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课程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配音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因此,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应成为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
(二)培养创新精神是音乐教学的内在要求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音乐教育中的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等音乐语言对丰富学生想象、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促进创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音乐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它独特的魅力。
(三)音乐教育对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专门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我们绝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在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二、创新精神培养淡化是当前音乐课程教学的突出问题
(一)培养创新精神的意识不强
调查表明,作为音乐课,大家都是喜欢的,但是,好多人往往只是把音乐课当做一种娱乐课、欣赏课以及素质教育课,通过音乐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则显得淡薄。
(二)培养创新精神的动力不强
由于仅关注音乐课程的娱乐性和欣赏性,在音乐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师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动力便显得明显不足。
(三)培养创新精神的思维能力不强
创新是需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的,既要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也要有良好的抽象思维以及灵感思维。
三、音乐课程教学中创新精神培养的对策
(一)营造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课堂活跃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让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的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也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
2.平等交流,调节气氛,使课堂民主
如果音乐教师能很好地利用音乐的民主性、愉悦性、可欣赏性的特点,用美好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与学生交流,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因为“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面对同一审美对象,处于同一审美情境,双方共同赏析、共同感受、共同受着教育。”因而教师应善于与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参与音乐学习。
(二)鼓励学生勇于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激发创新的强烈动机
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求,而音乐恰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音乐,要鼓励学生表达由音乐引起的联想和想象。通过聆听音乐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表情是学生音乐创造活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如播放一些关于动物叫声的音乐来启发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引导学生倾听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形象;让学生在配音故事的音乐中随意模仿小动物的动作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富有创意,生动形象、活泼可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
(三)积极进行情感熏陶,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改革后的音乐课,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做到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音乐活动显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教师要把活动设计得“多而不杂、繁而不乱”,有头有足,有重点、有中心。例如:在一节音乐欣赏课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听辨声音的强弱之外,还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动作、绘面的联想。接下去,教师便引导学生试着把他们的想象编成情景剧表演出来,看着他们带着头饰认真地表演和模仿,我更深地感受到了音乐是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的魅力所在。这说明,创造意识是学生在自我表现和自我想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达心中的情感以及对音乐的理解。通过音乐教学上的多样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四)学会不同领域学科的综合,在综合中培养创新能力
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善于这种综合也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作为艺术的一个最主要的门类,音乐也同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也使得音乐课程同其他非艺术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可能。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数学、体育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可能。
(五)提升音乐熏陶的境界,培养学生发扬创新精神的良好习惯
篇2
关键词: 音乐课堂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中,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乐理知识,而且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把音乐欣赏教学发展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渠道。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除了按照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之外,还做了大量的探索,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学中的目标。通过创造民主环境,运用绘画、舞蹈、诗词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学习和演绎音乐,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唤起创新意识。
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音乐课上张扬个性,愉快地学习;鼓励学生探索、质疑、标新立异,并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即便是错误的见解也不应立即予以批评,而应引导学生从失误中获得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好“放”与“收”的尺度,既不放任自流,又不过于拘谨严肃,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使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充分展开想象,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较好的培养。
二、画出音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著名的音乐家马利翁说:“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音乐与美术是一对孪生兄弟,很多地方极为相似,大到各个时期的不同流派,小到一幅作品的表现手法。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听起来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些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可以用绘画的形式表达感受到的音乐形象和情绪,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地演绎音乐。如在欣赏蒙古族歌手用蒙语演唱的歌曲《牧歌》(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时,学生画出了风格各异的蒙古草原美景: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成群的牛羊、美丽的牧羊姑娘……尽管学生的画大都是简笔画,但我相信他们在听音乐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一定感受到了愉悦。
三、引导学生给音乐起标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音乐作品分为标题音乐和无标题音乐两类。标题音乐可让学生展开想象,但标题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无标题音乐对作品描写的内容往往不大确切,它可以任由欣赏者自己感受、理解。因此,在欣赏无标题音乐时,为乐曲添标题能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如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笔者没有告诉学生该曲曲名和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主题等,而是先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感受乐曲,并给这首乐曲命名。有人称它为《哭诉》,有人称它为《断肠之声》、《战争之后》,还有人称它为《窦娥冤》……虽然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同,理性认识不同,对作品的感受不同,想象和命名也各不相同,但对音乐基本情绪的把握却是相同的。这一次给音乐命名的活动也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即兴创编律动或舞蹈来表现音乐的情绪,让音乐“动起来”。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血肉”。音乐的节奏同时也是舞蹈的生命,舞蹈是借助音乐并用形体动作表现人类的思想情感,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动起来”是他们最开心的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根据学生好动好表现的特点,可亲自示范舞蹈动作,引导学生把音乐反映的内容即兴编成律动或简单的肢体动作,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五、按音乐情绪进行“配乐诗词朗诵”,领略意境,使文学美和音乐美有机结合。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贝弗里奇曾谈道:“音乐带给他们,适当的音乐能帮助营造适合于创造性思维的情绪。”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依据音乐情绪选择内容、情绪与之吻合的诗词进行配乐朗诵,对于学生领略文章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在欣赏乐曲《金色的秋天》时,笔者让学生找出与其情绪相吻合的诗词或文章进行配乐朗读,听完音乐后,学生配乐朗诵了散文《秋》等,这种形式既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又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更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开展“我来当老师”活动,让学生推荐课外优秀音乐作品进行欣赏。
篇3
关键词: 中学音乐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措施
一、前言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素质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复合性人才。音乐作为素质教育中一门特殊的学科,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唱歌教学,学生们能得到演唱技能方面的训练,并正确地认识生活,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形成坚强、勇敢、活泼的性格,从而得到个性的全面发展;通过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教学,培养学生们听、唱的知识和技能,具有音乐的表现能力;而听觉和发声的训练,往往又能促使他们的发声器官、听觉器官得到良好的发展;通过欣赏教学,学生们鉴赏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音乐作品,扩大了音乐视野,从中获得了广泛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外各民族的文化与生活风貌等)。在有兴趣的欣赏活动中,学生们的听辨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尽管现阶段中学音乐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目前的音乐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不少学生上课的时候没有兴趣,对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反应漠然,演唱也是敷衍了事。中学音乐教育,必须改变以往的局面,着眼于创新,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因为,本身极富创造性的音乐教育在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更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二、音乐课程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
1.积极开展校内外音乐活动。
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校园音乐文化的发展。学校应鼓励教师组织各种音乐社团和兴趣小组,使学生的课外音乐生活更加丰富。学校也可按年级分组,举办不同各种各样的音乐竞赛,这样可以使课内外互相促进,也可以提高音乐教学水平。竞赛的形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团体或个人都可以。比如:团体赛可以举行合唱和舞蹈比赛等,个人赛可以举行各类乐器和声乐比赛等,参加比赛的不仅仅是有特长的学生,还应鼓励所有的同学都参加集体的活动项目,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除比赛之外,还可以在某些节日的时候组织全校的文艺演出,而且要面向全体,让全校的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进行学习、交流,给他们提供一个实践的舞台,让他们在各类的音乐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广播台、宣传窗的作用,定时播放音乐,介绍优秀音乐作品,播放有意义的、同学们喜欢的音乐家故事或音乐评论等,营造音乐氛围。有条件的学校课间要用音乐铃,让学生多听、多唱健康动听的歌曲,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音乐中。另外,还可以通过布置充满音乐气息的教室和校园环境,充分利用校园的黑板报、墙报、橱窗等,充分展示富有特色的校园音乐文化。
2.创设情景,参与体验。
中学音乐教师可以根据所讲授作品的内容形式,将文学、美术、舞蹈等多种因素相整合,创设一个与音乐作品相符合的情景,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情境。例如欣赏《渔舟唱晚》时,根据乐曲所表达的江南水乡,夕阳西下、渔歌唱晚,微风徐徐杨柳依依的动人画面,通过多媒体创设出夕阳下湖面波光荡漾,一渔夫、一叶扁舟的动人美景。这愉快的歌声、迷人的景象,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到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画面,并得到美的感受。再如在上《保卫黄河》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从以前电影、电视中看到的游击队员的形象创作一个舞蹈片断。学生几个一组,边唱边创,有的想到了游击队战士握着枪、拿着刀、猫着腰行军的情景;有的以左右串场象征着游击队在灵活作战;有的设计了射击、骑马、挥刀等动作。这些都显著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创造性想象。
3.树立新的师生观念。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人们一直在呼吁并力图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地接收知识,再加上过去那种在教师心灵深处积淀起来的旧的思想观念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多向发散。过去课堂上盛行的填鸭式的讲授法、对学生成绩的单一评价法等,都成为了教学过程中异化师生关系、禁锢学生创新思维的沉重锁链。师生关系问题是教学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基本活动大致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交往三种。为此,教师要艺术地运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教师提问、假设和陈述,因为其中可能包括学生们虽然不成熟完善、却闪烁着创新思维火花的一己之见;要运用课堂点拨和课堂评价机制,激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对教师做出科学的质疑、批评乃至争辩,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共享教学民主的现代型“师生场”。
4.在歌唱表演中培养创新能力。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会学生敢于歌唱、乐于歌唱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发掘学生在歌唱方面的创作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尝试:其一,让学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表演形式表现歌曲,如领唱、齐唱、轮唱、男女声分唱、分简单声部、唱时加入配乐诗朗诵等。学生在选择、创编演唱形式的时候,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大海啊,故乡》之后安排一节表演课,让学生自由组合表演。学生的表演形式可谓丰富多彩:有的小组在歌唱的间奏中朗诵普希金的诗歌《大海》,更深刻地抒发自己对大海母亲的深情;有的小组则以歌曲伴奏为背景音乐,做有关大海的音乐剧表演;还有的小组甚至在队形上作文章,排成“波浪形”,说是和主题相吻合。种种形式的表演,无不反映出学生敏捷的创造性思维,无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二,鼓励学生自己上台伴奏、指挥。例如,《保卫黄河》等相对容易弹奏的歌曲,让学生上台充分表现。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在伴奏、指挥、与同学的合作等各方面推陈出新,这样,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对歌曲表现的形式将是多种多样的,各小组之间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创新能力上的发展容易获得较大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学生时常会随口哼出一些简短的音乐曲调,这些不经意的小乐句也许是某一首乐曲的旋律,也许是无意间的灵感萌发。对此,教师可以从简单的歌词入手,譬如让学生分组,为自己喜爱的唐诗即兴谱曲。反复哼唱旋律之后,可以把曲调用简谱记下来,找出句逗,划分乐句,再设定节拍、速度和情绪。在这样的乐句组合作曲过程中,教师要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会“重复”与“对称”这一作曲的基本方法,以避免散乱无章,使作品的结构更加严谨,音乐完整统一,优美动听。学生完成作品后,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并及时给予帮助和肯定。在这样轻松、有趣的游戏氛围中,学生既提高了即兴创作能力和即兴表演能力,又对音乐创作的学习产生了更进一步的兴趣。
5.充分发挥教师资源。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现场对歌曲的演唱,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大大提高,从而使教学过程更为亲切和生动,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的提高和保持以及增强音乐心理趋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个人的社会生活经历和特点不仅对教师的教学素质和风格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可以成为极好的教学资源。学校音乐教学内容涉及民族、地域、人文、历史的范畴,而教师又有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广泛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学习经历,这些个人生活经历与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就能形成教学的独特亮点。如在不同民族和地区风格歌曲的教学和乐曲的欣赏中,教师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对音乐内容中所涉及的民族习俗、特点、地域风土人情、气候,甚至生活中的服饰、劳动的方式和节奏,进行生动精彩的描述、评论,使教学增添丰富多彩的内容,活跃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音乐内容与形象的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音乐教学效果。
三、结语
中学音乐创新性教学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它不但需要我们的耐心和毅力,更需要我们的智慧和践行。因此,作为一名从事一线教学的音乐工作者,我深知创新性教学的艰难,但我一直会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创新,为培养创新性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篇4
摘要:以强化实践教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多样化人才培B模式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音乐专业的教学同样面对着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难题,如何破冰,本文从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转变就业观扩大就业和创业面等方面尝试给出答案。
关键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就业和创业
一、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浪潮空前高涨,一方面是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与要求的倒逼,另一方面是学校自身的快速发展使然。但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对音乐专业的改革与发展的冲击似乎不大。几十年来,高校音乐专业继续沿用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即使有所变革也是微小和执行上级命令而为之。高等学校的音乐专业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主动进行教学改革的力度不大。这在近两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大赛等活动中可以窥见,涉及音乐专业的项目非常之少。音乐专业的教学仍在传统的模式下运行,致使学生在面向社会的就业和创业中出现严重的不适应社会需求的现状,音乐专业学生走向社会面对传统就业方式爆满的场面,表现出茫然和无奈,许多学生不得不改换专业,不得不在社会的大学中重新学习。
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在音乐专业亦如此,因此,音乐专业不能封闭在象牙塔内,应该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满足社会对于“多样化音乐人才”的需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重点在“多样化”。“多样化”不能盲目的、简单地理解为细分多种专业方向。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既体现于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更表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多样化。
二、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推行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其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课程体系的优化,课程体系优化的落脚点在强化“实践教学”。高校教师普遍认为音乐专业的课程实践性本身就很强,无需再提什么加强实践教学。特别是普通高等学校在向本科应用型转型的阶段,面对强化“实践教学”的呼声,音乐专业的决策者大多无动于衷。这是对于当前就业缺乏了解的表现。
音乐专业强化实践教学应以优化课程体系为落脚点。除了需要增设与当前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计算机音乐、数字媒体技术等课程外,对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需要分级分类厘清并落实实践环节,如: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音乐会”课程与环节要坚持并加大覆盖面;对于 “音乐采风”等执行难课程要认识其重要性并予以落实;对“教学实习”等课程要改变组织简单与无序状态;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等理解为理论性强的课程环节要加大实践应用型选题、学生自拟选题、创新创业相关项目选题的比例。
从加强实践教学的层面进行课程体系优化,不是简单的增加技能课程的课时,而是要使实践课程达到落实与有效,形成课程间的合力。
三、音乐专业的就业创业现状及对策
人们普遍认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校学好声乐、钢琴,走向社会做个音乐教师、或在文艺团体从事音乐表演就行。然而狭窄的就业路径已经被挤满,致使音乐专业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纷纷选择改行或投入其他行业,使得大学的四年专业培养成了巨大的浪费。
要改变音乐专业就业难问题,应该从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高等学校的音乐专业教育要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要优化当前的课程体系转变教学观念。强化实践教学,体现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能面向社会多行业的人才。
音乐专业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放低姿态,投身服务社会的各类社会艺术培训工作。大胆尝试,积极进行音乐类的创业,成就人生的价值。
四、拓宽音乐专业就业与创业面
现将音乐专业就业创业的层面梳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从就业的层面看,音乐专业选择的从业单位可有:中小学校、文艺团体、文化娱乐传播公司、演艺经纪公司、广播电视局、地方文体局、部队文工团、医院(音乐治疗)、广告公司、唱片公司、电影厂、娱乐公司、文化销售行业、各类无线增值运营公司等。
(二)从就业的层面看,音乐专业毕业从事的职业可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文化培训中心教师,音乐理论研究员,文化宫、青少年宫教师,民族音乐研究者,音乐环境工程设计策划宣传人员,数字音乐版权管理、经营和编务人员,唱片公司的电子音乐、MV、数字影视制作等,电视节目片头、片花、宣传片、预告片制作,网络音乐编辑,网络音乐电台主播,电影厂的音乐音响工程师 ,影视剧声音艺术设计工程师,舞台音响导演、声学工程师,音乐编辑、职业编曲 。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人,唱片公司企划,网络公司、音乐杂志编辑,音乐出版社、文化经纪人 ,节目主持人,新闻记者,音乐剧演员,歌舞剧团演员、民族舞团演员、现代舞团演员,影视剧配音演员,乐队指挥,音棚乐手,职业乐手,职业歌手、歌唱家、唱作人,琴行经理,唱片行经理,品牌乐器,音乐类书籍批发销售,琴行职员,乐器厂销售经理,乐器厂职员等等。
(三)从创业的层面看,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专业创业不再是新生事物,可有如下方向选择:个人音乐工作室、录音棚,音乐制作人 ,成立琴行、独立艺术学校,自由撰稿人,自由职业艺人,传媒公司,个人演绎公司 ,独立唱片公司,影音广告公司,独立音乐厂牌 ,文化传播公司 ,网络音乐电台,乐器制造厂,演出服装、音响租赁公司等。
五、结语
从音乐专业的就业和创业方向的梳理来看还是比较广的,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达到让学生在今后选定方向中确立安身之本,是当前音乐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推进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程迎接.音乐学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实施专业教学动态班级管理为例[J].春晖教育论坛,2016(07):3-7.
[2]叶清.艺术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04):36―37.
篇5
“双双制”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准音乐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即培养高等师范院校的准教师,在以原有教育理论作为支撑点的基础上,培养其作为准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如何在有限的实习时间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一名合格的准教师?笔者于2011年至2012年间,连续2年跟踪调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双双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本文着重阐述其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提高准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培养准教师情结与责任意识,促进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是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双实践”模式人才培养的宗旨。在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精彩课堂与教学观摩
以教学理论为基础、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为手段,再配以优秀的实际课堂教学为实例进行分析,是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连接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首师大音乐学院的本科生从大三开始便逐渐接触参与这个实践环节。大学四年级的准音乐教师从现场观摩上一届优秀准教师的课堂教学,参与其实习报告到大量观看“全国中小学课例比赛”中的教学案例,观摩一线音乐教师的音乐课,逐步积累经验。作为一名学生,感受新课标理念下音乐课堂的氛围;作为一名准教师,观察优秀教师的教态、学习教学语言、感受教学气氛、分析教学设计等。
二、参与实习学校活动
继2001年音乐课程改革之后,我国的中小学越来越重视音乐课,北京的很多学校除开设音乐课,同时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音乐社团活动,如管乐团、打击乐团、合唱团、京剧社、音乐创作社团等等。首师大音乐学院将学生分组分配至几所重点中小学,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不仅要研究课堂教学,同时也要在课堂以外的空间充分展示自己。
2011年9月,恰逢民族音乐学会举办北京市中小学民族艺术展演,在三十五中学实习的准教师们也有机会参与其中。整个展演活动包括了北京市中小学生中优秀的民间艺术节目,有民族乐器演奏、民族舞蹈表演还有民间歌曲联唱等。参与的过程中,准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协助教师完成展演后台工作;展现自己的特长——民乐专业的准教师为准备参加演出的节目示范、指导。准教师们参与其中,感受民族音乐、民间舞蹈的魅力,同时亲身经历、参与如此规模的艺术展演台前幕后的所有工作,为以后的自身发展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能力、增长了经验。
三、仿写教案并创造特色
作为一名准教师,撰写教案的能力必不可少,在校期间,本科生从新课标、课程观的角度出发,以新教材内容为主,设计过一些教案,但仅仅是停留在备教材的阶段。进入了实习学校,准教师要在备教材的基础上,备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容量出发,设计切合该学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
《全国中小学课例评比》已开展很多年,有很多优秀的获奖课例供一线教师、准教师参考与模仿。开始实习的准教师们第一个任务就是根据自己教授的班级学生特点,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模仿设计两节同样的音乐课。这个环节中,09级实习生观看了《大河之舞》与《唱念做打学京剧》这两个获奖教学录像。在观看过程中,仔细研读教学设计思路、设问技巧,从实践出发,与大学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设计出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音乐课。在京剧课的设计中,声乐特长的同学,以唱腔为教学重点难点,突出体验京剧唱腔艺术的环节;有的以京剧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为教学主线,贯穿始终;有的突出京剧国粹的地位,与其他剧种比较研究的欣赏课,在模仿教案的过程中,不但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同时融入自己的特长。
观摩、仿写教案这个环节,为准教师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教学重点、教学氛围、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应变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同时,准教师在顺利、圆满地完成自己参与设计的第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时,也无形中增强了信心,坚定了信念,吸取了经验。
四、师生说课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是现代学校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讨论式教学策略,集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意见。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也运用这种讨论式的课堂模式为准教师进行说课。每当准教师有新的课堂设计、教学构思时,指导教师便召集其他准教师,大家一起为这一位准教师进行集体说课。在这个环节中,指导教师引领主方向,每位准教师发散思维,针对这个教案出谋划策,可取其经典的思路用于自己的教学设计,同时也要贡献可取的意见与建议。
一名准音乐教师在设计了一节高中音乐课《非洲歌舞音乐》,忽略了高中音乐与舞蹈选修模块中音乐为主体的思想以及高中生腼腆、不爱表现张扬的心理特点。大家帮忙出谋划策,最终帮助她完成了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这种集体说课的教学模式不仅锻炼了说课准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其他参与准教师在这种模式中不断学习,取其精华。准教师们针对一个教案各抒己见、发散思维、碰撞火花,不断的完善教学设计、提高说课能力、增加知识深度、了解学生心理,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完美与高效。
五、总结评价与完善提升
教学总结与评价自课堂教学产生以来便一直没有中断过,但对于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是从最近几十年才开始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实施以后,强调进行多元评价,重视过程评价、多元评价、并且评价方法趋于综合。在实习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准教师完成了从不善于评价到每节课课后主动进行自我评价与他人互评的过程。指导教师与准音乐教师们从是否完成拟定的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效果、与学生互动情况、教师语言教态等方面进行综合、多元的课程评价。
在评价环节中,准教师们不仅帮助他人进行教学评价与完善,同时还通过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客观的认识自身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找出不足,加以改进。从实习前期的准备到课堂实践教学的不断完善;从实录课观摩到完成教学任务进行自我评价,师范大学的准音乐教师经过不断的积累与实践,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有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的合格准音乐教师。
随着基础音乐教育改革10年以来的不断深入与完善,基础音乐教育对人才需求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为此,实施适应新教育背景下高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日渐重要。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双双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最初的实施与进一步创新下,定能为我国中小学输送更多的音乐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郑莉.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2]郑莉,金亚文.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 隐性德育课程 中职护理生 职业道德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未来走上护理工作岗位的中职护理生加强职业道德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工作往往以正面灌输知识为主,但在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课堂教学无论是兴趣激发、提问还是任务驱动等都无法听进去,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不佳、逆反心理很强,教师采用显性教育方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往往选择学生的无意识作为德育过程的开端,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老师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借鉴国外德育教育方法充分地利用隐性德育课程,培养中职护理生的职业道德。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认为唯一综合的考虑隐性课程的方法就是把它看成道德教育。隐性德育课程指广泛存在于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通过校园环境等物质形态、校园文化活动等精神形态、学校规章制度等制度形态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教育者无意识、潜在、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德育因素。
一、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的隐性德育,培养护理生的高尚职业道德情操
1.发挥德育显性课程本身隐含的隐性教育因素
德育学科教师自身的道德认识、言行举止、教学态度等对学生有潜在的影响。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面生活的镜子,从这面镜子中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美丑。教育家孙敬修说:“孩子的眼睛像摄像机,耳朵像录音机,他们睁大眼睛时时处处在注视着,摄取着发生在身边的一切,并且在自己的心中留下色彩的痕迹或是灿烂的火花或是晦暗的阴影。”可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时时处处体现对学生的爱。尤其受教育者是护理生,因为病人不仅需要从护士那得到医疗技术服务和生活的照料,还需要从护士那里得到尊重和爱护,当护理生在老师那学会尊重与爱,工作以后自然会把这种尊重与爱带给病人。
2.开设活动课程
要开设更贴近现实生活的、符合学生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进入生活情境的活动课程。护理工作是辛勤繁重的,责任重大的,在校生可能还没有这样的体会。当课堂教学中开展职业素质演讲辩论赛、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等活动、模拟情境遇到两难问题时,是否能抵制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诱惑,学生作为主体因素参与到活动中,对于活动的组织理念、活动的组织策略、活动中参与者的体悟等都对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3.其他学科中隐含的隐性德育教育因素
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可根据护理的专业特点开设的护理礼仪、人际沟通、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等课程有助于学生丰厚人文底,对职业观点的形成、职业情感的激发、职业形象的树立都有影响。语文学科中对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对于护士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医患矛盾中最主要的就是医护人员与患者语言沟通的矛盾。美好语言对患者可产生积极作用,会改变病人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治疗、修养、转归和康复都有帮助;从物理学科化学学科等理科中学习科学家的治学态度;从护理学基础、妇产护理、儿科护理等专业课中感受南丁格尔的护理学精神。
二、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培养护理生职业道德情感
我校的校训是“弘德弘医,笃知笃行”,校园总体设计理念为卫生十字与中国太极的巧妙结合,既尊重传统又联系现代,一条极富变化的思源路,连接所有功能区,温馨的色彩,体现卫校年轻女生多的特色。校园的物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样的,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组建了多种校园社团活动,像吉他社、音乐社、舞蹈社、跆拳道社等,最有特色的是我校的礼仪社。学校每年组织的迎新生晚会、“5.12”护士节晚会、元旦晚会等大型活动开展,既符合职校生的特点,又营造了“开放明快清新活泼”的文化氛围。尤其是护理生,社会对其外在形象、仪容仪表、举止风度要求较高。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对护理生的形象、气质、风度都有积极意义,这种文化浸润是职业意识的培养,也是职业情感的激发,高尚人格的养成。
三、严格执行学校制度,培养护理生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学校制度是制度形态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学校的规章制度、守则等通常以隐蔽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德育功效。学校制度为学生成长、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序合理的学校环境,能够公正实现和保证个体的权益,引领良好的道德风尚。相比道德而言,制度更能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的行为,学生通过感知、记忆,思考践履学校为成员提供的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利用学校制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有助于培养护理生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四、结语
中职护理生是未来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主要构成者,我校一直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护理人员,而职业道德培养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尤其是现代医学程序对护理人员的道德水平和医护技术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护士人员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要培养护士高尚的职业道德,必须充分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为社会培养输送大批合格的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微课程制作
教育培训强基础,隐患排查保安康。对于现代企业来讲,围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全面、有效地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工作,推进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和职工安全知识培训教育,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从源头上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有效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性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各种培训平台和软件应运而生,也在快速更新中,微课程就是一种很好的安全教育电子手段。
一. 网络智能化背景下的微课程简介
微课程是网络时代、智能化载体发展下的新型学习方式。近年来,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微课程”的教学模式逐渐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微课程,即微型课程,是指在学科范围内针对某一概念或主题设计的课程。这种课程不是根据系统的学科知识,以及逻辑体系来划分的,而是根据教育者和受教育对象的兴趣以及工作安排、企业发展的需求来制作。
从内容上看,微课程内容相对比较独立、单一,它要将教学目标聚焦在某一个环节上,利用最短时间讲解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某个管理环节、某个具体操作等独立主题。从核心价值来看,微n程在于“微”――微内容、微故事、微问题、微研究;讲授内容直指具体问题,关注“小故事、小现象、小策略”; 讲授主题突出,一事一议,一事一课,关注直白的教学成果,更有利于信息迅速传播。
二.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制作
1.微课程教学设计要考虑受众选择与教学时间
微课程设计前首先要考虑受众群体的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的差异,如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在室内、案头工作,微课程学习时间在30-45分钟为宜;一线员工现场工作繁忙,关注移动平台时间不宜太长,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比如,某石油公司为了提高新入职加油员的培训效率,制作了时长仅5分钟的“加油十步法”教学短片,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极大地缩短了培训时间、降低了培训成本,提高了培训效率。
2.微课程教学设计要做到主题明确和内容精练
微课程主题选择应着重考虑以下三个要素,即:教学内容难易性、教学对象的针对性、教育主题的广泛性。太难的教学内容不太适合用微视频的形式进行教学,如带有复杂计算公式的专业课题、涉及多门学科的学术性论题等,这些都无法在5-10分钟内讲清;科普性、直观化的普及式内容更适合微课程主题。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微课程教学内容要简单清晰,因为学习主体是在职员工,具有一定的学习经验,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微课程的观看、模仿和实践掌握其要领,达到一学就会、一会就用的教学目的。
3.微课程教学设计要做到简短精练和结构完整
微课程的教学过程既要简短精练,也要完整有序,教学过程必须包括问题的提出、解释和论述、结论的延展与运用、重点与难点、课题小结等必要环节。(1)序言与主题。需要序言来引领受众进入主题,同时因时长所限,又必须快速新颖地引入课题,才能吸引学员,关注后续内容。(2)主线清晰,重点突出。进入课程讲授环节,必须遵循主线清晰的原则,围绕一条线索展开讲解,在这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层次递进,逻辑上符合学员的认知规律。例如,在《中国石化用火管理规定》微课中,按照用火范畴、用火原则、用火级别、审批流程、防范措施等工作步骤讲授,每步讲清重点,剪掉针对性不强的例证,语言准确明了,避免产生歧义的模糊描述。(3)高度概括,凝练收尾。一节课的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好的总结可以对讲授的内容起到提纲掣领的作用,可以加深学员所学内容的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例如,为了便于学员掌握用火作业范畴,在叙述用火作业规定内容后,再配以“用火包括各种焊,切割喷灯烧烤锻,爆破临电非防爆,统统要把火票办”的口诀,这4句话即便不能倒背如流,也可对用火范畴涉及门类一目了然。除此之外,一个完整的微课程要做到对多样资源进行统筹设计;要完善脚本,做到专业与趣味并重,等等。
三.结论
微课程短小精悍的形式、碎片化的学习方式,都极其适用于当前紧张繁忙但是安全管理要求日趋严格的生产管理,虽然在广度、深度和复杂度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是它能够满足员工对工作中不同知识点的按需选择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微型移动学习的需求,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与当前广泛使用的社会化软件一样,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方面微课程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吴亚楠.企业生产与安全研究[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
[2]陶勇,李涛.简论现代企业安全教育工作的手段[J].企业教育.2014(12).
[3]陈朝霞,曾建军.论企业安全教育的战略意义[J].煤矿安全研究.2013,(9):178-180.
[4]黄建军,郭绍青.企业安全教育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电子世界研究.2014,(10):169-173.
篇8
中小学音乐课上课内容以教学大纲为准,音乐课中设置了初级的乐理课和学唱歌曲,目的却停留于乐感本能的诱导中,缺乏学习音乐的基本功和技巧学习,缺乏艺术学习的专业性和创造性培养,原因在于中小学校一般都没有必要而充足的音乐教育师资,更没有充分的教学时间。
“音乐培训机构”就刚好填补了这一不足,如果说学校音乐教育是为了普及,那么校外的“音乐培训机构”的音乐教育就是旨在提高,是按专业的要求造就人才、发现人才。
一、“音乐培训机构”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我从事音乐培训工作的两年中,我发现一个普遍性的特征:家长送孩子学习音乐,绝大多数是想让孩子学会一门艺术特长,在今后有一个业余爱好,提高人格素质。很少有家长要求孩子将来成为艺术家或从事专业工作。从这一点来看家长的要求可以说是两点:“一是用音乐提高孩子的个人素质;二是用音乐丰富精神世界”。
俗话说:“学琴的孩子不会学坏”,这是人类音乐教育中为历史认可的真理,也是大多数家长内心中的一个朴素而善良的期待,从而酝酿成为一种社会需求,一种建设和谐社会、造就和谐公民、培养美好人才的文化事业。于是“音乐培训”也就具备了生存的土壤。由于“音乐培训机构”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广泛采用了专业院校的教学方式,开设了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良好。因此使“音乐培训机构”备受学员欢迎,在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物质文明的日益繁荣是“音乐培训机构”发展的原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人们生活也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作为父母也具备了考虑孩子教育投资的财力,于是家长们纷纷选择让孩子学习游泳、围棋、武术、舞蹈等,也有更多的选择了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古筝、萨克斯、小号、圆号等。学乐器是学习音乐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也需要比较高的投资,因为乐器是比较昂贵的,同时孩子的兴趣又是多变的充满了未知因素,使得音乐教育投资变成了风险的投资。常常有家长抱怨“买一架钢琴需一万余元,如果孩子学一半不学了,钢琴就成了‘高级摆设’,我们又不会,摆着占地方。”这也就成了学习乐器的一个阻碍。
“音乐培训机构”正好解决了这一矛盾,因为“音乐培训机构”一般都开设了有偿练琴的服务项目,可以让学生学习初期不必买琴,学一段时间看看孩子的天赋与学习兴趣再考虑购买,可以大大避免了广盲目投资。
可以说选择学习乐器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是物质文明发展的产物。
三、大量专业音乐人才将成为音乐艺术培训学校的师资来源
专业艺术团体的演员除了表演任务以外,还有另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艺术的推广普及”,目的在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广大演员演奏员们多年来一直都默默地从事着业余音乐教育工作,他们也纷纷投身于“音乐艺术培训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成为教学中的精英骨干。
专业艺术院校每年大量的学生毕业,他们通过学习也具备了专业演奏水平,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投身于业余音乐教育中,通过社会实践积累教学经验,逐步成为了“音乐培训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极大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另外,更有相当数量的艺术院校的教授、讲师,利用业余时间投身到了民办业余音乐教育中。
以上这三股力量也就成为音乐艺术培训学校强大的师资基础。
四、“音乐培训机构”的意义与功能
如今“音乐培训机构”发展得欣欣向荣,家长纷纷把孩子送来学习,这种学校一不能发放毕业证,二不能帮助升学,那么其存在的意义何在呢?
1.用乐器学习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媒介,把素质教育的内容更加专业化
人的一生要学太多的艺术门类是不大现实的,而专业的学精一门是很有必要的。在美国有的大学一方面要求学生会三门语言,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必须会乐器否则是不让入学的。他们把演奏乐器的能力当成学生的基本素质。
在“音乐培训机构”中学校的模式与中小学差不多,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也相似,这使学生进入学校能很自然,而学习乐器一般都采用小班上课,又使得师生们的交流更为直接而亲切,这样的教学质量是很高的,往往每节课内容学生都能90%以上的消化。
学习乐器可以说是学习一种技巧,一般分为发音技巧,演奏技巧两大部分(这里不做详细论述)。学习这些的目的在于学习音乐文化,无论学习什么乐器,目的都是“演奏音乐”,演奏音乐的目的在于认识音乐、理解艺术从而“自娱娱人”,“自娱”不难,自我感觉良好就可以,“娱人”就不易了,首先,要有流畅的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必须有“音乐”才可“娱人”。在教学中老师的作用更多的应该在教“音乐”,简单的说就是演奏得有感情,有表现力,还要让别人听得懂。这可以说是对“审美素质”的一种最为深刻的灌输。
2.全新的授课方式和学习方法塑造全新的思维方式
学习乐器与学习语文、数学是完全不同的。在学习乐器基本发音技巧的同时开始学习识谱,并且把乐器的音响效果与谱面相结合。随着乐器演奏技法的逐步深入,谱面也逐渐复杂,学生在学习中一方面要学懂书面的谱子,同时还要能熟练应用。并且要达到看着谱就能演奏,而不再乎是否见过这首曲子的谱。如学会识字一样,学懂了还不行,还要达到熟练,二者合一才能达到要求。这就要使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对谱面的快速反应能力。实践证明,对于中小学生和幼儿来说只要方法得当达到要求并不困难。由于他们必须把谱上音符和节奏通过肢体动作传达到乐器上,演奏出与谱面一致的音响来,从这一点上来讲孩子们学习乐器的同时,还训练了他们的肢体谐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心理学家研究证明,这对于孩子智力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乐器学习在所有专业或非专业学校中都以一周为周期,每周上一次课。一周是人的“耐性周期”,老师安排练习作业在一周内完成,学生必须每天练习同样的东西。一周练习七天是可以忍耐的,再多就难了。一天24小时是人的“记忆周期”,可以说一个信息在大脑里存留24小时后会开始衰减,所以每个老师都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定时定量的练习。那么在每次上完课回家孩子是处于没有老师的状态下自习一周,孩子就必须有极大的自觉性和耐心进行自学性的练习。刚开始需要家长配合监督,之后大多都可以锻炼出一种耐性和自学的习惯与能力。这一点对于孩子而言比学会一门乐器更具深远的教育意义,这也是许多家长愿意投资孩子音乐教育的原因。
3.艺术人才的培养从孩子抓起
在艺术培训机构学习的学生以4岁到14岁的少年儿童最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塑性最强,天赋也最易发现与开发,很多具有天赋的人也就因为错过了最佳时机而丧失了发展的机会。
我的周围就有许多学生参加音乐培训,有的最终考入专业艺术院落校并毕业走上专业表演道路,有的把乐器当成了终身的爱好,并和音乐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都是从小开始的,并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较高的音乐天赋。有的学生刚开始时候并不出色,而通过学习逐步开发出来,并且越来越优秀,这在教学中是十分普遍的。
据统计,每年报考艺术类院校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在“音乐培训机构”就读过的学生。可以说音乐培训机构是艺术人才的摇篮。
4.音乐培训机构是提高欣赏能力,传播音乐文化的使者。
音乐培训机构在我省从兴起到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二十多年,先后培养了数万人,学生通过乐器演奏的学习,一方面提高了音乐欣赏能力,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更系统地学习了音乐文化。
在学习乐器演奏的过程中,不但要学会音乐表现及音乐处理,同时也更为真切地学习音乐欣赏。
学习中,学生必须通过古典作品、现代作品及大量中国作品等一系列的学习。课程中,老师会把各历史时期的音乐发展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这对学生学习中西音乐文化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几乎90%以上的学生从此爱上了交响音乐会、交响乐CD、高雅音乐,这对学生情趣提高起到了巨大作用。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转变对于人的一生而言,比考高分更为重要。
篇9
本实验对清海汤(由白芍、槐花、桑叶、墨旱莲、玄参、藕节、丹皮、竹茹、组成)的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中总黄酮类和总皂苷类成分进行了TLC定性比较,以研究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的不同煎煮方式(前者为分煎,而后者为合煎),可能存在成分上的差异。实验总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1 实验仪器:LC-6 A高效液相色谱仪, SPD-6 A紫外检测器(日本岛津公司);超声波清洗器(AS 312 A 中国天津);离心机(LXJ-84-01,北京医疗仪器修理厂);定量点样器。
1.2 实验药物:清海汤方中各味中药饮片购自成都太极大药房;各味中药配方颗粒由深圳市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提供;芍药苷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编号:110736,置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器中干燥24h以上使用);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乙腈为色谱纯;水为纯净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传统饮片与配方颗粒剂薄层层析色谱比较:分述如下。
2.1.1 薄层层析色谱供试液的制备:合煎母液的制备 按日处方剂量称取各药材饮片,加10倍量水浸泡40 min后,煎煮40 min,趁热过滤,药渣再加入10倍量水,煎煮40 min,趁热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800 ml,即得合煎母液。配方颗粒母液的制备 按日处方量准确取相当于原药材饮片量的各中药配方颗粒,加800 ml沸水溶解,即得配方颗粒母液。
2.1.2 总黄酮类化学成分的薄层色谱法比较:分别取合煎母液和配方颗粒母液各100 ml,乙酸乙酯等量萃取2次,分取乙酸乙酯层,减压浓缩至干。浓缩物用甲醇2 ml 溶解,即得合煎供试液和配方颗粒供试液。分别取合煎供试液、配方颗粒供试液各10 ml,点样于同一硅胶板上,以氯仿-甲醇-水-乙酸(32∶8∶1∶1)的下层为展开剂,展距10 cm,取出,晾干,喷10% H2SO4-EtOH,加热至显色。在日光下观察,合煎供试液和配方颗粒供试液所显示的色斑数量基本一致,但合煎供试液的色斑颜色更明显。
2.1.3 总皂苷类化学成分的薄层色谱法比较:分别取合煎母液和配方颗粒母液各100 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等量萃取2次,分取正丁醇层,减压浓缩至干。浓缩物用2 ml 甲醇溶解,即得合煎供试液和配方颗粒供试液。分别取合煎供试液和配方颗粒供试液各10 ml,点样于同一硅胶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4∶6∶1)为展开剂,展距10 cm后,取出晾干,喷10% H2SO4-EtOH液,加热至显色。在日光下观察,合煎供试液和配方颗粒供试液所显示的色斑数量基本一致,但合煎供试液的色斑颜色更明显。
2.2 合煎与配方颗粒中芍药苷含量测定:分述如下。
2.2.1 色谱条件:色谱柱: Intersil-ODS C18 (4.6 mm×150 mm,5mm ) 不锈钢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230 nm ,柱温:室温,流速:1.0 ml・min-1。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合煎供试品溶液和中药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合煎母液和中药配方颗粒母液各40ml,离心(4×103 r・min-1)8 min,精密吸取上清液2 ml,减压浓缩至干,浓缩物用50%甲醇溶解[1],转移至25 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超声波振荡30 min后,过滤;精密吸取滤液10 ml 于25 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微孔滤膜过滤,滤液作为合煎供试品溶液和中药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
2.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7.1 mg,置10 ml容量瓶中,用50%甲醇制成每1 ml含芍药苷0.71 mg的溶液;精密吸取该溶液1 ml 至10 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该溶液1 ml,50%甲醇制成0.0355 mg・ml-1的溶液。
2.2.4 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除白芍、丹皮外的其余7 味中药配方颗粒,按中药配方颗粒母液的制备,同法制成阴性对照品溶液。
2.2.5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2.0、4.0、6.0、8.0、10.0 ml,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相应的峰面积;以芍药苷进样量(mg)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芍药苷进样量与峰面积在0.0355~0.355 mg之间,成良好的线形关系。回归方程y=1714.4,x=2956.5,r=0.9997。
2.2.6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溶液,同体积重复进样5次,测定峰面积,结果显示精密度良好(RSD= 0.68%)。
2.2.7 重现性试验:取同一批样品5份,依法测定,结果显示重现性良好(RSD= 2.12 %)。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量取已知芍药苷含量的样品,等量加入对照品,依法测定,结果见表1。
2.2.9 样品的含量测定:分别精密量取中药配方颗粒母液和合煎母液各5份,按其含量测定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得供试溶液依次编号为1、2、3、4、5;分别测定,结果见表2。芍药苷的保留时间为19.5min,阴性对照品深液无干扰(见图1)
3 讨论
中药配方颗粒是适应人们现代快节奏生活而出现的中药饮片新形式,在制造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原有的各种成分。但毕竟经过人为的加工。从内在化学成分的角度考虑,这种加工后的产品与传统的中药饮片有或多或少的差异。特别是在配伍使用时,由于饮片间的协同或抑制作用,成分的差异有可更明显。检验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能否具有可替代性,最根本的检验标准应该是以在临床上是否安全和有效。其次,则是两者的化学成分的差异。本试验以复方清海汤为对象,采用薄层色谱定性比较的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中总黄酮类和总皂苷类成分异同,以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比较两者中芍药苷的含量。薄层色谱结果表明,两种配伍剂型中的总黄酮类和总皂苷类成分的种类差异较小。但高效液相色谱试验结果表明,传统饮片汤剂中芍药苷含量约为配方颗粒中的3倍。由于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原料来源不同,很难明确地说明其中的原因。
4 参考文献
[1]孙忠敏.小建中汤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中芍药苷含量的比较[J].海峡药学,2005,17(6):115-116.
篇10
音乐教育类课程泛指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开设的与音乐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该类课程在各高校的名称各有不同,如音乐教育原理与教学设计、音乐学科教学论、中小学校教材教法、音乐教学论等,我院便是采用音乐教学论这个课程名称,然而不论叫法如何,其实质都是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开设的教育类课程,内容无外乎都是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原理、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
由于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能够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及其教学管理的相关人才,因而这类课程是至关重要的。各高校开设这类课程已经有一段历史,然而重理论、轻实践是这类课程的通病,如何改善这一状况,使之适应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我院依托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教学能力培养的高师音乐学专业“课堂-微格-实训”教学实践路径研究》对音乐教学论课程进行了改革。
我院的音乐教学论课程在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三年级开设,开设时间为一学年,周学时3课时,总学时102课时,属于专业必修课。以往这门课程都是相关音乐教育理论的讲解,极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今实践环节几乎占到了本门课程的三分之二。改革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朝“实用性”拓展
以前的音乐教学论课程主要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学论》为教材,现在增设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音乐教学设计》一书,此外还有《全国中小学音乐赛课获奖课例选编》《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由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指导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蓝本,因此对课标内容的详细讲解是本门课程第一阶段讲解的内容,教师不仅就课标中的课程性质、核心理念、课程目标、课程领域等做了详细的讲解,更在讲解的同时结合优秀课例的鉴赏进行分析阐述,力求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标的核心精神。课程第二阶段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学生音乐心理、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以及国内常用的教学方法、中小学音乐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课外音乐活动等基础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既源于教育学常识,又和中小学音乐教学紧密结合,是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坚实基础。
优秀课例鉴赏是课程的另一部分内容,穿插于课程讲授的第一、二阶段,课例来源于全国中小学音乐赛课获奖课例。课例鉴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与了解全国优秀中小学音乐课教师的上课实况,同时也可以了解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趋势。在课例鉴赏之前,可以根据课例教学的内容预先让学生分析音乐,找出需要讲解的教学要点,在鉴赏过程中学生需要详细记录该教师上课的步骤,为后面的教学点评做好铺垫。课例鉴赏完成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音乐分析、教学要点与展示课教师的教学过程作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为教学设计做好准备。
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是本门课程第三阶段讲解的内容,也是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除了运用《新课程音乐教学设计》一书,还参考了全国中小学音乐赛课获奖课例教案,力求使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有一个优秀模板。在教授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式:首先,以全国通用的人音版或人教版课标教材为蓝本,确定课堂教学的具体教学内容;其次,根据教案编写的结构形式进行分解式讲解,具体可分解为教材分析与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过程的设计及相关教具的使用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教学中,教师都引导学生对大量的课标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并以优秀获奖教案作为支撑,力求使学生掌握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最后,以人音版或人教版课标教材为蓝本,要求学生进行独立、完整的课时教学设计。
二、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以往音乐教学论课程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而目前我院该课程学生的实践参与几乎占了课程的三分之二,其中部分实践参与体现在课例评价上,学生鉴赏优秀课例后就课例中体现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式、教学步骤等进行讨论和评价,甚或就某一教学步骤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参与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此外,占更大比重的是整个第二学期的教学设计、中小学音乐课堂模拟讲课和说课实践。具体做法是学生每两人自愿组合为一个小组,就同一中小学音乐课进行教学设计,其中一人准备模拟讲课,一人准备说课,每人均需写作相应教案、制作PPT、设计教学板书,最后分别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师生进行讨论。
三、教学评价方式追求多元化
教学评价除了学期末的试卷考试外,更多的体现在平时的形成性评价中。在整个第二学期的课堂实践中,评价方式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学生分为七八人一组的评价小组,就实践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同时课堂实践的同学也会自评,在自评与互评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评,就实践中的不足提出意见,并启发学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专业技能、PPT制作能力、教学或说课能力四个方面。教学设计要求教材分析准确、教学目标正确、重难点准确、教学步骤科学合理;专业技能要求演唱、弹唱与伴奏能力;PPT制作要求生动形象,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能力要求教态大方自然、语言生动准确、讲解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目标达成度高;说课能力要求能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清晰地陈述课程设计的思路以及较详细地描述教学程序。
四、教学效果向外延伸发展
本课程的教学实践效果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以其它方式向外延伸。一方面是和我院支教团联合,我院支教团是一个学生社团组织,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平台,本课程充分利用支教团平台锻炼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利用支教团的评课、赛课等活动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能力,目前我院支教团每周都会开展小组评课活动,每月举办一场小型赛课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中小学音乐说课与讲课的比赛,学期的赛课会邀请专业老师进行点评,通过这种不间断的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其次,推荐优秀学员进入支教学校担任音乐课教学,我院与合川区草街小学以及合川区育才中学签有实践基地协议,每学期都会派出一部分学生在相关学校支教,为了锻炼更多的同学,我院派往支教的学生会定期轮换,并且支教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成员分别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如PPT设计、教学资源的收集,教案的讨论编写、实践上课等。
最后,利用高年级支教团成员对低年级成员的教学设计辅导、说课或讲课点评等锻炼学生的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支教团成员不只是由高年级学生组成,也有部分低年级学生,由于低年级学生还未开设音乐教学论课程,因此在支教团中大多进行见习,可随高年级同学一起准备教案、讲课或说课,同时也可辅助高年级同学在支教学校的教学工作。
另一方面的延伸就是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学生可自愿选择说课毕业论文这一形式,这与三年级下学期的说课实践很相似,具体做法如下:根据该专业学生音乐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成绩,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该毕业论文形式,确定说课的内容,拟定说课提纲,细化说课步骤,与三下的说课实践不同的是,说课的各项内容更为细化,并增加了说课反思。在说课答辩环节,答辩教师会根据学生们即将应聘中小学音乐教师面试说课的环节,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答辩,并进行相关教学技能的展示。
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几年中,音乐教学论课程的改革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不仅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实习学校的肯定,目前该课程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思想与做法正在其他课程中得到推广,均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事实证明,以音乐教育类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观点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