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逻辑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研究的逻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研究的逻辑

篇1

关键词: 现象学;认知;科学;逻辑学

中图分类号:B51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01307

现象学往往给人一个印象,似乎它是完全无视科学研究的,甚至是违背科学的。造成这一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从胡塞尔开始,很多现象学家都反对自然主义①,而科学一般又被单纯地理解为自然科学,尤其是在英语世界。但从胡塞尔的《逻辑研究》(Logische Untersuchungen),特别是此书的第一卷《纯粹逻辑学导引》(Prolegomena zur reinen Logik)中,我们可以看到,现象学其实开始于对“科学的本质”②和“科学的可能条件”(Hua XVIII: 238) 之追问,只不过胡塞尔对科学的了解与现在一般人对科学的了解并不一样。现在一般人谈到科学,首先想到的是实验。但胡塞尔却不这样想,他的科学概念来自欧洲科学的另一个传统。对于胡塞尔而言,科学的本质不是实验,而是论证。我们不要忘记,胡塞尔原来是一个数学家。对于他而言,欧基里德 (Euclid) 之几何学系统无疑是科学最早的典范。

由于胡塞尔将论证视为科学的本质,因此对他来说,逻辑学跟科学就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逻辑学的可能性就是科学的可能性。逻辑学是研究论证形式的学问,如果没有普遍有效的论证形式,就不可能有逻辑学。而如果论证构成科学的本质,要是没有普遍有效的论证形式,也同样不可能有科学,或至少没有普遍有效的科学方法。因此,胡塞尔把研究对象为论证的逻辑学了解为“科学论”(Wissenschaftslehre),而在胡塞尔的想法中,现象学就是逻辑学的基础,它“提供知识批判地了解纯粹逻辑学所要求的‘明白性与清晰性’”。③本文的目的就在于指出胡塞尔思想中科学与逻辑学这种不可分割的关系,以显示科学概念在现象学起源上的中心地位。

胡塞尔从“认知”(Wissen) 概念开始他对科学的规定,他说:“正如其名字所指,科学指向认知。”(Hua XVIII: 27) 单单从字面关联我们就可以看到, 这句话的意思是:科学跟认知有关。胡塞尔所说的字面关联,在德语里是很明白的;在英语翻译中,如果读者稍微懂得一点拉丁语,也是可以看出来的;但在汉语里,如果我们按照惯常的翻译方式,却看不到有什么字面联络。由此,一些人也许就会觉察到,惯常的翻译方式是有问题的,而这些人当中的一部分人也可能会注意到,不好的翻译不仅阻碍我们对文本的阅读,而且还妨害我们对事情本身的了解。

在上面那句话中,“科学”用来翻译“Wissenschaft”,这是对此词的惯常译法,而“认知”我用来翻译“Wissen”。德语“Wissenschaft” 根本就是以“Wissen”为元素所构造出来的一个语词(Wissenschaft),所以两者的字面关联是很明白的,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英语以“science”来翻译“Wissenschaft”,以“knowing”来翻译“Wissen”,“science”与“knowing”的字面关联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明白了。但如果读者稍微懂得一点拉丁语,则还是可以看到两词的关联的:“science”源自拉丁语名词“scientia”,而“scientia”出自动词“scire”,其意义正相当于英语的“to know”。所以,从“science”这个字本身,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它跟“knowing”是有关的。胡塞尔所说的字面关联,在英语翻译中也是可以成立的。在汉语中又如何呢?我们是否可以说:从字面上就看到“科学”跟“认知”有关呢?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是否就表示胡塞尔的论断缺乏普遍性呢?在汉语中“科学”与“认知”没有胡塞尔所断言的字面关联,问题其实出在“科学”这个惯常译法上。汉语原来是没有“科学”一词的,它是近代为了翻译欧语的“science”或“Wissenschaft”而构造出来的。这个构造的缺陷在于,它的字面意义与以它来表达的事情并不对应。“Wissenschaft”与“science”笼统来说是指求知活动以及此活动所产生的成果,而“科学”的字面意义则是分科的学问。因此,我曾提出在有必要时以“格知”取代“科学”来作为“Wissenschaft”或“science”的翻译,以显示其本来的意义。梁家荣:《本源与意义:前期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25页。例如,当我们把胡塞尔的话翻译为“正如其名字所指,格知指向认知”时,即能明白显示其字面关联。

从接下来的句子我们就可以看到,胡塞尔这里所谓“认知”,是指“认知行为”(Wissensakt),也就是我们的一种心理行为。科学与认知行为有关,但却不等同于认知行为。胡塞尔认为,“科学只有在它的文献中才具有客观的存有 (objektiven Bestand)” (Hua XVIII: 27) 。求知者把他们研究的成果写成文献,以此方式科学可以“绵延超过个人、世代以及国族”(Hua XVIII: 28)。透过阅读文献,后来者再次把科学转化为个人的认知行为。因此可以说,科学产生于个人的认知行为,最后又再次过渡到个人的认知行为。在这个意义下,胡塞尔说:“科学[格知]指向认知”,或“科学[格知]以认知为目的”(Hua XVIII: 28)。

胡塞尔认为,在严格的意义下,认知是伴有明证 (Evidenz) 的正确判断,这时候我们“拥有真理”(Wahrheit),它是我们的判断行为的对象 (Hua XVIII: 28)。判断是对某一事态 (Sachverhalt) 之设定或否定(设定或否定S是P),正确判断就是“符合真理的” (mit der Wahrheit übereinstimmend) (Hua XVIII: 28) 设定或否定。但认知并不能单单以正确的判断来界定;换句话说,不能单单因为我们对某一事态具有符合真理的判断,就可以说我们认知某事。因为,我们的判断可能只是碰巧符合真理的,它可能只是出于猜测或“没有根据的意想”(Hua XVIII: 29),这时候我们只是猜到,而不是认知某事。胡塞尔用“明证”这个概念来区分认知与碰巧猜到。胡塞尔说:“明证是正确性最完满的标志,我们可以将之视为对真理本身的直接觉察 (Innewerden)” (Hua XVIII: 29)。但严格而言,明证不仅仅是正确性的标志,否则它就不足以区分认知与猜到,因为后者也是正确的,即也是符合真理的。两者的差别在于,认知是正确的判断,并且伴有明证,而猜到也是正确的判断,但没有明证。所以,明证应该是使认知成为认知而有别于猜到的东西。明证应该是认知的根据,胡塞尔说:“在最终根据上,任何真正的认识 (Erkenntnis)在胡塞尔的使用上,认知 (Wissen) 与认识 (Erkenntnis) 同义,参看Hua XVIII, 29。,尤其是任何科学的认识都建立在明证上,明证伸展多远,认知概念也伸展多远。”(Hua XVIII: 29)

但什么是明证呢?胡塞尔于此将之描述为“充满光亮的确定性”(lichtvolle Gewiheit) (Hua XVIII: 28),似乎明证就相当于确定性。在《纯粹逻辑学导引》的较后部分,胡塞尔则说:

当我们现在落实一个认识行为,或以我更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我们活在一个认识行为中,那么我们就“专注于对象性东西” (dem Gegenstndlichen),它恰恰以认识的方式被这个行为所意指和设定;而如果它是最严格意义下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伴有明证来判断,那么对象性东西就是以本原的方式 (originr) 被给予的。事态现在不是单纯以意想的方式 (blo vermeintlich) 站向我们,而是现实上在我们眼前 (vor Augen),而于此对象本身作为它所是的东西,即恰恰如此而非别的,正如它在认识中被意指的那样:作为这些属性的载体,作为这些关系的环节,等等。(Hua XVIII: 232)

于此,“伴有明证”(mit Evidenz) 似乎是指对象“以本原的方式被给予”。胡塞尔所谓“以本原的方式被给予”,就是指在直观 (Anschauung) 中被给予。这个对明证的说法,在《逻辑研究》的第二卷中得到印证。例如,在“第一研究”中,胡塞尔就说:“判断的一切明证都预设了在直观上被充实的含义。”(Hua XIX/1: 77)

总的来说,胡塞尔对认知的看法,大致相同于传统的看法。传统上将知识界定为“有理据的真实信念”(justified true belief)。真实信念相当于胡塞尔所谓“正确判断”,而“有理据的”这一规定则是为了排除单纯出于猜测的真实信念,其作用大致相当于胡塞尔所谓“明证”。但当胡塞尔将明证描述为“充满光亮的确定性”的时候,他似乎混淆了确定性与根据。一个人对于他的判断没有感到足够的确定性,并不就表示他的判断没有根据。经典的例子是缺乏信心的学生Jonathan Dancy,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Oxford: Blackwell, 1985, p.24.,他知道某个问题的答案,而且也可以举出证据,但在老师面前却没有自信,对自己的答案不是很确定。假设他的答案是正确的,而且是有根据的,他可以说出理由,只不过是很胆怯地说,难道我们就会说他没有知识?有根据与没有确定性似乎是可以并存的,而相反来说,个人的确定性似乎并不能拿来做理据。

胡塞尔认为科学在文献中才具有客观存有,但他却不认为把任何我们知道的东西写下来,这都是科学(格知),他说:

但现在属于科学概念和其任务的,不仅是单纯认知。……显然所要求的东西更多,即:理论意义下的系统连结 (systematishe Zusammenhang),其中包括对知识的论证,以及论证前后的衔接和排序。(Hua XVIII: 30)

科学不是零零碎碎的知识的集合。科学(格知)是知识,它由知识组成,但不是把一句又一句表达知识的命题拼凑在一起就是科学。Hua XVIII, 233: “Denn nicht jede Zusammenfügung von Wahrheiten zu einem Wahrheitsversbande, die ja auch eine ganz uerliche bleiben knnte, macht eine Wissenschaft.”科学作为知识的组合,它与随意拼合在一起的知识集合不同,在于组成一门科学的知识之间,具有某种特定的关系或结构。这一关系使得一门科学具有统一性,让它成为一个系统。组成一门科学的不同命题之间的特定关系,就是“论证”(Begründung),胡塞尔说:“因此,论证连结的统一性属于科学的本质,在其中论证本身连同个别的知识,这些论证连同我们称为理论的更高论证复合,都获得系统的统一性。”(Hua XVIII: 30)换句话说,论证连结的统一性亦即其系统性,就是科学的标志,是让科学成为科学的东西。

胡塞尔相信,科学的系统性不是我们凭空杜撰的,而是实事本身所要求的。“真理的国土不是无序的混沌,它由法则的统一性所主宰。”(Hua XVIII: 31) 客观的事态原来就具有系统的统一性,我们只是发现它,并在科学中将它反映 (widerspiegeln) 出来 (Hua XVIII: 31)。科学的系统连结反映客观的连结 (objektiver Zusammenhang),而客观的连结又可以细分为两方面来说:“实事的连结”(Zusammenhang der Sachen) 与“真理的连结”(Zusammenhang der Wahrheit) (Hua XVIII: 230231)。实事的连结就是有关个别事物的连结,而真理的连结是有关事态的连接。胡塞尔认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它们都是在认知行为中被给予我们的,只有透过抽象我们才可以区分两者。胡塞尔对这个区分的论述不是很清楚,他的意思似乎是,当我们在认知行为中,对象以本原的方式被给予我们,这时候认知行为的对象是个别的事物,而真理“被个别化”(vereinzelt)于其中(Hua XVIII: 232);然后,我们对这个个别的东西进行“理念的抽象”(ideirende Abstraktion) (Hua XVIII: 232),这时候理念性的 (ideal) 真理本身就取代个别事物而成为我们认知行为的对象。个别事物是具体的, 而真理是理念性的;以传统的哲学术语来说,真理是共相 (universals), 而个别事物是殊相 (particulars)。一个真理可以体现或个体化于众多的个别事态中,这时候个别事态就是观念性的真理的实例。

我们在上面指出,明证是科学的最终根据,但事实上只有对于“一组相对来说极其有限的原始事态”(Hua XVIII: 31),我们才具有明证。其他为数众多的真理我们只有通过论证才能发现。也就是说,我们从某些已掌握的知识出发,然后通过特定的程序,来达致未被发现的真理。“有无限众多的真理,没有此类方法上的程序,就永不可能转化为知识。”(Hua XVIII: 32) 所以,论证程序对于科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胡塞尔将科学知识规定为“出于根据的知识”(Erkenntnis aus dem Grunde),换句话说,对某东西具有科学知识,就是知道它的根据。胡塞尔说:“认识到某东西的根据,即意谓洞察到它的状态的必然性。”(Hua XVIII: 233) 某事态的根据就是它的充分条件,如果A是B的充分条件,那么只要有A,就必然也有B。需要注意的是,胡塞尔区分了“根据”与“前提”,他说:“所有根据都是前提,但不是所有前提都是根据。”(Hua XVIII: 235)。两者的分别似乎在于,前提与结论只有“实质涵蕴”(material implication) 之关系,而根据与出于根据的东西则还具有因果关系。传统上一般以“法则”(Gesetzt) 概念来表达这种必然性。所以胡塞尔认为,认识到某事态的根据,即相当于洞察到它是“法则性的”(gesetzmig) (Hua XVIII: 233)。说B是法则性的,就是说它的出现有其根据,有其必然性。在此情况下,关于它的真理就是必然的真理。

胡塞尔认为真理有两种,一种是个别真理 (individuelle Wahrheit),另一种是一般真理 (generelle Wahrheit) (Hua XVIII: 234)。个别真理关于“个别个体的现实实存”,对之作“出于根据的说明”(Erklrung aus Gründen)――也就是科学说明――就是显示它在特定先决情况下的必然性。一般真理不涉及现实存在,对于一般真理要诉诸“一般法则”(generelle Gesetzte),并通过“演绎的过程”来论证。这样的论证过程最后必然会推演到“不可再被理证的法则”(nicht mehr begründbare Gesetzte),即本身不能再从更一般的法则演绎出来的法则。这种法则胡塞尔叫作“基本法则”(Grundgesetze) (Hua XVIII: 234)。一个系统上完满的理论,它的统一性就是由基本法则和从它们演绎出来的一般法则所组成的法则集会之统一性。以现在的术语来说,胡塞尔所谓“系统上完满的理论”,就是一个公理系统 (axiomatic system),基本法则就是其公理 (axioms),它的最早典范无疑就是欧基里德的几何学系统。David Woodruff Smith, Husserl, London: Routledge, 2007, pp.4849.

如上所言,胡塞尔将科学规定为“出于根据的认识”。换句话说,科学是由说明或论证所构成的。胡塞尔认为一切说明都要诉诸理论,而理论的核心就是它的基本法则。基于其说明之功能,胡塞尔又将之称为“说明原则”(Eklrungsprinzipien) (Hua XVIII: 236)。如果一个理论的所有说明原则具有统一性,那么这个理论就具有统一性。如果一门科学是完全由这样的理论所规定的,那么这门科学就具有本质上的统一性。胡塞尔提到这样的科学的几个不同的名称,包括:抽象科学(他认为不太合适)、理论科学(不是在一般跟实践科学和规范科学相对的意义下,而是在其理论具有统一性的意义下)、法理科学 (nomologische Wissenschaften) (因为统一它的就是基本法则)、说明的科学 (erklrende Wissenschaften) (Hua XVIII: 236)。

胡塞尔突出真理的理念性,以及强调“理念的抽象”在科学中的作用,似乎与一般人对科学的印象很不一样,难免让人以为他纯粹是纸上谈兵。但其实自然科学家本身在反思科学方法时,也同样会用到“本质”和“抽象”这些概念。例如,牛津大学的化学教授厄金斯 (Peter Atkins) 在他的科普作品《伽利略的手指》(Galileo’s Finger)中 ,对科学方法的说明就跟胡塞尔的很类似。厄金斯说:

我们已经开始看到,科学透过抱持越来越大的抽象来阐明。现在的脉络也如是。当我们把钢铁抽掉而剩下蒸汽机之抽象,我们就获得所有变化来源的表象。也就是说,要是我们直观 (look at) 一个蒸汽机的本质,它抽象的热,以及忽略它实现 (realization) 的细节……我们就找到一个覆盖所有事态范围的概念。科学就是这样的:科学从现实中过滤出它的本质,它的宏大理念 (ideas),然后在自然的其他地方找出相同的幽灵 (phantom spirit)。Peter Atkins, Galileo’s Fing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110.

胡塞尔将逻辑学视为“科学论”(Wissenschaftslehre)。我们在上面已经指出,胡塞尔认为,论证连结的统一性构成了科学的本质。胡塞尔进而指出,论证具有三个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作为科学论的逻辑学成为可能:

第一,论证具有“固定架构 (feste Gefüge) 之特征”(Hua XVIII: 32)。这似乎是指,在所有具体论证中,论据(已知的东西)和结论(要被论证的东西)之间都具有某种固定的、不能随意更动的关系或结构。不是所有已知的东西都可以拿来论证其他东西,而论证过程也有一定的步骤,这些步骤不是可以任意改变的。

第二,在不同的具体论证之间,具有“某种共同性” (etwas Gemeinsames) (Hua XVIII: 33)。具体的论证在内容上可以千变万化,无穷无尽。但如果我们撇开内容上的不同,却可以发现,很多不同的具体论证都具有相同的“论证形式” (Begründungsformen),而具体论证的数量可以是无限的,但论证形式的数量却是有限的。这些数量有限的论证形式是具有法则性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论证具有这样的论证形式,只要它的前提是正确的,那么它的结论也必然是正确的,无论这个论证的内容是什么。

第三,论证形式的有效性是跨越不同科学的,也就是说,有限数量的论证形式具有普遍有效性,无论在什么科学中都是有效的,这些论证形式“与一个具体规限的知识领域没有任何本质的关系” (Hua XVIII: 34)。

基于论证所具有的以上特点,就有可能存在一门科学论。按照胡塞尔的想法,这个学科所探讨的并不是现实上被称为“科学”的知识是什么,它所研究的是“科学之理念”(die Idee der Wissenschaft),他说:

逻辑学将要研究,什么是属于真实的、有效的科学本身的,换句话说,什么构成科学之理念,以此我们就可以衡量,经验上已有的科学是否符合它的理念,或者它在多大程度上接近它的理念,在哪里违背它的理念。(Hua XVIII: 41)

科学是人类心灵为了某个特定目标而创造的,这个特定的目标构成了科学之理念。逻辑学包含建立那些一般命题,它们指出具有哪些特点的连结或步骤是符合科学的理念或最终目标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逻辑学就是一门“规范的科学”(normative Wissenschaft),因为它厘定了科学的“基本尺度”(Grundma) (Hua XVIII: 41),并以此尺度衡量现实上哪些宣称为“科学”的学问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科学。

胡塞尔在《纯粹逻辑学导引》一开始就指出,当时对于逻辑学的争论,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逻辑学是一门理论学问或是一门实践学问(一门‘技术论’)”(Hua XVIII: 23)。胡塞尔本人认为,作为一门规范的科学,逻辑学自然会扩展为技术论 (Hua XVIII: 42),探讨实际上有哪些可行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符合科学的规范,有哪些技巧可以方便我们着手研究,以及如何避免非常容易触犯的错误,等等。例如,笛卡尔有名的《谈谈方法》(Discours de la Méthode) 就可以被看作是一部技术论作品。逻辑学包括技术论是不成问题的,但胡塞尔认为,关于逻辑学的性质更重要的问题其实是:“把逻辑学界定为技术论是否切合它的本质特征”(Hua XVIII: 46)。对于这个问题,胡塞尔是持否定意见的。

首先,胡塞尔认为,所有规范的科学都以理论的科学为基础,他说:“任何规范的学问以及任何实践的学问,都基于一门或多门理论的学问,因为它的规则必须具有可以与规范化(应然)的思想分开的理论内容,对这些理论内容的科学研究是由那些理论学问所负责的。”(Hua XVIII: 53) 按照胡塞尔的区分,规范的学问所探讨的是“应当有什么”(was sein soll),而理论的学问所探讨的是“实际有什么”(was ist) (Hua XVIII: 53)。对“应当有什么”的探讨涉及好的性质;因为说“一个战士应该是勇敢的”,就相当于说“只有勇敢的战士是好的战士”。因此,我们必须具有对“好的战士”的某个概念,才能做关于“应然”的判断。胡塞尔认为,我们由此可以看到应然判断都包含可以与规范内容分开的理论命题,他说:

任何形式为“一个A应当是B”的规范命题,都包含这样的理论命题:“只有一个A,它是B,才具有属性C”,在其中我们以C来显示“好的”这个给出尺度的谓词的建构性内容。这个新的命题是一个纯粹理论的命题,它不再具有任何规范化的思想。(Hua XVIII: 60)

胡塞尔的分析并不是很详细,但单从他以上的形式化表达看来,他似乎还没有充分证明规范命题总是包括一个纯粹理论的命题。以胡塞尔本人的例子来说明,“一个战士应该是勇敢的”这个规范命题,包括这样的理论命题:“只有一个战士他是勇敢的,才具有‘好的战士’这个属性。”但如果这样一个命题具有“好的”或其他“给出尺度的谓词”,那么这个命题是否可以称为一个“纯粹理论的命题”,却仍然是有问题的。

无论如何,胡塞尔认为作为规范学问的逻辑学要以理论学问为基础,这是没有疑问的。余下的问题只是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样的学问。当时流行的看法是,逻辑学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这一想法一般称为“心理主义”(Psychologismus),其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逻辑学家弥尔 (J. S. Mill)。胡塞尔的《纯粹逻辑学导引》就是以打击心理主义为目标的,这是此书的中心部分。我们于此不能详细讨论胡塞尔的批评。简单来说,胡塞尔严格区分了进行逻辑演绎的心理行为以及此类心理行为所指向的逻辑对象。胡塞尔拿算术运算来做类比。算术运算无疑是心理行为,但这并不表示心理学是算术的理论基础。算术所研究的是数字,而不是运算这种心理行为。作为运算对象的数字和运算这种心理行为,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胡塞尔说:

“5”这个数字不是我或其他某个人对“5”的运算,它也不是我或其他某个人对“5”的表象 (Vorstellung)。从后一角度来看,它是表象行为的可能对象,从前一角度来看,它是一个形式的理念类 (ideal Spezies),这个形式在特定的运算行为中,在对象方面、被建构的集合方面,得到具体的个别实例 (konkrete Einzelflle)。在任何情况下,不把它掌握为心理经历的部分或面向,从而不把它掌握为一个实在的东西,都是没有矛盾的。(Hua XVIII: 174)

胡塞尔所谓“理念类”,可以借助传统的“共相”概念来了解。“理念类”是相对于“具体的个别实例”而言的,前者相当于共相,而后者则相当于殊相。当我们看到5个人的时候,这时候这5个具体的人作为一个集合是我的感知行为的对象。就以它是一个有5个人的集合而言,它是“5”这个数字的一个“具体个别实例”。但“5”这个数字本身却不等于这个有5个人的集合。“5”这个数字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具体个别实例,例如:5个人、5个苹果、5头牛,但“5”这个数字却只有一个。无论我们看到5个人、5个苹果或者5头牛,只要我们对它们作为一个具体集合进行“理念的抽象”,那么“5”这个数字就成为我们的心理行为的对象,所以胡塞尔说“它是表象行为的可能对象”。“5”这个数字本身并不是具体的东西,胡塞尔将它称为“形式类”(Formspezies) (Hua XVIII: 174),它是理念性的(ideal),而不是实在的(real),胡塞尔相信形式类是完全独立于它的具体个别实例的。算术所研究的是理念性的形式类,而不是具体的心理行为。算术命题“5+2=7”所陈述的是“5”、“2”、“7”这些数字本身的关系,而不是特定具体对象的性质。胡塞尔认为逻辑学跟数学一样,研究的是形式类。逻辑学所研究的是逻辑对象本身,而不是逻辑演绎行为,理念性的逻辑对象跟实在的演绎行为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所以心理学不能作为逻辑学的理论基础。逻辑学应该有其本身独立于任何经验学问(探讨实在界的学问)之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基础,胡塞尔就叫作“纯粹逻辑学”,以别于也包括在逻辑学之内的技术论。

《纯粹逻辑学导引》最后一章题为“纯粹逻辑学之理念”,这是胡塞尔对纯粹逻辑学这门理论学问的规划,其中他提出了纯粹逻辑学的三大任务。如上所言,胡塞尔认为科学的本质是论证,所以论证的可能条件就是科学的可能条件。因此,作为科学论的逻辑学,它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固定纯粹的含义范畴、纯粹的对象范畴以及它们法则性的复合”(Hua XVIII: 244)。简而言之,它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厘定构成论证的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胡塞尔称为“范畴”。胡塞尔把范畴又分为两类,一类涉及“含义”,另一类涉及“对象”,大致相当于现在逻辑学术语所谓的“内涵”(intension) 和“外延”(extension)。属于含义方面的范畴,胡塞尔列举了概念、命题、真理以及基本的衔接形式,包括连言的 (konjunktiv)、析言的 (disjunktiv)以及假言的 (hyposthetisch) 衔接形式,也就是现在所谓的“逻辑连词”。属于对象方面的范畴,胡塞尔列举了对象、事态、单一、众多、数字、关系、衔接等等 (Hua XVIII: 245)。并且他指出,对于所有这些基本概念我们都要探索其“本源”(Ursprung),但不是心理学意义下的,而是“现象学的本源”(Hua XVIII: 246)。

纯粹逻辑学的第二大任务是研究“以这些范畴为根据的法则和理论”。在含义方面而言,它探索“推理理论”,也就是一般所谓“论证形式”。而在对象方面而言,它包括基于“众多”概念的“纯粹的众多性学说”(reine Vielheit)以及基于“数字”概念的“纯粹的数字学说”(reine Anzahlenlehre) 等 (Hua XVIII: 247)。之所以称为“纯粹的”,是因为这些理论涉及的不是特定的具体对象,而是一切可能的对象。

纯粹逻辑学的第三大任务是“可能的理论形式的理论或纯粹的流形论(Mannigfaltigkeitslehre)”。我们在上面指出,对胡塞尔而言,一个系统上完满的理论就是一个公理系统,它由公理和从公理演绎出来的一般法则所构成。胡塞尔似乎认为,只有一定数量的理论形式是可能的。这些可能的理论形式的理念性的对象,胡塞尔称为“可能的知识领域 (Erkenntnisgebiet)”或者“流形”,后者是一个从数学而来的概念 (Hua XVIII: 250)。虽然胡塞尔将之称为“知识领域”,但我们必须注意实际上它不是由任何具体对象所组成的实在领域,也许我们可以说它只是空的架构,所以胡塞尔称它为“可能的知识领域”,而对于研究它的理论他称为“纯粹的流形论”。这门学问研究一切可能的理论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这门学问能够成功建立起来,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任何现实上的理论都是它所研究的理论形式的“个别化”(Singularisierung) (Hua XVIII: 251)。

篇2

【关键词】实验课程;仿真软件;小型局域网

0 引言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成长起来的新兴技术,并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被列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我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系统与管理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以及其它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掌握网络理论和应用技术知识、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计算机网络课程综合性强,与工程技术结合紧密,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综合性,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网络原理,同时还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目前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型的人才比较缺的,但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造成企业招不到人,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局面。主要是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企业的不相符,或是考试成绩高分,但实际到企业发现自己基础知识差,动手能力达不到企业的标准,这与我们培养方式以及考试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高校开设计算机与网络课程成为计算机专业的必然趋势之一[1],然而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性强,网络协议复杂,学生不易理解,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高校一般是开始网络实验课程,但由于网络设备的造价高,每班的学生人数过多,在曲靖师范学院,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在55左右,所以1台或2台路由器和交换机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针对目前高校的网络实验课程存在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引入Cisco公司的 Packet Tracer仿真模拟器[2],该模拟器可以仿真网络所需的各种设备和协议,与真实的网络环境非常接近,同时,可以选择的网络设备也很多,可以让学生通过在模拟器中操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大大地减少了高校的实验室投资成本,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简单介绍Cisco Packet Tracer的界面,并以交换机中相同局域网内的相互通信配置过程为例,证明该模拟软件在实际教学中的方便性。

1 Cisco Packet Tracer简介

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器是Cisco为了CCNA考试认证,而的一个辅助模拟仿真学生工具[3],在该模拟器中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网络设备,搭建大中型复杂网络环境,分析OSI的七层模型结构,分析协议数据包的运动过程,方便学生多所学知识点的理解。该模拟软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点击图形中的网络设备区,选择自己所需的网络设备,在工作区域内搭建所需的网络环境。下面以一个简单的小型局域网的搭建与配置过程为例,所明该模拟器的使用。

2 小型局域网的配置过程

小型局域网的配置可以采用这样的拓扑图,选择一台2960-24型的交换机,一台台式机PC0,一台笔记本Laptop0,分别连接交换机的fa0/1端口和fa0/2端口。PC0的IP地址为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Laptop0的IP地址为192.168.1.5,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从拓扑图的结构中可以看出,两台主机具有相同的网络地址信息,处在一个小型的局域网中,可以相互通信。

3 实验效果验证

由拓扑结构图的分析可知,PC0和Laptop0都连接到同一个交换机中,且IP地址都属于同一网段192.168.1.0,依据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可知,相同网络的主机在同一个交换机内可以相互访问,因为本实验的仿真验证效果如下所示:

PC> ping 192.168.1.5

Pinging 192.168.1.5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92.168.1.5:bytes=32 time=125ms TTL=128

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1.5

Packets: Sent=4,Received=4,Lost=0(0% loss)

4 结论

由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效果可知,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器的配置环境与实体设备几乎完全一样,在拓扑结构图中的IP地址配置,都有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管、DNS服务器选项。通过将该模拟器引入实际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在已有实体设备缺乏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模拟器上搭建与仿真网络环境,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今后走入实际的工作环境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郭顶龙.交换机的网络实验教学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2,6:12-15.

篇3

关键词:网络平台;青少年;中小学生科创;课外科技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251-02

创新能力是指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集中和发散思维,运用直觉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和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1]。党的十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因此,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同时它的顺利开展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

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内以创新教育为主,包括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即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课外主要以学生直接参与到动手中来,通过政策导向与学生兴趣来实现创新教育。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而且是提高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北京推行的“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计划要求中小学生每天不低于1小时接触科创、文艺、体育等项目,通过“科学家进校园”,与科学家的近距离接触,培养学生在科技等方面的兴趣。因此,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平台,成为中小学生创新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创教育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但是,科创老师课外指导不到位、学生缺乏指导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无法满足创新教育的需求[3]。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网络的中小学科技创新体系[4],通过搭建网上科创平台,使学生及时得到问题的解答,使科技创新教学与网络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一、网络创新平台的作用分析

网络创新平台是运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为教师与学生搭建一座桥梁,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其作用有以下三点:

(一)激发中小学生的创新热情

网络创新平台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中小学生可以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感官细胞,产生创新的思维,激发创新的热情,使学生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想要成为一个小小发明家,自己也动起手来,加入到创新的行列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即进行创新活动的主体的行为技巧,包括多信息加工融合能力、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熟练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现能力及物化创造能力等。网络平台配有名师视频教程、机器人程序源代码等教学资源,在网络创新平台中可以打破书本知识的局限,不但可以将传统的静态教材转变为图文声色并茂的动态教材,而且能够实现教材各元素的非线性链接和灵活跳转。网络使知识与信息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扩展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知识的与时俱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从而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拓展中小学生的创新实施思路

网络是一座为学习者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学习资源的宝库。通过网络,自主地选择合适的学习地点,选择自己需要的任何资源,还可以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补充、改造。发现问题,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网上浏览和查询,了解该问题的发展动态,找到解决问题的改进措施。

二、构建网络创新平台

由于网络创新平台对中小学生创新会起到重要作用,搭建了如下的创新平台。创新平台如图1所示,主要由赛事动态、科创教程精选、文件下载、成果展示等四部分组成[5],每部分的功能如下:

(一)赛事动态

当前,全国各级各类适合在校中小学生参加的科技创新竞赛不下几十种,包括国家、省部、地市等举办的各级青少年科创、机器人比赛,乐高、慧鱼等公司主办的科创大赛等,其中以下两项国内最为权威:一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基于网络平台,中小学生可以了解各个大赛的基本情况与参赛注意事项。通过网络可以及时便捷地指导学生参加哪个竞赛、怎样参加竞赛、怎样开展竞赛项目的研究。

(二)科创教程精选

联合机器人专家、科创指导老师,将其在教学中的录像汇总后上传到网站,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学习到科技创新教程。

(三)文件下载

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下载到一线教师在教学及科研中积累下来的科研报告、教学视频、文档和图片等,学生能及时了解到我校老师的科研情况,使自己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能够得到参考和受到启发。

(四)成果展示

汇总大赛作品图片、作品视频,将学生在参加各类比赛的视频和图片以及他们的科技创新作品也制作成视频上传到平台,进行作品展示,以便学生借鉴。

三、网络创新平台的实现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搭建网络平台并丰富网络平台资源,研究框架的实施见图2所示。

(一)采用ASP语言设计创新网络平台

采用ASP语言开发打造创新网络平台,不仅仅局限于与HTML结合制作WEB网站,更重要的是能与XHTML和WML语言结合制作WAP手机网站,学生可以利用手机上网,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访问浏览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学习。

(二)制作指导视频

针对不同的赛事制作教师的指导视频,学生创新活动都存在机构制作、想法实现等具体问题,组织教师对其进行定期指导,网络平台汇总往届教师对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指导录像。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可以自行下载观看,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三)收集文档和图片

每次学生参加比赛,会把整个过程中遇到的新思维、新创意记录保存,比赛结束后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汇总,并把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及时记录下来,形成文档或者图片,方便后来者参考和学习,实现知识与智慧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曹艳青.以网络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J].2011,(30):174.

[2]刘春元.网络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2005,(04):47-48.

[3]唐剑英.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3,(19).

篇4

【关键词】  中药药剂学; (webquest); 教学

在中药专业领域中,《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是应用各学科的基础知识,研究和阐明中药制剂与剂型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药物剂型、新的实验方法不断出现,我国药品的生产也从仿制为主转变为以创新为主,中药新药的开发将成为医药产品开发的主要内容,中药制剂生产也将在药品生产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对中医药事业和中药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就要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中药专业人才。而中药药剂学教学内容的设置、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水平的高低对中药专业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有着较大的影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基于webquest模式的探究性学习就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新型学习模式。利用webquest开展研究性教学,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创新性思维,拓展知识层面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1 webquest简介

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webquest可理解为一种“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因特网资源的授课计划或者授课单元。其方法是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在webquest教学模式中,呈现给学生一个可行的、有吸引力的任务,并且提供一些资源,学生可以此定位,迅速利用其他网络资源进行研究性、创造性和富有趣味性的学习。webquest模式主要包括情景、任务、过程、资源、评价、结论6大模块。

webquest的教学设计上共包含两个水平层次[1]:一种是短期webquest,另一种是较长期webquest。短期webquest是专门为1~3课时的课程单元设计的,其教学目标是知识的获得和整合,所以,在每个短期webquest结束的时候,要求学习者能够掌握大量新的信息,并且理解它们。较长期webquest一般将持续1周到1个月,其教学目标是知识的拓展和提炼,所以,在完成了一个较长期webquest以后,学习者对知识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能够将知识进行某种方式的转换,并要求他们通过制作一些可供他人在线或离线交互的多媒体作业来证明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2 《中药药剂学》的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中药药剂学》的实践性、探讨性教学要求突出。其学科特点与webquest理念不谋而合。中药新药的研发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学生在实验设计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等相关知识。因此,学生必须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思维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如设计一个剂型改革的课题,学生须通过网络查阅大量文献,根据有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设计出一套科学、完整的研究方案。其中包括选题依据、提取工艺设计、成型工艺设计、质量标准研究等多方面内容,要明确研究目的和要求,选好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制订一个详细的实施计划。这些均需要他们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中掌握中药新制剂开发的基本思路。而这种自主探究式学习,正是webquest的魅力所在。

目前国内中药类专业《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课程内容以教材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种弊端。

2.1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即使学生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掌握得较好,但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不大,创新性素质未得到充分发挥。中药药剂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个中药新制剂的研究开发过程,需要学生从选题开始,选择组方、确定制备工艺、制订质量标准。涉及的学科多,需要大量专业理论、实践知识的综合运用。但现有实验课教学一直采用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模式,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老师逐一讲解实验内容、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后,学生依葫芦画瓢进行操作,完全没有发挥出主动思考的能力。而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整合多学科知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设置一种网络的虚拟情景,设计一些具有吸引力的课题,让学生通过文献检索,案例观摩,协作讨论等方式完成课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主参与性和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增加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2.2 师生缺乏交流目前大多数高校师资相对紧张,学生人数多,单凭上课的时间学生很难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交流,而通过网络的讨论板块,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对学生的设计和思路进行评价,并通过不同小组的互相讨论,达到教评结合的效果。

2.3 团队合作意识的缺失现有教学模式,同学之间学术交流和情感交流少,学生不能学到怎样与他人沟通与合作,团队意识薄弱,给学生就业和工作带来严重不利。众所周知,一个好的产品一定是由团队合作开发的,引入网络小组协作的模式,可以通过不同角色的分工协作,增加学生的参与性,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如何改革传统的《中药药剂学》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智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高级中药专业人才,是当前中药高等教育正在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中药药剂学》教学开展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社会发展形势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对中药学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中药药剂学》webquest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课程知识点划分单元板块,每一单元板块采用短期webquest方式。主要依据情景、任务、过程、资源、评价、结论6大模块为主线进行[2]。如图1所示。图1 《中药药剂学》webquest教学模式设计

3.1 情境模块情景模块即单元学习内容背景提出。教师利用预先准备好的网络资源,构建以学习目标为依据、学生感兴趣并且是学生目前知识和能力水平能及的课题背景,然后以引人入胜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如在中药胶囊剂的学习中,采用剂型改革构建背景,让学生将一个颗粒剂改为胶囊剂,展示颗粒剂与胶囊剂在服用方法、载药量、药物选择、制备工艺等多方面的不同特点,来激发学生的研发欲望。

3.2 任务模块任务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是webques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成webquest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要求学生通过更高级的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这些能力包括创造性地分析、综合、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如针对前面剂型改革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浏览网络资源,查阅文献,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①选择合适的处方(注意处方中各药物的特性是否适合制成胶囊剂);

②提取工艺的设计(注意二者在载药量方面的差别,确定适宜的提取工艺);

③成型工艺设计(注意胶囊剂辅料的选择);

④质量标准研究。

3.3 过程模块过程模块描述学习者完成任务所需要经过的步骤。这一部分是探究的关键,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学生指明方向,让学生知道完成任务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可通过小组分工协作的方式将任务分散到各个小组成员的身上,学生分别负责某项任务,而后再将各个方面的见解集合起来,共同建构知识,塑造学生的学习个性。

3.4 资源模块资源模块即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相关资源和工具,这些网络资源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如网页、期刊文章、视频、邮件等。必要时还可以由学生上传在学习过程中新发现的资源。

如在剂型改革课题中,主要提供4个方面的资源。

①基础知识: 中药颗粒剂、胶囊剂单元知识点、重点、难点。

②实验操作: 颗粒剂、胶囊剂实验操作视频等。

③相关文献:中国药典、部颁标准、期刊文章。

④开阔视野: 剂型改革的经验之谈、心得体会。

后两方面内容不直接给出相关资源,教师通过搜索、整理、筛选和分类,仅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搜索引擎、链接网址和关键字等,学生必须自己进行收集、取舍、分析,构建一个完全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3.5 评价模块webquest采用评价测评表来考察学生作品的不同方面。评价模块一般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间的互评和教师评价。另外,根据学习者学习任务的不同,评价测评表的形式也表现为书面作业、多媒体创建、网页和其他类型。

3.6 结论模块结论模块是学生进行反思、教师进行总结的阶段。在这一部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各组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优化本组的设计方案。同时安排一个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反思过程,为下次的webquest教学提供借鉴。

4 结束语

本课题的研究实践表明,webquest模式适用于《中药药剂学》的课程教学,它将单纯的课堂教学改革为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有机应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来达到教育资源的优化,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使学生能够做到敏锐观察、勇于求异、丰富联想,敢于创新,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学生采用合作、协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有利于形成学习的协同意识,培养强烈的团队精神。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为webquest教学模式在中药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提供一个有益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关键词:克罗恩病;免疫;生物学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又称节段性结肠炎;肉芽肿性回肠炎或回肠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慢性透壁性炎症。虽然经过了广泛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至今不明,对CD的治疗也集中于抗感染制剂、水杨酸制剂、皮质类固醇。然而这些治疗对许多病人仍难以起效。近来,随着人们对CD的病理生理学状况了解的加深,提出了新的免疫系统调节因子,从而也为CD提供了新的治疗工具,有许多有效的生物学治疗方法已经应用于CD的治疗中。

1免疫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

在CD的治疗中免疫调节药物的应用不断扩展。这类药物一般适用于对皮质激素依赖不能减量或不能继续应用皮质激素的病人。这类药物同皮质激素同样有增加机会性感染的危险。硫唑嘌呤(azathioprine)和巯嘌呤(mercaptopurine):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抑制剂。这类药物确切的治疗机制还很不清楚,但可能包括抑制特殊的和存活时间长的T细胞亚群的生成,。临床研究显示,应用足够剂量的此类药物对治疗CD是有效的,且能逐渐减少皮质类固醇用量和使缓解时间延长[1]。甲氨蝶呤(methotrexate):应用于激素依赖的急性CD的治疗和维持缓解。通常该药通过静点或皮下注射的方法应用1周,其疗效反应需几周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该药的作用机制还不能确定。

2细胞因子治疗

IL-10:是一种Th2型细胞因子,可通过Th1型细胞抑制IL-2和IFN-g的产生并通过巨噬细胞减少IL-12的产生。在一项包括46例药物难治性CD病人的II期剂量反应的研究中发现,用重组的IL-10(rHuIL-10)0.5,1,5,10或25mg/kg静脉应用7d治疗有效。但Colombel JF等人[2]所做的另一项II期研究中发现, 62例先行回肠或回结肠切除术的病人,经rHuIL-10和安慰剂治疗后,其内镜下的缓解率无差别。近期的动物试验提示,用IL-10局部直肠给药与基因工程合成的lactococcus菌口服可导致结肠粘膜IL-10的高浓度和潜在的疗效增加[3]。将来该治疗方法会应用于CD病人中。IL-11:是一种通过增强上皮屏障和抑制致炎因子起作用的细胞因子。一项对148例未接受泼尼松治疗的CD病人的剂量反应IIb/III期试验研究显示,皮下注射rhIL-11 15mg/kg/周1次治疗组病人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安慰剂对照组,但rhIL-11 7.5mg/kg/周2次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缓解率无明显差别[4]。INF: IFN-a和IFN-b可以由病毒感染的细胞自然产生以诱导细胞抵制病毒感染。一项非对照性试验研究报道了CD病人对IFN-a-2a的反应率达到了50%,另有三个非对照性试验研究报道了CD病人对IFN-a-2b的反应率达到了33%~50%。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世纪末期的一项实验报道了应用非格司亭 (filgrastim,重组的人G-CSF或r-metHuG-CSF)对于促进CD病人周围型肛瘘的闭合是有益的。之后,Korzenik J等[5]进行的初步研究发现非格司亭 和沙莫司亭(sargramostim,重组的人GM-CSF或RhuGM-CSF)可能对于治疗慢性活动性和肛瘘形成的CD是有效的。

3抗细胞因子治疗

3.1TNF抑制剂:Infliximab:是一种基因工程产生的IgG1鼠-人嵌和的单克隆抗体,包含大约75%的人类蛋白和25%的鼠蛋白。Infliximab的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包括中和溶解的和跨膜的TNF、通过与补体结合分解产生TNF的细胞,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及通过IgG1抗体 FC片段导致T淋巴细胞调亡。美国的医学工作者进行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显示infliximab的维持成分是安全的、耐受良好,且大多数病人成功撤除了类固醇类药物[6]。CDP571:是人工合成的、高亲和力,IG4,抗TNF-a单克隆抗体,包含大约95%的人类蛋白和5%的鼠蛋白。CDP571 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IgG4抗体的Fc片段中和溶解的和跨膜的TNF。在Stack WA, Sandbron WJ和Feagan BG等人做的3个 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较,CDP571 10mg/kg较20mg/kg治疗效果明显,在第24周维持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较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患肛瘘的病人,CDP571治疗组的瘘管闭合率明显增高,应用CDP571的病人在10周内类固醇可逐渐减量到停止,且类固醇撤除后仍维持临床缓解的比率高[7,8]。nercept: 是基因工程合成的人类TNF受体p55单体。其作用机制还不为所知,但可能是中和可溶性的TNF。在Rutgeerts等人[9]的剂量观察小样本随机研究中,有18%的病人接受Onercept 11.7mg/周和65%接受CDP571 50mg/周的病人获得临床缓解。CNI-1493:是一种小分子(鸟苷酰腙)。CNI-1493通过抑制p38和c-Jun-N末端激酶(JNK)MAP激酶信号途径引导的TNF基因的转录活性来阻制TNF基因的表达。Hmmes等人[10]报道了对10例活动性CD患者静脉给予CNI-1493治疗的剂量观察小样本随机研究,在2周内,9例可评估的患者中8例有临床反应,4例获得临床缓解。沙利度胺(Thalidomide):因推定其具有通过抑制细胞间的传导通路阻制TNF产生的作用。两个小规模的初步试验已提示了其治疗的有效性。3.2活性巨噬细胞抑制剂:活性巨噬细胞在以肠道炎症为特征的CD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可分泌TNF-a、IL-12、和IL-18并表达Mac-1抗原,针对这些细胞因子和抗原的治疗可以成为CD的治疗方法之一。Hibi T等[11]的研究发现TNBS不能诱导IL-18-/-大鼠发生有意义的肠炎,给予中和性的抗IL-18抗体可使TNBS肠炎减轻。而且给予一种与皂甙毒素结合的抗巨噬细胞抗体(抗-Mac-1-皂甙)可导致黏膜炎症的显著减轻伴随巨噬细胞明显减少。Siegmund B等人[12]进行的动物模型研究中发现IL-18抗体能有效的减轻DSS诱导的小鼠肠炎的严重性。20世纪末期,一些动物肠炎模型的试验研究已经显示IL-12抗体能够抑制并治疗肠道炎症[13]。目前一个应用人类抗IL-12抗体的剂量研究二期临床实验正在进行中,该抗体在多个区域进行了基因修饰因此与活动性CD患者的IL-12有很高的亲和性[11]。3.3抗IFN-g抗体: Th1细胞产生的IFN-g增加是Th1/ Th2平衡向Th1免疫反应偏斜过程的一部分。在动物实验中,抗IFN-g抗体对于逆转由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肠炎不如抗IL-12抗体有效。目前一个应用抗IFN-g抗体治疗CD的二期研究正在进行中。

4抗病理性T淋巴细胞

CD4+T淋巴细胞在CD的发病中的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日本的一项研究中,评估了模仿鼠CD4V1位点的补体决定区3的构造和序列模拟合成的CD4在TNB肠炎中治疗性效果。据观察给予这种CD4的类似物治疗使得腹泻和急性消耗性疾病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且死亡率降低。对人工合成的鼠CD4的类似物通过抗-CD4抗体的不同作用机制在啮齿类动物模型中可以抑制炎症的现象,提示了人类的这种肽在CD4+的黏膜T淋巴细胞介导的CD肠道炎症中也同样是一种潜在的治疗工具。1998年的一项研究报道了1例重症CD病人在因其他原因行同种基因骨髓移植后CD获得延长缓解,可能是非致病性T淋巴细胞重组的结果。31对CD病人的骨髓移植治疗的初期试验已经开始在美国进行[11]。 抗-CD4抗体:包括cM-T412、MAX.16H5、BF-5。cM-T412是基因工程合成的IgG1鼠-人融合单克隆抗-CD4抗体。20世纪末期进行的一项cM-T412小样本剂量研究报道12例CD病人中有9例CDAI得分有改善。20世纪初的几项研究发现3例CD患者对MAX.16H5 0.3mg/kg/d 共7d的治疗均有反应,循环CD4明显下降但持续时间很短。而另一项对12例重症CD病人应用BF-5治疗,结果4例病情获得改善,但没有发现CD4计数的明显降低。

5抗黏附分子

在CD病人的感染黏膜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淋巴细胞运输、激活和上调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在Yacyshyn BR等人[14]的试验中,发现一种反义寡核苷酸与ICAM-1 mRNA结合并抑制ICAM-1的表达,在CD的治疗中显示出有希望的结果。另外,在肠道炎症中表达上调的ICAM-1,a4,整合素是淋巴细胞穿过血管内皮移出的重要介质。目前正在进行评估人类抗a4整合素和抗a4b7整合素抗体疗效的试验。Natalizumab:是一种通过将鼠的抗人a4整合素单克隆抗体的补体决定簇转移到人IgG4抗体框架中而成的重组的人化IgG4单克隆抗体。在Goden FH等人[15]研究发现治疗组病人的CDAI得分明显降低且临床缓解率明显增加。Ghosh S等人[16]研究对244例CD病人分别给予3mg/kg、2个3mg/kg间隔4周、2个6mg/kg间隔4周的natalizumab及安慰剂,结果第6周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29%、46%、31%和27%。其中第2组与安慰剂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ISIS2302(反义ICAM-1):是一种与人类ICAM-1的3’非转录区的序列杂交的20个磷酸巯基微脱氧核苷酸。Yacyshyn BR等人[14]进行的IIa期安慰剂对照的剂量研究报道,Isis2302对治疗患有中到重度(除外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病人)CD的病人有短期疗效。但两个后续的安慰剂对照的剂量研究却没有得出类似的结论[17,18]。

6其他

生长激素:Slonim AE等人[19]进行的一项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发现,对活动性CD患者给予重组的人类生长激素治疗可以减轻平均活动指数。其可能是通过增加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来促进溃疡的愈合。抗-NF-kB反义寡核苷酸:目前较多的关注投向了使用p38拮抗剂和作用于转录核因子-kB的药物来阻断激活淋巴细胞核巨噬细胞的细胞间信号传导途径。在20世纪中期的研究发现对NF-kB 的p65亚单位局部给药治疗TNB(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肠炎核IL-10缺陷大鼠肠炎进行了研究,并显示了治疗效果。已经有少数病人接受了一种p38-阻断小分子的治疗并显示有效。但大多数这类药物还处于较早阶段的发展中,而且其总体的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确定。虽然上述免疫和生物治疗中有一些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是这些方法对于不久的将来从以细胞为基础和以基因为基础方面治疗CD提供了新的见解。对于发展新的治疗策略的挑战,不仅在于验证新型的药物,而且需要在生物学水平上提高临床治疗终点的精确度和明确治疗效果。而且希望可以通过回顾治疗CD成功和失败的这些免疫学方法,对明确CD的发病机理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Lewis JD, Schwartz JS, Lichtenstein GR. Azathioprine for maintenance of remission in Crohn's disease: benefits outweigh the risk of lymphoma[J]. Gastroenterology,2000, Jun;118(6):1018-24.

[2]Colombel JF, Rutgeerts P, Malchow H, Jacyna M, Nielsen OH, Rask-Madsen J, Van Deventer S, Ferguson A, Desreumaux P, Forbes A, Geboes K, Melani L, Cohard M. Interleukin 10 (Tenovil)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Crohn's disease[J].Gut,2001,Jul;49(1):42-6.

[3]Steidler L, Hans W, Schotte L, Neirynck S, Obermeier F, Falk W, Fiers W, Remaut E.Treatment of murine colitis by Lactococcus lactis secreting interleukin-10[J].Science,2000, Aug 25;289(5483):1352-5.

[4]Sands BE, Winston BD, Salzberg B, Safdi M, Barish C, Wruble L, Wilkins R, Shapiro M, Schwertschlag US; RHIL-11 Crohn's Study group.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Crohn's disease[J].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2, Mar;16(3):399-406.

[5]Korzenik J,Dieckgraefe B. Immune stimulation in Crohn’s disease:safty and efficacy of rhuGM-CSF for the treatment of active Crohn’s disease[J]. Gastroenenterology,2001,1120:A287.

[6]Hanauer SB, Feagan BG, Lichtenstein GR, Mayer LF, Schreiber S, Colombel JF, Rachmilewitz D, Wolf DC, Olson A, Bao W, Rutgeerts P; ACCENT I Study Group. Maintenance infliximab for Crohn's disease: the ACCENT I randomised trial[J].Lancet. 2002, May 4;359(9317):1541-9.

[7]Sandborn WJ, Feagan BG, Hanauer SB, Present DH, Sutherland LR, Kamm MA, Wolf DC, Baker JP, Hawkey C, Archambault A, Bernstein CN, Novak C, Heath PK, Targan SR; CDP571 Crohn's Disease Study Group. An engineered human antibody to TNF (CDP571) for active Crohn's diseas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Gastroenterology,2001,May;120(6):1330-8.

[8]Feagan BG,Sandborn WJ,Baker J,Comineli F, Sutherland LR,Elson C,Salzberg B, Archambault A,Bernstein C,Lichtenstein G, Heath PK, Hanauer SB.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alled, multi-center trial of the engineered human antibody to TNF(CDP571) for steroid sparing znd maintenance of re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steroid-dependent Crohn’sdisease[J]. Gastroenterology,2000,118:A655.

[9]Rutgeerts P,Lemmens L,Van Assche G, Noman M,Borghini-fuher I, Goedkoop R. Recombinant soluble p55 receptor in duces remission, is non-immunogenic and well tolerated in active Crohn’s disease: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pilot trial[J]. Gastroenterology,2001,120:A452.

[10]Hommes D, van den Blink B, Plasse T, Bartelsman J, Xu C, Macpherson B, Tytgat G, Peppelenbosch M, Van Deventer S. Inhibition of stress-activated MAP kinases induces clinical improvement in moderate to severe Crohn's disease[J].Gastroenterology,2002,Jan;122(1):7-14.

[11]Hibi T, Inoue N, Ogata H, Naganuma M.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recent advances in the immunotherap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 Gastroenterol,2003, Mar;38 Suppl 15:36-42.

[12]Siegmund B, Fantuzzi G, Rieder F, Gamboni-Robertson F, Lehr HA, Hartmann G, Dinarello CA, Endres S, Eigler A. Neutralization of interleukin-18 reduces severity in murine colitis and intestinal IFN-gamma and TNF-alpha production[J].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2001,Oct;281(4):R1264-73.

[13]Fuss IJ, Marth T, Neurath MF, Pearlstein GR, Jain A, Strober W. Anti-interleukin 12 treatment regulates apoptosis of Th1 T cells in experimental colitis in mice[J].Gastroenterology,1999,Nov;117(5):1078-88.

[14]Yacyshyn BR, Bowen-Yacyshyn MB, Jewell L, Tami JA, Bennett CF, Kisner DL, Shanahan WR Jr. A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ICAM-1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in the treatment of Crohn's disease[J].Gastroenterology,1998,Jun;114(6):1133-42.

[15]Gordon FH, Lai CW, Hamilton MI, Allison MC, Srivastava ED, Fouweather MG, Donoghue S, Greenlees C, Subhani J, Amlot PL, Pounder RE.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a humanized monoclonal antibody to alpha4 integrin in active Crohn's disease[J].Gastroenterology,2001,Aug;121(2):268-74.

[16]Ghosh S, Goldin E, Malchow H,Pounder R, Rask-Madsen J,Rutgeerts P,Vyhnalek P, Zadorova Z, Palmer T, Donoghue 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an-European study of a recombinant humanized antibody to alpha4 integrin(Angegren)[J]. Gastroenterology,2001,120:A127-A128.

[17]Schreiber S, Nikolaus S, Malchow H, Kruis W, Lochs H, Raedler A, Hahn EG, Krummenerl T, Steinmann G; German ICAM-1 Study Group. Absence of efficacy of subcutaneous antisense ICAM-1 treatment of chronic active Crohn's disease[J].Gastroenterology,2001,May;120(6):1339-46.

篇6

关键词:高职校;网络课程;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6-7468-02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of the Experiment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Research

WU Zhan-ying

(Suzhou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s, Suzhou 215009, China)

Abstract: Vocational School as a new model applied to develop the main technical personnel as the goal, focus on teaching skills, ability to train students in the integrated practice.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networks and cont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urses on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experimental platform, experimental teaching facilitie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network courses; experimental teaching

高职校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办学机制与办学模式的一项探索与创新,它能更好更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高职校根据自身特点,将其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上,所以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上既要抓基础、抓理论,也要重实践、重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积累经验。同时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知识高度综合的课程,它不仅包含计算机系统知识,还包含通信系统知识、以分层结构表示的网络通信体系、网络软硬件及应用系统等,而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实践。加强实验教学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能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和意识。

近年来,一些学校根据实际需求,已开始投入资资金,建立专门的网络实验室,所以,实验的组织与形式、实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可操作性分析、实验室的使用与功能的扩展等都是需要讨论研究的问题。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在“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提出一种实验内容及教学体系的实践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改革。

1 实验教学目标及内容

1.1 实验教学目标

实验教学目标,要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来确定。为此我们采用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体系,其中总体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在网络知识、网络技能、网络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这与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实践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实践应用和研究创新能力,将其培养成高级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在总体培养目标下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提出第二层次的目标,即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局域网的组建、测试、服务配置等基本技能,路由器与交换机、广域网、网络安全等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这两个目标前者指导后者,后者是前者的实施与细化。

1.2 实验教学内容

根据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目标我们将实验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如表1所示,分别为基础与验证层次,综合与设计层次,研究与创新层次。

基础与验证层级涉及到网络基本原理与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的构成、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要素。实验的内容可包括网络线缆的制作,局域网的物理组建,操作系统的安装与使用,TCP/IP服务的配置与管理、OSI/RM或TCP/IP各层协议分析的基本方法等。

综合实验与网络设计层级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综合管理与应用技能,是计算机网络实验的核心部分,也是计算机网络实验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可操作性很强。要求学生能通过调配资源,掌握网络的互联技术,同时应具备一定分析和解决网络故障的能力。安排主要实验包括路由器的配置,三层交换机和VLAN的配置与管理,IPv6,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等。

深入研究与创新层级涉及到计算机网络应用与网络工程设计,如互联网软件开发、多客户Socket编程、架设Proxy服务器、网络管理常用命令、相关服务器平台构建、研究设计网络解决方案等。

3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实施

3.1 教学平台的选择

根据实验教学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构建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验教学平台。

实验室主要采用锐捷网络教学设备,其结构拓扑如图1所示,服务器和核心设备Catalyst4503构成大机柜,既连接实验室内的各个实验组,又连接到校园网。每个实验组由6台学生机构成一个局域,共8组。包含的网络设备有Cisco2800系列路由器、Catalyst2900系列交换机、Catalyst3500系列交换机等。

每台学生机上安装有Windows Server 2003和Red Hat Linux 9.0操作系统。由于环境的局限性,可通过VMWare、Boson NetSim等软件对实验环境进行扩充。虚拟机软件VMWare可以在同一台机器上模拟出多台机器构成局域网,Boson NetSim是Cisco路由器、交换机模拟程序,可以进行CCNA、CCNP实验的环境模拟。

3.2 实验教学体系

经过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分类层次体系,其划分依据学科专业差别和学生个体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根据不同专业差别进行分类教学:各学科对学生的网络知识、技能要求有所差别,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对实验内容进行取舍,考虑到单独设课,学时安排等因素。

根据学生个体特点进行分层次培养:根据学生自身水平及以后发展目标等的不同,分基本型培养方案和开放型培养方案。前者面向一般学生,强调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的掌握,目标定位在绝大部分学生,使他们通过实践,能够掌握该课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后者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除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外,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及能力设置一些应用更强的实验,以开放式项目的研究、开发为驱动,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3 组织教学与考核办法

在组织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三个阶段,即实验准备阶段、实验实施阶段、实验总结阶段。

实验准备阶段要求学生复习与实验相关的理论和原理,明确实验目标和任务,这样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因为目标不清楚而盲目。对于初次接触的实验内容,教师还需要作出讲解和演示引导,如在Windows Server 2003下安装AD,不仅要介绍主从式网络、域、域控制器等概念,还要结合操作步骤给出必要的提示。

实验实施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实验内容采取独立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分组实验时每组中有一个小组长的角色,其他同学可充当不同的角色,协助完成任务。在动手操作之前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和环境进行实验规划和必要的设计,操作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启发作用,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并能做好记录。鼓励同组学生交流讨论,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验小结阶段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拓扑结构图、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的验证、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内容,实验后记。

对于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网络实验课独立开设。其他专业网络实验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部分教学内容。不管是哪种上课形式都需要有明确的考核方法。每次均进行实验现场测评,并要求实验后递交实验报告;在学期末选择有一定综合性的实验,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能独立完成,从而考察学生对相关原理的理解,对实验过程及结果的分析思考,对知识系统的宏观把握,规划与设计能力和操作的熟练程度等。

通过问题驱动,分组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手段,学生反映实践课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4 结束语

网络应用技术发展很快,不断更新网络实验的教学内容才能使学生学到实用技术,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标。

网络产品种类繁多且更新换代频率高,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验平台从事毕业设计,教师教研和科研,相关认证考试的培训等,充分有效地利用实验室资源。

网络实验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实施者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探求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 尚晓航.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闫书磊.计算机网络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篇7

研究性学习,网络技术都是教育科研领域两个崭新的课题,探究二者在特定学科教学中的关系,对于更好的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1、 国家教育行政强制力与政策指导为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2000年1月国家教育部决定,研究性学习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为必修课,教育部还专门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施行)》,要求各学校从2001年9月开始实施,对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特点,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实施、评价、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研究性学习周课时3节,高中总授课时数288节。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施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的能力。同时,《纲要》还规定了各个教育阶段(初中、高中)的教学目标、内容、任务等。

2000年10月,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提出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目前,各校、各地区都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尤其是网络技术应用的进程,探索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的人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由此拉开帷幕。

2、 信息技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许多地区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遇到 许多问题,其中教育资源的匮乏显得尤为突出。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研究性学习需要更为集约丰富的共享资源,包括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丰富的导师资源,导师资源可以通过专门师资培训和能力应用培训实现,而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和性,在应用教学中具有如下特点:

①集约化的丰富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智慧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坚实基础。

②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大量性和广泛传播性的特点。连接世界上上亿台计算机的网络系统为教学资源的享用提供可能性,而网络的快速传播和简单易行的上传方式又令各类信息资源空前丰富和易于传播。

③网络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建构主义在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过程的同时,强调学习者的“协作”和“对话”,可以使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入,认识更全面;而且,资源的共享和时空的超越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多自由选择机会。

④网络化学习的特点。网络化学习具有图文、音频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网络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记忆特点的、以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学生可以查阅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必要时可以从该信息源复制、下载所需的软件和资料。

3、 以网络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的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学生动手实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传统方式的改变,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相长教学环境,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途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这种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靠灌输传授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的过程被理解为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这种教学、学习模式的优势十分明显,却又存在严重的弊病: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完全忽略,甚至被压抑。

网络技术本身就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手段之一,它要求研究性学习的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信息的搜索、整理、挖掘,以利于自身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学习效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在于知识的建构,它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目的指向由面向课程转为面向学生。面向课程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以是否完成各门课程教学任务为标准;而面向学生的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能否有效地在已有的认知结构建构新知识为标准。

可见,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网络技术教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重视教学、学习主体(学生、教师)的主体性、主动性,崇尚学习过程的自主、创造。

4、 网络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使双方适合两种学习模式的内在需要。

(1、)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在需要。在研究性学习整个过程中,包括研究课题的确立、资源的收集开发与利用、进行深入研究,论文展示,研究成果评价,都是需要网络教育资源的支持。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假如问题情境阶段、实验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搜集本学科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研究题目的知识水平,建立研究小组,收集可能获得的信息,网络在这个过程的作用无可非议的。

       在实验体验和表达、交流阶段,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创设问题情景,展示研究成果。

    (2、)研究性学习适合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需要。

       如果按照教学的组织形式来划分,网络的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辅助课堂教学,②协同教学,③发现教学④发现教学,⑤讨论,⑥模拟,⑦问题求解,⑧教育资源的查询,前四种教学方法注重在说明教学过程的特点,辅助课堂教学;后四种教学方法是网络教学方法的实质具体化。在运用几种学习方法的过程中,网络技术不能单纯依靠自身开展活动,它必须依托一定的“内容”和“过程”,研究性学习在诸如讨论、查询等方法领域拥有无以伦比的优势,创设问题情景,使网络技术教学顺利展开。

        综上所述,在中学各课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两种学习手段、模式,既有效,又可行,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研究、实验,付与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张  健  徐文龙,《中国教育新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展望》,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程  智,《网络教育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3]刘婉华  罗朝猛,《聚焦研究性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4]陆  宏  冯学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2001年9月;                                                                                

[6]李海北,《谈网络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开放教育研究》,2002.1;

[7]胡兴松,《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Z1;

[8]毕作勤  刘  强  王绪东,《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国教育学刊》,2003.4;

[9]童光慧,《研究性学习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apwsb.myrice.com)

[10]陆  宏,《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slfgz.com.cn  教育科研网)。

 

 

作者真实姓名:梁柏明

通联:广东省湛江师范学院政法系2012信箱

邮编:524048

E—mail:liangbaiming@163.com

篇8

多媒体网络教学研究性学习建构主义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性学习观是基于人类对学习活动的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现代学习观。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主动探究,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条件和学习时间的限制,完全在现实场景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不太现实的。

另外,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性网络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的出现,使教学手段有了新的变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大大优化了科学课堂教学,它对文本(Text)、图形(Graph)、静止图像(Still Image)、声音(Audio)、动画(Animation)和视频(Video)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交互环境。网络技术由于它资源共享,信息全面、量大、实时、快速从而全面补充了科学教学资源的不足,尤其是与科学相关的生产、生活、社会和现代科技方面的教学素材。网络化学习环境具有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为学生提供的大量、便捷的资料,犹如一巨形图书馆,学生可以对选择出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和加工(排序、重组、变换、存储);学生可以和教师或其它学生直接通讯(咨询、辅导、讨论、交流),并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公布自己的观点或想法,寻找知音、倾听建议,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最终的作品或成果可以在网上,与教师或其它学生实现信息共享,激发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可以说,网络为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教育的信息化、信息的民主化,意味着知识传递方式、途径等方面的变革。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载体。最初的研究性学习获取信息的渠道是访问信息情报中心、访问专家学者以及调查研究,等等,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通信技术在教育中的不断深入运用,人们对教育信息技术作用的认识逐步深入,“信息技术不是外在于人的思想活动的单纯工具,而是思想的延伸和直接表达”。研究性学习的信息来源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快捷了。

从教与学双方来看,教师角色中“知识来源”的作用将部分由网络替代,即技术也可承担部分的教师角色。特别是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条件下,由于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分离,使得网络的作用和地位变得更加突出。

第一,网络的对话时间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学生面对网络,他可以查询资料也可以对话。选择对话是他所需的,是内驱力驱使他通过对话方式解决问题。

第二,网络中的人物是平等的,因为在虚拟的环境里,每个人的角色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围中,大家都拥有话语权,平等的话语权促进学生尊重自我,释放自我。在对话的激励与碰撞中,学生容易释放出真实的想法,潜力得到激发。

第三,真实生活中,我们或因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不得不带着不同的“假面”,扮演着各种角色以得到接纳与认可。这样的角色扮演固然能让人“和谐地适应”社会生活,也容易使我们从掩饰自己开始渐渐地失去自我。虚拟的网络世界,容易消除交流沟通中由于过失行为导致的人际关系损害危险,我们容易摘除“假面”,展现真实自我。

第四,网络上的资源非常丰富,一些研究性学习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获得,大大节省了研究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全面、丰富的资源保障和方便、快捷的技术支持,为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施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对具有新时代气息的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初探

1.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各种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主义的方式而获得。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友好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情境、协作、问答、网上阅读、讨论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库。研究性学习内容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电脑媒体则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助学习、讨论、问答、阅读、交流和写作的媒介,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2.网络环境下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上网的目的,不只是欣赏,更重要的是获得信息、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而现代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字信息的迅猛增长。在“知识爆炸”的严重挑战面前,在日益发展的网络社会,自觉学习和处理信息在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培养网上研究性学习能力,对学生来说,是丰富知识适应未来社会的迫切需要。同时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他们能综合应用物理、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自学能力是四种能力的核心,包括能自觉看书,上网浏览、交流、讨论、查阅资料,用工具书去获取知识等的能力。在各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中获取资料、信息和知识,这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在科学教学中,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获得良好的科学意识,学习多方面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自我发展的能力。变学会为会学,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四、基于多媒体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1.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科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而是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促进和指导作用。在一定的情境下,学生通过自由探索、自主学习及协助学习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2.教学方法

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根据教学内容及所选择的教学法,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应有不同的设计。

五、基于网络的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实例

网络为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网络化的学习环境,犹如一个巨型的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便捷的资料,学生可以对选择出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排序、重组、变换、存储);学生可以和教师或其他学生直接在网上交流(咨询、辅导、讨论、交流),并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公布自己的观点或研究学习思路,寻找知音、倾听建议,不断增强学习兴趣;最终的研究成果或学习报告可以在网上,与老师及同学实现资源共享。

我校八年级的研究课题《汽车尾气对生物的影响》,就是基于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课例。在引导同学们围绕“汽车尾气对生物的影响”这个主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研究课题的选择

研究性课题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学生探究问题的自主性及探究过程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险需求是青少年学生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们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综合运用知识探究实践的效率特别高。

在《汽车尾气对生物的影响》的研究主题下,学生通过讨论确定的分题目是:

(1)假如我们几位同学是区林水局的总工程师,面对日益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我们将怎样规划我区的绿化体系?

(2)如果我们几位同学是交通警察,面对尾气污染的困扰,我们可能受到何种伤害?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尽量减少这些伤害?

(3)假设我们几位同学是校长,学校操场的位置正好在交通繁忙的公路边。近来,很多学生抱怨说,在做操时候,操场总是烟尖滚滚,外面公路的汽车废气呛人呛得历害。我们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4)假如我们几位同学是校园环保站成员,我们怎样利用植物进行校园空气的污染检测?

2.“合作小组的建立”强调全程探究、全员参与

由研究课题相近、兴趣相仿的同学自愿组成合作小组,每组3~6人。在组建小组时,老师视情况进行协调、帮助。如帮助个别因某种原因未能落实到组的同学加入到合适的课题小组。每位同学在课题合作小组中担当一部分的研究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程度的提高,自身潜能的“富矿”得到开发,提高了探究实践的能力。

3.“课题实施”的过程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汽车尾气对生物的影响》课题实施的大致过程如下:

(1)对320国道的各种汽车尾气的分类、取样――汽车尾气的污染规律统计。

(2)利用网络查找有关资料(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汽车尾气对生物的危害;汽车尾气与酸雨形成的关系;近年来,我市采取的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成果;如何通过生物手段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等)――与汽车尾气污染有关的网络调查数据。

(3)问卷调查。公众(家庭、学生)对尾气污染的态度,专家访谈,部分责任部门的态度调查。

(4)网络论坛发表小组或个人意见。对我区降低汽车尾气污染方法的评价――提出适合本地区的降低尾气污染的可行性措施。

(5)向区环保局提出具体措施(呈交建议书)。

(6)调查成果展示(多媒体报告及小论文校内展览、网上;研究成果汇报展示班会;小论文答辩等)。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给学生设定起点,告诉他们到达终点时的要求,以及一些必要的帮助因素(如Internet网址和文献检索方法)后,就让学生上路,老师只是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与参与者。

4.报告的撰写、研究成果的展示、答辩或宣传

报告的撰写有:

(1)制作工具,用PowerPoint制作报告。

(2)有关概念介绍(汽车尾气、硫氧化物、PH值、氮氧化物、光化学烟雾、颗粒污染物、大气污染指数等)。

(3)污染源分类分析结果。

(4)汽车尾气的成分及危害。对人类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影响;对植物生理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学生可根据不同的研究题目侧重某一方面进行分析)。

(5)说明汽车尾气与酸雨形成的关系、酸雨的破坏力及酸雨对动植物的危害(研究题目与酸雨不相关的小组此项可略去)。

(6)写出适合本地区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的可行性措施的建议书问,注明引用资料的文献及网址。

研究成果的展示:将各小组的成果报告在学校宣传窗展出;在街道宣传窗展出;在校园网上;在ENO网上(ENO的全称是 Environment Online,是一个为环境问题而设的全球性网上学校,目前,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的70所学校加入了ENO组织。)随着研究成果的网上,成功感也会在同学们的心中油然而生。

答辩或宣传:学期末,我校八年级部分班级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学生研究成果汇报展示班会,课题组长们一个个走上讲台,向全班同学一一展示他们拍摄的照片资料;制作的成果报告。

六、多媒体网络科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1.学习资源方面

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Internet是最主要的学习资源,但学习资源不能局限于Internet,还应该使用各种传统的学习资源,特别应该利用好图书。如果本校图书馆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则应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另外,以前学生的研究成果也是现在学生的重要的学习资源,而现在学生的研究也将为以后的同学提供参考,整个资源库是由社会、师生所共建的。

2.关于指导教师

不能够局限于同一学科教师,而应该是多学科教师对课题小组进行指导。如《进行基因研究的科学家的合作方式》这个课题,科学教师为主来进行指导,而论文的撰写,又需要语文教师的协作指导。我们应该寻求多学科教师的合作教学。

3.对于选题的指导

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对学生所选的题目,我们应该进行鼓励,不能因其“幼稚”而给予否定。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避开那些成人化、功利化的题目,对《长寿能够遗传吗?》《怎样复制恐龙》这类兴趣性为主的研究课题,我们应该加以鼓励。

4.关于评价

研究性学习评价要重在学习过程而非研究的结果,重在全员参与。因此,应该从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态度、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情况和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等几方面来进行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展示活动的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5.关于网络

研究性学习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但不能过分依赖网络。研究性学习对网络的技术要求日益增加,网络资源共享、及时评价反馈、信息交流展示等功能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要求日趋明显。然而,尽管网络为研究性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它决不能替代现实情境中的学习。网络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自然科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并非所有的研究性学习都可以借助网络实施,尤其是在那些需要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的研究性学习中,大部分的研究工作还需要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学习活动来完成。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中,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媒体手段,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的培养。

七、结束语

20多年的应试教育,使教师队伍的知识面越来越窄,而研究性学习涉猎的领域非常广泛:天文、地理、工业化学、自然、网络、电子商务……这对我们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在研究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是信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要任务。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运用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容量不断扩充,课外知识面不断扩大,运用电脑网络的能力逐渐增强;学生能很好地发挥想象及创造能力,师生关系处于平等、和谐的融洽状态;人机互动灵活多样,学生之间合作加强,凝聚力提高。因此,为了适应未来的网络社会,教师应努力积极地创造真实的多媒体网络环境,运用新的自然科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及使用电脑操作的能力,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下,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实际,自由地整合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这种教学模式也正体现了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素质教育观。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但目前,研究性学习特别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才刚起步,应该如何为这种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如何把握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如何深入持久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相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研究性学习的推广,我们将迎来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篇9

关键词:信息社会;高职教育;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6-0000-02

虽然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比较长,但是在我国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教授的时间却很短。对于现阶段的《计算机网络基础》,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网络编程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要加强对于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计算机的综合能力。虽然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是一门需要普遍掌握的学科,但是如何将专业领域的知识与其相结合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

1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1.1 《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学科特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对于了解计算机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首先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部分是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虽然有实践案例分析,但都是一些典型的大众案例,并没有太多的特殊性。其次作为基础课程,一定具备相应于理论的实践教学部分,这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讲还是比较强的。其三,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项更新周期短、更新速度快的学科,因而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要根据发展的现状进行及时的调整。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和通信两大技术的综合学科,而且网络作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而对于学生来讲就拥有了充分的实践时间。

1.2 高职院校中《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现状

1.2.1 教授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单向性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来沟通和交流,教师通过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并及时修改完善教学计划,学生也可以通过互动及时向老师反馈自己的学习状况。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还处在发展阶段,因而教学方式还是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处于摸索阶段。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单方面的讲,学生单方面的接受,学生不了解概念但是也不知道如何提出疑问,没有学生的疑问,老师也不会完善可能存在漏洞的教学方案,由此造成恶性循环。而且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也就失去了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

1.2.2 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掌握不充分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在注重实践教学的高职院校,这门课程的实践条件就要更加严格,但是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规模小、人数少,有些还是私立学校,就没有充足的资金来建设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1.2.3 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不同步

《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程内容偏向于实践,但是理论知识的讲解占了很大篇幅,通常是几个星期的理论课程才会有一次实践课程,这样老师对于教学计划不好安排,往往为了增加实践的连贯性,就将实践课程统一安排在课程的后一阶段一并执行。而且在一些实践操作中,学生只是按照教材上的截图步骤来进行,真正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却又完全没有头绪应该如果着手。

1.2.4 教材在理论知识点上的粗略与实例分析讲解的缺乏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采用相同版本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在这本教材中,对于基本的计算机网络属性有着很详细的介绍和讲解,但是这些是很抽象的理论知识,全靠文字介绍是不够的。一些高职院校是采用本科院校使用的教学材料,由于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教育目的的不同,导致了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网络基础》学科教学上的偏差。这类教材对于理论概念有着详尽的描述,但是对于一些操作概念的图例讲解,却很粗略,通常只是一些了解理论属性的步骤截图,除了让学生能够明白理论概念是怎么一回事,并不能使学生运用其到实践中去,万一在实践中遇到某些问题和故障,根本无从下手,更不用说自己编程或自主设置了。

2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2.1 教学设备要长期对学生开放

高职院校将《计算机网络基础》列为基础必学科目,就是为了能让在校的所有学生都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能够很好的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常识,通过足够的实践和理论掌握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在社会工作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对于实践要求强的计算机网络课程,需要有设备完善的计算机实验室,并且要保证足够长的开放时间以满足学生对于改课程的实践愿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向政府申请拨款或者向投资学校建设的股东申请资金使用来建设计算机实验室,不需要非常的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但是也要保证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应代计算机,拥有所有的基本功能,并能进行稍微先进的程序设定。同时计算机实验室要做好人员登记管理,这样每个使用实验室的学生都在管理范围之内,保证了实验室的使用寿命,也可以规范学生的使用行为。

2.2 传统教学体系与多元化的现在教学思路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而且单向的教授模式也不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而配合多元化的新型教学思维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根本。首先,老师可以讲很多南里理解的知识点通过PowerPoint等教学软件展示给学生,学习过程中,文字配以图像总是最好的理解和记忆方法。其次,对于一些个别案例解析,老师可以在台上亲手操作,并且通过创造一些网络问题,结合所将的新近知识来解决,让学生清楚掌握在某一状况下的网络问题应该如何着手。其三,老师可以将每一阶段教授的问题归纳为几个类别,然后将学生分组,每组一个主题,自己做幻灯片,然后寻找网络故障自己给出解决办法。抽象的理论应用于具体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掌握所学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开发学生对于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3 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要将案例分析或是参考模型纳入教学计划

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概念,实例的加入与模型的参考是关键。有些概念虽然并无明显的交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是承上启下的关联关系。教师可以寻找一种能够将各种基础理论串联起来的参考模型来巩固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后练习,如果那些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计算机网络应用出现了问题,也可以放在课上,大家一起讨论给出解决方法。每个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和动手,就可以了解每个理论程序和运行关键点,出现此类状况是因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样下次再遇到同类的情况,所有的学生都具有了独立处理的能力。

2.4 培养创新思维,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和体系

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学科,在现今社会是很好寻找工作机会的。高职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类别的专业结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进行相关的竞赛。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丰富知识面,相关的计算机竞赛就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非常可行的办法。学生通过固定的竞赛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创造出多样的参赛设计。这些设计是将计算机网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完善计划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也收获的能力。同时通过参赛的设计,老师可以看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对于那部分理论掌握的不充分又对那部分知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制定未来的教学计划,创造新的符合学生发展的自身能力的教学模式。

3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是现今社会人们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开展也越来越必要。如何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兴趣以及跟随发展指定最新的教学模式永远都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教育不可忽视的课题。高职院校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教育属性,根据自身特点,指定符合注重实践的教学计划选用相适应的教学教材。通过和各专业知识相结合,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专项人才,确保充分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参考文献:

[1]谭浩强.计算机网络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篇10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及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针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改进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方法,并对其实践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1、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点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课程教学中集中了大量的概念,并且教学内容大多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课程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涉及的概念,既要理解其内容和实质,又要建立起理论和实践应用中的联系。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的关系,要让学生除了掌握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2、改进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思考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课堂理论教学。教学的内容以课本为主,往往需要讲解大量的概念,并且还要以概念来讲解概念。这些理论不好理解,增大了授课的难度。当深受这种“填鸭式”教学之害的学生疑难问题越积越多时,他们就会因为“听不懂”而失去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出现“不愿学”和“害怕学”的情绪,有的甚至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同时由于讲课时没有结合实例,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章节都会出现大量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内容,对于课堂教学的改进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2.1 类比法 

OSI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学生普遍反映很抽象。所以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可以采用类比法,将邮政管理体系和OSI体系结构做一个比较。如果我们要寄信,过程如下:写信人要把写好的信放入信封中,信封上写明收信人的地址和邮政编码,并贴上邮票,投入到邮筒里。邮局工作人员从邮筒里取信,盖上邮戳,并将发往同一地点的信件分拣好,装袋。已经装袋的信件被运送到火车站、飞机场等运输部门,封装为大包等待运输。运送到达目的地的信件被拉到目的地邮局进行拆包。并在目的地邮局盖上信件到达的邮戳,并由邮递员送至收信人。收信人收到信件后,拆开信封,可以读取信件。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 

1)整个过程的参与者寄信人、收信人、寄信和收信的邮局、运输信件的交通工具等构成了三层结构的邮政管理体系。通过和OSI七层体系进行比较,使学生对层次的概念有个形象的认识。 

2)要寄信必须要把信件放入信封内,并且必须要写上收信人地址和贴上邮票,说明信件的封装有明确的格式要求,并且在发信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封装的过程。在收信时则表现为拆封(拆信)的过程。这和OSI七层体系结构中数据的封装/拆封有相似之处。 

3)信件在寄信人/收信人层表现形式为一封信;在邮局表现形式为目的地为相同地点的装袋的状态;在运输部门表现为打成大包的状态。所以说,数据(信件)在不同层次,信的表现形态也不相同,而在同一层,表现的形态是一样的。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协议数据单元的概念。 

4)在邮政三层体系结构中,寄信人/收信人层为该体系的上层,运输层为该体系的下层,可以看出寄信人/收信人使用的是邮局的服务,邮局使用的是运输部门的服务。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OSI七层模型中上下层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这样,学生对OSI体系结构便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能从基本上掌握分层的原理和特点。 

2.2 理论联系实际 

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点的原理,更要懂得某些原理在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因此在理论讲解的同时,也介绍一下实际运用的知识,对于理论知识点的理解能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1)讲述MAC地址的时候,介绍了MAC地址的定义为计算机的硬件地址,可以延伸介绍下MAC地址过滤在上网管理时的应用。例如,使用无线路由器时经常会碰到“蹭网”的现象,这时使用MAC地址过滤,仅允许某一个或者某几个MAC地址访问,就可以解决此问题。 

2)在讲述传输介质时,除了讲述几种常用的传输介质的主要特性之外,各种线材的特性也决定了他们的应用范围不同,比如长距离埋地或者架空的布线一般选用光缆,而室内的布线就应选择价格比较便宜的双绞线。同是也可以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中的知识也介绍一下。 

3)在讲述TCP和UDP两个协议时,需要重点介绍两个协议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对比。根据他们的原理特性的不用,也决定了他们的应用。比如文件传输等需要可靠传输的网络应用,在传输层一般选择TCP,而像实时视频传输,一般则选择UDP。还有些网络应用是需要两个协议都是用的,比如说网络监控系统,监控的实时画面的传输,对时效性要求较高,所以选择UDP。而监控的画面需要保存起来以备后续查看,对画面的质量要求较高,可以选择TCP。 

 

3、结语 

 

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不仅要促进教学内容、教材形式的改变,更是教育思想、观念向现代化改进。通过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体会到学习的极大乐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也是日新月异,因此,在设计教学案例时,更要体现时展的特点,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取得更高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连云;;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有效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