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

篇1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更新知识与技能的能力,由此实现自身职业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而通识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根本目标的重要途径。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多领域交叉、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发展极为迅速,已成为21世纪最活跃的学科之一。作为一门涉及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边缘学科,环境科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环境教育,而应该向通识教育发展,尤其要向非环境专业学生普及环境科学知识。针对冶金领域的重污染状况,依据中南大学的学科特色和环境工程学科体系的建设规律,依托冶金工程一级学科,学校建设与发展了有鲜明特色的冶金环境工程学科。冶金工程与环境工程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环境科学概论》是冶金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选修课。对于冶金工程专业的学生,其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与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应有较大差别,需培养其学习与今后工作过程中的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环境科学思维模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清洁冶金与循环经济的意识。本人从2003年开始承担冶金特色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任务,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认识到要开好《环境科学概论》这门课程,必须重视在课时有限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熟悉、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近年来在冶金工程专业《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中的经验与体会,谈几点该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之处,旨在充分发挥交叉重点学科群的优势,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思想和环境科学思维的冶金工程高级复合型人才。

 

一、课程性质与专业特点的结合

 

相对于传统的课程,《环境科学概论》具有明显的特点:①学科任务是以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为导向,规范与调整人类的伦理、意识和行为规范,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为人类提供舒适、便利和安全的生活环境。②始终贯彻公平公正的环境观,环境乃至地球整个系统都不是全部属于人类,而是地球上全体生命及其后代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资源与基础,故要求人类尊重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③学科领域覆盖面广,学科知识交叉性强,其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诸多领域,涉及地学、化学、生态学、数学、毒理学、物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④环境科学仍是一个年轻和发展迅速的学科,新名词层出不穷,如生态足迹、绿色壁垒、绿色消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等。⑤课程内容与实际结合密切,如各种污染物控制技术的原理与工程设计、工程实践紧密相关。⑥研究方法综合性强,环境问题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多样性,各种方法论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在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均有广泛的应用。⑦知识更新快。环境科学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新观点、新技术日新月异,环境热点不断变化,环境质量动态变迁。冶金工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低能耗、低污染的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之路。因此,使他们在今后工作中有能力对冶金行业的环境问题开展全面分析与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在知识广度、深度与侧重点上有别于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

 

二、教学内容的精选

 

1.按专业性质精选内容,详略得当。本课程内容涉及专业领域广、内容多。在实际教学中,因授课学时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理应“因材施教”。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在选择授课内容时除了兼顾全面系统外,更要突出重点,即授课内容要包含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并在有限的课时内突出环境科学的重要问题、热点问题,尤其是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环境知识。根据冶金工程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及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详略选择。在讲解的过程中主要以现有冶金企业面临的环境问题为案例,讨论冶金行业三废高效治理与资源化,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重点在于让学生建立环境意识,将环境科学与冶金科学融为一体。

 

2.按专题备课,补充与调整教学内容。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备课质量对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传统的按节备课法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难以根据课本外的大量新信息补充、调整和组织教学内容。本课程结合专业特点,在简要讲解环境科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技术与方法等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本人长期从事冶金行业三废治理与资源化的科研与工程实践,以及在典型冶炼企业开展企业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积累的工作经验,按冶金过程中有色冶金污染源、冶炼烟气与粉尘污染控制技术、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重金属废渣资源综合利用、冶金过程中物理污染与控制、清洁冶金及有色冶金污染控制相关法律法规等专题进行模块式备课,并详细介绍环境科学在新技术方法手段的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及其在冶金行业的应用。这种根据专业特色精选、补充、调整与重组教学内容的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的针对性。实践表明按专题进行备课和讲解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涉及多方面内容,知识点多,结构有一定的复杂性,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涉及相应的教学手段也应有所不同。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本课程形成了较为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及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冶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动态,以案例为核心,融科研成果、工程实践于教学,并集成优化多种教学模式,实现科研促教学、教学促科研的良性循环,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创新与发展空间。另外,当前大多数高校均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时数大幅度压缩,课堂授课时间很有限。这些新特点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所以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巧妙表达教学内容,善于调节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使讲课真正成为一门艺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美的享受。本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1.互动式教学。教学过程本身应是教学相长,课堂上师生之间要通过互动来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互动改变了过去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听的单向信息流的局面,形成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的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避免授课过程中一味地演示课件,而应不时地走下讲台通过提问、肢体语言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有必要板书的地方一定要板书,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为了增加与学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做法:根据冶金工程专业特点,列出如下专题:试分析历史上环境事件中有几起是由重金属污染引发的及其内在原因;与重金属有关的湖南湘江镉污染事件、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湖南岳塘砷污染事件,等等的原因及对环境的影响,开展分析与讨论。采用学生准备、课堂上分组讨论或上台讲解等方式,把教学形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师生互动,甚至以学生为中心。如讲解物理污染时,将噪声污染、光污染、热污染、电磁辐射污染、放射性污染、冶炼企业物理污染及防治对策等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给以一定的材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小专题进行备课,推举一名学生上台讲解。

 

2.模块式教学。模块式教学具有如下特点:(1)条理清晰,实用性更强,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更能充分发挥教师备课的创造性,有效避免照本宣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依据自己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模块,同一模块也有不同的侧重。(3)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模块式教学从内容上满足了学生的要求,选取他们感兴趣的知识;此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加激发了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4)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是一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反应和创造,并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教学方法。实践表明模块式教学中围绕主题将最新颖、最前沿的内容形成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的系统化知识教授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案例式教学。环境科学概论这门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内容以概述性为主。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课本中的概念、原理等逐条讲解,就会出现授课内容枯燥无味、学生不耐烦的局面,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法是由西德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强调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蕴含科学本质的范例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在听“故事”、看“故事”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案例的引入包括以案例引出本次课要讲解的知识点、讲授中形象生动的多个实例、穿插案例,等等。结合承担的科研课题及工程实践(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处理新技术、重金属重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重金属废渣硫固定与资源化等)开展深入的分析,讲解创新思路的提出、新工艺的设计、工业试验中碰到问题的解决思路、工程实践的运行,等等,并开展相应的环境评价分析。尤其是在讲授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时,将本人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开发的生物制剂法直接深度处理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法处理冶炼企业烟气洗涤含汞污酸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工业试验及生产运行现场的录像资料播放给学生,此种科技知识转化为工程应用的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实践表明通过案例教学,用案例引路有效增加了教学过程的生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效果非常显著,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

 

4.实践式教学。课堂讲授对学生来说缺乏直观认识,空泛的灌输也会影响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在活动课中插入一些调查研究性的任务,让学生们深入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鼓励学生在课外亲自动手搜集相关资料,比如我国的三河三湖七大水系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水质现状,各大城市大气质量现状及环境质量公报,历年来国际环境日主题等,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阐述自己的思想,力求大胆创新。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小组为单位,以环境问题为主线,布置环境状况相关调研任务,并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题目包括校园学生区生活垃圾成分、堆放及处置状况调研;校园教职工区生活垃圾成分、堆放及处置状况调研;学校学生区用水状况及废水性质调研;学校各马路汽车尾气排放状况调研;校园及周边环境噪声污染状况调研;桔子洲头沿线湘江水污染源调研;桔子洲尾沿线湘江水污染源调研;主校区大门口及公交车站大气污染状况调研;主校区荷花池、铁螺塘及南校区半月湖的水质状况调研等。多年的实践表明,学生通过以上简单的小课题的调研与实践主动去探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最佳方案,掌握并灵活运用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学生非常喜欢这种主动参与的方式,通过调研他们的实践调研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个人能力。

 

5.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形式,课件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备课时,以课程内容为基础,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注重色彩、图案和文字的选择与排版,为学生提供一个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在播放环境污染状况的图片时充分体现了其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概论性质的课程本身具有内容多、信息量大的特点,多媒体教学恰好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及信息传授量,这样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其对学科知识系统的记忆和领悟能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以使用PPT电子教案为主,课堂教学充分应用了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发现学生对动画图片和视频材料感兴趣,比教师单纯讲课更有吸引力,所以在教学中精心筛选了与教材内容相关性高的图片和视频材料。多媒体教学有诸多优势,如多媒体课件呈现信息的速度快,某些课程存在教师要很好地控制教学进度的问题,但对于《环境科学概论》这门概论性质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存在学生跟不上进度的问题。当然,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适当辅之以黑板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高效、高质、高量”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的过程中理顺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关系,充分采用模块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实践式教学等教学手段,并让学生上台参与课程内容的讲解;在讲授基本方法与知识的同时穿插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冶炼行业的工艺特点,用原理启发式分析冶金行业的环境污染及“三废”处理工程实例;强调科研促教学模式,将本人及课题组的科研工作思路与成果传输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明白环境问题仅靠采取一些新的治理措施、关闭一些污染源,或一些新法令是解决不了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植根于更深层次的人类社会改革中,它包括对经济目标、社会结构和民众意识的根本变革。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满足市场需要,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更具有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篇2

关键词:水质净化;课程优化;应用化学

作者简介:牛微(1978-),女,辽宁本溪人,沈阳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讲师;毕孝国(1962-),男,吉林辽源人,沈阳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辽宁 沈阳 11013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65-02

应用化学(电站方向)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电力行业的化学作业人员。其中,电力生产用水处理是电厂化学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专业毕业生的核心就业岗位。近年来,随着亚临界、超临界机组逐渐成为电力系统的主力型机组,热力设备的水、汽质量要求日益严格,使得电厂水处理技术迅速发展,水处理设备不断更新,水处理工艺日益完善。[1]因此,原“火力发电厂水质净化”课程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水处理运行岗位的需要。本文在充分调研国电铁岭电厂、宣威电厂水处理运行岗位作业内容和所需知识要素的基础上,[2]对“火力发电厂水质净化”课程的内容进行了优化研究,删除现已不再使用的传统水处理工艺,增设能够拓宽专业知识面、介绍高新电厂水处理技术的章节,强化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火力发电厂水质净化”课程是应用化学(电站方向)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本专业的特色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以火电工程水处理为主线,具体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火电厂补给水、循环冷却水、发电机内冷水、凝结水处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常用处理系统、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运行工艺,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力行业水处理设备运行与监督的基本技能和水务管理的初步能力,胜任电厂水处理设备运行及监督工作。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同样可以胜任其他相关行业的水处理设备运行工作,可在化工、环保、煤炭等相关领域从事水处理设备运行与监督工作。

二、课程内容优化与设置

“火力发电厂水质净化”课程内容包括水质概论、补给水处理、凝结水处理、循环冷却水处理和发电机内冷水处理五个部分。课程内容设置应紧密结合电厂水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减少电厂水处理技术的理论部分,补充与水处理运行岗位有关的实例和题目,做到理论部分以“必需”和“够用”为尺度,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1.水质概论

水质概论部分主要介绍天然水的水质概况和水质指标,重点让学生了解水在火电厂中的作用,电力工业通常采用的水源及其特点,电厂日常检测的各类水质指标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存量日益减少,建在城市的热电厂普遍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作为电厂补给水和循环冷却水水源。因此,在水质概论部分增加中水水质特点章节。

2.补给水处理

补给水处理部分按照水处理单元分为混凝、沉降、澄清、过滤、离子交换和膜分离六个章节。其中混凝、沉降、澄清、过滤是火电厂应用最广泛的预处理工艺,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是两种最普遍的除盐技术。

课程内容安排方面,删除了石灰处理、软化和降碱、蒸馏等陈旧工艺和絮凝反应动力学、沉降效率计算、半透膜透过机理等理论性较强内容,减少了混凝原理、过滤机理、离子交换动力学、树脂交换特性等原理性内容的学时,增加了水处理设备运行与管理,水处理设备常见运行故障及消除方法、出水水质不合格的原因和处置方法等应用性强内容,使学生真正学到实用的知识。

由于大多数新建电厂均采用反渗透等膜法除盐,或将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技术组合应用,因此,“火力发电厂水质净化”课程扩充了关于膜分离技术的教学内容,增加了超滤和连续电除盐章节,并注重对膜法除盐工艺的组合应用和超滤、反渗透设备的讲解。

3.凝结水处理

随着直流炉和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投运,凝结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30万千瓦的机组和冷却水水质较差的超高压机组都设置了凝结水处理系统。

凝结水处理部分主要介绍目前较先进水处理设备,如覆盖过滤器、电磁过滤器、高速混床等,增加了凝结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章节。

4.冷却水处理

循环冷却水处理部分主要介绍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易出现的结垢、腐蚀、微生物滋长问题和日常使用的水质稳定剂,删除了阻垢机理部分,增加了循环冷却水系统日常运行和维护章节。

5.发电机内冷水处理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的和实施,对发电机内冷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单纯加缓蚀剂的处理方案已不能满足新标准的要求。因此,“火力发电厂水质净化”课程增加了发电机内冷水处理部分,主要讲授发电机内冷却水控制的目的和目前发电机冷却水的常规处理方法。

此外,在内容讲授方面,教师应注重结合电厂水处理工艺实例讲解。如在讲授火电厂补给水处理工艺时,结合铁岭电厂、大连热电厂等各个电厂具体采用的补给水处理工艺进行讲解,并对各工艺进行对比,组织学生讨论各个工艺的选择依据及优点。教师讲授水处理设备时也一样,应明确告诉学生各个电厂所采用的具体水处理设备的型号及控制指标等,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节。结合理论讲授,课后多给学生布置综合性设计题目,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相关课程的衔接

1.先修课程

“火力发电厂水质净化”的先修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各门课程中与“火力发电厂水质净化”课程相关的知识模块如表1所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课程主要为“火力发电厂水质净化”课程提供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

2.后续课程

知识上升为能力是学习知识的目的,也是应用型教育的客观要求。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是实践,因为实践的结果既丰富了知识的内容,又使单个知识点之间建立了联系,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因此,为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缩短毕业生的工程适应期,“火力发电厂水质净化”课程明确规定了实现能力目标所需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分别为水质净化课程设计和水处理工艺实训(见表2),时间均为2周。

水质净化课程设计的任务是结合“火力发电厂水质净化”课程的学习,指导学生自行设计一套符合要求的火电厂补给水处理系统,使学生对补给水处理方法、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工艺计算、水处理工艺的合理布置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加深对补给水处理系统整体概念的认识,并获得比较完整的工程设计知识。具体的设计任务包括原始设计资料的整理、预处理系统及相应设备的选择、除盐系统及水处理设备的选择、除盐系统的工艺计算、绘制补给水处理系统流程图、编写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水处理工艺实训是要求学生自行调试过滤、澄清、离子交换、反渗透和电渗析小型实验装置,并对离子交换、反渗透和电渗析实验设备的出水水质进行检测。通过水处理工艺实训,学生掌握过滤器、澄清池、离子交换器、反渗透、电渗析装置的结构、运行与监督方法,掌握电导率仪、钠度计、浊度计、pH计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对水处理系统的工艺布置和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为进入岗位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必要基础。

四、结束语

电力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龙头,须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这就要求电力行业院校及时更新知识内容,实现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职能。因此,“火力发电厂水质净化”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在面向目标岗位,强化实践技能。做到理论部分以“必需”和“够用”为尺度,强化学生工程意识,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模型;设计;研究

天然气在开发的过程中,对生态规律加以遵循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并实行情节和节约生产,就是天然气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出现,是人类对传统发展模式已经无以为继的反思,是人类对自己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上的一种升华。天然气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循环经济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和问题同样会体现在天然气循环经济上因此,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对天然气循环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在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中心基础上,将天然气资源开发的特性相结合,对天然气进行全面、系统而又多目标的评估。要实现这些,就要对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模型进行设计,首先我们应该对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设计原则有所了解。

一、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天然气循环经济,是一种对循环经济的实质与内涵都有所体现的天然气经济运行模式。天气然循环经济是一项不仅涉及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且包括社会公平以及生态文明的系统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内在紧密连续、结构完整同时逻辑严谨的有机系统。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对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进行反映,还要对以天然气作为载体的天然气循环经济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和个别规律进行反映,同时还要对天然气发展的经济效果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要求进行考虑。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其次是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再次是简明性与突出性原则以及一般性与特殊性原则。

二、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设计思路

天然气与其他能源不同,具有特殊的属性和生产形式,所以在对其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体现出各个循环层次上的不同侧重点。

1.企业层次

在对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注意到企业层面的减量化原则,该原则针对的主要是生产活动输入端,即在对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加以控制,使其能够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达到节约资源与减少污染的效果。但如果仅仅站在天然气开发企业的立场上对减量化原则进行考虑,要求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物质量的投入进行减少则具有不可行性。天然气在开发的活动中,设备与能耗是其主要投入物资,一般来说,天然气的原料只需要较少的投入,所以在天然气生产过程中依靠物质投入达到的减量弹性十分有限。对再利用原则来说,对产品的时间强度延长是其一般目的性。但在企业层次上,这种原则的探索性研究意义较小。再循环的原则主要是站在输出端的角度上来看的,它的目的主要是尽可能多地将废物再次转化成资源,对企业清洁生产问题的解决能够较大程度低解决企业层次循环的问题。所以在设计中可以依靠突出性原则,从清洁生产角度上对企业层次的循环经济指标进行构建。

2.区域层次

天然气及其辅助行业的企业群落,是天然气循环经济在区域层次上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些企业群落作为产业共生体,主要通过物质梯级循环、资源综合利用、信息共享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是废弃物的东西却能够成为另一些企业的原料或者能源。通过这种产业共生体的生态学物质传导机制,区域天然气循环经济更大程度上是对减量化原则与再利用原则的体现。天然气企业依靠装备的更新与升级,通过提高科技保证资源投入量的减少。再利用原则则主要表现在对区域内企业群落之间包括信息在内的资源能源的梯级利用,再利用原则是一种过程性方法,在闭路循环中形成区域内的物质利用。天然气区域发展越多样化、精细化,对天然气循环经济的反映效果就越好。所以,在设计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模式时必须考虑到区域层次。

三、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设计逻辑结构

不管是企业层次所体现的企业清洁生产,还是区域层次上所体现的产业共生,两者的运行都是在市场机制下进行的。它的所属范畴是天然气经济活动的非外部性范畴,对天然气循环经济硬性环境特征进行反映。天然气经济活动的外部性范畴除了包括社会层次所体现的社会经济效应外,还包括生态文明效应,这些所反映的是天然气循环经济软环境特征。在对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在生态文明下的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逻辑结构基础上进行,其简明的逻辑结构可以参照下表。

通过对各种因素的分析,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模型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其操作原则,按照企业层次、区域层次、社会层次的思路进行设计,同时还要遵循一定的逻辑结构。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模式才真正符合天然气循环经济的评价内容,起到其评价体系本该发挥的效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环境设计 理论研究 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环境艺术又称为环境设计,它借助于多学科的理论,以艺术设计为根本,进行理论分析和专业设计。艺术设计的目的是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遵从提高环境质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高感官,视觉享受,可持续化,以满足人们的各项行为活动舒适性和便利性。针对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的需求和生活状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生产生活环境进行科学,专业,艺术的规划与设计,最终创造一个生态良好,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1环境艺术的概念

按照空间来界定的话,环艺设计分为内部环艺设计和外部环艺设计。其中内部环艺设计主要以室内的家具,空间,主题为要素进行设计,而外部环艺设计主要以建筑,环境,生态等要素进行设计和规划。我国的环境艺术现状如下:

传承与发展:环艺设计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素养。环艺设计既要对历史文化传承和延续,又要与时俱进,满足当代社会的行为模式和审美观。

动态与可持续:环艺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随着人们对艺术追求,欣赏风格的改变而改变。因此,环艺设计者在进行创作与设计时要考虑到可持续性,循环性,可变性。协调社会、人工、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秉持动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环艺设计涵盖的内容

环艺面向了心理学,建筑学,社会学,行为学,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是跨越多个学科的系统工程。环艺设计原理包含的内容大致如下:

2.1景观与环境

美好的环境设计不仅能够给人带来视觉的享受,同时也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类型特点,结构形式,经济状况,以及文化特征。环境艺术往往指的是环境与艺术的结合,主要通过园林,街道,雕塑,绿化,广场等元素互相联系,将这些元素优化组合起来从而整体展现出一个城市的景观之美。

2.2人居环境

人们随着环境的改变,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与环境融合的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逐渐形成了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和互动关系,然后创建出自己的领域。使用环境资源来改造和加工自己的居住环境,最终创建出了居住空间和人居环境。

2.3建筑设计

建筑空间展现了一座城市的物质形态,是一座城市最为直接的表现。一座城市的建筑设计,有旧的更替,也有新规划的诞生。因此,建筑文化和建筑设计需要扬优弃弊,需要优化的设计和组建,展现设计之美。

3制约环艺设计理论理论研究的因素

3.1研究的区域性和主观性

目前,环艺设计分为两个派系:绘画派和制图派。虽然两个派系的理论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自成一体,但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很好学习与交流。由于这两个派系是由美术设计和建筑设计不同专业的人员参与的,其研究方向不尽相同。并且因其区域性和主观性的差异,在知识传播与交流上也存在一定的障碍。

3.2教学体系不完善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艺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虽然开设环艺相关专业的高校和培训机构随之增多,但不乏是为了抢占就业市场而开设的新专业,教学力量和师资设备相对欠缺。

3.3创新意识不够

盲目地追求现代化或者西方化,违背了科学,环保,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会对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造成资源的浪费,削弱城市特色。环艺设计定位不够准确,盲目跟从,只求发展不求长远使得环艺设计很难得到创新。

4新形势下环艺发展的思路

4.1加强专业理论建设

基本的环艺设计理论知识主要有:艺术设计概论,中外美术史,工艺美术史,人体工程学以及环境行为心理学等等。我国的环艺设计在理论建设上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薄弱。因此,专业学会要积极关注环艺设计的发展,增强支持力度,鼓励不同设计专业的学生展开深入研究。专业学会要起到统筹指导的作用,规范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投入师资力量建设。逐步建立成熟的理论基础,不断完善学科框架。

4.2教学改革新思路

环艺设计跨越多个学科领域,涉及到文化,历史,宗教,民俗,政治,同时还有多种设计方法,内容和表现形式,单一的思维模式面对复杂的审美需求显得力不从心。环艺设计者不仅要求有严密的抽象思维,还要有丰富的形象思维。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可以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为切入点,广泛开设课程,让学生从不同的知识和艺术领域获取知识,开拓创造力。

4.3注重创新与实践

创造性是对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与统一。创新就是在学习了现有的知识与技术后,突破常规,创造出新的事物。然而不是任何新的事物都可以称之为创新,创新不仅仅是有所改变,改变必须是对现有的优化。在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注重细节,避免采用标准化的尺度去评判学生的成果。

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实践与理论互为依托。艺术设计流于理论的话,只是纸上谈兵。环艺设计最终会以实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唯有在实践中不断验证,理论才能得以完善和发展,然后更有效地指导实践,从而避免理论研究中的盲区。

5总结

从城市建设,园林艺术,室内设计到人生活所处的所有空间,都有环艺设计的踪影。环境艺术将艺术融入到生活中,有利于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关注和发展环艺设计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时代背景下,环艺设计教育同样也要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杜异.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系统的基本理念[J].装饰,2005(11):10.

[2] 张绮曼.当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现状与发展[J].科学中国人,1998(z1):39.

[3] 杨文会.环境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篇5

专业建设概况

专业定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围绕浙江大学“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具有国际视野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行业领导者”为宗旨,以新能源的开发、储运、利用为特征,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需要,积极培养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能源科学、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掌握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专业知识,能从事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工程设计、优化运行与生产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

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按照浙江大学“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其中专业课程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实验实践课。专业基础课的安排上,设置了如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等基础课程,使学生具有热学、力学、机械、能源科学和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了包括生物质能源、太阳能、风能、氢气大规模制取的原理和方法、新型液体燃料能源等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新能源领域相关科学原理、工艺以及新技术研究发展趋势方面的知识。在专业实验实践课程上,安排了新能源实验、认识实习、风电风机课程设计、生物质发电系统课程设计等,使学生掌握新能源的有关实验,掌握现场运行,工程设计和生产管理等知识,为今后从事新能源开发利用工作打下基础。

专业建设特色

依托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平台,浙江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体现出鲜明的科研与教学相长的教学特色。

强大的学科平台。能源系拥有国内一流的学科与科研优势,具备国际竞争的实力。现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设博士点8个、硕士点8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连续5年科研经费超过亿元。依托强大的学科与科研优势,以及不断在学科交叉领域取得的创新型研究进展,为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研究、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创造了条件;同时为优秀大学生继续深造提供了宽广的平台。能源系在新能源领域已有大量的研究积累,开展了大量新能源的研究方向,如太阳能热利用发电技术,生物燃料电池,微藻制油等,并已承担了新能源方向的973项目2项,863项目多项。

一流的师资力量。能源系拥有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中青年人才,其中院士1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全系教师队伍具有博士学位比率达93.1%,已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优化、年龄结构合理、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学团队。在新能源专业方向上,已形成了由院士牵头,5位长江学者和一大批教授为核心的新能源研究队伍。

先进的教学模式。专业建设以拓宽专业基础、专业知识面为宗旨,制订与国家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科研成果通过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毕业论文(设计)等途径,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科研互动,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能源系积极开展本科教学改革,“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创建能源与环境复合型人才培养新体系”获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工程热力学》、《热工实验》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国家级能源与动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通过专家验收。

开放的实践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能源系建立和发展了与学科前沿及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能源与动力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依托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能源与动力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通过实验课程精品化、建设学生创新实验室和节能减排实践基地、开展以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为代表的各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等形式,构建了多层次训练、多学科交叉、全方位辐射的立体创新实践平台。

专业建设成效

学科资源与科学研究成果及时、有效地引入本科教学建设中,为本科教育提供了大量优质资源,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本科生对该专业的认同度高,目前该专业已经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热门专业之一,学生主修专业确认平均绩点在4以上,在工科专业中排名第三。

核心课程精品化建设。专业依托教师在新能源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将科研方法、体验与成果引入课程,推进核心课程精品化建设。2013级培养方案修订中,确定《太阳能》、《生物质能源》2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并增设了《非常规天然气和合成气开发与发电技术》、《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新型液体燃料能源》等课程,优化了课程结构,体现了专业特色。

专业教材高质量建设。近年来,教师总结多年科研和教学经验,出版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能源工程管理》等2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出版了《热学基础》、《核电与核能》、《热能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多孔介质燃烧理论与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生物质液化原理及技术应用》等专业课程指导教材。

实验教学创新性建设。教师结合新能源领域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和科研项目实验台开展新开实验课程项目的建设与研究,开设了“硫碘热化学循环制氢”、“流动和雾化的激光测量”、“生物能源实验”等实验项目,同时充分利用学科实验室的设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验环境。

实习基地全面性建设。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锅炉厂、浙能集团等9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根据行业面向与专业培养目标,对校企合作的课程进行了合理的规划,注重实习企业的交叉互补。如东方锅炉、上海锅炉厂等企业提供热能转化设备的实践实习;深圳东方锅炉控制有限公司提供热能设备控制方面的实习;蓝天环保等提供燃烧污染控制方面的实习;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提供测试方面的实习;广州瑞明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电厂整体的实习。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能源工程学系打破教学、科研、学科实验室界限,学生通过自主立项或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自定实验方案、自主完成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节能减排竞赛等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已获得SRTP立项31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3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获校级大学生节能减排学科竞赛奖项15项,获国家级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三等奖1项。

未来专业建设的方向

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顺应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学科研究特色,进一步梳理现有课程设置,完善“重基础、强实践”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凸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特色,形成以力学、热学为专业基础教学内容,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储运、利用技术为专业核心教学内容,课内外实验实践环节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篇6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许多地区的水、空气和土地等都出现了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问题。在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后,绿色经济日益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广泛重视,由此可见,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展绿色经济。

【关键词】绿色经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目前,绿色经济正以其强大的逻辑力量推动全球经济转变,发达国家普遍转向了绿色经济,在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中实现了结构增长。绿色经济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为主要特征,包括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有利于改善我国高污染、高排放、资源高消耗等环境问题,在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我国的环境现状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在各个地区显现。洪水、干旱、蔓延全国的雾霾天气等极端的天气现象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已经严重威胁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公众的日常生活。此外,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突出表现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污染压力加大,生活污染局部加剧,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给人类的循环系统增加负担,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大量物种的消失。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与大气资源,本来是可再生资源,能够长期为人类做贡献的。然而,由于人们毫无节制的毁坏自然资源,过度的开采,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药品,导致了它们不可再生,同时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从而使得人们自食恶果。因此,我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号召每一位公民提高爱护环境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从而促进我国可持续道路的发展。

三、发展绿色经济的措施

1.多方面政策措施的协同促进

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大力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共同制定绿色发展中长期行动规划,在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结构调整与污染治理等方面作出明确合理的规划。从而进一步明确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目标与任务,积极开展绿色经济发展区域试点,实施绿色经济工程的建设,积累宝贵的经验,为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2.关注长远目标,支持绿色技术创新

在发展绿色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过度追求眼前的利益,在核心技术与重要设备上依赖进口国家,导致产业发展受制于人。我们应该关注长远目标,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鼓励我国国内企业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积极行动,加大支持G色技术创新力度,完善企业关键设备,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从而加快劳动生产率,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发展绿色经济。

3.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公众绿色消费

政府主导,加快绿色经济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从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节能减排的集约型经济增长。首先,政府可以专门针对绿色经济领域,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加强自主创新,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壮大。其次,建立有约束力的政策体系,健全制度建设,对政府、企业与公众的生活消费形成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要求的约束机制。此外,政府还可以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强化有关主体的绿色意识,引导公众绿色消费,呼吁大家为绿色经济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4.完善绿色经济发展的法律与政策体系

在推动我国绿色经济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现有的国情以及发展方式,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此外,我国要对符合绿色经济发展的企业给予补助及支持,鼓励其在前进的道路上恪守准则,积极创新。同时对于一些落后甚至违反绿色经济原则的企业,应当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惩罚及引导,使其吸取教训,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在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要完善绿色经济发展的法律与政策体系,加快推动政府、企业与公众三者之间的立法工作,健全绿色投资建设,调动地方政府与企业在发展绿色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积极性。

四、发展绿色经济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绿色经济不仅节约了自然资源,还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优化能源结构、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因此,发展绿色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影响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

绿色经济可以降低煤碳燃烧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有效的避免由于温室效应所带来的自然灾害,这符合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持长久的生存和发展目标,也符合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需要。

绿色经济通过开采新的清洁能源,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自然资源的使用,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了人类的健康。同时新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实选择。

发展绿色经济对推进我国经济绿色化进程,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对解决我国现有的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方面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着重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发展的平衡,通过在现实中找到其优化的发展模式,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思想固定下来,实现经济的增长。无疑发展绿色经济便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形式和基础。

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且生态脆弱的国情出发,通过合理的分析得出,我国应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以及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张春霞.绿色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佟贺丰.中国绿色经济展望[B].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3]石敏俊.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轨迹[B].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篇7

关键词:城市水工程水质管网系统工艺设备

Abstract:Accordingtothedefinitionofmunicipalwaterengineering,thispaperistoexplainmunicipalwaterengineering’soriginanddevelopmentinourcountry,andthecoresandthefutureofmunicipalwaterengineering.

Keywords:municipalwaterengineeringquantityofwaterpipingsystemprocessequipment

1.城市水工程学科的沿革

1.1水工程学科

水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不可代替的宝贵资源。人类生存离不开水,每人每天平均需要使用2~4L水。人们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由天然水体取水,经适当处理后,供人们生活和生产使用。用过的水又排回天然水体。一般天然水体都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依靠水体的自净能力,对排入的废弃物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由于社会循环的水量不断增大,排入水体的废弃物已经超过的水体的自净能力,水体水质不断恶化,使得水体遭到污染。受到污染的水体,将丧失和部分丧失使用功能,从而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加剧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以水的自然循环的“水利工程”和以水的采集、净化、生产加工成商品水的“水工业”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之为水工程学科。水工程学科含盖了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它主要包括服务于水的自然循环的“水利工程”和以水的社会循环为服务对象,为实现水的社会循环提供所需的工程建设、技术装备、运营管理和技术服务的“水工业”。

1.2城市水工程学科

“城市水工程学科”是以水的社会循环为研究对象,以水质为中心,研究其水质和水量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以实现良性社会循环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工程技术学科。城市水工程学科是支持水工业的主干学科,它是以水工业发展中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前沿课题为研究对象,以科技进步带动水工业发展和进步。

1.3城市水工程学科的沿革

给水排水工程学科是“城市水工程”学科的前身,它在我国建于20世纪50年代。那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为学习前苏联建设经验,提出“向苏联学习”的口号,所以也模仿前苏联的模式,建立了“给水排水工程”学科,在高等院校成立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建国后的前30年,但由于当时实行的“先生产,后生活”的发展方针,而“给水排水”被归入“生活”类,所以长期发展缓慢,大大滞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

进入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民经济开始了快速发展,相应的对水的需求成倍地增加,而我国是一个说资源短缺的国家,从而引起了供求之间的矛盾。同时,水污染治理滞后,大量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再加上农田化肥农药流失,使得水环境污染情况日益严重。

80年代以后,水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大,这与人对饮用水水质不断提高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增大,这样在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水质矛盾就日益突出而上升成为主要矛盾。与此同时,以水的社会循环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以水质为中心的“城市水工程”也孕育而生。

2.城市水工程学科内涵

城市水工程学科是以水质为中心,研究水质和水量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学科,具体的说包括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水工艺设备及水工艺过程检测与控制等三大部分。

2.1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水。不论它以何种形式、何种状态存在,都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加以利用,是人类社会的财富,属于自然资源的范畴。狭义的水资源则认为水资源是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可被人类直接开发利用的水。而且开发利用时必须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且不影响地球生态,同时要考虑水量和水质的要求。

2.1.1水资源概况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水。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可供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江河、湖沼以及部分储存是地下的淡水资源,即“可利用的水资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水资源仅指一定地域内逐年可以恢复更新的淡水量,具体来说是指河川径流量表征的地表水资源,以及参与水循环的以底下径流量表征的地下水资源。对一定地域范围而言,水资源的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随用水的目的与水质要求的不同、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变化。地球上的水通过不段的蒸发、降雨和径流的循环实现再生和更新。其循环的基本形式是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进入社会循环供人类使用的水,主要取自江河、湖泊和地下水。

地球上的总水量达14.6亿km3,但可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却有限;特别是现代工业发展对水资源的污染,加剧了“水质”型缺水。

2.1.2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的目的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水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段发展。

水资源保护的内涵是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措施,对水资源实行积极的保护与科学管理:一方面对水量的合理取用及对其补给源的保护,包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涵养及保护水源、科学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等;另一方面是对水质的保护,包括制定有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水质调查、监测和评价、制定水质规划、治理污染等。

水资源管理就是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协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矛盾;监督并限制各种危害水资源的行为;保护水资源的水量及水质供应,以满足社会现实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

2.2市政给水排水工程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市政水工程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它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城市生产用水、其他市政用水、各种来源和形式的污水与废水及各种水的处理、净化和排放。市政给排水工程含盖了市政水质工程、市政管网系统工程和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工程三大块。

2.2.1市政水质工程

2.2.1.1水质工程简述

市政水质工程又可分为市政给水水质工程和市政排水水质工程两部分。市政给水水质工程主要是对从水源取来的水进行相应的处理,使得经过处理后的水符合相应的用水水质标准;市政排水水质工程是对收集的污(废)水进行处理,使经过处理后的水达到污(废)水排放标准。

市政水质工程对水的处理一般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方法。物理一般方法有格栅和筛网拦截、混凝和絮凝、沉淀、气浮、吸附、粒状材料过滤以及曝气和吹脱等;化学方法有电解、化学沉淀、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物理化学方法有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和纳滤、超滤和微滤等;生物处理方法有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方法等。

2.2.1.2水及污、废水的处理工艺

对每一项水质指标一般都有一种或几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但是,有时一项水质指标只有采用几种处理方法的组合才能达到水质标准的要求,这种组合称为处理工艺。在具体情况下,如果有几种水质项目需要处理,就需要采用多种处理方法进行组合,从而形成相应的处理工艺。

当城市以轻度污染的河水为水源时,水中除了浑浊度和细菌学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外,水中有机物也常不符合要求,为除去水中有机物,特别是种类繁多的微量有机物,和在混凝、沉淀、过滤之后,增设臭氧氧化和粒状活性炭吸附的处理方法,或在混凝投药之前增设生物预处理,或在混凝投药前后向水中投加氧化剂或粉末活性炭,经过处理后的水中微量有机物指标便可符合水质标准要求。

城市以含铁井水为水源时,一般水的含铁量和细菌学指标不符和要求。对此可以通过曝气和沉淀过虑去除二价铁。向滤后水加氯进行消毒,便可使水的细菌学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主要是降低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和杀灭水中细菌。一般多采用生物处理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在排放前加氯消毒。城市工业废水的处理,要针对废水的性质,即要降低有机物含量,又要使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达到排放标准。

2.2.2市政管网系统工程

市政管网系统工程由管道和相应附属构筑物组成。管道承当水的输送任务;附属构筑物则起水压提升、水量调控以及污(废)水和雨水的收集等作用。市政管网系统工程分为市政给水管道系统和市政排水管道系统。

2.2.2.1市政给水管道系统

市政给水管道系统的任务是水的提升、水的输送和分配及水量的调节。其组成包括输水管(渠)道、配水管网、泵站、水量调节构筑物和给水管道系统上的附属构筑物。

市政给水管道系统的总体布局,可分为统一供水系统、分质供水系统、分区供水系统和区域供水系统;配水管网的布置是在给水系统总体布局基础上进行的,基本形式有树状网和环状网。输水管(渠)选线及布置在保证按安全送水和满足用户用水要求是前提下,充分利用重力流送水,以节省工程造价;同时要尽量不穿越如河谷、铁路等障碍。给水管道系统设计的内容包括流量计算、配水管网中的管段设计流量计算、管径计算、管道系统水力计算、水泵扬程计算和给水管道系统优化计算。

2.2.2.2市政排水管道系统

市政排水管道系统的任务是将城市的污(废)水和降水按要求进行收集并输送到污水厂或天然水体,其主要由污水支管、干管、主干管、雨水支管、雨水干管和排水管道系统上的附属构筑物组成。

市政排水管道系统的体制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基本形式。前者又分为完全合流制和部分合流制。新建的城区只能采用分流制,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对改造难度大的可以将原来的合流制改造为部分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设计的内容包括污(废)水和雨水流量计算、流速设计、最小管径计算、最小坡度设计及覆土厚度计算。

2.2.3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工程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工程是城市水工程学科的重要内容。从组成上将,它是给水系统工程的末端和排水系统工程的起端;从水质控制上将,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工程是关键性工程措施之一。为保证人们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能用到安全优质的水和排放不致污染过分的水,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工程的设备和装置起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人们直接的用水点和排水点。

2.2.3.1建筑给水系统工程

建筑给水系统工程要保证供水安全可靠、管理修理方便的同时,要力求工程投资量最小;而满足用户对水的水量、水质和水压要求是建筑给水系统工程的核心要求。

建筑给水系统工程一般由引入管、干管、主管、支管和用水设备组成。按用途不同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三类。给水方式有直接给水方式,设有水箱的供水方式,设水泵的给水方法,设水泵、畜水池、高位水箱联合供水方式和设气压给水装置的供水方式。供水方式的选择原则是:保证供水安全可靠,管理维修方便,在满足用户用水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给水系统简单,造价最省;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建筑消防系统工程作为建筑给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消防用水的要求供水。特别是现代建筑中的高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群的消防系统,正在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

2.2.3.2建筑排水系统工程

建筑排水系统工程按排除污、废水的类别分为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和建筑雨水排水系统。三类排水系统可按需要独立设置或合并设置,分别称为建筑合流排水系统或建筑分流排水系统。独立设置或分流设置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污、废水的性质、污染程度、城市排水系统的体制以及综合利用是可能性与处理要求等。同时,排水系统应该有通气管,将排水管道中的有害气体及时排至建筑物外。

2.3水工艺设备及水工艺过程检测与控制

2.3.1水工艺设备

2.3.1.1水工艺设备概述

水工艺设备,是以水质为核心的水工艺和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水质、提高水处理效率、降低制水成本的关键。现代化的水工艺与工程,应在精密、高效、节约动力和原材料、运行稳定的设备方面体现出来。

水工艺设备分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一体化设备三大类。通用设备主要有各类阀门、泵和风机。

2.3.1.2水工艺专用设备

水工艺专用设备可分为物化处理设备和生化处理设备。

在水处理工艺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去除水中某些特定物质或承当整个水处理工艺中某一特定任务的设备,称物化处理设备。

水工艺中常用的物化处理设备有:拦污机械设备,排泥、排沙设备,撇油、撇沙设备,污泥浓缩脱水设备,搅拌设备,气浮设备,投药设备,消毒设备,过滤设备,离子交换设备,膜处理设备等。

生化处理设备主要有曝气设备和生物转盘。

水工艺一体化设备分小型一体化净水设备和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小型一体化净水设备是以地面水为水源,将混凝、沉淀、过滤三个净水单元合理地组合与同一设备内,再配以加药、消毒即可成为一个完整的小型净水设备。它适用于水量较小,远离城市供水系统以外的区域。一体化净水设备混凝、沉淀、过滤三个净水单元可根据不同原水水质及处理水量采用不同型式,但原则是:体积小,效率高。

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多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由于生活污水可生化性强,采用生物处理比较经济有效,故基本都采用生物处理工艺。根据处理工艺流程的不同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分为压力式污水生物处理设备、间歇式污水生物处理设备和地埋式污水生物处理设备。

2.3.2水工艺过程检测与控制

水工艺过程检测分水质检测、水工艺参数检测和水工艺设备运行参数检测。

水质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水处理工艺过程的控制提供依据,并保证处理后的水质达到预期的要求和规定的水质标准,掌握水处理设备运行是状况。水质检测包含物理性检测、化学性检测和生物性检测。

水工艺参数检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水工艺过程运行正常,为生产操作、运行控制以及管理提供依据。水工艺参数检测主要包括:水力特征参数的检测;气体特性参数检测;以及其他工艺参数检测。

3.城市水工程学科的未来

在水及污、废水处理技术方面,水处理的新方法和新工艺正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随着对水质是要求的不段提高,随着对水处理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不断发展和不断更新。

研制多功能高效、廉价的新的水处理药剂,是当前的一个热点。在混凝剂、絮凝剂方面,过去主要用与除浊,但现在因水质污染、水中有机物增多,所以要求研制出即能高效除浊,又能高效去除有机物的新型混凝剂和絮凝剂。目前,研制新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新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以及各种复合混凝剂,是该领域的发展动向。氯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读人体健康构成危害,研制安全有效的新型消毒剂以取代氯,是消毒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在氧化剂方面,目前正在开发的高级氧化技术,如催化氧化技术、二氧化钛催化氧化技术等,能提高氧化剂是氧化能力,特别是能产生比上述氧化剂强的中间产物—自由基。

膜技术近年发展非常迅速。膜几乎可以去除水中的一切杂质,研制低价的微滤膜和超滤膜,用微滤和超滤取代城市水厂常规水处理工艺,可以不向水中投药或少投药,减少投药对水质带来的影响,处理水质可以得到进一步,并便于实现水厂自动化,这是水处理技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生物技术是当展最迅速的一个领域。利用生物技术对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处理所需的微生物群落和利用基因工程处理微生物,得到处理某些污水的高效菌种这两个方面,都将大大推动生物法处理水技术的进步。

水及污、废水处理设备与工艺方面,主要是改进专用设备的安全性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成套及一体化设备的研究。如由于废水资源化和水回用的要求,要开发废水深度处理设备(如膜法、臭氧法、活性碳法及微过滤技术)和新型消毒装备。安全饮用水技术设备:包括水源水微污染处理技术和设备;乡镇和中西部地区饮水净化设备;节水技术设备等。用于轻工、食品、饮料、医药、发酵、屠宰加工领域的中、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设备。根据市场需求,要重点发展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厌氧复合滤地、好氧生物流化床及折流式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等技术设备。近几年来,我国合资的啤酒厂和可口可乐厂,大多引进了国外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组件和沼气燃烧系统,而国内的水处理环保企业,还很少有能力提供此类定型组件和沼气系统设备。开发造纸废液有效的处理设备。为了控制水污染急剧发展,国家不得不下令关闭大批小造纸厂,以改变一个纸厂污染一条河道的局面。但大中型的造纸厂,特别是草浆废水的治理,应着力研制可行的技术装备。还有表面处理废水、废液及有色金属等矿冶炼废水处理设备;含油废水处理设备;油田水净化设备;煤矿地下水及高浊度含盐废水处理净化设备等,都需要在优化现有处理设备基础上,开发定型设备。开发多功能组合式水处理设备等。

城市水工程施工与经济是城市水工程学科是最重要的外延。城市水工程学科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使用性,水的开发、净化、供给、保护、利用和再生都与经济直接相连。在水工程项目方案评价、决策及项目建设、管理方面将有长足发展。

主要参考资料:

1.李圭白主编《城市水工程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李广贺主编《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严煦世、刘遂庆主编《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8

关键词:水务一体化;改革;优越性;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日益加快,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统一管理和科学配置水资源,已成为人们必须遵守的科学选择。围绕这一主题,深入我灌域旗县区和水利基层单位进行了调研。

一、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1.水务的含义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水务”一词是从国外水务公司名称翻译演化而来的,“水务”一词含义也逐渐从“供水服务”扩展到“涉水事务”。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2.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极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1.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团结治水”,体现了精简、统一、效能的机构设置原则,革除了过去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办事效率低下的弊端,进一步明确了水资源管理的职责,提高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了水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能,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就是说形成了完整的水务规划体系,使水资源合理综合规划与防洪、水源、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节水以及水景规划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统筹调度地表水与地下水,优化配置区域内外水资源,实现城乡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和区域联网供水来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乡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使水利从以防汛抗旱为主的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强化了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有效地保护了城乡水资源的水质,提高了区域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4.强化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丰富水行政执法的内容。切实解决以前由于是多个部门管水形成的困难,如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集制度等实施都可迎刃而解。

5.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不仅为理顺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的关系,确定合理的城乡水价体系和标准提供了良好的体制保障,而且有利于实现以工补农、以城补乡的水价政策,促进城乡供水事业的共同发展。

6.推动水务市场的良性发展。

水务一体化管理为之提供了相适应的管理平台,有利于克服部门分头管理带来的产业发展不配套问题,对水务市场的发育和完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水务一体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是目前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多龙管水、政出多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统一属性被人为分割、支解,不仅违背了水循环的自然规律,而且也无法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从供水、排水到污水处理的合理的价格体系和经济调节机制。结果导致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内河水、地下水的污染不断加重。几个部门管理,却又无人负责的局面。

2.水资源意识淡薄。在人们的意识中更多的是洪涝灾害意识,很少有人知道“水资源”这个概念。虽然很多人意识到周围的水质在变坏,但很少有人会从水务管理一体化这个水资源管理体制作为切入点来考虑。

四、关于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1.积极进行职能整合和转变,切实做好水资源公共管理。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后,没有了职能的交叉,可以大大提高水行政效率效益:一是对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统一有效的监管体系;二是在水资源的分配上,运用市场化手段,比如价格调整,使个人用水和企业用水趋向合理;三是可以找到公共政策与市场的结合点,资金和政策配套,把水资源的市场激活,把一批企业资金引到节污水处理上来。

2.加强水资源综合规划,争取投资,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治理力度。

要对全灌域水资源重新作出科学的考察评价,进行统一规划。特别是要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对水质、地层等方面的消极影响进行考察,为科学统一规划和开发水资源提供依据。积极开展节约用水、供水、排水、防洪、农田水利、水污染防治等专业规划的编制,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水务规划体系,为我灌域水利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

3.全面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

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治水管水向全面依法管理转变,充分发挥水行政执法队伍的作用,全面启动水行政执法工作,依法查处典型的水事案件。同时,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扩大法制教育的影响范围,加强执法巡查,尽可能地减少水事违法案件的发生。

4.统一管理,使水务成为大市场。

统一管理后,可对公益部分和市场部分作出合理的划分,制定不同的政策。分清水的公益职能和市场运作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

5.强化宣传,营造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氛围。

要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的宣传力度。以达各个部门理解与支持水资源一体化管理,进而推动汉水资源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只有推行这样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保证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水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具有很多特性,而自然循环、可再生性是水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基本自然属性。水的自然属性要求把水资源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水务一体化管理是遵循水资源自然属性和利用规律的客观要求。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是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客观需要,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

作者简介:曾海兰(1976―)现主要从事灌溉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沈大军.水管理学概论[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循环农业;农户参与;政府引导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256-2

0 前言

当前,农业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挑战,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农业污染、水土流失、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农业的良性发展。循环经济的应运而生为现代农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其成功探索与有序运营,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生态文明。

同时,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化石能源枯竭,特别是“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的召开,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战略选择。而进一步开发循环农业,实行有效的标准化管理,可为新兴的低碳农业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1 研究地区概况

河横村位于江苏省姜堰市北部,地处姜堰、兴化、东台三市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全村总人口3153人,870户。总面积8312.5亩,其中耕地面积4436亩,水面面积2100亩。河横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势打造河横品牌,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外向农业,建成了特种种植区、特种养殖区、绿色食品加工区、科研示范区和休闲观光区等五大功能区。1990年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态环境“全球500佳”殊荣,2009年9月亚太国际环保组织授予姜堰市河横村为“低碳农业先进村”。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规模化不足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循环农业推广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经营规模也对农户的经济行为产生较大影响。河横村农户经营规模普遍很低,规模化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2.1.1 普遍兼业化 农户兼业是一个普遍现象。只要存在农业与非农业的区别,并且农户在禀赋或偏好上存在差异,就必然存在兼业。农户兼业,可以充分利用家庭闲置资源,从而达到收入多元化和分散风险的目的。

河横村纯农户较少,大多数为兼业农户,主要表现为农外就业,农民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离土不离乡、转移就业的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决策者;二是留守农村的妇女,承担了家庭农业生产的主要工作;三是子女外出打工年的老人,留守在农村种田。

兼业农户家庭中,通常由留守的妇女、老人进行农业生产。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减少,制约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和结构调整。普遍的农户兼业更有可能导致农业投入要素质量下降,从而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农业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非农收入的增加,甚至成为主要收入,极大地降低了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的积极性。

2.1.2 农业投入不足 农户家庭支出结构直接影响着农业投入。农户家庭支出主要包括农业支出和非农支出两方面。非农支出不但是农户生活水平的体现,更影响到农户的生产决策。非农消费支出的增加,将导致农业生产投入的减少,从而影响农业生产。

河横村农户家庭非农支出中,以文化教育、衣食、家用品及设备三项开支最大。小部分农户表示人情送礼的支出很大,这些行为不但造成极大浪费,而且严重挤占农业生产资金,导致农户在扩大生产和引进新技术等方面缺乏资金投入,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影响。

因此,在土地资源分散、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加之农户兼业经营土地,农户采取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参与循环农业的意愿极大降低。

2.2 对循环农业的认知水平低

2.2.1 资源环境意识 农户的生活方式、生产行为及生活习惯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虽然农户对改善环境的意识较高,但是多数农户对于改善环境的投资意愿不是很高。生活垃圾虽集中到垃圾站,废弃物没有被充分的回收利用,这是对资源的浪费。家畜粪便的处理,采用传统方式,很少用于生产沼气。由于沼气和麦秆处理技术不成熟,成本过高,仍有农户选择将焚烧或弃置,给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政府应加大对沼气工程推广力度,加大对循环农业的宣传,使农户加深对循环农业及其环保运作方式的了解。

因此,在目前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农村环境状况的改善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是需要政府及社会的投资。

2.2.2 对循环农业的认知度 循环农业要顺利实施需要农户对循环农业的知识有所了解。当前该地区已经开始推广循环农业,农户却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与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水平大为相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首要条件就是提高农民对循环农业的认知水平。

农户对循环农业的了解仅局限于感性层面,对农业循环经济认识不清晰、不深刻。农户对沼气、无公害农产品虽有一定了解,但是对于循环农业的运作方式以及功能还缺乏深入了解。而农村技术和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还停留在乡邻之间的相互介绍层面。农户通常在政府指导下开展农业生产,但更多是根据经验自主决策来进行生产安排和布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户对新技术的了解和采用。

3思想保守,惧怕风险

3.1 农民缺乏了解自我、开发自我的能力

在长期的传统体制束缚下,农村教育远落后于城市,导致农民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不足,妨碍了农民的自我开发意识,削弱了农民成就自我的能力。

一方面,农民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存在否定自我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农民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农民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这表明农民的潜力巨大,可以开发和利用农民的能力,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循环农业。

3.2 农民采用新技术的风险厌恶心理

风险是创新的障碍。而从投资选择中可以看出农户有很明显的风险厌恶心理。例如,在有闲置资金时,大部分农民表示会选择存入银行,而只有25.14%的农民表示会投资风险低的商业保险等。

在采用新技术时,农户分为三类:技术率先采用者、技术跟进采用者和技术被迫采用者。随着农户对新技术的采用及在农户间的扩散,新技术得到普及应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农户为了规避风险,稳定收入,对新生产技术的反应相当慢。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农户的态度相当谨慎,多数农户更愿意采用风险低、收益低的传统技术。许多农户不选择采用新技术,原因是不敢独立判断和选择。当周围农户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后,则普遍 “跟风”,导致农业生产与需求的不平衡,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但农民风险规避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农户的收入越高,风险的厌恶程度越低。富裕的农户更愿意进行风险投资,因为即使做出了很有风险的决策,也能够较好地承受风险损失。因此,他们的生产更有效率,更倾向于参与循环农业,并且也更愿意创新。

4 结论和建议

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生产,受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农户自身的特征。这些自身特征都会通过农户的各种行为,如决策、投资和风险规避等,对农业的投入及产出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成效。二是循环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如当地农业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等,都会对循环农业的发展带来影响。

当前,政府仍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政府则应在循环农业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循环农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技术指导,并鼓励农民参与循环农业。

4.1 完善信息保障体系

由于信息获取的渠道不足等现象,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层面,对循环农业相关政策,循环农业的技术、模式等都缺乏深入了解,这极大影响了循环农业的推广,同时也影响了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的积极性。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奠定硬件基础。如河道、管道等灌溉设施、人畜饮水设施、乡村道路等建设。这些基础设施是循环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4.3 提供资金支持,设立合作组织

农户的资金不足,针对信贷问题反映的意见较多。完善农村金融信贷体系,是鼓励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的重要保障。对循环农业建设项目,政府还应在资金上给予直接支持,如对秸秆加工、沼气工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循环农业宣传、技术培训等补助。

此外,农村合作组织应作为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力量。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保险公司的发展,提供农民参与循环农业的有效载体,有效地分散风险,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

4.4 完善农地制度,进一步发展非农产业

现实中的兼业化普遍存在,导致土地利用率低下,也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建立健全农业用地的流转制度,有利于农地通向生产效率更高的农户集中,从而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农村非农产业存在着管理、薪酬等问题,农户不愿彻底离农。因此,政府应支持发展非农企,加速兼业农户彻底离农,促进循环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朝飞.中国生态危机的挑战与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 1998.

[2] 叶敬忠.参与式思想与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 2006.

[3] 曹建民,胡瑞法,黄季.农民参与科学研究的意愿及其决定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05 .

[4] 李小云.参与式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5] 李小云.谁是农村发展的主体[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6] 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南京人学出版社,2004.

[7] 王延安,杨锦秀.农业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基于未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农户个体行为分析[J].农村经济,2006.

[8] 徐翔,周峰.农户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道德风险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7.

[9] 杨锦秀,王延安,庄天慧.论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四川农户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J].农村经济,2007.

[10] 陈晓红.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兼业及其因素分析――来自苏州农村的实证调查[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

篇10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凸现,人们对传统林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生态林业概念,后又逐渐演化为可持续林业、现代林业。然而,到目前为止,现代林业这个概念,还未被人们真正认识和正确理解,业外人士往往错误将“现代林业”当作“现代化”林业。业内人士也有不少人将“现代林业”抽象化,使“现代林业”远离社会,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林业的建设。

1.世界各国林业建设观念的转变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

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

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3.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3]。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5][10]。

4.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3)。

[3]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4]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

[5]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张建国,现代林业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