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范文

时间:2023-10-25 17:2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专业分包,解决,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country from the early 1980 s began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since, after nearly 30 years of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ubcontractor of domestic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and project implementation ways. In this paper is simple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talk about some of the problems of the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t is worth thinking counterparts.

Keywords: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he professional, sol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目前我们所谈到的建设工程施工分包包括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两种不同性质的分包内容。在国内,建设工程施工总承包或者施工总承包管理的任务往往是由那些技术密集型和综合管理型的大型企业承担(或者获得),项目中的许多专业工程施工往往由那些中小型的专业化公司或者劳务公司承担。

由于本人在施工单位从事专业分包的管理工作,故本文将仅针对施工单位中专业工程分包管理进行讨论。

2、建筑施工企业的专业化趋势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的意识到,建立健全建筑业专业工程分包体系,将是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施工企业应解放思想,重视在企业内部规范和完善专业工程分包体系。

当前除少部分专业程度较高的分部、分项工程由专业分包企业完成外,大部分具体的施工任务还是由施工企业组织劳务队和自有机械设备、自供材料来完成。劳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低,素质参差不齐;施工单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来管理劳务队,管理精力被牵制,管理水平无法提高。

为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核心竞争力,施工企业一定要学会甩掉低端生产资源,专注于项目管理。虽然某些低端生产资源产出的利润较高或者比较容易获得,但其对企业的发展和做大做强没能起到推动作用,相反可能占用了企业优势资源,严重者或将影响企业领导者关于企业自身发展的相关决策。

3、互利共赢促进行业发展

重视企业专业工程分包发展,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利润率。大型施工企业一旦抛弃低端资源,必然更多地依赖于专业分包单位来完成任务,分包管理能力也会在学习的得到增强;而专业的分包队伍则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技术水平,使用新型机械设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和利润率,最终达到了施工企业和专业分包单位互利共赢的效果。

从宏观角度来讲,工程分包这种专业的项目管理,最终使整个项目变得更有效率。小型的专业的施工队伍和劳务队不断地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加强自身竞争力,可以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业务机会,这样其企业人力、设备资源能得到更多的利用,生产效率提高,利润增加,从而增加其抗风险的能力。对社会来说,专业化分工,使资源的利用更有效率,多余的消耗减少,基础的施工能力提高,减少了直接的生产物质消耗,这些变成利润储存起来。社会生产发展总是向资源的更高效利用发展的。

4、施工企业分包管理的重点内容

施工企业对分包单位管理的内容包括了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管理、人员管理、合同管理等。其中对施工企业来讲,对分包单位的质量、安全、成本、进度四方面的管理需要进行重点控制。

4.1、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在分包工程施工前,应该向分包人明确施工质量要求,要求施工分包人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质量保证和安全管理措施,经审查批准后在进行分包工程的施工。

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施工分包人的质量保证与安全管理体系的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根据总包单位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

4.2、成本控制方面:首先无论采用何种计价方式,都可以用过竞争方式降低分包工程的合同价格,从而降低承包工程的施工总成本。

其次,在对分包工程款的支付审核方面,通过严格审核实际完成工程量,建立工程款支付与工程质量和工程实际进度挂钩的联动审核方式,防止超付和早付。

4.3、进度控制方面:应该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提出分包工程的进度要求,向施工分包单位明确分包工程的进度目标。应该要求施工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工程的进度目标要求建立详细的分包工程施工进度计划,通过审核,判断其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并在工程进展过程中严格控制其执行。

5、现阶段施工企业分包管理常见具体问题及解决办法

1、分包商施工质量不佳。分包商材料方面质量问题,以次充好,鱼目混珠;施工质量不符技术规程、规范、设计文件要求。对策:在合同中详细指明材料品牌、材质、性能参数等,现场严把材料关,总包方必须深入了解相关材料知识和市场信息,提高业务能力,堵住分包商的空子;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动态检查,研究质量缺陷,分析原因,指定改进计划,实施和督促分包商改进。

2、分包商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不高。对策:合同报价阶段注意考察分包商施工技术能力、人员素质;施工前,采用样板工程引路的办法,实际考察,防止低劣素质队伍进入;总包方督促分包采取措施加大培训投入,必要时直接介入专项管理。以总包方的技术能力支持分包商。

3、分包商工期拖延。对策:总包加强现场进度检查监控,制定激励、奖罚措施,与有关各方及时沟通。

4、分包商只顾自身施工管理,并且总是内敛的,忽略项目整体系统性。对策:在合同中要求分包商承担协调配合义务,现场管理采用奖罚等激励措施,强化分包商主动配合总包管理的行为,弱化分包商内敛行为,教育分包商树立项目整体的系统观念。

5、总包商逃避自身义务。对策:分包商要与总包方建立利益共同体的观念,切实履行合同,承担各自义务;同时建立同期记录,完善书面凭证。

6、对未来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展望

1、专业化程度更高,总包向管理方向分化,分包商则向专业施工分化。总包对分包的依赖度进一步增加,更多的具体施工任务要寻找分包商来完成;分包商将专注于其专业核心竞争力,分包商的一些不重要的辅工作将会外包,由更专业的分包商来完成。

2、组织更灵活,组织界限将模糊,总包项目团队也将出现分化,总分包将更多地以针对任务的临时性团队组合(任务小组)来完成工作。项目组织将会更趋灵活地组建,分包商会更多地参与总包的项目团队工作,合同的联系使各方更趋于平等合作的关系。项目会有更多的补充协议。

3、管理将更规范化,合同管理的地位将更重要,项目正式信息沟通会更规范,工作程序会更加规范和严格。

4、分包商授权度更高,分包商权力会增大,总包商将更趋向于向业主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分包商将趋于更多的自我管理,善于自我管理的分包商更受欢迎。

7、结束语

篇2

工程质量安全控制如下:

建筑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进行现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相关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因而对实验楼进行改造设计成为本次联合毕业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①门厅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一楼大厅进行了休息空间的布置,适当摆放一些绿化等植物景观,增加整体的丰富程度,既避免空间的利用不足,也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空间,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氛围。②对各专业进行调研,将整栋建筑按照各个专业所需进行实验室分层,将没有利用的实验室排布给缺少实验室的专业,作出合理调整。同时增加一些师生的休息空间,例如图书室和咖啡厅等,并在每一个楼层的电梯和楼梯口处布置楼层房间指示牌。③三楼的休息平台增加木质铺地和休息座椅,将天井绿化改造为集雨水收集,气候调节,经空气和水净化,将再生水运送去花坛,循环利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研讨和聚集的场所,使得景观与整栋实验楼相结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顶层有良好的阳光雨水等自然环境,加设屋顶的建筑格栅板不全是装饰,有些板是收集并贮存屋顶雨水的储罐,空调冷凝水以及用于灌溉的中水系统,有些板是太阳能板,储存电力为整栋教学楼提供电力减小资源开支,节能环保。④在南部的每一层走廊两边教室都添加窗户,利于更好地采光通风。将乡土藤类爬上走廊栏杆,这些植被高950mm,不仅可以净化室内空气,还模糊了建筑和景观的界限,成为室内的一道风景线。⑤对过小的教室进行扩大,较大的实验室进行分隔,楼层较高的实验室部分加楼板,不仅增加利用面积,同时有效防止教室产生回声。

二、对实验室的改造设计

重点对实验楼二楼的实验室进行了改造,将原本的物理实验室分别改造为水处理实验室和环境实验室,还将一处风机房改造为配套浴室。改造设计根据使用专业的要求,对水处理实验室的实验台和讲台重新排布,将原本没有水池的教师讲台进行了水池的放置,仪器按其所需的操作空间进行布置。当然由于是改造,一些水管和线路已经预设好,所以只能将实验台的地面抬高,抬高部分进行水管预置。由于环境实验室比较特殊,需要一个单独的原子吸实验室专门进行爆破,实验较危险,所以单独采用厚200mm厚墙体将其隔开,降低最小伤害,门采用防爆门。浴室改造中将淋浴部分进行抬高,避免水渗漏和掩盖排水管。同时对建筑系实验室进行了整体设计,因为建筑学专业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改造中决定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进行分割,设置公共的交流空间。当然建筑设计是一门艺术,改造中增加平面和形态实验室,造型及材料实验室,部分实验室内放置学生美术作品和建筑模型作品,既起到美化作用,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建筑物理实验室创造适合使用者要求的声学、光学、热工学的环境,需要使用现代机电设备来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所以一些测力测热测风测声光的仪器也将被重新安排放置。

三、各专业间的协作配合

1.联合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所有的建筑工程不管是工业建筑亦或是民用建筑,在其设计及施工的全过程都必不可少地涉及到土建、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间的配合。随着科技含量在现代建筑中的比重愈来愈高,使得工程类相关专业所囊括的内容也相应剧增,如消防、空调、通风、电话、电视、监控、对讲、宽频网等。每个专业都要满足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特定的空间位置和相关的技术要求,因而专业间的协调与配合在整个工程的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互相协调出了问题,比如没能充分全面考虑技术做法,特别是部分交叉部位的细节处,就极易出现误工、返工等情况,不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更会直接损害工程的品质与质量,甚至导致建设投资的浪费,严重的还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相关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好一个完整的实验楼工程,建筑工程相关专业之间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尝试在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使用联合毕业设计这一新模式,目的就在于通过本次教学改革尝试,能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科学的建筑工程专设计实践与指导。2.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协调。建筑与结构专业的协调往往表现在建筑造型、空间与结构的关系。土建专业与给排水专业经常出现给排水管冲撞梁、板的情况,施工后卫生洁具的安放位置与给排水管线预留孔洞位置不对应等。土建专业与暖通专业在进行配合时常常出现通风管道与楼层梁和地梁相冲撞,以及在施工中没有预留出墙预留孔给空调管线,使用后砸墙破坏了墙体的结构等情况也经常出现。土建专业与电气专业经常出现电气进户管冲撞楼层梁和地梁,还有把电气开关设计在自来水管的管后等情况,更有甚者在施工中堵塞电气线管。各个辅助专业间的协调往往存在各种消防和通风管线穿梁时,结构及使用功能的要求是否受楼面净空影响,同时还会有大型设备的安装通道,附件预埋深度,以及控制系统和弱电系统间的互相协调等问题。

四、结束语

篇4

第一,高职院校缺乏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作为辅助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课都未单独设置课程以及考核标准,这也使高职生的思想上普遍存在重视理论和轻视实践的心理。

第二,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相对欠缺。

当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教师,大多都是理论课程的教师,具备一定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理论知识,缺乏相应的专业实践工作经历,实践教学水平偏低,经验也相对欠缺,实践教学当中涉及到本专业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像建筑工程测量、基础工程施工以及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等内容,由于教师实践水平问题,学生无法真正地掌握知识要点,理解知识内涵。因此,高职院校缺乏真正具备双师资格,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还具备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师资队伍。

2、探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整体优化策略

2.1加强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不仅有教师资格证书,还具备相关专业的执业资格证,既具备理论基础教学水平,还具备企业实践操作经验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这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高职院校在聘用教师时,必须从上述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全面考虑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严格把关。对于现任教师,必须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教师进修和培训,可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的相关岗位任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提升技能的操作能力以及工作经验,使教师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技能水平与职业能力,同时还可以将企业一线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聘请到校内任兼职教师,建设固定的兼职师资队伍,通过定期讲座与校外实训指导的方式,充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

2.2实践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面对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教学当中多采取图片教学、多媒体仿真技术教学、实训室教学、现场操作教学、教做一体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能够与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积累大量的施工经验。

2.3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作为高职院校,必须明确自身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目标,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资金投入。

第一,高职院校必须积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这是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基础。

校内实训基地必须兼具实用、便捷、综合、先进等性能,尽量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际相适应。例如:可建设工程测量、建筑设计CAD、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建筑材料等实训室,与教学内容形成完善的配套,使校内实训教学与行业更加贴近。

第二,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校外实训平台。

校外实训,是高职院校学生与相关专业的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关键环节,可以有效的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职业技能,是高职生整体综合素质提升的实践训练平台。高职院校加强与校企的合作,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可以弥补校内实训与真实操作空间的不足之处,将校内实训的模拟仿真操作转变为校外的真实场景。学生在校外实训企业实践时,可采取工学交替以及顶岗实习的方式,在企业熟悉建筑行业的先进设备以及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企业的兼职技能指导教师,可以在工作现场指导,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氛围当中提升实践操作技能并对工程工艺不断创新,并掌握专业必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等,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3、结语

篇5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体系构建

近年来,建筑工程数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人们对建筑施工的关注度也比往年增长许多,因此现在对于建筑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此,高职院校成立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体系也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该课程是高职院校中比较核心的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使其能够迅速的对建筑工程熟络起来,为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过就当前课程体系而言,教育观念仍然有些老旧,对比当今时代的发展显得尤其落后,其实施环节也不成熟。对此,本文将进行以下分析。

1高职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发展现状

建筑工程的数量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中越来越受人关心,因此工程资料管理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目前各大建筑行业对其资料管理人员的需求也突飞猛进。但就目前关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现状观察,其教育手段相应落后,许多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也越来越少。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一代不如一代,对于实践操作的能力差,只会基本的工程相关理论,皆处于纸上谈兵的情况,因此难以胜任相关的工作[1]。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还是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体系的问题,该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内容不健全、实践操作过少等。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体系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体,相对单一的传授知识,其教学理念也相当落后,教学体系不完善,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该专业学生的理论性强,只适用于考试,而不适合实践操作和独立完成相关资料收集与编写的工作。今后高职院校应跟上时展的步伐和公司岗位的需求来培养学生,综合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这些都需要高职院校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体系的重视,首先提高相关专业的意识,正确把握课程实施的重点,按照具体要求来进行施工教学,其中不单是教师的教导还需要互相的配合以及学生的实践。

2高职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体系要点

2.1强调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

在高职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的实施中,部分检验验收的划分、验收程序、资料验收总汇等要先做具体的介绍,详细的说明施工工艺,具体强调施工组织和进度,为每个不同阶段的验收为主要目标,从而进行下一步的组织材料管理工作。课堂上的工程资料管理可以多讲述一些典型工程案例,如工程吊顶、多层框架、泥砖结构以及具体施工设计等为工程单位,准确的计算好工程的施工顺序,根据验收时间点来反推应当准备的材料。首先要使学生的状态从主动转换成被动状态,同时应该坚持与现场的施工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多去现场观察走动,并且坚持写工程日记[2]。

2.2对验收程序和资料的明确

除去现场施工验收外,收集各个阶段的建筑工程资料也是学习中的重点。每个步骤都有一定的特点,必须根据该工艺的特殊之处,制定其相关的材料。关于工程验收,除了一些基础的报验单‘实验报告、合格证和验收质量检测等,还有工程记录、水槽检测、闭路研究、电路相关质量检测等等。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当中,每一步的工序都需要仔细记录和明确。跟着步骤随着资料管理的章程形式,井然有序的进行分类和记录。

2.3质量证明材料的及时收集

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资料具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筑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另一类是施工过程的详细记录。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钢筋、泥沙、水泥、砖头等一些主材的质量都是经过多重检验取得合格证的,但是许多材料如今需要好几回的转售,使得合格证和检测报告不能准时同步的交到手中。对于施工的送检日期、材料批次等等都需要做好记录,内容的整理更新要与之同步。

3高职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体系构建措施

3.1合理把握课程实施重点

首先,学生要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艺与现场工程的组织能力。教师在课堂教育学生有关工程验收的相关材料时,重要首先放在其内容的基础章节,具体的讲述如何有效的在现场进行施工以及施工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明确实施工程的重点。高职中具体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施工课程需要把握施工的进度开始,并积极鼓励学生管理资料。例如,教学中可以从具体案例中的混泥土结构开始,以整个建筑工程为基准,进行每个阶段的划分,以此帮助学生准备资料[3]。其次,明确各个部分的附属资料。教学中应当注重工程的工艺,从步骤入手,指导学生要随着工地的进步开始,记录相关的报验单、相关检测以及验收材料,以上所有材料还需要按照顺序收集整理,确保准确性。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及时收集相关材料并且完成相应的检验记录。

3.2加强课程教学实践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作为一项高职教育课程,在进行课程的教导时,教师可以采取根据工程实例来模拟教学,模拟教学在建筑工程中是一项最重要的步骤。学生首先要对建筑工程资料的明确,同时再对工程资料的收集,其中必须确保正确无误。除了学生自身的实践以外,学校的硬件设计也必须能跟上学生的模拟演练,比如具体的工程案例、相关材料等,每一环的应用和管理都需要高职院校以及相关教育机构对其的重视。由于资料管理课程的实践相当复杂,因此每个学生的分工要进行核对,并按照每一环来安排不同的任务。学生们在组织合作多次以后,对今后的综合能力会有相应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中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操作性、技术性以及实践性都极强的课程。因此需要学生在多个层面的记录管理,并且对于施工相关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该校在进行该校课程编写和教学时,应当不断调整最恰当的教学模式,以争取该课程取得更好的发展,对今后的建筑工程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四川水泥,2016,(10):114.

[2]杨晶.《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培训,2016,(22):175-176.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种类和技术操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由于近年来建筑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许多教育单位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从而使建筑行业呈现出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

建筑工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依靠专业的建筑工程技术和不断发展进步的专业技术手段,才能为这一行业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1 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

1.1 覆盖面广泛

建筑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土建、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电梯和消防四个方面。每个部分又都包含若干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知识。对这一系列技术的掌握,在初学阶段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学校开设的相关主干课程包括建筑识图与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建筑设备、土木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造价、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广联达、建筑CAD 资料员专业管理实务等等。专业的技术人员除了需要熟练掌握这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对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一些边缘学科有所了解,例如建筑材料学、经济管理学等等,通过对建筑施工过程的总体设计所需的所有技术有所掌握,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的进行规划设计。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实际运作中还需要使用一定的管理学知识,以便对于所做的设计、施工过程的具体情况有所掌握,根据实际来作出相应调整和规划,使建筑施工过程能够更加合理和完善。

1.2 专业性较强

建筑工程技术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手段,所有的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多年的培养,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当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在实践练习时能够对所需的具体技术做出专业、准确的判断。建筑工程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这些都不是外行人员可以轻易操作的。建筑工程技术由于涵盖领域非常广泛,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才能由基础到高端逐步掌握各种工程技术,从而实现自身工作能力的完善和提高。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技术所需要的从业人员都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基础知识,以达到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等工作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标准要求。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整体水平和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所需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也越来越趋向于复合型人才,即除了拥有本专业所需的各种技术水平并能够解决专业性的技术问题外,还要能够应对各种技术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其他难题。

1.3 知识型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这一行业的职业标准应该归纳为知识型技术行业。从业人员需要接受高等专业教育,并获得相关专业的从业技能证书,才能有资格在这一行业工作。对这一行业所需技术的掌握,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才能深刻理解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内涵,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国际领先的技术手段,工作人员更应该能够准确理解各种外语文献或说明书中所提到的各种操作技巧,以实现参考借鉴的目的。随着现代沟通手段不断发展,远程通信也逐渐进入建筑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当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对于计算机知识也应该有所掌握,以实现建筑工程技术的现代化操作,从而使工作能够高效、快捷的完成。

1.4 更新速度较快

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和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联系不断紧密,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不断的吸收到先进国家的高端技术手段,并引进了许多非常先进的设备、仪器,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发展速度大大提高,技术更新换代也有了质的飞跃。随着我国相关专业人才的不断优化,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会更加显著。

2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作用

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类工程项目规模持续扩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环境不断变化,进而较易令建筑项目效益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而不良下降。为此建筑单位应全面清楚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持续提升自身综合技能与素质,方能有效节约工程项目成本经费,提升经营效益。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不但可做好工程施工质量的科学管控,同时可令技术管控水平全面升华。实践工作中应注重做好技术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令其技能水平实现良好升华。同时,应注重做好各类施工应用机械设施的定期养护管理,实施科学维修检验,有效预防不安全设备运行故障以及生产建设事故的突发,节约施工故障导致的经费投入,进而可在全面预防施工进度拖沓的基础上,提升经费投入价值,对企业的增效、增收极为有利。

为良好的预防建筑项目技术管理对工程建设质量形成负面影响,应有效的做好恰当合理的施工技术管控,持续完善工程测量管控,强化施工阶段中的材料监督管理,并注重施工技术各类参数的管控,进而为项目质量建设创建完善保障。应主力做好针对各项技术方案、工程组织测量、施工管理设计以及工艺流程层面的技术管理。该类内容在整体技术管理工作中均发挥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对做好工程质量管控极为有利,也可对工程质量创建完善保障,并持续提升建设水平,紧凑施工进度,节约经费投入。同时,应就应用的创新技术工艺、突破方式手段进行全面推广,便于工艺技术水平实现稳步提升。

3 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策略

3.1 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的技术管理制度是有效开展各项技术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项目管理部是整个项目工程的核心部门,因此,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应由项目管理部主导进行。首先,要建立各级技术管理机构,明确各机构的技术管理责任制,将职、权、责落实到全体员工。其次,强化落实技术管理规范,实现依法治企,依法论责,明确施工各阶段和各分部的施工技术要求、质量要求、进度要求以及验收的标准。最后,还要不断持之以恒,实行民主制的技术管理,定期组织全员开展民主讨论,不断更新技术管理规范制度,达成共同认识。

3.2 加强技术人才管理

技术管理人才是整个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核心,所有的技术管理活动的开展必须由技术管理人员来实现。建筑企业应加强技术人才的管理,选聘符合企业技术管理要求的技术管理人才。首先,可以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实行校企联盟,建立人才储备库,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基地,高校为企业输送人才。其次,企业还应建立内部技术人才的培训机制,通过培训教育提高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建筑业内也会不断引进新的建筑材料、新的建筑工艺和新的施工设备,只有让技术管理人才掌握了这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组织现场施工,采用新型施工方式,提高建筑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此外,企业还应制定严格的聘用制度,根据技术管理岗位的要求聘用技术管理人员,对于外部聘用的人员要进行综合考量,对于内部晋升的人员也要全面权衡,不可任人唯亲,只有从招聘上把好关才能尽量避免技术管理人员经验能力不足的情况出现。

3.3 采用新的技术管理模式,实现技术创新

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是永恒的主题。美国苹果因为创新打败了诺基亚,成为行业内的龙头老大。因此,建筑企业应彻底改变因循守旧的观念,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营造创新的工作环境,激励员工实现技术创新。比如说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技术管理交流等座谈会,制定创新激励方案,提高员工学习新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技术人员在技术管理上的创新能力。

3.4 强化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是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并加强对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首先,企业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让全体施工人员意识到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并加强检查、监督力度。此外,建筑企业还要建立工程资料管理的规章制度,由专业的资料管理员进行资料的管理,督促相关部门安装规定正确编写并及时上交工程资料,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对项目建设发挥着重要意义作用。为此应做好技术管理相关问题的全面研究分析,汲取丰富的管理经验,树立科学工作理念,掌握有效工作方式,进而真正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建筑单位的不断升级与良好转型。

参考文献

[1]郭方龙.关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重要性的分析[J].今日科苑,2009(16):86.

篇7

关键词:机械管理;机械维护;建筑工程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建筑工程行业施工机械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建筑机械不可或缺,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力,不仅能够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还能够促进工程施工质量。但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机械管理经常存在各种漏洞,使得施工机械无法正常地被使用,部分机械存在过早磨损的问题,客观上降低了其使用年限,如此会大大降低施工效率,十分不利于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基于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提高机械管理和维护水平,同时做好机械故障的诊断和预判工作,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其质量,这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实际改进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在是一个机械应用快速模式时代,合理地运用机械来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能优化社会资源、节约劳动力、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也是施工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1建筑工程机械管理的重要性

1.1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生产效益

机械设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管理质量,包括经济效益、施工质量、劳动生产率等,机械设备的配置合理程度、机械先进程度、运转效率高低,都对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对设备的造型、购置、验收、租赁、使用、维修、改造直至报废等全过程进行管控,以满足施工企业生产的需要。机械化施工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机械化高更能优化社会资源、节约劳动力、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拥有适应规模的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施工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1.2有利于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重视机械设备管理是高效机械化施工的重要前提,也是减少施工安全风险的有效措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除了具备一定数量,能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机械设备以外,还应高度重视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率,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和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使机械设备的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设备,不但能够自主的安排施工生产,而且还可以充分掌握施工过程的主动权,充分调动与机械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积极性,确保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极大降低了安全风险,才能有效减少人力、物业和财力的投入。

2目前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工程机械管理工作中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意识薄弱

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工程都具有机械设备调动频繁、施工周期长、涉及人员众多等特点。并且由于多数企业领导者都并未真正意识到机械管理的重要性,在面对减少人员编制问题上,为了降低人力成本,这些领导者通常的做法是从机械管理人员入手控制人力成本,或者让施工管理人员兼职机械管理人员。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的专职机械管理人才会越来越少,而兼职的机械管理人员由于身兼数职,力不从心,并且机械管理人员对能力和素质也存在一定要求,兼职的机械管理人员恐难胜任,管理人才的缺乏使得机械管理工作的水平一直落后于一些先进国家,机械管理水平一直无法得到真正提升。此外,机械管理人才的缺乏,还使得相关的制度和体系愈加不完善。基于此,在缺乏专业机械管理人才的同时,也没有建立相关的完善机械管理制度,相当于机械管理方面的工作处于荒废的状态,既没有相关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也无章可循,导致机械管理工作十分混乱,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更有甚者,部分企业都没有设立机械管理人员岗位,机械管理工作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机械管理意识极其淡薄。

2.2没能够制定适合自身企业长足发展的机械完善

计划和有关措施通常而言,随着时代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施工相关技术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革新,且建筑施工的技术革新周期较短,在不断更新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同时,机械设备也是层出不穷的,与传统的技术方法相比,采取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效率更高,更能够让资源和工具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这意味着企业需要不断改变自身的计划和策略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施工机械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制定施工机械管理方案时,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时代和科技发展阶段和特点,制定符合时代要求且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计划和方案。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应及时将一些落后的机械设备处理掉,采用一些先进的机械设备。

2.3机械设备一般的使用与机械的维护保养内容严重脱节

为了保证每个机械岗位的人员都持证上岗,很多施工企业都采用了一人一机的管理制度,然而事与愿违,一人一机的管理制度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变成了固定的机械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存在诸多优势,比如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员工的施工效率,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该管理制度也存在一些较大的弊端,那就是给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由于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通常都是交给专业的维修厂进行维修的,跟员工的利益不挂钩,很容易出现员工随意、过度使用机械设备的情况,完全不在意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且专业的维修厂虽然是专业的维修人员,但是由于机械管理人员没有参与到维修工作中,维修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获悉机械设备故障的症结所在,客观上增加了机械设备维修周期,降低了机械设备使用年限,如此周而复始,机械设备很容易消耗殆尽,过早地就报废。并且这种管理制度不利于责任的追究,很容易出现各方相互推诿的情况,不仅影响了施工效率,也不利于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

2.4机械设备操作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机械施工中大部分的安全生产事故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其比例高达80%。这些人为原因主要包括:生产组织人员管理水平不高,未能妥善组合好生产管理工作;领导者未制定相关的规范标准和规章制度,或者制定了规范标准和规章制度,相关操作人员未能严格遵从;机械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不能胜任自身岗位等,这些人为因素的存在使得施工中可能会出现各类机械安全事故,不仅会损坏设备安全,还可能会威胁人员的健康。这些人为因素的存在由来已久,究其原因发现我国的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人员都是农村务农人员,这些人员普遍存在文化素质较低的问题,这些人员大多只有初中以下学历,安全意识十分淡薄,但正因为如此,施工企业才更应该对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使其真正意识到自身岗位的重要性和危险性,自觉杜绝各类可能发生的市场隐患。

3建筑工程机械管理改进措施

3.1制定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的具体使用方法

在正式开始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应先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方案制定一份可行性较高的方案和计划,这些方案和计划中应将所有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包含在内,包括施工场地的总平面图、施工的机械设备的平面图、施工机械使用的具体内容、相关机械的拆解方法等,只有面面俱到地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全过程都计划周详,才能在此基础上加强建筑工程机械管理。

3.2建立一系列的机械操作岗位责任体系

应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机械设备管理,同时安排专门的专业人员到此机构任职,确保施工机械能够得到专业的维护。此外,还应该建立一系列的机械操作岗位责任体系,将机械设备管理的相关工作责任到人,每个人各司其职,如此能够规范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并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效率。

3.3健全一定的机械设备的使用记录

建筑工程涉及环节众多,所用到的机械设备更是不计其数,但正因为如此,才更应该健全相关的机械设备的使用记录,首要环节就是对所有的机械设备进行编号处理,并记录在案,然后安排专人随时记录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如此一旦出现情况可在短时间内获悉原因。

3.4机械的具体内容的管理和安排

机械具体内容的管理和安排主要有租赁和自购两种,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选择适宜的,例如中小型的机械设备由于相对而言成本较低,企业可采取购买并自行管理的方式;而大型机械由于对维修技术要求较高、成本较高等原因,最好选用租赁的方式,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参与部分管理。

3.5落实机械使用的安全制度

实践说明,大部分的生产安全事故都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人为因素的重要性,落实机械施工的安全制度,并对在岗人员加强培训,确保每一个在岗人员都能够正确且熟悉的运用机械设备,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

3.6对管理过程评价框架体系进行构建

在坚持系统评价可信度原则和客观性的基础上,构建管理过程评价框架体系,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首先对所有工程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其次是对工程机械使用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并归纳整理;最后采用家打分-反馈-再打分-再反馈的方法,来对工程机械管理过程评价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确定。

3.7机械设备与人员细致化管理

机械设备和人员的细致化管理应从两方面入手,即人员选拔和管理系统建设。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人员选拔方面,首先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标准,选拔一批高素质的操作人员,然后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每个操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做到奖罚分明,积极调动起员工的责任心;管理系统建设方面,应对管理层人员进行系统化的专业培训,提升其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带领基层员工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4建筑工程机械的具体维护措施

4.1构建健全的设备维修制度

当前部分企业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设备维修制度,但是这些维修制度普遍存在漏洞,导致这些维修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落实到实处。基于此,必须构建健全的设备维修制度,如此不仅能够大大缩短维修周期,还能够有效提升维修质量,使机械设备的价值最大化。

4.2对进场的机械设备进行严格检查

专业管理人员应严格管理和检查场的机械设备,具体检查内容包括: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比如装置、零件等,不仅要检查其外观是否存在异常,还应该检查其内在参数是否异常,然后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当安装大型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安装和维修方案;完成设备安装工作后,用安排专人负责查看机械的状态,同时做好记录的交接内容。

4.3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管理

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管理工作,结合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并将保养内容完整记录下来。

4.4对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养

施工过程中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质量,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维修人员的技术培养,比如外出技术培养、参加技术交流会等,让他们可以及时掌握新的维修技术,保障机械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总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工程机械管理和维护工作的作用愈加重要。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率,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和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使机械管理和维护工作的效率及其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促进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周乐.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城市建筑,2013(08).

[2]钟勇.公路施工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2(8).

[3]清浅.建筑施工机械的保养与维修[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3(6):164-165.

[4]伯荣.建筑施工机械的保养与修[J].中国机械,2013(6):106-107.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 特点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种类和技术操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由于近年来建筑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而建筑工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依靠专业的建筑工程技术和不断发展进步的专业技术手段,才能为这一行业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现代的建筑工程技术

1、 智能建筑

综合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设计建筑物内的电力系统、安全防盗、通讯设备等,可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便利的建筑环境,实现建筑物综合管理自动化、远程通信的有效合作。

2、生态建筑

一门新的建筑工程技术,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综合性的运用一系列学科知识,包括建筑物理、材料科学、建筑设计、气候学等。运用该项技术进行建筑工程,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了建筑综合耗能,减少污染。结合生态环境,尽可能的为人类的需求提供一个健康、舒适、自然的室内环境。

3、绿色建筑

该项技术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在不破坏基本环境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建筑。特点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健康。为了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技术要求尽可能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自然的使用空间。

二、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

1、专业性较强

建筑工程技术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手段,所有的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多年的培养,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当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在实践练习时能够对所需的具体技术做出专业、准确的判断。建筑工程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这些都不是外行人员可以轻易操作的。建筑工程技术由于涵盖领域非常广泛,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才能由基础到高端逐步掌握各种工程技术,从而实现自身工作能力的完善和提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技术所需要的从业人员都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基础知识,以达到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等工作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标准要求。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整体水平和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所需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也越来越趋向于复合型人才,即除了拥有本专业所需的各种技术水平并能够解决专业性的技术问题外,还要能够应对各种技术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其他难题。

2、更新速度较快

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和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联系不断紧密,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不断的吸收到先进国家的高端技术手段,并引进了许多非常先进的设备、仪器,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发展速度大大提高,技术更新换代也有了质的飞跃。随着我国相关专业人才的不断优化,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会更加显著。

3、覆盖面广泛

建筑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土建、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电梯和消防四个方面。每个部分又都包含若干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知识。对这一系列技术的掌握,在初学阶段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学校开设的相关主干课程包括建筑识图与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建筑设备、土木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造价、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广联达、建筑CAD 资料员专业管理实务等等。专业的技术人员除了需要熟练掌握这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对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一些边缘学科有所了解,例如建筑材料学、经济管理学等等,通过对建筑施工过程的总体设计所需的所有技术有所掌握,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的进行规划设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实际运作中还需要使用一定的管理学知识,以便对于所做的设计、施工过程的具体情况有所掌握,根据实际来作出相应调整和规划,使建筑施工过程能够更加合理和完善。

三、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景

1、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建筑安装施工技术的精细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对钢结构安装工程的吊装技术、焊接技术要求增高。其中焊接技术逐渐形成了集材料控制、焊接水平控制、射线检测焊缝等多功能为一体的WMS 焊接管理技术,从而加强对钢结构安装工程质量的监控吊装技术也进行了革新,在鸟巢施工中我国独立创造了计算机控制多吊点分散载荷吊装技术,从而使得液压提升器集群作业时的控制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好的完成了鸟巢安装工程的要求。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可谓是百花争艳,各种技术层出不穷,以上都是比较热门的建筑技术。可以得出现代建筑技术几个特点,技术种类繁多可满足各种需求,建筑的本质不再是单纯的居住要求,节能意识高,多为绿色建筑,和自然协调发展,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破坏,技术服务的对象可以是多样化,可进行建筑家居,也可办公、观光、避险等,建筑物的保存周期长,坚固性更强,建筑工程的管理更系统化,技术的发展空间更大。

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会向复合型人才发展过渡

面临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以及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对从业人员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促使相关专业的人才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在熟练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积极展开对管理学、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的涉猎和学习,以提高自身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这种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会成为建筑工程技术行业从业人员的主要趋势。

3、将向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在建筑安装工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建筑安装的过程,并且通过科学的操作系统对安装过程进行校对,确保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达到目标要求。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对安装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校核,对安装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实现了建筑安装施工技术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方向。

4、将向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在建筑安装工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建筑安装的过程,并且通过科学的操作系统对安装过程进行校对,确保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达到目标要求。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对安装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校核,对安装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实现了建筑安装施工技术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方向。

5、院校会加大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关注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不断加大,导致优质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非常的稀缺,在就业市场上,这一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这对于高校开展教学工作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动力,高校做好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能够使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更加稳固的地位。

总结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种类和技术操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而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在自身发展中,也会继续将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凸显出来,通过行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业内良性竞争机制,会使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利军.地板采暖系统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2] 蒋艳平,滨,刘有智.现代木结构房屋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分析[J]. 山西建筑. 2011(09)

[3] 陈景涛.岩土工程中的数值方法[J]. 科技创业月刊. 2007(12)

[4] 唐岚.干混砂浆促进建筑业低碳节能发展概述[J]. 中国废钢铁. 2010(05)

篇9

关键词:中职技术教育;建筑施工实训;教学改革

2011年随着我校实训大楼的建成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更好的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以建筑施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施工技术为主线,与行业、企业专家联合按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开展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建筑工程基层管理岗位工作任务,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用4(中专)到5(大专)个学期完成职业基础课程领域、职业能力课程领域、职业素质拓展课程领域的知识及技能培养,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包括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第二阶段用2(中专)到3(大专)个学期的时间到校外进行下工地顶岗实习。

一、建筑施工实训课的现状

1.建筑施工实训课的内容

目前,建筑施工实训课是学生于第三个学期测量放线中级工考核,第四学期末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为期三周的实践操作实训,主要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模板工、架子工、砌筑工、抹灰工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方法,为今后从事施工员等岗位的工作打下基础,学生按小组分别进行各工种的实训操作。

2.建筑施工实训课的不足之处

通过往届学生的实训,我们感受到当学生穿着工作服在实训场的氛围中操作时是充满了热情,但没过多久由于工作的艰苦、单调学生中就反应出一些情绪,借口这些工种实训不是他们今后的工作,实训工作有所懈怠,最后经过指导教师的分析帮助,学生们还是按要求完成了实训工作任务,但是通过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对于下一级的学生来讲如果不认识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作用就不能认真完成该项工作任务,今后对现场施工工艺开展、施工工艺操作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就没有相应的经验,在下工地顶岗实习时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指导教师的分析观察,发现了产生消极情绪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按照各工种实训要求开展工作,属于被动型完成任务,缺乏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各工种独立开展实训,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在一起,因此学生积极性不高。

二.建筑施工实训课的改革

1. 建筑施工实训课的方案改进

针对以上暴露出的不足之处,我们教研组成员经过企业调研及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探讨,制定了新的实训方案,方案能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能力提高,主要内容是据实训指导给出模拟工程概况,综合运用所学的《建筑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预算》、《工程测量》等科目的知识,分组进行模拟施工项目施工图设计、制定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因实训时间限制故模拟工程是简单化的一间房间)、工程量计算,各班实训小组成员根据建筑施工模拟实训指导书的要求独立完成相应的资料并合作完成实训操作,小组长俨然项目经理,小组成员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材料员、监理员、预算员、安全员、测量员,他们的工作既有独立考核的部分又有合作完成的内容。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按照指导思路自己主导组织开展实训工作。最后成果由指导教师现场分析评比,建筑施工模拟实训项目由单一的工种实训转换为综合实训。

2.建筑施工实训课的方案实施

学生从接到任务开始就充满了热情和想象,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模拟项目但是都要完成相当于一个单项工程所开展的设计、施工、验收程序,从学生对人员的精心组织安排、设计方案的反复讨论制定、实际操作的互相比较竞赛、验收时认真听取讲评及合理的争论,我们欣喜地发现这种施工模拟实训方式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阅读学生施工日记、施工总结及实训过程的指导,学生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具备了一定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相当高,对其中的设计问题、计算问题不厌其烦的查资料、讨论、咨询,对施工的开展更是你追我赶不甘人后,对操作工艺精益求精,有的主动对某些操作项目重新返工,学生的基础知识及综合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图纸的绘制不规范;图纸识读不熟练;设计规范不清楚;施工工艺、工种交接、施工规范不明确;操作不正确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既反应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同时也反应了教学过程的弱点,面对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实践教学改革,相关专业课程也应思考教学改进思路。

三. 建筑施工实训课的进一步改革――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这种方案目前得到了认可,但通过实训反应出的问题应得到进一步解决,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综合了各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怎么让学生把这些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实训中得到应用,教师除了根据教学大纲讲授理论知识,同时还应结合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要求把对应的实训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这样在今后的建筑施工模拟实训中学生才能熟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实训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建筑工程技术的专业教师在熟悉各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要加强课程之间联系,认真制定理论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大纲,对于理论教学中实践教学安排要引起重视,做好安排确实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使学生在建筑施工模拟实训中能把专业知识融汇贯通获得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实际能力,为后面的下工地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如《建筑制图》课程中通过实训练习要求学生掌握制图规范、表达方法及绘图技巧;《建筑材料》课程应使学生掌握材料的性能及选用、施工现场施工配合比的确定;《房屋建筑学》通过现场教学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的要求、通过课程设计掌握施工图的设计、《建筑结构》通过参观、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结构施工图的设计及计算;《建筑施工技术》通过视频教学、实训场边教边学、现场观摩使学生掌握施工质量规范、操作方法、工艺流程;《施工组织设计》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使学生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步骤,根据模拟工程概况及设计图纸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建筑工程预算》课程在教学中使学生能熟练计算出各种材料的工程用量,并能将工程量汇总编制成计算书(手工或软件计算);《工程测量》能熟练计算和掌握现场定点的精度。

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实际就是加强课程技能训练,主要是学生在学校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的操作。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的重点内容、特色内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基本技能、职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实践教学,形成“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以工学交替为途径,理论教学与职场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任务驱动与顶岗实习相结合、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四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卢秀梅.《建筑施工综合实训》.机械工业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 协调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协调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管理层面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面,为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和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项目开始实行不同形式的总承包,但由于现行管理机制不配套、欠完善,造成各专业施工单位的分包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完全清晰明确。利益初衷驱使各专业单位在局部利益的追求下,只愿承担更多经济效益好的工作,对那些在投标中处于亏损或漏项子目尽力推脱,必然造成工序上的脱节和遗漏,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同时,各参与方组织管理、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参差不齐,给施工参与各方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原因之一。

2、技术层面上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日趋广泛。现代建筑不可避免的会工程体量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专业分化越来越细、参与单位越来越多,质量技术要求也就必然越来越高,各方、各层次的管理协调也就越显重要。每方参与个体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工艺和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相关各方的时间顺序、施工进度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工序和技术组织上不能全面通盘考虑,特别是一些接合、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详,就极易出现问题。又由于现代建筑对个性化彰显的要求,每栋建筑就是一件特有的艺术产品,对每一工艺环节、每条管线及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这必然增加了技术工作的难度,加大了各专业参与方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知识更新和技能掌握更不上,也就必然带来问题。

二、协调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各工程技术管理参与单位及专业人员,尤其是现代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中,只有从深化设计到施工各阶段端正对业主和企业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过程中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全局观念出发,以大局为重客观认真对待协调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精细化管理,精化成本控制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并深刻认识到协调工作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做好协调管理工作。针对影响安全文明生产、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成本控制以及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明确每一个参与人员的目标责任。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从人力资源、技术管理以及分配制度上建立更科学、更有效、更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才能有效的提高管理的水平。

三、加强协调管理的措施

做好一个建设项目的管理,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的协调管理,而是要做到全方位的协调对接,包括组织、管理、技术、经营造价、人力资源等各方面,郎阔了人、机、料、法、环等各个环节,方能取得成功!现就如下几方面,谈谈协调管理的办法。

1、管理协调

管理是协调工作的有力保障。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参与各方间的配合问题,建立以业主方、监理方、总包方为主的统一领导,制定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参与方的协调工作。作为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的主要负责人,首先要全面熟悉和掌握各专业的施工工序、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细化各目标分解,将各专业施工图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并提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会商,制订效措施共同解决交接部位的技术细节。这样方能统筹各专业作业队伍,保证每个节点有序到位。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问责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激发作业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隐蔽及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此刻工作已从图纸阶段进入实施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更加形象与直观,更易发现问题,也易得到补救和解决。

2、技术协调

技术管理是协调管理的根本。协调工作不单需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也要从技术上下功夫。首先,要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尽可能避免因技术错误带来的不必要协调问题。深化设计是技术人员熟悉掌握设计图纸的过程,各专业设计人员对本专业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它专业的交叉接合部位大多有些考虑得不够细致和周全。都会在图纸会签时被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由此加强图纸会签工作,从深化设计上解决交接部位的技术细节,是一项长期而非常重要的任务。

同时,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也是技术协调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须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结合实际,深层次的找出和解决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作业人员掌握和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各个施工环节工艺及技术要求和工程验收规范,抓住关键,从而有效的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3、组织协调

组织更是协调必不可少的手段。建立协调例会制度,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单位负责人应定期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关键工序更应在施工前以“交底会”等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各专业单位的施工顺序和责任。无论是会审(签)还是过程验收,所有制定的制度均须坚决贯彻落实。所有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所做的决定及签名均应承担相应责任。并应在管理过程中设立与工资奖金挂钩及与工程款的支付挂钩的奖罚措施。

4、变更索赔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