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要素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3: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研究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研究要素

篇1

关键词:导入方式;探究过程;探究时间;横向交流

一、探究教学概述

1.探究教学的起源

上世纪中期,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国对人才的要求由知识型转为智能型,与之相配的教育教学改革呼声也响遍世界。其中,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J.Schwab1909―)于1961年在哈佛大学的纪念演讲中首先提出了“作为探究的理科教学”(Teaching of Science as Inquiry)。

探究教学思想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404年)的问答教学法。他主张教学过程中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激发学生自己思索,寻求结论。继而提倡教育适应儿童自然本性的“自然教育理论”(J.J.Roussear,1712―1778)和强调

“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探究教学的发展。探究教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教育学家施瓦布、萨其曼和布鲁纳等人,他们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探究教学”的重要性。

而在我国,1999年初,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提出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借鉴了国外探究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已开展的有关理论和实验研究都表明“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探究教学的定义

探究作为人类的本能之一,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属于探究的范畴。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的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和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二、中学物理探究式课堂的构建要素

综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以及《科学课程标准》,中学物理课堂的教学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自主地构建物理科学知识并获得一定的基本技能,有一定能力描述、解释甚至预言一些物理现象,能将物理科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生活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达到这些目标,构建良好的中学物理探究式课堂十分必要。而在构建良好的中学物理探究式课堂的过程中,有以下五要素是教师必须关注的:

1.探究活动主题化

主题化是探究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解读教材的内容及本质,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目的明确、内容具体易懂的主题。比如,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的主题可定为:“探究影响加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学习动能定理时的主题可定为“探究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的主题可以定为“探究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条件下物体的动能的变化和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学习动量守恒定律时的主题可定为“探究物体间碰撞前后的不变量”。好的主题设计能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探究兴趣,活跃思维。以主题为载体和核心,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拓展而展开,能够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探索并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

2.导入方式趣味化

如何导入新的主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在导入新主题的时候,可向学生呈现生活中的相关事例或自然界中的现象,让学生分析并用理论加以解释;可让学生对比已知事实和新事实,并独立做出概括;与主题相关的提问宜针对学生有疑难的地方设问,并深浅适中。比如,学习加速度这一节时可以同时让两个相同的小车分别沿倾角较小和较大的两个斜面加速下滑,让学生观察小车做什么运动,两辆小车的加速运动有什么不同?那我们如何来描述这样的差异呢?进而引领学生进入课程的探究过程。再如,学习动量定理这一节时,可演示鸡蛋从高处落到海绵垫上完好无损,当落到坚硬的地面上时被摔破。请学生观察思考:鸡蛋与不同地面的两次撞击过程中哪一次受到的冲击力较大?为什么海绵对鸡蛋的冲击力较小但是对鸡蛋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坚硬地面是等效的?学生分析思考后会发现海绵对鸡蛋作用的时间较长。这时可适时提出探究主题: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通过时间的积累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3.探究过程最大化

探究过程要体现探究活动意义的本质,即注重探究过程中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而不是着急得出结论。它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力图通过“做”的主动探究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比如,对未知领域的猜想源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真实理解,猜想假说能锻炼学生充分应用已学知识对未知规律敏锐的判断能力。而探究方法的设计和准备能激发学生的智慧,锻炼学生的执行能力和协作能力及自我完善、自我修正的能力。实验探究过程能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也能培养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品质。实验数据的处理过程能锻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更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艰辛付出后的甜美滋味,这对于学生的情感世界是最宝贵的营养品。探究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能磨砺人的意志,这不正是我们教育者要给予学生的吗?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鼓励、提醒、提建议、设思维阶梯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从而使探究过程对学生的锻炼作用最大化。

4.探究时间充足化

在探究式课堂中,方法设计是探究过程的难点,是学生深度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关键和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最花时间的环节。如果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整个探究过程就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实施探究。如果过于追求时间和进度,很有可能会丢掉学生发现知识的真实体验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恰是最能体现科学研究本质的环节,对于学生非常宝贵。当然,如果时间拖得过长也会影响学生的信心,老师在关键时候要及时给予提示或建议,保证探究过程的连贯性。另外,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可尝试将探究学习的某些环节安排在课堂以外以预习任务或延伸思考的形式进行。比如,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用正交分解的方法进行研究,等学生对两个分运动的运动规律提出猜想以后因为难点已经突破,剩余部分可安排学生课外完成。

5.课堂交流横向化

过程评价阶段适当减少师生间的纵向交流,加强学生间的横向交流。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几十个学生整堂课面对一个老师,教师往往课前要精心策划教学过程的每一步,千方百计地要在课堂上主导几十名学生的思想,这种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过程有序的一面,同时又有思维跳跃性等无序的一面,本身就是对学生主体思维活动的束缚,应该大胆增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而老师是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领路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在课堂上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为引导和加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创设条件,使个别问题升级为典型问题,使完全没有必要由老师统一讲解的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得以解决。同伴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体会,与他人合作探究使课堂教学活动始终处于主动获取的学习活动之中,他们比被动学习时积极性更高,方向更明确,时间精力分配更科学,效率也更高。

参考文献:

[1]李森,于泽元.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2002(2).

篇2

关键词: 幼儿 科学启蒙 数学素养

由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个国家的国力直接取决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伴随21世纪的来临,科学技术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种竞争最终要反映到教育上。时代迫切需要我们培养出具有厚实知识基础的、具有探索科学的强烈兴趣和愿望的、具有一定操作实践能力的、具有独特科学想象力的新一代科技人才。这些科技素质的培养都必须从小抓起。因此,对幼儿阶段科学素养的启蒙得到了更大的重视和关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数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儿童潜能、为儿童一生奠定良好智力基础的重要学科,因此在对幼儿科学启蒙的研究中,我们要明确幼儿所应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

一、幼儿需掌握的简单数学初步知识

1.集合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常常需要把事物进行分类、排序和对事物的数量进行比较。远古时代在数的产生之前人们就有了对事物的分类、排序和数量对应比较的需要,只是到了近代才产生了集合和对应等数学的基本概念。集合论是德国数学家康托在19世纪末创立的,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集合是现代数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整个数学都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的一些内容。幼儿从小接触集合思想,可初步形成和积累有关集合的经验,从而为以后学习数学提供有利条件。幼儿学习集合的意义不仅在于集合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幼儿理解数学的准备和起点,其对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也起着基础概念的作用,还在于幼儿对它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动作对实物进行操作和运算来培养幼儿的数学素养,这一点符合幼儿掌握数概念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因此,有关集合概念的教育活动不仅应该作为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应该把它贯穿在整个幼儿期数学教育的全过程,为幼儿初步形成数学的概念和逻辑的概念积累感性经验。幼儿通过对集合知识的学习,能体验事物的共同属性,掌握求同和分类技能,初步形成集合的概念,并能对两个集合元素进行比较,体验集与子集的关系。

2.数

引导幼儿感知事物的数量及其关系,建构初步的数概念,是幼儿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学前期向幼儿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教育,目的是使幼儿感受和体验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答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简单问题。幼儿数概念的建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包括计数能力的发展、对数序的认识、数的守恒及对数的组成的掌握等几个方面。

3.空间和几何形体

空间和几何形体是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当我们只研究一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不考虑它的其他的性质时,就可把这个物体叫做几何体。学前幼儿空间概念的发展和几何概念的学习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幼儿几何概念的发展有赖于其空间概念的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学习几何概念也可促进空间能力的发展。幼儿通过对空间和几何体的学习,能在知觉的水平上辨认图形和制作图形,认识图形的特征及其图形之间的关系,能把物体零散的部分构成一个整体,能有规律地排列物体,感知物体间分离、次序、包围、邻近等空间关系,发展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

4.量

量是指客观世界中事物或现象具有的可以通过测量等手段加以认识的属性。对物体量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常见量是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之一,也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学内容。幼儿学习、比较、测量一些量,有助于其正确地认识和区分周围的物体,促进感知觉和智力的发展。学习量的重要意义在于,幼儿期重量感知觉的发展是幼儿日后掌握重量概念和重量测量的基础,幼儿期的排序教育有助于幼儿抽象的数概念的形成,测量的学习可培养幼儿解决简单实际度量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我们教幼儿认识时间,使他们感知时间的存在和时间的流动,既可以发展幼儿的时间知觉,使其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和生活习惯,又可以加深幼儿对序列关系的认识,以及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认识。

二、幼儿应初步形成数学思维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以知识为中介来实现,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数学是一门培养和锻炼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数学对幼儿的认知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价值。数学学科的结构和知识体系较为系统和严谨,其逻辑性十分突出,这对幼儿智慧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价值。幼儿正处在逻辑思维萌发和初步发展时期,数学的学习对其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实验表明,幼儿期特别是4―6岁阶段是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幼儿就是在这个时期建立和形成数概念,萌发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的。此时幼儿的数学思维异常活跃,我们应该正确地把握这个关键期,提供适合其学习特点的数学教育,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使他们体会数学带来成功的机会和快乐,进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对对象的一种积极态度,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好奇心是指对周围环境中新异刺激物的积极反映。幼儿的好奇心常常表现为对新异刺激物的注意、趋向、提出问题、操作、摆弄等行为倾向。兴趣、好奇心、求知欲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内部动力。要培养幼儿的学习数学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我们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和设计数学教育活动,创设符合幼儿探索兴趣的教育活动环境,给幼儿以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幼儿在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探索,在每一次体验成功的快乐中渐渐喜爱数学。幼儿只有愿意参加数学活动,才有可能观察、感知到环境中事物的数量、形状等。幼儿只有喜欢数学活动,对数学活动有兴趣,才可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才可能去探索、发现其中的数学现象,从而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和空间的感性经验。

以上三个要求分别对应于数学素养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明确了幼儿所需的数学素养,我们才能更好地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水平,采取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成功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慧和,张俊.幼儿园数学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技实践创新团队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应是我们的战略选择。学员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创新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家未来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如何加强对学员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适应时代变化和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

1培养学员科技创新能力的时代意义

科技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学员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国家、民族、高等教育,还是对学员个人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培养学员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作为21世纪的学员,提高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历史的重托、国家的需要和时代的主题。

(2)培养学员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搭建学生创新的平台,引导广大学员积极投身创新实践,不断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

(3)培养学员科技创新能力,是激励学员成才、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在科技活动或竞赛,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学会与他人交流协作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高质量地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创新团队所在高校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员科技创新团队中的重要作用

要提高学员的创新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建设完善的创新创业培育体系,形成一个像生态体系一样的良性循环系统,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这一体系包括高校、政府、企业、家庭、学生等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主干,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1高校为创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活动场所和科研环境

在团队活动场所方面,学校在现有的实验室基础之上,为创新团队单独成立了学员科技实践创新研究室,并为团队中的每名学员安排了工位。在科研环境方面,学校在现有的实验设备的基础之上,积极购进各个学员科技实践创新项目中所需的仪器和设备,支持项目的顺利完成。

2.2高校为创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或活动经费

学校的经费支持是学员科技实践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学员进行科技实践和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各所高校在这方面的力度都很大。

2.3结合学员在创新团队中的贡献和导师评价,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为创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创新学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学员进行科技实践创新活动是取得创新学分的重要途径,也是设置创新学分的初衷。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科技实践创新活动中,创新团队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才能更好、更加深入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3指导教师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员科技创新团队中的重要作用

3.1项目来源和关键技术讲解方面

指导教师给予研究题目往往与指导教师自身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有关,在时间或者领域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这就有利于创新团队的持续发展。同时,指导教师对其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都有较深的了解和研究,也有利于对创新团队的指导和对关键技术的讲解。

3.2团队的组织和管理方面

指导教师是学员科技实践创新团队的组织者和实际带头人。由于指导教师熟悉团队中每个学生的技术能力、兴趣方向和队员间的协作关系,可以很好的组织和管理创新团队,使得创新团队能够良好的发展,这是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另外,学员科技实践创新团队中的成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如果该团队是由某个学生主导或者依赖于某个、某几个学生,那么一旦该学生离开创新团队,都会造成该团队创新能力的下降甚至是团队的解散。而由指导教师负责创新团队受到这类因素的影响就会很小,有利于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篇4

关键词: 中学青年政治课教师 专业素质 提升途径

一、中学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内涵

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内涵,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笔者比较赞同以下说法: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指的是担任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的教师在系统的师范教育和长期的学习、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中获取的可发展的、可更新的并且能够对教育教学产生影响的职业素养[1]。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很多方面,根据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相关要求,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思想政治课专业理念,主要指教师要有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坚定的职业理想;(2)思想政治课教师师德,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和良好的个人修养;(3)思想政治课专业知识包括系统A思想政治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必要的教育科学知识;(4)思想政治课专业能力主要指教育研究能力、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教育教学基本能力。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有部分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亟待提高。他们虽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中学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理念存在偏差,对自身专业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待增强;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学科知识掌握不牢,通识性知识掌握不到位;教学能力有待增强,教学设计能力不足,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有待提高,等等。中学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现状,要求进一步提高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中学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中学青年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存在问题的主观原因包括他们职业认同感不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到位;自身修养有待提高,并未完全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够。教师必须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与目标,这关系到教师的人生走向,甚至影响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当下部分教师思想懈怠,追求物质享受,精神追求错位,理想信念淡漠,甚至恪守“人人为我,我为自己”的功利信条,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上,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应付工作。

(二)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主要体现在国家的素质教育政策不完善;社会对该学科的忽视;学校的专业发展评价机和激励制不合理;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对学科的不重视。政治学科的学科性质、高考所占比重的客观性使学校、社会忽视该学科的重要性。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地位被边缘化,但相反他们还要担任过多的课业负担,考评体系不健全导致教师工作上呈现惰性,再加上学生对学科的不重视,使思想政治课教师发现不了自身的价值,从而忽略对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

三、提升中学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途径

(一)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工作

国家应该改革教育体制,完善素质教育政策。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师聘任制度,保证师资质量,从而在源头上解决思想政治课教师人少任务重的难题;可以制订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培养计划,多为他们提供一些学习交流的机会;还可以引导社会舆论,加强社会对思想政治学科的重视程度。

(二)学校采取多种措施

学校应完善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热情,还应该适度减轻青年政治课教师的工作负担,给他们更多成长进步的空间,同时应该构建平台支持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学习交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个人通过各方面努力提升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应从自身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可以从增强职业认同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等方面下工夫。

总之,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延续力量,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应早日提上议程,而他们的专业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快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陈菲儿.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质及提升策略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篇5

关键词:软科学资源共享;模式优化;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享联盟

1 软科学资源共享内涵及意义

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指的是软科学研究机构、软科学研究管理机构、各级决策部门等参与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主体,以资源、互惠、平等为原则,建立彼此之间的协作、协调关系,利用各种技术、方法、途径实现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活动[1]。

软科学研究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组织资源。人力资源主要指软科学研究人员具有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个性、经验及创新能力,在软科学研究活动中,研究人员是软科学研究的核心,是研究活动的管理者和执行者。知识资源主要指软科学研究所需的经济、社会各类信息以及研究报告、调研报告、论文、专著等知识产品。而知识、信息是研究活动必不可少的资源,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并获取充足的数据、信息,是保证软科学研究成果客观、准确的必要条件,才能更好的发挥软科学的决策咨询作用。组织资源是保证软科学机构各种要素有效运作,可以直接控制的各种要素或能力,包括物质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关系资源、组织文化等。

软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软科学研究的质量决定了科学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而软科学机构的资源利用水平则决定了软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因此,只有在软科学研究机构之间建立平等互惠的协作关系,充分整合和共享分散在研究机构中的软科学研究资源,才能发挥软科学资源的最大效用,提升软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

2 山东省软科学资源共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山东省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软科学研究,1987年山东省软科学办公室成立,是全国第一个专门管理软科学工作的省级行政机构。随着省级软科学研究管理机构的设立,各市和省直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也陆续建立了专职或兼职的软科学研究机构,赋予其软科学研究管理职能。目前已经建立起由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校系统、党政群研究部门、各类研究会和科技咨询公司组成的软科学研究体系。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成果丰硕,作为山东软科学发展重要支撑的“山东软科学研究计划”,自1986年以来,截止到2006年,共立项2,000多个课题,全省共取得了各级各类重要软科学成果4,000多项,其中2,500多项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2]。软科学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支持了山东经济社会的发展。

但是,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缺少统一的资源共享网络平台,资源共享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研究机构之间协调机制不健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严重,致使研究资源无法实现跨机构、跨部门、跨地域的有效转移和共享,已有的研究资源和成果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重复研究现象严重,造成研究资源的浪费,影响山东省软科学研究的发展。因此,探索构建合理的山东软科学资源共享模式,充分整合软科学研究资源,将山东省软科学研究力量进行有机统一,搭建系统的软科学资源共享体系,促进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对推动山东省软科学研究的集约发展,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 山东软科学资源共享模式优化研究

所谓模式,是指一种工作或运作方式,或称范式。模式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其基本意思是指一个特定的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观念及其理论倾向等构成的整体,是学术研究共同体关于某一学科“现实的基本假设”,兼有指导思想、政策措施、执行步骤、运作过程及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软科学资源共享模式来说,是软科学机构资源共享的运行过程框架,是进行协调管理的路线图,是进行资源共享的具体路径流程。

3.1 山东软科学资源共享模式框架

在对山东省软科学资源共享现状和模式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山东省软科学资源共享主体特征出发,从组织、制度和技术三个层面对山东省的软科学资源共享模式进行综合考虑,在整合目前已有的软科学资源共享体系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山东省区域内软科学资源共享模式,其框架如图1所示:

在该模式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党政研究机关以及企业研究部门等机构和这些机构中从事软科学研究的个人及研究团队,以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平台为基础,以信息需求为导向,构建多种形式的资源共享联盟,联盟内部成员进行项目合作,互相开放资源,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合理配置机构的科研资源和研究力量。以共享联盟和平台为主体,以研讨会、座谈会、专题论坛等其他资源共享和交流途径为辅助,构筑立体、全面的机构之间共享、协作网络,加强机构之间的项目合作显性知识资源共享和人员交流,从而打破部门之间利益分割、协调困难的现状,实现软科学研究知识资源的集成、转移和共享,通过知识创新,扩大资源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在资源共享过程中,需要软科学管理办公室等管理职能机构和软科学研究会等非营利性组织加强宏观管理与协调,从组织管理和制度保障等方面保障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体系的运行。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平台是整个共享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是资源共享联盟内部、联盟之间实现资源集成、共享的基础和技术保障。软科学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各级决策机构,资源共享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软科学研究的质量,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软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还需要政府决策部门对研究成果的反馈,建立决策部门与软科学研究机构之间的信息反馈机制,便于后者及时了解决策需求的变化,调整研究思路。

3.2 山东软科学资源共享联盟的建设

软科学资源共享联盟基于契约而存在,联盟通过订立契约,约束和规范成员的行为,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利,在共同遵守的框架下进行资源共享。联盟通过契约能解决不同机构间的信任和利益分配问题,弥补由于制度、体制缺陷造成的割裂,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打破部门、地域界限。

联盟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如以项目为导向的动态联盟、以资源需求为导向的战略联盟等。

第一种是以研究项目导向的动态联盟,指的是围绕某一研究目标和内容,借助信息通信技术,把项目所需的各种资源集成到一个新的柔性系统中,形成一个较为紧密的跨时空的资源共享联盟。动态联盟的构建是由研究需求驱动的,当某一机构或组织面对软科学研究项目,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某些方面自身研究资源和能力不足,于是该研究机构就寻求具有这方面资源和能力的机构或组织结成联盟,借助外部力量共同完成项目研究,该机构可以作为盟主,联盟成员可以是来自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机构或个体。动态联盟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这种联盟的是动态的,规模和范围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变化,其任务和目标是完成软科学研究项目,当目标达成,该联盟便宣告结束。

2)动态联盟可以实现研究机构间人力资源的集成,以研究项目为中心,集成不同的机构和人员,根据研究机构的人才资源优势和不足,进行优势互补,构成研究项目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协同工作,更好的完成研究目标。

3)动态联盟是建立在网络上的组织形式,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软科学研究机构和人员要进行协同工作和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离不开网络技术和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的支撑。软科学研究机构可以通过平盟合作供求信息,联盟建立后成员之间需要通过网络平台沟通、交流,互通有无,实现工作协同和成果共享。

山东省的软科学研究机构可以根据项目研究的需要吸收多个机构参与,组成多主体的动态联盟,该机构为盟主,主导项目的进行;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承受能力参与到多个动态联盟中,在其中该机构作为参与者,提供自身的优势资源,同时控制联盟带来的风险和保障自身的利益。

第二种联盟形式是以资源共享需求驱动的战略联盟,指的是机构间以资源共享为目标,以网络信息平台为基础建立的战略联盟。这种联盟形式相对静态,成员相对固定,不会随着合作项目的结束而告终,成员之间通过长期的某种形式的合作,共同搭建跨机构、跨地域的资源共建共享空间,其目的是使得软科学机构的科研资源,以显性知识资源为主,得到有效的集成和集约利用。

参与战略联盟的成员需要具有一定的核心能力和特色资源,并且愿意将资源提供给其他成员共享,根据契约或规定向资源平台贡献自己的研究报告、专著、论文等显性知识资源,在不改变经费来源,不改变资源归属的前提下,联盟成员具有优先获取软科学资源的权利。联盟的契约或管理规定是联盟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在规则框架内联盟成员能够建立基本的信任关系,在适当的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下,机构间共享的积极性得到激发,从一定程度上打破机构间的物理隔离和体制分割,促进软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战略联盟的资源共享职能决定了参与的成员机构越多、学科覆盖范围越广,软科学资源的整合程度就会越高,就越能体现出战略联盟本身的价值。因此,软科学资源共享战略联盟的建设和协调的管理主体应该是政府职能部门,在其他非营利性机构的参与下做好战略联盟的宏观规划和体制机制设计。

山东省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软科学研究体系,研究主体涵盖高校、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等不同领域的主体,研究对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学科覆盖范围广,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存量,机构之间存在知识势差,资源需求强烈,具备了组建战略联盟的客观条件。应该以山东省科技厅为依托,搭建完善的体制机制,吸引省内外的软科学机构加入到战略联盟中,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和共享。

3.3 山东软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体系结构

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平台为软科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技术平台和环境。通过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平台,一方面使软科学研究管理机构、软科学研究机构、各级决策部门三者之间的沟通更为顺畅,从而保证软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实现了软科学研究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有利于软科学研究机构更好地开展软科学研究,也有利于软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3]。山东软科学资源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平台的应用层分为四个子系统,动态信息子系统提供通知公告、研究动态功能模块;研究机构专家子系统主要提供机构信息和专家信息两个功能模块;资源共享子系统提供研究项目、研究成果、法律法规、文献资料、统计数据等模块,为平台会员提供浏览及下载服务;合作研究子系统提供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功能。

山东省软科学资源共享平台整体结构分为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和技术要素。

从平台应用主体来说,该平台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党政机关研究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企业中科研机构等软科学研究机构及软科学研究人员,还包括山东省软科学研究会等非营利性组织,这些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获取软科学资源,进行交流合作。山东省软科学管理机构负责平台的管理,保障平台的运行,利用平台对软科学资源共享进行引导和支持。

从平台共享客体要素来说,主要包括软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成果、科技论文、专著和统计调研数据等显性资源要素,还包括通过交流平台进行共享的科研人员的知识、经验等隐性资源。

从技术结构上,分为服务层、应用层、应用支撑层、数据库层及网络基础设施层,此外,服务层负责与平台用户进行交互,为软科学研究机构和人员提供有价值的软科学资源;应用层是面向最终用户提供各种应用,为服务层提供资源支持,主要包括动态信息子系统、研究机构专家子系统、资源共享子系统和合作研究子系统四个应用。应用支撑层运行在应用层下面,为应用层提供技术支撑,主要包括内容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分析、认证和权限管理和统一数据平台等组件。数据库层为整个平台提供内容支持,主要保存研究机构和专家、软科学项目与研究成果、软科学研究动态信息、统计资料等显性资源以及研究人员之间交流形成的资料。

4 结语

软科学的内在特点决定了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必要性。通过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可以集合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家形成相应的专家体系,构建完整的软科学研究信息与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体系。只有通过建设完善的机构间交流、共享体系,才能发挥研究机构的协调效应,形成规模优势,提升软科学研究水平,才能为决策部门提供更加科学、快速的决策服务,真正发展成为各级政府机构的智力支持系统。但是,软科学资源共享研究系统性和对策性较强,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只有在社会各界多方力量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下,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山东省实际的软科学资源共享模式,推动研究资源效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金春华,葛新权等.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内涵、机制与构建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04):16-19.

篇6

关键词 知识服务 专家知识服务 推断 思维模型

分类号 G252.0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6.02.014

Inference of Expert Knowledge Demand and it’s Model Building

Zhou Xinyue

Abstract From the general charact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xperts’ knowledge demand, this paper carries out the research which taking experts, service personnel, and the process of servic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as the principal part, highlighting a preliminary study dominated by thinking science technology method. It probes into the basic inference method of expert knowledge demand and builds the thinking model of expert knowledge demand inference.

Keywords Knowledge service. Knowledge service for experts. Conjecture. Thinking model.

随着学术竞争日趋激烈,专家针对个体的具体决策目标或问题,对于数据挖掘和比较研究为基础的动态知识组织和解决方案提出了更高的知识需求,而且随着科学向着深层次和高水平发展,学科分化呈现综合化、专业化的特点,学科间相互联系和渗透的加强以及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不断产生,这一需求更为迫切。图情界多年研究与实践形成的知识服务理论虽已较为系统,却难以适应专家知识需求的发展变化,亟需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实现服务和需求的协调发展。

笔者提出了“专家知识服务”概念及其研究的整体框架[1],进行了技术实现方面的初步探索[2-3],并且认识到研究的重点在于专家知识发现与知识获取的共性要与解决专家个体具体决策目标或问题的知识服务相结合,核心是以专家、服务人员以及二者之间在服务过程中的互动关系为主体,突出以思维科学为主导的方法与技术研究。因此,从专家科学研究的共性和专家知识需求的典型特征出发,结合实践经验、教训,初步探讨了专家知识需求的基本推断方法,构建了专家知识需求推断的思维模型。

1 推断

“推”就是“推理”,“断”则是“判断”。推断就是“根据专家个人已有的科学研究,通过多维度的逻辑分析、推理,对其个人在研或待研的科学研究关键环节即将需要的具有借鉴、参考价值的知识进行主观预测、判断的思维活动”。

1.1 “推断”是一种主观思维活动

“推断”的主体是图情工作者。也就是说,这种对专家个体某种具体知识需求的分析、判断,是图情工作者通过逻辑分析获得的个人观点。

1.2 “推断”是专业性的图情活动

这是面向专家科学研究提供知识服务的主要环节和基础工作,实质是面向特定对象传递具有特定价值的知识,属于图情工作范畴。

1.3 “推断”具有创造性、超前性和主动性

根据已有的研究提前谋划即将需要的知识,体现了开拓性与超前性。主动性不仅体现在服务态度,还强调了服务方法与成效的主动性。

2 专家科学研究的共性与知识需求的典型特征

2.1 专家科学研究的共性――学术竞争优势

专家开展科学研究,其目的是填补个人专长领域内的研究空白,或者对前人的研究有新的发展和补充,或在同时期同类研究中尽快有所突破,其本质是赢得或保持学术竞争优势。

2.2 专家知识需求的典型特征――学术相关性

专家知识需求是为了发现个人专长学术领域的研究空白或不足,以明确个人的科学研究目的,以及怎么研究有助于在学术竞争中赢得或保持竞争优势。因此,知识需求的典型特征表现在与专家在研或待研的科学研究具有学术相关性上。

3 专家知识需求推断

3.1 学术特征的四要素

目前,用户知识需求的研究大多采用以文献外部特征的数理统计揭示文献信息篇章之间定量关系的文献计量法和以内容主题符号揭示各类信息篇章内部符号群之间定性与定量关系的内容分析法[4-10],如以主题词或关键词词频统计或共现聚类分析反映某领域研究的结构、趋势和热点,或以文献引证、被引的共现分析表达研究的质量和相互关系。

但是,这些方法只能静态地体现对于知识发现与获取的共同表达,而不能动态地反映知识需求本身及其与专家科学研究的内在关联。要揭示专家科学研究需要什么知识,就必须搞清为什么需要和怎么利用的问题,也就是相关知识体现在研究什么事物(或现象)的什么属性、解决什么学术问题、采取什么工具和手段、得到哪些具有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等内容的差异及其与专家科学研究的关联上。因此,为了准确而又明确地反映相关知识的学术特征,笔者将相关知识的学术特征分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等四大类要素,其信息来自正文、摘要、题名和关键词中具有实质意义的词组或句子。

3.2 推断专家知识需求的基础

科学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世界或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及其属性、特性、运动形式、发展规律,这是一个离散结构的多层次关系的体系。树形结构图揭示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初始对象开始在每一个具有属性分解的响应点(以下称节点)处进行分枝直到分解停止,每个节点可以按从属、因果、递进等关系分解为下一层的若干子节点,如节点O可以分解为节点O1、O2、O3、O4、O5等,节点O2、O4又可以分别分解为O6、O7、O8、O9和O10、O11等,节点O12是节点O8分解的子节点等,对应于某一节点的子节点体现为并列关系,如O1、O2、O3、O4、O5相对于节点O,O6、O7、O8、O9和O10、O11分别相对于节点O2、O4等(见图1)。

专家通常会长期、深入地致力于某种具体事物或者与之相关的某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因此同一专家研究对象对应的事物或现象基本上是稳定的,不会轻易突变,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又有可能变动到相近的事物或现象,如水稻杂交稻、超级稻、优质稻、早稻、晚稻、籼稻等;或者在研究某个事物(或现象)的某一属性之后变动到其他属性或衍生下一级属性,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基于专家科学研究对象的延续性,归纳专家已有研究,就可把握专家关注的研究对象,这是推断的基础,而研究对象适度变化,则产生新的知识需求,使推断具有意义和价值。

3.3 推断专家知识需求的基本方法

目前,推断专家知识需求的基本方法是类比法。类比,就是通过两个或两类对象的不同现象与内部属性关系的比较,找出某些属性或关系的类似点,把某一对象的有关信息推移到另一对象。这是融合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独特思维方法[11]。笔者认为,两个或两类科学研究,如果研究对象之间存在某些相同、相近或相似点,就可将某一研究的某些特征类推到另一研究,而判断研究对象相同、相近或相似的依据是是否存在某个相同的属性,如果这个属性存在且对应同种事物(或现象)则研究对象相同,对应的是上下位概念的事物(或现象)则相近,对应非同种或同类事物(或现象)则相似。如“水稻品质”与“杂交稻品质”“玉米品质”,共同属性为“品质”,“水稻”与“杂交稻”有上下位关系,“水稻”与“玉米”非同种,则“水稻品质”与“杂交稻品质”相近,与“玉米品质”相似。

将专家与他人科学研究进行学术特征类比,如果研究对象相同、相近,那么学术特征的差异,表达了专家专长领域内不同于已有研究的非空白区,可以帮助专家发现领域内研究的空白或存在的不足,确定个人新的科学研究的方向和增长点。如果研究对象相似,学术特征差异,可以提供专家个人新研究中可以吸取、扩展、渗透和移植的研究内容或研究方法。

因此,专家需求的知识,就是相比专家已有科学研究具有相同、相近或相似研究对象且有学术特征差异性的他人科学研究的文献或报道。

3.4 类比判断的内容、规则与模型

若专家已对事物O的属性O1的等四个子属性进行了研究,其中对应于O2有研究内容C1、C2、C3、C4,对应于C1有研究方法M1、研究结果R1,学术特征如图2-a:若另有他人对事物O’的子属性O’1的子属性O’2(或更下级子属性O’3)进行了研究,对应于O’2有研究内容C’1、研究方法M’1、研究结果R’1,学术特征如图2-b。

那么,专家已有科学研究与他人具有相似性的科学研究按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顺序进行学术特征依次类比判断的过程如图3。

3.5 专家知识需求的四步推断

专家知识需求推断分为四个步骤(见图4)。

第一步,专家科学研究学术成果集成。根据专家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和机构),从知识源汇总专家已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献,将其原有的分散状态的学术文献整合为呈现研究阶段积累的有机知识整体。

第二步,专家科学研究学术特征分析。从题名、关键词、摘要、正文中提取具有实质意义的词组或句子,按学术特征四要素,通过在认知语境下的动态推理,实现语篇之中词汇、句子多层次语义信息理解,提炼、归纳专家科学研究的学术特征。

第三步,相似知识采集。通过认知语境下对语篇环境中词汇、句子多层次语义信息的动态推理,从知识源采集与专家科学研究对象相同、相近或相似的文献或报道。

第四步,相关知识类比判断。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等四要素将相似文献与专家已有科学研究进行类比,根据类比判断的内容、规则与模型建立推断算法,判断并提取具有差异性的、对专家在研或待研科学研究具有特定价值的文献或报道。

4 结语

专家知识服务是一种强调适用性与实用性的知识服务创新模式,专家知识服务及其研究的核心是专家知识需求的推断。笔者目前只能通过研究专家具体知识需求与其科学研究的内在联系的共性,对根据专家个体具体决策目标或问题推断其具体知识需求的基本方法与基础思维模型进行初步定性分析,比较粗疏,甚至存在问题和不足,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探索,如专家个体科学研究学术特征的智能挖掘、专家科学研究学术相似知识智能化采集与相关知识智能抽取,都需要进行相关规则、模型、算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 1 ] 周新跃.专家知识服务:面向专家的知识服务创新研究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5,36(8):51-56.

[ 2 ] 周新跃.Notefirst在专家知识服务中的应用实践[J].新世纪图书馆,2013,34(8):46-49.

[ 3 ] 周新跃.Notefirst与CNKI个人数字图书馆在专家知识服务中的应用与比较[J].晋图学刊,2013,29(5):27-31.

[ 4 ] 邹永利.情报检索系统文献主题表征与用户需求特征[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21(3):132-135.

[ 5 ] ,张甫,许惠青,等.科技文献资源需求分析方法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8):174-177,18.

[ 6 ] 张莉娅,邓勇,张姝影.基于知识网络的岗位知识需求分析及与知识型人才的匹配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35(17):28-37.

[ 7 ] 张为江.基于用户需求分析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34(9):83-85.

[ 8 ] 贺梅萍,石德万,莫崇菊.基于科技创新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研究[J].图书馆,2011,39(3):42-44,47.

[ 9 ] 晁亚男,毕强,滕广青.高校学生用户开放存取知识需求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9(1):63-70.

[10] 刘雁.高校图书馆核心用户信息需求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30(10):72-74.

[11] 邝朴生,马跃进,钱东平.创新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83-85.

篇7

一、(略)

21世纪的复杂性研究要真正超越20世纪的科学视野,改变上述诸多研究纲领相互割裂的状况,在更高层级上实现新的综合,就必须对体现信息因素和信息思维方式的信息科学研究纲领加以充分的关注,并给予其应有之地位。一种观点认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等等,都是复杂系统理论。然而,就上述理论最初起源的情境来看,它们都还不能算是标准的复杂性研究理论。复杂性研究纲领是在对上述理论所提出的各种纲领再度批判性综合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尽管不能简单直接地把信息科学研究纲领就看作是复杂性研究纲领,但是,与系统科学研究纲领和自组织研究纲领相比较,信息科学研究纲领不仅更为基本,而且也更为综合,并且也能更好地体现出复杂性研究纲领的相关的基本特征。信息科学研究纲领之所以更为基本,是因为信息科学的发展首先在世界本体存在论的意义上揭示了一个全新的存在领域,并在哲学一般抽象的层面上,展示了一种物质世界和信息世界双重存在和双重演化的全新世界图景,进而又构建了一种哲学认识论的信息中介论。信息科学研究纲领之所以更为综合,是因为信息科学研究纲领可以更好地将传统的“还原论”研究纲领、整体主义的研究纲领和自组织的研究纲领有机的统一起来。我们知道,复杂性研究纲领更注重强调系统的内随机性、要素的自主性,以及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既相互依赖又相对独立的特征,从而把“还原论”和“整体主义”(涌现论)、系统论和信息论、“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内随机性和外随机性、内反馈和外反馈、要素和整体关系网络、质-能因素和信息因素辩证地统一起来。因此,正是信息科学研究纲领所阐释的基本理论,能够合理地体现出上述的复杂性研究纲领所具有的诸多基本特征。显然,作为一种综合性研究纲领的复杂性研究纲领,如果不能与体现信息思维特色的信息科学研究纲领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具体而现实的结合,则无论如何也很难合理而全面地展开其研究纲领的具体内容。

二、信息科学研究纲领揭示了一种全新的存在论和认识论

体现信息思维的信息科学研究纲领首先建立在对信息世界所作的一般存在论规定的基础之上。在存在领域分割的理论方面,传统哲学有一个基本的信条:存在=物质+精神。正是基于这一信条,恩格斯才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确定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然而,现代信息科学与信息哲学则揭示了一种区别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自在信息的世界,并且精神世界又是信息活动的高级形态。于是,对存在领域分割的理论便有必要重新予以阐释:存在=物质+信息[自在信息+精神(自为、再生信息)]。如果以直接存在来指谓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的话,那么就可以相应地以间接存在来指谓信息世界的存在方式。据此可以确立一种新的存在观:世界是统一于物质基础上的、物质和信息(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双重存在的世界。与新的存在领域分割理论、双重存在世界的理论相一致,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应当实现相应的转换,不仅要说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而且要说明物质与信息、信息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我曾把信息定义为: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同时,我又区分了信息的三个基本形态和一个综合形态:自在信息(客观间接存在,包括信息场、信息的同化和异化两种形式)、自为信息(信息的主体直观把握,包括信息直观识辨、信息记忆储存两种形式)、再生信息(信息的主体创造,包括概象信息、符号信息两种形式)、社会信息(人类社会的文化信息,即自在、自为、再生三个形态信息的有机统一)①。这样一来,就存在着一个物质世界和三个信息世界:物质世界(以实体和场的物质体的方式存在)、自在信息世界(以客观信息体的方式存在)、自为和再生信息世界(以主观精神活动的方式存在)、文化信息世界(以人类创造的再生信息的可感性外在储存的方式存在)。并且,在这四个世界之间存在着以自在信息为中介的复杂交织的相互作用关系。显然,这样一个包括一个物质世界和三个信息世界在内的双重而多维的复杂综合的世界图景,比传统的以物质和精神二分原则所构建的世界图景,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世界图景,便不能不更具有复杂性的韵味。传统的演化理论都是建立在物质世界演化的维度上的。物质和信息双重存在的理论,必然导致物质和信息双重演化的理论。事物是在相互作用的协变中演化的,而相互作用同时实现着双重演化效应:一是物质形态的演化效应(物自身的一种直接存在的样态向另一种直接存在的样态的转化,中介物的产生和运动,物与物之间的联系、过渡和转化),二是信息形态的演化效应(物自身的直接存在向间接存在的过渡、相互作用物的间接存在的相互凝结、新的间接存在样态的建构)。正是在相互作用中所实现的双重演化效应,将事物的存在方式二重化了,即所有的事物都是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的统一,都既是物质体又是信息体。正是由于演化和信息的观点的引入,正是在结构生成的信息凝结的意义上,我们才可以理解时空内在融合的统一性的时空复杂性问题:相互作用中的时空转化、时空转化中的信息凝结,以及由此导致的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②。哲学中的演化范畴应当具有双重维度的规定:从物质活动的层面上来看,演化是事物秩序展开之进化和退化相统一的过程;从信息活动的层面上来看,演化是信息产生、耗散和积累的过程。这双重维度的规定同样可以合理地解释两种不同的演化方式和方向:向上的有序化演化——物质形态的进化、信息模式的创生和积累;向下的无序化演化——物质形态的退化、信息模式的消解和耗散。其实,物质形态的演化和信息形态的演化是宇宙、宇宙事物同一个统一演化过程的两个侧面。在宇宙事物演化的层面上,信息形态与物质形态具有同步演化性。与无机界、有机界——生物界——人类社会三大物质形态进化演化阶段相对应,信息形态的进化演化也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即自在信息——自为、再生信息——社会信息。由于信息世界的发现,便有必要提出一种更具复杂性特色的认识论的理论。这一理论可以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发生的信息中介说,二是认识过程和机制的信息建构和虚拟说。从认识发生的角度来讲,认识主体的产生必须以信息凝结为中介,这主要是指人是在漫长的生物种系进化过程中对适宜信息不断同化和异化、不断凝结积累、不断选择自构而生成的一个特殊信息体,人的认识能力的发生便可以看成是这一特殊信息体的特殊功能。个体认识结构的建构仍必须以信息凝集为中介,“受之父母”的遗传信息乃是个体认识结构建构的先天中介,对适宜环境信息(包括人类创造的文化信息)的不断同化,乃是个体认识结构建构的“发之天地”的后天中介。人的认识活动就其本质而言乃是一个以信息(自在信息、主客体信息的相互作用、主体认识结构中凝集着的生理的和心理的信息)为中介的信息活动(对信息识辨、储存、加工改造、再生性创造)的过程。从认识具体发生的过程和机制的角度来讲,信息的产生是一种差异关系的显示,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识辨同样是一种以主体特性为参照的对特定差异关系的把握。在认识过程中主客体之间没有直接的接触,是被多级中介着的;客体信息场、主体自身的神经生理结构、主体先已建构起来的认识结构、主体认识的物化手段(工具、仪器、设施)构成了人对客体进行认识的现实而复杂的中介系统。通过中介的认识,必然是在中介中建构和虚拟的认识;正是在诸多中介自身信息结构参照的背景下,在中介信息对客体信息的复合和匹配的过程中,中介对客体信息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变换、选择、建构和虚拟。这一建构和虚拟不仅是针对认识形式的,而且还是针对认识内容的,在被复杂工具和设施所中介的认识活动中,这一情景体现的更为充分。据此,我们有理由用三句话来概括人的信息认识过程和机制:凭差异而识辨,依中介而建构,借建构而虚拟。

三、信息科学研究纲领对还原论、整体主义和自组织理论的新阐释

随着复杂系统研究理论的突显,关于还原论和整体主义之争也日益激烈。目前学术界存在着一种主导性的观点,这一观点简单地将还原论归结为机械论、归结为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而把整体主义(涌现论)直接地等同于复杂性研究的方法。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绝对的整体主义同样具有机械论(整体机械论)的特征,而复杂性研究方法并不一概地否定还原论和整体主义,而是将二者有机地综合统一起来,承认各自在处理复杂性问题的研究中都具有特定的地位和某种程度的合理性。但是,更多的研究者开始意识到在还原论和整体主义之间保持某种必要的张力,将还原论和整体主义辩证地统一起来,将有可能超越以往分别简单对立表述的各研究纲领的局限。其实,从信息思维的尺度来看,绝对的还原论和绝对的整体主义都是极端化、机械化的研究方法,只有将还原论和整体主义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合理地解释复杂事物的一般性质和特征。信息科学关于码元与码元序的结构化理论便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在这里,不仅是要素(码元)的还原,而且是关系(码元序)的还原,如果考虑到动态演化的问题,那么,还有必要再加上过程(演化程序)的还原。如从一个更为严格的尺度上来看,所谓事物整体的不可还原性,其实仅仅针对的是事物整体层面产生的新的性质而言的,也就是说只有整体性新质不具有还原性。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考虑,系统整体的性质正是在特定性质的码元所结成的特定“序”的关系中突现生成的,而系统整体性质的动态演化则又是由码元,以及码元序的改变所导致的。如是,我们便可以从要素、要素的关系,以及要素及要素关系的动态变化的考察中,追溯出产生整体性质的一般过程、机制和方法。这就是为什么还原论和整体主义并不绝对矛盾和排斥的根据。有必要指出的是,纳米科学技术和虚拟现实科学技术都是在合理应用信息科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还原论和整体主义有机结合起来的典范。纳米科学技术是一种在纳米尺度的微观层面上破译一般物的结构信息编码,从而能够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自由剥离、选择、拼接、重组和排布一般物体的结构,并制造出所需的相关材料和微型机器的科学理论和工程性、应用性技术。在这里,特定的原子、分子微粒就是用于编码物的结构的码元,而特定原子、分子的排列组合的结构化方式便是码元序。虚拟现实科学技术则是利用0、1二元码的逻辑排列,通过计算机的相关设计,模拟和重组大量信息,进而模拟各类信息场、各类感觉,以及相关感觉转换的科学理论和工程性、应用性技术。在这里,0、1就是码元,而其逻辑排列的结构便是码元序。自组织研究纲领揭示了事物有序结构生成、维持和增长的一般过程和机制。就自组织乃是新模式创生的质的进化过程的意义上来看,自组织显然不可能在纯粹的物质(质量或能量)活动的层面上得到合理的解释。系统模式并不是由质量或能量之类的因素简单规定的,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构架,是一种组织的方式、序的结构,而诸如关系、构架、组织方式、序的结构等只能用信息活动来解释,在这里,质量或能量之类的活动仅仅是信息活动的载体形式。从整体主义的系统科学纲领所强调的系统乃是元素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系统乃是关系的网络的相关规定来看,仅仅用质量或能量的活动是远不能清晰地阐释系统存在和进化的具体机制的。复杂系统的自组织行为具有动态性、开放性、长程相干或非线性、内随机性、要素的自主不确定性、内反馈性等基本特征。对于这些基本特征,只有从信息活动的层面上予以考察,才有可能更为真切地展示出其具体活动的一般过程和机制。具体说来,系统自组织的动态是信息模式的持存和复杂化重组的建构活动导致的一个结果;适宜的开放性是从环境引入系统演化的相关信息的必要条件;内随机性、要素的自主不确定性乃是系统探索新的信息模式的内在根据;内反馈、长程相干或非线性乃是建构系统整体性信息组织构架、整体性信息互动网络,以及整体性全息映射关系的一般机制。一般说来,特定系统的自组织创生和演化,大体需要经历分化、汇聚、成核、发育、复制、扩散、变异、选择、进化与毁灭等几个环节。如果从信息活动的尺度上对这些环节发生的内在机理予以讨论,那么,同样可以更为深刻地揭示出自组织行为的一般机制。我们可以通过展示相应信息活动与上述各个环节之间的对应性关系,具体揭示自组织行为的一般机制:分化——原有系统信息互动关联模式的退耦,汇聚——新信息互动关联模式的探索,成核——信息密码子的创生,发育——信息密码子指示的信息反馈互动链环的遍历性建构,复制、扩散——信息模式的量的扩张,变异——信息模式的创新,选择与进化——信息模式的复杂化发展,新旧结构的交替——原有系统整体信息互动网络构架的瓦解和新的系统整体信息互动网络构架的形成。由于提供了一个全息综合的信息维度,所以,对系统的创生和演化过程的理解和描述都更增加了复杂性的韵味。如果我们能够参照艾根所创立的超循环理论所提供的生命起源和进化的一般机制模式,那么我们便能更为清晰地把握这个信息维度的意义和价值。

篇8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产业结构优化;灰色关联度

Abstract: From four aspects, such as ecology index, environment index, eco-environment governance index and comprehensive eco-environment influence index, the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four indexes and the component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correlation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eco-environment and component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pointed out. Finally, it is summarized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co-environ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the optimization of coal resource city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esource city;eco-environment;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grey relational grade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04-09(5)

作者简介:夏 青 广东湛江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

1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方法的选择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弥补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作系统分析所导致的缺憾。它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样本有无规律都同样适用,而且计算量小,十分方便,更不会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若把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看作一个系统,从其内涵和外延性分析,这个系统中部分因素未知,介于白色系统和黑色系统之间,即信息部分明确。通过分析可知,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影响强弱关系,但是因素之间具体关系不清,影响不明,所以该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若要明确系统中因素关系和影响强弱,这就需要通过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使影响关系量化、序列化,为此应选择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构建生态环境影响因子与产业结构要素的序列矩阵,通过确定系统特征序列(母序列)和若干相关因素序列(子序列)之间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来寻求系统中各因素间的主要关系,找出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产业因素,从而掌握分析产业结构及优化的主要切入点。

灰色关联度分析主要的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序列矩阵

由系统特征序列与相关因素序列构成一个序列矩阵

(2)原始数据变换

无量化处理, ,得到无量化矩阵

(3)计算关联系数

(4)列关联系数矩阵

(5)求关联度

(6)排关联序

2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分析

本文依据国家城市统计年鉴相关产业的划分标准,选取煤炭资源型城市14个产业结构要素(产业部门),分别用Xi(i=1,2,…,14)来表示,即:农林牧渔业(X1);采掘、制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X2);建筑业(X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X4);批发和零售业(X5);金融业(X6);房地产业(X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X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X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X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X11);教育业(X1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业(X13);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X14)。并在此基础上,从生态指数(Y1)、环境指数(Y2)、环境治理指数(Y3)和综合影响指数 等四个方面对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关分析。

2.1以生态指数为特征序的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1)数据处理

① 以生态指数为特征序列,以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相关产业为因素序列,构成序列矩阵

② 根据公式(2)对序列矩阵的无量化处理

③ 根据公式(3)计算差值矩阵

④ 根据公式(4)得到了关联系数矩阵。

⑤ 在此基础上,借助关联系数矩阵,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专门处理软件(刘思峰院士的《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一书中附带软件)计算。

其中:r101、r102、r103、r104、r105、r106、r107、r108、r109、r110、r111、r112、r113、r114 分别表示农林牧渔业,采掘、制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14个产业与生态指数的灰色关联度。

⑥ 通过对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要素灰色关联度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产业结构要素与生态指数间的灰色关联序。

r110>r104>r109>r113>r107>r111=r108>r112>r114>r103>r102>r101>r105>r106

(2)结果分析

①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与生态指数的关联度较大。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与生态指数的关联度最高为0.8076,这说明在对生态质量的影响控制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其次,结合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特征,煤炭的勘探和储运也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而这两个产业是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何平衡生态与二者的关系,成为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严峻问题。

②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这两个产业对生态指数的影响是等同的,究其原因可以发现,这两个产业都是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同时,这两个产业对生态质量的影响也较大。服务业的壮大能更好地促进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服务业良性发展,成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的机遇。

③ 金融业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指数的关联度最低为0.6015,这说明二者之间的影响较低,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不是金融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2.2以环境指数为特征序的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1)数据处理

① 以环境指数为特征序列,以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相关产业为因素序列,构成序列矩阵,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相关处理软件计算,得到了关联系数矩阵(略)。

② 借助关联系数矩阵,得出煤炭资源型城市各个产业与环境指数的灰色关联度。

r201=0.8169;r202=0.8168;

r203=0.8152;r204=0.7889;r205=0.8059;

r206=0.6108;r207=0.8002;r208=0.8091;

r209=0.8365;r210=0.7743;r211=0.8091;

r212=0.8070;r213=0.7807;r214=0.8081

其中:r201、r202、r203、r204、r205、r206、r207、r208、r209、r210、r211、r212、r213、r214 分别表示农林牧渔业,采掘、制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14个产业与环境指数的灰色关联度。

③ 通过对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要素灰色关联度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产业结构要素与环境指数间的灰色关联序。

r209>r201>r202>r203>r208=r211>r214>r212>r205>r207>r204>r213>r210>r206

(2)结果分析

①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农林牧渔业,采掘、制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环境指数的关联度较大。其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与环境指数的关联度最高为0.8365,这说明该产业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煤炭地质勘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质量。

② 考虑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色,采掘、制造业等煤炭相关产业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给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治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农林牧渔业与环境的关联度仅次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为0.8169,这说明第一产业在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③ 金融业与环境指数的关联度最低为0.6108,这说明二者之间不存在决定性的影响关系,促进金融业良性发展成为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发展方向。

2.3以环境治理指数为特征序的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1)数据处理

① 以环境治理指数为特征序列,以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相关产业为因素序列,构成序列矩阵,在此基础上,运用软件计算,得到了关联系数矩阵(略)。

② 借助关联系数矩阵,得出煤炭资源型城市各个产业与环境治理指数的灰色关联度。

其中:r301、r302、r303、r304、r305、r306、r307、r308、r309、r310、r311、r312、r313、r314 分别表示农林牧渔业,采掘、制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14个产业与环境治理指数的灰色关联度。

③ 通过对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要素灰色关联度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产业结构要素与环境治理指数间的灰色关联序。

r309>r305> r302>r301> r303>r307>r308>r304>r313>r314>r312>r311>r310>r306

(2)结果分析

①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采掘、制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环境治理指数的关联度较高,其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与环境治理指数的关联度最高为0.9122,这说明煤炭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何治理煤炭相关产业,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成为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难题。

② 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与环境治理指数表现出了很大的关联度,这说明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成为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③ 金融业与环境治理指数的关联度最小为0.5132,这说明金融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较小,这将成为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机遇。

2.4以生态环境综合影响指数为特征序的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1)数据处理

① 以生态环境综合影响指数为特征序列,以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相关产业为因素序列,构成序列矩阵,在此基础上,同理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处理软件计算,得到了关联系数矩阵(略)。

② 借助关联系数矩阵,得出煤炭资源型城市各个产业与生态环境综合影响指数的灰色关联度。

其中:r401、r402、r403、r404、r405、r406、r407、r408、r409、r410、r411、r412、r413、r414分别表示农林牧渔业,采掘、制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14个产业与生态环境综合影响指数的灰色关联度。

③ 通过对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要素灰色关联度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要素与生态环境综合影响指数间的灰色关联序。

r412> r414>r402>r408=r411>r403>r401>r409>r405>r407>r413>r404>r410>r406

(2)结果分析

① 教育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与生态环境综合影响指数的关联度较大,其中,教育业与生态环境综合影响指数的关联度最高为0.7093。这说明在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教育业和政府将起主导作用,因此,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应对这方面的产业予以倾斜。

② 采掘、制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生态环境综合影响指数的关联度也较大。这说明在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与煤炭相关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③ 金融业与生态环境综合影响指数的关联度依然最小为0.6636,再结合对上述三个指数的分析,可以发现煤炭资源型城市金融产业的发展可以不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或者说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是决定金融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3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对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分析,从生态指数、环境指数、环境治理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影响指数等四个方面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相关分析的总结归纳,提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机遇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主要面临以下机遇:

① 发展服务业,促进煤炭资源型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② 发展金融业,完善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投资经济环境。

3.2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挑战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① 提升地质勘探业的水平,避免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平衡的破坏。

② 规范煤炭相关产业,减少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

③ 加强政府部门监管力度,发挥煤炭资源型城市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1] 鸡西市统计局.鸡西市国民经济统计年鉴.1994-2003.

[2]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0-51.

[3] 沙景华,刘刚.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中国矿业,2005,(5):2-3.

[4] 董锁成,李泽红,李斌.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探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3):12-17.

[5] 李连济.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选择――以山西煤炭城市为例[J].经济问题,2006,(5):64-66.

[6] 李娓娓,张雪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产业研究,2007,(5):2-3.

篇9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计算机设备的广泛运用,促进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成熟。计算机科学技术是具备新兴表现特征的尖端应用技术,其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广泛引入运用,给世界各国基层普通民众群体的生产生活实践体验过程,造成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和冲击。时至今日,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包含平面二维图像、视频,以及音频等多种具体表现类型的媒介技术要素的结合式运用,并且长期处于不间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应用及发展展开简要阐释。

1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概述

从整体性角度展开分析,计算机科学技术本身具备鲜明且充分的综合性表现特点,能够实现与多种具体表现类型的技术形态之间的结合运用,因而能够长期维持快速有序历史发展趋势。在计算机科学研究与现代机械工程技术相结合背景之下,能够实现在现代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引入运用;在计算机科学研究与现代电子工程技术相结合背景之下,能够实现在现代电子工程技术领域的引入运用;在计算机科学研究与现代通信工程技术相结合背景之下,能够实现在现代通信工程技术领域的引入运用。历史文献记录资料揭示,我国第一部具备通用性的电子计算机设备,就是在针对现代通信技术和核物理电子技术等技术形态的结合运用背景之下研制形成的。微电子应用技术在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引入运用,有效提升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物理科学研究与应用实践过程中的价值表现水平,促进了以光学和激光应用技术、真空电子应用技术,以及超导应用技术在内的一系列现代应用技术形态的日渐成熟。而且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机械工程事业领域的引入运用,为有效提升我国机械工程技术活动的综合性组织开展水平,做出了不容忽视的重要贡献。

2现阶段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多媒体技术领域的运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活动不断深入发展的实践背景之下,多媒体应用技术借助与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之间的有效充分结合,获取了在多媒体应用技术研究领域多个具体方面的广泛渗透。在一般性技术分析视角之下,多媒体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运用,能够在针对平面二维图像、视频,以及音频等媒体数据信息要素完成基础性输入和输出技术处理的前提条件之下,能够有效将抽象数据信息要素转化处理为具体数据信息要素。在未来一段是时期之内,借由多媒体应用技术与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之间的有效充分结合,能够保障和促进现有的多媒体技术,能够切实实现在地质勘探、气象观测、通信工程,以及航空航天工程等现代化的系统性,或者是功能性应用技术实践领域,获取到稳定且广泛的应用实践活动空间。(2)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活动水平的不断提升,充分促进了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半导体应用技术支架的相互结合,在较大程度上充分保障和促进了现代半导体技术的日渐成熟发展。在人类文明进入21世纪历史发展阶段之后,半导体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在于一系列具备更好技术特性的半导体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广泛投入运用。(3)个人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应用。个人数据信息处理技术是一种具备基本性表现特征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形态,其主要的技术性应用功能,在于针对具体面对的各种具体表现类型的数字信息要素和数据信息要素展开系统化的计算分析处理。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最基本的功能和应用最为广泛的功能,就在于针对各种表现类型的数据性信息要素的计算分析处理,且其实际的应用范围覆盖了我国民众日常化生产生活实践体验过程中的方方面面。(4)移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运用。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早期发展阶段,受设备物理技术局限性的影响,在一定历史时期之内给其广泛性的引入运用造成了显著不良影响。而伴随着个人PC设备和移动计算机设备的涌现和普及运用,为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普及发展,做出了不容忽视的重要贡献。

3结束语

针对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应用及发展,本文选取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概述,以及现阶段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蔡志珍.浅析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应用及发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1:174~176.

[2]王一卓.浅析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6,20:105.

[3]夏春梅.探讨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应用现状以及发展[J].价值工程,2014,35:191~192.

[4]孟庆涛.刍议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J].数字化用户,2013,07:52.

篇10

关键词:管理 管理学 弱科学性

与传统的经验管理截然不同的是,自20世纪初,数量工具、决策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在管理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管理学已经成长为一门具有多个分支学科和庞大知识体系的科学,这是管理学知识经过百年来爆炸式增长的结果。伴随而来的是,社会生产力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换言之,只有具备科学性的管理,才能够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管理科学化的含义

通常意义上的“科学”是能够用数学、逻辑推算,或在生产、生活中可重复、可检验证实的规则与原理,是已系统化、公式化的知识。比如1+1=2,酸碱结合变成盐,太阳从东方升起等。但随着人类对事物认识的提高,科学被作为客观规律的反映。正如著名的管理大师孔茨所说,不掌握科学的医生,几乎等同于巫医。同理,不掌握管理科学的高级管理人员,则是凭经验或直觉,甚至是碰运气。因此,管理不可或缺的基础就是科学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劳动分工也越来越细,管理逐渐成为一门科学。而科学可以指导人们按规律、法则、理性做事。

在对科学理解的基础上,管理科学化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管理科学化是指管理问题的解释和解决、管理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管理效率提高的过程是完全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来进行的,如泰勒的科学管理、梅奥的“霍桑试验”等都是狭义管理科学化进程的里程碑;而广义管理科学化则是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管理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管理效率提高的过程是通过广泛地应用各类科学或者学科提供的方法来实现的,其进程深化的结果便是当今的管理学知识大厦。从直接的角度来理解,管理科学化的过程,便是管理科学的产生、发展以及有效指导管理实践的过程。

具体而言,管理科学化由3个层面的含义构成:第一个层面是管理实践,这个层面目的是提高管理活动的效率,即把管理科学知识应用于管理实践、解决管理实际问题。这是一个以科学理性管理替代直觉经验管理的过程;第二个层面是管理现象认识和问题研究,这一层面主要是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和方法思考、研究管理问题,是一个强调以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管理问题的研究,探索管理活动规律,创新管理科学知识的过程;第三个层面是管理学科发展,这个层面使管理科学知识得以有效积累和系统化,主要通过提高管理学学科的科学属性、推进管理学学科发展来实现,这是一个使管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的过程。

从管理科学化三个层面的含义来分析,管理科学化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好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并提高管理效率,即它的根本目标是管理实践层面;与管理实践层面相比,第二、三层面则是管理科学化的手段,管理研究层面的科学化是核心手段,它能够促进管理科学知识的创新和丰富,并为指导管理实践和管理学科发展提供知识源泉;而管理学科的发展是基础手段,它积累与传播了管理知识,同时为管理科学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奠定基础。

管理科学化程度的影响因素

管理科学知识来源是复杂的、各不相关的,在管理学知识体系中,不仅包括依据严格的数学模型和科学逻辑得到科学管理知识(如数理学派对管理知识的贡献),也包括通过叙述故事而总结的管理知识(如经验学派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提供的管理知识)。从这个意义上看,管理科学体系的建立由诸多因素影响。综合各个学派的观点,影响管理科学化程度的因素有管理的环境、管理的对象、企业的资源、业绩衡量指标,其数学公式表达式为: 管理科学化程度=f(E,O,R,W)。

(一)管理的环境(Environment)

管理的环境即企业的外部运行环境,指在企业范围之外有能力影响企业的所有因素。企业的外部运行宏观环境可概括为4大类:政治、经济、文化、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生存的具体环境因其决定因素的多样性显得更加不确定。因此,管理对象所处环境中的一切影响因素是我们无法全面了解的,它们未来的变化趋势更是不能准确预测的。

一般情况下,如果管理者面临的环境是简单而相对稳定的,会倾向选择科学管理方式;而管理者处在复杂性高且不确定性太大的环境时,更多的会选择艺术管理方式,因为这种环境限制了科学管理方式的使用。

(二)管理对象(Object)

企业中的管理对象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其中人不但掌控着其它资源,而且是唯一有生命的活的资源。因此,人是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要素,既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客体。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偏好性和差异性,他们构成群体和组织后,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就产生了。管理是主体和客体都极为复杂的系统,这个复杂系统涉及到人、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资源。在复杂系统中,众多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便是管理对象。从现状来讲,科学管理是不能解决一切管理问题的。在管理实际中,管理者是采用艺术方式还是科学方式,取决于管理对象的复杂程度。如果管理对象的关系是明确、清晰的,管理者会更多使用科学方式;反之则采取艺术管理方式。

(三)企业的资源(Resource)

这里的资源指广义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务、物质、信息、技术等资源及管理者的个性,其中管理者的个性包括:管理者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价值观、情商等。众所周知,企业的资源并不是无限的,因此管理者要在其能力许可的范围内有选择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具体而言,管理者利用有限的资源不仅要做正确的事,而且还要正确的做事。客观的讲,利用科学管理方式完成管理任务是需要在管理过程中进行严格的信息采集、整理、论证的,要付出更多的管理成本,这就使得掌控有限资源的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活动时,不得不考虑是否选择科学管理方式以及选择程度的大小。而资源的有限性是一个相对量,是相对于管理者所面临的管理问题和所需要处理的事物复杂性而言的。当管理者手中资源相对贫瘠时,更多地会使用艺术方式,反之则倾向科学方式。

(四)业绩衡量(Weight)指标

有效管理的前提是实现业绩衡量指标。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管理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且早已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不难发现,定量指标中的动态指标以及定性指标的实现,主要是实施艺术管理,靠综合、分析、类比、引伸、借鉴、假设等模糊性思维的应用,单靠精确的科学管理无法实现。如果管理目标可量化、考核指标又具有客观性,管理者自然会倾向于科学管理方式。

管理的“弱科学性”与艺术性

(一)科学和科学方法的界定

第一,从科学研究的出发点看,客观性是科学的属性,并且有客观的研究立场和研究对象。这预示着要尽最大可能排除价值和主观偏好的影响,以事实为依据,追求客观真理,突出事实要素,回答“实然”问题,而不回答“应然”问题是科学研究者在科学研究中要遵守的法则。

第二,从科学研究过程看,证实性的可检验、一致性的逻辑、可积累的知识和简练性的方法构成了科学的“规范要求”。科学研究建立在直接观测和实验基础之上就是证实性的可检验,科学所得到陈述、命题和推理应该能够得到观测和实验的重复检验和证实;科学陈述系统前后不存在逻辑矛盾,至少能够自圆其说便是一致性的逻辑;科学存在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使得科学知识能够继承、演绎和“自给自足”则是可积累的知识;科学研究中选择最简练的、前提条件最少的一种解释或者方法称为简练性的方法。这些严格的规范要求意味着,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数学公理化方法和实验方法。

第三,从科学结论或知识看,广泛性、有效性和精确性是科学的三大特性。探索事物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的使命,科学研究的结论共性越大,应用就越广泛;最精确的求知方法便是科学,科学能够准确地说明或者解释世界称之为科学的精确性;基于解释世界、发现事物运行规律,科学理论能够预测世界和事物的发展是科学有效性的体现。

(二)管理的“弱科学性”

1.无法严格区分管理的必然存在性与灵活应用性。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具有同现代生产力、社会化生产相联系,适合现代化生产的自然属性。现代化生产离不开管理,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则企业将会出现混乱,无法保证正常的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讲,由于企业的存在出现了带有极强的目的性的参与者的一致行为,因此管理学研究的问题既有“实然”问题,也有“应然”问题,很难保证管理学研究的客观性。西蒙认为,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共同构成管理企业中的决策,换句话来讲,决策包含事实和道德两种成分。事实上,在同一企业目标中,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是常常混合在一起的,甚至在实现终极目标的每个环节也是这样的,也即事实要素混合在多数道德命题中,而且在实践中很难将它们分离,由此可判断,管理者的决策是无法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价的。

2.在管理学中并没有广泛应用科学方法。从管理学的研究过程进行分析,仅在有限的范围内应用了数学公理化方法,大多数的管理学知识,除管理科学学派外,并不是通过逻辑推理演绎而来。尽管有一门实验管理学的存在,但相对来讲,实验方法对管理学知识的贡献还是十分有限。在管理学中,泰勒的金属切割试验和梅奥的霍桑试验是少见的成功例子。而在管理学中比较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相对于实验方法而言则更为普遍。

(三)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工作具有创造性和随机性,管理者必须学会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进行随机应变的管理。它可以走捷径提高效率,即按规范办事或遵循一定的原理,但它不是照章操作行为。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面对复杂多变的管理对象,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创造性地、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地运用各种管理技术与方法。因此在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管理的技术与技巧。在管理实践中,非权力性影响力中的人格魅力和创造性使得管理的艺术性得以实现。这里体现出管理的科学性充其量是管理艺术性的前提与基础。

换言之,能够达成共识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管理学中几乎不存在,因此被批判的对象常常是“管理普遍主义”者,更有甚者,“随机制宜学派”认为环境决定着管理实践的有效性。因而,管理学这门科学还不具有广泛性、有效性和精确性。

结论

尽管管理科学化已经取得巨大进展,但到目前为止,管理向科学及科学方法发展的方向仍不断遭到质疑。一个两难境地是管理科学化的发展方向使得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严重脱节,数量方法、计算机及人工智能对有效管理的贡献似乎并不是那么显著,某种意义上讲,管理学步入了“科学”的误区。这一切表明,管理学只是一门具有“弱科学性”的学科。实际上,“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个常常被提起的命题,正是管理学“弱科学属性”的一个写照。

参考文献:

1.张德.管理学是什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慧.试论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J].科技信息,2007(6)

3.迈克尔T.麦特森.管理与组织行为经典文选(中译本)[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黄速建,黄群慧.管理科学化与管理学的科学性[J].经济管理,2004(18)

5.史江涛,杨金风.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之边界问题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