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阻病的治疗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2: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慢性肺阻病的治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慢性肺阻病的治疗

篇1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性治疗;观察;体会

[中图分类号] R5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a)-050-02

Observation and study on combinational therapy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ZHANG Chunlai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Jiangmen 5290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binational therapy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s: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re selected and taken corresponding therapeutic measures as well as observation. Meanwhile, the obtained data and its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process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5.38%; the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before treatment was (52.21±4.02) mm Hg while (34.78±2.24) mm Hg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5.12, P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binational therapy; Observation; Comprehension

资料显示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正在以一种阶梯状的态势逐年增加,据相关统计数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的患者已高达100万人[1],同时该病具有病程时间长、易反复等特点。因此,严重干扰了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经济负担,加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鉴于此种情况,本文中笔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了相关治疗措施并对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就诊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阻肺学组所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2],同时对存在以下情况者予以剔除:①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疾病者;②由于语言障碍或是智能障碍而影响交流无法沟通者;③长期卧床和存在较为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者;④未按照本次研究规定者。另外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历资料显示:其中,男107例,女13例;年龄66~89岁,平均(72.02±2.05)岁;病程1~5年;所伴随基础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106例(88.33%),肺气肿43例(35.83%),糖尿病42例(35.00%),高血压46例(38.33%),脑血管疾病21例(17.50%),心血管疾病26例(21.67%)。

1.2 治疗方法

本组研究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心理障碍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呼吸道管理措施、有效给氧和纠正患者呼吸功能障碍以及进行诸如抗菌消炎(如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扩张支气管(沙丁胺醇)等药物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康复锻炼治疗等。

1.3 观察指标

参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设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观察表》,观察表中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体征、既往史、个人史、相关治疗方法及其治疗疗效、血气分析、肺功能等内容,由专人对此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1.4 疗效判断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进行评定,即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其治疗效果等级参考尼莫地平法计算,即[(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为等级资料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

见表1。由表1可知,总有效率与无效率相比:z=-2.45、P=0.011(双侧)

表1 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

注:与无效率相比,z=-2.45,P

2.2 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

见表2。由表2可知,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相比:t=15.12,P=0.045

表2 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x±s,mm Hg)

注:与治疗前相比,t=15.12,*P

2.3 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评估结果比较

见表3。由表3可知,治疗前后FEV1相比:t=17.48,P=0.046

表3 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评估结果比较(x±s)

注:与治疗前相比,t=17.48,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破坏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属于可行干预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4]。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已成为世界性问题[5]。临床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时间长、易反复以及治疗颇为棘手,因此常常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目前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主要以抗感染、扩张支气管,改善气体交换,延缓肺功能进行性恶化,减缓疾病进展为主[6-7]。然而临床却发现其治疗效果难以达到理想要求,因此笔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了综合性治疗措施,从表1中治疗效果可以看出此次治疗措施总有效率高达85.83%,另外表2及表3中的客观数据也表明患者肺功能较治疗前得以改善,所以也从侧面证实了综合性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因此,笔者现将体会总结如下:①心理障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疾病特点,患者往往出现诸如抑郁、悲观等心理障碍,所以除了要了解患者心理问题且对其进行分型外,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出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方案,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树立其自信心,帮助其渡过思想上的难关。②保证呼吸道的畅通,对于能够咳嗽的患者,我们鼓励患者进行主动咳嗽,若存在痰液黏稠、干结难以咳出者,可给予硫酸特布他林0.25 mg以及布地奈德1 mg实施雾化吸入,以便更好地排痰;对于无力咳痰者则采取吸痰处理、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等对症处理。在保证呼吸道畅通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治疗,如给予2~3 L/min、浓度在25%~29%的氧气进行间断吸氧。③药物治疗:例如对于抗菌消炎治疗可按照药敏试验结果选取合理的抗生素,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Ⅰ度或是Ⅱ度者可选择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如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等),而对于Ⅲ度或是Ⅳ度者可选择三代头孢等(如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同时在抗菌消炎治疗期间应最大限度地将细菌负荷降低到最低水平以便能够延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间隔时间,在给予抗生素的同时积极预防真菌感染且保证抗生素的足够疗程。对于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笔者主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给予短效的β2受体激动剂,若是效果欠佳可加用异丙托溴铵或是噻托溴铵等抗胆碱能药物,对于较为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给予茶碱类药物静脉滴注治疗。④肺功能康复训练治疗也极其重要,例如缩唇呼气、腹式呼吸肌锻炼等,在进行此项康复训练时应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

[1]王迎难,张劲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现状[J].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9,37(3):145.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阻肺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

[3]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9-143.

[4]程玉武,袭祥印.舒利迭吸入辅助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46例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3):60-61.

[5]武焱.舒利迭粉吸入剂对Ⅲ-Ⅳ级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29(6):32-33.

[6]张慎峰.噻托溴铵与舒利迭联合与单用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09,34(12):937-938.

篇2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慢性阻塞性肺病; 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进行性发展,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危害性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农村人口十大死因中,呼吸疾病(主要是COPD)居第3位,而其在城市中居第4位[1],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我们对106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并观察其对COPD的疗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的标准,216例均为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6例,男63例,女43例,年龄45~80岁,平均59.15岁;对照组110例,男67例,女43例,年龄46~78岁,平均60.11岁。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6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7~14 d。

1.3 肺动脉压力指标测定 治疗前后采用美国惠普公司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系统检测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各项指标:肺动脉血流频谱的射血前期(PEP)、射血时间(ET)及三尖瓣反流测量的肺动脉收缩压。

1.4 肺功能测定 治疗前后采用美国生产Spirolite肺功能仪检测患者肺功能:第1s用力肺活量及最大呼气流速(PEFR)。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心肺功能改善1级以上,咳、痰、喘、胸闷等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心肺功能好转,咳、痰、喘、胸闷等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治疗后心肺功能无改变,咳、痰、喘、胸闷等症状无明显改善。

1.6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肺动脉压力 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后PEP缩短,ET延长,肺动脉收缩压降低,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表1)。

2.2 肺功能 治疗组采用参麦注射液后肺功能有极显著改善(P0.015)(表2)。

2.3 疗效比较 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后显效35例,有效58例,无效13例,有效率87.74%。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36例,无效60例,有效率为45.45%。两组总有效率有极显著差异(P

3 讨论

COPD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COPD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十年前据在全国调查了二千多万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为0.4%。1992年在北京、湖北、辽宁某些地区农民中普查了十万余人,COPD的平均患病率为0.47%,基本与前相似。居住在高原(如东北、华北、西北),日照不足又过于潮湿的西南地区及抽烟的人群患病率为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91.2%以上患者年龄在41岁以上。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随职业的不同患病率依次为工人、农民及一般城市居民。患病率最高可达15.7%~49.8%。本病占住院心脏病的构成比为46%~38.5%。多数地区占第3、4位,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1980~1989年的构成比仅2.49%,占第8位,这与冠心病、心肌炎发病率与收治率例数增高有关。在气候严寒的北方及潮湿的西南地区则为首位 [2]。本病由慢性广泛性肺-胸疾病发展而来,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症状常混杂出现,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一般认为凡有慢性广泛性肺、胸疾病患者,一旦发现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而同时排除了引起右心增大的其他心脏病可能时,即可诊断为本病。

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复杂的病理学改变,涉及大小气道(慢性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肺实质(肺气肿)及肺血管。COPD还可导致显著的肺外效应[2]。心血管病危险性增强是COPD的最重要的肺外效应之一。第1s用力肺活量每降低10%,心血管事件大约增加28%[5]。随着对COPD的研究发现,COPD患者肺动脉出现淋巴细胞尤其是以CD8+T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症反应,但具体机制不详。近年来认为与获得性免疫反应有关[3,4]。如白细胞介素-16可能通过C×C趋化因子受体趋化CD8+T细胞,参与了对COPD肺动脉炎症的调节。由于绝大多数肺心病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后果,因此积极防治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发生的根本措施。应讲究卫生、戒烟和增强体质,提高全身抵抗力,减少感冒和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对已发生肺心病的患者,应针对缓解期和急性期分别加以处理。呼吸道感染是发生呼吸衰竭的常见诱因,故需要积极予以控制。参麦注射液具有扶正作用,对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它由人参、麦冬组成。其中人参性温,有补脾益肺、生精安神功能,麦冬性微寒,有养阴益胃、润肺清心功效。临床药理发现,参麦注射液不仅具有消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血流流变学、改善呼吸功能等药理作用,还具有兴奋网状内皮系统,显著增强单核互噬细胞系统功能,对特异性细胞免疫有双向调节作用,如CD3、CD4细胞上升,CD8细胞下降,从而减轻COPD患者肺动脉炎症,有效遏制疾病的恶化,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本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能降低慢阻肺呼吸道炎症,降低呼吸道高反应性,改善肺功能,还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肺功能高压及抗凝作用,改善心功能,从而改善COPD的肺外效应。因此,参麦注射液是防治COPD发生、发展的较理想的辅助药物。本观察中未见明显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EB/OL]..2007-05-9/2008-08-01.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内科杂志,2007,46:254-261.

[3] Barnes PJ.lmmunology of asthma and chronic boshucfive pulmonary diease.Nat Rev lmmunol,2008,8:183-192.

篇3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归属于中医学咳嗽、肺胀、喘病、痰饮范畴。对近10年来对于COPD稳定期的辨证、证型、治疗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嗽;肺胀;喘病;痰饮;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学虽然没有COPD这一病名,但归属于中医学肺胀、咳嗽、喘病、痰饮等范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以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进行分治,对于COPD稳定期的治疗,中西医均十分重视,进行了许多的研究,虽然没有形成完善的诊治策略,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辨证分型

中医认为本病乃本虚标实之证,应以本虚标实立论,扶正固本与祛邪兼顾。急性期以祛邪为要,稳定期则以扶正补虚为主。曹世宏[1]认为COPD稳定期肺脾肾气虚者,以补肺汤合二陈汤合肾气丸化裁;肺肾阴虚者,以百合固金汤合六味地黄丸化裁。夏承义[2]根据临床特点将该病稳定期分为3型辨治:肺虚痰阻证,治宜益气化痰,以六君子汤为基本方佐以祛痰药;脾虚痰湿证,治宜益气健肺、理气化痰,方用黄芪生脉散和二陈汤加减;肾虚喘促证,治宜肺肾双补、温阳纳气,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余学庆[3]将COPD稳定期分为六型:肺肾气虚、气阴两虚、肺肾阴虚、肺气虚、痰气互结、肺脾气虚,治疗应以缓则治其本为要,以益气健脾,滋补肺肾为常法,同时注意理气,防止滋阴以助痰饮之邪。

2中药治法

2.1祛痰理肺,益气固表 “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外邪又是导致COPD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外因。孙子凯[4]认为COPD稳定期余痰伏肺,日久化热,痰热蕴肺,迁延不愈,当清化宣散并燥湿健脾,兼顾脾胃,杜绝生痰之源,防止再发或加重。

2.2活血化瘀 何东霞[5]活认为血化瘀法用自拟宣肺活血补肾汤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50例,总有效率为90%,提出在肺肾并治的同时勿忘治瘀证(组方中配以活血化瘀药)。李素云[6]等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中药颗粒剂(人参、黄芪、山药、防风、麦冬、苇茎、丹参、桃仁、全瓜蒌、浙贝母)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效果显著。于青云[7]等以益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COPD稳定期68例,总有效率91.20%。

2.3温阳散寒 洪广祥[8]认为COPD是以“气阳虚弱,痰瘀伏肺”为主要病理基础,认为“治肺不远温”,以“温散寒邪,温化寒饮,温通散瘀,温补阳气”为治疗大法,方药亦选用小青龙汤为主方加减。林健[9]应用阳和汤加减治疗肾阳不足,阴寒内盛,痰饮蕴伏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效果明显。王晓红[10]认为痰饮总属阳虚阴盛,因虚致实。水饮属阴,最易伤人阳气,遇寒则聚,得温始开,得阳始运,故治以温药,振奋阳气,使气化复常,则饮邪易于消散。

2.4健脾补肾,扶正补虚 COPD稳定期治疗多扶正补虚,顾及肺脾肾三脏虚损。王真[11]等以温补脾肾方治疗23例,15例在1年内未发作,表明温补脾肾方能延缓患者呼吸功能衰竭的进展。吴国珍[12]等用补益肺脾肾之气血阴阳佐以化痰祛瘀的固本化痰祛瘀汤治疗52例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2.5培土生金,补益肺脾 中医学认为:五行中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石室秘录》所云:“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治以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即“虚则补其母”,且“有胃气则生”,故汤翠英[13]等以培土生金法健脾益肺冲剂益气补中,健脾养肺之功,可以有效地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改善营养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3特色治疗

3.1中药服用 古代医家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学说,即天人相应的理论。冬病夏治虽然于传统的内病外治法,但不应拘泥于此,也有常规的药物内服法。徐志瑛[14]将COPD稳定期分为三型,并提倡冬病夏治:(1) 肺肾气(阳)虚用夏治1号;(2) 气虚痰湿型用夏治2号;(3)气阴两虚者用夏治3号。于每年三伏天服用,以预防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的COPD急性发作。

3.2针灸治疗以及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等 经络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串上下”的作用,穴位是经络之气交会输注的部位,三伏天人体腠理开,此时进行穴位敷贴有利于气血流通,并促使药物随穴入经络归脏腑。

4展望

篇4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肌疲劳

中图分类号 R56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6-0019-02

COPD是一种严重并且普遍的呼吸系统疾病,常常伴随有呼吸衰竭症状,病情发展较慢,但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加重,甚至导致日常活动能力的丧失。目前为止已经是全球第五大致死疾病,每年都有百万人被诊断为COPD[1]。COPD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者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RMF是COPD常见的并发症,传统的有创通气是治疗COPD合并RMF的有效手段,但是有创通气不仅花费大、痛苦且易引起感染[1]。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考虑使用NPPV来治疗COPD并RMF。本文对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COPD并RMF患者37例采取NPPV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74例COPD并RMF患者。COPD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COPD诊治规范进行诊断。而肌肉疲劳主要通过下列症状进行判断:呼吸急促、困难或者呼吸不同步等。随机将两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42~75岁,平均(53.1±17.2)岁。对照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44~79岁,平均(56.9±1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均经患者及其亲属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酸碱平衡纠正和支气管扩张。试验组经口鼻面罩进行NPPV,选择压力支持(PSV)+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模式,吸氧流量为5 L/min,每次持续时间为1~2 h,2次/d。治疗结束后,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和住院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有4例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其中1例死亡,对照组有12例出现呼吸衰竭,5例死亡,两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COPD并RMF的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直至呼吸衰竭,传统的机械通气法对治疗COPD并RMF具有良好的效果,但由于传统的机械通气法会使患者比较痛苦,且花费较大,有些患者及家属就可能会选择拒绝治疗[2-6]。而对于医生来说,也会考虑到采用传统通气机械治疗后容易产生并发症,例如肺炎等,另外患者采取了传统通气机械治疗后对通气机械有较强的依赖性,这些问题也会让医生犹豫不定[7-10]。

表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 治愈(例) 未治愈(例) 住院时间(d)

试验组(n=37) 33 4 10.2±2.4

对照组(n=37) 25 12 21.5±6.8

无创正压通气是一种不需要人工气道的机械通气方法,20世纪90年代大量研究评价了此技术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充血性心脏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等疾病的疗效,使得该技术被广泛应用,该技术常需要借助呼吸机而实现[11-13]。笔者本次研究利用NPPV治疗37例COPD合并RMF患者的结果表明,NPPV治疗能显著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明显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NPPV治疗COPD合并RMF应该在临床上进一步进行推广。患者可以在早期便接受NPPV治疗,无需先经过常规治疗,而对于呼吸道感染严重的患者则需要先进行抗感染治疗,待病情有所好转之后再采用NPPV治疗。

参考文献

[1]Elliott M W.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 new gold standard//Applied Physiology in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2[M].Berlin: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2:335-338.

[2]韩李周,吴艳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早期肺性脑病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231-1232.

[3]吕鹏翔.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68-69.

[4]沈宏韬,顾雪峰,邵传利,等.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2):218-219.

[5]吕文.中医药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6):676.

[6]史增信.中医药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1):101.

[7]徐淑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早期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3,18(7):3935-3937.

[8]赵红旗,罗晓寒.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2):95-97.

[9]叶尔肯,凌晓菲.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急诊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7): 259-260.

[10]朱应群,范杜,李,等.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症状缓解策略的探究[J].医学信息,2012,25(7):172.

[11]李凤,胡德忠,董丽萍.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4-95.

[12]黄玉蓉,闵丽,郭素君,等.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新疆医学,2009,39(9):48-50.

篇5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西医;临床效果

慢性肺阻性疾病(COPD)一般呈进行性发展且不完全可逆[1],以气流受限为特征,多数情况下和肺部对有害气体或者有害颗粒物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2]。此病主要的症状是气促、反复咳嗽、呼吸困难、咳痰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COPD发病率在8%-10%之间,每年由于COPD造成的病残例数达到了500万以上,其中有超过100万的病人因此丧生[3]。本文选择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普通组和结合组,普通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结合组在普通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改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05月至2013年05月期间科室老年慢性肺阻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普通组和结合组。普通组: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7例;年龄57岁至88岁,平均73.66±6.26岁;结合组: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16例;年龄56岁至86岁,平均72.87±6.41岁。普通组和结合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对比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相互比较。所有患者参照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诊断标准[4]确诊。

1.2治疗方法

普通组:实施常规的西药治疗,包括抗感染、低流量吸氧、口服茶碱制剂、营养支持、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

结合组:结合组在普通组治疗基础上,使用中药治疗。药剂配方为:冬瓜仁20g、薏苡仁20g、苇茎20g、桃仁20g、刘寄奴20g、大黄10g、丹参20g、鱼腥草20g、川贝母10g、当归10g。药剂加减:痰浊患者加白芥子10g、苏子10g、莱菔子10g;痰热者加黄芩10g、桑白皮10g;气虚患者加茯苓15g、山药20g;阴虚患者加五味子10g、女贞子10g、桑葚子10g。中药方剂以水2000ml相煎,煎熬40min以上,熬汁1500ml,领取1500ml清水相混,熬至1000ml。患者加热水以浴药中,浴药30min以上,1次/d,维持治疗14d。

1.3评价标准

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评价标准参照文献[5]。

1.4统计学方法

对结果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分析,结果采取t检验及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如表1所示,普通组治疗有效率67.5%,结合组治疗有效率92.5%,结合组明显优于普通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如表2所示,结合组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普通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肺阻性疾病(COPD)一般呈进行性发展且不完全可逆,以气流受限为特征,多数情况下和肺部对有害气体或者有害颗粒物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此病主要的症状是气促、反复咳嗽、呼吸困难、咳痰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慢性肺阻性疾病的病程长,而且症状容易反复发作,患者的活动受限,长期呼吸困难,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从中医角度看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喘证、肺胀,患者积久成虚,病情反复。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依靠抗感染、平喘等,不能根本解决气虚问题,因此需要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本文对40例患者联合使用中药,薏苡仁以及川贝母可以利湿化痰、排脓解毒;大黄具有通腑泄热的作用,而肺与大肠相表里,可以使得肺热从大肠排出体外;桃仁、当归、丹参、刘寄奴等对患者可以起到活血凉血化瘀的效果。诸药合用可以益气活血、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化痰止咳[6]。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普通组治疗有效率67.5%,结合组治疗有效率92.5%,结合组明显优于普通组,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且结合组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普通组患者,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因此,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琦棋, 黄海茵, 杨佩兰.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J]. 新中医, 2007,39(1):99-100.

[2] 潘伟平,林嘉璇,安静怡,等.咳痰困难病人有效排痰方法的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09,21(10):949.

[3] 赵海霞,马红梅,李海燕. 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1):1094-1095.

[4] 吴瑾如,蒋国琦.护士必读[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8:58-59.

篇6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简称COPD)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不断发展[1]。该疾病的发病机理现阶段仍然不是非常明确,病人大部分为老年人,因其具有缓慢发展的特点,对病人生活质量与劳动能力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使病人家庭承受很大的经济与精神负担。所以,把握好该疾病稳定期的治疗,对减慢该疾病的恶化,改善他们的生存质量,优化其预后,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为对该疾病稳定期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效果进行研究,2009年6月至2013年2月,我院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90例进行治疗,收到不错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6月至2013年2月,我院共收治患者180例,女性78例,男性102例,年龄53-79岁,平均66.4岁,病程时间8-32年,平均18年,这些患者都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相符合[2],对照组与处理组各90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主要通过西医常疗法进行治疗:相关方法为戒烟,吸入异丙托溴氨气雾剂80u/次,3次/d,口服丙卡特罗片50ug/次,1次/d,并按照病人病情适当的提供糖皮质激素、低流量氧疗、化痰剂等。处理组主要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疗法的前提下提供医院的补脾益气汤,其配方如下所示(表1),1剂/d,水煎之后分2次温服,两种治疗方法时间都是3个月。

1.3观察指标

在刚入院与治疗后通过生活质量评估表评估上述180例病人的三个指标:日常活动能力、呼吸系统症状、心理状态。分值处于0-100之间,分值愈小说明病人愈发健康。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中数据处理都通过SPSS,具体利用均值士标准差(x(―)士S)的形式表示,同时进行t检验,P

2结果

通过治疗,两组病人的日常活动能力、呼吸系统症状、心理状态都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善,对比治疗前后,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属于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症状是慢性咳嗽、喘息,呈进行性发展的气道阻塞与气流受限,因缺乏足够的肺通气功能,使得PaC02增加、Pa02减小,最终引发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该疾病患者因免疫功能下降,加之各种不利因素的作用,易于反复发作,同时由于电解质代谢紊乱、支气管肺部感染、慢性呼吸肌疲劳等引起诸多心肺并发症出现。所以,在该疾病稳定期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稳定期治疗旨在延缓病情发展,降低病症;尽量避免肺功能下降;使病人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减小该疾病患者的死亡率[3,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中医中归为“肺胀”、“喘证”,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其涉及到多个脏腑(肺、脾、肾等)。其疾病病程相对较长同时经常反复发作,呈现渐进发展的特点,痰瘀阻结,气壅于肺,使得整个肺体胀满,咳嗽喘息、无法平卧,严重的会对生命产生威胁。治疗过程中,急性发作阶段主要是祛除病因如感染,稳定期应该遵循扶正固本的基本原则。尽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位是肺,然而其和脾肾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特别是脾气亏虚最重要。本医院自制补脾益气汤,其基本方是四君子汤,施加黄芪主要是为了增加益气健脾,起到培土生金的作用,脾旺则水谷精微得运,最终能够使病人代谢水有所提高,其呼吸功能得以改善,桃仁、川芎活血化疲,五味子补肾纳气,熟地填精补血,杏仁、紫苑止咳平喘、润肺消痰,山药平补肺脾肾,各种成分结合起来能够补脾益肺、祛痰化疲、纳气平喘。

通过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两组病人的相关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同时,处理组患者三个症状的改善比对照组明显,两组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该种方法的非常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跃.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2例临床分析[J]. 现代医学,2010,3.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

篇7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无创呼吸机; 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1],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时,单纯药物治疗疗效往往不理想。近年来,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研究日趋增多[2-9],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2012年35例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5月在本院住院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55~82岁,平均(68.51±7.11)岁。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55~84岁,平均(71.89±9.62)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诊断标准[10]。全部患者均神志清楚,有明显的喘息和呼吸困难。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气分析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予积极控制感染,解痉平喘祛痰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并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使用美国伟康BiPAP呼吸机,采用S或S/T模式,吸气压10~20 cm H2O,呼气压4~8 cm H2O,吸氧流量2~

10 L/min,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吸气压、呼气压及吸氧流量,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治疗过程中允许患者短时间内暂停无创呼吸机治疗,进行咳嗽、排痰、饮水、进食等活动。通气时间5~7 d,通气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神志、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定时复查血气分析。

1.3 疗效判定 于无创呼吸机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外周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指标,根据患者自觉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判定:(1)显效:喘息、呼吸困难、紫绀等消失,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干、湿性罗音消失,动脉血气分析明显改善。(2)有效:喘息、呼吸困难、紫绀等消失,自觉症状有好转,肺部干、湿性罗音明显减少,动脉血气有所改善。(3)无效: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以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为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29,P

2.2 两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两组治疗72 h后的PaO2、SaO2值增高,PaCO2值下降等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总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总住院时间为(14.94±3.51)d,比对照组的(17.37±4.81)d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发作,导致肺功能明显受损。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时,患者可表现严重喘息或呼吸困难,甚至可出现嗜睡、昏迷以及死亡,常规单纯药物方法治疗通常难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病情。因此,在常规控制肺部感染、解痉平喘及化痰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及时进行呼吸支持治疗,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储留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近年来,无创呼吸机问世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肯定的疗效[11-12],显示出对呼吸衰竭治疗的优势,大大减少了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几率。无创呼吸机是通过鼻罩、口鼻面罩或全面罩等无创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进行正压辅助通气,通过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降低患者血二氧化碳分压,提高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从而改善患者缺氧及二氧化碳储留,同时可缓解患者呼吸肌疲劳,从而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起到治疗作用。

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组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29,P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方法治疗。无创呼吸机治疗组能明显缩短总住院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且无创呼吸机具有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好,医疗费用低,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适应证,对于痰多,痰液引流不畅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及时排痰处理,无创呼吸机治疗疗效不佳时应及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参考文献

[1]唐业红.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4):168-169.

[2]徐利剑.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药物治疗无效时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0):1581-1582.

[3]高卫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5):115-116.

[4]张立文.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0,30(5):54-55.

[5]孙岚英.双水平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42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201,2220.

[6]鲁芬,杨炯.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82例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21):3405-3406.

[7]刘英.不同时相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43-44.

[8]王利玲.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J].西南军医,2011,13(2):212-214.

[9]何艳.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45例疗效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34(2):160-161.

[10]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11]林汉国.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II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右江医学,2012,40(3):355-356.

篇8

在日益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居高不下的成人吸烟率以及目前高危职业工人(如:煤炭工人、隧道施工工人等粉尘接触严重的工人)防护意识不强的社会背景下,慢性阻塞性肺病已经成为呼吸科的一个给长常见的疾病。目前高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40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为8.2%,患病率之高十分惊人。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目前确切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但认为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一些炎症反应有关。因此,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中,除了“氧疗、抗生素的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的运用,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方法外,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加用了一些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三七提取物,丹参,红花等等)治疗效果有喜人的发现。

COPD患者常常伴有各种并发症:其中肺动脉高压、红细胞增生、肺间质纤维化都很常见,而这类患者也是我们常常活血化瘀类药物的对象。由于COPD发展到一定阶段,大量肺泡壁的断裂导致肺泡毛细血管破裂坏后数量减少,进而通气与血流比失调,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长期缺氧可导致肺血管收缩以及肺血管构型重建,导致肺动脉高压。而当PaO2

在治疗中,我们常以血管扩张剂扩张肺动脉,降低肺动脉压以减轻右心负荷改善右心功能。但是,很多血管扩张剂在降低肺动脉压的同时也使体循环动脉血压下降,导致心、脑、肾供血不足。此外,肺血管扩张后肺内通气/血流比例受到影响,可能加重低氧血症。这些不良影响也让我们在重度COPD,特别是合并肺动脉高压以及红细胞增多的治疗上不敢轻易使用此类药物。这时,活血化瘀类药物就显示了它在这类疾病治疗上的优势。

在中医“疲血”学说及“活血化疲”治则,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近一,二千多年来日臻完善,尤以近年来,在运用现代医学各种先进方法研究下,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取得可喜成就。 祖国医学认为,血在经脉中循行,因任何原因所致的离经之血,或“血凝而不流”、 “血滞而不行”、“血泣而不通”等,“血行失度”的情况均谓“血疲”。溯本追源,痛血学说,肇始于《内经》。如《素问调经论》说:“一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浩。”《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说:“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初步指出了疲血与阴寒留中及外伤的关系。《灵枢百病始生篇》又说:“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墙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进一步指出了气逆和血痕的关系。在治疗上《素问至真要大论》和《阴阳应象大论》均提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和“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等重要治疗原则。

现今,活血化瘀类药物在现代实验中也表现出其改善血流动力学作用:①它可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 改善血瘀患者血液的浓、粘、凝、聚状态,其中以养血活血、活血祛瘀类作用更为明显;②改善微循环:各种血瘀病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用了活血化瘀药后,微循环障碍得以改善,着主要得益于它改善微血流:使流动缓慢的血流加速;并使微血管形态改善:解除微血管痉挛,袢顶淤血减轻或消失,微血管轮廓清晰,形态趋于正常,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微血管周围渗血减少或消失。

此外,活血化瘀类药物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①通过降低炎症区毛细血管通透性来减少渗出;②改善局部循环以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③甚至某些药物本身就有抗菌、抗感染作用。另外,此类药物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纤维组织增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影响结缔组织代谢a、抑制过度增生的纤维母细胞使得胶原纤维疏松化b、促进胶原分解重现正常胶原结构)对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而这些作用正是在COPD的治疗中所需的。

而在中医的观点,COPD一般归为归为“咳症、喘症、肺胀”范围内:为肺脏感邪,迁延失治,痰淤稽留,损伤正气,肺、脾、肾虚损,正虚卫外不固,外邪易反复侵袭,诱使本病发作,其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急性加重期以实为主,稳定期以虚为主。在COPD急性加重期病机为痰阻或痰瘀互阻,常兼气虚或气阴两虚,虚实相互影响,以痰瘀互阻为关键。而在COPD稳定期,病机一气(阳)虚、气阴两虚为主,常兼痰淤本病进行加重其参加风寒袭肺、外寒内饮、痰热壅肺、痰湿阻肺、痰蒙神窍证。血瘀既是COPD的主要病机环节,也是常见兼证,常兼于其他证候中,如兼于痰湿阻肺证则为痰湿郁肺证,兼于他热壅肺证则为痰热瘀肺证,兼于肺肾气虚证则为肺肾气血瘀证。

且“肺主一身之气、气为血帅、气行血则行、”反之,气虚、气滞则血瘀, 慢阻肺病患在肺, 反复缠绵、久病肺气受损,致“肺主司气”之功能失职,不能正常地吸入清新之气与脾胃运化之水谷精气组合,久而气虚;肺病日久可累及脾、肾。脾的运化功能受影响,出现纳呆,食不腐熟,无以升 清降浊,进而聚湿生浊,阻塞气道,久病必瘀,又“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形成痰、瘀结阻肺,再者“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只有肾气充沛,接纳正常,才能肺的气道通畅,如果肾虚, 根本不固,吸入之气不能归纳于肾,就会出现动则气急、呼吸困难,在病理上肺、脾、肾相互影响,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因此在治疗上,COPD的患者如有口唇青紫,舌质暗红、紫暗、瘀斑,舌下静脉迂曲、粗乱者都可以考虑患者合并血瘀证,在治疗上除了常规的西医抗炎、祛痰、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外,可以加用中医治疗,其主要归为“温阳、化饮”,温阳:促进循环、代谢,扩张支气管,促进分泌物的排泄,吸收;化饮:加速代谢,缓解病情,而这二类药物可加快病程,可辅助抗炎、平喘药物,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加快病情愈合的作用。

以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根据其发病规律与归转的探索.许多疾病在其发生发展都有可能形成血瘀,慢阻肺尤不例外.现代医学数据说明了血液高粘滞综合症,即局部血液瘀滞,局部组织缺氧,血小板聚集,毛细血管闭塞等,在治疗上,西医治疗血液粘滞综合征时药品品种少,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血液粘度升高(血瘀)时,有时有的病人有效,有时候有的病人无效。祖国医学治疗血瘀则情况完全不同,不但药源与品种丰富,大多数中药各其功效,又互相协调的特殊功效,这正是由于用药要根据病人、病情的症候等整体有机结合后,辨证调配方剂,使活血化瘀药在其它药物的协同作用下发挥最佳疗效,克服了西药单调、呆板与局限等不足。

综上所述,活血化瘀类药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虽不能完全替代常规的抗炎、祛痰、平喘治疗,但此类药物在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方面仍有一定的作用,且比较安全,禁忌症少,再加上其减少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促进抗炎方面的功效,在日常治疗中,加入活血化瘀类药物辅助治疗,可以达到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2011版《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治疗指南》.

[2] 2011版《慢性阻塞性肺病诊疗规范》.

[3] 《素问 调经论》.

篇9

[关键词] 舒利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嗜酸粒细胞;气道炎症

[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8(a)-0082-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ty disease,COPD)是呼吸内科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患病率达到8.2%,该病主要的临床特征为慢性气道炎症和不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呈进行性加重,该病容易反复发作,治疗困难,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1-2]。该病尚无根治的办法,稳定期的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阻止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发作率及降低病死率。目前吸入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药的疗效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舒利迭是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复合剂型,使用方便,吸收率高,患者依从性好[3-4]。本研究采用临床对照试验,对不同气道炎症的稳定期COPD患者给予吸入的舒利迭治疗,治疗期为6个月,探讨舒利迭对气道炎症稳定期中重度COPD 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气道炎症稳定期中重度COPD 患者为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51~75岁,平均60.9岁;病程1~15年,平均13.2年。纳入标准:临床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5],病情处于中重度稳定期,近3个月无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2周内无急性发作史及应用抗生素,无合并心、肝、肾等全身性疾病,无需机械通气。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男32例,女18例;年龄51~74岁,平均61.2岁;病程1~15年,平均12.8年;病情处于中重度稳定期,治疗前平均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分别为(54.32±8.30)%、(53.68±7.67)%及(52.36±6.80)%。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0.7岁;病程1~15年,平均13.9年;病情处于中重度稳定期,治疗前平均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分别为(55.12±6.95)%、(54.56±7.63)%及(56.21±7.24)%。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类型、肺功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50例治疗组患者根据痰诱导实验又分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组(治疗1组)28例及非嗜酸粒细胞增多组(治疗2组)22例。治疗1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51~74岁,平均62.4岁;病程1~15年,平均11.2年;病情处于中重度稳定期,治疗前平均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分别为(53.28±7.63)%、(53.87±7.05)%及(53.42±6.42)%。治疗2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51~74岁,平均60.7岁;病程1~15年,平均14.0年;病情处于中重度稳定期,治疗前平均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分别为(55.34±6.25)%、(54.48±7.63)%及(54.25±7.46)%。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都予基础治疗包括戒烟、注射流感疫苗、家庭氧疗、缩唇呼吸锻炼等,治疗组给予吸入舒利迭50 μg 500 μg,早晚1次,对照组给予万托林气雾剂(2吸/次,3次/d)及口服茶碱缓释片(0.1 g/次,2次/d),疗程均为6个月。均由同一治疗护士落实、指导患者正确的吸入药物方法。并嘱患者吸入后予清水漱口。

1.3 痰诱导方法

根据曾勉等[6-7]的改良方法,本研究制订了痰诱导及痰液处理规范操作流程。患者在诱导前测定FEV1,然后吸入200 μg沙丁胺醇,15 min后测定FEV1作为基础值,在室温下CSW-1型超声雾化器吸入3%高渗盐水2 min后,用双氧水漱口,深咳痰液入无菌容器中;继续吸入3%高渗盐水,间隔3 min测FEV1和连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收集痰液至少1 g以上。取无唾液成分的痰液放入离心管中,加入4倍体积的0.1% DTT孵育,螺旋振荡15 min,3500 r/min(r = 15 cm),离心20 min。沉淀细胞用Hank液悬浮,在血细胞仪上计数细胞总数,用台盼蓝(Trypan)排除法测定细胞是否存活及存活率,细胞存活率>50%为合格标本。调整细胞悬浮密度至1×106,将75 μL悬浮液置于细胞离心机,450 r/min(r = 15 cm),离心6 min,细胞沉渣涂片,风干,吉姆萨染色,每张涂片计数400个非鳞状上皮细胞计算分类,鳞状上皮细胞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肺通气功能采用意大利COSMED的Quark PFT4大型组合式肺功能仪。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患者通气功能,测定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临床疗效评价:参考美国胸科协会5级分级法评价,咳嗽、咳痰和气促症状基本消失,改善两个级别为显效;咳嗽、咳痰和气促症状部分缓解,改善1个级别为进步;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以显效率和进步率计算总有效率[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AS 8.01,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分别为(54.32±8.30)%、(53.68±7.67)%及(52.36±6.80)%,治疗后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分别为(66.86±9.20)%、(65.92±8.30)%及(65.28±8.41)%,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治疗前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分别为(55.12±6.95)%、(54.56±7.63)%及(56.21±7.24)%,治疗后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分别为(63.28±7.30)%、(64.23±6.40)%及(63.56±6.42)%,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显效率为70%,进步率28%,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显效率为48%,进步率36%,总有效率为84%,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0021,P = 0.0253;χ2=4.3956,P = 0.0360)。治疗1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显效率为82.14%,进步率17.86%,总有效率为100.00%,治疗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显效率为54.55%,进步率40.91%,总有效率为95.45%,治疗1组显效率明显高于治疗2组(χ2=4.4682,P = 0.034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9,P = 0.9028)。见表2、3。

3 讨论

根据2006年《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2000年死于COPD的病例达到128万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显示COPD患病率在我国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目前约有超过4000万例COPD患者,提示目前如不采取有效防控COPD策略,未来20年,40岁以上中国人罹患COPD疾病人数可能增加到800万例[2-3]。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Efthimiadis等[8]的研究认为,COPD患者支气管分泌物或痰中白细胞浸润及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较健康者显著升高,且与FEV1值负相关,提示气道内嗜酸粒细胞呈脱颗粒活化状态,并参与气流阻塞的形成,COPD气道阻塞的可逆部分是由气道的嗜酸粒细胞性炎症引起,对糖皮质激素治疗非常有效,提示合理吸入糖皮质激素在治疗COPD的作用。COPD临床的主要特征是慢性不可逆性气流阻塞,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喘气,且进行性发展,其病程的发生、发展与慢性气道炎症密不可分,该病治疗的关键环节是抗炎、缓解症状,延缓肺功能进行性恶化[1-3]。

糖皮质激素强烈抑制气道炎症,还能上调β2受体,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具有协同作用,既可以解除气管平滑肌痉挛又可以减轻气道炎症[3-4]。舒利迭是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与吸人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混合剂,在临床治疗COPD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3-4]。其中沙美特罗有松弛呼吸道平滑肌、增加纤毛清除细菌、分泌物的功能、抑制炎症细胞释放介质如白细胞三烯、组胺等,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细胞如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等作用[3,4,9-14]。氟替卡松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典型代表药物之一,具有高的糖皮质激素亲和力、局部抗炎活性强、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高的首过效应、低的血药浓度等优点[4,10]。杨勇刚等[4]研究显示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在COPD稳定期中的疗效进行研究及比较,通过研究比较发现,大剂量组无论在改善治疗效果,还是改善血气、血流变、肺功能指标、血清ET-1、IL-1β、NO的水平、运动耐量方面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给予吸入舒利迭50 μg/500 μg早晚1次,及基础治疗包括劝导戒烟、注射流感疫苗、家庭氧疗、缩唇呼吸锻炼等,治疗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显效率为70%,进步率28%,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给予吸入万托林气雾剂(2吸/次,3次/d)、口服茶碱缓释片(0.1 g/次,2次/d),及基础治疗包括劝导戒烟、注射流感疫苗、家庭氧疗、缩唇呼吸锻炼等,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显效率为48%,进步率36%,总有效率为84%。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痰诱导实验,将治疗组患者分为嗜酸粒细胞增多型及非嗜酸粒细胞增多型,治疗结果显示嗜酸粒细胞增多型的显效率明显高于非嗜酸粒细胞增多型。因此舒利迭吸入剂治疗COPD特别是嗜酸粒细胞增多型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梅香,邓年根,曹凌.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及噻托溴铵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43-2145.

[2] 曾利明.中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达8.2%[J].上海预防医学,2011,23(8):408-409.

[3] 陈中红,石喆,梁新英.不同剂量舒利迭吸入剂对轻中度COPD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4):634-635.

[4] 杨勇刚,胡强,王利玲,等.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疗效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18-20.

[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6] 曾勉,刘凌云,张式鸿,等.各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细胞成分与肺功能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28(4):422-425.

[7] 曾勉,吴健锋,谢灿茂,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规范化痰诱导安全性的初步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4):238-241.

[8] Efthimiadis A,Spanevello A,Hamid Q,et al. Methods of sputum processing for cell counts,immunocytochemistry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J]. Eur Respir J Suppl,2002,37:19-23.

[9] 龙瑜琴,程晓明.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舒利迭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66-168.

[10] 谭小霞.万托林与普米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88-89.

[11] 王正维,魏立平,何晟,等.舒利迭治疗COPD缓解期34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79-80,84.

[12] 白晓芳.吸入高剂量舒利迭对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2):68-69.

[13] 刘磊,刘斌,朱莉莉.噻托溴铵和氨茶碱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5-17.

篇10

1. 祛除诱因

努力消除各种可能引起的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诱因。在非感染性诱因中,虽然某些大环境因素是短时期内或个人能力所难以解决的,但微环境中某些因素则是我们能够控制和避免的,如烹调油烟、主动和被动吸烟、屋尘、螨虫寄生与污染等。此外,我们注意到,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中部地区冬季家庭热空调或其他取暖措施使用增加,但注意湿化不够,室内空气十分干燥,慢阻肺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更加黏稠不易咳出,促使病情加重。故在家庭取暖时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足够湿化,如使用湿化机或水壶加热以散发水蒸汽。关于消除和治疗感染性诱因的基本措施是使用抗生素,但应特别强调合理用药,包括明确治疗指征、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使用适合的剂量和合理的疗程,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等。

2. 保持气道通畅

其措施包括祛痰(祛痰药和物理疗法,如翻身拍背促进咳嗽排痰),舒张支气管(即解除支气管痉挛)。有人认为,在急性加重期合理应用激素不仅有利于解痉,而且具有抗炎等多种作用,有利于较快改善症状。在重症病人痰液壅塞大气道,而自己无力咳嗽排痰,尤其是并发呼吸衰竭的病人,需要气管插管和人工吸引,以畅通气道。

3. 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4. 防治并发症

在基础肺功能严重损害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时,易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其他器官功能损害,以及代谢紊乱等。预防的关键是及早治疗。同样重要的是避免其他可能加重心肺及其他器官功能负担的因素,如超过耐受能力的体力活动,饮食不当 (过饱或过咸),不适当使用安眠药、镇咳药或镇静剂等。

慢阻肺急性加重在哪些情况下需要住院治疗?

近年来,认识到如果住院指征掌握不当,该住院而未及时住院会增加治疗难度,影响预后。因此,关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住院标准应当是:症状严重程度显著增加、慢阻肺所致肺功能损害严重、对最初的门诊和家庭治疗效果不佳、出现新的体征、新出现的心律失常、老年人特别是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寝食状况恶化、精神或意识改变、生活自理困难、缺乏家庭护理条件、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符合这些标准中的任何一条都应住院。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治疗用药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 支气管扩张剂

包括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如舒喘灵或万托林、爱纳灵、博利康尼等)、胆碱能神经抑制剂 (溴化异丙托品,即爱喘乐)以及茶碱类 (茶碱或氨茶碱及其长效制剂)。前两类药物主要是经吸入途径给药,也有口服制剂,部分尚有静脉制剂,但大多数专家和医生不主张静脉给药。在急性加重期吸入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像万托林或博利康尼、爱喘乐气雾剂 (或用溶剂经雾化器吸入)可以适当增加剂量,以症状改善而无明显不良反应为限度,如控制心率增加不超过10%,肌肉震颤 (常表现手抖) 与平常用量比较无加重。后一类即茶碱类药物,有口服和静脉制剂,这类药物的治疗剂量与发生毒副反应的剂量很接近,应十分注意掌握适当剂量,按照药品说明书中所推荐或医生所嘱咐的剂量用药,而不能随意提高剂量。一般主张口服长效制剂 (控释片或缓释片),尽量不采用静脉给药,倘若必须应用,如静脉注射氨茶碱应该缓慢推注 (不少于30分钟)。

2. 祛痰止咳药

慢阻肺病人的重要症状之一就是咳嗽、咳痰。与通常感冒或其他呼吸系统所致咳痰不一样,慢阻肺的痰液十分黏稠,不易咳出,即使咳出,也常常会黏在嘴边吐不断。在急性加重时常伴感染而出现黄脓痰,显得更加黏稠。痰液刺激气道或喉部神经末梢,从而引起咳嗽,如果能够有效祛痰,则咳嗽自然减轻,所以祛痰止咳药中祛痰是主要的。目前认为盐酸氨溴索、L-乙酰半胱氨酸等祛痰药效果较好,在急性加重期症状较重的病人,前者可以增加剂量。镇咳药 (如咳必清、可待因) 不同于祛痰止咳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而达到止咳效果,在慢阻肺病人如果应用不当,咳嗽被抑制,反而加重痰液滞留,导致症状恶化。所以慢阻肺病人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应该使用镇咳药。

3. 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具有许多药理学作用,其中抗炎作用在哮喘和慢阻肺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与哮喘不同,慢阻肺是否该应用激素长期来一直有争论。不过,近年来按照严格设计的多中心研究表明,激素治疗虽然不能改善肺功能,但对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加重和减少住院等方面很有帮助,特别是急性加重期。肺功能损害严重的患者在稳定期可以长期应用吸入激素治疗,而急性加重期可以应用口服或静脉注射激素。在家庭治疗中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强的松口服,剂量每天30~40毫克,5~7天后即可减量,如果基础肺功能很差可以将吸入治疗取代口服,长期坚持吸入治疗。口服治疗一般以不超过2周以宜。应用口服激素应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和血清钾钠浓度,并警惕其他不良反应 (如感染不易控制、骨质疏松等)。

4. 抗生素治疗怎样合理应用抗生素?

抗生素治疗在慢阻肺病人中是至关重要的,可能也是最为混乱的。前面已经说过,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最常见的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只有存在感染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通常采用的参考指标是气急加重、痰量增加和脓性痰三项全部具备,使用抗生素有明确指征;如果只有其中两项,用与不用抗生素的效果并无明显差别,只是不用抗生素虽然也能恢复,但短期内容易复发;如三项指标中仅有一项,另加近5天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或发热,或咳嗽增加,或哮鸣音增多,或呼吸频率、心率加快超过基础值20%,这5项指标中任何一项,抗生素治疗没有作用。所以应该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我认为,出现黄脓痰是细菌性感染的重要特征,应用抗生素非常必要。现在有些慢阻肺病人看门诊时点名要求医生处方某类抗生素,作为家庭药箱中的备用药,感到不舒服时就吃几天抗生素,这是非常错误的。抗生素是否需要用、选择什么药、疗程应多长都必须接受医生指导。随意使用或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而且会导致细菌耐药,使以后的治疗变得更困难。

如何按照病情选择抗生素呢?

慢阻肺急性加重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1. 单纯型

表现为气急和咳嗽、咯黄脓痰,但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下,基础肺功能损害不严重(1秒率>50%),没有危险因素(如其他脏器合并症),不常使用抗生素,可以选用阿莫西林、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

2. 复杂型

除急性加重表现外,病人年龄超过65岁、每年急性加重4次或超过4次、肺功能损害严重(1秒率<50%)、有重要合并症、营养不良或长期口服激素治疗,应当选用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或加替沙星等口服治疗。

3. 化脓型

症状持续存在,几乎常年有脓痰,加重期与稳定期的区别仅仅是痰量上多少不同。现在由于CT的广泛应用,证明此型绝大多数患者都有支气管扩张,感染的病原菌大多为绿脓杆菌,治疗相当困难。需要选择具有抗绿脓杆菌作用的抗生素,通常需要静脉给药和联合用药,可供口服的药物仅有环丙沙星。

抗生素疗程多长为宜?

一般以7~14天为宜。病情不太严重的病人应用莫西沙星口服治疗5天即有良效。在短期内反复出现急性加重的病人可以适当延长疗程至3周。

抗生素能预防急性加重吗?

不能。

在改善通气和缺氧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在轻中度加重和基础肺功能较好的病人不存在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问题。在基础肺功能已有严重损害的病人,一旦出现急性加重常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需要认真解决。有一种呼吸兴奋剂阿米三嗪具有刺激呼吸、增加通气、改善缺氧的作用,可以试用。现在用来改善脑缺氧的复方制剂都可喜中就含有该药。改善缺氧最有效的办法是氧疗(吸氧)。氧气也是药物,必须坚持使用和遵守医生嘱咐,低流量持续吸入。更严重的患者则需要机械通气治疗。

什么叫机械通气治疗?