲,同时规定必须在一周或二周内完成的,称为周作业;另外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再补充增加一些相应的音阶、琶音、和弦等基本技术练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监督,共同完成。这样一方面不会因为一时完不成作业而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另一方面也不会影响教学的基本进度,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步增强。
3.实施“小团体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团体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认知能力、性格特点,将学生分成3―4人或5―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分组形式开展教学,形成一个以小组课、团体课、艺术实践课相互结合的团体教学模式。
(1)小组课
对于刚入学的学生,第一年的任务,主要是打好专业基础。这种授课形式对于初学来说主要解决带有共性的问题。如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歌唱呼吸的支持、演奏姿势、手形等。一般以3―4人为宜。声乐课分组时应尽量考虑声部相同、程度相近、性别一样。这样有利于教师备课,因材施教。如选择相同的曲目,相同的练习,操作步骤为:集体练声、分别回课、典型指导、个别纠正、相互观摩、相互评议。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大家讨论,教师重点讲解、范唱、范奏,举一反三。学生听课观摩、取长补短,既能节约时间,又能互相学习,并扩大优秀教师的授课面,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资源共享,对教与学都有促进作用。
(2)团体课
这种授课形式主要是对个别课、小组课的补充,人数可以在20―30之间,主要是加强乐理、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基础理论的讲授和中外名曲欣赏等,解决学生知识面过窄的问题。主要内容为乐理基础知识、歌唱生理学、歌唱心理学、声乐基础理论、艺术嗓音保健知识、欣赏中外著名歌唱家和演奏家的录音录像、推荐优秀书籍,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
(3)艺术实践课
声乐、钢琴、舞蹈学科都属于表演艺术,离不开舞台实践,舞台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好方法。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演唱和演奏方法、有一定的听辨能力以后,教师要创设平台,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如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可以按自己的特长与同伴自由组合,或以班级、年级组为单位进行编排节目,充分发挥“小团体”每个成员的特色。学生在实践和合作的过程中,成员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样有利于巩固和运用理论课、技能课中学到的知识、技能、技巧,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三、优势与成果
1.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一次授课中只能教一位学生,假如一位专业教师带十个初学钢琴学生的钢琴课,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就要重复十遍,教学效率极低,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开展“小团体教学”,可以将3―5个学生编成一个学习小组,教师在教学时,知识点只需讲一次,省下时间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相互讨论、共同探究,分析作品的技术重点与难点,然后教师进行点拨、示范、指导,再指出每个学生所存在的优缺点,这其中有共性问题,也有个别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注意了教师的实际示范行为,加强了理论讲解与内容的分析,而且注意到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明确了练习的重难点与练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同时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把学习当作趣事,进入学会到会学和乐学的境地,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外延
在课外学生可以按小组的形式相互进行练习,充分发挥各种同伴团体的作用,相互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探究,会的学生指导不会的学生。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要点,小组成员之间都彼此清楚,在练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能够进行监听,并及时纠正错误,教师在下一节课中只要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点拨、分析、指导,指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在以后的练习中应该注意的方面,布置新的作业,就能逐渐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变一人为师为众人皆师,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拓展课堂教学的外延。
3.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注重艺术实践就是强调锻炼,这种艺术锻炼和实践,对于高中音乐特长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音乐专业教学水平,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由于自主参与艺术实践,积极性高涨,思维也极为活跃,最大限度地发掘、展示自我,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活动是团体性,团体成员之间的思维碰撞,激发的火花成为创造的又一源泉,所以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开发。艺术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了他们的艺术表演能力和应考能力,为通过高考面试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我校在艺术特长生培养方面,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连续五年音乐特长生的高考成绩过线率达90%,专业成绩名次在全区名列前茅,特长生培养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的又一特色。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声乐教学;师范性;素质教育
声乐技巧课是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表演与音乐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在生源日益萎缩的现状下,一所学校的音乐院系是否能持续、健康的办下去,课程设置中的技巧课倾向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国内较多的二本类综合大学的音乐院系至今仍沿袭音乐学院的教学目标、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手段,与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要求有很大的距离,因而,高师声乐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形式、方法是当前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如何将高师声乐教学与“师范性”紧密结合,一直是困扰声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师声乐教学应凸显“师范性”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教学方法以及具有良好的歌唱审美情趣;让学生能分析、理解和表现声乐作品,懂得青少年歌唱训练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具有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歌唱能力和课外声乐辅导的工作能力。师范院校在声乐教学中,怎样突出“师范性”,也就是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教学生“唱”的同时如何贯穿让学生掌握“教”的能力,已经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探索的目标所在。
要凸显“师范性”,高师声乐教学就必须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基础技能、技巧的学习。因为,高师培养的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承担着培育音乐幼苗的启蒙教育的任务。他们所要面对的是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训练的中小学生,因而他们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是最初的声乐启蒙教学。因此,对于高师学生来说,会“唱”固然重要,学会“教”却更为重要。在会“唱”的基础上会“教”可以说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考前突击强化学习的现象,多数学生为了考上大学不得不进行专业技能的“突击”学习,其学习经历多则一两年,少则两三个月,这种急功近利的突击学习往往只限于唱几首考试曲目,对歌唱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未通过循序渐进的途径加以掌握。因而对于这样的学情,笔者认为可以大胆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把第一学年的声乐教学改为集体课、小组课、示范课、观摩课相结合协调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集体课的学习,对各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和作用有更深入、更具体的了解,使他们懂得声乐学习的各个阶段的目的性、互补性、贯穿性,明确声乐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对声乐学习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较完整、全面的认识以后,根据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原则,再进行声乐教学的针对性训练,即传统的声乐“一对一”的个别课教学。
以集体和个人学习结合的授课形式来教授学生,不仅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具有渲染性、新颖性和多样性。它不是单一的学习声乐技巧的课程,而是包括了与音乐相关的各种课程,是一门综合的教学课程。在声乐集体课中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课堂的技术问题学习,通过课堂讨论,解决一些疑难问题,这样使学生们记得牢,基础扎实。
凸显师范性,还要重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教师与学生相比,无论是知识积累的深度、广度、艺术实践、教学经验等方面都有绝对优势。但高师的声乐教学却不能仅仅采用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声乐教学是融知识性、技能性为一体的教学,而且技能性往往大于知识性。教师对许多关键性问题的表述,大多采用借喻性的、象征性的、主观色彩很强的、学生较难准确理解的语言,甚至需要学生靠感觉、靠悟性和靠揣摩。因而,高师声乐教学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而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明白声乐教学与学习并不是教师一味的传教,而更多的则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由内心到身体歌唱器官的共鸣。
二、高师声乐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特长,声乐教学本身具有的独特育人作用,提高中小学生的音乐修养以及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
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把重点转向重视对学生的培养,体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突出育人作用。声乐教学需要优化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形式,目的是在声乐教学中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运用自己的感情来歌唱,达到以情感人,声情并茂的效果,学会把自己丰富而深厚的情感深深地融汇到歌声中,让歌声充满昂扬振奋激情,感染自己和周围的人。这种教学形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与合作能力,从而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最终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声乐教学的诸多功能中,它最为直接的功能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力求搞好声乐教学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声乐教学,就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培养要注意形象性、情感性、实践性、创造性。在声乐教学中,要体现出素质教育的诸多特点,把审美能力培养融入到素质教育中。培养审美能力要顾及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容易理解,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通过声乐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感受声乐魅力,了解声乐的文化气韵,达到增强素质,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目的。
声乐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学习生活中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培养其自制能力、自觉能力及意志品质。中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爱模仿,表现欲强,声乐教学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施展他们的爱好。声乐的学习在外人看来可能是轻松的、愉快的,但内行人都知道,声乐的每个动作都要反复进行训练,都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因此,要搞好声乐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使其意志品质也得到锻炼。声乐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对声乐的感受力,感情的表达力及其他能力,诸如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也可以在其中得到锻炼,应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情发挥,使其个性得到发展。中小学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声乐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改变他们的不良姿态,使其动作和语言得以协调,声乐学习有悠扬或奔放的音乐伴奏,更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使他们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结语
“师范性”与素质教育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来说,都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师范性”体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职能特征,是其实施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评价的根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应本着“师范性”的基础目标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更新的教育现状。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在体现“师范性”的情况下,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师范性”普及中小学音乐教育,从而为中小学培养更多的既会“唱”又会“教”的音乐启蒙教师,为素质教育的更好开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曾泓.声乐教学法课初探[J].《中国音乐教育》, 2003(7)
篇5
一、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对艺术歌曲价值认识不到位
因为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使得高校在其声乐教学中偏向于西方化,很多高校以及声乐教师都认为西方声乐教学有较强的教育优势性和适用性,而中国艺术歌曲在其产生初期变体现了较为浓重的西方艺术色彩,高校将其引入到其教学体系中,只是将其作为教学音乐题材的一种补充,甚至将其作为西方音乐艺术教学的补充,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导致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处于较为尴尬的位置,进行中国艺术歌曲的教学培养,但是却缺乏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使其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还有一些艺术学校缺乏对中国艺术歌曲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片面的追求歌曲的演唱技巧,却忽视了其本身具备的艺术美感以及文学情感,学生不能够准备的理解艺术歌曲作品的文学内涵,对其表现也不够深入,使得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呈现出曲高和寡的现象。
2.对艺术歌曲内容选编不合理
对中国艺术歌曲内容的选编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声乐教学课程中的中国艺术歌曲教学内容过于随意,缺乏课程教学内容的连续性以及内在逻辑性,学生在学习基础以及表现能力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却没有迎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学生进行中国艺术歌曲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以及历史文化的基础学习,而高校却没有将这些教学内容融合到其教学体系中;其二,高校在进行艺术歌曲教学时,往往进行外国艺术歌曲教学内容的比例远大于中国艺术歌曲,而演唱技巧教学也侧重于外国艺术歌曲的学习,教学实践也是西方艺术歌曲的实践内容偏多。这两个方面的体现都导致限制了中国艺术歌曲教学质量的提升。
3.对艺术歌曲的教学资源挖掘不足
应用于艺术歌曲教学方面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基础设施、师资力量以及教学内容等,对于艺术歌曲的教学资源挖掘不足现象也能够从这些方面得到印证:其一,由于高校对于中国艺术歌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其在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宣传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很多高校学生都不知道中国艺术歌曲是什么,有些专业音乐艺术的学生能够知道皮毛,但也仅限于皮毛;其二,高校进行中国艺术歌曲教学的师资力量欠缺,进行中国艺术歌曲教学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艺术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较高水准的演唱水平,而具有较高艺术和表现水准的人才却由于经济收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加入到高校的教师队伍中,促使高校的中国艺术歌曲教学存在严重的后备力量不足的现象,同时高校在艺术歌曲的教师也缺乏系统的职业培训,高校的教学水平难以与中国艺术歌曲的教学要求形成统一;其三,高校进行中国艺术歌曲教学主要以教材为教学内容的载体,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很多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还会采用自编的教材,进而造成高校的中国艺术歌曲教学水准难以得到保证。
二、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1.艺术歌曲有助于学生增加艺术素养
中国艺术歌曲的歌词多以诗词形式为主,其中包括古典诗词以及现代诗词等,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特点,甚至有些歌词直接来源于文学名家的经典诗句,比如经典中国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其歌词的来源便是著名宋代诗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该歌曲的演唱时,不仅要将自身的演唱技巧进行灵活的应用,同时还要对文人的创作情绪以及作品背景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进而能够将自身的情绪带入到歌曲的演唱之中,对艺术作品进行更为全面的诠释。中国艺术歌曲的完美展示便需要演唱者能够具备专业的演唱技巧以及较高的文学素养,将艺术歌曲的文学情怀进行更为深入的演绎,因而进行中国艺术歌曲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艺术素养水平的提升。
2.艺术歌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专业进步
对中国艺术歌曲进行演绎,不仅需要演奏者具备扎实的演唱技巧,同时还需要演唱者具备全面的音乐素养,与伴奏者在钢琴伴奏方面达成共识能够增强艺术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钢琴的伴奏者能够通?^不同的表演环境以及表演角色进行演奏旋律的变化,因而演唱者不仅要对自身进行调整,同时还要与伴奏者进行契合,中国艺术歌曲的学习和演唱,对于学生声乐学习的专业水平提高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高校声乐教学针对艺术歌曲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措施
1.正确认识艺术歌曲的价值
中国艺术歌曲在其教学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高校声乐教学要以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准确价值认识为基础,加强对于艺术歌曲教学的重视,才能够使其教学现状发生改变。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体系中具有结构精悍、旋律明快,技术性与艺术性表现相对较强的等热点,而中国艺术歌曲又将中国的文化元素以及民族精神融合到其中,其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以及传承中国文明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高校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高效在声乐教学中要以弘扬民族文化的战略思想,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计划,引导教师以及在校学生能够对中国艺术歌曲有更为广泛的认知,引导专业学生能够树立进行中国艺术歌曲学习的正确价值取向,将艺术歌曲中优秀的作品演唱给社会聆听,使社会民众能够对这种艺术形式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2.合理编排艺术歌曲的声乐教学内容
高校声乐教学中进行中国艺术歌曲的教学时,应当正视自身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其一,高校要针对中国艺术歌曲教学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其中不仅需要包含艺术歌曲的理论知识、演唱技巧等艺术层面的教学内容,同时需要涵盖文学、美学以及史学等多层次的文学层面的教学内容,减少其课程设置的随意性,使演唱者能够对艺术歌曲中体现的文化韵味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能够将其进行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表达;其二,高校应当增加关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教学内容比例,不仅将其作为艺术歌曲的补充力量,而要将其作为重点的教学内容作为声乐教学内容,增强其演唱表现、演唱技巧以及演唱实践等方面的专业教学,以提高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地位,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奠定基础。
3.加强中国艺术歌曲教学资源挖掘
中国艺术歌曲教学水平的提升还需要对其教学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进行该课程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演唱水平,同时还要对中国文学、中国历史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音乐艺术素养以及语言素养等,高校要以加强对中国艺术歌曲教学的重视程度为前提,加大对于优秀师资引进以及培养的力度,将更多的中国艺术歌曲表演者能够加入到高校的教学事业中,同时构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体系,加强其后备师资力量的培养,增强对在职声乐教师的培训力度,形成立体的中国艺术歌曲教学体系。高校在进行中国艺术歌曲的教学时,还需要对其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深入的挖掘,建立统一的教材开发体系,将更多优秀的教学内容拓展到其课堂教学环节中,以其市场需求、未来发展、通俗程度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综合的考量,实现规范的中国艺术歌曲教学资源应用。
4.引导学生中国艺术歌曲
目前高校学生进行声乐学习有西方化的学习倾向,却忽视了母语声乐艺术的中国艺术歌曲,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声乐表现特点,加大对中国艺术歌曲的重视,强化自身的咬字、吐字等语言表达,增加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声规律了解,掌握其发声技巧和演唱表现方法,并加强对中国历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中国艺术歌曲的形式,更能够表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使更多的高校声乐学习学生能够进行中国艺术歌曲的学习和表演,拓展中国艺术歌曲的受众群体,受众群体的增加是艺术形式生命延续的基础,社会对于中国艺术歌曲认知和应用程度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其实现更为广阔的发展。
篇6
声乐是人们用以抒发感情、交流感情的一种自然而普通的形式,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表演艺术,它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感情。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彼此之间又存在着诸多的联系。三种唱法都是以音乐、语言、表演相结合作为艺术表现形式,都要对演唱作品进行分析理解,加以丰富的感情通过歌声表现出来。并以音乐的美、语言的美、表演的美作为审美方式,追求演唱作品时的全身投入、震憾力和感染力;追求对作品内容的完美诠释、形象塑造和声音色彩的掌控能力。力求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把声音贯通起来,把最美好的声音展现出来,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三种唱法在发声方面都要求正确的呼吸,喉咙打开,建立歌唱通道;以气息为主,靠气息演唱,建立声音的高位置;都是以横隔膜为呼吸动力,注重吸气的深度及气息的支持力,充分发挥各共鸣腔体的作用,气息要贯通、流畅、稳定。三种唱法同属声乐门类,立足点是相同的,即它们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但在许多方面还是有着差异和区别的,各有各的特点。
㈠呼吸对比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是歌唱的原动力,歌唱的各种技巧,没有一项能脱离呼吸而独立存在,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歌唱是极其重要的,呼吸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歌唱的质量。“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呼吸是发声的源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歌唱”,这些说法都说明呼吸在歌唱艺术中的重要作用。歌唱中的呼吸一般分为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美声唱法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吸气深而饱满,音量大、音域宽、容量大、控制力强,呼吸支点明显,气息流畅,声音托在气上,且有力度,声区统一,声音表现力丰富。民族唱法要求“气沉丹田”,使气吸至腹腔,气息较深,动作小而灵活,吸气时声音小,对喉咙紧张和歌唱时胸部僵、顶气等现象,有放松和缓解的作用,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通俗唱法则对呼吸的深度要求不高,因此多采用胸式呼吸,呼吸容量小,吸气部位偏高,发声比较柔和;通过气息的流动调节声音的弹性、音色、力度和情感表达;只有歌曲需要强力度发声时,才运用较深的部位呼吸,推动力度的增强,加强控制力。
㈡发声对比美声唱法发声的主要特点是混合声区唱法即混声唱法,它要求发低音时避免全用真声,发高音时避免全用假声,真假声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着使用,追求混声效果。声音通畅、纯净、圆润、明亮、饱满。民族唱法的发声主要以真声为主,声音明亮、靠前,高声区加入一些美声唱法技巧,混进一些假声,增加了真假声的混合比例,声音走向横竖相当,点面合适,字正腔圆,声音个性强;以民族风格和韵味为主,音色甜美,声情并茂。通俗唱法的发声方法多用本嗓的自然发声,大部分用真声演唱,声音上没有固定的标准模式。追求演唱者在自身声音条件的基础上,挖掘并放大自己的声音本质和特色,即个性与特色声音,声音的审美标准是“求异”而非“求同”,非常强调激情和感染力。
㈢共鸣对比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主要是靠歌唱者本身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把声音送出去。美声唱法主要是运用不同的嗓音配合上、下共鸣腔来达到以声音表现感情的目的。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既明快华丽、丰满结实,又保持统一,声音真假结合,声区衔接流畅;充分发挥共鸣作用,注重混合共鸣,声音穿透力极强。民族唱法多用局部共鸣,对腔体的打开比美声唱法其空间要求小一些,气流量要求少一些;更多的追求比较靠前的口腔共鸣和鼻、眉心处的头腔共鸣,声音的焦点较小,集中明亮。通俗唱法对于共鸣的要求没有传统唱法高,它只要适当地打开共鸣器官,使声音能够在共鸣腔中放大,摆脱声音的“白”和“扁”,使声音获得纯正、圆润、饱满的自然音色。主要借助电声音响来扩大音量,共鸣在通俗唱法演唱中是美化声音、修饰声音的一种方法,而并非是发声的唯一途径。
㈣语言对比美声唱法以声音为主,强调“以腔带字”“以声带字”,字要随着腔走,打开腔体把字唱到腔体里,腔圆是第一位的,声音统一是第一位的。追求声音的圆润通畅、共鸣色彩,注重咬字吐字与不同声区的共鸣结合统一。民族唱法的咬字吸取了许多戏曲的方法,咬字吐字更靠近说话状态,要求符合说话语言的表现方式,强调咬字的准确和真切,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语气生动;更注重声母、韵母、归韵等方面的清晰。“以字领腔”“字正腔圆”,使歌唱的吐字达到咬字清、吐字正、归韵准的目的,获得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通俗唱法的吐字最接近生活,它没有美声唱法那样要求在共鸣的基础上去吐字;也不像中国民族唱法那样过分强调字正腔圆,咬字概念是建立在自然说话的基础上,即口语化基础,不强调字头字尾的口型如何、字形是否咬住,只要能够听清歌词便可,避免多余的、夸张的口型,体现说话的自然,直接地表达歌唱者的感情世界。㈤演唱风格对比美声唱法演唱风格的最大特点是“以声为主”,讲究声音的纯正、力度、通畅;追求声音的光彩、华丽和艺术表现,高雅庄重,自然质朴;强调气息的控制、声音的连贯性,感情表达丰富真挚。民族唱法演唱风格的主要特点是“以字为主”,特别强调演唱时吐字及韵味的风格,强调“以字带声”“字正腔圆”“字里传情”“依字行腔”“腔随字走”等。由于各地、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语言习惯、演唱内容的不同,演唱风格也有差异,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演唱风格。有热情奔放的、委婉深情的、活跃风趣的、甜美动人的等。通俗唱法演唱风格的主要特点是“以情为主”,注重感情的抒发流露,歌声自然亲切,形式轻松活泼,吐字真切清晰,感情时而缠绵细语,时而奔放热烈,具有“倾诉性”和“宣泄性”,使演唱者与听众之间缩短距离,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与感情上的交流。
二、三种唱法在高职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声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初步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声乐作品的内容、风格,并具有一定的范唱能力,能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具备一定的声乐教学能力。在高职声乐教学的实践中,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已作为正确唱法的标准被教师们所承认,通俗唱法也逐渐列入其中。由于高职本身的办学特点及生源情况,在声乐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新生入校时水平参差不齐,优劣差距较大,普遍声乐基础水平不高,存在的问题较多,有一定演唱能力的占极少数,这也是高职院校生源的现状。根据这种情况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不要轻易划分学生的演唱方法,先让学生掌握唱法的基本理论,教学模式上采取多种授课方式,有针对性地教学。
(一)声乐个别课教师与学生一对一上课的教学模式,主要针对声乐基础、嗓音条件好的学生开设的,着重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并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歌唱。在教学中结合每个学生嗓音、程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逐一制定各自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同时加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共、个的训练,根据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提高自身演唱能力。
(二)声乐小组课教师给一组学生上课的教学模式,主要针对以器乐、舞蹈等为主,声乐基础、嗓音条件较差的学生开设的。把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作为主要方向,使学生既会运用科学的歌唱方法歌唱,又会科学地指导别人唱歌。教学中可将学生按声部、性别、程度等特点进行分组授课,授课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观摩,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还可以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作品处理等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正确声音概念的理解,及对存在问题的解决能力,了解三种唱法在不同声部、不同作品的要求及教学特点,了解更多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为提高教学能力打下基础。
(三)声乐集体课教师给一个班级学生上课的教学模式,主要针对全部学生开设的,教学采用集体歌唱训练的方式。在发声中找出声音的共性特点,提出具体要求,讲解技术要点、难点,点评、解决存在的问题;系统讲解声乐理论知识及教学法,也可以选择部分声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带头,进行集中训练,通过对这部分学生的教学,提高全班同学对声音概念的正确理解,以点带面,全面提高。也可以进行声乐作品欣赏、观摩演出与声乐专题讲座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种唱法的声乐基础知识、内涵与审美方式,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运用系统、科学的声乐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演唱实践,开展声乐教学活动。
(四)演出实践课教师通过学生的演出实践进行授课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存在着较大差异。高职教育重实践、重技能的提升,因此,在高职声乐教学中加强实践课的教学,是提高学生自身策划能力与演出能力的重要部分。把每次声乐课考试以演出实践的形式在舞台上进行,学生可以策划设计自己的演出服装、表演模式、伴奏方式、舞台背景等,演出结束后教师及时进行点评,纠正演出中存在的问题,充分体现实境训教的特点,使学生在实践中消化所学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演唱能力与演出能力。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内外的各种文艺演出、声乐比赛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理论与实践得到充分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水平;同时教师通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缺点,查找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使高职声乐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总之,在高职声乐教学中应采取声乐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和演出实践课,四位一体相互补充的教学模式,打破单一的声乐个别课教学模式,建立声乐教学的多元化体系,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把握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特点和风格,使学生既掌握声乐演唱技能,又掌握实际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高职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声乐教学艺术研究的思考
篇7
以下为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全文:
本简章只限于介绍我校艺术类本科专业及招考方向(以下统称为“专业”)的招生情况。普通类专业、自主招生专业及其它类别的招生情况另有简章介绍。
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我校艺术类本科招生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办法”执行。
一、招生计划:2018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计划表
注:
1、以上艺术类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不编制分省招生计划;
2、以上学费为2017年标准,供参考,如有变动,按2018年北京市教委统一调整后的标准执行;
3、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浙江的考生,选考科目限选历史 ;
4、录音艺术(录音工程方向)只招收理科考生,上海、浙江的考生,选考科目限选物理;其他专业文理兼招,上海、浙江的考生,不限制选考科目。
二、报名
(一)报名条件
1、符合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中的报名条件。
2、若报考省级统考有要求且涵盖的专业,考生须省级统考合格。报考我校的专业是否涉及省统考,请考生严格参照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关于艺术类省统考科目对应的艺术类专业范围,我校不作另行规定。
(二)报名安排
1、网上报名时间:2018年1月1日-1月31日 考生均须于此时间内登录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网报名,并于报名前准备本人近期正面免冠电子标准证件照和具有网上支付功能的银联卡。
2、每位考生最多可报考三个专业。
3、学校设北京、南京、成都考点,考生请就近选择一个考点参加考试。
4、考生进行网上报名前,请务必认真阅读《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了解报考信息及网上报名说明。不按要求报名,误填、错填报考信息或填报虚假信息,未完成网上交费,未在规定时间内打印准考证等导致不能参加考试或影响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报名考试费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方向)、动画、动画(游戏艺术方向)4个专业按照北京市京发改[2016]1828号文件规定,每人每专业收取考试费160元。
其他专业根据北京市京发改[2004]2651号文件规定,每人每专业初试报名考试费100元,复试考试费80元,三试考试费80元。
考生网上报名所交材料及费用无论参加考试与否,不予退还。
三、考试
(一)考试内容及时间安排
1、播音与主持艺术
[初试][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考试过程录像)①指定稿件播读 ②现场应答或展示
[查询初试结果]3月12日在我校本科招生网查询,复试统一在北京进行。
[办理复试手续]3月16日 8:30-12:00
[复试][3月16日 18:00-20:00] 笔试 综合素质考查 [办理复试手续时安排时间] 面试(考试过程录像)①指定稿件一播读 ②指定稿件二播读并评述 ③现场应答或展示
2、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面试 ①自我介绍(约1分钟)②回答考官提问(高中所学知识)③根据背景材料提示进行命题演讲
[2月26日 18:00-20:00] 笔试 视频作品分析 重点考查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2月28日 9:00-11:00] 文化笔试 高中文化课中的语文、英语、数学
3、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
[初试][2月23日-2月26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根据背景材料分组进行即兴创意讨论 ②回答考官提问 ③有文艺特长的考生可以展示(除钢琴外,其它乐器或道具以及放音设备请考生自备,也可出示考级证书等证明)
[查询初试结果、办理复试手续] 2月27日8:30-12:00
[复试][2月27日 18:30-21:00] 笔试 影视作品分析 [2月28日 9:00-11:00] 文化笔试 高中文化课中的语文、英语、数学
4、戏剧影视文学
[初试][2月23日-2月26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回答考官提问,重点考查联想想象能力、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对文史哲尤其是叙事艺术作品的阅读与观摩情况。可现场提交自己的习作(文学、动漫作品均可)。
[查询初试结果、办理复试手续]2月27日 8:30-12:00
[复试][2月28日 9:00-11:00] 文化笔试 高中文化课中的语文、英语、数学 [2月28日 14:00-16:30] 笔试 命题故事写作 根据文字或图片元素进行写作,或对指定故事进行续写、扩写、仿写、改编,不少于1500字。
5、戏剧影视导演
[初试][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自我介绍 ②分组命题讨论 [2月28日 9:00-11:00] 文化笔试 高中文化课中的语文、英语、数学
[查询初试结果]3月12日在我校本科招生网查询,复试统一在北京进行。
[办理复试手续] 3月16日 8:30-12:00
[复试][办理复试手续时安排时间] 面试 分组完成命题小品 [3月16日 13:30-16:30] 笔试 命题写作 按命题写一个叙事类作品
6、表演
[初试][2月23日-2月26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朗诵 自选散文、故事或小说片段,3分钟②声乐 自选作品,唱法不限,无伴奏
[查询初试结果、办理复试手续]2月27日 8:30-12:00 [复试][办理复试手续时安排时间] 面试 ①朗诵 自选现代诗,3分钟 ②指定内容表演
[查询复试结果]3月12日在我校本科招生网查询,三试统一在北京进行。
[办理三试手续]3月16日 8:30-12:00
[三试][3月16日 18:00-20:00] 笔试 综合素质考查
[办理三试手续时安排时间] 面试 ①语言 ②形体 ③表演 ④特长展示(除考试内容之外的其他艺术特长)⑤回答考官提问
7、影视摄影与制作
[初试][2月25日 14:00-16:30] 笔试 画面构成能力测试 根据给定的若干视觉元素,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要求能够体现光线、色彩,画面主题明确、表达清晰。重点考查画面构成、色彩构成和创意设计能力。绘画工具不限,考生自备。考试用纸8开,由学校提供。)
[查询初试结果、办理复试手续]2月27日 8:30-12:00
[复试][办理复试手续时安排时间] 面试 自我介绍,回答考官提问,可提交摄影、绘画或其他作品。
[2月28日 9:00-11:00] 文化笔试 高中文化课中的语文、英语、数学
8、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2月23日 13:30-17:10] 笔试 素描、速写 素描:半身带手写生。用铅笔或炭笔完成,画具、画板等考试用具考生自备。考试用纸4开,由学校提供,考试时间3小时。 速写:命题人物动态默写。绘画工具不限,画具、画板等考试用具考生自备。考试用纸8开,由学校提供,考试时间40分钟。
[2月24日 14:00-17:00] 笔试 命题创作 根据命题进行绘画创作(一幅,只能用水彩或水粉着色)。重点考查综合思维、色彩造型能力和专业素质。考试用纸8开,由学校提供。绘画工具考生自备。
[2月24日 19:00-21:00] 笔试 综合能力测试
9、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方向)
[2月23日 8:00-11:00] 笔试 色彩 根据要求进行色彩默写。考试用纸4开,由学校提供。
[2月23日 13:30-17:10] 笔试 素描、速写 素描:半身带手写生。用铅笔或炭笔完成,画具、画板等考试用具考生自备。考试用纸4开,由学校提供,考试时间3小时。 速写:命题人物动态默写。绘画工具不限,画具、画板等考试用具考生自备。考试用纸8开,由学校提供,考试时间40分钟。
[2月24日 8:00-11:00] 笔试 命题创作 根据命题进行广告创作,广告语自拟。用色彩完成,绘画工具不限。考试用纸4开,由学校提供。
[2月24日 19:00-21:00] 笔试 综合能力测试
10、动画
[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回答考官提问 ②作品展示:展示考生平时创作的作品,素描、色彩作品各不少于5张。考官可根据具体情况要求考生进行现场素描、色彩或速写写生。 ③才艺展示:考生展示自己在漫画、动画、美术、音乐、文学、影视、外语、电脑制作等方面的才艺、习作或相关证书。考生面试时需自备素描及色彩绘画工具。
[2月23日 13:30-17:10] 笔试 素描、速写 素描:半身带手写生。用铅笔或炭笔完成,画具、画板等考试用具考生自备。考试用纸4开,由学校提供,考试时间3小时。 速写:命题人物动态默写。绘画工具不限,画具、画板等考试用具考生自备。考试用纸8开,由学校提供,考试时间40分钟。
[2月24日 19:00-21:00] 笔试 综合能力测试
[2月26日 8:00-12:00] 笔试 故事漫画创作 根据命题用4-16幅漫画讲述一个故事,要求着色,绘画工具不限,考生自备。考试用纸4开,由学校提供。
11、动画(游戏艺术方向)
[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回答考官提问 ②作品展示:展示考生平时创作的作品,素描、色彩作品各不少于5张(其中两张必需为长期作业),速写作品不少于8张。考官可根据具体情况要求考生进行现场素描、色彩或速写写生。 ③才艺展示:考生展示自己在游戏、美术、音乐、文学、影视、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才艺、习作或相关证书。考生面试时需自备素描、速写及色彩绘画工具。
[2月23日 13:30-17:10] 笔试 素描、速写 素描:半身带手写生。用铅笔或炭笔完成,画具、画板等考试用具考生自备。考试用纸4开,由学校提供,考试时间3小时。 速写:命题人物动态默写。绘画工具不限,画具、画板等考试用具考生自备。考试用纸8开,由学校提供,考试时间40分钟。
[2月24日 19:00-21:00] 笔试 综合能力测试 [2月25日 8:00-12:00] 笔试 命题创作 根据命题完成1幅游戏场景设计(含角色),要求着色,绘画工具不限,考生自备。考试用纸4开,由学校提供。
12、数字媒体艺术
[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自我介绍(中、英文自选)②回答考官提问个性化考查考生的交流能力和专业潜质 ③专长展示 展示考生在计算机、美术、音乐、文学、影视、参与校内外活动等方面的专长、个人作品或相关证书。考官可根据考生的实际特长要求考生进行现场命题创作,如创意设计、电脑制作、程序设计等。
[2月27日 14:30-16:30] 笔试 专业能力考试 ①审美能力考查 ②专业相关领域基本常识考查 ③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考查 [2月28日 9:00-11:00] 文化笔试 高中文化课中的语文、英语、数学
13、艺术与科技(数字娱乐方向)
[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自我介绍(中、英文自选)②回答考官提问 个性化考查考生的交流能力和专业潜质 ③专长展示 展示考生在影视、新媒体、活动组织等方面的专长、个人作品或相关证书。考官可根据考生的实际特长进行专业潜质考查。
[2月26日 14:00-16:00] 笔试 命题创作 根据指定画面素材与文字材料进行创作,通过答卷考查考生创造力、审美、逻辑思维等能力。
[2月28日 9:00-11:00] 文化笔试 高中文化课中的语文、英语、数学
14、音乐学
[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乐器演奏或声乐表演 ②视唱(二升二降之内) ③回答考官提问 考查音乐活动策划或音乐作品分析解读能力
[2月24日 19:00-21:00] 笔试 综合能力测试
[2月25日 19:00-21:00] 笔试 音乐基础理论测试(①听音 ②基本乐理 ③音乐常识听辨 ④音乐综合能力写作)
15、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电子音乐方向)
[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乐器演奏能力展示 ②视唱(三升三降之内) ③音乐创作能力展示 可提供个人创作的音乐作品或乐谱,或展示音乐音频软件操作、歌曲弹唱、即兴演奏等技能。 ④回答考官提问
[2月24日 19:00-21:00] 笔试 综合能力测试 [2月25日 19:00-21:00] 笔试 音乐基础理论测试(①听音 ②基本乐理 ③音乐常识听辨 ④音乐综合能力写作)
16、音乐表演(声乐表演方向)
[初试][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音乐特长展示:美声、民族(含原生态)、通俗均可,演唱方法不限 。 ②视唱(二升二降之内)③回答考官提问 [查询初试结果]3月12日在我校本科招生网查询,复试统一在北京进行。
[办理复试手续]3月16日 8:30-12:00 [复试][3月16日 18:00-20:00] 笔试 综合素质考查
[办理复试手续时安排时间] 面试 自选不同风格声乐作品两首,演唱方法不限,其中一首演唱需带有形体或剧情角色表演,如所选曲目不适合进行形体或剧情角色表演,加试舞蹈片段(2分钟内,形式不限、音乐自备)。要求:不化浓妆、不穿演出服装。
17、录音艺术(音响导演方向)
[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音乐特长展示 ②视唱(二升二降之内) ③回答考官提问
[2月25日19:00-21:00] 笔试 音乐基础理论测试(①听音 ②基本乐理 ③音乐常识听辨)
[2月28日 9:00-11:00] 文化笔试 高中文化课中的语文、英语、数学
18、录音艺术(录音工程方向)
[2月23日-3月1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音乐特长展示(演奏或演唱) ②听音模唱 ③回答考官提问
[2月28日 9:00-11:00] 文化笔试 高中文化课中的语文、英语、数学
S1表演(音乐剧双学位班)
[初试][2月23日-2月26日,网上报名安排] 面试 ①朗诵 自选散文、故事或小说片段,3分钟 ②声乐 自选作品,唱法不限,无伴奏
[查询初试结果、办理复试手续]2月27日 8:30-12:00 [复试][办理复试手续时安排时间] 面试 ①朗诵 自选现代诗,3分钟 ②指定内容表演 ③舞蹈 自选中外舞蹈一段,自备音乐,3分钟
[查询复试结果]3月12日在我校本科招生网上查询,三试统一在北京进行。
[办理三试手续]3月16日 8:30-12:00
[三试][3月16日 18:00-20:00] 笔试 综合素质考查 [办理三试手续时安排时间] 面试(考生不允许化妆、佩戴美瞳,必须身穿无花色、无图案、素色紧身练功服) ①朗诵 自备两段话剧台词,一中一外 ②舞蹈 除形体基本条件和基本功能力考查外,自选两段,一段音乐剧中舞蹈,一段风格不限,自备音乐,3分钟 ③即兴命题表演 ④声乐 自选作品,不能与初试重复,可自带伴奏 ⑤视唱练耳 ⑥才艺展示(除考试内容之外的其他艺术特长) ⑦回答考官提问
(二)考试要求 考生须持下列材料参加考试:
1。考生本人身份证;
2。网上报名结束后打印的准考证、报名表;
3。报考专业相应类别艺术类省级统考合格证原件;
4。专业考试要求的相关证明及材料。
(三)考试结果查询
1。考生于2018年4月16日登录我校本科招生网报名系统查询考试结果。专业考试合格者须核对考生信息、填写高考考生号,并打印《专业考试合格证》。
2。学校按照考生专业考试总分从高到低择优发放合格证,合格人数不超过上一年度相应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数的4倍。考生缺考任一科目,专业考试总分计零分。
(四)考点地址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南京: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3666号)
成都: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金牛校区(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西华大道593号)
四、录取
(一)省级统考有要求且涵盖的专业,考生须省级统考合格,同时获得校考相应专业合格证书;省级统考不要求或未涵盖的专业,考生须获得校考专业合格证书。
(二)录取时,专业志愿顺序以高考志愿填报顺序为准,各专业志愿之间无分数级差,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第一志愿。
(三)录取时,学校使用的文化考试成绩为考生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考生文化考试成绩需达到生源省份艺术类本科专业相应类别录取控制分数线,凡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艺术类专业文化成绩本科层次划有多条分数线的,按分执行。
(四)学校以文化折算比值和专业折算比值为依据进行录取。其中,文化折算比值=考生文化考试成绩÷生源省份普通类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下简称一本线);专业折算比值=考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考试总分÷该专业合格分数线。 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一本线以各省划定的自主招生参考线为准;浙江一本线为浙江省公布的一段线。对于艺术类考生文化考试总分与普通类考生文化考试总分不一致的省份,一本线以该省给定的参考分数线为准,未给定参考分数线的省份,参考分数线=(一本线÷普通类考生文化考试总分)×艺术类考生文化考试总分。
(五)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导演、表演、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方向)、动画、动画(游戏艺术方向)、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电子音乐方向)、音乐表演(声乐表演方向)、表演(音乐剧双学位班)12个专业,在考生文化折算比值达到学校确定的本专业最低折算比值情况下,按照综合分(综合分=文化折算比值+专业折算比值)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各专业最低文化折算比值见下表:
(六)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戏剧影视文学、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数字娱乐方向)、录音艺术(音响导演方向)、录音艺术(录音工程方向)7个专业,在考生文化折算比值达到学校确定的本专业最低折算比值情况下,按照文化折算比值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人数不超过本专业计划总数的20%。 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数字娱乐方向)文科类考生的录取人数不超过本专业计划总数的1/3。上海、江苏、浙江的考生,按理科进行录取。
五、表演(音乐剧双学位班)相关说明
为积极推进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强表演艺术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我校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开展表演(音乐剧双学位班)本科“1+2+1”双学位校际交流项目,本项目由2017年起首次实施。
(一)学制
学制四年,采用“1+2+1”校际交流培养模式,按照双方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双方互认学分。学生第一学年在中国传媒大学学习,所有必修课及大学英语全部合格,同时达到或相当于韩语能力考试(IK)2级以上者,第二、三学年在韩国东西大学交流学习,第四学年回到中国传媒大学完成学习。
(二)学费及其他费用
1、 中国传媒大学按学年收取四年学费。2017年学费标准为人民币10,000元/年,入校后按当年公布的学费标准收取。
2、 韩国东西大学收取第二、三学年的项目交流学费。学费按照韩国教育部规定收取,2017年标准为韩币7,600,000元/年,约人民币45,000元/年,入校后按当年学费标准收取。
3、 学费不包括学生学习期间的住宿费、教材费、生活费、保险费、交通费及其他额外费用。因个人原因终止学业或受到退学、开除学籍等处理的学生,已缴纳的学费不予退还。
(三)毕业及学位授予
学生遵守国法校规,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两校规定培养计划并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在毕业基础上,符合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条件者获得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符合韩国东西大学学士学位条件者获得韩国东西大学学士学位。
一般要求全体学生完成韩国东西大学的学习交流任务,未达到韩语要求者,可申请并经过批准,转入中国传媒大学表演专业学习,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如果符合授予学士学位相关条例即可获得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证书,但不能获得韩国东西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六、违规处理
根据教育部文件及相关规定,在我校艺术类专业考试中被认定为违规的考生,学校将视情节轻重作出相应处理,并将其违规事实及处理结果报生源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被录取的考生一经查出有替考等考试舞弊行为,或在报名、考试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取消其录取资格。
凡在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及录取过程中存在作弊行为,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七、补充说明
(一)凡参加我校艺术类专业考试的考生,生源所在地省级统考有要求且涵盖的专业,考生必须参加省级统考。省级统考不合格的考生,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在录取时不予投档。省级统考未涵盖或不要求的专业,考生只参加校考,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的要求参加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高考报名。
(二)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的考生,取得校考合格资格后,须按规定参加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简称联招考试)。
(三)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取得毕业资格后,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由学校推荐和指导毕业生自主就业。
(四)学生住宿实行公寓管理,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住宿及公寓管理费每人每学年750元-1500元。2018年若有调整,按新收费标准执行,以《中国传媒大学新生入学须知》中的标准为准。咨询电话:010-65779623。
(五)学校设置多项奖学金和助学金,目前包含国家、学校设立和社会资助等各项奖助学金共30余项,各奖项每年评定一次,学生获奖的覆盖面约占学生人数的40%。
(六)考生赴考的往返路费、食宿费均由本人自理。
篇8
论文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 舞蹈 教学改革
论文内容摘要:舞蹈课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仅仅是为辅助专业课程教学而设置的基本形体课。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舞蹈教育快速普及,走向社会,开始成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现状做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高校音乐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中小学校音乐教育师资、音乐表演人才、文化事业单位工作者及音乐专门人才的使命。面对当今中小学舞蹈教育改革的图景,该如何来加强和完善舞蹈课程的建设,这已成为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尽管现在大多数普通中小学没有专门开设舞蹈课程,但是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载歌载舞的节日庆典以及各种文艺竞赛中,舞蹈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舞蹈将成为音乐课程、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尤其是发达地区中小学招聘音乐教师,往往将舞蹈表演乃至舞蹈创编能力作为重要的考评项目。这又给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提高了一个门槛,值得我们重视。
一、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正不断向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而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从生源质量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生源质量呈下滑趋势
首先,招生考试对舞蹈的要求降低了,一些学校的招生简章中没有舞蹈方面的相关考试要求。如江汉大学2011年音乐学专业招生简章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满分100分,其中声乐、钢琴(器乐)两科中高分占45%、低分占30%,视唱练耳占15%,乐理占10%。音乐教育专业招生简章中没有舞蹈测试这一项,甚至连以前在专业面试中还能见到的律动测试也被取消。
其次,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主要生源来自普通高中毕业生,少部分来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校前几乎未受过任何规范的舞蹈基础训练,短时间的集训效果在假期过后已经恢复如初,加之年龄较大,身体的软开度与柔韧性未曾开发,不少学生的身体条件又较差,仅凭自身具备的身高、五官等基本条件得以升学,这无疑会给舞蹈教学带来诸多困难。
(二)从课程设置看,舞蹈课课时比例小
就目前各大院校课程设置来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所占比例极小,大概每周的课时数只有一次,也就两堂课。如何发挥舞蹈的教育功效?如何使舞蹈教育与现代教育发展相适应?如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如果仅仅只靠一周的两课时而没有其他形式和途径给予延伸和补充,舞蹈的教育功效无从谈起,更不要谈舞蹈的普及。
(三)从课程结构看,艺术实践的比重远远不够
在传统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艺术实践只是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分布在每个学期,最大程度上也就是为学校的重大演出排练节目,并没有把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看作是面向全体学生,导致一部分学生除了课堂的学习外,技能得不到磨练和展示,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解决办法探讨
基础教育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坚持实践的观点,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使学生实现对象与自我双向建构,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必须通过课程改革这一重要手段作为改革先锋,要统一指导思想,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相一致,要将教育部颁发的《纲要》和《标准》的课程理念渗透到舞蹈课程改革中。
(一)从生源质量抓起
近年来,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理念都为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随着师范院校舞蹈学、舞蹈表演等舞蹈专业的扩招,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越来越不受重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类别、多层次、多结构的,就业竞争的巨大挑战已非常现实地摆在每位毕业生的面前。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高考前都经过一些培训,但多数是以声乐、器乐、乐理等在艺术高考中比例较大的课程为主,而对舞蹈课程很少涉及。很多学生进入高校后,舞蹈基础相当薄弱,加之舞蹈训练本身就比较辛苦,学生由此会产生紧张、烦躁等不良反应,这给教学活动带来严重的消极因素。面对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应该从艺术高考做起,提高舞蹈课程在艺术高考中的比例,让考生在高考前引起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还要严把艺术高考关,选优质的生源进入高校学习。
(二)明确培养目标
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舞蹈教学是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价值功能。尤其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与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有很大区别,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注重高技能性和表演性。根据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要以舞蹈知识技能与艺术实践的高度统一为目标,同时有很强的师范性。学生既要掌握音乐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声乐、键盘等基本技能,还要有编排舞蹈、策划文艺活动等基本技能,也要熟练掌握表达和传授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能力。所以,我们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而真正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合理设置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合理设置舞蹈课程尤其重要。合理主要体现在系统性和逻辑性。系统性主要是让学生对整个舞蹈体系有总体认识,课程设置应相对全面,让学生了解每个舞种的特点。逻辑性即课程的安排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便于学生消化吸收。
1.明确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它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课程,其基本属性是教育。它的目标设定与专业舞蹈院校课程目标不同,舞蹈专业院校培养的是技艺技能精湛娴熟的专业艺术人才。而作为素质教育的高校音乐专业的舞蹈课程,应着眼于舞蹈知识技能和师范能力的整合发展,体现舞蹈课程与音乐学习、舞蹈课程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实际需要的互补,为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取向,舞蹈课程突破了传统的动作技能训练,向生理、心理、师范三维舞蹈观转变,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和师范能力综合发展的全面效用。
课程目标以舞蹈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按照舞蹈知识技能与师范能力整合发展的逻辑进行设计。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正确的舞蹈体态和基本的舞蹈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师范意识和献身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面向市场,开设相应课程
当前,热门专业的课程设置越来越成为专业招生的噱头,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等也成为吸引生源、扩大办学规模的优先手段。各高校在招生工作中都亮出了自己的“招牌”扩大招生规模,敞开“入口”,而忽略了“出口”的质量,也不够了解市场的需求。
流行音乐、街舞、爵士舞、国际标准舞等方面的社会办学力量已经走在多数高校前面。各种各样的艺术培训中心在全国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很多艺人、机构投资办学,培养音乐舞蹈艺术人才。而高校音乐教育要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从根本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规范校本教材的制定、了解学生的需求、课时量的多少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一些市场因素:目前,学生需要什么、最期待什么,教师自身的优势又是什么,学校条件和特色是什么,学生的基础怎样,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又提出了哪些要求?我们应该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应该多听听基层教师的建议。充分了解这些问题之后,再因材施教地组织教学内容。一些私立学校在这些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效仿,如四川天一学院每年都派专人负责做社会调查,各系部每年都根据调查报告对教学计划加以修订,培养的人才能很快融入市场。而一些公办学校在这些方面较为滞后,有的教学计划多年不变,有的参照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计划,忽略了培养目标。 转贴于
3.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学科性质、教授内容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鉴于高校音乐教育中舞蹈教学的相对特殊性——“课时少、任务多”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如专业院校那样将舞蹈学科的课程安排得更为系统化,因而一堂课往往不限于一个任务,而同一任务也不限于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授课内容的安排上,将基训与身韵、身韵与民族民间舞、少儿舞蹈的学习与创编、舞蹈剧目欣赏与舞蹈理论的理解、生活体验与舞蹈小品的创作等相糅合,避免课堂教学单一化,也使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一些学生所喜爱的舞蹈形式融入到教学中。如用简单的现代舞动作组合或极富动感、酷劲十足的街舞做热身运动,以饶有兴趣的即兴舞蹈小品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这样不仅避免了单一舞蹈训练所造成的枯燥和乏味,而且开阔了学习的视野,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计一些较为有趣的课题。比如,在身韵课的“眼睛”训练中,要求学生将不同情绪的眼神(如含情脉脉、怒目圆睁、眉目传情等)以舞蹈即兴的方式,结合老师所给的音乐设计情境表演。这样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即兴反应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四)增加艺术实践
舞蹈社团是高校舞蹈艺术实践最重要的阵地。参加舞蹈社团活动的学生一般都对舞蹈有较大兴趣,他们自发地组织在一起,学习、交流、创作,对学生本身来说是兴趣的提高、技能的磨练,也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间和平台。对其他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影响和吸引,给那些“徘徊在舞蹈边缘”的学生发出了一盏盏耀眼的信息灯。随着社团的发展和壮大以及实践机会的增多,学生们会越来越成熟,舞蹈的发展空间也随之广阔起来,进而对技能的要求也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学生在校期间有很多机会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比赛。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这样的艺术比赛,并给予相应的学分。例如,学生在校学习四年期间,须参加舞台演出不少于8次才能获得学分。
毕业实习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除了参与校内外的各项文艺活动外,中小学、幼儿园、企事业单位、社区等也都成为学生舞蹈实践的课堂。在这些地方(尤其是小学和幼儿园),他们不仅是演员也是老师,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我,以各种方式证明自己。比如,组织幼儿、少儿编排节目,参加教师或单位的节目演出等。经过一次次实践的磨练,学生们无论是舞蹈的技术能力、创造力,还是组织能力都成长非常快。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必须进行改革。研究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高度重视音乐及舞蹈课程的设置,按照师范性与时代性、结合创造性与实用性的教学理念,构建符合当前音乐教育专业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体系。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技术规范与艺术规格,可以通过制定课程标准来体现,即针对不同类型的舞蹈课程制定相应的内容标准与艺术评价标准,在具体标准的表述中体现一定的技术规范与艺术规格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谭桂琴.走出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困境[J].艺术教育,2005 (4) .
[3]杜薇薇.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探究[J].硅谷,2009(13).
[4]黄明珠.舞蹈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03(8).
篇9
关键词:高职 音乐表演专业 舞蹈 教学改革 建议
一、舞蹈课程在高职音乐表演专业中的重要性 音乐表演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培养幼托机构、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师资、音乐表演人才、企事业单位文艺劳动者。当前,多数学校没有专门开设舞蹈课程,但是,在丰富多彩的学生(幼儿)活动、载歌载舞的节日庆典以及各种文艺竞赛,舞蹈表演都是不可或缺的。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舞蹈课程成为音乐表演等艺术教育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推行教学改革,加强和完善舞蹈课程建设,已经成为艺术教育专业发展的重点。现在不少学校和托幼机构招聘音乐教师,往往将舞蹈表演、创编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已引起职业教育者的广泛关注。
二、高职音乐表演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现状
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正不断向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但是,目前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中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误区。
1.生源质量上,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生源素质呈快速下滑态势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院校招生日益困难,生源素质不断下降。为了吸引学生和确保成班率,音乐表演专业招生时降低考生的录取标准,对舞蹈的要求降低了,甚至取消舞蹈方面的相关考试要求。同时,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毕业生。由于基础教育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学生入校前几乎未受过任何规范的舞蹈基础训练,加之学生年龄较大,身体的软开度与柔韧性未曾开发,必然给舞蹈课程教学带来困难。
2.课程设置上,舞蹈课程教学时数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有待改进,特别是音乐表演专业舞蹈课程开课时数过少,一般周课时数只有两课时。这样,就很难发挥舞蹈的教育功效,舞蹈教育肯定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学生也就无法真正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了。学生舞蹈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了。
3.课程结构上,艺术实践教学比重失调
在传统的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艺术教学实践活动只是作为教学环节分布在各学年教学计划中,大多是为学校的重大节目演出作陪衬,没有把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看作是面向全体学生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导致相当部分学生除了理论学习外,技能得不到磨练和展示,从而失去了对舞蹈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三、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和完善舞蹈课程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职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倡导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合理构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为其职业发展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改革,就是通过课程改革,把科学的教育理念渗透到舞蹈课程教学中,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提升职业教育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1.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基础学科,舞蹈教学是音乐表演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价值,对于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舞蹈教学不同于高校舞蹈专业的课堂教学,高校的舞蹈教学注重专业性、技能性和表演性的培养。根据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舞蹈教学是以舞蹈知识技能与艺术实践的有机结合为目标,并具有很强的师范性。高职生既要掌握音乐相关的基本乐理知识,具有声乐、键盘等基本技能,具有舞蹈编排、文艺策划等基本技能,还应熟练掌握表达和传授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作为专业教师,我们必须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重视专业基础学习,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育人质量。
2.创新选才育人方式,改善生源结构
21世纪,经济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理念都为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院校招生面临严峻挑战,生源数量出现明显不足,生源素质不断下滑,音乐表演专业新生的专业素质日趋下降,舞蹈教育越来越不受重视。而市场经济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类别、多层次、多结构的,就业竞争和对口就业的巨大压力已非常现实地摆在当代高职生面前。虽然,部分新生在入学前经过一些培训,但多数是以声乐、器乐、乐理等课程为主,忽视舞蹈教学及其能力培养。进入高职院校后,舞蹈基础相当薄弱,加之舞蹈训练较为辛苦,难免导致学生产生紧张、烦躁等不良反应,这就给教学活动带来负面影响。为了应对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改变高职生源现状,改善生源结构,提高生源素质,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应重视和加强生源培训基地建设,积极与中学通力合作,抓好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创新招生和生源输送、培养模式,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同时,提高舞蹈课程在专业招生录取的比重,确保优质生源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3.合理建构专业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舞蹈课程的合理设置尤显重要。课程设置上,要让学生对舞蹈课程体系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充分了解各种常见的舞蹈艺术特色和魅力。课程组织上,坚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便于学生消化吸收。舞蹈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应着眼于舞蹈知识技能和教学实践能力整合发展的教育取向,突破传统的动作技能训练,向生理、心理、师范三维舞蹈观转变,体现舞蹈课程与音乐学习、舞蹈课程与中小学音乐表演实际需要的互补,为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正确的舞蹈体态和基本的舞蹈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增强他们舞蹈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面向市场,及时调整和修订教学计划,开发校本教材,开设相应课程,整合教学内容,有效调动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推动学科和专业建设。
教学中融入新潮舞蹈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如运用现代舞动作组合或极富动感、酷劲十足的街舞做热身运动,以饶有兴趣的即兴舞蹈小品练习与情境表演等以激发学习兴趣,减少枯燥乏味的舞蹈训练,有助于开阔学习视野。为了调动高职生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应定期开展舞蹈艺术竞赛,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艺术实践,积极发挥舞蹈社团的实践教学功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通过学习、参与、交流、创作等方式来实现舞蹈才华自我展示,磨练和提高其舞蹈技能。
4.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人才培养是中心环节。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优化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优化评价方式”的教学改革工程,构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建立“以行动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以逐步形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进行职业教育改革,打破割裂,积极创新,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构建音乐表演专业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强化高职生舞蹈技能训练,增强职业竞争力,推动音乐表演专业的有序发展。
目前,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舞蹈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职业教育者们必须尽快转变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调整音乐及舞蹈课程设置,构建符合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教学丰富育人内涵,以育人推动教学开展,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中音乐;兴趣小组;素质教育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而我国现行的音乐教育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主要是兴趣小组或音乐社团、文艺活动)两个方面。前者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延续与拓展。抓好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应该是一个整体,互相补充完善。2005年秋季开始,江苏采用的是“湘版”普通高中音乐教材,这套教材共有六个模块,分别是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与舞蹈。根据这套教材,我校将音乐鉴赏这一模块作为必修课程,在高中一年级开设一学年。而将另外的五个模块作为音乐兴趣小组选修课程,在高一至高三分别开设三学年。这些教学模块的开设,为学生搭建了更多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充分挖掘了学生的音乐潜能,并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明确兴趣小组活动的目标
明确兴趣小组活动的目标,才能正确引导音乐兴趣小组活动的有效开展。高中音乐必修课是音乐鉴赏,其主要教学内容是对教材中音乐作品进行赏析。但学生需要的不仅是听赏,也需要自己演唱或演奏等。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更能满足这部分学生的需要。兴趣小组活动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也要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可从以下方面指导音乐兴趣小组的活动。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把音乐鉴赏课作为音乐教学的立足点,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更广泛的音乐进行学习和探究,将
兴趣小组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这是兴趣小组活动的核心目标。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湘版”普通高中音乐教材中,《音乐鉴赏》作为学校的必修课,是面向高中阶段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主要是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及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文化,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拓展音乐文化视野,有益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而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与舞蹈这五个模块则是对音乐鉴赏这一模块的补充。面向选修的学生和音乐兴趣小组来开设。不同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模块。这几个模块主要为学生体验、理解和创造音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激活学生的表现欲、创作欲,使学生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增强学生学习的创造意识是目前广大教师要研究的一个课题,音乐教学活动也是如此,如何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贯彻学生音乐的实践与创造意识。“湘版”普通高中音乐教材的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与舞蹈这五个模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通过演唱、演奏、创作、表演,亲身体验音乐,用自己的内心情感表现音乐,让学生和音乐“零距离”接触。
二、音乐兴趣小组活动的实施
音乐兴趣小组的活动大致分为:摸底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成果反馈阶段。
1.摸底时附锥
将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作为活动的准备阶段,高一刚入学的新生处于初、高中的衔接阶段,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而学生对高中的音乐鉴赏课也需要一个适应期,这段时间音乐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比较多。在摸底准备初期,首先,音乐教师要对学生的音乐素质有基本的了解。由教师设计一份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问卷调查设计主要由七大部分内容构成:对音乐的兴趣、初中音乐课程开设的基本情况、初中音乐课程内容的掌握、学生对初中音乐课的认可度、对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音乐技能的实践、对高中音乐课的建议。对收集的问卷进行分析处理,并设计初、高中阶段的衔接教学的具体方案。其次,对于音乐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拿出解决方案,为兴趣小组的开设铺平道路。音乐兴趣小组的开设是面向全体的学生,不能因为有部分学生基础不好就不让学生参加。所以,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因材施教,对于音乐基础不同的班级、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尽量拉近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在摸底准备后期主要是根据学校的硬件、软件及师资状况开设相应的兴趣班。
2.活动实施阶段
根据我校现有的软、硬件资源,共开设三个音乐兴趣小组:声乐兴趣小组、钢琴兴趣小组、合唱队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哪个兴趣小组。而兴趣小组活动具体的实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兴趣小组活动能顺利地实施,必须先确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方案。这个教学计划要贯穿于高中阶段的三年之中。经过近几年的摸索,我认识到这个三年的活动计划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第二,兴趣小组活动时间要有保证。兴趣小组活动要严格按照活动计划要求执行,不能被其他教学活动占用。即使有冲突也要及时调整活动时间。我校兴趣小组具体活动时间是安排在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至高三年级,共计开设五个学期。每学期按照正常的教学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每周安排两次,每次两课时。
第三,兴趣小组活动的硬件支持。硬件在兴趣小组活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近些年也加大了兴趣小组硬件设备的投入。如,配备了18间钢琴琴房、多媒体音乐教学系统、合唱排练室、舞蹈练功房等,为兴趣小组活动奠定了硬件基础。除此之外,开放学校的学生琴房、音乐排练室,提供给学生在课外时间练习和训练,并安排音乐教师担任兴趣小组辅导工作。
第四,兴趣小组活动的具体开展。由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组成兴趣活动领导小组,指导兴趣小组的活动,并对参加兴趣小组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要明确兴趣小组活动的目标,杜绝“应试教育”,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坚持兴趣小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2)教师要做一个长期的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并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每个学期要制订学期兴趣小组活动计
划,使兴趣小组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3)兴趣小组的活动要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的音乐素养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活动中要整体关注,单个指导,力求提高兴趣小组中每个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技能。(4)组织兴趣小组学生积极开展校内、校外的各类音乐活动和竞赛。对学生的要求:(1)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兴趣小组的每一次活动,不迟到、不早退。(2)制订学生个人的学期活动计划,能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活动中按照自己计划学习和训练。(3)要求学生遵守兴趣小组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音乐器材。
三、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成果展示及反思
定期组织兴趣小组活动成果展示,可以检验兴趣小组活动开展的效果。我校每年定期开展各种类型的兴趣小组成果展示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月、新年文艺演出、小型学生音乐会、合唱大赛等。这些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和训练的热情。同样,这些活动也给学校带来浓厚的艺术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他学生,让艺术学习的氛围形成了良性循环,让兴趣小组的活动不再浮于表面。但在活动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比如,如何让音乐兴趣小组面向更多的学生,参加音乐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只有一部分,还是有大部分学生没有参加,怎样让这一部分学生也喜欢音乐、热爱音乐,是我们音乐教师面临的难题。我想,只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能让音乐兴趣小组激起更多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 上一篇: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 下一篇:行业研究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