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3: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管理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管理的问题

篇1

一、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市在城市管理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延安市城区的交通秩序和运营状况明显优于榆林。五是榆林城区没有专门停车场,车辆存放只能挤占机动车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站点、公交线路设置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新区建设的需要。六是市区交通流量大的21个平交路口,只有9个实现了红绿灯信号控制,且无安装电子监控器,有些交通标志、标线也没有按标准设置。七是出租车管理不严,无经营年限限制。非法营运的无照车、摩的、三轮得不到有效治理,造成交通秩序混乱,事故不断发生。八是一些商场、酒店、医院门前熟食、瓜果、杂货摊点乱摆,夜市占道经营,直接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林城区污水排量约20000立方米/天。这些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雨污混流,导致榆溪河干流、榆阳河水质恶化。五是城区垃圾处理不够及时。目前,榆林城区日产生活垃圾450吨,工业、建筑垃圾800吨。由于垃圾处理设施简陋,且缺乏市场运作机制,因此,形成了垃圾乱堆乱放,处理不够科学的弊端。

4、噪声污染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城区车辆鸣笛没有彻底禁止,高噪声的拖拉机等进入市区运载建筑材料,超时限夜间施工,商业、娱乐业无限制播放音乐,婚丧嫁娶鼓乐彻夜不停,使噪声与日俱增。据市环境监测总站“十五”期间对城区噪声监测结果表明,噪声污染五年均值上升为72分贝。

5、管理体制不够顺畅。主要是管理缺乏统一性、全局性。由于管理的权利和义务混淆不清,出现有利的事抢着干,问题绕着转,工作生搬硬套,部门间缺乏协调配合。如榆林城区自来水供应就涉及到榆林市建设局、水务局、榆阳区水务局、开发区管委会四个管理部门和市自来水公司、区红石峡供水站、经济开发区水厂、尤家峁水库及市、区水资源办等十个部门和单位的 同时,榆林市区社会治安秩序不良,偷盗、抢劫、杀人等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使一些居民缺失安全感。还有城区绿化与城市建设没有严格按规划协调发展,不仅绿地面积小,而且人为破坏绿地的行为也比较严重。

二、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城市步入健康文明和谐发展轨道

如何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是关乎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大课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抓住主要矛盾,重点实施“七大工程”,营造和谐文明、健康向上的城市发展新环境。

1、畅通工程。旨在整顿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市民提供一个畅通、便捷、舒心、安全的交通环境。

一是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公安、规划、城建、交通、工商、物价、安全等部门参与的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处置城市管理中的重大项目、重大议案和重大问题,形成齐抓共管、

4、清洁工程。旨在动员一切力量,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

一是垃圾处理实行公司化运营。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市场化运营或地段物业化管理,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给予鼓励和支持,如大千保洁公司,用42万元购置的6辆垃圾收集车,收集解放路、新建路、长城路等路段的垃圾及西沙两地块的清扫保洁工作,运行良好,很受市民欢迎,是实施城市清洁卫生工作的有益偿试。要实行建筑垃圾完全处理,生活垃圾分置处理,建筑垃圾由建设单位出建筑垃圾处理费,承接单位按规划填埋造地,建成土地进入市场获取一定效益。生活垃圾可回收的要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医疗废物及危险品废物等的处理,处理厂由国家出资建设,公司竞标经营,处理费用按保本微利的原则,由政府定价,废物产生单位承担。三是要采取重点整治,突出检查,夜间巡查等办法,治理清除乱贴乱画行为。要采取联合执法的办法,整治乱停乱放的行为。要加快城区公用厕所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形象。四是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由市区统一组织实施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制定行动纲领、任务和目标,将责任细划分解到每一单位、街道、社区。要加大对城乡结合部、闲置地址、铁路、国道沿线、加油站、车站内外、集贸市场、夜市、河道等处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为建设创新型城市营造良好氛围。

5、绿色工程。旨在增加绿化面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是建设环城绿色屏障。要将东线的东沙林场至七里沙、西线大墩梁、北线红石峡万亩生态公园,南线三叉湾农田绿化带和河堤林带,延伸连接成环城区立体绿色屏障。为了有效保护林地,要划出地块,建立公墓,让现有墓地集中入驻公墓。要逐步开放林地,发展集休闲、观赏、度假于一体的旅游项目。二是保护榆阳河、榆溪河旁农田绿化带。对榆溪河从黄庄至红石峡河川湿地、农田带,要采取非常严格的保护制度和措施进行保护。三是对榆林城区范围内所有绿地、树木实行造册登记,挂牌管理。要实行绿地树木认证管护和门前绿地树木管护责任区制度,使城区绿地、树木走上以法管理的轨道。四是做好城市规划,改变过去胡同式街道、插空建房的布局,每隔一定距离应建一小块街心花园。对绿地可实行冠名建设,凡投入一定资金建设绿地的单位或个人可设立冠名标志。

6、宁静工

程。旨在减少噪声,为市民创造和提供一个舒适、宁静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一是对进入市区的车辆一律限速、禁止鸣号;要划定不同区域限制三轮并禁止农用拖拉机等高噪声车辆进入城区,以减小噪声污染。二是要采取种树、设绿蓠的办法,在道路两侧建立隔离带,以缓减交通噪声。三是建立城建、环保、公安、工商联动机制,对建筑、装璜、娱乐、商业叫卖和婚丧嫁娶鼓乐噪声进行管理和限制。特别对建筑施工企业应严格管理,要求设置屏障,限制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噪声干扰。

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相关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市规划的管理

城市规划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城市规划管理具体来讲就是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定的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实现对城市土地的使用和对各项建设活动的控制及调节,使之纳入城市规划的轨道,以此来确保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健康有序进行。

加强领导和协调工作

在城市规划的管理中应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激励机制来不断完善城市管理规划的责任制。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实现科学管理的第一要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的担负起应该负的责任,时刻注意要把城市规划工作纳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通过不断明确具体的城市工作目标和要求来发挥规划在城市管理中的龙头作用。

1.2 推进科学民主决策

评价一个决策的好坏要用社会标准和主体标准来进行综合的考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行政决策能够有效地实现,所以应该大力培养优秀的城市规划人才,还要加强对现有城市规划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此来不断提高我国城市规划的科技含量及水平。除此之外,城市规划的编制要具有一定的战略性和前瞻性,要为未来一段时间经济社会的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

1.3 依法制订和实施规划

城市规划的实施应该走向规范,要节制规划许可的自由裁量权使其能够符合法律规的程序,使规划编制工作更加充实和严密,逐步推进城市规划的法制化进程,从而最终实现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在进行规划修编的时候还必须对现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通过查找问题及分析原因,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来确定修编的目标和任务。

2 城镇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下,市场观念狭窄

城镇的市场发育处于低层次的阶段,长期得不到改善。多限于与上一级和下级的市场之间的交换,而未在更大的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与空间,没有形成跳跃式的发展。我们在对市场动向与体系外部的机遇把握上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市场结构单一,彼此不能协同发展,反而进人恶性循环之中,导致风险加剧。加上地域文化习俗和陈旧观念的制约,“靠山吃山,靠水喝水”的小富即安的价值观在潜意识中断绝了穷则思变的创新思想,安于现状的行为准则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2.2 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发展,规划思路及作用有待完善

有些地方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过程中,没有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对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影响,忽视了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真正应解决的问题,不顾区域城镇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就区域论区域,片面追求区域城镇体系的完整,而且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更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本质和规划编制的意义。另外,从全国来看,不论是独立的省域规划,还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所作的市域和县域的规划,真正能指导城镇发展,发挥作用的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规划指导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方式需要转变和调整。

2.3 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镇规划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而且因为城镇、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竞争更加激烈,人口、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城镇的发展规模( 用地和人口) 在区域中的地位很难确定,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加上外来人口大量涌人,流动性增强,在一些一流城市外来人口数量要超过本地人口数量,甚至出现了移民城镇,城镇人口预测难度增大。城镇住宅除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民需求还要满足大量外来投资者、外地人士生活、工作、休闲娱乐的要求。所以我们以往根据城镇人口未来发展来确定城镇用地规模的传统城镇规划方式受到严峻挑战。

3 城市规划管理解决措施

3.1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体系

实现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两者的总体规划,使两者合一,尽快实现“一张规划图、城乡全覆盖”的目标。根据各省市的建设要求统筹编制好总体规划目标和可操作计划,建立起市、县、镇一条线的总体规划。具体可分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村镇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六大类。全面的推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单元化管理,严格按照统筹规划确定城乡边界,避免出现边界重复或不重合。

3.2 加强规划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群众守法意识

首先,由政府开办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对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不断的提高他们对贯彻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使有关部门在城市规划等决策和处理违法建设问题时能严格依法办事,避免违法事件发生,确保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其次,采取多种渠道向广大市民宣传规划的法律、法规,让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使公民在利益受到不法开发商侵犯时,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用正确的途径解决问题。

3.3 加强规划法规

我们应当建立健全规划法规体系,运用法律手段,保证科学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的综合协调职能,城市的土地利用各项活动都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并实行统一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保证城市合理发展和协调运转。充分运用法制管理手段,是切实搞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保证。同样必须要求各级城市规划管理主管部门抓紧法制建设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更好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

3.4 设计合理的规划许可审批程序和管理体制

要使城市规划管理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就必须按遵循科学的审批管理程序。也就是必须依照城乡规划法规定的必要的环节来进行。这样就有效地防止审批工作随意性,制止各种行为发生。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严格的审批程序是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条件,对于城市规划区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也要以有关的城市规划管理法规为依据,对违背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的行为要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其次就是改革管理体制了,有效发挥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作用。要改革规划行政管理体制,就要建立健全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和审批制度,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城市规划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机制,城市规划管理的重点由开发转向保护。

3.5 完善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各级城市规划部门要把规划实施的监督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做好土地使用建设活动审批后的各项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城市规划违法活动,及时发现纠正,督促提高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将规划管理的行政责任具体分解落实,使城市规划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都有明确具体的责任主体对于由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的各种违法行为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城市规划管理责任的确立,可以更好的保护行政管理的法律秩序,保障国家和人民权益。

篇3

[关键词]城市建设;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196-01

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实体,也是一个社会综合体,它作为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集结了大量社会物质财富、古今文明与人类智慧,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而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政府管理机构向公众提供服务的重要窗口和领域,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城市的良好发展。

一、城市建设管理的作用

城市建设管理的优劣对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可行的制度,努力做到管理网络无盲区、管理内容无空白、管理范围无死角,抓住城市建设管理这个关健,不断提高和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使城市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就大多城市而言,在原先城市基础的建设之上,我们也在用崭新的理念来管理这座城市。其中实行城市绿化亮灯工程,拆除上百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可以使城市建设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而且通过开展优秀卫生城市、旅游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广大市民的环境意识、文明程度都大为增强,从而为城市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也为进一步搞好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外,也为改变城市面貌,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我国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建设管理的观念落后

城市建设的观念与当前城市发展的阶段并不十分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建设规划的意识淡薄。出现诸如“规划是纸上工程,建设是形象工程,管理是虚无工程”这类规划跟着建设走的怪象。比如,“重建设轻管理”、“先建设后管理”、“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观念还未真正扭转过来,城市管理还未摆脱传统管理的模式和框框,造成一些“安全小明小区”不安全、环境脏、乱、差的状况。

第二,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对立。因没有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导致在行为上把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对立起来,忽略了城市辐射功能的发挥,忽视了城市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领导干部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经营城市的理念,短视城市管理的作用和价值。

(二)城市功能不健全

城市功能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 基础功能和价值功能。

首先,基础功能主要体现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这是城市价值功能发挥作用的必然条件。由于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相对匮乏,个别费用也未能及时到账,严重妨碍了我国城市建设的进度,致使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没有合理的规划布局,缺乏健全完善的公益设施建设。例如,城市建设道路不通,时而有交通拥堵的现象发生;暖电力管道建设不合理,要经常开挖修理等等,上述现象导致了城市建设的进度停滞不前。

其次,价值功能是指城市在经济系统中的经济地位和价值体现。价值功能直接影响城市资源的配置效率,影响资源在城市的聚集。如果城市的价值创造能力不强,一方面会使资源的有效配置,产生浪费,同时也就缺乏对资源进一步聚集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使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空中楼阁”,缺乏必要的物质支撑。

(三)城市建设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各方面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然而,我国多数的城市建设管理模式均处在初级阶段,很难对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进行综合管理。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规划单位、使用单位及施工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各自为政,其间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设计保守、脱离实际等现象的发生。另外,我国现行的城市建设管理大多停留在静态、滞后的层面,没有跟上时代的形式作创新的调整,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日益变化的扩张需求。

(四)城市建设的监管体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起步晚,对于城市建设体制的探索和建立也比较晚,所以相关的监管法规不够完善。这一方面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如政府城建部门职能的不明确引起相关监督条款适用的模棱两可,以及政府主导下自己监督自己的不合理等;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先受到计划经济思想影响,后来又过于追求经济增长,对城建监督本身还不够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并没有完全跟上。

三、解决我国城市建设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提高重视程度,做好长远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应该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各项建设进行综合指导的作用,使之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与此同时,要有一定阶段内相对稳定的目标,又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适时进行调整和补充。城市规划与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互为依据,相辅相成,要切实搞好两者的衔接。城市建设要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城市新区的建设和旧城区的改造,都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配套进行房屋,各项市政公用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

(二)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完善城市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发展城市,二是发展经济,三是重视政府市政信息化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讲,使城市较快地聚集资源,回避和化解旧城的社会矛盾,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用新区建设带动改造的办法提升城市竞争力;提高市内商务基础设施质量。引导会展业有序竞争、协调发展,提高市内商务基础设施质量,展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竞争力;各个城市在推进城市化的工作中,一定要结合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科学的态度,根据城市的规模和职能,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能够通过城市信息化建设,达到完善城市管理目的。

(三)健全城市建设的规划体制

由于城市建设对政治、经济、生活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大影响,以及与众多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方面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一个完善的全面、系统的规划体制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全面、系统的规划,才能保证城市建设本身的正确性,才能让城市建设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四)落实城市建设的监管法规

由于城市建设管理在各个方面都在所难免的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执行问题,比如执法人员的行为、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之间的配合以及衔接等。因此,要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法制建设的力度,构建一整套完善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而且这些具体执行问题的合规性,都需要依靠监督来完成,也只有不断的强化建设管理活动的合规性监督力度,才能更好杜绝令行不止、扯皮推诿等不良行为的出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设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不仅是政府市政的主要职能,也是政府为确保城市功能高效运转及有序运行的调控行为,更是城市现代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因此,只有结合现状,不断探索,才能与时俱进地适应新形势下城市建设管理的需求,改善城市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促进城市建设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占芳.谈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3.

[2] 黛茜,傅小坚.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

篇4

【关键词】天然气;城市管理;定位;分析;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96.8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3-0122-01

随着我国城市燃气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对我国城市燃气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城市燃气管理工作如何主动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如何处理政府、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复杂关系,解决好政府管理的定位和方式问题。这需要我们积极实践新的管理方式,寻求新的管理途径。

一、城市燃气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燃气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阻碍天然气的发展,会对完成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造成巨大影响。我国城市燃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质管理混乱。在我国的大多数的城市燃气资质管理比较混乱,尤其是液化气站的管理。我们都知道任何机构在服务上不可避免地出现服务差错,在服务差错出现之后必须做好服务补救措施,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如果我们对于客户产生的不满不及时采取措施,其不好的口碑会成几何倍数地传播。由于相关的主管部门在对燃气管理机构的部门更换、手续移交、资料转换工作的不统一,对于发证之后的管理机构缺乏有效地监督,致使燃气管理机构的良莠不齐,管理资质的混乱,无形之中加大城市燃气的管理。

2、监管力度不足。一般对于液化气站的资质有效期5年,主管部门对于资质换证督促不力,在液化气站的资质从审查到竣工缺乏监管,在液化气站的使用过程中检查评审执行过于行政化。同时对于有关燃气器具的监管力度不足加大燃气市场的混乱,增加了安全隐患。

3、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城市燃气管理法律法规的主要依据是在2010年10月19曰国务院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城镇燃气管理条例》,虽然我国各个省份也相继推出了燃气管理制度或者条例。但是在各个城市地区缺乏适合本地的补充法律依据,这对于城市燃气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

4、经营单位缺乏自我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随着燃气的快速发展,一些经营者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淡薄安全意识,忽视规章制度,设备维护不到位等安全隐患。这些现象充分暴露了我们在燃气管理方面的漏洞,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5、用户使用燃气的不规范操作。用户对燃气具缺乏正确的操作和检修,对于一些老化的设备更换不及时,都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二、城市燃气管理的工作定位和思路

现在中国城市的燃气事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和市场的逐步开放竞争的局面,在城市燃气管理的体制急需改革。在燃气管理工作定位和基本思路是:规范燃气市场秩序、依法管理燃气市场、安全供应燃气和创造燃气市场发展的环境。

1、规范燃气市场秩序。规范燃气市场就是要改变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燃气垄断的经营方式,燃气经营以市场为中心,规范政府、企业和用户之间的行为,在燃气市场化进程中维护三者之间的利益和市场的秩序。燃气主管部门遵循市场的规律,在市场的管控中起到宏观调控作用,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完成:(1)鼓励燃气经营者的竞争,逐步培养健康的燃气市场。主管部门逐步开放燃气市场,在保持燃气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引入市场的竞争体制,利用宏观的经济调控手段和政府的强制作用,建立一个成熟的燃气市场。(2)建立相关的燃气管理法规,规范燃气市场。在政府监督下制定燃气市场的管理法规,在既开放又规范的原则下,维护市场的秩序和规范燃气经营者的行为。也只有在政府的强制手段下才能够规范市场秩序。(3)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规划管理审核燃气项目,调节燃气的供需矛盾,依赖政府的手段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快燃气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这些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要做好市场的准入、燃气的供应和规范整顿市场的工作。在燃气市场化的过程中,严格审查经营者的准入资格,建立政府特许的经营制度,对于燃气的供应也要做好相关的工作,避免避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对于现有的经营者做好规范的工作,出现问题的必须做好相关的整顿工作。促使市场化的燃气市场的建立。

2、依法管理燃气市场。依法管理燃气市场就是根据燃气市场的特征,建立燃气市场的行政法规来规范燃气市场秩序的行为,将燃气市场的管理实现法制化和规范化,建立一个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管理体制的燃气市场。对于燃气企业重点强调安全和法制意识,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企业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依据相关法规在企业内部建立监察制度,尤其是要加大中小企业的管理,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随时根据市场变化的需求完善燃气市场管理的相关法规,做法管理有法可依,有律可循的相关工作。

3、确保燃气的安全供应。燃气供应必须做到安全供应,强化安全监督体制。城市燃气安全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供应是燃气企业的根本,也是燃气管理的根本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安全供应燃气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建立一个长效管理体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运用经济合理的手段实现燃气的安全供应。我们可以建立燃气执法监督体系和抢救维修体系,执法监督体系规范和监督燃气市场并确保燃气质量,抢救维修体系对于已经出现的燃气事故尽快地投入到抢修工作中,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要做好燃气器具生产质量的监督和燃气供应质量的抽查的工作,使燃气从油井到用户的安全使用。

三、城市燃气管理面临的问题

(1)对于现有燃气资产和运营管理如何明晰产权,建立新型的资产管理体制问题。(2)我国的燃气垄断经营局面已经形成,如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的现代燃气管理体系,这必然触犯很多人的利益,如何寻求这个平衡点。(3)燃气价格已经成为阻碍燃气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建立合适的价格调控机制问题。(4)目前的政府在燃气监管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加强燃气行业的监管,建立政府监管体系。

篇5

关键字:城市规划;管理;现状;解决措施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s the process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urban planning, it is the organization and control of urban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It includes urban planning policy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urban planning, approval management and urban planning monitor management and several aspects. At present, the problem and achievements are all in the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work.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s well as causes and find a solution to the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the status quo; 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城市规划管理作为一项基础重点建设项目,其性质和程度不仅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而且对于协调城市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日新月异的时代,随着城市化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新问题也不断涌现,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甚至违法现象。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管理意义的阐述,分析了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一、城市规划的现状

城市规划管理就是包括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城市规划审批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总称。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被认为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继续和延伸”。因此,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主要采取的是一种机械的目标管理和计划控制的方式。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城市建设也逐步由以前的政府投资行为,转变为市场调节为主的多元投资行为。城市的开发建设表现为多种经济法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是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体制无论在自身机构、管理机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归结起来就是,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还难以协调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多种经济法人之间以及多种经济法人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年加快,城市的规划逐渐偏离了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转而趋向于科技和经济两个方向,城市中发展着的群体开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不能完全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必须组织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才能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监督和管理。

二、城市规划管理遇到的问题

1、目前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编者归纳总结为三个方面:

(1)规划行政管理权被肢解、下放问题。

在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中,制约城市规划实施有效性的最主要症结,在于城市规划的管理权限处于被严重肢解、分割的状态,尤其是在那些设区和各种“开发区”的城市,其“城中之城”的规划管理权基本都是超脱于城市行政主管部门约束之外,这个问题至今尚未解决。

(2)规划缺乏公众参与和监督的问题长期以来,规划工作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脱节的现象,尤其面对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规划管理上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建设单位或市民们常常抱怨对城市规划的不清楚或认为规划内容的不切实际、好看不好用,而规划人员则认为社会公众们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

(3) 规划管理法制化进程滞后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要求人们必须依法办事,规划管理执法部门更应该建立、健全法制化的管理体制,但一些地方“以言代法”、“权大于法”的现象仍然存在,随意调整城市规划,而不履行程序的现象常有发生。

①处罚标准偏低,达不到应有的惩戒目的

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处罚力度明显偏低,处罚上限太低,特别是对商品住宅项目而言,即使以最高额度进行处罚,开发商大多还是有利可图的。因此在制定具体处罚标准时,应当减小弹性幅度,以利于执法部门依法行政。

②依法实施城市规划管理的力度不够

在我国,由于城市化发展迅速,各省市的城市范围逐步扩大,近郊的一些农村也纷纷并入城市规划。然而这部分城郊结合部的居民规划法制意识薄弱,加上基本上失去了土地,工作也很难落实,大多依靠出租房屋来维持生活。因此,近年来,这部分人违反规划抢建房屋、擅自搭设建筑物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情况非常严重。而政府对这些违法行为又处罚偏软,光靠宣传教育,往往只是采取罚款的方式,并未起到实际效果,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城市规划结构不合理,土地使用效率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政府由于过度注重城市的经济形象,都将大部分财力投向了可获得较大收益的工业用地,而公共绿地及公共配套设施占金额投入比例却相对偏低。政府过分追求超宽马路、超大商业化时代广场,一味的注重本城形象工程,而忽略基础环境设施的建设和质量的提高。然而从城市路网总体结构上来看,如果主次干道与支路的比例失调,路网结构不合理,极容易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同时,由于城市和镇村的各自为政,土地利用散乱无序,土地开发呈粗放式经营状态,土地利用率低,也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日益严重。

3、城市规划管理缺乏公众监督。

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管理的规划决策,往往只有领导者才是管理的“决策者”,规划决策权集中仅仅在书记、市长、四套班子及几个规划专家手上,所谓的决策本质上就是少数人闭门造车式的产物。规划师和公众反而只是决策的执行人和贯彻人。因此地方政府和部门规划的决策权过大,对行政审批缺乏约束制度和监督机制,也造成了城市规划管理的薄弱。

三、城市规划管理的解决措施

1、建构适应现代城市要求的规划管理体制,建立集中统一的规划行政管理体制,将权利集中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规划编制权和规划管理权必须集中在市一级的权威部门,实行垂直一体化管理。只有市一级规划局才能授权个人建房规划管理审批权和限额面积之内的建筑工程规划审批权,以及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的监督检查权和行政处罚权。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章法,按章执法,秉公办事。建立民主的规划行政管理体制。一要持续推进公众参与的决策制度,尤其事关百姓切身生活的规划,必须实行公示、听证,人大审议和政务公开;二要实行分层次负责决策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

2. 加强规划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群众的守法意识

首先,由政府开办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对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不断提高他们对贯彻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使之在城市规划等决策和处理违法建设问题时能严格依法办事,避免违法事件的发生,确保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其次,采取多种渠道向广大市民宣传规划的法律、法规,使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在自身的利益受到不法开发商侵犯时,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用正确的途径解决问题。

3.建立规划委员会,健全规划决策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

为了实现科学有效的城市区域管治,应当建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共同决策或参与决策规划事务,实现对城市的科学治理。委员会体现了科学性和民主性的原则,由政府设立,由公务员和非公务员组成,其中非公务员人数应多于公务员人数,总人数应为单数,应是城市规划的决策机构。建立有效的城市规划监督机制,通过上级政府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依据法律法规对规划项目实施事前、事中监督,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违规行为。这样有利于强化层级监督,防止由于权力集中导致错误决策的发生。

四、结束语

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的同时,当前城市规划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城市发展的龙头。我国正处于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虽然现在城市规划管理还存在不足之处,但是只要通过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等城市规划管理的实施。对城市规划的制度和方法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努力完善和创新,就有可能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前言

城市规划管理作为一项改善人们生存空间和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政管理工作,担负着城市规划建设的重任,但是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一些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本文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的有效对策。

二、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在进行城市规划改造建设,以便能够为建设现代化城市奠定基础,但是有些地区盲目追求其规划成果,导致了一些弊端的出现。有些地区为了尽快完成规划指标,缩短规划时间,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措施进行所谓的“城市规划”:1.城市建设时序混乱,先建房后修路、大量绿地被占用,建筑垃圾大量遗弃,严重污染了城市的生活环境;2.城市建设过程中扩展建筑规划面积,随意破坏历史建筑,影响地区风貌;3.城市建设中废气、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等,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缺乏应有的调控管理,城乡规划体制分割脱节,城市规划管理监督工作做的不够到位,以下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阐述其问题所在:

(一)城市规划管理缺乏完善的法制保障,导致规划缺位

城市规划缺位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市规划自身存在的缺陷。另一方面是我国的城市规划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某些建设单位钻法律的空子,违章乱建、扩建各种类型的建筑,严重影响城市规范化发展。我国大多数城市规划受政府和规划部双重领导,负责规划管理的部门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直接影响到政策的贯彻和执行;此外,各个行政部门不能充分协调配合,规划局在“规范审批权”的行使上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作保障,而只能按照政府的要求制定规划原则,某种意义上可能会忽视对城市的整体经济利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规划管理的实施手段相对缺乏

许多城市的规范执法主体的管理职能易被忽视,城市一体化规划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导致城市规划协调统一难以落实。城市规划依法审批管理工作不到位,其实施工作也无法正常启动完成,加之城市规划管理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城市规划管理实施工作比较麻烦。

(三)城市规划管理缺乏公众监督

大部分城市的规划决策权集中在相关部门的领导者手上,这也就导致了其缺乏公众监督的作用,对城市规划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评价,缺乏客观性。仅仅是地方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的少数人决策,其自由裁量权过大,而且其规划管理与实施工作一直都是由规划管理者单方面动作,可能会造成决策主体错位,使得决策缺乏公众监督。同时,也可能会使公众利益被群体利益替代,忽视城市规划管理在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某些领导者会利用职权对规划建设进行干预,谋取个人利益。

三、解决城市规划管理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规划法律体系

运用法律手段,科学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政策,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的综合协调职能,规范制定许可自由裁量权,将城市的土地利用、管理等多项活动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中,保证城市协调发展。各级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要紧抓法制建设工作,规范有效的规划许可审批程序,保障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地实施。此外,在规划实施工作中,依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必须按照申请、审查、征询有关部门意见等必要环节来进行审批规划,切实制止各种审批越权和的行为发生,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向着更加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二)设计合理的规划许可审批程序和管理体制

合理的许可审批程序是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条件之一,其能够保证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遵循其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稳定、健康发展。其次,改革管理体制,可以进一步发挥城市规划管理重要作用,健全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机制,可以有效地防止审批工作的随意性,从而切实制止各种不按法律规定进行审批的越职和的行为发生,严格有效地依据管理体制进行规划管理工作,能够为城市规划起到辅助作用,使其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更好地为城市化建设服务。

(三)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力度

城市发展规划建设,决定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是一项持续的,长期的管理工作,要保证城市规划顺利实施,除了依照法律规范科学、合理的管理是不够的,还要将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作为规划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去抓好。实际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并严肃处理各种违反城市规划的违法行为,督促提高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建立有效的城市规划监督机制,依照法律法规对项目实施事前、事中监督管理,并及时进行反馈处理,减少由于违法规划带来的损失。在以前的规划管理实践中,很多地方缺乏基本的监督管理,内部监督大多形式化,特别是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所以为了实现其监督,通过上级政府派出城市规划监察人员,依据法律规定以及规划制度,对负责人进行有效监督,这样有利于层级间的监督审查,也进一步约束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强化监督力度。最后,完善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听证制度,有效防止决策的片面性,提高规划实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四)建立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规划决策机制

为了实现科学、有效的区域管治,建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由委员会成员共同决策或者参与规划事务,解决有些地区规划管理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避免单方面听取主要决策者的意见,可以吸取多方面的建议,客观地对城市规划各方面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成员可以包括:专家、学者等,旨在对城市规划发展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协助地方政府及规划部门做好规划工作。

(五)提高规划管理行政人员的业务素质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对城市规划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效益的增长以及整个城市的发展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不仅需要有很好的管理才能,还要有一定的实操能力,将规划落到实处,进行有效实施,这就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以及良好的道德水平,既能够协调、合理地规划好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同时又要自觉遵守监督管理制度,让公众能够参与到城市规划工作中来,提供更多的意见或者建议,监督其工作内容,拓宽规划思路,从而更好地把握城市规划意图,为城市规划建设添砖加瓦。

总之,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土地合法利用及开发经营活动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手段才能建设出适应现代化经济需求的城市区域。在城市管理工作中,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保护城市生态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客观的态度规划城市,以人性化的措施管理城市,营造一个生态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确保城市经济发展与规划建设同步进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现学.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城市化;园林;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现代化进程中,园林绿化对提高城市的形象和人们生活的舒适度具有重要作用。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美化城市的形象,使城市的园林艺术发挥到极致,是每一个园林工作者的目标。现阶段,我国对城市的园林绿化的重视与日俱增,投入的成本与日俱增,园林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对园林的管理还停留在初步阶段。因此,实现园林管理的科学化、规模化是发展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的关键。

1.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概念

现在,关于园林绿化的定义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没有达成共识,不同的研究者对此有自己的见解。美国的Miller从人类的生产活动范围来定义园林绿化,人类聚集范围内和周边的植被都可以被称为园林绿化。日本学者从城市和乡村这两个方面来解释园林绿化,包括城市的人工绿植和郊区的自然植被等。中国的专家认为在城市范围内人类日常活动的区域内所涵盖的植被称之为园林绿化。

城市的园林绿化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对园林绿化的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部分,属于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因此,政府部门需要依据园林绿化管理的需要,行使公共权力,确保园林绿化能够得到有效管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根据园林管理的目标和对象,可以将城市园林绿化的内容涵盖面很广,主要有为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的公共园林和特殊园林用地的管理,城市园林绿化材料的生产和供给保障工作,园林绿化的将设和养护工作。

2.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发展历程

根据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园林管理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1978年以前,即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的基础较为薄弱,城市的绿化面积较小 ,负责园林管理和养护的人员较为缺乏,园林绿化管理条例不健全,管理不够正规。

(2)1978年到二十一世纪,在此阶段我国刚刚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我国的经济开始发展,城市化进程处于起步阶段,政府部门开始关注城市的园林绿化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3)二十一世纪后,这是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阶段,政府部门提出了可持续的和谐发展观。园林管理工作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对其的管理工作开始步入轨道,已经有相应的管理条例出台执行,用于引导城市绿化的管理工作。

3.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包括具体的园林绿化的规划、施工及养护等一系列工作,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维护建设成果的重要环节。

3.1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规划的滞后现象严重

现阶段,观察我国园林绿化的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不够明确,缺乏长远的规划和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理念,这种现象在中国极为常见。由于园林绿化的规划不合理导致,绿化养护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统筹安排,造成操作的无序化。在后续的园林管理时,管理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原理的艺术性表达受阻,园林绿化对生活在其周围的居民公用性无法得到发挥,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失去其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3.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制体系不够健全

尽管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有关城市绿化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总会出现相应的问题。我国地域广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相应的地方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同,地方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不统一,导致国家管理的混乱,管理手段不够明确,导致相关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法律体制的不健全,在管理中的赏罚政策不明确,后续的管理秩序混乱,执行标准不统一。

3.3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尚待提高

(1)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程序不科学

目前,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的园林建设工作处于发展的高峰期,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我国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还是薄弱环节,管理工作没忽视掉,导致整体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水平较低。园林养护的成本较高到导致,许多施工单位只重视园林的建设,对于养护工作置之不理,这就导致了建设和管理之间存在一些问题。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时,没有指定规范化的管理方案,导致采取的管理措施不具有科学性,养护管理的粗放管理导致园林的基础设施和植被不能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修剪,失去了原本的建设意义,园林绿化的功能不能得到发挥。

(2)城市园林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在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因为经济投入的不足以及园林机械发展的滞后,导致了我国的园林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不高。现阶段,我国的园林管理研究水平和研究程度还不够高,投入科研的经费较低,以至于园林建设和管理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园林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不足,导致园林建设的不协调,园林机械的落后使得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何改善园林的管理水平的现代化是园林管理的关键环节。

(3)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不足

园林管理的设备的短缺,会造成管理的效率低下,而园林管理人员综合水平的不足直接影响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园林常识的不足和缺乏管理技能会使园林管理工作得不到基本保障。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养护经验,会使得园林绿植的生长环境得不到保障、园林设施得不到正确的维护和管理。当绿植遭受病虫害和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时,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和救治,导致植被的死亡。

4 园林的养护管理

4.1 制定城市园林的发展目标,完善园林的整体规划

在政治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前提下,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走向科学化、系统化的规划管理工作,不能急功近利,贪图一时的效益而忽略园林绿化的长远发展。树立城市园林的发展目标,首先需要明确城市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定位,从基础建设。需要将园林管理和城市发展的目标相结合起来,合理的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合理规划,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优美和人性化,将城市的特点融入到城市的园林绿化中去,表现文化的张力。

4.2 强化城市绿化的组织领导能力,改变管理模式

在对城市园林进行管理的时候,在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前提下,对政府工作能力进行调整和归纳,明确工作的对象和主要的工作内容,减少重复性工作和工作内容的不明确。采用赏罚分明、一些适当的技术方法,可以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确保管理过程井然有序的进行。在园林建设投资时,坚持以政府投资为主,民营投资为辅,实现园林投资建设的合理化,保证政府管理的主导地位。努力实现园林建设的产业化、公益化、市场化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发展。

4.3 对园林绿化进行合理布局

城市园林绿化其实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它需要注意生态圈的多样性,呈现物种的丰富性才能保持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的稳定。这就会要求增加物种的种类和丰富的辅助设施。物种的多样化,需要合理的布置植被的空间格局,确保植物的生长符合生长规律,确保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4.4扩展园林绿化发展的新方向

城市的规划既包括良好的生活环境也包括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化,因此,需要关注园林绿化的发展趋势。在城市建设的同时考虑“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设计理念,空中花园的设计理念和屋顶绿化等都会增加城市绿化的美观程度。也可以利用旧城市改造的机遇,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建立花草和灌木、速生草和慢生树等不同植物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合理的搭配,营造美丽舒适的园林绿化新环境。

结束语

面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园林管理出现的众多的问题和弊端,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变现状。首先应该对园林管理的体制进行完善,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坚持以人民生活环境的提高为出发点,在维护自然环境的同时,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园林绿化进行管理,改善现代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园林管理现状,以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根据现代化的城市发展要求,改善城市管理模式,从城市园林绿化规划、项目施工和后续的养护工作多方面,立体的管理园林绿化,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工程质量合格、维护工作及时,才能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健康发展,促进城市绿化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彩娟. 城市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善建议[J]. 现代园艺. 2014(20).

[2] 张如洲,许明明,刘学峰,许义峰,陈建东. 城市园林工程管理问题及对策[J]. 北京农业. 2014(24).

[3] 王兵,孙爽. 纠正城市绿化观念误区 促进城市园林管理发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5).

[4] 杨玉兰. 实现园林管理低成本的对策和建议[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S2).

篇8

关键字:城市建设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city,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ci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very necessary. The survey found,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ork of the city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but also exists some problems,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ving measures, we hope to be able to ci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ork in future development has certain help function.

Keywords: city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对于促进城市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既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城市建设的施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从城市建设施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 城市建设施工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以规划为龙头,要着力开创城市发展的新局面,为了实现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加强对城市建设的管理工作势在必行。笔者根据工作经验调查发现,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建设施工管理的观念陈旧

城市建设需要有创新机制,设计者和建设者需要有大局意识,这样才能够带动城市的发展,同样,作为施工建设的管理者,也需要摆脱传统的陈旧观念的束缚,创新管理模式。但是实际上管理工作并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管理观念依然陈旧。在城市建设的管理过程中,规划的意识较为单薄,管理往往是虚无工程,经常会出现规划跟着城市建设的步伐走的怪现象。除此之外,在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处理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忽略了城市对于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一些管理者缺乏城市经营的理念,忽视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

(二)城市建设施工管理机制不健全

城市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有体制规范的约束,但是由于部分管理者受到利益的驱动,本位思想过于严重,加之部分管理职能的交叉,经常会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浪费了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能交叉经常会出现管理者职责不清的现象,且有时候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加上执法管理者的散乱,不能够凝聚成管理合力。

(三)对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施工的管理不到位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带动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由于政出多门,涉及到的管理部门较多,因此管理推诿、扯皮的现象经常会出现,有时候会因为管理责任不明确出现无法进行管理维护的现象。由于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的管理标准不一,常常导致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管理限制,也缺乏行之有效的综合管理办法,这样会给城市的形象造成影响。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不到位还表现在对于破坏基础设施的行为的处罚力度跟不上,执法力度不健全,也会影响到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个城市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保证城市建设各项工作都能够按照要求完成,维护城市的形象,树立起良好的城市影响力,由此可见加强对城市建设的管理是关键。上文中指出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下面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解决的措施。

(一)更新城市建设施工管理观念

在科技快速进步的今天,城市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要对城市建设进行管理,作为管理者思维一定要跟上,同时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管理模式。为此,首先需要强化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充分利用好各项管理政策,切实加强对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投入,要不失时机的促进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次需要强化城市建设的规划意识,要将规划和管理很好的结合,实现管理的科学性、严肃性以及规范性。城市建设管理要结合实际,提高管理质量,要做到统筹安排和分步实施。在管理方案确定之后,需要严格的执行,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够随意更改。最后需要强化城市建设管理的考核观念和意识。在城市建设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共同的纳入到城市发展的规划中,要制定出明确的考核机制,做到规范管理、有效评价以及责任奖惩。

(二)健全城市建设施工管理机制

健全的管理机制对于带动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需要理顺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逐步建立起健全的城市建设管理机制。在机制的制定中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体制,体制的基本思路需要围绕加强城市综合管理为核心,并要最大限度的加强各部门的分级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好各部门的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城市建设管理机制需要依据先进的管理手段,建立起信息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共享,使得每个人都能够知道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样能够集思广益找到解决的措施。健全管理机制,还需要实现社会的监督,要积极的鼓励和组织社会群众和各级组织参与到城市建设的管理工作中。

(三)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施工建设的管理,带动城市建设的发展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要带动城市建设的发展加强管理的强度,必须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力度。为此需要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紧抓城市的道路交通、环境卫生、规划设计以及供水排水系统的管理,保证城市建设的各个组成环节都能够在管理机制的作用下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职能,要改变城市建设项目管理的随意性,实现规范化和合理化的管理。同时需要集中精力切实搞好城市规划的管理工作,实施规划管理,提高城市的品位,促进城市的自我繁荣、自我发展以及自我增值。

(四)健全城市施工管理相关法律规范

城市建设的管理工作除了要有健全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外,还需要具有法律强制力的保证,做到有法可依,才能够实现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说需要加速法律的制定进程。在法律制定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的制定,不能够笼统的进行简单的规划,这样起不到有法可依的效果。

(五)城市建设施工管理需要突出重点,抓好环境建设管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说城市建设管理的重点需要放在对城市环境的管理上。首先需要彻底的治理城市脏乱差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城市的园林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抓好绿化工程,切实的改变城市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绿化建设的现状,并在这个基础上加大城市建设的管理力度,努力提升全市人民的环保意识。

结束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城市建设的规划力度也在加强,城市施工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带动城市经济发展,还能够提升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说需要加强对城市建设的管理工作。本文就是以此为出发点,论述了在施工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三个主要问题,并指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更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管理及健全法律建设等,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合理切实可行,解决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宏庆 石新平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第2期

[2] 代长明 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材与装饰,2011年第08期

[3] 陈志宏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营科技,2013年第06期

篇9

正文: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县城威远镇据省城西宁32公里,建成区面积7.6平方公里,人口8.46万,初步形成了“一心三带四轴六片区”的城市新框架。城市道路总长45.26公里,形成“三纵五横七出口”的城市道路网络体系。城区供水管网69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94%。城市绿化覆盖面积2.3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30.4%,现有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1座,生活污水处理长1座。城市功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优美,城市面貌改善,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城市建设和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城市建设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品位三个方面;而城市管理则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是城市软环境的建设,是城市的形象、政府的形象,也是城市市民的形象。只有秩序的繁荣才是真正的繁荣,而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渴望的。

互助县是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县级城市,其经济形态相对单一,文化形态有特色、空间形态初步形成,城市的规划及发展要有创新,还要可持续发展,这就对城市的管理工作提高了要求。

一、现阶段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在加快旅游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尽管日益得到政府重视而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县城规划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城市形象的塑造,关键是规划,如何使规划思路和群体建筑风格,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需要,应该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当务之急解决的问题。在追求确定的经济目标时,往往难以顾及合理的规划、建设的质量,致使城市道路、绿化、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严重滞后,最终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影响管理的质量。

(二)科学的管理机制难以形成

由于目前城市管理体制未理顺,条块关系不协调,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城市管理难以形成合力,难以形成共同负责,共同参与管理的制约机制,城市管理仍处于行政管理与依法管理并存,人治与法制相连,执法与抗法同在的复杂矛盾冲突中,严重阻碍了城市管理走上科学、长效的管理轨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不适应”:

一是管理观念上的不适应。“重建设轻管”的观念还未真正扭转过来,城市管理还未摆脱传统管理的模式和框框,造成环境脏、乱、差的状况。

二是管理体制上不适应。城市管理体制条块纵横交错,政出多门,各自为政,说起来齐抓共管,实际是相互扯皮推诿,削弱了管理权威,使城市整体功能难以得到发挥,事权、财权过于集中在“条条”,城管部门责大权小,难以起到协调作用。

三是管理范围上的不适应。一方面城管部门经常化、规范化管理不到位,人手少素质低,致使占道经营、乱倒垃圾、违章建筑、破坏路灯、绿化、户外广告和野广告混乱等现象得不到彻底整治,严重损害了市容环境;另一方面,城镇和乡村之间职责不清、管理层次参差不齐,较难统一协调。

四是管理手段上的不适应。有法不能依,违法抗法现象时有发生,行政执法缺乏必备的约束力和强制性,违章建筑、无牌门店的查处需要公安、城建、工商部门的大力支持,联合执法才能顺利开展。

(三)市民的文明素质亟待提高

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要求市民必须具备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由于社会人口流动加快,城市人口动态性强,构成日益复杂,这部分人群多以个人经济利益为追逐的根本出发点。当加强城市管理与个人的私利出现矛盾时,城市文明往往便被抛在一边,各种旧有观念和不良习惯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带进了城市空间,由于受到经费、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文明的宣传教育机制难以形成。

因此,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的方向虽然明确,但真正实施起来往往举步维艰。

(四)规范管理和长效管理相对薄弱

在城市管理观念上,管理意识滞后,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城市管理体制上,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相互扯皮,在城市管理机制上,存在统筹协调不够,职责不清,职能不到位,督促检查不力和措施不落实的情况。因此也就表现出规范管理、长效管理则相对较弱。

二、加强城市管理的对策

城市管理正因为具有动态性、复杂性、群体性的基本特点,所以必须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高起点地提出解决城市管理反复性大、涉及面广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的本质就是要在城市范围内处理好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因此,从哲学的高度对这一本质进行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城市,人的城市,人为的城市,为人的城市。人建设城市并不是目标,是为了人的社会生活,城市必须为人服务,为城市的社会生活、社会活动服务,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就是为了最好的实现城市的价值,使人、自然、社会在城市这个空间里得以协调发展。因此,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意识,才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二)坚定不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的同步发展,反对用牺牲环境的办法去发展经济,绝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要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加强环卫基础建设,有效清扫、收集、处理生活垃圾,改进不良卫生习惯,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要大力开展城市绿化,扩展城市的绿色空间,还城市以自然。

(三)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城市管理,走法制化的道路

目前,我县城市管理的法规、规章还是比较系统的,可以满足城市管理的基本需求。但从城市管理的法治化,仍要在严格执法和依法行政下功夫。一是要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城市管理的政策法规,让城市管理政策法规家喻户晓,人人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要强化执法力度,尤其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使之不敢轻易触犯条例和规章;三是要规范管理,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管理人、约束人,并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严格按《处罚法》规范和约束执法行为,做到管有依据、罚有力度、惩有程序。

(四)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

篇10

【关键词】社区;社区管理;问题;对策

一、社区管理的形成及重要性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大范围的城市社区建设,至今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社区管理问题也凸显出来。进入21世纪,我国各种经济迅猛发展,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城市人口的增加等新情况促使了城市居民脱离了单位的束缚,从而寻求不同的社会组织以获得生活中的帮助。再加上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居民的利益逐渐多元化,这使得城市社区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并凸显原有的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到我们城市生活中的每一位居民。

社区管理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社区基层组织与社区居民、社区单位等部门或机构,为了维护社区整体利益、推动社区全方位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社区的各种事务进行有效调控的过程。只有正确的处理社区管理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才能推进城市社区的发展。

二、我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社区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元,只有社区的“小和谐”,才能带来全社会的“大和谐”。本文以作者实习了近一个月的桂林市象山区象山街道办管辖的五美社区为例。五美社区共有住户5486人,总面积0.39平方公里。自2002年8月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狠抓自身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机制,成立了社区党支部,建立了计生、环保卫生、文体科教、治安调解、社区保障、综合治理、双拥小组、公会、妇代会等组织,社区建设已取得初步的成效。实习中参与了具体的工作流程让我了解到了社区的重要性,并且了解到了社区工作的性质和各项职能。但由于我国中小城市经济的落后,导致社区建设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明显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社区整体的进步,具体问题如下:

(一)社区管理人员的权与职不平衡

社区的大小事社区管理人员都得管,在出现矛盾纠纷的时候,由于没有强制措施和法律依据,且不具有执法资格,因此他们在工作中只能是口头上的一些说服教育、告知与劝解,不能形成综合执法的能力。

为辖区内的人民群众服务应当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尽力发挥“上为国家分忧,下为人民解愁”的作用。但社区只能行使部分政府职能,很多方面不能让社区的管理人员在权力与职能上面相对等,造成工作效率不高的现状,制约着社区管理和服务作用的发挥。这应属于体制方面的问题,政府应该正确且全面了解社区的重要性,不应该是权力小,职责大。

(二)社区管理人员任务重,报酬低

五美社区中社区管理员一共九人,分别担任社保、计生、低保、党政、安检、卫生等方面工作,他们分工很明确,由于人手不够,也会出现问题。比如一项关于需统计所有该社区人员社保参与情况的任务,责任就压在这一个或两个社保人员身上。这两个人或许会因为这件事忙碌一两个月,而此时他们的工资与平时相比并不会增长多少。这就会出现社区管理人员不尽心尽力做好本分工作,他们会说:拿小钱,做小事。最坏的结果就会出现工作上的差错造成人民群众和政府的损失,同时也伤害了人民和政府的感情。

(三)社区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很多社区管理人员职业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对许多现代化工具不会使用,如基础的电脑办公软件word、excel。他们不能在工作中灵活运用,导致很多档案不能规范管理,使得各类文件变得复杂无序。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社区管理人员的平均年龄偏大,所学知识技能不高,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降低。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计算机培训,和一些简单初级的英语口语培训。如今经济全球化,人口跟着全球化,社区中也会出现外籍的新朋友,这更需要我们社区管理者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四)社区办公条件差

目前社区管理工作方法不够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社区工作以简单重复的工作多、手工操作多、社区管理人员大部分时间忙于填写表格、资料汇总等简单事物性工作,工作量大但效率低。办公设备利用不充分或不够用,有的社区只配备了几台电脑,这样就限制了工作的进行。作者所实习的社区办公室只有一个80多平米的工作间,且只划分为两个办公区域,由于社区的工作性,他不仅仅要有自己的办公区,还需要档案管理区,宣传展示存放区,会议调节区,文化活动区。这样能让每一个来社区办事的人能感受到社区的热情与用心,体会到我们是一个大家庭。

(五)社区活动经费少

作为社区的上级部门,我认为要在社区的活动经费上给予大力的支持,若是活动经费不足,很有可能只做一个浮于表面的“XXX进社区”,只是走了一个过程,而没有真正的为居民服务。在社区的活动经费上给予大力的支持,这并不是让他们乱花钱,而是能鼓励他们多去举办有利于居民生活的社区活动,增进社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是最基层的政府机构,是政府面对人民群众的一扇窗户,只有把窗户装饰好了,人民群众才会感受的政府的关爱,人民群众才会拥护政府。

三、加强我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的建议

通过作者在社区中的亲身尽力和了解到我国大城市社区管理中优秀的管理方法和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并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国策,整理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