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经验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3: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教学经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术教学经验

篇1

面对初中阶段美育的两难境地,如何做到既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新要求又符合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规律,发挥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增强的。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把握学生心智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1.教学内容、方法、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探究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是一个人对事物喜爱的一种情绪。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2.给学生以希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初中学生的情感丰富而且易外露,当他们看到自己绘制的作品被老师和同学们赞美时,情绪就会振奋,并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发求知、探究和创作的欲望与信心。在教学安排上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觉得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

3.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教师要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营造一个愉快、宽松又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激励互助合作。弘扬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中,要多设置一些具体的环节,让学生在完成这些环节的同时学会互相协作。教学中要积极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影视、多媒体、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全方位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刺激学生更多地去接触社会、适应社会。艺术一旦脱离现实生活,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与意义。这一点对中学美术教学尤为重要,这也要求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与生活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生活中的美,积极投身于审美体验。

四、密切联系各学科。拓展美术教育视野

美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需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仅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而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着美的教育。

篇2

一、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困境分析

(1)美术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初中师资队伍建设中,美术学科属于“小学科”,相关专业出身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难以满足美术教学需求,加上部分中青年美术专业教师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半路转行教学其他学科,导致美术师资力量不足。部分学校将美术教学工作当做了照顾性的岗位,安排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或者身体不好的教师任教,认为没有中考应试压力,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松懈。这就导致初中美术教学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整体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2)课程标准执行不够规范。充足的教学时间是美术教学目标全面完成的重要保证,这一点在部分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却存在着薄弱环节。一些学校虽然在课程表的安排上保证了美术教学的课时数,但是实际上挤占现象较为严重。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其他重要时段,一些学校直接将美术等学科的时间,调整为语数外学科的练习或者教学时间,影响了美术教学进度安排与效果。另外,部分初中美术教师自身对教学重要性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存在着随意将美术教学时间送与他人的现象,导致美术教学时间不足,不能够严格执行课程规范。

(3)教研教改力度有待提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各种新的教学经验、成果异彩纷呈,成为了教坛一道靓丽的风景。但是在这热火朝天的景象背后,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学科之间的教研教改力度不一,语数外等应试学科的教学改革研究力度较大,观摩课、座谈会、开放日等,教学研究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是美术等学科的境遇就大相径庭了,有的学校在教学研究工作中忽略了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导致美术教师业务学习研究工作陷入停滞状态。

(4)教学资源整理成效低下。美术教学工作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技巧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各种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与资源,进行深度发掘并加以运用,实际上,许多教师将初中美术教学活动局限于单纯的课堂之中,没有将课后资源整合起来,导致学生的兴趣爱好,没有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各种有利于巩固和深化初中美术教学成效的资源白白浪费掉了。

二、有效突破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困境的几点建议

面对上述教学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学校、教师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深入开展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突破教学困境,提高教学成效。

(1)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美术师资队伍。只有建立起高素质的初中美术师资队伍,才能够保证整个教学成效提升。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要注重培养专兼职高素质美术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好专业师资的示范辐射作用,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抽用美术专业师资。同时,要强化兼职师资培训工作,可以通过脱产培训、师徒结对、校内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初中美术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学校在美术师资力量统筹安排工作中,不能将其当做照顾性岗位,要充分发挥出美术教学工作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2)要严格执行美术教学的课程标准。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任何人都无权改变课程标准,要保证初中美术学科充足的教学时间,千万不能出现随意挤占的现象。在学校层面,首先要去除默认应试学科挤占美术教学时间的思想,真正重视美术教学工作,其次要强化督查考核,对于随意挤占美术等学科教学时间的行为,要严格按照教学常规管理要求进行奖惩兑现,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严格执行课程标准的良好氛围。在教师层面,每一位美术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美术教学工作,不得因为美术学科不属于中考应试科目就放松对教学工作的要求,随意将教学时间送与其他学科,影响美术教学成效。一定要严格执行课程标准,特殊情况占用美术教学时间的,在事后应当给予相应课时的弥补,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3)要进一步强化美术教研教改工作。教研教改是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的灵魂,一定要从各个层面强化对初中美术教研教改工作的推进力度,提升整个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与教学成效。教育主管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对美术教学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将其纳入整体规划之中,通过分级培训、培养学科带头人等方式放大辐射效应。学校应当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组织观摩课、研讨课等形式的教改教研工作,并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进行研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初中美术教师自身也应当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学习借鉴美术教学中成功的经验,提高与自身教学工作的结合度,有效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成效。

(4)要统筹推进美术教学资源的发掘。突破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困境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构建立体化的美术教学模式,充分整合课外活动资源,提高学生美术素养。教师一方面要将课外兴趣小组的作用发挥出来,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项目进行专门辅导,并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教师还要利用各种展览会等契机,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学习,感悟美术学科的魅力,增强美术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发挥好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向学生展示各种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接触面。

篇3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要与幼儿好动性、好奇心、喜爱模仿等特征相结合。文章从幼儿美术教学应用情境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和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具体措施两方面进行研究,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关键词:

情境教学;幼儿美术;有效性;措施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主动学习的情感,增加幼儿的多种体验和联想。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有助于提高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幼儿在模拟的环境中体验生活,发展社会性,同时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因此,以情境为导向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一、应用情境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1)情境创设的目标要明确。优质的情境创设要有明确的目标,使幼儿可以较为迅速地融入“迫切需要创作”的氛围。就当前的教学状况来看,部分教师为凸显教学方式的现代化,在情境创建的过程中,具有形式化倾向,忽略情境教学法的辅助价值,这样的情境创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限制了幼儿美术水平的发挥。

(2)情境创设要具有灵活性。有的教师为追求教学的可观赏性,创设情境目标具有模糊性,甚至情境的创设和教学目的没有紧密关联。根据这种状况,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确定活动题材后,美术教师要参照教材特征进行构思,制定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方案,这样才能提升幼儿美术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1)应用情境教学法,彰显幼儿个性特征。幼儿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幼儿的整体素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应用情境教学法提升教学质量,促使幼儿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将情境教学法运用于美术教学,能够参照形式不一的教材内容,大胆规划故事情节,利用音乐创设情境;能够改变传统程序化的教学方式,促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更好地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大班美术活动“我的星空”教学中,教师可播放音乐视频《夜空》,并提问:“你看到的夜空有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幼儿讨论后,接着欣赏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星空》,聆听米罗创作的故事,感受《星空》中各种元素、符号组合而成的神奇画面。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夜空的景色,初步感受星空的美。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幼儿尝试用线条、图形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创作出一幅幅自己的“星空”。

(2)以情境教学法提升幼儿思维活动。相关资料显示,要关注儿童兴趣,就要积极引导儿童主动参与美术活动。幼儿的大脑正处在发育期,易出现记忆力、观察力不稳定的状况,年龄较小的幼儿更容易出现上述状况,所以,在美术活动开始阶段,美术教师要参照幼儿年龄特点与教材特征,在美术教学上运用情境教学法。与此同时,美术教师要把创设情境当作推动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动力,促使幼儿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能,提高美术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要利用丰富有趣的情境作为引导,并指导幼儿将其描绘出来。例如,在小班美术活动“三角形变变变”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可以在教室里布置诸多三角形状的物品,如三明治、灯罩、彩旗等,还可以收集多种三角形状的物品图片贴在墙壁上。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将原本抽象的三角形拟人化。幼儿帮助三角形找到朋友,并且画出三角形状的物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3)利用游戏情境,激发绘画兴趣。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创设游戏情境,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美术,这样的教学效果更佳。例如,在大班趣味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把幼儿按每组五六人进行分配,让他们按创作的主题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相互补充,使他们的创造性想象产生共鸣,并发生连锁反应,启发与诱导出更多的新构思、新形象,直到创作出新颖独特的美术作品。

(4)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当前幼儿教育中,现代化的教学装备已经走进教室,这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了方便。多媒体以声音、动画、音乐、视频等多途径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呈现的情境生动而形象地展示出来,弥补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与乏味。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大班美术活动“海底世界”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海底总动员》。通过观看,幼儿对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鱼及海洋生物惊奇不已,发出一阵阵惊叹声。他们对海底世界越来越感兴趣,调动了他们绘画的积极性,纷纷要求尽快让他们把看到奇妙景象画下来。在创作中,孩子们非常高兴,经过认真努力,一幅幅真实的海底世界图景呈现在人们眼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非常重要。情境教学法把情、境、物融合为一个整体,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提升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有助于提升幼儿美术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作者:郁静芳 单位:江苏省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鑫苑幼儿园

参考文献:

[1]陈仁利.情境教学法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探析[J].新课程学习,2015(05).

篇4

一、从简笔画和涂色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参考的是这一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有抓好这两点才能真正把知识传输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生的思维方式都很简单,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接触最多的是一些简单步骤的绘画和涂色游戏,进行绘画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简笔画和涂色开始,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首先说说简笔画,学生对美术学习没有经验可谈,教师需要简单地给学生讲讲怎样把一个简单的图分解,然后画出来。例如教师在教学生画葡萄这一水果的时候,可以将葡萄的绘画分解成叶子和果实,然后一步步告诉学生从哪里入手,怎样一步步地把线条组成一幅画。简笔画一般都是使用铅笔,然后把一些线条组成一幅画,教学时教师将线条分解再组合起来,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绘画有初步的认识,提高对美术绘图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感觉,积累美术绘画的技巧。其次,教师可以借助涂色进行绘画教学,涂色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对色彩有初步的认识,而且涂一涂颜色很简单,正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

二、注意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情况是教师制订下一步教学计划的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做出正确的引导。小学生接触的事物比较少,绘画功底几乎为零,所以在进行绘画教学的时候,教师最好找一些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进行观察、绘画,这样就可以通过绘画看到学生心中的生活,通过身边的事物让学生对绘画有更深刻的认识。绘画就是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方式,而每一个人对同一件事物的认识也不同,在教学的过程中找一个大家熟知的事物进行绘画可以让大家发挥想象,进行思考,引导学生提高绘画水平,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认识观。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鱼缸和正在鱼缸里游的鱼,让学生发挥想象根据眼前的情景进行绘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和思考,有的学生画出的是一条鱼,有的学生也许就会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出鱼的生活。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就是接触单一,教学时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事物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好的绘画作品,让学生通过这些作品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三、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和反馈、评价工作

篇5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42-01

在我国传统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之中,以教材教学为基础,使用少数多媒体形式的图片进行教学讲解,在教学之中,大多数学生整体课程都在被动的试听,很少有自主思考的过程。而作为高中美术学科本身来说,是为了提高学生审美与鉴赏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是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也是今后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所以,在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启发学生,帮助学生进行对于美术作品的研究与分析。进而开拓学生的思路与思维。

而所谓的情景教学法,主要是教师根据课题来描绘情景,从而设置出形象突出的投影图片,进而加上生动的文字语言,同事借助音乐艺术的感染力,进一步表现课本所表达的情景现象。提高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与学生在情景之中进行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启发思维,培养学生智力水平与审美情趣的独特教学方法。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情景的创设

1、情景创设的理论依据,情景教育法是从认知之中发展出来的,教师不仅仅要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出发,同时要以学生所适应的情景环境为基础,利用对话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之中主动将这种教学方法与自身的生活习惯、学习内容进行融会贯通,使自身的知识构成进行更进一步的提升,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情景构成可以选择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

2、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情景创设的原则,笔者认为在其主要原则应该包含以下几点:一方面要贴近生活,另一方面,不能一味的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进行情景的设置,应在设计的过程之中充分考虑到其中的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部分,此外经营的创设不宜过难,应符合学生的基本认知水平;教师与学生在情景创设教学之中的定位,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认知观,但是人生观与价值观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对他进行引导,所以在情景创设的过程之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学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根据静静创设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活动。

3、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情景创设的主要方法,高中阶段学生的审美趋势正在逐渐形成,如果一味的追求课本知识的讲授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在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进行在情景创设之中尊从如下方法:第一,在情景创设之中充分利用生活与自然景色;第二,在设置教学情景之中,应该尽可能的增加情景故事的趣味性;第三,在情景创设之中应,较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第四,在设置教学情景的故事时,应尽量将认知冲突设计到其中,增加学生对于认知冲突中所涉及到内容的理解;第五,在创设教学情景当中,充分利用新旧知识进行学生在理解中的过度;第六,在情景教学当中,注重优化课堂秩序,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与思考方式等。

三、高中阶段美术鉴赏教学中对于情景教学法的时间运用

1、情景教学的程序,在情景教学活动之中应该在充分利用情景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同事在情景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正确的使用情景教学的程序,注重情景的选择,注重不同故事之间,不同情景的转换,同事应该正确的组织情景,教师应该时刻站在全局的角度上进行情景间的调控。但是一味的进行情景之中的活动,并不能完全满足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注重在情景之中与学生进行分析与总经,在一个一个的小的情景之中进行不同的小结,与学生做到进行及时的交流,时刻解答学生的疑惑与不解。

2、情景的设置要充分注意其中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契合度。有的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中虽然使用了情景教学法,但是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教学活动致中没有做到与自身的主要教学内容相契合。所以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教学内容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教学情景进行设计,同时,也应该利用多种形式与方式的情景设置,增添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3、情景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重在与生活实际内容贴近的基础上进行新颖化的设计;其次,注重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基础上,强调内容的生动性;再次,注重教学方法与情景内容的启发性。只有遵从以上几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中,才能充分认识到情景教学法寓教于乐的本质意义,才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大纲的实际要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特点等方面,从而打造出独具一格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促进学生对于实际知识与审美特征的掌握熟练度。

参考文献:

[1] 钱初熹著.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 (美) 阿兰兹,著.学会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 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 编著.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3

篇6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美术教学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建立了全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美术教育的进步,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结合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实际,提出了几点教学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美术 教学 研究

美术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实践者与课堂教学的执行者,要始终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创新课堂教学,发挥美术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 更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首先,从美术基础入手,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同时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美术学习中,从而真正喜欢上美术。据调查很多学生不喜欢美术课是因为他们感到无从下手。就像刚开始学写作文,总感觉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下笔。这时教师就要从绘画语言开始讲解,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不断积累,积累的绘画语言达到某种程度,自然就能画出好的画。完整的作品才会让学生有成就感,才能激发他们绘画的兴趣与创作的热情。其次,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感到美术原来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而不是高高在上,或者晦涩难懂。再次,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其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艺术作品的感染力。

2 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课程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开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很多高中生都喜欢看漫画、画漫画,但市场上的漫画作品良莠不齐,学生分不清优劣,会影响到学习。可以请班上漫画水平高的学生做老师,请他给学生上一节漫画课,并教给学生画漫画的技巧,并经常组织漫画活动,举办学校漫画节等,逐步用健康的形象、完美的画面感染着学生。此外还可以组织野外生态体验课,让学生在游玩的同时完成摄影艺术的体验,并举办专题摄影展。多种课程资源的开发使美术课实实在在成为学生们的“体验课程”,让学生喜欢上美术、爱上美术。

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1 比较鉴赏美术教学法。

任何教学过程都是把完整统一的知识分解成不同的知识点,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内传授给学生,美术鉴赏教学也是如此。如东西方绘画艺术的鉴赏教学,这两种绘画艺术具有不同的文化意识、美学观念与审美风貌,当被学生欣赏时,便会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效应。所以教学中运用比较鉴赏法,可以使学生在与东方画家的审美意念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又能深入理解西方艺术家的情感与艺术语汇,一举两得。

3.2 体验式美术教学法。

让学生参与亲身体验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美术的捷径。如在进行中国画教学、书法模块教学时可以把教学课程分为鉴赏、绘画两部分,赏与技同时进行,分阶段交叉教学。之所以运用这种方法,是因为中国画所需的工具材料比较简单,而教学内容又是从临摹古画进行,继承古人的“笔墨规矩”,体悟古人的“神妙”。有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千讲不如一练”。让学生通过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等,获得难得的各种美术体验,培养其学习美术的兴趣。实践证明,体验式美术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知识讲授过多的教学模式,对缓解学生的压力有很大的帮助。

3.3 互助合作美术教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人,是主要执行者,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互助合作学习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互助学习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可以先选择一些课题让学生分组研究、集体备课,然后每组选一位学生上台讲课。学生在收集、准备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鉴赏文本、收集知识、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功和满足,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得到加强。此外,讨论的过程还能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别人意见与想法的良好习惯,完善了知识的建构。

4 提高学生基本功,增强其自信心

任何学科的学习过程都不会一帆风顺,学生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困难与麻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势利导地去引导。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百画不得要领时,需要老师亲自示范、启发,循循善诱,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但引导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不能让全班学生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即老师的模式。美术教学不是加工厂,生产的产品不应是统一的、一模一样的机械产品,而是要有个性、有思想、有创新。所以教师要时常给学生介绍不同的优秀的作品,分析作者的时代背景、艺术特色、处理手法等,让学生有选择的吸收、学习,确立自己的美术目标,即只要符合绘画的基本规律,用自己的眼睛和手表现情感,能感觉多少,就用作品表现多少。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美术教师要坚持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切实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济强.高中美术教学的形式必须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6)

[2] 王丽丽.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及创新[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3] 马祥祥.浅谈高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09,(20)

篇7

一、 当前中学美术教育现状概述

在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仍然处于主流地位,与升学无关的美术课往往被视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能。因此,作为中学生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美术教育始终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不仅教学模式陈旧,而且师资力量薄弱,尤其是学校、家长、学生对美术教育的内容、方法、目标有着不同的追求,从而导致无法实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来说,当前我国中学美术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清楚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却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前,几乎所有的学校和家长都非常清楚美术教育对学生艺术修养、人文素养、身心健康、智力水平、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他们大都把那些直接涉及到学生升学的科目视为核心课程,比如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等等,而把美术课当作“灵活课”,可有可无。这种淡薄的意识使得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形同虚设,甚至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评估,随便开设几节美术课,既无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又无明确的教学目标。

2.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落后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教师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启发学生心智的“引路人”,拥有正确教学方法和良好思想道德的教师甚至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目前,普通中学的美术教师,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美术教师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师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总体来看,其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很难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从而极大地弱化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其学习效率。

3.美术学习的功利思想明显

在当前激烈的高考竞争中,为了能够顺利地进入大学校门,部分学生和家长将美术专业视为“捷径”,不管学生是否喜欢美术专业或者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潜质,“病急乱投医”,逼迫学生参加各种短期美术急训班。除此之外,有不少学生自己喜欢美术专业,认为美术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然而少数家长认为美术专业属于旁门左道,孩子以美术作为专业方向使自己很没面子,因此,抱着一种不支持或者是反对的态度,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二、新课改思想指导下的中学美术教育改革研究

新课改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实现素质教育,一方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发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特点,尊重并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其自主学习、自我研究、自我发展的能力,由此实现新课题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来说,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以及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传统意义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与学生的管理者,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片面强调个人的主导作用,强调知识的单向传输与说教,偏重认知,注重说理,忽视践行,整个教育过程变成了自己的语言独白。事实上,教师这种居高临下的角色地位,几乎把学生当成了一种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没有主观思维能力的“人”, 极大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即使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把这些美术知识牢记在心,可这种记忆是短暂的,尤其是不会对其思想产生一定的触动效果,这样的教育是非常不成功的。因此,随着国家教育方针以及中学生知识接受心理的转变,美术教师要慢慢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首先从心里上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突破“管”与“被管”的界限,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以前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的权威地位变成中学生接受美术知识的引导者。

2.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学生接受美术知识的内在原因,只有在一定学习动机的驱动下,才能实现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而兴趣爱好则是学习动机中最有效、最核心的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内部动机越强烈,就越能对美术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态度,从而集中注意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智能潜力,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比如选择一些中学生感兴趣的动漫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体现出美术知识强大的功能特征和趣味性,使美术课程成为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过程。

3.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篇8

关键词:美术课堂 支架启发式 抛锚自主式 网络开放式

一、支架启发式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支架启发式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建构理论为基础,结合美术课堂教学以视觉艺术为主的特点,对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的“导入新知、学习新知、表现创作、作品展评、拓展延伸”五个教学环节进行知识呈现方式的优化、改变、完善的一种教学模式。

1、支架启发式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支架启发式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而言,是运用支架式教学策略,以信息技术联系教学各环节,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为学生搭建起不同高度的支架,组织提供给学生系统化的知识框架,引导、启发学生不断地发现、思考;对学生而言,是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学习思考步步攀升的过程。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交流、讨论和反馈,随时调整支架的高度,以适应学情的变化,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2、支架启发式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现场展示挂图,引导学生欣赏,这样费时费力,还会受到挂图大小的限制,影响学生赏析效果;教师的现场范画,因学生的座位距离、角度不同,看到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信息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或视频欣赏到珍藏在博物馆中的大师作品以及千里之外的旖旎世界;可以在几分钟内看到视频播放的直观演示的流程,也可以通过实物投影仪看到教师的现场示范,极大的增加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容量、简化了作品展示的流程,节约时间;教学中教师设置的问题、讲述的重点话语都能够以图片文字的形式或动画的形式呈现,这使得学生的多种知觉参与到学习感知当中,能够最大程度的引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同时提高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益。

二、抛锚自主式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抛锚自主式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五个教学环节,进行知识呈现方式的改变和教学环节的解构重组,从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1、抛锚自主式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抛锚自主式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而言,是运用抛锚式教学策略,通过网页制作完成一个与课题内容对应的美术教学专题性网站,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的局域网平台。在这个网页中将学习的内容、重难点以“重点掌握”的标记标示出来,将拓展延伸内容以“一般了解”的标记标示出来,并根据学习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由学生自主学习浏览局域网站探究寻找答案;学生自学之后,增加“交流反馈”环节,教师以“问题驱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对重难点的把握等学情,发挥教师的点拨、助学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学生的表现创作也在计算机的画图软件中完成,并提交到局域网中的教师机上,由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引领学生点击播放作品、评析作品。

2、抛锚自主式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抛锚自主式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七个方面发生改变:一是教学环境的改变。抛锚自主式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美术课要在微机室上课,每一名学生一台微机进行自主操作。二是呈现新知的形式改变。学生在专题性网站上自主学习时,所学的内容没有呈现的先后之分,它们被并列放置在网页上,而网页之间的链接则保证了学生轻松进入每个学习内容。三是教学环节的改变。在教学环节上,将“学习新知”环节完全由学生掌控,进行自主学习。四是表现创作形式的改变。在“表现创作”这一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分别采用:学生运用实物实践完成或在计算机上利用“画图”完成后提交至教师机。五是展评方式的改变。在“作品展评”这一环节,根据提交作业的形式,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作品提交到教师机则由学生点击教师机自主选择评价作品或者留言评价,实物实践完成的作品则按照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评析。六是教师角色的改变。教师在这样的美术课堂上是学习资料的提供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七是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在这样的美术课堂上主动地探索新知,成为主动探索者。

三、网络开放式美术教学模式的研究

网络开放式美术教学模式,是利用网络美术资源和美术教师教育博客进行的开放式学习。

篇9

教学队伍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将“教学团队”列为主要建设内容,“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1]。可以说,高校教学团队建设被认为是高等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联合创作”教学团队的建设背景

目前,国家已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引导高校调整类型定位,更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此,国内高校不同学科领域陆续出现了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等形式多样,且具备一定实战模拟特征的学科专业竞赛。这一类赛事积极与行业接轨,吸引了众多企业参与命题,学生团队“真题真做”,较好地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并进一步呼应了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促进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赛培结合、赛评结合”的机制建设。

作为目前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民办高校,三亚学院秉承着“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宗旨,积极做行业伙伴,致力于培养社会满意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学校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勇于开展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近年来,学校下设的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以课程建设为改革突破口,重点建设“联合创作”课程教学团队,坚持“真题真做”“以赛促学”“以赛带练”“以赛验学”,不断总结实战型学科竞赛教学团队的建设经验,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

二、“联合创作”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概述

2015年,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从2012级开始,在广告学、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启动了“联合创作”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该课程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应用、培养创新意识”的教改理念,在“媒介融合”观念引导下,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跨学科、多艺术门类、多媒介融合的团队创作基本规律,旨在建立区别于单一专业的综合创作观念,充分发挥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让他们把所学的课程知识整合起来,做到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并及时唤醒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双能型教师指导下,学生依托国内高校有影响力的学科专业竞赛平台进行作品创作,切实强化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其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从“联合创作”课程的建设目标与要求可以看出,该课程的任课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这是实现课程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为此,该学院在已建设完成的校级教学团队基础上,整合资源,配套启动了“联合创作”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并确立了团队建设的“123”原则和建设目标:即确定1名副高职称及以上、同时具有扎实理论学术基础与较丰富实践指导经验的课程负责人,主要承担课程建设整体规划、教学各环节质量监控、教学团队管理与经验总结,以及指导青年教师等工作;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等专业分别遴选2名教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每名教师需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和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学团队全体成员具备至少3次以上指导学生参加国内高水平学科专业竞赛的获奖经历等。通过改革,“联合创作”课程教学团队将努力建设成为一支目标清晰、结构合理、教研水平突出、实践指导经验丰富的团队,并积极创造条件申报省级教学团队。

在“联合创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相关专业学生以抽签的形式平均分配到6位任课教师所在课堂。他们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创作团队中至少有相关专业各1名学生参与的原则,5人一组自主搭建创作团队。在随后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将以组建的创作团队为单位,共同完成“联合创作”课程教学大纲设计的3~4个实践项目,而这些项目将直接对接相关实战型学科专业竞赛的命题项目。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做出相应调整,由传统的满堂灌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即该课程教学团队一般会先行召开教学研讨会,选定既满足课程教学大纲需要,且符合教学进程的比赛项目。在课程正式开课后,任课教师在每周上课时会检查学生团队的项目完成进度,并据此安排学生的下一步学习任务。学生团队在每完成一个实践项目后都将参与“头脑风暴”作品交流会,任课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点评,力求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联合创作”课程教学团队中的任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承担的更多是类似于传媒机构“制片人”的角色,其“把关”与“引导”的作用比较明显。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联合创作”课程教学团队自创建以来,团队成员积极应对相关学科专业竞赛命题类型的不断变化和学生实践能力参差不齐等情况,积极思考如何将学科专业竞赛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及如何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等问题。为此,他们坚持每周三开展教学例会和集体备课活动,并利用假期外派教师参加国内高水平师资培训和课程交流研讨会。正是因为教学团队成员的不断思考及实践,他们从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到现今逐渐寻找出一条符合“联合创作”课程教学规律的正确道路。从目前取得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让他们进一步破除了专业壁垒,个人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任课教师一线教学经验也不断丰富,并积极发表相关教学改革论文多篇,学生参赛作品质量越来越好,所获奖项等级越来越高。据统计,“联合创作”课程教学团队全体成员指导学生团队荣获包括全国金奖在内的实战型学科竞赛奖项累计达200多个,该教学团队建设成果还荣获三亚学院2017年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目前,“联合创作”课程教学团队已逐渐成长为一个协同创新能力日渐增强、职称年龄结构日趋合理、教学科研能力显著提升的教学团队。

三、“联合创作”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借鉴意义

1.科学遴选课程教学团队成员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小组协同教学制”(Team Teaching)首次提出了教师之间合作这个概念,即由不同的教师共同组成一个教学团体实行合作。国内学者刘宝存认为,“教学团队是以教学育人为共同的远景目标,为完成某个教学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少数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组成的团队。”[2]教学团队建设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涉及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课程体系、实习实践、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学科竞赛等,都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切入点[3]。为此,在组建实战型学科竞赛教学团队时,我们可以按照专业或系列课程为单位进行建设。与此同时,作为教学团队的核心,我们一定要挑选具备较强教学科研和实践指导能力的教师做为团队负责人,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团队建设规划。此外,我们还应从学历、年龄、实践教学经验以及教研能力等方面入手,尽可能地选取一批知识素质技能互补、学科交叉、分工协作、互补优势、指导参赛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入教学团队。

2.搭建运行机制并营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创建一支优秀的实战型学科竞赛教学团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一套完善的团队运行管理机制来支撑。首先要明确团队建设目标和建设规划。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团队”是一些才能互补并为负有共同?任的统一目标和标准而奉献的少数人员的集合。一旦有了明确的团队目标,团队成员才能清楚地认知自己的价值,才能为团队作出相应贡献,成员也能从团队中获取提升自身价值的东西;其次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形成绩效评价与约束机制,做好经费投入保障,这是团队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再次,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因素,团队负责人应不断引导团队成员共同营造和谐、友善的合作氛围。如“联合创作”教学团队在创建之初便开设了工作交流群,团队成员可在交流群中及时交流教学情况,共享网络信息资源,每周一次的交流研讨更是能直接带动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将教师的备课行为从以往相对独立的技术性工作转变为共同的专业探讨及学术信息交流活动。

篇10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五大系列中的第一个系列,是满足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高中核心课程之一,是云南省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中的必修模块。经过课改后几年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践和研究,我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策略有了自己的感想。

一、正确认识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美术鉴赏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大价值:可以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有助于传承人类文化艺术,形素养;能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获得多种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能受到多种情感教育,更好地感悟生活。

教师首先必须充分认识美术鉴赏课的意义和价值,明确自己身上担负的教育责任,要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美术鉴赏的重要性,师生都不可以认为它是“小学科”,从而马虎对待、简单学习,必须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助力学生成长,让“小学科”发挥大作用。

二、挖掘美术鉴赏课程具有的人文主义性质

人文科学关心人的发展,它与自然科学是互补关系,谁也不能代替谁,它们二者就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双翼。美术是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美术鉴赏课程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中蕴含人的愿望、情感、道德、尊严、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因此,人文性质是美术鉴赏课程的基本性质。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美术鉴赏课程的人文性,一方面应主动学习人文知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做好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应将人文主义精神融入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受到人文主义精神熏陶,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开展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知识学习过于脱离他们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难以理解和接受,就会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我认为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千万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脱离他们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过于强调专业性知识的学习,则会导致学习层次过高,理解难度过大,学生必然难以接受,教学也无质量可言。必须明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美术家,而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我校的高中生百分之九十来自于农村,对于美术知识、美术作品和美术鉴赏,他们的知识范围和实际体验都少得可怜。因此,我尽量结合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开展教学,站在学生角度,尽可能把内容与他们的学习经验结合起来,采用学生能接受的语言、能明白的例子进行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好学,进而乐学,教学才能一步步走向深入。

四、充分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化选择

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教师不能只依靠一本教材教学,而要善于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那如何利用课程资源呢?我认为,教师一方面要经常思考:我可以利用的美术课程资源有哪些方面?哪些具体内容可以融入我的教学?怎样融入教学才最好?另一方面教师平时要勤于观察和积累,自觉养成好习惯,凡是遇到能用于美术鉴赏教学的资源和信息都要保存或记录下来,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并进行适当整理,然后创造性地将这些收集到的资源融入教学中。我平时就很喜欢收集社会、生活、新闻、报纸、网络等方面的资源信息,然后将它们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中,这些多方面的资源信息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特别是取自我们身边的事例,学生特别容易对它产生亲切感,学习更主动和投入,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教学中融入地方特色

美术鉴赏涉及民俗特色、民族风情、社会历史、生活习惯、风景名胜、地方产品等方面内容,而且各地方都有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不仅是对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而且能引发学生对本地传统和历史的关注,还能帮助学生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美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我的家乡有许多非常好的资源,如我将腾冲的玉石雕刻、油纸伞、皮影戏融入到《什么是美术作品》一课中;将松山战役引入《战争与和平》一课中;将本地傣族服饰、腾冲和龙陵的农民画融入《不同的歌声》一课中;将易罗池灯会、端午节花街、傈僳族的“刀山火海”引入《各异的风土人情》一课中,等等。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让学生兴趣大增,同时了解本地文化,进而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对于传承本地优秀历史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我因地制宜积极尝试开发校本课程。如因我校背靠著名的太保山森林公园,校园依山而建,景色优美,环境优雅,又紧邻历史悠久的佛教玉佛寺、道教玉皇阁,加上学校思齐台孔子塑像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形成难得一见的“三教合一”现象。另外校园内还有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升庵的故居等,综合以上因素我设计了《发现之旅――我的美丽校园》一课,让学生带上相机分组寻找并拍摄校园之美,为拍摄的照片配上优美的文字,最后各组利用多媒体向大家展示本组作品,学生积极主动,兴致高涨,展示的作品和优美的文字具有内涵和深度,不禁让我惊叹于学生的非凡创造力。此时此刻,“美”的发现和感悟已相互交融,“美”的内涵已得到悄然延伸。

六、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

课程改革后的美术鉴赏教学不应只是单纯地赏析和理解,还应与生活相联系。我认为与生活相隔离的美术鉴赏教学是空洞的,只有将二者紧密联系才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美术鉴赏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生活都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我多年开展美术鉴赏教学的观点之一。

在教学《战争与和平》一课中,我引入发生在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的暴恐案和仍在战火中的叙利亚作为例子,让学生观看我精选的图片与视频片段,残酷的现实生动阐述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引发学生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祈盼,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样的实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感悟,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生命意识和关爱生命、热爱和平的情感态度。

七、教师要加强综合性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不仅只是进行形式上的简单了解与认知,还需要结合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风貌、地域特色、生产发展水平等方面知识,对它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感悟与赏析,有时还需用到文学、音乐、考古等领域知识。如鉴赏唐代仕女画需了解当时社会生产发展、审美取向、社会文化等知识;了解不同地域的建筑特色需结合当地地域风貌、自然条件、人文风俗等因素进行。因此,美术鉴赏课程的学科综合性非常强,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教授这样的课程,如果教师只具备单纯的美术学科知识,是远远不足以有效开展教学的。

所以,高中美术鉴赏教师除了具备较强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广博的多学科、多领域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自觉加强综合性学习,多学习历史、文学、音乐、地理、人文等方面知识,多了解有关社会风貌、生产发展、社会思潮、地域特色等方面内容,才能有效将这些知识引入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走上审美大道。

八、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大胆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