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民经济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民经济的概念

篇1

关键词:建筑经济;国民经济;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 A

论起我国的行业发展历程,建筑业发展并不算早,但是却赶上了好的机遇,起步虽晚,但是崛起的速度非常惊人,时至今日,房地产业早已成为我国的标志性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推动,百姓生活品质的改善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持续发挥其经济增长的优势,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对建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密切关系进行深入地剖析和解读,进而使国家的经济建设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一、建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概念对比

在谈论分析建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关联性之前,首先应该对两者的概念认识清楚,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两者的关系做出透彻的分析和研究,所谓建筑经济,是指在建筑行业领域内,对涉及到建设项目的有关经济方面所进行的预测规划、决策分析、实施评估等活动,建筑经济的管理好坏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进展是否顺利,所以,建筑经济在建筑行业里所占有的位置很重要;而国民经济的概念范围相对较广,通常是指一个现代国家范围内的各个社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以及其它经济部门构成的互相关联的总体,包含的行业面非常广,比如: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运输业、邮电业、服务业等等,都属于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国民经济更倾向于宏观上的概念,注重各经济环节的整体性与联系性,而建筑经济则属于微观上的概念,专指建筑行业中的经济部门的经济活动,所以说,通过对比,可以得出建筑经济是包含在国民经济当中的。

二、建筑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我国的建筑市场原本就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正式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之后,更是对我国的国民经济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首先,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其获得的经济效益与日俱增,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几乎要接近工业、农业的经济水平了,比如:据有关调查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使建筑经济产值一下增长了20多倍,对国家GDP的贡献也由3.9%增长到8.1%,俨然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其次,建筑业的壮大发展,使建筑经济的效益连年递增,为国家增添了一大批就业岗位,解决了严峻的就业困难问题,带动了一大批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发挥出重要的价值,变成了我国较大的就业部门,例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建筑业的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就业人数总量上占有很大比例,达到了全国总就业人数的9%,就业人数达到3800万,由此不难看出建筑经济给国民经济带来的重大益处,最后,建筑经济的增长有效促进了关联行业的发展,建材行业、金属制品产业、冶金、化工等行业均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纷纷受到有益影响,通过庞大的需求量,使得这些产业也从建筑业这碗大锅饭中分得一杯羹,所以说,是建筑经济的快速提升使得其他产业得以增值,而它们又都属于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因此,建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建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的探讨与分析

(一)建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影响关系

建筑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必然在国民经济的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不仅具有基础性、支柱性等产业性质,更是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很好地拉动了国内需求。

建筑经济的快速累积,使得与其相关联的产业都获得益处,建筑工程的正常稳定运转离不开相关物资产业的供给,比如:冶金、化工、建材等产业,一方面它们为建筑经济的有效提升保障了物质基础,使其能顺利完成工程任务,另一方面,建筑行业的高收益又促使了众多关联产业的规模、数量大增,有效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丰富了产业种类,带动了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建筑业的兴盛,又使得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进一步加快,使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人们的生活环境有所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人均收入得以增长,便使得消费需求有所增加,进而达到了拉动内需的目的,所以,由此看出,建筑经济的增长趋势与发展方向,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与影响都是巨大的,只有把握好建筑经济的发展战略,不断调整与改善,才能对国民经济保持这种良好的促进影响关系。

(二)建筑经济与国民经济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辩证关系

其实,从建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含义上便可知晓,建筑经济属于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微观,一个宏观,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显然密切影响着建筑经济的走势,如果简单地理解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那就有些肤浅了,没有国民经济作为基础,对其它行业予以宏观上的调控,建筑经济不可能得以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在其中既发挥了有效的制约责任,又充分带动了建筑经济的进步;同样的,建筑经济作为国名经济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的程度快慢极大地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拥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一旦建筑经济增长呈下滑趋势,无疑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提高,因为建筑经济这一有利增长点如果消失,给国民经济以及其它众多产业将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比如:前些年房地产业的不景气,一度致使了大批人员下岗失业,给市场竞争制造了压力,让社会秩序的安定受到威胁,对企业和国家更是产生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说建筑经济既能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也会制约其前进,关键在于如何提升建筑行业经济利润,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建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关系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建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各自发展并不产生冲突,相反,两者之间存在一种良性互动,无论是纵观历史还是结合实例,都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的控制过程,由于二者有着复杂的联系,只有认识正确并科学有效地进行把握,才能处理好它们的关系,使其能和谐发展。

当今的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已经成为了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任何机构和部门都不能违背,那么,在处理建筑经济与国民经济这种和谐发展的关系时,就必须多方面的考虑国家中的各种问题的关系处理,以保证二者都不受到牵连和影响,进能形成协调一致的发展关系,比如:建筑领域里在长期的发展当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制约其经济增长,诸如市场秩序混乱,房价过快增长,国家没有进行有效宏观调控、供需不平衡等问题,不仅仅对建筑经济的提升产生了致命的打击,而且连带也使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受到阻碍,导致国民经济结构失衡,由此,可以看出,建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有效融合,和谐发展才是正确的发展之道,任何主观意识的偏差和客观因素的干扰,都会制约二者的和谐稳定发展,与此同时,为了确保二者和谐发展的关系能持久稳定,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使其更加科学化、细致化、规范化,杜绝一切利用非法手段操控市场与恶性竞争行为现象的出现,并且提出一些创新实用的政策,进而作为依据,来规范、调控和保障建筑经济与国民经济继续协调统一的发展下去,为建立良性互动的经济社会环境做好基础。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经济的增长趋势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国民经济的稳步提升才能给建筑经济提供繁荣兴盛的机遇,因此,只有处理好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保证其和谐有利的共同发展,才能不断刷新国家经济提升的记录,实现构建良性经济市场环境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永岳. 中国建筑业与国民经济的互动效应及其协调发展[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126-134.

[2]唐继华. 简述房地产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J]. 财经界(学术版),2013,12:10.

篇2

[关键词] 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界定界定的必要性

民营经济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熟悉是因为其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广泛的使用,陌生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对它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没有一个合理的身份,更没有对民营经济的一个全面统计。理论界对民营经济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观点各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第一,认为民营经济就是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是从经营者的角度讲的,非公有制经济是从所有制角度讲的,民营和非公有制有很大交叉,但二者不同。非公有制经济中应包括外商投资部分,而民营经济中不应包括这部分,民营经济中包括国有民营的经济成分,但非公有制经济中不包括。第二,认为民营经济是除国有、集体以外的其他所有经济成分。在这种理解中,集体经济过去可以归属到公有制经济中,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更多集体经济已经由过去的集体所有通过承包、租赁、转让等形式民营化了,而且集体经济民营化是其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将集体经济列为民营更符合经济的发展趋势。第三,认为民营经济就是个体、私营经济。其实民营经济最初提出时就是指个体、私营经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不断进行,民营经济的范围开始扩大,这种狭窄的理解越来越不符合现实。

虽然民营经济最初是为了避免“公有”和“私有”的争论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也就是说它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才提出的特殊概念,但它并未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结束而消失,反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不断壮大、成熟,并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新气象,这充分证明了民营经济旺盛的生命力及其顺应经济改革、发展的历史潮流的特点。为完成一定的历史使命,民营经济概念一开始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成分,但在当时这种模糊是具有特定意义的。随着姓“资”姓“社”争论成为历史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再让这种模糊延续,应该是澄清民营经济的含义、给予民营经济一个明确的概念的时候了。结合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及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我认为民营经济应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它应是国民经济中除国有(包括国有控股)国营和外商投资以外的所有经济成分的组合,包括城乡集体经济(包括乡镇经济)、股份制经济、联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根据港澳台地区的社会性质和经济运行方式,将港澳台投资经济列为民营经济的范围应该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的。我认为我们所指的民营应是“我国民间经营”,外商投资的性质虽与港澳台投资的性质几乎相同,但它不应包含在民营经济的范畴中。因此随着国有经济成分的不断减少,多种经济形式的不断涌现,民营经济的范畴也应从传统意义上的个体、私营经济扩展到了除国有及国有控股、外商投资以外的全部经济成分。从国家对民营经济(准确地说应是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变化来看,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作用也越来越显著。给民营经济一个明确的界定就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首先,民营经济是目前国民经济中发展势头最为强劲,速度最快,也是发展前景最广阔的一部分。民营经济从改革开放之处,随着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变化(从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蓬勃发展,势不可挡。成为经济发展最快的一部分。民营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就业和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事实表明,哪个地区民营经济发达,哪个地区市场就完善,哪个地区整体经济水平就高,哪个地区的居民生活就越富裕。据有关资料表明1998年,我国新增就业人口为2.15亿人,其中有70%都是被非公有制经济吸纳。2004年广东、浙江等省份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达到70%。据估计推算:2004年广泛意义上的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已占到GDP的66%左右,民营经济的产出增长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总之,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并对今后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只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才能增强整体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活力。

其次,民营经济是我国未来市场发展的主体。这一点已经被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市场化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而市场经济的主角非民营经济莫属。这是由民营经济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民营经济具有天然的市场性,这种特性主要表现在:充分的市场竞争性、充分的追求赢利性、充分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性。民营经济是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它与市场经济相互依存,共同促进。民营经济促进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为民营经济提供有效的运行和发展环境。只有民营经济才能与市场充分地融合,以市场为导向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民营经济最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市场经济就应有民营经济,没有民营经济就谈不上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民营经济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必然的。

最后,民营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具体说应是当前及今后矛盾突出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落脚点。民营经济的发展和调整会有效地促进整体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当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成为今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着重解决的问题。综上所述,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强劲、最具活力的一部分,而且是未来市场发展的主体。随着越来越多的领域不断向民营经济敞开大门,国民经济的发展受民营经济的作用就越来越大。民营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益、民营经济的结构就会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国民经济的格局和产业结构就越来越取决于发展速度最快、渗透力最强、最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那一部分,这部分无疑就是民营经济。另外,从部分民营经济的产业分布结构来看,民营经济也是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带动源。以私营经济为例: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张厚义论文《私营企业主阶层成长的新阶段》

篇3

    宏观统计经济学是将统计学以及宏观经济统计两个学科的内容进行综合,从而有机结合而成以计量经济学为核心的,并且以宏观经济学为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具备不同的历史意义。在国家计划经济的时代,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是为了计划管理,通过研究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对下一阶段的发展进行指导[1]。在现代的市场主义经济的环境下,已经建立起优化管理、量力而行已经统筹兼顾的统计分析思想,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包含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统计学的概念。经过了国民经济重要指标阶段、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阶段,现阶段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已经进入了微观统计与宏观统计一体化的阶段,在现阶段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具备电算化的功能,为国民经济以及个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指导。现在以及发展成为以统计作为核心以及以宏观经济为轴心的经济学体系,对于中国的经济学的发展研究以及分析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体内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统计测量的理论以及方法,主要对于国民经济进行统计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对于国家的宏观统计进行分析统计,在统计过程中宏观,依照宏观经济学原理以及统计指标,采用计量经济学为主要的研究方法[2]。

    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挥在那,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表现出更多的独立性。在现阶段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中,主要表现出全面性以及独立性。全面性的表现在于对于国民经济以及个人经济进行综合分析,而独立性是基于统计方法不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并不仅仅包含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宏观的经济活动是主要的研究对象,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的研究,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研究国民经济、部门经济以及微观经济的各个层面统计分析方法。广义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包含有对国民经济每个层面的研究,并且包含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结合,形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的指导,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检测与盘提供科学的依据[3]。

    3、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以为既包含宏观经济学与计量统计学的相关概念,因此在研究中,包含有统计分析的方法、也同时包含对于宏观经济的探索性方法以及统计模型方法。在统计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以统计指数分析、因素分析、弹性分析以及多远时间序列分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的标准是以科学的统计计量的方法,对于宏观经济进行分析统计,在所选用的宏观经济的指标中,建立宏观经济的模型,同时对于宏观经济的指标进行准确的估计[4]。

    在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研究中,需要采用统计学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中需要相应的统计技巧。在对宏观经济的统计分析中,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建构描述性的统计分析,从探索性的统计分析中,建立直观的分析体系,从而将回归意义多元化应用于宏观经济的统计分析中。而且随着网络化的发展,从网络化得到的统计分析数据中,可以对统计的变量以及多层次的对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中采用“从小到大”的研究思路,通过数理统计,对宏观经济中的多个层面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宏观经济的全面、动态的分析。

    4、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目标是针对国家宏观经济、部门经济以及宏观经济的多层面的为研究目标,通过对经济进行研究,从而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得到相应的研究结论,为国家的经济政策作出指导。作为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包含对专题的统计分析以及制度化的统计分析,通过科学化的统计方法,对于宏观经济进行动态以及静态的统计[5]。

    在进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通过采用系统化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对于宏观经济的每个层面进行全面性分析。

    (2)灵活性原则,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每个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呈现出不一样的内涵。因为研究的对象既包含宏观经济的主体,也包含政府的经济目标。

    (3)系统性原则,在研究中,需要对宏观经济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研究,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者进行服务。

    (4)多样化化原则,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需要采用多种调查研究的方法,因为宏观经济包含的层面相当丰富,为了保障统计数据的全面性与可靠性,需要采用如抽样调查、问卷调查以及典型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结合使用,必要时需要补充调查。

    (5)发展性原则,在进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需要采用现代化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对多得到的统计数据进行科学性的分析,防止传统研究的不足。同时采用现代化的统计手段,能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节约统计分析的时间并且弥补由于调查数据不足的缺陷。

    4、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方向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背景,而且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能够使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得到良好的应用发展。从国内外的研究以及结合我国的发展实际来看,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方向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4.1 顺应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分析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具备实践性与科学性,在现代社会中,能够对信息进行合理地额分析以及应用,就可以对某一领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与分析。大数据时代的科技发展,使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数据来源、分析方法都呈现不一样的特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潮流,将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中,能够使政府对宏观经济的把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大数据时代的特征是网络化与公开化,通过实物量统计并且结合科学的核算系统,能够对于关于国民经济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构建出能够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进行指导统计分析模型,并且预测发展的趋势。

    4.2 创新型国家为目标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随着国家的发展目标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创新型国家的概念是我国的重点发展方向,对于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应用于创新型国家的发挥概念中,能够对创新能力等进行定量分析,从而驱动国家创新能力的发展。

    4.3 宏观经济空间统计分析

    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将地理信息等相关信息纳入到宏观经济的统计分析中,构建出多方面的全面化的分析系统,从而使相关的统计分析更加的科学化。宏观经济空间统计分析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空间联系起来,使相应的发展与分类更加的有序,并且促进有序化管理。

篇4

旅游卫星账户的创建,有利于提升旅游业测算准确性、科学衡量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提高旅游业管理决策水平。因此,做好旅游卫星账户的创建与编制,对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旅游卫星账户的定义及其作用

旅游卫星账户(TSA)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宏观统计计量方法,是在一个世界统一的框架下对旅游业进行的测量与统计。旅游卫星账户中,详细收录了旅游业相关经济活动的就业、消费、收支等方面数据,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能够实现产业间、地区间的分析和比较,准确核算旅游业的产业规模,更科学准确地反映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为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完善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核算水平的提升。

三、旅游卫星账户的主要构成与基本表示

根据《旅游卫星账户(TSA):建议的方法框架》的定义,旅游卫星账户以经济体内的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基本平衡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所有旅游相关细节的描述与数据分析。基于此,旅游卫星账户主要包括TSA概念、TSA总量、TSA分类、TSA表示、TSA延伸内容五项内容。

在所有的构成要素中,TSA表示是旅游卫星账户进行数据分析的重要基础。旅游卫星账户基于供求平衡理论,以需求法和供给法定义旅游业相关的商品与服务,结合投入产出法,输出相应的基本表示。

四、旅游卫星账户的创建与编制

(一)确定账户的核算范围

在进行特征产品目录编制时,在遵守《旅游卫星账户(TSA):建议的方法框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方法的同时,还应该结合地区旅游业发展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例如,图1所示为某省确立的卫星账户编制涉及的基本概念,该省在确立特征产品目录时,结合省实际发展情况,录入了汽车租赁、第二住宅等产品。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并未出台对于旅游产品的具体分类标准,地区间对旅游产品的分类还存在差异。例如,很多地区在进行区域性旅游卫星账户创建时,并未将旅游需求类资本性支出列入核算范围,如旅游交通运输支出(机场、高铁、公路、长途汽车等),而这些支出对旅游业发展是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

(二)采集旅游卫星账户数据

确立了基本的产业目录与概念体系后,需要建立相应的旅游账户基本表格,这就需要大量采集旅游卫星账户数据。卫星账户的数据尽量使用现有的政府各类旅游统计数据与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以某省省外旅游者消费表为例,该消费主要包括入省旅游者的消费与省内外居民在省内的旅游消费两部分,通过对现有的省投入产出表、统计年鉴、旅游政务网数据等数据整理,并结合抽样调查后得出的数据。

旅游账户数据需要充足的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的细分数据,因此数据采集是目前旅游卫星账户编制的重要环节。旅游消费具有数量大、变动快、历史数据少的特点,对旅游数据的采集往往面临重重困难。

(三)进行经济性分析与测算

采集到编制旅游卫星账户需要的数据后,需要对所得到的所有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并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与处理,根据最终编制好的旅游卫星账号六张表进行经济性分析与测算,建立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列昂锡夫逆矩阵等计算方法,得出相应的旅游业增加值、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系数、感应系数等相关统计指标。

根据经济性分析与测算的结果,借助科学的分析测算方法,根据最后测出的旅游附加值、影响系数、感应系数等,能够较为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区域旅游产业的消费情况、产业发展、均衡情况等。核算区域旅游业的产业规模,结合最终分析测算出的指标,得出区域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相应区域旅游业发展决策提供建议。

(四)编制旅游卫星账户

旅游卫星账户的编制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需要所有参与主体的科学分工与合作,获取充足的数据样本量,进行详细的误差分析,还需要开展大量的跨部门协作工作。在旅游卫星账户编制方面,江苏省是我国实现旅游卫星账户编制的先行者,其表格编制与国际标准《旅游卫星账户(TSA):建议的方法框架》最为贴近。为了采集编制旅游卫星账户的数据,江苏省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功构建了数据共享平台,鼓励各旅游产业相关主体加入到旅游卫星账户的数据采集和统计工作中,实现数据共享。通过大量实地调研、信息采集、资料分析、专家讨论、数据整理工作,历时3年多,才完成了旅游卫星账户的创建工作。

五、结语

篇5

【关键词】民营经济;国民经济;工商联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4-0104-1.5

一、民营经济的相关概念

民营就是民间经营,是通过经营方式来界定的。而当前我们所说的民营经济,和建国初期的私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它是特指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种种民营经济的具体组织形式。关于民营和民营经济,首先要明白民营的主体是谁。民营就是民间经营,是以经营方式来界定的,这里的民泛指公民,可以是企业法人,也可以是其他自然人,可以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包括国有民营、集体经营、个人经营、合作经营、股份经营、股份合作经营等。因此,民营经济不是一个所有制概念,而是一个经营性概念;民营经济就是采取民间经营方式的经济形态,是与国营经济相对应的经济范畴,不涉及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它是指由民间人士、民间机构、民间力量经营的经济。它既突出了以民为本的含义,又淡化了所有制成份。民营经济共同的特征就是由社会公众来经营,而不是由国家来经营。民营经济包括国家直接经营管理以外的所有企业。各种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或经济,只要采取民营的方式,都可归到民营企业或民营经济中来。有人把民营经济的概念归纳:社会主义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或公民集体自主经营自有资产或国有资产、集体资产、混合所有制资产,并自负盈亏的经济形式。简而言之,除国有经济以外的均可称为民营经济,采取民营方式经营的国有经济也属于民营经济。从本质上讲,民营经济是以民为本的经济,它突出了经营主体,由民来办,一切为民,民生为本,民富国强。

二、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发展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民营经济促进和推动我国国民的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民营经济自身规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展动力。

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民营经济为稳定社会、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定基础。民营经济的成长发展为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指明方向。民营经济是中国技术创新的源动力,为构建创新型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民营经济已成为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主要源泉。

三、中国民营经济的现状

近年来,民营经济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民营经济己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来源。目前,除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以外的广义民营经济己经占GDP总量的65%左右,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己经占40%左右;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量部分,70%一90%来源于民营经济。根据全国工商联52007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6统计,截至2007年第三季度,登记注册的全国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为7058.6万人,增长9.8%;投资者人数为1362.1万人,增长7.1%;城镇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67万亿元,同比增长36.3%;规模以上私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5%;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3134亿美元,同比增长43.7%,其中出口总额为2236.3亿美元,同比增长46.5%,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民营经济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

管理模式与现代管理方式相违背。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产权明晰,在初始阶段通常是采取家庭管理的做法。因为在早期,主要依靠家庭的凝聚力,同舟共济,战胜困难,依托自身优势,使企业迅速发展。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关系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也发生了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个人利益可能与企业的长期目标不一致;家庭式管理模式,很难对企业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制约,因此,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融资渠道不畅制约民营经济的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做出了重要贡献,优质民营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但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缺口。目前,融资渠道狭窄,现有的融资渠道在中国民营企业融资中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相抵触。根据2007年的研究分析,城乡居民储蓄的92%以上进入国有银行账户,民营企业仅能获得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1.5%,而国有商业银行投向中小个体私营企业的贷款只占全部贷款总额的1%。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的大量投融资行为只能依赖自有资金和高息运作的地下金融;从融资渠道来看,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还没有完全对民营企业开放。中国股票市场近十年的发展,主要是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早期推出的是针对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上市融资门槛的金融服务,而在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中,高成本、高利息的方式,尤其是小型和中小型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风险投资对民营经济支持较少。风险投资是一种特殊融资机制,其资金来源较为广泛,个人、企业、金融机构的资本均有可能构成风险投资资本,但由于目前我国缺乏真正的风险投资机构,风险资金来源的社会化程度低,所投入的高科技项目资金来源狭窄,至今还未形成完整有效的风险投资体系;非国有金融部门缺乏。国有商业银行融资渠道阻塞,同时社会一直没有一个与民营经济相对应的非国有金融部门,没有发展起一批与民营企业业务需要相适应的非国有中小银行。另外,融资租赁、典当贷款、融通等新型的融资方式也比较缺乏,政府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贷款援助等对民营经济的资金援助还不够,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信用环境和金融环境尚待完善。

能源资源紧缺导致民营企业承受压力。能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重化工业所带动的高能耗产业快速发展,以居住、汽车、家电等高能耗消费需求的快速升级,能源瓶颈问题日益突出,能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能源消费总量的迅速扩张,使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

制度与政策环境影响民营企业发展。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平等竞争,其实质是企业拥有平等参与市场和获取资源的机会。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呈现国资、民资、外资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这三者所享受的待遇却有很大的差异。国有企业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享受着行业垄断所带来的高额利润。

因此,进一步发挥工商联在民营经济中的促进作用,才能使得我国的民营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也才能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贤淑.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2).

[2]杨春媛: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师,2004(7).

篇6

一、引言

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战,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是“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绝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也就是说,居民收入与精准扶贫之于小康,其伟大的战略意义与深厚的历史内涵,确关大局,已无退路。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极为重要的路子。然后如何从宏观上核算旅游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以及由于发展旅游使多少贫困人口受益和脱贫,较为科学和具有说服力的宏观数据尚为鲜见。

二、旅游收入与居民收入、精准扶贫贡献的核算

(一)旅游业增加值与旅游产业增加值的界定。旅游业增加值与旅游产业增加值是两个涵义不同的概念,世界旅游组织的分类体系中就有这个不同概念的分类。旅游业增加值就是旅游直接增加值,它是依据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旅游卫星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TSA:RMF)关于旅游特征产业的定义核算的,即旅游业增加值是来自游客在旅游特征产业中消费旅游特征产品(TCP)而产出的增加值,或者定义为“为由旅游产业和经济体的其他产业为服务境内旅游消费而产生的增加值”。而旅游产业增加值是由旅游直接增加值和旅游间接增加值的加总,即两者共同构成旅游产业的完全增加值。旅游产业增加值的长处在于它不但可以反映出游客的消费活动是怎样通过直接和间接影响和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出,而且还可以计量出旅游业发展的乘数效应。

(二)研究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主要方法。迄今为止,研究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主要是投入产出分析法。通过投入产出表的第I象限(参数象限),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参数―直接消耗系数,可以清楚揭示出旅游的消费活动与经济各部门之间复杂的联系性,也即将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将涵盖于国民经济各部门旅游业从投入产出表的联系中分离出来。通过投入产出表的第III象限(内生变量象限),可以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值率,核算出旅游业的增加值,再通过投入产出表的第II象限(外生变量象限),运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ij)和列昂节夫逆矩阵(I-A)-1,以及它们与旅游各相关部门的最终消费需求(Yi)的关系,核算出旅游产业增加值。这样,可以清楚看出旅游产业的完全增加值是如何直接和间接地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从而弥补了旅游乘数研究无法解决的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影响和贡献的过程。进而核算缏糜味跃用袷杖牒途准扶贫的贡献。

(三)旅游收入与旅游产出(产值)的关系。弄清楚旅游收入与旅游产出(产值)之间的关系,这是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统计调查制度》对旅游收入的解释是:游客(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支付的一切旅游支出,也即是国家(省、区、市)的旅游收入。这就是说,对游客来说旅游收入就是游客的旅游支出,对国家(省、区、市)来说即为旅游收入。

还有一个与其相对应的概念是旅游消费,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消费的定义,旅游消费是指“由旅游单位(游客)使用或为他们而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也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及目的地停留期间所支出的全部费用。由此可见旅游收入和旅游消费都是从需求角度加以定义的。对旅游目的地来说,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旅游收入在数值上等同于旅游消费总量(当然不包括旅游漏损)。它体现在投入产出表的第II象限内,即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最终消费”项内。

旅游产出(产值)是从生产或供给方的角度加以定义的,是衡量旅游特征产业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提供给游客进行旅游消费的价值总和,以反映旅游特征产业各部门生产活动的总规模。这是计算各部门增加值的基础,因为增加值是生产活动总规模即产出(产值)减去中间投入的价值。由此看来,旅游消费属于支出概念,旅游收入属于收入概念,都是从需求的角度出发的,体现在现行的旅游统计制度中,而旅游产出(产值)属于生产概念,体现在现行投入产出表中。旅游消费、旅游收入和旅游产出(产值)只是在不同视野角度下的概念,而在数值上是等同的。

(四)旅游业增加值的核算。通常将产业增加值与产值,中间使用之间的关系表示为:产业增加值=产值-中间使用,那么旅游业增加值也可表示为,旅游业增加值=旅游业产值-旅游业中间使用。因为等式右边的旅游业产值是已知的(在数值上等同于旅游收入)。但中间使用是未知数,因此需要利用投入产出表第Ⅲ象限中的相应各部门的增加值率(这是已知的),乘以旅游业产值即得旅游业的增加值。

假设第i部门的增加值率为Pi,将与投入产出表对应的第i部门的旅游收入为Yi,那么旅游业增加值的计算公式:

TVA(旅游业增加值)=∑YiPi(1)

显然,旅游业增加值是旅游特征产业与旅游相关产业直接引起的增加值。尽管它是衡量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核心综合指标,但它没有考虑旅游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完全影响和贡献。由于旅游业是涵盖国民经济各部门,它的间接贡献远远大于直接贡献。

篇7

关键词: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问题

作为一门独具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科,国民经济学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人们在利用国民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对经济发展进行指导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对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便为培养具备较高专业素质水平的国民经济学人才做好充分的准备。当前在对国民经济学学科进行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尚未理清楚,因而造成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所以,加强对国民经济学学科的认识,理清学科建设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与快速发展。

1.国民经济学学科概述

1.1国民经济与国民经济学

要想认识与理解国民经济学,那么首先就必须认识国民经济,所谓的国民经济,就是国民社会经济活动的总称,是由互相影响、相互联系的经济地区、部门、层次以及环节等所组成的。现今,国民经济并不单单是指国家各个经济部门的组成总称,从内涵上而言,国民经济极大地扩大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范畴与领域,其包含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经济环节,包含了不同层次的经济,包含了国内众多经济区域和国家与国家间的经济区域,其对国民经济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概述。

国民经济学,其是一门对国家范畴内部社会再生产环节和环节间的循环和衔接,各个生产与资源要素间的组合和配置,以及不同产业部门间互相联系等进行研究的学科;因而,该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与管理规律,其中包含社会发展规划与战略、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以及国民经济等等[2]。与此同时,其还牵涉到了一些相关的内容,例如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政府经济管理体系以及区域经济结构等等。

1.2国民经济学学科特点

其一宏观性,即虽然经济总量的基础是经济个量,然而总量并非只是单纯的个量之和;

其二综合性,虽然在宏观抑或者是次于宏观管理上的问题比较多,但依然必须将综合性的问题视为主要的研究内容;

其三战略性,该学科所要培养的人才应当是社会经济战略方面的人才;

另外,还有两个特点为前瞻性与对策性。

2.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虽然我国对国民经济学学科进行了若干年的建设,但是其建设成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因为在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还未理清,因而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下笔者将就这些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2.1和其他经济学科之间的关系

在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归类上,我国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将其列为应用经济学一类中,其原因有两点,第一,依据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定学科性质,因而将国民经济学划入应用经济学类中,而并非是理论经济学一类;第二,可能是在学科转型过程中,依旧采取了原计划经济学学科的划分。因为国民经济学科具有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特点,因而要求在对国民经济学学科和一些理论经济学科(如宏观经济学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还对国民经济学和其他应用经济学(如区域经济学等)之间的关系予以处理。要想更好地转变当前国民经济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分工不明晰的情况,那么就必须对有关内容予以明确的分工,对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梳理。针对都是经济类的学习,在基础理论方面出现重复或交叉,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不同的学科其在研究的对象、理论体系以及框架结构等方面,都是较为明确、规范的。

2.2国民经济学不同学习阶段教学和研究之间的关系

国民经济学学科在我国经济学领域当中,往往处在一种较为尴尬的局面,具体而言就是,在本科教学中,“国民经济学”叫做“国民经济管理”,对其名称进行分解与分析,可发现其似乎处于管理学与经济学两者之间,在经济学二级学科目录内,硕士与博士教学所采用的名称是“国民经济学”,隶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另外,对于“国民经济管理”这一学科的划分,也有不一样的意见,有学者认为该学科应属于管理学,还有学者认为其应当归为经济学尤其是应用经济学的范围。笔者认为,应当把“国民经济管理”学和硕博培养的目标联系在一起,互相协调发展,即统一叫做“国民经济学”。在调整本科经济学目录的过程中,用“国民经济学”来代替“国民经济管理”,且将其从“目录外”转入“目录内”,这不但有助于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同时还有助于实现本科和硕博点的有效衔接,进而促进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在我国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对此,应当理清其中所存在的关系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加速我国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林木西.关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26(1):4-11

[2]高昊.对发展国民经济学学科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3):100-101

[3]乔传福,王端.国民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230-231

篇8

关键词:绿色GDP;资源和环境;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靠拼资源、拼环境、拼投资,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污染及破坏前所未有,这样的基本国情与国外许多国家是不同的。我国现行的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的影响。为此,应充分认识现行核算体系的弊端,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最终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制定环境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缺陷

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主要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是以市场化的产出来衡量经济增长和进步程度的。从现行的GDP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核算只反映了经济运行的过程与结果,未体现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生态造成污染的代价。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的一部分,由于没有将环境和生态因素纳入其中,GDP核算法的数据就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在这样的一个体系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都是“免费商品”,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质量的下降不但不会减少GDP,治理污染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益反而还计入GDP,即污染也成为了GDP的增长点,造成GDP的虚增。总之,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未考虑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损耗。GDP的生产法计算公式为GDP=各部门(总产出中间消耗)之和,即GDP=各部门增加值之和。经济活动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GDP只核算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成本,却没有计算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即自然资源耗减成本,造成自然资源无价或低价,其结果高估了当期经济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

2、未考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降级成本。经济活动往往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亦称环境降级成本),包括环境退化成本和环境保护支出。GDP核算一方面没有扣减环境退化成本,即环境污染的代价;另一方面将环境保护支出作为生产活动来反映。从两个方面增加了GDP。结果是污染物排放越多,GDP越大;环境保护支出越多,GDP也越大。高估的GDP将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导致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恶化,人类的生存条件受到威胁,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二、绿色GDP的内涵及核算体系主要构成

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简称绿色GDP,它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绿色GDP核算,又称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也称为环境经济核算,就是在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即将经济活动中自然资源的耗减成本和环境污染代价予以扣除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进行资源、环境和经济综合核算,形成一套能够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能够提供资源环境核算数据的核算体系。绿色GDP的计算公式为:

绿色GDP=GDP-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退化损失-资源、环境恢复费用开支-环境损害预防费用支出-由于非优化利用资源而进行调整计算的部分

根据联合国提出的联合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2003》的基本思路与框架,绿色GDP核算体系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1、核算为保护资源环境而付出的实际成本;2、编制自然资源流量与存量的实物量核算表,对自然资源进行估价并编制货币型账户;3、编制残余物或污染物排放量的实物量账户,对所造成的环境损失进行估价;4、以前三项核算内容为基础,对传统的经济总量GDP进行调整,即测算出绿色GDP,重新评价经济发展成就。

三、发达国家在绿色GDP方面的实践情况

绿色GDP的环境核算虽然困难,但在发达国家还是取得了很大成绩。

挪威1978年就开始了资源环境的核算。重点是矿物资源、生物资源、流动性资源(水力)、环境资源,还有土地、空气污染以及两类水污染物(氮和磷)。为此,挪威建立起了包括能源核算、鱼类存量核算、森林存量核算以及空气排放、水排泄物(主要人口和农业的排泄物)、废旧物品再生利用、环境费用支出等项目的详尽统计制度,为绿色GDP核算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认同,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量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指标,1993年联合国有关统计机构正式出版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手册》SEEA中,提出了生态国内产出EDP的概念,EDP就是“绿色GDP”,即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EDP)的理论核算公式为:

绿色GDP(EDP)=传统GDP-资源环境损害+环保部门新创造价值

芬兰也建立起了自然资源核算框架体系。其资源环境核算的内容有三项:森林资源核算、环境保护支出费用统计和空气排放调查,其中最重要的是森林资源核算。森林资源和空气排放的核算采用实物量核算法;而环境保护支出费用的核算则采用价值量核算法。

实施绿色GDP的国家还有很多,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如法国、美国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墨西哥。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居然也率先实行了绿色GDP。1990年在联合国支持下,墨西哥将石油、各种用地、水、空气、土壤和森林列入环境经济核算范围,再将这些自然资产及其变化编制成实物指标数据,最后通过估价将各种自然资产的实物量数据转化为货币数据。这便在传统国内生产净产出(NDP)基础上,得出了石油、木材、地下水的耗减成本利用土地转移引起的损失成本。然后,又进一步得出了环境退化成本。与此同时,在资本形成概念基础上还产生了两个净积累概念,即经济资产净积累和环境资产净积累。

四、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工作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合作与努力。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研究。由于对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损耗的核算工作难度非常大,因此在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之前,必须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以联合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2003》为指南,借鉴国际上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系统、全面地研究我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创新,应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总结绿色GDP试点地区的经验,为研究和制定全国的绿色GDP核算体系提供重要依据。

2、完善绿色GDP核算的基础工作。如前所述,绿色GDP就是在GDP的基础上减掉创造GDP所消耗的资源的价值,然后再减掉创造GDP所造成的污染的治理成本。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绿色GDP实际上是以GDP为基础的。因此,首先必须做好GDP核算的基础工作。各地区和相关部门要严格规范和使用现有GDP的核算方法,保证GDP核算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完善现有的GDP联审制度,严格实行下管一级的制度,加强对GDP核算的监督和管理。

3、建立良好的资源环境损耗核算基础。首先要使对环境的调查制度化,通过对环境污染损失的调查,建立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模式和计算方法;其次要按照国家技术组提供的调查表收集数据,完成大气污染损失、水污染损失、固体废物污染损失以及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核算;再次要按照国家技术组提供的企事业单位环保支出调查表,进行企事业单位环保支出项目调查,确定内部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等。绿色GDP核算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需要环保、统计、卫生、农业、城建等多个相关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

4、建立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涉及面十分广泛,要保证其制度化、连续性,提供数据的真实性,需要各行各业的核算资料,包括绿色会计核算、绿色环境核算、绿色统计核算等资料,这就需要建立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配套的一系列法律和法规,主要包括:有关绿色GDP核算的会计法规、资源环境法规、统计法规、审计法规、政策和评价标准、资源环境信息共享等制度,唯有如此,才能保障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正常运行。

虽然绿色GDP核算体系较为复杂,但它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核算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全面推行绿色GDP,首先应注意把握绿色GDP的概念,同时谨慎选择资源与环境的估价方法,为绿色GDP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然后再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绿色GDP核算实践工作,逐步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绿色GDP核算体系,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大连广播电视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物流业 国民经济 协调 发展

一、引言

物流业涉及国民经济多个领域,与运输、仓储、通信服务等众多基础性、服务性产业都有着紧密联系,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物流业存在盲目发展的情形,有着重复建设、成本较高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物流系统亟待解决。因此,有必要对新时期我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展开探究。

二、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一)中国物流业的界定

物流业虽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同时关涉国民经济的多个产业,当前学术界对其内涵、定义等尚未达成共识,争议主要集中于该产业是否具有独立性及其产业边界的界定两个问题。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产业分类中,还暂未将该产业视作一个独立产业而划分出来。

依据产业的定义并综合参照世界各国关于物流业内涵、定义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笔者认为,物流业的出现使产业边界不再明晰,物流业作为独立产业当有如下含义:第一,该产业是一个复合产业,是在产业融合基础之上形成的新兴产业,属第三产业范畴。第二,具体来说,我国物流产业主要涉及交通运输业、包装业、仓储业、配送业以及通信服务业等产业,但并非上述产业单纯的简单加总,而是依据实际需求对运输、包装、储存、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和集合。

(二)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主导产业的带动,物流业是众多基础性、服务性产业的有机结合,既需要它们提品和服务来予以配合,也为其提品和服务,更与现代性的金融业等的关联日趋紧密,常被称为发展国民经济的助推、加速器,具有如下重要地位:第一,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以及主导产业。第二,该产业应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及支柱产业。总体来看,其主要是从经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影响国民经济:

对总量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波及影响。前者即该产业直接创造的效益,后者即该产业通过关联、波及其上下游产业而创造的效益。

对结构的影响通过其巨大的关联、波及作用产生。首先,该产业对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有着显著的关联效应,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和运行方式的优化,并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所占比重,从而改善整个产业结构。其次,网络信息全球化背景之下,物流业会对第一、第二产业产生广泛的波及效应,促进其素质的提升。因此,物流业能够促使国民经济产业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从而优化产业结构。

三、物流业建设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二者需要协调发展。当前,我国物流业存在盲目发展的情形,由于系统规划的缺失,有着重复建设、成本较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一方面,应当关注物流业的自身建设与发展,最终建立起一个高效的物流系统,以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建设这一系统还应保持和国民经济相协调。

(一)物流业的自身建设与发展

我国物流业之所以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直接原因在于物流服务市场中存在比较严重的“纵向上下独立,横向条块分割”的现象,由此看来,资源整合将是必然选择。这一整合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即物流业的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产业融合。

(1)物流业的内部资源整合。内部资源整合应从纵向、横向同时进行:第一,纵向整合。物流系统由交通运输子系统、仓储子系统等众多子系统纵向链接形成产业链。然而,这些子系统在纵向是分立的,甚至子系统内部的上下游环节也是独立的,从而大大提高了物流系统的成本。因此,需对物流系统进行纵向整合,消除分立,实现“光滑连接”。具体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供应链管理的理念。第二,横向整合。当前,我国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差异很大,物流市场还停留在低价格、低服务、低效益的水平,因此,必须要改革物流市场结构,加强横向整合,实现物流市场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应当采取以下几个措施:加强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物流市场结构调整的政策引导与支持、搭建物流信息平台、扩大物流企业规模、建立横向联盟、加强区域物流合作、扩大物流资源整合范围。

(2)物流业的外部产业融合。产业自身特性以及深度市场化的需求决定了物流业必然要与外部产业进行融合。针对我国现状,融合路径主要有以下几条:第一,与农业融合。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不论是从实际需求,还是经济效益上都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落后的农产品物流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加强二者的融合,是国家战略所需。第二,与制造业、建筑业融合。我国目前并且还将长期处于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建筑业等不仅对国民经济贡献巨大,对于物流的消耗同样十分巨大,加强它们与物流业的融合,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从而继续加快第二产业的发展。

此外,还应注重与房地产业、金融业融合。物流地产、物流金融都是新兴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我国地产业、物流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二)物流业的建设与发展应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

应当注重从总量、结构以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立体发展。

(1)供需总量平衡。国民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和阶段,对于物流的需求量有很大区别。当前,我国物流供给能力发展迅速,但实际需求则增速不大,要保证二者在总量的协调,需做到以下几点:努力做好物流需求预测;在物流建设规划范围内,加快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高现有设施的利用率;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2)物流供需结构平衡。保证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仅做到总量平衡是不够的,因为不同产业对于物流服务的质量要求也不同,此外,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其对物流服务的质量要求不同。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做到物流供需结构平衡。具体来说,应当注重产业结构、物流环节、物流空间和时间结构以及需求层次等方面的供需平衡。

(3)建设绿色物流。低碳经济的潮流日趋显著,物流业自然也当顺应这一潮流。因此,在未来,物流业必须重视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组织和管理水平以降低物流成本;注重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建设绿色物流系统,将有效利用资源及环保摆在核心位置,高效做到从生产到废弃整个过程中物质流和信息流的循环化。

四、结语

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二者需要协调发展。当前我国物流业虽存在种种问题,但依然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物流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同时可能还会出现其他未预料到的新问题,但只要保证其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相信未来我国物流业定会展现出更大的产业优势和产业效益,并健康地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

(作者单位为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刘爽.我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0.

篇10

一、转型发展、资源配置制度与国民经济政策体系

本文对制度变迁条件下国民经济政策体系的模式定位的研究借鉴了西方学者的已有成果,但是本文的分析与其存在诸多差异。这种差异显著地表现在两者的分析前提和假定上。

(一)极度不合理资源定价机制与不完备资源市场假定

制度变迁条件下中国现阶段的极度不合理资源价格与不完备资源市场是西方学者无法完全想见的;

(二)制度变迁条件下中国的资源市场长期处于短缺的非均衡状态

(三)制度变迁条件下资源分配的非市场化与过多行政干预

(四)资源管理中政府官员行为动机复杂化

其中,资源管理阶层为了获得行政职级晋升,在经济管理中导入非经济目标,从而成为中国现阶段国有资源型企业有的“政治―――经济人”。

中国学者与西方学者对制度变迁条件下资源价格定价机制与资源市场的论述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西方学者对资源价格定价机制与资源市场进行分析的制度背景是规范的市场经济制度,而中国资源价格定价机制与资源市场分析的制度背景是中国资源配置制度正处于以转型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制度变迁过程。转型是指中国资源配置制度正从计划模式转向市场模式,发展是指中国资源配置的管理机制正从不发达状态迈向现代化。正是因为这一制度背景的特殊性,使得制度变迁条件下中国资源价格定价机制与资源市场等经济问题尤为错综复杂,是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所不能涵盖的。

制度变迁条件下,中国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宜于采取渐进模式。正如许多专家指出:大约需要5―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建立比较合理的资源配置制度。在不合理资源配置制度下,企业既不能实现要素最适组合,也不能贯彻利润最大化原则,还会引致企业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中平均成本过高(相对与发达国家),损害企业利益与社会福利,根本不可能形成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企业运营制度。参照资源配置制度范式,中国资源价格定价机制与资源市场状况可以简略概括为:超经济垄断(行政垄断)与过度分散竞争并存;资源利用集约程度低与企业竞争限制并存;经济性管制和行政性管制并存。总之,中国现阶段资源价格定价机制、资源市场结构与资源配置制度的优化要求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二、循环经济―――国民经济政策体系的模式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已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沿用“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模式,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那么只能阻碍我国进入真正现代化的速度。从长期角度来看,良性循环的社会应从发展阶段开始塑造,才不会走弯路,才会得到更快的发展。我国的消费体系仍在形成阶段,建立一个资源环境低负荷的社会消费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随着未来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也必然要求我国选择建立循环经济。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今后10年的经济依然需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很显然,如果继续沿用传统“三高”发展模式来带动经济高增长,那么只能继续削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换言之,我国现有的资源和能源供给几乎不可能继续满足传统“三高”模式下的未来1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利用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新经济,使我国经济和社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国家层次的国际经验比较分析

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学的迅速发展,使人们产生了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愿望,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采纳,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循环经济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取得了成功的实践。目前,从企业层次污染排放最小化实践,到区域工业生态系统内企业间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再到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都有许多很好的成功实例。

从国家层次来看,比较成功的国家主要有德国和日本。德国分别于1991年和1996年颁布《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规定对废物管理的首选手段是避免产生,然后才是循环使用和最终处置。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立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资源“循环型社会”。目前,日本已经颁布了《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有效利用资源促进法》、《家用电器再利用法》、《食品再利用法》、《环保食品购买法》、《建设再利用法》、《容器再利用法》等七项法律。从2001年4月开始,日本开始实施这七项法律,争取一边控制垃圾数量、实现资源再利用,一边为建立“循环型社会”奠定基础。日本将走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逐步走向“循环型社会”。日本七项法律的基本精神就是体现三个要素,即资源再利用(Reuse)、旧产品和旧零件再利用(Recycle)和减少废弃物(Reduce)的3R原则。

四、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基本路径分析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的进展,还更多地停留在概念层次上。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公众共同努力,通过建立法规制度、推行绿色核算、开发绿色技术等措施来推动。

循环经济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优化选择。然而,由于循环经济思想的前瞻性和长远性,并不是每个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能够理解并主动地实施它的理念。因此,国家和政府在建立循环经济战略的任务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来引导和促进企业和消费者实施这项战略。

(一)战略选择:实现国民经济的信息化

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要求加强经济活动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因此,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就是要发展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同时重视教育,加强人才的培育,以保证智力资源的再生。

(二)经济政策:明晰环境资源产权,调整资源价格体系,建立循环经济模式的国民经济账户

环境资源问题很大程度上根源在环境资源的滥用。而引发环境资源滥用的经济机制在于缺乏合理的环境资源价格体系来消除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问题。在现实经济中,环境资源的价格未能正确地反映其供求关系,低价甚至免费的资源使用使人们产生了资源丰富的错觉,促使人们对有关资源过分使用,引发大量的环境资源污染。如果能够建立完整的环境资源价格体系,使环境资源价值得到相对完整的体现,环境资源滥用的现象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因此,经济政策的重点就在于利用市场机制,明晰环境资源产权,使资源和其他物品一样走入市场,使其价格正确地反映它的全部社会成本。明确的产权,合理的价格会促进稀有资源的有效使用,确保循环利用原则的实施。

在宏观层次上,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不适应循环经济的需要。在现行体制下,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使用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得不到反映,而环境资源质量的退化等环境资源债务也在国民账户的资产负债表上缺乏反映。同时,计算方法上,环境资源污染导致环境资源质量的下降,不仅没有从最终附加值中扣除,环境资源治理的费用还被列入了国民收入。现行核算方法严重背离了实际的经济运行,并不能对“原则”的实施提供正确的指导。因此,应当采用符合循环经济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使其准确地反映发展中资源的代价和环境资源污染的程度。

(三)产业政策:加速实现产业发展的“循环化”和“节约化”

循环经济并没有所谓的“循环产业”,它只是要求对现有的产业进行“绿化”,使之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对工业而言,应该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也就是运用工业生态学的观念来改造现行的工业系统。就微观层次而言,就是按照清洁生产的理念来组织工业生产,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就宏观层次而言,就是要大力发展工业生态链和兴建工业生态园,在产业、地区、国家甚至世界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法则,使微观企业之间形成共生系统,尽量消除废弃物的产生。比如可以在石油冶炼、化学制剂生产等企业之间交换能量和原料。与工业类似,循环经济的农业也应该是可持续的,它包括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形式。目前欧盟已有包括德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正在推广一种“作物综合管理”的持续农业计划,拟减少对环境有害的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同时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是改善现有环境的重要手段。目前我们的环境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基于此,一方面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确保以后的环境不再遭受破坏,另一方面,对于环境已经遭受的损害,应该采用积极的方式恢复环境的清洁面貌,环保产业是弥补以前对环境欠账的有效措施。从广义来讲,资源回收产业也是环保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源回收和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相互衔接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全社会范围内的“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完整的循环经济环路。

(四)技术政策:发展高新技术和环境无害化技术

高新技术被认为是知识经济的技术载体。而知识经济的发展也是符合“减量化”的要求,因此,循环经济的技术政策中应该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等。

环境无害化技术是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促进废物和产品的循环利用,或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处置废弃物的技术。它主要包括污染治理、废物利用和清洁生产技术等。污染治理技术就是传统的环境工程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是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技术,它符合“再使用”和“再循环”原则的要求。清洁生产技术则和“减量化”原则相一致。高新技术和环境无害化技术是构筑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它已经成为当今技术发展的主要潮流。一旦在这些技术上取得突破,必将加速促进循环经济的建立,人类也会早日重建与地球的和谐关系。

(五)消费政策:引导“无公害”消费和“绿色”消费

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倡导“无公害”消费和绿色的消费政策是构建循环经济最重要的环节。“无公害”消费和绿色消费的概念是广义的,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变公众对环境不宜的消费方式。在目前消费疲软的情况下,倡导“无公害”消费和绿色消费不仅可以创造新的消费热点,拉动消费,更重要的是处于买方市场的消费需求会更有效地引导绿色生产。

(六)教育政策:开展“无公害”教育和“绿色”教育

所有政策最终的执行效果都和公众的参与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需要加强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培养。绿色消费引导绿色生产,而公众的环境意识又决定其消费偏好。所以建立循环经济最终要落脚于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无公害”教育、绿色教育政策包括: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带动民众广泛参与环保实践;经常举办环境污染案例听证会,加强环境案件的社会影响;加强舆论宣传,强化环境意识。新闻媒体对绿色产品类的广告予以优惠,政府部门应该带头使用绿色产品;加强教育培训,普及环境知识;增加环保投入,加快信息自动化建设,并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引进生态理念,科学规划社区环境。

五、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保障,培育国民的循环经济理念

为了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我国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从国情出发,制定了“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实行“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循环经济管理”三大环境政策,以此为循环经济保护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基本准则。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