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的魅力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科学的魅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科学的魅力

篇1

朱永新先生在他的著作《新教育之梦》中的《理想的美育》一章中把“自然美育”放在了首位,“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美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让学生亲和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如此,许多名人大家都是自然美育大家,甚至不惜弯下身去崇拜自然之美,而把自己置于不顾地位,因而才有面对死亡深情地写下《可爱的中国》,才有恩格斯在欣赏自然美时产生“幸福的战栗”,才有苏霍姆林斯基“到田野、到公园去吧”饱含深情的催促,才有了朱永新先生“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全身心地阅读大自然”的强烈呼吁。

是啊,“理想的美育必须走出书本的‘小天地’,融入到大自然中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它的灵气。”在此情况下,课堂就成了为学生找回自然美的主阵地,其中地理课渗透自然美育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从林海雪原到南海之滨,从东海烟波到西域高原,从“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到“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到处都蕴涵着祖国的自然风光之美。从阿尔卑斯山到的的喀喀湖,从北极冰洋到南极雪域,从夏威夷风情到非洲国家公园,无不展现出地球的万种风情之美。有夜幕上点点繁星的静谧之美,有“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日月流转之美,有雨雪雷电风云变幻的即景之美,有江海湖河的灵动之美,有火山地震的震撼之美,有台风海啸的狂放之美,有高山深林的宁静之美,有花鸟鱼虫的生命之美。可远眺,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可近观,更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慨;可置身其中,体会“人在画中游”之佳境。真可谓远近高低各不同,形色声动皆美意。心与景交融,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思接千载的境界,才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感慨,才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才有“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物我两忘。自然之美会让人油然而生敬意,使人的心灵净化、情感升华、润物细无声,达到美育教育的目的。

可见无论是小桥流水的幽雅情趣,还是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无论是旭日初升时小草上的一颗露珠,还是暮色降临时原野的一缕炊烟,都应该让我们油然而生对自然、对宇宙的亲切感和崇高感,产生“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冰心《繁星》)的感动和敬意。如果这样,我们的地理美育就达到完美的境界了。

(1.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2.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张家港校区)

篇2

洛东中学 吴宏

参考文献

1.刘知新.更新课程观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2002,(9):6—9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11

历史跨进了21世纪,培养创造新人材是时代的要求和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鲜明特征,与之相适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施能力业已成为当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所以要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生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因而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学法理念。保持自然科学旺盛的活力,素质和教育才能落实到实处。

一.自然科学课程教育的新理念

把培养科学素养作为自然科学课程的教育价值中枢.新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理念,概括如下:

1.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科学素养;

2.激发学生兴趣,倡导探究学习;

3.扩展认识视野,理解自然科学与社会的联系;

4.促进学生装发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可见课程的核心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与当今世界科学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向是吻合的。

新课程所提出的“科学素养”及“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标准包括一个人所具有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以及他在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科学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认知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精神等,因此科学素养就是培养能理解科学技术并有进取精神的人和主动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去分析、探究和处理要解决的问题,并做出科学的判断、解释和结论。

新课程标准同时也要求教师应该通过有目的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科学方法、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自然科学课程内容革新的理念

1.从重学术性转向重普及性,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选材新课程特别重视教育内容的过程。一方面是降低了对科学概念和原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则重视扩展知识的面,重视加强科学与技术、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体现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和进行体验学习的特点。比如,新课程就增加了与生活非常紧密的一些有益于扩展学生视野,丰富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阅读性材料。

2.从重视科学发展到既重视基础,也重视跨学科学习

新课程强调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增加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内容,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这些要求:其一,在课程内容中纳入一定的综合性内容,如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其二,是加强学科间以及科学的交叉联系,如自然科学本身的生物、物理、化学之间的联系,自然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其三,是加强实践学习活动,如观察、调查研究、主题讨论、辩论、兴趣实验探究、科普活动等。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从而通过学习中的探究来使学生达到轻松愉快地学习自然科学的目的。

因此,使用新课程必须做到:

①.重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给予宽泛有价值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做科学”的环境;

②.在学习中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帮助他们认识科学探索的特征和科学事业的特点;

③.运用丰富的现代科学成果、科技成就、新方法等去扩展自然科学学习的内容,以促使学生能够从多种角度认识自然科学,以及在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④.注意把学校中的科学教育、科学普及教育、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及课题探讨等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运用价值。

三.新课程教学实施的新理念。

1. 体现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在探究科学问题时,为获取依据和解释而采用的研究途径,自然科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则主要是指在促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培养学生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让学生学习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了解科学家研究科学问题的途径,这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提出的问题,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猜测解决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2. 体验探究方法,培养科学学习方法

探究过程是指为完成特定探究任务而设定的由一系列具体探究环节构成的实践途径,主要是:

①提出或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②收集适合问题解决的资料;

③提出假设;

④验证假设;

⑤导出结论。

3. 改变学习方法,倡导轻松愉快学自然科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改变学习方式,轻松愉快学习自然科学的观念,新颖且有价值,为此,需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途径:

①选择“以联系学生生活实践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改变“惟书是书”的现象,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包括:知识能力、个性、创造性等),把科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接近学生生活,使之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并立足课堂知识向课外辐射延伸,让课堂节奏与社会发展共频共振。所以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丰富课内知识从而使课内外知识相互补充,互相渗透,有助于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

②设计“以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学法多种多样,但不论什么样的方法都必须服从于一般的教学原则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好的教法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法上,使学生能学、肯学和会学。其中能学是起点,肯学是动机,会学是方法,能学即从学生的原有的知识水平出发,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新,旧知识不旧,轻松起步。肯学是指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意识,教师要以知识为载体,创设情景,酝酿冲突,利用知识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学习过程中感到学习是自身的需要,学习是快乐的。同时会学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创新学习环境中,积极思考,善于动脑,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动用已有的知识,采取多种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盲点、考点巧妙点拔,不仅向学生提供“黄金”,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点金术”,掌握“塑金”的方法。因此,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如果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那么很多奇迹会出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就会充分发挥,也就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吸引力。

四.新课程的教学评价及学生的评论。

⒈自然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教学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倡导把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作为自然科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既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情况,也更要求重视评价学生探索能力、科学情感、科学态度与科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突出评价的整体性,综合性、开放性和真实性,注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⒉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①采用“纸笔测验”方式,注意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

③采用“活动表现评价的方式,即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能力及综合素质等进行评价,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实施评价不能只限于依据考试成绩,而要注重通过学生参与诸如撰写”有关酸雨的危害“报告,开展“有关当地河流污染与治理的方案”的辩论活动,进行“有关农药,化肥在蔬菜生产中的使用情况及有害性调查”来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为综合地评判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状况提供可信的结论,

篇3

5月29日下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云南省高端引进人才称号获得者张虎才教授应邀做客“文聚论坛”第339讲,在云师大呈贡主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308报告厅作题为《与你相关――地球科学的魅力》的精彩讲座。云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杨亚东老师主持论坛,来自各学院的近400名同学慕名前来现场听讲。

张虎才教授主要研究古湖泊与古环境重建、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年代学、气候突变事件、寒旱区环境变化等领域。出版中英文著作7部,近五年在《自然》等著名学术刊物上40余篇。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云南师范大学红云园丁一等奖等荣誉和表彰。他是中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著名地质科学家,深受学生爱戴。

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张虎才教授登上讲坛。“好女不嫁地质男”,张教授一开讲就以诙谐幽默的语言道出了地质研究工作的艰辛。他谦逊风趣地讲述了自己在求学和科研中的经历和感悟,使同学们在领略地球科学魅力的同时,还接受了一场充满正能量的精神洗礼。在精彩的演讲中,张教授深厚渊博的学识、温文尔雅的谈吐、谦虚低调的品质,无不彰显着他独特的个人魅力,让同学们感到由衷的崇敬和钦佩。

“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工作就是幸福的一生,生活的态度决定生活的方向与质量。”张教授告诉同学们,心态是决定一切的关键,而“成功是得其所想,幸福是想其所得,做好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幸福。”张教授自己正是如此,无论是在求学时期,还是工作时期,他都热爱自己的所学专业,并通过努力收获了成功与幸福。最后,张教授勉励同学们:“大学是学习知识的阶段,要努力沉淀自己,增长学识,不能虚度光阴;只有在大学期间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找准实现自己价值的方向,找到不断学习、进步的动力。”

在现场提问环节,同学们争前恐后地举手提问,张虎才教授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论坛结束后,同学们主动向张虎才教授请教,争相与他交流、合影。一位同学说:“张教授的演讲,特别有亲和力、感染力,使人深受启发、倍受鼓舞,从中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

篇4

关键词:自然科学;宗教;诞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18-01

科学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萌发于人类早期的社会实践,古代文明已包含许多近代科学得以发展的因素。因人类社会实践和认识的历史局限性,古代的科学知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一直附属于在思维方式上尚未摆脱想象性和猜测性的自然哲学体系,甚至寄生于宗教神话中。在中世纪,科学成了神学的分枝。科学与宗教的历史混合状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逐步解体,科学从自然哲学体系和宗教神话中分化出来,成为实证性的科学。

一、自然、人、神表现为鲜明等级和不同质的秩序

13世纪古希腊科学的复苏同托马斯・阿奎那建立的包括基督教神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在内的辉煌的综合体系一道,建立了基督教用以阐释自然的特殊认知系统,对西方思想的统治一直持续到17世纪。让我们追溯一下欧洲中世纪思想是如何改变了欧洲人的心理态度的。超越论认为自然和人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上帝超越一切,不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也不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与人无关的“外在物”;人与自然不同质,上帝安排人超越于自然之上并具有支配自然的权利。亚里士多德认识到了两个主要方面――自然是可以理解的,自然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阿奎那从亚里士多德和当时的基督教义那里接受了一种假设:人是万物的中心与目的,世界可按照人的感觉和心理来描绘。自然既是有秩序的,又是偶然的。阿奎那关于上帝的概念是亚里士多德的“不动的原动者”和《圣经》中的“人之父”的综合。他把上帝描绘成自然界的永恒统治者,而不仅仅是最初的造物主。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们把古希腊宇宙中有序性和规则性的观点与《圣经》中关于上帝是规律创造者的观点相互结合起来,对自然神灵的否定,使自然界不再是人们崇拜的对象,而成为研究的对象。

二、理性与信仰

早期教父哲学的实质是信仰主义、蒙昧主义、唯心神秘主义的。在其统治下,理性的思考成了人们的。然而,在中世纪创造的智力背景中,自然科学才作为学科发展起来,由于同那些对科学感兴趣的伊斯兰教国家的接触,使得一个最大的变化得以产生,这个变化发生于重新发现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时候。因在一些较大的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更加富于理性、更科学。早期以安瑟伦为代表的经验哲学的思想特点是力图使理性与信仰调和并使理性为信仰服务,其著名的本体论证明是最好的说明。13世纪之后,神学的信仰主义式的绝对唯心主义受到了动摇,理性堂而皇之地走进了神学与科学的殿堂。经院哲学那种理性的唯知主义,保持且加强了逻辑分析的精神,他们关于神与世界是人可了解的假设,也使得西欧智者产生了一种即使是不自觉的也是十分可贵的信心,即相信自然界是有规律的和一致的。托马斯・阿奎那代表的经院派神学打着理性旗帜,用逻辑推理来论证,但信仰与理性的矛盾并未因此解决,把信仰建立在理性基础上,实际上是冒险让信仰去接受他本来经受不起的审查和考验。在阿奎那时期,经院派神学内已出现了要求信仰与理性分道扬镳的论战。一方面使基督教教义建立在脱离理性的信仰之上,另一方面则使理性也脱离信仰的羁绊,按照自己的道路走向具有启蒙色彩的哲学和宗教学说。邓斯・司各脱、威廉・奥卡姆为此做出了贡献。司各脱扩大了理性所不能说明的神学地盘,他提出了关于上帝本性的非理性理论,指责托马斯主义所谓上帝按照理性必然性而活动的说法会导致泛神论,把上帝的活动限制在理性所允许的范围,显然是限制了上帝的无限自由。哲学则是少数有识之士的创造,它是通过纯粹的思辨来理解真理的,两种真理性质不同,一方面凭借信仰接受教会的教义,另一方面凭借理性研究哲学问题。中世纪经院哲学对神学的坚定信念导致这样一种思想习惯:寻求严格的论点,并在找到后坚持论点的可贵习惯。这个出于本能的信念活生生地存在于推动进行各种研究的想象力中,这有助于科学的理性成份的产生。因此在近代科学理论还没有发生以前,相信科学可能成立的信念是不知不觉地从中世纪神学中导引出来的。

三、神学唯意志论与经验论

邓斯・司各脱与不可战胜的博士威廉・奥卡姆在批判托马斯理性神学时,不仅使理性与信仰分道扬镳,同时也是复兴唯意志论神学的先驱。选择唯理或经验论的科学方法,取决于神学上的考虑,神学中的理智论与科学唯理论相联系,而神学中的唯意志论是同科学中的经验论相联系的。因神学唯意志论的复兴,因人们相信万事万物都是由上帝的意志决定的,因而人们开始相信他们亲历的事物,该点转到科学领域上来便意味着科学也必然要接受事实。中世纪的许多哲学家相信上帝创造宇宙之时必须遵循亚里士多德确立的观点。在亚里士多德所设想的宇宙中每一事物都是通过逻辑上是必然的法则而与其他事物相联系。丹匹叶在反对对于上帝的这些权力施加任何限制的同时,却在无意中取消了对科学理论所施加的禁锢。因此,不仅是主张必然性的神学处境岌岌可危,就连主张必然性的自然科学也是如此。总之,13世纪,应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世纪,从这时起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取代新柏拉图主义成为基督教的哲学基础。《圣经》自然观与亚里士多德的特殊融合,形成了对自然的特殊认知系统:否定自然神灵的存在,就意味着自然不再是人们崇拜的对象,转而成为研究的对象。同时,在这段时期里经院哲学家们开始重视理性,并把它看作是认识上帝的主要途径,因此,一旦人们发现了对自然的新的认识方法:经验与观察,便开始对这种过分的唯理论进行无情的批判。直到15世纪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虽然有冲突,但由于这时近代科学还没有产生,科学仍然是隶属哲学,而宗教在此时充当了为近代科学的产生营造氛围的不自觉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伊安.G.巴伯.科学与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57.

篇5

21世纪是科学与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一个民族只有普及科学知识,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尊重科学、崇尚科学,才能告别愚昧,才能挺起胸膛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是国民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科学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国民的科学素质水平。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中等教育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摆在面前:学生在高中阶段便分文理科,文科学生除数学学科外,几乎不再接受其他自然科学教育,从而导致进入高校之后,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普遍较低。因此,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应是我国高校文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领军学科,是整个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兼有哲学的概括性、抽象性,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以及实验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同时培养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那么在高等院校文史、管理、财会、语言、艺体等文科类专业开设基于物理学的科学素质课程,是提高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和方法。2011年8月,国务委员、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让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使公民科学素质再上新水平。刘延东强调,公民科学素质是落实科学发展的有力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坚实基础、衡量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而高等院校是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的最佳场所之一。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始在文科类专业开设基于物理学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这一举措将有利于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会起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文科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进入21世纪,面对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变化,思想文化错综复杂的高度融合,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创新发展,为适应社会需求,跟上时代步伐,作为文科大学生,应具备如下基本科学素养。1.必备的科学知识在西方,一些社会学家和物理学家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一个人未读过莎士比亚的著作会被认为没有教养;但是一个人如果不知道牛顿、爱因斯坦的理论,却被看作没有文化。进入21世纪以来,以物理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技术渗透到人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个角落,对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更加宽广和深刻。现代高科技的许多前沿问题和应用领域,如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激光技术、纳米技术、核能技术、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等,很多都囊括在基础物理的研究领域之中。因此,在文科物理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学习、理解一些基本物理知识。如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基础知识,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基本观念,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光的波粒二象性等。特别是对引领21世纪发展的高新科技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对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2.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同感,他们在学习期间不仅要向导师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导师如何工作、如何思考、如何处理实际问题等,这种思维方法上的训练是最为关键的。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或物理定律的发现,还是物理基础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等是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在文科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物理学中蕴含的丰富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如模型方法、类比方法、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理想实验、科学假说、数学建模方法等,传授给学生,并努力让学生应用这些方法,去正确分析、理性判断和初步计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3.执着的科学精神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不仅包含物质的结构和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同时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无穷的智慧,闪耀着科学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光辉。古今中外的著名物理学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所表现出来的求实精神、献身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虚、谨慎、诚实、合作、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对人类、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等,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在他们身上完美结合的体现。因此,在文科物理教育中,应注重树立学生现代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使学生具有科学的成败观和探索科学疑难问题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坚韧不拔的科学品格和人文关怀的优秀品质。4.较强的创新意识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或许只是一种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文科物理教学中,通过了解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成长成才的经历,让学生们体会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和创新欲望,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持大胆的质疑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理敢于提问,培养学生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向旧观念挑战,从而培养学生较强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变革对创新人才的要求。

三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教学效果

篇6

【关键词】优秀影视 教师素养

影视作品声图并茂、视听兼顾,感染力极强。对于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着人类的审美需求和精神追求。身处影视媒体广泛传播的今天,教师们应充分利用优秀影视的影响作用,开阔自己的文化视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自身素养。

一、利用优秀影视,提升师德修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指出:教师应爱岗敬业、热爱教育、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工作繁杂而劳累,面对着各种成长环境不一,性格不同的学生,特别是表现不佳的学生,需要付出极大的责任与耐心。

法国优秀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一位其貌不扬的中年男教师马修的故事,在荒郊野外的破旧学校里,马修面对的是一群无比捣蛋的问题男孩。他们的自由受到限制,被教师责罚是家常便饭,强烈的逆反是他们的特点。马修老师通过组织他们参加合唱团,谆谆善诱,把这群问题孩子的优点和天赋发掘出来。影片中马修老师的仁爱、友善、宽容的内心以及人性化的关怀,不正是我们教师应当追求的教育真谛吗?印度优秀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探索的是一个患有读写障碍,被教师认定弱智的孩子伊桑在美术教师的关爱引导中,重拾自信的故事。现实生活中,也许有部分教师逼着自己的学生达到自己认定的所谓教育目标。学生一旦离“达标”距离甚远的时候,也许会和剧中的小伊桑一样,受到批评、打击,甚至是摧毁!作为家长和学生,能遇上尼康这样的好教师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高度颂扬师德的高尚还有不少影片,《一个都不能少》《美丽的大脚》同样从不同的角度,颂扬着教师的人性之美。此类优秀影片,从不同的视角,反映着现实生活,它们能够引导作为教师的我们认识自我,指明正确的人生走向,用耐心、温暖、关爱给予学生灿烂的光芒,真正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做名副其实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二、利用优秀影视,丰富自身阅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亲其师”,就会“信其道”。教师除了不能生硬地“说教”,谆谆善诱是关键外,丰富的知识阅历,生动的语言沟通同样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便利。没有哪个学生不佩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古今的教师。教师是智者的化身,他应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教师是睿智的代名词,机敏幽默是他的特点,教师应以这些为人生追求的目标。通过不同类型影视,可以夯实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修养。

1.文学艺术类

在种类繁多的影视作品中,不乏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阅读并观看这些作品,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看得更高更远。借助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对历史,人文,自然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过程与态度,对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有更好的帮助。我国的四大名著及外国名著,以其丰厚的文学魅力,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现代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这些优秀的作品以影视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通过声光影的完美结合,不但提高教师的阅读欣赏能力,还可以放松身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自然科学历史类

优秀影视是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自然、科学、历史的影视,容易感染学生,引起强烈的共鸣。自然科学的探索所需要的探索创新、坚持真理、冷静求实、坚韧不拔的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一起都是人类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人们为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而不懈努力,也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因此,教师要理解和领会这种自然科学的内在精神,养成尊重事实、乐于思考的思维方式,树立探索创新的思想意识。近期央视热播的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值得细细品味。它以精巧细腻的高清画面,将大江南北的中华美食浓香扑鼻、色彩艳丽地摆在你的面前,唯美而生活化。值得赞誉的是劳动者格守自然之道的捕猎、采掘、加工,更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典范:创造美首先要热爱,其次是要格守。诸如此类的优秀影视如《文明之旅》《自然科学》《微观世界》等同样可以丰富教师的知识。师先知,生方知;师先爱,生方爱,相信在教师的引领下,师生的创造力一定会得到提升。

3.新闻时事类

新闻直播独具电视特性与魅力,展现了新闻的社会导向与影响。不关注新闻的教师算不上一位优秀的教师。教育教学中怎样与国家政策、教育工作者方针保持一致,关注时事必不可少。近年来,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合主办的《开学第一课》就对我们教育指明了时代方向。这部综艺公益节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以他们喜欢的方式,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增进了教育的实效性。

4.娱乐节目类

心理学教育中有“同理心”之说,它是在沟通时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地以对方的标准为参照来看事物,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其思想行为,了解其独特的感受。教育中,教师常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会使人们在教育中遇到的难题迎刃而解。现在的孩子是在电视前面长大的孩子,他们狂热地喜爱上了某些娱乐节目,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家长对孩子成为电视狂人也有很多的无奈。禁的作用不是很大,教师可以适当收看这些节目,通过观看、评析、引导,以“同理心”的方式,使学生正确的判定它的作用。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情境;潜力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5-0147-01

一、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多媒体下的小学科学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多媒体技术正在以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为小学科学教学注入新的内涵,其直观性、生动性对于创设学习情境具有很多的优势。

1 应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恰当、适时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以及动听悦耳的音效来创造教学情境,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可使小学生重视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并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到维护生态平衡中的生存竞争时,为了使学生明白一些弱小的生存为了繁衍后代,往往有高度的生殖能力。运用多媒体,使青蛙产卵的过程很清淅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现象小学生是不容易看到的。这些直观的图像画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使学生初步有了运用动的观点解释自然科学的意识,使以教师为主变为以学生为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2 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皮亚杰曾经指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使事情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知识的积累与智能的发展,也多在无意识下完成,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问题情景,能使学生了解问题的实际意义,并能引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增强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爱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在给三年级学生上蜗牛这一课时,我使用了蜗牛爬行的多媒体动画,当时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探究蜗牛的极大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及求知欲。

二、可增加课堂容量,直观形象,有助于知识的理解

1 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现代教学信息,增加教学容量来增加科学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语言描述和板书等方面,语言陈述的内容过多,学生抓不住重点,前后内容联系困难。不仅挤占时间太多,而且不利于老师的课堂组织,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而应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便于学生开拓视野,有利于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这一课堂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许多世界著名的死火山、活火山、图片以及一些关于地震的画面,自然景观图等,从而使学生对火山及地震对人类带来的影响及形成的自然景观有所了解和认识,并激发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使学生关注如何减少这些灾害,以保护我们的家园。

2 根据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观点,笔者认为小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理解的内部机制是:在主体(学生)与客体(教材)的作用下,通过主体的活动逐渐构造的过程,是外部知识向内部知识转化的过程,而多媒体制作的动画形象,可展示连续的动态过程,既清晰又形象。有很强的启动性,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展示知识构建过程。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这是其它媒体观以取代的优势。例如:在讲植物的特征时,我使用多媒体用维思图的方法,同时出示植物生态过程的图片,并配以适当的画面和色彩来区分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特征,而它们的共同特征则汇入两个圆的交叉部分。从而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提供事实、可显示过程,可举例验证,可提供示范,亦可设置疑,这对理解重点知识、突破难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现代教学媒体创设了能激发学生情绪的学习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那么潜在的、肤浅的需要变为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求,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知识。

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自然科学教学方法,使以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发展为小组讨论、小组合作,个别指导和班级互动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也将逐步形成课堂讲授和网络运用并举的局面。审视传统的小学自然科学教学发现,学生往往感触不深,易疲劳,甚至有厌烦情绪。因此,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对有些内容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问题,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这也是目前素质教育讲求的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四、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在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及实践活动

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科学教学。可以说,加强动手操作是现代的自然科学与传统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从很多国家小学自然科学教学去通过实验操作及实践活动来看,加强动手操作是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自然、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和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但是这在传统教学中并不是很好解决的,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这一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在讲物体的沉浮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物体的沉浮以动画的方式出现在屏幕上,砂砾在下,砂在上,还有塑料,泡沫在最上面等。这样,更加形象直观。又如:在讲浮力时,利用多媒体画面使酒精、玉米油、水、水银这四种物体的沉浮,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观察起来更直观形象,也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篇8

福斯特:像其他学府一样,哈佛大学也感受到了自身正在经受的危机。年度报告结算显示,哈佛的资产总额降低了大约30%,相当于损失了110亿美元。和奥巴马总统一样,我也是一个“对明天没有信心”的时期的领导。

《明镜周刊》:是不是意味着要继续提高学费?加上住宿和饮食每年在哈佛的花费差不多要5万美元,这是一个美国中等家庭的年收入。

福斯特:所以我们保证今后会给那些家庭不是很富裕的学生一些经济上的帮助。我们坚信哈佛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有能力的学生提供好的学习机会。

《明镜周刊》:尽管遭受亏损,可哈佛大学仍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学府。现在它的资产总额仍高达260多亿美元。这样是不是您可以让自己安心一点,不会那么担心。

福斯特:哈佛70%的资产已经作为专用资金安排给了一些科研项目。如果捐赠者表明希望将这些钱给法语教研室,那么就不允许把这些钱或是这些钱的收益给生物教研室或是用来修理学生宿舍。这些资产分为1.1万多个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有自己特定的用途。

《明镜周刊》:换句话说就是你们也得开源节流。那么你们是如何做的呢,在哪些方面?

福斯特:例如今天早上在参加一个会晤时,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桌子上竟然摆着三明治和面包圈。这是多大的失误啊!要知道早在去年11月学校就取消了会晤时的宴食安排。我们竭尽全力节省与教学和科研无关的开销。

《明镜周刊》:最近几年,哈佛毕业生大多选择在咨询公司或是金融部门工作。去年在给学生讲话时,您也不满地指出了这一点,当时您说:“要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在现如今这个经济危机年代,您的号召能够影响到他们吗?

福斯特:今年我们大多数学生都不得不找其他工作,大家都知道金融行业萎缩得很厉害,经济危机让他们有机会在一些他们以前连想都不会想的地方工作。如果不是经济危机,他们只会选择在金融领域的一些权威公司或是报酬很高的公司工作。

《明镜周刊》:您是否察觉到,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您学生们的价值观开始出现了一些转变?

福斯特:这是毫无疑问的。某种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我们的新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任何情况下不少学生都充满了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和往年一样,今年很多毕业生都做好了参加“为美国而教”的准备――他们要去基层学校教两年书。

《明镜周刊》: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发现者之一詹姆士・华生曾很担心地提到,美国如今有才华的年轻人都没有兴趣学习自然科学了,他们更喜欢在交易所里赚钱。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很多实验室里绝大多数博士、研究生是来自欧洲和亚洲的外国人。

福斯特:你们说得很对。我们需要全新的概念来促进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如今这个问题还未解决,应该从大学之前就开始采取措施。

《明镜周刊》:作为哈佛的校长,您有没有感觉到一种特别的责任感――让学习物理和生物的学生不再只是中国人和德国人,也要让更多的美国年轻人加入这一行列。

福斯特:当然有,我们从世界各地招收有才智的学生,我们也热切期盼今后会有更多聪明的美国孩子来学习。

《明镜周刊》:370年过去了,哈佛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女校长。您的父母是怎样规划您的职业道路的?

福斯特:找一个有钱的丈夫。

《明镜周刊》:您并没有成为您父母设想的那样的人,而是成了拉里・萨莫斯的接班人,一个曾说过在自然科学领域女性没有男性那么有能力,并因此黯然辞职的人。从您做哈佛校长开始到如今已经过去两年了,哈佛还是男性的天下吗?

福斯特:我不那么认为。我希望哈佛是大家的,而不应该受到性别和种族的影响。

篇9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物理学又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自然科学,中学物理的教学对象是天真、活泼的青少年,他们的求知欲特别旺盛,接受新知识的速度非常快,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欲望也非常高。[1]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抓住中学生的这些特点,提升物理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物理学关键的一步。以下就如何针对中学生心理特点提升物理学科魅力谈几点心得。

一、利用一些“视而不见”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果不启发他们,很多学生会认为物理只是一本教科书里的理论课程,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涉及到物理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些他们平时“视而不见”现象的启发,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我们在飞快自转的地球上为什么跳起来总是落在原地?飞机为什么能在天空飞行?保温瓶为什么能保温?用望远镜为什么能看得更远?太阳周围为何会出现颜色像彩虹的光环?天空和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

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像一个个的谜,学生感到非常新奇,又急于知道这是为什么。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原来这些现象都与本以为枯燥的物理有关,都可以用他们学过的知识解释。学生受好奇心的驱使,学习情绪高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利用学到的物理知识揭开“现象”的谜底,给学生以成就感

只有当学生认识到掌握的物理知识的作用,才能培养起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动摇的强烈的学习兴趣,才会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1]以下几个例子就是不错的参考:

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装有滚烫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越有兴趣就越想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问题后,便获得成功的满足。在实际教学当中要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成功处给予适时鼓励,如巧妙地运用语言激励,对一般学生可用“思路清晰”“解法巧妙”,对已获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用言语刺激,“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你还有更巧的方法吗?”这样会使全班兴趣高昂,这样才可使兴趣持久。

三、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青少年有旺盛的活动力[2],利用随手可得的器材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医用注射器结构简单、常见,用到中学物理实验中有独到之处,可以说明很多问题。譬如利用注射器就可以完成如下几个实验:实验一,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实验二,演示压缩气体做功;实验三,演示帕斯卡实验;实验四,演示潜水艇实验;实验五,演示连通器原理;实验六,演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等。

水面浮针:缝衣针放在水面上,能让它像麦杆似的浮着吗?很多学生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那么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就可以改变学生的看法。取一碗水,拿一枚细一点的缝衣针,稍微抹上一层猪油。在水面上放一小张能吸水的纸,再在水面上轻轻平放一枚缝衣针。等这张纸完全湿透后,轻轻按下纸的四个角,使纸慢慢沉入水中,这时候钢针却漂浮在水面上。放吸水纸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针对水面的冲击。

烧不着的布条:找一块棉布条,用水淋湿,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像火焰穿过了布条,拿下布条一看,棉布条并没有烧焦。

篇10

论文摘要: 本文从教育学视角讨论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理据。理工科大学创办与发展文科是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而非国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命的需要。

理工科院校文科的发展,不仅是创办文科专业与设置文科课程的问题,而且是对理工科学生实施人文教育过程的问题。理工科高等学校要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思考文科发展的问题,将自然科学的问题与社会问题相结合,将理工科的自然科学知识与技能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幸福观等相结合,将理工科的科学问题纳入哲学社会科学的视域加以审视与研究。因此,本文将讨论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教育学视角。

一、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当代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城镇建设等,内在地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二者通力合作,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即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顺应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学习与掌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但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标。我们不仅要传授理工科自然科学与工科知识技能,我们还要从道德品质、工作态度、社会责任、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培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科学技术问题只能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但解决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杨义(2002)认为,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文化工程”,而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这个工程具有以下四个要点:(1)它涉及一个民族的总体科学、道德和精神文化素质;(2)它涉及一个民族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共识;(3)它涉及一个民族对全局问题、突发事件和日常现象的理性思维能力;(4)它涉及一个民族的社会管理和社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技术赋予社会以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和物质形式,而人文社会科学赋予社会以前进方向和精神内容。只有把物质形式和精神内容结合起来的社会,才是一个完整的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创造物质文明的才能,而且也是精神文明的承载者与践行者。因此,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对理工科大学提出的要求。

二、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

对于理工科高校来说,落实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目标,在于研究与制定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课程的培养计划。70年代以来,我国大多数重点理工科院校相继创办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这些工科强势学校,逐渐转变为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然而,“综合性大学”浪潮过后,理工科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如下问题:理工科应该创办什么样的文科专业?如何创办与发展文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定位文科课程?确定什么样的文科发展路径?采取什么样的必要的管理与发展措施?

“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个人知识与学科知识、教材的心理组织与逻辑组织)之关系的问题,在课程形态上则表现为经验课程和科学课程的关系。课程理论和实践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意味着在这个基本问题的探究方面做出突破。”(钟启泉&张华2001:144)我们认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还应该包括个体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问题。不管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社会化,还是使人类社会更加人化,教育的目的性是存在的,而这种目的性就是教育活动的方向和推动力,就是选择教育内容的方向和标准。教育的方向性,或受教育者个体经验的方向性,并不是任意选择的结果。

杜威在研究经验课程时历来重视教育的目的性,重视学生经验的教育价值。他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的,强调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然而,他认为,经验和教育二者并非等同,并非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地起着教育的作用。他运用“经验的连续性”原则区分了“有教育价值的经验”和“没有教育价值的经验”。经验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取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每种经验就是一种推动力。经验的价值只能由它所推动的方向来评断。”因此,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判明一种经验的走向。(杜威,1991:259-263)

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代表社会完成高等教育阶段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因此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就应该首先具备能力,判明理工科大学生经验的走向。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与教师是社会化的典型产物,因此他们具备社会发展先进思想的素质与品质,能够代表社会与按照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完成教育受教育者的任务。这充分说明,个人发展与教育、学生与教师、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相关性。

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目标化过程,必然要受社会需要的制约。因此,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应该包括个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个人应该如何发展,其发展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是如何影响个人发展的,这些问题都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王佩华(1998)认为,文理分家,理工脱离,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学习苏联模式的结果。这种模式使得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氛围相对淡薄,文科发展阻力大。然而,文理分家,并不是理工科院校创办文科专业的真正理由,文理融合比较典型的麻省理工学院也并非理工科院校学习的典范。这是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文理分家加强了文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如果具有文科传统与优势的文科高等院校不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学,岂有理工科发展文科专业的道理?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有其历史与传统,解放前的清华大学也有其历史与传统。理工科高等学校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理工与文科并举的麻省理工学院对于发展文科有什么优势?对于发展理工科有什么优势?假如清华大学具有以往强势的文科,其文科会发展到什么水平?其理工科又会受到什么影响。

因此,理工科大学创办文科专业向综合大学发展的真正理由,并不是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而是通过创办文科专业,让理工科学生享受人文学科滋养。人文学科的滋养通过三个渠道渗透到理工科大学生的经验,影响着其个人发展方向与路径。其一,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学生必修与选修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科课程,获得人文学科的知识滋养,在个体的知识结构上完成文科与理工科的融合,实现知识结构上的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其二,通过师生与生生交往影响学生。理工科院校文理科的融合,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知识结构层面,还表现在文科课堂上文科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往方面。文科教师以其特有的文科气质、文科态度、文科价值取向与文科人格魅力,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在课下,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社会交往,文科学生的言行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其三,文科专业的创办与文科院系的设立,无论从学校学术氛围与学校学生生活,还是从图书资料与网络资源等方面,都会对理工科学生产生影响。

三、结语

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己任。理工科院校以其理工专业见长,发展文科专业,发展什么样的文科专业,怎样发展文科专业,都不能离开与脱离教育学理据,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人才培养过程,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的发展不可离开其理工科人才的培养。

参 考 文 献

[1]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全国理工科高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综述,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4.

[2]戴忠信.动态多元课程观:统整课程与教学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1):1-5.

[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 民教育出版社,1991.

[4]王佩华.重点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思路刍议,高等教育研究,1998(3):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