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科普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的科普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的科普知识

篇1

演讲人:游南嘉

演讲日期:2010年5月30日

演讲地点:武汉市少儿图书馆五楼报告厅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江岸区育才一小二年级(8)班的学生游南嘉,(范_文_先_生_网)我的演讲主题:树。非常高兴今天在此和大家一起学习并分享关于“树”的知识。树,大家司空见惯天天都能看得到,但是,大树是如何成长的呢?大树是怎样为人类做贡献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什么是树

树是木本植物的通称,又称乔木。通常树比较高大,在距离地面较高处分枝。像所有的植物一样,树的生长离不开空气、水和阳光。

一颗树由树干、树枝、树叶和埋在土壤中的树根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作用,都很重要。

树干——树干是树的主体部分,覆盖着树皮,分枝形成树枝。树皮的外层由死去的组织形成,对树干起着保护作用。树干每年都会长高,长粗。

树枝——树干分枝形成树枝。树枝朝各个方向生长。每年树上都有新的树枝长出来。

树叶——树叶长在树枝上,和树枝构成树冠。树叶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树木生长需要的能量。

树根——树根通常生长在土壤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水是树木生长的必须物质。树根还起着将树木固定在土壤中的作用。

1.树的一生

树是有生命的。和所有的生命一样,树的一生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即使是参天大树也是由一粒小小种子长成的。

①一颗新树诞生于一粒从树上落下来的种子。这粒种子也许是某只动物,也许是风、也许是水流将它带到这里的。种子萌芽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要求一定的温度。

②种子萌发后,长出胚根。胚根扎进土壤,吸收水分。随后幼芽上长,顶出土面,吸收阳光,为小树的生长制造养料。

③小树又叫树苗。树苗在阳光、空气和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④小树长成了大树,随后开花、结籽。

2.树的种类

各种树木的形状和大小差别很大,主要可以分为针叶树、棕榈树和阔叶树三大类。

针叶树——针叶树的树干高大通直,叶片细长如针或呈线性。针叶树耐低温,主要生长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大部分针叶树属于常绿树,一年四季都保持有绿叶;针叶树的种子藏在松果内。松树、冷杉、雪松和巨大的红杉都是针叶树。

棕榈树——棕榈树茎干直立,没有分枝,叶子很大,像羽毛或扇子,簇生在茎的顶端;棕榈树的果实中包着种子。有些棕榈树的果实可以食用,如椰子和海枣都是人们喜爱的水果。

阔叶树——阔叶树的叶片通常比较阔大,绝大部分乔木都是阔叶树;阔叶树阔大的树叶能吸收更多的太阳光,当然也更容易失去水分。一些阔叶树冬季树叶会落光。例如,橡树、枫树、白杨一到冬季,树枝就变得光秃秃的;有些阔叶树属于常绿树,如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冬青树和橘子树。常绿阔叶树一年四季保持有绿叶,叶片通常厚实,形状多种多样;阔叶树都是开花植物,都要开花后才能结籽。一些种子被风吹到远处安家落户,还有一些种子藏在果实中被动物们带到了其他地方。

阔叶树品种众多,橡树、橘子树、杨树、梧桐树??????等都是阔叶树种。

3.树是怎样“喝水”的

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供树木生长。水是怎样从根部到达大树顶端的呢?

让我们来做个试验。

准备材料:

新鲜的西芹

玻璃杯

食用色素(最好是红色)

操作步骤:

①将一颗带叶子的西芹的根切除。

②在玻璃杯中倒入一些食用色素,把西芹浸在其中。

③将玻璃杯放在阳光下静置15分钟。

④将西芹的茎切开,观察剖面是否有颜色。

4.树会呼吸吗

植物通过叶片上的小气孔呼吸,这些小气孔通常位于叶片的背面。

让我们来看看植物是怎样呼吸的。

准备材料:

新鲜的大树叶子

浅盘子

放大镜

水和太阳光

操作步骤:

①挑选一些绿色的大树叶子。

②在一个浅盘子中倒一些水。把绿叶背面朝上放进盘子里。

③将盘子在太阳光照下静置15分钟。

④仔细观察绿叶,你看见了什么了?

啊!实验观察结果,经过太阳光照,浸在水中的绿叶上不断冒出气泡来,这是绿叶在利用自己背面的小气孔,进行呼吸哦!绿叶呼出的每个气泡中都含有氧气。

5.树是氧气“制造工厂”

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离不开氧气。绿色植物就是地球上的氧气“制造工厂。”

大树是怎样生产出氧气的哪?

首先,大树通过叶片上的小气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其次,叶片里的一种叫叶绿素的物质吸收太阳光的能量。

篇2

【关键词】 公众科学素养 科普宣传 创新

公众科学素质的高低对国家科学技术的宣传、普及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直观体现,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因而在当前时期制定可行的科普宣传策略、采用适当的科普宣传方式对公众进行科学素养宣传,帮助公众及时了解先进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科普知识,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水平是当前时期推动国家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1 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现状概述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之一,为保障科学技术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应用和普及就必须增强和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而国民综合素质的主要指标就是科学素质。我国仍旧属于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当前国情下的科学素质培养主要是指通过科普宣传和教育等方式让公众将科学技术素质应用于劳动和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并根据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更加深入的在学习。公众科学素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公众对于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公众对于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了解程度、公众对于科学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推动作用的了解程度。只有充分把握这三点内容才能够切实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公众科学素质培养及发展时间相较于先进国家而言时间较短,宣传方式不够全面完善,整体水平还不够高。具体来看,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如下。

(1)宣传教育投入过少,总体状况亟待提高。2002年我国制定并出台了科学技术普及法,标志着我国科学素质建设与发展从此走上法制化道路,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教育经费以及科普宣传资金投入的逐年加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公民受教育程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区域发展不平衡。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状况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状态,城镇具备科学素质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农村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东部发达地区具备科学素质的人数所占比例较西部偏远地区而言具有明显优势。这就表明在资源投入以及受教育机会方面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经济对科学素质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意义。

(3)科学知识接收渠道不平衡。虽然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高的兴趣,支持力度非常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同层次和不同属性人群所接受到的科普教育渠道之间存在很大差别。接受过正规教育的青少年群体具有更高的科学素质水平,相对而言,其他社会成员接受科学知识教育的渠道较少,科学素质水平较低,我国社会中仍旧存在大量的人员对非科学性内容非常依赖,如封建迷信、星座预测等。

2 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宣传方式与途径

2.1 将科学家群体引入到科普宣传中,增强科普宣传的权威性

邀请科学家进行科普讲座是发达国家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这些发达国家中,科学家不仅承担了科研任务还承担着向公众普及基本科学知识的任务,他们对科学的本质、发展以及描述方法具有更为深刻和准确的认识,可以用最简单易懂话将其所在领域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公众,因此让科学家群体参与到科普宣传中可以获得更为明显的宣传效果。

实际宣传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一方面增强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消除专业研究与普通大众之间的壁垒,让公众对科学产生兴趣,乐于去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科学家利用其所具有的科学素养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集专业和科普于一体的材料形式对公众进行引导和传授,调动公众的科学探索积极性。

2.2 协调科研机构与科普场馆等开展科普宣传教育

科技馆、展览馆等公共设施是公众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非常强的科普性和吸引力,没有准入门槛,面向对象为广大群众。因此在开展科普宣传时可以借助这些基础设施进行,在具有条件的地区经常开办或组织展览会、体验会、讲座等活动,在不具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加大资源投入或建立与有条件地区的联系等让普通民众都可以参与到科普活动中。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还能够有效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在较大范围内实现科学思想和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2.3 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

科学与大众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科学与大众生活之间经常呈现一种相互独立的状态。为增强科普宣传效果,可以将科学引入到人们生活中,让人民大众广泛参与到科学建设和传播中,使科学知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外,大众传媒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开展科普宣传时可以考虑将媒体作为科普的载体,以提升科普宣传的覆盖面、影响力以及传输速度等,甚至可以利用媒体营造一种全民科普的文化氛围,向民众传递更具质量、更具深度的科普知识等。

3 结语

总之,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狭隘在科学或大众生活某一狭隘领域的,而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项长期性持久性活动,需要科技人员、教育人员、社会团体以及社会人士等共同参与实践的。

参考文献:

[1]张振国.论科技教育与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建设[C].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青岛市第十届学术年会,2012(09).

篇3

摘 要 湖南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需要根据不同学校存在的不同情况来设置,从而产生不同的方案。本文从优化设置方案入手,研究存在的方案。

关键词 湖南 普通高校 体育课程 优化设置 方案研究

一、合理的课程模式:多元与创新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创新人才要求越来越迫切,致使传统课程模式的相应变革,以适应创新型社会的需要,大学体育教育是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目前大学体育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创新人才培养对许多高校走出传统体育课程模式做出了纲领性指导,所以湖南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优化应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建立起创新的体育课程模式,以满足创新意识较强的科技人才的需要。

二、弹性化课程结构:均衡与灵活

课程结构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体育课程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最终达到增强课程内部有序性和序变能力的目的。湖南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的优化需考虑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在课程开设顺序上有先有后,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有多有少,以及必修课与选修课、实践课与理论课、保健课与测试课等的比例和各类课程及其科目所占时间比例是否恰当,此外还要进行对各类课程及其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合理的安排。

三、丰盈的课程内容:需求与特色

随着体育课程理念朝着国际化、现代化及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以及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多元化转向,使得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已成为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总体指导思想和依据,所以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走多元化、综合化的道路以适应学生多元化需求。

湖南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内容的优化与发展,应充分利用湖南省边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丰富资源,特别是以苗族、土家族等为主的传统体育内容应纳入地方校本课程之中,这样既能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又能突出体育课程的特色,开设这些区域性特色课程应该成为湖南各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工作的重点和亮点,提高高校特色办学,是吸引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多元发展性评价:激励与发展

体育课程评价是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评价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大学体育课程评价必须为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服务。体育课程评价注重激励与发展的作用而不是重甄别与选拔,大学体育课程的健康发展需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和促进教师及课程建设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总的来说大学体育课程评价的建设必须以“激励”和“发展”为追求目标。在教师评价体系建设上需制定出合理的激励机制,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的评价都是以“发展”为出发点,以促进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

湖南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应以全面评价突出重点为原则,重点应对运动技术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也应该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及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同时在进行体育课教学评价时,将体育学习结果评价与体育过程评价结合起来,将课内教学评价与课外体育活动评价结合起来,即把学生学习行为表现、体育参与态度和能力以及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作为体育成绩评价内容,并制定合理的评定方法和标准,逐步完善湖南大学体育课程的学生评价机制。

五、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反思与超越

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这需要足够的时间加以保证,当学生还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兴趣、习惯,不具备个体锻炼能力时,停体育课学生的体育活动会随之而停,结果将直接导致高年级学生体质和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和终身体育观念与行为的淡薄。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体育课开课年限与周学时数均应有所增加,使之贯穿整个大学时代。同时,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应本着终身体育为主线,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形式看,应大量增设选修课,扩大健身领域,实行灵活的课程设置。

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应以发展性、开放性及终身化等的观念对体育课程教学工作进行优化,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意识,把健康第一的目标和教育思想体现在体育教学内容、手段、教法及评价上。增强学生体育理论课知识的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自学能力、体育的创造性、终身体育的能力等。通过学生自选教师、自选课程、自选时间采用学分制促进传统体育课程向开放性、多元化的体育课程发展迈进。

六、课程实施的优化:对话与建构

在大学体育课程实施中,教师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和创设教学情境,并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在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的条件下互相尊重,共同对问题进行探讨,使学生的认知、技能及情感等方面得到发展,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理解与分析,最终得出自己的认知和经验。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发动者,学生也是在自身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与课程文本、课程实施媒介、课程实施环境等多个因素相互作用,通过选择、修正、加工、内化和体验,构建个性化的意义。

大学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采用学生喜欢的组织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方法运用上不能采取形式化和绝对化,应正确认识各种教学方式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面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倡导教学方法运用的多样化,改变过去那种重传技轻认知、重形式轻实效、重教法轻学法、重分解轻整合及教学方式训练化的倾向,但又不是对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的彻底否定,而是要强调教学方式的优化,将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普通话课程 教改 项目实训 层级分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44-02

《普通话》类课程,在大部分高职院校最初都是为了满足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而开设的。随着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层次转型和学科结构所发生的变化,原来颇受师范专业重视的《普通话》类课程逐渐被边缘化。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摸索过程中,我们发现,该类课程不仅能满足师范生的职业技能需求,对其它专业学生来说,课程内针对语言能力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沟通”和“对话”的热情与能力,这一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求职、就业助力明显。《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曾明确表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并且要求各高校“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普通话》类课程作为实用性很强的人文素质课程,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增强学生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 改革缘起:适应转型 寻求突破

转型期的高职院校,原有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冲击。[1]原本单一面向师范专业的《普通话》类课程,要想满足其他专业的职业教育需求,就必须审视自身,寻求突破。我们发现,改革之前,课程的授课面临着一些窘境,诸如:授课中以普通话水平考证为重点目标或单一目标;同一班级的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不平衡,集中授课的单一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保证。学生无法自如地运用社交口语、职业口语,以至无法较好地融入职场和社会。脱离实际,缺乏实践,这是职业教育的大忌。为了适应新的办学环境,也为了更好地面向各专业推广开设《普通话》类课程,教改势在必行。

二、 教改思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服务职场

为了保证课程能对学生课外生活和将来的继续教育产生持续性影响,应坚持以“夯实普通话语音基础、培养社交口语表达能力、提升职业语言运用能力”为教改的整体思路。在课程设计中,落实完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相结合,教学情境与生活、工作的实际情境相结合,教学目标与社会、职场的人才需求目标相结合”这四结合[2]。

三、 教改特色:层级分类指导 项目实训引领

1.模式改革

(1)设计训练模块、坚持项目实训引领

课程改变原来单一的普通话语音训练教学,结合考证的相关内容,设计相应的训练模块,并将之贯穿课程始终。

以普通话语音正音训练模块为开端,精讲简讲语音的理论知识,加大实践比重,努力提升学生的语音发音标准;以朗读训练模块为桥梁,连接普通话吐字归音和语调声音控制训练;以说话技能训练模块作为语音正音、朗读训练模块的继续和发展,为学生口语训练夯实基础;以学生的社交、职业口语训练模块作为前几个模块训练的深化,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善于倾听,强于捕捉交流中重要的信息,能清楚、准确、流畅、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一个模块的训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思维训练,还广泛触及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课程无论是在普通话语音学习正音阶段,还是职业口语训练阶段,都需重视学生观察、模仿、评价、学习语言的能力培养。

(2)密切联系职业需求,优化安排实训内容。

以师范专业学生为例,教师口语的灵活应用是未来教师基本职业素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教育、教学语言设计是本课程教学设计的重点内容。改革后,课程依托教学教法等课程的协助深化,利用科学的操练促进学生对语言概念的理解;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训项目,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在实训课和课外实践活动中,结合师范专业特点,观摩名师课堂,有针对性地邀请小学名师参与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探讨小学教学、教育的案例,尝试设计教育教学中某环节的教师语言,力争使课程的训练较好地指向鲜活的教学活动。

在非师范类专业开设的《普通话》类课程中,以新闻和旅游专业为例,我们可将学生的自我介绍、求职问答、时事点评、新闻采访与播报、导游欢迎词和景点讲解作为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平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评述、讲解等综合语言能力。

这类实训教学内容的增加真正实现了《普通话》训练的示范性、实效性和前瞻性。

2.教法改革

(1)层级分类指导,有效因材施教

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是不平衡的。课程开设之初,可利用普通话语音自助测试和分析系统,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依据测试结果将学生初步划分为初、中、高三个小班,对这三个小班提出不同的达标要求:初级班着重于语音的发音标准;中级班进一步提升音准和表达的流利自如;高级班提升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沟通交流技巧。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随时调整高中低小班的组成成员。层级分类指导,为不同语言能力层次的学生都明确了可以实现的近期目标,有效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习情境创设,浓郁氛围引领

分班的基础上,在班级内部建立若干个协作学习小组,教师挑选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同学为组长,由他带领并记录成员学习的难点及进步的情况,教师在课堂内外给协作学习小组设定阶段性项目目标,有效依托每日晨练等推普活动,做到天天训练、周周汇总、月月评估。使日常练习和阶段考证互为保证手段,以测促练。

课程还将依托学生自主举办的诗歌朗诵、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等课外活动,利用参与省市职业技能大赛的机会展开实践性延展教学。在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促进学生自觉内化知识与技能,使语言的课堂训练延伸到课外。

依靠规范的教学措施,有效落实教学的点面结合、课堂的内外结合,使学生的语言能力由量变达到质变。

(3)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可以依托语音分析软件,利用微格教室录制学生的诵读、讲演视频,使得抽象语音问题可以直观地得到分析指导,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教会学生自主、科学地学习。

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特别是大量的特色资源,如中华经典诵读大会、辩论大赛、导游词讲解等视频,解决课程学时紧缺及学生实际操作经验缺乏的问题。通过让学生展示模仿、创作的习作,组织师生交流与反馈,施行多元评价。这些举措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口语榜样,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了学中做,做中提高的延展性效果。

丰富的教学手段,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还有助于形成学习资源共建共享的生成型教学环境。

3.评价改革

课程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综合学生的考证情况、一般口语交际能力、职业语言能力及参与语言艺术竞赛的热情与能力,对学生的课程成绩做出综合评定。

(1)服务于模块的作业方式

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能课程,每一训练模块,都需要相应的练习去保障技能习得的有效性。在语音正音模块的训练中,可以安排学生通过书面的汉字注音,口头的声、韵、调上机模测来保证练习的质量。在社交和职业口语训练模块中,安排学生完成“谈谈态势语的要领”、“设计景点讲解用语”等书面作业,并且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每日3分钟话题”,主题可以是“自我介绍、求职用语、教育教学用语、新闻复述转述概述、时事点评、导游欢迎词训练”等。

(2)以过程为重的评价方式

普通话类课程的教学重在人人参与、勤于练习。学生的语言能力必然要经过练习的量变才能最终实现面貌的质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课内外练习的督促与及时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提倡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语言档案,其中包括学生的原始语音问题、小组的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性的点滴进步、个人的努力程度等,对这些学习练习采取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并将评价细化、量化。

(3)基于延展效果的考核方式

学生的语言能力基础参差不齐,传统的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课程应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指标,坚持“评价方式多元性、标价标准多元性、评价主体多元性”。在新的、多元性课程标准中,我们采用:集“普通话考证成绩评价、个人练习进步程度评价、团队协作实训评价、社会实践评价为一体”的综合性评价方式;以学生的“普通能力和优势能力的综合表现”为评价标准;以“教师、学生、社会”为一体的多元性评价主体,对学生的课程成绩做出综合评定。鼓励学生将习得的知识和能力有效地延展到生活、工作中去。[3]

现代社会中,人们逐渐意识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对社交生活的质量和职场工作展开的顺畅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许多用人单位在进行职场新人培训时,都不约而同为新进员工安排了语言与沟通这门课程。改革后的《普通话》类课程,以就业导向为目标,以职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致力于提升各专业学生的职业语言技能。课程依托“模块教学、项目实训、创设情境、拓展应用”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教学工作;积极寻求网络、多媒体技术支撑,以资源共享为理念,完成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注重教学的延展性,依托各类学科竞赛,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的训练平台。《普通话》类课程将成为高职院校各专业与社会职场之间的沟通桥梁,对学生融入社会职场生活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5

气象工作上媒体。3月20日,在陕西省汉中市气象学会邀请下,《汉中日报》派出记者,以3.23世界气象日为主线,采访汉中市气象局赵奎锋副局长,就世界气象日主题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汉中的气候变化、气象为农服务的举措、气象现代化建设,以及面对当前旱情气象部门人工增雨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借助当地主要媒体,为宣传气象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气象科普进校园。3月22日,汉中市气象学会邀请生态与农气中心科技专家来到汉中市青年路小学的电教室,为200多名小学生开展生动的气象科普知识讲座。气象专家用图文并茂的资料,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天气预报制作过程、雷电基础知识和雷电防御常识,对同学们关心的气象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讲座气氛热烈,讲解的科普知识实用,受到学校和老师欢迎。

气象科普进机关。在汉中市科协组织的气象知识进机关活动中,市气象学会推荐气象专家,在县区科协的配合下,赴宁强、佛坪、留坝等县,在县直机关干部中开展了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报告会,累计约1000余名干部聆听了讲座。

学会互动搞教育。3月27日,陕西理工学院科协组织近百名大学生到汉台区气象局、市局业务大厅进行了参观学习。气象学会为大学生们播放了2013年世界气象日宣传片《监视天气,保护生命和财产》,并带领他们对气象台、观测站等工作平台进行了参观。学会工作人员向大学生讲述了制作天气预报的科学理论,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等现代化气象观测预报手段,以及地面、高空探测各类气象仪器的功能和作用等,气象专家还与学生进行了互动,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主题活动更精彩。3月23日,气象学会在汉中市中心广场开阔地带开展了3.23主题宣传活动。气象局业务科、法规科、气象台、生态与农气中心、科技服务中心、防雷中心等单位专家积极参与,发放气象防灾减灾宣传资料800多份,学会还组织开展了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活动,发放了气象日纪念品。开放气象台局,接待市民参观。市气象局还通过手机短信系统发送了“世界气象日”主题和气象防灾减灾口号。

篇6

洋溢着科学气息的美丽校园

一进大碶小学的校门,你会被眼前景现所惊叹。标准化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加上花园式的学校,更衬托出学校的现代化气息。身在其中,你会处处感爱到学校散发着强烈的科普气息。本着“健体健脑”的宗旨,把科普教育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规划。通过构建一种开放的校园科学教育体系,使科学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显性与隐性共存,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影响同在,并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的科学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此体系中进行自主参与并得以全面发展。

大碶小学是北仑区第一批被评为科普基地的学校,成立了浙江省第一家小学无线电集体台,引进了无线电测向等,建设了学校的科学10景,使学生乐于参加的科普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创新的氛围中研究、学习,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了学生活动空间。

1、七彩展览厅内展览着华北、华中、华南的动物标本80种,以及蝴蝶标本90种,还不定展览其它各种科普活动项目。今年5月28日上午,北仑区博物馆向学校捐赠了价值超过万元的二十多件珍贵的海洋动物标本。这些标本的到来必将进一步充实学校的文化内涵,彰显学校的科普特色。

2、宇宙探索大厅有5部分组成: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和大气系,是探索宇宙的模拟场所。

3、小星星气象站:学生利用百叶箱和量雨筒观测气象,并且可以向全校学生通报气象。

4、卫星电视接受装置让学生明白,数字信号接受使电视画面更清晰了。

5、岩河果园在学校的行政楼旁,种有10多种果树:桔子、杨梅、无花果、枇杷、葡萄、梨、李、桃、枣、白果、桑、金桔等。

6、精品柑桔示范园种植了北仑区大多数的桔子品种,其中优良品种20余种。

7、航模试验池长15米宽6米,是学生进行各类型航模的试验与比赛和进行水中相关知识探索和研究的场所。

8、人工蝴蝶培育温室:本温室主要用于学生特别是校科技组在冬天开展人工蝴蝶饲养的相关实践和探索研究,同时作为校本课程开设的实验基地。

9、十米科普长廊不定时得向学生介绍科普方面的知识,是学生能在课余时间也学到科普知识。

10、绿色能源站向学生介绍太阳能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产生电力,经稳压控制整流器储存在蓄电池中,当需要用电时则通过逆变输出。风力发电机以风为动力推动永磁发电机发电,后经稳压控制整流器输入并储存在蓄电池中,当需要用电时则通过逆变输出。

学校教辅楼一楼都是学校的科学教育场所。不仅有带水的实验室和带电的实验室,放置各类教学设备的仪器室,还有集上课、查阅资料、动手活动、观摩标本于一体的科研中心、科技创新试验室和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模型的劳技室。这些场馆长期开放,不仅担任学校的科学教学工作,还为学生的科技培训和科技休闲提供了场所。

给我感触最深的不仅是洋溢着科学气息的美丽校园,更是这里的领导、教师和学生身上所具有的一种精神和责任感,以及他们不求时尚但求高效的科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方式。

大碶小学的办学特色

办好一所学校,决策者的理念是关键。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升华。

大碶小学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确定了育人理念:培养“健体又健脑,全面有特长”的发展型人才。在理念的引领下,确立了办学目标:集教育力量之大成,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学校办成学园、乐园、花园、家园,让师生都得以健康快乐成长的现代化学校。经过全体师生若干年的努力形成的三特色:

1、学校教育的社区化。大碶小学构建社区教育资源网、建立家长委员会、成立学校关工会(校管会),形成社区、家庭、学校三者合力,成立大矸青少年社区活动中心。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教育力量来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

2、“双健”教学。大碶小学分析了学校的良好内部条件后,提出全面发展的“双健”模式,即健体又健脑。

所谓健体就是要求学生有健康的身体,学校形成了田径为基础,排球为校球,羽毛球、乒乓球为两翼,跆拳道为推进器的航天器般的体育格局。实现了田径、大小球类与武术协同的较为全面的体育工作目标。三年内普及与提高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健脑是指通过教育健康学生的脑袋,使学生聪明(智力开发)善良(心理健康)。把凸现理科创新为突破口,在数学、科学和电脑等方面逐渐在形成学校的特色。科学创新基地的建设,科普基地的授牌、科普特色学校评定、万条多媒体素材库的建成等,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学校工作科研化。大碶小学的工作都是以科研的方式进行。如省级立项课题《学校教育社区化研究》把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更为科学化了,区级重点课题《移民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为学校大力接收外来务工子弟,并让其享受优质教育进行了决策;市级立项课题《新课程实验中小班化教育研究》为学校整体改革设计了宏伟的蓝图。要求每位教师也紧紧围绕课题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从策划---论证---实施---反思,形成良好的工作链。一所学习型、研究型的学校正在形成。

积极开展科普工作

学校每年都积极开展各类科普工作,制定详细的计划举行校园科普节。并积极参与和举办各级各类的科普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05年5月学校正式被确立为“区级首批科普特色学校”。学校科普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科学品牌教研组建设,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科学学习环境。每年的四月份定为校园科普节,今年的校园科普节正好让我赶上,全程跟踪学习2008年校园科普节,受益非浅。有适宜低年级的动物介绍、果园参观、知识讲座等,也有适宜高年级参加的航海、航空、车辆模型、风筝等竞技比赛,当然也有人人参与的科普创新大赛,包括小发明、小制作、科普绘画等。全校师生在科普节期间人人参与、人人学习,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让学生们收获很大。

他们日常的作法:

1、学校充分利用校内的科普场景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特别是把蝴蝶的相关知识渗入到平时的教学中。学校专门建立了蝴蝶培育、繁殖基地,而且专门开设了校本课程让学生认识蝴蝶、制作蝴蝶标本。现在我校已经把蝴蝶培育、标本制作定位为学校科学研究的核心。

2、学校把科普特色和学校工作有机结合,特别是利用大队部的队校对少先队员进行爱国主义科普知识教育和国防科普知识教育。学校已经和浙江省无线电协会、地方部队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将建立由旗语、无线电测向、业余无线电台一系列的科普教育基地,学校通过这些丰富的科普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正确认识。届时学校将形成“无线电运动”与“蝴蝶研究活动”两道科学教育“飞.舞”特色风景线。

3、学校每学期都会请外聘专家来学校进行科普知识讲座,也会请专家来学校指导学校的科普工作开展情况。

4、学校每学期会组织师生走出学校去参观、学习科普知识,在假期举办科普夏令营让优秀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科普知识。每年的春游、秋游和科普探索紧密相连,让学生在游玩的同时学会去大自然探索科学知识。

5、学校充分校外资源,建立了校外科普基地,如梅花鹿基地等。这些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扎实有效的科学课堂

创建品牌学科方面,大碶小学先确立了“科学学科”为品牌学科创建学科。这次我到北仑挂职培训的感觉之一:这里科学专职老师不多,我挂职的这所小学已经算多了,有2个,所以他们没有像我们这里这样每个星期都有教研活动,他们学生科学考试试卷分值也不高,我在和我指导老师交流时,听他说他们科学如果考试,分数也只占15分。但学生活动丰富,学生比赛项目多。他们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虽说宁波科学不是考试科目,但是科学课也是像语文课、数学课一样地扎扎实实,教师也会尽量把每个知识点落实到位,让大部分学生掌握好。这一学期中我有幸参加了两次科学教研活动,一次是北仑区科学教研活动,还有一次就是大碶小学理科协作组教研活动。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课堂有效简约、重落实、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方法上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反馈调节及时、评价巧妙、善于鼓励。一节课有着丰富的内容、适时有效的多媒体,有着最明了简洁的分析、最原汁原味的情感共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作为和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自然形成了一个鲜活有效的课堂。

篇7

关键词自然灾害;应急;科普模式;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10-0162-03

0引言

突发性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等,渐变性自然灾害,如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等。发生突发性自然灾害时,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科技知识传播出去,解决在灾害发生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若没有这种即时性,则这种科普知识的传播及发挥的效果将大大减少甚至失去其应有的作用。自然灾害通常是非常特定的事件,所发生的问题的针对性是非常强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科普是针对突发性灾害的,根据公众关注的灾害问题所开展的应急科学知识普及,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媒体与科普工作者根据公众需要什么就要马上提供给这方面的科技知识。应急科普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挑战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不断增长。2010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100亿美元,受灾人数2亿多人,因灾死亡人数达到了29.68万人。2011年,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ISDR)公布的统计显示,2011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计3660亿美元,死亡人数达3万人。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估算,2012年全球自然灾害共造成1600亿美元(约合9975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在自然灾害面前,民众不但要在第一时间面对灾难,更要在第一时间处理灾难,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大部分群众不知如何逃生或自救,生命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随着社会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的增加,社会公众群体所需要的应对和处理社会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的科学知识需求的科普,即应急科普模式应运而生。这种应急科普模式不是像传统的应急科普无限制的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而是一旦公众有科普方面的需求,科普工作能立即满足公众需求,及时有效地让公众快捷、有效的找到他们所要的知识,以及提供给公众向权威人士咨询的渠道。应急科普得到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提倡,传统的科普模式是让公众提前“储备”大量的科学知识。应急科普模式增强了传统科普模式的针对性、前沿性和时效性,提高了公众参与科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应急科普模式在整个社会科普教育中,无疑是基础性的地位。通过对应急科普的研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应急科普模式进行分类。因而在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是,政府和公众更能系统而全面的预防和处理突发自然灾害,力求通过政府的政策、组织、经费资助和协调,使科普工作在社会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科普发展模式可以划分为发达国家的自上而下和发展中国家的自下而上的两种模式。发达国家将科普重点放在使公民对科学技术形成全面理解,并能够参与科技有关的公共政策讨论,发展中国家更关注“脱盲”和求生存发展上,更关注与民生国际密切相关的内容。

1.1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李士、方媛媛提出,要改变传统上只限于纪念日或活动日的“点缀式”应急科普教育的现状,做到全民应急科普教育的普遍化和常态化,将应急科普教育寓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没完没了的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应急科普知识,而是通过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应急科普知识,增强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公共安全意识、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使得民众在灾难面前临危不乱,最大程度的预防和降低灾难及二次灾难造成的损失。

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国盛教授认为,“20世纪的科普事业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科学普及、公众理解和科学传播,它是科普事业的广义化过程”。科普模式也正在发生从常规模式到应急模式的演化。

北京师范大学赵孟营教授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应试教育,不单是未成年人,甚至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都很差。他们没有公共安全意识,不知道什么是应急避险的正当行为;不懂得预防危险;更从来没有在模拟的灾难场景中体验自救与互救。”

1.2国外研究状况

1.2.1.美国

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通过教学来学习,最好的教学方式是通过不断学习来教学。他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美国旧金山探索馆,主要是以亲历科学、互动性地进行科普展览。在其之后,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人们参与互动的亲历应急科普的教学方式也渗透到教育改革及大量科学教育设施中去。

美国勒德曼博士在芝加哥地区提出了“动手做探究式学习(Hands-on Inquiry Learning)”的科普教育模式则是亲历科学方式的教学改革应用,该模式提出后收到了美国政府的重视。

1.2.2日本

日本是全球地震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因此日本是世界上最注重地震科普的国家。他们视防灾如国防,政府从中小学起就培养公民防灾意识,使公众能训练有素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训练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系我防护和避震逃生的技能。

日本科普专家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亲历科学的方式来学习是一条普适原理。日本从1971年开始,国家政府每年举行赈灾防救演习训练,现在已扩大到社会性和实践性的大规模的防震演练。

多年来,日本政府、学者不断总结经验,加强防灾治灾应急科普模式的研究和完善,在灾害应急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日本JST安全研究所根据公众实际需求运用预测性技术课题,研究开发出用于防灾减灾的应急模拟体系。该研究中心还开发了危机评定法,经济成本评定法以及相互依存性解析法,并针对其危害性采用相应的应急科普模式。对于灾害的发生最终做到灾前预报准确性、灾时应对及时性、灾后救援有效性,尽可能的减少灾害发生时带来的损失。

1.2.3英国

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所说:“对于小孩子,天生的好奇心还没有被社会传统抹掉的时候,不对他们进行科学教育,就会使他们失去对科学的持久兴趣。”必然对以后的科普工作造成更大压力和困难,因此科普教育应从中小学开始普及。

英国设立公众理解科学委员会, 开展科普工作;教育、科技、大众传媒、博物馆和政府等机构的约20多名成员组成英国公众理解科学委员会: 组织开展科普工作, 设立科普科学基金和发展基金英国没有专门的科技传播方面的政策法规,有关科技传播工作已成为科学创新工作的一部分。

2自然灾害应急科普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般意义上,科普模式包括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科普服务的科普产品、科普信息和科普作品的总称。全球科普资源总体而言呈现量大种类丰富的特点,但是总量相对于人口来说显得相对不足。

2.1应急科普平台

现在的科普模式趋向于系统化,各个国家都在整合各项应急资源,使应急科普平台更加完善。

总的来说,有:1)通过科普出版物配送平台,针对社区、农村、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情况,对民众进行发放各种应急科普知识书籍、报刊和宣传单,分类开展经常性的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教育;2)通过电视节目服务平台,进行电视应急科普宣讲,播放一些和应急处理相关的影视作品,电视作品和动画作品,使人们掌握更多的应急处理方法;3)通过科普活动服务平台,举办论坛、讲座、科普展览、有奖知识竞赛和专题文艺晚会等,从不同层面多样化加大应急研讨、交流和宣传的力度;4)现在网络几乎覆盖全球,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使民众可以随时浏览,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应急科普知识;5)通过政府服务平台,政府将某一特定日子定为“防灾减灾日”、“全国消防日”,以及主题宣传活动,使公众掌握自救、互救、预防、逃生等基本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6)通过现场互动平台,建立灾害发生的模拟场地,进行实景模拟演练,提高民众心理承受能力和现场应急处理能力;7)通过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社区科普文明长廊、科普报栏、文化广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

2.2应急科普模式分类

通过对应急科普模式的研究分析,将应急科普模式分类归纳如下:

2.2.1根据应急科普宣教的主体不同,可分为:

1)专业组织应急科普模式,专业科普组织举办应急科普知识讲座,对民众进行专业性的科普知识教育,对自然灾害专业应急;2)社区应急科普模式,建设社区科普文明长廊、科普报栏等宣传科普知识,开展“科学文明家庭竞赛”、“社区科技活动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科普展”等活动,建立民众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3)政府应急科普模式,建立灾害发生的模拟场地,进行实景模拟演练,同时将某一特定日子定为“防灾减灾日”、“全国消防日”,使公众掌握自救、互救、预防、逃生等基本技能;4)学校应急科普模式,青少年是弱势群体,应急科普应该从小学开展,通过系统全面的学校危机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应急科普能力以及防灾自救意识;5)企业应急科普模式,企业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应急安全知识教育,在建筑楼内贴示出安全标语及出口指示牌,保障安全通道的通畅;6)网络应急科普模式,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在网站上公布灾害应急处理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模拟防灾救灾,使民众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应急科普知识。

2.2.2根据应急科普的机制不同,可分为:

1)应急科普开发模式,有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和其他社会力量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出版图书、音像等应急科普资源,尤其是涉及较少的生化、核辐射等应急科普类读物。创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优质应急科普活动形式,开发数字化应急科普资源;2)应急科普集成模式,科普资源集成机构将已有各类应急科普资源集成数字化资源。引进国外优质应急科普资源,进行吸收创作。将各种集成的、引进的应急科普按不同的自然灾害、按图书、音像、数字等形式分类,使民众享受到更为丰富的应急科普,掌握更多的应急科普技能;3)应急科普配送模式,应急科普配送机构应针对社区、农村、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情况,对民众进行发放各种应急科普知识书籍、报刊和宣传单,编印发放公共安全手册,制作张贴宣传海报,投放公益广告,分类开展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教育。

2.2.3根据应急科普途径不同,主要有:

1)科普场馆,通过展览教育、培训教育以及亲身体验,激发公众对应急科普的兴趣以及掌握有关的应急措施;2)图书出版,借助出版有普及应急科学知识、传播防灾应急方法的图书音像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3)新闻媒体,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进行应急科普宣讲,播放一些和应急处理相关的影视作品和动画作品,使人们掌握更多的应急处理方法;4)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在网站上公布灾害应急处理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模拟防灾救灾,使民众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应急科普知识;5)群体博客,个体或组织自发一些原创科普信息及国外最新科普咨询等应急科普知识供网民浏览学习,开展交流论坛、专题讲座、科普活动周;6)虚拟现实,利用电脑来模拟自然灾害发生的三维空间虚拟世界,让公众在视觉、听觉和触觉上如同身临灾害现场一般,提高公众对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现场应急处理能力。

2.2.4“三位一体”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政府组织建设、企业经济支撑和专业应急组织提供专业科普知识的由专业应急组织进行专业应急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应急组织可以对民众灾害的应急方法与措施进行专业支援、专业救助和专业支持。政府对公众具有号召力,安排组织公众应急科普知识学习,提供科普宣传场所和设施。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主要贡献者,企业在经济上对公众应急科普的建设,是一种企业新型战略的创新,具有经济和文化意义。这种政府、企业和专业组织三位一体互动与融合的应急科普模式充分利用了各参与方的优势,提高了应急科普宣传的效率。

2.3应急科普模式发展趋势

今后的应急科普模式会更加专业化,数字化和网络化,通过各种服务平台,创建目前涉及较少的生化、核辐射等应急科普模式,开展以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优质应急科普模式,尤其是对原有灾害发生地的实际参观,能够让民众认识到应急科普知识的重要性。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对应急科学知识普及的作用将会不可小觑。

纵观国内外的科普模式的发展变化趋势:1)在内容上,更加关注现代科学与本国的自然灾害特点以及知识体系间的关系,注意将传统知识与科学知识相结合通过正规专业教育等渠道进行传播。现在的学者们更多开始关注多元化的问题,即现代科学与本土知识系统的关系问题如何根据不同的文化形态有效传播应急科普知识成为专家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2)在方式上,强调“亲历科学”原则,且这种方式也不断渗透到改革及大量的教育中去;3)在对象选择上,一直把青少年作为主要对象,并开始关注弱势群体的应急科学普及,多数国家把青少年作为最主要的科普对象,尤其是应急科普对象,关注弱势群体成为科学普及工作对象选择的趋势;4)在主体上,主体间合作交流得到不断加强,形成“大科普”体系。它突破了单一模式,形成政府部门、教育机构、科技团体、大众传媒等共同支撑的传播体系。近年来,许多国家的政府鼓励科普主体间的合作特别是科普机构与正规科学教育机构间的合作;5)在机制上,应急科普主体队伍正逐渐走上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应急科普模式不断得到完善。应急科普知识作为科学知识的一个分类,其生产者和传播者之间的工作存在着一种职业上不断分化的趋势,科普知识内容更能够满足公众的兴趣和需求,以科普的创作编辑、宣传讲解、组织策划、管理协调等为主的专业化职业化科普工作者队伍正逐渐形成。

3 国内外现有应急科普模式的不足与改善方法

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应急科普教育模式的构建有待完善,问题之一在于应急知识宣传不够深入,教育普及往往停留在书面上,逃生演练措施不够完善。有些国家各个部门各个系统各自为政,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不畅,科普模式总体上处于条块分割状态。

发展中国家应急科普模式相较于发达国家的应急科普模式尚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第一,应健全民众的应急科普教育体系。通过专题讲座、社会媒体宣传、社会演习等,对民众进行应急科普知识的教育。按照灾前、灾中、灾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

第二,建立并完善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应急意识与应急心里教育体系。以战争、灾害等突发公众事件的危害后果或其纪念为主要内容的普及性宣传教育增强民众的应急意识。

第三,针对地震、洪水、火灾甚至是多灾并发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救灾反应能力,建立危机应对情景仿真与演练场地,提高民众应对突发公众事件的应对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探索并创新民众参与式、常态化的应急科普教育体系。开展“体验式”、“互动式”和“感官式”的科普知识。

第五,建立民众安全文化教育体系,创建防灾型全民文化氛围。这是构建全民应急科普教育模式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

第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等数字化技术,向民众宣传应急科普知识,使民众随时都可以学习掌握应急防灾知识与措施。

参考文献

[1]周洪建,张卫星.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的对比研究[J].灾害学,2012,4,28(2):56-62.

[2]黎剑.美国的灾害应急管理及其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启示[J].自然灾害学报,2006,8,15(4):33-38.

[3]李保俊,袁艺,等.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进展与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2004,6,13(3):19-23.

[4]孙建平.大都市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研究[M].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4,8.

[5]朱登科.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媒体应急科普的作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0,2:226-228.

[6]郭太生.美国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中国公安大学学报,2003(6):16-25.

[7]王勇,王蒲生.事件科普营销模式探究[J].科普研究,2013,4,8(043):26-30.

[8]朱效民.中国需建立“应急科普模式”,[EB/OL][2012-05-28].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570

[9]高小平,刘杰,刘一弘.建设我国应急管理科普宣教体系[J].中国应急管理,2011:37-40.

[10]龙珂,邹光南,董坤.灾害应急通讯体制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1,19(17):126-129.

[11]申瑞瑞,融燕.日本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对我国政府的启示--以“3.11”大地震应急措施

为例[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1,19(3):55-61.

篇8

关键词:科普剧; 创作与表演; 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12-001

近年来,科普剧发展犹如雨后春笋,势头喜人。广大基层学校借助编写科普剧、表演科普剧宣传科学知识,形成了鲜明的学校科普教育特色。然而,在实践中发现,基层学校科普剧本的创作和表演还存在良莠不均的现象,题目大内容空、内涵窄表演单一,直接影响科学知识在广大青少年中正确的普及和表演效果。如何能让科普剧有很高的观赏及感受价值呢?笔者认为,科普剧要符合几个基本要素。1、完整的故事。2、符合故事内容的科普知识。3、感人的剧情。4、生动的表演。

对学校开展科普剧创作与表演,有以下一些基本思路

一、创作题材多样化

1.捕捉热议话题,题材前沿化

词典中对“前沿”一词的界定为:前部的边沿。这里提到题材的“前沿化”是指编写创作科普剧立意要新颖、独特。创作者要从生活、学习、社会热点、世界新闻里发现好题材、挖掘新题材。

世界是平的,每天来自网络、电视、报纸的新闻、动态铺天盖地。创作者可从繁杂的信息来源中筛选热点话题、重点话题作为科普剧的题材。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人们逐渐意识到震前防御及震后自护自救知识的重要,我市某小学借此题材创作了科普剧《生命》,剧情生动感人,表演真挚质朴,让观剧者在被剧情打动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从中细致了解到地震防护的相关知识。近年来,温室效应、垃圾分类、低碳环保、食品安全等热议话题,也可以成为创作者的选择。

2.重组经典素材,题材创新化

《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50多年来,这套书作为科学启蒙读物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几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学校教育中《科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教材中也包含着许多经典的科学知识。创作者如能将这些经典的科学知识变换角度,重新构思,也是不错的题材。

二、表现方式多样化

科普剧它将科普知识、科学实验等以表演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孩子们在观看表演,跟随人物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精神,参与科学实验,以此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少年儿童是科普剧的主体受众,因此,科普剧的创编应充分考虑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强,但持续时间不长,自控能力还较弱的特点,巧妙设计和安排,引人入胜,才能使科普剧获得成功。

1.增加矛盾冲突。科普剧创作需充分利用故事情节为线索展开,体现戏剧冲突。因此,创作者要围绕想要表现的科学知识,设计故事情节,故事中应巧妙地制造矛盾,产生冲突,形成戏剧效果,然后通过科学的方法或科学原理的解释,消除矛盾,解决冲突。例如某市的科普剧《两小儿辩日》中,通过两个小朋友对太阳大小、远近、冷热的激烈辩论,制造冲突,并穿越时空把古代和现代的科学代表融入在剧情里,对辩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展现了较高的舞台效果,普及了科学知识。

2.呈现形式多样。科普剧要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可以在保证正确传播科普知识和科学观念,崇尚科学的前提下,借助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来进行科学知识的宣讲。如:小品、相声、音乐剧、演唱、舞蹈等。特别是学校在科普剧的创作中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在音乐、舞蹈方面的群体优势,尽可能地丰富科普剧的表现形式,增加其观赏性和趣味性。

三、表演形式自然化

学校科普剧一般由学校的老师、学生参与表演。他们不是专业的演职人员,而演出中不论是剧情的展开、科学原理的阐述,还是实验的操作等,都需要演员投入地表演。要想使科普剧的表演自然、清新,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演员的挑选。科普剧演员应挑选性格活泼、外向、开朗的教师或学生。这样的表演者才能在表演中落落大方、既自然又有激情。还能够活跃整场的演出气氛,营造出活泼热烈的舞台氛围,调动起观众的观看热情。

2.精炼语言的表述。科普剧的语言因其受众面是少年儿童,就要求科普剧的语言简短明快,可使用孩子们常见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让语言活泼生动起来。尤其是剧中涉及的科学原理,表述的语言要简洁、好记、易懂。创作者可恰当选用网络语、地方方言、口头语(不可通篇使用),让科普剧中的语言更加贴近生活,赋予时代气息。

3.加强技巧的培训。表演者选定后应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表演技巧培训,让他们学习如何利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塑造角色,吸引观众融入剧中。表演者要在熟背台词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观察、体验生活,揣摩所扮演角色的心理特点,展现他们的表情、神态、举止和动作,让自己的表演更加生动、传神。

4.巧用镜面打磨。为使科普剧表演更为自然,在科普剧排练时,可录制现场视频,进行特写拍摄或是让表演者面对镜子演练,让他们可以细致的观察到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以便不断改进。使自己的表演吐字清晰、生动;动作准确、到位,面部表情自然。

篇9

关键词: 科普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 科学发展 创新精神

美国是一个经济十分发达国家,也是获得诺贝尔奖人类最多的国家,这与美国高度重视科普教育密切相关。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基础教育设施相对落后,人们的科学素养总体较低。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应当从儿童抓起。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在《科学与艺术》一文中如是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1]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美术自然也与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知识本身就具有科学性,美术新课程中也有许多同科学息息相关的内容,加之年幼的孩子大多喜欢美术,所以,如果能借助儿童对美术的兴趣进行科普教育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艺术与科学的紧密联系,美术教师“能否正确把握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将直接关系到儿童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贯彻与实施”。[2]那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机渗透科普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将科普因素从小学美术教材中发掘出来

在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普教育并不是要求美术教师无中生有或生搬硬凑一些科普内容到美术课堂教学中,而是要在美术教学中发现和发掘可以进行科普教育的因素,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与科普有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将科普知识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机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细心的美术教师很快就能发现现行的小学美术课本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科普内容。以苏少版美术教材为例,每一册中都能找到跟科普有关的课题,如:《想象中的飞机》(苏少版第6册第6课)、《来画虫》、《我做的虫》(苏少版第4册第12、13课昆虫单元)、《机器人伙伴》(苏少版第3册第2课)、《向动物朋友学习》(苏少版第11册第9课)、《奇思妙想》(苏少版第9册第4课)《飞机》(苏少版第8册第14课)、《吹气投篮》(苏少版第7册第14课)、《海洋生物》(苏少版第10册第11课),等等。

另外,有的课虽然看似与科普没有任何关系,但实际教学中仍然可以从中发掘出部分科普因素,例如在《雪》(苏少版第2册第1课)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增加有关雪的科普知识,让学生了解雪是如何形成的,观察雪的外形,掌握雪的特点。课前,美术教师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也可以布置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显微镜下呈现出的千姿百态的雪花的形象,让学生从新的视角领略到雪花的美妙,美丽的雪花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雪的世界,在审美的过程中师生共同讨论与雪有关的科学知识,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渗透相关的科学知识

欣赏是美术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可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和自然美景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不露痕迹地进行科普教育。

例如:在教学《我爱树木》(苏少版第4册第7课)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表现树木,需要带领学生观察欣赏校园里的树木,增加学生对树木的感性认识。在观察欣赏各种树木的造型之美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树木的年龄,树木的生长规律和树木的种类等科学知识,还可以通过知识竞赛、问卷调查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树木相关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引起学生对此类知识的关注。

问题可以引发思考,也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让学生欣赏树木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些科学问题让学生思考,比如:如何才能知道大树的年龄?为什么“树怕剥皮”?果树在生长过程中为什么要剪枝?等等。知之深则爱之切,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加深对树木的了解,增进对树木的喜爱,也会更乐意、更自觉地用审美的眼光欣赏周围的树木。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图片和影像资料对学生进行视觉上的刺激,促使学生关注科学,热爱科学。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知识,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这样既能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又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在科普美术创作实践活动中进行科普教育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世界日新月异。现代美术的种类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科普美术就是科学与艺术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一个新兴的美术领域。作为科学与美术的结合体,科普美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开始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而引导学生进行科普美术创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科普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训练儿童用绘画的方式表达科学技术。作为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外兴趣组活动中引导学生创作科普美术,让少年儿童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探索未知的世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趣味性很强的科学实践活动。

针对儿童想象力丰富和表现大胆的特点,小学阶段的科普美术创作活动主要是科学幻想绘画的创作。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幻美术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科学与艺术发生与发展的源泉。小学美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幻美术创作时,要鼓励儿童大胆设想,大胆创造,引导学生尝试使用新材料、新方法,描绘新内容。评价作品时,对于那些构思大胆、富有新意的作品,即使表现手法拙劣也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因为,儿童绘画的技能技巧是可以在不断地训练中逐步提高的,而创新精神的抹杀却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2.关注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

“科学美术创作者应当了解当代科学的基本思想,探索新的主题思想和崭新的表现手法,必须从现代科技成果及其所带来的思想、生活诸方面,即从科学本身去发掘,寻找线索,甚至也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材料进行创新农现。”[3]因此,辅导儿童进行科学幻想绘画,美术教师首先就要关注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例如: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崇尚绿色、注重环保”成为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理念几乎渗透到了所有科技研究领域,也使低碳、节能、环保成为了科幻绘画的主旋律。如果美术教师能让学生关注如何摆脱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短缺等问题,再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科学幻想绘画的创作,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充分理解儿童的科幻作品

科学幻想绘画作为科普美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少年儿童非常喜欢参加的一种科普活动,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儿童艺术创作的灵感,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倡导科学和艺术的融合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学美术教师辅导儿童进行科学幻想绘画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理解儿童的科幻绘画作品,对儿童科幻美术中的每一点创意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要学会蹲下身子,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

例如:曾经有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旁边的孩子都嘲笑他画错了。见此情景,我走过去,俯下身子问他:“你为什么要画绿色的太阳?”孩子轻声地说:“我希望夏天的太阳不要那么热,给它穿一件绿衣服就好了。”于是我立刻表扬了这个孩子的创意,其他学生也因此受到启发和鼓舞,能够放开思路,大胆想象了。

小学阶段的孩子大多处于儿童期,这个时候的孩子想象力最为丰富。教师要注意保护童心,用一种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们那些大胆出格的作品,这样才能唤起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和创新意识,使儿童科幻美术作品展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综上所述,美术教师要努力在美术教学中发掘科普因素,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在欣赏过程中巧妙地将欣赏内容与科学知识讲解相结合,在科普美术创作表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未来科学发展的趋势,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能做到这些,就达到了科普与美术教学有机渗透的境界,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科学素养都会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提升,美术教学内容也会因此而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李政道.科学与艺术.天津科技,2004,(06):38.

篇10

[关键词]义务教育改革;学制年限;语文教材;外语教学方式

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制度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学制年限划分不够合理,语文教材内容落后于形势,外语教学方式有待改进。因此,有必要对上述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

一、我国义务教育学制年限改革

现今世界各国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限大体为6至12年。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限较长些,发展中国家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限则较短些。目前,我国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限一般为9年。其中,前6年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后3年为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这种9年义务教育年限学制一般称之为六三学制。我国目前还有很少一部分地区存在着五四学制(即小学五年和初中四年)和五三学制(即小学五年和初中三年)这两种义务教育学制。六三学制是由全国教育联合会1922年制定的壬戌学制演变而来的,其间虽然经过小修小补,但是一直沿用至今,并且成为目前最主要的学制。解放后,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自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经济形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种已实行85年之久的六三学制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很有必要对六三学制进行重大改革。

如何对六三学制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可将六三学制改革为四五学制。也就是说,将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由6年压缩为4年,将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由3年延长为5年。将六三学制改革为四五学制的主要理由有如下两点:

一是有利于儿童和少年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分段教育管理,即处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年龄段的学生就应根据其生理和心理的特征采用相应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对其分别进行教育管理。一般来说,6至10岁为儿童时期,10至15岁为少年时期。在四五学制中,若小学生6岁入学,则小学生年龄段就与儿童时期一致,初中学生年龄段就与少年时期一致。而在六三学制中,上述这两者显然就不一致。因此,四五学制比六三学制更有利于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进行分段教育管理。例如在六三学制中,少先队活动组织工作主要分布在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这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而在四五学制中,少先队活动组织工作主要分布在初中一年级至四年级,即主要集中在同一个初中教育阶段。从而保证了少先队活动组织工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二是实行四五学制有其组织依据。现行的六年一贯制小学教育阶段原先是分为四年制初级小学和两年制高级小学这两个不同的教育管理阶段。小学教育阶段之所以不像中学教育阶段那样平均分成两个三年制教育阶段而是分成四年制和两年制这两个不同年限的教育管理阶段,必有其合理之处。因为小学四、五年级分界线是儿童时期和少年时期年龄段的分界线,所以小学教育阶段分成四年制和两年制这两个不同的教育管理阶段。考虑到将四年制初级小学教育阶段改革为一个独立的教育阶段,同时将两年制高级小学教育阶段和三年制初中教育阶段合并为五年制初中教育阶段,并将五年制初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阶段。因而这样形成的四五学制就必然有其组织依据。

若将现行的六三学制改革为未来的四五学制,则有如下两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是有利于城镇和经济发达农村地区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由于城镇和经济发达农村地区人口居住较为集中,这样就使得小学生家庭住址到学校距离的半径范围较小,因而在本区域小学学校的布局就较为合理。但是该区域内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长普遍都有要求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迫切愿望。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故而本区域内的小学最好能实行小班教学。若原来的六三学制继续保持不变,则普遍实行小班教学后就会导致同一小学的教学班级大量增加,这就会大大加重了原小学各方面的负担。若将小学教育阶段由6年压缩为4年,原先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分流到初中去。则同一小学在原有的条件下,就可大量增加教学班的数量,也就有条件普遍实行小班教学,这就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同时城镇和经济发达农村地区的原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要分流到初中去,三年制初中要改革为五年制初中.原初中学校规模要扩大很多。但是城镇和经济发达农村地区的财政状况普遍较好,办学资金较充裕,可满足其初中扩大办学规模的经费需要。

二是有利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形成合理办学规模。由于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和地广人稀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居住较为分散,为了形成合理办学规模,因而很有必要缩小小学生家庭住址到学校距离的半径范围,这就需要增加和分散小学教学点。若将小学义务教育年限由6年压缩到4年,则同样多的资金就可增加和分散更多的小学教学点,从而可满足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的合理办学规模要求。

二、语文课教材内容改革

语文是人们学习百科知识的最重要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最重要工具,历来都具有工具性、实用性和文学性。语文之所以能作为中小学课程的主科是因为其工具性和实用性而非其文学性的缘故。虽然语文课历来都是技能型科目,但是,目前的语文课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因而要进行重大改革。语文课教材改革主要是只保留其工具性和实用性,也就是只保留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写作知识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语文课教材范文要选用科普作品而不选用文学作品方面的改革)。现语文课中的文学知识和古汉语知识可合并为另外一门新的副科。

(一)小学语文课教材内容改革

小学生年龄正处于6至10岁儿童时期,其学习的课程应根据其生理特点和生理需要来安排。由于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教材内容安排不够合理,因而要进行重大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方向是使学生掌握其一生中都必须要使用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具体地说就是使小学毕业生能掌握至少3500个常用汉字,能阅读理解日常生活内容的文章就行了。小学语文课教材范文选用的作品应该是科普作品而不是文学作品。作品的科普知识是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普及知识和社会科学普及知识。小学语文课教材范文内容之所以不选用文学知识而选用科普知识,一是因为处于6至10岁儿童时期的小学生社会阅历浅,不易理解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即使能背诵许多诗文,也难以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而科普知识很贴近日常生活,很有趣味,特别能吸引儿童的好奇心,也就很容易被处于6至10岁儿童时期

的小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二是因为文学作品内容中的浪漫主义思想很不利于处在6至10岁儿童时期的小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而科普知识则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信息,小学生思想就好像一张白纸那样纯洁且可塑性又极强,因而从小就给小学生灌输科普知识则很有利于其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二)初中语文课教材内容改革

10至15岁年龄的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其语文课学习也应根据生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来安排。初中语文改革目标方向就是只保留其工具性和实用性,即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只保留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写作知识。现代汉语知识主要包括汉语拼音、汉字体型演变、简化汉字表、简繁汉字对照表、常用汉字总表、汉语常用语词表、异形词整理表、汉语语法、汉语修辞、汉语工具书使用等知识。现代汉语写作知识主要包括记述文、应用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这四种文体的写作技能知识。初中语文教材选用范文也应由文学作品改革为科普作品。科普作品知识内容既包括自然科学普及知识又包括社会科学普及知识。语文教材范文内容之所以要将文学知识改革为科普知识也是为了加强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使其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缘故。同时,可将现初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知识和古汉语知识内容合在一起,另外作为一门新的科目,不妨称之为文古科,文古课只作为副科。

三、外语课教学方式改革

外语是我们学习外国发达科学技术知识和先进人文科学知识的最重要工具,也是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交往的最重要工具。外语课是技能型科目,教学难度大,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目前我国小学初中的外语教学方式存在不少问题,因而现行的外语课教学方式要进行重大改革,小学外语教学要提倡盲读法教学方式,初中外语教学要采用半双语教学方式,半双语教学就是指非外语课教学要渗透一部分外语教学内容。

(一)小学外语教学方式改革

小学外语教学目标方向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外语会话能力,即小学毕业生应具有最简单的有关日常生活的外语口头表达能力。为了迅速提高我国小学外语教学水平,小学应从一年级开设外语课。小学外语教学应提倡盲读法教学方式(即学生不接触外语书面文字,只通过情景教学,以听说认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应像幼儿学习母语那样学习外语,可通过模仿、操练、记忆等方式学习外语。特别地可利用儿童模仿能力强的优势,通过唱歌、跳舞、游戏、对话、朗诵、简易戏剧和体育活动等形式,寓外语学习于娱乐之中。小学生毕业后的外语表达能力已达到一定程度,这时进入初中再学习外语书面文字用语就容易得多了。

(二)初中外语教学方式改革

为了迅速提高我国初中外语教学水平,可考虑在我国初中非外语课要采用半双语教学方式,即让每一门非外语课都负担一部分外语教学任务,从而可大大改善外语教学语言环境条件。如何实现半双语教学方式,可初步设想如下:

1 对于初中所有非外语课来说,各科的课文都要用中文和外文逐句一一对应的双语印刷出来。这样就可使学生每见到一句中文就能立刻联想到其对应的那句外文来,从而可使学生大大提高其中外文相互之间对应的书面翻译能力。同时,初中一年级所有非外语科课文中的外文单词都要注入相应的读音音标,这样又可使学生每见到一个外文单词都能念出其读音来,每见到一句外文都能说出其对应的那句外语来,从而可使学生大大提高其外语口头表达能力。

2 对于非外语科来说,根据各科授课时间长短,可规定每科都要教授有关本科内容的外语单词100至500个和有关本科内容的外语口语20至100句。教师可在课堂上用外语致开场白和作自我介绍,可用外语板书有关本科内容的专业术语(例如数理化学科中内容的定义、定律、公理、定理、推论、结论、命题、公式、方程等专业术语),也可以用外语来解释本学科专业术语,还可以用外语来念一段本学科课文,也还可以在每堂课教会学生一两句有关本学科的外语口语。这种新型的外语教学方式可使学生极大地扩展其接触外语的时间和空间,大大地改善了外语学习环境,也就可大大减轻学生学习外语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