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篇1

关键词:资源循环科学工程;生产实习;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043-02

我校资源循环与工程专业成立于2010年,主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具备从事循环经济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能力,能在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高素质人才。经过近几年的建设,该专业在招生规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已基本运行稳定,但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形成稳定的实习单位、具有高质量的实习效果等方面,均需要积极寻求有效对策,进一步改善实习现状。

一、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我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时间2周、生产实习时间共4周。其中,认识实习是由实习老师带队到省内的从事再生资源利用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参观学习。生产实习,是由实习导师带队到市内的相关企业进行驻厂实习。但由于是企业接纳能力的限制,我们将学生分成了4组,其中有3组分别有实习导师带队,到市内企业进行定岗实习,实习单位以废塑料的再利用、粉煤灰砖等产品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剩余1组由导师带着在校内进行课题试验,主要从事尾矿、废渣等制备建筑材料的研究;学生在整个生产实习过程中,均进行了实际操作和设计。从2011级、2012级两届学生的实习情况来看,总体上实习效果欠佳,这主要由以下二方面因素造成:一是实习单位联系难,实习经费紧张;二是学校自不高,实习模式主要由实习单位决定。

二、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现状及专业实习对策研究

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为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和实习的机会。但也存在监管不到位,市场秩序混乱,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管理不完善,法规不健全,认识不到位等问题。这对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造成了困难。此外,一些从事再生资源利用的规模化企业主要分布在天津、南京、临沂、青岛等城市的大型工业园区,到该类企业实习,租车、住宿等项目经费支出比较大的,一般学校难以承受。因此,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模式,不能拷贝其他老牌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模式,需要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探讨和建设多种模式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

(一)加强校企合作,就近建立稳定实习基地

接待学生实习容易打乱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造成多数企业都不愿意接待学生实习。另外,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到企业实习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企业出于生产安全考虑、技术保密等因素也不愿接待大批学生进企业实习,这导致实习企业联系困难的现实。

本专业实习带队教师曾尝试联系学校附近的大型国有企业。该企业设备先进、技术全面,不仅拥有从矿石选取、冶炼及产品加工的生产线,同时还设有尾矿堆场,并拥有专门的尾矿资源化再利用研究室及示范工程。该企业所在地距离学校约半小时车程,交通便利,非常适合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生产实习。但经咨询该企业人力资源部,对方明确表示只接待有校企合作关系的高校学生。

(二)加强学校自,改进实习模式

校企合作常常是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前提条件,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国家新设专业,现在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较少。目前,我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主要以实地参观、生产体验等模式为主。

受企业实际条件及要求的限制,实地参观式的实习多是“走马观花”即企业派1―2名技术人员带领学生参观生产车间。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且生产现场比较嘈杂,大多数学生不能听到技术人员的讲解。此外,出于安全考虑,企业安全员也不允许学生靠近生产设备,并尽可能缩短学生在生产现场的停留时间。例如,在我们实习的一家废塑料回收利用企业,每次让学生在生产现场停留的时间从不超过1小时,这大大降低实习效果。因为,这种形式的实习,学生对于设备构成、工艺流程、成型条件制定等细节无法深入了解,起不到巩固专业知识的作用。

生产体验式的实习,本专业2011级部分学生进行了生产体验式的实习。在技术人员带领下参观完毕后,企业按组将学生分散到各台生产设备旁,让学生参与产品组装、包装及装箱等生产环节。这样的模式虽有利于学生近距离观察设备构成、模具结构以及生产细节。但处于生产安全及效益的考虑,企业在实习生产岗位导师及工作时间的安排上,对实习学生的基本要求考虑较少;而实习导师也无法深入到生产一线,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答疑;由于学生遇到疑问后无法得到及时解答,使得学生实习的重心转移至产品装箱等环节琐碎操作,实习效果也不够理想。

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是改进实习模式、加强学校自的基础和前提。首先,校企合作会增加企业对学校生产实习的配合度;其次,在保证企业对实体的正常运转与a品的质量进行监管的前提下,可以放心让师生共同参与企业生产线或营业部的管理与经营。因此,加强校企合作是实现学校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主动权一个有效途径。

(三)开发校内资源,缓解实习经费不足的问题

校内实习基地作为学生综合实践训练的重要场所,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机会,有效弥补部分校外实习不能动手的缺憾。校内实习可以节省大量的外出实习经费,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途径。针对校外实习基地难以选择和建设的现状,从加强专业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整合利用校内基地的教学资源,通过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教学活动项目的开发,充分发挥校内专业实验室和本学院科研实验室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教学科研资源开展实习教学。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国家政策,鼓励教师、学生或毕业生自己创业,教师、学生创办的公司,既是一个学生创业的孵化器,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创造的能力和创业的胆略,同时也为其他学生提供实训的基地。

(四)加学生思想教育,提高其对生产实习的认识

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面对和经过的过程,正确认识实习对大学生的意义,对以后的就业和工作都会起到非常有利的推进作用。

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导师在做好实习专业指导的同时,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工作。

1.教育学生要学做事,先学做人。而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容易把在学校生活的种种想法带到实习中,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很多时候缺乏服务精神和承受力。因此,在实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和认识到要具有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非常重要。这样,遇到问题,他们才会换位思考、沉着解决。

2.架子放得下,工作拿得起。要通过实习指导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人初入职场,都应从这些小事做起,要服从单位安排,最大程度地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要让他们明白,实习单位不仅仅是自己一展才华的舞台,更需要在实习过程中展示自己的人格和品质。因此,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做到不耻下问,从点滴做起,有目标的学习。因此,导师要求学生做好实习前规划,努力做到从小的实习工作做起,获得深刻的实习经验。

3.让学生通过实习发现自己不足,发挥自己优点,锻炼自己能力,真正找到实习的价值。首先,学生学会通过实习充实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其次,学生通过实习,锻炼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并积累些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为下一步成功就业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通过实习,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习平台的重要性,即认识到实习在人生择业的道路所起的重要桥梁纽带作用;谁能好好地抓住它、利用它,谁就能正确地迈出职场的第一步。

三、结语

生产实习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习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从而影响其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若不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学生毕业后将不能快速适应工作要求。为确保专业生产实习效果,学校应从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良好互动,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等方面着手,注重学生对实习的认知教育,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专业实践模式,保证生产实习得以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盛旭敏,王选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困境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111-112.

[2]赵娟,周火平.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1):150-153.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Zibo,Shandong 255000,China)

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020-02

循环经济是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量最小化和经济活动生态化为目标,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循环经济之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所谓循环经济 ,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将物质流动方式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线型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合循环模式。通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贯彻“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简称3R原则)的减物质化原则,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从而达到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已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的1/3均来自于循环使用。水的循环利用更为普遍,一些发达国家在17个产业部类的生产中,水资源的消耗速率已达到“零”增长,有的已实现负增长。国外钢铁企业高炉采用喷废弃塑料、余热余压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不仅减少了污染,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思维理念,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未来一个时期内,国内投资和消费都将对重化工产业形成强大的需求拉力,在能源资源不足、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二、 从本地实际出发,确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具体到不同地区,情况千差万别,资源产业各具特色, 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科学地确定本地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鹤壁市是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主导的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特征。长期以来,由于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废弃物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资源与生态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近年来,鹤壁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明确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建设生态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高标准编制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根据规划,鹤壁市确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即以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为先导,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效益为中心,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三大产业基地”,即依托老区大力发展煤、电、水泥、金属镁等产业,建立资源型产业基地;依托两县大力发展种、养、加工循环产业链,建立优质食品加工基地;依托新区大力发展电子、通讯、生物制药、汽车配件等环保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工业化为龙头,以建设全省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为方向,拉长产业链条,打造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食品加工五大循环产业链,实现产业转型,城市转型。依据总体思路,以全社会的循环为目标,以产业延伸、互补、配套为主线,从城市、产业、行业、园区到企业不同层面,建立完善发展循环经济框架。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初步探索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由资源依赖型向资源效益型、资源生态型转变的科学发展之路。

三、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实力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增强经济实力、提升产业档次上来。在具体实践中,鹤壁市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围绕企业、产业、社会三个层面,全力构建企业层面的小循环、产业层面的中循环和社会层面的大循环。

1.围绕企业层面的小循环, 促进企业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努力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省排放标准的污染严重企业,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 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鼓励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工艺改造升级,有计划有步骤地淘汰高能耗、污染严重和落后的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积极开展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工业“三废”和生产余热90%进入了企业内和周边企业的下一级生产利用循环。近两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5% ,较“十五”末降低了22%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以上;化学需氧量削减率为3.7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6.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6.2%,煤炭入洗率达到80%以上。煤矸石、煤泥、煤层气(瓦斯)、矿井水等达到综合利用, 全市矿井水和煤矸石利用率达到90%以上,煤层气利用率达到80%以上,煤泥全部实现综合利用。“十一五”期间节约80万吨以上标准煤。

2.围绕产业层面的中循环,按照“土地集约使用、产业链式延伸、企业集群组合、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规划建设了宝山、金山等七个产业园区,针对全市主导产业分布状况,通过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间相互衔接、围绕废弃物开发新产品、创新生产工艺等措施,初步形成了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食品加工等相互有机衔接的五条循环产业链。煤电产业方面,利用煤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矿井水、煤层气、粉煤灰等废弃物,建设综合利用热电厂、煤矸石烧结砖、粉煤灰制品、煤层气发电、矿井水综合利用、电厂脱硫等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基本取代了全市供暖小锅炉;二是年产煤矸石烧结砖和粉煤灰制品7.2亿块,不仅可消耗掉全市当年产生的煤矸石和部分粉煤灰,还能逐步消耗多年堆存的煤矸石,今年初市区禁止使用粘土砖后,可基本满足全市建筑用砖需要;三是全市90%的煤层气实现综合利用;四是处理后的矿井水,可满足三座电厂冷却水需要;五是脱硫后的伴生物,用于生产水泥和高品质石膏。水泥产业方面,利用电厂粉煤灰、废渣作为年产4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的掺和料;利用水泥煅烧过程中的余热发电,可满足自身用电量的40%左右,使吨水泥成本降低18元。金属镁产业方面,利用新型水煤浆冶炼法和蓄热还原炉技术改革传统工艺,使能源综合利用率提高两倍,吨镁成本降低2 500元,能耗和环保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利用金属镁废渣生产新型墙体材料。食品加工产业方面,综合利用畜牧养殖加工产生的粪便、下脚料等废弃物,建设了一批有机肥、蛋白饲料、沼气站(池)、沼气发电等项目,使全市60%的废弃物得到利用,15%的农户用上了沼气。

3.围绕构建社会层面的大循环,建成污水处理、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地热利用等工程,建筑工程新型墙体材料设计使用量不低于70%,实现了城市集中供热、供气,早在06年3月就在城市规划区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同时以建设花苑、淇水春天等住宅小区为试点,综合考虑节地、节水、节材、节能,推进太阳能、浅层地热和雨水、中水的利用,严格按照建筑节能65%的标准建设节约型住宅小区。着眼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2008年启动的“一河五园”工程,占地4 580亩,计划总投资5.53亿元。工程包括淇河疏浚减漏暨高村橡胶坝工程、淇水诗苑、淇水乐园、森林生态主题公园、生态湿地主题公园和生态植物主题公园建设等六大工程。“一河五园”将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高度融合的自然生态廊道, 成为鹤壁市最亮丽、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坚持“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的原则,按照生态城市标准建设新区。城市绿地率达到38%,绿化覆盖率达到40%,公共卫生覆盖率100%,卫生监测率95%,科学规划了工业区、生活居住区、文化区、商业区和休闲娱乐区,并且严格按功能分区摆放项目。抓好城市绿化,采用开敞通透的手法,以草坪为基调,以植物造景为主导,以种植乡土树种为主体,大力推进公共绿地和庭院绿化,城市绿地面积566公顷。一是大力开展生活垃圾、特种废物和城市中水的回收利用,提高社会资源再生利用率。二是加强用水计划和用水定额管理,积极推进工业、农业和城市节水技术开发和新产品推广,着力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三是在城区逐步取消小锅炉,增加集中供热覆盖面。四是强力推进“禁实”工作,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节能建筑。五是把淇河开发、保护和新区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沿淇绿化、淇河新区段开发和引水入市工程。

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既创造了物质文明,又营造了碧水蓝天,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近三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实现利润年均分别增长21.6%和52.6%,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5天,创历年最好水平,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平均达标率100%,居全省第2位,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进一步科学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东升,等.煤资源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60.

[2] 刘炜.科学发展与循环经济模式构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循环经济

建筑施工企业是集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为一体的施工领域,使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着市场化发展水平的提高程度。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这部分技术观念的改变,循环经济作为新时期最符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循环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我们发现在质量稳定以及能效比重中现行循环经济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缺陷,这是值得相关工作人员加以沟通、改进的。具体来说,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循环经济研究与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循环经济的概述

从理论上来说,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以及科学技术为基本组成部分的系统内部,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经济为理论基础,按照生态系统自有循环与流动原则的要求,将各领域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有关生产、中转、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在内的销售全过程进行经济循环,以实现这部分企业由资源消耗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向生态资源循环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就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循环经济通过对建筑资源、技术等消耗型效能的结构配置与调整可以实现建筑施工资源――可回收资源――回收可利用资源――再循环施工资源的这一循环模式。使建筑施工工程所需的各类资源得到最大效能的发挥与最佳的结构组合,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以促进循环经济向着自然资源循环体系靠拢。

2.建筑施工过程中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在现代经济社会各领域内,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发挥循环经济的功效与职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不仅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也是经济发展表现形式。工作人员充分把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后续推广与调研工作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其重要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就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传统生产与经济发展模式的粗放型结构往往无法适应与满足当下建筑施工领域对能源消耗与利用率的规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日益完善,我国各种不可再生稀缺资源开始逐渐匮乏,工业化发展与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不仅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发展循环经济,带动各种资源结构与利用的合理配置,做到生态资源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才能够及时且合理的解决这一问题,并不断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2.2节能减耗。我国在资源占有方面的基本情况是总量不高,分摊数多,人均占有低,并且这一数据还在伴随着工业化、经济化社会的进程加剧而不断地严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促使资源利用加剧,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就很容易导致资源严重浪费。而在建筑施工各个步骤及环节开展循环经济发展策略,使各项资源在利用――循环――再利用的过程中得到最大整合,不仅可以缓解资源缺失问题,还能够起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收益率的目的。

2.3维护生态环境。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建设垃圾,传统模式对这部分垃圾的填埋、堆放由于其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严重污染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而新一代的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对这部分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转变了施工企业的增长方式,在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同时起到了维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发展平衡的重要作用。

3.建筑施工过程中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循环经济伴随建筑施工的不断发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工作人员对其发展现状的总结与研究可以促使相关发展战略、措施的制定,更好的为建筑施工行业服务。具体来说,其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形式。

3.1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各类资源的回收与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对各类资源的管理与利用不再局限于施工个步骤环节密切相关的设备仪器,而是具体到了电池、纸具等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中。所有参与到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都需要进行登记与监督,通过对各类资源的建级与划分,将各类资源的使用、报废状况明确到具体责任人上,并且依据实际回收情况对这部分资源进行再利用。通过对资源全面、系统的管理达到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并不断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3.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各类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可以实现优势整合,还可以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根据各个建筑施工行业发展现状的不同,可以在企业或集团内部将各个子部门进行优劣势互补组合,并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通过集中循环经济在产业结构中的有利方面,起到对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

4.建筑施工过程中循环经济的创新点

工作人员在研究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时,需要结合经济社会相关可续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对其进行创新性研究。具体来说,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循环经济的创新点主要涉及到了技术创新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提高资源从利用――回收――再利用的循环发展,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是关键。各种新型设备仪器的利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循环经济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并与之相适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回收设备与仪器在专业性能方面的加强,对各种待回收利用资源进行合理分类与改造,使建筑施工各步骤、环节都能够实现与循环经济的互联。

5.建筑施工过程中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过一定阶段的实践与研究,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意义是值得大范围应用与推广的。未来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将随着高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其中最显著的发展趋势在于相关法律法规对循环经济在体制上的完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包括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废弃物回收与处置标准的制度,对处于利用――回收――再利用这一循环经济环节中的各类资源进行精确的分类归置,在减少资源浪费率,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促进循环经济的新发展。

6.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循环经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理论、实践等方面加以分析与研究,使循环经济能够顺应着建筑施工的不断发展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森发,闵毅梅.张文红等.循环经济理念与江苏发展循环经济的构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

[2]石永威,姜连馥,李云杰等.建筑工程质量生态管理模型的构建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03)

[3]魏登荣.循环经济的特征与福建石化产业的发展思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8)

篇4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教学体系;平台建设

一、引 言

本科给水排水工程专业(080705)始建于1952年,2012年,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正式更名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081003),并且专业首部专业规范正式颁布。早期该专业主要依附于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与课程设置方面,以传授水的“给”和“排”知识为主,在水处理方面的内容相对薄弱。但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行业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行业的服务对象不再是简单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是扩大到水社会循环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行业的任务从解决城市和工业用水的供给和排放,转变为以改善水质为中心、水量与水质并重,满足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的目标。相应的,作为为给排水行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的高等工程教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必须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专业的科学基础已经相应地由力学转变为生物学、化学和水力学,并且不断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内涵,也相应地转变为以水质安全为核心的水的良性社会循环。这种变化促进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的改革[1]。

重庆三峡学院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本校2010年获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并于2011年开始首批本科招生,是为解决库区及周边地区水资源开发、水工程行业人才紧缺问题而开设。专业建设中,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变化,不断追踪学科发展前沿,根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要求,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强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借鉴其他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开展的经验[2-3],在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性工作。

二、构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的课程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知识的融合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导向,将整个实践环节划分为5个课程教学模块和3个课外拓展模块(见图1)。课程教学模块包括: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课外拓展模块包括:技能培训与认证、科研训练、素质拓展。在课程教学模块中要完成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对能力的发掘、培养和实现;而在课外拓展模块中的培养目标则是对知识的强化、融合和贯通,对能力的提升、综合和优化。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并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最终实现学生知识融合与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新途径。

图1 实践教学体系及知识能力培养目标示意图

三、构建“完整再现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和“全仿真”的水处理工程实践教学平台

重庆三峡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05年开始设置水污染控制方向,经过数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水质分析实验室”和“水动力学基础实验室”等水污染控制工程专业实验室,2010年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增设了“单元处理操作实验室”和“供水及排水管道系统实验室”,能基本满足教学实验的需求。2013年,获批中央支持地方建设项目经费400万元,用于建设“水处理实训中心”建设。该中心建设遵循两个理念。

1.以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为核心涵盖整个水的社会循环过程

给水和污水处理是水的社会循环的2个重要过程,目前实验及实训比较偏重于污水,而由于工艺的复杂、给水厂的管理严格,难以找到合适的给水水源等原因,学生给水方面的能力培训很难实现。本中心的建设将传统的给水-用水-排水的顺序反置,即污水经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处理后,出水作为给水处理系统水源,整个系统完全仿真了水的社会循环全过程(见图2)。

图2 水的社会循环示意图

2.水处理工艺流程的全仿真化

本中心将通过典型水处理单元构筑物构成典型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并利用计算机自动监测控制实验室的建设再现水处理的实际过程。采用真实、等比缩小的给水处理、污水处理单元构筑物或处理设施,可通过不同的组合,构成不同的典型给水、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并通过在水质分析实验室将运行的结果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

该系统采用完全真实的单元处理过程,其实训过程与水厂的运行过程也完全相同,让学生既能认识水处理的各种典型工艺的组成形式和处理特点,又能通过生产实训,让学生参与系统的运行、操作、控制、监测和维护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技能与岗位零距离对接。

四、进一步建设思路

随着中国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给排水行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地方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定位,需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搭建各级各类教学平台,将专业教育与执业注册师接轨,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使得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给排水科

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J].给

水排水,2013,39(4):1-3.

[2] 张玲.给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实施与管理[J].才智,

2012,(21):254.

[3] 龚为进,段学军,陈启石,刘海芳.给排水工程专业实

篇5

1.1 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2013年高速公路新建29295公里、改扩建2759公里,主体工程永久用地共15.267万公顷,新增占用耕地共6.967万公顷,不可否认的一个问题是国内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势必会加剧我国耕地资源锐减的现象。另一方面工程建设便道、建设材料混合场、公路原材料堆放场等一些临时用地同样会使该处土地表层植被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公路运行周期内会逐渐影响周边地方的土地功能产生变化,比如会造成该地农业生产用地逐渐转变为具有商业性质的服务型用地,严重影响我国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

1.2 不可再生沥青材料的大量消耗

国内目前大部分公路路面使用材料是沥青,据实际工程资料显示每公里公路铺设将会消耗多达23吨的沥青材料。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石油资源匮乏,人居石油存储占有量仅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石油消耗量主要依靠对外进口,国内石油进口量占消耗总量百分比从1993年的6.3%增加到现在的59%,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的大量消耗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 破坏生态环境

公路施工过程中会导致不同程度环境污染问题,不科学、不加治理与保护的公路建设与施工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比如公路建设中为满足施工要求大面积进行土石方挖掘就会造成当地绿色植被破坏、水土资源流失、河道阻塞和地形变化等问题;除此之外还会阻断生态系统的连续性,破坏当地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物种之间食物链的流通,破坏生物和谐的生存环境。

1.4 损害人类健康

公路施工过程中沥青等施工材料的高温混合搅拌、运输铺设等操作将会使其中含有的苯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的挥发与扩散,会对施工技术人员产生一定的健康损害;施工建设材料运输与公路运行过程中掉落物、滴落的油料等有毒有害物质都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2 循环经济理念在公路工程中的运用与案例分析

2.1 公路边坡防护技术的实际运用(以福建省道206德化城关至赤水路段边坡防护工程为例分析)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新兴公路防护技术,它将公路建设、岩土质量监测、生物科学等多项技术融合起来,对公路路基周边的动植物种类与绿化带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培养,使植被能够在路基周边自生自长构成高效、稳定的生态系统,能够对公路养护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省道206德化城关至赤水路段的边坡防护工程就是实际运用边坡生态防护技术。该工程2004年7月开工,工程周期为7个月,工程养护周期为2年,现阶段该地植被生长状况良好,公路边坡防护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并且能够与周围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受到当地人民的普遍赞扬。通过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可以看到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具体施工虽然操作复杂、要求高,施工技术综合性强、后期维护成本较大,但是该项技术取得防护效果非常好。同时,施工周期较短施工成本较低,对于维护公路周边生态环境稳定效果明显,实现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化利用又能实现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是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公路建设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2 陈旧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以泉州城市道路路面改善工程为例分析)

公路运行一定周期之后沥青路面损坏现象不可避免,因此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沥青混合料,一方面废旧沥青材料的堆放将会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资源,还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还会造成沥青混合料的大量浪费;因此,运用公路路面再生技术重复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材料铺设公路路面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科学高效化利用,还可以避免材料的浪费与环境污染,是现代循环经济理念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又一具体运用。泉州城市道路路面维护工程采用的就是运用沥青厂拌热再生技术进行路面养护,该工程的施工特点是采用施工机械进行高效化的利用且没有使用任何一种再生添加剂实现废旧沥青混合料的百分百利用,节约路面维护成本达50%,目前该技术项目运行状态良好且正在进行阶段性的路况性能测定。

2.3 公路垃圾回收砂石再利用技术(以泉州市公路局惠安分局回收公路垃圾中的砂石再利用为例分析)

随着道路里程的增加和人流车流量的增大,公路垃圾也在成比例地增加。由扫路车清扫收集的公路垃圾,大多不同于生活垃圾,它主要由泥沙、碎石、破布、饮料壳及塑料物等一些不可降解的建筑垃圾组成,无法采用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处理,所以,城市垃圾站均不愿回收公路垃圾,造成公路垃圾处理十分困难的局面。然而,利用“公路垃圾分离处理设备”对公路垃圾进行处理,将公路垃圾中的主要成分砂石经过分捡、清洗后,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既解决了公路垃圾堆放困难,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惠安公路分局从2012年3月起利用“公路垃圾分离处理设备”对清扫车清扫收集的公路垃圾进行分离处理,两年来共回砂石近2000吨用于路面修补和其他生产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6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15-02

1 引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方面之一,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保护中占据重要地位。就我国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来看,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关键性问题丞待解决,水生态明文建设还需加快脚步。因此,为了达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采取有效策略实为必要之举。

2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解是该项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必要条件。根据现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已有实践管理,目前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理解是:通过采取工程性(技术、机械设备、水处理工艺等)和非工程性手段(政策、方针、制度等)措施,对水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使其在满足社会发展、人类发展需求的同时,形成一种完善的、可自我更替的、良性演化水生态系统过程。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中可以理解到,水生态系统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象,而形成良性演化的水生态系统则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1]。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多学科交叉性。水生态文明建设囊括了一切水生生态系统,包括自然水生生态系统、城市水生生态系统、与水力相关的陆地生态系统等,是所有水生生态系统一个治理、改造、建设和适应的过程,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多种学科提供理论支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地理科学、化学、经济学等,具有非常显著的多学科交叉特征。②主观意愿性。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需求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并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改造,再到适应与主动相结合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这样一个发展历程[2]。回顾这一发展历程,其中无处不体现着人类的主观意愿性,人类希望对水生态系统进行良性改造,通过人类活动来完善水生态系统建设,希望水生态系统生生不息的良好发展下去,这些都是对人类主观意愿直观充分的体现。③符合全球未来水资源管理理念与发展趋势。在全球水资源匮乏的形势下,世界各国水资源管理工作被提上日程,水资源管理越来越强调文明和谐,许多国家开展的水生态系统改造工程、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超前,与未来全球水资源管理理念和整体发展趋势一致。

3 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顶层设计不明确、不科学

目前,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政策制度方面还是技术标准方面都研究的比较多,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但有关具体的实践探索和建设实施研究却相对较少,缺少实践性指导经验与方法[3]。即使一些地区、区域流域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付诸了实践,但也多为当地自发开展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依据当地实际需要所进行的活动,由于缺少实践经验与相关理论作指导,导致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在顶层设计上,还不够科学明确,现行水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标准与政策体系还不够系统全面。

3.2 监督工作不到位

诚然,目前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中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理论与技术水平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依旧较大。这表明技术、管理手段仍旧是制约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技术、管理手段的限制,加之工作人员本身专业能力与认识的不足,造成了监督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给一些工厂污水、废液的排放提供了便捷通道,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增大了水生态文明建设难度。

3.3 思想认识不统一

长期以来,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不注重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顾虑自然有限承载能力的人始终大有人在,并且这种思想观念影响着每一代人,使得水资源等各种自然资源遭到持续性破坏,并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破坏程度在不断扩大。受这种思想观念支配的人们,对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战略指导思想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理解,未能形成这种执政观,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阻碍作用[4]。虽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人们文化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国家政府的大力宣传倡导之下,一些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低碳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提升,但整体上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尚未统一。

4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成果,水利工程规划、施工、设计、运行、管理理论与技术日益成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且不管是建设理念还是建设技术都在不断更新,不断向着更先进、更和谐、更文明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以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作为民生水利的主线,以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为基础,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水利科技的更快发展,提高了水利技术水平。为了加快推进我国水生态系统文明建设,解决具体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将理论与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依据理论指导,运用先进技术,相信可以进一步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4.1 依据各种先进理论指导水生态文明建设

4.1.1 统筹兼顾理论

由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特征,为了保证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各种学科知识的应用和各方面建设整体协调统一,遵照统筹兼顾理论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统筹兼顾理论的指导下,建设人员需要对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学科知识,按照学科进行分类分级,将水生态系统改造工程进行项目分解,保持建设人员所学专业与其所负责项目相一致[5]。在此前提下,加强各专业队伍、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让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相互之间了解彼此的工作进度,提高整体工作的协调性与同步性,做到水生态文明建设分工明确、步调统一、整体协调。

4.1.2 “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

作为自然与人类发展和活动驱动的必然结果,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典型的“自然-人工”二元特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也可以说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与生态系统紧密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在自然状态下,受太阳辐射、地势能及其他能量的共同作用,流域水分一直处于不断的转化和运移状态,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水分的内在驱动力表现为自然的一元特性。而人类活动的加入,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影响深度与广度的不断扩大,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全球水生态系统循环方式,流域水循环内在驱动力从自然状态的一元特性逐渐转变为“自然-人工”状态的二元循环结构,且人类活动频繁地区,这种影响和改变更加巨大[6]。二元水循环结构含有水量、水生态、水化学和水沙耦合的伴生过程,这一伴生过程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加巨大深远。

基于这一理论分析,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自然-人工”的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作用,对流域的布局、结构和功能进行人工改造,提高流域布局与结构合理性,强化水生态系统功能。

4.2 综合运用各种关键技术

适用范围广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变革性意义,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更新则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用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智能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云技术、3S技术、物联网技术、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度技术、远程监控技术、评估补偿技术、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技术等等。依据二元水循环理论运用智能技术构建智能水网,构建无线网络,让水生态系统工程覆盖在无线移动网络之下,对水系统进行在线监测、远程监测[7]。利用基于低碳模式的水资源配置技术、复杂水利工程群联合调度技术等多种调度技术,对水网内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调度,加强水网内各水生态工程之间的联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利用除藻技术、水污染处理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富营养化处理技术等多种水生态修复技术对污染水源水域进行处理,降低水源污染程度,减少水中污染物含量。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所开发的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技术,包括流域分布式产沙模拟技术、多源复合水污染模拟技术、水文生态耦合模拟技术、多源数据同化技术等。利用这些模拟技术开展一系列模拟实验,得出水循环最佳处理方式,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度。利用水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技术、生态评估与补偿技术对水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性工作成果进行评估评价,找出当前文明建设工作存在不足,为区域水生态目标的合理设定,生态服务功能需水和水生态系统需水的精确核算,流域、区域生态需水的有效整合等提供所需数据支持。

5 结语

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水利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水生态文明具体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性问题不容忽视,水生态文明建设所需支撑技术不可或缺。在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前提下,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强对其中关键性问题的思考与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技术,统筹规划,努力加快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孙 宇. 生态保护与修复视域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罗增良,左其亭,赵钟楠,等. 水生态文明建设判别标准及差距分析[J]. 生态经济,2015(12):159~163.

[3]吴兆丹,王张琪,赵 敏. 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J]. 水利经济,2015(6):40~44.

[4]张 诚,严登华,秦天玲. 试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与支撑技术[J]. 中国水利,2014(12):17~18.

[5]陈 进,李伯根,许继军. 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及在云南省的实践[J]. 水利发展研究,2015(1):14~18.

篇7

一、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及运行模式

(一)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循环经济倡导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零排放理论、热力学“熵”理论和资源价值论。循环经济最主要的指导原理是生态系统原理。所谓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形成一个功能整体,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动态系统。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与经济学密切相结合的科学,从总体上研究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具有很强的理论经济科学性。在生态经济中,经济活动的目标包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保证整个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于生态经济,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的经济活动形式,是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物质能量层级利用的原理,把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统筹来考虑,立足于生态,着眼于经济。零排放理论是由欧洲实业家、前任联合国大学校长顾问GunterPauli首创的,是指无限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直至为零的活动,即应用清洁生产、物质循环和生态工程等各种技术,实现对天然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而不给生态环境留下任何废物。在热力学中,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的移动是以扩散的形式移动的。熵经济学中的熵不仅可以用于描述热量的扩散,也可以用来描述物质的扩散。引入了物质熵的概念,就能描写出作为物质熵向热量熵转化过程的有机生产。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资源被开采和浪费,越来越多的资源学与经济学家意识到自然资源的价值。在循环经济系统中,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循环经济以综合性指标来衡量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重视污染预防和废物循环利用以及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有相应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循环经济是随着技术的不断集成和提高而发展的,衡量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的计算方法如下式。

(二)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按照经济社会活动的规模和所涉及的范围,循环经济可以分成大、中和小三种规模的循环方式。“小循环”模式是企业的内部循环,是指以一个企业内部或者一个农村家庭为单位,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最终使所有的资源和能源都得到有效的利用,实现污染无害排放或零排放目标。“中循环”是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是建立在多个企业或产业的相互关联和互动发展上的运行模式,要优先考虑将上游企业产生的废物充分利用到下游企业中去,使所有的物质都得到循环的利用,最终实现废物的再循环利用。“大循环”是循环经济在社会层面上的体现,是指在整个经济社会领域,通过工业、农业、城市和农村的资源循环利用,不排放废物,最终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实践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立足于建设循环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型区域,通过立法、教育、文化建设以及宏观调控,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资源循环”的观念,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以上三种循环模式同等重要。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在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框架下,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在产业不断振兴和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将对环境的污染负荷持续降到最低水平,最终实现资源循环型经济社会的目标(如图-2所示)(王军,2007;HuiquanLi,2010)。

二、中国循环经济管理机制的创新

(一)循环经济的管理机制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模式和理念的一种革命,是涉及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等领域的系统工程。科学严格的管理是保障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管理机制就是明确各个机构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工作或活动中的相互联系和一般性的内在工作方式。因此,建立健全规范化、程序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机制,是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机制,应贯彻全面管理和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采用目标管理和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方法,即事前策划、事中调控和事后评估。具体包括四个阶段:策划阶段、推进与实施阶段、监控与纠正阶段、持续改进阶段(如图-3所示)。策划阶段说明发展循环经济要做什么;推进与实施阶段阐述应该如何做才能落实策划阶段制定的推进计划和方案;监控与纠正阶段强调循环经济发展进程中发现问题怎么办;持续改进阶段是在前一个循环基础上,提出更高的目标和指标。这种管理机制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结构化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框架。

(二)循环经济管理机制分析从国际经验看,21世纪人类要解决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其根本出路在于管理制度和机制创新。在如此大背景下,如何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创新机制,是中国循环经济急需研究的问题。循环经济所遵循的基本原则,首先就是物质的减量化使用。“脱钩”指的是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物质消耗总量在工业化之初随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增长,但是在以后某个特定的阶段会出现反向变化,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物质消耗下降。因此“脱钩”理论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循环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们相信物质消耗最终会不断降低,未来物质资源保障与环境污染压力走势将比较乐观。当今世界,人类社会面对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重大命题,系统论的方法显得很重要。系统论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认为任何系统都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基本特性,因此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总体出发来研究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以及和系统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我们应该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相关性和人类活动的环境适应性,从而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因此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在不断满足自身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应从社会经济系统整体出发,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和处理经济发展问题、生态平衡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汪琨,2010;冉春艳,2008;YongGeng,2012)。

(三)循环经济管理机制创新我们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建构循环经济的管理机制,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我们应根据中国国情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建构中国循环经济的管理创新机制。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注重从不同层面协调发展。即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和资源再生产业(也可称为第四产业或静脉产业)。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对于中国资源消耗大、需求大的现状尤其重要。我们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一方面,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形成后发优势。推动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我们借鉴英国学者格里•约翰逊(GerryJohnson)和凯万•斯科尔斯(KevanScholes)1998年在其著作《公司战略教程》中提出的PEST分析法,分别从政治或法律因素(politics)、经济因素(economy)、社会文化因素(society)和技术因素(technology)这四个方面来研究构建中国循环经济的管理创新机制,是研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通过PEST分析法,基于影响中国循环经济管理机制创新的四类主要环境因素,分别从政策法规创新、经济制度创新、社会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四个方面探索了中国循环经济管理机制创新框架。1.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靠政策的推动,还要靠生产者、消费者市场需求的拉动,需要全社会发展观念的根本变革。我们要更新发展观,树立科学的生产消费理念,培育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2.要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法律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抓紧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发展循环经济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必须通过法律手段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规范和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3.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采取经济政策,如价格、税收和财政政策等,激励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市场机制的巨大作用,建立健全其价格形成机制;另外应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创建环境资源市场。4.发展循环经济要靠绿色技术创新。加强研究开发循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技术,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还要加强与国际的交流合作,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引进先进技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更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本质是对传统生产关系进行调整,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其保证是制度与体制的创新。

三、总结

篇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保护环境,始终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贵州省贵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市建设,努力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创新发展思路,建设生态经济市

生态经济是生态和经济并重、双赢的经济形态。发展生态经济,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一再证明,不惜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追求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所谓发展,不仅影响当代,而且祸及子孙。贵阳市作为欠发达省会城市,过去为了改变落后面貌,想方设法加快发展,曾一度忽视了经济增长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在新的形势面前,贵阳市面临着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双重任务:既要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步伐,努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又要切实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贵阳市把建设生态经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选择走经济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贵阳打造成为环境友好型城市,打造成为森林之城、休闲胜地、兴业福地、人居佳地。

围绕经济生态化,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生态化是全方位的,涵盖了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贵阳市围绕经济生态化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产业化、城市现代化,努力实现从高耗能、高成本、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向低耗能、低成本、低污染、高效益的现展模式转变。

着力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层次。技术创新是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动力源泉,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贵阳市从实际出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积极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同时,着力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上下功夫,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一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优势企业。发挥铝、磷、煤、现代中药、烟草、食品等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知名品牌。二是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加大对轮胎、挖掘机等装备制造业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力度,使其在更高的技术层面上参与竞争。三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云岩、南明、小河三个中心城区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白云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现代中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聚集,延伸产业链,打造若干产业集群。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经济,对“三农”工作来说,必须坚持多予、少取,在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十五”期间,贵阳市在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近4万户农村茅草房改造任务,使15万贫困农民告别祖祖辈辈居住的茅草屋,实现了安居梦想;“十五”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前50年投入总和的60倍,2003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新建、改造了一批水利工程,解决了35万农民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1000多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模拟改数字,5000多个自然村寨通了广播电视。同时,大力推进生态经济村建设,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科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能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贵阳市从2000年开始探索发展循环经济,20**年3月确立了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目标,同年5月被国家环保总局确认为全国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首家试点城市。2004年初,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认为全球唯一的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在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的过程中,贵阳市坚持做到“四抓”:一是抓规划,科学制定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二是抓产业,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培育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企业层面,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原料替代、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推进企业内部物质和能量循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在生态工业园区层面,以延伸生产链、聚集产业和促进不同产业间的资源耦合为手段,在对三个开发区进行生态化改造的同时,重点启动和实施了贵阳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清镇循环经济煤化工示范基地、息烽循环经济磷复肥示范基地三大基地建设。三是抓制度,努力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2004年11月,贵阳市颁布施行了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明确了贵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方向和途径。四是抓人才,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聘请知名专家担任循环经济建设顾问,并积极引进各类人才到贵阳市工作。

围绕生态产业化,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生态经济强调生态资本在经济建设中的投入效益,强调生态建设和生态利用并重。生态环境既是经济活动的载体又是生产要素,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生产力。生态可以通过产业化方式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又间接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贵阳市围绕生态产业化的目标,大力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篇9

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同时,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将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强力推行循环经济。

2、农业生产现状迫使我们必须推行农业循环经济

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与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上述问题如不尽快予以解决,将严重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步伐。因此,必须尽快强力推行农业循环经济。

3、国际经济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推行农业循环经济

在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的国际化要求我们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们的农业只有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发展循环经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追赶国际经济发展领先水平,我们必须在推行循环经济上下大功夫、苦功夫。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更应强力推行循环经济。

4、农业的自身特点推动我们必须推行循环经济

第一,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二,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第三,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如此,我们更应强力推行农业循环经济。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明确两个基本思路

循环经济作为生态保护型经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明确两个基本思路:

1、要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农药及化肥施用、畜禽粪便排放、农田废弃物处置等,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立体交叉污染。

2、要以农业循环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农业生产是人类有意识地干预自然生产过程。将循环经济理论引入农业领域来组织引导并协调农业生产,或者将农业作为一个工程,借鉴运用工程项目论证、立项、设计、施工和评估等办法,通过对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来促使污染或废弃物减量化,达到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容的理想状态。

三、推行农业循环经济应坚持并灵活运用“4R”原则

1、减量化(Reduce)原则

农业上应用减量化原则最科学、灵活的方法就是“九节一减”:(一)节地。选用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生产同样重量的农产品,土地可大大减少;推行间(套)立体栽培先进技术等,提高复种指数。(二)节水。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先进实用节水技术。(三)节种。种子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种子,农民科学用种如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抛秧技术和农作物营养土(钵)育苗小苗移栽等先进技术。(四)节肥。科学施肥,推介生态有机肥,递减化肥用量。(五)节药。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严禁生产与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过量用药,大力推广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办法,大力发展沼气,用沼液代替农药,运用生态良性循环办法来吸引和繁殖各种鸟类,防治病虫害,采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六)节电。大力推广各种先进的节电技术、设备、产品、工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节约广大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用电。(七)节油。农业机械和农用运输设备中推行节油技术。(八)节柴(煤)。推广先进实用的省柴灶和用农作物秸秆、稻壳、木屑。竹屑废料加工的清洁碳;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节煤技术。(九)节粮。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畜牧提高养殖业的肉料比,节约粮食。(十)减人。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

2、再利用(Reuse)原则

坚持并灵活运用再利用原则,就必须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根据再利用原则的要求,对各类农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深度加工,不断增值。

3、再循环(RecyCle)原则

运用再循环原则,大力发展“白色农业”—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开发微生物资源,可以缓解能源与环保的矛盾。

4、再思考(Rethink)原则

运用再思考原则,就是要着力经营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

四、面向循环经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1、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为目的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合生态农业是困地制宜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应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自主)”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对中低产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对高产地区进行生态功能强化,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三大效益的统一。它既是农、林、牧、副、渔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为目的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实践意义,应大力提倡。

2、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有机食品(产品)为目的、发展有机产业为手段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开发有机农业、发展有机产业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稀缺资源、发展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的需要,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效防治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生态省、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建筑新的经济增长点、变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打破国际“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有机农业在环境保护和农业污染防治上较彻底,发展有机产业与循环经济理念基本一致,可跨越式地发展循环经济。因此,应全力推动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有机食品(产品)为目的、发展有机产业为手段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

五、保障措施

1、制定相关法律

加快制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着手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把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化。同时要制订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上采取经济激励措施。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加大科技创新,研究多种具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特别是体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之路的循环模式。对现已开发出来的优良循环经济模式进一步加以改进、推广,尽快摸索出农产品反复加工、深加工的模式与技术;还要加大对白色农业的研究开发力度,进一步开发微生物资源。

3、大力宣传,着力培训

一要加强宣传,形成共识。要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价值观,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二要加强培训。推广成熟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必须对农户进行培训,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其切实掌握要领,才能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篇10

水是农业和农村的命脉,也是工业和城市的命脉。合理地配置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制定统一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依法治水和管水,是科学管理水资源的根本保证。

a)强化科技兴水的认识,建成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水利工程。作为工程性缺水严重的黔西南州,全州各部门、各级领导乃至全社会每一个公民,都要有一种“危机感”和“使命感”,增强节水意识。要认真做好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立项等前期工作,保证科学立项,作好经济分析论证,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既符合群众的心意,又能体现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要求。

b)坚持全面规划和综合利用的原则。按河流水系、县市和经济发展要求,做好水资源的调查、评估、需求预测、综合平衡工作。经批准的规划是水事活动的基本依据,各县市、各部门要按总体规划的要求,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c)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发展节水型农业。水管单位要研讨节水灌溉制度、节水灌溉方式、节水耕作技术、种植节水作物等;要推广节水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制定水资源科学管理制度,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制度管水,有效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运用行政、法律手段,依法治水和管水。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通过法规、标准、制度、规划及控制市场行为,鼓励节水,约束浪费,促使用户主动改变消费行为和方式,提高用水效率,减少用水需求,从而实现节水型经济。

2强化对水利工程的经济意识

水利经济迟迟不能实现良性循环的一个主要原因,除水利工程自身存在着社会效益大、经济收入小的特点外,主要是过去长期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在设计、施工、管理上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经济,重主体、轻配套问题。克服这些旧的观念,强化水利经济效益意识,是水利经济走向良性循环的重要一环。

a)改变工程设计没有正规经济评价的状态,强化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分析与评价。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应严格按照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规范要求,由经济评估的专业人员进行正规的经济分析与评价,否则设计文件应不予审查。在经济分析评价中,除进行经济分析外,还必须进行财务评价或研究财务执行方案,连同设计文件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作为今后水管单位开展水利经营活动的法律依据。

b)改变重主体轻配套状态,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水利工程效益是通过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的共同运用来实现的。在已建的水利工程中,相当一部分配套工程没有同步建成,影响整体效益的发挥和水利经营管理单位的经济收入。要把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作为一个整体,统一搞好规划设计,同步进行施工建设,统筹进行调度与管理,保证工程效益的全面发挥。

c)改变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经济目标责任制,采取经济手段提高工程效益。增强改革意识,打破水利基层部门花钱靠国家的习惯,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自身发展。

3提高现有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途径

a)锐意改革,树立观念。水利建设与管理要适应改革的形势,必须牢固树立服务观念、效益观念、经济观念。

b)完善配套水利设施。根据国家和地方财力情况,对已建成的水利项目,争取在短期内使现有工程逐步达到设计标准和取得应有的效益。

c)实行商品供水。严格按照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关于水价改革的文件要求供水和收费,将水费作为管理和维修工程的报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既节约了国家投资,又使投工者得到合理的报酬。

d)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加强水利基金的收取力度,使水利基金全部到位,用于水利建设;二是受益区群众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适当集资和投劳;三是贯彻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入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