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质量;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25-01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从简单和有意思的内容入手,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学生觉得学习音乐太难而止步不前,失去兴趣。在现实音乐教学中,比如“顿音”这个符号,书上对它的解释是,表示在唱时应该短促、轻巧且富有弹性。这个解释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对其作用和应用自然也就无法提起兴趣学习。如果教师不把“顿音”的教学停留在其干涩的定义上,而是从实际演唱角度出发,做出示范,在出现顿音时停下,并做出相对夸张的表演,让学生在笑声中正确掌握顿音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有关节奏的教学,教师也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比如,在节奏课上,就某一拍子的学习,教师可以拿出一个随身物件,有节奏地摇,使物件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并让学生跟着发出最基本的音符,符合着这个声响,学生就能体会到什么是节拍,同时也让他们知道,音乐于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样即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和探索音乐的乐趣。
二、注重感情和音乐的结合
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情感的投入。情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核心,也是人们对一件事物最基本的感情和态度。而音乐是人们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也是最容易带动人们情绪的一门艺术。所以在现实音乐教学中,情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乐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在音乐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投入深厚的感情,并要熟悉一首音乐作品的创作时代和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创作意图和创作心境。比如教师在讲授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时,可以告诉学生贝多芬创作这首曲子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曲子是贝多芬为拿破仑所作,原本是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的。后来,贝多芬因讨厌拿破仑无限扩张的行径,所以又把这首曲子改名为《英雄交响曲》。教师在这样的讲述中,能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乐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正如我们在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了解了贝多芬的经历――在听力丧失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创作,才能真正体会这首曲子的内涵――要扼住命运的喉咙。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一定不要忽视情感在音乐中的作用。
三、灵活应用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在新课改后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它也可以很好地运用在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法在音乐教学方面主要是老师之间或者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首先,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实现相互帮助、沟通和交流。而且在学习中,不断启发彼此,开拓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最终提高音乐课堂的整体学习效率。在分组教学中,可以让不善于交流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集体中来,也可以让学生在合作教学中展现自我和认识他人。其次,合作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总之,合作学习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而且也为其自身潜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环境。
在现实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音域的不同将其进行分组,从而在演唱时给他们指定不同的任务。而且教师也可以挑选一些音色优美的学生,配以适当的音乐让他们进行表演,使他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潜力,从而大大提高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四、多媒体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它也同样适用于音乐教学。因为多媒体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使得音乐教学更加生动易懂。老师在音乐教学时,将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情、景、和声充分融合在一起,从而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五、结语
音乐是一T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能真正做到用心去感知音乐、领悟音乐和享受音乐,从而使其在美妙的旋律下得到全面而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桂云.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赤子(上中旬),2015,(11):252.
篇2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多媒体;律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211-01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中小学的音乐课程又是指导青少年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时间观的重要条件和途径。因此,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加强直观教学
1.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音乐教学可能在短期内带来知识与能力的增长,我们所看到的教科书中的范例,包括与之配套的灯片,由于画面太小,或因时间的关系,有些范例太陈旧、落后,没有达到真正的美感和欣赏的效果;如果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把一些与时代接近的图片和音乐显示给学生欣赏,教师进行讲解和诱导,使学生视觉上耳目一新,思维上有一个美好的、能够各自发挥的想象空间,那么,音乐教学的目的就能真正落到实处。
2.运用幻灯,通过直观的视觉形象来感知和认识。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人的兴趣首先产生于新奇事物和它独特形式的刺激。我们在大谈现代多媒体手段的同时,幻灯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工具,特别是常规教学中美术教师运用最多;它具有体积小、资金少等特点,一般边远地区的教师也能掌握。而合理地运用,也会相得溢彰。
二、另外,在音乐教学中,律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律动符合中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比小学阶段有了明显的提高,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情感日趋稳定,个性逐步形成。在音乐方面,他们的音乐听觉能力比小学阶段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注意力已能较长时间集中在感兴趣的音乐作品上。但是,中学生因为年龄、生理等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再加上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音乐教学的不连贯性,心理上会有很大变化,已不像小学生那样积极、踊跃,变得怕羞起来,唱歌、表演觉得不好意思,在课堂上显得较沉闷,但无论他们怎样看待自己,认为自己有多成熟,都掩盖不了他们好动的天性。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范围,引导他们投入到音乐中来,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打破沉闷的教学氛围,营造一种积极热烈、健康活泼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律动正符合了中学生这种心理上的需要。
(二)律动能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音乐课堂气氛活跃、生动,师生情绪饱满,教学任务完成较好。相比较而言,中学音乐课则显得较呆板,情绪调动不够,究其原因应是多方面的,但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学音乐课上缺少律动。
让律动进入中学音乐课堂,把听到的音乐反映出来。比如,欣赏《瑶族舞曲》,这首乐曲感情丰富,形象鲜明,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这首曲子由复三部曲式结构写成,三段乐曲的情绪对比比较明显。在给学生初听和分段欣赏时,让学生仔细体验每段乐曲的情绪和所表现的意境,并让学生即兴创作一些简单的律动,在加以鼓励之后,把创编较好的动作给以适当引导,并加上教师自己创编的动作,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构思讨论、编排,能力较弱或放不开的同学可让他们打拍或指挥,一少部分同学给自配打击乐,当完整欣赏乐曲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组同学都较好地表现了三段乐曲的情绪,特别是律动的一组,男女同学很好地配合,更让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这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了他们的成功感,且创造了一个极为和谐的音乐氛围。
(三)律动能增强节奏感
奥尔夫早就提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并且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加以诱发、培育,进而为音乐所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自然的节奏和律动,如走路、呼吸、拍手、跳跃等来训练学生的基本节奏,引导学生感受和表现音乐。比如,教唱《闪闪的红星》时,通过队列行进使学生认识行进的节奏,进而感受进行曲的特点;教唱勃拉姆斯的《摇兰曲》时,让学生通过划船或模仿在风中摇摆的树枝使学生感受摇摆的节奏,进而体验摇兰曲所表现的意境;通过教唱《插秧歌》,让学生模仿插秧的动作,启发学生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
(四)律动能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发展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才能,其目的不是把音乐、舞蹈或绘画作为他们未来的职业。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发现他们的禀赋,培养对艺术创造的能力,从而使他们享有一个多方面的完满的精神世界。”目前,我国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听、创造性地想像、创造性地活动,并把听到的音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律动表现出来,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地运动,通过各种动作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反应。这种表演可让学生充分享受音乐的美与参与的快乐,唤起学生丰富的想像,启发学生的情感,不断拓展对音乐内涵的理解,积极参与音乐创作中来。在创作活动中,教师要营造好参与的氛围,破除创作的神秘感,无论他们创作的水平如何,教师要适当给以鼓动,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和愿望,树立创作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律动,对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实起到很大作用,但在课堂上,要想很好地利用律动,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究一定的方法。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求知欲更强烈,对音乐的理解日益加深,但有时却没有小学生好调动,这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要给学生一定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参与到创作中来,要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如、兴趣盎然的环境中逐渐放开自己,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在编排动作时,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这会让他们更积极、更集中,但由于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既鼓励那些具有表现力、创造力同学的同时,也真诚地对待那些较为一般的同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教师要示范基本动作。
教师示范时,动作要简单,不能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律动由于在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还有待实践和探讨,但它所起的作用的确是不可否认的。当然,音乐课上所采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形式新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完成教学目的,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采用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小学教学;音乐课堂;研究分析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重要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众所周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启蒙阶段,同时也是打好音乐基础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活泼的节奏以及优美的旋律塑造个性、启发思维,为将来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不断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而言,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引导工作,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新课标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这需要小学音乐教师能够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方式,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从而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不断优化。老师应该摒弃传统音乐课中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将实际情境、动感画面和音乐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特定的意境来进行教学,更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巨大魅力,使音乐课不再是单纯的教学,而是一幅幅美好画面的展示。
二、合理选择教学乐器
心理学家认为,教育必须要将学生作为中心,不断促进创造性的培养、潜能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发展,要能够让他充满自豪感和成功感。将乐器教学贯彻到小学音乐课堂当中,能够充分体现出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因为乐器具有较为鲜明的技巧性、情感性和艺术性,这些特性能够让学生对乐器充满兴趣。另外,学生本就对乐器充满好奇和憧憬,参与到乐器演奏当中,能够极大地满足和丰富他们的音乐生活。从生理方面进行分析,学生演奏乐器时,情绪会受到美妙音乐的影响,同时情绪又能够影响荷尔蒙的分泌,从而对记忆力和大脑分析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演奏音乐不仅能够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情绪,促进其智力开发,还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而这就是为什么要将乐器融入教学课堂的原因。乐器是一种表现音乐的工具,不仅能够将音乐的表现力很好地扩展,还能够使一部分音乐的教学面貌有所改变。在课堂中加入音乐教学,既有利于贯彻和落实创造教学和乐器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又能够满足很多学生因为先天性的声带狭小而难以演唱,却能够通过演奏乐器而将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出来的一种欲望,教师只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创造音乐和学习音乐的潜力。由于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有着各不相同的心理特征,所以每个年龄段对于乐器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三、将音乐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也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目前国内外的一种教育新趋势,已经逐渐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文、像、声、图融会贯通,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教材的整合,不断将信息量扩大,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从而使美育和德育得到不断深化。将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更能够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相贴近,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建立小学音乐教学的考核体系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绩效考核,既能够让教师对于学生所掌握的一部分乐理知识情况进行掌握和考察,同时也包括对于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行评估。这种考核机制必须具备非常重要的可操作性,其评估结果必须要准确、真实、无误,能够为学科教学的改革提供很多有用的参考和依据。所以,要想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作为依据,设计出乐理、练耳、试唱等等的考核单元,能够全方位地评估和掌握学生的综合声乐能力,然后再和年度教学计划相结合,最终找出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情况,然后教师可以针对这些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总结,制订出有效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知识的不断积累和音乐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就是小学阶段,同时也是进行各种音乐能力培养的最好时期,所以,必须对小学音乐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倡导素质教育基本精神,可以通过律动教学、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科整合、器乐教学等有效的、合理的、科学的途径丰富课堂形式,从而将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镪.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之美[J].艺海,2013(1).
篇4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质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41-01
音乐是净化心灵、萌发智慧的过程,是陶冶艺术情操、提高审美情趣的活动。它能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记忆能力、联想能力和表演能力等。在素质教育日渐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教学质量越来越得到重视,教学方法越来越得到关注,如何快速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每一位小学音乐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重视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
在我国,音乐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就已确定了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而其中的“乐”便是我们现在说的音乐。春秋末期孔圣曾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匈牙利的浪漫主义大师李斯特也曾说过,音乐没有任何杂志,它是直接喷发出人类最纯真的感情的火焰,是吸入身体的空气,是生命的脉搏中流淌着的血液。可见音乐不受年代不同和文化相异的限制,它的魅力无处不在[1]。据调查,现在的学生中有高达92%都是独生子女,这种“421”现象使得双方老人和父母对待孩子变成了“小太阳”式教育,导致许多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自理能力差同时抗挫力弱。
二、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形式主要是课堂教学
教育是从古至今的一直存在的社会活动,目的是一种结果指向,而这结果指向便是将文化传递下去。从春秋末期,孔子在家乡曲阜开办的私塾开始,课堂教学形式就已经逐步形成。而现在,学校已经成为了专门的教育机构,使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学习。小学音乐课作为小学必修课程之一,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基本形式来实现,教师渗透教学大纲,结合教科书和实际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种:单一型和综合型。单一型是指单节课中仅有一个学习任务,其内容单一、易掌握,可以快速解决某个方面的问题。而综合型顾名思义是指单节课中,有不少于两个学习任务,其内容丰富、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途径
1、器乐教学
(1)器乐教学的发展
音乐的表现形式分为两类:声乐和器乐。器乐教学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早就出现,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就已经将器乐教学列入其中,在现在的人教版教材和各省编教材中,都增添了各种器乐教学内容。现在的音乐课堂,已经引进了很多种器乐,一改中国传统、老旧的照本宣科的教授音乐,而真正的将教学和乐器融汇在一起,由单纯的“口口相传”转变成了现在的“手口相传”,不仅是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而且也证实了教育可以多元化发展[2]。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都创新了不少音乐教学体系,其中有很多方法都属于器乐教学,比如德国音乐家卡尔・奥尔夫的“奥尔夫教学法”、日本教育学家铃木镇一的“铃木教学法”等等,这些方法的产生不仅推进了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更加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是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器乐教学在我国近几十年来发展迅猛成效显著,这证明了它的教育价值,也奠定了它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怎样进行器乐教学
由于学生年龄不同,心理特征不同,所以适合的乐器也就不一样。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可以主要学习打击类乐器,比如三角铁、碰钟、沙锤等。因为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生性好动且好奇心强,而打击类乐器有较强的节奏感,比较容易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可以主要学习竖笛、口琴等易入门且声音优美的乐器[3]。
2、律动教学
(1)律动教学的发展
肢体动作是人最直接、最本能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听到音乐,儿童便愿意手舞足蹈,那是他的一种自我表达,也是和其他人沟通的方式[3]。音乐律动是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早在20世纪初期,瑞士音乐家、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表示,音乐是动的艺术,音乐和律动密不可分,并且,体态律动非常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并在《时间、节奏、气质》中提到,不用节奏能力的儿童有着不同的音乐能力,这也证实了律动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2)怎样进行律动教学
律动教学最有效的模式就是填充游戏,像是加入拍手、跺脚、走步子,也可以几位同学一起合作。比如音符中的do、re、mi、fa、so、la、ti,可以分别安排七位同学代表七个音符,教师唱到do,第一个学生起跳一下,教师唱到re,第二个学生起跳两下,以此类推。这种方法既锻炼了学生对音符的认知和反应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表演能力。因此,律动教学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3、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时代的变化更替,社会的进步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普及到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的教学情景,以其独特的图、文、声、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想象能力。
小学音乐课程中不乏枯燥的乐理知识,这些知识抽象难懂,很多学生不愿去理解,比如要让学生认识并记住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如果用普通的方法学生可能不容易记住,但如果运用多媒体,在电脑上的编辑窗中输入该音符,电脑就可以发出与之相同的声音,学生不仅可以在清晰的听到声音,还可以辨别出它们长短的不同。
小学阶段是培养素质教育的基础时期,也是激发音乐兴趣的关键时期,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势在必行。虽然我们在这项探索上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仍只是一个初步阶段,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为学生更好的音乐教育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石 琳.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05):13-15.
篇5
1.1共享性
强大的网络环境为信息技术在教育工作中的运用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和广阔的汲取知识的空间,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大量的共享资源,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且信息资源没有时空限制,更新的更快,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浏览器查阅、下载大量的音乐资料,网络环境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音乐教学资料。Eclass是信息技术在课堂运用的简称。
1.2交互性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交互性,可以实现丰富多彩的交互型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合作能力。
1.3直观性
信息技术集视频、动画、色彩、图像和声音为一体,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可以同时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这种效果要比单独刺激某一个感官要好很多,可以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则可以把相关的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地展示出来,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小学生沉浸在教学内容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1引导鼓励、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学习动力来自于兴趣,容易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一些具有创造力且形象生动的事物很容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音乐教学提供色彩鲜明、直观、动态的教学环境,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音乐教学,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音乐学习效率。
2.2寓教于乐,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
信息技术具有强烈的直观性,能够有效地刺激小学生的多个感官,提高音乐学习感知力。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是将主要的教学内容写在黑板上,然后通过录音机来播放音乐歌曲,学生跟着学。小学生面对着枯燥乏味的黑板,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作品,音乐学习的动力不足,影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结合音响、实物、画面等多种资料,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音乐教学内容,刺激小学生的多种感官,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音乐作品。
2.3培养品味,提升音乐欣赏教学层次
音乐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音乐欣赏教学是一个音乐审美过程,通过欣赏和体味音乐作品的艺术情感和音乐表达,从而获得美的体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多,小学生在欣赏和赏析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还要充分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和创造背景,更好地体会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传统音乐欣赏教学,仅凭借教师直白的讲解,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小学生失去音乐欣赏的兴趣。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例如,教师可以根据《雪绒花》音乐欣赏内容,结合电影画面、舞蹈表演、诗歌朗诵等多种内容,丰富音乐欣赏教学内容,通过图文结合、声情并茂、生动、直观的影视展示,转变单调乏味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氛围,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果。音乐理论课堂教学侧重于不同音乐作品乐理知识的讲解,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常常会使小学生感到非常困惑,然后教师需要重复讲解,由于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有限,对于枯燥乏味的音乐理论课堂教学没有学习兴趣,导致音乐理论课堂教学质量一直不好。
2.4学以致用,开展音乐歌曲课堂教学
篇6
关键词: 高中音乐 课堂教学 有效性
1.引言
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课堂改革的主要任务,目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教学的有效性,影响教学效果。在新课堂改革的过程中,高中音乐教师应当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学现状,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下面针对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对策,以此提高高中音乐课程教学质量。
2.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多数高中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逐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对于自身的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但仍旧有一些学校教学没有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某些学校不重视音乐教学在日常课程的安排中甚至不安排音乐课程,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1]。虽然一些学校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关注音乐教学,但采用错误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灌输音乐知识,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阻碍音乐教育的发展。
3.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通常来源于其他学科,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同样来源于其他学科。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只注重学生的期末成绩,考试内容以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为主。此种评价方式不仅仅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质量。
3.2教学目标不明确
研究表明,有效的教学目标不仅能为教师制订教学计划,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目前我国多数音乐教师并没有确定教学目标,在课前没有对音乐课进行分析,导致在课堂中无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影响教学效果。
3.3教师占据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育中,通常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音乐课堂是互动的课堂,如果教师只注重教学,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就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多互动,保证民主性,一味地以教师为主体,不但不能提升教学质量,反而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4.提升高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方式
4.1增强课堂互动
新课改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互动,而对话式教学正好符合这一特征。对话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此种教学模式充分弥补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缺陷,促进了师生的互动,教师作为引导者与学生交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2]。例如在讲《独特的民族风》时,教师应当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让学生在讨论民族音乐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不知不觉地实现教学目标。
4.2改善教学模式
音乐教育具有能动性、广泛性及主动性,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音乐教育的需求,因此在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多采用“合作”、“交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布置一些作业,由学生自主收集材料,制作成课件,在教学中进行展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3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黑板和粉笔为主要教学工具的现状,使知识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利用视觉冲击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音乐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能够帮助教师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4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
在音乐课堂中,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单一地按照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因为此种评价方式是以基础理论知识为考核的内容,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于片面,所以需要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日常考核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此外,还要对评价内容进行改革,音乐教师可将学生上课时的学习态度及进步程度纳入评价标准中,如此便能够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
5.结语
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实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以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为基础的。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是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全面发展,只有利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玉娣,杨江丽,周宇坤.给音乐课披上时尚外衣——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5).
篇7
1.影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
1.1老师的影响因素
音乐天赋异禀的学生属于少数,大部分具有良好音乐素养的学生都是通过后天培养的,而老师则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音乐素养的关键人物,尤其是在小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判断能力较弱,需有明确的指导作为行动的指南,而小学音乐老师则是指引小学生开展更有效的音乐学习的灵魂人物。因此,老师的教学水平和音乐修养对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音乐老师应注重提高自身音乐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1.2学生的影响因素
学生是课堂主体,能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的一切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是从学生角度出发,小学音乐教学仍受到学生的客观影响。若老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但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问题其理解能力、自控能力等方面尚有欠缺。因此,小学生容易进入学习误区,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学习态度不端正,尤其是对待音乐课程等艺术类的课程,更是缺乏重视的意识,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1.3教学模式的影响因素
在新时期发展下,重视老师讲课的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展的步伐,传统的应试教育也逐渐失去其优势,开始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进入全新的视听教学模式。在现代,许多先进教学工具、教学方法被用于音乐教学中,如多媒体技术、视频技术等,使学生能在视觉、听觉上开展音乐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使得音乐课堂教学不再沉闷,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2.1将教学内容变得多元化,调动学生积极性
若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只按照单一的音乐教材进行教学,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欲望,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不利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为此,小学音乐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综合各种教学内容,使音乐教学内容变得多元化、多样化,利用一些课外教材进行音乐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视野,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比如,进行《春天来了》这一单元的音乐教学时,老师可先介绍本单元的歌曲《春晓》、《杜鹃圆舞曲》、《春天的小河》、《报春》等,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有大致的了解。然后老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春天的歌曲呢?”让学生思考并发言。接下来,老师就将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天的歌曲播放出来,让学生猜歌名。再次,回到本单元的教学中,将课外歌曲与单元内歌曲进行对比教学,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2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多媒体具有播放功能,能向学生展示视频、动画、歌声等方面的教学资料,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进行音乐学习,使得音乐教学更生动、形象。在音乐教学课堂上,老师可将多媒体教学工具与声乐配合起来,将音乐教材通过视频、音频等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视听层面上进行音乐学习。同时,老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新课导入,合理引入影视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比如进行《十二生肖》的教学时,老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生肖的叫声,让学生进行猜测,同时播放有关生肖的动画视频,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
2.3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式
进行小学音乐的教学时,老师应考虑到课时的完整性,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授课,不挪用也不占用音乐课时,以发挥音乐教学的真正作用,尽量将音乐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老师应注意细节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情绪,注重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已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还要关心音乐教学过程是否完整,教学方法是否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只有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式,构建一套适合的、严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才能使小学音乐课堂更顺利地施行,从而有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篇8
游戏教学法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其自身的娱乐性特点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以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实现游戏教学与小学音乐课堂之间的结合,是每个音乐教学工作者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就游戏教学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游戏中获得灵感
音乐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评估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在音乐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是一样重要的。由于小学生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所以,教师可以在音乐课上运用自身的音乐素养来激发小学生的创作潜能。在作曲时,教师可以重新排列学生所学的音乐歌词,可以为学生所学诗歌和课文创作旋律曲谱,重新编排旋律节奏。另外,在教学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小学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在学完节奏模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创建4×4节奏网格。
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游戏教学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可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堂体验,可以为学生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其次,游戏教学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很多理论性的知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晦涩、难懂,游戏教学的方式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另外,游戏教学有利于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游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进与创新,可以让学生从多种感官、多种角度去认知和理解音乐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堂学习目标,进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新发展与新突破。
符合小学音乐的学科特点
与小学其他学科相比,音乐学科更注重知识的传播和表达。传统音乐教育模式是音乐教学课堂缺乏互动交流的原因之一,这也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音乐学科本身的魅力。例如,音乐播放模式增加了音乐课的互动,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游戏教学有效丰富了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模式,使得音乐教学更加充满活力。有利于加深知识理解记忆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水平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很难理解音乐教学中的音乐知识,这也导致音乐教学质量低下。音乐游戏以生动的形式表现抽象的音乐知识,学生可以在音乐游戏中获得直观的音乐感知。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策略鼓励学生扮演角色感受音乐的特征小学音乐类型很多,时间特征也各不相同。在小学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合理地使用角色扮演音乐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从而使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例如,在教授《小猴子》时,教师可以先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内容,让学生进行配对。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内容进行独立表演,激励学生积极学习歌曲。由于动物的声音不同,教师在教授音乐之前,可以帮助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认知经验来描述小动物的特征,并独立地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小动物的声音,以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并鼓励学生根据音乐模仿小动物的动作特征。例如,当音乐播放鸭子的声音时,学生可以表现得像鸭子一样低着头摇摆,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对音乐更加感兴趣。根据游戏教学法营造出的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在体验音乐的同时学习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将生活与训练相结合学生学习音乐有助于他们调节情绪,增加智慧,增强自信心,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重视音乐的教育作用,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音乐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音乐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小学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音乐,让学生发掘自己学习音乐的潜能,让学生创作音乐游戏。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生玩音乐游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在学习《田园交响曲》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田园仪式。通过参观田园,让学生表达对田园的感受,表达他们内心感受到的田园生活,然后通过比较田园和现实生活,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这样,不仅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在音乐游戏中融入音乐德育教育内容小学音乐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载体,如果直接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教学,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音乐课堂的音乐游戏中,融入音乐德育教育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音乐素养,进一步理解音乐知识,促进学生音乐学习的长远发展。此外,在设置音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游戏思考时间,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对音乐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加深对德育知识的理解效果,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愉快的音乐游戏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全面素质与音乐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甜梦》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开展小组比赛——“看谁能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这种竞争式的音乐游戏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形成团队协作的精神与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学生在这种良性的小组竞争中,可以深刻体会到《愉快的梦》这首歌曲中的意境,并在教师的教学点拨下,学会表达自身的情绪。音乐游戏在音乐课堂中的融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利用律动游戏掌握音乐节奏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歌曲的节奏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小学生大多认为掌握歌曲的节奏比较困难。教师如果单纯为学生灌输音乐节奏的相关知识,很容易使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借助互动游戏来带领学生深刻地感知音乐中的节奏,使学生在游戏中发现歌曲的节奏特点,并跟随音乐节奏享受音乐游戏。音乐游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地理解并掌握歌曲的节奏,同时也使得教师突破教学难点,有效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学习《左手与右手》这首歌曲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歌曲节奏,并表现出二拍子的强弱特点,教师专门为学生设计了律动游戏。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两个小组,然后根据歌曲节奏来进行游戏。学生和老师一起随着歌曲演唱进行律动游戏,将游戏中学到的节奏表现方法运用到演唱中,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律动游戏中完成本首歌曲的学习的同时,教师也构建了集知识与趣味于一体的高效音乐课堂。
开展音准训练
在音乐的初级课堂上,音调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一些地区,由于课堂教学方法单调,加上课堂缺乏活跃的气氛,在音调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很难理解高音阶。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快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训练语调有很多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关键呼吸点。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游戏中的动作与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学习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掌握关键呼吸点,保持稳定状态。教师还可以在平行节奏和平行运动中进行音调教学,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语调。例如,在学习《绿海林涛声》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绿海林涛声》的音乐视频,以及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童年,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组织学生参与“改编歌曲”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思考歌曲背后的意义。
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趣味性较强的音乐游戏
研究指出,音乐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灵活性,引导小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多个层面的探索,可以保障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基于小学生体现出的认知能力与思维逻辑,音乐教师需要开展趣味性的游戏教学,以课堂游戏为载体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强化学生参与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因此,音乐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趣味性较强的音乐游戏,引导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多个层面的探索。例如,在对小学生开展《雪绒花》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围绕歌曲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活动,围绕游戏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了解程度。音乐教师应该在小学生熟悉歌词内容之后组织“歌词记忆比赛活动”等趣味活动,让班级学生在趣味比赛的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深度体验与能动性思考,以此提高音乐游戏活动的开展效率。小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能进一步感受到音乐知识的魅力,也可以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程度,有利于他们从更高层面获得知识体验和情感收获。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趣味游戏活动的开展增强小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内在动力与理解能力,立足游戏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对歌词内容的记忆程度和班级学生整体的演唱能力。
重视开展竞技性音乐游戏以提高小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音乐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的开展吸引小学生的关注,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提高班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可以通过课堂延伸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演唱能力。基于小学生体现出的学习意识和认知需求,音乐教师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制定高水准的教学方案,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也能保障知识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除了开展趣味游戏活动之外,音乐教师也应该重视开展竞技性音乐游戏以提高小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例如,以《让我们荡起双桨》课堂教学为例,音乐教师在教小学生学习完歌曲之后可以通过座位分组的方式开展小组竞技演唱比赛,这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学习歌词内容与演唱方式,同时结合歌曲演唱游戏活动的开展来营造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歌曲内容的学习与比赛。歌曲演唱游戏活动还能积极调动小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让班级学生在游戏竞争中学习与体验歌曲知识。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的实施,音乐教师可以在激活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在改善班级学生学习态度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演唱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运用音乐游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落实“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实现对学生音乐知识与音乐素养的双重培养。教师应结合不同的音乐教材,让音乐游戏合理地运用在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音乐学习的全面发展和教师音乐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彭宪发.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4(13):127-128.
[2]陈应松.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教育论坛,2020,2(07):97.
[3]涂芬芬.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6):593-594.
篇9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音乐课堂教学;小学阶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263-2
小学阶段开设各种课程是为给学生今后开展的各项学习奠定基础。音乐教学课程的开设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并且新课改后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课改下对小学音乐教学进行改善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但就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情况来说,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音乐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担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任务,但是在传统教学中音乐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根本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师,更不用说完善音乐课堂教学。即便是其他正常开设音乐教学的小学,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根据课本进行教学,即某节音乐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首歌曲,教师在课堂中会逐句的教给学生,直到大部分学生都会为止,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让很多学生失去了音乐的学习兴趣。其次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相应的音乐设施比较缺乏。小学是学生学习各项音乐乐器的最佳时期,但是很多学校连基本的音乐教学设施,比如:手风琴、电子琴、公放音箱都没有,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正常教学;并且在音乐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教授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1]。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的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需求,更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各小学应该对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不断进行改善,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是新课改背景下的要求,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针对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深入研究新教学大纲,不断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一)转变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
音乐教师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音乐作为一门小学的基础课程具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责任,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意识到音乐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更多地研究素质教育理念,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2]。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了解一些教学相关的知识,包括教学方法方面的更新以及专业学科的最新动态,及时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此外,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学生,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开展音乐课堂教学。
(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是现代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工具,很多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对视频、图像以及音频进行整合,展现音乐的现实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的理解教学内容,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3]。小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一些抽象的知识理解具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目标:学会哼唱《过新年》这首歌,并积极参与课堂表演。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相关与新年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感受过年的氛围,同时让学生畅所欲言阐述喜不喜欢过大年,活跃音乐课堂教学氛围以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然后教师可以说“同学们过新年了我们一起来唱个新年歌吧”,此时多媒体中播放《过新年》这首歌,听完后教师可以再教一遍巩固一下教学效果。这样学生和教师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目标,并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今后顺利开展音乐教学奠定了基础。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虽然是一种良好的教学辅助设备,但是教师在运用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度,选择适合的教学课件,只有选对教学内容掌握好时间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三)创设音乐课堂教学情境
培养小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探索主动性的一种教学方式,通常情况下情境创设的方法包括:故事法、谜语法、绘画法、游戏法以及表演法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情境创设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4]。比如在欣赏《可爱的小动物》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宣布“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一起畅游动物王国,大家准备好没”此时多媒体中播放动物园的视频,各种小动物依次登台亮相,待小动物们亮相结束后教师可以宣布今天的动物王国一日游结束,重新回到课堂教学中。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刚才去动物王国大家都见到了哪些小动物啊,用你们自己的表演方式向大家展现一下”,学生就会通过动作表演或者是声音模仿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自己见到的小动物,这样学生通过欣赏歌曲认识到了很多小动物,而且还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情境中的内容,提高了他们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兴趣,提高了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音乐教学中融入器乐、表演
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该尽量根据学生的特点,比如小学生爱动爱跳的性格,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个特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且适当地结合音乐的特征,运用实践活动替代传统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器乐以及表演的形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5]。比如教师在教学生打节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手脚并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器乐的表演也是活跃音乐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现在很多小学生从小就开始各种器乐的学习,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展现的机会,比如:在学习《我爱我的祖国》这首歌时,教师可以鼓励一些具有器乐表演才能的学生上台表演,让他们跟着音乐的节拍进行器乐伴奏,这样学生在玩乐中学到了知识,还得到了展现自我的机会,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是新课改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在新的教学背景下要完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适当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合适的音乐教学情境以及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一些表演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骆美珍.浅析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5).
[2]姜硕.试论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倾向[J].成功(教育),2011,(06).
[3]刘媛.音乐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思考[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05).
[4]孔润红.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如何完成音乐审美过程[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2).
[5]任丽莉.新课程下的音乐课仍应坚持以音乐为本――对课改中若干现象的思考[J].儿童音乐,2009,(01).
篇10
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存在问题;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的应试教育正不断向着素质教育转型,因此,人们对学校艺术教育的认识也越来越高。而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课堂教学也日益丰富起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教育的组织形式及方法手段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我国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课堂内容过于单调、学生缺乏表情、教学模式太过陈旧,教学设施陈旧等等一些不足。这就需要我们适当地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加以改革创新,从中找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目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大多数初中音乐课只选择教材里的歌曲,缺乏新意
目前,在许多初中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地选择教材里的歌曲进行教学,导致多数初中生都是不带情感而“有口无心”地进行哼唱,因而大多数人觉得音乐课堂太过枯燥乏味。因此,部分学生在课外寻找那些他们所喜好的流行音乐,甚至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教流行歌曲,使得音乐课堂教育远远达不到教学要求。
2.大多初中音乐课过分注重语言文字解说,却忽视了挖掘音乐艺术情感
许多老师在上音乐课时试图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向学生倾囊相授,一定要将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尽数向学生表达清楚明白,反而却没有留给学生太多的时间去思考、领悟和聆听音乐所激发出的想象。这就使学生不能充分体会“音乐需要感悟”这一真理,导致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积累和感悟过于浅薄,久而久之,就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
3.大多数初中音乐课将教师作为主体,致使学生很难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
在许多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时刻保持端坐于琴凳上的姿势,只是简单地依照时间表进行已备教案灌输工作,却很少去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这种教学是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宰地位,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不平等的受教育的关系,学生根本难以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因而很难对音乐课产生
兴趣。
4.大多数初中音乐课考核的形式过于单一
多数学校在考核初中生的音乐成绩时,或者是让学生清唱一首歌,或者是利用文化课的试卷考试机制,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对吹奏、演唱、乐理及音乐常识只专一项,就出现有些学生唱歌好却不识谱、有些学生吹奏俱佳却不能唱全五音等问题。
5.大多数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部分音乐课堂教学依然用的是简易录音机与劣质磁带的陈旧设备,从而导致音乐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或者也有部分学校音乐课堂上配备有多媒体,然而因为这些设备太过陈旧,播放质量很差,因此,大多只起摆设的作用,而在课堂上根本不能使用。
二、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的几点改革创新
1.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由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因此,一旦令他们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立即让他们表现出积极肯定并学习的态度。例如,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电化辅助设备,就能充分将学生的手、眼、耳、口等器官调动起来,进而对他们的大脑产生作用,并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此便可有效地刺激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同时还要让学生多看、多听音乐,并注重培养他们鉴赏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能力,鼓励学生破除音乐神秘感并大胆参与音乐的学习和创造,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
2.充分发挥音乐课堂语言教学的艺术性
作为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语言无疑在教学内容成功实施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一方面要注重教材的深度钻研,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自身的语言修养,充分发挥出音乐课堂语言教学的艺术性,将语言的直观美、意境美及韵律美等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以便能更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果。
3.将多媒体应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之中
学校应该加大对音乐课堂教学设备的投资,真正为音乐教师创建可用的现代多媒体条件,将那些无声和图像不清晰的陈旧设施用质量优良的多媒体加以替代,让音乐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来形象鲜明地表现出音乐的情景,使学生在生动、愉快并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中真实又自然地体会一首歌的真正内涵,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质。此外,作为音乐教师,还要学会并善于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反思。
三、初中音乐课堂中尝试应用多首歌曲的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培养学生音乐艺术素养是教学的基本目标。但是,由于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大多采用的是教师逐句逐段口授的教育方法。其基本过程是由学生先识谱后跟唱,最后听录音。而且多数老师在一节音乐课上只教授学生学会清唱一首歌曲,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的内容,却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太过单调乏味。由此,引出一种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尝试应用多首歌曲的教学方法。其实,很多一线的老师早已经在这样做了,可就是没有人来欣赏,比如:我在教学《采茶舞曲》的时候就以茶为主线,先教新歌《采茶舞曲》后拓展教学浙江民歌《顺采茶》,最后,结合本地资源东白山创作词后进行短小的越剧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效果非常好,而且学生兴趣高,对丰富内容,扩展教学资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多首歌曲教学能够避免单一歌曲教学的单调性,充分体现了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思想。其次,应用多首歌教学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并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多种音乐的音谱、韵律加以分析,从而充分发挥音乐课堂语言教学的艺术性。再次,应用多首歌教学还充分体现了音乐教师对课堂教授效果的反思作用。最后,应用多首歌教学,还能使学生有效地选择自己所喜好的歌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以便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的教学
质量。
随着我国的应试教育正不断向着素质教育转型,人们对学校艺术教育的认识也越来越高,音乐课堂教学也需要对传统的思想和教学方式加以改革和创新。如: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发挥音乐课堂语言教学的艺术性、为音乐教师提供一些高质量的多媒体设备、鼓励音乐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等等。由此,本文提出的这种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尝试应用多首歌曲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还能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
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志每.关于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2(6):156-157.
[2]包爱平.优化备课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J].北方音乐,2012(9):46-48.
- 上一篇:收益最高的投资方式
- 下一篇: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