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腔医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口腔医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口腔医学的认识

篇1

1口腔医学中教育实用性的突出点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应用的教材《口腔科学》高度概括和浓缩了口腔医学系学生几乎所有的专业课程,很多章节在口腔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是作为独立的专业课开设的。由于口腔医学的课时较短,教学内容较多,若所有章节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很难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但假若是粗略讲解,又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教育实用性需要保证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用上,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所以,面对不同的章节,需要确定好其教学突出点。口腔颌面部感染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学习时,着重学习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颌面部间隙感染与淋巴结炎等,掌握局部与全身表现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能够更好的应用。又如在学习口腔黏膜疾病时,重点学习口腔念珠菌病、创伤性溃疡、口腔黏膜病损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牙体牙髓病学,则着重讲解牙髓病与根尖周病,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让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能够诊断及知晓治疗原则。至于口腔颌面部损伤以及口腔颌面部肿瘤,重点讲解患者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应急处理、软组织损伤分类和处理等,同时让学生掌握颌面部肿瘤的分类,针对其他章节,可以不作为教学的重点,但同样需要引起重视,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课后联系时间进行自学。此外,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条件,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引入病例,让学生根据病例资料进行诊断,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以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辨别。总的来说,实用性的原则便是让学生在获得课堂记忆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

2加强临床医学学生口腔医学教育实用性措施

2.1提高学生对口医学的认识

当前,临床医学的学习内容较为复杂,涉及面较广,口腔医学作为其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很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并不会从事口腔科临床工作,所以,绝大部分学生便萌生出听不听无所谓的学习态度,往往只是在临考试前进行突击学习,对口腔医学课程的重视程度较差。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在教学时向学生讲解口腔医学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学习口腔医学之前,在绪论教学中应用典型病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在感性上体会“口腔医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与每一位临床医生的工作存在紧密联系。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口腔医学方面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可以利用书本、互联网等,通过不同的途径寻找问题的答案。此外,考虑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之前所学的知识,分小组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讨论完毕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总结本组的观点,若课堂时间较为充裕时,可让每一个同学均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汇总、总结和点评,完善学生们的答案。在当前高等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相关疾病的图片、视频等,对于加深学生的印象。

2.2激发学生对口腔医学的学习兴趣

加强临床医学学生口腔医学教育实用性还需要努力提高学生对口腔医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内容穿插安排讲述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与实践应用联系紧密的内容。比如:口腔卫生宣教与保健常识、牙齿美容修复方法、种植义齿、口腔颅颌面多发联合外伤的治疗等。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结束语

篇2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 )是20世纪90年代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迅速发展并受到广泛关注的一门新兴学科,其核心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客观研究证据,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充分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把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治疗措施。循证医学在世界医学领域的蓬勃发展给传统医学教育和实践模式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将循证医学应用于口腔医学,则产生了循证口腔医学。走循证医学之路,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口腔医学教育中,也就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1 循证医学对口腔医学教学的意义

1.1 传统口腔医学教育的不足 传统的口腔医学教育模式以经验医学为主,在医疗实践中,医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听取专家的意见、结合教科书或权威参考书籍的观点处理病例。由此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好,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足。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医学教育暴露出很多缺陷:教学内容滞后,不利于新知识的传播;教学方法单一,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等。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对口腔临床知识的学习主要表现为被动地接受现成知识和死板的记忆过程,对问题不会质疑,学习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医学生历来受这种经验医学的教育与熏陶,并在毕业后以这种思维模式和方法进行临床实践。在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若不注重自身的知识更新,其知识很快就会老化,从而影响医疗质量。

1.2 循证医学的价值

1.2.1 循证医学是一门遵循科学证据的学科 循证医学意即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是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20 世纪80 年代提出的一种临床学习策略,是提出疑问,检索和评价相关数据,并将此信息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一种方法。循证医学就是寻找、评价与合理使用当前条件下所有最有效高质量的证据,针对每一位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决策,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具体的实施办法可归纳为五个步骤:①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②检索有关的医学文献;③严格的文献评价;④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⑤通过实践,提高临床学术水平和医疗质量[1]。循证医学提供的证据是指人体试验的证据,包括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康复和预后等方面的证据,追求证据的高质量和不断补充完善。治疗性试验证据根据其质量和可靠程度分为五级:一级: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后所作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可靠性最高;二级:单个的样本量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可靠性次之;三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四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五级:专家意见,可靠性最差[2]。

1.2.2 口腔医学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的必要性 循证医学教育的模式首先要启发和鼓励学习者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其次是高效率地查阅文献,并对文献中的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提炼出针对具体问题的答案。掌握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教育的技巧和方法,就能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许多疾病由于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治疗手段多种多样,争议颇多。例如口腔白斑、扁平苔藓的治疗,龋病的防治等。随着基础医学与材料科学的发展,新的技术、方法、药物、材料不断涌现,如何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手段,成为口腔临床面临的新课题。在这种情况下,以逻辑推论和临床经验为基础的医疗技术可能显得苍白无力[3]。口腔医学实践中循证医学的引入,为临床医生进行医疗决策提供可靠证据。口腔医师应自觉运用循证医学的理论,使用当代最佳证据,结合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使患者受益。

2 循证医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2.1 循证医学教学即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循证医学被誉为“21世纪的临床医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医学教育模式。从医学教育的角度看,循证医学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它提出了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的最好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及应用结果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医学观,为规范其今后的临床实践行为打下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寻求证据、系统评价”的全过程。结合循证医学的口腔医学教育,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鼓励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通过选择性、批判性地评价医学文献和综合临床研究获得最佳证据。循证口腔医学教育模式重在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变“死学”为“巧学”,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主动者,由接受知识转变为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2 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在口腔医学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循证的过程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临床最佳证据。循证口腔医学指导的临床实践要求自觉地将以下四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临床诊疗决策,即:①临床相关的科学证据;②牙科医师的经验和专业判断;③患者的价值观和需求;④所处的社会环境[4]。口腔临床诊疗决策制定,不是口腔医师单方面的决策,患者也应该能够充分参与。在循证医学中,培养以病人为主的人本主义思想。医生有义务将自己获得的证据如实告知患者,告诉对方有哪些有效诊疗方法、这些诊疗方法的副作用及价格等,帮助病人依据其价值观,作出知情的选择。通过循证,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副作用和并发症少、经济节省的最佳治疗方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2.3 实施循证医学的条件

2.3.1 循证医学实施所需的医学文献资源 循证医学是临床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现代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的结晶。为保证循证医学的实施,学校要创造必要的条件,使研究证据的查寻方便、简捷。除了具备常用的医学文献数据库如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外,还应提供二次研究证据的数据库如Cochrane图书馆、循证医学评价(Evidence Base Medicine Reviews,EBMR),或相关的杂志如循证医学杂志(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循证牙科学杂志(Evidence-Based Dentistry,EBD)及书籍等。

2.3.2 循证医学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要求 循证医学教育实践,对临床医学教师和医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要培养一批能实践循证医学和传授循证医学知识,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能的临床教师。循证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许多临床医生对其了解甚微或理解较肤浅,在这种情况下,口腔医学教师应该转变医学教育的观念,可以通过自学、参加学习班及进修等方式学习和掌握循证医学的相关知识,并在教学中贯穿循证医学教育理念。其次,要求医学生在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医学英语、计算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并对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还应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和医学专业知识。对临床实习前的学生,要熟悉循证医学的理念和原则、正确评价医学文献,特别要学会文献检索的方法及技巧和网络医学资源的利用;对临床实习的学生,要善于在口腔医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和思想自己独立地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培养自主教育和学习的能力。

3 口腔循证医学实践面临的问题

循证口腔医学在我国尚处于扫盲阶段,人们对其认识和掌握还需要一个过程。在循证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循证医学证据尚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当前并非所有临床问题都能找到相应的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其次,循证医学作为新型医学模式的出现,在医学界引起广泛争议,一直受到传统医学模式和专家意见的排斥;此外,临床医务人员信息资源获取的困难,对循证医学了解贫乏,及过多看重经济效益等也将影响循证医学的实施。

总之,循证医学是临床医学发展的趋势,它的出现使临床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口腔医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是培养21世纪新型医学人才的要求,必将对现代口腔医学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家良.循证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1:5-6.

[2] 史宗道.循证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3:166-167.

篇3

空间思维通过使空间结构内部的各种关系可视化,观察、记录、分析物体之间的静动态关系,是一种快速高效的优秀思维。口腔医学生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有很强的线性逻辑思维能力,在空间思维上有很大的局限,影响了对专业课的学习。比如钱海馨等对我国4所院校的口腔医学生的口腔修复学课学习状况调查发现,口腔修复学的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和口颌系统性疾患(如全口义齿及颞下颌关节病)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有的学生将这部分内容称为“玄学”。这两个章节部分需要有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才能学透彻。

首先,可摘局部义齿在静态空间结构上(包括人工牙、基托、连接体与固位体)的四个部分,与相关的基牙、牙槽骨、粘膜等相密切联系;从动态上而言,上述各个部分在咬合力的产生、传导方向、分解方式等是一个动态运动过程,在该过程中产生的下沉、旋转、翘动等变化又对上述各个部分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可摘局部义齿设计是涵盖了空间结构、机械力学、生物力学、材料工艺等多个方面的一个多元思维下优化组合的过程,其中对义齿与牙列、颌骨的空间结构的理解是基础,学生需要有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才能理解和掌握。同样,口颌系统是包括颞下颌关节、牙列与颌骨、口腔颌面部肌群在大脑神经支配下的一个系统,四个部分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颞下颌关节的三维运动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运动。学生只有在三维空间上掌握各个部分的运动规律,才能理解颌位关系确定方法和可调式咬合架的设计与应用原理,掌握颞下颌关节病的诊断和全口义齿的临床操作。

2开设《素描》课程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造型能力

2.1动手造型能力对口腔专业学习至关重要

口腔医学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造型能力。具体体现在牙齿形态雕刻、美学蜡牙塑形和口腔临床治疗(如口腔内科的洞形制备、口腔修复学的固定义齿牙体制备、口腔正畸矫治器的制作)等方面。牙齿形态雕刻:牙齿雕刻是各口腔临床科目的基础课程,学生要将蜡块、石膏块材料采用圆雕的手法雕刻出牙齿(包括牙冠、牙根)的整个形态。深刻理解牙齿结构形态对口腔系统咬合理论的理解、降低根管治疗时的侧穿率、正确掌握牙周刮治等有很大帮助。国外的口腔医学教育将牙齿形态学习分布在“牙齿蜡型制作”、“牙齿形态的临床应用”等多个课程中;学生通过一定数量(雕刻100多颗不同牙位的牙齿)、一定时间(多个学期)的训练强化牙齿雕刻能力。而我国现有教育对此重视不够,只有在《口腔解剖生理学》中有个月的3-4颗牙的少量训练,学生根本达不到教学要求。牙齿个性化美学的蜡牙塑形:口腔美学修复是临床和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内容。美学诊断蜡型(WAX-UP)成为口腔美学修复的一个重要操作步骤,是医生确定个性化美容修复方案,预期临床效果以及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方法。国外的蜡牙塑形能力训练以美国E.V.Payne的功能性蜡型技术和德国的POLZ生物堆蜡技术为代表来加强学生对蜡牙塑形能力的掌握,我国目前这方面的大学教育几乎是空白。临床牙齿雕刻造型:口腔临床治疗中大量的洞形制备和修复性牙体制备实质是在狭小的口腔空间内,运用牙科手机对患者牙齿进行细微的雕刻造型,达到临床要求的治疗手段。是学生观察能力、空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综合体现。

2.2素描训练对学生动手造型能力的影响

对手臂控制能力的影响:素描对手臂的训练一方面体现在手臂动作上,有多少种线条,就有多少种动作,线条的统一性体现为动作的自然化和自由化;另一方面体现在铅笔的运用,从铅笔尖与画纸接触的角度、铅笔的压力大小、运笔的速度和方向等方面。通过大量的素描训练可提高手臂的灵巧度。对手-脑协调性的影响:素描训练的基本步骤包括整体观察、构图、起草、涂明暗、刻画和调整完成。整个过程是在大脑控制下的行动,是眼、脑、手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和口腔医学生的动手技能训练完全吻合。

3开设《素描》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医学美学》成为国内外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美国著名的牙科医生Pincus曾提出,美学牙医学是继生物学、生理学、机械学之后的第四维临床牙医学。目前我国大量的口腔医学生对口腔美容性修复等临床美学热点课程感兴趣,部分院校也开设了《口腔医学美学》课程。但应该看到,口腔医学美学不应是“口腔医学+美学”的简单拼盘式学习,而应深入探讨口腔医学与美学的内在联系,寻找口腔医学自身的审美规律。另外,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在一定的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对审美意识有质的理解,才能提高我们的专业审美能力。因此,开展素描学习对学生将来在口腔美学专业上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形式审美能力:形式美是美的形式的共同特征,是审美培养的基础。形式美的基本要素如线条、形体、色彩(其中的黑白灰)和质感也是素描的主要表现要素;形式美法则中的整齐一律、对称均衡、对比调和、比例与协调、多样统一等也是素描的基本表现手法。色彩感受能力:色彩识别训练是口腔医学生必备的技能,是口腔美容修复的重要部分。素描虽然只有黑白两色,但素描中的明暗处理、色调的整体性训练对学生的色彩识别和表达(特别是彩度和明度的辨别)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视觉识别能力:视觉规律训练(如视觉直觉、图—底关系、参照环境、后像作用、边界对比等)一直是国内外美术学院和国外牙医学院用来训练学生视觉辨别力和目测准确性的实验课内容。我国的《口腔医学美学》根本没有类似的课程,素描学习是口腔学生在该方面的有效补充。

构成审美能力:构成是现代设计学的一个概念,是工艺美术的必修内容。口腔医学美学中的微笑形式审美在微笑构成方面有丰富的理论,如微笑形式的面构成、牙-面构成、牙列构成;微笑构成要素中的显性因子、隐性因子和下续因子等;微笑构成的合力与分力等等内容对于没学过美术的学生很难理解。素描学习中的画面构图、静物构成、石膏像的分面体、人像素描等训练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有一定的帮助。

4开设素描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生和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素描》课程的学习。国外口腔学院多年前就将素描和雕刻列为学生必修课程,我国目前只有少量口腔院校将《素描》列为选修课程或计划开设,大部分院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院校对于整个美育课程出现了“说起来重要,想起来必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学生在认识上重视程度更低,在现有的口腔教育模式中,虽然对低年级的口腔医学生开设了《口腔医学概论》课程,并让学生在临床参观了解,但不能深入理解口腔医学的特点。因此,局部调查显示,除个别学生个人爱好外,大部分学生认为素描课程是重复而枯燥的,更愿意选修《美学》或《艺术鉴赏》等既热闹又轻松的课程,到专业课学习时才认识到素描的重要,但此时已没有教学条件而深感惋惜。

篇4

循证就是以事实为依据,科学地、合理地、个体化地将三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设计出安全的,有效的,具有成本效益的医疗方案解决临床问题[2]。循证医学是科学的的方法论,是通过实践,求证到解决问题的过程,适应于各项科学研究,将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于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的课堂教学及临床实习中也同样适用。

2循证思维教育可激发口腔医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以往的口腔医学教学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没有关注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主要强调的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把个人主观的临床思维方式和临床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缺乏足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束缚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3-4]。这种教学模式已凸显适应不了当前口腔医学教学的要求,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临床带教中运用循证医学教学法突破原有的应试教育模式,鼓励和启发学生在课堂学习和临床见习中善于发现和归纳疑难问题,教会学生如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死学为巧学,不断学习最新的知识,坚持一生学习的理念。老师还应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循证思想和方法在课堂学习和临床见习中及时更新过时的医学知识,老师在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中采用“循证医学思维”教学法进行教学,真实有效的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扎实掌握医学知识的责任感和救死扶伤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3循证医学思想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实施

循证医学教学法具体应用到口腔医学教学中,首先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丰富的临床及教学工作经验,充分备课把临床实践和理论讲授相结合,创新思维,借助于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生动高效的传授知识。这就要求老师思维敏锐的提出问题,熟练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通过批判性评价和将所获得的全部有用信息资料解决不同病人病情的具体临床问题的能力,还要系统学习专业外语、计算机及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等相关知识。新的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5-6]。教师讲授应从易到难,步步深入,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自学的习惯。在课堂和临床学习中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以临床口腔患者为例,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检查结果提出拟解决的具体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检索全世界最好最新的临床医学研究证据,遵循循证医学的评价标准系统,对所收集到的文献信息真实性、重要性进行评估分析,依据个人临床专业知识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得出最佳的研究结论,并将此医学证据具体运用在为患者的诊断治疗中,通过预后效果评价,以便获得在临床患者的诊断治疗中需加以改进完善的理论和治疗技术,更好的的掌握医学中最新最有用的知识,以实现临床实践和传授知识的最优化[7]。这种通过具体病例的实践让学生亲身地感受到循证医学在临床现实中发挥的作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这种教学模式的先进和实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进而真正做到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医学素质和应用能力,口腔医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才得以保证。

4循证思维教育模式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发展和前景

篇5

【关键词】口腔正畸学,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7(b)-0072-02

由于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以教育和人才为核心的国际间竞争亦日趋激烈[1,2]。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发出通知,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要求各高校大力推广双语教学讲授公共课或专业课,争取三年内,使双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使用一门外语(多为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授课的教学模式。为适应新形势,培养合格的21世纪的口腔医学人才,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自2002年春季始在九八级本科生的口腔正畸学理论课教学中开展英语双语教学以来,已走过5个春秋,经过不断改进,已逐步形成理论课英语教学辅以实践小课强化指导的双语教学模式。本文即通过对口腔正畸学双语教学模式5年实践的初步评估,检视该教学体系的优、劣势,为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依据,以更好地培养口腔医学人才。

1方法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学教研室首次于2002年春季对九八级口腔医学本科生试行口腔正畸学双语教学模式,其中理论课英语教学为28学时,实践强化小课20学时。对103名2000级及2001级本科生和2001级本硕生在参加双语教学后进行了问卷调查。本研究参照彭彬[3]等设计的结构问卷进行改良,采取集中发放问卷,当场填写,当场收回的方式。问卷内容包括:①学生对口腔正畸学双语教学的总体评价;②学生对口腔正畸学英语教材的评价;③学生对口腔正畸学授课教师的评价;④学生对授课方式的评价;以及⑤学生对口腔正畸学实践小课的评价。

将问卷所得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PC+统计分析,以频数分布描述并分析数据。

2结果

91.2%的学生接受正畸学双语教学模式,认为有必要在本科生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86.6%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进一步发展;85.1%的学生认为需要坚持双语教学;78.8%的学生认为可以将双语教学扩展到其他口腔医学学科;85.7%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于口腔正畸学教学的改革探索具有积极意义,符合高等医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表1)。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教材编写较好(41.1%)或一般(44.7%),14.2%的学生认为较差(表2)。75.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总体素质较好,其中25.4%的学生认为很好,24.4%的学生认为一般(表3)。77.87%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方法较好,(表4)。92.6%的学生认为实践小课有助于促进对理论课的理解(表5)。

3讨论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学教研室自2002年春季开始,将英语双语教学应用于九八级口腔本科生的口腔正畸学理论课教学中,经过三年的实践,目前已逐步形成理论课英语教学辅以实践小课强化指导的双语教学模式。对其三年实践的评估结果表明,在本科生正畸学开展双语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1学生对口腔正畸学英语教材的评价

英语双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是英文教材的编写。本教研室以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口腔正畸学”(傅民魁主编)为基准,借鉴多所牙学院学生使用教材,精简了一些次要内容,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地方作了一定的修改,自行编写英文教材,以力求适应学生的要求。本研究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教材编写较好或一般,课前、课后均能看懂教材,编排合理。但14.2%的学生认为较差,内容过多,篇幅过长,专业单词量较大,看不懂教材。尽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或有差异,本教研室已根据学生的意见整理出教材的修正方案,以期达到更佳教学效果。

3.2学生对口腔正畸学授课教师的评价

本教研室承担双语教学者均为青年教师,其中5位留学回国人员,具有博士学位,具有流利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尽管年轻,但总体素质较好,其中25.4%的学生认为很好。9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备课认真,发音准确,90.2%的学生一般能听懂授课内容,能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40.1%的学生认为授课的语速过快,声音不够洪亮。我们将在今后着重致力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

3.3学生对口腔正畸学授课方法的评价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专业课双语教学,我们曾在第四学年开设54学时口腔专业外语课程。教材内容涉及口腔医学的各个方面,并且为了学生学习方便,我们在每课后还配有词汇和难句注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口腔专业方面的医学词汇,提高学习兴趣,能适当了解最新的口腔医学知识,开阔视野,使今后在真正接触双语教学、英语原版教科书时不再感到陌生。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形成学习的动力,并且对学生获取与保持知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篇6

【关键词】口腔材料学;有效教学;学习兴趣

口腔材料学是口腔医学领域的一门新型学科。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作为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交叉的学科,口腔材料学逐渐成熟,并独立成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口腔医疗活动历来与口腔材料的应用几乎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作为一名专科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系统掌握口腔材料学中理工科知识及应用知识,了解口腔材料与口腔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为口腔疾病的防治提出理论依据和合理设计,才能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口腔材料。然而,在口腔医学专科教学中,因课程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加之授课内容的单一,致使学生对口腔材料学缺乏学习的热情,学习效率低下。有些同学存在着听一听课,大致了解一下就行了的思想,也有少部分同学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听课,学生真正能够学到的知识及其有限。针对上述这些现象,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通过口腔材料课的学习,能够学到对临床有用的东西,使口腔材料课的教学成为有效教学,笔者进行了分析。

有效教学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的教学。有效教学不是指教师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而是考虑学生学的情况,关注学生的进步与收获。学生通过上课收获了新的知识或技能,那这堂课就是有效的。要做到口腔材料学的有效教学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需要,形成恰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启发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确定教学目标。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对专科口腔医学专业的口腔材料学教学,讲述的内容要以常见的、使用广泛的材料为主,如口腔印模材料、石膏材料、充填粘固材料等。教学时在理论上注重材料的原理、性能,在应用上注重材料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其次,口腔材料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因此,在理论课后应安排一定的实验课,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口腔材料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掌握了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口腔材料的性能有较深的了解,才可以在临床工作时对口腔材料作出正确的选择并进行正确的操作。

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只有教的好,学生学的才会好,这是不容置疑的,那么怎样才能教好呢?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除了掌握本专业的教学内容,还要熟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并将本专业知识的科技新动态介绍给学生,诱导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真实的病例和生动的事例举一反三,循循善导,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如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等,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其次教师要能够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主动的想学,对此利用多媒体教学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图片、动画以及视频与文字结合,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使课程生动形象,增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三、增强师生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动机,才会去追求、感知、去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才能提高学习效果。学习兴趣的产生除了取决于教材内容、教师的讲授得法外,师生的情感交流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应以良好的意志、兴趣、情感等博得学生的好感与信赖,在教学中应注重课堂“视觉语言”的发挥,用生动、准确、优美多姿的“视觉语言”去打动、吸引学生。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眼神”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

总之,要搞好三年制专科口腔医学专业的口腔材料学教学,不能单纯强调教的方法,而且还要增强学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做到正确引导,加强学生对学习口腔材料学的正确认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通过各种临床实例使学生既熟悉口腔材料的临床应用,又要深入了解口腔材料与口腔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口腔材料学的热情,使口腔材料学的教学步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篇7

1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和课程情感

1.1 培养专业情感

很多学生在入学时并不是很了解口腔医学技术这一专业,与口腔医学专业的区分很模糊,对于毕业后的工作方向也很茫然,在“是否热爱本专业”的问卷调查中,仅30%的学生表示热爱本专业,这种状况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非常不利。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感受口腔技师的责任、使命和骄傲,对于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过去的几年内,我们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专业历史教育,以便他们了解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现本专业的闪光点,帮助学生认清该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初步确认职业目标。随着人们对口腔保健和口腔美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学生们感觉到将来的自己是被社会所需要的,只有口腔医师和口腔技师的完美合作才能给患者提供理想的修复体,给人以美的享受,于是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当专业热情和专业动力被激发出来后,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就由被动自然而然的变成主动。

1.2 培养课程情感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口腔、颅、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基础学科,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该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紧密的联系临床实际。学好口腔解剖生理学,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因其内容复杂、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我们高度重视每一届学生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第一次课,充分展示口腔解剖生理学在整个专业中的基础作用、坚实地位和独特魅力,并且使学生明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腔技师,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不可缺少的,从而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使之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2强化理论教学

2.1 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科学、实用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内容涉及牙体解剖生理、牙列与牙合、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口腔生理四大部分。根据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和实际岗位的任务需求,将牙体解剖生理、牙列与牙合作为教学重点,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和口腔生理作为次重点。重点内容的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突出科学性、职业性、实用性,力求学生掌握口腔工艺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2 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应用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指导思想,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讲解牙体解剖时使用标本、模型、挂图、多媒体,使教学直观、生动,理论部分结束后,教师随即进行牙体雕刻,边做边教,学生边做边学,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距离,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同时便于学生随时发现问题,教师随时帮助解决问题;再如讲解颌面部解剖时,若采用传统讲授法,学生兴趣不大,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我们采用病例讨论,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不仅学会了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而且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特别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推崇现代化教学手段,而是应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否则容易造成师生的惰性或忽略了师生在课堂上的沟通,有悖于扎实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初衷,最终难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另外,在授课过程中还应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渗透、指导,如提高自学能力,学会归纳总结,勤思考,多讨论等,为今后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3重视实验教学,提高操作技能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要培养的是既掌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口腔解剖生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是理论课的延伸和升华,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为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技能基础。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内容、早期见习、加大实践技能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最初的探索与尝试,构建了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3.1 加大实验课学时,加强实践操作

增加了大量的牙体雕刻实验课学时,本课程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达到1∶3,内容全面,包括重要牙位的三倍大牙体雕刻,等大牙体雕刻、蜡牙冠的雕刻、滴蜡塑形、仿离体牙雕刻,设计科学,符合学生每一阶段的能力特点。

3.2 以赛促教、以教促学

近两年举办校内牙体雕刻比赛及参加全国牙体雕刻比赛是我系实验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经校内比赛选拨优秀学生后,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对其集中培训,层层筛选,优中选优,参加全国性比赛,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励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也促使专业教师不断的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学实践的重构与合理化,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3 重视早期见习

为了使学生早日接触工作环境,感受口腔技师,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有效缩短毕业后的岗位适应期,提高其就业能力,在三年级实习之前的,尝试见习,可以去校办工厂或者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以义工的身份去附近的义齿加工企业。调查发现学生经过见后学习积极性增强,对所学专业知识能更快理解掌握,并在实验课上能和同学很好的交流合作。

3.4 重视技能考核

技能考核是检测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我们将实验课成绩比例定为总成绩的50%,内容包括牙体形态雕刻作业和牙体形态雕刻考试两部分,同时规范、细化了考核标准。

总之,想达到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教学效果,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和课程情感、强化理论教学的讲授,更要重视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情感态度、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方面为成为一名高素质、高技能的口腔技师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侧重于职业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其他学科相比,口腔医学所包含的科目繁多、专业性强,这更对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1]。从2002年本专业招收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来,教研室提倡培养“以人文素质为体,专业技能为本,创新能力为魂”的创新型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不断摸索与总结,现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如下:

1教学模式的创新:临床指导ABC模式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

首先,大多数口腔临床医学研究生毕业后要进入医院或诊所从事医疗工作,因此他们必须掌握基本临床技能,具备过硬的临床专业技能,学会治病救人,应对复杂的临床工作。然而,每一个学生的情商水平、学习方法、发展目标等均不尽相同。同时,无论是临床教学还是理论指导,各个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能力、业务水平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在充分尊重和肯定专业知识结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的基础上,本教研室对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培养采取临床指导ABC模式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的途径。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的不同,将临床指导的教学模式划分为A、B、C三个类型[2-3]。承担A类教学模式的教师主要为高级职称者,他们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长期从事本专业教学,懂得教学法和教育心理学,专业水平高,并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科研背景,学术水平和专业造诣均比较高。承担B类教学模式的教师为资深中级职称教师,已经从事多年的临床专业课教学,讲课娴熟,运用自如,紧扣前沿进展,注重对概念、原理的扩展及应用。承担C类教学模式的教师主要为青年教师,他们在临床指导中能够将知识讲透,对于难点和重点部分加以解释,但教学经验相对不足。除此以外,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兴趣爱好、发展目标等不尽相同,根据学生的这些不同点将临床学习模式分为A、B、C三个类型。从研究生进入临床培养阶段后,教研室将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行测试和分组。通过充分的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培养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精英人才。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要做到全面负责,沟通交流,组织协调。作为研究生的直接导师,其主要任务有四:第一,讲授口腔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以及召开开题报告会和论文汇报会等。第二,与教学管理部门、临床指导教师一起参加和指导学生工作。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第三,参加学生部分活动,面对面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及时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在与学生做有效沟通交流的同时就各种问题发表意见与看法,进行具体指导。第四,适时安排专题报告及读书报告。在研究生导师全面负责的基础上,对教师和学生进行ABC分类,实行临床指导ABC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出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的多元化优秀人才。

2科研氛围的营造:教学与科研基本功培训

科研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表现为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独立的分析判断决策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并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等[4]。作为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是未来医学科研、教学与医疗工作的希望。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科学研究,必须掌握基本的科研技术,形成严谨的科研理念。研究生阶段短短三年时间内,如何统筹安排课程设置、临床轮转、实验研究、论文撰写等任务至关重要。针对实际情况,教研室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式:第一步,营造良好的互动式科教氛围,注重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渗透。将以(研讨会)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始终贯穿于研究生读书报告、病例讨论、开题指导等活动中;第二步,灌输严谨的科研理念,掌握基本的科研技术与科研方法。主要通过导师指导、入室培训、文献阅读、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实现。是美国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重要范式,其核心是充分挖掘学生与教师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5]。国际上通常把针对某一新学科开设的课程称为学科型;而把为改善教学质量,将本以面授形式教学的现有课程或新开课程,以研讨方式开设的称为课程型[6]。本教研室主要开展课程型教学法。为让学生有足够时间查阅文献资料,讨论课程每两周一次。具体方法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①根据本专业要求制定讨论专题。其内容可一部分由教师指定,另一部分从学生提出的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中选出。②依据内容将讨论专题划分为若干子专题,每组负责一个子专题,并根据教师的指导进一步收集查阅相关文献。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思路,进行必要的组内讨论和研究。实施阶段:根据专题内容具体分3次~5次完成,每次约1个小时。流程如下:①学生宣讲报告(约30min):子专题组的每个同学就所查阅的有关文献事先向小组长提交一份书面小结,由小组长制作幻灯片进行汇报;然后,进行讨论与交流(约20min),围绕主讲人的报告,听讲学生和老师自由发问,主讲人做出回答解释,同一组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对子专题进行小结(约10min)。每次课完成1个~2个子专题的讨论。②总结:所有子专题学生汇报完毕后,由教师对讨论专题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该讨论专题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③资料整理:在充分讨论,全面认识的基础上,由各组长负责将教师的总结与各子专题的书面小结及对应的文献资料一起装订成册,撰写研究报告和总结报告。

3人文底蕴的熏陶:三人行,必有我师

人文是中外医学共有的属性。医疗行业是最富有人情味的行业[7]。“夫医者,非仁爱之心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口腔医学认识的不断提升,无论是健康人还是病人,对待口腔疾病诊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但要治愈病症,还要最大限度减少痛苦;不但要减少痛苦,还要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治疗。社会呼唤的是既有高超技艺又有崇高医德医风的贴心口腔医生。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口腔医学研究生距离社会的要求充其量只是“半成品”。人文素质的培养必须始终贯穿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如何处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关系,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信念、意志和责任感,以积极、非功利的心态投入到科研活动和临床诊疗过程中,是培养口腔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核心所在[8]。教学组借鉴了古代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来培养本专业研究生的人文素养。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首先,以老师为师,定期召开研究生及老师联席座谈会。指导老师利用自己的人生感悟或经验为年轻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其次,以病人为师,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医患交流制度及回访制度。要求本专业研究生对接诊患者100%做到医患交流不少于3分钟,对接诊患者回访率要求不低于50%,特殊病种要求100%回访。由临床指导老师不定期抽查回访其接诊病人,建立第三方评估考核体系。这种制度的建立保证了研究生与病人之间的直接交流,促使其对患者建立高度的责任感,在交流过程中也逐渐锻炼了其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以社会为师:鼓励研究生走出本专业局限,能够走出去多见世面,多参与课外活动,多参加研讨会、学习班,多进行跨专业、跨学科、跨行业交流,大力提倡并奖励研究生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争取交流发言机会。本教研室自2002年开始招收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来,毕业生均就职于三甲专科口腔医院或三甲医院口腔科,并在参加工作的五年内成长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其中40%已成为中层管理者甚至于独当一面的学科带头人。作为口腔医学的新兴专业,全体教研室成员不懈努力,致力于培养“以人文素质为体,专业技能为本,创新能力为魂”的高层次创新型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口腔医疗人才。

参考文献:

[1]闫翔,苏寒,孙卫斌.标准化临床分级考试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1):63-66.

[2]丁雪梅,甄良.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7-10.

[3]井辉.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探析———基于国内几所大学的探索和经验[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3):23-25.

[4]徐辉,周新文,厉松,等.浅谈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485-486.

[5]陈景文,刘洁.研究生课程的研讨式教学方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1):55-57.

[6]王兴松.课程开课分析与管理[J].教育与现代化,2010(3):44-47.

[7]刘珂.基于SECI模型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时代教育,2011,6(6):74-75.

篇9

1 口腔科门诊护理工作贯穿于病人就诊全过程

护理业务主要是助疗和分诊,而助疗的病人、分诊的对象一般是疗养首长、在职官兵、职工、退休老干部以及对外门诊人员,因此,口腔护士应形成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格局,从每一个细节人手。

1)缩短就诊流程,减轻疼痛。通过所掌握的口腔医学、口腔护理知识,口腔专科护士应整体评估、分析和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需求,帮助个体和人群减轻口腔疾病带来的身心痛苦,使服务对象获得最大限度的健康需求。建立患者就诊流程,例如:口腔科门诊工作均采用预约制,患者就诊在实施挂号、登记等一系列手续后,护理人员应积极协调、合理安排,避免候诊过久,切忌冷落候诊时间长的患者,哪怕是递上一杯水,聊上几句话,最佳的方式是在此期间进行口腔保健知识的宣教。

2)加强身心护理,对不同病人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宣传,运用就诊复诊介绍、宣传健康知识,查体时进行健康指导,观看口腔保健vCD,提供口腔健康教育与保健的咨询和教育服务,不断向患者提供接受口腔卫生保健教育的机会,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改变口腔健康教育的环境。达到以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以治补防、以防促治的_目标。为病人提供整体的预防保健护理,达到促进口腔健康、预防口腔疾病和恢复口腔功能的目的,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2 口腔护理除具有临床护理的特点外。还具有口腔专科护理的特点

1)引领患者就诊。大到从患者挂号后的候诊、候诊时的宣教,直至就诊期间的配合、治疗术后的安排等等,小到护理人员的、站位,患者的等等,护理人员要将护理工作贯穿全程。

2)调拌技术。如牙体牙髓病应用修复材料种类很多,调拌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着修复材料的质量,而且关系到治疗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护士必须很好地了解修复材料的性能、配制比例、调和时间等情况,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治疗任务。

3)器械的使用。如吸引器是现代口腔治疗中必备的工具之一,为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应及时吸净口腔内的水雾、碎屑及唾液。因此,护士在进行操作时,要不影响医生的视线,及时吸引,掌握口腔内不同部位治疗时吸引器的放置位置,确保口腔内操作空间,同时不要紧贴黏膜,动作轻柔,避免放入病人敏感区域等。

4)手术的注意事项及临床观察。如种植义齿:做好术前准备、病人准备,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及恐惧心理,避免空腹,因低血糖可诱发晕厥。手术室的消毒、备好麻药、准备好用物及器械,必要时备好急救药品,严格无菌操作,实行“四手操作”。术后护理:清除面部污垢、血迹等,弃去一次性物品,清洗吸托,并进行健康指导,术后当天禁吃过硬、过烫食品,避免过多说话等口腔剧烈活动,术后1~2 d可以局部冷敷,减轻水肿等,按时复诊。只有运用好“四手操作”技术,掌握好医、护、患人际沟通的技巧,才能达到医护配合默契,取得病人的信任,以满足病人生理、社会、心理、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要,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3 口腔专科护士在口腔医院物流管理中承担着重要角色

1)口腔治疗时所需的卫生耗材品种繁多、性质各异、大小不一,使用的仪器、材料件小、精细、昂贵,需要进行特殊的保养和消毒处理。保证治疗所需的卫生耗材物流及设备物流到位良好是保证治疗质量的前提,因此,要做好请领计划,填写领报表,医疗器械设备要账物相符,责任到人,按时保养维护,消毒液药品按要求妥善保存。

2)护理人员应强化管理意识,加强责任心,将物流细化到每个人,建立消耗性物品逐日发放登记表,各类物品定位定量存放,专人保管。毒、麻、专人专账加锁保管,用后及时补充。

3)根据工作需要,口腔护理人员要掌握自己所配合的医生对各种物品的耗材情况,为医生的成本分析提供详细的数据,为医院成本核算及效益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做好后勤保障。

4 口腔科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

口腔疾患的各项治疗操作均在口腔内完成,病人流量大,仪器、器械使用频繁,口腔器材和医务人员的手随时可被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唾液、血液污染,如处理不当,可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极易造成院内感染。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一套严格的消毒方法和管理制度。

1)我院领导重视,成立疗养院感染管理小组,明确岗位职责,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2)进入病人口腔内的诊疗器械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使用一次性器械盘。对诊室统一布局,实行一人一诊室,预防空气飞沫传播疾病,保持口腔诊疗室内外环境的整洁,空气清新。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做到通风2次/d。

3)器械消毒灭菌按照去污―加酶浸泡―超声清洗―保养―消毒灭菌程序进行。

4)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防止交叉感染,传播疾病。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2010年对几十个社区单位的居民进行普查,主要以随机分层抽样法的形式进行,共调查区民610人,年龄在45.5±18.4岁。其中男性居民为315例,占51.64%;女性居民为295例,占48.36%。60岁以上居民人数为88例,占14.43%;70岁以上居民人数为16例,占2.62%。

1.2 方法:①调查方法:以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作为此次调查的评价内容,对社区居民口腔疾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出评价,共发问卷620份,回收610份,有效回收率为98.4%。②健康教育方法:地点设置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前来咨询与就诊的居民发放健康宣传教育知识手册;每个月社区范围内进行1次健康宣传教育讲座,帮助居民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通过与电视、广播进行节目合办,主要针对良好生活方式、日常护理、疾病常识进行讲座,每天定点播出;采用居委会组织座谈会、社区宣传栏、家庭访问等形式进行宣传。

2.结果

通过回收的问卷中能够看出,居民对口腔健康教育知识迫切需求其内容包括:日常饮食护理常识,相关注意事项。由于绝大多数居民对口腔疾病的说法并不是十分理解,所以,想进一步了解有关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相关知识的居民较多,占94.56%;另外,深入学习口腔保健的相关保健知识的居民,占85.36%;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最想知道的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和饮食习惯中加以保护牙齿,占86.17%,并且需要了解相关饮食护理知识,占87.45%。希望学习相关口腔疾病的预防知识,占90.25%,以减少家人出现口腔疾病的可能。经过调查得出在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迫切需求,需求率达到60%~98%,最基本的一半以上的患者家庭都希望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常识。经过3年的社区健康教育,居民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活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善。

3.总结分析口腔保健护理的效果

从根本上说,口腔医学和保健5个层面上实施建立起来:①现有的检查结果是最佳的科学证据,也是临床决策者的决策依据。②临床上遇到了新问题的时刻也就是需要找寻新证据的时刻。③应当运用现有的各种最新的保健新思想进行证据的寻找。④批判性评价所寻找及和对的证据,从中得出结论,对于制定口腔保健决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⑤及时对医生的治疗结果做出评价,不断总结经验。

近些年,通过对医院当中口腔保健治疗人员情况进行调查显示,人群年龄变化更倾向于老龄化发展(平均患者年龄为78岁),据调查发现,空腔疾病患者的数量增长快,在医院治疗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且普遍存在多种其他病症并存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状况,并且近年来随着医疗成本的不断增长,增加了患者的负担。怎样有效、合理的利用医院卫生资源,提高医疗口腔保健的服务质量,已经成为现如今广大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口腔医学研究的出现更好的解决了这一突出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方法。

4.保健思想在空腔保健工作中的重要性

4.1 科学筛查检查项目。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为患者进行检查的必要依据是:第一,为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最为基础的检查项目,为确诊提供依据;第二,经过临床证实,进一步分析、判断预后效果以及各种功能恢复;第三,严谨没有科学依据,严谨一味迎合患者心理,严谨误导患者。

4.2 有利于制定预防措施。伴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疾病预防工作已经成为医疗保健中的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经过近些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有针对性的开展口腔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该病的发病率,使患者尽快恢复或是使患者病情发生彻底改变。戒烟对预防口腔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与此同时,对一些特殊人群,如老龄人员,使其保持稳定,也是预防口腔疾病的有效手段。

4.3 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以循证医学的指导方针,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即使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医生仍旧能够针对患者治疗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进行分析,通过同患者进行交流后,找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就医学来讲,口腔疾病可以认为它是一门实践科学,要向深度理解如何去治愈这类疾病口腔医学尤为突出。口腔保健知识是我们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继续完善的新领域,需要我们几代医务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林雨.大学生口腔卫生保健认识情况的调查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15(S5):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