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法治化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3: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管理法治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管理法治化

篇1

[关键词]执法信息 城市管理 法治化

[作者简介]李媛。上海城市管理学院法政系讲师,城市管理与监察研究中心主任,上海200233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7-0117-04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开展初期,政府行政权相当大,而它受到的外部约束和控制又很薄弱,带有较浓厚人治色彩。当前,我国已经有了城市管理执法,但这并不必然导致城市管理法治的结果,而当我国法治的框架确立以后,也决不意味着城市管理执法一定是符合法治精神的,同样存在人治的行政执法与法治的行政执法两种可能性。因此,我们需要将城市管理执法牵引到法治的方向,沿着法治的轨道运行,城市管理执法信息档案建设就是推进执法法治化的重要环节。

一、执法信息档案建立的必要性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行政体制改革后的一项新工作,由于工作内容广杂,个别领域工作难度相对较大,且无固定模式可循,所以执法人员容易出现“拖、跟、怕”的情况。“拖”即拖延办案;“跟”即跟在其他队员后面工作;“怕”即工作畏难情绪重,怕出错怕做事。考核的不够细化和明确,使“大锅饭”现象明显,因此,建立一线执法队员执法信息档案,激发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势在必行。

执法档案的建设能约束“混、畏难、不会干”的工作现象。“混”指到岗但不尽责;“畏难”指怕做事;“不会于”一种情况是全面懂但是做不专做不出成绩,另一种情况是什么都不懂也什么都不专。人的惰性是难免的,如何来激励和约束就要看我们的制度设计。执法信息档案的建设能明确记录每个队员的工作量,并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队员的工作实效,每月公布一次队员个人执法信息,工作量的数据化能使积极工作的队员得到肯定,也能使消极工作的队员得到激励,这样不但能打破工作的“大锅饭”,还能打破责任承担的“大锅饭”。

执法档案的建设为考核提供依据,为个人档案建设提供便利。队员执法信息档案的建设使执法量化,能增加工作考核的可比性,工作实效的评价也能为上级考核提供参考,同时也能为执法队员个人档案建设提供便利。

执法档案的建设能为日常执法工作和人才培养提供指引。执法信息档案记录的执法信息能收集反映队员处理的各种案件类型,如此一来,各分队及大队能掌握辖区队员擅长的案件类型,一方面能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各队员的长处优化小组人员组合,另一方面能辨识各队员的工作短处,使定期培训针对性更明显。

二、静安区城市管理执法信息档案建设基本概况

静安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信息档案(以下简称执法信息档案),由区大队监察科(办案组)负责该档案的日常工作。

2003年静安城管大队开始文书统计资料的收集,执法信息档案是在此基础上逐步调整和完善的;随着城管大队工作的大力推进,2005年为充分调动区城管队员工作积极性,开始着手对执法信息档案的系统建设;2006年二三月相继制订《执法信息档案工作流程(2006年度征询意见稿)》和《上海市静安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关于建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信息档案工作的方案(意见征询稿)》;在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案的指导下,2006年第四季度该项工作在全区全面铺开。截至2008年3月,静安区城管大队一线队员执法信息档案建设覆盖率已达100%。

三、执法信息档案的基本内容

结合实地调研资料分析后,笔者认为执法信息档案应主要收集三方面数据:案件基本情况、违章当事人基本情况和队员执法基本情况。

1 案件基本情况。记录五项内容:案件类型、查处日期、罚款金额、到账日期、记账月份。其中案件类型分一般程序案件和简易程序案件记录。一般程序案件基本记录信息包括整改单号、流水号和决定书号;简易程序案件基本记录信息包括整改单号、决定书号和收据号。

2 违章当事人基本情况。记录两项内容:违章性质、单独整改。填写违章当事人的单位(个人)名称,违章发生地点、违章的性质、整改情况。如对违章当事人仅给予教育并责令整改的行政行为,应当完整填写本项目,以此反映当天的工作情况,单独整改栏目中应当准确填写发放的整改通知书序列号码。

3 队员执法工作情况。记录六项内容:岗位、案件主办、案件协办、文书质量、分队督察、大队督察。

(1)案件主办和协办:1)根据每一起教育、查处的违章案件,如实记录案件的主办人员和协办人员,填写时应填写队员的全名。2)制作简易程序案件时,当场行政处罚书署名第一位的队员为案件主办,其他为案件协办人员。制作一般程序案件时,立案报告上署名的第一位队员为案件主办,其他人员为案件协办人员。3)案件主办为第一责任人,进行月度考评和年终考评时享有对等的权利和义务。

(2)文书质量:由大队监察科、大队督察组填写,准确填写每一起案件的奖(扣)分总数,内容包括文书制作情况、程序规范和法律适用情况、案件回访情况等。

(3)分队督察:各分队根据每位队员工作岗位职责,以道路实效、队容队纪等为内容,对每位队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督察,根据大队考核要求,将督察情况对照扣(奖)分标准,确定每位队员每日实效考核奖(扣)分数情况,如实填写入统计表内。

(4)大队督察:根据每日督察情况,以分队为单位,对照每位队员的岗位职责,确定扣(奖)分数。

四、执法信息档案工作流程设计

1 分队队员完成每日执法任务、分队督察员在完成当天督察工作后,完成执法报表、勤务手册和督察记录工作。在结束当天工作前将相关报表汇总至分队统一的收发文件箱内。

2 分队内勤在每日10时前将前一个工作日内各类执法数据进行汇总并填写入《城市管理执法信息档案统计表》内,连同案件材料11时前报送大队监察科。

3 大队监察科在收到分队上报的《城市管理执法信息档案统计表》和案件材料后,及时进行审核。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案件和不完整的执法信息,将案件退回并责成分队将执法信息补充完整。

4 大队监察科每日10时30分前将前一个工作日分队上报的案件进行审查,发现问题的,及时记录并将奖(扣)分情况准确填写人《城市管理执法信息档案统计表》内。

5 大队监察科每日16时前完成前一个工作日各分队的执法数据的统计和汇总工作。

6 每月10日前,大队监察科作出前一个月的

分队月度执法信息汇总表。

在实地调研总结后,笔者梳理了执法信息档案建立全过程的简明流程图,详见图1。

五、执法信息档案建设的评价及发展建议

1 评价。静安区执法信息档案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执法数据的明细化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它将从前以分队为单位的月汇总数据和年汇总数据的要求。细化到了以分队每位队员为单位的数据汇总,这是一大进步,虽然数据采集的细化增加了相关部门的工作量,但从实效看,执法信息档案的建立利远大于弊。执法信息档案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中,能以客观数据展示:

(1)每个队员的工作总量、该队员每类案件的总量、该队员处罚金额总量、该队员承担主要责任的案件数量、该队员文书制作能力,以上数据综合能侧面折射出该队员案件处理实效、业务长短处。

(2)分队管理区域内各类案件的总量和数量比,区域内多发何类案件,何类案件集中或多发于哪些街道、门牌号,何类案件频发于某几个或某类人员都一目了然,分队领导对本区域内的管理重点清晰,便于针对各类案件具体情况实施重点整治。

(3)大队根据分队汇总的执法数据能更细化地掌握住本区各分队、各分队队员工作的现状,便于更好的业务管理和推进。

(4)上报市局的数据有底可查,并能实现快速、准确率较高的上报。

据静安区大队反映,档案的建立使大队准确、全面地掌握本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业务工作,并能为大队领导的决策提供良好、可靠的参考。分队负责人员和队员反映,档案的建立虽增加了工作量,但操作规范化,实效明显;查档案就能清楚每个队员的业务量和业务长处,及本管理区域案件多发类型和地段,为分队整体性工作提供指引。队员对档案记录的数据态度肯定,对信息档案记录个人执法信息无异议,分队内定期公布队员执法信息能起到自省、自警之用,形成良性竞争,也为考核奠定了群众肯定基础。

2 存在的问题。执法信息档案发展推进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问题随着实际操作需要的发展仍显现出来。

信息档案数据收集实施前制定了两套表格供选,两套表格各有千秋。最后选择适用按照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分类,并记录当事人情况和队员情况的表格,另一套表格是记录管理区域内道路实效情况和文书质量情况的相关内容。两套表格虽均具有不同数据采集的优势,单一套的表格使用容易使数据采集具局部性。

突击性、阶段性工作开展时信息记录具有一定难度。为跨区域重大活动的需要,或者本区域整体管理的需要,各街道分队常常会出现突击性和阶段性的执法活动,如吴江路整治、夜排档等专项整治联合行动,对于类似执法活动在执法信息档案的数据记录中目前各街道分队有自己不同的处理方式,出现此情况的原因也是由于突击性、阶段性工作开展时可能跨越了执法区域、案件主办和协办无法区分、或者内容仅为协助其他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按照执法信息档案目前的规范要求,该类活动记录具一定难度。

受限于区域内各街道分队硬件建设步伐的些许差异,个别街道分队数据的整理和传递相对具有滞后性。个别分队已经或者刚刚实现计算机网络连接。个别分队硬件配备跟不上,网络也没有连通,日数据的记录和报送人工耗费较大,数据的传递送达滞后。

3 进一步发展的建议。静安区执法信息档案的建设是推进执法法治化的良好尝试。实践已初显优势,笔者通过对全区实施情况的考察,认为其有利于城管执法的发展,是值得在全市和全国铺开的执法建设内容。笔者对执法信息档案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以期能抛砖引玉。

(1)适当前移执法信息档案数据采集规范化的关口。执法信息档案是以表格的形式记录执法信息,各分队按照大队下发的统一格式和记载内容要求进行采集,采集工作一般由分队内勤来完成。目前各分队实际工作中,如前述“简要流程图”所示,内勤在输入日数据到大队规范的执法档案表格之前,先由各分队内勤核查、记录日数据。内勤核查、记录日数据方法多样。各分队一般都有一套自己的记录内容和记录方式,执法信息档案建设工作开展较好的分队记录非常详实,可查阅项较全面,记录保存量大。建议执法信息档案工作的铺开过程能更具前瞻性,将信息数据采集规范化的关口适当前移至内勤记录日数据,以更有利于后续问题的处理。

(2)统一突击性、阶段性活动在信息档案中的记录口径。各分队根据分队情况对此类活动的处理固然行得通,但每个分队因处理标准的差异出现的信息数据差异,上报到大队就会造成数据的缺失而有损公平。建议在执法信息档案建设铺开之前,试点区大队能在全面了解各分队处理此类数据方式的基础上,汲取好的经验和方法,就这类数据如何记录到信息档案的标准上给出一个合理的处理口径,完全的“一刀切”只能在短期内解决某些问题,而长期则容易导致更多新问题的繁衍,因此处理口径的选择原则性不可失,灵活性也需兼顾。

(3)设法增强执法信息档案建设发展的研究力量。调研过程中普遍反映,由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担子重、责任大,执法信息档案建设工作又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其后续发展还需要时间来探索。目前虽然有些问题我们已经意识到了,也在积极寻觅对策解决,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执法信息档案建设的研究力量远远不足,建议设法适当充实执法信息档案建设发展的研究力量。

[参考文献]

篇2

一、加强法治建设,推动城市管理法治化

一是完善法规规章。推进重点领域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形成覆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法规规章制度。加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方面的立法工作,加强立法调研,提高新立法规规章的针对性。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相关制度,解决执法依据不足问题。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城市重大行政决策依法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

二是规范执法。充分运用法律法规、制度、标准来管理城市,切实提高专业执法与综合执法水平。加大对违法建设、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等痼疾顽症的日常执法力度,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加强科技执法,提高执法效率。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强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与法院非诉执行的工作衔接。针对对公共利益危害较大的违法行为,探索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三加强基层综合执法。推进基层综合执法常态化。发挥基层综合执法平台作用,完善基层执法协同机制,深入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配齐配强基层执法人员,解决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严格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专项清单,围绕综合执法、重点工作、应急处置等领域,明确街道办事处、部门相关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

四是营造好法治环境。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强化执法制度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城市管理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市民群众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社会法治素养。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体验式法治实践教育活动。依法公开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处罚标准、违法事实、执法依据、处罚内容等事项,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深化科技应用,推动城市管理智能化

一是加强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落实大数据计划,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加强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开展城市管理领域数据汇集梳理工作,逐步形成城市管理领域大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城市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创新大数据利用模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大数据建设和应用。

二是健全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明确网格化城市管理各相关部门职责清单,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三级联动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网格化城市管理云平台。完善网格化管理发现问题处置机制,针对突出和易发问题,建立健全市、区主管部门牵头,相关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配合的高效处置机制。加强市、区城市管理相关单位和公共服务企业与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的协调和对接,提高问题处置效率。建立城市管理基础数据普查更新机制,适度扩展网格化管理事项,加快组建与城市管理相适应的城管监督员队伍。探索将管理范围拓展至农村公共管理区域,逐步实现网格全覆盖。

三、强化科学管理,推动城市管理专业化

一是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加强在岗人员教育培训,建立城市管理队伍培训体系和专业等级制度,积极开展全员培训、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招录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市属高等学校设置城市管理专业或开设城市管理课程,培养懂城市、会管理的专业人才。

二是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坚持以专业化为基础,界定服务范围,优化服务流程,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全面提升专业化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市容景观专业设计,做好户外广告、牌匾标识设计,统筹设施布局。扩大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引入市场化专业化力量,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四、引导多元共治,推动城市管理社会化

一是夯实社区治理基础。建立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居委会为主导,业主委员会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架构,办好居民身边的事、家门口的事。加快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制定完善社区职责清单,严格落实社区工作事务准入制度,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大力推广“互联网+社区”服务,推动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延伸到社区,扶持养老、助残、物业、家政、零售等领域社区服务机构发展,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

二是发挥社会各方作用。畅通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围绕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和重大事项,开展社会公众共商共议活动;积极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城市管理监督,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落实街巷长巡查、发现、报告职责,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篇3

【关键词】城市电力规划;城市发展定位;关系

引言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划问题也显得愈发重要。在实际规划中,结合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城市的发展优势,对城市发展进行良好定位,是关系城市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而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电力规划不仅关系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用电,还会直接影响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因此,正确理解城市电力规划与城市发展定位的相互关系,建立与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的城市电力规划,是目前电力企业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城市规划实例

某城市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处于沟通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交通枢纽,交通运输发达。在这样的优势条件下,城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的面貌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城市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中,确定了建设生态工贸城市的发展战略。而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其对于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部分新建区域缺乏可靠的电源支持。不仅如此,工业化的迅速发展,预计几年后城市对于电力的需求将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对此,基于城市发展定位,做好电力规划工作,,强化电力规划的可操作性,确保城市电力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是电力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城市电力规划与城市发展定位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发展中,城市定位主要是指为了实现最大化的利益,结合城市自身的经济基础、发展条件,消费需求以及外界的竞争环境等动态变化,科学地制定各方面的发展目标,明确土地、空间等资源的利用,明确城市的竞争位置和角色。对于该城市而言,在整体规划中,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将城市发展定位为生态工贸城市。考虑城市的长期发展战略以及土地空间的可选择性,确定城市规划用地主要是向南、向西发展,逐步实现城市中心的南向移动,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实现各个开发区的相互连接,形成整体发展的大格局。

城市电力规划是城市整体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城市规划、地区电力系统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和相关标准为依据,在充分考虑本地区的资源能源条件,确保能源有效利用的前提下,对城市近期和远期的发展关系进行科学处理,进而提出城市发电、变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的电力规划方案。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关键环节,在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建设时,需要确保其能够切实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迎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

对于该城市而言,考虑其发展定位的目标要求,在进行城市电力规划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结合该城市的人口规划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空间用地布局等,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出发,将电力设施的具置落实到城市整体规划的布局图中,确保电力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电力市场的发展情况,在对电网进行规划建设时,应该适度超前,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为城市未来的用电需求留出足够的富余,从而达到电网结构合理、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3)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贯彻落实分层分区原则,避免出现线路的重叠和交错情况,确保电力网络的规范和简洁明了。

(4)尽可能推广应用标准化设计,减少对于土地的占用,利用科学发展观,实现电力规划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5)对于工业区、居民聚集区等电力负荷相对较大,增长速度较快的区域,考虑到土地资源的紧缺问题,在进行电力规划建设时,应该推广和采用紧凑型大容量的输变电技术。

(6)加快对于现有城市中低电网的改造工作,严格按照城市的规划布局以及道路综合管线的设置,对预留出变电所、电力线路的位置,避免重复施工的现象。

城市发展定位与城市电力规划的基本关系主要表现在:城市发展定位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和前提,要想确保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必须保证规划方案可以服从和服务于城市发展定位。而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电力规划应该切实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确保城市电网能够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因此,城市电力规划同样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城市发展定位目标。在城市电网规划中,主要内容是结合城市的实际需求,针对城市电网的供电电源,对城市电网的结构形式进行明确,对各级线路的走廊宽度、位置、方向以及地下管线的辐射位置和走向等进行确定。而从目前的实际发展情况看,考虑到城市迅速发展造成的土地资源紧缺问题,预留电力设施建设用地,是城市电力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基于城市发展定位,构建城市电力规划

从该城市的具体情况可知,城市的发展目标定位包括生态目标和工贸目标,其中,生态城市是目标追求的前提,而工贸城市则是目标实现的支柱,立足城市的交通条件,促进目标的有效实现。在实际规划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科学分析电力发展环境

在对城市电力网络进行规划建设时,应该对规划区域内的电力发展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客观认识到城市电网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发展战略,在投资和技术方面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该集中解决电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适应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电力的不同需求。

2.合理配置城市各级电网

首先,应该结合城市的电力需求,对电压等级序列进行合理选择,在同一电网层次中,应该尽量简化变压流程,避免出现重复降压的现象,减少电力线损。对于现有的城市电力网络中存在的非标准电压等级,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逐步改造。其次,结合本地负荷的构成以及负荷特性,对输配电容量进行合理配置,避免出现某个电压的等级窝电,形成供电瓶颈的情况。然后,应该坚持分层分区平衡,就地补偿的原则,避免出现无功穿越或无功倒送的情况,实现电网的经济运行。

3.实现市场、电源和电网的统一规划

一般情况下,城市的电力规划包括电力负荷预测、电源规划以及电网规划三个组成部分,在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建设时,应该切实做好电力负荷预测与分析,结合区域电力负荷的增长情况,明确区域的实际负荷,从而确保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互结合。同时,要对电网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在满足城市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满足电网经济性、可靠性的要求,实现电力市场、供电电源以及电网的统一规划,确保电力规划的可操作性。

4.坚持生态和谐、科学发展

该城市发展定位的目标之一,是建设生产城市,针对该城市实际情况分析,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在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对这种优势进行保存,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并重的原则,避免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因此,在进行城市电力规划时,必须在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条件下,推进环保技术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城市电源结构进行优化重组,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保证电力与城市经济、生态环境等的共同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发展定位与城市电力规划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对城市电力网络进行规划建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定位目标,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对能源进行合理利用,正确处理城市近期和远期发展的相互关系,适应城市发展定位的要求,进而推动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悌温.关于城市规划与电力前期规划之间的问题探究[J].河南科技,2013(12):223-224.

[2]黄志刚.探析城市建设规划中的电力规划[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160.

[3]黄冬燕.对城市电网规划需求及负荷预测的分析[J].科技资讯,2010(35):96-97.

[4]梁晓锋.城市规划中的电力规划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4):134.

篇4

关键词:城市燃气;管理法制化;必要性;原则;作用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2014年6月30日傍晚,大连中石油输油管起火事故发生,引起此次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未经审批许可就敢违规开工,暴露出地下管线管理法制化的缺失,燃气产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公共事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中处于重要地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燃气。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燃气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燃气法制建设日益迫切。

燃气法规是调整人们在燃气规划、燃气建设、燃气生产、燃气供应、燃气使用和行业管理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市政建设和能源政策的具体体现,是燃气的整体规划、工程建设、使用管理等诸多方面活动的法律规则,是燃气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也是广大燃气经营者和燃气用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

1对城市燃气管理法制化必要性的认识

要减少、杜绝燃气事故,必须把燃气的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1.1国家燃气立法和地方立法相结合,建立健全完善的燃气安全保障法规体系。

1.1.1燃气立法是我国燃气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燃气立法是燃气管理的最重要基础性工作。全国各地燃气发展程度不一,但随着燃气事业的发展,燃气事故也在不断发生,根本原因之一是国家对燃气管理的各个环节没有上升到国家法律的高度来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和相应的责任,处理事故没有量刑的法律依据和奖惩条款,使得事故后处理时责任划分不明确,量刑力度不一,真正的责任者有的处罚太轻甚至没受惩处,震动不大,不能达到从事故中吸取教训的目的,以致燃气事故频繁发生。因此,象国家《环保法》、《水法》、《电力法》、《交通法》等一样,针对燃气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危害程度,根据我国燃气发展的具体情况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不足以承担城市燃气建设、发展和安全的全部管理职责,尽早出台《燃气法》是我国燃气事业健康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1.1.2加强地方燃气立法建设,是各地燃气发展的需要

由于全国各地城市规模、综合实力、城市建设以及资源状况、燃气气源和输配系统形式等方面情况各不相同,燃气发展的状况不一,出现的问题不同,对燃气管理的要求也不一样,国家不可能制订完全适合各地情况的燃气法规,这就要求各地在遵照国家法规的大前提下高度重视地方燃气法规建设。

地方立法是国家立法的细化和补充,对燃气的规划和建设、燃气经营、燃气器具的生产、销售、安装和维修、燃气使用、安全管理直到奖惩条例等各方面可具体化和量化。目前,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济南等城市相继有了燃气地方法规,但在施行过程别是国家《燃气法》出台以后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其它大多数城市也不能在国家《燃气法》出台之前存在等靠的思想,对本地燃气立法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2加强燃气执法队伍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制止违法行为,防患于未然

1.2.1合理确立城市燃气管理法律主体,以有利于燃气安全管理为目的

合理确立城市燃气管理法律主体,对于促进燃气事业的发展,尤其对于保障城市安全供气,燃气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正确实施行政处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应该从地下管线的统一管理角度出发,全盘考虑执法管理力量。目前我国各地城市燃气管理体制不一,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燃气管理工作,就象建设部颁布的《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一章第四条所明确的那样;第二种是公用事业局是城市燃气的行政主管部门,下设燃气管理处,具体负责城市燃气的管理工作;第三种是具有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经授权而从事城市燃气的管理。这三种体制由于“条条块块”太多,只是把城市燃气管理作为众多行政管理的一个方面,专业化、技术化不强,管理燃气的精力不能集中,难免造成燃气管理不力,安全性要求不严,采取措施不及时。虽然许多地区设立燃气管理处作为行政管理城市燃气的具体部门,但由于受到管理权限的限制,再者是人员编制、经费等方面的限制,造成实施城市燃气行政管理、行政处罚的力度、广度、深度不够,城市燃气管理的各环节易出漏洞。国家应进一步突出城市燃气管理的重要地位,统筹建立城市燃气管理的专职行政机关,明确职责,扩大权限,增拨经费,以便集中精力做好燃气各环节的管理。

1.2.2建立城市专职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处罚力度,保证城市燃气的安全供应

城市燃气设施遍及城市的各个角落,隐蔽性强,影响安全因素较多,事故突发性强且影响面大。在目前城市燃气管理立法较为薄弱的同时,城市燃气的执法也不健全。城市燃气的行政管理部门虽负责管理城市燃气,但执法权有限,甚至有些地方没有执法权,没建立相应的燃气执法队伍。由于没有执法权,在处理危及燃气设施的施工和违章搭建建(构)筑物等类事件时,只能通过协调解决,在协商未果情况下不能及时采取得力措施消除隐患;用户违章却拒绝进户检查,不接受处罚,也不能采取强硬手段;对社会上个体从事销售、安装和维修的不良情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因此,加强燃气执法已是当务之急。首先要高度重视燃气执法工作,不能发生一次事故,就召开一次紧急会,就开展一次安全检查。要建立专职的燃气执法队伍,给以相应的执法权和执法处罚法律依据。建立并不断健全执法的运行机制并保持长久良好的运转。第二加强燃气执法队伍的建设,人员专业化、技术化,责任心和事业心要强,执法的交通通讯工具和设备等要先进,适应燃气执法快捷的需要。第三执法手段要强硬,处罚力度要大,无论什么单位什么人和什么事情都要服从城市燃气安全的大局,发生重大事故对责任人量刑要重,起到威慑作用。第四城市燃气的执法要与城市规划、公安(包括消防)、法院等紧密配合,才能保证应有的执法力度。第五城市燃气的执法要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依靠集体的力量,要通过各种途径让群众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建立必要的奖励举报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巨大作用,做到燃气管理群抓共管,保证广泛性、可靠性。

2燃气法规的原则

2.1依法管理原则

燃气法规对行政监管、规划布局、设计施工、使用燃气以及工程档案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燃气经营者、公民和燃气用户,也做出了必须服从燃气法规中权利义务的明确规定。燃气法规还将燃气的应急保障、燃气安全事故与预防等都纳入了法规之中。由此确定了其管理的广泛内容,并详细列出了相关的法律责任,使燃气依法管理的内容充分具体。

2.2统筹规划原则

全面综合考虑燃气设施建设和供用气安排是搞好燃气管理的前提。规划安排时要与该地区城乡建设的全面规划相结合,从布局上协调一致,配套进行设计、工程建设等活动。同时,要着重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预测与衡量,不能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做到长远规划燃气各项建设,使之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另外要充分预测燃气气源的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燃气气源,预留燃气建设用地等,保证燃气发展规划得到全面落实。

2.3保障安全原则

燃气安全是燃气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城镇燃气安全工作的重点。燃气安全事故对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燃气的安全、稳定供应对城镇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燃气法规必须遵循保障安全的原则。保障安全是燃气法规的核心原则,它贯穿于燃气法规的始终,体现在每一项具体的条文规定之中。

2.4确保供应原则

近年来,燃气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天然气的使用已改变了以煤、柴取火和原来城镇燃气供应规模受限制的状况,燃气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燃气已成为城镇生产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燃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逐年上升,人们对燃气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要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在燃气法规中,就必须遵循确保供应的原则。

2.5规范服务原则

燃气供应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用户对燃气经营者的评价和行风建设。因此燃气法规要求燃气经营者一定要重视服务管理,注重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在服务工作中公示业务流程、服务承诺、收费标准和服务热线等信息,并按照相关标准提供服务。通过优质服务创品牌、树形象,切实落实规范服务的原则。

3燃气法规的作用

3.1保证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燃气法规规范了燃气规划、建设、经营、设施抢修以及燃气具安装、维修和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调整燃气相关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建设的管理关系,促进燃气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燃气使用的合理需要,保证安全稳定供气,使燃气经营者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并影响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

3.2促进燃气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燃气法规规定的内容总结了燃气事业的管理经验,集中反映了燃气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依法对燃气事业进行管理的最直接、最具体的法律依据。燃气各方主体在法律框架内进行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等活动,使得燃气事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3.3适应当前改革开放的经济形势。为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抓住机遇,利用国内外的各种资源开拓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和挑战,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立法改革,是我国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需要。燃气法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在投资环境、特许经营及其他经济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作用。

4结语

燃气管理工作是城市整体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安全。因此,各相关单位必须要切实做好燃气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燃气管理法制体系,严格规范和控制燃气建设行为,加大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从而有效保障燃气供应的可靠性,提高燃气管理的安全性,降低燃气在供应使用过程中出现泄露、爆炸、偷气等不良事故的概率,进而不断推进我国燃气行业的平稳、高效、良性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蓝枫,王振江,周韬.依法管理 推进城镇燃气事业科学发展[J].城乡建设,2011(03)

篇5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S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4-0034-02

1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意义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一项公共活动,是政府无偿向社会全体成员提供的公共产品。它的投入规模和结构是由政府确定,并通过财政支付实现的。与其他事业发展的支出一样,政府绿化支出效益必须依据规模经济原理、最优化原理和科学管理的方法,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佳效益。

加大政府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投入与管理,推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方向发展,将是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问题,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环境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绿化的质量,而园林绿化的质量又取决于城市园林绿化进行科学的布局即规划设计。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首先要落实在城市绿化规划管理上。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在本质上仍未从根本上消除计划经济时代管理的运行痕迹和框框,政府挑着经济与社会两副重担,明显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管理机构的设置有背于强化公共管理职能和精简高效的原则。

园林绿化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目前,许多地方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各自为政,缺乏全局性、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体制。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制不完备,有法不依现象严重。管理者法制观念不强,在执法上存在着执法不严或某种程度的谋私问题,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以罚代管和以罚代法的倾向。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认识不够,管理不力。因此,必须提高各级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领导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认识,

3 提高园林绿化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从国内外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相关成果来看,21世纪特大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区域性、生态性、舒适性、可利用性和可达性5个方面。对于城市园林的绿化规划管理,首先,要突出区域特征和资源特征,将规划扩大到市域甚至区域范围,建立城郊结合、城乡一体的大绿地系统。其次,规划要更加注重绿地的生态效应,最大限度地保存典型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繁衍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观,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更贴近自然的生态化环境来取代过度精细栽植、缺乏生态价值的“绿色沙漠”。

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的体制路管理,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分级分权管理,重点是梳理关系,管理重心下移,调整职能配置,强化职权利挂钩。在运行机制上变应急管理、事后管理、突击整治为源头管理、跟踪管理和长效管理,变人为因素较强的指示、政策管理为以法律法规约束和经济手段调节为主导。对涉及城市整体和长远利益的领域实行垂直管理。同时,有选择地开放市场,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分解管理责任,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扩大城市管理的张力。

其次要坚持高效能、科学化的管理原则,建立强有力的、统一协调的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体制。

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织成部分,园林绿化的开发与利用要充分考虑到要兼顾水、土地、能源、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目的是要安排好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因此,一定要端正城市建设管理思想,处理好城市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建设规划与财力、物力的关系,处理好生活和建设的关系,一切从公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办实事、讲实效。

另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要法制化。要加快出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法律、法规,健全城市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体系,首先应依法制定《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城市基建绿化工程管理规定》、《城市空间闲置地暂时绿化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使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管理有方、监督有力。其次管理监察队伍,要知法、执法、守法、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各级管理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克服“以权代法”、“以人代法”的倾向,从人治走向法治。

4 结 论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入开展,各地城市都在积极探索与实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理论与实践表明,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系对于改进和加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也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云鹏.新时期城市规划的管理工作[J]. 城市规划汇刊,1994(1).

篇6

一、当前我市城市管理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高度重视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我市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城市管理工作力度,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魅力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等工作,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市形象得到了整体提升。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经历了由农村集镇向城市聚变的过程中,我市确立“以人为本、疏堵结合、管教并举”的理念,实施城市管理的“三个转变”,即由单一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由突击整治活动向长效管理转变;由依靠行政命令向依法管理转变。同时确立经营城市理念,按照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方向,对一些养护维修作业逐步实行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石。

2、改革体制,理顺关系。为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我市抓住机构改革契机,成立了城市管理局,明确了其管理方面的职责和任务,改变了过去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一个部门的模式,实现了建管分离,形成了城市新的管理格局,依法管理城市有了良好的开端。

3、广泛宣传,扩大参与。加大了城市管理的宣传工作,广泛宣传“建设美丽新东莞”,并向社会实行“三公开”即公开政务、执法程序和投诉电话,扩大市民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的知情权、参与权,积极引导群众支持现代城市管理。

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加快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尽管日益得到市、镇各级政府重视而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人口密集、整体素质较差、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城市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目前,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集中流向沿我市,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引发资源配置、劳动就业、福利保险、社会治安等一系列问题。人口质量存在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这种不适应表现为,文化素质不适应,受教育程度不高,人口中大学生比重偏低;专业技术、技能素质不适应,不能满足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岗位的素质需要;文明素质不适应,意识观念、自我修养、言行举止、人际关系的诸多方面,同城市文明的要求存在不少的差距。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相对不足,如同一把双刃剑,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威胁。

由于现阶段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大量的人力资源流向市场,这部分动态群体在没有找到固定工作时,往往在街头上以各种低层次的生产方式谋生,例如加工、维修、开小餐馆、做小生意、摆摊点等,对这些经营活动还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二)科学的管理机制难以形成

由于城市管理体制未理顺,条块关系不协调,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城市管理难以形成合力,难以形成共同负责,共同参与管理的制约机制,城市管理仍处于行政管理与依法管理并存,人治与法制相连,执法与抗法同在的复杂矛盾冲突中,严重阻碍了城市管理走上科学、长效的管理轨道。实际上暴力抗法问题属于法律体系不完善问题的范畴。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执法者与执法相对人之间的矛盾,就性质而言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由于执法相对人的素质参差,层次不齐,矛盾的尖锐程度很高,暴力抗法屡见不鲜。诸如取缔无证占道摊点,制止倚门开店等执法行为,遇到暴力抗法的频率十分高,执法受阻、执法队员受伤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市民的文明素质亟待提高

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要求市民必须具备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由于社会人口流动加快,城市人口动态性强,构成日益复杂,这部分人群多以个人经济利益为追逐的根本出发点。当加强城市管理与个人的私利出现矛盾时,城市文明往往便被抛在一边,各种旧有观念和不良习惯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带进了城市空间,由于受到经费、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文明的宣传教育机制难以形成。因此,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的方向虽然明确,但真正实施起来往往举步维艰。其所以难,就在于它始终贯穿着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简言之,即是个人、局部利益与整体、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无疑从全局的长远利益发展,这必然与个人的局部利益,无视整体的长远利益,甚至为了前者而不惜损害后者相矛盾。建设的违规违章,管理中的脏乱差问题,都能从此找到根源,有城市存在,就必然有管理,管理与被管理的就一定存在矛盾,就必须处理好这对矛盾,行使有效的管理,基本前提是以全局的长远的利益规划个人的局部的利益。

三、加强城市管理的对策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策略,这是我们党在执政方式和治国方式上的重大转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而通过纽约市长的“城市资源观”,可以对我市城市管理做出很大的启示。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依法行政。(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城市管理的本质就是要在城市范围内处理好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因此,从哲学的高度对这一本质进行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城市,人的城市,人为的城市,为人的城市。城市因人而建,有了人才有了建设城市的必要,有了人建设城市才有意义,人创造了城市,也创造了城市社会,人成为城市的主体。城市是一个特殊的自然,由人创造而且有很强的人为性,但是人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和属性,而只有在自然的基础上创造城市环境,这个人为的环境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否则,这一环境就相当脆弱,容易崩溃,给人和城市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也就是说城市的人为性要与自然规律性相统一,在统一中获得创造城市的主动性。人建设城市并不是目标,是为了人的社会生活,城市必须为人服务,为城市的社会生活、社会活动服务,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就是为了最好的实现城市的价值,使人、自然、社会在城市这个空间里得以协调发展。因此,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意识,才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二)坚定不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承认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的发展模式,发展中的环境损失被要求从收益扣除并用以对环境进行补偿。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社会的持续性,对城市生态的持续性就是要维护生态环境的自然秩序,经济的持续性就是要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社会的持续性就是要长期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可持续性的本质意义,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协调发展。城市环境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总和,是城市居民通过各种方式去认识、体验和活动的外部世界。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充分说明,城市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成为城市共同的严峻问题。人类只有按城市的生态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办事,人与自然环境才能协调发展,否则就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导致环境问题。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的同步发展,反对用牺牲环境的办法去发展经济,绝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要坚决防治工业污染,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采取得力的措施,加紧治理老污染,坚决控制新污染;要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加强环卫基础建设,有效清扫、收集、处理生活垃圾,改进不良卫生习惯,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要大力开展城市绿化,扩展城市的绿色空间,还城市以自然。

(三)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城市管理,走法制化的道路依法行政,就是追求城市管理的法治化,是城市管理的方向,它要求管理主体依照法律管理城市的各项公共事务,同时也包括对管理主体的法制约束。只有走法制化的道路,城市管理才能跟上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依法行政,强化城市管理,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目前,城市管理的法规、规章还是比较系统的,可以满足城市管理的基本需求。但从城市管理的法治化,仍要在严格执法和依法行政下功夫。一方面执法不严,管理力度不够,出现一些管理不规范的法外施恩行为,甚至人治高于法治,使法规显得苍白无力,干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序进行,给城市环境、城市生活、生产带来诸多的问题;另一方面,执法主体和执法者的素质不高,影响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纠正这些偏差,一是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城市管理的政策法规,让城市管理政策法规家喻户晓,人人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强化执法力度,尤其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使之不敢轻易触犯条例和规章;三是要规范管理,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管理人、约束人,并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严格按《处罚法》规范和约束执法行为,做到管有依据、罚有力度、惩有程序。

(四)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管理的优劣关键在于其功能的完善,因此,要在完善城市功能上多做文章,实现城市功能,并使期蕴涵自然、人文特色,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规模要适度,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城市都要找准自己的规模定位,切不可追求建成区、人口的过度发展,否则将丧失自身优势,背上沉重包袱;二是经济要活跃,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创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开放性经济格局,活跃周边,辐射各地;三是设施要配套,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优先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如能源设施,供水及排水排污设施,道路交通设施,邮电通信设施,生态环境设施,防灾设施,充分满足城市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城市提供物质保障和服务;四是环境要优美,保证市容市貌的整洁卫生,维持环境秩序,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平衡,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达到城市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高度统一;五是生活要舒适,重视对人的关怀,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生活的幸福,为城市生活赋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基准,既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又提高人的素质、启发人的本能,充分体现城市化的人类成果;六是治安要稳定,消除暴力、对人的危害,维护社会秩序,社会安定,人们有安全感,进而轻松愉快地投身于城市生活。(五)建设城市的多样性,体现人本关怀,构建和谐城市纽约市长的“城市资源观”,让我们对城市多样性又多了些思考。在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对媒体表示,小商小贩也是城市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城市对他们的态度应该更加宽容,在周末等合适的时间甚至可以放开管制。谈到城市的多样性,仇保兴引用国际著名设计师沙里宁的话说:“城市如同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读出市民们的文化气质和抱负。”而这种气质和抱负正是决定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他还提出了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的观点:只有一种经济组织形式的城市,是难以创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些不入流的经济形式,却是多姿多彩的经济马赛克。”事实上,小商小贩的分布反而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活力。在国外,很多大城市到了周六周日,在许多大街上,对小商贩都完全处于不管制的状态。国外的政府不禁止个人在城市的经营,只是有地点、时间和方式的选择。为此,政府提供各种场所给市民自由经管,如采取跳蚤市场、夜市、周末市场和家庭庭院销售等。因此,应该允许多年来一直受到城管取缔的部分街头游动摊点,在办理完简约的手续后合法经营,此举必将带来多方面的正面效应。首先,街头不时上演的“大盖帽”与游动摊贩之间“猫捉鼠、鼠戏猫”的荒诞剧将大为减少,使政府形象得到改善。其次,游动摊贩的经营将方便市民日常生活起居,尤其是那些数量庞大的中低收入市民,将因此获取由街头巷尾小摊贩所提供的差异化和低收费的服务。再者,把部分游动摊点纳入正当经营范围加以管理后,利于居民小区周边的市容环境改善,利于减少游动摊点挤占马路而影响交通的副作用。第四,在广大低收入市民的服务需求得到一定满足的同时,游动摊点经营者(其中既包括本市市民也包括来沪寻求生计的农村进城人员)正当的合法权利——首先是基本生存权,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和保障。以上四个方面的正面效应,还只是作就事论事的阐述。若从政府行政管理致力于善治的层面加以议论,那么以上行政措施的推出,其要义更着重体现为市容管理开始贯彻以人为本的善治理念。所指的“人”既包括接受服务市民,也涵盖提供服务的摊贩;所指的“本”则包括方便市民生活和确保摊贩的基本生存权利。想想每一个游动摊点背后,往往维系着一张嘴甚至整个家庭的基本生计来源,仅凭此一条,我们就该称此措施为善政,善就善在它有利于民生的改善!

(六)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实施有效的城市管理

充分认识搞好城市建设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证社会稳定,改善投资环境,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发挥城市政府管理职能,把城市管理摆上重要位置,集中精力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以法制为基础,理顺城市的管理体制,切实解决不同程度存在的部门职能交叉、条块分割、职责不清、协调不力的问题,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城市管理系统。破除重建轻管的传统观念,实行建管并重,强化城市管理,在强调职能部门管理责任到位的同时,加强综合管理,建立强有力的城管网络体系,行政审批与执法查处权分离,各部门单独执法向综合执法转变。健全城市管理机制,建设目标管理体系,监督管理职责的落实,强化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各管理部门的职能和行业管理特长,提高城市管理素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培养自觉关心城市、爱护城市、管理城市的良好风尚。

(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不断加大城市建设管理法规宣传力度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度控制;现状;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众多因素,如人员、环境、机械与材料等,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而在工程实践当中,如何做好各种要素的统一协调直接决定到建筑工程的成败。然而,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之下,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而偷工减料,从而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在确保工程质量情况下,需要做好成本与进度的协调与优化,最大限度节约工程成本。

1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与进度管理的因素分析

1.1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大概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即人员因素、方法、环境、机械与材料。在人员方面,从管理层次上划分施工过程涉及人员,包括最上层决策者、中层管理者、基层施工人员。并分配每一层的工作职责,高层管理人员做出项目的重要决策,中层管理者的组织能力、控制能力,施工人员专业水平、素质等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在工艺方法方面,包括施工组织方案与技术方案。施工过程中,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方法,合理的组织安排会在保证工期按时完成的情况下兼顾质量要求。对于施工环境,主要是指施工过程中对质量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如气象条件、地质因素,同时包括工程管理环境,如组织结构体系、管理方式等。对于机械设备,是指在施工工作中所采用各种专用设备,设备的先进性、稳定性、优良性等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而对于工程材料,不仅影响工程观感,而且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与安全性。

1.2 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

工程进度的控制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建筑工程由于具有开发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及结构复杂等特点,因此受到众多方面的影响。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因素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如决策者工程目的的改变、设计人员工程图纸的变更、监理单位的介入、政府部门的干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恶劣的天气环境、地质灾害等。材料方面的影响,包括原材料是否按时保质保量供应、资金链是否顺畅、各式机械是否配备等等。要想保证工程进度,使工程按期交工,就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各个方面,统筹兼顾,做好协调统一工作。

2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经常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建筑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安全,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筑工程管理不到位

由于建筑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影响工程质量及进度的因素众多。这些因素是无法预期的,在实际解决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然而,在工程施工之前,管理人员由于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定严谨的工作计划与工作部署,致使在开工后碰到问题时找不到解决方法。且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不能做到严格的监控、考核、激励措施,结果给工程埋下后患。在出现质量问题和进度太慢的情况时,管理人员之间又会相互推迟责任。从中可以看出,在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中,仍然缺乏建完善的管理体制,团队凝聚力不够,实际工作中,激励制度的缺失又造成工作积极性的缺乏。各方面作用导致工程不达标或进度目标难以实现。

2.2 没有把握好建筑工程进度、质量之间的关系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质量与进度均衡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在甲方要求之下,在一定期限内必须交工时,乙方施工企业往往加大人力、机械的工作强度赶工,这是质量问题很容易被忽视,然而不达标的质量无法获得甲方认可,只能重新施工,这又更加延缓了交工期,形成恶性循环。在进度要求情况下,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加大人力、机械、物力成本支出,来兼顾质量与进度管理,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施工企业往往不想投入过多成本。周而复始,双方皆很难实现质量与进度的双重目标。

3 建筑工程质量和进度管理的优化方法

3.1 质量目标与进度目标的协调

要想解决进度目标与质量目标之间矛盾,需要协调好质量目标与进度目标,也就是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加快工程速度,在工期内按时或提前完成施工任务。首先,从质量目标出发,为工程在验收时顺利达标,必须从施工开始前就制定好各个方面的要求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严格控制的益处还表现于避免返工,拖延工期,浪费人力物力,造成成本的盲目浪费,且无法完成进度目标。其次,从进度目标出发,提高工作效率,在合理时间内按质保量完成施工进度,能产生相当大的经济性,按时交工,尽早收回施工款项,对于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质量目标与进度目标在制定时必须综合考虑,协调进行,不可顾此失彼,造成最终目标实现的困难。

3.2 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协调

从管理学角度,控制从项目进程上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种控制。质量与进度控制之间的协调也要融入到这三种控制的过程中去。首先,在项目开始之前制定周密完整的计划,在组织体系、人员配备、资金链、原材料、机械设备等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充分解读甲方要求,了解当前政策形势要求,熟解质量体系标准,使今后的具体施工管理工作在计划之中,事先预防各种不利因素的出现,即使出现不可控因素也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其次,在实际施工工作真正开始之后,要做好事中控制,积极对待施工程序中的每一个步骤,遇到事先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时候,沉着冷静,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控制局势,合理保证按时按质完成工作。最后做好事后控制工作,完工之后,施工方自己先对自身的工作进行检查、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修补,这样才能顺利通过最后的验收。

3.3 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协调与沟通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与各个部门打交道,此时良好的沟通可以为施工顺利进行节约时间,保证工期不延误。首先,在确保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渠道畅通,施工信息能准确完整地传达到各个需要的部门,做到信息透明化,避免因沟通方面的问题影响工程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充分了解相关政策规定,设置专门的审批部门负责与政府方面的沟通,获得政府部门支持。再次,与分包商的沟通,分包商按时按质完成工作,是整个项目如期完成的基本前提,在与分包商沟通中,要扮演好监督者作用,实时督促、检查分包商工作,及时沟通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最终目标的顺利实现。

4 结论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管理顺利开展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和投资,因此需要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加强思想上的认识,建立新的管理理念,同时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和方法。另外,还要编写施工质量和进度管理规范,优化施工中各项管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降低工程成本,促进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该局不断完善管理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和谐执法环境,实现城管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规范化执法是依法、文明、公正执法的必经之路,是城管执法工作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必然要求。他们始终坚持以“提高队员素质,提升队伍形象,提高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为目的,以打造执法人员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为重点,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为手段,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为载体,不断推进队伍规范化建设。

该局时刻注意体现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出效益”的工作理念,先后制定并完善了83项内部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发至人手一册,同时实行领导巡查制、路段负责制、徒步执法制“三位一体”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监督考核机制,把各项工作逐一量化,纳入到考核范畴,严格实行打分制、执法监督日通报制、末位淘汰制、绩效挂钩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并严格兑现奖惩,实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同时,在全局喊响一个口号,倡导两种精神、强化三种意识、树立四种风气、培养五种能力。一个口号是“负重实干、执法为民、坚韧创新、奉献有为”;两种精神是“爱岗敬业和严格执法”;三种意识是“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四种风气是“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踏踏实实、令行禁止,加强信任、相互支持,发奋有为、争创一流”;五种能力是“依法执法、严格执法的行政能力,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善于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高效能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准确流畅的文字表达能力”,通过培训、考核等手段,使执法人员能够灵活运用“明、活、勤、礼、严”五字执法技巧,锻炼执法人员招之即来、来即能战、战即能胜的工作作风。

龙江县行政执法局牢固树立依靠人、围绕人、为了人的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融入“人本主义”的理念,构建起新型的管理模式。他们采取“人性化”管理政策,寓执法于服务之中,正确处理执法与教育、执法与服务、执法与处罚的关系。牌匾审批工作中,在坚持统一规划审批,区域规格一致,向高档次、高标准发展的同时,坚持上门服务,谁家要挂牌匾,只要一个电话,执法人员就会到现场帮助设计图案、规格、形状等,并现场办理审批手续,给业户提供方便。

该局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和“服务为本”的理念,遵循“一教育、二警告、三处罚”的工作程序,在纠正违章时先敬礼,问“您好”,再出示证件,说明违章事实及依据,做耐心地说服教育工作,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开展与业户谈心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被管理对象感受到他们的文明服务,从源头上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他们在为民服务上做到“四个一把”即“老人扶一把,小孩领一把,自行车摆放理一把,为民服务帮一把”。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等问题上做到“四一、四心”即“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接待群众热心、听取申诉耐心、答复询问细心、处理问题用心”。

该局以宣传为手段,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公益广告宣传、专题专访、街头宣传、社区宣传、志愿者活动、广场演出签名活动等多种形式,通过城管法规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等途径深入临街店铺、社区、学校,大力开展城管法规知识和城管执法工作职能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在城区主要街路显著位置悬挂了《人人遵守城市管理法规,让龙江市容更靓丽》等10余个条幅,使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城管法规教育,进而不断增强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城市管理、维护周边环境的自主意识。

篇9

时至今日,南京市大城管改革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当初单纯的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改革试点工作。其实质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是大部制改革模式的一种探索,由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向综合管理逐步推进,将城管从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管理的狭义范畴扩展到广义范畴,实现城市管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适度分离,旨在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建设。

一、南京市大城管改革的特点

2010年4月,南京市全面启动大城管体制改革,市政府根据“三定方案”所确立的各个职能部门的法定职责,对涉及城市管理的15个部门的42项职责,共797项行政权力进行梳理,从实现现代化城市的科学管理目标,将原有的42个职能部门进行整合,调整变动了26个机构,减少了9个正局级机构,将过去有些管理交叉、责任分散的部门实行职能有机统一。撤销市容局、市政公用局、园林局,成立新的城市管理局,同时加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牌子,并在“三定”方案中明确市城管局负责“承担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市容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爱国卫生管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市政管理、绿化管理和数字城管综合考评八项主要职能,以及城区防汛工作。原市容局所属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与原市政、园林的执法队伍合并,升格为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副局级建制。2012年,南京结合多年“大城管”改革实践,制定了作为城市治理“小宪法”的《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系统性规定了城市治理的主体和范围、城市治理原则、管理体制、公众参与、城市管理事项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内容。至此,南京大城管的框架基本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所述。

(一)打破传统观念,树立起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为核心的城市治理理念

南京市在多年大城管改革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应及时将“以人为本、公众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引入现代城市治理中,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私合作,提供多样化的利益表达渠道,确保决策执行的顺畅,落实民众权益,有利于秩序稳定和城市发展。因此,南京市在全国率先突破和创新理念,倡导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为核心的先进的城市治理理念,在城市管理中重视市场作用、贯彻参与式民主,处理好城市管理与改善民生,处理好公共秩序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树立“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以服务为根本目标”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体制中注重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的培育,积极发挥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社区、公民的力量,有效弥补政府能力的不足。

(二)规划、建设、管理既分设又联动,优化程序、强化管理

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管理格局,实现城市管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适度分离,南京市推行的大城管体制采取了规划、建设、管理既分设又联动的模式。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对涉及城市管理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梳理,按照“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按照规、建、管三个环节进行机构调整和权力配置,进一步明晰规、建、管各部门的权责,充分体现权力制衡与综合协调,整合资源、优化程序、强化管理。

(三)设立城市治理委员会,构建高位领导、综合协调机制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南京市设立了城市治理委员会,由市人民政府及其城市管理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市民代表、社会组织等共同组成。城市治理委员会的设置,意味着高位领导、协调和监督平台的建立,有利于解决涉及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管理交叉、工作缺位、监督乏力、协调不够等客观问题。

(四)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寓城市管理于社会创新之中

1.“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区总负责”的分级管理体制。“两级政府”是指市、区县级政府及部门;“三级管理”是指市、区县、街道或乡镇三个层级进行城市管理。南京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对各区实施指导、监督、协调和考核,以及重大项目的审批和重大案件的查处;其他事项按照“属地管理、重心下移、费随事移、责权统一”的原则,下放到区县。各区县政府及责任部门按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本辖区的城市管理工作,会同街道、镇政府做好辖区内的日常巡查、执法工作。同时授予街道部分城市管理执法权,向街道下放权力,下移管理重心,提高管理执法效率。将街道和镇作为城市管理的主阵地、主力军,按照守土有责的原则强化日常管理,协同各行业主管部门做好环卫、市政、绿化、物管等工作,并指导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发挥自治的优势,开展社区管理和爱国卫生工作;各区执法大队向街道派驻执法中队,实行区、街双重管理,中队队员则分别挂钩到社区,实行城管服务进社区。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主要承担着宣传、教育、劝阻、制止和举报工作。

2.“网格化”管理体制。南京市在市、区县、街道和镇、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建立对口管理、网格管理的“四级网络”立体模块。江南八区原则上以社区为单位,划定了389个数字化管理网格,将公安、街道城管干部、城管执法队员、协管员、环卫个人以及社区工作者、城管志愿者等力量按职能进行整合,构建既各自分工、各有侧重,又互相支持、互通信息的管理体系,形成了管理合力。若干个网格组成片区,实行片长负责制,每个管理者都有具体的任务分工、监督办法和考核标准,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存在问题的环节,找到相关责任人;实行责任倒逼机制,并依据相关规定实施奖罚,促进问题整改。

(五)构建信息网络平台,营造公众参与机制,推进政府职能部门阳光运行

1.南京市以数字化城管平台为依托,将涉及城市管理物化的管理事项作为监管内容,实行全方位、跨部门的联合监管。数字城管在13个区县和18个市级主管部门设置了数字信息终端,实现了城市管理信息的对接和联动。

2.整合市民投诉举报热线。为方便市民投诉举报,南京市整合原有的市政、市容投诉电话,正式开通12319服务市民热线,作为市政府12345呼叫中心的二级平台,对市民各类诉求逐一进行登记、交办、回复。将涉及城市管理举报投诉的办理情况计入考评得分,对反复举报并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增加考评权重。

3.通过城市管理局门户网站公布城管相关信息,并建立了紫金城管论坛,接受网络问政和网民监督。市城管局定期通过媒体城市管理的重点信息,公布城管动态,发动市民参与,接受社会监督。在群众中挑选热心公益的人做信息采集员深入全市街道、社区、公园、广场、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查找问题,以照片形式反馈,限期及时整改。

4.积极推进政府部门权力阳光运行体系构建工作,积极构建信息化网络平台。南京市民除了参加听证会、行业协会座谈会,还可以直接通过权力阳光运行平台参与城市管理,监督政府工作流程,促进执法公开透明,体现了行政的民主性。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民意调查活动、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万人评议行政机关活动、“向人民汇报”、“走进直播间”等群众监督互动活动,通过公众参与、“官民对话”,共同探讨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城管宣传力度,完善城管工作格局。

二、南京市大城管改革的成效

随着南京市大城管改革的深入,城市管理水平、执法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明显提升。这一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制定城市管理的一系列地方立法,奠定了法治化管理的制度基础

2000年以来,南京市先后在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公共环境管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城市公共空间管理、城市公共秩序管理、城市应急管理等方面出台了10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更是在归纳和总结城市管理的基本理念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城市治理的主体和范围、城市治理原则、管理体制、公众参与、城市管理事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作出了系统性规定。这些地方立法紧扣城市管理创新,解决城市发展和民生的实际问题,为南京市的城市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据和立法支撑,有效改善了以往部分领域立法、修法滞后导致的管理缺位和法律规定存在交叉导致的多头执法现象,使城市管理日趋规范化、法治化。

(二)加强城市管理的制度建设,增强管理力度和效率

近年来,南京市对涉及城市管理的若干项行政权力,逐项进行了主体、事项、流程的确认及转移行使,重新编制外部流程、内部流程,细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加强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工作。在城市管理中,南京市坚持依法行政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制度;全力打造便捷高效的行政审批制度;完善城市管理的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城市管理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保证行政决策合法、科学、民主。南京市着重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的前期指导、中期服务、后期监督功能,突出新主体、新立法、新情况和三年“零”处罚单位的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案件投诉举报制度;重点推进玄武湖公园、旅游执法支队等新授权和新建单位执法制度完善;认真落实依法行政考核制度。此外,在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中,南京市坚持学习培训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和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计划,加强督促检查;坚持评比竞赛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秦淮杯”城管创优、队伍执法“三学三比”等活动;坚持严考重奖制度,逐级对执法队员、门前三包协管员、保洁员三支队伍的管理绩效进行严格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实施“重奖”。

(三)科学精简机构和整合部门职能,优化了政府机构和运行机制

2010年南京市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把城市管理工作与经济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以市政府的名义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街巷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组建南京市“门前三包”协管员队伍的实施方案》,初步确立了城市管理工作在城市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南京市对政府各部门职能进行了全面梳理,进行机构精简和科学整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以往部门职责重叠、交叉等问题,优化了政府机构和运行机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基本上做到了一事一部门管理。

(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整体水平

随着管理重心的逐步下移,区、街的管理积极性被全面调动,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不断创新。鼓楼区搭建了“数字化城管”平台;玄武区积极推行“一家管、两班运、三清扫、全天保”的环卫保洁机制;建邺区在河西新城区率先实施“公交式巡逻”。同时,近年来南京市以几项重大创建活动和承办十运会、2014年青奥会为载体,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城市环境的明显改观,群众满意程度明显提高。

(五)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公众参与,推动了社区民主自治和公民社会建设

近年来南京市在城市管理中将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民主自治的良性发展,也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育。《南京市治理条例》在第二章专章规定了“公众参与治理”, 明确了公众参与的方式、程序和效力,第19条还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公众参与城市治理提供物质和制度保障”。

三、南京市大城管改革的不足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综合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而城市管理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形成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南京市的大城管体制改革尚在探索阶段,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制度设计及其落实方面尚有不足。

(一)大城管体制亟需完善

大城管体制确立后,有的机构虽然划归到一起,但融合程度不到位,尚处于“磨合期”;有的改革由于权力关系的制约而推迟,个别部门对撤并其下属系统的机构施加压力,导致改革进程放缓。而有的改革方案还有待于实践检验。

1.机构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还有待提高

实践中,长期以来行政部门决策与执行不分的惯性对大城管改革形成了强大阻力。比较突出的是市旅游园林局,其职能整合有利于拉动南京市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大旅游”的战略目标。但是,将有生命的城市绿化部分交给不同部门来履行职能,管养效果却大打折扣。景区、窗口地区执法边界也不清晰,善待厘清。

2.队伍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南京市的城市道路和设施建设由城建委和城建集团负责,按“三定方案”要求,建成后应及时移交城管部门清扫管养。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移交不及时、不彻底的问题。如近年来建设的大量桥梁、高架、隧道等,建成后的管养、清扫也直接由城建集团指定公司负责,没有移交所属区环卫、市政部门。这些公司往往技术力量不足、管理标准不高、保洁管养质量比较差,平时考核中发现大量问题,影响了城市管理质量。

3.改革改制尚未完全到位

2004年,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南京市全面展开事改企工作,市编制委员会发文,撤销了市容的两个局直属单位和江南八区环卫所,市政的三个直属单位和江南八区市政所,以及江南八区园林所的事业编制。目前各区环卫所既不是事业单位,也不是企业,符合国家退休条件的老环卫职工不能办理退休手续,农民保洁工无法签订用工合同。在市政园林改制上,各区也不统一,有的成立综合养护所,有的改为民营企业,有的还没有进行改制。市政所属三个直属单位取消了事业编制,成立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还加挂了市政设施养护处的牌子,承担事业托管职能,实施特许经营,改制没有完全到位。

(二)现有机制存在不足

1.执法保障机制不到位

一是城管经费保障渠道不顺、标准偏低。南京市大城管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贯彻一事一部门原则,建管分开、费随事转。但在执行中,由于上级主管部门的“条条式管理”,导致没能按照建管分开原则来彻底调整城管经费拨付渠道,划分建管职能。目前,南京市城管局没有独立的财政户头,经费主要依赖于城市维护费,由住建委根据管理任务实施划拨。这种投入机制与日益繁重的管理任务、日渐提升的管理标准相比,差距明显,且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面对应急性的任务、突击性的项目,部门仍需要先申请立项再经住建委审核后方可拨付经费,这种工作程序很难保证行政效率。同时,南京市虽然实现了管理重心下移,但在调整下放事权、事务的同时,却没有一并下放相应保障经费,以确保区级政府有钱管事、有权办事、有人理事。

二是执法人员编制不足,执法力量得不到保障。国务院在《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中明确要求: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必须是公务员。但目前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定的“三定方案”在机构调整、职能划分、编制配备上还存在明显不足,有的规定与法律法规的规定也不一致,与上位法的衔接不够。尤其是人员编制的配备,还没有完全跟上大城管体制改革的步伐,市城管局、市文广新局等部门的执法人员编制都明显不足。各部门、各区、街道只好大量聘用协管人员来辅助执法。但协管人员不具有执法主体资格,且大部分素质不高,执法理念、方式都还处于较低水平,成为规范执法的一大难题。

2.执法监督机制仍不健全

大城管扩大和集中了城市管理的各项权力,相应地,监督难度也随之上升。如前所述,虽然南京市监督形式丰富,民众参与途径多样,重大执法活动和领导干部党政监督有力,内部层级考评机制初见成效,但常规化的监督措施较少,监督力度远远不够。监督的重点还没有及时转向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媒体的监督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上,也没有建立起针对城市治理委员会的绩效测评机制。

篇10

【关键词】管治理念 协同发展 城市群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14-0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而其中,以特大城市作为核心,建立在人口、经济、文化和整体结构上,具有合理层级和良好协调机制的城市共同体,带动区域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自“十一五”时期开始,中国先后批复了若干个地区(经济圈、经济区、城市带、城市群)发展规划,由此启动了中国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实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加强地方合作、消弭行政区划给区域经济发展造成的制度,整体性地提升区域发展实力。文化产业的区域经济版图,也在这一进程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虽然不同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不同,但是同一区域内,都将朝着超越行政区划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的目标,突破现有制度障碍和利益分配格局,探索出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云南省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热土,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文化遗产资源。“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全省GDP总值的6%以上,在全国名列前茅,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引人瞩目。以云南省唯一特大城市昆明为核心,携手玉溪、曲靖、楚雄规划建设的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省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核心,将在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 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滇中城市群是指云南省中部以昆明市为核心,半径150~200公里,包括玉溪市、曲靖市、楚雄彝族自治州4个州市组成的城市群。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该区域总人口1727.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7.58%;当年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4262.4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59.04%。昆明作为省会城市,影响经济发展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要素,明显优于其他州市。就文化产业而言,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1.从整体的视角:昆明市的文化产业主导了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的发展

滇中城市群依托昆明为核心,集中了云南省主要的文化产业人才、企业和项目,同时也是全省文化消费市场最具规模的地区。

第一,都市消费群体庞大,但严重依赖外来消费人口贡献。就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普遍状况来说,城市人群仍然是文化消费的主体。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省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意味着能够容纳和吸纳更多的城市人口。由于具有较好的交通和通讯条件,昆明集中了云南50%以上的报纸期刊、60%以上的节庆会展、70%以上的报刊读者。但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市场容量有限,作为旅游大省的云南,在2010年外来消费贡献了全省76.35%的文化消费数额。包括滇中城市群在内,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严重依赖外来差旅人口的消费贡献。

第二,昆明枢纽作用明显,其他城市无法吸纳中转消费人口。昆明是云南省航空、铁路、公路的交通枢纽,超过60%的游客需要取道昆明到达全省各州市。作为云南省文化消费的集散和中转中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昆明形成了很大的市场。但滇中城市群4州市中,仅有昆明具有枢纽地位,并且是热门旅游城市,其他3州市均无法有效吸纳中转消费人口,间接导致了滇中城市群4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2.从局部的视角: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

从公开的数据来看,仅有昆明市可以查询到“十一五”时期历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其他城市均只可以查询到部分年份的数据(如表所示)。这虽然与各地经济结构和统计口径不一致有关系,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各地对文化产业重视的程度,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对于城市经济的重要程度。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严重不均衡现象,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得到佐证。

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增加值60%以上产值集中在昆明。昆明的文化产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且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保持在8%以上的水平。楚雄依托本土彝族文化资源,虽然增加值的绝对数值不大,但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玉溪本身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并且将伴随昆明城区南移及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的建设,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相对来说,曲靖市无论是从文化产业增加值还是其占GDP的比例来说,都处于较低水平,是文化产业的欠发达城市。

综上所述,昆明属于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且遥遥领先;玉溪和楚雄属于第二梯队,发展势头良好;而曲靖处于第三梯队,需要奋起直追。因此,作为省会城市的昆明,在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更应该发挥好核心作用。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发展,努力缩小与全国重点城市的差距;另一方面,要与周边城市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将运行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因地制宜的推广。

二 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