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嵌入式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嵌入式人才培养

篇1

【关键词】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响应国家创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德州学院为例,对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校企合作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本科教育正逐步由培养精英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为此,众多企业和高校围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强了合作,积极探索出了“订单培养”“委托培养”“定制培养”“就业引导”“项目引领”等多种合作模式[1]。国际上,校企合作被认为是有效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著名的有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美国的“合作教育”等[2]。借鉴这些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德州学院为实现“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教育改革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整,结合各学院的专业特色和德州本地有实力的企业生产情况及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探寻多种企业和学校深度密切合作的双向嵌入式合作模式,并不断改进,促进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校企合作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对于新世纪高等院校来说,“以就业为导向”是更好地适应、服务社会、促进就业的办学核心理念之一。学校承担着培养能够较快上岗、具有一定知识基础和工作技能的人才的职能和任务,而企业则是人才的需求者和技术的拥有者,所以企业和高等院校之间具有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关系[3]。所谓校企合作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学校和企业寻找结合点,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把各自的需求嵌入对方,企业需求和学校需求有机结合,利用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促使学校和企业在技术、管理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互动与渗透,为社会培养出较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4]。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之间是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关系,从而实现优势互补[5]。

三、校企合作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结合德州学院多年的实践经验,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索研究。

1、建立校企协调委员会

为了做好校企合作规划与资源配置,协调确定合作发展方向及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建立校企协调指导和管理机构势在必行。德州学院根据专业的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成“校企协调委员会”。实践证明,通过委员会的运作,可以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大纲,使教学内容更新与技术进步实现对接,及时掌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协助建立实训基地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

2、建立订单式校企合作教学班

“订单式校企合作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以满足合作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工作需要的,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较高的职业技能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具体过程包括选择本地区对口专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组建共管协作机构,制定教学大纲,构建科学课程体系,组建订单式校企合作教学班。德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已经成功地与宝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合作组建新能源汽车工程师班;机电学院与皇明太阳能集团组建太阳能工程师合作班等都是典型范例。

3、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即可解决企业对优秀技术人员的培养问题,又可以加强高校的产学研水平的提高。如德州学院美术学院与山东安华瓷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企校共建美术专业教学研发基地;地理学院与山东致远中信不动产评估有限公司共建科研合作基地等。企业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就业三方面与德州学院进行合作。企业工程师与高校教师相互嵌入,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为企业解决一些难题。

4、优化双师结构,构建校内外教学团队

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及具有相应理论科研水平的优秀教师对于校企双方来说都是一种优质资源,校企双方组建专兼职师资队伍,可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产学研一体化。德州学院近年来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不断优化双师结构,构建校内外教学团队大大提高了教学科研水平。

5、构建校企综合考评机制

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要通过构建校企综合考评机制来确保其正常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学生既隶属于学校又是企业员工,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考评。校企双方要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将各自的考核标准、规章制度进行综合,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使此培养模式正确、科学和稳定地运行。

四、实践总结

校企合作双向嵌入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与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立起深入稳定的合作关系,既有利于学校培养出更加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也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技术竞争力,是一种高效、互惠的合作方式,有利地促进了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洪亮,李永平,张秀琴.企校合作实训基地双向嵌入合作模式研究[J].高教论坛,2011(4)36-38.

[2] 石丽敏.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12)81-83.

[3] 赵晖.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1(10)50-51.

篇2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028-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地方院校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培养本科层次教育的主力军,且应用型本科人才已成为地方院校主要的人才培养层次。但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本科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严重不满足企业需求;教学方式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相适应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大学毕业生如何和行业接轨、和企业接轨,提高就业率的问题不仅是高校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企业急需解决新入职员工的职业能力的问题。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共同解决就业难问题。

大连中软国际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1年开始与长春光华学院接触,共同商量校企深度合作,于2012年在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试点,根据学生的特点、专业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现状,着手探索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研究如何打破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界线、学校和企业的界线、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界线,以及如何体现出理论教学中有企业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蕴含企业岗位技能的相互嵌入,使学生具备的知识体系、能力素质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对接,探索出一条“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的嵌入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共同目标。下面简单介绍我们实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特色

我们与长春光华学院全程实行“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全程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与企业的无缝链接,学生入学即签署就业协议。企业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新生入学教育、企业课程嵌入课程培训、毕业设计、师资培训、企业实践、就业服务等。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其中企业专家占50%以上。利用校企深度合作的优势,探索学校、企业(合作)、社会(就业)的“三元”运行机制,实行“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监控教学质量”的合作模式,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三元四共五平台”工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企业专家与学校专家在行业技术发展动态、行业用人需求状况、行业用人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交流,通过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人才需求岗位进行分析,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物联网工程师、嵌入式工程师、软件工程师、Java工程师等岗位的人才需求,分别完成2012、2014、2016级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先后进行三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后,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比例有很大幅度增加。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环节由原来的23.8%增加到33%,并有17门企业级课程由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讲授,物联网工程专业是新建专业,实行“2.5+1.5”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比例占33.7%,并有16门企业级课程由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讲授,全面提升职业竞争力。

三、人才培养实施过程

目前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实行“2.5+1.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2.5年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1.5年学生全部到“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大连)”去进行专业方向课程的W习和在中软所属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其中学校的2.5年期间,1.0年期末本专业学生到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大连基地)进行为期2周的企业课程设计,让学生真实感受企业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工作氛围,在1.5-2.5年每学期期末都必须有一个课程设计由企业工程师到学校来进行,给学生讲解企业相关技术动态、技术详解、方案设计等内容。企业整体实训流程如图1所示。

四、职业能力培养过程

在大连基地学习过程中,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5R教学方法。“5R”教学方法,即Real office(真实的企业环境)、Real PM(真实的项目经理)、Real Project(真实的开发项目)、Real Pressure(真实的工作压力)、Real Opening(真实的工作机会)。学生在课程设计、实习、实训过程中,由有丰富行业经验的项目经理、企业工程师讲授专业课程,课程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实践。学生能够感受真实的企业环境,初步解了企业文化、企业岗位需求、企业技术规范、企业技术标准、企业管理模式,熟悉真实的企业项目开发流程,了解真实的工作压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并从入学就签订就业协议,最后1.5年到企业集中培训6个月后给提供学生真实的工作机会。2012级、2013级、2014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体学生的C语言课程设计都是在中软国际做的,真正体验了5R教学,每个学生都有很大收获,去过企业做课程设计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热情和团结合作精神都要好于没去过企业做课程设计的同学。同时,每年都有一门课程设计到企业去做或由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指导,采用5R教学,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项目的开发过程。课程设计的阶段提交物如图2所示。

五、人才培养效果

通过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2012级校企合作第一届物联网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16年毕业,本届共63名毕业生,除了2人考研、3人自主就业(家里安排,不用推荐)之外,其他58名毕业生经过企业培训和推荐已全部高薪就业,就业率达到92%,就业单位对口率达到100%。

篇3

 

一、嵌入式学习的类型

 

嵌入式一词来源于IT行业的嵌入式系统概念,根据IEEE画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对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助操作机器和设备的装置〃,在教育领域引入嵌入式一词的意义在于解决学生的一个困惑,每天有很多学生都在进行无意义的学习,有的学生每天都在用功学习,却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对学习的动机和目的不甚明了,无法做到学以致用或者是动手能力差,不能将知识转化为真正可用的管理技能。

 

嵌入式学习(Embeddedlearning)指的是学习者在其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通过手持嵌入式系统和无线网络,以人机互动方式或网络主体虚拟交往方式进行的数字化学习。嵌入式学习中的"嵌入式"有两层含义:(1)嵌入式学习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数字化学习;fe)嵌入式学习是〃嵌入"在学习者的生活世界的数字化学习。嵌入式学习的核心思想强调为学生提供即时的学习支持、强调合作性、引入非学习技术和将学习与学生自我的知识管理相结合的四大特点。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嵌入式学习的类型主要有四种:

 

1.合作性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合作性嵌入式学习模式强调网络支持平台的专家教授之间的合作性和员工或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性,共同为解决相应的学习或者是工作中的问题出谋划策。这种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获取组织知识的渠道,使得组织知识能够通过合作性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在组织内部沉淀相传。这种嵌入式学习模式特别强调学习的合作性。

 

2.即时性的嵌入式学习模式。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即时性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强调学习与工作无须分离,企业建设一个永久可持续的即时网络支持平台,员工如果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可以采取在网络支持平台上即时向企业组织内部的相关专家求助的方式来学习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由于基于组织内部网络支持平台的特点,使得学习非常敏捷。从高校教育的角度来看,即时性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强调学习与生活或者是活动无须分离,高校依托于教育网络平台,学生如果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可以采取在网络支持平台上即时向高校组织内部的相关教授求助的方式来学习解决问题,因此嵌入式学习相较于正式课题及E-learning等学习方式更节省时间,学习的便捷性和效率效果大大增强。这种嵌入式学习模式特别强调学习的即时性。

 

3.多渠道数字技术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嵌入式系统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多渠道技术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强调要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技术设备,例如手持信息设备、无线互联网灯,利用即时消息、智能搜索、互动平台等,通过多渠道、多空间、全天候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实现人才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这种嵌入式学习模式特别强调学习的多渠道性。

 

二、嵌入式学习提出的理论背景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根据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以皮亚杰为代表,学习是个体自身进行探索、发现和建构的过程,学习者总结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的理解和知识,即"学习者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嵌入式学习可以超越书本式静态的、线性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交互的、非线性的学习环境,为自身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撑。根据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以维果斯基为代表,"学习者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这种社会性的建构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从事持续的谈话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在与其他人讨论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学到新东西,扩大其认知结构,更清楚地表达他们已有的概念,并检验那些与别人相左的概念,加以重新建构"。数字化学习有助于学习者通过国际互联网、校园网等形成虚拟学习共同体,并通过网络主体的虚拟交往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

 

2.终身教育思想。现代科技革命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PaulLengrand)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他认为:"我们通常把一生划分为几个不同时期腹受学校教育的儿童和青年时期,成年职业活动时期和退休时期)的做法不再符合现代生活的实际情况,更不符合未来的要求。〃传统的非嵌入式学习方式将学习者固定在学校教室及公司办公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习的自由多样性。嵌入式学习则强调学习的终身性和学习随时随地的可获取性,即学即用,这种学习模式将会给学习者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3.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极速发展着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s)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有两个主要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正在影响嵌入式学习环境。一是包括掌上电脑、手持电脑、智能手机等在内的手持嵌入式系统(EmbeddedSystems)的发展。这类手持嵌入式系统体积小巧,有较强的运算、存储、扩展、网络通信能力,其软件系统一般存储在ROM芯片或电子存储设备中,可即开即用。二是无限网络技术,借助于无线网络技术,各种高度灵活、连接简便的短程、中程、远程等各种教学网络可便捷地组建起来。

 

   

三、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现状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现在国内高校通行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把工商管理分割为若千相互独立的课程,以课堂讲授理论为主,即使增加了案例教学,也仅仅限于介绍文字材料,无法给予学生感性认识;同时教师也因为一门课程的局限,很难把公司管理的全流程、全过程控制告诉学生,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和系统的公司操作实务。从学生学的方面分析,由于缺乏相应理解,学生对工商管理的专业课程往往注重理论学习,无法真正了解企业运作实际,缺乏对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训练,也不知道理论知识如何同企业实际结合,因此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毕业生的系统性知识应用差,进入企业后适应期太长。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性有待完善。目前,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第二、三课堂特色教学;二是ERP实验教学;三是实习基地教学。主要做法有:其一,与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随时接纳学生参观和实习;其二,组织学生参观由一些教师担任独立董事和顾问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三,组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有关创业大赛、挑战杯活动和各种学术研究等;其四,借助ERP实验教学,例如,企业沙盘推演与企业行为模拟,这些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其问题缺乏相应的系统性,在整个大学四年里,每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缺乏关联性,无法在知识的引导、活动的参与、知识运用的主体及更高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上呈现一个阶梯状的上升状态。

 

2.忽视职业能力为主导的培养。现有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内容仅局限在理论知识的运用层面,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系统的职业能力提升,未在调查和分析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管理岗位群主要职能的基础上,没有按其要求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学科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导致学生不太知道自己学了什么,企业需要的又是什么。

 

四、基于嵌入式学习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设计

 

在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上,嵌入式学习应该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在本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二是嵌入式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想是将现实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连续嵌入到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中,保证每学期学生接触到的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少于五家。

 

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体现在:(1)大一期间,组织学生参观团队教师担任独立董事和顾问的大型企业集团并与其高层管理者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2)大二期间,利用教师的横向项目吸收学生参与研究,提高学生对管理学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能力。(3)大三期间,与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实践教学基地,吸收学生实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参加有关创业大赛、挑战杯竞赛和各种学术研究等。(4)大四期间,借助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更高层次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综合解决方案,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嵌入式实践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随时随地借助计算机或者是手持终端设备登录网站查找资料、进行自身管理能力的测试、提出学习困惑等,教师团队、企业家甚至其他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给出相应的回答,通过这一平台真正将实践教学嵌入到学生整个大学期间,能够给予学生系统性、即时性的指导。

 

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企事业单位管理问题咨询课程,以合作培养单位的实际管理难题为出发点,师生共同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解决方案设计,并提交合作培养单位参考,最后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方案对比,找出成绩与不足点,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五、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改革和创新为导向,全面探索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科学路径和前进方向。为了解决教育观念和教学体制中的弊端和问题,适时加强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内容的创新,本文提出了嵌入式学习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希望能抛砖引玉,对我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注释]

 

①何立民.嵌入式系统定义和发展历史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4

 

②马德四.嵌入式学习:后PC时代的数字化学习J.现代教育技术,2004(4):22.

 

③汪千里.嵌入式学习:嵌入式学习一让学习与工作完美结合J.企业管理,2008(11):72.

 

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62.

 

⑤(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安!_.布朗,罗德尼.R.科金,等.人是如何学习的[M].程可拉,孙亚玲,王旭卿,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李总理提出“互联网+”的战略构想,高校面临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重大挑战,同时各个财经类高校也就新形势下人才如何适应社会需求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具体实践的工作。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远不能够满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物质条件供大于求的现状下营销是各个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按常理营销人才本应是“抢手货”。而近年招收营销专业学生多,培养的学生素质低能力差使得用人单位对营销专业需求量不高,就业因此也不景气,长此以往造成了恶性循环,专业失去比较优势。

二、目前财经类高校营销专业“嵌入式”校企合作的现状

1、功利性过强、形势化太重。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学与用”接轨的情势下,教育部门要求学校要与企业接轨与市场接轨,同时也将其作为了高校评估、排名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财经类高校“嵌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大多是为了寻求名利求生存和发展。而要企业方主动要求和校方合作少之甚少,大多企业认为如今的大学生普遍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更谈不上为企业能够解决具体实际的问题。因此“嵌入式”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就局限于提供学生毕业实习、参观考察、教师的培训、企业导师讲座等。这些形式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但也跟不上网络经济的发展需要更跟不上企业真实的人才需求。久而久之领导们形成了通过走访关系建立起来的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也就追求形势旨在评估中能够过关、排名中能靠前,自然也就加入了功利性元素。

2、缺少财政和政策的支持。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营销类专业在实际的市场需求中需求的是高素质、高标准的营销专业人才。但要企业在高校未毕业的学生中投入大量的资金给高校作为科研和教学基金这是不现实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对营销类专业的投入也远不及工科类专业的投入;政策上的玄虚较大。因此营销专业“嵌入式”校企合作的模式也就不能够真正达到学校与校企合作单位预期设想和规划。

3、校企合作把学生毕业实习希望寄托过大。“嵌入式”校企合作的初衷是企业方与校方各取所需互利互惠;校方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等条件,企业为校方提供委培岗位和人才需求的方案以及资金等。而营销专业要真正落实这一培养模式,由于资金、实施条件等因素的局限性“嵌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只能够过重的把希望寄托在校企合作的企业实习上。而在学习期间受到条件的局限性,在实习过程中“学与用”自然出现脱节现象,学生在实习中不能与实践相结合,不能解决实践问题,自然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营销专业大学生在企业心目中不仅失去了比较优势而且还失去了校企合作的信心。

4、财经类高校营销专业优质生源较少无法满足社会所需。2009年以来营销专业优质生源较少。文科知识大多是靠记忆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性思维比较局限,而营销专业恰恰是需要学生有灵活的思维、敏锐的观察、创造性的思想活动、良好的沟通能力等。尽管他们在大学学习成绩优异,但一旦走出校门也不是那么受到“欢迎”。

三、财经类高校营销专业“嵌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融入“互联网+”新模式探讨

1、市场营销专业应与电子商务专业的融合。随着互联网和电商产业的发展,社会对网络营销人才需求越来越高。“互联网+”不能够是简单的在技术上“+”而是应该在模式、思维、管理理念的创新。将营销专业实现转型升级,融入“互联网+”的形势。首先是在专业结构上的全面调整。将营销专业融入更多的电商元素,融入“互联网+”的思维。在“互联网+营销”的模式下构建专业体系。在政府财政与政策的支持下校方通过与企业开展“嵌入式”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校方与企业共建专业网站,市场与教学环境一体化经营;实现电商专业和营销专业的互动式发展。企业方与校方商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互派导师使学生学习的营销知识紧贴市场符合“互联网+”的理念。

2、营销专业“嵌入式”校企合作应为“互联网+专业市场”奠定基础。营销如今已是全面的升级版。因此要想实现营销专业“嵌入式”校企合作融入“互联网+”的新模式,校方应该积极主动向国家申请专项基金实现教学设施与“互联网+”模式相匹配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企业合作方也应为校方提供更多的电商和网络销售的机会,并且配合校方完善在线交易、电子支付、在线洽谈、在线物流等功能与企业相对接的实体网络体系。为该专业提供更多的信息化服务和创业就业平台。

3、加强对专业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时代在发展,“互联网+”的时代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也不可能立马能够适应新时代需要。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在“互联网+”的情势下联合国内外优势企业对营销类教师开展定期的培训,使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开展专业教学和实训教学。

4、将“嵌入式”校企合作与“互联网+市场营销”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国电商学院作为一个“互联网+”时代大型电子商埠它的成立给营销专业带来了契机。教育部门应该组织高校与一些大企业相对接,利用这一大好时机将“嵌入式”校企合作与“互联网+营销”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让我们的营销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接触到新的知识,能够与时代要求接轨并学以致用。

篇5

一、嵌入式教学的特点

1.双向嵌入、理实互补

一直以来高等教育与用人单位之间最大的嫌隙就是培养的毕业生理论知识够用,职业能力薄弱,入职后不能较好、较快地进入职业角色,不能表现出较强的职业胜任力的问题。嵌入式教学在提升职业能力的前提下,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双向嵌入,一方面强调在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嵌入有关实践领域的素材,辅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理论知识,增强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提升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在对实践领域职业任务感知中嵌入学科专业理论内容,以理论知识分析和解读实践中的具体现象和问题,缩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张力,提升学生的实践理性和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从业动机和信心。

2.任务驱动、能力为本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学生在课堂内以学习概念化、抽象化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为主,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理论知识结构很完整,但是缺乏对实践的解释能力和应对能力,不能学以致用。嵌入式教学基于实践和应用的逻辑起点,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职业实践中遇到的具体任务结合起来,将职业实践中的具体任务贯穿于理论知识学习的全程中,以实际任务作为思维和学习的“触发”点,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行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这就避免了纯理论讲授所带来的课堂“沉闷”和学生对未来职业场景的思维空白,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的同时也使得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和情境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影像。

3.案例导向、渐进深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效要等到最后的学业测试才能够揭晓。而在这期间,有的知识可能由于理解掌握得不深刻而随时间的推移出现遗忘。所以经常会出现期末“临阵磨枪式”的应考现象。而嵌入式教学具有开放式、互动式的特征。往往需要通过阐明事实的案例情境,结合学科相关理论,通过承载的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呈现和碰撞,通过反复的互动和交流达到阐释理论和涤荡思维的目的,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往往印象会更加深刻,记忆会更加持久。

4.学生主体、教师引导

我国课堂教学一直以来深受赫尔巴特传统教育派教师中心思想的影响,教师一言堂现象较严重,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嵌入式教学中各项任务的展开和案例的反思必然要求学生以主?w学习者的身份介入,同时整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较为频繁。可见,嵌入式教学无论从理念还是任务的提出及案例的呈现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将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辅助学生的助手而存在,既避免了教师一言堂的情况,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嵌入式教学实践的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选取J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4份。按照嵌入的内容不同,问卷分别从案例导引式嵌入、任务驱动式嵌入、微课植入式嵌入、“校―园”互动式嵌入四种嵌入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目前的几种嵌入方式都有较高的热情,基本满意或持赞同态度。

1.学生对案例导引式嵌入的认可度较高

学生普遍欢迎在课堂讲授中能够嵌入案例,86.1%的学生明确表示赞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相关的案例,以案例导引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对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的调查,对“案例不要太多”和“案例太多占用讲授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68.7%和65.3%的学生对上述观点持否定态度。可见学生对课堂教学中嵌入案例教学的认可度较高。

2.学生对任务驱动式嵌入认可度较高但会有部分压力

对任务驱动式嵌入的调查,问卷分别从学生的认可度、学生的参与度、学习效果、内容设置、教师指导等几个方面设计了11道题目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8.2%的学生希望课堂上教师能够提供操作类型任务,70.1%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问题解决类任务。但是,当问及模拟操作任务是否有压力时,47.2%的学生认为不会感觉压力大。而另有25.7%的学生认为会感觉到压力。可见,学生普遍认同和喜欢课堂上教师以问题解决的模拟操作式嵌入教学,但是有部分学生会感觉到有压力。

而在对学生的任务参与度方面的调查显示:70.8%的学生能够对教师布置的课堂模拟任务认真准备。而在分小组情景模拟任务中,80.5%的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分工,并协同队友完成任务。这与学生对任务驱动式嵌入的认可度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当问及课堂上模拟问题解决任务教学方式的收获以及整体感受时,86.8%的学生认为可以了解同学之间的不同处理方式;86.8%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70.8%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通过问题分析和讨论,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全面、更深入;76.4%的学生认为教师提供的情境模拟练习,内容恰当、合理,针对性强;60.4%的学生认为这学期的课堂上,有很多机会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91%的学生认为在模拟解决问题时,教师会给他们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3.学生对微课植入式嵌入比较认同但更喜欢课堂讲授

对微课植入式嵌入的调查结果显示:88.9%的学生希望提供微视频教学,82.6%的学生认同微视频有助于学习者随时理解知识。可见,学生普遍欢迎教师提供微课教学也认同微课的便捷性。但是,当问及“微课与课堂讲授比较而言,是否更喜欢课堂教学”时,56.9%的学生认为微课与课堂讲授,更喜欢课堂教学,只有16.7%的学生不赞同而明确表示喜欢微课。这与对“微课是否会占用你较多的个人时间”中78%的学生认为“微课会占用较多的个人时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4.学生普遍欢迎“校―园”互动式嵌入方式

对“校―园”互动式嵌入的调查,问卷从现场观摩、幼儿园教师经验视频、幼儿园教师进课堂三个角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7.7%的学生赞同直接去幼儿园观摩,87.5%的学生赞同课堂上提供幼儿园教师经验视频,79.9%的学生赞同邀请幼儿园教师直接进课堂。可见,无论是植入幼儿园观摩学习还是将幼儿园在职教师请到课堂现场教学,都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三、结论与建议

从学科课程角度来看,不同性质的课程对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侧重不同,有的偏于理论性,有的偏于实践性。虽然二者并无优劣之别,但是,从学科教学角度来看,不同侧重的课程,就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中进行的多元嵌入式教学实践的调查,我们发现,相对于传统的单一式的课堂教学,学生更希望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和新的教学策略,实现多感官的信息输入,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激活理论知识。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对任务驱动式嵌入的压力问题,学生对微课植入式嵌入与课堂讲授的喜好情况等。

因此,本文认为,在嵌入式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任务驱动式嵌入中提出的任务在符合本专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难易程度要适度,不要给学生带来过重的任务负担而降低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案例导引式嵌入选取的案例要注意适切性问题,案例的主题要符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主题。同时,案例的大小和长短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进行精选,不要过长而占用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或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兴趣。

第三,无论何种形式的嵌入,嵌入的时机要精准而得当,不可以为了追求嵌入而嵌入。盲目或过度嵌入实践而彻底抛弃理论知识的学习,可能带来系统理论知识的支离破碎反而得不偿失。

第四,嵌入的方式尽量保持多样化,避免一种方式给学习者带来单调乏味感。以学校现有的物质条件为基础,以能?虻鞫?的一切可用资源和媒介为载体,以一切学生触手可及、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数学 备课 专业 实用性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高级复合型技能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职业教育的三个重要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发挥各自的长处,做到环环相扣科学有序地紧密结合。数学课是基础课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基础理论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可或缺。因此,职业学校数学教师在备课中应遵循理论为实践服务的指导思想,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了解所传授数学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联系,为学生顺利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基础。备课是教学的基础工作,也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之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数学教师要想真正的讲好课,使学生获得全面、准确的知识并形成熟练的数学计算技能,要求教师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应系统地了解掌握教材内容,明确学生培养计划对数学知识的要求,并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制定授课计划,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授课计划、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最后编写出实用性强切实可行的教案。

1.根据学生情况做好备课准备工作

一般情况下,学校常常在前一个学期的期末安排好每个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师接受任务后则要进行教学准备工作。首先要向班主任了解该班学生的生源状况和入学成绩,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及还需要重新补充哪些基础知识、训练哪些基本技能;其次,教师要通览全部教材内容,全面了解掌握各章节知识,了解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再次,数学教师还要阅读学习所授课班级的专业课教材和有关资料内容,了解该专业课教材的知识体系、专业特点,以便在备课时确定针对该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以解决该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的需求。

2.分析教材明确教学内容

在备课时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并兼顾其与前后学期教材的衔接,精读全学期教材,融会贯通全面掌握各章节知识要点,了解各部分内容的来龙去脉。备课时教师要以教科书内容为主要依据,对教材中的定义、公理、定理、公式与法则进行逐字逐句的缜密推敲,要把握教材所阐述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实用性。与此同时,在阅读授课班级的专业课教材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所授课班级的专业课程与数学教学有联系的相关知识点。这样既可以丰富拓展数学教师的知识范围,同时又能开阔眼界,了解相关专业的专业特点,有助于对教材的剖析,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侧重了针对性实用性教学。从而达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数学课为专业课打基础,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3.注重应用精选习题

在掌握所授课班级的专业知识与数学课相关联的知识要点基础上,要注重数学知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师要参考有关资料,选编那些与所学专业知识有联系的综合应用题,加强专业计算能力的训练,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做好铺垫。

例如,在给财会专业班级讲授《数列》课程时,对于涉及到的应用问题:增长率、下降率、存款利率、购房贷款等方面的习题应加强训练。在讲授《导数》课程时,利用导数研究变化率、最大值、最小值,利用定积分求体积等应用问题,编选与实际有联系的习题加强训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又如在给机电一体化班级授课时对《解方程组》、《三角函数定义》、《正弦型函数》和《向量》等知识点做重点训练,为学生学习电工方面的专业课打好基础,扫清了学生学习专业课过程中的“拦路虎”。

通过有针对性的应用题的练习,解决了学生学习专业课上的一些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4.精心编制授课计划确定教学目标

1)编写授课计划

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深刻的剖析;了解每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了解学生接受这部分知识是否具有足够的知识基础;了解讲授这部分教材,学生需要复习哪些旧知识;了解所学内容在以后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中的应用;了解数学知识与所学专业知识的联系。针对该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内容,使基础课能够为专业课教学服务,编写出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

2)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选定课型和教法的依据,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尺。教学目标应包括使学生理解哪些基础知识,掌握哪些基本技能和技巧。如何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怎样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以及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及其特点,结合该班级所学专业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做全面考量,注重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确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3)确定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备课时要正确地分析本每个章节的教学重点。所谓教学重点就是联系全局、带动全面之点。只有重点抓的准、讲的透,其他部分的内容就会迎刃而解了。

备课时要准确地分析并明确教材的难点。在明确落实了各个章节的教学难点后,要想方设法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寻找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办法和途径。要尽量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将具体内容逐步抽象化,由浅入深、由粗到精、温旧补缺等方法突破难点。

5.了解学生实际正确选用教法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我们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宗旨。通过大量的探索性教学,感到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基本状况,选用适合对路的教法是备课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在备课中对所教对象的年龄特征、原有数学知识基础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只有了解了学生接受新知识是否有足够接受能力,了解了讲授这部分教材内容学生需要复习的基础知识,并对上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因而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使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共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差、底子薄,组织纪律性散漫。针对这一现状,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温故知新、耐心疏导、循序渐进”的方式,备课中应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新知识的由浅入深的引出,尽可能多的选择与专业有关联和联系实际的例题、习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打好学习基础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具体状况,科学地确定出切实可行的课堂类型与教学方法。最后根据不同内容灵活地编写出学案。

以上是我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关于备课方面的一些探讨。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篇7

关键词:微校园;中职技工;厌学;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141-02

谈到厌学现象在中职技工学校中最为突出,表现为一种全学科、无差别的厌学,具体表现:没有兴趣学习,消极地对待学习及学习相关的一切事物等,它对学生、学校、社会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十分严重。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传统的技工人才培养模式已然严重落伍,跟不上现在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何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借助网络平台优势转变技工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技工学生厌学问题,是笔者正在研究的问题。

一、中职技工学生厌学的表现形式及原因

(一)学生方面

第一,技工学校的学生文化、技能素质较低,从生源的角度看,技工学校因为“扩招”和家长们的观念而成了高中之下的劣等选择,通常都是从中考中淘汰下来的学生,生源素质水平可见一斑。第二,技工学校的学生通常具有习惯性厌学心理和缺乏自信心的特点,厌学心理导致学习成绩低,学习成绩低导致自信心的缺乏,缺乏自信心又加剧了厌学心理,这成为技工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之间的恶性循环。第三,由于时代环境的影响和技工学生的特殊年龄阶段,很多技工学生沉迷于网络,青少年的敏感好奇在技工学生身上有充分的体现。因此,他们对网络世界和微平台充满了好奇和兴趣,逆反心理使他们厌恶刻板的规则,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有抵触心理,反抗传统抗拒权威和规则是青少年时期的普遍心理倾向。如何针对技工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文化素质水平,利用网络微平台,构建技工学校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技工学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学校因素

第一,传统培养模式存在固有弊端,传统培养模式中存在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脱节无法统一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方面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相符,教师上课照本宣科现象严重,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另外,教材中只讲理论,没有实际操作内容,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有效结合,理论学习过程枯燥单调,课堂学习效果不理想,这种传统模式培养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第二,管理方面,因为技工学生的学习成绩偏低,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学校习惯将其定义为“差生”,在管理和教学上都以对待“差生”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无形中加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从某种程度上说为他们的厌学心理增加了助推力。

(三)社会因素

第一,现在社会上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很容易影响到自制力较差、学习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网络中的一些不良信息冲击着中职技工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中职学生因其年龄特点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受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很容易迷失方向,产生困惑放纵心理,从而导致厌学。第二,就业制度不健全,毕业生就业稳定率低。他们在与大学和高职毕业生的岗位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想找到一份合心的工作很不容易,这让他们感到前途渺茫,因此认为学不学习都一样,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

二、微校园环境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历年的《中国因特网发展状统计报告》中的年龄及职业分布结果显示出,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随着移动手机终端功能的增加以及在校园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向移动手机终端转移。微校园是为移动数据终端设计和开发的校园信息化平台,即由一个或若干微信公众平台为主体,组成的一个学校信息化平台。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因其操作的便捷性,人际交流的高时效性、内容推送的丰富性等特点成为年轻人的主要交流工具之一。

(一)硬件设备条件成熟

随着国家提速降费规定的实施,各大运营商争夺市场使智能手机的应用非常普遍。微校园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只要有智能手机安装好微信客户端就可以运行了,可以说是当前门槛最低、操作使用最方便的移动网络工作终端。目前在中职技工类学校广大师生及家长微信的应用都已经非常普及,打造微校园的硬件环境已经非常成熟,无须校方再进行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

(二)软件技术成熟

微信作为当前主流的网络交流工具,几乎是人人都会用,是目前人们最为熟识的一款网络通讯工作软件,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八九岁的儿童,绝大多数都能熟练使用,没有使用门槛。微校园就是基于微信软件技术应用的产物,可以说没有技术门槛,只要学校将微校园公众平台开通,广大师生就能自主地对其进行操作,无须任何的技术培训,极易上手,这样会大大缩短微校园的运营准备周期,快速实现微校园平台开发和推广使用,具有高效、快捷、低成本的特点。

(三)功能优势突出

微校园基于微信公共号作为基本元素,广大师生和家长都已习惯使用微信,对于微校园极易接受不存在习惯性排斥。家长和教师都会自主地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而微信的朋友圈里传播信息的速度和范围又极快极广,这对学校的宣传作用非常明显。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关注自己学校的公众号后,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黏性效应,学校的粉丝数量会成几何倍数增长,无形中让学校争取到了极大的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微校园不仅功能强大优势突出,最大的特点是使用完全免费,无论学校、教师、家长还学生都可以无偿地免费使用。

三、微校园环境下解决厌学的措施

过度沉迷网络是中职技工类学生厌学的突出表现之一,所以利用网络平台,构建贴近技工学生心理特点的网络环境,是解决其厌学问题的主要途径。微校园环境实际上就是一种点对点、点对面的网络信息环境,具有信息传播快,易于被学生接受的特点。

第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配合。以微校园平台为入口,可以实现家长实时参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及教育活动,学校有义务让家长深刻了解家庭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关键性作用,让家长能主动热情地参与微校园平台的信息互动活动中来,让他们成为微校园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家长和学校紧密配合,一起努力抓好每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同步性、即时性及一致性。

第二,加强交流让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要尽快解决中职技工学生厌学问题,就必须要让学生摆脱以往不受关注的感觉。很多学生有排斥面对面的交流的心理问题,因此通过网络交流才能实现其被重视的愿望和感觉。微校园平台可以良好地解决好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家长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不仅高效便捷而且收效显著。

第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逐步摆脱厌学习惯。中职技工学生的家长大部分都在40岁以下,大部分都能熟练使用微信。教师和家长可以一道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式教育。教师可以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在网络上给不同学生留不同的作业和做辅导,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的器重;家长可以和学生保持实时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感觉到家人对他的至爱。营造出学生想当好学生、家长想当好家长、教师想当好教师的网络环境,让学生可以感觉到教师与家长对他的关爱、期望及培养,使学生能尽快摆脱“差生”的感觉,努力学习知识技能,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家长、教师和社会。

第四,微课堂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中职技工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多不强,很多时候在课堂教学环节上,他们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即使他们没有听明白教师授课的一些内容,很多时候也不知道如何去提出问题。我们在微校园上开设微课堂就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校教学效果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堂的课件和视频来复习和预习功课,使学生在自习课的时候有所目标和依重。学生通过反复地观看微课堂的内容,逐步对一些重点和难点加深理解,对学校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绝对有着无可替代的好处。微校园中的微课堂要比传统的PC端的视频教程更易点播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第五,从逃避现实到勇于面对。学校的就业部门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将社会需求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及职业道德水平,通过专任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和家长,进行点对点的推荐。对于岗位要求的专业技能中一些重点知识和技能进行重点培养与专项学习,让学生和家长对毕业后的去向更明确,以便使学生尽早做好踏入社会从业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不打无准备之仗,让学生对毕业后的岗位目标及职业规划都相对具体认知,让学生自主地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成,学生不会对现实社会再迷茫和逃避,自然而然地就会勇敢地迎接现实的机遇和挑战了。

第六,其他功能扩展,以微图书馆为例。很多最新的专业技术类的培训书籍在学校是不可能作为教材进行发放的。为了使学校的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让学生学习感觉到有前瞻性所学的东西是先进的不过时的,在微校园中开设微图书馆是绝对必要的。可以通过将一些最新的专业技术类的书籍数字化后,形成一本一本电子书,再将电子书分门别类安置在微校园对应的微图书馆的微站内,无论是学生、家长、教师或是其他圈内好友,只要他对微校园进行了关注,就可以实现无差别的资料共享,进而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教学水平和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微校园作为一种新兴的学校教育手段,非常适合中职技工这一学生群体,尤其对他们摆脱厌学习惯有着无可替代的巨大功效。微校园不仅将要改变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也会改变教师、改变家长从而改变学生,只有微校园才能使教学中的各个关键元素不受地理位置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让诸多的教育教学元素以及学校与社会高效整合,发挥出比传统教学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嵌入式技术成为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主流技术。本文分析目前高职嵌入式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主要方面,探索了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专业建设;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随着后PC时代的来临,技术的飞速进步及市场对高端智能产品的日益需求,从而使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进一步专业化,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形成了多种应用模式。特别是随着消费家电的智能化,以及未来3G网络全面铺开,嵌入式更显重要,将产生巨大的嵌入式技术人才需求。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嵌入式人才都将是企业争夺的目标。因此,教育部、各省教育主管部门都高度重视嵌入式系统人才的培养。各高校以及高职院校也相继开设了嵌入式专业。

苏州是全国科技产业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东有新加坡工业园区,西有苏州高新区,南北的吴中工业区及湘城工业区正迅速发展,在苏州与计算机、电子产品相关的企业有上千家之多。我校为了顺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考虑了自身教学条件的一些优势,于2006年开设计算机应用(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方向)专业,为苏州培养出更多的嵌入式高级技术应用人才。

2高职院校嵌入式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嵌入式系统是软硬结合的电子设备,其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涵盖了计算机、电子、通信、控制等多个领域,嵌入式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多,涉及面广,课程新颖,难度大。我校在4年的嵌入式系统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其中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 生源问题

嵌入式专业是一门门槛较高的专业,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综合性、创新性专业。嵌入式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多,涉及面广,课程新颖,难度大,所以需要学生的数理化的基础较好。然而,我校属于高职院校为第三批次招生单位,该专业为文理兼收。我校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专业近三年的生源情况如表1所示。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在入校前根本不知道嵌入式系统的概念,所以很多学根本没有主动选择该专业,基本上是被动和调剂到该专业,对该专业没有兴趣,文科学生占有很大的比例。导致学生今后的学习能力差,理科基础薄弱,主动性不高,其在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上有着明显的差距。同时嵌入式专业招生人数持续下降。因此,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生源是嵌入式系统专业办学成功的先决条件。

(2) 师资问题

目前我校嵌入式系统专业教师主要有4名,其中2位是嵌入式专业毕业的研究生,2位为原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师。虽然老师的教学认真负责,但他们都缺乏大量工程科研经验,无法深入理解嵌入式专业,无法把知识讲活、讲透,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师资力量的不足,必然会引起学科与课程建设的落后,同时也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嵌入式系统专业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3) 专业定位问题

国内高校对嵌入式人才培养主要分三个层次:研究生层次、本科生层次及高职层次。而近两年,一些高职院校也开始进行了嵌入式技术人才的培养。由于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论证,对高职院校的嵌入式系统应用

专业的定位还在摸索中。我们在借鉴其他高校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高职嵌入式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充其只是高校的压缩版。

(4) 课程设置问题

嵌入式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型学科,其课程的设计、为培养目标服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选用与编写等各个环节都会处于动态之中。所以,在4年的嵌入式系统专业建设中,我们不断修订教学计划,进行课程改革。确定了嵌入式Java、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结构与应用基础、嵌入式系统结构与应用基础、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手持移动设备开发(Java)等课程为专业核心课,同时修订教学大纲。但是,我校的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方案有着明显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计划的印记,很难充分把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就业岗位的定位,以及课程内容的设计,对职业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的培养重视不够,且没有适合高职院校嵌入式专业教学的相关教材。所以,这样的培养体系,无论是从质还是量上,都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嵌入式人才的需求。

嵌入式专业的蓬勃发展验证了嵌入式人才不足的市场需求。而我校嵌入式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真正做到专业对口更是凤毛麟角。为此, 如何培养出与苏州、江苏、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经济需求相适合的高技能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人才,探讨本地特色的计算机嵌入式系统专业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3高职嵌入式专业建设的对策

众所周知嵌入式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多,涉及面广,课程新颖,难度大,而且面对教学对象是高职学生,如何将嵌入式专业建设好,我认为只有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而高职嵌入式专业建设中,应本着“应用技能为主,理论知识够用”的专业建设思路,必须注意考核方法的科学性和易操作性。

3.1高职嵌入式专业的定位

高职总目标是:通过富有特色的课程,才能创造出生机和活力,做到理论以“够用”为度,重在应用性技术训练,达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嵌入式开发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搞硬件设计,有时开发一些与硬件关系最密切的底层驱动程序(如BootLoader)、最初级的硬件驱动程序等。二是搞软件设计,从事嵌入式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开发。因此,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专业对学生未来工作岗位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的培养规格与标准,采用“宽基础、活模块”式,力求做到学用一致,强化教育实践环节,突出能力的培养,力求缩短学生就业后的磨合期,适应期,“零距离”上岗从而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打造适应本区域经济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技能型和应用型IT人才,成为苏州计算机嵌入式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3.2课程设置

通过对企业的岗位调研,结合我校“学分制”,按职业岗位流程构建模块化专业课程结构,全面进行以人为本、以标准为镜的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建设。对该专业的19门专业课程进行技术基础知识、技术基础实践和综合应用能力等三个方面的系统分类,以理论知识够用,强化专业技能为原则,形成了适应嵌入式市场需要的嵌入式人才培养的“基于案例和项目的三维课程模式(3DCC)”。同时构建实验实训基地,强化实践教学,引入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等教育教学模式。并注重教材建设,构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嵌入式应用技术专业的开放式教学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师资建设

要建设好嵌入式应用技术专业, 锻炼一支实践动手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是关键。为此,我们充分利用苏州市作为我国重要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及国家软件外包基地的优势,通过(1)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2)聘请知名专家;(3)到企业调研交流及挂职锻炼、到国内高校进修考察;(4)鼓励主持或参与技术课题研究、承担专业建设与实验室建设任务等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成立嵌入式硬件和嵌入式软件两个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团队,整合和汇聚了教育资源强势。

3.4把好生源

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生源是嵌入式系统专业办学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通过学校的招生网和系部网站上加强本专业的宣传与咨询,尽量招收理科的学生。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仔细介绍该专业的内涵,介绍良好的学习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同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观,构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开展物理等课程的选修,采取老带新的帮扶学习。通过多种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

4总结

随着嵌入式系统应用迅猛发展,企业对嵌入式人才需求的缺口越来越大。而嵌入式专业的特点是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并且学科发展快,学习难度大。因此,如何建设有特色的嵌入式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符合区域经济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给我们的专业定位、师资、课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观念,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受用人单位欢迎的。

参考文献:

[1] 张胜洪. 高职嵌入式专业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

[2] 宋学丽. 关于对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07(1).

篇9

独立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具有专业面宽、应用性强、需求面广的特点,面临着比其他工科专业,甚至比管理类其他专业还严峻的市场挑战。因此,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试点,探讨独立学院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创新,不仅有利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提高其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而且可以为独立学院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培养模式

嵌入式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应用为中心、软硬件可裁剪并且对系统的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要求严格的专业计算机系统,是一种“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业计算机系统”。它是源于通用计算机系统,但又不同于通用计算机系统的一种新型专用计算机系统,其专用性、嵌入性和计算机系统性的特征,使它具50有通用计算机系统无可比拟的对象智能化控制能力。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与母体院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如同嵌入式系统与通用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关系。因此,促成“嵌入式系统”快速发展的三个特征,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 以细分的市场需求确定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专用性是嵌入式系统的一大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嵌入式系统源于通用计算机系统,却有别于通用计算机系统。该系统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设计,找到了细分的市场,而且与通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了友好互补,满足了市场需求。独立学院源于母体的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与母体存在极大的重复性。如何找到独立学院人才的市场定位,确定培养目标,使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既不同于母体又适应市场的需要?这就需要进行人才的市场细分与定位。

2. 以集成的系统思维设计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嵌入性是嵌入式系统得以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嵌入到具体对象中的技术关键。如果没有高度集成的技术知识系统,只是设备、技术的简单叠加,就不可能将具备电脑功能的软硬件,镶嵌到许多体积很小的家用电器以

及其他高科技产品。同样的,虽然市场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素质有各种要求,但由于学生学习的期限、精力有限,学校不可能将所有的要求均通过课堂的课程予以解决。这就需要学校领导、老师以集成的系统思维,将对学生的素质要求镶嵌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而非仅仅通过设置专门的课程予以解决。

3.以科学的保障体系确保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不具备计算机系统的控制系统,就难以实现对对象系统的智能控制。因此,计算机系统是嵌入式系统能够在系统控制应用方面替代通用计算机系统,并成为与通用计算机系统并行发展的新型系统的先决条件。独立学院的办学资源和生源条件虽然有别于其母体高校,但独立学院作为培养本科生的属性不能被改变,否则,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上述三点思路源于“嵌入式系统”的设计理念,因此,我们把由此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称之为“‘嵌入式’培养模式”。

二、“嵌入式”培养模式的设计

按照“嵌入式”培养模式设计的思路,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1.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确定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考虑如下因素: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考虑人才供求体系中独立学院可占据和渗透的空间。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和有色金属、钢铁行业对我院所培养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我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科学技术的转化及知识的运用层次,即基层经营和管理人员层次;二是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母体高校的历史积淀、学科优势、办学特色相统一,并与独立学院自身的资源条件相适应。我院母体学校江西理工大学是一所有着52年本科办学历史,具有鲜明矿业、冶金、材料特色,主要为我国有色金属、钢铁行业服务的多科性大学。该校毕业生以“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三实特点”广受社会称赞。这样,我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既要努力秉承母体学校的光荣传统,着力培养广受社会欢迎的“三实人才”,又要考虑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与母体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形成错位发展;三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必须适应它所面对的生源基础。由于独立学院考生的入学分数往往比普通本科学生低40-50分,相对来说,他们的基础更弱,但接受能力、创新精神、环境适应性等并不差。这样,在培养目标定位时就更需要针对学生的兴趣、性格、职业规划来分模块选择课程,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基于这些因素,我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企业管理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公共管理部门从事现场经营管理、员工培训、管理咨询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2.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按照集成的系统思维,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围绕“模块教学、证书导向、校企结合”的体系进行设计,将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所要求的专业素质、职业技能系统地穿插在四年的教学中。

(1) 模块教学。按照细分的市场定位要求,我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是基层经营管理人员,尤其要考虑更多的学生可能面向矿业、冶金企业就业,或者在这些领域创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设置若干个模块供学生进行选学。为此,我们构建了“生产运营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市场营销模块企业发展与创新模块创业模块基础公务员考试课程模块”等7个模块的教学计划。同时,设置了若干门有关矿业、冶金概论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以增加行业专业背景知识。

各模块的课程设置涵盖大学四年的全过程,由各模块导师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学习。

(2) 证书导向。证书导向是以集成的系统思维,将学生所学课程集成到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过程。这是突出独立学院培养实务型现场经营管理人员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达到本科规格要求的其中一个标准。引导学生从大三开始根据自身选择的知识模块,报考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将“基础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三项内容融为一体,实现实务技能培养与职业证书集中培养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该专业学生所报考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助理人力资源师、助理物流师、内部质量审核员、报关员及报检员、会计从业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书。

(3) 校企结合。校企结合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人才培养目标、方案的设计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实务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实践性环节的完成需要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参与;学生的就业还需要得到企业的认可。因此,校企结合应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

三、“嵌入式”培养模式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

按照以上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我院在2007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中开始了“嵌入式”培养模式的试点工作。

1.实施条件

“嵌入式”培养模式特别强调人才的培养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要将市场对人才的各种素质要求集成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考核“嵌入式”培养模式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相应的实践平台,为此,我院集中力量搭建了校内外两个重要的实践平台。

(1)校内实践平台。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通过局域网整合企业经营ERP沙盘模拟实验室、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创业投资分析模拟实验室、财会模拟实验室、国际贸易电子交易平台等10多个实验室,构建了院内综合实训教学体系,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形成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交易与竞争。由不同模块学生模拟企业不同经营环境,担任不同职业角色,代表不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身份,体验商业竞争的激烈性。

通过校内实践平台的模拟实验,学生能以企业的生产部、供应部、销售部、仓库、财务部等部门为一个整体,从整个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来学习和体验。还可以体验到每一笔经济业务从物流的采购或销售开始,到资金流的应收应付款,再到物流的库存、存货,最后形成资金流的总账报表。除此之外,还可利用银行、税务岗位以及海关报关、报税等环节,学会如何与银行、税务、海关打交道,真实模拟企业的实际运行过程和经营环境。

(2)校外实践平台。校企合作是母体学校江西理工大学的一大优势,这为我院通过院企合作打造校外实践平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近年来,学院先后与江西铜业公司、福建马坑铁矿、赣州启德家电集团公司、深圳人人乐商业集团公司等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采用“3+1”和“2.5+1.5”等灵活的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同时,企业也为学院提供了难得的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机会。迄今为止,本院工商管理专业已建立了5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与46个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实施过程

从2007级学生入学开始,我们即按本培养方案分四年进行试点工作。

(1) 第一学年,了解新知识。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达到了解新知识的目的。2007级工商管理专业从大一开始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学生群体细分,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知识模块选择,以确保模块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提高。

(2) 第二学年,由了解知识到掌握知识阶段。大二阶段进入专业技术和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在理论教学中贯穿了专业课程设计、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同时,利用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形式,引导学生到ERP沙盘模拟实验室和投资管理实验室训练,并参加“用友杯”ERP沙盘模拟对抗赛和挑战职场创业大赛。

(3) 第三学年,由掌握知识阶段转变为能力提升阶段。大三阶段是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大提升、大演练阶段,将“校企结合一证书导向一模块教学”三项内容融为一体,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次、分知识模块教学,其中一学期在校内学习,另一学期在企业实践。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一部分学生在校内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参加相应模块知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另一部分学生利用校外实践平台到企业实践,如到人人乐商业集团、赣州启德家电等企业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践学习,使模块知识、实务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培养相结合。

(4) 第四学年,专业模块知识的深化学习阶段。 大四阶段一学期在校内学习,另一学期在企业实践。同学们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到校内进行深化学习,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在校内一学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中,还贯穿了企业模拟招聘和企业模拟经营等综合性实训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另一学期由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将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紧密结合。

为确保教学效果,完善学生的培养体系,我们对每一个学生实行跟踪管理,从大一开始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包含有学生各学年的职业规划、选择的模块课程及个人成长卡,通过这样的跟踪管理来确保本科教学水平,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动态调整。

3. 初显成效

通过近四年的实践,我们感到,“嵌入式”培养模式在我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试点是比较成功的,已取得初步成效:

(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面向对象的要求,将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和技能要求,在四年的培养方案中分别予以体现并且付诸实践,使每一阶段的课程体系中都有相当数量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性环节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从被动学转为主动学,学生的到课率也相应提高。

篇10

上海海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于IT及互联网领域的人才培养(线上+线下)、招聘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8年来始终专注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高新技术领域发展急需的软件人才培养 ,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Android、嵌入式开发、J2EE、PHP,HTML5、iOS、大数据的开发和UI设计。

上海海同科技作为ARM、微软的嵌入式授权合作伙伴,海同科技立足于提供国内高水平的嵌入式培训。在著名嵌入式软件、硬件厂商Microsoft、ARM、TI、Altera的大力支持下,推出理论和实践项目相结合的嵌入式系列高端课程,帮助学员深入学习嵌入式处理器软件、硬件等基本知识,参照企业项目开发经验,组织学员开展项目实践,增强实践开发能力,着眼于满足企业在产品升级换代方面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