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烧伤的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2: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道烧伤的护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50-01
呼吸道烧伤护理是基层医院外科护理中一种特殊类型,由于收治这类病人较少,护理人员缺少这方面的护理经验。我院近年来对7例呼吸道烧伤实施全程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我院外科2006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的烧伤患者18例,其中合并或单纯呼吸道烧伤7例,占烧伤患者的38.9%;其中轻度呼吸道烧伤4例,中度呼吸道烧伤2例,重度呼吸道烧伤1例;死亡1例;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30~59岁。
1.2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外科2006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的烧伤病人18例,其中合并或单纯呼吸道烧伤7例;轻度呼吸道烧伤患者一般不需要做气管切开术,只需10~15天蒸汽吸入及口腔护理都可治愈;中度、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必须做气管切开术,然后进行了术前及术后相结合的护理措施。
2结果
6例轻、中度呼吸道烧伤患者治愈出院,1例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出现并发症死亡。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呼吸道烧伤患者配合治疗,促进身体早日恢复健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相当一部分患者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忧虑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通过有声或无声的姿态温暖患者,使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让病人感到被理解和接纳,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3.2气管切开的护理: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气体交换的有效方法,进行氧疗及呼吸道湿化,全身使用抗生素和静脉营养,指导和帮助患者有效排痰、进行心理护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1]。
3.2.1患者有呼吸道烧伤时,出现声音沙哑、咽痛、喉头喘鸣紫绀等气管阻塞症状,立即配合医生做气管切开术[2]。
3.2.2掌握输液方法,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预防水肿。选用良好的静脉通路,输液量较大者宜保持周围静脉和中心静脉各一条通路,按晶体液、胶体液、葡萄糖水的顺序输入;定时测脉搏、血压、中心静脉压,血压过低时,快速输入,应计算尿量,每小时少于30 ml时,应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增减情况,测尿比重进而了解脱水程度与肾衰情况。
3.2.3烧伤早期出现水肿高峰是在伤后6~10h,48h后水肿收回,在这期间,呼吸道分泌增多,要勤抽吸,抽吸时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及出血。
3.2.4管内坏死黏膜在3天~2周内脱落会阻塞气管,应该常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湿润,定期做蒸汽吸入或气溶合剂持续点滴入气管内(持续点滴配方是;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梅素12万氟美松5~10mg异丙肾上腺素10mg)每分钟不超过10滴,并经常吸痰,以达到湿化,易于使坏死组织脱落和排出。滴管每日由当护士更换,必要时做气管冲洗,每次冲洗用液5ml左右。
3.2.5预防肺部继发性感染,加强无菌操作,应备多条吸管,每次抽吸需用吸管1条,保持无菌。气管内套管每8h清洁煮沸消毒1次,吸管每班消毒。气管切开护理箱内放置消毒吸管、圆盆、钳、消毒瓶、生理盐水等,夜班护士负责每日消毒更换1次。注意套管系带松紧。气管切开之后伤口敷料每日由夜班负责更换。
3.3排痰的护理
3.3.1体外排痰法: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使用翻身床,基层医院可以采用病人身体条件接受的方式通过翻身改变病人的,同时由上至下叩击背部,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叩击时五指并拢,掌心空虚,每4h1次,每次10~15min。
3.3.2湿化雾化排痰法:烧伤病房的温度一般保持在28~32c,湿度20%~40%,由于保持体温及体表伤口的需要,患者多需使用热风机或烤灯,而长时间吸入干燥的空气又会加重气管内分泌物的黏稠度,造成气道堵塞,导致肺部感染,湿化呼吸道局部环境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3.4吸痰的护理
3.4.1吸痰前准备: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成人14~16号,气管插管者选择内径为气管内套管1/2或1/3比例的吸痰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吸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合作,吸痰前向气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无菌生理盐水。
3.4.2吸痰;在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检测下吸痰,每次吸痰不能超过15s,插入长度要深,达气管外套关的1/2左右,吸痰前后增加氧吸入浓度。
3.5出院指导:出院后坚持功能锻炼,病情许可时可适当增加活动度,避免急速行走或赛跑。发现有不适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出院后应定期到医院门诊复诊,及时修订康复护理计划,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康复锻炼的最佳效果。
4体会
呼吸道烧伤护理是基层医院外科护理中一种特殊类型,由于收治这类病人较少,护理人员缺少这方面的护理经验,因此,不易引起医护人员对呼吸道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重视。近几年来,通过呼吸道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我们认识到,对呼吸道烧伤患者的护理工作要重视,要消除麻痹思想,做到勤观察、勤思考、勤动手、勤动口,加强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及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减少并发症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徐蓉.烧伤并发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救治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3):1645
篇2
[关键词] 烧伤患者 麻醉恢复期 监护 处理
加强患者手术后麻醉恢复期的监护与处理,是为了保证患者术后安全和促进患者的康复。烧伤患者手术后麻醉恢复期间应置于消毒、隔离区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关心其体表变化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如何维护循环和呼吸功能的稳定,保证代谢及体温调节的平衡,并予以适当的镇痛。
1.血流动力学监护与处理
烧伤患者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可持续致伤后48 h之外,先前的治疗经验显示,烧伤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或)继发性肾衰。补液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复苏的主要措施[1],故应及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等)及尿量作为参考。烧伤后大量儿茶酚胺的释放,使得血压易产生升高的假象;心率并不能精确反映老年人机体对低血容量的应激;对于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压和动脉置管所带来的并发症远较其他患者高,而且在毛细血管渗出期,中心静脉压也不能准确反映血管内容物。尿量是补液是否合适的最可靠指标,它除直接反映肾血流外,还常被作为其他器官灌注的指标。动脉血气分析中的酸碱平衡值对于合适的灌注可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持续的碱缺失提示灌注不合适。目前认为,对于烧伤患者的监测目标是:心率6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95%,尿量0.5~1 ml/(kg·h),碱剩余60%。
静脉输液在烧伤早期是抗休克的重要措施,体液渗出期后则是补充营养和滴入药物的重要途径。严重烧伤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量大、品种多、持续时间长,故任何疏忽都可能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加重病情。同时大面积烧伤时,体表静脉大多破坏,可供输液的静脉不多,因此需要有计划地合理使用。应选择无炎症,离创面5cm以外的部位行静脉穿刺,尽量避免经过创面,除抗休克及行高价营养者外,一般不予切开。为节约静脉应先从肢体远端小静脉开始。输液应严格无菌操作,保持穿刺或切开部位的干燥无菌,妥善固定,防止漏液。覆盖敷料一经渗湿或污染后及时更换。输注刺激性药物时,应尽可能稀释至最适浓度,并与其他非刺激药物交替输注。输注不畅时,除非必要,不要加压输液,以免损伤静脉内膜。
2.气道的管理
呼吸道烧伤,尤其是肺烧伤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烧伤现场可能存在有许多有毒的气体及其氧化物,如水溶性的氯化氢、氨气、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对气道的烧伤包括直接的化学刺激和神经反射刺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导致肺充血和肺不张,气体与黏膜表面亲水部分结合并形成强酸和强碱,引起气道化学性烧伤,造成黏膜溃疡和水肿的形成。所有这些气体都能损害呼吸道纤毛功能,使其丧失正常的清洁黏液和碎屑作用,导致小气道梗阻,加重呼吸功能不全,加速细菌繁殖。基于上述各种原因,累及气道热烧伤的患者必须加强气道管理和呼吸治疗。对于高度怀疑上呼吸道烧伤的患者有必要进行早期气管内插管,因为气道可能出现进行性水肿而导致插管困难。在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间,有必要予其吸入湿润、温热的高浓度氧气;加压呼吸有利于增加肺功能残气量,降低V/Q失调。大面积烧伤伴呼吸道损伤,在烧伤后及早行气管切开可降低死亡率[2];颈部皮肤环形烧伤、面部或颈部的深度烧伤患者行气管切开也是必要的。
气管切开并发症较多,如肺部感染、出血、套管脱出发生窒息等。良好的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切口因受痰液污染容易感染。纱布或气管垫应保持干燥,一经痰液污染或渗液浸湿后应及时更换,保持切口清洁。气管导管固定牢靠,防止回吸收后颈部肿胀减退,气管系带变松,气管导管固定不牢而滑脱导致呼吸道梗阻。气管切开后,由于缺乏正常口鼻腔黏膜的湿化作用,吸入的空气干燥,易损伤气管黏膜,并使分泌物结为干痂,妨碍正常排痰作用。一般可用湿纱布2~3层覆盖气管导管口,除防止异物落入外,可起过滤空气和部分湿化作用,同时连续用湿化器或雾化剂予以蒸气吸入。抽吸痰液时严格无菌操作,每次吸痰应更换消毒吸痰管。吸痰时操作宜轻柔,防止由于机械吸力和吸痰管的摩擦而损伤气管黏膜,特别是呼吸道黏膜已发炎肿胀者[3]。支气管内痰液多而黏稠,特别是重度呼吸道烧伤坏死黏膜脱落时,可采用气管内灌洗,以刺激咳嗽,促使稠痰及脱落的坏死物质排出。
3.体温调节
烧伤患者由于机体代谢率增高及皮肤保护层的丧失,特别是手术过程中机体大面积,环境温度低,麻醉状态下机体体温调节功能丧失,手术过程大量输入冷的或室温状态下的血液或晶体液,使得机体因蒸发和对流所丧失的热量增加,因而常面临低温危险。患者对低温的正常反应是寒战,导致机体耗氧量增加。烧伤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无法满足这种代谢应激的需要,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预防不必要的热量丧失。包括保持室温26℃~30℃,净化和加温各种吸入气体,加温所有静脉输液,尽可能多盖被褥。湿化吸入气体是预防因肺内(呼吸)蒸发散热的重要措施,也有助于保护肺部免遭热损害。
4.镇痛治疗
手术植皮可能使某些供皮区十分疼痛,由于担心麻醉性镇痛药的毒性作用及中枢抑制作用而延迟给药,可使这种疼痛更难于控制。保留气管导管并已给予机械辅助呼吸的患者,可给予适量麻醉性镇痛药;自主呼吸患者给药后应对呼吸功能进行监测和支持。患者苏醒前给予少量安定或氟哌啶有益于减轻氧胺酮对患者产生幻觉的严重度。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1-222.
篇3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急救;转院;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8(b)-124-02
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步发展,重的烧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1]。但大多数基层医院或地方不具备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条件,必须及时、有效、安全的向上级医疗单位转送;因此转院前及时抢救、掌握转送时机,充分物品准备,组织专业医务人员护送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是地州级医院,没有烧伤专科,在普外科设有4个烧伤病床,处理大面积烧伤患者能力有限。2009年7月5日本市某水泥厂熔炉发生爆炸,致5名工人受伤,其中有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必须转到300多公里外的烧伤中心治疗。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2、41、49岁,烧伤面积分别为91%、94%、95%,意识清楚,全身多处(除会、足底除外)部分皮肤苍白、大部皮肤已经脱落,部分创面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大部份创面触痛不明显,2例伴有呼吸道烧伤。
1.2 护理措施
1.2.1 转院前准备将患者安排在急救室,组织相关科室人员抢救患者,用31~33度大量流动水冲洗创面、除去水泥粉尘,深静脉穿刺、短时间内输入一定量的液体、以扩充血容量纠正或预防休克,切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防止窒息发生。与接受转院的上级医院取得联系,介绍病情,听取指导意见;拟定工作计划;急救车上急救物品、器械齐全并且处于备用状态;用1%的含氯消毒剂喷撒、擦拭消毒急救车车厢,单架上垫10 cm厚的海绵、铺上消毒大单及无菌棉垫;安排6名经验丰富的专科医护人员全程护送。
1.2.2 转院途中护理
1.2.2.1 休克期体液复苏护理 体液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的基本所在。烧伤后,体液及其成分会发生很多变化,体液治疗自然成为烧伤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本组3例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现。患者入院后医院立即组织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首先按烧伤严重程度进行筛选,根据医嘱情况,给予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即深静脉穿刺,保证输液通畅。同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心电监护、SpO2监测。则每半小时测T、P、R、BP 1次,并进行动态监测CVP。来院时均需立即安置尿管,监测每小时尿量。对于休克期患者,在进行体液复苏时必须保持尿量为30~50 ml/h以上。所以,在补液时应随时根据生命体征及尿量情况调整补液速度,对于经快速补液后尿量仍不能达到上述标准的患者,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避免引起急性肾衰竭。根据患者烧伤后的时间、面积和年龄计算出第一个24 h成人应该补充胶体、电解质液量。伤后8 h内,输入电解质和胶体为第一个24 h总量的1/2,另外1/2在以后的16 h内输入,水分(一般为5%GS)匀速输入,胶体、电解质和水分应交替输注,勿短时间内输入大量5%GS,以免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发生脑水肿。留置双腔静脉通路,并根据各项监测指标,调整输液速度和输入液体的种类。准确记录每小时实际的出入量,晶、胶、水分项记录、分项总结。
1.2.2.2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入院后及上急救车均予以持续中流量吸氧,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吸痰是最重要的清除分泌物手段[3]。及时吸净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负压控制在20.0~26.7 kPa,避免过高导致气管痉挛和气道黏膜损伤,过低则达不到彻底清除痰液的目的。加强气道湿化:对于2例气管切开的患者,以0.9%NaCl溶液50 ml+庆大霉素80 000 U、地塞米松5 mg+糜蛋白酶4 000 U,用微量泵持续泵入4 ml/h,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防止痰液黏稠;保证SpO2在95%以上。每项治疗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其余2例神志清楚、无呼吸道烧伤的患者,予以沐舒坦注射液15 mg+0.9%NaCl溶液20 ml行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鼓励、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确保有效吸氧。
1.2.2.3创面保护 单架上垫10 cm海绵垫、铺消毒大单,再铺无菌烧伤棉垫;放支被架,将棉被铺在支被架上;避免烧伤创面受压,防止创面损伤加重。尽量保留完好的上皮,创面涂湿润烧伤膏。开放空调,保持车厢内温度在24℃,避免患者受凉。
1.2.2.4 疼痛护理 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疼痛剧烈容易发生疼痛性休克。由于创面大,程度深[4],因此疼痛护理尤其重要。患者入院、清洗创面前即予肌内注射度冷丁50 mg;运送途中予50 ml 0.9%NaCl溶液+吗啡20 mg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4~6 ml,以减轻疼痛。密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耐心听取患者主诉,掌握疼痛情况,及时调整吗啡剂量。
1.2.2.5 心理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转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学也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心理治疗 、心理护理已成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本组3例患者面临严重创伤和死亡的威胁,害怕死亡和残废、害怕失去功能,表现出严重的焦虑不安、极度害怕和恐惧,加之病情急,发病突然,症状明显,如剧烈疼痛、心慌口渴、呼吸困难等,患者无足够的思想准备,导致心理紧张,因而产生焦虑、恐惧和急躁。医务人员应主动热情地接近患者,耐心介绍疾病治疗过程,态度和蔼亲切,各种治疗轻、准、稳,消除患者顾虑。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稳定情绪,保持冷静态度;患者病情变化无常,随时有死亡的危险,当病情危重时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鼓励患者家属、朋友、同事对患者进行关怀、慰问,防止患者自暴自弃[5]。患者全身,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语言表达和形体语言要适宜有度,护理人员尽可能含蓄地与患者交流,在含蓄之中表达关切,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尴尬。
2 结果
通过充足的人力资源、尽快液体复苏、开放人工气道、严密观察病情等措施,患者安全送到省烧伤中心。
3 小结
成批大面积烧伤的急救、转送是否及时,对患者的治疗和生命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抢救成败的关键。收治患者后,应及时成立抢救小组,并及时做好各部门协调工作,争取较短时间医护人员、药品、器械等到位;立即组织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首先按烧伤严重情况抢救;安排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护士护送转院。转院途中加强体液复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行疼痛治疗、保护创面、重视心理护理对患者后续治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月微,周妍红.转运急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实施[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46-47.
[2]葛绳德,夏照帆.临床烧伤外科学[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397-405.
[3]顾艳,吴娟.有效吸痰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98-100.
[4]尤艳,张宇鸣.重度烧伤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08,29(20):1723-1724.
篇4
【关键词】重度烧伤;皮肤原位再生技术;临床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65-5岁;火焰烧伤24例,火药烧伤4例,液化气烧伤4例;面积为92%-32%;重症烧伤24例,特重度烧伤8例;呼吸道轻度吸入伤12例,中度吸入伤20例。
1.2治疗方法
1.2.1抗休克治疗病人入院后既按MEBT/MEBO公式静脉补液,电解质液体以平衡盐液为主;胶体液以血浆为主。如补液量已充足而尿少时,可酌情使用利尿剂。
1.2.2吸入性损伤治疗给予雾化吸入,定期气道灌洗,清洗脱落坏死的黏膜组织,鼓励病人定期深呼吸和咳嗽、吸痰,常翻身扣背,保障呼吸道通畅。
1.2.3抗感染治疗从伤后入院时既开始应用广谱、高效、低毒、足量抗生素以防治创面及全身感染的发生。
1.2.4心脏及肾脏功能维护重度以上烧伤患者入院早期,常规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如已有心脏负荷过重引起心脏功能不全,应控制输血、输液的速度。严重深度烧伤早期出现血红蛋白或/和肌红蛋白尿的,应尽早适当增加补液量以增加尿量,补充适量的碱性药物碱化尿液,同时应用利尿合剂以减轻肾实质损害。
1.2.5局部治疗全程采用MEBT/MEBO规范化处理,并利用“坏死组织薄化技术”快速处理坏死组织[1],在相对无菌的条件下,为其创面进行清创,尽量简单。对深Ⅱ度、深Ⅱ度与浅Ⅲ度混合型创面早期采用“耕耘疗法”。
1.3临床护理
1.3.1休克期护理
1.3.1.1严密观察病情发现病人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尿量减少,脉搏细速应警惕休克的发生;若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12mmHg,应迅速补液或加快补液;对烦躁不安患者切勿轻易给予镇静剂,以免掩盖病情。
1.3.1.2有计划均匀地调整液体晶体、胶体和水分交替输入,不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单纯输入某一种液体,尤其是水分。
1.3.2呼吸道护理
1.3.2.1吸痰及清洗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患者由于呼吸道黏膜受损出现炎性反应,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如呼吸道黏膜损伤较重还可以出现黏膜坏死脱落,这就需要吸痰及清洗坏死组织。一般采用自吸痰管注入5ml-10ml生理盐水加入庆大霉素8万∪、地塞米松5㎎,反复冲洗呼吸道,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1.3.2.2保持呼吸道湿润肺泡内需要的空气湿度为100%,而一般室内的空气湿度为40%-70%,正常情况下不足水分由呼吸道补充,由于烧伤后上呼吸道不能补充水分,可致咽喉干燥,因此采用药物雾化吸入。根据呼吸道周围烧伤创面细菌培养的结果决定应用雾化吸入抗生素的种类。此外,加用糜蛋白酶和较大剂量的地塞米松。如呼吸道水肿较严重,出现了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则加大地塞米松的计量。
1.3.2.3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经常为其翻身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疼痛、平卧等因素致呼吸道气量明显减少,因此须经常变换。还应鼓励患者咳嗽,使肺泡内、大气管内的痰液咳出。
1.3.2.4解除支气管痉挛早期为患者应用支气管解痉剂,直至其呼吸平缓。
1.3.3一般和心理护理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营养支持,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为主。烧伤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护理病人时态度要和蔼亲切,给予情感上的支持,详细介绍烧伤康复的注意事项及预后情况,消除病人的恐惧和担忧,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1.4疗效判定标准创面结痂、自然脱落为治愈;创面基本愈合,小部分结痂未脱落为显效;创面大部分愈合,小部分不愈,仍有渗出或脓液为有效;创面渗出多,有脓性分泌物为无效。
2结果
患者无1例死亡,28例达到临床治愈,治愈率87.5%;显效3例,显效率9.4%;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9%。有4例休克患者休克期均平稳度过,未发生多脏器并发症。吸入性损伤患者中有1例行气管切开术,采用灌洗、雾化吸入等措施治疗,无窒息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讨论
MEBT/MEBO是我国烧伤医疗专家徐荣祥教授发明的一项治疗烧伤的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烧伤的治疗。MEBO软膏剂型中含有黄柏、蜂蜡、麻油等成分,具有祛腐生肌功能,可使液化的坏死组织尽快脱落而排出创面,并激活潜能再生细胞[2-3],通过进一步增殖分化形成皮肤组织,达到修复创面的目的,减少疤痕的形成。MEBO还具有止痛、控制创面感染、加快创面愈合等独特功效。MEBT/MEBO缩短了治愈疗程,提高了治愈率,且方法简便易行。良好的创面、饮食、心理及营养等护理和严格的护理操作规程是促进创面愈合的保证。深度烧伤合并呼吸道损伤患者,早期由于缺氧可产生大量氧自由基,且炎性介质释放增加,内皮素大量产生,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大量液体渗出,从而导致循环血容量不足,易发生低血容量休克,对深度烧伤患者早期应注重抗休克治疗。对呼吸道烧伤的治疗,通畅呼吸道、预防呼吸道阻塞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徐荣祥,萧摩.烧伤皮肤再生疗法与创面愈合点滴机制[J].中国烧伤疮疡杂志,2003,15(4):257.
篇5
关键词: 成批爆炸伤; 急救; 护理
爆炸伤是一种烧、冲复合伤,不仅造成皮肤损毁,而且常并发颅脑、胸腹部、肢体震荡伤及吸入性损伤和中毒,尤以严重烧伤患者多见。因发生突然,患者数量多、危重程度高、伤情复杂,早期易发生休克,合理组织救治及精心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重要环节[1],现将我院一次收住10例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19~63岁,平均为45岁;烧伤面积最大88%,最小30%TBSA,平均为48%。10例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吸入性损伤,伴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性休克。其中2例患者烧伤18h后从外院转入,入院时严重休克,2例合并有高血压、肺炎等基础病;2例患者行气管切开,1例患者使用呼吸机。
2 紧急救治措施
2.1 病情观察 问病史,听声音,了解致伤原因及受伤环境,院前处理及补液情况,对病情作出初步诊断;观察伤员神志状态,有否神志不清或昏迷,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的等生命体征,除去覆盖物检查伤情,粗略估计烧伤面积。注意有无吸入性损伤的情况,仔细检查有无声音嘶哑或有刺激性咳嗽,注意口腔的卫生,清除泥土和异物,随时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发生急性喉头梗阻,窒息,在紧急时,可用粗针头从环甲膜处刺入气管内,以保证通气,暂时缓解窒息的危险。检查有无需紧急处理的开放伤、复合伤或中毒等合并伤,判断有无休克状态。
2.2 紧急抗休克治疗 迅速建立充分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本组4例患者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导尿、吸氧、持续心电监护,2例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入院即气管切开。早期复苏时补液根据医生制定补液计划,在1~2h内迅速补足计划量,并根据心率、每小时尿量予以调整,锁骨下静脉置管者予以监测中心静脉压,入院当即补充容量时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为主,可胶体以代血浆为主,在容量恢复后以晶、胶按1:1交替输入。正确地积极补液复苏,平稳度过休克期,对预防烧伤后期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同时抽动脉、静脉血查血气、血常规、生化全套、交叉配血、备血及血浆,必要时输入碱性药物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碱化尿液。
2.3 护理要点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做好病情记录,准确记录出入量,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意识及中心静脉压的变化,记每小时尿量,观察尿颜色、尿比重和尿pH值;根据尿量调整输液速度,维持每小时尿量在50~80ml。烧伤后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全身感染,尤气管切开后,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加强吸痰、定时雾化吸入,每日2次煮沸消毒气管内套管,保持气管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气管内套管固定牢固,防止滑脱;口腔、会阴护理每日2次,滴眼液每4h1次,眼药膏早晚1次,并用干纱布遮眼[2]。
2.4 创面护理 根据病情悬浮床或翻身床治疗,面积<40%卧防褥气垫床,定时翻身防止创面因受压而加深。创面暴露为Ⅲ°涂碘酊,每1h 1次,保持减张切开周围干燥,其余创面涂碘伏,敷料渗湿及时更换,保持暴露创面干燥,并用烧伤治疗仪持续照射[3]。
2.5 心理护理 爆炸伤属意外损伤,烧伤后的剧烈疼痛是烧伤患者所经历的最难以忍受的痛苦;特别是大多数烧伤患者意识清醒,精神处于紧张、恐惧、毁容、身体功能障碍以及对预后的担心等均可严重影响心理。因此,我科专门准备5个病房收这批患者,将2例气管切开患者放在同一病房,室温28℃~32℃,谢绝探视,特别护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其余8例患者根据病情2例在同一病房,每个病房指定由1名责任护士负责,耐心细致的解答患者提出疑问,介绍同种疾病治疗成功的病例,消除恐惧心理;操作中动作轻柔、有条不紊,并设法分散患者注意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6 饮食护理 入院后即给予留置胃管,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5~10ml/h,保护胃功能,在肠鸣音恢复后,经胃管注入肠内营养乳剂每次10ml/h,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步加量,最终至2000ml/d。同时在患者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时即给予少量蛋白或脂肪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如蒸蛋、稀饭、肉汤、牛奶等。
3 体会
通过对成批爆炸伤患者实施及时、有效地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总之,在对成批危重烧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预防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冯苹,王光毅,周万芳,等.重度烧伤肥胖患者5例的护理体会.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3B):43-44.
篇6
烧伤是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它不同程度地给家长造成焦虑、恐惧、烦躁心理。我科从2000年至今,收治小儿大面积烧伤合并气管切开31例,烧伤10%-55%,深Ⅱ以上。经过治疗无1例因呼吸衰竭或气管插管而死亡,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全部符合气管切开术的标准,烧伤10%-55%,深Ⅱ以上,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在6个月一4岁,平均2―4岁。多数患儿伴有呼吸道烧伤,由于口、鼻、黏膜及支气管内纤毛功能受损,呼吸道内分泌物增多,患儿表现为咳嗽、呼吸急促、喘息、喉鸣、紫绀,肺部听诊呼吸音弱,血氧饱和度降低,及时行气管切开术,常规给予吸氧、吸痰、雾化吸入及抗炎对症治疗,10―15d后可拔管,20d后康复出院。
2 护理
2.1气道护理:
气道吸人性损伤后,对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呼吸道成为全身感染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气管切开患儿,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一项重要措施。
2.1.1湿化:
烧伤患儿吸入干燥的空气,会使气管内分泌物粘稠物增加造成堵塞,导致肺部感染,只有充分湿化引流、排痰,才能有效地防止肺部感染。①气道滴液:配置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l加沐舒坦2mll,每0.5一lh气道滴液2―3ml,每天更换气道滴液。②用0.9%氯化钠注射液纱布1―2层,盖在外套管处一般2h更换1次,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时更换。
2.1.2雾化:
通过超声雾化吸入含抗病毒的雾化液,0.9%氯化钠注射液20ml,沐舒坦lml,地塞米松5mg,干扰素滴眼液lml,开始每天3次雾化,3d后改为每天2次,每次30分钟,可达到稀释痰液的目的,有利于痰液咯出。同时鼓励患儿有效地咳嗽,辅助患儿定时拍背、翻身。
2.1.3吸痰:
吸痰前选择合适的一次性吸痰管,先加大氧流量至4IZraln,观察患儿全身情况,均2mln后吸氧给予吸痰,注意无菌操作,吸痰动作要轻、稳、准,吸引压力0.033―0.0553mPa,时间不应超过10―15a。不可持续吸痰,以免产生阵发性咳嗽、低氧血症。血压降低和心律正常后,每次吸痰时往气管内注入 0.9%氯化钠注射液3―4ml,吸痰时由里往外,左右转动,忌固定在一处。注意旋转拔出吸痰管,充分吸净包括粘附在气管壁上的分泌物,吸痰完毕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吸一下,以排除管内废物。立即吸氧,同时严密观察患儿口唇紫绀,呼吸频率、痰液的形状、量及颜色,患儿平稳后调节氧流量。
2.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生命体征是衡量机体疾病某一阶段好转与变化的指标,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用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注意患儿高热、呕吐、急性胃扩张等并发症的观察。
2.3 吸氧:
吸氧可提供对组织的供养,提高肺细胞氧气分压和PaO使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增加,根据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调节吸氧流量,本病例采用气管内低流量持续吸氧lOd后改为间歇性低流量吸氧3d。
2.3.1给予抗生素治疗:
除气管内滴液和雾化吸入外,同进行静脉给药及全身抗生素治疗.
2.3.2支持治疗:
开始每天3次丙种球蛋白2.5g静脉滴注,3d后改为每天2次丙种球蛋白2.5g静脉滴注;每天人血球蛋白5g静脉滴注1次。
2.3.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每天用75%酒精消毒气管导管外及周围皮肤,保持气管切口纱布清洁干燥,每天更换敷料2次,如有痰液污染及时更换,导管外口用1―2层无菌纱布覆盖,防止外界空气接触污染,内套管每4h煮沸消毒1次,每天口腔护理2次。
2.3.4 病室管理:
保持病室清洁,每天用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每次1h,室内温度应在25~C一28~C之间,保护好患儿的眼睛,做好眼部护理,病室地面每天用 1:500/L新氯净消毒拖地面2次,限制探视,探视家属应穿隔离衣,防止交叉感染。
2.4 饮食护理:
禁食期间,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及时补液,给予鼻饲能全素40ml每日5次,牛奶l00ml每日6次;进食后选择易消化高蛋白的饮食,除一日三餐外,可根据全身营养状况,餐间给予牛奶和能全素等,尽可能做到少食多餐,合理安排饮食。
2.5 局部换药:
每天给予气管切开处换药,以防止切口防止细菌进入伤口繁殖.
篇7
气道护理是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中主要内容之一。由于人体各正常器官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当气管切开时,大量吸入湿化不足的气体,易引起气道黏膜损坏纤毛运动受限,痰痂阻塞。临床实践证明,肺部感染率也是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湿化液在气道护理工作中应用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 湿化方法
1.1 套管外口敷料的湿化 用无菌镊子夹取干布1块,覆盖在气管套管外口,上端用1 cm×8 cm胶布沿颈部皮肤固定,使之形成一门帘。用一次性5 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均匀地喷洒在套管外口正上方3 cm×3 cm面积的干纱布上即可,随干随喷洒。此方法方便吸痰,克服了大块湿纱布使周围皮肤受潮的弊端,使患者舒适,而且简单、方便、经济,适用于基层医院。
1.2 气管内给药1.2.1 气管内间断给药 湿化药液为糜蛋白酶和氯链合剂用注射用水稀释为混悬液,临床上常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直接滴入气管内,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30~120 min,3~5 ml/次,总量>200 ml/d。防止痰液黏附于管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也可使用气道湿化针注入,方法:以普通针筒抽出湿化液,连接一次性湿化针尖,使其伸入气管切开管内,1~2 ml/次,湿化液即均匀地喷洒至气管切开管壁四周,完毕后以护套保持无菌,每2~4 h更换1次。
1.2.2 气管内持续滴注给药 分为输液器和微量输液泵推注。输液器滴注法:输液器一副,操作同静脉输液,剪去针头,头皮针软管插入气管套管内5 cm固定,以0.2~0.4 ml/min的速度持续滴入;微量输液泵推注法:142微量泵持续注入连接50 ml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延长管或静脉头皮针,将注射器按常规法抽取注射液载于微量输液泵,把连接导管插入气管套管内5~8 cm固定,调节速度,通常不超过10 ml/h,或将延长管连接输液针头直接注入一次性吸氧管1/2~1/3的管壁内,随氧气吹入呼吸道,更充分的湿化吹入的氧气。用输液泵持续注入湿化液,将湿化液稳定、缓慢、持续的注入呼吸道,省时省力,以提高气道湿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2.3 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治疗实际将药物或水分散成雾粒或微粒悬浮与气体中,通过吸人呼吸道和肺部沉积,雾滴不同于蒸气,是小水滴,与温度无关,颗粒越多,密度越大,气体中的含水量越多,湿化效率越高。
1.2.4 空气湿化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使用加湿器或将水加热蒸气来湿化空气,湿化水>250 ml/d,维持室温20℃~22℃,湿度60%~70%。
2 湿化液的温度
湿化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2℃~35℃,进入呼吸道后逐渐升至体温水平,可使相对湿度达到维持纤毛活动的生理要求。若需要加强湿化,应提高吸入气体温度,但不应>40℃。温度过高可使患者喉痉挛、发热、出汗,严重时发生呼吸道烧伤。<30℃则失去湿化作用。所以在采取湿化措施时还要控制吸气温度,才能发挥应有作用。
3 湿化液的量及速度
湿化液的量取决于室温、体温、空气湿度、通气量大小、患者出入量多少、痰液的量和性质因素,以>250 ml/d,速度以10~20 ml/h为宜,但确切的液量应以临床情况调整。痰液的黏稠程度和引流是否通畅是衡量湿化的可靠指标、湿化程度的判断标准。
3.1 湿化满意 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痰管,管内无结痂,患者呼吸道通畅。
3.2 湿化不足 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难、发绀加重。
3.3 湿化过度 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听诊肺部痰鸣音多,发绀加重则湿化不够。
篇8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51例,女16例,年龄8~73岁,烧伤总面积65.2%±7%,三度面积42.1%,均属重度烧伤。其中中重度吸入性损伤11例,伴休克20例。本组于烧伤后5~8 h经口进食,12~20 h留置胃管,管饲营养液为能全素和能全力恒速持续滴入营养液,在治疗期间主观不能耐受而拔除胃管3例,严重腹泻5例而终止,血糖显著升高1例而终止。所有营养液均按比例调治。本组经过精心救治及护理,51例成功渡过休克感染关,抢救成功率89.5%,其中6例出于经济原因自行出院,死亡3例,1例因合并吸入性烧伤死于呼吸功能障碍及衰竭,另2例死于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感染。
2 护理
2.1 休克期护理 ①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及时补充晶体液及胶体液,输液原则是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各种液体应交替输入,不能在较长时间内单纯输入一种液体。口渴的患者可口服补液盐水,不宜过多饮用白开水,并且根据以下指标调节输液速度及观察休克改善情况:a.尿量:停留尿管,保持引流通畅。记录每小时尿量及记录24 h出入液量,并根据尿量指标调整输液速度,注意观察有无血红蛋白尿,如发现及时遵医嘱应用利尿剂及碳酸氢钠溶液,避免肾小管被沉淀的血红蛋白堵塞而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b.脉搏规则有力,12次/min以下,收缩压在90 mm Hg以上,呼吸平稳,频率28 次/min以下。c.红细胞压积在30%~50%之间。d.持续低流量吸氧;e.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若有躁动不安、体温升高、脉搏增快及时报告医生合理用药;f.口腔护理2次/d。
2.2 感染期护理 伤后至创面痊愈,约伤后第3~40 d。①按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保持静脉输液管道通畅;②实行保护性隔离,协助一切生活需要;③保持创面干燥、病房内适宜的温湿度,及时翻身、更换潮湿的纱布垫;④适时给予心理护理。烧伤为意外伤害,多数患者此阶段处于震惊、否定和抑郁状态。可采用支持性心理疗法,即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其痛苦和症结所在,分析其潜在愿望和能力,予以真诚的劝告并告知解决问题的办法。
2.3 合并烧伤期护理 如合并呼吸道烧伤的,即予筑气吸入,并配合医生进行气管切开,备好负压吸引,并做好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为防止心衰发生,入院常规予西地兰等强心药物治疗,根据心率的变化和四肢末梢循环的情况而调整用t和次数。如患者出现烦躁不安,不配合治疗者,应考虑患者是否液体不足,或有脑水肿发生等。液体不足应加快补液,脑水肿一旦发生应用脱水荆。应加强巡视患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复合伤,如有骨折,予以相应包扎固定,并做好相应的护理。
2.4 康复期护理
2.4.1 做好残余创面的护理 烧伤残余创面在临床治疗中是颇为困难的问题,在康复期,大部分烧伤创面已愈合,但残留创面多为老化的肉芽组织,有较多分泌物,染菌种类多,耐药性强,极难愈合,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要对残余创面加强换药,避免受压,及时清洗创面分泌物,同时加强对烧伤病房环境的管理,减少陪护和探视人员,每天对病房进行空气净化消毒,以促进残余创面的尽快愈合。
2.4.2 加强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 恢复自理能力功能锻炼越早越利于肢体的功能康复,但烧伤康复期由于疤痕组织处于增生期,功能障碍的现实存在以及疼痛与锻炼造成的患者内心的矛盾,导致患者大多不愿进行功能锻炼,护士应耐心向患者介绍功能锻炼的方法和重要性,使之提高认识,主动进行并坚持功能锻炼。
2.4.3 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是预防功能障碍的关键,康复期应把主动锻炼放在首位,既可让患者了解康复期锻炼的重耍性,又可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鼓励患者尽早开始床上活动,不愿活动的患者开始可给予轻柔的被动运动,随着肌力、耐力的训练,逐渐增加关节全范围的活动,并逐渐离床活动,循序渐进地增加其活动量。
2.4.4 温水浸泡[1] 帮助患者每天使用温水浸泡患处1~2次,水温37℃~39℃为宜,或全身温水擦浴,可清洁创面,加速血液循环及皮肤的排泄功能,还可利用水的浮力做主动和被动运动,有利于疤痕的软化和功能恢复。
2.4.5 加压疗法 创面愈合后、切削痴植皮或切疤痕植皮术后及中厚供皮区应及时指导患者戴上尺寸合适的弹力衣裤、弹力手套或弹力绷带等,告之患者加压应坚持“一早二紧三持久”的原则,压迫。注意保持弹力材料的清洁、干躁。加压过程中应注意压力套大小和松紧合适,密切观察血运,如出现水泡或血泡,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5 心理护理[2] 烧伤后绝大多数患者已经完全从躯体损伤中恢复过来,开始重新接触社会这是患者心理的一个转折期,开始面对烧伤给自己的身体、工作、生活以及各方面社会关系带来的变化,同时接受各种诧异的目光由于对自身疤痕和畸形的自卑,变得焦虑和易怒,会迁怒于医护人员及家人朋友,有的会伴有抑郁悲观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做到不生气、不顶嘴,并耐心地进行解释、疏导和安慰,使之能尽快平静下来,多与之交谈,及时进行鼓励,加强护患沟通,加强安全保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护理人员与患者合理的交流及对病情的解释可以使患者的紧张急躁情绪得以非常有效的控制,并可使其愉快地接受治疗[3]。
2.6 出院指导 家庭的康复护理对疤痕挛缩有预防作用应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提出继续训练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使患者认识出院不是康复训练的终止,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患者出院时要制定科学严格的功能锻炼计划,指导家属协助患者执行锻炼计划,按时随访给予监督指导。
3 讨论
3.1 大面积烧伤患者72 h内,组织细胞因蛋白质变性坏死,释放出组胺类活性物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大量渗出,组织水肿,血液浓缩、血容量下降,心排出量减少,尿量减少,导致低血容性休克,持续的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代谢紊乱,器官功能下降。此期护理重点,建立并维持有效静脉通道,及时补充晶体及胶体液,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并加强呼吸道护理,血流动力学及尿量监测。
3.2 大面积烧伤患者72 h后,由于皮肤的完整性损伤,大量蛋白质分解丢失及红细胞的破坏丢失,白细胞功能下降,创面渗液,坏死组织,细菌极易繁殖感染,毒素及分解产物大量吸收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护理重点,预防控制感染,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动态变化及意识,保证抗生素等药物的有效输人,加强创面的观察、护理,严格作好保护性隔离,为创面提供清洁、干燥、温暖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加强基础护理,充分的营养支持将促进创面愈合及病体康复。此外,肢体功能位的保持及锻炼,针对性心理护理在患者的康复中均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关键在于预防治疗休克及感染,护理上应详细观察病变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防止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魏雪菁,王淑君.烧伤浸浴疗法的护理体会.护理杂志,2006,23(6):80.
篇9
[关键词] 烧伤;情绪障碍;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a)-169-02
根据心身医学的理论,人的健康和疾病是受到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的。WHO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1]。心理健康直接影响了整体的健康。烧伤患者心理问题多而复杂,如未及时进行疏导,可诱绪障碍。我院自2003年1月~2007年6月共收治因烧伤而引起情绪障碍患者52例,在治疗中我们根据疾病特点、心理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男35例,女17例,年龄19个月~39岁, 平均(31.5±1.3)岁。面颈部13例,四肢或躯干39例,其中,气管切开2例,特重型烧伤7例,TBSA为2.5%~95%,情绪障碍时间2~41 d。本组52例通过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治愈,49例院内治愈,3例好转后出院,随诊3个月情绪正常,无焦虑等症状。平均住院天数为18.35 d。
1.2表现形式
①患者见到医务人员或医疗设备时,表现为紧张、过度换气、拒绝接受治疗,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全身颤抖、无意识发作、不能控制(多以儿童为主);②出现幻觉、错觉、语言错乱、多噩梦;③不自主发脾气、打人、大声喊叫或将事故发生的原因不断重复,如着火、爆炸等;④患儿见到医务人员表现为胆怯、退缩、哭闹等。
1.3诊断标准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和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Ⅲ-R):①焦虑状态――表现为焦虑、害怕、哭闹、拒绝与医务人员交流或拒绝治疗;在进行B超、X线透视等检查时出现头痛、腹痛、恶心或呕吐。②恐惧状态――对陌生的环境或人过分退缩。服药、体检或注射时表现出惊恐不安、表情紧张。③癔病倾向――在接受骨穿、腰穿、注射等检查和治疗时,出现过度换气、手脚冰凉、呕吐甚至四肢麻木、抽搐等[2]。本组患者主要在注射、清创换药、实施护理措施时表现较为突出,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2 相关因素
2.1 致伤因素和程度
患者受伤时没有丝毫心理准备,不能接受现实,感到万分沮丧和恐惧。受伤程度与精神障碍成正比,特别是早期创面的剧痛、监护仪导线的固定、肢体的强迫、身体隐私部位充分暴露等易使患者产生不安。
2.2 医疗环境和医护技术
对医疗环境陌生,特别是在监护病房这个限制性很强的集中治疗护理场所,患者易产生类似于精神病样的心理或行为反应,表现为兴奋、躁动、理解力、记忆力、判断力降低、拒绝治疗、拔除各种导管,严重者产生自伤和攻击他人的行为。
2.3 致残率和康复速度
颜面部、四肢烧伤的患者担心进入社会所担负的角色改变,不能正确认知与医护配合的重要性,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缺乏认识,担心烧伤后社会及周围同事的歧视,对愈后能否正常回归社会进行工作学习缺乏信心[3]。烧伤严重的患者创面愈合慢,愈后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皮肤面貌,产生自卑心理,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勇气。
2.4 社会角色和家庭环境
烧伤患者的情绪反应与年龄、家庭角色、信仰、价值观念及经济负担等有密切关系。面颈部、呼吸道烧伤患者语言交流沟通困难,不能及时表达个人的想法,其内心处于压抑状态。
3 护理对策
3.1开展人性化服务
主动与患者交流,及时了解患者所需,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给予患者更多心灵上的关心和慰藉[4]。主动向患者介绍医护人员、监护室情况和消毒隔离制度,解释实际意义,减少患者对烧伤病房特殊环境的恐惧感;及时介绍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使患者及家属动态了解治疗进展;降低医疗设备及工作人员所产生的噪声,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心理;尽量将治疗护理时间集中,做到迅速、细致、准确无误,患者休息时尽量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探视等。
3.2 严格落实制度和操作规程
医护人员娴熟的操作技术是患者信任的基础,治疗前先做好详细的解释和安慰工作,尽量选择技术娴熟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和配合,缩短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对患者的心理给予安慰,尽量做到小痛苦治疗。
3.3 提供精神支持,维护患者自尊
对于易受惊吓的患儿多进行交流,鼓励孩子说话、玩耍;对成人像照顾儿童一样细心,主动为患者做好生活琐事,利用屏风对患者进行保护,减少暴露,减少探视,保护患者隐私;对于伤残或面容受损者注意交流方式,使患者精神放松,避免无意中对患者自尊心造成伤害,建立合作信任的护患关系。
3.4 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
首先应给予同情与安慰,解除患者的顾虑和恐惧,调动患者的积极主观能动性。尊重患者,仔细观察,温和、主动、真诚地与患者交流,制定合适的护理措施,不断鼓励患者倾诉内心的担忧,及时给予心理指导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其次以亲人的身份为患者解决所需,建立良好的患者-医护-家庭-社会的信息桥梁。开展心理护理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重要环节,是对疾病的间接治疗。动员社会支持系统的关心和帮助,使患者感到周围人对自己的同情、关怀和重视,以保持心理平衡,尽早获得康复。
3.5 维护良好的生活周期
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起居,促进患者生活周期尽快恢复原来的规律。精神障碍患者常昼夜不分,睡眠颠倒,要合理支配时间,及时安排休息,调节生物钟。做好各项基础生活护理:①按时洗漱,及时清理床单元,给患者舒适的环境;②及时理发、剪指甲、翻身、拍背;③定期用温水擦洗会阴,及时清理粪、尿,保持会的清洁卫生等。
4 体会
本组52例患者,通过采取“主动、耐心、周全”的整体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乐观、自信的良好心态,积极配合诊治,促进了疾病的康复,达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在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耐心地做好健康宣教和及时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多交流、多提出疑问,使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各种需要得到及时疏导和满足,烧伤后出现应激性情绪障碍是可以克服的。
[参考文献]
[1]姚梅芳.实用外科疾病护理[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
[2]林茂英,曹慧琴,林向东,等.伴有情绪障碍住院患儿的个性特征与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5):268-270.
[3]彭耿英.头面部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4):102.
篇10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83-01
由于老年烧伤患者创面修复能力差,易并发多种疾病,预防这些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现将老年烧伤常见并发症及护理综述如下。
1、休克与心血管疾病 大面积烧伤早期体液大量渗出,常致血容量不足,若计划输液总量偏少, 输液速度慢,易发生休克,相反补液过多、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会加重心脏负担,引发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所以烧伤休克期液体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烧伤面积及体重估计补液量(补液总量=患者体重×烧伤面积×1.5 +2000),按照补液原则(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补液。注意不要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输入同一种类型补液或口服大量水分,以免造成细胞液外流、稀释性低渗。同时输液时要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脉搏、心肺听诊、四肢末梢循环、尿量的情况及时调整补液的速度,可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另外老年人脉搏往往不随休克的严重程度而增快, 不能简单地根据脉搏的快慢来调整输液速度及输液量[1]。
2、肺部并发症 肺不张、肺炎是老年烧伤病人尤其有呼吸道烧伤时最常见的并发症。Pruitt指出老年烧伤死亡病例中,80%死于心肺并发症[2]。老年烧伤病人存在着抑制排痰的一些诱因, 如年老、体弱、咳嗽无力、创面疼痛,加之多数老年人伤前有慢性气管炎或支气管炎,限制了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翻身、换药时, 稍有受凉或保暖不好也会成为肺部感染的诱因之一。因此在护理中除了增加患者抵抗力, 还要注意保暖,病床不要对门放置, 翻身、换药时局部用烤灯照射。定时协助病人翻身,每2-4小时一次,定时拍背松动肺部分泌物, 以利痰液排出。应用沐舒坦超声雾化吸入, 每4-6小时一次, 使药液进人肺泡和支气管以稀释痰液。
3、肝脏肾脏并发症 老年烧伤后早期的ALT升高可能与烧伤后消化道血流下降造成临时肝功能损害有关,老年患者肾脏对低灌注的耐受力下降、代偿功能差可导致烧伤早期肾脏损害,而创面脓毒症, 多脏器衰竭及抗生素肾毒性是造成后期肾脏损害的主要因素。休克期需严密观察患者的尿量,老年人维持在20 ~ 30m l/小时,由于老年人对药物耐受能力差,个体差异,半衰期长,选择药物时要掌握少而精的原则,治疗过程中需观察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微量蛋白(UMA)、谷丙转氨酶(ALT)等各项指标。
4 糖尿病 是老年烧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一旦血糖难控制, 将影响病程和愈后,因此老年患者烧伤后要及时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5.55―8.33mmol/L。做好饮食宣教,限制病人每日总热量的摄入,嘱病人进食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含糖量低的食物。若营养不足又易并发贫血,所以食物选择中以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虾、瘦肉为主。若患者营养支持以脂肪乳、蛋白质为主时易导致热量不足,就辅以瑞代不需额外增加胰岛素的药物,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3]。
5 消化系统并发症 老年人消化和吸收功能都逐渐减退, 胃肠道粘膜变薄, 腺体和小肠绒毛逐渐萎缩, 功能差。因此老年烧伤病人更易发生消化道并发症。
5.1急性消化道出血可因应激引起,病人有上腹痛, 食欲不好等症状, 容易被全身症状掩盖,而出现柏油便、呕血、便血时才被发现。护理人员要对有溃疡病史的老年患者严密观察大便颜色, 有黑便可疑时, 应及时送查潜血。同时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冷汗、脉细弱、烦躁不安等休克症状, 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5.2消化功能紊乱症状食欲不好、腹胀、腹泻、便秘, 在老年烧伤病人中多有发生,与感染中毒、病人精神因素影响、进食不当、抗生素副作用如菌群失调性腹泻。在护理中要消除病人精神因素, 调节饮食, 增加食欲,合理应用抗生素。
6、褥疮 老年烧伤病人褥疮发生率较高。与皮肤的衰老, 皮下组织及血管数量的减少, 胶元纤维和弹力纤维的退行性变, 以及结缔组织再生能力的减退,烧伤后局部组织水肿,营养障碍,创面渗出多,加上损伤后局部疼痛不愿翻身容易发生褥疮。褥疮一旦形成, 溃烂可深达骨骼,有时可形成坏疽性褥疮,向周围扩展,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死亡[4]。因此护士必须重视老年烧伤的褥疮预防护理,患者度过休克期就可以使用悬浮床。悬浮床的干热作用使得创面干爽、干燥, 这种环境不利于病原菌生长,而床内矽沙相对碱性环境也不利于细菌的生长[5]。保持床铺整洁,床上铺吸水性强的纱布垫,潮湿后及时更换。擦身、按摩或递送便器时,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造成皮肤擦伤。对骨突受压部位用50%酒精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7 精神障碍 老年烧伤患者烧伤后, 引起的剧烈疼痛, 高度紧张恐惧心理, 以及各种不良预后, 体内环境的各种改变, 都将导致病人功能紊乱,同时烧伤后创面感染, 损伤组织, 分解产物的毒性作用, 包括创面反复换药刺激均可诱发精神障碍[6]。护士应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耐心、和蔼地与患者进行沟通,采取有效的措施,取得患者的信任,治疗和护理中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以及治疗检查的目的,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安静的环境,鼓励患者面对现实,增强生活信念,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8 小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烧伤患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7]。面对老年患者,我们应具备高度的耐心、细心、责任心。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朱庆艳.老年烧伤患者特点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74(13):112-113
[2] 李秉国, 许伟石, 史济湘.老年烧伤死亡原因分析[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8,5(2):108-110.
[3] 赵全,朱毅.胃肠外营养支持对老年烧伤患者抗感染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26(7):55- 57.
[4] 肖榕婵,何少丽,邝杏娥. 老年烧伤患者的护理对策[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27(12):71-72
[5] 仇灵江,潘敏.悬浮床治疗难治性褥疮的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 18(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