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

篇1

作者:颜晓,吴建富,卢志红,魏宗强

关键词:农业资源环境;专业英语;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060-03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专业英语》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以下简称资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开设,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词汇及术语的英文表达,初步培养学生阅读、翻译专业英文资料、文献及著作的能力,使资环专业的毕业生能更好的迎合市场需求。但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发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厌学情绪上。据此,本文以江西农业大学2011级和2012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为对象展开问卷调查,尝试对该课程教学实践进行优化和调整。

一、问卷基本情况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授课对象为资环专业本科大三学生,开课学期为第6学期,共讲授16学时。问卷的调查对象为已修过本课程的资环专业大四(2011级)和大三(2012级)在校学生。问卷共发放63份,收回有效问卷55份。分别从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对课程时数、开课时间及整体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对教学方法、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的预期等几个方面展开调查,以摸清学生的学习心理,以便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及时地调整课程规划和教学方法。

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调查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1.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由问题1、2的作答来看(表1),学生对专业英语在其职业规划及专业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定的客观认识。但在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课程作用区分或教学目标区分方面,学生的意见不尽相同。由第3个问题的统计结果看出,有相当部分的大三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专业英语区别于公共英语的重要性。相反,大四学生更能认同专业英语在其专业素养培养中有别于大学公共英语的独特作用。

2.学生对专业英语课时数及开课时间的满意度。

对于目前课程的课时数安排,多数学生持“偏少-正常”的态度;在课程开设时间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最好将专业英语与专业主干课程同期开设。据此,问卷进一步问及“是否可以尝试进行专业主干课程的双语教学”时,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可以”,问及理由,多数学生的回答是“实施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更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利于专业英语的理解与记忆,可以将专业英语学以致用”;另外一些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英语综合水平,利于考研等等。而仍有16%的学生认为最好不要尝试双语教学,因为自己英语水平太差,怕太难,听不懂。

3.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该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持“满意或较满意”的态度,部分学生认为效果“一般”或“不太满意”。在被问及“你对本课程教学最不满意的地方是?”时,30%的学生认为最不满意的地方是“没有教材”,另有30%回答是“课程听起来较吃力,尤其是全英文课件”,有20%的人回答是“课时太少,讲课太匆忙”,另各有10%的人认为最不满意的地方是“老师讲课太死板”及“课程应用性不强”。

4.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模式及教学内容的预期。调查中,多数学生认为采用“以阅读与翻译为主,辅以听说”的教学方法更有效;在教学模式方面,多数学生认同“老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的互动式教学”,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也可以尝试“任务教学法,即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并进行讲解,老师进行总结”。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查统计分析显示(表2),多数学生认为应在目前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听说读写译训练及学术英文技能的训练。而对于是否应用全英文课件授课,学生意见相对分散,有的学生希望使用全英文课件、用英文授课,另外部分学生希望使用中英文对照课件,中英文授课,还有部分学生希望使用中英文对照课件,中文授课。

另外,学生还单独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例如增加课堂师生互动,多讲一些实际应用,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带动学生积极性;适当增加课时,增加听力、口语及写作训练,多提供一些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供大家阅读,充实教学内容;希望有配套教材,方便大家课下学习等。

三、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1.适当延长教学课时,充实教学内容。调查显示,相当部分学生反映目前该课程的课时数偏少,老师讲课太匆忙,教学内容不丰富的问题。事实上,笔者在这2年的教学实践中也切实体会到课时数太少带来的诸多问题。首先,资环专业英语课程的教授内容需包括土壤学、土壤地理学、植物营养学、作物栽培学等多门专业课程的专业术语、词汇及理论的英文表达,另外还要涉及一些学术英文写作的知识。此次调查中,学生还有强烈需求在课程中增加一些听说练习。如此繁多的课程内容,仅仅16学时的课堂教学空间,难免捉襟见肘,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其次,学生更乐于接受的“互动式教学”及“任务式教学”模式,要比以“老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习模式需要花费更多的课堂时间,尤其是在目前我们还无法采取小班式教学的条件下。而且,同一个课堂的学生基础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以“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并主动讲解”的课堂教学模式,难免需要争取更长的课堂时数。

2.调整开课时间,增设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在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学生对前面学期已修完的专业课程知识有遗忘和生疏,或有些专业课知识还未讲授,在遇到专业理论知识的英文表述时,理解有较大难度,往往需要老师先用中文来引导回忆专业知识,这就大量占用了课堂时间。在调查中,学生也认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受益最大的地方首先是“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这与专业英语教学初衷是不符的。专业英语的教学首先应该是以教授专业英文语言为主要目的,而并非是专业课程的拓展或延续。调查中,多数学生认为最好将专业英语与专业主干课程同期开设。但是,资环专业涉及土壤学、土壤地理学、植物营养学、作物栽培学等多门主干课程,同时放在一个学期开设是不现实的。因此,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增设双语教学。专业英语以专业英文语言学习为主要教学内容,专业知识是教学载体;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是以专业知识为教学内容,英文表达仅是教学的语言载体[3]。如此,两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语言的效率,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也能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专业英语应用到专业课程学习中的真正“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3.选择合适的教材,以保障专业英语教学的实施。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课程教学最不满意的地方是“没有教材”。目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课程缺乏合适的教材,是国内多数农林院校资环专业面临的共同问题[4,5]。笔者查阅发现,国外的英文原版教材,大都是专业课程的英文原版,如土壤学、土壤化学、土壤肥料、植物营养及作物栽培等有针对性的教材,而将这些学科的基础知识包罗在一起的英文书籍还未见到。另外,这些英文书籍主要属于学术专著,内容涉及面较窄,专业性强,不太适合进行本科生教学使用。虽然在教学预习和复习环节中大量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也尽可能多的在课件中填充内容,但课件毕竟只是提纲,不能对某些问题进行具体阐述和分析,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解决专业英语的教材问题刻不容缓。学校应加大对专业英语教学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出版符合本专业教学规律的教材,以保障专业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实施。

篇2

  自从水稻之父扬名天下,自从基因技术深种人心,农学专业扬眉吐气,不再灰头土脸。

  其实,农学专业的内涵非常宽,包含水产类、植物生产类、草业科学类、动物医学类、环境生态类、森林资源类、动物生产类7大类,分为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学、林学、水产养殖学、畜牧学、动物医学等8个一级学科,共27个二级学科。今天,小编将带你浅尝“农家乐”,想要报考这类专业的考生们也可以顺便多了解一下相关信息。

汗滴不再禾下土――作物学

  十里稻花,百里飘香。提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成功地研制出杂交水稻,使得中国的粮食产量惊人般地增长,堪称作物学的标志性人物。狭义的农学就是指作物学。这是一门研究作物遗传、生长规律和育种技术的学科,也是农学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作物学是通过改良粮食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探索并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低成本集约化的理论栽培与技术措施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实践带动理论学习的新探索。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基础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主要到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机关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考研率也在35%左右。

  【学府推荐】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领域首屈一指的当然要数中国农业大学了。当然,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扬州大学等也都久负盛名。

农园的美发师――园艺学

  现代栽培技术加入了美学元素,通过对园艺作物的栽培、育种、组织培养等技术的贯彻,实现果树、蔬菜以及观赏植物的栽培。园艺场(庭园)规划设计、园艺植物栽培、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等都是园艺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看来,农学专家也要给作物们穿上漂亮的外衣了。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园艺学总论、园艺学各论、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园艺作物育种学各论、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学、设施园艺学、园产品商品学、无土栽培学、现代果树科学、现代蔬菜科学、现代观赏园艺科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园艺科研院所、中等和高等院校、企业部门、行政部门等从事园艺作物栽培和遗传育种、园艺生物技术、现代园艺生产技术、现代设施园艺等方面的教学、科研、管理、开发和规划设计工作。

  【学府推荐】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侨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

土地的魔术师――农业资源利用

  农业资源利用是农学门类中的一个新生科学,是伴随着人口增加、资源短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而产生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本专业主要研究土壤、水、养分、气候、生物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英语教学)、普通生态学、植物营养学(英语教学)、地学基础、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遥感与信息技术、土壤环境污染与治理、资源与环境分析等。

  【就业方向】主要在农业资源与环境相关部门和单位,包括环境保护部门、生态环境治理、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综合利用等企事业单位,或在科研单位、农业生产、土地管理、环保、农资等部门、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学府推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形成地域特色明显的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土壤物理、土壤地理与信息技术、土壤生态与旱地农业、土壤化学5个研究方向。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植物的白衣卫士――植物保护学

  植物保护学是农学类专业中一门跨学科、综合性最强的学科。其开设目的就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环境污染、节约能源,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的目的。给植物作白衣卫士,也是很光荣的工作。

  【主要课程】植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出入境检疫,国家、省、市县植保部门,涉农大型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等从事检疫、测报、植保技术推广与开发、企业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学府推荐】浙江大学的植物保护学科可是响当当的,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学科也都非常不错。

森林的检测器――林学

  林学是研究森林的生长发育、结构与功能,探求如何对森林进行培育、管理、保护和利用的学科。注重培养森林基础科学研究、森林防火、林木育种、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管护、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湿地保护与管理、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森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高素质的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应用型人才。其中,木材科学与工程的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是该学科的热门,就业前景广阔,就业率相当高。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基础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学、树木学、土壤肥料学、森林培育、林木育种学、森林环境学、数字林业技术、森林计测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业经济管理。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林业、城市园林绿化、环保、农业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管理与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园林绿化等方面的技术、经营与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学府推荐】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大学、甘肃农业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

海底大将军――水产养殖学

  水产养殖学是以水产经济动植物(如鱼、贝、海藻等)为研究对象,研究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应用、开发、经营管理及开发新型渔业技术的科学。通过学习生物科学、水域生态学、水环境科学、水生生物技术以及水产动物生产、水产品加工与贸易和水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毕业生将具备水产经济动植物生产、水产饲料生产、水生生物病害检测与控制、水域环境监测、水产资源开发、水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普通动物学、鱼类学、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生态学、水生生物学、遗传育种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病害学、鱼类增养殖学、无脊椎动物增养殖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水产部门从事水产品的增殖、养殖、保藏加工利用工作,也可从事渔业技术设备研究、制造工作,还可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

  【学府推荐】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大学的水产养殖学都非常棒。

风吹草低见牛羊――畜牧学

  传统的畜牧技术,加上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让大草原上牛羊成群、膘肥体壮的景色,成为眼底更加美丽的风景线。农业现代化的今天,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畜牧业,提高畜产品品质、实施名牌战略,降低畜产品药物残留指标,开发畜禽附加利用,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要,早已成为畜牧业的发展方向。畜牧学专业就是研究家畜育种、繁殖、饲养、管理、防病防疫以及草地建设、畜产品加工和畜牧经营管理等的学科。

  【主要课程】动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营养学、饲料与饲养学、动物繁殖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生产学、草地学、生物统计学、畜牧经济管理学、畜产品加工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到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畜牧生产企业、饲料加工企业、畜产品进出口企业、国家机关等单位从事农业科研、教育和行政管理工作,还可从事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学府推荐】南京农业大学是我国进行畜牧学研究生培养最早的单位之一。此外,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的实力也很雄厚。

动物的保护神――动物医学

  现在,人类与动物越来越亲密,动物医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动物医学可算得上农学领域的热点了,主要包括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研究预防和治疗家畜疾病,通过掌握动物疾病的致病因素及疾病发生规律,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的发生。

  【主要课程】基础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各级农业教育部门、畜牧兽医研究单位、兽医行政管理机关、各级兽医诊断和医疗机构、畜牧生产企业、卫生行政部门及实验动物研究生产单位、生物药品制造及研究部门和企业、商品检验部门、海关检疫单位、环境保护部门、外贸系统、农业科技出版单位、军事部门、兽医医疗器械检测管理部门、科技情报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公安系统等方面的工作及其他相关的工作,前景不错。

篇3

(一)转型期农业经济新特点

1、城乡关系的进一步强化。过去我们常提及农业支持工业、乡村支持城市,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们更加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换言之,过去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过渡透支农业的生产潜力,虽然工业和城市得到发展,但也极大地损害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其一,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资源不断恶化、农业资金技术投入比重过低;其二,城市在经济水平、福利水平、教育水平上远远高于农村地区。当然,随着我国逐渐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农业上的各种投入不断加大,加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出现的一大特点就是城乡关系的进一步强化。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城市优势资源逐渐开始向周边农村地区扩散,农村地区的农业资源整合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依托城市市场大力发展城郊农业,也极大地支持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

2、产业链延展性加强,农业经济更加细分化。产业链延展性主要是通过农业上下游的整合实现的。一方面,农业领域开始与工业甚至金融业融合,逐步实现了一、二、三产业链的衔接;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内部出想了很多新的发展模式,如上为笔者提到的近郊模式等。农业经济的细分化,也就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对于农业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产品在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逐步细分,细分市场的容量不断扩大,精加工、绿色生态林业、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农产品的再加工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面临的现实情况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既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农业技术和管理技术方面的支持,也提供指导思想方面的理论支持。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学科研究重点过分强调前者对于农业发展的贡献,对于后者的研究还停留在空洞性论述上,对于现实作用有限。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面临的是技术管理形式粗放和发展理论粗放的双重问题。农业的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技术可以解决的课题,换言之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管理、指导理论缺一不可。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由于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来自国际上的竞争,加之笔者在第一点中提到的城市化契机中弯道超车,这些也将成为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一)农业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正如笔者前文所说,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以下是笔者对这一问题的具体建议。第一,改变原有粗放式的发展思路,认识到农业对于我国经济的重要性;第二,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农业生产工具的补贴力度,加大农业技术的研究投入;第三,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促进相关的理论研究;第四,把握时代机遇,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弯道超车;第五,加快农业与工业和金融业的融合,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和互助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1、实施农业人才培养计划。首先,国家和有关方面要认识到科研人才的培养重要性,为了推动原有纯靠体力和资源投放的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向依靠科技和管理的集约型农业转变,人才尤其是科研人才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换言之人才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因此国家要不断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资金、政策等各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其次,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具体而言,要根据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现实要求设置科研项目和教学内容,避免陷入形而上学的状况,要时刻把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设置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从而将研究重难点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融入到具体的科研人才的培养上。

2、学科发展差异化。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同经济管理学科、农业技术学科是有区别的,如果理论研究没有认清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本质,很容易变成一个四不像学科。那么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农业经济管理就是对农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对人员进行激励,以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换言之,它是以农业技术为基础,以经济管理为背景,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实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健康发展,它是一个以管理为主技术为辅的综合学科。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研究的过程中要认识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实施差异性的学科战略,即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现代化战略调整、城乡结构的质性变化三个方面。

3、强调学科间的互补性。一方面,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尤其本身特点,但是也要注重通过经济管理学科、农业技术学科寻找发展思路;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正如笔者前文所说,农业、工业、服务业三者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在理论研究中也自然要反映这一现实情况,即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加强同数学、金融学、环境学、工业工程学等学科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综合属性,使之能够更好的适应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镇江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互联网+生态农业”;食品安全

0引言

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最早提出了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简称ECO)的概念,本意是指通过低投入或绝对排斥使用农用化学品的小型农业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是指基于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借鉴传统农业的经验,所构建起来的具有的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对于现代农业而言,产量的提升一般基于种植面积规模化、大量使用化肥、过度适用农药等,但是,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威胁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当前,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已经处于饱和性开发和利用状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短时间难以恢复。同时,由于大量农药的使用,农田生态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生态农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镇江市是地处江苏南部一座美丽、古老、典雅的城市,农业经济一直是一项支柱经济。镇江市拥有2651km2的丘陵山地面积,16万hm2的耕地面积,5.33万hm2林地面积,8.2万hm2水域面积,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光、水比较协调,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盛产水稻、小麦、油菜、茶叶、蚕桑、多种瓜果蔬菜、以及各种水产品。因此,镇江农业资源丰富多样,是历史上的“鱼米之乡”。近年来,镇江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多方的关注。在农业发展战略方面,何培树(2015)认为,镇江市农业的发展要做强“一体两翼”,认为镇江农业已经形成了优质粮油、精品茶果、特种养殖、花卉苗木、观光农业五大特色;何培树、尤恒(2015)研究了镇江市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问题,指出绿色、高效、融合、创新、统筹应成为镇江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在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张文文、张利明(2016)研究了镇江休闲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问题,提出了镇江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强调了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彰显特色、示范引导等策略。在农业园区建设方面,安林海(2014)研究了镇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市场化运作、科技支撑、多元化投资、土地集约化等发展策略;钟志仁、刘长珍(2014)指出,镇江现代农业园区是镇江农业集约化投入、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在镇江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户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科技服务方面,温小林、张玉军(2014)分析了镇江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构问题,认为科技服务体系应力求满足所有农业生产者的需求,并与不断完善的农业市场格局相适应。温小林、马媛媛(2015)探讨了镇江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问题,认为镇江市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着供需不均衡现象,并提出了若干治理对策。在智慧农业方面,夏露、罗明(2017)研究了新形势下镇江智慧农业的发展问题,同时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启领了方向。如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诸如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环境资源日益短缺、生活污染不断加重等等,都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障碍。现有的研究探讨了镇江市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为镇江生态农业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远未形成完善的镇江市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体系。因此,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机理、路径和方向,对于镇江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径

第一,大力打造镇江市特色生态农业。镇江地处长江之南、长三角之北,其农业特征属于典型的长三角城郊型农业,既区别于苏州、无锡、常州的长三角城镇型农业,也不同于苏北的农区型农业。因此,镇江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与江苏省其他地区应有所差异。同时,即使在镇江市境内,各县、区内部也并不趋同。扬中、丹阳偏近于苏南的城镇型农业,而句容、丹徒偏近于苏北的农区型农业。因此,镇江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具有自身的特色。第二,在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同时,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是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包含丰富的具体内容,同时也涵盖生态伦理、社会伦理。当前,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尚不能满足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生态文明是生态农业和外部社会的一个结合点,需要汲取外部社会的有利因素。第三,在镇江市生态农业建设中注重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建设。从长远看,生态伦理是生态农业的支柱性因素,正是生态伦理的缺失,才阻碍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伦理约束了反生态行为,将人类社会引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镇江市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应构建自身的生态伦理,并加入遵从。生态道德是政府、农业企业和农户在生态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道德意识。当前,镇江市生态道德处于低谷,引发了诸如食品危机等一系列社会事件。生态伦理是防范生态危机的支柱,生态道德是防范食品危机的支柱,在健康的生态农业体系中,其价值和作用均高于法律监督。第四,探讨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一般模式。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包括废弃物能量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立体开发利用模式、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等。镇江市应根据自身农业资源的特征,在现有模式借鉴的基础上,构建自身的独特的一般性发展模式。在这里,独特性是相对于其他省市而言的,即不能盲目仿照其他省市的生态农业模式。一般性是针对于镇江市本身而言的,即归纳了镇江市生态农业的一般性特征。第五,推动镇江市“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就是将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及农业生活之中,实现农业发展的“信息支撑、管理协同、高效产出、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最终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是借助现代科技来促进传统农业全面升级的全新命题,也是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互联网+生态农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顶层设计,同时,农业信息基础也较为薄弱、专业人才和资金也较为短缺,农产品也缺乏品牌竞争力。因此,“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发展仍是一项艰巨的挑战。第六,推动镇江市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旅游形式,也是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倡导可持续旅游。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融合是大势所趋。镇江市具有丘陵、山地、平原、湖泊、森林、长江水域等多种自然资源,非常适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集观光、休闲、健康、求知、娱乐为一体,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体验。第七,加强镇江市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食品安全保护。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一项积弊成灾的社会问题,严重危害了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定。生态农业在广义上涵盖食品安全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策略。当前,如同全国一样,镇江市食品安全问题也较为敏感,一直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尽管镇江市各级政府在食品安全上较为重视,并逐渐加大治理力度,但是,由于在执法力度、监管范围、执法人员素质等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不足,致使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与生态伦理和社会道德息息相关,这些都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第八,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镇江市生态农业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的共同努力,其中,在初级阶段,政府具有主导性的作用。政府对企业应制定优惠的政策,在市场上公平招标,寻找到具有一定资质和能力的生态农业公司。同时,要对农民进行地进行宣传,提供必要的资金补助。政府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寻找到适合本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在成熟阶段,政府应逐步退出,生态农业变为由市场所主导。第九,做好镇江市生态农业效益的评价。生态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态学、农业科学、生态经济学、环境学和林学等学科,因此,生态农业的效益评价需要以这些学科作为综合性理论基础。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国家、社会、农业企业、农户、消费者都是受益方,因而效益评价要兼顾各方的利益获取,同时还要考虑生态农业对生态环境安全与危机的影响。生态农业效益评价是一个稳定与动态相结合的过程,要根据农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适当调整。在生态农业研究中,效益评价还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篇5

(1.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农业部农业环境科学观察实验站〈合肥〉,

安徽 合肥 230036)

【摘要】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是我国建设美好乡村及现代农村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农村急需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人才。文章分析了农业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类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设具有农业院校特色课程的观点出发,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农业;高校;环境工程;课程

环境工程专业在我国设置初期主要以工科院校为主,教学课程要求通过理论和实践等教学环节,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环境污染控制及其治理等方面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环境工程学科是一个交叉学科,不同高校设立该专业的基础条件不同,部分高校是在化学学科的基础上成立的,有些在水利学科基础、市政工程、或机械等学科的基础上成立的,还有以生物工程学科为基础而建立[1]。传统工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以数学、力学、材料学和工程学等专业为主,主要集中于市政工程建设和工业污染防治[2]。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多数以生物和化学学科为基础[1]。

农业污染控制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领域[3-4]。服务“三农”是农业院校的目标,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类课程应为农村环境保护技术人才培养发挥作用,引领农村环境保护科学的发展,使农业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具有更大的发展前途[5]。我国多数农业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设立时间较工科类院校晚[1,6],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课程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

1 农业院校环境工程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没有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

面向农村服务农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7],但农业院校环境工程课程设置目前仍然沿用以城市与工业污染处理为重点的的教学内容。虽然有些优秀教材包括了部分适合农村环境保护的理论内容,但限于课时,许多被大纲规定为自学内容,或只占极少的课时。多数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类课程教学内容以大中型污水处理工艺为主,不适应我国农村大量个体家庭使用的小型沼气池、畜禽、水产养殖业等有机质含量高、水量相对小的特点。课程教学涉及农村环境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内容较少,没能突出农村和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教学特色。

1.2 教学体系不完善,不利于人才培养要求

跟踪调查显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习、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工作后帮助很大[8],学生没有得到适当的实践锻炼和工程意识的教育,这已经是我国包括工科院校在内的工科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9]。环境工程是工科类专业,课程理论内容和工程意识培养,需要通过实践类课程来加强和提高。受到学校类型、专业发展时间和实验、实践课程教学方式等影响,农业院校环境工程实践教学通常开设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和短期认知性实践教学,如一周的教学实习,缺乏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较长时间的实践锻炼,不设置设计课程,考核制度也不完善。

1.3 实践教学内容脱离农村污水防治现实,教学效果不明显

工科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对完善和稳定实践教学体系,如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单位有专门的实践教学指导人员、与企业有合作科研项目等。农林院校与农业企业和农村地方管理机构联系紧密,与实力强的环保和工业企业等单位合作关系较弱。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体系尚不完善,实践指导技术人员更加缺乏。这些因素造成针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内容的实践教学力量不足,而城镇或工业环境保护内容实践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如许多农业院校虽然与部分工业企业、市政环保企业和省市级环境监测部门建立教学实践合作关系,但实习内容与农村农业污水处理和控制有一定差距,学生对农村农业污水处理和控制领域仍然感到陌生,今后难以尽快进入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2 农业院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方向

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具有自身的特点,如农业污水性质没有工业废水性质复杂,也不像城市污水处理和控制技术工艺路线相对稳定。虽然多数为生物处理工艺,农村和农业污水处理通常会结合地理、生产、以及居住条件等因地制宜。因此农村污水处理应用技术相对单一,但处理形式多种多样。因此环境工程课程改革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2.1 调整课程建设目标,形成适合农村农业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依据目前我国农村和农业对环境保护人才的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侧重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实际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和设计课程的教学,形成面向农村和农业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建设具有专业院校特色的实践基地,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2.2 建设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污染控制课程教学内容

我国农村水环境保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近年来,国家从路线、政策和基金等方面,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投入,农业院校有责任义务为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培养工程性人才。课程改革中,在突出基本知识与原理的基础上,设置农村和农业处理教学的大纲和内容。如:将《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污水的稳定塘和污水土地处理及适用于小型污染水的技术内容规定为一定课时必讲内容;由于农村和农业环境污染控制往往与农村地理状况、居住和生产紧密联系,增设应用案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多种处理方式的联合应用;在处理固废尤其是沼气工程中的固废等,还要考虑后续沼渣和污水综合处理等。因为农村和农业环境工程保护技术发展迅速,应补充相关新技术及应用内容,甚至专设讲座;配套与农业水环境治理相关的前修课程,如农用化学品污染,面源污染控制等,为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2.3 建立完整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环境工程的教学体系应该包括理论、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和工程意识教育等环节,农业院校在完善实践课程体系上应做出更大努力。

理论教学基础上可以设置验证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不同类型的实验性。因为环境工程实验的综合性强,普通意义上的验证性实验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如《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验中《污泥性能测定实验》是污水生物处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不同来源的污泥其性能不同,实验过程中还必须测定多项指标,是综合性强且时间持续时间也非常长(通常需要一周)的实验,应该设置综合性实验来完成;污水处理效果根据污水来源、工艺等不同而不同,设计完整创新性实验,包括污水来源选择、不同工艺设计、实验设备综合应用、检测指标与检测手段选择等。可以较好的锻炼学生从整体上系统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建立农村和农业企业为主的生产实习基地。实践类教学被证明是对学生今后工作帮助最大的课程类型之一[8]。仅靠短期的如参观城市环保企业等的认知性教学实习难以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也无法让学生了解农业环境工程保护的实际内容。设置2个月以上完全进驻实习单位的生产实习,聘请合作单位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地指导老师,跟随实习点的工作节奏锻炼学习,实习期间要求撰写实习的工作日记、调研报告和实习专题报告,作为考核实习的依据之一。教师定期到实习单位检查实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作出总结。

实习合作单位的选择是建设农业院校特色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关键。合作单位应该是农村环境保护企事业单位如乡镇级的环保单位;拥有农村和农业环保处理设施的农业生产单位,如大型或家庭式畜禽和水产养殖场;新农村美好乡村居民居住和旅游地的环保处理设施单位等;大型或家庭式沼气单元等。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事业,这些单位其实非常缺乏有专业理论知识人员,期望与相关科研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也期望有理论知识的人员指导。在校的大学生已具备相当的书本知识,可以应用甚至帮助实习单位的工作,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与学校老师联系,帮助或协调问题解决。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包括行政管理、专业技术、协调能力等都会得到极大提高。相反,城市环保事业单位组织机构相对成熟,企业技术稳定、生产运转顺利。学生即便是蹲点实习,但基本就是每天例行上下班,如,一个成熟氧化沟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基本是全自动化控制,正常生产运转中,参数短期内不会也不可能调整,学生感性认识收获不大。

依靠科研项目,通过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项目,引导学生在农村污水控制方面进行实验,如畜禽污水处理、农产品安全生产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4 完善教学体系,加强课程设计

学习24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统计显示,讲授5%,阅读 10%,视听结合20%,示范30%,讨论组50%,实践练习75%,向他人讲授/即时应用90%[10]。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应用课程是目前大学教育难以取代的优势[10]。课程设计是将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农业院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往往被忽略,完成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后,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突出理论应用,训练大学生工程整体设计能力。并将课程设计开设在实践教学的后期,设计的内容可结合实践课程中发现的问题,更利于学生的创新。

2.5 制定合理的实践课程考核制度

实践课程考核因为指导人员、地点和单位性质的不同,相对理论和实验类课程难度更大,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积极促进教学。制定合理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课程考核体系,可以针对不同的实习内容综合考察。学生实践中的表现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老师联合评判,并以实习单位老师为主,考察学生的实习主观能动性,如到勤率、工作表现等。第二项考核内容依据学生的书面报告,如工作日记、调查报告和专题报告等是否完整,质量水平如何。设置不同权重,实习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提出问题等都是考核的重要内容。因此,可以将现场考核的权重加大,充分体现现场工作能力的重要性。另外,考虑实习的难易,对不同实习单位加不同的权重分。

3 结语

教学需要根据课程特点,结合社会的需求不断改进。农业院校在生物及农业专业较工科院校有较大优势,我国生态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水环境保护人才。因此,农业院校应坚持为农村和农业服务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和竞争力,培养出具有农业院校自身特色的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沈连峰,王婷,张发文,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1(01):61-63.

[2]辛言君,马东,崔德杰.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53-55.

[3]祝春水.“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J].甘肃科技,2009,25(5):142-143.

[4]吴棉国.生态农业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中国发展,2013,13(5):12-16.

[5]李洁,周应恒.农村环境教育在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中的作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89-93.

[6]陈满荣.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关系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7,1(16):1841-1849.

[7]吕淼.“三农”问题与高等农业教育——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农业院校的改革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5(3):86-88.

[8]马小娥.提高工科大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的思考和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07-209.

[9]张学洪,张军,曾鸿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1(6):37-39.

篇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推进,[1]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不断改革和发展,以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分析化学一直以来是高等农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现行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社会对各类分析测试技术的具体需求,对环境、商检、药检、地矿、质检等行业的调查,各类滴定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电位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社会需求高。[2]我校现开设了生物科学(师范)、蚕学与生物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林学、土地资源管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纺织工程、茶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包装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动物医学、草业科学、水产养殖学等二十多个近化学类农科专业。不同的专业对分析化学知识的要求不同、侧重也不相同。特别是分析化学作为化学的重要分支,于20世纪90年代,在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作为代表的生命科学的激励下,跨入了以生命分析化学为特征的新纪元。而流动注射分析法、酶、免疫等生化分析法在教学上还是空白。[3]分析化学基础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多,课时数却越来越少;所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而开设的分析化学课程教材内容、实验项目、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均相同。这种不考虑学生专业特点,“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模式,使对分析化学要求高的专业学生“吃不饱”,要求低的专业学生“嚼不烂”,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怎样在有限的课时中,从广度上介绍分析化学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有利于“向学生展示21世纪分析化学生龙活虎、立体多维的图像”,(3)同时也能在深度上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按学科大类招生”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招生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宗旨是尊重学生个性,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已改革为按环境生态大类招生,在前2年完成环境生态大类课程结构体系中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学习,后2年学院根据国家和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志愿情况分专业。为此,该学院对学生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设置做了相应的调整,依据各专业对分析化学的不同要求层次,部分专业必修,部分专业选修。在今后的几年里,我校的部分学院可能还会有类似的调整和改革。在这种大类招生体系的新形式下,现行的统一的教学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分析化学的教学目标难以真正实现,从而阻碍了分析化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师白费力,学生不受益”的尴尬局面屡见不鲜。像我校这种情况,在农林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里较为普遍存在。如何针对各个专业对分析化学知识的要求而做到教学的有的放矢?我校为此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分类教学模式。

二、分类教学的可行性

分类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素质教育为理论基础,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培养,通过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求得最佳教学效果。它的目标是为具有不同的文化基础、不同的专业学科、不同的职业去向的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准备,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1.农科类专业对分析化学知识的需求情况。以我校为例,有二十多个专业开设了分析化学课程,从培养目标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看,他们的大类专业特征明确,对分析化学的要求各有侧重。①环境类。主要培养目标具备环境资源分析与测试、环境污染与防治、环保产品开发、资源利用与保护等知识和能力。对分析化学的要求侧重于各类滴定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电位法、原子吸收光谱法。②医药类。生物药物分析对分析化学有较高要求,侧重于各类滴定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气液相色谱法。③食品类。食品质量与安全与分析化学息息相关,侧重于各类滴定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电位法、气液相色谱法。④生物类。涉及植物化学保护,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饲料分析与质量检测,致病因素分析、检验,药物正确使用与开发,农业生物学,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及基因资源的保护、发掘与利用研究,水产动物病原诊断,水产动物病害的免疫防治及机理,水产动物营养生理、营养需求与代谢,营养与品质,营养与免疫,营养与环境以及重要经济水产动物人工全价配合饲料的配方和加工,品质分析,生理生化等,均对分析化学有相应的要求,侧重于各类滴定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电位法、气液相色谱法、酶、免疫等生化分析法。由此看来,分析化学在各类专业的应用中是广泛的,但各专业由于分析的对象和要求不同,对分析化学的要求各有侧重,依据不同专业要求进行分类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化学教师团队的情况。农林院校的分析化学教师,一般都来自于化学专业,专业知识扎实,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在学校内部很容易与其他专业融合。在自我素养方面,通常都在硕博学位进修中,分别于药物分析、环境化学、食品化学、生物化学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对于分析化学在其他各领域的应用有很深的认识和理解,为分类教学提供了优质的教学支撑。

三、基于大类招生下农科类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分类教学的设计思路

1.大类学科分类的划分。根据农科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各类专业对分析化学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划分出大类学科。这需要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地深入研究、调整、合理化。

2.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在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注重体系完整、简约实用。通过改革,使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社会性、生活性、新颖性更强。在教学内容确定后,组织相关教师编写新的更为合理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篇7

[关键词]多媒体 土壤学 课堂教学最优化

土壤学在高等农林院校的教学体系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以数学、化学、物理、生态学和地质学等课程为基础,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管理、农学、林学、园林、园艺及植物保护等专业的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上世纪50年代土壤学课程为120~180学时(土化),80~120学时(其它专业)。如今,由于教改的不断深入,新兴和交叉学科的兴起,已将土壤学课程压缩为30~60学时,而各学科培养的专业人才既要有一定广度又要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不断提高土壤学教学质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土壤学课堂教学最优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教育领域知识的更新,多媒体课堂教学作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地使用。但是,在实际使用多媒体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也很难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一、多媒体在实现土壤学课堂教学最优化中的作用

(一)课堂教学最优化理论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尤里・康斯坦丁诺夫・巴班斯基最早提出最优化教学理论。它的大意是:根据培养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按教学规律设计最好的教学方案,获得人力物力消耗最低、效益最高的结果。这个结果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全班每个人都能获得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这个理论的核心是要综合地解决教育和个性一般发展的任务,包括发展创造性才能。其关键在于处理好时间、精力耗费和教育效果的关系,也就是要低消耗高产出。为此,必须弄清,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在什么样的具体条件下,才能保证出色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二)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最优化的联系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正在日益成为教学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构成的,在现代教学环境下还要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

在土壤学教学方面,我们经常发现讲到“不同土壤类型的特性和变化过程等”,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只能是“纸上谈兵”,学生很难直观感受到土壤类型间特性的差别,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将不同土壤类型的图片及其形成过程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演示出来,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能大大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真实、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优化了学习过程。因此,现代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明显,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最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多媒体促进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在课堂这个充满活力的情境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的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信息源主要来自教师和书本,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基本上也取决于教师对书本知识的教学规划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输的信息量很有限。例如在讲到土壤养分一章,对于不同缺素症的诊断,很难用语言描述,而利用多媒体学生可以通过图片对每一种缺素症进行诊断,并加以区别,这样学生从中获得的信息量是很大的。因此多媒体对教学内容的最优化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优化。教材内容加以充实,才能增强其教育和发展的作用。

(四)多媒体促进教学方法最优化

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要掌握选择教学方法的方法,就要熟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其中的每一种方法。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能为学生认识能力的顺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和各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促进教学方法最优作用的发挥。如前面提到的土壤分类的讲授,可以将启发教学法、直观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地球表面会出现不同的土壤类型?然后在利用图表的同时,可把与不同土壤类型相关的自然地理现象、旅游胜地等内容加以补充,也可请同学讲一讲自己所在地的典型土壤及其特征。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将讲授的重点及在野外拍摄到的不同类型土壤的照片或相关 短片介绍制成幻灯片,通过多媒体让大家观看。这样使教学直观、形象、生动、简洁,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实现土壤学课堂教学最优化不致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在信息化时代,对利用多媒体多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教学最优化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大意义。

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是实现土壤学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关键环节,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也必将成为今后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目前利用多媒体进行土壤学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利用多媒体在实现土壤学课堂教学最优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多媒体课件容纳的信息量过多,影响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为了讲好土壤学课程,在准备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总是想让课程的内容丰富一些,不仅有书本上的知识,也会有一定的扩展,这样常常导致多媒体课件容纳的信息量过多。同时由于学时有限,课堂的授课速度相对加快,使授课内容在学生眼里和头脑中停留的时间短,造成学生只是机械地看和听,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所学的内容。这样导致向学生输入的信息很多,但真正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印象的并不多,也可能造成学生不愿再听。另外,课件的大量信息也淡化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难以从大量的细节中区分出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导致在课堂上只是看到学生在不停地记笔记,最后不得不常常需要提醒同学们,哪些内容是必要要掌握的,而哪些内容只是希望他们了解的。因此不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过分的扩大课件内容量,势必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所以,在准备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不是内容越多越好,而是要使课件的内容实现最优化,这也是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基础。

(二)多媒体课件限制了学生动脑能力

在利用多媒体进行土壤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取代了教师的板书,有时甚至一节课不写一个粉笔字。很多问题的答案随问题一起出现在幻灯片上,表现出强大的呈现式功能。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失去了动脑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惰性和依赖性,不愿动脑思考,不分重点和难点只是一味地记笔记。由于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使得教师在过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只是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只是被那些五颜六色的动画和图片所吸引,也就没有时间去思考和想象,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同时,应同其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如加入问题教学法,在讲授一些内容之前先提出问题,给学生一定思考的时间,再结合学生的回答把问题讲解透彻。这时可以加入一些扩展的内容,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多媒体教学弱化教师的作用,有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我国学者于海霞曾说,“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只能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辅助手段。”而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却往往不一样,教师把一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知识点统统纳入课件中,从而造成多媒体独霸课堂的局面。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仅坐于电脑前操纵鼠标,对着屏幕讲解,整个过程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只是教师的嘴在动,而学生的手在动。殊不知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充满感情的讲词,对学生鼓励的眼神是电脑永远替代不了的。通过眼神的交流你能感受到学生对这个问题掌握的程度,和他们对课堂内容是否有兴趣。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多媒体只是我们教学的一种方法,教师才是掌控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也能实现教与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实现土壤学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关键环节,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也必将成为今后土壤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讲授土壤学的每位教师不断分析、研究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多媒体教学的经验、探索多媒体教学的新方法,多媒体教学才会更好的促进土壤学课堂教学最优化,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孟瑞.关于大学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几点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21(4):128~130.

[2]郎妍,万军.多媒体在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延边教学学院学报,2007,21(5):96~98.

[3]胡丽竹.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7,23(3):2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