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相对论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典音乐相对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典音乐相对论

篇1

然而,从根本上讲,为了达到时代的琴乐期求,对于上述模式的措置和调控确是关键。首先,这个时代的琴乐期求究竟应该如何来界定呢?我们知道,古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个门类,属于文人音乐范畴。从它的历史、文化、审美观念及音量、乐器性能、演奏方法等方面来看,它的功能和价值是通过所谓“理一人之性情以理千万人之性情”的自我修养途径来达到的,这是一种典型的东方古老农业社会所产生的个体化习得性音乐种类。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提倡继承和弘扬这门音乐文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了解传统中国音乐乃至文化和历史,从而有助于使整个中国音乐体系能更加完整和立体地呈现于世界音乐之林。

那么,在上述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要达到这样两个目的,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究竟应该做哪些工作呢?下面希望和大家共同来探讨和研究。首先来看琴社、琴馆和职业古琴教研演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历史音乐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似乎琴社和琴馆比后者更传统一些,更普及一些,因为琴社、琴馆古已有之,而现代职业古琴教演机构则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事情,特别是五十年代以来的事情。后者的建立是有其缘由和道理的,无需解释,这个缘由和道理就是为了使琴乐适应时代的需要。事实证明,它在有选择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重现代音乐院校的教学环境和科研优势以发挥在学术成果方面对于业界的引领作用方面有着显著的成绩和贡献。

随着上世纪末以来对文化价值相对论的强调,琴乐的自文化发展思潮来得较为时行,而职业的古琴音乐教研演则出现了迷惘。这里不妨对文化价值相对论以及自文化发展论等思潮结合古琴音乐文化的特殊性进行某些考量。

文化价值相对论通常认为:一种文化在多元的世界文化中,它的价值是具有其相对性的, 它存在于与它互为关联的一个体系之中,在这个体系之中,它的功能、作用、审美和价值是其它体系中的文化不可替代的,因此不能仅以所谓技术优劣来决定其存在的价值。然而,逻辑地讲,一种文化所属体系的变化肯定会对此种文化价值的消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说技术造成时代的变化,时代的变化引起各种社会体系的变化,那么,技术也确实对文化的价值消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西方,工业革命为音乐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交响音乐文化价值和钢琴音乐文化价值的急剧提升的同时,似乎也造成了其它非欧音乐文化的阶段性贬值误区,比如“中国音乐落后论”等观点的流行。信息时代的到来所引起的对于社会体系乃至于音乐文化的变化则更为巨大,其中,由于电视、电脑和网络的缘故,人们个体化和群体化的两极汇聚可以说是一个尤为明显的特征。一方面,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而获得信息,而另一方面,当然也因为交通的发达和设施的完善为人类活动的大规模群体化提供了方便和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种社会文化体系包括音乐当然也会在其影响之下产生变化。

人类活动的大规模群体化在乐种上主要表现为通俗音乐的急剧流行和音乐种类的通俗化。这是显而易见的。而更与琴乐有关并值得说明的是,人们在音乐信息获得更加快捷和个体化的前提下,信息化的音乐成品与传统的个体化习得性音乐种类在非职业人们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这一方面。这里往往出现一个误区,这就是一般认为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会有某种求静的需求,这时传统的个体化乐种就会在其选择之中。但这时往往忽视了这些音乐品种是需要通过习得才能获得功效的,而这个过程有时又是相当艰苦的。因此,信息化的音乐成品很可能成为大家业余音乐生活在群体活动外的首选。在社会分工邃密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参与习得性音乐活动的几率都会受到时空及其它因素的限制,更何况此类活动并非都属于传统音乐范畴。所以,古琴音乐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价值状况是值得深思的。当然,它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则又另当别论,传承千年的古琴音乐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让它在现代社会中自生自灭,要很好地加以保护。至此,是否可以这样说,琴馆和琴社的功能也许就在于:在个体或小众习得性音乐活动的有限时空中去完成琴乐的传承,体现琴乐的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说实在的,这与琴人传统的理想主义琴乐价值观存在着相当的差别和差距。历来,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之下,人们总是把琴奉为“众乐之统”,但在现实中它却贬值了,如之奈何?

一个甲子的古琴乐改实践和经验是这样的: 在乐器本身的物理音响方面,就音量上来说,效果并不明显;就演奏方法而言,仍囿于以演奏滑音和有限调式音阶为特性,在演奏现代通行音乐要素诸如音阶、和声之类的技巧方面虽多有尝试和提高,但仍只能作为一种处于小部分兼容的特性乐器来认定。上述乐器性能的情况也限定了以古琴为主奏乐器的琴曲创新技术范围,也就是说,作曲者在创作时必须花费很多的精力来考虑古琴的演奏技法及其可能性问题。这是古琴音乐创作数量少的主要原因。因此,出现了琴乐之融入现代社会和音乐界,从理论到实践,大体只在自体系中打转的现象。突破口在哪里?笔者以为对诠释学的思索可以获得启示:

对音乐符号的阐释比比皆是,不论是历时还是共时,单声还是复声。不过,不同文化对音乐的阐释方式不同,比较突出的大体有原创性二度演奏阐释、即兴性阐释和打谱性阐释(恕笔者无法找到更合适的命名)几种。古琴音乐就具有典型的打谱性阐释特征。打谱是一个由于中国古代琴谱以不标示明确节奏的减笔汉字组合所造成琴人在弹奏时的再度音乐阐释行为及述作过程的专用术语。述作是由孔子“述而不作”的儒家观念为其出处的一个术语,意为述即作的一种,“述”的性质虽非原创,但其包涵着个体的创造性阐释及其积累,它是原创的历时性本质体现,古人所说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正其所谓。述作过程中由本文所衍生的各种文本体现了某一原创作品在流传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是自然、正常并独特的音乐生命现象,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古琴音乐中的流派风格及琴谱版本大都由此而生,而这种情况在其它文化和乐种中则较为少见。

古琴音乐的丰富和珍贵在于千百年来他所积累的大量的琴谱曲库(据统计约为一百五十多种琴谱,六百多首不同名琴曲和三千首包括同名不同版本的琴曲总和)为今人提供了进行打谱性述作的丰富源泉。在现代,古琴音乐的打谱性阐释应该是有阶段性的,可以说,传统方式的“对谱打按”是一个阶段,可以从二十世纪上半叶算起,迄今已有近一百年了。特别是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中国音协的倡导下,琴人通过打谱再现了汉魏名曲“广陵散”、我国最早文字谱六朝丘明所传“碣石调· 幽兰”以及可以上溯唐代的史诗类名曲“大·小胡笳”、“离骚”等琴曲的演奏音响和现代记谱文本。同时,相当一大批失去演奏传承的古曲也不断地通过打谱得以重生。这为我们今天把传统古琴音乐的阐释导入更加深入、多元并与现代音乐技术与审美相结合的层面创造了条件。

在带有发掘整理性质的打谱工作继续深化的同时,中国传统古琴音乐符号的当代重建正在悄然开始,这是述作性阐释时代特征的体现,是信息时代的产物。虽然阐释对象仍是源于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庞大曲库,但这个曲库已经不是纯粹的减字曲库,它包含了相当一部分以现代定量(主要体现在音高节奏方面)记谱方式与传统减字相结合记录的经典琴曲及其演奏录音录像。这个混合型的曲库亟待进行一种综合性的多元开发工程,而在这个工程中,对谱打按式的打谱工作虽仍需一脉相沿,但以新的音乐技术为辅助工具或音响载体的阐释理念和成果将会对其实施分流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态势。这种态势的前瞻大体是: 1、使传统琴乐的个体化习得性音乐性质向普及和群体化接近或产生某种转化;2、使中国音乐整体架构中的古典和历史层面由于加入了现代音乐技术的阐释因素而更加厚重和具有时代特征; 3、在音乐语境上将会出现东西方的某种融合,便于与国际通用音乐形式接轨和传播;4、对古谱的对谱打按发掘整理工作反过来起到支撑并提升从业者之信心;5、使中国古典音乐表演更加多样化以至于形成某种程度的体系化及产业化。

从阐释方法方面来讲,第一阶段,大体应该遵循曲调和曲体上的完形释编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在进行音乐释编之时尽最大可能维系原本在音乐上的可识别性,而不提倡采用抽取原本中的某些音调作为素材并把其纳入到西方已经典型化了的曲式中去。因为这种主题改编的模式不属于阐释论意义上的古琴曲第一阶段释编范畴,它容易失去作为一首乐曲在音调结构上的整体性和可识别性。在上述完形释编的基本原则下,根据目下的实践,古琴曲的释编样式大体可以分为曲、琴分离样式和曲、琴结合样式。由于古琴音量小,又是通过拨弹发音的非音阶式滑音乐器,在现代释编中,释编者很可能偏重于乐曲的一面从而放弃了作为乐器的古琴。也就是讲,对音乐的载体实行了某种转换,古琴换成了乐队、钢琴或其它的品种。这种分离有利于现代音乐技术在释编中的发挥,减少了由于古琴乐器性能所造成的技术困扰,是使琴乐普世化的一种办法。曲、琴结合样式要达到一定的期望值当然也要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诸如解决古琴与其它乐器在音量上的匹配等,这是古琴比其它传统民族乐器在进行现代创编时更加困难的地方。重要的是,曲、琴结合样式必须固定前期的演奏或打谱的记谱版本,在释编后要求演奏者照谱弹奏,这样任意性很强的琴乐演奏传统会受到制约和规范,并且会像西方记谱音乐那样要求演奏的准确性乃至演奏者的专业训练水准。通过曲、琴结合,释编者还可以为传统琴曲的经典版本制成伴奏带,使琴乐“古调独弹”的独乐乐加强了某种在多声伴奏中的写入性参与功能。相信这可以使琴乐的雅集功能从音乐本体上得以丰富。

看来这个“古谱新释”的主要责任势必落在职业古琴教研演机构及其个人身上。而且,只有在把这项工作做好了,这个层面所担当的引领功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支撑起琴社和琴馆以及整个体系结构。

总之,为了使古琴音乐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并能以独特的方式融入于地球村的音乐文化之中,我们应当以多元加重点的方式在现有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完善并处理好基础和普及、统摄和引领、本位与非本位等种种关系,根据不同层面当代社会及琴人所需的知识结构调整好与之相对应的教研演机构以及所属内容,这可能就会更接近“自然而然”或“忧之无忧”的境界了吧。

篇2

关键词:境外生;音乐素质教育;教学原则

华侨大学是一所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为办学方针的综合性大学,其生源情况较为复杂、特殊,具有“一校两生”(即境内、外学生)的特点。目前各类在校生2.8万人,其中,境外学生3600余人,分别来自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日本、朝鲜、美国、阿根廷和港澳台等3O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中绝大部分是华人、华侨以及华裔。这些境外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教育基础、思想观念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文化认识上的不同,也形成了音乐审美心理的差异。

尽管学校学生的成分比较复杂,可是仍然可以在诸多不同因素之中找到他们一致的地方。那就是:他们都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民族的一致性是他们建立共同文化理念的根本基础。无论境外学生,还是内地学生;无论是课程教育,还是课外活动,以及大学精神的铸就,都认同大家可以接受的共同文化——中华文化。

因此,对华侨大学的境外学生实施音乐素质教育,首先应确立以中华传统优秀音乐文化为主的教育方向、突出“多元音乐文化交融”的特色等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境外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

笔者多年来在这样一所特殊的高校从事音乐教育,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通过相关的一凋查、比较,认为对境外学生进行音乐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围绕以下教学原则,并注重这几项原则的渐进性。

一、在比较中学习的教学原则

古往今来,许多中外教育名家都非常重视在教与学当中“比较”的作用。其实,“比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普遍存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在广为实践中得出“有比较才有鉴别”的经验之说。各种音乐文化都有其特色的一面,也有它们问通的层面,只有在比较中学习,在学习中比较,才能探寻出各类音乐的异同。比较的目的不是划分谁优谁劣,而是通过比较,找出各自的特点、规律,才能更深刻地看到它们的本质。

关于引导境外学生学会在学习音乐、感受音乐文化中培养比较的思维,笔者认为可从两大层面作为切入角度:一个是存在于音乐表面的,可直接观察到、直接感受到的因素;另一个是指隐藏于音乐表象背后的,不可直接观察到的,属于较深层的因素。

那么,音乐表象的可比较因素通常指音乐的构成材料、表现形态、组织形式等等,属于音乐本体研究的范围。具体可分为:关于“音”(如音结构、音关系、音体系、音过程等);音乐表现形式和音乐组织方式;音乐的结构和音乐的技术等。音乐深层因素通常指音乐文化生成的背景因素,例如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民族历史、社会环境、风俗习惯、等等,这些因素表面上游离于音乐之外,可却能透过这些现象看到音乐文化的本质所在。乔建中先生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到:“研究某一文化现象时,必‘内’‘外’兼顾,即不仅注意该现象的内在结构,而且还要细心考察它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作文化学的研究,更应关照它的一系列外部因素。例如自然条件(地貌、气候、植被、海拔、方位)、人文社会环境(城乡、民族、语言、等)、经济状况(生产方式、生话习惯、交通等),因为这些基本条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具体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只有经过先外后内、由外而内的途径,我们才能透视文化现象的本质所在。”当然,教育者应根据不同国家、地区境外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他们学习、理解的知识范围,因材施教,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二、在宽容中学习的教学原则

在华侨大学“一校两生”制的特殊性中,境外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他们面对的是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差异性,那么,引导境外学生在宽容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宽容,将是教育者们应重视的原则之一。

在境外学生接受音乐知识教育当中,必须经历一个从看现象到识本质的理解过程。在此过程中,教育者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进而上升到对文化的认知态度,即指一个人对待文化(本民族文化或本民族文化以外的文化)的态度,通常会表现为“以我文化为‘是’,以他文化为‘非’”;或表现为“我文化‘是’,他文化似‘是’,不必往来”;亦或表现为“我文化有‘是’,他文化有‘是’,多元共生,,和而不同”。而第三种的表现正是教育者该推崇的文化心态,这种心态,首先体现在“宽容”。“宽容”一词既是心理学术语,又是宗教术语。该词源于西方,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宽容是在16世纪教派分裂和异端迫害的时代,从拉丁语和法语中借用而生的词汇,是指:当一个人面对自己不喜欢、反对、受威胁的某事或对某事持否定态度时而产生有意识的、有目的性的一种自抑行为,其目的是促进人们交际达到一种和谐状况。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宽容更多地体现为“君子和而不同”、“草异色而同芳”等的自然和谐。所以,在宽容中学习,应该是:宽容文化的差异,承认文化的平等,不同文化在碰撞中没有胜利者和失败者,一种文化不可能凌驾于另一种文化之上,任何个人以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来判断另一种文化的优与劣都是错误的、幼稚的,尊重世界上各种民族的文化才是科学的态度。总言之,是培养境外学生在各方面进行交往的一种态度、方式和品德。

三、在学习中选择的教学原则

引导境外学生在学习中选择其实是在宽容中学习的进一步上升,换言之,是学习中宽容心态的积极面。现存文化价值观不计其数,人们有选择与拒绝的自由,而教育者应要求学生要学会评判、学会选择。当学生学习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欧洲古典音乐乃至世界各方音乐等,从中体验到中国民乐古朴典雅的旋律美韵,欧洲音乐富于动力性的复音美乐,拉丁美洲独特的音乐节奏,东南亚音乐的质朴、稳健,蒙古人的“呼麦”乃高原奇迹??,如此等等的各民族音乐魅力,都有其特定的音乐风格,都是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其文化价值。面对多种音乐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态度,让学生能够在多种的途径中做分析,在多样的观念中做决策,在多元的文化中做选择。选择我国的主流文化观念,即认识“母语文化”的主导作用。它是中华民族自身的文明,是华人华族世代传承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此中包含许多优秀的思想品质和文化内涵,是中国社会前进发展的根本。警醒学生切勿在文化相对论、价值相对论、道德相对论而前是非不明,真假不分,人云亦云,莫衷一是,坚定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新成就。”在学习中善于思考、善于选择,培养同各民族相处和欣赏各民族文化的能力。能够分析文化进步的因素及文化间的异同,能够区分事实和偏见。形成观察、分析、评价、对待自身文化及其他文化的科学方法,增进跨文化间的合作关系,形成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良好生存能力、合作能力、协作能力以及缓解和消除不同文化背景可能带来冲突的能力。这其实是一种思维训练过程,以思维能力作为工具,去吸取新知识,去处理各种文化冲突,进而获得积极的、健康的、建设性的学习成果。

四、在学习中创新的教学原则

当境外学生对自己所属音乐文化有了认识与了解,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尊重,同时也承认各个国家民族在语言、信仰、宗教、生活方式、传统文化存在的合理性,正确认识不同民族、社会群体问的文化差异、文化特征与文化演变历史,认识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差别,理解和尊重所有民族及他们的文化、文明、价值观,能够对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后,那么,接下来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所谓“创新能力”指的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相对常规思维能力而言,即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人们通常把创造性思维和发明、发现、革新、设计、写生、绘画、雕塑、谱曲等创造活动联系起来,所创造成果的新颖性、首创性、独创性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创新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当中最难能可贵且层次最高的一种能力。

篇3

音乐艺术思维则被认为是形象思维,流动变幻的云或轻快飘逸的曲线等极富想象力。随着社会科学发展,科学与音乐艺术之间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二者极具互补性,并呈现出重新汇合之趋势,其发展前景之研究将极大地促进科学与音乐的繁荣进步,促进社会和谐与繁荣。

一、科学技术促进音乐发展

科学技术是音乐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离开了科学技术,音乐家无法创造出今天如此多样化、丰富的音响世界,音乐也不会得到今天的普及和深入人心。

伴随着磨制工具、冶金技术、印刷术等发明创造的出现,石磬、编钟、乐谱才得以广泛流传。现代技术革命又从根本上改进了人类音乐生活:首先,电子音乐彻底颠覆了传统音乐思维和音乐理念,它横跨“模拟技术”和“数字技术”两个技术时代,从具体音乐(MusiqueConcrete)、磁带音乐(TapeMusic)到计算机音乐(ComputerMusic),不同的发展阶段给音乐创作和欣赏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其次,乐器的发展始终推动音乐自身发展,纷纷涌现的特色电乐器如电吉他、电贝司、电子打击乐、电子小提琴等等深受广大乐迷青睐。再次,这种改进还突出体现在层出不穷的音乐欣赏形式当中,如磁带到CD唱片,再到mp3下载等。同时,也不断改进了舞台表演的创新与发展,舞台设计新颖化,灯光色彩神奇话,音响效果逼真化……处处洋溢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精神享受!

科学技术发展还带来音乐教学革命。千百年来“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其所持的“纸上谈兵”教学法已呈弱化趋势。先进的教学硬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音乐软件在电脑上进行讲解、建立数码钢琴教室等可称之为“富裕教育”的盛行;远程教育更使教育资源的享用社会化,使其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广泛运用促使音乐艺术达到实质性的进步。

二、音乐促进科学研究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音乐发展,音乐也极大地促进科学研究。音乐在科学研究中占着特殊的地位。

第一,音乐对科学的影响直接体现在对科学家科研活动的深远影响。

科学家们不仅具有敏锐的科学思维,同时拥有精深的音乐修养。西欧科学家始终深信古典音乐与现代科学有共通之处:大数学家拉格朗日求积分极值的变分法念头是在都灵圣保教堂聆听圣乐时而萌发;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成功完成原子跃迁基频与次频的实验则源于音乐理论中泛音振动频率是基音振动整倍数的启发;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创造出“八音律”是受音阶的启示;物理学巨擘“相对论”开创者爱因斯坦不仅酷爱音乐且造诣很深,心爱的小提琴陪伴着他的整个科学生涯,他说:“在科学思维中,永远存在着音乐的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我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一个严密、完美的创造思维过程是人脑左右两个半球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音乐与科学的结合正是身、脑同步运行的最佳境界。一串串闪烁跳跃的音符激发了科学家们的想象力,唤起了他们无穷无尽的联想,打开了通向科学道路的大门。

第二,音乐对科研的作用体现在音乐治疗以及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方面,音乐治疗方兴未艾。它掀开医疗史的新篇章,摆脱只靠药片和手术治疗疑难杂症的方案,病人在无痛中轻松愉快地接受治疗即可获得康复。目前应用有效的音乐治疗法主要有GIM和MEDR疗法。GIM也称音乐引导想象疗法,首先利用半小时对病情进行谈话讨论,后进行催眠并播放音乐,治疗师引导病人自由联想。MEDR也称音乐同步脱敏与再加工技术,治疗师通过了解病人生活经历及具体创伤事件后进行治疗。国外,音乐治疗广泛应用于精神科疾病、老年病人、智障和自闭症儿童等领域的治疗。国内,音乐治疗也不断得到重视,97年创立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培养音乐治疗高素质人才。音乐治疗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在人文关怀的背景下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专家预测音乐治疗师将成为庞大的职业群体。

另一方面,音乐在农业生产上起着特殊作用。世界各国日益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农业正由化学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无害、高效的科学技术在21世纪的农业中将得到更加广泛应用。植物声控技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草木知音”的科学原理精确测定出植物自发声和接受声频率,大大提升了作物产量和品质。“音乐农学”、“音乐畜牧学”、“音乐园艺学”等新兴学科的涌现将为造福人类做出贡献。

第三,音乐在科学基础教育方面扮演着日益突出的角色。

音乐促进人的左、右脑均衡发展,培养人类的美育。随着教育制度现代化、科学化,音乐教育必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认知神经学教授劳伦斯•帕森斯博士发表了《音乐与人脑的发展》专题演讲,以严谨的科学实验结果向人们展示出音乐对各国政府制定音乐教育政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朱迪思•杰利森博士以《音乐与特殊儿童教育》为题,用大量感人至深的实例证明音乐对特殊儿童完善人格与改善心理健康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音乐教育致力于内在的人化,塑造主体自身,塑造全面和谐的人。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是人的教育。”音乐活动就是主体通过音乐美的感知、想象、理解实现自我优化与完善的过程。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张前指出:“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受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各种社会活动,提高对美的形态的审美能力,造就全社会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宏大队伍。”教育是合格人才的教育,即实现两个层次:做人与成才。

传统教学观过分强调认知,忽视情感、态度在学习中的功能,把丰富、生动的教学活动局限于狭窄单调的认知主义框架中。知识为中心、知识标准化、知识统一化支配着课程构建、设计与实施,使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割裂,变成孤立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感到枯燥、单调、恐惧、苦恼,丧失学习兴趣。音乐却使许多看起来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在轻松快乐中印刻于人的大脑,为教育实践提供良好途径,这显然是更有效率的教育方法。

三、音乐与科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篇4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改 主要问题 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20-01

从2011年开始,以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为理念,以课程类型、学科体系、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为对象的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广。随着近几年新课改的实施,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使得新课改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1.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将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从我国新课改的倡导到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才短短的几年时间,在教学实践中就暴露出了许多不足之处。因此,为了使新课改能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效果,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新课改亟待成长和完善。

第一,课堂容量与课时有限的矛盾。现行教材把教本变成了干枯的读本,要求学生自读,并能从中认识和思考问题,使教师的教学可深入、可拓展。基于这一理念,课程伸缩性增加了,造成教学容量自然增加与每个学习单元有限课时的矛盾。

第二,高中历史教材的模块式编写方式,造成历史学科知识碎片化。高中学生在15-16岁的年龄段还不能够很理智地控制自己的学习情绪,专题性的结构必然造成专业化知识的深入,形成浅了不理解,深了“啃”不动的僵局。事实上学生也没有时间和能力深入钻研,这样必然给教学带来很大压力,给学生带来很大困惑。这个问题是由课标所决定的,教师不可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第三,教材知识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加大,在一些专业性知识方面表述更加深入。例如:物理学领域中的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光电量子论等。社会科学领域所涉及的哲学上的形而上学,剩余价值学说,智者学派,国家政体等。宗教思想上的先定论,因信称义等。音乐美术方面的古典音乐、印象派绘画等。这些都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深入,但这些专业性的知识是否在同时期其他学科中同步进行,则是一个现实问题。如果不能够同步而行,学生不具备这份“资源”,历史教师又不具备这份“资本”,造成历史教学很难解析这类专业性很强的知识。因而,教学深度的把握和正确传输历史知识对教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第四,如何落实开放学习和合作学习,对于高中新课程的教学是有实际困难的。开放式学习,需要校外、课下学习的空间、条件和一定的时间,但学生课业负担不能保障时间。实践中根本不可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设想的新课程培养目标,使新课程的理念成为空中楼阁。

第五,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但现行教材基本上是一种政治教科书,从政治的层面贯彻国家意志,历史学科本应具备的人文因素十分贫乏。历史教育本来应当是公民养成性教育,培养有真正公民意识和人文意识的人,但现实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一种实用主义主导的功利性教育。

2.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2.1备课――周到细致,找准重点、难点

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写好教案,坚持做到课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活动,虚心与同行交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2.2上课――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2.3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月考是对全体学生进行的测试,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力求做到既提高优秀率又要降低低分率。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地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2.4对每一次月考进行认真剖析,并做好备案工作

在每一次月考的评卷过程中,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我都做了认真的记录,并根据评卷记录认真做剖析。本人认为对月考进行剖析不仅可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从学生错得比较多的题上发现自己授课中哪些知识点挖掘得不够。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学科知识为教学服务,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还参加学校校本课程的编写,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

3.结语

目前,我国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开展,因此,针对教学现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琼,高中历史新教法探究《文理导航》2013年第7期.

篇5

2015年12月,中国最著名“说书人”罗胖“悄无声息地”推出了一个付费订阅的内容平台“得到”,不到一年时间,平台上推出的几个产品就弄出了不小的动静,而且还赚到了钱,这意味着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我们来了解下知识变现的基础逻辑。

知识付费时代为什么会到来?

近一两年,教育、出版和传媒,做内容的三大产业正在发生融合。这里有个人类知识传承变革的大背景。

1.学习革命

200年前洪堡做现代大学教育的时候,把人类知识传承的三大前提梳理清楚了。

第一个前提,知识存量很重要。人类在持续进步,形成了巨大的知识存量。存量知识比增量知识要重要,因为要打好基础。因此到现在我们中学的物理课也只能教牛顿力学,虽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已经出来100多年了。

第二个前提,因为知识存量比较大,所以每个人都要花一段固定的时间去学习,在洪堡之后,这成为一个基本人权。随着知识存量越来越大,今天一个学生如果把博士读完就30多岁了,他贡献给社会的工作时间,还不如受教育的时间长。

第三个前提,因为知识存量太大,任何人不要妄想成为通才,必须分科学习,所以中学开始文理分科,大学有专业分科,到工作单位继续分科,每个人都攀爬自己的那座知识高峰。

但是这三大前提现在看来都出问题了。

第一,存量是重要,但是增量知识有时候比存量知识还重要,新兴事物在越来越快地涌现,你现在要是不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很可能职业前途都有问题。

第二,人们再也不可能说,我一生花一段时间学习,然后在工作中就反复用这批知识,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必然。

第三,分科也变得没有意义,像电子商务这样的专业,你在学校里啥也学不到,只有到现实的岗位实践。

因此,视野的扩张、认知的升级,见多识广、触类旁通,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有个美国人提出一个另类二八法则,说现在有些人只用20%的精力去学一个行业80%的知识,他们不需要精通,没这个必要。比如说一个做投资的人,干吗要精通这个行业?但是他也不能外行,于是他就发展出这样一种学习策略:更广的视野,更碎片化的学习,更多地带有目的性,更终身的学习,即“终身碎片跨界学习”。

原先教育、出版和传媒实际上是分开的,适应人的三种学习需求――传媒给你碎片的,出版给你终身的,而教育是提供存量知识的学习。但是现在因为学习革命的发生,这三大板块的底层打通了,壁垒在消失。

2.产业融合

从传媒这个行当来看,知识收费是特别奇怪的一件事情,因为传媒从来都是近乎免费的(纸媒成本价甚至亏本销售,网媒完全免费),它要的就是影响力。

但这也出问题了,问题出在什么都可以扩张,唯独国民总时间这个资源是绝对刚性的。现在所有行业,如电影、游戏、旅游、健康、度假、茶馆咖啡厅等,实际上都在瓜分这个固定时间存量。

这给做内容的人带来一个诅咒,这个诅咒就是不管你做得多好,你在这个总量当中是必然走下坡路的,因为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就像做微信公众号,当出现1500万个微信公众号的时候,不论大号小号,每个公众号拿到的注意力必然是下滑的。

所以罗辑思维团队经过这两年的思考,判断内容创业必须换跑道了。

3.万事俱备

从当代人的生活形态中,已经看到了知识收费的可行。

根据艾瑞的《2015年中国在线视频用户付费市场研究报告》,2015年中国在线视频市场规模超400亿元,付费用户数量实现爆发性增长,达到2884万人。

另一个例子是几年前很多消费者买了iPhone的第一件事就是“越狱”下载盗版软件,现在很多人不会为省几块钱去“越狱”了,大家慢慢养成了为好东西付费的习惯。

支付手段的日益便捷化是订阅数爆发式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互联网免费思维盛行的时代,大量的内容涌过来,内容供给过多反而构成压力。今天大家不愿意为内容更多付钱,而愿意为内容更少付钱;或者说大家不愿为信息付钱,而愿意为有效知识付钱一这是个信息过载而有效知识匮乏的时代,减轻信息负载的生意肯定有得做。

知识付费的实践心得

想清楚知识付费的逻辑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要打造什么样的知识产品。所以如果仅仅是把原来的出版、传媒和教育从线下搬到线上,肯定不成功。这没有解决核心问题,就是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碎片,而且越来越以一个外行的姿态去学。

罗振宇的灵感来自前两年特别热的一个概念O2O。在O2O的浪潮中,最后成功的其实就是打车和送餐两件事。罗振宇认为,这验证了一个观点:互联网为每一个个体服务。

如果你今天身处北京的CBD,你的周边有几百个厨子、几百辆出租车时刻准备着为你提供服务。今天任何一个北上广深的草根,享受的服务品质和频度其实远远超过一个古代的帝王。

在服务方面,既然皇上可以有御马监(滴滴、优步),有御膳房(饿了么、百度外卖),那他一定也需要提供高效知识服务的翰林院。

“得到”推出的第一个产品是“李翔商业内参”,类似于专门替部长做信息简报和信件分类工作的秘书。一个人在他的素养提高、认知升级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的知识服务,是不是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手段?罗振宇认为只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就可以提供这类服务。

第一个特征,必须是高手。

过去做教育没办法,如果在乡村你只能接受民办代课教师的教育,只有北京人才有机会享受北京四中、北大附中的课程。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逻辑不成立。

比如杨振宁被清华大学请回来,不是请他主持什么高精尖项目,就是教本科生基础物理课,然后安排人把他的基础课整理出版,将来一定能成为经典的物理学教材。

第二个特征,服务姿态低。

谁也别说自己牛,你是翰林,人家是皇上。虽然专业你最牛,但你是服务者。

过去大家都是站在知识这一头去定义产品,而不是站在用户这一头去定义产品。从用户角度定义产品,会呈现完全不一样的现象。

比如说,传播古典音乐,传统想法是指法要对,刚开始先别想弹什么曲子,先把基础给我弹一万遍,对于一个只为爱好而来的人,他也是这一套,因为他觉得知识本身是正确的。但是放到老年人市场,她就想学一下《红莓花儿开》,只要能弹出这个调,老太太听着喜欢就好了,这就是用户定义的市场,传统人士是看不上这个市场的。

第三个特征,价格便宜。

“得到”平台的产品现在统一定价199元/年,用户每天用5毛多钱就可以雇佣一个顶级知识分子,在某个领域为自己提供服务。

根据罗辑思维的经验,再往下发展,产品还要完成人格维度的升级。名师一定有他的个性和趣味,真正感召人的是人本身,而不是信息本身。

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做交易决策有个基础逻辑,就是人是入口,而不是流量作为入口。就像我们买车,买电脑,总会咨询身边懂车、懂电脑的人的意见,这些人的信用比多少广告都管用。

人格化之后再往上迭代,会衍生出很多商业模式,比如:和菜头开始在他的“得到”号里卖松茸;王煜全在他的社群中招募前哨团,帮助他提供层次更丰富的产业前沿观察;以后刘雪枫可能会卖音响,卖音乐会门票……

篇6

我今年五月毕业于美国的圣约翰学院。圣约翰学院在美国以极端的通识教育著称,四年都不分专业,所有课程基本上是必修,均是原典阅读和由教授带领的十几人的小班讨论。课程的核心是贯穿四年的经典阅读讨论会,按照规定好的、大致基于年代顺序的书单进行:大一有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等古希腊的作品,大二有古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圣经、塔西陀、奥古斯丁、阿奎那、马基雅维利等,大三包括近代的笛卡尔、弥尔顿、卢梭、休谟、康德,一直到大四的黑格尔、尼采、托克维尔、托尔斯泰、海德格尔等人的著作。

与核心经典讨论班同时进行的还有语言、数学和科学三门讨论课。语言课在四年内学习古希腊文和法语,每门语言在进行半年的语法和单词学习以后,细读和翻译相关的经典作品,大一大二的希腊文课,翻译柏拉图的《美诺》和一部古希腊戏剧;高年级的法语课翻译拉辛的戏剧《费德尔》、波德莱尔的诗歌和福楼拜的小说《简单的心》;同时还会穿插细读一些经典的英文作品,比如乔叟、莎士比亚、福克纳、乔伊斯等人的作品。

数学课和科学课也遵循原典小班讨论的原则。数学课四年必修。主要作品有以几何方法为主写成的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阿波罗尼斯的《圆锥曲线论》;近代的代数创立时期的韦达、笛卡尔等人的作品;牛顿、莱布尼茨、欧拉、戴德金等关于微积分和实数理论的著作;一直到罗巴切夫斯基的非欧几何原著,和康托、庞加莱、罗素、哥德尔等人关于严格公理化和数理逻辑的著作。在阅读讨论的同时,每位同学都必须轮流到黑板前做相关的演算和证明。

数学课上的很多阅读是些大部头的作品,而在科学课上,阅读材料中论文和短文章的比例要高一些。生物课主要是观察生物学,比如哈维、歌德、林奈,其次是进化论、遗传学,诸如达尔文、摩尔根、沃森和克里克的著作或论文,同时伴有不同时期探讨生命本质的文章。化学课仅有半年,阅读围绕着分子和原子发现时期各种观点的论文。物理课是科学课中最系统的,总时长约两年,从经典物理时期的伽利略、惠更斯、笛卡尔、牛顿、莱布尼茨、安培、法拉第、麦克斯韦,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创立阶段的爱因斯坦、普朗克、玻尔、薛定谔、海森堡等人的文章或论文。和数学课一样,每位同学都必须轮流在全班面前进行讲解、演算或证明。

除此之外,圣约翰的必修还有一年多的古典音乐:有合唱和乐理学习,还有对经典音乐作品,比如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莫扎特的魔笛、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的分析、赏析和讨论。

我们唯一的选修课是高年级才有的八周的精读课,课程的开设五花八门,有核心讨论课书目中书籍的更深入阅读,也有天文学经典、凯恩斯、维特根斯坦、纳博科夫、印度史诗等等。

二、为什么要读经典原著

圣约翰学院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经典原著和小班讨论的极端强调。事实上,它们几乎构成了我四年绝大部分的课内生活。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使用教科书、二手资料和习题。我无意论证这种极端的教育是否可以是理想中的完美教育的一种。我其实认为,任何极端的东西都肯定有它不足、矫枉过正甚至糟糕的地方。

关于阅读经典原著,我想也许每个人都会问,为什么要读经典原著。当时我去圣约翰,只是觉得阅读这些原著是件很牛、很酷、很值得炫耀的事情,四年读下来,如果又懂古希腊文又懂量子力学,天下能有几个人能有这等本事。大一的古希腊年还算好,到了大二,阅读圣经和宗教,我的心情有时候都如中世纪般黑暗了。我找到我的老师,开始认真地问为什么要读经典?我当时依然想不通的问题是:一,为什么圣约翰要抑制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创造欲,强迫学生必修经典,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自由选择自己的阅读和专攻;二,为什么要抛开现代科学和文明的积累,忽略宇宙大爆炸、神经科学、博弈论和行为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而研读看似原始,甚至错误的古代的地心说、灵魂学说或是伦理学。除了陶冶情操和考古考据以外,这样的阅读为什么必要?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的老师回答说,创造力可以是好事,但也可以是坏事。他认为,很多所谓有创造力的人,自己的身心并不健全,却想着影响和改善这个世界。这样的人在现实中其实已经给世人带来了诸多灾难。面对那些经典著作,那些“有创造力”的人,往往以高高在上的眼光,在完全没有花功夫读书的情况下,就开始用自己的独特观点、学说,或者借后来人的观点学说,去“修正”、“质疑”、“改进”、“批判”,而不知这种个人的小聪明往往是多么廉价。在圣约翰的四年中,我和周围的人经历了很多次这样的阅读经验。从一开始面对古代经典时现代人审判官般的自傲,到细细品读和讨论中慢慢体会到其微言大义,以及个人的局限,以至最终有时候发展成为了对某些作品近乎宗教般的敬畏,或把它们当成生命中的一个最可靠的慰藉了。通过对原典的阅读,我学到的也许是在保持个性和创造力的同时,知道谦逊,认识到自我性情和智性中的局限、褊狭甚至愚蠢。也许只有那些经典作品的高度,才能让我慢慢觉察到,我以前的很多小聪明和创造力,是真正只能用一个“小”字来形容的。按圣约翰一位同学的话讲就是:“在读那些书之前,我一直在沉睡。”

关于我当时的第二个疑问,即为什么要抛开现代科学与文明那么久的积累,去读那些古代的作品,我的老师当时并没有明确回答。但是在之后我逐渐察觉,圣约翰的这种教育方式并不是简单地认为“积累”越多便越好。它的目的不在于积累知识,不在于追求通常所谓的知识上的“进步”、专业上的进取,或是追赶某学科最新的突破和进展。这些当然不一定不好,但是圣约翰学院似乎认为这些都是研究生院,或是其他职业学校的专业化教育的任务,在这之前,需要做比专业化教育更“根本”的事情,即培养一个人思考的能力,磨砺人的品质和心性。从这种意义上讲,在圣约翰读那些经典并不一定是为了饱览诗书,或是成为哲学家或古典专家什么的,而是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经典,照这么说,也许可以说是最“人道”的书籍。

四年下来,也许我,或是我的一些同学最终会成为某门学科杰出的专家,但是我们并没有像当时我预期的一样,成什么样样精通的通才。从学问的角度讲,四年内学如此多的内容只能是走马观花,一辈子的阅读与学习才刚刚起步。这样的原典阅读,首先培养的也许并不仅仅在于学问,而是做学问或是不做学问之前都要培养的一些东西,一些“人之为人”所普遍拥有的品性。

三、“会读,会听,才会说”

圣约翰学院的第二个突出特点就是小班讨论。我对小班讨论的认识经历了和对原典阅读的认识相类似的过程,而且我对讨论的态度一度比对那些古代经典还要傲慢。一开始,我觉得书在手上,每个字都看得懂,看着看着,如果自己悟性不错,就应该能读懂了,有时候自己以为自己读懂了,还暗中嘲笑那些大字儿看得懂,而居然读不出意思的同学。于是,我一度都骄傲地觉得,讨论就是仅仅展示我的阅读成果,给别人答疑解惑而已。帮别人解惑成功,或是把别人的理解论证为“错误”,自己的虚荣心就得到了满足,为了这种虚荣心,有时哪怕读不懂,也会用些牵强附会的方式跟别人假装自己懂了。

不过后来我发现,与别人讨论不仅仅可以是展示成果、答疑解惑,或是辩论观点、战胜或败给对方。有时候我发现原本自己读得一马平川、毫无波澜的文章,在与老师和同龄人的讨论中,居然处处是问题和亮点。有时,即便是我开始认为愚蠢或无知的问题,后来我发现,即便这些问题真是愚蠢,也极有可能给我另一个思考维度的启发。

我进圣约翰的第一堂讨论班,老师便说,要让文本讲话,不要让你们的声音盖过了文本的声音,要倾听文本的声音,还有其他讨论者的声音;会读,会听,才会说。当时觉得这并不会是什么难事。后来才慢慢体味到,讨论桌上除了文本,除了观点的归纳论证,还有多得多的东西:虚荣心、表现欲、竞争欲、害羞,等等。低年级的讨论课,很多时候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人话太多,有的人总是沉默不语,有的人讲话跑题不着边际,甚至有的时候,会争吵到把一些同学气哭气跑。但是经过长期的磨合,讨论的质量逐渐提高,每一位成员逐渐能以“我们”而不是“我”的角度发言。当倾听文本、倾听他人和静心思索成为一种习惯时,讨论才能成为真正的关于文本的“对话”,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发表观点、炫耀知识和才智、或是辩论和争论。也只是在这种时候,那些古老文本的微弱的声音才能浮现,才能被我们捕捉,经典对人的塑造才会更好体现出来。

四、通向自由的道路

由此看来,阅读原著和小班讨论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才情有限的绝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来说,没有讨论的阅读,很可能无法突破自己理解上的褊狭和局限;而没有阅读的讨论则只能限于个人的认识水平上,没有高度也没有根基。

这样的教育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是有悖常理的:原典阅读加讨论往往是效率低下的。比起一般课堂上、教科书上的清楚简明的大纲或知识体系,原典的文字往往是模糊、让人困惑的,讨论课的进程很多时候是繁琐、冗长的。圣约翰的理念是,不直接让学生不加思考地接受,不机械地训练思维的能力和技巧,而是让同学们亲自参与现在几乎所有人已经习以为常的,或者是和我们现在完全不同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感受它们在诞生时期的混沌和挣扎。圣约翰认为,本科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是智能和智力,也不是由着性子的那种自由和个性,而是用阅读原典和小班讨论的方式,历练人的智性和性情。而这才是通向个体和群体的真正自由的道路。我的那位老师甚至用有些武断的口气说,理想中的通识教育,其实正是真正关于自由的教育。

圣约翰学院的毕业生,有的去名校深造,有的去科学实验室和公司实习,有的去马来西亚教英文,有的去格鲁吉亚战乱区普及通识教育,有人去餐馆打工、开出租车,或是跑到云南大理学烤面包和少数民族烹饪。我想,四年极端的通识教育,先不论其利与弊,给我的最重要的并不是满脑子的古今学问,我也并不认为对自我的完善已经结束,相反,这只是个开始。

如果非要概括,圣约翰的读书经历让我体验到,对我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做学问和热爱阅读,也不仅仅是个性和创造力,至少同样重要的,还有智性、心灵和道德上的勇气,和古希腊人所言的那种明智和审慎。我将用一生的时间去培养这些习惯和品质。我也该意识到,自己能接受这样的教育是多么的幸运——这种幸运给我带来了一个重要的义务,那就是为周围的人、为那些没那么有运气的人、为这个社会,尽力做有益和有帮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