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研究

篇1

关键词:多元文化;小学音乐;教学研究

一、基于多元文化的视角研究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可行性

对于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做进一步的研究,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方面,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中不论是在形式上、内容上、方法上,还是理念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给其提出的新要求,而且暴露出一些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

另一方面,当今时代是多元文化背景不断深入发展的时代,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入有助于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规避不必要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基于多元文化的视角做好小学音乐教学的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基于多元文化的视角做好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是十分可行和必要的,而如何将其落到实处,就是需要我们教师一直思考和努力的一个问题了,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对小学音乐的教学研究和经验总结,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教师要具备多元文化的理念并做好引导工作

为了确保多元文化教育能够真正地在小学音乐教育工作中得以呈现,首先就需要教师具有多元文化的理念,同时能够做到引导和指导的工作,让学生也具有多元文化并能够接受多元文化的理念。具体来说,一是要求教师能够有一颗包容宽广的心,在实际教学中能够真正地摈弃一元论的教学理念,并能够以平等的心态去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跨文化背景的音乐;二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明确音乐课程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并能够将不同背景、不同风格的音乐带入课堂,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三是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之所以不同的音乐在风格类型上有很大的不同,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音乐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并能够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让学生对其有进一步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音乐的魅力和价值。

2.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小学音乐教师要想能够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以确保自己能够为学生传授多元文化的音乐内容,并能够及时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获得学生的信服。因此,需要小学音乐教师能够从两个基本的方面着手,一方面是能够在备课的时候下工夫,即能够根据课本中谈及的一些素材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多多搜寻和教学主题相关的内容和资料,对于涉及跨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在讲授前自己一定要吃透;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加强对课余时间的利用程度,也就是说在课余时间能够多多阅读、多多欣赏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并能够做出一定的鉴赏,总结一些特点和规律,以在课上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值得信赖的资源,进而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3.加强对学生文化涵养的培养力度

就目前情况来看,更多的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的工作时比较注重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但事实上,不是每一个上音乐课的学生未来都需要成为音乐家,对音乐能够有独特的见解和评价。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能够通过音乐来培养学生的情操,提高W生的修养,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音乐的价值和魅力,并能够为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帮助。所以说,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文化涵养的培养力度。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多多地为学生提供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学会听和赏。例如,在进行“冬天的节日”单元主题的训练时,教师可以将本土冬天的节日与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的相关背景资料呈献给学生,并能够让学生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在节日时所唱音乐的不同,从而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产生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以及其涵盖的文学、哲学、艺术等层面内容的不同。

总之,基于多元文化的视角开展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不仅是时展的需要,而且也是符合当代学生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的。作为一线的教育者,需要做的就是掌握其中的精髓,并不断地提高自己,善于总结经验,提出更多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为小学音乐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并促进其切实地实现更好的发展,取得更好的成绩。

篇2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音乐;音乐教育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人生重要的发育生长期,音乐教育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成长需求,具有健康,高雅,积极的特质,所以,小学音乐教育是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寄托,提高小学音乐教育,对整个小学教育来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

1.在音乐教育中,教师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和热情

在具体的音乐教育中,各种来自于社会、学校的不同因素和压力,都在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热情,有的甚至失去教学信心。所以,每周一到两节课的音乐课,音乐教师只是将音乐教学当成任务来完成,让不少音乐教师失去了对音乐教育的信心,从而加快了对音乐教学积极性和热情的流失。

2.在音乐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没有实效性

在新课程中,提倡让学生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获得快乐的感受与体验,强调模仿,倡导探究、合作、综合。对此可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对于音乐有自己的理解和见地,教师应给予鼓励和保护。通过模仿,可积累学生的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但针对新课程中所强调的种种,有不少音乐教师是不知道如何才能开展以上这些教学方式,许多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上,一节课就教学生唱一首歌,教师是一遍两遍三遍的重复教,学生则重复唱,这样下来,教师教的没有什么味道,学生的学习也没有滋味,而且一节课下来,学生还没有掌握所学习的歌曲。

3.在音乐课程的学习中,很多小学生感到困惑

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小学生不知如何进行。虽然在新课程中强调,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的参与,切身的体验,但仍然有不少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所以,大部分小学生只是尽量的去配合老师,而不是真正的用心去学习音乐。但也是有不少学生是喜欢上音乐课的,但是喜欢和明白如何去学习却是两个概念,因此,针对学生学习小学生对音乐课程表现出的困惑和无奈的现象,我们是可以理解和想象的。

二、基于新时期下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分析

1.侧重于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兴趣

了解小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喜好,侧重于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营造动态、多样性的课题氛围。在音乐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小学生多动手操作,教学生一些简单容易上手的小乐器。如竖笛、口琴等,还可以组织小团体的演唱或演奏,虽然熟练度不高,但可以让小学生对这些乐器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区别于传统的音乐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授,而是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音乐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遇到问题积极提问,这样才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他们活跃起来,培养学生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质和量。

2.鼓励小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多进行实践操作

在第一点中我们提到,要侧重于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就要求不能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教学,这只会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组织学生多进行动手操作。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简单的教科书讲解并不能带动小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真正的参与进去,所以,提供多媒体设备和小乐器的结合方式,可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在此过程中,音乐教师可单独为学生演示内容,适当时,邀请学生一起进行演奏。例如,在进行《雪绒花》的教授上,教师可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乐曲的短片,让学生对歌曲和内容都有一定的了解,再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乐器演奏活动。学生对这种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充满了好奇,在课堂上积极跟随老师的思路,加快了完成课堂任务的脚步。

3.对音乐课堂的内容进行丰富,使之具有多样性

通过第一点和第二点的铺垫,课堂氛围创建了,学生兴趣培养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要丰富课堂内容了,在音乐教学实施过程中,课堂内容的丰富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进行最基本的知识讲解和简单的乐器演示之外,还应更加丰富课堂的内容。在此方面,教师不应仅仅局限于演唱和乐器学习等方面,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性和趣味性的课堂小活动。下面我们举个小例子,有的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在进行了基础知识讲解和乐器演奏之外,还会组织学生对所学曲目的含义进行了解,根据乐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编排小型的音乐剧。并让小学生自己进行报名决定,进行音乐剧的表演和乐器的演奏。在此过程中,学生都在积极参与,也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的能力,充分的发挥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也很好的利用了他们贪玩的特点。在“玩”和“教”相结合的情况下,学生的表现更加的积极,对乐曲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4.对小学音乐教学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

篇3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程刚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的兴奋点通常还在上一节课中的内容,或者课间活动当中,怎样才能把学生们的注意力有效的引导至本节课的内容当中,是这节课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在对新课加以导入的时候,音乐教师应该将之前设计好的语言非常活泼、生动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继而实现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也可以结合小学生在心理方面的特征采用讲故事或者做游戏的方式将新课程的内容导入。例如在对《三个和尚》民乐合奏加以引入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讲述三个和尚的故事:在一个寺庙当中,原本有一个和尚,他能够自己去挑水吃,之后又来了一个和尚,他们两个一起挑水吃。而在一段时间以后,又有一个和尚来到的寺庙,他们三个相互依靠,没有人想去挑水,落到了没水吃的后果。其实这个故事有很多孩子都听过,不过还是能够起到勾起大家兴趣的效果,在讲故事的过程当中,学生们还会将他们所知道的积极的讲出来,继而自然而然的融入到教师所设置的情境当中。

2利用游戏的方式提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单调的课堂教学将会使他们感觉到乏味,所以教师可以把课堂迁移到操场上,或者其它室外的环境之中,让大家在游戏当中对音乐知识进行学习。比如,音乐教师引导学生们围成一个大圈,然后在播放音乐的同时进行手绢传递的游戏,当音乐停止的时候手绢在哪个学生的手里,就要将课堂上所学习到的歌曲表演一遍。这种游戏教学的方式不但能够激发出学生们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的热情,同时能够实现让学生对之前学过的音乐知识加以复习,在娱乐当中取得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3音乐教学的生活化

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在实施音乐教学互动的过程当中,将学生们日常的生活作为辅助,将它与教学活动相互融合,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让他们能够更加主动的对音乐知识加以学习。例如在对《温暖的家》这首歌曲加以教学的时候,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求学生们将自己小时候跟家人的照片拿到课堂上。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让大家把照片拿出,并跟他们说:自你们出生到现在,父母给了你们很多无私的爱,让你们能够在温暖幸福的环境当中长大。家是温暖的港湾,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温暖的家,那么今天大家就一起跟老师学习一首关于家的歌曲。利用这样的方式,有效的将学生以往的生活记忆勾起,让他们能够对这首歌曲形成一种亲切感,继而实现主动的对其加以学习。而在这首歌曲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对将的温暖以及亲情的可贵形成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4利用游戏对音乐情境加以渲染

小学阶段的学生基本上都喜欢玩游戏,而把游戏融入到音乐课堂中,就能够起到非常良好的调动作用,让大家更为积极地参与到音乐知识的学习当中。音乐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在心理以及生理方面的特征加以结合,把教学活动跟一些有趣的事情结合起来,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活泼生动,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带着兴趣去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例如在对《小小粉刷匠》一课的内容加以教学之前,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外墙比上贴上白色的纸,然后给每个学生分一个小刷子以及报纸等,在对歌曲传授结束后,带领学生们在这个歌曲的情境之下,进行一次粉刷游戏。

5采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代高新科技在不断的发展,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施已经在很多学校普及。音乐教师对于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为教学活动的设计供给出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可以将大量资源加以整合,对所需要传授的知识加以串联,继而利用音响以及视频等方式对学生们的视野加以拓展,继而提升学生们对于音乐所形成的感受力。比如在《我是草原小骑手》中的内容加以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用视频的方式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继而对美丽的草原以及勤劳的内蒙古人民加以展示。这种形式的应用让学生们对内蒙古人民的精神和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还能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学习几个蒙古族的舞蹈动作。实现了对学生?觉、听觉等感官积极的调动,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从而加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实现学生音乐表演能力的提升。

篇4

音乐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可以开阔人的心境,重塑人的意境,而小学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表演天赋,提升想象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在小学教育甚至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有着巨大意义。

(一)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表演天赋

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都非常丰富,对他们进行音乐教育,能够鼓励他们表达,把自己想象的、听到的、看到的内容,通过语言和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可对学生们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不仅能够训练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又可以激发小学生的表演天赋,培养他们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二)音乐教育能够开阔小学生的心境

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止要学习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更要对音乐作品进行赏析,小学生们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就会逐渐安静,用心去感受、去倾听音乐带给他们的美好和快乐,陶冶他们的情操,放松他们的心灵,开阔他们的心境。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小学生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世界,思考问题,让他们明白对世界的感知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让他们暂时收敛活泼的天性,转为静静地聆听和思考,这样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心境,培养他们的心智。

(三)音乐教育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鉴赏力

小学生们具有很多奇思妙想,在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为他们描述音乐意境,从而诱导小学生们开展自己的想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且,要让小学生们用肢体、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象,促进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使他们融入到音乐中去,真实地感受音乐艺术家所创造的音乐意境。在想象力的作用下,能够提升小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为日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起到导向作用。

二、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音乐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是由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由老师直接把知识向学生传达,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因此应在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互动式教学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注重音乐欣赏,培养小学生鉴赏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一)构造故事意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学习过程中对枯燥乏味的内容往往难以有兴趣,而更喜欢听故事,所以音乐教学可以通过故事来吸引小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穿插音乐知识,这样更容易让小学生接受。在正式的音乐教学之前,老师可以将所要教授的音乐用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利用音乐作为背景,为孩子们营造出一种意境,带领他们进入美妙而又神奇的音乐中去,让他们主动地、自发地去探寻艺术家在音乐中蕴藏的情感,也可以让小学生自己来根据音乐内容创造故事,锻炼想象力,深入的感受音乐的美感和魅力。

(二)表演与演唱相结合

小学生好“动”不好“静”,在音乐教学的工程中应该时刻注意这一点,动静相结合,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同时,除了教授演唱和音乐基本知识之外,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表演学习,让学生们被课程内容所吸引,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加强音乐欣赏

音乐具有无穷的魅力,一定要让小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因此应该加强学生对音乐欣赏方面的教育,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去听,不够立体,教学效果也不好。应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加入指挥法、拍手法、跺脚法等,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对音乐进行感受。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篇5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创新教育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完善传统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小学音乐教师如何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创新教育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在创新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重视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1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概述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创新教育是开展音乐教育的使命,也是人的动力教育,只有重视创新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主要是为了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深化教育改革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使之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将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音乐课程,并不断丰富自身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质量,深入分析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总结,完善创新教育的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探究学习能力,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情况下,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流于浅表层次;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等内容。

2.1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流于浅表层次:当前,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仍是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流于浅表层次,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没能及时的转变过来,导致其在日常教学中,忽视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深入探究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活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要求音乐教师采用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流于浅表层次,直接导致音乐教学效率较低。

2.2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也是音乐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直接导致音乐教研活动质量较差,加之忽视音乐教育活动的有效性,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此外,由于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音乐教学活动的功利性较强,教师很少真正的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3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及作用

3.1创设良好的环境是重要保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环境是重要保障,也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及作用内容之一。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都具有无限的创新潜能,音乐教师如何通过创新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气,将学生的学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音乐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创设良好的环境是重要保障,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之一。

3.2培养创新意识是教学基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是教学基础,是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认识到的教学理念之一。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应切实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合理的开展创新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此外,重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分析,及时的完善教学方案,也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主题,鼓励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3.3培养创新思维是教学核心:在实践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及作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开展小学音乐创新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应在明确培养创新思维是教学核心的基础上,结合音乐课程的教学主题,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案,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并进一步完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营造相对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之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创新教学活动中,并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音乐学习的效率。因此,在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创新思维是教学核心这一教学理念,对于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充分重视创新教育活动开展的意义,在实践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创新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在创新教育氛围中,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陶冶自身的情操,逐渐提高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在实践学习活动中,重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芳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4,(9):50.

[2]吴洁.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音乐时空,2015,(21):183.

[3]王蓉.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西部科技,2009,8(34):95-96.

篇6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 课程改革 分析 研究

音乐教师可以说是艺术美的诠释者,是教育美的指引者,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直接会影响到所教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各大高校正在逐渐的完善当中,艺术院校、师范类院校等其他综合类高校当中的音乐教师所承担的任务就显得非常重要。他们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音乐教育工作者。而从我国高校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教育思想上还很保守,缺乏一定的创新,没有跟上时展的需求,因此我们要通过多个方面促进音乐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特色

(一)思维方式的更新

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对教育的思想进行大胆的更新。最开始出现教育思想的时候也是为了适应社会才出现的,所以说任何一个模式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在音乐教育专业,我们要确定全新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来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而且为了能够真正用于实际,我们所创新出来的新思维要具备系统性、开放性等特点,这样新的思维方式才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大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当中,以此来促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在实践教育中的发展。

新思维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这是最基础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我们在改革的同时要考虑音乐教育培养的目的,要了解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要与其他的教学课程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着重体现出新思维的系统性、实践性结合的特点。此外新思维的改革思路还体现在教材的编制这一方面。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教材,我们不建议直接全部都换掉,要适当的保留一部分内容,在保留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的补充一些现今社会的新知识、新理念,只有这样我们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才能够及时的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及时掌握与当前社会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我们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在音乐教育的过程当中对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先进的知识和与音乐相关的信息,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加强学生自身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不仅仅是学生,我们的音乐教师也要不断的进步,把自己得到的感知、领悟告诉学生,这样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音乐教师。

(二)创新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

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总体设置而言,应该做到及时的更新。最初各大高校中的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分布并没有跟上当今时代的发展,而且有些高校还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别的专业课教师把本应该上的音乐课给改成了自己专业课的课程,以至于很多的学生一个学期甚至一年都没有上过音乐课,这样的话,学生怎么能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而且有的高校所可设的音乐课程,他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应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实现音乐教学的创新。

二、歌唱教学

因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主要教材就是歌曲,而歌唱教学又是目前大众化的综合素质型的音乐教学最佳的方式之一,所以现阶段各大高校都在运用歌唱教学法来为学生们传授音乐方面的知识。歌唱同时也是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试唱、重唱等不同形式的歌唱,其实学生歌唱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手段。因为歌唱可以提高学生的韵律感,学生自己就能够找到唱歌时的不足。以便更好的学习音乐知识。

三、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方法和路径

(一)学科渗透与交叉学科

在对音乐教育专业进行改革之前,我们要先了解音乐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关系,这样做可以帮组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做到知识活学活用,而对其他专业进行音乐渗透时,教师要实时的分享各地高校教学中已经取得良好教学成果的教学经验。比如,我们为了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学生在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以外,还应该付诸于实践,于此同时还要学习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课程组合方面

我们为了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实现学科课程的整体优化组合,因此必须对之前的一些传统课程体系进行相对的合并或者简化。我们可以把一些联系密切的学科合并在一起,创建一门新的学科,还可以把一些关联很少的学科进行简化处理。在此,我们推荐增加一门即兴弹唱课程,这门课程的增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这门课程的增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可以说它是音乐教育专业中非常重要而且实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不仅考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还考验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三)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我们提高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发现,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合现今的社会发展需求,而且音乐教育专业是我们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专业,我们必须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社会的需求。学生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就要注重自身的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在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大胆的研究与改革,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人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及时的了解音乐教育当中的缺点,及时进行修改完善,最终经过不断努力,使我国的音乐专业人才能够得到运用,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美]哈罗德・艾伯利斯.音乐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篇7

一、分析与回顾

1.五六十年代,音乐课受其他文化课的影响,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学习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学法,凯洛夫的教学模式引入音乐课,其模式为: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布置作业。

2.以后,音乐教育开始出现了生机,音乐教学改革逐趋活跃。如:为了改变大声喊叫的唱歌,开展了童声训练的研究;为改革枯燥的乐理知识教学,出现游戏教学;为改革单一的歌唱型教学,增加了器乐教学。但是从总体上看,其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重知识传授上,其教学模式还是属于“凯洛夫式”的。

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达尔克洛兹教学法的传入,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国外音乐教学法强调即兴创作,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音乐教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

但从现代教育论上分析,一个时期内课堂音乐教学的主要模式仍属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教育理论基本是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在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对作品(绝大部分是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教师说了算;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所以中小学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曾出现“中学不如小学”,“小学高年级不如中、低年级”,“学了九年音乐课,有些学生仍然是一片空白”的不正常现象。因此,从整体上研究教学模式,改革音乐教学已迫在眉睫。

二、思考与探究

1.明确目标、转变观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组织、设计相对稳定而又系统、简化的教学结构。我们必须认识,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专业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音乐专业人才,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要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育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中小学音乐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音乐教育为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加强对国外音乐教学思想与模式的研究

21世纪以来产生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流派,对世界音乐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影响。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独创的体态律动教学,具有划时代的作用,首次确立了身体运动反应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理论上开拓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研究视野,在实践上推动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进步。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创造的柯达伊教学体系,立足于弘扬本民族文化,采用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等手段,有效地造就出大批热爱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爱好者。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教育体系,一切从儿童出发,提倡学习“元素性”音乐,注重培养创造力,使儿童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的发展。美国的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计划,强调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以及螺旋型课程等,为音乐教育的研究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育,强调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应当相互联系,综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表演、听赏、创作等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获得音乐态度和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音乐教学策略

1.德育与美育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2.生动与主动

“生动”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形式的生动;二是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三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生动。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训练,也能变得生动而活泼。“生动”才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对音乐的喜爱,才能产生大面积质量与效益。生动活泼的更高层次是主动发展。没有主动性其生动性也是有限的,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活泼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主动性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没有主动性就不可能产生美好体验,音乐教学必须生动与主动。

3.传授与创造

音乐教学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从现代的观念来看,必须把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而创造力则体现更高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国外音乐教学体系都非常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即兴创作活动。而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这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创造性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创造性要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

篇8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育 创新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不仅给学生的学习观与学习方式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教育观念、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期盼。

 

一、创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其中更有“五音不全”者。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若过分强调训练这方面的技能,将会使他们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消耗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厌倦心理。这时为了让他们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创新发展,我决定用游戏的手段,为他们营造一种、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不仅掌握知识又发挥他们的创新主动性。如在学习节奏排列的课上,首先,我先出示五张节奏卡片,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随琴声学会节奏,接着我让学生五人围成一组进行讨论:节奏卡片如何讨论更通顺流畅?当话音刚落,全班同学便纷纷讨论起来,这回他们可忙了,有的用手拍节奏,有的安排顺序,有的眉开眼笑,有的双眉紧锁,有的拍手叫好,看着他们一个个认真的样子,我也不断地在一旁给予鼓励,最后还让全班同学评价他们的游戏,学习他们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他们的缺点,大家在游戏或观察的过程中都很投入,发言也很积极。学生在欢快的游戏活动中掌握了节奏的排列要领和方法,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实践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阅历,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灵活实际地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新的课程观认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则是以班级为单位,按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施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学生学习的探作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同学间缺乏交流,合作、动手机会少,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很少参与。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听众和机械的模仿者,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便会丧失自主的学习心理,对音乐失去兴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学生的个性,摆正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把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转变成音乐实践的主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三、以课堂为主渠道,从生活取材,展开创新思维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扎根于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服务,将会对创新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家里经常看到爸爸妈妈为他们做饭而忙碌于厨房的情景,我便将它运用到《买菜》一课的教学中,让孩子们也做一回“爸爸妈妈”,以组为单位结成各个“小家庭”,开展“烹饪大赛”,让学生以文具盒作为烹饪工具,橡皮当菜来烹制。在报菜名时,则要求学生用“×××”节奏说出,并将这些菜名取代歌中“×××”节奏处的歌词,以演唱的形式向别人介绍自己家庭的“成果”。在教学中,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鼓励下总结并创造,最后又回到生活。这些设计,将音乐教学生活化、平凡化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其实音乐就在我们身边。

四、创新意识应贯穿音乐教学始终 

 

我们过去教学注重知识传授,采用灌输式教学,不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禁锢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探索与创新。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要舍得花费时间开启学生勇于发现和探索的闸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允许标新立异。 

例如,在教授“爱唱什么歌”这个专题时,我让学生欣赏《青蛙合唱》这首曲子,首先向学生用多媒体展示夏天的池塘,然后对学生说:“夏天到了,池塘里的青蛙爸爸和青蛙宝宝们又开始了唱歌比赛。你听……”,我开始模仿青蛙爸爸和青蛙宝宝的歌声。并问学生:“你觉得哪个是青蛙爸爸在唱歌?哪个是小青蛙?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呢?”接着我给学生播放钢琴曲《青蛙合唱》这首曲子,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做游戏:听到小青蛙的声音迅速站起来,听到大青蛙的声音迅速坐下,反应迅速整齐的小组获胜,得到青蛙合唱团送出的智慧星。游戏做完后我组织学生学习歌曲第一段。我说:“小青蛙看到小朋友的表现如此的出色,它要为小朋友唱首歌奖励大家。可是……它把歌名给忘了,请聪明的小朋友听完后帮它起个歌名。”随后,我学着小青蛙的样子唱第一段歌词。之后我对学生说:“想不想学小青蛙唱歌?”学生们很积极,于是学生用听唱法学唱。学生学完之后我对学生说:“看着小青蛙唱得那么开心,其他小动物都坐不住了了,你还能替它们唱出自己的歌?”于是,学生们替小蜜蜂、老虎、小鸟等唱歌,氛围十分活跃。之后,我向学生揭示本次课题为“爱唱什么歌”。 

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并让学生模仿,给学生开阔了想象的空间,体现了自主、开放、创新这一教学新理念。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能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充分利用音乐教学这一主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篇9

音乐教学素质教育美育教育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培养新一代有文化的劳动者,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实现音乐教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而不是培养高分数低智能的公民。

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好的学生。素质教育是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而应试教育则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呆板地听知识。素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而应试教育认为学好语文,数学等升学考试科目,认为音、体、美这好学不好无所谓。

二、转变教育观念,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观念一般指人们对审美观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21纪在国际单键中的地位。教师的素质是制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而小这音乐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音乐教师也应该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首先,对新的音乐教学大纲应认真领会。对新的教材应刻苦钻研,新的教材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音乐跟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注重音乐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联系在。作为一个音乐教师,当我们把所学的音乐知识综合起来教学时,对音乐教学目的,很多老师就感到困难了,因为很多人难以说清楚音乐教育目的及音乐教育对于培养人的重要作用,对于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决不能说全部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几首歌,懂一点乐理知识,掌握一些音乐技巧,如果这样认为,那就太苍白了,教师只有正确执行大纲,才能从简单学会几首歌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全面面对全体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的培训落到实处,才能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全面提高。

三、音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

小学音乐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小学音乐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学校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音乐教育的对象,在学校中,任何一个学生,不管他是否五音不全,他都有音乐教育的权利。任何学校,不管音乐设备怎么差缺,也应该按时开足音乐课,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素质,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四、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高尚的人格,而学习方法的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音乐教学的方法是完成音乐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音乐教学过程的进行,音乐教学原则的贯彻,音乐教学目标的落实,归根结底取决于音乐教学方法来实现,否则就不可能在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好地落实素质教育,优良的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对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相反教学方法不得当,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听课时曾经发现,有些音乐教师歌唱的动听,琴弹得入味,个人素质很好,但不研究其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有些音乐教师歌唱,弹琴技巧并不突出,但注意研究教法,能吸引学生,师生配合默契,教学活动充满乐趣,教学质量很高,20世纪以来,世界许多先进国家普遍开始重视国民音乐教育,尤其是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这是因为人们认识到,一个国家或民族没有音乐文化广泛发展,民族的文化素质就不能提高,小学音乐教育更是启蒙之关键,另一个是音乐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小学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包括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歌曲和乐曲,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音乐作品能在学生面前展现出美好的图景,从一个方面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给学生提供美丑、善恶的标准,使学生收到教育,增添生活情趣,研究表明儿童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从幼儿期就开始发展,小学阶段是最适时的进行良好音乐教育的时期,它对儿童陶冶心理,培养高尚情操,树立远大理想,形成良好正确的审美观等各个方面具有极大地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加强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扩大知识领域,培养音乐的兴趣、特长、学校应加强领导,关心活动的开展。活动要面向大多数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要坚持自愿参加与普及提高相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合唱队是最常见的课外音乐活动组织形式,学校中应该普遍建立各种合唱队,如各年级的合唱队和全校性合唱队,因为合唱队组建条件不是要求很高,经费设入也不是很大。在排练时,应注意唱歌的基本训练,努力提高队员的表现能力。教师排练时每一首作品都应达到一定标准,注意不能草率,不要频繁调换歌曲。合唱队组建时,人员不宜过多,宜在训练过程中步扩大。还可以组建器乐队,器乐队可以是民乐队,节奏乐队,鼓号队,管乐队,还可以组建舞蹈队,注意课内外的有机配合,培养积极分子和骨干队伍,使活动经常、持久。

六、音乐教学是创造性的教育

篇10

论文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起始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关键的作用。作为小音乐的教育者,我们应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努力探索,寻求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依此发掘学生的潜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不仅给学生的学习观与学习方式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教育观念、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期盼。

一、创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其中更有“五音不全”者。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若过分强调训练这方面的技能,将会使他们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消耗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厌倦心理。这时为了让他们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创新发展,我决定用游戏的手段,为他们营造一种、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不仅掌握知识又发挥他们的创新主动性。如在学习节奏排列的课上,首先,我先出示五张节奏卡片,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随琴声学会节奏,接着我让学生五人围成一组进行讨论:节奏卡片如何讨论更通顺流畅?当话音刚落,全班同学便纷纷讨论起来,这回他们可忙了,有的用手拍节奏,有的安排顺序,有的眉开眼笑,有的双眉紧锁,有的拍手叫好,看着他们一个个认真的样子,我也不断地在一旁给予鼓励,最后还让全班同学评价他们的游戏,学习他们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他们的缺点,大家在游戏或观察的过程中都很投入,发言也很积极。学生在欢快的游戏活动中掌握了节奏的排列要领和方法,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实践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阅历,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灵活实际地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新的课程观认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则是以班级为单位,按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施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学生学习的探作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同学间缺乏交流,合作、动手机会少,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很少参与。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听众和机械的模仿者,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便会丧失自主的学习心理,对音乐失去兴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学生的个性,摆正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把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转变成音乐实践的主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三、以课堂为主渠道,从生活取材,展开创新思维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扎根于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服务,将会对创新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家里经常看到爸爸妈妈为他们做饭而忙碌于厨房的情景,我便将它运用到《买菜》一课的教学中,让孩子们也做一回“爸爸妈妈”,以组为单位结成各个“小家庭”,开展“烹饪大赛”,让学生以文具盒作为烹饪工具,橡皮当菜来烹制。在报菜名时,则要求学生用“×××”节奏说出,并将这些菜名取代歌中“×××”节奏处的歌词,以演唱的形式向别人介绍自己家庭的“成果”。在教学中,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鼓励下总结并创造,最后又回到生活。这些设计,将音乐教学生活化、平凡化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其实音乐就在我们身边。

四、创新意识应贯穿音乐教学始终

我们过去教学注重知识传授,采用灌输式教学,不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禁锢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探索与创新。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要舍得花费时间开启学生勇于发现和探索的闸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允许标新立异。

例如,在教授“爱唱什么歌”这个专题时,我让学生欣赏《青蛙合唱》这首曲子,首先向学生用多媒体展示夏天的池塘,然后对学生说:“夏天到了,池塘里的青蛙爸爸和青蛙宝宝们又开始了唱歌比赛。你听……”,我开始模仿青蛙爸爸和青蛙宝宝的歌声。并问学生:“你觉得哪个是青蛙爸爸在唱歌?哪个是小青蛙?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呢?”接着我给学生播放钢琴曲《青蛙合唱》这首曲子,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做游戏:听到小青蛙的声音迅速站起来,听到大青蛙的声音迅速坐下,反应迅速整齐的小组获胜,得到青蛙合唱团送出的智慧星。游戏做完后我组织学生学习歌曲第一段。我说:“小青蛙看到小朋友的表现如此的出色,它要为小朋友唱首歌奖励大家。可是……它把歌名给忘了,请聪明的小朋友听完后帮它起个歌名。”随后,我学着小青蛙的样子唱第一段歌词。之后我对学生说:“想不想学小青蛙唱歌?”学生们很积极,于是学生用听唱法学唱。学生学完之后我对学生说:“看着小青蛙唱得那么开心,其他小动物都坐不住了了,你还能替它们唱出自己的歌?”于是,学生们替小蜜蜂、老虎、小鸟等唱歌,氛围十分活跃。之后,我向学生揭示本次课题为“爱唱什么歌”。

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并让学生模仿,给学生开阔了想象的空间,体现了自主、开放、创新这一教学新理念。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能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充分利用音乐教学这一主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