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插花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道插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中日茶道精神;茶文化差异;两国关系
在日语中,“道”作为“汉语造语成分”用法很是广泛,除表示道路(国道、轨道、铁道、隧道……)、准则、道理(王道、佛道、邪道、正道、常道……)等外,更多地是表示专门的技艺、学问。如日本茶道、剑道、柔道、书道、花道、艺道、香道、歌道、武道等,都是作为日本人的一种素养而专门学习的技艺。在我们中国,一般说来人们是不会轻易称"道"的,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道”是一种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带有崇高性。而日常可以称之为"道"的,恐怕只有茶道了。喝茶,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日常行为,但是它已经形成了中国人自己的一种文化,一种意境。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茶业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茶道兴于唐代,盛于宋、明。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的巴蜀,当时的巴蜀,以茶作为一种贡品,在茶业史上已有突出的地位。两晋三国时期,巴蜀增强了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长江中游地区茶业开始发展壮大,随后波及到了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到了唐朝,茶业传播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且当时的制茶技术也发展到了一个高水平,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当时的茶叶成产技术中心,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而“茶道”一词也在当时产生。
中日文化交流始于7千年前,但中日茶文化的交流是随着遣唐使的出现才开始的。日本开始学习引入中国古老文化,奈良时期,中国朝廷赐茶给日本,日本从此开始接触到茶。公元805、806年,日本日本最澄、海空禅师来中国留学,回国时带回了茶籽,开始建立茶园,开始了日本的茶业的发展。但是中国的茶叶开始传入日本时,只作为“药”来饮用。但中途由于宇多天皇下令终止与中国的交流后,中日茶文化的交流也因此中断,直到宋代的荣西禅师又从我国传入茶籽种植。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茶道。
中国茶道融入了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三者相互结合,体现了“礼义仁德” 等道德观念。自古以来,各寺庙历代都有种植自己的茶园,来满足僧人对茶的需求。因为僧人们都把茶作为修身养性时的伴侣。高僧们竞相以茶为题,吟诗作对,把佛教中的哲学思想和理念运用在茶上,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给茶文化更增添了一种神韵。而日本茶道则主要讲究中国的“茶禅一味”的思想,吸收了部分中国茶文化的思想,表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与美德。它告诫人们要修身养性,平等待人,和平共处。
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神理念,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达到精神和人格上的洗礼,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台湾中华茶艺协会表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讲究的是“清、敬、怡、真”。“清”指“清洁、清廉、清静、清寂”。不仅要讲究事物外表的清,更重要的是讲究内心的宁静、明廉、知耻。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有着渊源关系。 “敬”是万物之根本,是指对人尊敬,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要诚恳待人不能带有轻视虚伪之意,谨慎行事。“怡”则带有愉悦之感,是指茶道中人的一种身心的享受。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纷争,培养自身的宽阔胸襟,远大目光。“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要以科学的方法求取饮茶的真谛,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总而言之,就是感悟人生的真谛,用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待人,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
日本茶道的茶道虽然起源于中国,但远不及中国的历史悠久,但是发展至今,它也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名族色彩。日本人把茶道视为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将日常生活与宗教、哲学、伦理、美学融为一体,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文化艺术活动。日本的茶道不是个人的茶,而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和审美观。通过茶道使人们摆脱现实社会的制约,从内心得到共鸣。
日本的茶道要求严格,步骤繁琐,而且,根据来宾身份,地位的不同或是季节的不同,室内装饰摆设也要有所改变。同时,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流畅到位,并且与音乐相融合,伴有节奏感,这样才能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体现了“和、敬”的精神。而日本某些有地位的家庭有专为品茶或举行茶会而建的茶室。大小以“榻榻米”四叠半为标准,面积大于四叠半的称做“广间”,面积小于四叠半则称作“小间”。一般在茶室旁有一个“水屋”,用来准备和清洗茶具。茶具要保持清洁,同时品茶之人的心情也要清净。泡茶时,茶室要求气氛怡静,茶人表情庄重。体现了“清、寂”的精神。总之,“和、敬、清、寂”就是希望我们在品茶之时扫除心中杂念,去享受茶室的宁静,好好地去喝一杯茶。
日本茶道中,客人入座后,茶师就按规定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沏“抹茶”。泡茶过程中,有时会使用一种圆形竹刷的茶具,搅和茶叶末起泡方可饮茶。客人在品茶时,要将茶碗放在胸前顺时针转两次,每次约30度,然后开始品茶,每次一小口,不能一次喝完。品茶完了,右手指在品茶处稍稍擦拭,再逆时针转两次以还原。日本茶道在服装方面,也很有讲究。必须穿黑色的带有白色纹饰的和服。
日本茶道讲究之典雅,礼仪,使用茶具之精,恐怕与茶道元祖中国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很难想象日本的茶道的严谨,复杂。它已经超出了品茶的范围,可以说是精神上的享受。
然而,中日茶道也存在着相同之处,那就是茶道都体现着生命的生生不息,体现着生存的喜悦之意。因此,在茶室可以安放一些小生物,譬如:插花或养鱼,养鸟之类的。但不宜多放,以免破坏了茶室原有的纯朴之味。品茶时可以相约几个茶友,边品茶,边体味这些小生物的美好。但这些小生命即将凋谢之即,大家也可以相互交流,感悟生命的凄凉与衰败。通过友人之间互通心得,进一步培养对生命的无畏。
同样是品味生命的枯竭,日本茶道重在欣赏其死亡,而中国茶道则重在使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这就是中华文化高于日本文化之处,更是中国茶道胜于日本茶道之处。
中国的茶文化可谓在各个阶层都很普及。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茶文化甚至深入到了市民阶层,茶成为友人之间交流的媒介,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日本的茶文化尚未到达全民化程度。但是日本的茶道却具有典型性,具有相当程度的民族特色,相比中国茶道,由于太过普及,无仪式性,所以一说到茶道,往往首先会想到日本。
中日茶文化的交流经历了一千多年,也可谓历史悠久。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发展主流,中日两国在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关系由紧张慢慢发展到和平友好往来,中国的茶文化在其中也有着一定的带动作用。中国的茶文化现在正一步步走向世界,走入各国文化中。中国茶文化一定程度上缓解中日两国紧张的局势,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喝茶能缓解心情,舒缓压力。独自倚在窗边,静静地品上一杯茶,回忆过去的时光,构思美好的未来,甚是惬意,让人陶醉。“萦萦茶香,伴我一世;悠悠岁月,与茶共度。与细品慢啜中体会茶之神韵,追求人生的泰
然!”
【参考文献】
[1]漫谈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茶叶通讯》2004年03期
[2]中华茶艺的基本精神--《农业考古》1993年02期
[3]罗国中《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篇2
拂拭尘埃尽,悠然心地明。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茶道花自开。
公元2015年,岁在乙未,节序清秋,中华煎茶道南山流众弟子齐聚于东岳泰山,仅以炉香,茶汤,素琴,山花,行秋季祭祀茶礼于降魔藏禅师座下!
首祭:向黄天厚土奉香、献花 次祭:向东岳泰山之神祭祀茶汤
终祭:向降魔藏禅师敬奉茶汤 再祭:向茶圣陆羽敬奉茶汤
末祭:向中华历代茶人之魂魄祭奠茶汤
礼毕
中华煎茶道,最初由唐代降魔藏禅师提倡,距今已过了1200年。降魔藏禅师在泰山大兴禅宗,教授僧众坐禅、煎茶之道,从此茶禅之风大兴,从泰山之巅一直传播到长安,继而风靡大江南北,并远渡朝鲜,东传日本,以彰显我中华传统文化之道统与教化。此后楚人陆羽著《茶经》,弘扬煎茶道,被后人尊奉为茶圣。
宋代以降,煎茶道消亡,抹茶道东传日本,被奉为日本文化之核心。在大陆反而沉溺消亡,令人叹惋不已。今恭逢盛世,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继承自唐宋以来煎茶道正统,我们南山流弟子齐聚于泰山之下,相会在降魔藏禅师当年坐禅煎茶之地,行中华煎茶道之雅集,使失传千年的中华煎茶道重现于当今天下,意义尤其深远。
在这样一个庄严的时刻,在这样一个神圣之道场,祈愿各位茶人悉能静心安坐,细细品味一碗茶汤的真实滋味,感受唐宋时期中华文明的荣耀与尊严,在水声茶香中领悟禅悦之味,使我等生命得以庄严圆满。
感恩大家,
让我们再次向降魔藏禅师行感恩之礼!
神农氏,始采茶。
及春秋,历百家。
迄两汉,重芽。
煎鼎鬲,酌瓯花。
有魏晋,有齐梁 。
赐茗,荐殿堂。
号水厄,奴酪羊。
煮百沸,及隋唐。
降魔藏,归泰山。
教禅坐,主灵岩。
不夕食,不夜眠。
煎茶饮,疗饥寒。
大鉴主,百丈山。
制清规,礼仪严。
首敬佛,次助禅。
日不做,不饮餐。
陆氏子,本弃婴。
卜周易,为姓名。
居天门,移吴兴。
访茶山,著茶经。
陆氏经,共十篇。
分源流,记俗谚。
备器具,论烹煎。
重精俭,解忧烦。
制鼎釜,串饼团。
廿四器,七千言。
尊茶圣,号茶仙。
煎茶道,始流传。
唐五代,战乱频。
煎点事,渐纷纷。
分茶巧,斗茶新。
幻诗句,伪花身。
僧文了,号乳妖。
结汤社,和凝朝。
生成盏,有福全。
幻诗句,傲茶仙。
南北宋,雅意存。
重煎水,唐人。
坡,尊旧法。
杨挺秀,喜僧家。
著茶录,蔡端明。
写茶论,宋徽宗。
侧建盏,试汤花。
击筅,细分茶。
南宋灭,茶道亡。
废团饼,朱元璋。
癯仙子,好雅章。
重烹试,乐未央。
自嘉靖,及万历。
废瓯盏,紫砂贵。
瀹散芽,完神气。
泡茶兴,烹茶废。
康乾间,茶事兴。
论工夫,重火功。
泡小壶,饮小盅。
迨甲午,炮火隆。
茶之事,历千秋。
煎点泡,事悠悠。
传东瀛,播琉球。
说荣西,利休。
抹茶先,煎茶后。
迨明治,传美欧。
茶之道,唐宋存。
事虽小,义理深。
能格物,能修身。
致良知,养性心。
可插花,可炉熏。
可挂画,可抚琴。
南山流,开宗义。
重煎点,倡礼仪。
祭降魔,奉茶圣。
设五山,传习正。
首正坐,存浩气。
次煎点,正心意。
备瓯盏,洁缶罂。
活火,汲泉清。
折茶巾,拭茶器。
听松风,辩初沸。
调姜盐,法天地。
奉茶汤,明茶礼。
今盛世,百废兴。
宣茶道,讲文明。
追古法,树新风。
重文艺,劝百工。
学茶道,自孩童。
知先后,明始终。
识茶器,讽茶经。
幼能学,长能行。
我中华,文明邦。
文明灭,种亦亡。
茶虽小,义却方。
继道统,续炎黄。
人说茶,论年份。
我说茶,重人伦。
茶之道,传至今。
勤修习,致尧君。
“第二届 中华煎茶道大会”煎茶道学人修习心得回访
学煎茶之人,各行各业皆有,茶是来自中国的饮料,发于神农解毒,后于宫廷、文人、士大夫中流传,
利于苍生,口感佳,雅士长饮不弛,是尚道者载道修行之方便饮。
每当静坐下来,慢慢地煎一釜水,听水声汩汩,看茶叶在水中醒来、舒展、浮沉、重生……再捧起那一盏茶,沉沉的暖暖的,煎茶的过程,也是心灵醒来、舒展、重生的过程,每一次煎茶都让自己更贴近传统,更贴近内心。
因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在黄山屯蒙学舍学习,知道了马老师的煎茶道,一开始是上的茶禅共修班,通过几天的修习,正坐,折叠茶巾,能让自己的心慢慢静下来,沉淀下来,对马老师的这套煎茶道也更感兴趣,尤其是在知道我们泰山就是中华煎茶道的祖庭,很自豪,也更加想修习好煎茶道,能把煎茶道弘扬得更广。
我的性子是比较急躁的,通过修习茶道,练习正坐,在生活中,我现在可以做到让自己说话的速度更慢一些,对人对事更耐心更包容 。
十年前,我取得了国家二级茶艺师和二级评茶师的资格证书,也开过一年多茶馆,后来因为工作原因转让了,但是,在那时,我就发觉茶艺表演已经不能满足我内心的需要了,在我看来,茶艺表演更多的是向外的,而茶道,让我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是向内的。
以往自己也喝茶,但是对茶,总有些漫不经心,就是一种中国的传统饮品嘛。学习煎茶道后,每当静坐下来,慢慢地煎一釜水,听水声汩汩,看茶叶在水中醒来、舒展、浮沉、重生……再捧起那一盏茶,沉沉的暖暖的,煎茶的过程,也是心灵醒来、舒展、重生的过程,每一次煎茶都让自己更贴近传统,更贴近内心。
煎茶道的修习,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更耐心更从容,茶道的修习,茶人的修习,是一生的功课。
在马老师的课上,看到了很多的茶道器具,它们或精美或古朴,或大气或精致,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审美境界,现在普通的茶具店铺里,已经很难找到合眼缘的器物了。期待马老师可以为我们学人设计合适的器具。也想多走走多看看,多发现一些美的传统的茶道器具。
在中级班我们修习了唐代煎茶法,对马老师提到的宋代点茶法很感兴趣,也希望能继续跟着马老师修习点茶道。
修习茶道这么久,今日若有老友来访,当为她煮一釜泰山水,泡一盏泰山茶,秋日天凉,再加一点儿盐,再加几片姜,茶汤柔滑,暖手暖心,共看窗外枫叶正红!
煎茶道既是茶的烹饮方式,也是茶道的修习过程,在煎茶道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做一件事情用十年二十年,乃至一辈子,就能感受到它与自然之道一如的本质。
通过学佛的师兄推荐,我认识了泰安一支莲的周知一与孙慧群两位老师后,对他们办的课程比较认可,经过听马老师的一个公开课以后确认要学习中华煎茶道。平时见茶艺很多,没啥兴趣。早些年见识过家师演示禅茶,很殊胜,被摄受,所以普通茶艺或假茶道,吸引不了我。但马老师教授的东西不一样,感受得到马老师有修为,教授的东西是一生之精华,很少见,所以来学了。
通过对煎茶道一丝不苟的千百次训练,在心灵成长方面,收获了真正的自然与洒脱。
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准备了全套煎茶道器具,时不时自己煎茶喝茶,玩得特别熟的,会邀请他们一起喝。
在煎茶道中,喝茶还是喝茶,生活还是生活。
煎茶道既是茶的烹饮方式,也是茶道的修习过程,在煎茶道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做一件事情用十年二十年,乃至一辈子,就能感受到它与自然之道一如的本质。
初步了解煎茶道后, 我最想要的是与唐宋时期一样器型与材质的煎茶器具,在普通的地方买不到这些东西,偶有一些零星的,可以拼配。
在学习了煎茶之后,我也对宋代的点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煎茶道特别重视茶道礼仪的训练,所以修习了煎茶后,在泡茶时更自信从容了。
如果有一天老友来访,恰是同频的老友,自然是一起正坐,相对无言,一起享受当下煎的一碗茶汤。
茶不仅仅只是一个饮品而已,它更是一种修行的法门,通过煎茶的学习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更为简单纯净,让我们获得一颗纯净的心去看待世界,去感受大自然给予的美好!心中烦恼越来越少,喜悦越来越多!
在了解中华煎茶道前先是认识了马老师,跟马老师的结缘是两年前我在昆明学习香道,一位老师告诉我晚上有一位终南山过来的茶道老师做分享,因为特殊原因没有与马老师见面。可是这依旧没有剪断茶缘,昆明的老师把马老师的微信推送给我,开始微信了解了马老师的课程。通过学习煎茶道,对我的心灵有了更深层次的洗礼。马老师说:“修习茶道从正坐开始,从叠茶巾,从抹拭茶碗开始。”我很受启发,心灵的沉淀需要通过行为的标准化来提高到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没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时刻活在当下,时刻警醒觉察自己身体的细微变化。而且当心灵安静下来,看待生活中的人事物也更加明晰和包容了!
现在,我养成了东西归纳清晰整齐的习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每个物件都如茶具般细心对待。洗碗的时候似乎也不像从前那样,而是用心仔细地洗和擦拭。另外,我也会给予自己独处的时间,为自己煎茶。
通过煎茶道的学习,对茶的态度最大的变化是:茶不仅仅只是一个饮品而已,它更是一种修行的法门,通过煎茶的学习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更为简单纯净,让我们获得一颗纯净的心去看待世界,去感受大自然给予的美好!心中烦恼越来越少,喜悦越来越多!
茶本身是一种修习的法门,并且是与生活完全融合的,不论是用盖碗还是紫砂壶泡茶,更为重要的不是形式上的改变而是内在的质变,内在的清静与安详。煎茶道让我慢下来的不仅仅是每一个动作,而是遇事不急躁,不慌张。处事不计较,不生气。给予身边的一切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初步了解煎茶道后,最想要的是最能贴近自然和原始滋味的茶器具。在普通的茶器店铺、茶馆或茶城中目前尚未有配备的茶器具,但是相信还是可以找到相对匹配的茶器具。但是更加希望在未来能够制作一系列适合煎茶道的器具就太好不过了!
对煎茶道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我对宋代的点茶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马老师的带领下让我对茶文化历史的渊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让我明白日本茶道与中华茶道的渊源,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复兴中国茶文化的信心!
如果今天老友来访,我最想为他烹制一碗用心的茶汤,里面注入的是我对茶的珍惜与爱,还有对大自然的敬爱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心。
篇3
化掉的时候却不一定要等到春天
————————————————————————————————
朋友们总说我伶牙俐齿,聪明狡黠,有时却又傻忽忽的,但更多的时候就如雾一般,明明站在眼前却如隔千里,我写的东西他们很多时候都看不懂,与最亲密的朋友在一起时她们总说我是脑子里装了太多东西,纯粹自个找罪受。我想不管我笔下的文字是怎样的,对着你我所有的语言都会变得那样的苍白无力。
那些想说的话想做的事不知道已经在脑海之中盘旋了多久,我一直在找机会,不管你对我如何的冷淡或是压根就把我晾在一边,不闻不问,我都从未放弃过,就那么执拗的想要再见一面,做完那些想做的说完那些想说的。终等见了之后,那熟悉的面貌,熟悉的格局,熟悉的话语,熟悉的亲热,让我仿然如梦,仿佛我们从未分开,和过去一样。我以为再一次见面只是为了让我下定决心,让我们从此路归路,桥归桥,可是那一刻我却说不出来,我不想破坏那一份美好,尽管我知道我们彼此心中都明白,只是都不语,我怯步了,而我也知道这只会换来我更长久的痛苦,那种美丽的痛苦虽已让我心力交瘁,却仍有点割舍不下。我觉得自己被困在一整片无望无际的海洋中心,天地不应,进退两难。唯有沉默,我甚至想如果放不开那就这样沉沦吧。只是下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可笑,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什么?当我跟自己说我要勇敢一点,不管结局如何,至少以后想来不会有更多的遗憾,可谁又知道,现在做的是不是正是我以后的遗憾。
当你抱着我对我耳语:“这辈子,我怎么就遇上你了!”,当时我想说这也是我的感触。没爱上一个人时,我也对爱情抱着唯美的期望,总觉得这世上就该有个人是我的,不管我怎样他都会容我宠我,陪我一起看花开花落,共同经历生活中的点滴,永远都不会离开我。当我真正爱上,终于看清这现实中的爱情时,那该死的心态已经给我留下了后遗症。就像有人说的当你拥有一段爱情时你缺少智慧,当你拥有智慧时你却没有了精力再去谈一场纯粹的恋爱,我想我就是这样。我的爱情终归是落了那个俗套,我们没有在对的时间遇上,我们太年轻,伤痕都搁在那,即使再怎么掩盖修复也还是看得见,终究的回不去了。
罢了,无论我们的心中还有没有彼此,我知道不该再这样下去,否则痛苦只会一直延续,就让一切都随风而去吧,藏于心底,不管以后我再怀念的是我曾经奋不顾身的那股热忱还是你这个人,我想属于那一段时光的记忆都是鲜活的。让心中那抹忘不了的情愫如茶糜一般吧,最后盛开,前面的灿烂与它无关,后面的凋零也与它无关,它的归宿是当一朵被遗忘在永恒中的彼岸花,一切事情到了该结束的时候就该让它结束,不用加任何期限,自开自落。
篇4
周湘·中山大学历史系
从茶园到茶行周湘
17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饮料的革命”,来自其他大洲的饮料成了社会的时尚品,这当中有咖啡、可可,还有来自中国的茶。1610年,荷兰商人首次向欧洲运销茶叶,但开始时茶叶在欧洲只是上流社会的奢侈消费品,市场价格昂贵,销量十分有限。
从17世纪末开始,销往欧洲的茶叶逐渐增加。当时从中国大量销往欧洲的茶叶有两条路线,除了由俄罗斯商人经营的“商队茶”经恰克图等陆路口岸出口,横越亚欧大陆,行销欧洲外,主要就是从广州出口经海路运往欧洲。1717年度,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货船在广州装货时,要求装载的“茶叶要尽可能塞满船舱的所有空隙”。自此之后,茶叶开始取代了丝的地位,成为中西贸易的主要货品。(1)在茶叶最主要的消费地英国,英国东印度公司及私商每年都向本国运回大量的茶叶,但依然未能满足国内的需求。
经广州销到欧洲的茶叶,有红茶和绿茶两大类,其下名目繁多,常见的有武夷(Bohca)、松萝(Singlo)、小种(Souchong)、珠茶(Gunpowder)、工夫(Congou)及熙春(Hyson)等。茶叶的命名,或冠以产地之名,如武夷茶因产自福建武夷山,松萝茶因产自徽州休宁松萝山而得名;或得自于茶叶采摘的季候,如熙春茶指的是在春天采摘的绿茶;又或以茶叶的性状命名,如珠茶为圆形,故中文名曰珠茶,而英文名之为“火药”,则以其茶味浓郁之故。其实,茶叶产地的分类法,较之外销口岸的分类法要繁复得多。比如武夷茶,由细到粗,依次有奇种、小种、次香、花香、种焙、拣焙及岩片等名目。这也可以说是从内贸到外贸的一个变化吧。
茶叶行销欧洲,作为一种新的饮料,不仅因其巨大的商品价值让东印度公司及其他商人大发其财,而且还在社会文化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英国人心满意足地品尝下午茶,吃自家烘烤的糕点时,他们已经完全接受了茶叶这种“舶来品”。可是,当它刚刚在英伦露面时,英国人对这种饮料的可靠性众说纷纭。推崇者几乎把它说成是灵丹妙药,能治百病;排拒者则将它等同于慢性毒药,有百害而无一利。在中国这边,清朝人看到欧洲人大量采购茶叶,也乐于探究这些“外夷”嗜茶的原因,据他们认为,夷人嗜茶,是因为他们吃肉太多,茶可以帮助消化,以至于夷人不可一日无茶。
欧洲人在逐渐接受茶叶这种新的饮料的同时,对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焙制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18世纪,已经有不少作品探讨茶叶的历史及功用的问题。通过绘画了解茶叶生产与销售过程,比起文字描述更为直观,因此以茶叶的栽培、加工和销售为题材的绘画,成为广州画室绘制的外销画的一个常见题材。
与其他题材的绘画一样,18—19世纪有关中国茶叶生产销售的绘画,大多出于广州画匠的手笔。虽然当时从广州出口的茶叶大多来自武夷山和徽州等山区,但广州的画匠描绘茶叶生产过程时,恐怕更多是根据他们在本地茶园获得的知识和观感。当时,广州附近的主要产茶区在广州珠江南岸的“河南”一带。17世纪末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云:
珠江之南有三十三村,谓之河南……其土沃而人勤,多业艺茶,春深时,大妇提籝,持筐,于阳崖阴林之间,凌露细摘,绿芽紫笋,薰以珠兰,其芬馨绝胜松萝之荚。每晨茶估涉珠江以鬻于城,是曰河南茶。……其采摘亦多妇女、予诗:“春山三二月,红粉半茶人。” (2)
屈大均描述广州河南地区种茶的景像,延续到19世纪后期。(3)本次展出的12幅画,大约就是广州的画匠根据他们在附近乡村获得的印象绘制的,与屈大均这段文字互为写照。
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所藏的这套有关茶叶的绘画,在当时有很多种摹本,现藏于不同的地方。除了少数多达23幅外,每套绘画一般是从10幅到12幅不等,而它们的内容和构图几乎完全一样。(4)大概茶叶制作图在当时很受欧洲人欢迎,所以在广州被大量复制临摹售卖到欧洲。在1820年前后伦敦出版的一本关于茶叶种植历史的小册子中,也附了一套总数共13幅的铜版画,用来介绍中国茶叶种植和加工流程,内容和构图与维院所藏的这套水彩画几乎一模一样,很可能是出于同一摹本。下面我们以维院这套画的顺序为依据,参考若干中英文资料,对这套绘画反映的茶叶种植和加工流程作一简单的说明。
1.锄地维院藏
2.播种维院藏
3.施肥维院藏
《锄地》:在地里用锄头挖出成行的,准备下种。《播种》:茶树多播种繁殖,明朝陈耀文撰《天中记》云:“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5)播种时每穴下种6—12颗,上培土3—5寸。(6)播种后,茶树发芽生长,要历3年才可收茶。《施肥》:茶树生长对土壤有一定要求。明朝人罗禀著《茶解》说:“种茶地宜高燥而沃,土沃则产茶自佳。”(7)在干旱季节,茶农常要浇淋米水等肥料。(8)《采茶》:各地采摘茶叶的日子因气候而异,广州附近采茶以早春为宜。前引屈大均书曰:“其茶宜以自露之朝采之,日出则味稍减。或谓此茶甲天下,早春摘者尤胜.三日一摘,佘则每月一摘,早春一月之茶,可当佘月一年云。”(9)不过,他省之茶叶产地,则以清明后谷雨前采摘为佳。以武夷茶的系列为例,这段日子采摘的茶叶叫头春茶,“立夏后为二春,夏至后为三春。头春香浓味厚,二春无香味薄,三春颇香而味薄”。(10)采茶时宜晴不宜雨,所以我们看到画中的采茶人都戴着帽子遮阳。
从《拣茶》到《舂茶》,以茶叶的加工为主题。茶叶的加工方法,因茶因地而异。同样的茶叶,经过不同的加工程序,就有了不同的风味。《拣茶》:茶叶中细嫩者,如所谓旗枪、雀舌,须经过挑拣,除了在采茶时采嫩芽外,在晒茶前亦要将茶梗拣出。《晒茶》:又称为“晒青”,“每筛以半斤至十两为度。候叶软便翻一次,晒至叶上枝软方移置架上”。(11)
1.拣茶维院藏
2.春茶维院藏
晒青后,要将茶叶置于密室之内,俟其发酵,然后再炒焙,这是红茶制作过程的一个工序。至于松萝、龙井等绿茶类茶叶的加工,就不需要晒青。清初王草堂《茶说》如是说:“(武夷)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芥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12)
《揉茶与筛茶》显示工人正在完成制作红茶的两道工序。右边窗户下几个男人在揉茶叶,直到茶叶发出细微的声音。屋内大厅的一个妇女手持筛子,筛选茶叶。茶叶要用筛孔大小不同的筛子筛选多次,以分粗细。粗者通常也要筛13次。(13)《舂茶》:某些品种的茶叶,经过晒青、揉焙等工序后,还需将茶叶舂成粉状。茶叶加工完成后,就需要包装起来运到广州。《装桶》表现的是装茶的工匠在编制装茶的竹篓及包装茶叶。画中有一位身着蓝袍紫衣,手端烟管的人坐在一旁监督,大概就是收购了这批茶叶的商人或他们的人吧。《水路运输》表现的是从产茶地运到广州行商货栈的情形。
1.揉茶与筛茶维院藏
2.装桶维院藏
3.水路运输维院藏
茶叶运到广州后,茶商还需要“翻炒”。因为茶叶在产区加工时,已经炒制过了,翻炒,一方面是为了去除运输过程中所受的潮气,另一方面,也会根据外商的要求,对茶叶进行深加工,比如将不同的茶叶混炒,使之具有特别的风味,或者是加入花香,制成适合西方消费者口味的茶叶等。《行商》一画,描写的是茶叶在中国商人的行号内装箱,准备外运的情景。画内的工伴们正站在箱子内踩茶叶,这样做是为了把茶叶间的空气挤压出来,以使茶叶在海运过程中不易变质。画面左下角有一个身穿西洋服饰的洋人,突出了茶叶是供应西方市场的主题。
画工通过人物的衣着来表明他们的身分。前面提到在《装桶》一图中,除了编织箩筐的人和装茶叶的帮工外,还有一个人坐在一旁。他头戴缨帽,手持烟管,身穿长褂,如果不是茶主,也是到产地收购茶叶的茶商人。同样地,在《行商》一画中,负责记帐的“写字先生”等人也是帽褂齐整,与正在把茶叶装箱的工伴相比,双方身分高下,不言而喻。
这套绘画表现了从茶的栽培、采摘、加工、收购到出口的各个环节,画作多着墨于“产”,而对“销”的描绘则要少得多。画工更多地在产茶、制茶这两个主题上着墨,大抵是因为画的购买者、欣赏者是西洋人,因此,这类绘画也就更多是为满足西洋顾客希望了解茶叶种植和加工的过程的好奇心而设了。
注释:
(1) Hosea Ballou Morse, The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vol.I, p. 158.
(2)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四,食语,第384页。
(3) 有关广州郊外河南地区种茶的记载,亦可见于Samuel Ball,AnAccount of the Cultivation andManufacture of Tea in China,p.78;Samuel Ball曾任东印度公司茶叶检查员。
(4) 例子可见于De Cordova Museum, The China Trade, p. 40; Martyn Gregory, The China Trade Observed, p. 30, item 45; Patrick Conner, The China Trade,1600—1860, pp. 62—63, item 79。
(5) 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四,仪礼。
(6) The History of the Tea Plant, p. 55
(7) 罗禀:《茶解》,总论。
(8) Samuel Ball, An-Account of the Cultivation andManufacture of Tea in China, p. 79.
(9)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四,食语,第384页。
(10) 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九,物产。
(11) 《建瓯县志》,卷二五,实业。
(12)转引自陆廷灿辑:《续茶经》,卷上,茶之造。
(13) 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续编》,第113页。
篇5
摘要:
茶道是一种古老的饮茶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柴烧工艺作为一种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最古老的陶瓷烧制技艺。上面两者都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延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从茶道和现代柴烧茶具自然回归、环保养生、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浅析现代柴烧茶具对茶道文化的影响,希望能从更多的方向和角度对茶道文化和柴烧工艺进行研究。
关键词:
茶道;现代柴烧茶具;自然回归;环保;精神文化
1茶道文化的概述
“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出自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的《饮茶》篇,意思是:有个叫常伯熊的人,根据陆鸿渐(陆羽的字)的论说作了大量补充,于是茶道盛行,王公朝臣没有不喝茶的。这是“茶道”一词被首次提出。茶道是饮茶文化的最高境界,融入了哲学和人们对生活的思想、精神的一种文化。茶树,是东方一种神奇的植物,它原产于中国,中国也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顾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说明中国人在秦统一巴蜀以后就有饮茶的习惯。茶道文化始于唐,兴于宋。唐宋年间,我国的茶道文化已经十分成熟,人们对饮茶的流程、习惯等已经很讲究,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圣”陆羽的《茶经》记录了唐代人们煮茶的技艺、制茶工具和方法等等,非常清晰地反映了唐代大兴茶道的情况。到南宋年间,日本僧人将中国的茶叶、茶具和饮茶的方式带回了日本,自此,中国茶文化传到了日本,日本茶道文化逐渐形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具就是茶道这件“事”的“器”,是茶道文化最关键的媒介。器为茶之父,对茶道而言,茶具不仅仅是一种盛放茶汤的容器,更是人们在享受茶道时把玩的器物,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每个时代的喝茶习俗不同,茶具呈现的特点也不相同。陆羽在《茶经》中详细地介绍了茶道所需的二十几种器皿,包括规格、结构、造型、用途和使用方法,这是对茶具最清晰、最完整、最系统的记录。唐朝的茶具配套齐全,略显繁琐;到了宋朝,大兴“斗茶”,相应的茶具则有罗茶、候汤、点茶、品茶等工具;元、明以后,人们饮茶就开始简化,茶具也随之简化为茶壶、茶杯、茶罐等。中国的茶道文化吸收融入了我们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以及佛学的禅宗文化。道家学说崇尚“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回归、环保养生、质朴极简的生活,笔者认为这便是茶道的灵魂,也是现代柴烧器的精髓所在,而现代柴烧茶具和茶道文化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现代柴烧的发展
柴烧,是以木柴为燃料的一种陶瓷烧制工艺。有传统柴烧和现代柴烧之分,传统柴烧是一种较为纯粹的以柴烧制的工艺,为了避免坯体烧制过程中直接接触火焰和柴灰,人们将坯体放置在匣钵内进行烧制。而现代柴烧则追求自然落灰的效果,坯体直接放置窑内,木材作为燃料,燃烧产生柴灰,高温下,落在坯体上的柴灰和泥土中的金属发生反应,形成天然的柴灰釉。现代柴烧器种类越来越多,主要涉及到茶具、花器、食器等生活用器。茶具主要包括茶碗、茶托、茶壶、壶承、茶盘、茶叶罐等等。
3现代柴烧茶具对茶道的影响
黑格尔曾说,理念的最浅近的客观存在就是自然,第一种美就是自然美。现代柴烧茶具采用天然的泥料和木材,自然落灰,呈现出自然材料最本质的样子,追求自然的和谐之美。自然的材料、原始的工艺,加以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是大自然最美的馈赠。饮茶文化也是一样,取人工种植和制作的茶,配以自然的泉水,三五好友聚集,饮下这自然的香甜。不管从工艺材料还是文化的角度,柴烧茶具和茶道都不谋而合。自然健康的器,才配得上人们对茶道的追求。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茶道可以暂停我们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慢下来,坐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享受精神上的追求和愉悦。被快捷的高科技包围的我们,渴望回归自然,现代柴烧茶具从材料到工艺,反映了更高层次的回归,遵从质朴的原始美。现代生活中,茶是健康的绿色饮品,也是环保养生界的翘楚。喝茶不仅仅为了解渴,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茶道是快节奏生活中的一丝清凉,一抹绿色,修身养性。现代柴烧茶具恰恰契合了茶道这一特点,自然环保,无工业添加。具有手工温度和人文气息的现代柴烧茶具,盛装着最健康的茶水,是我们追求绿色环保、健康养生的良选。柴烧器盛着茶,茶水滋养着器,茶道文化和现代柴烧茶具就这样相辅相成,给我们最好的体验。过去,人们追求工艺精致、装饰精美、色彩华丽的陶瓷,现代柴烧工艺的出现,表明人们的审美在发生变化,开始追求自然淳朴之风。人们逐渐以一种包容、随意的心态看待周围事物。茶道经历改朝换代的发展,逐渐变得简单,不仅是一种仪式,一种礼节,还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追求。茶道不再循规蹈矩,而是以更多的形式存在,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人们越来越包容的审美,让茶道文化的发展有更多的可能性。
4结语
伟大的思想家、哲学老子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而庄子尊重天道,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就是我们中国的道家思想,其“清静无为,顺应天道”的主张正是柴窑烧制的诠释,顺应自然,崇尚自然,土和火的自然结合,便有了素雅脱俗的柴烧器。一件不起眼的柴烧杯就能体现老庄思想的人生哲理,这就是现代柴烧器的精髓。而我们的茶道可以体现一个人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属于一种东方文化,包括道家的“天人合一”。现代柴烧茶具与茶道文化密不可分,相得益彰,柴烧茶具对茶道文化来说是点睛之笔,而茶道文化也是柴烧茶具的一种完善和升华。
参考文献:
[1]丁佳青.大巧若拙———现代柴烧陶艺的美学分析[J].上海工艺美术,2014(4):56~58.
[2]刘祥.论柴烧的过程美[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
[3]徐德龙.浅谈陶艺中偶然性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J].才智,2009(10):184~186.
[4]南芳.器为茶之父———中国茶具的历史文化变迁[J].茶博览,2006(6):14~15.
[5]高进.浅谈中、日茶文化中陶瓷茶碗的差异及成因[J].中国陶瓷,2009(09):55~57.
篇6
新的渠道意味着公司不用受制于零售商,也不用承担巨额的库存费用。实际上,它实现了最佳的效用循环:低成本高利润。
戴尔解释道:“事实上你得与顾客建立某种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将这种信息糅进技术之中,你就有基础平衡与供货商及顾客之间的关系,对通行于各大跨国公司的基本经营模式进行变革。”
其它公司正在追随戴尔,开发新颖独特的营销渠道。许多案例已经证明,这些公司开发和管理营销渠道的能力,正在使所处行业发生革命性转变。越来越多的国际领先公司认识到,营销渠道管理可以改变游戏规则。
营销渠道管理不仅仅是指销售或供给,当然它们也都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与顾客建立新型联系以捕捉崭新商业机会的方式。一个公司与其顾客之间存在各种互动方式,包括顾客怎样及在何处购买商品或服务,又怎样及在何处使用这些商品或服务等,而营销渠道就是这些互动方式的本质。
篇7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差生辅导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中心校的精心组织下,在中心完小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差画上句号了,在画上句号之前,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对此次期末统测进行周密、详细的分析。
一、试题结构分析。
此套试题有县教育局统一命题,乡中心学校统一组织测查。试题共有三部分组成:积累与运用(40分);阅读(30分);习作(30分)。新老结合,无怪题难题出现,注重测查基础知识,但也不缺乏能力选拔题的`出现。试题可以说是完美无暇的,它既培养了学生的扎实基础知识的习惯,又选拔学生阅读能力。
二、本班情况分析。
五年级(13)班共有学生人数31人,其中女生15人,男生16人,结合四年级升上了的成绩而言,有7名优生,4名差生,中等生寥寥几人,实属两头长,而中间细的班级。
本人自接这个班以来,结合本班的特点,进行了多次教改实验,在上学期的期末统测中已略见成效,这学期本人也不敢有半点怠慢,在原有的基础上竭力完善和提高。
三、本班统测情况分析。
本班有共31人,实考31人,总分分,平均分分,优生人,优生率,差生人,差生率,合格人,合格率,最高分分,最低分分。
根据学生具体的答题情况,总结概括共存有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古诗拿不准春季和夏季。
2、书写古诗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3、看拼音书写汉字,写不出汉字或书写错别字成了普扁现象。
4、书房的对联选择不正确的学生较多。
5、指明点金不懂专懂的格言不知道。
6、阅读丢分较多,主要原因是识字能了较差,读不懂短文的内容。
7、习作主要是书写混乱、错别字通篇。
四、补救方案。
1、扎实基础,一课一练。
2、每月进行一次测查,提高答题速度,能力。
3、每天抽一定时间进行阅读。
4、严格书写,规范钢笔字。
5、创办班级作文专刊,成立编辑委员会。
篇8
关键词:交叉口;渠化;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人流、车流集散的地点,直接影响着城市的交通能力及景观,因而也是城市规划、建筑、交通、绿化等部门重点规划与设计的场所。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车辆的迅速增加,往往造成道路交叉口不能满通需要,出现交通饱和或超饱和现象,形成了道路的瓶颈,因而应对交叉口进行合理的渠化设计,以改善交叉口的交通运行状况。下面以平面十字形交叉口为例试论交叉口的渠化设计。
一、平面交叉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字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最基本的路口形式, 可用于相同等级或不同等级道路交叉,这种路口形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周边地块的使用性能好、适用范围广,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交叉口面积过大
有些交叉口面积过大,车辆和行人通过距离也大,使得交叉口的信号周期变长,绿灯信号利用率较低,降低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同时行人与自行车的过街时间延长,降低了行人的心理等待承受力,相应增大了闯红灯的几率。
2、渠化不合理
部分平面交叉口没有渠化或者渠化不太合理,这些交叉口处车辆和行人交通流处于无序状态,造成交通混乱;还有些路口没有设置左转或右转专用车道,没有分离右转车道的三角导流岛,使得人行横道标线和停车线都靠后,进一步造成交叉口面积增大。
3、路口车道数的划分不合理
平面交叉口进出口处的车道数与标准路段的车道数一致,使得进口处的车辆要突然变换车道,从而增加交通安全隐患;直行车道数少于出口处的车道数,造成路口通行能力下降;增加左转专用车道时,仅拓宽道路的右边部分,造成左转车道与出口的直行车道相对应,浪费了出口处的车道空间。
4、标线设置不合理
车行道的停车线位置不合理,离人行横道标线太靠后,使得绿灯通行距离过长,降低了信号灯的通行效率;人行横道和自行车道地面标线划分不合理,甚至有些地方就没有划标线,缺少行人的二次过街设施,增长了行人绿灯通行时间,降低了信号灯的通行效率,且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二、渠化的概念及作用
道路交通渠化,就是在道路上使用交通标志、标线或用各种岛状构造物,或将路面漆刷成不同颜色,或利用护栏、分隔带、隔离墩以及其它设施和方法,对行人与各种不同车型、不同方向、不同速度及不同运动状态的交通流进行引导、隔离和管制,使交通实体像渠内水流一样顺着一定的方向和线路,互不干扰安全有序的运行,以达到分离和控制交通流的目的。
渠化设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范车辆行驶、减少车流冲突,有效组织车流有序地经过交叉口,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资源的利用率;二是能够有效地保证行人和自行车的安全,减少车流的冲突。
三、渠化的原则
渠化设计应根据交通工程原理和汽车行驶性能予以认真考虑,要求应有利于交通安全、提高通行能力和行车速度,减少延误和方便行车行人。综合起来有以下几条原则:
1、符合规范。渠化的所有设施,设交通岛、划线、建立各种标志,均应按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其位置、颜色、尺寸大小、形状及高度等均应严格依据规范或标准的规定进行,不能随意变更或改动。
2、方便直接。渠化时应尽可能使行人和车辆的路线明确、方便、直接、自然、顺适,可以最短的时间或最短的路程通过。切忌迂回、逆向、急转或有可能引起碰撞的尖锐角度。不同车种、不同流向、不同速度的交替应使其分道行驶,以减少相互干扰或碰撞,以利于行车安全。
3、保证视距。平面交叉口渠化应充分保证各方向各车道车辆和行人的视距,交叉口附近的所有绿化栽植和街道上的市政公用设施均应以不阻挡视线、不妨碍视线为原则,凡妨碍视线的建筑或绿化均应拆除或砍伐以确保行车的视距要求。
4、位置合理。各种交通岛的位置应设在行车轨迹最少通过的死点处。一方面不妨碍行车;另一方面,减少交叉口多余面积,从而限制或控制车辆活动范围,固定行车轨迹线,减少冲突区。 上述基本要求应根据交叉口的道路交通、环境等具体条件灵活应用,切忌生搬硬套。可因地制宜,适当变动,但在任何时候,都应保证交叉口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和通畅。
四、平面交叉口的渠化措施
针对平面交叉口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渠化措施:
1、拓宽进口车道,增加进口车道数量,设置左、右转专用车道,增强通行能力;
2、设置渠化岛,形成自行车和行人过街独立通道,可大大缩短行人过街的距离;同时在岛内种植绿化,可以改善交叉口的景观环境;
3、在人行道拐角处作无障碍处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设置左转非机动车二次停车线及右转车之间的机非分隔栏。
五、平面交叉口具体渠化措施
1、右转弯车道渠化设计
当右转交通量较大,或者是相交道路速度差较大时,可以设置右转匝道。渠化岛位置以及右转车道的长度可以根据车速确定。右转匝道的减速车道长度和加速车道长度一般可以取40~60m。
2、左转弯车道渠化设计
左转车辆在平面交叉口的转向行驶对直行交通影响很大,容易引起交通事故和降低通行能力。因此,一般应在交叉口进口设置左转专用车道。
(1)利用出口车道和减小车道宽度将交叉口进口道的中心线左移,占用部分对向出口车道设置左转车道。
(2)利用中央分隔带。当中央分隔带宽度与设置的左转车道所必需的宽度相当时,可以占用中央分隔带来设置左转车道。在仅仅占用中央分隔带仍不能完全满足左转车道宽度时,可同时减少车道宽度来保证左转车道的宽度。
3、导流岛的设计
渠化交叉口导流岛通常布置在交叉口内车行道的“死区”,即行车轨迹很少压到的空间范围或不作行车之用的区域。导流岛一般设在较大的、不规则的、复杂的交叉口上,它将进入交叉口的不同方向的交通流指引到不同的车道或者是规定的线路上,以防止车流偏离方向。导流岛除了起到诱导、分离交通流的作用,还可以兼作安全岛和分车带。导流岛的大小必须保证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确认其存在和易于识别。
4、非机动车交通的渠化设计
自行车交通是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的一大特点,除个别城市自行车不多外,其他不同规模城市的出行方式构成中,自行车出行均占有很大的比例。根据自行车交通的基本特性、自行车在交叉口的渠化设计原则和提高通行能力等方面的考虑,为了充分利用交叉口的时间和空间资源,交叉口内自行车通行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可采用以下渠化方式。
(1)右转专用车道
利用现有的路面开辟专门用于右转的自行车车道。在右转非机动车流量较大,且交叉口用地条件许可时,应给右转非机动车交通流划分专用通行区域或车道;以设置绿化岛、交通岛、隔离墩或地面标线等手段,与其他非机动车的行驶空间加以区分。
(2)左转弯候驶区
交叉口左转自行车与机动车之间相互干扰大,让左转自行车先直行至候驶区,然后等下一个相位左转通过,即分两次实现左转,减少机非相互干扰,尤其是左转自行车与直行机动车之间的冲突,提高自行车通过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大大改善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3)停车线提前
根据自行车起动快、骑车人急于通过的特点,将路口机动车与自行车停车线分开划定并使其前后错位,自行车停车线尽量前移,移动距离视流量大小而定,一般在3~5m。
5、行人过街的渠化设计
在较大的交叉口,行人过街距离过长,可考虑在人行横道中部设置行人过街安全等待区。具体设计方法为:
(1)有中央分隔带的道路
利用分隔带做行人安全等待区,并保留端部1~2m的分隔带,对驻足的行人起保护作用。
(2)无中央分隔带的道路
可通过压缩进、出口车道的宽度设等待区,并以黄色标线醒目标出,确保行人在绿灯周期无法一次过街时在路中安全驻足。
六、结论
平面交叉口经渠化后增加了进口车道数,规范了行车秩序,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整体运行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改善,通行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行程时间、行车延误以及排队长度有了明显的下降,行车更加畅通、方便和安全。渠化设计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极大地提高道路网络运输效率等优点,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洪仁.道路交叉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6
篇9
该技术是模拟人工移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次技术革命。目前,世界上水稻机插秧技术已成熟,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的水稻生产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引进消化并合资开发生产了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高性能插秧机,实现了浅栽、宽行窄株、定苗定穴栽插,并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应用。
增产增效情况:
(1)高产稳产:机械化插秧实际上是模拟人工作业,但机插秧的秧苗群体质量易于调控,分蘖势强,有效穗多,且千粒重高,确保高产稳产。机插早稻平均亩增产可达30~50公斤,连作晚稻和单季杂交晚稻平均亩增产可达20公斤以上。
(2)节省秧田:机插水稻育秧采用规格化育秧技术,密度高、秧龄短。秧本比高达1︰(80~120),秧田利用率比常规育秧高5~15倍。
(3)节水、节肥、节药:机插秧育苗期易于集中管理,大大提高了肥、水、药的使用效果,减少了施用量。机械插秧由于有序栽植,宽行浅栽,便于通风,病虫害相对较少,用药量明显减少。据试验,与手插相比,机械插秧每亩可节约成本近40元;与直播相比,机械插秧每亩可节约成本55元;与抛秧相比,机械插秧每亩可节约成本近30元。
(4)省工节本:机插水稻与其他手工种植方式相比,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可大幅度减少劳动力,具有明显的省工节本优势。据考查,机械插秧作业效率均高于其他栽植方式,机械插秧比手工插秧提高工效35倍,比手工直播提高工效28倍,比抛秧提高工效10倍。
(5)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强:机插水稻宽行浅栽的栽植原理,提高了空气对流的能力,同时光照更加充分,田间小气候明显改善,根系发达,有利于水稻壮秆、大穗的培育,增强了水稻抗倒伏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技术要点:
水稻插秧机械化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其中包括育秧技术、机插技术、机插秧大田管理技术。该技术的目标是通过机插实现高产稳产、省工节本、增收增效。截至目前,该技术已经形成完整成熟的技术体系。
适宜区域:水稻种植区。
注意事项: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规格化育秧和大田管理两个环节。
技术依托单位:
1. 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联系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南湖路97号
邮政编码:210017
联 系 人:史志中
联系电话:025-86468729
电子邮箱:
2. 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
联系地址:杭州市凤起东路29号
邮政编码:310020
联 系 人:竺锡雅
联系电话:0571-86757972
电子邮箱:
3.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浦江路85号
邮政编码:150090
联 系 人:李 俊
篇10
一是部分地块造林质量低,存在应付式造林现象。特别是在参地还林方面,有的还林成活率过低,有的没有按照林参间作的模式管理,有的参后地甚至种上了玉米、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
二是造林的后期管护不到位。农民造林主要是为了应付林业部门的检查,部分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监管不到位,导致造林后期管护工作跟不上,有的乡镇甚至形成了年年栽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的“怪圈”。
三是造林绿化工作缺乏全市统一规划。特别是绿化工作目前呈现着乡自为战、村自为战、路自为战、校自为战的状态。有些绿化点甚至今年栽明年换,浪费资金、浪费资源的现象比较严重。
为推进“生态立市”战略深入实施,促进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健康发展,视察组提出以下意见:
第一,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立市”战略重要性的认识。提升林业工作的整体地位,努力形成大生态、大林业的氛围和格局。加大《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和筹措资金,切实贯彻好上级关于林业工作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调动和提高广大市民特别是农民群众爱林造林、管林护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进一步发挥市绿化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制定全市植树造林和绿化工作发展规划。对全市的造林绿化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管理,防止和克服有关单位在造林绿化过程中各自为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