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色彩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美术色彩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美术色彩教学计划

篇1

为了给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合格的学生,专业可训练是老师的重中之重,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和实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学习绘画,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根据现今美术高考的要求,我对高中三年色彩教学做一个简要的安排:

学年教学内容

第一学年石膏几何体及静物组合

第二学年静物组合

第三学年同类色静物组合

1. 色彩概述 色彩是有感情的,因人的素养,爱好、心情的不同,对色彩的认同感也有所不同,学习静物色彩的目的是培养用色彩的语音描绘景物的质感、体积、空间、色调的能力。

2. 色彩的基本规律 1.在自然光线下,物体的亮面冷,暗面暖,投影部分要有适当的天光色。.要拉大处于同一画面上静物之间的色彩差异,并借助红与绿、 橙与紫、黄与蓝之间的互补关系,使色彩产生张力。3.由于作画者对色彩的偏爱、喜好不同,静物色彩会表现出不同的调子,使画面产生美感。4.表现景物色彩的空间感要拉大前、中、后、背景之间的黑白关系;塑造形体时具体程度拉大,虚实程度拉大,冷暖程度拉大。5.要善于在画面上调色,这样表现出来的色彩准确、生动、丰富。

3. 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刚学习绘画的学生,大多数观察方法不正确,作画时容易“死盯”着画某一地方,画出来的是散的,琐碎的,画面整体感不强。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作画者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普通人的观察方法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整体的方法,另一个是局部的方法。那么画好静物,要善于用余光观察物体。不但观察物体的本身,还要找出物体周围的色彩倾向,从而使画面的色彩丰富、生动、和谐。

4. 注意学生的性格和个性的培养

篇2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空间;拓展研究

拓展高中美术教学空间,是近年来美术教学研究方面一向热门的话题,教学空间的拓展可以为教学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成为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抓手。广大教师要积极拓展空间,使教学工作向着更加立体化、素质化的方向发展。笔者多年从事美术教学,在空间拓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一、大量引入大家精品丰富学生美术视野

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层出不穷,这些人类发展的瑰宝在艺术长河中绽放着熠熠光辉。高中生长期以来因为应试的压力,使得他们无暇去探索艺术,无暇去领略美术的魅力。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拓展视野,这是提高教学成效的一个非常重要路径,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中外名作,多媒体手段的广泛应用可以轻松地实现这一方面的效果,例如笔者运用课件投影了唐代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天王送子图》、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以及国外著名的一些名家名作,如达维特的《荷拉斯三兄弟的宣誓》,安格尔的《莫伊特希夫人》等等,这些方面的内容可以陶冶他们的艺术情操,使学生对美术学习更感兴趣,培养了他们艺术素养。

二、组织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培养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既能够丰富教学的风格形式,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学中针对人物造型、色彩、明暗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探讨,屏幕上投影出相应的美术作品,和学生针对某一个方面进行分析,从细微处着手感悟这一作品的魅力。对于美术而言,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具有各自的特点,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刻的领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美术作品,去总结出其中的特点、领悟韵味,这就需要学生进行专题研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开展各类专题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悟能力,对艺术语言的表达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看到一幅作品就会选择一定的角度进行分析点评,说上个一二三,他们的分析研究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并且,专题研究活动让美术课堂的氛围也更加融洽,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如同在研讨会上和大家分析研究一样,较好的实现了学习目标。

三、参加各类艺术集会接触优秀美术作品

百闻不如一见,美术学习是一门艺术的熏陶,让学生接触到优秀的美术作品,特别是面对面欣赏,能够让艺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真正感受到艺术的浓厚氛围。高中生学习紧张、时间紧凑,即便如此,教师仍然要想方设法创设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去接触各类优秀的美术作品。笔者为了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和本地艺术家协会建立了正常性的沟通联系,一旦有美术作品展这类活动,都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前往参观。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学生接触的是本地一些名家的画作、书法作品,面对面接触聆听艺术家或是本地艺术工作者对每一幅作品的讲解点拨,对学生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将会是非常好的促进和辅助。利用各种机会带领学生参加艺术展览活动,可以让学生实地感受艺术的氛围,受到艺术的熏陶,培养艺术的情感,让学生置身于美术作品之中,培养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组织课外兴趣活动延伸美术课堂教学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课外延伸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虽然大家课余可利用的时间很少,但是本着精炼高效的原则,组织适当的课外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美术方面的艺术特长,原来是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许多老师采取设置兴趣小组的方式组织活动,效果也比较明显。在艺术兴趣小组的设置中,本着自主参加的原则,要控制一定的数量。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小组的一些相关制度、活动章程,排出活动的计划表,特别是要对活动的内容进行明确。教师如果能够抽出时间,一定要强化学生的艺术专业指导,在保证学生自主开展活动的同时,有了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成为培养学生艺术情操,提高美术综合素养的重要平台。

五、强化个性特长培养促进学生专长发展

美术学科教学一定要重视特长学生的培养,特别是一些美术天赋较好的学生,以及将来要参加艺术高考的学生,就是要强化对这一群体的培养工作,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特别是针对部分要参加艺术高考的美术考生,要专门制定培养计划,针对考试训练项目进行重点强化巩固。走艺术发展道路也是学生人生的一种选择,同样可以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目标。因此,只要是有志于未来从事美术发展的学生,教师都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合理安排好美术专门训练和文化课程学习的时间关系,突出重点训练美术基本功,强化专业考试相关科目的训练。通过针对性的训练,笔者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拓展空间,每年都有许多学生通过专业录取考上了满意的学校,这也体现了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方面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高中美术教学一定要重视空间的拓展,让教学工作始终沿着素质化的方向发展,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戴良芬.网络资源及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

[2]张浩.浅谈高中美术多媒体教学及实施方法[J].中国新通信,2016(01)

篇3

在提倡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把教育价值取向定位在升学上,定位在部分学生的身上,是很不合时宜的。为此,遵照《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2000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学校总结经验,深化研究,借助学校的优质硬件资源和师资力量,希望探索出一条“生活化”的特色美术之路。在保持专业教育特色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促进学生个性、艺术鉴赏能力等的全面发展,力求使“美”成为学生的精神动力和生活方式,进而对广大农村地区学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009年7月学校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普通高色学校研究专项课题百所项目学校之一,现正有计划地实施课题。

(一)      术校本课程、地方美术资源开发

化、校本化是实现特色办学的最佳途径,建设美术特色学

,需要打破旧

(一)美术校本课程、地方美术资源开发

地域化、校本化是实现特色办学的最佳途径,建设美术特色学校,需要打破旧思想、旧观念,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

1、鄞江中学高一美术选修课菜单

课程

指导教师

 

意象水彩色粉画

张经伦  刘小青

风景速写

应豪

视觉设计与制作

陈芬维

电脑绘画

程建军

剪纸艺术

谢凡

陶艺

李冬勇 徐蔚

衣上绘画

陈少新

 

书法

张韩光

 

拼贴画

李明涛

 

木刻版画

孔春能

 

扎染

朱贤飞

 

五谷画

李伟光

 

刮画

金华祥

 

手工制作

周开芬

 

装置艺术

潘鸿术

 

简笔插画

吴頔

 

插花艺术

郑维丹

 

漫画—讽刺与幽默

陈金芬

 

2、校本教材编写   

(1)校本美术欣赏课教材       

(2)陶艺教材                   

(3)工艺教材(剪纸、视觉设计和制作、拼贴画、扎染)

(4)绘画教材(水彩、素描、衣上绘画、版画)

3、在各年级普通班中,开设了每周一节的欣赏课,在高一年级开设音乐必修课,在高二年级开设美术必修课。每学期举行全校性的书画创作比赛,如“迎国庆”书画比赛、“迎新年”书画比赛、以“校园文明”为主题的书画比赛、黑板报比赛等等。学校还开辟了“每周名画欣赏”专栏。

(二)校园文化建设

1、专业教学设施的完善。1996年,学校投资350万元新建了艺术馆,新艺术馆占地3660平方米,内设12间画室、二个展厅(教师作品展厅和学生作品展厅)、一间精品收藏室、二间高标准画廊和多个教师工作室等,一所400平米的市陶艺研究中心,各类美术教具一应俱全,2010年投资200万元改造艺术馆,内设精品画廊、专业学习室4间、社团活动室5间,拟建成艺术中心。

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学校还专门配备了电教设施、设备和道具。此外,学校还在图书大楼内开辟了美术专用阅览室和作品展览厅。

2、特色活动项目的开展。包括由中国美协主编、鄞江中学主办的水彩方面的唯一的国家级刊物《中国水彩》落户学校,至今已出版了26期;2002年与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第七届全国水彩画写生大赛,2004年组织了水彩艺委会成员象山采风活动,反响很大。在此带动下,宁波已成为中国水彩画的活动中心。2008年3月组织了《中国水彩年鉴》的编写工作,填补了中国百年水彩历史的空白,2010年10月承办由中国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水彩、水粉画展,共征集到全国各地包括台港澳作品3000多件,初评、复评工作在学校举行。

3、积极的承办各类学术年会和研讨会,目前已经成为宁波市艺术研讨中心。建立专家网络,举行“美与生活”系列讲座,每学期举办一次,今年6月邀请清华大学王铁牛教授来校讲学,此前已有8位画家在学校举办个人画展,省内外的著名专家如周大风、何启陶、马亦钊、杜巽、钟式震、曹兴高、钟雷等先后来校作过专题讲座,并进行临场指导,讲座内容包括水彩画、素描、书法、国画传统艺术、色彩、速写、工艺设计、中外美术史、现代绘画史等,同时,融进了众多名人名作的介绍,尤其是一些杰出的艺术家所表现出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给学生心灵以极大的震撼。通过上述这样丰富多样的教育,使学生懂得怎样去热爱美、理解美、追求美。

4、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积极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发挥特长,展现自我。

5、校园环境的布置。通过营造美的环境,来教育、感染和影响全校学生。为了强化环境育人的功能,做好了“氛围”这篇文章。在主教学楼的草坪上、艺术馆的大厅内和馆前的广场上分别设置了鲁迅、陶行知、华罗庚、李四光、冼星海、邓稼先、钱学森、贝多芬、毕加索、罗丹、米开朗基罗等中外文学家、教育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塑像;在艺术馆旁建造了两个下沉式的有塑像和喷泉的艺术广场:教学楼大厅内开辟了艺术作品展览版面,让优秀的学生作品展览。设立精品画廊,收藏名家作品,让学生直面画家的真品,这既体现了特色学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又是陶冶学生心灵、激发学生艺术追求的教学园地。

6、校园文化的生活化。发动全校学生拟写美的格言并张挂,精选30幅中外名画在张帖在校园 。把以鄞江古镇风貌为题材的彩绘的陶艺品作为三好学生奖品。全校师生阅读美的书籍,如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为师生必读书。

(三)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在目前已经设立的艺术教育处(作为与教务处、政教处和总务处同级的职能部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艺术教育管理、岗位职责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以保证特色美术教育目标实现,促进学生的最优发展。

1.行政管理制度。艺术教育成为所有领导的共识。

2.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专业班的教学计划和普通班的必修,选修课教学计划。

3.美术馆馆长制度。负责作品的积累和收藏,留下保贵的文化财富。

4.艺术教育管理制度 。设立艺术教育处,全面负责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

5.科研管理制度。为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依托科研,加强合作。该校与杭师院建立合作关系,编写了《普通高中美术特色班教学大纲》,课题《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构建与实践》获省二等奖。

6.外联制度。选取美术教学成绩出色的鄞州区六所初中建立生源基地,学校美术教师每学期到相关的学校举办画展,指导学生,并邀请相关学校的教师来我校参加各项艺术活动。现正计划与中国美院建立更高层次的合作,使大学、中学在教学上紧密相连。

与意大利米兰LABA美术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2010年组织我校的非专业类的学生的美术作品到澳大利亚中学展出,受到广泛的赞誉。

(四)专业教师成长计划

任何教育改革得不到教师的支持都不能成功,美术特色学校的建设更是如此。近年来学校对专业教师成长十分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统计至今学校在教师进修方面已花费70余万,进修学校包括中央美院、中央美术研究所、上海油雕院和中国美院等。但是,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果不加重视的话,必将对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乃至学校的长远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为此,我们积极开展新一轮的专业教师成长计划,以更好的促进教师队伍向更高、更优、更专的层次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

1.专业教师创作计划。无课教师在上课之余如无特殊情况下必须在个人创作室参加创作活动;每一学期有一张创作作品由学校保管,但所有权归作者,使用权归学校;举行教师作品双年展。2009年学校有两位教师的作品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2010年三位教师入选第九届全国水彩粉画展。

2.专业教师进修计划。优秀教师与学校签定相关协议,回报母校;进修结束后,参与进修的教师必须在一学年内举办一次有影响的画展;对参与进修的教师必须带一名徒弟,以促进专业教师专业水平的均衡发展。

3.美术教师作品双年展,引入作品淘汰机制,激励教师创作。

4.美术教师欣赏课说课比赛,提高美术选修课教学质量,保证每周一节美术和音乐欣赏课的高质、高效,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5、其他学科教师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美在学科渗透的研究,如“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美育的课堂教学研究”,“美术特色高中的美育理念融入历史课堂的实践研究”“寓美育于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认知与实践”“美育理念融入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美术特色背景下中国古典山水文学的美育实践研究”等。

(五)培养机制的创新

1.形成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特色美术教育”办学理念,要求教育评价遵循整体性、多元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在评价手段上,应在教育过程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如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系统性评价等等。

2.多轨培养体制

多轨培养体制,即多轨出发,转轨有利,多轨合一。普通班的学生可以转入美术班学习,美术班学生也可以转入普通班学习,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篇4

关键词: 高中美术特长生 生动 主动 灵动 感动

高中美术特长生的教育,作为武宣县二中教学的一大亮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它既体现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基础性,又体现适应性、现实性、超前性,又以“美”育“德”,以“美”育“智”,以“特色”促“全面”,培养了学生的个性意识和艺术素养。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为宗旨,“教得生动、学得主动、练得灵动、评得感动”,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育德长知,培养能力。

一、教得生动,艺术课教给学生艺术文化知识

1.教学的现代化与生动化。在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指引下,高中美术特长生的教学,要与社会与时代与周围生活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理解,从现实的角度思考艺术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发展学生的感受能力,培养美育情趣,使艺术教育真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拓展,使美术教育与人文学科与时代内容相融合。教师要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是“枯燥乏味”的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开放的呈现方式,给学生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或设置思维荒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教学的严谨化和系统化。在注重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相结合的前提下,结合美术专业的特点和招生入学考试方式的连贯性及相关要求,并总结近年来全国艺术院校美术专业招生入学试题的基本特点和总体要求,我们为美术高长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制订了严格的教学计划,通过基础教学发现兴趣,通过专修课教学培养特长,以课外活动辅导实现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和谐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的目标化与人才化。我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和当前形式发展的需要灵活地改变教学设计与实施,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与发展规律,对学生采取分类教学的方式,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避免“一刀切”的认识误区,客观地认识学生群体的现实水平及个体差异性,进行意向选修,分类编组,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潜能倾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采用学生能接受、教师所期待的方式实施“合格加特长”的培养策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实行分类教学。坚定“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信念,允许学生某些方面落后,更鼓励学生某一方面冒尖带动和谐发展。

二、学得主动,艺术课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1.给学生以自由的学习活动空间。

在学生学习活动空间上,我做了一些尝试。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找寻自由的学习空间,在课外找寻自己的兴趣点。例如,有的同学非常喜欢上网,他们就把因特网作为了自己学习艺术的自由空间,在网上找出大堆相关艺术资料,带回课堂。不仅让自己在课外就丰富了艺术体验,让其他学生有了一个补充艺术感知的机会。(右图为学生自画像作品)

2.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1)观察感觉能力。学生对一具体对象或事例进行表述,欣赏优秀作品时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将老师的感觉强加给学生。例如:当你看到一个瓶子时你想到了什么?当你用线进行排列组合的时候你当时有什么想法,面对对象时,你采取什么样的表现形式,等等。

(2)分析理解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如比例、结构、透视、明暗、虚实、色彩等的规律性和逻辑性的知识进行理解分析。

(3)理性表达能力。在对事物客观表象的观察理解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表达。

(4)个性表达能力。个性教育是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肯定学生不一样的观点,关注不一样的尝试,才能促进生成发展。教师如果给学生一个统一的标准,学生做的、想的都一样,就不可能有发展。

(5)心理调适能力。高中生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课程紧,压力大,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促进交流,学会沟通人际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6)自我评价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判断自己美术学习的态度、方法与成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美术学习和各种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三、练得灵动,艺术课让学生充满了情趣的学习环境

我在对新课改精神的理解上,不断强调学生要深入生活,多画,多记,多观察,在头脑中积累素材,平时对生活景物的观察积累如同观察社会同样重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能有效地传承文化,如:开展艺术讲座,到美术馆、博物馆参观学习,外出写生,画画家乡的特色民居(红庙、城楼、石头房、将军楼等),画画家乡的著名景点(如五马拦江、西街码头、灵湖影月、八仙风光等),采取讲解、示范、逐一辅导、集中评价等方法,还采取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录像、投影、幻灯、电脑动画等多种媒体交替使用,尽量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图为学生的家乡风景写生作品――五马拦江

此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强化训练,针对历年来美术高考课目及学生报考专业制订教学计划,并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成长中的学生。通过教学设计的实施让学生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表达自己对绘画艺术的感受,获得了许多的收获与感悟,陶冶了情感,提高了审美能力,促进了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努力创造了一个愉快、宽松、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赢得了学生的青睐。

四、评得感动,艺术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1.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天生的,它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产生的。

我在每一张作品完成前、中、后做好示范讲解,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览,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也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不能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在师生对话的形式下,赞扬和鼓励学生的求异心理、自由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随着老师的引导,他们思维从表层到深层,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思维状态。

2.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诱发学生主动参与。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美术。教师可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以学生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激发独立思考问题、主动参与解决问题、表现生活美和美化生活的探究精神。

3.反思―评价。

这是学生自主发挥完成作品创作后对创作活动及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反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审美创造的评价标准对自己作品与他人作品的反思评价讨论。如:自评、他评、师评、小组评、书面评、口头评等,教学方式由被动接受式转向探究式、自主合作式。

4.做好学生的成长档案记录和追踪记录,课业考核;等级评定,逐层推进。

它不以“分数”和“升学”为唯一目的,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水平,使考核的结果能成为推动教学发展的层次目标体系。

5.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在班上树立和发挥榜样的力量。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有些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技术能力达不到一定的水平,而身边的榜样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因他们看得见,信得过,说服力强。学生在高中阶段好胜心理较强,在榜样的激励下,他们能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反复修改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有时一画就是半天,画得好的同学不但能积极努力地完善自己,朝前冲,而且在静物摆放、出外参观写生等方面,能充当老师的得力助手辅导其他同学。前面的学生在跑,后面的学生在追,整个年级学生出现你追我赶现象。这样,整个教学氛围活跃起来,群体振奋,共享成功。

篇5

关键词: 高中美术 观测能力 培养方式

由于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技能教学安排不足,许多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视觉观测能力较弱,严重影响他们的美术专业学习和高考美术专业测试成绩,笔者采用摸底测试、问卷调查、设计实施及反馈调整等方法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培养学生对形体、明暗色彩的观测能力,以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领悟能力和效率。

一、摸底测试

首先对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参加美术专业训练的学生进行了素描静物写生的摸底测试,并参考清华美院附中素描教学大纲的标准对学生的测试作品进行了评价。

二、问卷调查

对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参加美术专业训练的学生进行了有关绘画技法知识了解情况的问卷调查。

三、测试和问卷调查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由于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技能教学安排不足,许多学生绘画视觉观测能力较弱,严重影响他们的美术专业学习和高考专业测试。针对学生的这一专业情况,可以通过设计多种分解练习培养学生对形体、明暗、色彩的观测能力,以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领悟能力和效率。

四、提高学生绘画观测能力的教学设计

主要解决的问题:比例感、水平感的培养、眼睛分辨各种层次明暗的能力。

1.对对象外轮廓长、宽比例的观测能力。未经过美术专业学习的人在观察生活中的对象时,往往只注意能够代表对象概念的特征和细节,从大脑的信息分析功能上讲,这只是左半脑进行的以词汇逻辑为主的一种认知方式,并没有进入右半脑的图形中枢进行的图形分析模式,从这个角度讲,这种以概念词汇认识对象的方法并不是美术的认识对象的方法。美术的认识对象的方法是把对象看做是一种图形,然后把握图形。认识图形首先就是从图形的大小开始的,观测对象的外轮廓,找出对象的长宽比例是美术的观测世界的第一步。

2.利用垂直线、水平线、倾斜线观测对象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绘画是在二维平面上进行的一种美术行为,画面中的每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相互间在外形上的大小,位置上的高矮。)都可以用垂直线、水平线和倾斜线的关系准确定位。

3.对黑白灰各种明暗层次的观测能力。所有物体都是因为光照在它们的表面才向我们显现出来。正是这种揭示形状的光照创造了色调结构,而这种色调结构是我们描绘事物使用色调建构或明暗处理要表现出来的。

4.对色彩的明暗层次的观测能力。因为吸收和反射的光线波长不同,生活中的物体会使我们的视神经产生各种彩色的感觉。从绘画的角度讲,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明暗关系,同一色彩在不同的明暗层次中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对色彩的明暗层次的观测能力是学习美术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五、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教学实施

1.常规性活动。笔者引导学生在美术技法训练中锤炼,学会并运用美术观察的基本方法。对形体、比例、构图的观测方法和对各种明暗层次的观测方法,主要在高一年级段的教学中实施,这种特殊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应该一个较长的时段内才能形成,所以计划在整个高一上期的教学中都应贯彻这种对形体、比例、构图的观测方法的运用,在整个高一下期的教学中都应贯彻对各种明暗层次观测方法的运用。而对色彩的观察方法培养则安排在高二年级段的所有时段,在教学过程中可先进行集中知识学习和练习(此阶段教学计划用四周的时间完成,采取分解练习和重复练习相结合),掌握方法后每周利用一课时间的时间进行复习练习,以使知识能切实转换为绘画能力。

在实施前必须先进教师集中培训,确保每位教师都熟悉并理解这种教研设计,在教学中熟练开展这些教学方案。同时以月为单位进行测试和阶段总结,对教学设计进行研讨或改进。

2.教学反思性活动。教育科研是一种思辨性活动,经常对教育科研中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分析,是很重要的。我们引导、帮助教师及时总结点滴经验,做好教学设计,并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新现象进行总结,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改进教育科研的策略,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的能力。同时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评比活动(或投稿)。

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教学设计

成果一:关于对比例、位置观测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观测棒是观测过程中的基本工具。为了方便学生使用,建议用一支全新的铅笔做观测棒。在学习怎样观测时,如果先观察一个静物或一个人的投影形象或放大形象会大有裨益。因为从二维形象观测,比从三维形象观测要容易得多,因为这个形象已经转化成二维语言。当学生观测实际的三维物体时,就会发现其比二维形象复杂得多。由于绘画观测的目的是把观测得到的信息转变为二维语言,因此学生所有观测都要发生在与自己面部平行的一个想象出来的二维平面上。想象在伸手可及的范围内有一块玻璃正竖在自己脸前,会对观测有帮助。这块玻璃总是与自己的脸平行,这块想象出来的玻璃就代表着学生的画面即绘制平面,学生所有的测量和观察都发生在这个二维平面中。

用观测棒观测时,手臂一定要伸直,肘要固定,这样始终是一个标准,在观测相对比例关系或比较比例关系时,这一点尤其重要。可以把观测棒朝左或朝右旋转,但不能让观测棒朝前或朝后倾斜。观测时最好闭上一只眼,单眼观察有助于把三维语言转换为二维语言。比起双眼观察,单眼观察可使物体变平。

如果要画的不只是一个物体,或者说静物的摆放是多个物品,就先要确定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点或测量单位。

在观测时,常常会遇到“结构点”,它指的是任何形状上的一个点,任何时候都可以依据这个点来确认这个形状。这种结构点常常出现在一个形状的不同部分相遇或相汇的地方,或者是一个形状的表面或边缘突然发生方向变化的地方,或者是几个形状相遇或重叠的地方。它不一定要有名称,也不一定就是描绘对象的重要部分,但它要是一个容易辨识的参考点。

对于准确地观察和记录信息,这种观测可以起到三个基本作用。第一是观测相对比例或比较的比例关系,第二是观测角度及它们与垂直和水平的关系,第三是观测各个点之间垂直和水平的关系。

第一个应用:观测相对比例。

把观测棒的一头在视觉上与一个形状的某个部分对准,然后把拇指尖放在观测棒上,让它在视觉上与这个形状的另一个部分对齐,这样就能够对任何两部分或两点之间的距离做一个相对测量。理解了这个简单的步骤,学生就可以用这种方式使用这种观测技巧,使自己的素描画得更准确。观测相对或比较比例时,先用观测建立起一个形状总体的宽与高的关系,然后在比较各部分与总体的比例关系。

如果要观测的形状比较复杂,就先在视觉上把它拆分成各个部分,再观测各个部分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观测时从整体走向局部,先观察和记录较大简单的关系,然后延伸到较为细小的信息。进行观测时,只要有可能,就从一个结构点观察到另一个结构点,用所观察到的大小关系确定自己的画面。这样的观测可以水平使用,可以垂直使用,还可以斜着使用。一个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一部分与其他物体或它们的部分之间,都可以观测这样的大小关系。用这种方法,一组复杂的静物,里面一个复杂形状的构成部分之间,或者是各个不同形状之间,准确的大小关系就可以建立起来。

第二个应用:观测与垂直和水平相联系的角度和轴线。

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物体与物体之间常常会有许多倾斜的关系,这种倾斜的角度可能非常明显,也可能不那么明显,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可以用观测来做到准确。在视觉上把观测棒与观察到的边或轴线对齐(千万不要让观测棒朝前或朝后倾斜),观察这个角度(它由观测棒的位置显示出来了)与一条垂直线或水平线之间的关系。画这个角度时,保持观察到的它与垂直或水平线的这种关系。画纸的左边和右边有着固定的垂直线,可供参照,而画纸的顶和底又是固定的水平线,也可供参照。如果需要更多的参照,可以在画面上轻画几条垂直线和水平线,为观测到的角度提供参照,用完之后将它们擦掉即可。

第三个应用:观测两个或更多结构点之间的垂直或水平排列。

对垂直和水平的观测可用于一个构成(比如一个复杂的静物),也可用于一组构成(比如一组静物中的物品)。它可以观测物体的一个部分与另一个部分相联系的正确位置,或者是物体整体与另一个物体整体相联系的正确位置,这对于构图是很有用的。

将观测棒在视线中垂直或水平地移动,然后比较同一物体的各个点或不同物体的各个点与观测棒形成的垂直或水平线的距离位置关系,从而准确地确定这些点在二维平面中的位置。

应用二:对色彩明度的观测能力

首先确保学生通过上一个阶段的练习,已经具体准确分辨明度的能力。

利用电脑展示一副彩色的绘画作品,让学生通过观察估计上面各部分的明度级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要强调从眯着眼到无法看清楚对象细节的程度观察),然后利用绘画软件让该作品彩度减为零,让学生取出明度尺比较。

观察三维空间中的一个或一组彩色物体,估计对象的各部分在明度尺上的位置,然后将此物体照成黑白照片与明度尺比较。

七、对本教学研究的反思

经过一年的教研活动,在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经验和教师的教学技能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效果。但在教学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1.教学硬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我校至今未建有专门的美术光影教室,只是用常规的教室替代美术室,因此教室的光线要求达不到进行光影写生的教学标准,许多设计教学效果无法呈现。展示平台等多媒体设备对教学效果的强化有非常大的帮助。

2.教师继续学习和提高。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即打破传统的、陈旧的甚至落后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础上,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武装教育者的头脑,使之打破其坚冰一样的由陈旧的知识和经验累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笔者会努力研究如何更好地解决以上的一些问题,使美术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

[2][英]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法]德博拉―罗克曼.牛津素描指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4][美]曼德尔洛维兹.素描指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5][美]贝蒂―艾德华.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北方文艺出版社.

篇6

关键词:课堂;教学;组织;美术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9-0128-02一、教学者在课堂组织之中的作用

1.教学者应当明白高效课堂组织的重要性。课堂组织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组织活动。教学者所面对的受众不是一般的受体,而是求知的学生这一特殊对象。教师根据具体教学情境,运用一定教学理论去解决某一问题的谋略和方法,就是所谓的“教师驾驭教学活动”。教学者只有做到良好的对课堂教学的掌控,才能将教学计划按照自己的思路,有条不紊的演绎出来。

2.教学者要做好有效的课前准备。首先要充分准备好一节课的课前准备工作,精心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进而有意识地营造好教学情景。从预备铃响起的那刻开始,就要用肢体语言暗示学生“我们已经马上要准备开始一堂新的课程了”,让学生意识到休息时间已经结束。铃声响毕,教学者要立即用利落而精神的步伐登上讲台,环视全班学生,迫使学生收起课间懒散的情绪,同时,还应以自己饱满的热情,严肃的态度,做好示范,暗示学生振作精神,尽快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接下来,教学者还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要把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及对认识教材的情感尽快融入学生的情感中,使学生在认识和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形成和谐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以感染每一位学生,促使他们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表现出与教师配合的积极性。

需要指出的是,美术教学的特殊性还在于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一般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因此,教学者要把握好自己学科教学的优势所在,注意掌握多种导课的技巧,可以由已知的美术问题引出令学生感兴趣的未知美术问题。

3.教学者认识到集中课堂组织方法的重要性之后,要有意识地付诸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有以下三种科学有效的课堂组织方法。

(1)关注法。在管理学之中有一个理论——努力与关注是成正比的。美术课堂上,对学生的作品创作或者学习给予真诚而热切的关注,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创作的灵感;对学生作品的肯定和关注,可以吸引学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2)保持沟通法。沟通在美术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美术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培养美术素养,提升高雅出众气质的过程。因此,时刻和学生保持沟通,对于美术教学者而言,有着不同凡响的作用。有效而及时的沟通,可以使教学者参与学生对美术课堂的领悟以及理解,这是其他课堂教学者无法做到的。

(3)诱导法。美术课堂的诱导教学,不是简单的设置一个问题,启发学生寻求已知的答案,而是设置一个事先没有的问题,与学生一起用创作的意志一起寻找新的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之中,学生能够跟老师一起探讨课堂所讲授内容的得与失,进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领悟,终身受益。

4.教学者本身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业务素质。美术课堂上,教师的作品通常能够激发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极大热忱。教学者适当而恰当的展示自己的作品,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是具有导向性的。美术课堂的教学,不仅仅是思想和素养的启迪,教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定位,直接影响学生对美术教育的理解。因此,作为美术教学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美术欣赏素养,对创作具有正确的态度。

5.美术教学组织之中,教授者更应当注意词语的准确使用。有人说:“正确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最起码的条件;高度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也深有感触。色彩、空间感、比拟描述等,是吸引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美术课堂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学生在美术教学组织中所起到的作用

事实上,在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中,既然称为“教学”,从其字面意思就应当明白,学生在教学组织之中,所承担的角色往往都是被动的,或者说绝大部分是被动的。因此,教学者应当针对美术教学组织的特殊性,应引导学生恰当地做好准备,进而高效地完成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活动。

1.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教育要的不是很多时间,而是如何合理利用很少的时间。”这个原则要求组织教学要根据活动的阶段、活动的方式以及活动时间的长短来实施组织管理,让学生参与到这种组织之中,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保持连续而有效的学习美术的兴趣,是美术教学中很重要的条件。

2.对自身特点的明确认知。这不仅仅是要求教学者对自己的学生有着准确的定位,因材施教;对于学生自身,教学者也必须在循循善诱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势,进而让学生自己主动的扬长避短,培养自己在美术课堂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的动力。

3.保持对艺术绘画的创作兴趣。课堂之下,学习美术课中提到的较为有兴趣的故事及案例,认真阅读学习,培养自己对美术的领悟能力,对绘画的创作能力。

4.做好美术学习的组织工作。包括工具的准备,知识的储备以及动手创作的实践准备。每一次的课堂组织,作为学生,都应当准备好美术课堂教学中所能使用的常备工具,这是完全参与到美术学习的基本条件。丰富自己的美术课外知识,不仅仅是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也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总之,成功的美术课,一定是建立在成功的教学组织基础之上的。美术课时在众多的课程之中占据的比例较小,但是,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操以及个人素养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成功的教学组织,从大的层面上而言,取决于教和学两个方面,只有两方面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成功的美术课才具备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伍学中.试论如何树立教师形象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及当前师风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广西柳州师范学报,2005-12-7.

[2]段行月,苏炜.尊重孩子的天性[J].艺术教育,2006,(10).

[3]张满仓.走进新课程探究美术新教法[J].美学周刊,2008,(8).

篇7

关键词:校外;少儿美术;培训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100-04

美术教育是儿童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有众多的途径,其中美术培训是最为主要的途径。通过对一切与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各种视觉影像:绘画、雕塑、工艺、建筑、设计、摄影、摄像,以及日常生活中能建构并传达个人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的各种视觉影像等等的感知、理解和训练,使少年儿童掌握美术的知识和技法,进而能够正确地鉴赏美和创造美,同时实现启蒙、开发,促进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美的情操、健全人格的目的。而少年儿童正处于美感培养的敏感时期,他们追求美,但又不能正确地判断美。在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美术教学对少儿的积极意义。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制度,如2002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于是,各类少儿教育机构雨后春笋般涌现,校外少儿美术培训如火如荼。然而,红红火火的培训现象,究竟达到了多少美好的目的,存在着多少问题,今后应该怎样更好地发展?为此,我们对宁波市三个主城区参加校外美术培训的机构、教师和家长分别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分析,并对校外培训机构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宁波校外美术培训的现状调

(一)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宁波的三个主城区的校外美术培训机构,主流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有官方背景的青少年宫、文化馆、美术馆等,虽然数量少,但班级多规模大。如接受调查的宁波市青少年宫,澳暧4000少儿参加美术培训,江东宫约1000人,美术馆700人。上述机构因有政府支撑,长期从事教学,课程开设规范,已经在少儿和家长中拥有广泛的影响,所以无须广告,生源滚滚。但受长期的传统教学影响,教师的主导地位比较突出,学生的发言权少。

第二类:经教育部门注册的办学机构,或在工商、民政局注册的一些美术、设计公司开设的培训机构。从宁波市教育局网站上能查到的校外美术教育培训机构全市大概有74家,其中老三区17家,还有些培训机构在区教育局网站公布。有工商执照的数量更无法从大众媒体上考证确认,估计大约一百家左右。这些机构学校规模一般在50~100人左右,是少儿培训的主力,因数量较多又有政府的一定监督,家长比较放心,同时,这些众多的机构分布在居民的生活区周围,孩子上学就近,家长接送方便。在办学过程中,这些机构比较侧重考虑家长的呼声,课程调整灵活,由此而成为学生居住地附近的第二课堂。这些培训机构的领军人物多为美术院校毕业生,在办学过程中,已经积累了较为系统的少儿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而且他们在美术教师中具有较好的人脉,往往聘请中小学的美术课程教师执教。

第三类:未在政府部门注册,往往租借居民小区内或自家房屋进行教学活动,相对规模较小、教学点分散、教学过程随意。他们不仅办学门槛低,而且常常自生自灭。因为隐藏性强,很难确定具体数量。这些培训点的50%左右,是由中、小、幼的美术教师自行办班,据我们不完全的调查统计,全市两千名左右中小幼美术教师办了一千个左右的培训班。这些教师一是因为学校不重视美术,在评级、评职称等方面倾向于主科教师,他们认为自己的心理和经济上都受到打击,于是墙内损失墙外补,近水楼台先得月,身边就有崇拜自己的学生,生源不成问题,肥水不外流,不仅在经济上有收益,而且培养出优秀学生,自己的名声也由此鹊起。这样的培训班个性特别鲜明,教师积极性高。至于其他的50%,形式是多姿多态,培训广告和培训实际不相符合,课程设置随意马虎,没有合格的师资力量,甚至在收取报名费后销声匿迹等等,不在少数。

上述三类培训机构各有占1/3的少儿参加学习,各有特点,堪称门类众多良莠不齐,在办学过程中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不可否认,各类培训机构曾经不同程度地培养出优秀的美术工作者,出过优异的少儿美术作品,但也毋庸讳言,各种弊病时有可见。

(二)对家长的调查分析

之所以存在如此众多的美术培训机构,肯定存在为数不少的生源。在经济上和学习兴趣上难以完全自己做主的少年儿童,背后肯定存在一个强有力的推手,就是家长。

第一,参加校外培训的家长对美术既外行又重视。调查显示,33%的家长对美术有一定的了解,58%的家长不大了解,基本不了解的占6%。他们希望孩子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表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就即美术作品的评价上:想象力丰富占81%,画面逼真占39%。但他们不惜精力、时间、费用、陪“太子”读书,风雨无阻、任劳任怨。

第二,家长的培训期望(多项选择):67%的家长希望培养孩子自己动手,主动参与的能力。59%的家长希望培养敢想的勇气和想象的能力。40%的家长希望培养观察能力。40%的家长希望培养自我感悟和自我发展能力。选择培养模仿能力的占12%,说明家长不希望孩子依样画葫芦,但也有部分家长的期望超越了美术培训的功能。也有些家长爱面子爱攀比,把获奖和考级作为校外美术辅导的主要目的,甚至有家长过早地对孩子拔苗助长,一味要求向大师看齐,认为起点越高孩子进步越大。

第三,家长对培训课程的选择:学习的课程基本上由家长选择。家长最喜欢的课程依次为(多项选择):儿童画占61%、卡通画占39%;以下的排序为色彩、素描、书法、简笔画、纸艺、中国画、沙画、泥塑、线描、摄影、版画、布艺、多媒体画。在家长的心目中,少儿画儿童画是天经地义的事。选第三位色彩的少于26%。选摄影、版画的不超过8%左右。

第四,对培训机构的选择(多项选择):在理念上,家长选择美术培训机构最看重教师的教学方法,占69%,先进的教学占58%,教师耐心占33%,离家近占18%,画室环境占14%。在实际的机构选择中,考虑离家近的私人办学机构的占50%,选择美术馆的占34%,选择少年宫的占32%,选择孩子所在学校的老师进行家教的只有4%。由此可见,离家近的办学机构有较大的吸引力。

第五,对培训方式的选择:有61%家长喜欢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完成作品,59%的家长赞成互动式教育,没有一位家长希望学生完全跟着老师走的教学方式。这对现有的许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六,对培训结果的评价:为数不少的家长认为唯有画得“像”、制作得“像”才是成熟的作品。相当一部分家长的评价非常随意,甚至有家长一看到自己不满意的画,就会责怪孩子,不但干扰了孩子的思维,还导致孩子情绪低落,久而久之,不但遏制了孩子内心的创作欲望,还会产生抵触情绪。

(三)主体意识缺失

当前,参加美术培训的学生,年龄普遍低下,其中3~5岁的占21%,5~7岁的幼儿占37%,7~9岁占14%,9~12岁的少儿占26%,12岁以上只有2%。

虽然家长非常热衷,但非常喜欢美术的孩子只有31%,比较喜欢美术的将近50%,一般的占19%。

而在学习过程中,作为少儿美术培训的主体,大部分处于被动地位。他们年龄幼小,兴趣尚未定型,意志力远远不如成人,头脑中更无社会功利性,他们幼稚、单纯,缺少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习内容以及对培训机构、培训课程、培训形式、培训教师等等方面的选择上,主体地位基本上全部剥夺,只能简单地接受、认可,甚至逆来顺受无所作为,没有勇气、不敢想、不敢说、不敢绘画或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虽然这些现象可以归结于家长的强势,但与课堂上教师的不良教学方式也有明显的关联。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不止一次碰到小孩说她(他)不喜欢学“画”,是家长硬叫她(他)来的,也不止一次看到孩子哭着跑出教室。最终结果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完全丧失。

(四)对师资的调查分析

第一,师资比例及缘由:从事校外美术培训的专职师资仅占20%,兼职教师占80%。为数甚多的兼职教师大部分有美术院校专业背景,因为大学扩招,每年有大量毕业生面临求业压力,纷纷挤入中、小学等有事业编制的岗位。但当前的许多中小学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有限,致使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大材小用,并在学校里感到升职、评职中对美术这门副科的轻视,也有部分教师有一定的经济压力,就去了各类培训机构兼职。同时,一些培训机构对教师资格审定的马虎潦草,致使一些不具备美术教学资格的人混迹其中。

第二,对校外美术教师应有素质的认识(多项选择)。在众多的培训教师中,有90%回答是责任心、敬业精神、热爱教育、耐心、爱心。有80%回答是教学经验、美术功底、专业技能。由此可见极大部分教师的见解甚为正确。

第三,教师流动性大。兼职教师数量多,但流动性增大,师资力量难以稳定,更难以组织他们进行培训提高:没有牵头部门,没有培训经费,教师没有参加培训的时间,而且即使培训,也无法保证他们不外流。

第四,缺乏双专业背景。大部分兼职教师具有美术专业背景,但缺乏少儿教育背景。教师是个双专业的职业,由于大部分教师毕业于美院,虽然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但仍然存在错位现象:持有高中教师资格证书而进行幼儿美术培训,原先就不甚扎实的教育专业知识技能,更难以应付年幼孩子:没有掌握低龄儿童的心理特点,对学生了解不够,交流不畅,特别对性格内向的孩子,直到家长找上门反映,教师才知道孩子的想法和要求。尤其是教师对少儿美术创作的规律把握不够,有时候抑制了学生创作的主观能动性。而在课堂上满堂灌、追求学生共性而个性培养缺失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第五,教学内容不够系统:往往跟随学生,随家长的喜好进行教学。大多数家长的参与度很高,但对美术却是门外汉,而众多家长的希望又各不相同,有的甚至认为花了钱就可以指手画脚,结果导致系统的教学计划流失。还有的老师为了提高自身的品牌,过分强调技能训练,使学生剑走偏锋,至于沉溺于美术知识和技能,忽视欣赏等审美能力的培养,更是随处可见。

第六,对自身美术专业素养的担忧:每天面对着孩子,担心自己的美术品味会越来越低,于是,应付性地备课上课,难以保证学质量。也由于分心,对本职岗位和自己的美术水平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宁波校外美术培训的对应策略

众多办学机构和办学资质的错位,家长热情和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错位,教师所学专业和教学对象的错位,导致宁波市少儿美术培训红红火火现象背后的混乱,甚至某些机构的质量低下,不适合进行少儿美术培训。

(一)整顿办学机构

第一,建立机构认证制度。政府教育部门要建立机构认证制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论校内校外的教育机构,都将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少儿培训是个非常严肃的事,关系到年幼一代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所以,不是稍有技能的人便能够组织进行的。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明确办学的资质,避免办学机构良莠不齐的现象出现。

第二,建立信息渠道。政府部门要建立相应、便捷的信息渠道,让家长能方便地查询他们所希望了解的相关校外美术培训的信息,我们在调查中有意识地查询,尚且难以查询确切的、全面的信息,家长查询的难度可想而知,查询过程中鱼目混珠、挂一漏万的现象必定在所难免。

第三,确定教学标准。虽然校外教学有别于校内教学,而艺术教学在众多的学科教学中最为灵活多样。但任何教学必定有它的内在规律,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也不能无缘无故、随心所欲地超越。故此,应该制定的明确的标准,使教师的指导有所依据,使家长的评介有客观标准,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并看到自己的阶段性学习目标的实现,品尝到辛勤学习后的喜悦。

(二)加强师资培训

尽管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师流动性很强,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培训的难度也比较大,但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他们培训,帮助他们提高。

第一,审定教师资格。尽管校外教学的教师资质认定不如校内教师严格,但必要的资质认定,千万不能放松。不但要坚持教师的双专业要求,而且必须坚持专业不能错位的原则,如学习和从事工业美术的人员基本上不能参加幼儿美术教学。

第二,加强教育专业培训。年幼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心理非常稚嫩,而且幼年的经历对他们今后一辈子的成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对即使具有资格证书的教师,还是需要加强教育专业培训。可以为他们选择经典的课本,让他们有效地掌握幼儿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美术课程、美育等等专业知识,掌握师生互动的方法。同时,让这些教师们意识到,美学不等于美育,美术培训不能局限于美术知识、美术技能的传授,而应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第三,加强美术专业培训。家长对培训机构看重的并不是硬件设施,而是课程设置。教师要不断研究新教材,接受新思想,吸纳新知识,运用新方法,在实践中勤思辨,激发教学灵感,对教学中的闪光点及时总结。从调查中可以看得出家长的目的还是比较健康的,那么我们一定要研究什么样的课程是有利于少儿的健康成长,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能把家长的愿望在他们的孩子身上变为现实。关于这方面我建议大家读一下(美国)贝蒂・艾德华著的《画出你心中的艺术家》这本书,书中写道:“如果想变得真正有创造力,我们必须摒弃那些我们通常使用的思维模式,这样才能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词汇性语言(左脑)不适合在进行某些创造性工作时使用,词语有时会干扰思考。”“创造力是指用新的方法,以新的角度来看你在平常被我们想当然事物的能力。这与我们绘画的过程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就借用美术进行创造力的培养。”书中解释了为什么绘画有利于创造力、想象力的开发和如何有效地通过美术活动把大脑进行创造和想象的无穷无尽的潜能激发出来。

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之前,学生对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感觉往往只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我们教师的任务是多样化、有目的地安排技能和技巧与启发思维相结合的课程。从横向和纵向来解释和剖析不同创造程度和创新空间的教育方向,因材施教地挖掘学生潜质,使学生通过趣味横生的课程,迅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原则,逐渐养成多向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要创造和谐民主的和谐教育环境,使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会大胆评价和倾听别人的习惯,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思维,达到个体和群体的协调发展,使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情趣,使之勤于学,善于学,乐于学,从而达到塑造其美好心灵的目的。

杨景芝老师说过:“儿童不需要教他怎么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怎样自己画。”教师始终要保持科学趋同、艺术存异的观念,孩子个性、兴趣、追求和思想等方向的差别造成了美术作品形式的丰富多彩,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到的艺术魅力,不能以自己的审美作为参照,成为自己的复制品,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主要提出肯定点和不足,等级不必分得太清,主要是通过评价使学生的素养得到提高,有更高的追求方向。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使孩子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绘画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引导家长的期望

第一,自己的期望不能等同孩子的期望。每一位家长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自己的切身体验,也不可避免地留下自己的遗憾。“孩子是自己生活乃至生命的延续”,几乎是所有中国人的共识。立足于这样的境界精心构思孩子的前途,设计孩子的生活,完全无可厚非。但孩子不是自己的简单复制品,孩子所处的生活年代与上一辈明显不同,社会对他们提出了新的需要和新的目标。而且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的心理特征和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所以,家长不能把自己的喜好、意愿强加给孩子,更不能以自己的利弊得失来决定孩子今后的成长轨迹。家长应该多观察、了解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意愿,善于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第二,了解美术知识正确引导孩子。从人的绘画能力发展规律来看,必存在从涂鸦期到意象期再到具象期的变化,每一段必有一个呈现的过程,我们不能按成人的标准来衡量每个少儿某一发展时期的作品,更不能违反这一进化过程,干扰他们的平稳过渡。调查中我们问了个很简单的问题:“儿童画和简笔画的区别?”结果很多家长分不清。简笔画最初的作用是为了教师在上课时更好的说明文字的抽象意义而配的图示,因教师不是专业美术人才,又不可能花大量精力掌握绘画技能,只能由专业人员对美术形象进行一定的简化规范,以方便教师作为基本功进行掌握应用。这与儿童在绘画能力发展中某阶段根据自己所见所想所呈现的作品完全是两码事。我们觉得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永远不要离开生活作画,可以说对着同一个客观对象,100个孩子很难做到画出一模一样的作品,这最起码已经具有了独创性。雷德里克.弗兰克:“我之所以去画中国人所谓的“万事万物”是为了能够对这些事物观摩更加深入,甚至更加刻骨铭心,从而达到全知全觉的境界,绘画是一种修行,画让我不断对这个世界产生新的认识。”孩子最可贵的是天真,充满好奇的童心,他们对美术的认识大多是从兴趣出发,在他们那看似天真幼稚的想象和随心所欲的作品中,往往蕴藏着对大自然美的独特认识,我们一定要珍视它,小心翼翼地呵护它,用科学的教育方向引导到更缤纷的艺术世界,使孩子在认识美、感受美、流连于五彩缤纷的美术世界的同时得到精神的洗礼和境界的升华,摈弃世俗和丑恶。

(四)培养主体意识

第一,培养学习的主体意识。特别是年幼的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失主体意识,把学习看做外部强加的任务,是为了谁而必须完成的事情。主体意识就本意而言,就是本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表现在少年儿童美术培训中,简单地讲,就是认识到学习美术是自己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美术的知识技能,让自己拥有感受美、赏识美和创造美的本领,进而为人生健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有幸能得到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支持应心存感慨。家长让自己参加培训仅仅是培养自己美术学习的主体感的起步,教师和家长应该通过与交流、激励等等方式,让年幼的孩子认识到自己所学习的美术是有价值的,自信自己有能力把它学好,也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够把它学好,而且明确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而不是责怪。

第二,激发美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语。既然家长让自己迈入校外美术培训的门槛,也就是因为那里有个启发艺术多元化的环境,能给予自己多种接触和体验的机遇,辅助自己准确寻觅、捕捉各种美点和亮点,使自己逐渐摆脱观摩、理解与表现的脱节现象,以线描、素描、色彩、中国画、手工制作等各种课程互相穿插,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并进一步挖掘自己的潜在质素,进而投身于大自然的美和社会生活美的发现与探究,陶冶自己的情操和健全人格。

第三,鼓励孩子创造。孩子的创造有别于成人,不是创造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事物,而是创造他们未见未闻的事物。孩子的天性极其宝贵,他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灵动、大胆、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绝非成年人能够想象和达到。并且这些宝贵的思维痕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转瞬即逝,如不趁年幼时捕捉,甚至会终生遗恨。面对这些家长和老师看来的“涂鸦”和“莽撞”,应该倾听他们的介绍、解释并予以赞赏,引导他们向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总之,校外美术培训要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牢牢把握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条主线,始终坚持办班有特点,教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

参考文献:

[1][美]贝蒂.艾德华,著.画出你心中的艺术家[M].张索娃,译.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