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需求弹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力需求弹性

篇1

关键词: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趋势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124-03

一、泰州市劳动力供求现状[1]

适龄劳动力人口是国家限定的劳动年龄界限内的人口,不同国家对劳动年龄有着不同规定。下文采用国际统计口径,统计的适龄劳动力人口为15—64岁人口。由于在校学生(在校学生是指在适龄劳动力人口范围内,由于正在接受各种类型的教育而不能参与社会劳动的人口)、丧失劳动能力者,这些人不能参加劳动,计算劳动力供给数量时应予以扣除;超过64岁还在工作的应该计入劳动力供给。2010年,泰州市劳动适龄人口总数为3 402 197人,劳动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人口规模总共为184 940人,丧失劳动能力人口40 880人,超过64岁还在工作的人口为212 840人。劳动力供给=适龄劳动力人口-在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者+超龄工作者=3 402 197-184 940-40 880+212 840=

3 389 217。相对于2010年的就业人数2 771 660人,存在超额供给617 557人。

二、泰州市2015—2100年劳动力供给数量预测

(一)相关人口预测

根据育龄妇女(15—49岁)计算的泰州市一般生育率(一年内出生人口/该年年中育龄妇女数),2000年为28‰,2010年为28.5‰,生育率水平比较稳定。由于一般生育率不像粗出生率容易受人口总量影响,因此,假设泰州市以后的一般生育率水平保持28‰不变。2000年新生婴儿性别比1.19∶1,2010年新生婴儿性别比1.17∶1,假设未来新生儿的性别比=(1.19+1.17)/2=1.18。在假设泰州市人口性别特征、生育模式、死亡模式、迁移规律不变的条件下,根据200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泰州市常住人口资料,通过生命年龄移算法算出相关年份的总人口,计算出总人口、适龄劳动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如表1第2列、第3列及第4列所示。

(二)劳动参与率预测

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劳动参与率是计算这两者之和与劳动适龄人口的比例,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泰州市2000年劳动适龄人口33 897 81人,就业人口2 963 060人,失业人口90 550人,劳动参与率等于(2 963 060+90 550)/3 389 781=90.08%。2010年,劳动适龄人口3 402 197人,就业人口2 771 660人,失业人口56 150人,劳动参与率83.12%,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经济现象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参与率必然呈下降趋势,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参与率变动规律,考虑到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前未富先老的实际情况,预测泰州市未来的适龄劳动力人口劳动参与率保持83%不变。2010年,65岁及65岁以上的经济活动人口212 840人,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663 080人,劳动参与率32.1%,预测未来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为32%。

(三)劳动力供给数量预测

劳动力供给数量=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参与率+老龄人口×老龄劳动参与率据此计算出泰州市劳动力供给数量如表1第5列、第6列及第7列所示。计算结果显示,2015年后劳动力总供给数量逐年减少,2050年时劳动力总供给数量仅有2010年的一半不到。

三、泰州市劳动力需求数量预测

(一)就业弹性系数和经济增长率预测

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紧密关系,一般用就业弹性系数来反映。如果用地区生产总值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用L表示劳动力就业数量,则就业弹性系数可以表示为:E=ΔL/L/ΔGDP/GDP。就业人数增长速度=就业弹性系数×经济增长速度,计算2000—2010年泰州市就业弹性系数和经济增长率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到劳动力需求数量和总就业弹性系数与经济周期关系密切。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泰州市对劳动力需求降幅最高,年末就业数量比上年减少4.96%。2000—2003年泰州市仍处于经济下降期,虽然GDP年增11%,但就业依然受大环境影响而减少,就业弹性为负值。2004—2008年经济上升期,泰州市对劳动力需求逐年增加,2008年需求增速(比上年)高达5.8%,就业弹性为正值并达到最高点0.429。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又进入新一轮经济下降期,2009年和2010年两年劳动力需求降到0.97%、0.18%的低增长水平,对应的就业弹性系数虽然为正,但却极小。根据经济周期的循环往复性,假设今后每十年发生一次经济危机,考虑到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假设一个经济周期中4年是经济下降期,6年是经济上升期,取经济周期下降期的就业弹性系数平均值-0.077为一轮周期中4年的就业弹性系数,取经济上升期就业弹性系数的平均值0.209为6年的就业弹性系数。

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周期也密切相关,用上文取弹性系数方法,预测经济下降期GDP增长率为12%,预测经济上升期增长率为15%,考虑到长远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增长进步为集约式增长,增长率不会如此之高,因此上述方案作为经济增长率高方案进行后文预测。根据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规律和中国国情,本文预测中方案为经济下降期增长率为8%,预测经济上升期增长率为10%。预测低方案为经济下降期增长率为4%,预测经济上升期增长率为6%。

(二)劳动力需求预测

某年劳动力需求人数=上年劳动力需求人数×(1+就业弹性系数×经济增长速度),根据三种不同GDP增长方案和就业弹性,计算出泰州市对劳动力的需求。结合劳动力供给,计算出对应的供求缺口,如表3所示。

三、泰州市劳动力供求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

如果今后的发展速度是按照高方案GDP增长率,2015年泰州市劳动力供给短缺86 706人;如果是中方案,2015年劳动力依然超额供给11 786人。从2020年开始,不管按照哪种方案的增长率,劳动力供给都是短缺状态。2030年高方案显示劳动力短缺超过100万人,其他两种方案短缺不足100万人。三种方案皆显示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供给短缺情况越来越严重。

导致泰州市未来劳动力供给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当前一个家庭只要一个孩子的生育制度。泰州市是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较好的地区,而且有很多可以生二胎的家庭放弃了生二胎指标。2000年,泰州市总和生育率1.02,而2.0左右的总和生育率是人口世代更替水平,高于这个水平人口会增加,低于这个水平人口会减少。1.02总和生育率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长此以往会导致人口不断衰减。如果泰州市按现行生育政策,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到从2015年开始,总人口、适龄劳动力人口、0—14岁人口持续降低,而65岁及以上人口在2035年以前一直增长,2035年达到最高点1 130 637人,然后开始递减。自2040年开始,人口比例进入稳定期,0—14岁人口占总人口8.4%左右,适龄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55%左右,老龄人口占总人口36.6%左右,社会抚养比维持在80%左右的高位水平。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按照这个标准,泰州市老龄化程度非常严重。前文预测未来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为32%,表1第8列显示老龄劳动力人口占总劳动力人口20%左右,如果未来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较低的话,劳动力供给短缺缺口会进一步扩大。

导致泰州市未来劳动力供给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二是行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泰州市各行业对劳动力需求变化差异较大。有些行业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例如农林牧渔业对劳动力需求在2000—2010年间以每年7.28%的速度递减。有些行业对劳动力需求在增加,例如,采掘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1.7%,房地产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11%,批发和零售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5.6%,建筑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5.4%,金融保险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5.1%,制造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4.8%。上述行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需求数量较多,这些行业的不断发展也会使劳动力供给缺口进一步扩大。

四、促进泰州市未来劳动力供求平衡的对策

(一)放开生育政策

为了避免未来劳动力供给短缺不断扩大的趋势,应该从现在开始逐步调整生育政策,在逐步放开的阶段要注意人口的发展质量。例如,从现在起到2020间前可适当放开生“二胎” 的政策。根据泰州市处于生育旺盛期的女性人数变化趋势来看,2010年育龄妇女259 704人,2015年277 665人,2020年208 220人,此后一直平稳减少。因此,可以选择2020年作为全部放开生育政策的起始年,因为该年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大幅度降低,这时全部放开生二胎政策比较合适,不会使人口有突然的爆发式增长。同时,要考虑到随着经济发展,家庭的生育观念会发生改变,例如,养育孩子成本增加、社会保障完善等都会导致生育率降低,届时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刺激人们生育二胎。

(二)优化产业结构

每个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质量和数量均有不同,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促进劳动力供求平衡。首先,应提高第一产业生产率。例如,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城镇化进程,配合相应制度保障,使更多农村人口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其次,继续发展第二产业。在2020年以前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劳动力超额供给问题;在2020年后,要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尤其是2030年以后,企业必须通过自身的转型升级来提高生产率,大幅度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缓解劳动力供给短缺问题。

篇2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城乡劳动力不同的就业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城市化进入加速期后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就业模式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劳动力 就业模式 比较

城市化加速期城乡劳动力就业的状况及其原因

我国城市化进入加速期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就业,城乡劳动力因其就业群体的不同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就业特点。

城市劳动力就业的主要特点是:就业压力大,登记失业率逐年上升,1994年到2003年年均登记失业率3.3%(实际失业率更高)。城市就业人员主要分布在国有(含控股)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其比例超过城镇就业人员的35%。城市劳动力就业群体相对稳定,省际间流动少。

农村进城务工者就业的主要特点是:数量庞大,以青壮年为主,素质较低。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390万人, 占农村劳动力的23.2%。40岁以下的占85.9%。只有15%的外出务工人员具有高中文化程度或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及餐饮服务、社区服务行业从事简单的体力工作(资料来源:2004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

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与城市劳动力相互竞争的局面并未形成,相反两者构成城市劳动力供给的两极。造成城市劳动力就业二元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劳动力和进城务工者的就业模式的不同。

城乡劳动力就业模式比较分析

这里的劳动力就业模式是影响就业行为的诸因素的总和,由于影响城乡劳动力就业行为的诸因素存在差异,才导致城乡劳动力就业模式的不同。

城乡劳动力需求模式比较分析

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决定于劳动力的工资率(W)和边际产品收益(MRP)。我们假定:企业的生产水平等诸因素不变,企业的生产要素仅有劳动力变动;所有企业的生产活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不需要多少知识和技术能力,而复杂劳动需要更多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种能力能带来经济收益。无论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企业生产的目标都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即边际产品=边际成本。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投入,因此可变成本也就是工资(W),那么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所增加的成本就是边际成本(MC)即MC=W,所以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P=MC=W。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呈反方向变动。进城务工者的工资比城市劳动力低很多,因此在从事简单劳动时,对于这两者而言,均满足MRP =W,而Wc>Wr(c代表城市劳动力,用r代表农村进城务工者),企业会选择进城务工者。但从事复杂劳动就不一样了.因为城市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进城务工者,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一经雇用就能带来经济收益。而农村进城务工者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才能具备与城市劳动力相同的能力。由于企业要额外支付农村进城务工者培训成本(Cr),于是MCr=Wr+Cr。此时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因雇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雇用城市劳动力的条件是MRPc=Wc 。假定进城务工者接受很短时间的培训就能掌握与城市劳动力同样的技能而且在培训前也不支付其工资,则可以将企业在培训进城务工者以后所获得的预期收益看成是现期收益,于是雇用进城务工者的条件为MRPr=Wr+Cr。经过培训后, MRPr=MRPc,则有Wc-Wr=Cr,Cr>0。企业支付给城市劳动力的工资大于农村进城务工者,其差额是企业支付的培训成本。经过培训后进城务工者具备了与城市劳动力相同的技能,两者产生的边际收益相等,而进城务工者的工资低于城市劳动力,于是就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进城务工者要求得到与城市劳动力相等的报酬。如果企业增加了其工资,则Wr’+Cr>Wc。此时的雇用条件与简单劳动的相同,企业选择成本较低的城市劳动力而不会雇用农村务工者。另一种情况是企业不增加进城务工者的工资。,进城务工者不能接受同等的边际收益不同的工资报酬,他会选择离开企业。若此,企业将损失培训成本,这是企业不愿意的。由此可见,在复杂劳动中,企业选择农村进城务工者所获得的是预期收益,企业要承担损失培训成本的风险,而选择城市劳动力无须承担这种风险,因此简单劳动的企业多选择农村进城务工者,而复杂劳动的企业多选择城市劳动力。

城乡劳动力供给模式比较分析

城乡劳动力就业动力比较 城乡劳动力就业动力可以通过成本-收益来解释。如果就业带来的收益能够补偿各种成本就会产生劳动力供给。城市劳动力在就业之前除了其劳动力价值外不占有任何资料。劳动者就业获得的收益其实就是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报酬,此时城市劳动者就业动力决定于其实际工资报酬和生存成本。如果城市劳动者在就业时有一定的储蓄,则城市劳动力在就业时就会考虑个人偏好及放弃工作的机会成本,这时城市劳动力提供劳动力的前提是劳动报酬-生存成本-机会成本>0(个人偏好属于心理因素这里不讨论)。

与城市劳动力不同的是农民占有生产资料,在其进城务工前就拥有一份土地收益。因为城乡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别,农村剩余劳动力认为其进城务工所获得的收益一定会高于其在农村务工的收益,其就业的动力是城乡预期收入差异。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他们拥有土地所获得的实际收入总是存在的,而且足以补偿其生存成本,农村进城务工者的机会成本几乎为零。因此农村进城务工者提供其劳动力的前提是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进城的迁移成本>0。

城乡劳动力素质比较 城市劳动力就业范围广泛,几乎遍布所有行业,而农村进城务工者的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基本是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这种就业领域的不同和两者的素质差异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城市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比农村进城务工者高,受教育时间比农村进城务工者长。城市劳动力70%以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村进城务工者只有15%左右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城市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2年,后者为7.7年。城市劳动力通过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种形式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而农村劳动者中不足15%的人接受过职能培训,农村劳动力参与率高,使本该接受教育的适龄人口过早地从事经济活动,农村劳动力参与率为75.98%,城市劳动力参与率为62.41%,农村劳动力参与率比城市劳动力参与率高13.57%(根据2004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计算),过低的素质、过高的劳动力参与率和过多的人口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更大。

城乡劳动力就业弹性比较 城市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弹性小于农村进城务工者。从就业弹性来看,城市劳动力基本集中在以国有企业为主、就业弹性低的第二产业和部分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主要依靠扩大投资来实现,没有带动劳动力需求的同步增长。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第三产业是以吸纳劳动力为主的服务部门。农村进城务工者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以非国有企业为主、就业弹性相对大些的第三产业(虽然还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建筑业的施工部门,但这个行业的危险性高,工作既脏又累。在房产经济迅速膨胀的情况下,城市劳动力很少涉足此行业。因此,建筑施工业对农村进城务工者的需求弹性是很大的)(见表1)。

从劳动力的供给弹性来看,由于国有企业工资刚性的惯性作用,城市劳动力的工资缺乏弹性,劳动力的供给也缺乏弹性。2003年国有单位劳动力供给弹性为0.3(2004年统计年鉴)。相比较而言,农村进城者的工资按市场机制给定,其劳动力价格弹性和劳动力供给弹性很大。农村外出务工的供给弹性为1.13(据2004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计算),比城市劳动力富有弹性。

城乡劳动力就业模式差异的存在,是由于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滞后于城市化速度,农村劳动力对城市劳动力替代程度不高而产生的短期现象。它将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逐步消除。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劳动力就业模式的差异:一是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二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简新华.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国人口变动与就业.江汉论坛,2004.9

2.喻桂华.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新华文摘,2004第23期

3.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3第4期

篇3

关键词:三次产业 劳动力吸纳 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 就业弹性

绪论

从20世纪80年代的“民工潮”到本世纪反复出现的“民工荒”,以及目前各种因素导致的城市“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剧,理论界对于中国劳动力状况的描述从“劳动力过剩”逐步转变为“劳动力短缺”。一时间,对于“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与否以及相应产业政策、生育政策、人口政策的争论此起彼伏。我们认为,尽管在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暂时性、局部性、结构性的失衡,人口大国完成工业化必然经历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依然是我国当前人口流动的主基调,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劳动力的吸纳效率应是理论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江苏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大、人数众多的省份,同时也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其所在的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京津唐等三大都市圈共同构成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吸引人口的三大“吸引极”。(王桂新等,2006),因此,针对江苏省劳动力吸纳能力与效率的研究更显重要。

文献综述

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提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的变化规律,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产业发展与吸纳劳动力就业之间关系变化的基本趋势:“一个国家内从事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变动,农业劳动力急剧下降,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比重与经济增长同步,但通常在接近40%时便稳定下来,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则不断增长”。这一规律揭示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这一普遍规律。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法国经济学家E·索维和富拉斯蒂埃也提出了相类似的理论。

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而且正经历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的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此次人口转移堪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因此,国内大量学者围绕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城市和产业为载体,考察城市化和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对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其中,张永鹏(2011),吴靖(2010), 王青云(2009)以城市作为农业劳动力吸纳的载体,分别研究各种城市形态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李宁等(2003)研究老工业基地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还有学者以产业为载体,研究各个产业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吸收。徐凯等(2009)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建筑业增长引起在建筑业就业的农业劳动力的增长,并得出建筑业以其规模和增长长期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结论;姚海琴(2012)则以住宿餐饮业切入点,分析并预测住宿餐饮业的增长对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吸纳作用;栾维新、宋薇(2003)通过对陆域产业和海洋产业的比较研究,论证了海洋产业在吸收劳动力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一方面创造直接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为陆域部门创造间接的就业机会。

在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和效率论证指标的选取上,早期研究者直接以产业吸纳劳动力人数作为吸纳力的比较依据,如李宁等(2003)。后来,考虑到吸纳效率更能反映产业对于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情况,大多数研究者使用了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就业弹性这两个指标,如栾维新、宋薇(2003),战 磊(2008),杨秋明等(2013)。在城市为载体的劳动力吸纳问题研究中,大多数研究比较不同的城市规模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影响,从而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如吴靖(2010), 王青云(2009)。

研究思路与指标选取

江苏省劳动力的流动较为复杂,一方面江苏是我国重要的省际间人口迁移的“吸引极”,吸引了大量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内的各个层次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由于江苏自身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省内人口迁移的规模也相当大。因此,本文直接以“劳动力”而非“农业剩余劳动力”作为研究对象,并以产业为载体,结合江苏境内区域经济分布状态对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和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参考以往学者研究方法,选取以下4个指标:

(一)吸纳劳动力数量

这是有关产业对于劳动力吸纳的能力指标,反映了各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绝对值。客观上讲,这一数量指标反映的情况最为直观。

(二)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某次产业产值与该产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的比值。这是一个效率指标,如果产业在吸纳劳动力的同时劳动生产率也得到提升,说明该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劳动力从较低生产率产业流向较高生产率产业是一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整个社会的劳动力生产率将得到提高。因此,通过劳动生产率指标我们可以判断劳动力吸纳效率。

(三)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即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指标。采用某次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的比值计算。若小于1,则意味着该产业存在劳动力迁出的压力;若大于1,则意味着该产业需要迁入劳动力;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为1是理论上的最佳状态。比较劳动生产率是一个理论相对指标,它体现了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从各个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的取值可从理论上判断出该产业对于劳动力是挤出还是吸收。

(四)产业就业弹性

就业弹性表示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产业就业弹性通过就业增长率与产业产值增长率的比值计算。通过产业就业弹性不仅可判断产业对于劳动力挤出还是吸收作用,还可通过其绝对值的大小判定挤出和吸收作用的程度。当就业弹性值为正数,弹性值越大,产业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越大。当就业弹性值为负数,产业增长对就业形成“挤出”效应,而产业衰退反而会对就业形成“挤入(吸收)”效应。如果就业弹性为零,产业增长对就业没有拉动作用。

江苏省三次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比较

(一)江苏省三次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总体比较

从总就业人数看三次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虽然自2011年起由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生活成本上升、国家扶农政策的贯彻实施等因素致使大量农民工返乡就业,农业就业人口有一定的增长,但纵观2002-2012江苏省各县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变化,明显地呈现缓慢下降态势,大量农业人口进入非农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这也和国际上所有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相吻合。除此以外,第三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增长趋势明显,但依然小于第二产业的吸纳水平,表明江苏省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数据表现如图1所示。

另外,以上述2002-2012各年的人口就业在各县市分布的变异系数来看就业人口分布的稳定性。江苏全省就业人口在第二产业的分布变异较小,说明江苏始终保持工业大省的地位,工业基础较为雄厚,发展较为稳定,就业人口基数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

从劳动生产率水平看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效率。就整体而言, 2002-2012年间江苏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在逐年上升,整体劳动生产率水平上升显著。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虽然绝对水平较低,但其增长趋势也较为明显,年均达到15.62%,且各县市间变异水平趋缓,这一增长特点明显得益于农业劳动力从该产业(尤其是以农为主的县市)不断转出。更值得注意的是,二、三产业在吸收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依然保持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1.7%和12.57%,说明江苏省二、三产业在吸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其劳动力利用效率也在提高,单位劳动创造的财富增长促进了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但也不可否认,由于资源的不平衡,各县市间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差异都有增大的趋势。数据表现如图2所示。

从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就业偏离度)来判断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的变化趋势。就业偏离度体现了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匹配度,通过各次产业的就业偏离度取值,从理论上判定该次产业对劳动力的挤出或吸收。观察近10年江苏省各县市的就业与产值比重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第一产业就业偏离度较低,不足0.5,意味着该产业始终存在着劳动力迁出的巨大压力;而第二产业就业偏离度自2002年以来维持在1.2的水平之上,一直存在吸纳劳动力的需要,但逐年却有所降低,体现工业化后期该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递减要求;第三产业就业偏离度居于两者之间,总的看来更接近1的理想水平,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较为稳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较为匹配,同时自2005年以来有缓慢的增长的趋势也表明该产业发展对于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第三产业吸纳劳动的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数据表现如图3。

产业就业弹性将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量化。通过江苏省各产业就业弹性值可解读出以下信息: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值基本为负数,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增长对就业以“挤出”效应为主,但2010年,尤其是2012年该弹性值出现正数,说明在一定的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下,第一产业对劳动力就业同样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值基本为正数,但其平均弹性值仅为0.49与0.25,且从图4的数据表现看,其弹性数值均逐渐趋于0,说明现阶段通过二、三产业增长形成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不明显。扭转这一趋势需要在发展二、三产业的过程中转变思路,通过结构性的调整来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劳动力需求动力,通过保留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尤其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数据表现如图4。

(二)三次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区域比较

由于资源禀赋、区位差异、历史发展等原因导致江苏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结合地统学的研究方法,以地理区域的角度考察三次产业发展中对劳动力吸纳问题。本部分研究依然沿用之前的4个比较指标,并通过4分位法以空间聚集的方式来展示江苏三次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和效率的全貌以及分布的热点区域。需要说明的是,自2002年以来,江苏省通过撤县并区的方式对江苏全省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如2012年10月吴江市撤市建苏州市吴江区,2011年11月江都县撤县建扬州市江都区等),从保证数据口径范围的要求,本文对各年份的区域指标都按2012年年末的行政区划做了重新计算。

以近期的就业人口总数看产业发展中的劳动力就业分布问题。以市辖区为中心的就业人口集中分布特征愈发明显,并依赖其综合实力影响向外辐射。通过4分位法对江苏整体及三次产业在市县的就业情况加以考察,并结合空间地理的方式展现其热点区域,则这些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四个区块,即“苏锡常”、“南京-镇江-扬州线”、“淮安-宿迁线”及“徐州市辖区”4个区块。但从三次产业的劳动吸纳能力看,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口分布差异非常明显。第一产业的劳动人口主要分布在“徐州-宿迁-淮安”线并以市辖区为中心加以聚集,属于传统的农业区;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集中趋势较为相似,皆以长江为界向南集中在“苏锡常”、“南京-镇江-扬州线”这两个地理区块上,尤以“苏锡常”为最。

从劳动生产率水平看,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加之以优越的地理环境、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支持,再加上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有限,“苏锡常”地区以高效率的人均农业产出领跑全省,以昆山和丰县比较为例,2012年昆山人均农业产值达11.587万,而丰县仅为1.553万元。这样的效率差异也表现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产出效率上,除徐州市作为老工业城市在第二产业依然表现坚挺外,二、三产业高效率的热点区集中在“苏锡常”与“南京—镇江—扬州线”这两个地理区块,以昆山和洪泽县为例,昆山第二产业的人均产出值是洪泽县的7.00倍,而第三产业产出值则是4.19倍。

从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就业偏离度)看劳动力就业的热点区域。依据上文提到的判别标准,第一产业虽然在淮安区、东海至响水段有聚集的效果,但由于总的偏离度都较低(仅响水县2003-2006在数值1.05-1.11之间),因此可认为,江苏全省范围都存在农业劳动力的挤出效果,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依旧。第二产业的热点区域集中在“淮安-滨海”间大片地区、“徐州市辖区”及“盐城-兴化”三个区块,且偏离度较高,对劳动力有明显的吸收作用(如涟水县2002-2012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平均值达2.29),与此同时, “苏锡常”等工商业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其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则普遍接近1的理想水平,存在较明显的饱和状态。这一方面体现了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在发展第二产业中陷入阶段性瓶颈问题而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也体现了二、三线城市在非农产业的二次产业发展中对劳动力有旺盛的需求,改变了劳动力市场转移纯粹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在第三产业发展版图中,其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通市市辖区”与“宿迁市市辖区”(含两个其市辖区周边县市)的两个区块,而“苏锡常”等发达地区亦有一定的劳动力吸附力。

从产业就业弹性看劳动力就业的热点区域。第一产业就业吸收劳动力的热点区域集中在“南通市市辖区”、“扬州市市辖区”以及盐城周边的“大丰-射阳”区段所组成的三角区域,其区域间的就业弹性值较高,表现为吸收劳动力效果。第二产业就业吸收劳动力的热点区集中两个区块,且相对较为集中,分别是“无锡-宜兴-溧阳”和“盐城市市辖区”及其周边县市两个热点区域。这些热点地区的经济增长会带来劳动力就业水平的提升,数值越大效果越显著。以无锡为例,其年均第二产业就业弹性达到0.44,则经济每增长1%将带来额外0.44%的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升。除此以外,其他各县市、地区普遍的弹性值为负,其第二产业的增长并不能带来劳动力就业水平的提升,其中,以徐州、淮安及周边县市表现尤为突出,说明第二产业对于就业的吸纳作用几近饱和。第三产业就业吸收劳动力的热点区域除昆山、扬州市辖区等较为分散的少量区域外,主要集中在以“盐城-泰兴”为中心区域的地理区块上,其弹性平均值虽然不高,但覆盖面非常广泛,通过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是各个区域的可行之举。

结论

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并因此促进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快速上升,缩小了产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提升了全社会的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第一产业各项指标相对平稳,新型农业产业化政策将会增强第一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吸收能力。第二产业依然是劳动力吸收的主力军,但其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正逐步减弱,产业增长带来的“就业创造”几乎耗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稳定,趋势明显,且就业与产业发展匹配度较理想,但其所占比例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本该具有的强“就业创造”能力尚未体现出来。

从区域分布看,产业集中与产业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三次产业间的流转,并以相对聚集的状态带来劳动力在不同产业的就业分布形态。从长期来看,第一产业虽然就业比例持续降低,但依然是劳动力挤出的主要源流,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尤其是苏中、苏北地区的二、三产业)有助于充分吸纳这部分劳动力。当然,也应该看到现代农业对于劳动力吸收能力的提升现象:通过加强农业投入,也可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前提下的农业人口自我吸收。

苏南地区由于工业化较成熟,就业弹性值较低且劳动力就业的偏离度趋于理想值,相对以往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所降低;苏中地区,在当前工业化的过程中,其区间的聚集效应比较明显,尤其是以盐城为中心的沿海地带,其二、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其第二、三产业间的聚集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热点,对劳动力的吸附能力较为突出。苏北地区曾经由于历史上经济实力、技术、环境等的影响,发展较为缓慢,但在第一产业集聚了较多的人力资源,并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未来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将更具活力和持久力。

参考文献:

1.王桂新,毛新雅,张伊娜.中国东部地区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极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

2.张永鹏,城市吸纳农民工的演化规律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1)

3.曾湘泉,陈力闻,杨玉梅.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4)

4.吴靖.多维视角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城镇形态[J].宏观经济研究,2010(8)

5.徐凯,薛继亮,梁寿超.建筑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09(10)

6.李宁,丁四保、谢景武.老工业基地城市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的研究[J]经济地理,2003(3)

7.栾维新,宋薇.我国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研究[J].经济地理,2003(7)

8.王青云.应把县城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J].宏观经济研究,2009(10)

9.姚海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住宿餐饮业增长为切入点[J].浙江学刊,2012(1)

篇4

[关键词]非农劳动力市场 农村转移劳动力 就业弹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非农劳动力市场分为三个部门:城市正规部门(第一部门I)、城市非正规部门(第二部门II)和农村非农产业部门(第三部门III),这三大部门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有效空间。

一、三部门关系概述

从组织形式上看,城市正规部门主要包括传统的党政机关、正规企事业单位,城市非正规部门主要包括微型企业、家庭企业、个体经营组织,而农村非农产业部门主要包括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组织。城市正规部门与城市非正规部门穿插于第二、三产业之中,通过正规部门向非正规部门的辐射、非正规部门向正规部门的流动来相互影响。城市非正规部门与农村非农产业部门通过在组织形式、就业的产业结构、劳动力需求特点上的相似来顺序承接与相互替代。

二、就业弹性模型选取

就业弹性是指,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比,直接按定义测算=就业增长率\产值增长率。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线性回归模型来测算就业弹性:

三、面板数据模型下三部门吸纳农村转移就业能力的分析

对于年份选取2005至2008年四年内的数据,对于省份选取主要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江苏、浙江和广东三省,对于行业选取部分主要行业,第一部门I主要集中在煤气水电生产及提供业、科研教育行业,第二部门II主要集中在建筑业、餐饮、家政等服务业,第三部门III主要集中在乡镇工业企业、餐饮业、批发零售业。通过对采自各省统计局网上公布的各行业相关数据进行行业汇总,得到表格中显示的数据(Y亿元,L万人)。 (如表所示)

参照表中数据求均值,按照上述模型公式可得以下结果:

(1)第一部门的就业弹性:

(2)第二部门的就业弹性:

(3)我国农村非农产业一直处于发展中的状态,目前还不够完善,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作用不明显,由于非农劳动力市场上第三部门的相关数据难以统计,所以在此不做就业弹性的具体计算。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广下,城镇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兴起了大批乡镇企业的建设,而这也正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好时机。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现状下,由就业弹性的相关数据说明,主要从事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经营活动的城市非正规部门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部门,城市正规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农村的非农产业部门正在努力发展,相信会被越来越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所认识并接纳,有望成为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辅助部门。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2]李伟.现阶段我国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及对策分析[J].理论导刊,2006;1

[3]张本波.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5;8

篇5

一、现有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与弹性就业方式存在错位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最初是配合国有企业改革而实行的,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却遭遇了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带来的巨大冲击。现有社会保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就业方式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下岗职工中有一类人一直看着原单位,指望能重回固定的工作岗位;还有一类则自己干着活儿,又去领一份下岗职工生活补贴,在补贴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他们占用了相当一部分。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往往认为只有在国有、集体企业有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才算就业,而自我雇用如修鞋、摆摊、临时上等非正规就业都不算就业。统计表明,1997年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是74.4%,2000年则降低到54.6%,三年下降了19.8%个百分点。从事个体经济、社区服务等灵活就业的比重已上升到45.4%,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发展。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即使下岗职工已经自谋职业、甚至成了 “大款”,只要仍由单位保存档案,便仍然被看作是下岗职工,在一定期限内可以领取下岗职工最低生活补贴。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将稳定的劳动关系作为就业的标准,职工下岗后不找到稳定的工作便不算作正式就业。因此,需要根据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发展状况,更新对就业的认识。适应市场经济机制对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弹性就业概念顺势而生。提出弹性就业也是就业,其直接的便利在于劳动人事关系将会成为一种较为简单的工作雇佣关系,就业的界定更为准确。弹性就业的发展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其本质是要求适应弹性就业需要创新制度安排,特别是与弹性就业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社会保障服务的创新或调整。

弹性就业人员中有相当部分数量的下岗职工,而目前下岗职工人数并没有被统计到城镇登记失业率中,也容易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发生错觉,低估未来的失业压力。更突出的问题是,近几年来,一些行业和企业迫于经济结构调整及不景气条件下的下岗压力,对部分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采取了提前退休而非下岗的处理方式。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下岗的压力,也有利于保护部分老职工的利益,但是却大幅度增加了对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险体系的压力,加大了社会保障基金的缺口。此外,由原企业继续给下岗职工缴纳养老、医疗等保险费用,固然体现了政府对历史问题的负责态度,有利于稳定下岗职工队伍,但由于企业本身经济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困难,有关保险费用大都是按照最低缴费基数交纳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险体系的压力。

目前对弹性就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的研究报告将灵活就业看作是包含弹性就业在内的非主流就业方式的就业形式的总称,并不把弹性就业作为一种独立的就业方式。这样界定有失偏颇。一般而论,弹性就业是指工作时间安排多样、收入水平与工作场所灵活的就业形式,尤其是以工作时间富有弹性为主要特征的就业安排,包括非全日就业、临时就业(如短期就业、季节就业、承包就业、传呼就业、独立就业)、派遣就业(雇佣型派遣就业和登记型派遣就业)、钟点上等。相对于全日制就业形成而言的,目前我国城镇已广泛存在着弹性就业现象。

二、弹性就业发展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需求

1.弹性就业人员实际面临的社会保障问题

总的来看,由于目前的劳动力市场环境推动了弹性就业的发展, 弹性就业的数量增长较快,客观上需要迅速建立与弹性就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服务。相关的社会保障调查证实了这一判断。中国工运学院课题组于2001年7月对辽宁省鞍山市的弹性就业的社会保障情况进行调查。该调查所界定的弹性就业人员,是指以弹性就业形式实现就业,并且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城市和外来劳动者:(1)末与现就业单位,包括正规用工单位、个体工商户、社区、居民家庭等,建立正式劳动关系,但在现就业单位中以各种形式实现就业的人员;(2)作为劳动关系在企业劳务中介组织的派出人员,到其它用工单位以多种形式实施就业的人员;(3) 已与现就业单位建立了正式劳动关系,但以多种就业形式实现就业的人员。调查结果发现:第一,弹性就业者的劳动关系复杂而不规范,普遍收入偏低且缺乏保障。处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过渡时期,弹性就业者的劳动关系呈现出复杂而无序的现状。目前,劳动关系和档案关系仍在原企业的占绝大多数,达80.0%。此外,档案在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存放的占12.1%;无劳动关系,档案在街道的占7.0%。在与新的弹性用工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方面,订立口头约定的最多,达54.4%;建立书面协议的占12.2%; 由所在派遣企业与用工单位建立劳务协议的只占1.8%。有24.6%的劳动者报告说,他们与弹性就业单位没有建立任何劳务协议,还有7.0%的劳动者表示对此毫不知情。就各项劳动标准而言,弹性就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总体偏低。除了社会保障费和其它福利费用外,月工资在300元以下的占46.0%;301--600元的占44.0%;600元以上的只占10.0%。从工作时间看,超时加班加点现象较为普遍。平均日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占53.4%, 在8小时以内的占46.6%;每周平均弹性工作在40小时以上的占69.4%,在40小时以内的占30.6%。

第二,弹性就业者社会保障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调查表明,有47.6%的劳动者表示他们享有社会保障待遇,34.0%给予了否定的答案, 其它18.4%表示不清楚。但是,从社会保障费的缴纳途径来看,由原单位代缴并负担部分费用的在占大多数,为54.9%;由原单位代缴,个人负担全部费用的占29.4%; 由个人到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缴纳的占5.9%。另一方面,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障费的弹性就业单位却是微乎其微。其中,由弹性就业单位代缴,个人负担一部分费用的占5.9%;由弹性就业单位代缴,个人负担全部费用的占2.0%。即使是在那些为职工代缴社会保障费的弹性就业单位中,其具体做法也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其中,每年缴纳一次的占60.0%,每月缴纳的占31.1%,一些企业的缴费时断时续,因而无法使职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第三,弹性就业者福利待遇情况差。有84.7%的职工给予了否定,8.2%表示不清楚,只有7.1%的职工给予了肯定,他们说,企业提供的福利待遇主要是免费工作餐或工作餐补贴(91.7%),以及交通补贴(8.3%)。

2.建立灵活的社会保障服务势在必行

上述的社会保障调查同样显示,经历了从下岗失业到市场化再就业的历程,劳动者对弹性就业的固有心态和承受能力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有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对弹性就业持积极和务实的态度。在被问到是否打算长期以弹性就业形式实现就业时,有47.4%的弹性就业劳动者给予了肯定,27.2%予以否定,尚有25.4%表示还未决定。劳动者同时提出,以弹性方式就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保障待遇,主张用工单位缴纳社会保障或提供缴纳社会保障的费用(24.1%)以及强调在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障费后,可享受医疗、工伤、养老、失业等各项社会保障(29.3%),两项合计,占到了53.4%。在社会保障费的缴纳方式上,主张建立个人缴费账户,由用工单位将所需要费用直接划入个人账户的占48.6%;主张用工单位将所需费用交给个人,由个人自己到社保机构缴纳的占33.3%; 主张由用工单位代为缴纳的只有14.3%;还有3.8%主张用工单位将所需费用交给个人所在的派遣企业(组织),再由企业或组织代缴。与此同时,劳动者对政府和社会机构加强对弹性就业的管理服务寄予厚望。其中,希望政府指定专门的弹性就业管理机构,负责工作时间、工资收入的核定并监督用上单位执行有关协议的占29.7%;

希望职业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岗位信息并推荐就业的占29.6%;要求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建立与弹性就业形式相适应的收缴制度的占18.6%;要求政府根据弹性就业岗位需求,提供职业培训服务的占12.6%;主张建立《弹性就业人员管理手册》,记载工作时间、工资收入情况的有9.5%。可见,与弹性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需求十分强烈,急需要采取措施创新与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服务。

3.适应弹性就业需要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可行途径。

就业与社会保障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弹性就业的增加既是避免贫困和消除依赖性的可靠途径,也同样有利于巩固社会保障的基础。如果建立弹性就业的社会保障灵活缴费机制,就会增强社会保障基金的保障能力。为了协调弹性就业与社会保障目标相一致,可以寻求改变以往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分离的政策,而在缴费基数、筹资费率、退休政策以及社会保障待遇给付、防止失业等方面采取相互协调的政策和措施,普遍地采取就业优先的政策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来达到弹性就业与社会保障相协调的目的。在可供采取的众多政策措施中,一个关键的环节是建立一种适合弹性就业发展的社会保障参统缴费机制。政策只在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一次性缴费月数、参统险种等方面做出原则规定,供需双方均可以随时缴费,缴费的计算要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而且,缴费程序要简化,可以试行弹性就业个人账户缴费制度。根据就业经历灵活缴费、累计计算缴费年限,可以探索缴费基数定死、各险种一票托收、按季或按年一次缴费等多种灵活的缴费方式,等等。

适应弹性就业人员就业方式多样化的需要,社会保障经办机构要采取不同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方式,普遍开设专门窗口;方便职工以个人身份参保缴费。关键是认真核对职工的缴费记录和个人缴费年限等基础数据,规范接续程序。对无固定单位的弹性就业人员和相对集中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可以依托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接续和缴费手续。未就业期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保留其原有的社会保险关系。下岗职工在下岗失业期间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的,由保管其档案的单位或部门代其办理申请退休手续。弹性就业人员的就业变动情况要通过一定途径反映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不同就业方式的参保方法、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结存情况以及累计缴费(含视同缴费)年限、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条件和社会保障待遇计发办法等情况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制发《社会保障缴费接续通知书》,探索维护弹性就业者社会保障权益的途径,使不同类型的弹性就业人员能按照一定规章,享有参与社保的权利。特别是对已具有事实劳动关系的雇主和弹性就业者,必须坚持加强劳动契约管理,正确认识弹性就业者劳动关系和用上形式的特殊性,逐步改善弹性就业者的社会保障权益状况。 三、弹性就业对创新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意义

首先,加强弹性就业的社会保障服务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资源必然按照供求的市场规律进行配置,在劳动力供给量大于需求的情况下,弹性就业的迅速发展是劳动力市场供求状态的合理反映。 目前我国新生劳动力资源增长处于高峰期,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800万

左右,这与就业需求相差甚远。此外,传统就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企业兼并破产和重组力度加大,提供就业岗位的能力进一步减弱。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继续下降,有必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扩大就业,克服就业不充分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的不利影响。相比于传统全日制形式的就业方式,弹性就业人员面临着更大的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风险,没有适当的社会保障服务将难以保证弹性就业的正当发展。弹性就业对发展经济、激活劳动力市场、拓宽就业空间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应当把促进弹性就业发展列入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目标,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和引导弹性就业的发展。

其次,弹性就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

由于促进弹性就业方式的发展是一个涉及多方面法规政策、多种制度以及多个管理部门的系统工程, 因而在发展弹性就业方式的实际工作中依然需要克服许多障碍。传统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有企业人员为基础进行设计的,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社会条件的急剧变化,弹性就业方式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就业选择。然而,弹性就业人员处于原体制之外,其社会保障权益的制度规章相当缺乏,社会保障权益无法得到保证,需要加以特别的关注。现有的社会保险扩覆实践说明,简单地把弹性就业人员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案是难以奏效的。应制定专门的法规或行政规章对弹性就业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确定弹性就业的法律地位,不仅如此,还要尽快对弹性就业人员的保障作出规定,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提供制度上安排措施,鼓励他们参加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计划。

篇6

【关键词】产业结构;农民工;就业状况

随着北京市三大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在京务工农民工的就业条件、就业环境随之发生一些变化,同时也对农民工的职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在京务工农民工就业状况的影响,对于促进北京市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在京农民工就业现状

为深入了解目前在京务工的农民工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和走访工作。本次共发放问卷16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577份[1]。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可知在京务工农民工所属行业的分布情况如下:从事第二产业的比重为45.7%,主要是建筑业(39.8%),其次是加工业(5.9%);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为54.3%,主要是住宿餐饮业(25.5%),其次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8.8%)。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国家总体宏观数据相吻合,充分说明在京务工农民工的就业层次偏低,以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为主,所从事的工作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较少。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32.8%的农民工认为自己没有享受到同工同酬的待遇,56.9%的人认为工作时间超长,44%的人未签订劳动合,57%的人没有养老保险,73.5%的人没有工伤保险,64.6%的人没有失业保险,74.2%的人没有医疗保险,63.2%的人感觉收入缺乏保障,57.6%的人认为工作不稳定。

以上数据表明在京务工农民工没有得到相对公平的待遇,事实也说明在京务工农民工在工伤、医疗、养老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保障,缺乏稳定感,生活在边缘地带,他们的这种感受和现状不利于维护北京的社会稳定。

2.产业结构调整给在京务工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带来的影响

在京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包括与在京务工农民工就业过程相关的各种因素,如就业机会、工作本身的状况、收入状况、社会保障等。

产业结构调整定义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有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带来最佳效益;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化过程,一般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低级到高级演进[1]。

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然会给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带来影响,农民工就业状况的改变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职业发展,同时也会对北京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1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有利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包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收入状况的改善、社会保障状况的改善及工作条件的改善等方面。

(1)第三产业的发展给在京务工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主要是压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同时不断优化各个产业的内部结构。可以通过对比近几年来北京市的就业弹性水平,从中分析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民工就业机会的影响。

就业弹性指数(就业弹性水平)是指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就业弹性的变化决定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一般用来分析就业的难易程度。就业弹性=就业人员增长率/GDP增长率[2]。

如图1所示,2001-2010年间北京市总体就业弹性指数波动较大,主要集中在2004年、2007年、2008年,而这三年从业人数的波动主要是由“非典”疫情、金融危机和奥运会等特殊事件造成的就业人员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波动。

如果我们把五年作为一个计算周期,可以计算出2001-2005年就业弹性均值为0.36,2006-2010年为0.44。如果将特殊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去掉一个最高值0.856,去掉一个最低值0.089,则2001-2005年就业弹性均值为0.29,同样,2006-2010年就业弹性均值为0.46,所以,北京市的总体就业弹性指数是呈上升趋势的。

因为在京务工农民工极少从事第一产业,所以以下根据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水平来分析北京市总体就业弹性水平上升的主要贡献因子。如图1第二产业就业弹性水平变化曲线所示,除2008年波动较大外,其他年份的就业弹性指数分布比较平稳,集中分布在-0.004~0.01区间,这表明第二产业GDP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微小,即对就业的影响不大。

另外,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指数除2004年波动较大外,其他年份相对平稳,分布区间为0.104~1.023,在2008年之后,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奥运建设的竣工,就业弹性指数开始下降,在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就业弹性指数又有小幅度的上涨。

如果以五年作为一个计算周期,可以计算出2001-2005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均值为1.058,2006-2010年为0.504。依上述计算方法,将特殊因素的影响降到最小,则2001-2005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均值为0.77,2006-2010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均值为0.509,2001-2005年间的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均值高于2006-2010年间的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均值,主要是因为200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高、商品房市场需求活跃、对外贸易强劲增长。

由此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指数比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指数高,这表明第三产业GDP变化率对就业数量变化率的影响比第二产业大,即说明第三产业的就业的难度较小。

(2)产业结构调整给在京务工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带来的有利影响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新兴服务行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充实完善政策,推动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3]。这说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岗位对农民工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农民工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所以企业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减少人员流动成本,需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而农民工自身为了更好的把握机会,发展自己,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政府为了使就业结构的发展能够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需要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更加规范的工作环境和完善的社会保障。

2.2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给在京务工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原有的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励,工作岗位对农民工就业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1)产业结构调整会导致第二产业劳动力市场竞争更加激励

第二产业为农民工提供的岗位在减少,所需岗位的技术含量在增加。以建筑业为例,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2012年第1季度建筑行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同期减少18.1,劳动力需求同期减少17.3。岗位需求的减少,会导致第二产业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励,对农民工就业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2)产业结构调整会导致第三产业劳动力市场出现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因求职者不具备岗位所需的技能,导致失业状态的延续,也就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虽然第三产业创造出许多新的岗位,但由于大部分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偏低,会使他们在转身从事信息、科技及商务服务业时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于那些无技能或技能水平低的农民工来说就会出现就业困难的情况,从而产生结构性失业。

(3)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在京务工农民工的不稳定性

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导致第二产业劳动力市场(下转第130页)(上接第127页)竞争更加激励,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减少,第三产业虽然对农民工就业能力的要求提高,会出现结构性失业,但是由于其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所以在市场的作用下,劳动者会在产业间进行流动,从而增加了在京务工农民工的不稳定性。

3.相关对策建议

产业结构调整给农民工就业带来这些不利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工供给层次没有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而提升农民工供给层次应当运用系统的思维,科学的方法,从劳动力输入、输出地两方入手实行双向合作,以教育为根本,以公平的就业环境为支撑,以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缓冲。

(1)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

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市场研究的前提是假设劳动力是同质的,而现实中农民工群体的就业能力不仅与其他就业群体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别,而且在农民工群体内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所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使他们尽量接近同质水平,是提高农民工供给层次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根本。

对于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应当由政府和企业为主导,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具体的培训模式可以采取企业提供培训;输入地、输出地的技校及相关培训机构与企业、政府开展对口合作项目;加强输入地、输出地公办技校的发展,并且其学习内容应当明显区别于高等教育,以职业教育为导向;对在京务工农民工进行选择性再教育、或者对在岗培训的人群进行教育补贴等。

(2)注重二次劳动转移的引导

由于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大部分农民工自身存在盲目性,所以在北京市会呈现出劳动力过剩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应该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发展,合理的引导劳动力进行二次转移,从以往的京津冀区域格局中不难看出,北京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北京的发展不仅未能对周边地区实现辐射效应,反而产生更多虹吸效应,所以,北京市应将调整自身产业结构与在京津冀的区域定位联系在一起。在将不符合北京定位的企业向外进行转移时,要注重对农民工的再转移的引导,制定配套的法规、制度,在农民工二次转移过程中为农民工的就业权益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冯虹,叶迎,魏士洲,等.在京农民工就业待遇公平与首都和谐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书店,2010.

[2]党耀国,刘思峰,王庆丰,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王昊.北京就业弹性系数的分析与启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5):75-78.

篇7

关键词:三大产业 产业GDP 就业弹性指数

1 我国就业现状

我国的就业问题历来是政府和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在经历了很多特殊时期的经济发展探索下,如何在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中寻找到与民众就业相符的产业模式,便是重中之重。一直以来,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由于人口基数的巨大,我国在各年龄层面的劳动适龄人口极其众多,同时,由于整体的劳动者和就业的学历、素质不高,又使得他们的就业实力和能力不够。当我国就业市场出现的结构性问题与总体性问题相遇时,其中产生的矛盾十分明显。一般来说,我国总体劳动者的数量供给与就业需求之间有很多矛盾,比如总量矛盾与劳动力结构矛盾,城镇劳动力就业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大,大学生毕业就业难与大学生高学历等矛盾,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我国的经济与就业情况极其复杂,为此,国家也提出过很多针对此的战略调整。在我国步入“十二五”建设的时期,在就业问题上国家也发现了未曾有过的挑战和机遇。全民的就业问题,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的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迫在眉睫的挑战。在众多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中,很多数据和资料显示我国最为富有的资源便是劳动力资源,而如何发挥他们的潜力和积极意义,如何引导它们在各个产业中寻找到就业机会,解决就业危机,便成为了我国的民生大计。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开始,结合我国三大产业的就业人群和历年就业数量的变化率,同时引入GDP在各个产业产值的变化率,并将二者结合,分析得到初步的就业状况结论,最后再使用基于GDP产值下的就业弹性指数,通过数值的变化和趋势,分析中国就业的现状,发展的产业结构问题,得出可以引荐的少许结论,力争做到客观和有效。

2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分析

2.1 关于我国三大产业就业水平的分析

就关于我国多年以来的就业现状和水平,很多专家就整体宏观经济和劳动力人口,年龄,构成,分布做了细致分析。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就业人口的分布是具有一定的计量特征的,而在此我们着重从我国三大产业的就业情况和构成,来首先分析一下我国就业的初步情况。通过2000年-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就业数据及构成,我们可总结如下表1:

从上面的表格数据可以看到,我国的从业状况在各产业的分布变化如下:第一产业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从业人数每一年的总人数是呈现下降的态势,虽在2002年出现就业人数多于上年,但是第一产业总体是在下降的;同时,第二、第三产业从业总人数呈现的是不断上升的态势,虽然仍有某些年份人数少于上年,但总体呈现的是上升的趋势,由上可总结出,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动和规律,大致上也是和我国经济的主要规律相类似。

我们再来看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就业数据整理推算出,2012年北京市的三大产业的就业平均水平为:5.1:23.1:71.8;而我国全国的三大产业就业平均水平为33.6:30.3:36.1;通过与我国发达地区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整体上的就业状况与我国发达地区的平均就业形势相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就业人群和劳动者的吸引力是很弱势的,对这些劳动力人群的吸纳能力也是相差很远的,若要实现我国就业状况和就业率的根本改观,对人才的可吸引性才是关键。同时,我国整体上的就业状况侧面反映出我国仍有非常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去吸引和培养劳动力人才,这也是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劳动力资源更加低廉的另一个原因。

2.2 关于我国就业弹性的浅析

以CDP为基础的就业弹性分析,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在一定时间区间,劳动力和就业人群在各个产业行业的比例和贡献值,就业弹性的计量,相对于三大产业其产业就业人数的构成而言,可以为我们更为精细和敏感的研究产业GDP产值与就业状况的关联关系提供很大的帮助。

②基于产业GDP产值下我国就业弹性分析的计算。数据均来自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并将前面图表数据计算整理如下面几个表格。

在很多关于就业研究弹性资料和国民经济发展报告中,学者已经研究得出并证明:在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发达经济体,其国家的或地区的三大产业的就业弹性是与各个产业相应的GDP值相关联,而且,就业弹性值会随着各个产业GDP值的增长而相对应的减少,也就是说,伴随着各个产业其生产值的不断增长,按照推论验证得到,各产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和包纳力是在减弱的,那么我国是否也遵循这样的就业弹性规律呢?从上表粗略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历史,再加上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阶段,在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上有着自己的一个特殊过程和阶段。

首先,从我国2000年到2012年三大产业GDP就业弹性统计中可以看到: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值从2002年开始,就全部为负值,这从数据上显示我国的第一产业在吸引就业工作者以及容纳劳动者的能力上是在逐渐降低的;同时再看,我国的第二产业就业弹性指数值从2002年开始便全部为正,这说明了第二产业是起到了很好的在国民经济中解决就业问题的作用,帮助解决了很多劳动力和需要就业人群的工作问题。而且,我国第二产业的容纳和解决劳动力的比重并不大,但是它的指数变化幅度和波动范围很大,这也侧面说明我国在第二产业中正不断的进行着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也亟待我们去完善第二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化的中期向工业化的后期转变和调整的阶段;最后来看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指数,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从2004年开始,基本上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指数值就全面超过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值,而且全部为正值,这说明了第三产业飞速良好的发展,同时消化劳动力和就业人群的巨大积极作用。

3 我国就业弹性分析总结

从前文以及表中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就业发展的趋势变化明显,而且从三大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以及GDP变化中可知,我国就业形势已出现行业的趋向性引导作用:

第一,从我国第一产业历来的数据中,我们发现这十几年中其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弹性就业数值为负,这表明第一产业的产值已经在我国众多行业和国民总产值中很难起到通过增加其产业规模和产量来吸引众多人才流向该行业,在不能够带动和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情况下,农村中,村镇中,很多剩余劳动力将会涌向第二、第三产业,剩余劳动力的转向和流动又反过来加剧了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难以吸纳的问题,这最终也与我们时常提到的加强现在化生活水平,推进城市、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纲略相符合了。

第二,从处理后的变化率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在渐渐变成可以包纳剩余劳动力的产业,但是,它的吸纳能力很有限,且比重很小,同时波动性又是很大,这对于在GDP比例达到60%多以上的第二产业来说,无疑是有很大的不相符之处,因为第二产业在吸引劳动力的就业比例上远远低于60%,甚至还很难达到30%,由此我们既看出这其中有发展的问题,亦有发展的巨大潜力。在13年的就业统计数据中,第二产业的弹性就业指数有8年的小于第三产业的弹性就业数值,这说明我国现阶段第二产业在吸引和包纳人才及劳动力方面已经趋于极限,或者说饱和,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实际上是在减弱的。

第三,从第三产业的数据可以看到,该产业在国民的GDP中所占比例并不大,数据显示在20%左右,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在13年的统计数据中,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指数8次是大于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指数的,这说明了该产业的发展迅速和潜力很大。第三产业在就业问题的贡献上极其重要和关键,它不仅让就业率随着自身产业的增长而增加,而且还充分的吸引了很多人才和剩余劳动力的加入,这也就是在我国众多外出打工者中很大比例投身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大军中。与此同时,第三产业本身从业就业人员的增加也使得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权重不断增强,在第三产业远远落后于第一产业比重情形下,我国仍然还出现着农村人口和农业发展等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也犹如“短板效应”,最终出现第一产业的瓶颈可能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造成就业的困境和经济的滞后。综上,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各个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而各个产业的发展又与其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相关。在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特殊历史原因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弱势产业,使其未被开发的潜力释放出来,如何保证强势产业的可持续力,从而解决经济与就业的难题会成为将来我们努力的方向。在全力发展新兴起的产业和行业的同时,我们也要能够对传统和落后的行业进行拓展,在解决人才吸引力的问题上做到与产业相结合,努力开拓外向型企业,努力做好内需型产业,这样的话,在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的同时,才能改善经济结构,创造出更多的人才需求市场和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褚福灵.中国就业现状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2]杨胜利.我国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理论与实践,2001(2).

[3]周青梅.解决中国就业问题思路的重新审视[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

[4]柳云飞.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特点和原因分析[J].前言,2009(10).

[5]刘东勋.中原城市群九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和比较优势分析[J].经济地理,2005.

篇8

关键词:技术进步 就业 影响

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我国整体的就业问题比较严重,技术进步在拉动经济增长上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同时因技术进步造成的结构性失业的确存在,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的增长存在负面影响。

目前探讨技术进步究竟是增加就业还是减少就业的理论文章居多,而研究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对于就业结构的影响较少,因此,本文将此作为研究的重点。

1、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特点

1.1我国目前的就业弹性特点

我国就业弹性的变化可以通过图1来反映。我国自97年以来,经济增长率一值在8%以上,保持高速增长;而就业人员的增长率基本上比较稳定,维持在1%以下,仅有2000年的就业人员增长率略高为2.12%,整体基本上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下降。

1.2我国目前就业结构的特点

我国的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变化不尽乐观。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虽然在十五规划期间有所下降,但是从事农业的人员仍然是我国就业人口的最重要的部分,农业的贡献仅有11%左右,但却聚集了40%左右的就业人口,农业产值比重的下降并没有显著的带动农业从业人员比重的下降,说明就业结构的变动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

2、技术进步与就业间的关系分析

2.1理论分析

参考肖六亿(2007年)从经济学角度关于技术进步与劳动供求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到在劳动力市场上,技术进步作为影响劳动力需求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它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增加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它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强资本对劳动的代替,缩减就业岗位,从而减少劳动力需求。

技术进步的就业损失效应表现为: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强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减少劳动需求,降低就业水平。因此,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就业损失,由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减少的劳动量和资本替代所挤占的劳动量共同决定。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效应表现为:技术进步扩大生产规模;引起产业结构的转换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2.2技术进步的就业损失效应

2.2.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

利用柯布一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测算出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和资本对劳动替代程度的影响。根据Y=AKαLβ(α,β分别是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α+β=1)和索洛余值法,在规模收益不变和竞争市场假设下,产出增长率可以写成:

gy=agk+βgL+gA(1)

式中,gy, gk, gl,分别是产出、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 ga是在维持假设的条件下,既不能用劳动增长又不能用资本增长来解释的那部分增长的量度,它就是全要素生产率(TFP)或综合要素生产率。

gA=agPk+βgpL (2)

式中,gpl是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gpk是资金生产率的增长率。

(1)和(2)式表明:gA等于以产出弹性为权数的各生产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之和。或者等于产出增长率减去以产出弹性为权数的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之和。提高TFP增长率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诸要素生产率,各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越高,则TFP增长率越高。实现同样的产出增长,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越少,则TFP增长率越高;在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不变的条件下,产出增长率越高,则TFP增长率也越高。技术进步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

CA=gA/gY;Cpl=βgpl/gY;Cpk=agpk/gY

劳动投入和资金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

Cl=βgl/gY;Ck=agk/gY

根据计算出的TFP增长率、α,β值,可计算出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

2.2.2技术进步节省劳动投入

根据前面的分析,产出的增长由两部分构成:要素投入贡献的增长和技术进步贡献的增长。技术进步贡献的增长部分是在资本和劳动投入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提高资本和劳动生产率而形成的产出增加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两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一是技术进步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技术进步导致资本替代劳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下面根据这一思想,设计出计算公式,测算出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劳动需求的数量。已知技术进步对于产出的贡献份额CAt,则技术进步对于产出的贡献量Cyt为:

Cyt=CAt×yt

依据C――D生产函数,可以计算出产出为Cyt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Cyt=AtKtαLtβ,从而解出

Lt(■)

Lt是技术进步所节省的劳动力。因为Cyt是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资本生产率而增加的产出,这部分产出实际上没有占用劳动量。但是如果没有技术进步,完全依靠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来生产出Cyt,则需要的Lt劳动力。所以Lt劳动力是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所减少的就业量。当然,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也包括了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所减少的劳动需求。因为技术进步强化了资本对劳动的替代,随着资本替代劳动,劳动力需求减少,劳动的生产率就提高。所以说Lt是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替代劳动所减少的就业。

2.3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效应

2.3.1生产规模的扩大增加就业量

每年技术进步所形成的产量Cyt中,将有一部分用于投资。假定其用于投资的比例等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当年GDP的比例rit,那么Cyt按照rit转化为资本的数量Kct为:

Kct=Cyt×rit

按照当年的全社会资本一一劳动比K/S,可以计算出与Kct相对应的劳动需求量ILt:

ILt=Kct/(■)

ILt就是技术进步增加产出,产出转化为投资,进而扩大生产规模所增加的劳动力需求量。这是技术进步增加劳动力需求量的一种情况。

除了技术进步增加产出形成投资扩大就业外,非技术进步形成的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也是就业增加的主要源泉。全社会新增固定资本投资Kit,减去技术进步引致的投资Kct,余下的就是非技术进步所形成的新增投资: It=Kit-Kct

按照当年的资本一一劳动比,新增加的投资必然吸纳相应的劳动就业,这样与It相对应的就业量: IILt=It/(■)。

因此,全社会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新增加的就业总量IL=ILt+IILt

2.3.2产业结构变动引起的就业量变动

除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扩大两个因素之外的因素也会引起就业量的变动。在这些因素中主要是技术进步扩大范围经济,增加产业种类、部门种类和产品种类,引起新老部门、产品的更新和换代,对就业产生影响。技术进步对经济范围的“创造性破坏”所引起的就业量的变化最终也成为每年新增劳动力的一部分。另外,体制改革也将引起就业量的变化。假定除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扩大之外因素引起就业的变动量为IL2t。每年的就业平衡公式就是:NLt=IL+Lt+IL2t

NLt是每年实际新增加的就业量。所以产业结构变化引起就业量的变动等于实际就业增加量减去生产规模扩大增加的就业量,再减去技术进步的就业损失。

IL2t=NLt-(IL+Lt)

IL2t就是技术进步引起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变化,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所引起的就业变化量。

3、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测算结果

3.1数据选取及测算

3.1.1数据选取

由于建国后经济形势的变化比较迅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增长,较长时间段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九五”计划后的数据进行测算,时间段位1996-2008年,时间跨度较小,比较接近现在的经济形势,参考价值比较大。数据主要选取各年统计年鉴中的GDP,从业人员总数,固定资本投资额等。资本投入在这里按照贺菊煌测算方法计算。

3.1.2技术进步的测算

本文中采用张军和施少华(2003) 借助于C一D生产函数,以1990年不变价格测算的产出和资本,确定劳动产出弹性0. 391和资本产出弹0. 609,并计算出了1952一一199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根据他们的数据处理方法,本文利用1996一一2008年的产出、资本和劳动力数据;根据他们的测算思路计算出:劳动产出弹性0.335和资本产出弹性0.665,进而利用产出弹性计算出了1996-200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指标,结果如表1:

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全要素生产率有一定的波动性。这是经济增长,资金投入变动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3.2技术进步就业效应总体计算结果

3.2.1 各要素的产出贡献率

按照在2.2.1中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各年的技术进步及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劳动生产率对于产出的贡献率有逐年少上升的趋势,而劳动投入对于产出的贡献率则逐年下降,2008年仅为1.27%,说明劳动生产率对产出的贡献高于劳动数量的贡献,而且这种贡献的差距在扩大。这一特征意味着生产同样的产出所需要的劳动投入越来越少。资本生产率对产出的贡献率大部分为负值,表明技术进步并没有使资本生产率提高,相反,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降低了资本的生产率;如此相对应的是资本投入扩大,提升了资本投入对产出的贡献率,而且资本投入对产出的贡献率在70%~80%左右,正好表明中国经济是资本驱动型经济。也正是资本投入太多,从而降低了资本生产率。这一特征表明,如果不提高资本的生产效率,中国经济的高速扩张还得依赖于资本投入扩张。

资本生产率对产出贡献平均为负值,这表明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对资本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所以,技术进步通过提高生产率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力需求,而对资本的需求却不能降低。而劳动投入对产出的贡献存在年代递减性,说明资本投入对劳动投入的替代性越来越强。随着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劳动需求逐渐减少,从而使其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因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包含了资本对劳动替代的结果。

3.2.2技术进步就业总效应分析

依据2.2与2.3中对于技术进步就业损失及创造效应的分解,按照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表3的结果:技术进步对于就业的净效应可以用创造效应减去损失效应,即ILt-Lt,仅就技术进步单个对于就业的影响来说,技术进步的净效应为负值,即减少就业。技术进步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就业,另一方面增加产出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同时创造出新的产业和部门扩大经济范围增加就业,但是其减少的就业量超过了增加的就业量,因而最终表现为净就业量损失。

究其原因:中国就业量的增加主要依赖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来源于投资,也就是说,投资的扩张为中国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机会。投资来自两方面,一是要素投入的扩张产生的产出而形成的投资,一是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而产生的产出而形成的投资。相比较而言,技术进步贡献所形成的投资比其他投资要小得多,所以它创造的就业岗位也少得多,从而仅单纯从技术进步角度衡量就业的创造效应,其数值自然比较小,这也正说明了中国的就业机会主要由非技术进步贡献所扩大的生产规模创造。而随着生产率提高的速度逐渐下降,生产率提高造成的就业损失在经济增长的前期会比较大,而后期较小,从而使得技术进步的净损失效应不断变弱。

4、主要结论以及待完善方面

综合以上的分析,从决定就业量的三个宏观因素来看,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净就业损失效应,生产规模形成了净就业创造效应,产业结构更新和体制改革导致就业的损失效应与创造效应交替出现。三种力量的均衡结果反映,中国的就业是投资驱动型就业,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创造了就业机会。投资拉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就业,但是必须要转变思路,将技术进步模式从技术引进转变为自主创新,延长产业链,深化分工,扩大经济范围。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传统工业、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还很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但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建设水平,仍要不断地引入先进适用技术,增加科技含量。另外,人口众多,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要解决就业问题,必须立足现实,既要注重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也要高度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本文在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方法,资金的估计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改进;而在衡量技术进步对于就业的影响作用时经济学的理论也有待进一步充实。

参考文献:

[1]张军.中国的工业改革与经济增长:问题与解释.上海:上海二联书店,2003.

[2]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世界经济文汇,2003(2).

[3]齐建国.中国总量就业与科技进步的关系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2).

[4]齐建国.2000年:中国经济的最大威胁是就业弹性急剧下降.世界经济,2000(3).

[5]黄赜琳.技术进步与就业波动变化的影响分析――基于可分劳动RBC模型的实证检验.统计研究,2006(6)

[6]肖六亿.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博士论文,2007

[7]姚战琪.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J] .世界经济,2005(1)

[8]毕先萍.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综合作用机制及社会福利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5)

篇9

[关键词]经济发展;保增长;保就业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09)05-0053-03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日益加深,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伤害称之为“外寇入侵”已不为过。出口受挫,内需不振,利润减少,失业增加,是目前中国“经济战场”的四股劲敌。摆在中国面前的这场硬仗,到底该怎么打?眼下的战略是“保增长”。这种增长优先论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包括就业问题。因为保增长就是保就业。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拟就此谈几点个人之浅见。

一、经济增长不能确保社会就业增加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一直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以GDP的上涨为目标。按照传统经济学分析,经济的增长必然引起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需求的不断增加,有利于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经济增长率高低和失业率高低呈反向关系,即经济高增长往往出现低失业,而经济低增长则常常伴随高失业。于是,有许多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纷纷以美国经济学家A・奥肯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用以说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规律――奥肯定律(Okun’s 1aw:失业与实际GDP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失业每减少一个百分点与实际GDP增长提高两个百分点左右相关。)为依据,主张刺激经济增长,进而带动社会就业的增加。但笔者认为奥肯定律的实效性和合理性在今天的中国须大打折扣。因为当我们将奥肯定律运用于我国时会发现,尽管这些年来我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但社会就业增长数量不仅没能上升,反而呈现下降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就业弹性(就业弹性,即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弹性系数,反映了单位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人员数量的增长情况,通常用就业人数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比值来表示)从总体上里现出持续下降的态势。这就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对社会就业的吸纳能力在下降,从而使得社会就业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换句话说,即在中国目前的现实国情中,四万亿的保增长措施未必就一定能带来强劲的就业提振效应。

二、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相关性失调的原因

为何奥肯定律会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失灵?究其原因,是因为奥肯定律确立的前提在于:假定人均产出国民收入的劳动生产率不变。总需求扩大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与就业水平提高才是同步、同比例的。而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路径来看,遵循的或者说提倡的是一种效率优先的增长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普遍试图更多地用资本和技术代替劳动力。因为相比较而育,以资本和技术投入会产生比以劳动力投入更高的回报。也能更快地推动经济增长。所以,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产业或企业必然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优先选择。而保(经济)增长的战略,实际上就是把就业增长放在了从属于经济增长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极易产生资本和技术排挤劳动就业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各类资源的配置及使用效率,有力并加速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减员增效”的企业劳动制度改革必然使得原先计划经济体制和全民所有制经济体制下大量无效率或低效率的劳动人员不得不面临转型,从原有工作岗位离开,成为失业人员。所以,高的经济增长率并不必然带来高的就业率。

三、实现“保增长”与“保就业”共赢的路径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挑战,在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受挫;投资有限的危急局面下,要保经济增长,就必须要扩大内需。而保持就业稳定和收入持续增长,则是启动国内消费需求的重中之重。因此就必须把“保就业”放在战略首位,以“保就业,求稳定,扩内需,促发展”的战略为导向,来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经济衰退不断加剧的恶性循环中,就业是一个关键环节。一旦就业形势恶化影响居民收入,势必带来消费疲软,导致产品积压和投资萎缩,进而加剧经济衰退。虽然“保就业”并不能直接贡献GDP,但在此轮扩大内需的经济行动中,

“保就业”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秩序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中国的经济要想从目前愈演愈烈的“经济地震”中挺过来,政府就必须首先要在“保就业”上下大气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第一,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中小企业一般投资少、规模小,易“调头”,吸纳就业的成本较低,而且较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雇人有弹性,自然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在社会就业中发挥着“蓄水池”的效应,对社会劳动力的需求量大,而且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在我国现有的企业总量中,中小企业占到了总数的90%以上,而社会的新增劳动力80%以上都是在中小企业实现就业。中小企业吸纳社会就业的能量之巨由此略见一斑。所以,欲“保增长”须先“保就业”;而欲“保就业”则须力保中小企业,要千方百计地确保“活着的”中小企业能够挺过危机,冲出困境,不倒闭不裁员。保护中小企业的生存,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减少失业,而且还能够增加就业。正因为如此,政府就应当从战略上,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吸纳社会就业作为“保就业”的一个重要举措来看待,进而从税费减免、帮助融资、贴息贷款、社会保险等方面,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第二,强化对第三产业的扶持。根据我国的界定,第三产业由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组成,包括流通部门的商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餐饮服务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服务部门的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可见,第三产业基本上是一种服务性产业,就业容量巨大,且较少受到资本和技术的挤压,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纵观世界,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就说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社会就业的吸纳具有较大的潜力。可以预见,第三产业消化新增就业岗位的主渠道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有鉴于此,政府为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期带动社会就业的增长,应当考虑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补贴、财政贴息等多种形式,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具体的服务性行业,特别是微利的服务性行业。可以考虑在税费方面降低其进入的门槛,免缴除法

定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以外的其他各类社会性缴费。在第三产业的企业草创阶段,减免其在一定时期内(如三至五年)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相关税收,并减免除法定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以外的其他各类社会性缴费。

第三,强化对弹性就业的扶持。弹性就业。即非正规就业,通常是指在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企业中就业。很显然,弹性就业因为具有立见成效的特点,而成为解决眼下我国就业危重局面的“灵丹妙药”。因此,政府须进一步完善财税扶持政策,通过适时、适当地调整起征点、确立弹性就业所涉及的行业范围和标准、税费减免等措施,大力促进弹性就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赋予地方政府适当的政策制定权限,对符合条件的弹性就业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财税优惠政策。须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弹性就业中的自谋职业者,应给予重点的财税扶持,鼓励甚至奖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创业难度大,但潜力也很大。所以政府应当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通过自主创业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第四,强化对就业培训的扶持。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对就业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特点讲求的是优胜劣汰。那些素质难以满足社会要求的劳动者不得不从原有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新增的低素质劳动力人口也会因素质问题而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因此。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向技能培训这类的职业培训倾斜,有助于劳动者以更高的职业素质迎接就业市场的竞争。政府可以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发挥作用,出台各种有效的财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加大对就业培训的投入,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就业培训,可根据其培训效果给予必要的财税优惠激励,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增加对就业培训的投入,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我们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利用经济萧条的时间大力培训劳动者,对于企业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在经济萧条的时候,生产要素是最便宜的,劳动力也是最便宜的;同时,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机会成本也是最低的。所以,我们应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来促进经济的增长,真正将巨大的就业包袱转变成人力资源储备。

第五,强化对劳动力市场的扶持。在市场经济中,失业是客观存在的。而在我国经济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情况下,所呈现出失业率升高的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既不能惧怕它,也无须回避它,而是应当以理性的目光正视它、分析它,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责与分工,运用综合手段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建设,充分完善劳动力市场,维护和尊重劳动力市场机制,引导劳动者自主就业。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不仅存在着结构性失衡的特点,还呈现出区域性失衡的趋势。劳动力市场的缺憾和低效已严重地阻碍了劳动力供求信息的传递和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不可否认,现有的劳动力市场并不能使绝大多数劳动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和各类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因此,政府不仅要大力支持为促进就业而向劳动力提供文化教育、技能培训的学校;还要着力扶持为促进就业而向劳动力提供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的机构,努力完善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功效,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引导劳动者自主就业,即以政策的激励机制来推动市场的效率机制,进而有效地促进劳动力就业。

篇10

【关键词】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决定着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就业状况,劳动力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低及流动方式,往往决定了产业发展状况。研究云南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联度,可为促进云南地区就业结构的更加合理提供依据。

一、云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的现状

根据表1数据的分析,可看出云南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对应关系。

从云南产业结构上看,2001-2009年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减小,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居主要地位,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劳动力构成上看,2001-2009年间第一产业劳动力构成比重在不断减少,从2001年的73.9%下降为2009年的62.3%,劳动力的非农化就业趋势上升,但2009年比重仍高达62.3%。第一产业就业份额过大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一产业有向外转移劳动力的压力。第二产业劳动力构成比重上升的比较缓慢,而产值的比重有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减弱。第三产业的产业和就业结构的不断上升对就业的贡献不断加大。

二、云南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就业的相关性研究

1、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

2001-2009年间,第一产业下降4.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了5.0个百分点。就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下降1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8.8个百分点。劳动力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从2001年的73.9%降为2009年的62.3%,但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与产业比重相比,却高达45%。

为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劳动力比重与产业比重的不协调性,找出产业调整的原因,采用结构偏离度指标来衡量。其公式为:结构偏离度=各产业在gdp中所占的百分比/该产业就业在总就业中所占的百分比-1。结构偏离度越接近零时,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合理。结构偏离度大于零,该产业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以使产业的发展与其吸纳劳动力能力保持一致。结构偏离度小于零,意味着该产业存在隐形失业,解决的方法是促使劳动力从该产业转移到其他产业部门。据云南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计算得出2001-2009年间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2001年第一产业为-0.71,第二产业为3.62,第三产业为1.11。2005第一产业为-0.72,第二产业为3.12,第三产业为0.92。2009年第一产业为-0.73,第二产业为2.50,第三产业为0.5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绝对值从2001年的0.71到2009年的0.73,变动的比率很小,但仍然有上升趋势。这一趋势表明,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愈加不合理,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非常困难,原因是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的素质普遍偏低,难以满足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但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小于零,意味着存在大量隐性失业,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终将向第二三产业释放。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从2001年的3.62下降到2009年的2.50,有下降的趋势,说明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不断减弱,原因是第二产业的产值有下降的趋势,对劳动力的需求在不断减小。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大于零,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从2001年的1.11下降到2009年为0.59,下降幅度较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已趋于合理。由于第三产业的行业技术含量偏低,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就业的壁垒较低,容易吸纳劳动力。

一方面,就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大量滞留在第一产业。另一方面,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阻碍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应以稳定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壮大第三产业为重点。保持第一产业产值稳步上升和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提高科技附加值,保证第二产业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所占比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交通运输、餐饮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有效吸收农村劳动力,减轻劳动力在第一产业滞留的状况。

2、未来云南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

未来云南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总体按三次产业内的“三二一”顺序推进,调大第三产业、调强第二产业、优化第一产业。根据“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预期,全省第一、二、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关系,以“15:40:45”为宜,由此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的阶段性目标。这样,未来五年间,产业结构调整将在2009年17.3:41.9:40.8基础上,使第一产业下降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4.2个百分点,达到第一、二、三次产业间的“15:40:45”,实现“三二一”结构目标。对应的三次产业间的就业结构则以55:14:32为宜,与2009年相比,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继续减少,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增加最多,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略有增加,从而达到优化第一产业,强化第二产业,调大第三产业的目标。

三、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贡献

据云南统计局数据,与2001年相比,2009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是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623.18亿元,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715.47亿元,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2519.62亿元。而对应的就业情况为第一产业劳动力从1710.4万人减少到1672.5万人,减少了37.9万人。第二产业劳动力从207.9万人增加到321.3万人,增加了113.4万人。第三产业劳动力从404.2万人增加到691.0万人,增加了286.8万人。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带动了就业的增长,成为吸收就业的主要力量。

为反应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贡献,需用就业弹性指标来衡量。

就业gdp弹性=某一产业计算期与基期相比的就业增长率/同期该产业经济增长率

从表3中可以看出,截止到2009年,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分别为0.02、0.05、0.13,其中第一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小,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带动能力最强。从第一产业看,就业弹性为0.02,已经接近于零,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已经相当弱。第二产业就业弹性有缓慢上升的趋势,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可以拉动一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上升的幅度较小。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第二产业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对劳动力的需求在逐渐较少,尤其是专业技能和素质较低的劳动力已经难以满足第二产业的需要。尽管第三产业也存在就业弹性下降的趋势,但其总体就业弹性远远高于第一二产业,说明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非常强,云南省的就业主要靠第三产业拉动。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下降表明劳动生产率提高,将劳动力配置到第三产业,边际收益率逐步降低。另一方面,该产业就业弹性的降低与其内部结构的变化有关,因为第三产业既包括如批发、零售、餐饮这样的传统部门,也包括金融保险、科技服务、房地产开发等新兴部门。前一类部门的劳动密集程度高,后一类部门资本技术密集程度高,就业机会相对少,导致就业弹性下降。由于相对于传统第三产业来说,新兴服务行业的经济增长相对较快,因此第三产业的总体就业弹性就呈现下降趋势。尽管如此,第三产业中的传统产业部门吸纳新增就业的能力非常强且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就业人员的增量部分应尽可能多地配置在第三产业。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等,提高第二产业劳动力素质,推动第二产业发展。千方百计的动员各方力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挥其在吸纳劳动力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推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仲常.产业经济理论与实证分析[m].重庆大学出版社.

[2]韩凤朝.以结构调整促进就业扩张——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