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4: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

篇1

【关键词】城市管理;城市形象;区域经济;规范执法

新时期,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管理中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创新工作思路,转变陈旧观念,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推动城市的全面建设。城市管理工作对于创建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不断创新城市管理的科学体制。

1.加强城市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加强城市管理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是农村及小城镇发展的必然方向。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聚集地,也是社会进步的展现舞台,而维护城市形象的城市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好城市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有着重要的意思。

其次,加强城市管理是推动城市发展壮大的需要。居住环境密集,人口众多,企业集中是城市的主要特点。城市生活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又是紧张有序的。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涉及到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等等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所有这些活动如果没有良好秩序的规范和引导,那么城市生活就会变得杂乱不堪。我们经常说城市“三分建,七分管”,这说明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好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维护好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2.城市管理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衡量城市发展的标准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的特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往往代表着这个国家最具竞争力的一个方面。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城市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资本,是城市品牌和生产力的象征,因此说,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的功能,对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良好的城市环境意味着会将更多的人、更多的资金吸引过来,而这些恰恰是促进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因素。城市管理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维护城市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生产力,会直接促成区域经济的发展。城管部门是城市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通过通过行政执法来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和提升城市形象,可以说城管部门作为城市管理的主力军,在文明城市创建、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清理障碍物、维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城市管理对于存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栽下梧桐引来金凤凰,如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一直城市管理工作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3.1不断提高城市管理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城市管理的概念非常宽泛,其范畴也涉及到许多方面。众所周知,新加坡是文明城市的一个典型,城市居民的文明是靠严格法律法规来促进的。总理认为城市的建设水平和城市的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最集中的体现。作为城市管理者应将城市管理工作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建设、带动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城市建设靠大量的资金投入做保障,这些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城市城市税收,税收直接来自于城市居民,因此城市管理者应从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角度,将维护好城市的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历史使命,以管理好城市为己任,充分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3.2严格按照法律法律规范城市管理的执法行为

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规划建设水平。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在城市管理中树立起正确的执法理念,才能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现在许多城市居民对城市管理不了解、对城市管理人员不尊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市管理在行政执法上的失误造成的,因为我们必须要牢牢确立“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当地、服务群众”的城市管理工作目标,要执法过程中要做好沟通和讲解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消除人们对城市管理“抢称、掀摊、追贩子、没收罚款”的既定形象。让城市居民了解和支持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只有严格执法行为,才能为城市管理赢得良好的群众基础。也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市容秩序,打造出一流投资环境。

3.3坚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城市

首先,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城市管理是一项比较综合和系统的工作,有着较强的政策性、行政性。在城市管理行政部门、各分部门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利益不同,作为行政领导必须要学会科学决策,否则不断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而且也会使正常的城市管理工作无从开展。形势的发展要求城市的决策者善于掌握城市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对城市管理问题增强科学的理性思考, 进行科学决策。在决策之前要走好群众路线,征询各方面的意见, 集思广益,要等到有关部门充分的调查论证后, 再作决策。

其次,要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同样也是因为城市管理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所以在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部门职权交叉, 各自为政, 相互扯皮的现象。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具有也具有很强的地方性,我们不可能寻到到一各放之四海而皆准管理模式。虽然建设系统, 体制非常复杂, 可以说各地五花八门,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有理由让其凌乱,我们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理顺管理体制。一是要机构调整中加强城市管理的地位。二是要因地制宜, 不同等级的城市进行不同等级的管理。三是要“管大放小”,要将重点放在宏观调控上,不纠缠于处理过多的具体事务, 要着眼于加强基层管理, 把区、街道、居委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3.4注重城市管理的人性化

近年来,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频频出现暴力伤人事件,这不但影响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城市管理人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与城市管理本身的难度有关,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城市管理执法者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缺少人性化的执法手段。我们只能说,作为一名城市管理工作者,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除了要严格严肃法律法规制度外,还要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出发,注重对被管理的理解、关心和尊重,要通过软性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城市管理的执法效果和管理质量。城市化是一个趋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现在我国的中小型城市还是比较多,这些城市大多数还处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起始阶段,这些城市的容环卫设施相对滞后,城市人口增长快、人口素质比较低,这些都给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在这些城市中,我们更需要城市管理工作不断深化和完善人性化执法,通过规范的人性化的城市管理执法,推动城市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黎浩元.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探求,1998,(S1).

篇2

(-)管理从物本管理向人本、智本管理发展

大家知道,由转变为知识经济,实际上是意味着由资源依赖型经济转变为知识(智力)依赖型经济。也就是工业经济作为资源依赖型经济,在其初期发展阶段,是以材料、能源为主要的物的因素居主导地位,产品生产是集成资源。与此相适应的管理,就是物本管理,即按照物质运动的来进行管理。20世纪初期的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就是最典型的物本管理。因为科学管理基于“经济人”假设,把工人看作是机器设备的附属品,泰罗倡导的时间、动作研究就是把人依附于机器,把人性物化,把人也当作物来管理。因而,科学管理实质上是一种非人性化的物本管理。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等的形成与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把人看作是只会打工挣钱、养家糊口的单纯的“经济人”,未免太简单化了。除了经济因素外,还必须充分考虑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把人如实地看作是“社会人”,作为社会人的集合体,必须尊重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于是有“人本管理”思想的萌芽。到20世纪中叶以后,人本管理的思想在理论上更趋成熟,在实践上也广为流行。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的智力成为最关键的居于主导地位的因素,而广大员工作为高度发展的智力的载体,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人们还认识到人本的关键在于人的智力。在这种情况下,对物的管理,也是通过对人的管理来实现。因为从根本上说,在新的情况下,只有人的智能的充分发挥,物的潜在价值才能深度开发出来,即人尽其才(能)是物尽其用的基础,产品生产不再是集成资源,而是集成知识(智力),产品的知识(智力)含量越高,价值就越大。由此而形成了比一般所说的“人本管理”更高一个层次的以人的智力为核心的“智本管理”,它是一种以尽最大可能促进知识创新为中心任务的管理。

(二)管理从硬管理向软管理发展

“物本管理”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因此以物为本的管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可以精确化的机械系统,具有规范化(标准化)、定量化、可优化的特点。精确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求解数学模型引出基本结论。由此可以看到,物本管理带有明显的精确、清晰、确定性的特点,因而人们将它归属于硬管理范畴;人(智)本管理与物本管理有质的不同,以人(智)为本的管理系统是复杂的社会系统,是动态的有机体,所涉及的人的心理、社会层面、丰富的感情世界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是难以用精确的数据来表现的。这就使精确的定量化方法在人(智)本管理中失去了使用的前提。人(智)本管理鲜明的人文性,要求深入到人的心理、社会层面和丰富的感情世界,从员工对自己行为的自主性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性出发,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个人和各种组织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智)本管理的这种人文性、灵活性、非规范性(非标准化)和不确定性使人们将它归属于软管理的范畴。

(三)管理的特性从科学趋于艺术

物本管理的精确性、规范性和定量化,使人们认为管理是一门科学,把它趋近于研究客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人(智)本管理的人文性、灵活性、非规范性和不确定性,使人们认为管理是一门艺术。当代管理大师Peter Drucker(彼得·德鲁克)就把管理视为一种“自由艺术”①,即不把管理看作是一种刻板的机械化的工作,而认为其思想的自由度是较大的。既然把管理视为一门艺术,在学科的分类上,人们把它起近于研究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发展运动的人文科学,特别是其中的文学、艺术门类的学科。

二、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研究不同类型的管理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活动。人的一切有意识的行为,都受人的有意识的思维的支配。管理行为自然也不例外。

如前所说,在管理系统中,物本管理具有精确、清晰、规范、确定性和可量化的特点。与此相适应,人们常用抽象(逻辑)思维。对这种类型的管理进行、研究。抽象(逻辑)思维,也称科学思维。这是因为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链条式、环环相扣的递进式的思维方式,它借助于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方式来实现。最终可以得出清晰的条分缕析的结论,这正是物本管理所要求的。具有精确性的抽象(逻辑)思维可以用定量化的形式来表述,可以编成严密的程序,用机来模拟再现。

人(智)本管理不同于物本管理,在于人(智)本管理的核心因素是人。按照行为科学理论,人总有自己的需要和追求,有自己的感情和意志。人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特点,因而在人(智)本管理中,人的因素、精神因素和文化因素总是起主导作用的。这些都具有不确定性、灵活性、模糊性的特点。与此相适应人们常用自由度较大的形象(直觉)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来对这种类型的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形象(直觉)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不同于抽象(逻辑)思维,它们不追求条分缕析地刻画事物,而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特征和主要方面,寓理于形象,用形象来勾画事物的轮廓,作出近似的、有灵活性的结论。这样做,符合人本、特别是智本管理的特点。由此可以说,形象(直觉)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不同于抽象(逻辑)思维,在于前者的自由度大,后者的精确度大,同把后者称为科学思维相对应,应把前者称为艺术思维。艺术思维不同于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在于它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不仅不要求绝对的精确,反而要求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以便给人以较大的想象空间。可以说,这是艺术思维的精髓所在。

脑科学发展为我们对人的思维方式取得较深刻的认识提供了可贵的生基础,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说明,人的大脑在左、右两个半球的思维功能是有差别的、各有侧重的:左脑主要完成语言、逻辑、计算等的思考和行为,长于有条不紊的条理化思维,在抽象(逻辑)思维方面占优势;右脑主要完成综合、想象、虚构等的思考和行为,在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方面占优势。

计算机可以承担人的左脑的工作,通过输入相关的程序,计算机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计算并显得十分出色,比人做得更快、更好。而创造的功能则主要依赖右脑,其直觉和顿悟是创造的重要源泉,当然,真正完成一项创造,还必须进行语言的描述和逻辑的检验,也并非单纯依靠右脑就能完成。因此,左、右脑的协同是创造力的真正基础。

三、知识经济要求管理向人文化的方向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的智本管理,其特性从科学趋于艺术,不能不引起人们对管理会计特性的重新认识。这是因为,管理会计是融管理和会计于一体的一个专门领域,其形成就是要为企业的管理者有效地改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管理信息,其特性自然是依管理的特性为转移,并随着管理特性的发展而发展。据此,我认为,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新发展,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管理会计从同“物本管理”相适应的传统管理会计向同“智本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人文化的方向发展。

这样说,会不会同当前风起云涌的数字化浪潮相矛盾?我认为不矛盾,因为数字化浪潮,实质上是计算机化浪潮,是扩展人的左脑功能的浪潮,扩展左脑功能,的确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不能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创造。人文化浪潮则重在扩展人的右脑功能。和现实都证明,只有扩展人的右脑功能开启创造的闸门,才能进而取得丰硕的创造性成果!

(一)管理会计人文化的组织基础与思想、文化基础

1、组织基础。从纵向的集权化、控制性的管理转变为横向的、扁平式的分权化管理,以基层作为管理权力的基点,在组织成员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伙伴式关系,确立广大员工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知情权和参与权,使每个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有权依据他们直接掌握的信息,审时度势,适应情况的变化自行进行决策,并在其运作中形成一种以“自主管理”为基础的“自行调节”、“自行控制”、“自行适应”的机制。这种不是靠权力而是靠信息来维系的组织结构,是管理会计人文化的组织基础。

2.思想基础。在企业内部实行“产业民主”,使员工和经理人员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同样的参与权力,把人本主义、民主管理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管理过程的始终,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人性化的组织(humanized organization),借以从人的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人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动力,使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宝库都能转化为企业取之不尽的创造源泉。这种尊重人的人格独立、权力平等的民主化思想,是管理会计人文化的思想基础。

3、文化基础。以价值观和相应的道德风尚、行为为准则为核心的文化,是一种内在的自律性因素,它像一只“无形的手”,可以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有效地规范和引导人的行为,在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充分发挥其“社会软件”的作用。企业作为由广大员工组成的有机联合体,在组织与成员之间形成一种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增强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内聚力和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进而实现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二者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并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管理会计人文化的文化基础。

(二)管理会计人文化可以为企业提供多层次的智力服务

传统管理会计一般只能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管理信息,即为企业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信息支持。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要求管理会计为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已经远远不够了,应进一步从广度、深度上扩展,除了从信息层面提供支持外,还应从知识、智慧层面为管理提供智力支持。这意味着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对管理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数据具有原始性,一项数据通过同其他数据相联系,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组合,赋予它认识上的意义,就成为信息。例如:料、工、费是成本的组成部分,一件产品的料、工、费是多少,只是数据;把它们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组合,形成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就有认识上的意义,而转化为信息了。

信息是知识的原料和基础,信息通过精化(去粗取精)和内化于人的头脑中,形成知识。信息可以来自书本(书本是信息的载体),也可以来自经验(从经验的积累中探索并领悟规律),通过内化和系统化而成为一个人的知识。

知识和信息还有一点不同:信息是客观的,知识是主观的。如一本著作包含的信息是客观的,因为它已经物化了。但不同的人读它,可以有不同的感受,而获得不同的知识。

智力是知识的活化,是能用来分析、研究、解决实际的知识。早在400年前,英国家弗兰西·培根就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但并不是任何知识都能表现为力量,只有已经活化的知识,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没有经过活化,即食而不化的知识,只是死知识,是不会表现出什么力量的。

智慧比知识、智力更高一个层次。它侧重洞察与感悟,善于从整体上掌握事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2.管理会计人文化可以使它为企业管理提供的信息支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管理会计为企业管理提供信息支持,要求它对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过程,使原始信息转换成为能在管理工作中实际的系统化信息形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管理会计师为使信息加工工作卓有成效,要遵循艺术思维规律,对有关信息显示的各种征兆和信号,能善于慎思明辨、触类旁通、见微知著,从整体上加深对有关信息的认识。例如,顾客满意程度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有多种表现形式:顾客发现本企业发送的产品质量有问题,要求派人去检修,是顾客对本企业产品不满意的一种表现;同样地,顾客原样退回本企业发送的产品,顾客对本企业信任感降低并减少新的订货,顾客对本企业丧失信心且不再进行新的订货,甚至撤消已签署的订货合同,顾客对本企业怀有恶感,使本企业在市场上的声誉受到连锁性的负面,都是顾客对本企业产品不满意的表现。以上几种情况,都表明顾客对本企业的产品不满意,但程度上却有很大的差别,不能停留于简单化的认识。也就是:对顾客满意程度的消长变化,要善于慎思明辨、见微知著,其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完全靠计算就能直接掌握,深层次的问题要靠“悟”——“悟”出在深层次起作用的企业经营思想上的方向性问题,认真进行改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顾客满意程度造成负面影响的种种因素。

其他如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都是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盛衰成败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但其消长变化的趋向和前景,都不是依靠机械的数字计算,而是必须依靠对企业内外因素微小变化所显示的各种征兆进行综合判断,才能掌握的。在这里,显然是悟性思维而不是理性思维在起主导作用。这也正是管理艺术观的具体体现。

3、管理人文化可以更好地掌握内各成员知识类型的转变,为促进企业的知识创新服务。

(1)关于知识类型的转变。如前所说,知识条件下的智本管理,是以尽最大可能促进知识创新为其中心任务。知识创新是一个过程,新知识一般不是某个人单独创造的,而是在一个组织内通过团队(一个群体)中的各个成员共享知识而产生。知识创新的关键,是要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灵感,并综合起来加以运用,最终转化成对企业整体有价值的知识。在这里,碰到的最困难的在于:一个人的知识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知识具有规范化、系统化的特点,易于同企业内其他成员沟通和共享;而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难于同企业内其他成员沟通和共享。所以知识创新,是以隐性知识为起点,并通过知识类型的转变而实现。显性、隐性两种知识类型,可以形成如下四种形式的转变:①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②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③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④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④从以上知识类型四种形式的转变,可以看到:知识资源不同于物质资源的一个重大特点,在于知识资源并不会因为由更多人分享而减少,反而会增加,即一个人的知识同别人分享了,别人受益,自己也无损。

(2)设计一种指标多样化的瞬时信息卡,掌握企业各成员四种形式的知识转变。如前所说,隐性知识是无形的,是深藏在人的头脑中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而知识类型的转变是发生在人的内心深处的活动,怎样运用信息卡来掌握各个人知识类型的转变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总的思路是:知识类型转变的过程确是无法捉摸的内心活动,但知识类型转变的结果却是有踪迹可寻的。有迹可寻,就可以为人所掌握。那么,是怎样有迹可寻呢?

假如有一个极其高明的面包师,他拥有一种与其他面包师不同的诀窍,他做出的面包有一种特殊的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风味,其他的人无法模仿,他自己也无法用明确的、系统的方式进行表述说出一个所以然来,他的这种诀窍,是作为一种隐性知识存在。后来另一成员向他拜师学艺,他言传身教,学徒也有所领会,手艺有很大提高,做出的面包也很受欢迎,但学徒也无法明确表述其中的奥妙,这种手艺对学徒来说,也还是一种隐性知识。这就意味着:原来一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变成了两个人的隐性知识,表现为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变;再经过较长期的实践,师、徒双方或其中的一方,认识上出现了一个飞跃(思想上豁然贯通了),可以把所拥有的诀窍明确、系统地表述出来,写出完整的、有可操作性面包制作方案,甚至可据以生产出特种类型的面包机。这样,就实现了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变。

以上两个阶段转变,怎样有迹可寻呢?我认为:转变的结果是有迹可寻的。其中第一阶段知识类型的转变,表现为由师傅一人的隐性知识转变为师徒二人的隐性知识。对这一转变的成果进行差量:设师傅授徒时仍然照常进行生产操作,其产出品(面包)的产量、产值可以存而不论;产出差量表现在学徒学艺取得的新知识会融入到他制作的产出品(面包)上,相应地表现为产量、产值的增加。其中第二阶段知识类型的转变,表现为除了师、徒二人仍拥有原来的隐性知识而照常生产的产出品可以存而不论外,产出的差量表现为隐性知识显性化而形成的一项新的面包制作方案,这是一项新增的无形资产(因为可按规定程序取得专利权)。

可见,知识创新的成果,可以用为企业形成的产出增量来表现。但这里所说的“产出”,应从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不能局限于上例中所说的有形的物质的“产品”和“资产”的产出。对知识创新成果(表现为产出)作广泛意义上的理解,对生产性企业整体来说,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面:在生产成果上表现为产量增加、产品质量改进、新品种的投产等;在生产条件上表现为生产安全情况的改进,生产弹性程度的提高,适时制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更有成效等;在生产储备上表现为开发、人才开发、产品开发等的超前性提高等;在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上表现为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协作配合情况的改进等;在企业与外界的关系上表现为顾客满意程度、销协作配合、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改进等。

由此可见,通过上述各个方面的消长变化来反映以“产出”表现的知识创新的成果,说明知识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是可以渗透、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基本认识:企业生产经营的作业链、行为链,同时表现为知识链、价值链。也就是在完成各项作业的行为中,新知识的融入,导致凝聚在所完成的作业上价值的增加,而产品作为各作业的总集成,各有关作业上价值的增加,也会凝集在最终产品上,表现为产品总价值相应地增加。由此可以看到企业生产经营的作业链、行为链、知识链和价值链的统一。它充分说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对生产性企业来说,知识创新是产品增值最重要的源泉。

为使以上多样化的指标体系纳入管理会计日常运作系统,首先要超越传统会计思维定式的束缚。这里所说的“传统会计思维定式”实质上就是财务会计人员长期以来严格遵循、认为不可逾越的“货币化、精确、平衡”七字经。管理会计不超越它,就不能适应前进的潮流,走上自己独立的道路。管理会计在超越传统财务会计的思维定式后,应遵循思维的,开创出认识上的新的论。新的方法论可归结为三个“重于”、三个“并重”。

三个“重于”是指:(1)“衡量”(measuring)重于”(countin),当代管理大师 Peter Drucker彼得·德鲁克)就指出过这样的看法。(2)认知性重于精确性,认知性重在整体的质的把握,精确性重在细节的量的描述。(3)悟性重于理性,是上述第2点的进一步概括,重整体的质的把握,属艺术思维;重细节的量的描述,属思维;艺术思维重悟性;科学思维重理性。

三个“并重”是指:(l)量化与非量化并重,即对于可以量化的因素进行量化,难于进行量化的因素不强求量化,可以采用其他形式进行反映。(2)量化的各种形式并重,可以量化的因素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量化,如权数、等级值、可信度等,并不一定要拘泥于传统的量化形式。(3)量化的各种形式中,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也就是不应把货币计量定于一尊,在管理活动中,许多因素从深层次看,是不能或不宜于进行货币计量的。如生产安全情况、顾客满意程度等是不能完全采用货币计量形式的。

从上述多样化指标体系的组成和认识上的新方法论,可以看到,它们共同体现了管理会计的人文性,即人的因素,精神因素和文化因素在其中的主导作用,符合“软”管理的要求。

篇3

关键词:城市管理块状特色经济关系

一、城市管理的概念

单纯地从管理本质来看,管理既具有领导、规范和约束职能,又具有激励、引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能。但是,对于城市管理的内容、定义和表述,始终没有较为统一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城市管理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市容、环境卫生的管理。第二种, 城市政府的全部行政职能即是城市管理,它涵盖了文化教育、社会经济、公安司法、生态环境等。第三种,城市管理的真正内涵是:市政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对城市环境卫生的保护,公用事业、城市交通邮电及其设施的管理;园林、规划、房地产开发的管理;市场管理以及抗灾防灾及其设施的管理等。

二、块状特色经济的概念

块状特色经济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与专业市场或国际市场相互依存、联动发展、通过竞争形成的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支柱、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规模优势的一种经济形态,也就是一定意义上的区域特色经济。本文认为,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 以特定的空间区域作为发展对象, 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 采取适当的区域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以及区域经济政策, 最终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它综合反映一个地区资源、人口、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一般要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转型等四个不同阶段, 并呈螺旋式循环上升的过程。

三、城市管理工作与块状特色经济的关系

(一)城市管理与块状特色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就城市本身而言,它就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发展是城市繁荣的主要支撑力,块状特色经济即区域经济更是推进城市管理的内在动力。从局部来说,两者有时又是有矛盾的:通常,经济发展了,城市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就会越来越突出;强化城市得管理工作有时候就会影响少数部门、单位或个人的暂时利益;城市经济实力是有限的,用于发展的投入多了,用于管理的投入就可能相应的减少了一些。但是从长远来看,城市管理与块状特色经济的发展又是内在统一的,城市块状经济的发展,城市物质财富的增加,在增加城市负荷的同时,也为推进城市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反过来,城市管理搞好了也必然会为城市运行拓展新的空间,为城市的块状特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城市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城市资源压力也随之充分的暴露出来,城市基础设施不足、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矛盾呈现全面释放的态势。同时,特色块状经济的发展和矛盾的释放,也为搞好城市管理、推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二)城市管理对块状特色经济具有推动作用

城市管理是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发挥正常使用功能的前提,是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也是使城市综合载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所在,更是使城市产生聚集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城市管理对块状特色经济的推动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城市政府搞活微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管理。城市政府通过对地租和房价的管理来平整房地产市场,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通过加强对市政公用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和适当的政策倾斜,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创造条件。第二:强化城市管理是服从和服务于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强化城市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发挥了最大的载体功能,保障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秩序。第三:城市管理工作是经济工作的剂。任何人都不会离开他人而独立的生存,任何经济活动也都需要外界的协助来进行,例如人员的招聘、岗位的培训,这都依赖于完善的城市管理系统。然而随着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社会分工也逐渐细化,各经济体之间的协作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城市管理来沟通、协调、规范,来保证市场正常运作,引导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城市管理工作如何更好的为块状特色经济服务

(一)创新区域管理体制

完善的管理体制是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的组织保证。发达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高度的重视区域管理体制创新。一方面是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美国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地区再开发管理局和经济开发署, 它们主要负责提升落后地区的开发工作; 日本成立也相继成立了北海道开发厅、冲绳开发厅和国土开发厅, 来负责国土整治、区域规划等工作; 德国成立的全国区域经济管理的最高机构--联邦规划委员会, 各地方政府也相应的设置了专门负责区域政策的委员会; 法国也成立了国土整治全国委员会、区域经济发展委员会等管理机构, 负责协调国家与部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工作。第二点是科学划分经济区域。美国将全国划分为十大经济区; 法国在二十 世纪六十年代将全国划分为二十二个计划区。

(二)健全区域经济政策

发达国家共同使用的来宏观调控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是运用切实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美国政府主要采取了财政货币、社会福利和教育培训等政策来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经济 发署通过开发援助的方式对落后地区进行资金扶持, 为落后地区的投资者提供大量长期低息和无息贷款。德国采取了独特的财政平衡政策来重点扶持贫困。

参考文献:

[1]申振君.现代中等城市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2]俞建群.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51)

[3]蔡涛.城市管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2014

篇4

能够带动区域特别是大尺度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其自身应该具有相当大的人口和经济规模,要求拥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众多关联行业,通俗地讲就应是一个经济中心。作为一个后发展中的港口城市,依托港口发展临港工业扩大经济规模首先要求港口建设先行,港口规模将影响到整个临港工业规模乃至整个经济规模,因此建设大港口是形成“区域增长极”的前提。

实现后发展沿海地区的跨越式发展,要求加快工业化步伐,尤其是在区域增长极上形成具有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依托港口优势,发展临港大工业,才能真正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形成名副其实的增长极。大工业能够增强产业集聚效能以及和周边地区的产业经济技术联系,形成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从而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建设大港口,发展大工业,还必须以大保障为基础。尤其是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建设满足大物流需求的交通基础设施,打造能够充分保障“区域增长极”自身以及辐射带动腹地发展的新空间格局。其次要提升支撑增长级的城镇发展水平、规模以及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第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和人力资本建设力度,以适应大建设、大发展对于人力资本的巨大需求。第四是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大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

在“区域增长极”形成与发展中,经常是出现重发展、轻保护,重竞争、轻合作,重建设、轻管理,重效率、轻公平倾向。在钦州构筑“区域增长极”过程中,应特别关注以下四大关系:

大发展离不开大环境,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应该始终贯穿在发展过程中。钦州将“大旅游”作为三大发展目标之一,重视“发展与保护”的统一。同步实现“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目标,是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思路上的一个体现。

大发展要体现出大分工和大合作,作为“区域增长极”不仅应该自身得到发展,更要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中,钦州应加强和我国其他沿海发达区域尤其是珠三角的产业、技术和市场联系;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合理分工;建设共同市场,加速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推动整个北部湾地区的协同发展。

篇5

[关键词]黄河口;生态经济;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378-01

目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已提升为国家战略,山东省迎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改善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机会。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的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主旋律,经济的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基调,基于充分考虑人们的生活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规模的稳态发展,才能改善发展人与自然的友好发展,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本文根据黄河河口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以下的分析和讨论,主要是黄河口生态与经济发展研究。

一、黄河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1、资金支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河口,坐落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黄河口镇境内。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旅游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本额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无论是从金融机构的贷款,或国家的金融投资和外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的是最大的,其次是国家财政投资,再次是利用外资。

2、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黄河口以生态旅游为基础设施建项目,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黄河口现行流路两侧,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黄河河口流路的两边,山东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为主体。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可以创造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建设本身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缺乏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区别。

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黄河三角洲地区有发达的航道,大清河,小清河,黄河,渤海湾,在全省、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渤海湾是一个盐卤资源富集区,曾经是山东省重要的盐产地和主要集散中心。频繁的商业交流,也带来了北京,天津,胶东,济南等区域文化特点,并且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资本,技术等;影响黄河口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还另一方面―一人类无法控制的自然资源因素,如水,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等。人工控制的影响因素,根据性质与作用不同,可分为资本因素,技术因素,智力因素,产业结构因的素,基本设施因素,制度因素。

4、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黄河口的在发展中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因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已不再是第一产业,产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但是,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来,对于主要发达国家的GDP,产值占的比例最大的是第三产业。中国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因此,黄河口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二、对于黄河口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1、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黄河口生态与经济发展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二是重增长轻环境保护并重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开发环境的保护,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水平,为环境和经济开拓新发展。

2、经济发展必须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黄河口经济发展必须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加强环保意识,建立生态观念。建立一个“青山绿色生态价值观是黄金山”的价值观念,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大大减少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损失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极大地缓解了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性。充分意识到环境保护和科学的发展,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环境保护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结合科学发展观与中华民族对自然的爱,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科学知识,了解的情况,要珍惜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形成造福子孙的共识。倡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建设,摒弃过度消费生态环境,倡导正确的生活方式。

3、发展循环经济的概念,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残酷的现实实例和深刻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黄河口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概念的发展迫在眉睫。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这是为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现实要求,是解决资源危机和反映资源价值新的迫切需要,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解决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最根本的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生态环境保护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黄河口城市管理的进一步的提升,就得先实行环境保护。因为环境保护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应坚决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一是建立协调机制的有效的环境管理。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完善跨部门,区域,行业的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机制。依照法律环境管理的各个职能部门明确职责,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商与合作,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反馈机制。二是加强各项目的有效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保护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处理制度,排污许可证和总控系统,计费系统,污染事故报告和检查制度。三是加强环境监督管理。环保部门应根据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加强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并且,提升公民应该享有环境知情权、参与权,提高公众参与保护和监督环境意识,使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环境决策以及监督。在法律范围内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来处理违法成本不高,守法成本代价大,执法成本代价更大的问题。

5、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好环保优先政策

科学的引导,资源的节约,环境友好型是黄河口发展之路,为实现黄河口从“环境换取增长”到“环境优化增长”改变,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到“双赢”变化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齐步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点的新姿态,而且还保护“绿水青山”,对生态建设的方面做出贡献。

三、结论

对于黄河口的生态与经济发展,我们要以国家的角度来看,结合自己的实际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正确的道路。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到人的生存环境,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源头上进行根本行的改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完成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实现黄河口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一、进步意识,增强领导

为抓好城市管理工作,我大队结合自身交通管理职能,成破了以教导员xx为组长,办公室主任xx为副组长,机关科室跟象湖中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引导,负责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组织履行跟监督检查,并清楚了任务,层层落实到位,确保了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

二、完善亮化工程,实行门前三包

为亮化城区夜景,我大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当真抓好临街店面的亮化工程建设工作,组织专门力量,安排足额资金在潮州宾馆大楼临绵水路街面安装了软管彩灯和“xx交警”标志霓虹灯,按划定开启,并经常测验保护。同时我大队与临街店面经营户签订了 “门前三包”责任状,实施门前三包,并安排专人按期督促检讨,确保了责任路段的环境、卫生秩序,丑化了绵水路环境,优化了市民工作生活环境。

三、分段包干,落实责任

四、抓实义务路段的整治工作

篇7

在2011年春晚的舞台上,当旭日阳刚代表农民工兄弟用内心唱出属于自己的“春天里”时,曾经有过外乡漂泊经历的游子是否也曾产生过一种发自肺腑的共鸣――这种起始于改革开放,在现今表现最为突出的社会现象,何时才能离我们渐渐远去?

答案正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慢慢揭晓。当工人们发现,在自己家乡或者家乡附近,同样能找到工作,收入虽然低些,但生活成本也低,还能兼顾亲朋与农活。那些动辄限制、并缺乏温暖关怀和归属感的大城市还有多少吸引力?综合性价比,抉择已经相对简单。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诸多这种改变的迹象: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用工荒”已经连续数年出现,而记者也曾亲眼目睹众多大型集团企业将工厂搬至城乡地区,身边外出务工的亲朋好友在春节返乡后,更得到了当地新建企业的诚心挽留……

专家将之解读为产业转移的好现象。“目前这轮产业转移主要在中国进行,中低端制造业从东部转移到中西部是大势所趋,是全球战略转移的成果,可以形象地称之为‘将工厂开到家门口’。2010年,代工企业富士康的大搬迁就是象征性事件。”财经评论员叶檀说。

的确,中国到了从区域经济畸形发展的局面,转变为地区间相对均衡发展态势的时候了。表面看来,这与本期封面文章的高铁话题相去甚远。因为,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然而,参照“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投入运营后,迅速在沿线形成了产业经济带”,或许我们对高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亦有相关人士认为,高铁建设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虽然不是惟一,但不可替代。航空、房地产也能够拉动诸多行业,但房地产建设涉及土地、材料、人工成本,成本有限;而高铁建设不仅需要土地、材料、人工,还要很多专利新技术,价值很难衡量。

接受《新经济导刊》专访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也认为,高铁作为现代交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改进交通体系的整体效率,促进区域之间的人流、物流的流通,对区域的协调发展有积极作用。

其实,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高铁的作用还体现在高额投资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据了解,按照中长期路网规划,未来5年内,我国高铁建设将被定位为战略新兴产业,并将维持大规模投入,投资额将保持在每年7000亿左右,共计3.5万亿左右,这将惠及众多行业。

而受高铁建设加速的影响,全国区域投资也悄然加速。在京沪高铁沿线的21个站点,受高铁经济刺激楼价一路飙升。苏州借京沪高铁之牌,规划建设融金融、商务、住宅为一体的“高铁新城”,楼价去年上半年每平米6000元陡升至9800元。

受“高铁经济”刺激,其他二、三线城市的楼价,也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其中,轮廓日渐清晰的“武广经济带”便是一个代表。“武广高铁导致千亿元产业转移变为现实,长株潭加速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武汉城市圈的影响力也蔓延到沿海。”武汉一位官员坦言。

事实上,作为新兴战略产业,高铁建设的影响不只如此。“很多战略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有好处,不只是提高经济效益,其对技术提高有好处,对提高国际竞争力有好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员告诉记者。以下是他就相关问题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内容摘录:

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

高铁与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联系?高铁建设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格局的调整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交通系统是区域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关键的桥梁作用。理论上,区域经济按空间形态可以划分为:点、线、面。所谓点,就是城镇、乡村的聚落形式;线包括各种交通线路、电信、电力网络等;面则包括平原、高原、丘陵、盆地等。区域经济是“点线面”的整体,以点带面,以线串点。而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建国以来中国交通系统的核心一直是铁路,所谓“铁老大”,这是大背景。

当然,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还是要靠充分挖掘各地的经济发展潜力、资源的适度开发和人口的合理分布。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通过高铁把一些城市连起来,城市的辐射范围则更广,这些城市的容纳能力也能够增强,就能够吸纳更多的人口。这样,我们就要鼓励人口流动。国家就可以根据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和环境承载能力,引导中西部自然条件差、产业基础不太好的地区的人口,向城市迁移,最终实现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3亿人的有效合理分布。这是我期待的。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能带来经济和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高铁在省会城市之间及省会城市到周边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这种交通圈的建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乡经济的促进有哪些积极意义?

作为现代交通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高铁因为速度快,缩短了交通运输的时间,节约了运输的成本,这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高铁对于扩大一个区域的覆盖半径意义重大,它使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更强,人尽其力,物畅其流。这样,城市的分工就可以更加精细。比如,京津城际高铁开通后,人力资源的流动得到更充分地发挥。而高铁作为客运专线,客运与货运分开后,也能提高货运的运行效率,使物流也就更加通畅。这样,就能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真正实现城市化。

与其他交通形式相比,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铁路有哪些优势?

铁路运输有其经济特征。它是主干线,其运输半径在千公里以上。现在跨洋运输主要是海运,而海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大规模陆上运输将逐渐形成趋势。铁路运输有长距离、大容量和快速三个特点,这决定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当然,铁路运输优势是在大区域之间,定位在跨区域的综合通道。比如东北的粮食南运,西部的煤炭东运。

四纵四横的高铁网连接了中国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圈,这对西部经济的辐射、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体现在哪?

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城镇化来带动。现在,中国的城镇化问题被提得很高,但产生的问题很多:一方面,中国是半城镇化,是不完全的城镇化。比如民工进城后只是临时打工,城市并不接纳他们永久性迁移,要改变这种局面,这亟需户籍制度和税制等的改革;另一方面,很多地方城市化质量很差、效率低,这表现在:虽然城市范围在扩张,但基础设施设计不合理,城市管理混乱,城市人口还没集中起来,城市病就过早地出现了;特别是没有充分发挥城市吸纳人口的效率,城区的土地扩张快过人口增长。

有人认为,中国的城市应该“大分散、小集中”,而现在没有遵循这个规律。如何做到“大分散、小集中”,这就靠高速铁路。而希望通过高铁的建设,使各地的城镇化都能相应地发展起来,城市布局要“大而分散”一些,别都集中在“北上广深”,不要老是盯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其他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能解决问题。尽管这跟发展城市群、都市圈有对立,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事实上,中国很多地方都可以发展城市群。不管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中原城市群、大武汉、长株潭、重渝经济圈、北部湾等都可以集中更多的人口,实现工业化、城镇化。这就靠强大的、以高铁为主的交通体系建设。这样才能使人口更加分散,空间也会扩散,工业化的机会更多,城市建设、布局也更加合理。

现在,区域经济之间很多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高铁对区域经济圈之间的协调分工是否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高铁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作为现代交通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果高铁能够提高交通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就能够支撑更精细化的分工,使各个地方的优势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提高经济的整体效率,增加国民的总体福利,那高铁发展是合理的,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至于几大经济圈产业怎样协调,必须有非常系统全面的研究。包括高铁在内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必须超越地区、超越行业、超越单一交通方式、超越短缺考虑。重大基础设施可以引导产业布局,但项目分布最终还是要靠市场竞争的力量使投资者更理性,地方政府不能直接插手。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值得肯定,然而其是否存在改进的空间?

高铁效率的充分发挥还取决于自身以外的很多因素,特别是各种交通工具之间的配合问题。便捷性不取决于某一段有多快,而是全程时间是最短、最方便。

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必须考虑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问题,而不是单纯某一种运输方式。不同段位、不同速度的铁路运输方式(如高铁、动车、特快、普快)之间要有有效的搭配,这样更能提高效率,这比单纯的某条线路时速快上几十公里要重要得多。特别是当不同的人群消费能力不同时,要为低收入人群出行提供选择,要同时考虑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

除了交通设施要大力发展外,改进不同交通运输系统之间的有效衔接也会产生巨大的收益,包括铁路与其他交通系统(如航空、公共长途客车、轮船、市内公交车等)的有效连接、转运,城际交通方式的转运和城市内的交通方式的衔接,交通体系的总体效率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中国的交通体系在这方面可改进的余地很大。改进交通体系的整体效率,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很大积极作用。

篇8

关键词:城市群;多层次区域发展;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6-0028-04

一、多层次区域发展中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尽管对城市群概念的表述学者们并不一致,但认识在渐趋一致,笔者将城市群定义为: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单个或多个大城市为核心,借助发达的交通网络与周边的中小城市聚合而成的一个高密度、联系紧密的城市化空间与城市化区域。现代城市群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空间的相对集聚,这种强大的集聚效应驱动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现代城市群还具有全方位的动态开放、追求效率与效益的共存、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战略关系日趋复杂等特征。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以及最终实现一体化,有其自身的运行机理。但正如布坎南的“经济人”假设那样,城市群的各城市政府也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面。因此,城市群的形成、发展与一体化都离不开利益――这一运行的共同基础;城市群的协调互动及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城市群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既包括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也离不开政府与市场的合力。

共同利益机制是城市群一体化运行的内在动力。城市群一体化的实质就是在合理分工和充分协作的基础上形成区域共同利益,这种共同利益又是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共同分享的,也是各城市政府所共同追求的。因此,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过程也是区域共同利益目标的探索过程和区域共同利益机制的形成过程,离开了区域经济共同利益机制作用的发挥,经济一体化就会受到影响。

资源优化配置是城市群一体化运行的经济目标。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人类社会在生产过程,运用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资源是有限的,某种产品生产所需资源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其他产品生产过程中这种资源投入的减少。从城市群一体化的运行来看,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生产要素等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也要实现最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总是具有取得最大效益的区位流动的动力和趋势,而这种高度的流动性则推动区域内社会经济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

市场与政府的博弈与合作是城市化运行的外在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群的空间组织形式主要依赖于市场机制。市场的力量决定了经济活动的发生以及其中的企业行为,并由此引发了人口的空间集聚,从而构成了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前提。此外,经济活动在城市群演进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使城乡矛盾逐渐突出,并最终打破城乡空间结构的失衡,形成城市群空间的外延扩展。对于市场与政府的合力而言,尽管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经济要素能够在城市间,以及在城市群之间合理有序地流动,但是,如果没有政府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支撑体系作保证,没有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城市群的空间扩展将受到很大的制约。特别是在绝大多数城市群的扩散主要沿交通干线进行,以及城市群内的城市建成区扩展也是自市中心沿交通干线呈触角式增长的情况下,市场和政府的合理机制愈显重要。政府作为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以及基础设施供给的主体,政府对城市群的空间扩张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等途径促进城市和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政府还可以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等手段来促进城市群的形成、发展和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二、城市群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同发展

区域一体化是指地理上具有临界性的区域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协调合作,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区域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区域经济组织,在成员国之间进行分工协作,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获取分工的利益,促进一定区域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而城市群一体化是在一个城市群内部的各个城市,或者城市群之间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彼此加强协调合作,实现各城市间的分工协作,促进城市群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笔者认为,城市群一体化,在宏观层面表现的是多个城市群的一体化,是跨城市群经济体之间的日益融合的动态过程;在微观层面表现的是一个城市群内部的经济一体化。事实上,城市群一体化本质上是能够实现城市群内部以及城市群之间的市场和政策的统一,但这一过程是持续的、动态的,需要各个城市政府及企业等微观主体之间的协调合作。在多层次区域发展视角下,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群内部、城市群之间以及城市群与泛区域之间的区域发展问题。因此,在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群的发展应该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一体化。这是城市群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整个经济运行的两端,从经济活动的开始到经济活动的结束,就是要素投入和产品销售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没有一体化的市场,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第二,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中社会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形式和最终结果。社会经济资源是否实现了最优化配置,必须对配置的最终结果进行检验,主要检验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是否合理。在经济区域内,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直接反映着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乃至负效率,并最终影响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第三,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一体化。这是实现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桥梁和实施路径。市场建设和要素流动都是以基础设施作为实施条件的,而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形成也是以基础设施作为依托的。因此,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要素流动的规模与水平,并最终影响到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过程。此外,如果环境保护分而治之或缺乏必要协调,对要素流动的流向和流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第四,城市体系和城市布局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依托和实现载体。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和重要阵地,不同等级、不同规模和不同功能的城市构成了经济区域内的城市体系,并呈现出一定的布局状态。各城市之间,只有既分工合作,又功能互补,城市布局是科学合理的条件下,经济一体化才能变成现实。第五,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和构架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的经济运行规则下进行的,不同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而经济一体化则要求区域内各经

济主体具有相同的或相协调的经济运行与管理机制。第六,制度构架和政策措施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的制度规范和法律保障。不同的制度构架与政策措施,不仅导致各经济主体经济发展结果的差异性,而且直接影响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同时,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又对区域制度构架与政策措施一体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路径选择

沈阳经济区是以沈阳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和铁岭共8个城市,通过中心城市沈阳的经济辐射和吸引,与周围经济社会活动紧密联系的地区形成的“区域经济共同体”。而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的行政区域。从辽宁城市群的经济空间联系看,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空间联系存在差异,究其原因是资源禀赋的差异、政策倾斜面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实现辽宁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需要政府的推动、城市群的制度创新,以及实施差别化的政策等措施。

1、政府层面的改革

(1)政府职能的转变。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彼得斯认为,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是市场式、参与式、弹性化和解制式的模式。新公共服务的理念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服务,公务员日益重要的角色是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共同的利益要求。辽宁城市群在发展中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体制接轨的制度,用制度和规划规范政府的服务职能和责任;用制度规范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和责任;用制度明确政府的角色及相应责任。弱化行政区经济职能,削弱行政壁垒,增强市场力量。

(2)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城市群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在城市群内部建立共同市场,以实现要素的合理流转和优化组合,一般情况下并不排斥或否认行政区划的存在。但是,要在观念上弱化行政区划的概念,通过市场运作,用“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共同拆除地方保护主义,推进整个区域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体化发展。在区域经济开发中坚持法律先行,并以此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目前,在我国区域规划法缺失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制定区域规划编制和管理条例,逐步确立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

(3)政府间关系的调整。在沈阳经济区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和突破辽西北战略实施的背景下,辽宁城市群已经初步形成了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格局,尤其是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种合作进一步加深。但是,在目前行政区行政的体制下,辽宁城市群的各地方政府间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应该重新审视政府间的关系,加强各个城市政府间的横向合作和实行网络合作治理,从传统的政府间等级关系模式向网络模式转变。

(4)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一般来说,完善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可以使区域的规划更具全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可以尝试建立区域协调管理委员会,并赋予相应的规划和调控权,由它来解决单一地方政府无力解决的问题。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跨区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问题都可以由该机构解决。同时,要赋予这一权威性机构相应的权力和资源,并使之法律化和制度化。

2、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创新

(1)制度创新。城市群的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仍停留在非制度化阶段。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迫切需要创建制度化的经济一体化协调组织,承担起协调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职能。目前,辽宁各城市成立了协作办公室,城市群内的市长联席会议等一些相关沟通渠道和机制也初步形成。但是,还需要在党政主要领导会晤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其他部门的合作机制,加强对日常事务的联络、组织和协调。

(2)法律保障机制。目前,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内各城市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政策存在很大差异,没有规范统一的法规。这个问题不解决,区域一体化就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因此,有必要制定各地共同遵守的区域公约,以强化地方政府调控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3)利益协调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城市都在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及国家财政的有限性,城市之间是相互竞争的。但是,为了保证城市群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城市之间又是相互合作的。一个城市在做出战略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的优势,而且要考虑其他城市的决策。在城市经济合作过程中,竞争与合作并存,竞争是手段,合作是目的。构建利益共同体,其本质就是确定一体化组织中各个利益主体分享利益的制度设计。

(4)合作与分工机制。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强调城市之间在经济上交往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在发展上关联互动。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以建立市场化条件下合理的区域分工为前提。经济市场化使市场机制逐步成为经济运行的主导机制,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市场化条件下,生产要素和产品可以实现在区内的充分流动,并以其效率参与区际分工,在城市之间发挥经济互补作用,提高全省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实现区域分工利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3、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辽宁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需要建立多元复合行政,建立政府与非政府之间的伙伴关系。多元复合行政强调跨行政区公共服务,在省政府的支持下,发挥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发挥非政府组织的自发参与性,采取民主合作的方式形成良胜互动。

(1)构建以省级政府为首的城市群一体化委员会。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和突破辽西北战略的实施,无非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一体化发展。可以在辽宁省委、省政府一级设辽宁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协调委员会。这一机构可以从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和一体化发展的高度,解决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各自发展以及互动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打破行政壁垒、条块分割,使产权、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在整个区域的优化配置,实现大市场、大流通、大分工、大合作,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而且省委省政府可以凭借其权威性使省内的各种协调更有力度。

(2)构建城市群内部政府合作组织。从空间结构看,辽宁的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两大板块,这两大板块相互交织,构成了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格局。因此,有必要建立各板块内部的城市区域合作组织,协调板块内各城市以及板块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事务。当前,已有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城市联合体、沈阳经济区市长联席会等不同层次的政府间合作组织。但是,这种组织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应该根据各地的发展状况,组建各个板块内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政府合作组织,尤其是辽西北不发达的城市更应该主动加强与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合作,建立切实可行的合作组织。当沿海经济带与内陆经济腹地的互动协调发展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各个板块内的合作组织进行协调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再上溯到更高层次――省级政府的合作机构寻求解决。

(3)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机制。在各板块、各城市结合自身竞争优势选择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建立围绕主导产业的行业间协会、各类民间组织。以此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在微观层面上的协调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公民和非营利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协调互动。尤其是各类行业协会等组织,可以有助于形成跨区域主导产业链条和集群,从而使城市群产生内在的、不可割裂的经济联系,并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产生自觉主动的互动发展的要求与行动。这将更加有助于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的治理。

篇9

关键词:北京;世界城市;河北;影响;对策

一、 世界城市的内涵

1. 世界城市产生的背景。生产力与市场的空间集聚和扩散是城市发展的起源和动力,也是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工业的聚集经济效应使制造业及服务业集中到了城市,间接上又使城市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中心,进而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同步促进。在缓解人口过载、交通拥堵、成本上升等规模不经济现象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的扩散效应引导城市发展由个体突破到区域协同转型,推动了城市圈经济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集聚和扩散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城市圈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城市的出现成为必然。

2. 世界城市的界定。19世纪初,德国诗人歌德首先提出了“世界城市”这一名词,用于描述罗马和巴黎。作为学术用语,1915年,西方城市和区域规划先驱格迪斯尝试对“世界城市”的概念进行了阐述。1966年,英国的地理学家、规划师霍尔在他的著作《世界城市》中系统化的研究和总结了“世界城市”的含义。综合来看,所谓世界城市,是指在国际领先的经济实力、创新能力、政治文化影响力、决策控制能力和区域协调能力的支撑下,具备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跨国公司总部中心、国际科技研发转化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职能的城市。

3. 世界城市的主要特征。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建设实践的历史经验看,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五方面的鲜明特征:一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以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在70%以上;二是以都市圈为区域依托,通过区域合作、由区域整体承担单体城市难以完全具备的世界城市各个功能;三是以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为目标,从消极被动控制城市规模向主动疏散引导过度集中膨胀的城市功能转变;四是以渐进演化为节奏,遵循从国家区域城市、国家城市、国际性城市、国际大都市到世界城市的演进次序;五是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演变为契机,利用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的变更和调整实现城市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突破。

二、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机遇与挑战

1. 高起点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西方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后工业化阶段的产业结构具有比工业化阶段更强的刚性,与之匹配的投资消费比也更难调整,这是国内诸多大城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两大难题——工业和投资比重过高——的重要根源。2009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 865.9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在达到中等发达水平的同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与2008年的上海和2010年的天津相比,北京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起点是最高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GDP比重为36.49%、仅相当于天津的一半;第三产业与工业增加值之比为4.08、是天津的4倍多。在上海和天津还在产业结构刚性约束下艰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础已经夯实。

2. 奥运带动国际影响力提升。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增强了北京的综合竞争力,也极大提升了北京的国际影响力。北京奥运会投入固定资产投资351亿美元,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创造了210万个就业机会,扩大了北京的旅游业规模,促进了服务业大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北京的城市布局,加速了北京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同时,奥运会不仅给北京、中国和世界留下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还留下了独特的精神财富,特别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转化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三大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本内涵和鲜明特色。特别是在变“激励一代人”到“激怒一代人”的伦敦奥运会映衬下,北京举办奥运会的优异表现更加令人回味和称赞。

3. 世界格局演变提供契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使产业经济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回归,更重要的是引发了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深度变化。随着美国、欧盟和日本发展速度的降低,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加速上升,并在后危机时代占据了更优的发展先机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重新洗牌、特别是世界金融体系重建的过程中,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有理由也有实力成为新的主角,必将逐步走向世界前台发挥大国作用。而大国崛起中的中国城市有条件也有必要承担全球经济引领者的职能,以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作为载体,释放中国的大国影响力和控制力。

篇10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 城市经济 发展效率 政策建议

一、引言

城市经济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经济系统,其经济发展效率涉及的指标众多。数据包络分析(DEA)是由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等学者提出,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根据多指标投入和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城市进行相对有效性或效益评价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冯振环、赵国杰运用DEA对中国区域经济投资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据此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几个有效的等级不同的区域。A.Charnes等人用DEA评价了中国28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樊宏等和余景亮等对我国14个样本省(自治区)和长三角城市的经济发展效率分别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DEA可以用于评价城市发展;Macmillan将DEA模型应用于区域经济研究,指出了DEA模型结果可以用于评价区域经济研究,推出了DEA模型结果可以用于评价区域生产行为。因此,将DEA用于评估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是科学和可行的。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中部崛起政策的有力施行,使得中部地区的经济有了显著的增长,也使得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在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长中逐渐显现出日益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中部一些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要提高中部崛起的质量与速度,首要任务就是对中部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异同、发展特点及其规律进行实时的绩效评价,并从中找出差距,从而在一定的高度上把握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研究,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对2012年的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分析,找出制约各城市经济发展因素,提出改进各城市发展的效率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DEA模型

为了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效率作出客观合理的分析,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从定量角度分析其城市经济发展效率。

(一)C2R模型的建立。

三、实证分析

(一) 研究区指标的选取。

本文评价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包括郑州、武汉、合肥、太原、长沙、南昌六个城市经济发展效率,目的是从宏观层面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在其发展历程中,其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是否带来了相应的效益,是否很好的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使我们根据定量分析的评价结果做出相应的政策。本文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了能够客观真实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的五个主要指标。其中投入的指标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地区工业投资(亿元);产出的指标包括:生产总值(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出口总额(亿美元)。

本文数据主要采集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2012 年的统计年鉴, 整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的投入、产出相关数据

1.效率分析

技术效率可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纯技术效率看,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总体纯技术效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表明中部六省的城市管理水平较高。从规模效率看,DEA有效的郑州、太原、长沙3个城市均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阶段,均为规模有效,投入产出比已达最优。在非DEA有效的武汉、合肥、南昌3个城市中,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的有合肥、安阳。这些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发展潜力,尚处于经济发育成长阶段,如能适当地加大投入,必能促进城市经济的较大发展。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的为武汉,说明其投资规模过大,应适当压缩资本投入规模,以使规模收益回归有效水平。

2.模型的投影分析

表3 非DEA有效的城市的生产前沿面投影分析

对中部省会3个非DEA有效的城市进行计算,可对原有的投入和产出向量进行调整,使其成为DEA有效,经过调整后的投入和产出向量即为各城市在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表3)。针对具体城市而言,可从表3 中分析出造成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效率低下的原因,并得改进方向和程度。

从表2、表3可以看出,武汉市没有出现产出不足和投入冗余的现象。武汉市的纯技术效率为1,而规模效率小于1时,这说明武汉市本身的技术效率而言没有投入需要减少、没有产出需要增加;而综合效率没有达到有效,是因为其规模和投入、产出不相匹配,需要增加规模或减少规模。说明武汉本身的优势是明显的,各个指标的投入也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但是产出却没有达到要求,说明武汉的经济水平也许是依赖于政策的倾向以及地理区位等优势造成的,这是高投入下的低产出,走的是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对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改变这一经济低效率的局面。

同样对于南昌市、合肥市而言,根据表3分析可知,存在投入冗余或者产出不足,需要通过压缩投入以提高产出效率,或是通过技术改造,将强管理等途径使得各项指标提高,而通过具体表3中的产出不足和投入冗余的数值定量的表示了出来。对于投入而言,南昌和合肥在科学支出方面,周科技支出利用率较低,原因在于其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高科技产业较少,对科技支出的投入需求不大。资本投入规模过大,使用效率过低,资本投入没有完全被产出吸收和反映。就产出而言,南昌和合肥说明其产业发展的附加值较低,企业盈利能力较差,应注重主导产业的培育以及高新技术的引进吸收,逐步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集聚式发展。使得经济总量还未达到理想值,导致了经济发展的效率低下。

四、结论

本文运用DEA模型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 所得结论与目前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基本吻合。结果表明,郑州、太原、长沙经济发展效率相对较高,而武汉、合肥、南昌的城市经济发展效率相对较低;造成中部六省省会各城市经济发展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各城市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合理性。

本文通过本研究采用的DEA 模型评价的是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之间的相对有效性,DEA 相对有效的城市仅在此集合中相对有效。我们将数理经济的研究方法运用到城市发展中,得到城市经济发展效率的数值以及不足,对于中部的崛起和中部的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冯振环,赵国杰.运用DEA方法对中国区域投资的分级有效性评价[J].当代财经,2004,(1).

[2]Charnes A,Cooper W W,Li S.Using DEA to evaluate relative efficiencies in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ities [R].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198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