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文化交流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Keywords: Tibetan history archives; Cultural identity; Loss of overseas; recourse
美国艺术档案局的威斯巴登曾说过:“没有什么怨恨情绪能比一个国家的文化财产被取走更为纠结,更让诸多怀恨之情显得理所应当。我们的职责应该是依靠个人或集体的力量反对这种行为,而文明国家也有义务端正其行事,建立公正的秩序,而不是不正当的谋求私利或权利。” 历史档案的流失,毫无疑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文化的断裂。目前关于流失海外档案追回问题的研究,研究的模式基本上是探讨流失海外档案的分布与现状、意义或价值、理论原则、追回途径,包括对海外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馆藏文献介绍;意义或价值的探讨局限在维护国家主权、档案的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等;追回途径主要是法律途径、合作出版、获取复印件等。本文嵌入文化观念,辩证性地思考传统追索途径存在的弊端,围绕文化建构,提倡建立友好的国际关系作为前提,承认专业追索组织并提出人员的素养要求和任务,并营造国家舆论助力追索工作,给流失在外的档案打上中国烙印以保证漫长的追索工作持续进行。
1藏文档案文献流失海外的回溯
1.1 藏文历史档案流失海外现状。从17世纪20年代到18世纪80年代,曾有几批欧洲天主教教士在阿里、前后藏等地进行长期的传教活动,并带走了一批有关历史、宗教、民俗等方面的藏文历史档案。19世纪30年代,匈牙利学者乔玛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雇佣,从西藏带走了全套藏文《大藏经》和大量有关西藏历史、语言和宗教方面的珍贵藏文档案文献。1879年―1883 年间,英印政府雇佣的印度文人达斯两次潜入我国前后藏地区,盗走了一些十分珍贵的藏文手写本和木刻本历史档案。[1]1900年,策比可夫以“考察”为名从拉萨等地搜集了大量的藏文历史档案。1914年6月5日马洛夫(S?E?Malov)从新疆运走了若干吐蕃木牍,后来由沃罗比耶夫-捷夏托夫斯基撰写了《马洛夫收藏的藏文木牍》和《罗布泊地区的藏文木牍》。此后俄国人对敦煌藏文历史档案和11世纪以后的藏文历史档案又陆续有一些收藏。20世纪初,英国的斯坦因(A?Stein)在1906年和1907年两年间,从我国新疆南部和敦煌千佛洞盗去了大批古藏文历史档案。1908年,法国的伯希和(A?Pelliot)也从敦煌千佛洞盗去大批古藏文手稿及写本。此外,其他一些国家如俄国、德国、日本、瑞典等国家的帝国主义分子也劫掠走了很多古藏文历史档案。1959年,达赖集团出逃,携走了许多珍贵的藏文历史档案,存放在印度所谓的西藏文献图书馆内,致使西藏藏文历史档案大量外流。国外收藏藏文历史档案的文化机构主要有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法国国立图书馆、日本的东洋文库、高校图书馆。其他收藏藏文历史档案的国家和地区主要还有美国、德国、意大利、丹麦、奥地利、比利时、荷兰、挪威、瑞典、波兰、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尼泊尔、缅甸、克什米尔、蒙古等。
1.2 流失藏文历史档案造成我国民族文化的缺失。藏文历史档案不仅是研究藏族文化的珍贵材料,也是研究我国多民族文化史的重要资料,既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藏族文化遗产,又是整个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藏文是一种较完善的拼音文字,它大体上反映出创造文字时代的面貌。藏族分布辽阔,各种方言在藏文文献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整理和深入研究这些方言史料对于汉藏语系的语言比较研究和语言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藏文文学文献中所反映的民歌内容,对于发展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创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第三,藏文历史档案中所记载的历史事件不是孤立的,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如吐蕃王朝建立前后及其扩张、崩溃后的封建割据,元朝统一后的稳定发展等,都与中央王朝亦步亦趋,每当中央王朝走向崩溃的时候,西藏就分裂割据,可以说西藏文献是研究中国政治史和中国通史不可忽视的资料。第四,藏医文献记载了藏族丰富的医疗保健和施治技术,同时还记载了汉族和其他民族历史上久已失传的秘方,这对我国医学的综合研究特别是高山病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因此,深厚丰富的藏文历史档案的流失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民族文化的缺失。
3.2 成立专门的流失海外藏文历史档案追索组织。我国可以效仿埃及和意大利的做法,成立专门的文化财产追索机构。文明古国埃及一直是追索流失文化财产的先锋。为了追索流失文化财产,埃及最高文化财产委员会专门成立了文化财产归还管理局。该局平时对全世界约40家经营文化财产的网站进行严密追踪,同时埃及分布在世界各国的使馆也密切关注所在国涉及埃及文化财产的拍卖和转让活动。“2004年以来,埃及通过与世界各国博物馆和拍卖行甚至个人收藏者交涉,从瑞士、美国、英国、西班牙和荷兰等国家共计追回5500多件流失文化财产。”[4]专门的流失海外藏文历史档案追索组织,要选拔掌握藏族文化、具有藏文历史档案保护知识及技能的人员从事相关工作,还需聘任专业的诉讼团队提供法律咨询。江西省档案局(馆)组成以方维华副局长为团长、相关部门专业人员为成员的工作组,为征集反映江西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的珍贵档案,赴美国国家档案馆和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图书档案馆等有关机构调研、摸底。流失海外藏文历史档案追索组织“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对近代以来流失海外的档案进行比较全面的摸底调查,做到心中有数”。[5]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流失情况,在关注国外博物馆、图书馆等主流文化机构的同时,还需要对边缘的社会角落进行审视,可以联合国外华侨或其他渠道,获取一些拍卖行和民间收藏的情况,或许通过回购方式就可以迎接藏文历史档案回国。
3.3 利用国际舆论压力助力追索工作。众人拾柴火焰高,联合其他档案、文物等文化财产流失国,在国际上发起追索流失海外文化财产的热潮,营造追索文化财产的氛围,以此向占有国施加压力。凭借法律和舆论手段,秘鲁向耶鲁大学在追索马丘比丘文物时,高涨的热情感染了墨西哥人民,他们纷纷穿上画有要求耶鲁大学返还的T恤衫以支持秘?政府。关于追索流失海外的藏文历史档案,在明确文献所在地的前提下,一方面联合同样被该国占有文化财产的其他国家,共同发起追索流失文化财产的要求;另一方面提高我国公民及文化财产占有国内华侨的民族文化意识,多方制造国际舆论压力,呼吁归还藏文历史档案。
篇2
旅游是人们暂时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并不会在异地长期居留的活动。随着物资流、信息流、文化流和经济流的不断发展,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逐渐发生着物质的、信息的、文化的相互作用。旅游属于文化交流传播的范畴,旅游的最大动因就是实现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伴随着旅游空间的流动而发生着客源地文化与目的地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这种文化传播在国际旅游中得到更明显、更突出的表现,而这种国际文化传播就体现在:
1.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对当地文化带来触动在国际旅游中,由于这种长距离、大空间的移动,使得两地在文化氛围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进行游览和活动,一方面,对目的地的经济文化形成一定的认知。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各种消费活动带动了当地的经济,但旅游者在当地的无意识性或示效应则对当地文化引起触动,旅游者在目的地传播客源地文化的行为一般是无意识的,但旅游者能够从目的地感受到鲜明的文化差异。另一方面,如果旅游者来自于文化强势的地区,他的旅游目的地是文化相对弱势的地区,那么旅游者在目的地的行为方式就对当地人们形成了一定示范效应。与此同时,随着当地居民从最初对旅游者的欢迎逐渐变成不满,甚至不完全接受和理解旅游者的文化,这种就是跨文化传播障碍的深刻表现。
2.旅游目的地文化对旅游主体文化的影响人们之所以旅游,很大部分就是因为地域和文化之间差异的存在,相对于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而言,旅游者到旅游地旅游,把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及所见所闻带回到客源地,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在古代,唐僧西天取经,马可波罗行纪等都是对跨国文化进行传播的典型例子。旅游者回到常住地后,向周围的人讲起自己在目的地的所见所闻,这种行为也是有意识的文化传播,但这种传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体现在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的局限性,旅游者眼中对目的地的感官及评价不一定是准确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大多数旅游者通常是按照旅游指南或旅游团的方式去了解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再加上不同旅游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体验和判断差异,这就使得旅游者在真正了解当地文化方面会产生较大的跨文化交流障碍。
二、国际旅游中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传播中的应用
在发展国际旅游业务中,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和传播得到了广泛应用,语言在国际旅游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的基础性角色随处可见,下面就以泰国旅游业为例进行阐述。泰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在国际旅游行业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泰国旅游业之所以能如此繁荣,除了其具备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艺术之外,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语言在泰国旅游市场中的细致体现进入泰国,如果你会一口流利的英语,就可以实现在泰国轻松自由行,无须导游,无论是吃住还有游购,对你来说不会有任何困难;同时,对旅游、文化之类的研究和考察都比较方便。因为,在泰国,各家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学校等都积极使用英语,在英语学习、宣传方面随处可见,杂志、地图册、名片、旅游宣传促销等非常全面,到位。即使是在一些大型的表演或歌舞表演场所,都会有相应的口译。泰国整体的语言能力较强,英语在泰国的熟练运用,在发展本国旅游业,实现跨文化交流和传播方面意义重大,意识强烈,耐人寻味。
2.语言在泰国旅游及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在泰国,所到之处,各种人员基本上都可以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无论是在泰国什么地方,都能给人一种全民英语素质基础较好的感觉,普遍反映出泰国百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强;与此同时,在泰国,无论是电视频道,还是综艺节目,英语类的节目比较多;在很多公众场合,广告牌、指示牌都是双语解释;在著名的景点中,日语、汉语、泰语等宣传册、资料册都有免费提供。由此可见,在泰国,对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十分重视,泰国民众在语言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强。
3.泰国对语言文化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发展国际旅游与实现跨文化传播相辅相成,广泛的文化交流是世界性发展大势,多元文化交流的挑战也是不可避免的,积极重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才能让国家的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潮流中。从泰国在语言类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泰国各校将语言教学放在首位,泰国民众在语言方面的应用能力、交际能力和水平方面已逐渐与其国民、国家的生存相互关联,并逐渐达成普遍共识。
三、国际旅游中实现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传播的建议
1.具备跨文化交流意识发展国际旅游,旅游者是活动的参与者,在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及旅游目的地三方中,都应该具备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在面对异域文化人员时,才能从容应对。随着世界交流的日益紧密,人们每天都在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逐渐形成跨文化的意识,但这种意识并不充分。因此,在发展国际旅游中,应该充分具备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2.积极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首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各种资料信息,多看多听,多渠道地学习,积累更多直接或间接经验。其次,在接触和了解异域文化的同时,还要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文化,尽量做到“移情”思维。不管是来自强势文化区域还是来自弱势文化区域的人,在面对异质文化的时候都不应该迷失了自己的文化,只有从异质文化中反观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对异质文化进行“移情”思维。最后,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跨文化的实践中进行。一旦到一个新的环境旅游,首先就要学会客观地看待新的事物,跨文化交流就是对异域文化的适应过程,并且促使自己加快适应异质文化的步伐。
篇3
关键词:文化交流;钢琴人才;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073-02
任何艺术交流的深度都是文化内涵的交流,钢琴艺术的交流不是单一技术层面的交流。钢琴艺术在中国扎根、推广是文化交流的结果,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加强,不断促进我国钢琴艺术人才向着专业化、体系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一、钢琴专业人才的成长需要文化交流
钢琴专业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在各个阶段都会或多、或少的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如阅读国内外的相关书籍、观摩艺术交流活动、练量的国内外教学体系专业教材等等,通过交流掌握技术手段、开阔艺术视野、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来理解音乐作品,达到完善和提高艺术水平的目的。而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中外相关专业文献中,由于中西方不同文化为各国的专业文献打上了鲜明的文化烙印。在对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专业文献学习中,除在技术和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之外,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其作品呈现的风格以及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也迥异。文化交流就是为钢琴专业人才提供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渠道。钢琴专业人才在各种交流活动中,为了能够理解不同国度的不同文化,需要不断的学习和丰富自身的文化涵养,才能理解和感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在钢琴人才发展初期,重视阅读作曲家的传记,看作品的简要介绍,听作品的录音,通过读、看、听可以直接了解弹奏作品的创作理念、意图以及音乐表现的内容和形象,进而可以加强对技巧的掌握。这个时期的文化交流是初步的和萌芽的,重点放在了解和掌握的程度上。目的在于明确作品风格、接近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完善弹奏技术,能具备刻画音乐形象的基本能力。不同的书籍和音像资料,介绍的文化内容之间会有异同,因此,越全面了解文献资料,形成自己艺术观念的时间就越快,激发二次创作的能力和水平就越高。所以初期的文化交流,是钢琴人才具备发展能力的奠基石。钢琴人才发展的高度,也是由这一时期涉猎文化交流的宽泛度决定。
在钢琴人才发展的中级阶段,钢琴人才对文化交流活动常常处于主动参与状态。这个时期,有些人才已经走向国外,有机会直接接触当地文化,开始融入当地的教育和演奏氛围中,处于不断探索的发展状态中。依然在国内学习的钢琴人才,在地方举办的音乐节、学校主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和一些观摩活动中,也有更多机会直接接触国内外演奏大师的演奏和教学,通过更多的途径认识国外文化,开始中西方钢琴文化的全面了解。这个时候,钢琴人才得到发展的是文化精粹提炼能力,在了解中不断接受,在思考中不断研究,在演奏活动中不断体验。这一阶段钢琴人才的发展有了更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的主动性,基本具备了向深度研究和探索的认识能力。
当钢琴专业人才的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文化交流活动已经成为其热衷的活动。其中各种专业比赛,成为钢琴专业人才参与交流的重要形式,在国内外参与比赛,使钢琴专业人才有机会接触各国的大师和同行,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通过观摩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培育出的,带有不同文化印记的同行和老师的专业演奏、大师班的学习等,都会对钢琴专业人才的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使其不断提升新认识,以达到对文化艺术层面的理解和提高,可以说,这一阶段钢琴人才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研究内容和视野更加深入全面。
综上所述,文化交流活动在钢琴专业人才成长的各个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钢琴专业的人才,应该重视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从而促进专业水平的迅速提高。
二、文化交流在钢琴人才发展中具有推动性作用
(一)文化交流推动钢琴人才建立系统的发展规划。文化交流对于钢琴人才而言是一种由理念和实践共同组成的活动形式,能够激发钢琴人才在学术领域有突破性的研究,在学科建设方面逐步扩展和完善钢琴艺术的新路径,在钢琴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中,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系统化的发展策略。
从中国和意大利两个国家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来看,无论在演奏方面,还是在教学方面,都给钢琴专业人才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提供了新的学术研究视角。如:我国的一些高等专业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师,在留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有机会到意大利的专业音乐学院进行访学活动。在此期间,访学者通过观摩音乐会、参加大师班学习、举办和参与音乐会、参加艺术节和国际比赛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钢琴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这种直接的参与和交流,极大地增长了对异国文化艺术的理解和认同,达到了专业人才培养和提高的目的。再如:我国开创“协作钢琴”学科建设系统发展规划的新策略,也是借鉴于国外的学科建设思路。“协作钢琴”(CollaborativePiano)学科作为独立专业,于1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创立,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协作钢琴”专业在美国已经非常普遍,意大利大部分学校也都拥有了协作钢琴系。“协作钢琴”作为钢琴演奏艺术的重要表演形式,包括钢琴与器乐、钢琴与声乐伴奏(PianoAccompainment),钢琴与室内乐(PianoChamberMusic)等与他人协同合作表演的艺术形式。在意大利“协作钢琴”学科专业中,我们能看到钢琴人才的发展,不再是以钢琴独奏这一单一的表演形式为主导存在,而是以钢琴声乐伴奏、钢琴器乐伴奏和钢琴室内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共同发展,使钢琴艺术呈现出日益丰富的表演形式,有效的推动了钢琴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系统化的复合型钢琴人才的发展规划。由此可见,文化交流所达到的目的不仅是专业人才水平的提高,还能拉动钢琴专业人才建立系统的发展规划。
(二)文化交流推动钢琴人才形成开放式的发展理念。文化交流因为地区和内容的多样化,而呈现出开放的态势。各国文化通过交流,才能在世界传播。音乐作品风格、作品中的创作元素,都折射出了文化的多样性。所以,开放的文化交流态势与开放的人才发展理念是不谋而和的。从中意两国钢琴人才的学术交流来看,首先,双方都需要开放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才能使钢琴人才有机会和平台展示专业技能、学术理论研究等全方面的能力。其次,意大利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和民族性,要求钢琴人才对“意国文化”具备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文化交流理念。对于意大利钢琴艺术文化的多样性,钢琴人才应本着“”的艺术发展理念来与其进行文化交流,用开放性的思维与心理来了解和吸收外来文化,从而鉴赏和感受“意国风情”带来的多元化的文化魅力。所以,文化交流恰恰推动了钢琴人才形成开放式的发展理念。
(三)文化交流推动钢琴人才走进世界文化领域。文化交流通过音乐的形式进行传播是世界通用的方式,它可以冲破不同国家语言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各国文化不仅深受本国人民喜爱,更是全世界人民的财富,只有借助文化传播才能够扩大其影响。钢琴人才通过文化交流才有机会聆听各国的作品,才有机会进行巡回演出,才有机会让西方的文化、音乐、钢琴演奏大师来到中国,让我们中国的文化、音乐、钢琴作品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对此,我国的对外交流项目,给予了很大力度的资金投入,将文化单位、教育单位都纳入在资助计划之中,使钢琴专业人才的发展有了专属领域。正是在这种文化交流备受重视的政策实施中,才会出现中、外钢琴专家的走出去和请进来,这种讲学交流从另外一个角度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如:意大利钢琴家来京、津两地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为双方了解中意文化、音乐作品、钢琴家演奏风格创造了良机。其中大师班的讲座,更是在钢琴人才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指导和引领的极佳作用,通过文化交流建立了一些合作关系,在实践和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合作。再如:曾在意大利留学的学者以及项目组成员,在学习钢琴声乐伴奏艺术回国后,共同进行较为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力求集体攻关,拓宽研究层面,丰富研究内容,以达到在教学和实践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中意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只是与世界文化沟通的一个缩影,只有将文化交流和其影响力不断扩大,才能为钢琴音乐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没有文化的音乐作品,没有文化的钢琴演奏人才,就如同空中楼阁,缺乏精神的支柱和心灵的归宿,只有文化交流才能推动钢琴人才走进世界文化领域。
多种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成为推动钢琴人才发展的重要策略,而日益受到关注。无论是各个层面的讲学活动,举办国内外的专业比赛,还是演出交流等各项活动,都能达到不同文化理念的交流,从而促进钢琴专业人才技术水平和文化理念的提升。此外,在文化交流活动中,明确研究和学习方向,取长补短、增进了解,能够迅速使钢琴人才的能力得到提升。钢琴专业人才通过交流能直观感受到异国文化的风格,不同演奏学派的特点,在学习和研究内容中有意识地选用其它国家演奏学派的经典曲目,在演奏中融入这一学派的文化要素,在不同文化的浸润中,深刻理解演奏学派的风格和文化理念。
由此可知,没有文化的交流,就不能了解和吸收多元文化,就难以归纳、总结、分析、提炼不同文化的精粹;没有文化的交流,就缺乏作品演奏中音乐层面上的丰富、演奏作品的内涵和音乐文献研究的持续发展。作为融汇文化和音乐的钢琴演奏专业,其发展也就难以保持勃勃生机。所以,钢琴专业人才就要在文化交流中,学习、展示、思考和研究不同的文化艺术作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在钢琴艺术人才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于颖.论音乐欣赏在高校人格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M].时代文学,2009.
[2]宋文里.当代文化心理学的缘起及其教育意义[M].民族教育研究,2010.
[3]李小诺.音乐审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
[4]论文化传承视阈下的高师传统音乐教育[M].大舞台,2012.
作者简介:
郝蓉蓉(1981-),女,汉族,内蒙人,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键盘系讲师,获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艺术教育钢琴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钢琴演奏和艺术指导教学。
篇4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从各种文化对话的实践出发去考察问题。我认为由于"思维相同性"这一空洞概念,文化对话或多或少是随意的,不客气地说,这种对话又是漫无边际的。恰恰相反,我强调指出:文化不是相同的,但却具有同等价值。因此,我们应注意文化之间的区别,并为对话设立一个框架,以利于对话有针对性地进行。这是因为对话是基于文化的区别,而不是空谈所谓的统一。我赞成德国文化学家和社会学家迪尔克·贝克对(DirkBaecker)对文化交流的看法。不应该从各种不同"文化间"的职能谈文化交流,而应该从"文化"的职能去展开对话。贝克从全球社会大范围的背景出发,作了如下阐释:
这个方法把重点从与陌生的他者之认同性的社会问题的范围转移到一个敞开的,具有未来时间向度的问题讨论中。文化不是只指向已逝去的过去,这种"过去"并因此而不能再变化,无论是否定它,或者是维护它。文化始终指向的,并非只是某种文化的模糊不清的命运,而是这个全球社会的整体。每一种文化并非是从它的起源处得到说明,而是应该着眼于它的当下。如德里达在谈到语言时所说的那样:语言不再清楚,它们从哪里来。但语言所说的,是从一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当下来思考和打算的。
这样我们就获得了关于文化辩论的一个十分重要,迄今很少涉及的基点。这个基点骤然改变了我们的方向,即它指向了未来。敞开的未来这一文化概念和功能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维度。我认为,"当下"和"过去"应该被放置在一个动态的多变的关系中,在这个维度的关系中,除了"当下","历史"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所做的题为"未来就是过去"的报告值得引证。他的报告借用了海德格尔所用的一个标题,并且作了以下的表述:回顾意味着未来。继尔他提到,对于人来说,文化具有自然的功能。文化能够使人去行动,去创造,去想象。由此而向人隐藏了他自己死亡的时刻,并且通过未来的不确定性,把敞开着的,继续下去的生命赠与人。1997年7月13日,伽达默尔在他的庆典报告中说:
我们处在这样的一个世纪中。在这个世纪中,我们的问题不仅仅是去追问未来的、不能被理解的和被掩盖的东西。除此之外,我们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总是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开始,重新返回,重新把我们自己放置到我们的生活与我们国家的历史过程所发生的事情之中。为此我们互相需要,如果我们需要文化的话。
在关于文化的讨论中,贝克以与自己传统保持距离为前提,就向未来敞开的问题提到了一个纯粹的认识论因素。而伽达默尔则认为,要有意识地面对自己的历史,要信赖自己的历史。联系二者,教化概念(Bildungsbegriff)占有核心的位置。教化概念涉及到与当下和未来挑战有关的主体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循环,伽达默尔说:
人们几乎不敢说教化这个词,教化不是由人硬做出来的东西,它是自我发展的。真正有教养的人,并不知道从中得到了什么。教化是自发的。人塑造自身就如同画家作品之成形那样。世间万物突然间让伟大的画家保持静止,以至画家自发地被塑造的规律所支配。
二、从远古圣人到历史主体
文化是通过教化过程而获得的知识(伽达默尔),还是为了回应将来的挑战必得去寻求的道路(贝克)?对我来说,重要的是这两个关于文化的观点同样都依据于对世界的理解。这一不是指对文化的继承、而是对完全非神话情况下的远古圣人的理解。在神话中的远古圣人现在变成了历史的自由主体。如果我们真心实意地要在全球联系中提出文化问题,那么就必须首先确定文化的意义,这个重点是我们应该强调的。这里起作用的是现代西方的主体概念,而不是像很多关于中国文化史方面的著作所认为的那样的从远古圣人开始的文化传统,这个传统始于某种确定的神话形象和功绩的史前时期。从未来向度产生的区别由此而清晰可见。对神话和传统样式的关系是建基在中国文化这一概念上的。由于传统的厚重,这又使得当下和未来的挑战变得苍白。同时,人们不能够相应地感受到这一挑战的重要性。只有将认识的功能和文化教育任务的可能性真正置于核心的试金石地位,面向未来的自由主体的讨论才会引起重视。
以上述方式入手,乍看起来有些片面和西方式,实际不尽然,日本哲学家Mishima的观点所涉及的范围值得考虑。他是从中国和日本传统文化概念为出发点。他否认这一文化走向文化政治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反对采用某种方式,以使文化成为现代国家制度的合法性证明。
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应该思考的。这样就不会限制和削弱文化概念,防止文化概念与生活关联相脱离,以至于防止放弃这一概念的社会向度。
作为西方学者我愿意这样去表达文化中的主体概念,就世界标准就来,这一概念具有核心意义。我所使用的主体概念,并不是指那种固执于自我中心主义的自我理解。我更多地强调了主体的主动的被动的、行为着的,渴望着的介入到世界中去的人的形象以及参与到语言群体,参与到意义中去的人的形象。
虽然我意识到中国和西方在文化及精神史传统方面的区别,我仍然坚持使用主体概念。因为主体在现代的思潮中是行动着的,有作为的概念。依我之见,中国文化史学的艰巨任务在于去研究中国文化史学的本质,例如,人与自然的关系,技术概念,家庭和统治的概念。这些概念对未来有重大意义。西方的主体概念是一个竞争概念,而这些观点与全球社会之未来是相适应的。实际上这个概念决不会防碍以未来为导向的关于中国文化史的诸种观点的产生。我认为现在除了去考虑及全力去阐明主体概念之外,没有其它捷径可走。以我之见,在人们勿忙去寻找共同点之前,应该强调的仅是传统的竞争。
在这一联系中值得讨论的是欧洲价值对现代全球社会的普遍重要性。森哈斯(DieterSenghaas)在他的题为《文明化对抗意志》的书中这样说:
虽然当代模式的欧洲价值是在一个个别化的联系中发生了,但这种价值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然它不是因为这些价值具有一个无懈可击的哲学基础(根本就不存在着这样的东西),而是因为价值发生的联系以及传统社会向现代的过渡已经普遍化,因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自行瓦解,价值的多元性随之产生。
三、忍耐及理智的责任
波普尔(K.R.Popper)于1981年在图宾根大学所做的关于《容忍与理智的责任》的报告中,我认为有两个重点:
必须懂得,其他人对错误的发现和纠正,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反之亦然)。对于在异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具有不同观念的人们来说,这点尤其重要,由此引出了宽容的态度。
我们必须学会,自我批评是最好的批评,来自其他人的批评也同样必要。这种批评几乎与自我批评具有同样的价值。
波普尔在他的《文化间的相互学习》中提到了向异文化领域中的人学习的必要性。据此我们不仅要与那种在一个确定的科学原则中占有显而易见的确实基础的模式这种思想告别,而且要与文化所要求的普遍正确的单一性这一思想告别。模式的时代,尤其是带有目的论的模式时代已经过去了。在越来越错综复杂的现实中,这一重要性与个体的认识能力相吻合。如果个体不把自己联结到一个伦理和方法论的有力证明的系统中,个体则不能了解这一重要性。
什么是科学的知识?研究的任务能是什么?以及必定是什么?研究的成就服务于谁、或什么目的?在科学研究和实践的运用之间是否有直接有关系?这些问题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知识不能与完全确定的文化脱离,相反,认识需要文化框架作为它的先决条件。应该这样去表达文化科学,无须说单一文化的本质问题是文化本来的核心问题,而是在研究单一的文化自己的传统中运用的方法论才是核心问题。我认为,在这一联系别有意义的是以下这一问题的讨论,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文化科学允许进入单一的特殊的文化中去,从而去研究从当代思潮中产生出来的经验、恐惧和热望呢?我期望着在中国和德国文化学的差异处去赢得新颖的认识。
基于以上的论述,我的结论是:当在进入文化概念的对话之前,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学者应该意识到他们着手方式的区别。我总有这样的印象,不同文化圈的学者,虽然他们谈的是同一题目,实际上却在谈完全不同的事物,在文化领域这个讨论中就存在着这一现象。
四、向世界的敞开:关于文化概念的阐释
我认为,就全球范围来说,去获得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以及去展开这样一个自身敞开,并不与外界相隔绝的文化概念应是文化理论的核心问题。从实用目的的文化科学和文化哲学的观点出发,按照一国的但也是全球的尺度,我们将围绕着这样的问题展开讨论。若要持续地发展,就要采用从社会内部出发的方式,要避免发展的偏执性。
我把对话的偏执(Beliebigkeit)定义为交流的一方出于一定的目的的武断地维护,随意地赞颂自己文化的态度,我们应该改正这种偏执的态度,以对话方式面对其它文化。特别是长期以来西方帝国主义的历史原因,不同文化之间的自由对话不可能进行。在正统和正式场合之外去开展一个普遍的对话,有这一决心是很重要的。由于上面所提的各种文化间之争辩的"偏执",人们对对话的要求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较之过去已经不再那么热切,为了不丧失对话的严肃性,我们须证明对话的合法性,并且汇入到有承载能力的兼容结构中。
五、文化交流--严肃认真的对话
文化交流不再能够摆脱由"精神"这个文化概念的复数形式唤起的思想见解:我们所谈的多种文化并非指无法传播的生活方式与价值。似乎是对这一点的证明,我们成了(如果我们注意观察世界大事的话)分裂的目击者。这种分裂脱离开每个概念上的限定,而且不受制于任何一个发展逻辑,即使"全球化"这个概念想让我们知道这一点。由于我们已经意识到全球行动的必要性并因此将世界理解为"一个世界",我们中的一些人感到自己陷入到两者之间的深深矛盾中,这两者即他们自己对文化交流的愿望与要求和实际存在的互不相融。这种互不相融往往在不同文化的交点上蔓延,由此使得人们对文化交流的要求陷入困境。我们当然已经学过如何细致区分"不同风范"与"不同值",然而却经常轻易地将"文化"这个概念与当地的文化现象等同起来。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的文化概念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这个概念托玛斯·迈尔(ThomasMeyer)阐述到,它一方面源于赫德尔(JohannGottfriedvonHerder)的文化结合完美性的球形理论,另一方面源于帕森(Parson)的价值理论。基本的社会价值构成不同文化的意义核心,这个说法即来源于该理论。在立足于"认真"基础上的文化交流中,谁是交流的对方呢?
虽然与我交流的对方是单独的一个人,我从封闭的文化圈子出发将其视为"他们",将"我"视为"我们",使他从我的观察角度在譬如有关人权的讨论中由某个国家一名公民变成为某种文化的一个代表。与此相应的是,我的这位交流伙伴在具体的对话情景中或者充当一名他所属的那种文化的代言人,或者变成为纯粹个人观点的捍卫者。这两种身分都是可能的,并且在实践中常有发生。在我看来,在不同文化的对话中只有当可能存在于个体身分与集体身分之间的差别被做为先决条件并被当做对话主题时,"严肃性"才会出现。在真正的文化交流中应该注意克服一种现象,即自然的文化个体变成了人造的组合体。
为使文化交流成为严肃认真的对话(对话立足于交流中为对方负责),我不仅反对文化隔绝论,而且反对文化根源唤醒论。我的思考中心是外国文化精英,恰恰在这一点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化概念基于他们头脑中的教育思想而得以发展。为使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在严肃认真的意义上富有成果,这个发展是势在必行的。1982年在墨西哥召开的文化政策研讨会(UNESCO)宣称,文化与教育决不可分,二者相融共栖。文化滋润教育,教育发展、促进并加强文化。
在这个彼相相融的过程中,个体性与集体性"可能",而并非"必须"溶于一体。尽管在许多情况下"我"与"我们"之间的差异、"个人"与"团体"之间的不同通过教育而被消除,然而在我看来,非常重要的是这种差异在文化交流中始终有可能存在于意识中。由于个体性与集体性之间的差异原则上不可扬弃,由于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不能通过预先给定的文化模式加以确定,所以需要一个关联点,为的是赋予文化交流以政治及社会的重要性。我认为,类似UNO这样的研究机构扮演了这个关联点的角色。没有这些机构就不可能产生遵循国际标准的和睦相处,因为它们为形成国际间的共同生存奠定了基础。
六、文化--文明
在德语中,"文化"和"文明"是一对对偶词,如同陀斯托耶夫斯基(Dostojewski)尖锐地指出的那样:是拉法尔(Raffael)(画家名,代表文化)还是煤油(代表文明)。这一点可以被称作康德的"文化"与"文明"对偶词的遥远的回响。康德写道:
我们从社会的规范到礼俗都被过分的文明化了,可是如果说我们已经道德化了,实则不然,我们还缺少许多。终究道德观念属于文化;而其运用,则构成了文明。这种运用导致了对文明举止的由衷热爱和外在的礼俗。
由于"文化"这个概念的核心涉及到精神、艺术、宗教,故在德语中有这样的趋势,将与精神、艺术、宗教相关的文化与有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内容的文化相区别。如康德在上述引语中所说,两者之间的界线造成了世界观和道德观的障碍。这些障碍产生于19世纪德国市民社会的僵硬的行为准则。天然的个人行为(文化)与十足的效仿(文明)是不同的。从这一点出发,如果将文化与文明置于一个用于测量人的本性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的衡器中,文明的度要远低于文化的度。文明只是表面现象,它不含任何实质的东西。
用德语"文明"与"文化"表达出的差别无法用英语表达,因此布克哈特(JakobBurckhardt)的《文艺复兴的文化在意大利》(London,1950年),在英译本中则成了《文艺复兴的文明在意大利》。造成这种翻译差异的原因是在英文中"culture"与"civilization"意义相同。
我认为,这两个词在中文与德文的文化理论对比探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原因是两者之间的重叠与交错。在中文里用"文明",表达"civilization",用"文化"表达"culture"。如同在英文里那样,这两个概念首先是并列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换,用"文明"可以说明较高的"文化"发展水平。
实际上,"文化"这个概念在正反意义上都有明确的含义。回顾过去的"伟大的无产阶级",它肯定不是针对中国的文明,而是针对中国的文化。这场革命被理解为对文化上层建筑的批判。在文化上层建筑中,除了政治与法律外还有哲学、宗教、艺术。在汉语中,当话题涉及到文字和学识的程度时,人们往往在口语上用"文化"这个词来褒奖对方。"文化"被用于所有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因为这些活动在帮助学者证明人类社会某个发展阶段的总体文化状况,如汉代文化、唐代文化或远古的仰昭文化或龙山文化,这些文化又被视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先驱。即使在涉及到当今意义上的"文明"成就时,仍然使用"文化"这个词。例如中国的艺术创造的线型特征得到很早的实物证明,这个文明成果就涉及到中国文化的实质问题。另外,一个在社会及文化方面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民族往往被称为文明国家,这中间又关联到文化概念的价值。
由于英语中的文化理论和的唯物论的强烈影响,"文明"与"文化"之间失去了清晰的界线,二者彼此重叠、相互覆盖。在中国人的人生观中,文化就是学习知识,学习知识这种行为与某些纯粹属于文明范畴的事物(如扩建交通设施,改善卫生水准等)混淆起来。德国学者不应由于这种混淆而看不清文明的发展包含着国家形成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文明进程与国家形成过程融为一体,则达到了一个水准,在这个水准上文明阶段(程度)超过了文化阶段(程度)。国家形成的过程就成了对文明与文化的讨论的中心。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将"Peuplespolicés"视为文明的民族,这样一来,政治、经济便与宗教及道德在国家成功地形成的先决条件下相互关联。在国家形成不完善的情况下就谈不上"文明国家",对国家的改良属于文化范畴,文化范畴与个人(即在开头所提到的"自由主体")贡献相关,它始终能够呈献出一种井然完美的社会的前兆。
七、结束语
篇5
关键词:跨文化企业;全球化;人力资源管理;解决的方针
0 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促使了跨国经营管理活动的陆续展开,也促使了企业管理的国际化进程。企业的跨国经营牵涉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融合和沟通。而且这些差异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都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造成了威胁,像是招聘的方式、人才的选择、成绩的评价和薪酬的规定等多方面都涉及到了冲突的问题。
1 跨文化管理的含义
所谓跨文化管理(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就是叫做交叉文化管理,也就是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牵涉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管理人员,像是人、事、物等,根据这些差异进行有效的管理,采用整合和融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合力的效果。在跨文化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工作的主要关注点是对拥有文化特征的个体行为和个体行为中所带来的文化差异冲突的问题,还有这些问题给企业管理者带来的工作影响。最后,根据这些影响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更好的处理冲突问题。
2 企业人力资源所面对的问题
2.1 加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
跨文化企业的员工都是来自不同的国度,拥有不一样的文化环境、语言环境和教育方式,他们的生活状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等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跨文化企业里面,就容易发生因为超过了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而发生的文化矛盾。还有一个层面就是,我们要充分的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处事的方式,为了更好的解决这种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内部矛盾和外部风险,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这样就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1]
2.2 加强了交流的难度
在跨文化中,企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跨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就是他们之间文化的不同,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把每个人的认知、价值观、行为规范、以及态度引入到交流的过程中去。文化的不同是影响跨文化交流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当一种信息是从另一种文化传来的时候,人们总是在按照自己的文化习惯和文化背景前提下所决定的方式去进行理解。总的来说,对跨文化交流造成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语言的不同、缺乏信任、认知的差别、偏见、没有文化移情的能力等,这些因素都严重的影响了跨文化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得企业内部人员、企业和外部人员之间的沟通产生障碍,这样也就使得企业内部的文化冲突出越来越严重。
2.3 很可能产生跨文化冲突
在跨文化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企业内部人员是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企业文化上存在很大的不同,使得它们相对于单一的文化企业来说更容易产生矛盾。跨文化企业冲突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中存在文化上的差异性,其中的原因也是很多方面的,例如:符号意义的不同、思维模式的不同、管理方式的不同、政治法律的不同以及的不同等等。文化冲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反映也十分明显,像是在员工的工资待遇方面,中方一般比较看重企业员工的学历、资历以及职称。但是西方就是比较看重员工的工作能力,根据能力来规定工资,把工资和物价指数以及生活费用等情况进行相结合。
2.4 对于人力资源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
在跨文化管理的模式下,企业需要更多的具有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人才。首先需要企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相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人力资源的管理者不但能够在单一的文化里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还要拥有更强大的学习能力。然后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担当更多的职能。像是重新安置和进行之前导引那些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地方的员工,对于不同的语言进行翻译和培训服务。最后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者还要拥有更为强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像是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工作方式、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应的法律和法规等。[2]
3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3.1 进行本土化策略
一是建立良好的用人环境来招聘当地的人才。高薪的聘用东道国本土的人员是跨文化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本土化最好的方式;二是建立研发机构,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跨国公司要更加的注重东道主国国内的人力资源,在东道国设立研发机构来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培养更多的人才;三是进行教育的资本投入,更快的推进人才的本土化。
3.2 设立合理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机制。
一是开展全球性的思考。跨文化企业在推进跨文化交流的时候,要求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要突破原来的管理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建立国际文化企业;二是强化信息的反馈。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候,因为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思维模式以及判断事物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信息的反馈就显得十分重要。及时的进行信息的反馈可以使沟通者更好的表达出想要表达的内容,从而便于反馈的信息能够更好的被接受者去理解和吸收,也就能够更好的把握和调控交流的过程,从而实现和谐的发展和统一;三是开发移情能力。发展移情能力的方式是多样的,像是承认个人之间、文化之间是存在不同的;准确的认识自己,减少一些固有的想法和理念;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和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和考虑问题等。在跨文化企业中发挥移情的作用,可以使人们彼此间相互的认识和了解、互相尊重、理解文化间的差异,产生共鸣;四是需要相互间的信任和认同。在跨文化企业里面,很多的沟通问题都是因为彼此间的不信任和不认可所造成的。因此,建立一种相互间信任和认同的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在企业内部培养信任的氛围,尤其是母国管理人员和当地管理人员要善于发现彼此的长处,彼此信任和彼此间的认可。
3.3 进行跨文化整合
一是要建立正确的整合原则。跨文化整合要坚持的原则有平等、认同和理解的原则。文化整合的基础就是彼此进行了解和交流,要能够了解在文化背景下面个体在文化层面上的认识、感情、个性以及偏爱等方面的差别,并且能够理解和认同文化间的差异,在差异中找到共同的东西,更加有利于不同文化的整合;二是认识文化的差别。要整合文化,当然要了解文化间的差异,才能找到合适的办法。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对文化间的差异要抱有积极的心态,要善于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找到各个文化间的差别,分析优劣,进行协调和创新。三是积极出击。跨文化整合要全方位的进行,要注重各个人员在整合的过程中的积极性,不然跨文化不能很好的继续,冲突会更多。所以要求双方都要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文化间的差别,才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3]
3.4 进行跨文化训练
一是提供有效的信息。一方面是外派人员给予的信息。主要有关于东道主的背景信息;提高和生活有关的实际资料;提供和国家工作调动有关的资料。另一方面就是东道国人员给予的信息,主要包括总公司的企业文化背景、管理模式和方法以及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思想等。二是进行课堂传授。跨文化培训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讲课。课堂传授可以给人员展现一幅实实在在在的所要面临的挑战的画面,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让人员学会对文化差异的认识,进行恰当的调整;正确的理解不同文化之间、之间和种族之间的不同,进行相关的协调工作,使得所有的员工能够在共同的信念中积极的工作。三是进行模拟培训。有的大型跨国公司在国内设立了模拟中心,对于一些外派的人员进行模拟训练,进行环境的适应训练,再现东道国的真正工作环境和工作状况,让外派人员在模拟的环境中学到更多有关跨文化管理的知识内容。四是全球的工作轮换。随着跨文化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流动,需要更加国际化的管理人员,为了更好的发展企业,就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工作的轮换。经过全球的轮换,不但可以建造一个具有更强管理水平的管理队伍外,还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减少了员工的疲惫感,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5 设立有效的激励政策
一是进行个性鼓励。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需要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和动机。在进行激励的时候,要考虑到其中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激励模式。二是奖惩并用。激励是关系到了人们的切身利益。因此激励政策也要注意奖惩并用。[4]
4 总结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在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中国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是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整体水平不高。所以,我国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不断的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不断的优化,实行本土化管理,最后实现我国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提升,不断的缩小我国跨文化企业管理和国外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张英娜; 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整合模型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12(06)
[2]刘烨; 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2012(04)
篇6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智力; 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43
[中图分类号] F272.92; B84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2- 0074- 02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性的文化交流通过各种媒介形式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频繁。文化差异,文化误解,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是人们面对异质文化时所经历的普遍现象。但是,不同的个体对待另一种文化的适应程度上表现有很大区别。文化智力的提出以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和社会智商(Social Intelligence)为基础,认为对于“智力”是什么有着多种不同的理解方式,智力的定义是带有文化色彩的。传统的跨文化管理研究往往侧重于关注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不同,而这种思路是需要对异质文化和本族文化进行深入对比分析,从差异中寻找的理论基础。文化智力则侧重于看文化的共同点,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在哪里,才能明白文化的不同点在哪里,从而便于跨文化管理。
1 概 述
在同质文化下交流交往表现良好的人,在新文化环境下也会表现出不同样的适应能力。这种用来说明为什么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好,更快地适应另一种文化的能力,被称之为文化智力(CQ)。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就智力概念和本质的两次专题讨论,认为智力研究呈现出一种非常重要的趋向,那就是强调智力的文化属性。文化智力提出了考察异质文化环境下人的智力的一种方法,陈晓萍认为文化智商/智力(Cultural Intelligence)是从跨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概念,由Ang,Van Dyne,Koh,Earley等学者提出和修订的概念,即文化智力描述的是个体在跨文化情景中能够有效地改变自己与环境要求不符的行为举止,从而有效地与他人沟通交往建立联系的能力。也有学者强调文化智力是智力理论与跨文化研究的交叉学科,通过研究智力理论中的社会智力,情绪智力和文化智力的关系,探讨文化智力的构成模式和维度,以及跨文化研究的各个层面作为研究的基础。
琳达·比默和艾里斯·瓦尔纳从改善个体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角度认为文化智力主要由3部分构成:(1)对于文化以及思考和解决文化问题的行事方式的相关知识的认知;(2)适应新文化的动机;(3)应用,即将自己适应新文化的愿望、与新文化相符合的行为。简言之就是认知或思想(mental),动机(motivational)和行动或行为(behavioral)。Ang等人则把文化智力分为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每个层面包含2个因素,共4个部分:元认知CQ,认知CQ,动机CQ和行为CQ。文化智力既关乎头脑,也关乎身体和内心,文化智力的元认知聚焦于认知的较高层次的过程,而认知则体现为对不同文化的习俗、规范的了解,包括对不同文化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以及对文化价值的基本框架的了解。动机层面是指能量在对跨文化情境的认知和发生作用中的指向和投入的多少,即跨文化情境中的内在的动力。行为层面是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的互动中表现出的恰当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具有较高的文化行为智力的人能够运用自己言语和非言语的行为能力,得体的表现。文化智力基本构成可以表述如下:认知层面,指运用自身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来认识不同文化的能力,它包括自我意识,个人价值观,外部观察,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式等。具体表现为能够从不同形式的文化中发现贯穿各自体系的文化主线等。动力层面,指融入到其他人或文化中去的愿望和能力,包括个人自信和承诺、能否积极协调个人价值观与拟融入的文化价值观的一致性等,表现为有热情和勇气,能够积极应对文化差异带来的考验。行动层面,指采取和自己的认知动力相一致的有效行为能力,如社会模仿力,举止行为、习惯和社会实践等,它是通过个人行为的细节向他人传递出自己的认知和精神动力。按照不同的人员在进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国外学者根据CQ 的3个构成因素综合分析后, 归纳出高文化智力的特点:能通晓不同的文化体系,能与他人积极高效合作,能很好地融入不同文化中去。通晓不同的文化体系,有很好的领悟力。自信积极,有持续的热情。能较好地综合运用当地人接受的沟通技巧和作为外来者的独特视角。Graen 和他的同事研究了从管理人员发展成全球管理人的模型,也从另外的角度提出高文化智力的特征:即文化综合者,能进行第三文化创造,融合两种或多种文化,创造出被不同文化中的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第三文化”,推动所有文化发展,有效解决跨文化问题。从以上这些层面,也能找到文化智力培养的一些重要线索和思路。
2 提升个体文化智力水平的策略
在全球化的视角下,跨文化交流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文化智力的高低则是跨文化交流交际能力的基础条件,文化智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基于这个角度,笔者综合研究了国内外的文化智力提升培养方面的研究,提出以下策略来提升个体的文化智力水平:
(1) 基于对自身文化智力了解基础上的自我认知。Ang等人通过对个体文化智力的研究发现,个体文化智力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观察进行测定。并开发了文化智力测定的CQ量表,根据该量表的20个因子和对应的分值进行个体文化智力水平测评。CQ量表主要由文化认知和动机构成,通过对各个因子问题回答,可以得出个体文化智商的强项和弱点,从而确定自身文化智力培养的出发点。从跨文化的角度而言,琳达·比默和艾里斯·瓦尔纳将其确定为自我了解和认知能力。他们认为文化智力培养的基础是建立在自我文化的了解,自身态度的了解和个人风格的把握的基础上的。个体是文化的个体,必须时刻警惕“文化成员身份”。在自身态度和观念上要认清那些你所持有的并影响世界在你眼中样子的态度、偏见和观点。在个人风格上要主动认识和准确把握。文化认知是指对异质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方式、处世哲学、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标准等无不受其价值观的影响。文化认知的教育和培训系统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首先,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认知,环境影像文化,了解并适应异质文化环境。此外,对不同风俗习惯在了解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和尊重,并能够做出必要的让步。其次,在异质文化中寻找共同符号的能力,所有的文化都有语言和非语言的符号,由这些符号引出的含义反映了特定文化的经验和观念。在培养个体文化智力时,尝试学习其他文化的语言,理解语言运用中的文化变化,把握语言运用的各种“文化约束”,了解亚符号,非语言符号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培养文化智力的方法。此外,还应注意对多种符号系统保持敏感,跨文化的敏感性是一个人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对理解和认识文化差异表现出积极情绪或促进恰当有效的行为能力。
(2) 基于文化适应能力目的的积极思维方式培养。Ward及其同事认为跨文化适应分为两个维度: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心理适应是以感情反应为基础。指在跨文化接触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在跨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或较少产生抑郁、焦虑、孤独、失望等负面情绪,就算达到心理适应。社会适应是指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是否能与具有当地文化的人有效接触和交流。面对异质文化,个体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上述过敏现象。因此,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合理使用积极思维显得更为重要。积极思维不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让个体感觉自信,对性格、精神、健康状况和创造力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待异质文化,健康向上的心理是克服文化冲击,增强文化融合的主要动力。养成良好的积极思维的习惯,是培养文化智商的重要条件之一。
(3) 基于跨文化交流的文化移情能力培养。培养个体的文化智商,文化移情的作用非常重要。布鲁梅(Broome)认为:“移情的字面意义是用自己的感觉去‘体验’他人的感觉,它是代替性的,目的是实现一种我—你的一致性。另外,移情还指以同步或‘合拍’的方式,感知和适应彼此的生活节奏。”汀·图梅认为:“通过移情,我们是要想象着把自己置身于与别人不同的文化世界并去感受他或她的感受。” 通过对有关移情这一主题的文献回顾,布鲁梅总结到:“移情对于人际与跨文化的普遍交流能力来说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成功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的主要特征。”卡洛维-托马斯、库勃和布雷克认为:“移情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移情是一种由多种变量组成的一个复杂的活动,包含了一种认识成分(思考)、一种感情成分(感情上的认同)以及一种交流成分(活动)。在文化智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移情的作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移情能力的培养:克服顽固的自我中心,这是移情能力的最主要的障碍;消除以偏概全,对性别、种族和文化的刻板印象;在培养移情能力时还应注意个体自身的防御行为,自身的优越感和武断等不良的倾向。此外,对部分人来说,动机缺乏是文化智力培养时,移情能力培养很难克服的问题。为了跨文化交流的成功,个体必须跨越人际界限,并努力去了解那些并非我们日常生活范围内的人的感受。必须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互相联系的世界里,因此必须怀有了解每一个人的动机,无论在距离或文化上看起来有多远的差距。
主要参考文献
[1] [美]达林·比默,艾里斯·瓦尔纳. 跨文化沟通[M]. 孙劲悦,译. 第4版.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 P C Earley,S Ang. Cultural Intelligence: Individual Interactions Across Cultures[M]. Palo Alto,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 陈晓萍. 跨文化管理[M]. 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 Larry A Samova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王丽娟. 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J]. 山东社会科学,2011(4).
[6] 孙进. 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篇7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交流;唐诗;欣赏
Abstract:Formanyyears,translationactivityandculturalsenseareindispensablefromeachother.ThepoemsproducedinTangdynasty,aculturalrelicinChinesehistory,needstospreadandbeappreciatedbythewholeworld.ButtheculturaldifferencebetweentheWestandChinahassloweddownitsinfluenceandspeed.Therefore,toenhancethemutualunderstandingandcommunicationisthekeytoperfectthetranslationofpomesinTangdynasty,whichcanalsobetterwesterners’appreciationtoourancientculturalachievements.
Keywords:Culturaldifference,communication,poemsinTangDynasty,appreciation
一、“翻译之事,由来已久”
在我国有史料可考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周代。《周礼》中提到“行人”,即负责接待四方使节与宾客任务的官员职称,他的职责就是“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书中还提到,周代每七年就要将诸侯国的翻译人员集中到周天子所在地加以训练。这是关于我国翻译人员培训的最早记载,也可看出古代就对翻译活动的重视。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翻译——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后至五四前的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解放后,翻译活动更是达到一个繁荣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各种翻译理论和流派层出不穷,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优秀的译作,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翻译与文化
翻译从一开始就和文化密不可分,翻译活动通过语言和文字向外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并引进异域的文化,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如果缺少了翻译活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谈翻译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到文化。
古往今来,人们对文化的定义可以说是形形。英国“人类学家之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做了如下阐释:“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则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文化进行了定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还有的观点认为,所谓文化,就是某一社会在某一时期的所有产物,包括风俗、信仰、艺术、音乐和其他所有的人类思维产品,例如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等。正如王克非先生所说,无论怎样定义,归根结底,“文化是理性人类创造的物质价值精神总和,具有时间、空间意义,这个最根本的特性应是趋同的认识。”
三、唐诗英译中的文化障碍
唐朝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鼎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上的繁荣,涌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创作出了大批优秀的诗歌作品。唐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之一,因此吸引了许多中外的翻译家将其翻译出版,向世界人民介绍这一辉煌的艺术成果,国外如HerbertA.Giles、W.J.B.Fletcher等,国内如翁显良、许渊冲等,都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往往最能集中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活动,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翻译,人们得以了解该民族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精神。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一个民族的语言的体会与理解是有差异的,在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会有许多困难和障碍。现撷取数例,分别从数量词、地理名词和典故这三个方面来浅探唐诗英译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文化障碍。
数量词
在汉语中,诸如“一”、“三”“百”、“千”、“万”等数词随处可见,例如“三思而后行”、“一不做二不休”等等,这种语言习惯不可避免的会体现在唐诗中。例如李白的《秋浦歌》写到: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里的“三千丈”是夸张的用法,因为头发不可能长到“三千丈”,熟谙汉语习惯的人都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其他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未必就这么容易体会其中的夸张,所以Giles将这一句译为:“Mywhiteninghairwouldbealonglongrope.”用alonglongrope这一具体的形象替代了“三千丈”这个数量短语,虽然意似,但是却失去了原文的艺术冲击力。再看柳宗元的《江雪》中的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诗中的“千”和“万”并非是具体的“一千”座山或者“一万”条路,而是用来形容山和路的数量之多。Bynner将之译为:
篇8
论文摘 要 利用仁爱版英语Project English教材,进行文化知识的导入。增加有关文化意识的介绍,让学生亲自体验来领略异域文化。使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全球化的新浪潮已经来临。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更加频繁、更加密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应该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应该是对人的品格、思维、语言能力、健全人格、文化知识和意识等的全面素质教育,了解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全球意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和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如果我们对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不重视,必然产生语言教学和文化脱节。正如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伦姆伯克所说:”采取只知其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仁爱英语Project English突出交际与文化,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同时还要了解语言中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教材在系统编排语言知识的同时,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并由浅入深地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注重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对待文化差异的鉴别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在实际的情景中恰当而灵活地运用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学习外语,学生可以了解异国文化,有利于学生在将来的多元化社会中学会理解他人、互相尊重的同时,寻求合作与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语言又是文化的写照,不仅反映文化的形态,而且语言结构部分或全部地决定人们对世界的看法。英国专家Sir Edward指出:”Culture is that complex whole that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nd mora1, law, 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 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流文化的导入,还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
一、在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一)提高教育者自身文化素养
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广义上,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狭义上,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和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都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外国电影,学习外文歌曲等多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适应跨文化教学的要求。
(二)优化语言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文化的前提是学习语言。因此外语教学必须遵循语言教学的基本模式。我国中学英语学习的周学时很短,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完成基本的语言学习,还应充分为交际提供时间、环境和实践的机会。精讲精练、大信息量的现代英语课堂模式,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模拟语言环境、创设语言氛围方面,现代教学手段如网络等的应用已成为必然。如何将这些手段有机地与课堂结合,如何选择和语言材料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这都是需要我们教师努力的。
(三)充分利用教材,通过日常教学渗透
Project English中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话题。只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以教材为线索,通过日常课堂教学随时提供和补充相关知识是完全可行的。比如,七年级下册Unite 8 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中,出现了Custo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以及不同节日Let’s celebrate的话题。笔者就将风俗习惯以及节日的由来、庆祝时间、庆祝方式、饰物、礼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将中外人士行为习惯以及节日的对比作为重点以加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我向学生介绍:In Japan, when you enter someone’s home, you should take off your shoes. In Brazil, people never go out with their hair wet. In Indonesia, you mustn’t point to anything with your foot. Don’t eat with your left hand in Muslim countries, and don’t touch a child on the head in Tailand.Unit 8 Topic 3主要是谈论节日,核心是“Christmas”,讲述了圣诞节前后常做的事。通过与中国春节的对比和谈论,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学会尊重外来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给学生一个表达自我感受的平台。教材中可发掘的素材不胜枚举,只要教师有目的地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就会做到文化和语言并重。
二、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学的实践
(一)英语词汇文化内涵的渗透
将词汇的学习与文化背景联系起来,即 “文化渗透”法来施行词汇教学,也是跨文化教学的一个方法。比如: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发音的区别都能暗示出说话人的文化特征。在拼写方面,美国英语中的center,color, traveled和英国英语centre, colour, travelled中也反映出英语的演变文化。在用词方面,中国人喜欢用”仙逝”来回避”死”,用”发福”来回避”变胖”,和英语中用pass away和 put on weight 来回避这种令人尴尬的词汇又有着同样的文化潜意识。
(二)英语语法文化内涵的渗透
语法主要描述词的曲折变化、词在句子中的相互关系及词法和句法规则。不同的语言有不同语法规则。例如:英语词汇的曲折变化有动词的时态、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等等,但这些在汉语中却没有,因而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种语言的语法不仅有其逻辑形式、结构,而且是通过语言在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必然对语言使用者产生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影响。英语教师在教语法时,应注意英语语法的心理因素,让学生懂得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惯用语。如:汉语说”我想明天不会下雨”,英语中要说:”I don’t think it will rain tomorrow.”而不说:”I think it won’t rain tomorrow.”这就说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思维方法不同,语言表达不同,句法结构也随之不同。
(三)英语对话和课文中文化内涵的渗透
在跨文化交流中,谈话的内容、话题的选择是产生交流失误的主要因素。一个文化中人们习惯交流的话题可能是另一个文化中人们设法回避的话题;一种文化人们常常涉及的内容,可能构成对另一个文化中隐私的侵犯。中学的英语阅读教学除了必要的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内创设议题。教师要灵活地掌握好教材的切入点,以利于学生结合文化背景和文化蕴涵来展开活动,进一步增进课堂效果和文化知识的积累。
结束语:
实现跨文化交流是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外语语用能力,是中国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Project English是适应跨文化教学的教材,我们应该利用这一平台展开跨文化教学。提高对跨文化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紧跟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大胆探索跨文化教学,做到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流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05-01
篇9
一、进行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语言和文化有密切关系,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学为了高考,英语老师大量的给学生灌输各种单词和句子的意思,学生们只能死记硬背,各种单词语法,以至于经常在学习中或者生活中碰到一些无法理解的问题,甚至还闹过不少笑话,比如学生把富贵不能武不能屈翻译成富贵但不能性感。这就是典型的因为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根据单词或者字面上的意思去翻译,造成了这种“美丽的错误”。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有朝一日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时候,从事相关的跨文化交流的活动的时候,能够理解并尊敬英语国家的文化,并与对方进行流畅的交流,顺利沟通。
因此英语教学一定要贯穿文化渗透,我们要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就需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教学和文化理解教学,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根据所教的内容,认真备好课,挖掘内在的文化因素,因势利导,努力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渗透的方法和途径
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渗透既然有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那么,教师又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根据教材,根据学生特点采用灵活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英语的文化背景中去。具体方法如下: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渗透相关文化知识。
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内容丰富,不少课文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我们结合课文,介绍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民族、宗教、制度、饮食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英美国家。我们的学生即将面向世界,与各国人民交往,必须了解西方文化中重大的节日圣诞节,狂欢节,复活节和感恩节等等。我们的教材里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信息,比如在外研社英语第五册四模块《carnival》时,我们分组合作,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制作了有关课件。第一小组提供了狂欢节的历史,有关狂欢节的英语故事、歌曲,整体内容丰富有趣,学生通过感官与心灵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体验外国文化并感悟其文化内涵。第二小组在课堂中提供圣诞节的内容,其中同学们可以和可爱的圣诞老人现场互动并且进行对话;可以通过阅读ChristmasEve等英语故事,可以欣赏Silentnight等优美的歌曲来感受圣诞的气氛。课后,让学生制作一张ChristmasCard并送给自己的好朋友。浓郁的外国节日文化气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英语学习的兴趣。谈及赠送礼物时,就将接受礼物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西方人性情外露,表达感情直接,不当面拆封欣赏礼物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是一脉相承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外国友人交笔友,在交流过程中逐步认识、了解异国文化,从而加强文化意识。例如:我们在讲到教材二册三模块中的《music》时,Beatles乐队时,又讲述了摇滚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爵士音乐诞生的社会环境等,这样寓教于乐,提高学生们学习跨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活跃英语学习气氛,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游戏表演法
学习英语不应只是做练习,真正学会使用这种语言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教师能多安排一些短剧表演和游戏,那也不失为学习使用英语的好方法。短剧表演和游戏不仅给学生带来笑声,让学生轻松学习,还创造很多使用英语的好机会。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的知识,开阔视野。假设的和较真实的情景,又可以锻炼学生在特定语言背景中英语的运用能力,从而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奠定良好的基础。以第四册《traffic jam》为例。这单元主要谈论的是在人们日常出行中应遵循的基本交通规则。教师可以模拟一个“traffic jam”。如果学生对课文不够熟悉,可以由教师来引导一下。整个过程下来,学生对中西方国家的交通规则区别就不言而喻了。
三、开设学习英语第二课堂,拓宽文化习得渠道
课堂教学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若要扩展词汇文化习得的教学渠道,还得依靠第二课堂。比如说,可以开展词汇文化讲座。讲座对于词汇文化习得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讲座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进行文化知识学习;也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英语广播,听英语歌曲,观看原版的英语电影等形式直观地、快速地学习相关词汇的文化知识,歌曲、电影等往往提供某些词汇的最新的、最时尚、最地道的意义。
四、多阅读英文报刊,杂志,文学作品等英文材料
篇10
【关键词】《非诚勿扰》;跨文化交流;文化差异;文化融合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婚恋速配节目播出已经两周年,许多男女嘉宾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非诚勿扰》这个“红娘”不仅是越当越红,更是把红绳撒向世界,“媒人”之路越走越宽。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自从举办了澳洲和美国两个海外专场之后,外国嘉宾以及海外华人竞相亮相,频频登场。有专家说,《非诚勿扰》打开了全球恋爱版图,由一个国内的电视节目走向了国际,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非诚勿扰》何以能在国内同类节目中独占鳌头,并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究其原因,是节目的不断创新。但是在推陈出新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该节目已经大大超越了最初相亲的宗旨,致力于打造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平台。
一、打开全球恋爱版图
外国嘉宾纷纷登场。作为国内的一档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节目组在嘉宾的选择上并未局限于中国本土嘉宾,而是把视野扩展到全球范围,充当“国际媒人”。从第一位外籍嘉宾美国帅哥鲁志焰,到英国的环保哥王豆腐,日本美女矢元小梦、佐藤爱,韩国姑娘尹颂尔、李贤淑、金真,俄罗斯姑娘尤莉娅,乌克兰美女杜兰妍,不同国度不同地区的外籍嘉宾为《非诚勿扰》带来异国风情。据统计,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嘉宾已经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截至2011年10月底,该节目共出现过111位外籍嘉宾,其中男嘉宾56位,女嘉宾55位,成功牵手20对,男嘉宾牵手概率高达36%。[1]
举办海外专场。众所周知,《非诚勿扰》是一档借鉴国外相亲节目模型的电视节目,为了体现自身的特色,塑造栏目个性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满足广大“剩男剩女”的需求,节目组花费巨资,把“战场”延伸到了海外。自从2011年7月播出的“澳大利亚专场”以及10月播出“美国专场”两场海外专场后,引发了海外相亲的热潮。而越来越多的华人和外籍嘉宾也期待通过《非诚勿扰》的平台展现自己,找到理想的另一半。《非诚勿扰》制片人王刚之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样的制作模式在国内相亲类节目中也是从未有过的。《非诚勿扰》和美国中文电视台、澳华中文网等海外媒体进行专场的前期招募,华人界也给予巨大关注,报名总人数近万人,境外媒体报道转载超过百篇,节目播出后更是好评如潮,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精神得以彰显,节目升格成跨文化交流的平台。[2]
从外国嘉宾的纷纷登场到海外专场的举办,《非诚勿扰》的“动作“越来越大,这一切得益于节目组超前的国际化视野和理念。《非诚勿扰》这个小小的电视栏目,在打开全球恋爱版图,给世界各地的“剩男剩女”们提供婚恋交友大舞台的同时,更是搭建了一个异国择偶观、婚恋观的交流平台。
二、打造跨文化交流平台
人类已进入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媒介的全球化,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网络更显示出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媒介化社会正使我们生活在人际关系急增的状态,使人与人之间的时间与空间距离缩小甚至趋于消失,我们与他者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且无论是在对象的选择还是在交往的性质上,都要比以往自由得多,形成了无限延伸的‘桥’。”[3]也就是说,媒介作为桥,正日益显示出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纽带作用。同时,媒介也在扮演着“沟”的角色,从而使跨文化交流也常常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冲突和障碍。缘何《非诚勿扰》这样一档局限于本土收视的地方卫视婚恋节目能够克服障碍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非诚勿扰》淡化了文化差异性,突出的是人类的共同命题——爱情;以人性关怀为基本切入点;以人物、故事情节为文化叙事焦点。
以人类的共同命题——爱情为终极诉求。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中国人外国人概莫能外。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饱蘸情感的笔墨,表达他们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爱情的礼赞;描摹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爱人形象;抒写得到爱情后的幸福、愉悦及与所爱之人生离死别的痛苦、忧伤”[4],这是中西爱情诗所拥有的共同主题。
尽管中西爱情观因为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等原因而有着明显的差异,但这并不妨碍人类对爱情的同样渴望和赞美。因为爱情和健康、环保等一样是人类的共同命题,体现的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非诚勿扰》这档婚恋交友节目即是以人类的共同命题——爱情作为终极诉求,所以才能得以实现关于爱情、婚姻的跨文化交流。
在这个舞台上,绝大部分嘉宾来自中国本土,即使都是中国人,他们的婚恋观也因为各种原因而呈现出诸如多样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局面。有的继承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恋爱是以结婚为目的,择偶注重家庭背景、个人修养等传统的婚恋观,有的则展现了宁缺毋滥,恋爱和结婚可以说是分割的,择偶更注重对方的外在形象、经济基础、是否有感觉等现代婚恋观。同一个地域内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范畴之一。
而有着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嘉宾本着追求美好爱情的目的也纷纷登上《非诚勿扰》的舞台,这不仅使《非诚勿扰》的舞台显得更加亮丽多彩,也更加说明非诚勿扰》已经远远超出了纯粹的婚恋交友的宗旨,有意无意间搭建了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平台。
那么,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嘉宾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就婚恋问题展开面对面的讨论交流,是否会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出现交流的障碍与阻隔呢?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跨文化交流在这里能否成为现实呢?
我们不妨对已经出现在《非诚勿扰》舞台上的国际嘉宾的身份特点做些分析,这些国际嘉宾都有着共同的特征,他们或者是旅居或定居在中国的外国人,或者是外籍华人,他们对中外文化都有一定程度的适应和了解,会说汉语,熟悉中国式的生活。那么,这样一些国际嘉宾有着起码的双重文化身份、双重文化背景和双重语言会话能力,这种双重的身份特征就为他们围绕爱情这个共同的命题展开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多种有力保障。在《非诚勿扰》这个特定的时空环境里,不同婚恋文化主体跨越了各自的文化差异可能造成的交流障碍,不同的婚恋观念突破了空间对文化的限制,克服了“文化距离”可能造成的“陌生感”,完成对他者文化的语境化理解,最终实现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这里,各国的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渴求以及对爱情的不同认识同时得到了有力的展现。中国传统的稳定和谐的家庭婚恋观和西方开放自由的家庭婚恋观之间产生了碰撞,中国80后、90后全新的家庭婚恋观和西方同龄人的家庭婚恋观之间形成了交流。
以人性关怀为基本切入点。社会为何会出现大量的“剩男剩女”?这不仅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特有的社会现象,其本身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究其原因,或主观或客观、或社会或个人、或主动想“剩”或“被剩”下,等等。但是,对于“剩一族”的精神痛苦、心理生理烦恼、社会压力等实在关怀较少。
首先是精神上的痛苦。剩男剩女们之所以“勇敢”地登上《非诚勿扰》的舞台,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他们也有着强烈的婚姻期待,他们其中更多的人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婚姻,渴望有个生活的、精神的伴侣,当然不排除想借机“秀”一回的投机者。其实,大龄未婚青年更容易情绪化,虽然表面上坚强甚至是很乐观,看到成双成对的情侣也可以装作与己无关无所谓,但是他们更害怕一个人时的孤独寂寞、没有安全感所带来的精神恐惧和痛苦。人,是最害怕孤独寂寞的,这也是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
其次是心理生理的烦恼。有调查显示,适龄而未婚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疾患,比如妒忌、抑郁、焦虑、狭隘、偏见等等。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好青春年华悄然逝去,以及因为没有固定的而造成的性压抑或者性开放而导致的滥交等等,都会给“剩男剩女”们造成一种巨大的生理压力和危机。尤其是“剩女”们,从传统的观念来看,作为女性,只有成为母亲,才算是真正完成了生命赋予的生理使命。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我们看到或听到了许多嘉宾希望不要错过最佳生育年龄而尽早结婚生子的强烈愿望。
再次是社会压力。虽然有不少人支持“剩男剩女”是社会进步表现的观点,但是到了结婚年龄而游离在“围城”之外,总是免不了社会舆论的非议。这方面的表现在中国尤甚,在国外绝大多数国家也不提倡。同时,随着“已婚同龄群体成员的增多,稳定的家庭三角形成以后,自然而然地对‘剩女’群体产生挤压,使她们逐渐边缘化,需要另外寻找新的交往群体,以缓解这种人际压力”[5]。
身边的“剩男剩女”无处不在,也许我们爱莫能助,也许是视而不见,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该沉浸在个人的幸福生活里而忽视了他们内心的焦虑和痛苦。从这个角度来说,《非诚勿扰》给这类群体提供了莫大的帮助,表现出了国际化的人道主义精神。
以人物、故事情节为文化叙事焦点。叙事学里讲到叙事构成的“第一方面是叙述内容,指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即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场景等等。这是传统的叙事理论最关心的对象”[6]。在《非诚勿扰》这个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化叙事空间里,主要是以人物(嘉宾、专家及主持人)作为叙事的焦点,以人物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又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在婚恋观念上的冲突、交流与融合。叙述的方式主要包括现场对话、独白、才艺展示、VCR播放以及各种无声的语言符号。专家、主持人的引导、评点等参与活动的展开,也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积极地展示了他们与嘉宾或相似或不同的婚恋观。
不同的价值观、婚恋观,不同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在节目中相交织、相碰撞、相融合,形成文化互动,消解了对他者文化的刻板印象,从而打破了每一种文化的片面性、局限性和对抗性,引发了国内外观众的思考。每一个人物的故事背后折射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男女嘉宾的互动交流集中展示了中外婚姻和恋爱观念的异同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融合大趋势。
《非诚勿扰》这个充满异议的“纯粹”相亲节目,自从选择“剩男剩女”这个话题,确立爱情婚姻的主题之后,实际上就已经超越了相亲的主题唯一性,生发出更多积极的更高层面的跨文化交流的深义。具体说来,就是通过一个电视传媒平台,通过一档电视节目,把五大洲的嘉宾汇聚于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中人提供了在更大范围内寻找文化相似性并建立文化共识的可能性,让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思想情感、爱情观、婚姻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和交流,让每个嘉宾的需要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这样一个跨文化交流平台的打造,从小处来说,是对外展示了中国的风土人情、悠久历史文化以及现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从大处来看,更是积极展示了中国形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江苏网络电视台.《非诚勿扰》.国际化打开全球恋爱版图[EB/OL].jstv.com/n/ws/info/news/201112/t20111201_680053.shtml.2011-12-1.
[2]搜狐娱乐.《非诚勿扰》.嘉宾专场国际化,中国电视走出去[EB/OL].
yule.sohu.com/20111117/n325926102.shtml.2011-11-17.
[3]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20.
[4]苏晖.论中西爱情诗之差异及其文化渊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