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劳动力保障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施工劳动力保障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施工劳动力保障措施

篇1

关键词:施工工期保障 措施 计划

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如何保障施工项目按期交付给业主,保证公司信誉。保障工期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结合本人的一点相关经验,在这里进行一下相关描述。

1、施工组织保障措施

为保证计划按时完成首先要选派优秀的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在人员配备上选择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经验,同时集中经验丰富的项目总工程师、土建项目副经理、专业项目副经理等骨干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技术、文明施工和现场管理等工作。

2、建立完善的计划保证体系

建立完善的计划体系是掌握施工管理主动权、控制施工生产局面,保证工程进度的关键一环。根据工程工期的约定,结合工程特点,认真编写施工进度计划。项目的计划体系由总进度控制计划和分阶段进度计划组成,在安排施工生产时,按照分阶段目标制定日、周、月、年计划,在计划落实中,以确保关键线路实施为主线,同时制定一系列保障计划,确保关键线路的实施。

2.1 一级总体控制计划

表述各专业工程的阶段目标,是业主、设计、监理及总包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工程总体部署的依据,主要实现对各专业工程计划进行实时监控、动态关联。施工总进度控制计划即为一级总体控制计划。

2.2 二级进度控制计划

以阶段施工目标为指导,分解形成细化的阶段施工具体实施步骤,以达到满足一级总控计划的要求,便于业主、监理和总包方对该工程进度的总体控制,例如:基础工程进度计划、主体结构进度计划、机电安装进度计划、装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等。

2.3 三级进度控制计划

该计划以表述当月、当周、当日的操作计划,应随工程例会并检查总结完成情况,月进度计划报业主、监理审批。工程实施过程中,采取日保周、周保月、月保阶段、阶段保总体控制计划的控制手段,保证总体进度控制计划的按时实现。

3、制定施工保障计划

工程的进度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涵盖了技术、质量检验、安全检查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根据总工期、阶段工期和工程量制定的各种工期保障计划,是进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最迟完成的插入时间原则,制定各类保障计划,做到工期控制有条不紊。为保证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能够实施,需编制如下各项施工保障计划:

(1)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准备工作是正式施工前的必要工作,是正式施工的前提,因此必须作好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准备的临时设施搭设可以与正式施工同时进行,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图纸熟悉计划:在工程开工之前,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图纸,并进行图纸会审,与业主、监理、设计统一办理设计变更。按照图纸要求和工程特点,准备相关图集、规范等。

(3)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该计划要求的是拟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最迟提供期限。“方案先行、样板引路”用以确保工期和质量,通过方案和样板制订出合理的工序、有效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计划:该计划要求工程施工所必须的加工生产设备所需的最迟进场期限,各种施工主要设备必须在计划时间前进场,不得影响正确的施工进度。

(5)主要设备、材料进场计划:此计划要求的是工程开工所必须的主要材料、设备最迟进场期限。物资部门将根据此计划进行物资供应的各项准备工作。

4、技术工艺的保障

(1)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方案先行,样板引路”是施工管理的技术原则,按照方案编制计划,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从而实现在管理层和操作层对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的熟悉和掌握,使工程施工有条不紊的按期保质完成。施工方案覆盖要全面,内容详细,图文并茂,做到生动、形象,调动操作层学习施工方案的积极性。施工方案要抓住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科学技术推动加快施工进度。

(2)施工采用流水施工:根据工程工期要求和阶段目标要求,采用分段流水方式组织施工。节拍均衡流水施工方式是一种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法,其思路是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压缩或调整各施工工序在一个流水段上的持续时间,实现节拍的均衡流水。在每个施工区域通过调整资源投入,加强协调管理等措施满足流水节拍均衡需要。

5、合理资源配置的保障

(1)人力资源配置:为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从合格劳务分包商中选择有丰富的创优工程经验,善打硬仗和苦仗的优秀劳务队伍,保证技术水平一流,并对外施队伍管理水平进行认真考察、考核,优胜劣汰。从劳动力需用数量上优化组合,绝对满足施工需要,同时岗位设置齐全以形成严格完整的管理及施工层次。

(2)机械资源配置:机械是影响施工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要通过具体计算,以保证生产进度为前提进行合理配置,认真编制大中小型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制定机械设备配置表。需用的大中小型机械设备,需选用性能优良安全可靠的,保证其按时投入使用,并要求生产供应厂家设专人(驻场)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维护、保证机械作业完好率95%以上。

(3)物资资源配置:为保证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项目部要根据施工总进度需要对施工期间所需的各种材料、半成品提前考察生产供应商,提出材料采购、加工及进场计划,通过加强物资计划管理,消除物资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形成对施工总进度计划实现的有力保障。

(4)资金专款专用:执行专款专用制度,防止施工中因为资金问题而影响工程的进展。充分保证劳动力、机械的充足配备,材料的及时进场。随着工程各阶段控制日期的完成及时兑现各专业队伍的劳务费用,为施工作业人员的充足准备提供保证。

篇2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组织计划重点

[Abstract] housing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documents, it is the project after th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orderly, efficient,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o carry out guarantee, so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plans for several global, comprehensive, guidance and other key.

[keyword] housing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 key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它体现了实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提供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施工组织设计的繁简,一般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结构特点、技术复杂程度和施工条件的不同而定,但是无论繁简都应注重以下几个重点。

一、注重施工前期组织计划的全局性、全面性、指导性

(一)施工前期组织计划的全局性。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其战略部署必然是全局性,并且是全过程、全面的。即使战术安排,其针对某个单独项目也具有全局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全局观念,就是要从施工全局出发,确定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选择施工方案和组织施工、各工种在施工中的搭接与配合,劳动力的安排和各种技术物资的组织与供应,施工进度的安排和现场的规划与布置等都要全面统筹,达到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的目标。

(二)施工前期组织计划的全面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前期组织计划的全面性,就是根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的和项目本身的要求,制定的组织计划要考虑到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将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以及有关劳力,施工机具,建筑安装材料,施工用水、电、动力及运输、仓储设施等所有与工程施工有关纳入到计划中,并详细说明方法或者标准。

(三)施工前期组织计划的指导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前期组织计划的指导性,首先该计划是施工的依据和重要文件,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要按计划所列内容进行。其次,组织计划是一个将房屋建筑工程的蓝图转化为实物的总文件,内容包含了施工全过程的部署、选定技术方案、进度计划及相关资源计划安排、各种组织保障措施,是对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管理性文件,因此,是宏观定性的,体现了指导性。

二、注重前期施工的信息收集

房屋建筑工程前期施工的信息收集对工程顺利进行非常必要,也是必做的功课,并且需要包含在组织计划中。

(一)房屋建筑施工信息收集 。其一,建筑施工信息收集包括原始资料的调查,对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的调查,收集相关信息与资料,对技术经济条件调查分析,还要对项目所在地地方建筑生产企业、地方资源(交通运输、水、电)和其他能源,主要设备、三大材料和特殊材料,以及它们的生产能力等项的调查。其二, 其它相关信息与资料的收集,包括建设地区的气象,工程地形地质,工程水文地质、周围民宅的坚固程度,及其居民的健康状况等项调查。 (二)国家技术规范调查收集。包括现行的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技术规范、规程及有关技术规定,企业现有的施工定额、施工手册、类似工程的技术资料及平时施工实践活动中所积累的资料等。 (三)施工前必要时要做实地勘察

为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除了要掌握有关拟建房屋工程的书面资料外,还应该进行拟建房屋工程所在地的实地勘测和调查,获得有关数据的第一手资料,这对于拟定一个合理、切合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是非常必要的,一是考察建设场地红线桩、水准点与地质勘察报告是否相符。其二负查看责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临时用水源、电源并引入现场情况,在建设单位资金已落实的情况下,工程现场已基本具备“三通一平”,方具备开工条件。做好施工现场的补充勘探如当地水文气象等。

三、注重对项目管理与施工队伍的素质要求

影响工程最主要的因素是人,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最直接、最真实、最具体地影响工程质量。

(一)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队伍要精干。房屋建筑施工前期组织计划中,根据拟建工程项目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对工程项目的领导机构的管理人员要有具体要求,坚持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相结合,把有施工经验、有创新精神、有工作效率的人选入项目管理部门。(二)施工队伍要专业。施工队组的建立要认真考虑工程所涉及的专业、工种的合理配合,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的比例要满足合理的劳动组织,要符合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的要求,要坚持合理、精干的原则;制定出该工程的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四、注重自然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组织计划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和所在地区的地理、地质、水文、气候特点以及自然灾害情况,充分考虑气候特点和岩土工程特点,因时、因地、因条件制宜,合理选用施工方法,制定施工方案,科学组织,精心施工。

(一)做好夏季施工计划。夏季气温较高,且空气湿度较大,因此夏季施工以安全生产为主题,以“防暑降温”为重点。对高温作业人员进行就业前健康检查,作业时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料。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适当调整作息时间,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改善宿舍,职工生活条件,确保防暑降温物品及设备落到实处。确保现场水、电供应畅通,加强对各种机械设备的围护与检修,保证其能正常操作。加强施工管理,按国家标准规范、规程施工,不能因高温天气,而影响工程质量。

(二)做好雨季施工计划。雨季施工主要以预防为主,采用防雨措施及加强排水手段确保雨季正常地进行生产,不受季节性气候的影响。机电设备的电闸箱采取防雨、防潮等措施,并安装好接地保护装置。井架的接地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其接地装置、接地体的深度、距离、棒径、地线截面应符合规程要求,并进行接测。对木门、窗、石膏板等怕雨淋的材料要采取防雨措施,放入棚内或仓库内,并垫高让其通风良好。由于混凝土在雨季施工中坍落度偏大,以及雨后模板、钢筋插铁淤泥较多,影响混凝土质量。因此,要尽量避免混凝土浇捣在雨天进行。

五、注重文明施工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往往离居民居住地比较近,有的房屋建筑工程,不是因为施工队伍和施工技术停工,而是因为扰民而被迫停工,如噪音,汽车运输造成的灰尘,渣土满地等,因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计划要注重文明施工。一是实施文明施工及工地标准化管理。文明施工要按JGJ59-99行业标准文明生产要求组织施工。由专业负责人对工地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场容场貌、生活卫生检查,以有力地促进项目“标化”工作达到文明工地的要求。二是制定文明施工组织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生活卫生保证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等制度。

六、注重新技术的应用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成果,根据国家的要求和相关规定,应当在施工过程中,推广应用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新技术和科学的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提高建筑施工的劳动生产率,优化施工管理,防治质量通病,实现安全生产。合理使用钢材、木材、水泥,加大标准化、系列化构配件、制品和设备的应用量。大力推广安全环保型化学建材的使用,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的目的。

房屋建筑施工前期组织计划对房屋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注重全局性、全面性和现实指导性,做好前期信息收集工作,保持管理队伍和施工队伍的精干高效,既注重自然因素的影响,更注重文明施工,并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当前工民建施工管理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太成熟,应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出根本原因之后,结合自身状况,对工民建施工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要高度重视每个环节,积极引进管理人才,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质量管理,提升质量管理的水平,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提升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1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的现实情况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工民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房地产业一度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工民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上有所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以促进我国工民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1.1内部控制力度疲软。

当前,多数工民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是不尽合理的,内部控制独立性较差,缺少有效监督和有效制约机制。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内部,管理者总是凭借主观意识,单行独断置内部控制制度于无形之中,形同虚设。内部控制制度不尽完备,其监管防控职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在执行上出现疲软的状态,致使项目管理漏洞百出。

1.2风险控管机制不健全。

工民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机制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对经营风险进行评估及防控管理。当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风险的识别是滞后的,缺乏合理的风险分析和管理机制,忽略内部控制对风险的“预警防控”作用。很多企业在施工管理中不能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连续的识别、监督、计量和评估,导致企业在战略执行、投标施工等方面的经营风险加大,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潜在的危害。

1.3缺失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体系网络。

工民建筑行业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近年来,在市场机制的刺激下,我国经济活动日益活跃,经济主体及民事主体对交易空间、居住空间的要求越来越多,促进了工民建筑业的爆发式增长,基于其巨大的收益,社会各领域纷纷投向这一领域,工民建筑投资行为广泛,工民建筑施工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工民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只注重企业的收益,而忽视其内部的管理工作,很多企业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更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网络,致使企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及时按照社会发展及工民建筑业的发展态势所提出的新要求来转变产业施工模式,导致施工效率低下,施工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1.4工民建施工管理者的安全意识较差

安全大于天,施工安全是工民建施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整个工民建工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然而,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严重缺乏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施工现场存在安全漏洞和隐患,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反安全施工的要求,而且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安全保障措施,这些是造成工民建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1.5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

前面我们提到,工民建施工量较大,并且施工过程相对繁琐,施工现场存在着严重的“脏、乱、差”问题,这使安全问题屡屡发生。我国工民建施工现场大多存在上述问题,施工现场混乱不堪,无法进行正常施工。此外,工民建施工现场很多安全警示标志的摆放也不到位,甚至根本不予摆放,这样一来无法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因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也充分体现了工民建相关管理人员严重缺少安全意识,并未认识到安全警示标识对于施工现场的真正意义。

1.6工民建工程中人力和物资管理不到位

工民建工程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大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理论知识,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从业人员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建筑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大部分施工人员非建筑单位的员工,也未签订劳动合同,这为工民建工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经常会出现用工荒或者施工人员过剩的现象。除此之外,工民建工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资,如大型的机器设备和大量的砂石等材料,这些都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对象。但是在工民建工程中这些物资难以全面控制,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2、优化工民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工民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

2.1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实现内部控制成效最大化。

从根本上优化企业内部环境,满足内部需求,建构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健康正确的企业价值观有利于培育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创造和谐、公平、民主的企业氛围,以此实现内部控制作用的最大化。

2.2强化风险防范控制,实现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职能。

工民建筑企业的项目施工具有周期长、人员流动性强、环节多等特点,在质量、安全和经营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风险高。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强化风险防范能力,是企业规避风险、查漏防弊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应培养内部成员正确的风险意识,建立专职风险评估分析及管理防控部门,扎实推进风险“预警”建设,强化内部控制对风险的管理力度,形成科学严密的风险管理系统,有效地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

2.3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施工现场也都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进行施工。抓好每一处细节,才能更好地杜绝安全隐患。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重视施工人员的素质,加强道德建设,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这样才能使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好本职工作。

2.4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转变管理模式。

管理人员作为管理的行为者,其素质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管理质量的好坏。企业应转变思想观念,以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转变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对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及专业技术的培训与再教育,完善管理准入机制,全面提高工民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2.5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加强监理单位、审计机构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完善相关监理机制,加强外部监督管理力度,健全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机制,与外部形成合力,构建坚实的监督控制网络,保证工民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施工工程质量,确保社会经济的稳定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6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网络。

一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人员,部门之间的关系也极其复杂,要想落实好管理的工作,就必须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也相当重要。从以往诸多事故的发生经验来看,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影响也是造成事故的因素之一。所以一套完善管理制度的落实,能够确保企业从上到下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最大程度保证工程进展的顺利。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网络。将内部控制、外部监控及内部监控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共同作用,提高工民建筑工程质量,推进工民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结语

在当代经济市场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工民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多种风险和挑战,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强体制结构的优化升级,强化防控管理力度,提高工民建筑工程质量,提升工民建筑工程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是实现工民建筑施工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推进工民建筑行业健康、平稳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从内部控制、监管机制、人员结构等方面指出了当前工民建筑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就此提出优化管理,完善工民建筑质量的制度、机制及理念层面的有效途径,为我国工民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志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0):281-282.

篇4

[关键词]轨道交通;评标管理;策略建议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64

[中图分类号]U239.5;F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02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轨道交通是指城市地域利用车辆在固定轨道上运行、主要为客运服务的交通系统。轨道交通系统按照线路铺设方式可以分为地下线、地面线和高架线。位于地下或者隧道的轨道交通线称为地下线,构筑形态为地铁;位于地面的轨道交通系统称为地面线,构筑形态为路堤或路堑;位于高架桥上的轨道交通系统称为高架线,构筑形态为高架桥。

我国的轨道交通发展从1906年开始。1906年2月16日,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单轨白牌)在天津正式通车;1908年,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建成通车;1909年大连市也建成了有轨电车;随后,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长春等城市大量修建有轨电车线路,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近年来,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交通线路,在国内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的信息来看,以北京为例,北京的轨道交通线路已经增加至18条,同比增长13.3%。已经拥有轨道交通线的城市如上海、北京等还在不停地建设轨道交通,长沙、宁波、无锡等城市也于2014年增加到轨道交通运营的行列中来。从全国范围来看,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年末,我国累计有22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线路101条,运营线路长度3 155km。我国的轨道交通在国内建设中正处于突飞猛进阶段。

1.2 研究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涉及众多领域,包括城市轨道前期的勘测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土建安装,以及城市轨道机电运营设备,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系统十分复杂,需要通过科学招标选择合格单位进行建设。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能在质量、时间、成本、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要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项目招标投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招标投标工作,需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招标人提出条件,邀请投标人参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投标,并按照规定程序公正、公平、公开地选择投标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对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国计民生和区域经济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要搞好招投标工作。

1.3 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我国轨道交通项目评标管理的研究,旨在指导评标过程,维护公正、公平、公开的评标程序,确保轨道交通的施工建设兼具高质量与低成本。

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应该贯彻的评标原则

2.1 公平、公正、科学、择优

评标工作应当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尤其如此。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作为公共基础设施,评标的公平性与透明性涉及到公众利益,在评标过程中,对所有的环节都必须一丝不苟。

为达到公平、公正原则,必须保证评标的公开透明,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参与者,都应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机会,按照同样的标准评选,不得。而择优原则更是建立在公平原则之上,假如没有公平标准,择优就是一句空话。如果不能择优,那么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将损害公众利益,浪费大量国家财产,而且最终的项目工程质量也得不到保证,一旦发生问题,将直接损害国家政府的声誉,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实行择优原则能促进合理竞争,使更多有资质的企业参与进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高质量的工程质量,最大程度维护公众利益。

2.2 依法评标,严格保密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评选工作应该依据相关法律,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深化建设工程货物招标投标改革创新的若干规定》(试行)以及相关省市颁布的招标条例、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应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等制定评标方法。

2.3 反对不正当竞争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作为公共基础设施,涉及到公众安全与利益,必须严打严防腐败现象。对采用不正当方式透露相关评标信息、扰乱正常评标程序的行为,一旦发现应严厉处置。处罚不正当参与评标的企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4 评标委员会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评标首先的环节就是组建评标组织机构和评标委员会。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评标委员的选择上,选择的委员必须是该行业的专家,根据《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进评标委员会的专家必须有八年以上的从事轨道交通行业经历并且具有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其次,基础上还需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身体健康,能够公正、公开、公平的参与评标工作。参与评标的专家应由所委托的评标组织机构依法从专家库中抽取,如果不依法抽取专家的评标工作,将由监督部门给予警告,取消评标结果。

在评标过程中,如果产生意见分歧,应当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该原则也是对公正原则的一种维护,避免参与评标的企业与少数评标委员相互勾结。评标委员会在评标中起着重要作用,必须实行民主原则,不因少数人的意见扭转决策方向。

3 保证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公平实施的策略

3.1 实行有效的第三方监督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评标工作必须受到有效监督,受到第三方的管理限制,防止权力滥用、评标腐败等现象。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应当受到各省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办公室监督,保证评标的相关信息在评标过程中没有遭到泄露,没有营私舞弊、权力滥用的行为。

3.2 否决投标

对有重大偏差的情况,评标委员会有权进行否决。这种否决权能在评标委员会发现问题时,给予评标委员会合法权力将不符合条件的投标剔除出竞争行列,否决其中标的可能性。首先,否决投标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腐败贿赂现象。当发现投标人向招标人行贿、委托他人投标、和别人串通报价等行为时,否决投标权可以给予投标委员会更大的权力保证、维持评标的公正性。其次,否决投标权遏制了评标文件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投标书的文件准确性应当有高标准严要求,对字迹模糊、甚至是关键字不清楚的标书,否决投标权能杜绝投标者浑水摸鱼情况的发生。再次,否决投标权也能及时筛除不符合条件的投标者。比如,投标文件与招标文件要求相差甚远或不能及时提供样品的参评者,否决投标权能帮助评标委员会初步筛除不合理企业,缩小评标范围。

4 城市轨道项目的评标建议

城市轨道项目的评标通常要综合考虑商务评审、技术评审及经济评审等因素,然后进行综合打分。

4.1 商务评审

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还应当考察投标人的商务情况,大致了解投标人的商务情况,为评标委员会的选择提供依据。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商务评审的考察通常包括人力资源状况、财务状况、企业管理体系、企业业绩、近几年平均合同履约率、法律诉讼及不良行为记录等。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方面,应当观察项目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学历水平、职称状况,确保中标企业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拥有一定数量的行业内专家,能够解决项目工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财务状况方面,应当考察参与评标的企业运营是否有亏损,确保中标企业能够维护工程的正常运转,资金链周转正常;企业管理体系方面,应当调查参与投标的企业是否通过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 14001环境保护体系认证、OHSAS 18001或ISO 2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优先考虑通过认证的企业,降低项目出现质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及用工安全问题的几率;评审委员会还应当在商务评审过程中考虑企业业绩。参与投标的企业资质如何,近年来是否接手过轨道交通项目的工程,有多少已经交付使用等,选择一家经验丰富的企业往往会降低项目风险;而关于法律诉讼、不良行为记录、近年合同履约率也应当在评审委员会考察范围之内,因为在关系到国民安全利益的基础设施工程上,必须要优先选择一家守信、守法的企业。

商务评审主要从侧面说明企业的实力及投标人在中标后能否高质量的完成工程,因而这部分的权重应稍微低一些,大约维持在10%左右。

4.2 技术评审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技术评标是反应企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人员状况,参与投标的企业应当提供相关技术人员及主要负责人的关于该项目的专业资历情况,主要包括学历、职称等硬性条件。

对材料方面的评标,技术评审将具体到材料的工艺特性。投标企业应该给出材料的各项参数,保证其符合招标要求;技术评审还应当考虑到企业对材料的保障措施,保证材料质量并能及时供货。在本地拥有大型仓储基地,能够满足现场交货的要求。

对设备方面的评标,投标企业应当提供计划投入的机械设备的参数、型号、使用年限、设备数量等技术指标,并能提供设备的工作效率,以供评标委员会参考。

对工程施工方面的评标,技术评审应当调查关于轨道交通项目的施工方案,包括如何拆迁获得施工用地、如何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管线问题及承包企业是否具有完备的安全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施工过程的应急预案等,以及承包企业如何安排施工工地的人力资源问题,是否有充足的劳动力,是否有足够数量的设备支持施工等。

技术评审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重要一环,在实际的评标工作中通常占到40%左右的权重。技术评审能够从各项具体的硬性的评价指标上判断该企业是否拥有完成评标项目的能力,是最直观的一部分。在评标过程中应保证这一部分的指标占据较大比重,否则将无法正确反映企业的实力。

4.3 经济评审

在参与评标的企业各方面的情况都相差不远、同时存在多家企业具备完成招标项目资质的时候,经济评审是决定中标与否的关键因素。在经济评审中,对投标报价进行打分,通常评标委员会会比较投标报价和评标基准价,以投标报价―评标基准价的值进行打分。通常来说,满分为100分,若差值为正值,则每增加一个百分比得分就相应地减少5分左右,而当其差值为负值时,每减少一个百分比得分就相应地减掉2分左右。从这种价格评审计算方法可以看出,应理性看待投标报价的结果,无论报价过高还是过低,实际上都不是适合的投标报价。当投标报价大大高于评标基准价时,很明显企业的利润空间太大,不利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成本压缩,容易造成虚耗国民财产;而投标报价远远低于评标基准价也是一种不合理现象,这种情况倘若中标,则会大大增加工程项目偷工减料的可能性,造成安全隐患问题。最合理的情况是评标价等于基准价的100%至99%,此时为最优标,报价得满分。

经济评审通常是评标中占比重最大的部分,一般占50%左右,在其他各方面条件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合理的投标报价是投标人最终中标的决定因素。

5 结 语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关系国计民生,相关单位在评标问题上必须谨慎对待。评审委员会在评审过程中应当遵守公平、公正、科学、择优、依法评标、严格保密、反对不正当竞争、评标委员会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为保证投标过程的公正透明,应由各省市相关的评标办公室进行有效监督,并由评标委员会排除、否决不符合规定的投标文件;在评标项目的综合打分环节,要按照合理的权重对商务文件、技术文件及经济文件的各个方面进行打分评价,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评标及实践操作过程顺利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1]姜燕玲.地铁项目建设招标评标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2]彭永.地铁项目高架结构工程招标评标管理研究[J].知识经济,2009(15).

[3]李.地铁项目采购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